儿童好习惯故事

2024-07-21

儿童好习惯故事(共15篇)

篇1:儿童好习惯故事

伙伴们,森林里正在举行动物演唱会呢,让我们一起近入这个欢乐的海洋,音乐的世界吧!

主持人小松鼠蹦到大树爷爷的肩膀上,清了清嗓子,说;“亲爱的朋友门,今晚的演唱会现在开始!”话音刚落,动物们高兴得直欢叫,植物们高兴得扭动着身子舞蹈。

就这样,一场演唱会在欢呼声中开始了。

小松鼠又亮起嗓音:“现在有请第一位选手小青蛙为我们大家演唱<<美好的家园>>。'这时,小青蛙一蹦三跳地上了花儿草儿们围绕着的舞台上,欢快地唱了起来:”呱呱啊呱,我们的家园真美好呀!呱~!“唱完,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小松鼠有宣布了第二位上台表演的选手.哇塞!第二位选手是大名鼎鼎的小百灵鸟.只见它”嗖__“的一声轻盈地落在了舞台上,欢快而嘹亮地唱起了,<<快乐的森林>>:”来__亲爱的伙伴们,来__让我们一起进入快乐的森林,它生机......“还未唱完,动物们高兴得手舞足蹈,花蝴蝶高兴得摆动着小脑袋,扭动着身子为小百灵鸟伴舞.等小百灵鸟唱完,动物们掌声如雷,差点儿打着了小蚊子们.小松鼠又亮起它的嗓音:”伙伴们,第三位选手是鸡大婶,它要为大家演唱的曲目是<<咯咯歌>>“.说完,鸡大婶摇摇摆摆地走上了无舞台,然后唱了起来:”咯咯,咯咯,我要大声嘹亮欢快而高昂的唱歌,咯咯......“哇!旋律优美,余音缭绕,是多么的美妙!这时,整个森林沉浸在这甜美婉转的歌声中.

接下来的节目是蚊子大合唱,它们你一句”嘤嘤“,我一句”嗡嗡“,你扭扭屁股,我摆摆脑袋,配合默契,幽默滑稽.再接下去的节目是小猪演唱<<数鸭子>>,由鸭子们”咕咕咕“的伴奏;还有绵羊与小牛演唱的<<森林快乐颂>>还有小马与小猴合唱的<<彩虹挂在天上>>;还有白兔弹琴,天鹅演唱的<<快乐的我们>>......太多了!它们演唱的曲目有时欢快高昂,有时奔放悠扬,有时婉转明亮,真令人陶醉不已.

动物们载歌载舞,演唱会一直举行到半夜.天上的繁星像无数双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仿佛在羡慕的说:”我们也要参加!"

就这样,动物伙伴们在欢乐的歌声中度过了这个美好的夜晚。

篇2:儿童好习惯故事

懒羊羊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说:“明天春游,我要带好多好吃的。”沸羊羊抢过懒羊羊手里的零食说:“你就知道吃,我看了明天的《羊羊天气预报》明天是个好天气,咱们应该好好的锻炼身体,我明天要带着运动器械。”喜羊羊拿着遥控飞机说:“明天我要带着遥控飞机。”

“明天春游我要穿过生日时妈妈送我的连衣裙,那连衣裙可漂亮了。”美羊羊一边跳着优美的舞蹈一边说着。暖羊羊等到伙伴们都说完了才说:“明天春游我要带治疗磕伤的药。”

“暖羊羊明天去春游,你带治疗磕伤的药干什么?”美羊羊问道。“大家在玩的时候要是磕伤了,我就给你们上上药,防止感染。”“我们不可能磕到,我们又不是小孩子了,你不用带。”懒羊羊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还是带着吧。”“你真固执。”懒羊羊说。

春游的时候到了,“今天气真好,真配你的粉裙子。”沸羊羊对美羊羊说。羊羊们先有秩序的上了羊羊车,然后在村长的带领下到达了目的地。村长拿着喇叭对大家说:“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活动,不过不要做危险的动作,就这样,大家自由活动去吧。”

沸羊羊、喜羊羊和懒羊羊并没有听村长的话,而是跑到森林里探险去了。不过在探险的时候沸羊羊被一块石头磕伤了腿,都不能走路了,喜羊羊和懒羊羊把沸羊羊背了回来,并向村长承认了错误,沸羊羊的腿一直在流血,暖羊羊看到这情况,先马上从书包里拿出来治疗磕伤的药和止血的药给沸羊羊简单的包扎了一下,使沸羊羊的腿止住了血,然后村长和喜羊羊、懒羊羊一起把沸羊羊送到了青青草医院,沸羊羊的伤好了之后,回到了羊村对暖羊羊说:“暖羊羊,谢谢你,要不是你给我吃了止痛药,我肯定会痛死的。”

“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家都是同学,就应该互相帮助。”“暖羊羊你真好,以后你就是我们的班长”小羊们不约而同地说。暖羊羊开心的笑了,说:“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以后我会更加认真的做好大家的班长。”

篇3:探究语言艺术讲好儿童故事

一、儿童故事艺术语言再创作的要求

讲儿童故事, 是在把握原作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这个再创作活动不是读稿、背稿和照本宣科, 而是要根据讲述的目的、对象, 对故事材料进行适当的加工改造。这个再创作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 调整情节。

如果故事太长, 则删繁就简, 但不能改变故事的主题, 要保留故事的主干, 做到情节自然, 有头有尾, 首尾呼应。而故事太短, 就需要添枝加叶, 使故事更加丰富、充实, 更感染人。如讲《乌鸦与狐狸》时, 如果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讲述, 在情节安排和语料编排都是有区别的。

2. 语言口语化。

讲述幼儿故事是一个运用口语的过程, 这里的口语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语体口语化, 即讲故事语词要通俗, 语句要简短, 使幼儿一听就懂。具体表现为词汇口语化、长句变短句, 整句变散句, 多用一些语气词, 如“了”“啦”“呀”“啊”等。孙敬修爷爷在讲故事时就多用短句, 比如在讲《两只羊过桥》时, 会说:“两只羊都走到桥的中间来了。可这小桥特别窄呀, 白羊站在这儿, 黑羊站在那儿, 谁也过不去啦。”孙敬修爷爷使用的语言口语化特点非常明显。二是语气、语调口语化, 就是不仅要在语言风格上模仿儿童的说话特色, 而且在讲故事时一定要遵循故事情节的变化来使用相应的语气。

3. 巧用拟声词。

因为讲故事时需要模拟自然界中各种声音, 如风雨声、雷电声、流水声、汽笛声以及各种动物的叫声等, 这就需要讲故事时多多使用拟声词。孙敬修爷爷在讲故事时, 会把“因为天下雨, 所以带把雨伞”改为“天哗哗地下雨了, 怎么办呢?带把伞吧!”用了拟声词“哗哗”, 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 使听众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再比如乌鸦说话是“呱呱”, 鸭子的叫声“嘎嘎”, 大杨树叶子唱歌是“哗啦啦、哗啦啦”等, 这些拟声词的运用都会使故事更加绘声绘色, 生动传神, 富有趣味, 更具吸引力。

4. 角色形象的塑造。

故事中的角色往往会给幼儿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因此讲故事时要注意对故事角色进行处理, 塑造恰当的角色形象, 以帮助幼儿了解角色的特点和个性, 从而更好地领会故事的意义, 获得更愉悦的审美享受。

(1) 把握角色性格。角色塑造的原则, 就是要把握和揣摩角色形象和角色性格。我们常碰到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 就要将动物拟人化。在讲述《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时, 要对其中的角色形象进行分析和设计, 故事中共出现小蝌蚪、鸭妈妈、大鱼、乌龟、青蛙这几种动物, 小蝌蚪可以看作是单纯、冲动的孩子, 鸭妈妈可以看成直爽的大妈, 乌龟可以看成稳重的长者, 青蛙则可以看成热情、有活力的年轻妈妈。经过这样的形象塑造后, 故事里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定位和性格, 讲述时会更加生动形象。并且这样的角色塑造还可以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人性。

(2) 声音造型的确定。在确定角色性格之后, 就要选择适当的声音来表现, 就是声音的造型。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声音造型, 在讲述故事时要把他们区分开来。例如:小孩儿说话声音高而细, 吐字靠前, 语速较快;老人说话声音低而粗, 吐字靠后, 语速较缓;刚直豪爽的人, 吐字饱满有力;善良柔弱的人, 声音虚实相生, 吐字轻缓……

(3) 角色语言的语气特征。在讲述儿童故事时要根据角色讲话时不同的思想感情用相应的语气特征体现, 如:用气粗声重的语气来模仿《龟兔赛跑》中乌龟那生气的模样, 一个活生生、有个性、有魅力的声音形象就出现了。这些声音会把幼儿带入多彩的童话世界, 之后的教学活动也会进行得充满活力。

5. 运用态势语。

态势语又称为体态语, 是利用身体的动作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在讲故事中较为常用的态势语有表情语、手势语和身姿语。美国心理学家爱帕尔·梅拉别思在《怎样识别形体语言》一文中引用了以下公式:信息交流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由此可见态势语在人际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性。

态势语与教具一样, 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 因此也是讲故事教学中所使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副语言。而夸张的态势语在儿童故事的讲述中也是很有必要的, 它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而且能帮助幼儿充分理解和认识作品内容, 使幼儿的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 从内心深处去感受作品所勾画出的种种意境美。

例如:《乌鸦与狐狸》这个故事中, 狐狸为了使乌鸦张嘴而得到乌鸦嘴里的奶酪, 倾尽所能地对乌鸦进行虚情假意的赞美, 当说到:“……只要你开口, 一定是天使的声音。唱吧, 亲爱的, 别害臊啊!小妹妹, 说实话, 你出落得这样美丽动人, 要是唱得同样的美丽动人, 那么在鸟类之中, 你就是令人拜倒的皇后了!”狐狸可以用闭眼假装陶醉在乌鸦的美妙的声音当中, 并在每句说完之后眯缝着一只眼狡猾地偷窥树上乌鸦的动静, 这样的态势语, 再配合那样假意赞美的语言, 就可以把一只狡猾、虚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狐狸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小朋友的眼前了。

二、讲好儿童故事的几点建议

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生动形象而又准确自然地给幼儿讲述故事, 绝非一日之功, 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奠基, 还需要进行实践的训练。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1. 加强普通话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平时要多听、多练, 还可以以班级、学校为单位组织演讲、朗诵、辩论等各种形式的竞赛, 提升个人和集体的口语表达能力。多听孙敬修爷爷、鞠萍姐姐等讲述的优秀幼儿故事, 学习他们口语的艺术表现力。

2. 开展讲故事比赛和童话剧演出。

幼教口语与其他教师口语相比, 幼教特色非常鲜明, 所以要结合幼教特色开展讲故事比赛和童话剧演出。

3. 提高幼儿师范院校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思维能力。

这样可以为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幼儿故事, 做好思想和情感积淀。

篇4: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摘要】从小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将关乎我们的一生!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养成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笔者以十多年的幼儿教育经验,总结出一些培养幼儿好习惯的方法与经验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好习惯 培养与引导 环境 终生受益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28-01

好习惯是人成功的源泉,从小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将关乎我们的一生!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这样的话: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养成好习惯不容易,但好习惯养成了,就能使人终生受益。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养成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平时我在幼儿教育中很注重幼儿习惯的培养。从这些年来的教育经验总结来看让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一重要性。那么幼儿好习惯该如何形成,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与引导:

一、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俗话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话用在所有都还在起跑线上的幼儿来说更是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又要保持幼儿的天真、好奇性。因此,我们对幼儿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情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

同时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要求幼儿对人要有礼貌,我就这样告诉幼儿:早上入园的时候要向老师、小朋友问好;回家的时候要说声“再见”;老师讲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要求幼儿讲卫生习惯,我就说,我们要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要求幼儿自理能力习惯的时候,要求幼儿喝完水的茶杯放在自己编号的位置上,积木玩完后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

二、创设良好的环境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有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如整洁、干净的活动室和家庭,独立进餐的环境,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具体良好的环境包括:1.良好的园所环境,这方面需要主要靠我们学校、老师及幼儿自身的整体配合而创设;2.良好的家庭环境,这要求我们家庭为幼儿各方面考虑而创设,包括家庭硬件条件环境及家长自身言传身教带给孩子氛围的软件环境;3.是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这方面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当然我们家长及学校多带孩子去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及场所,传递给幼儿一些社会正能量等等。这些都将为幼儿长期的发展培养良好的习惯埋下终身有益的种子。

三、老师以身作则,做幼儿表率

幼儿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们模仿最直接的对象就是老师家长等,对老师言谈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强,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老师的言行。教师的言行举止及品德习惯对幼儿起着榜样、表率的作用。

比如:有一次,我发现一些幼儿上课经常把脚踩在椅子前面的栏下,使刚刚擦过的椅子没多长时间就脏了,成了“花椅子”。我曾多次在班里讲过,要爱护公共卫生,但作用甚微。为此,我除了每周多擦几次椅子外,还在擦的同时注意引导孩子们,我边擦边对他们讲:“老师擦桌椅多辛苦呀!别人的劳动应该得到爱护与尊重!”直到后来,让孩子们直接参与协助老师打扫卫生,从而使幼儿的卫生意识逐渐增强,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正如古人所言:“言教不如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起表率作用。

四、注意观察并阻止幼儿细小的错误行为

幼儿往往从那些细小的错误过程中,慢慢地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幼儿容易发脾气,一切都要顺着他的意思来,特别是外公外婆隔辈带大的孩子更有一种大家都要围着他转的意识;如我的班上有个孩子吃饭的时候,总是右手拿着筷子,左手也不扶着碗,而是在空中比划着 ,提醒了很多次,还是改不了这个坏毛病。可以看出,他在家的这种行为,家长是没有纠正过的。也许认为,孩子还小。殊不知,其他的孩子早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个家长都爱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精英。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这一比较,有些方面真的是落后于同龄小朋友。在家也要培养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不挑食,讲文明,有礼貌,说普通话,关爱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时睡觉,不许大喊大叫,等……防微杜渐,对这些行为我们教师与家长更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它发展下去。

五、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

幼儿园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不能单独搞,只有与家长合作才能使这一活动得到最大、最优的效果。那么幼儿园在与家长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做到标准统一,家园合作,共同监督活动中需要统一的规则,教师和全体幼儿要牢记于心,这样良好卫生习惯才能很好地培养起来。如果在幼儿园老师说“左”、家长又偏偏说“右”,模棱两可,小朋友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结果随心所欲,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其次要多宣传与沟通,宣传是为了让教师、家长、幼儿等明白好习惯的标准与意义,而家长与老师沟通是真正架起家园合作的桥梁,如果说宣传是迈向合作的第一步的话,那么沟通就是向合作的延伸。

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要做到守规则、常坚持

幼儿良好卫生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巩固提高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干任何事情都贵在坚持,不要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应让幼儿“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在幼儿园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幼儿每天回幼儿园必须用毛巾擦手、喝水;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等,这些规则的制定幼儿必须遵守,最后习以为常,形成自觉的行动,严格地要求和幼儿的反复练习促进了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孙云晓.儿童教育应重在培养好习惯《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2012.

[2]李帆.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对当代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研究,《人民教育》,2004.

[3]刘瑞芬.学前教育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科学时代》-2015.

[4]张文燕. 重视幼儿教育中对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新课程》-2014.

作者简介:

顾林永,女,本科学历,幼儿高级老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十七年。

篇5:儿童好习惯故事

一天晚上,小刚做完作业后,又没收拾好学习用品就上床睡觉了,桌子上的学习用品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

半夜里,突然传来一阵“哇哇哇”的声音,小刚一下子就被吓醒了。是谁在哭?小刚仔细一看,原来是学习用品们在开会呢!

刚才“哇哇”哭的是语文书。语文书一边哭一边说:“你们看看,小刚把我的身体弄得破破烂烂的,害得我要去医院治疗。医生说,我身上得永远包着纱布了,要是拆了纱布,就都碎了!”

小刚惊讶极了,他可从来都没有想过语文书会说话,而且还快要死了。

小刚正要站起来时,突然又听到一个声音:“比起我来,你受的伤还算轻的。你看看我这里,这道大口子是小刚用刀子割的,医生说永远也不会好了。”

小刚偷偷一看,原来是书包。可不是吗?书包上的大口子,就是小刚用新买来的刀子给割的。

这时候,算术本也说话了。他说:“你们看看我这个样子,本来白净的脸,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小刚拿我来写作业的时候,写错的地方也不擦干净,直接用笔来涂,现在我的脸上满是黑块了。那些黑块塞住了我的嘴巴,我连气都喘不动了,快要憋死了。”

小刚吓了一大跳,偷偷一看,可不是吗?那些黑块把算术本的嘴巴和眼睛都盖住啦。

算术本刚说完,铅笔也说话了。他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转了个身,说:“大家看看我,浑身伤痕累累,都是小刚用牙齿咬的,他还啃掉了我的花衣裳……”

铅笔的话还没说完,一个严厉的声音打断了铅笔的话:“啃去花衣裳算什么?你们看看我,我的身子和腿都被小刚折断了。唉,我现在就只剩半个身子了!”

小刚害怕极了,他哆哆嗦嗦地直起身子一看:半截尺子正站在桌子上,怒气冲天,头发都竖起来了!

“走!咱们找小刚算账去!”

“对!我也要弄脏他的脸。”

学习用品们气冲冲地扑向桌子旁的小刚……

“哇——”小刚哭着坐了起来,原来是做了个可怕的梦呀!

从那以后,小刚变得勤快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很多。

★ 好习惯故事 征文

★ 儿童故事短篇

★ 儿童故事及启发精选

★ 经典三分钟儿童故事精选

★ 乡村儿童故事

★ 简短的儿童故事

★ 儿童短篇睡前故事

★ 儿童蜗牛故事

★ 简短的儿童故事精选

篇6:如何培养儿童养成好习惯

为了能使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由于孩子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很大,许多事情只要反复训练孩子,就能刺激孩子的大脑皮质形成条件反射,良好的习惯也就形成了,否则等孩子长大了再来纠正那些不良习惯就显得困难了。首先,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是极其重要的,是关系到孩子神经系统发育和健康的大事。孩子如果能养成按合理的作息制度生活的习惯,就能够保证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有规律地轮换,有利于脑功能的正常发育。对于1岁的婴幼儿,在他们的生活安排中,吃和睡是主要的,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睡眠,白天应当在上午、下午各睡约两小时,夜间睡10小时;一天应当进餐4次,每餐间隔3小时左右;活动时间3~4小时。对于2岁的孩子,白天可以只安排下午睡2个半小时左右,晚上睡10个半小时;一天安排进食三餐,每餐相隔3~4小时,再加一瓶奶;游戏和运动的内容更丰富了,活动的时间增加到4~5小时。对于3岁的孩子,白天的睡眠时间可以照旧,晚上可以少睡半小时;进食按三餐安排;游戏和活动的时间可以增加到5~6小时。

睡眠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不仅要使孩子有足够的睡觉时间,还要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因此在培养孩子按时入睡、按时起床、睡前排尿的习惯之外,还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入睡,不能让孩子养成边哄边睡、边拍边睡、边摇边睡、边咬住奶头边睡或者一定要大人陪着睡等坏习惯。如果孩子养成了这些坏习惯,不仅大人做不了其他事,而且一旦不哄、不拍、不摇、将奶头抽出、大人走开,孩子就会醒来,孩子的睡眠质量就不会高。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孩子消化好的重要条件之一。一方面家长在安排孩子的食谱时要让孩子能吃到各种各样的食物使孩子养成不挑食的习惯,有利于孩子获得较全面的营养;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孩子定时、定位、定量进餐的好习惯。这样每到吃饭时间,让孩子坐到固定的位置上,孩子自然就有了良好的食欲。千万不能让孩子养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吃饭到处跑的坏习惯。有的家长每到接近吃饭时间,发现孩子肚子饿了想吃东西,生怕饿了孩子,马上就给孩子先吃一些零食,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实,饭前孩子有了食欲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这只会使孩子的这一餐饭吃得更好。此外,如前所述,及时培养孩子独立吃饭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增进孩子的食欲,促进体内助消化物质的分泌,而且对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大有好处。

篇7: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1.勇于表现自己(自信乐观;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大胆地展示自我;有比较强的参与意识)

2.生活比较有序(日常作息有一定规律;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一定的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

3.待人有礼貌(尊敬父母和教师;能平等地与人交往)

4.喜欢交往(对交往比较热心;喜欢朋友多;人际关系比较融洽;有较强的交往能力)

5.做事遵守规则(做人有一定原则;遵守纪律;遵守公共秩序)

6.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财物;热心公益活动;讲究清洁卫生)

7.敢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喜欢问问题;喜欢思考问题)

8.喜欢新事物(好奇心较强;喜欢时尚)

7个主要不良习惯

1.喜欢依赖别人(缺乏独立性;依赖性习惯导致依赖性人格)

2.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

3.害怕承担责任

4.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

5.不爱劳动

6.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

7.学习不爱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

篇8:用好行为树, 助养好习惯

前些天听了一堂思品公开课《做事不拖拉》。《做事不拖拉》是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我长大了”中的第一课。本课活动的难点就是学会抓紧时间, 养成做事不拖拉的习惯。执教者为了解决这一难点, 在课尾设计了“行为树助养习惯”教学板块, 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教学片段: (师拿出一叠行为树卡片)

师:今天, 老师送给小朋友一个礼物, 它叫“行为树”, 喜欢不喜欢?

生:喜欢!

师:小朋友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 就贴在行为树上。

(此时, 下课铃声响起。)

师:回教室后, 请班干部把行为树卡片发给小朋友, 请家长监督看哪个小朋友的行为树长得茂盛。

二、课堂诊断

执教者把“行为树助养习惯”作为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作为“课后延伸”的一个起点, 充分体现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但学生良好品德与习惯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单单靠一堂课几堂课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 必须经过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它受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低年级学生由于受身体与心理的制约, 认知活动中兴趣因素所占的比重较大, 而伴随认知活动的意志的自觉性和坚持性则较弱, 虽然起初兴趣很浓, 但却往往虎头蛇尾, 不能持久, 表现出“三分钟的热度”。教者利用行为树助养学生习惯, 直观、具体、形象, 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但是, 执教者似乎把“行为树助养习惯”当作了课堂秀,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小朋友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 就贴在行为树上”一个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有的需要一年甚至多年的时间, 此环节没有给足教学时间, 教者没有对行为树的使用进行详细的指导说明以及提出检查、反馈和评价的要求, “行为树助养习惯”的实效性不免要打上一个大大的“?”思品课堂教学陷入了“教师在课末满怀激情地提出希望和要求, 信誓旦旦许下将何时检查、评比的承诺, 但多数教师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不了了之”的怪圈, “使最具目的性和本质意义的归宿性的回归”的环节失去了真正的教育意义。

三、对策探究

1. 在德育目标的确立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行为树, 在游戏AI编程领域中, 是一种有限状态机, 只不过形式上分层成树结构, 人称分层有限状态机。“行为树”一般来说也是一种分层的目标集合, 由几种子目标组成, 根据功能结构, 在德育目标的设置上, 要针对低年级儿童的年龄与身心特点, 起点要低, 坡度要小, 目标分解要细, 目标的确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跳跳就能摘到果子吃。如果我们把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作枝叶茂盛的行为树的话, 那就必须设定较多的“枝叶行为”用来完成具体、分解、细化的目标, 而只有这些“枝叶行为”的具体、可行、达成, 最终才能长成“枝叶茂盛的大树”, 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只有让学生做好这些事, 学生做事不拖拉的习惯才能养成。

2. 在德育目标的达成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品质

篇9:好习惯,坏习惯

坏习惯,就像一堵玻璃墙

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一位远房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大增,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即便生活已无需乞丐乞讨,乞丐仍然改变不了他的乞讨习惯,可见习惯的力量!据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一个人几乎90%的行为都出自于习惯。比如,你的早餐,早上上班的路径,上班做的第一件事,一直到晚上睡觉磨牙等等都可以说是习惯使然。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呢,就像一堵玻璃墙,把我们与成功隔离开来,让我们只能看到成功近在眼前,却总是无法到达。

我们身边到底有多少坏习惯呢?抽烟、喝酒、睡懒觉、虚伪、说谎、自卑、忧郁、骄傲、胆怯等等数之不尽。还有一个几乎人人都有的可怕习惯就是惰性。你是不是总是将事情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做呢?你是不是制定了一个计划却懒得开始执行最后束之高阁了呢?你是不是也为以拖延的“恶果”引以为戒,也决心下不为例,但旧病复发,而使自己陷入又一轮的“感情折磨”中了呢?这种惰性甚至阻碍了你形成新的好习惯!

好习惯养成仅需要三步

但事实上,一个好习惯并不难养成。心理学家认为:习惯有三个组成部分:刺激、例行行为和奖赏。刺激告诉大脑进入自动模式,让行为展开;例行行为即习惯性行为;第三步是奖赏,一种你的大脑喜欢的东西,帮助大脑在将来记住怎么做。慢慢地,例行行为变得习惯化,个体开始期盼获得奖赏。

因此,要想改变一个习惯,就要从以上三点出发。

改变刺激。研究表明,如果处在相同的环境中,人们每次都会一成不变地自动地行动,也就是还是做那些坏习惯。但如果去度假的话,行为可能就会发生变化。因为一旦刺激改变,行为模式就会被打破。所以度假时人们感到那么放松——度假有助于打破一些习惯。因此在度假时改变习惯往往能够取得成功。如果你想养成睡前读书的习惯,你应该在度假时去做,因为所有以前的刺激和奖赏都不一样了。你就能够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改变行为模式。有时候,一些习惯其实并没有必然联系的奖赏,只是其他的习惯的附赠品。比如周末和某个朋友见面聚餐。聚餐也许只是见面聊天这个习惯的附赠品。如果你想省钱并且减肥的话,可以保留约会聊天的习惯,而放弃聚餐这个习惯。

为新的习惯提供奖赏。一个新习惯的养成自然少不了一定的鼓励和奖赏。如果要养成跑步的习惯,那么就答应自己20天内完成跑步活动的话就可以买一件心仪很久的衣服!

万事开头难。现在要打破旧习惯,克服惰性,干一桩新事并不容易。一个好方法就是保持一定的神经紧张性。美国心理学博士雷米曾作过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平时比较忙碌的人会比一般人寿命更长一些。适度紧张是医治惰性的良药。因为适度的紧张情绪,能增强大脑的兴奋过程,提高大脑的活动功能,使人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加快。

篇10:好习惯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样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十分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因此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原来得到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能够了。

篇11:好习惯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的。

盈珊的妈妈是一位医生,因为职业的关系,她特别注意培养女儿的卫生习惯。妈妈跟盈珊说:“要做个讲卫生、爱清洁的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首先,盈珊要从饭前便后洗手做起哦。”

盈珊问妈妈:“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

妈妈告诉她:“因为双手每天要碰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很多细菌,要是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饭时把细菌吃进肚子里就会长出虫子来。有虫子,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了。”

所以,每次盈珊洗手时,妈妈都为她准备好肥皂、擦手毛巾,放在盈珊容易拿到的地方。妈妈还教会盈珊洗手时把袖子挽起,手心、手背都洗干净。最后,妈妈还会耐心地给盈珊作一遍示范。

于是,盈珊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脸、洗手。特别是吃饭前,再也不用妈妈来提醒,盈珊会主动去洗手,打肥皂,把手擦干。现在,盈珊已经完全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12:好习惯的名人故事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珍惜时间,从不浪费时间,他一直用一句警句来勉励自己,这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闲过”。怎样才算是在一天中没有闲过呢?他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标准,就是每天要挥笔作画,一天至少要画五幅。虽然他已经90多岁了,但他还一直坚持这么做。

有一次,齐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学生来给他过90岁生日,在喜庆的气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后一批客人送走。这时他想,今天五幅画还没有完成呢,应该作完画再睡觉,于是他拿起笔作画,由于过度疲劳,难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劝阻下,他才去休息。第二天,齐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坏身体,都劝他再多休息会儿,可齐白石却十分认真地说:“昨天客人多,我没有作画,今天可要补上昨天的‘闲过’呀!说完他又认真地作画了。

篇13:儿童好习惯故事

一、好习惯的养成———课前预习

数学家华罗庚认为,预习是判断学生“做主人”与“做奴隶”的分水岭。如果能够做好课前预习,那么成为课本的主人无可厚非;如果做不到及时预习,成为课本的奴隶也可想而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都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学生应该积极配合老师下达的任务进行课前的准备。特别是预习的过程关系到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能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有目的性,预习听课的重点,可以使学生更从容地听课,因为一部分老师要讲的内容都已经通过预习理解了,听起课来自然会轻松。数学预习最怕的只是流于形式,草草浏览课本内容根本没法掌握章节的重点与难点,所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教学“苏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运动”时,可以充分利用课前预习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课前让学生在家中动手试验,发现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渐变,然后进行观点的记录,通过自己的认识整合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这个独立动手的过程,就是预习课本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对于“图形”有个自我的认知,在课堂上再加入老师的讲解,自然而然会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二、好习惯的保持———课中巩固

课堂中的听讲、思考与记忆密不可分。学生需要在听讲的过程中做到:明白知识的引入与形成过程;认真明确每节课的实际要求;听懂课程中讲解的重难点;听懂课堂上所讲的例题、难题解法思路;听完课之后小结。记忆则是学习数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因为关乎知识储备的问题,因此,学会有效地做课堂笔记很重要。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做课堂笔记,只是按照老师的写法将其照搬到自己的课本上,没有真正消化其中的深刻内涵,所以需要运用所学知识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没有发挥课堂笔记的真正价值。由此可以分析,学生应采取科学的听课方式,在课中的巩固应该服从听课的思路,掌握记录笔记的时机,根据章节内容做细致的总结,特别是在解题思路上应该学会融会贯通,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提高听课效果。

例如,学习“图形的运动”内容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绕着其自身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出的新图形是什么?一枚硬币在桌面上竖直快速旋转,又会成为什么形状?通过不同物品进行旋转所得的图形各不相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的行列中,从而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并将这种好习惯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有的学生回答将长方形绕着自身一边旋转一周之后得到的几何体是圆柱;有的同学回答三角形旋转一周之后得到的几何体是圆锥;有的同学回答圆在旋转之后得到的几何体是球。通过积极讨论和实践,学生集思广益,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此时再将课堂上的书本内容进行巩固,教学效果定会事半功倍。

三、好习惯的巩固———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主要以做作业为主,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养成专心致志、字迹清楚、思路清晰的规范化练习模式。有些同学不认真对待数学课后习题的练习,字迹潦草、做题马虎大意、错误率高,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以至于每次都在同样的错题上重蹈覆辙。由此可见,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巩固。

课后的习题往往具有挑战性,特别是起到了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通过学习的专业知识对图形变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例如,“图形的运动”一课的习题“议一议”,通过丰富多彩的多边形图案,解读其中主要有哪些图形组成。这样的题目一方面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识别其中涵盖的本章节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由此看来,好习惯需要巩固,课后习题的设立就是良好的巩固方式。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体现在日常教学细微末节之中,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虽然有很多因素上的限制,但是老师仍旧可以采取最简便、最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数学的行列中。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习普遍比较吃力。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中积极思考、课后复习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参考文献

[1]卿利民.防止和转化数学差生教学策略浅谈[J].数学教学通讯,2003,(2).

[2]程亚焕,鲁华.要重视解决数学差生问题[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6).

篇14:好习惯带来好身体

一是饮食有节。民以食为天。我一日三餐一顿不少,定时定量。所吃的品种多而杂,既有白面精米,又有粗粮、蔬菜、瓜果,每餐以八成饱为宜,从不暴饮暴食。有一段时间,我身体稍有发胖,朋友让我节食,我却坚持己见,饭量不减。因为我知道节食不当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健康。我对酒没有嗜好,家中来客人,少量奉陪,量力而行,从未有“一醉方休”的情况。

二是少坐多行。在平时,坚持以步代车。而饭后散步则已是我多年的习惯。我信奉“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余暇时间多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等,还经常进行一些健身运动,我特别喜欢打太极拳、舞剑、做操及慢跑等。这样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三是有张有弛。过于劳累或过于安逸都无益于健康。长期过度劳累,会使身体能量消耗过多,造成过度疲劳,损伤身体;整日无所事事会使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不振。为此,我树立了“有张有弛,张弛有度”的作息观,累了就休息,就打盹;闲了自动找事干。此外,我还坚持做到早睡早起和午睡,每天保证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四是昂首挺胸。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克服走路、阅读、写字时低头、弯腰的不良习惯,坚持昂首挺胸。这样不仅能增添外表的风度,使我有一个良好感觉,而且可预防颈椎疾病。

五是善于交际。交际是人类健康的“维生素”。每到周末、节假日,我常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做客,与他们促膝谈心,拉家常,谈国事,讨论问题,交流思想。既增进了与亲友之间的感情,又换来舒畅的心情,让抑郁症、孤独症绕道而去。

六是勤于读写。每天我都抽出一定时间读书看报,写日记,并经常试着给一些报刊撰写稿件。如今我的日记簿已有一尺高,发表的文章近500篇。坚持读写,增添了生活情趣,延缓了大脑老化,我感到受益匪浅。

篇15:儿童好习惯故事

自打上了大学后,每天都被各种有的没的活动或被观众充斥着我的大学生活,我就再没有像高中那样拾起一本书在某个角落细细品味的习惯,总感觉生活上缺少了什么,直到老师用作业的形式要求我们看书,我才又重新奔返在图书馆里,捧起那久违的书本,开始在书海里遨游的生活,弥补我空虚的心灵。

这次我读的是一本既和教育学有关也和心理学专业课有关的书—《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一共有十四章,每一章都有条不絮地向我们讲述不一样的内容,环环相扣,让人看的过程中深思,联系,受益匪浅。书本的第一章就向我们强调了有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良好素质的重要性。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主要目标这四个方面拉开本书的序幕。第二章引古据今,概述了古代、近现代和现代思想家,教育家关于习惯的思想、论述的研究。第三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当前少年儿童的一些主要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第五章讲到了习惯培养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格。第六章:习惯养成要符合自身特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第七章,环境对习惯的重要性。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第八第九章为结论章,论述了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和习惯与发展的四队关系。第十章为实践建议篇,也是我最喜欢的几章。详细了向我们讲述了儿童行为习惯的塑造与矫正的12个方法,感觉都很实用和切合实际。第十一章,给学生父母的17条建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这17条建议值得父母们好好接纳。第十二章,是与我们教育学最密切相关的一章,因为它列出了给教师的11条建议,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公正、不要忽略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学会互相欣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营造良好的环境等等。第十三章和十四章则是从社会环境方面进行讨论和小结。全书完。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我们用爱去培养才能健长。习惯的重要性是巨大的,习惯是人格特质所体现出来的自动化了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它是组成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终身受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不进步的动力源泉,不良习惯会禁锢人的进步,甚至使其受害一生。所以儿童教育在我看来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拓展在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一个有用出色人。孩子的教育离不开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略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而往往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造成影响。我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本书中对每一个观点都会列举适当的例子说明,使文章的可读性和生动性变得更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因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就想我的外甥,今年5岁了,因为父母平时上班都比较忙,很少有时间陪他玩,所以一有空跟他玩的时候为了使他开心,父母们都会尽满足他的要求,尽管有些要求是不合理的,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好的,会让孩子形成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对他的纵容和娇惯使得孩子现在的脾气越来越暴躁,稍有点不满意就会发脾气,让人很是头疼。父母既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也要有自己的原则。在细节中爱每一个孩子,也要从自身做好榜样作用,保持言行的一致性,奖罚分明,和孩子打成一片也要树立该有的威信。

尽管本专业以后出来当老师的几率不大,但这本书李给老师的建议也让为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比如说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们有时候出的一些在你看来是“不可思议”的错误行为或许只是出于一种童真的爱心。我还记得去年三下乡在一所小学支教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居然在一棵树木旁边小便,我很生气,走上去跟他说:“你怎么能够随便小便呢?”小男孩听后疑惑地看着我:“姐姐,我只是想给小树一点有营养的水,让它可以更健康地成长起来···”听完,我就呆住了,原来他只是出于一种爱心,而我却···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要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行为的动机,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沟通,让心灵靠得更近!

上一篇:爸爸的苦小学600字作文下一篇:初中学校集体备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