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等卫校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的教育论文

2024-07-25

试析中等卫校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的教育论文(共6篇)

篇1:试析中等卫校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的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等卫校 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中等卫校语文教学应加大教改力度,采取浓缩内容、大胆取舍,精备精讲、抛玉引玉,课外书籍、课内赏读,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等方法,真正改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中等卫校语文教学改革搞了多年,然而改革的收效似乎并不大。不少学生仍旧是听则不得要领,不明主旨;说则词不达意,语无伦次;读则不晓句读,不解语义;写则白字连篇,语句不通。产生这种危机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就语文教育者而言,笔者认为关键还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待于改进。教师应大胆破除传统观念的樊篱,摒弃旧式的教学方法,加大教改力度,真正改善课堂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1.浓缩内容,大胆取舍

现行中等卫校语文教材中古文、说明文等内容多数学生不感兴趣,另外,有的课文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有的课文不够规范,这些课文无论是行文技巧、布局谋篇,还是语言锤炼、感情贯通,对学生今后工作实践的帮助意义不大。以上这类内容有的可适当讲一点,有的大可舍去。而卫生管理应用文、钢笔书法以及基本的文学常识实用性强,小说、散文名篇等内容学生感兴趣,这些内容可以多讲或多练。

2.精备精讲,抛砖引玉

现行卫生学校语文课本分单元设置,课文前有知识引导,文下有注解,文后有练习。学生依据这些,再借助必备的工具书,基本上可以理解文义。因此,语文教学不必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完全可以根据课文在整个单元、整册教科书甚至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抓住区别于其他课文的最具特色之处、学生疑惑最多之处响锤重敲,讲深讲透,其余内容尽可相信学生,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解决。具体做法如下。

“擒贼擒王”,即抓住最典型的篇目,以点带面。譬如,学习第三单元三篇文章时,可把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讲透彻,深人、系统地分析、讲解复杂记叙文的选材、组材、表达等重点、难点。以其为范例,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行解读其他文章。通过正确引导和自身的实践,学生是能够掌握复杂记叙文的写法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因此被调动起来了,自然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迂回歼灭”,即抓住一些难懂处和易混处反复讲解,多侧面、多角度分析、练习。例如,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不同场景多次比较,对从原始情况到目前的引申、比喻、活用等现象进行系统分析,这样才能彻底搞清楚。通过这种办法突破章节中的难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能使学生对一些零碎的、较复杂的知识有一个综合的理解和记忆,做起题来才不会理不清头绪,不着边际。“分割包围”,即把众多知识要素分解到不同篇目中解决。如对于文学欣赏小说部分,教学要求是按小说特点和欣赏方法阅读小说作品。在这一单元的几篇小说中,《林黛玉进贾府》通过人物出场描写以及富有个性的肖像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药》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最具特色,或衬托人物心理,或烘托气氛,或交代社会背景,或表现人物性格《项链》运用多种方法生动、细腻地描写玛蒂尔德在各种场合下的心理活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荷花淀》最成功的则是从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人手来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些课文的教学各有侧重,就可分割包围,各个击破。至于其他内容应相对淡化。这样既有利于集中掌握第一种方法,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学生对优美文学的鉴赏能力,使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拓展。“教是为了不教”。只要我们精备课本,精备学生,抓住要害,授之以渔,导之以法,就一定能“抛”给学生一块宝玉;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个性,只要抛之有方,定能“引”出更多、更好的美玉。

3课外书籍,课内赏读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单靠课文内的几篇文章是不行的,还需要大量的课外优秀读物来充实学生的大脑。但因在卫生学校语文学科普遍受到冷遇,能够留给学生的语文课外时间极其有限。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尽可能地挤些课外时间外.还可利用压缩、精讲课文等办法挤出课内时间,每周可利用一两节时间把课外书籍拿到挤出的课时中赏读,甚至将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文章拿出来由教师导读。我们不是为了培养作家,但是启发学生对优美文字的热爱和引导学生受到文学作品中积极、健康的情操的陶冶,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4走出教室.走向社会

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大语文教学”,是把开放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列为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教室内第一课堂的补充,是目前语文教改的必经之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非广泛阅读、全面涉猎不可。

美国教学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无所不在。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使他们能够运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社会大课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是推广素质教育的最好场所。

篇2:试析中等卫校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的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是运用的前提,会用语文的习惯是学习语文的归宿与落脚点,即叶老所说的: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而能力的培养也好,习惯的形成也好,唯一的途径和方法是强化训练,这个训练的主体当然是学生自己。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语文学习自身的必然需要。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学会而且会学,无疑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高境界。现代教育论也告诉我们,基础教育要着眼于未来让学生终身学习,学会学习是教育的发展性目标。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严把预习关;教师要有所不为,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课外阅读三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心然趋势。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预习 主体 阅读

【正文】

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们都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其具体表现可以归结为“三少三多”:教师讲得比以前少了,学生的自学比以前多了;教师在课堂上占用的时间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多了;教师满堂问的情况少了,学生提问的机会多了。这种局面的产生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也使人对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在教学中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思想的大问题,只有做好了给教师和学生“定位”的工作,才能谈得上如何去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如何去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关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少教师在心目中有这样的模糊认识,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说得越多,做得越多,教师的作用体现得就越充分。其实不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满嘴冒白沫,但学生的脸上仍是一片茫然。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把这种教学概括为“高耗低效”的教学。我认为,要想使教学改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改变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改变课堂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严把预习关。 二、教师要有所不为,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为所应该为”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教师在教学中有所不为,也是摆正教师位置的一个方面。只有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应该做和能够做的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保障,其结果是利于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同时,这样做也把教师从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利于改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状况。大体说来,教师的“有所不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再去教。

课前应该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在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测评,并以此为前提进行教学。对那些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达成的目标(如生字的读音、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等),教师就不要再花费精力去讲,去教。当然,在除了预习以外的其他环节,对那些学生能够自达的初级的.、浅层次的目标,也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完成。

2、学生已经知道的不再让学生去学。

有些知识学生在预习中已经掌握,有的知识是他们具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有的是通过课外阅读和影视等媒体知道的。所以既然学生已经知道了这些知识,我们的教师就没有必要再按部就班地去演早已编排好的“教案剧”,否则,就是无视学生的存在和实际水平,拿学生当“傻子”去教了。

3、学生能合作达标的教师不再去帮。

随着各种“主体性”实验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而且,不难理解,在学生终身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人的合作学习也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常见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但学生能够学会自己不能学会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及恰当地与人交际等多种能力。既然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达成一部分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师就不用也没必要再去帮助学生,否则,我们就会出于好心而做出不利于学生更好发展的事情。

4、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的不再去做。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教师,学生某个字写错了,本来再练习几遍就可以改正过来,教师却罚学生把这个字写100遍;有的教师让学生整篇整篇地抄写课文,而课文中有大量的二类字,学生根本就不会写;有的教师这样来教育爱写错字的学生:“×××,你如果再写错字,就用教鞭打你的手!”吓得孩子一边写字,一边手不停地发抖……这些做法,有的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没有好处,有的是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不利,这些事情,我们的教师都不要再去做。

5、学生不愿去做的不强迫学生去做。

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为广大学生所不愿接受,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的教学只注重了教材的要求,却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学生早已厌烦,教师却还在乐此不疲地用。教学不但要考虑教学内容,更要考虑接受教育的对象——学生,考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不强迫学生做他们不愿做的事,这样的教育和教学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和教学,才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因为学生毕竟是教学的主体。如果我们的教师注意了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6、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良好效果的不要去做。

在教学中,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我们都是为了收到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而在教学实际中却有不少违背这样的初衷的做法,如在一些评优课活动中,教师反复让学生进行演练,把答案背得滚瓜烂熟,其结果不但无助于学生掌握新的知识,还给学生以弄虚作假的印象。

三、注重课外阅读。

教材是个例子,它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范例,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载体。学生学语文首先要学好这些范文。但仅仅学好这些范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但要善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学习语言的规律;以教材为拐棍,尝试语言的练习;由教材作迁移,形成语言的技能 ……而且要有点及面,让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在课后纵向延伸,由一篇带一批,或体裁相同的,或内容相关的,或写法类似的……大量进行课外阅读,这样既可以在延伸阅读中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又可以在广泛阅读中运用学法,巩固学法,以便更好的阅读。

总之,只要我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相信不久的将来,语文教学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它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第9期《教育理论与实践》

《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现代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研究选讲》

《小学语文教学》

篇3: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之我见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在职业教育课程及教学方法改革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师资问题。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要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和熟悉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 此外还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文字功底。教师除了能够寻找到适合的、用于教学的项目, 还必须具备完成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能根据实际的教学项目来编写相应的教学文件, 并能对现有教材进行重组, 引导学生立足于现有教材, 而又不局限于教材,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发达国家, 职业学校一般不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择教师, 通常他们会选拔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到院校任教。

实践证明, 这是值得借鉴的。因此, 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培训基地, 多渠道引进人才, 聘请专家授课以扩大视野, 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授课以提高课程活力。要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重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加快建设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几年国家对职业学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由于培养“双师型”教师有一定的难度, 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仍然缺少, 部分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因此除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外, 职业学校也必须认识到,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该做到:一是让教师到校企业合作的企业学习新工艺、先进设备的使用和新的管理理念, 使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掌握先进操作技能, 从而使教师的教学与企业实际接轨, 使学生学到实际的本领。二是要选送教师到高等学府深造充电, 学习先进技术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手段。三是要经常请专家到校作讲座, 使教师了解尖端学科发展情况, 提高教师科学素质。四是要经常开展教师技能竞赛, 刺激教师自觉加强技能学习, 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五是要拓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外延, 从企业单位聘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到校任教。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的。应从观念上树立突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的原则,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独立研究、更好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应该培养只是受过简单培训、只会记忆与背诵经验、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的人。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改革应从改进教学模式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入手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 为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研究性学习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旧有的接受式、填鸭式教学和学习, 只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因此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开放的、发展的、创新的教学。教师应充分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 使他们各有所得,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价值。教学中应建立科学的弹性教学目标, 实施分层递进、异步教学, 按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进行教学。

二、职业学校要注意从理论向实践倾斜的角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质

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 不应该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或点缀, 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 最大程度地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 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导性的作用,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为,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 面对的是广阔的生产一线单位, 光会说不会做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教师, 特别是理论课的教师要懂得生产一线的操作。理论课的讲授要以“够用”为度, 同时要防止另一极端, 过量压缩甚至不开文化基础理论课, 这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空间。在实施中, 可以根据大纲和专业课的特点灵活安排;采用“一体化”和“模块化”的方法来讲授, 把课本内容分成一个个的模块, 构成相关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关系;在每个单元模块的讲授中, 将专业理论的讲解与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结合起来, 把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教学的内容紧密相连, 把实践教学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作为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理论教学不再如空中楼阁, 提高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是学生掌握基本技能重要途径。

三、如何改进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综合素质

从职业学校的现状来看, 学生在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欠缺, 素质不高。

篇4: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经费;解决方法;双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16-01

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把教育仅限定于学历性的职业教育,包括初中、高中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然而,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后续需要,同时由于高中学校不足引起的学生“供大于需”,在这样的形势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诞生就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生源不足,质量较差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尽管同普通高中一样,是初中生进行再教育的平台,但由于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以及中国的面子问题,许多家长宁愿让孩子复读,也不愿意将孩子送往中等职业技术院校进行教育,这就造成了普通高中的生源供大于需,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则需大于供。

2、经费不足,发展困难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缺乏经费是办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目前各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经费来源大致有几种情况:一是上级采用包干方式下拨经费。另一种情况是上级部门按该校当年所招学生的人数下拨经费。第三种情况是上级部门只拨该校教职工的工资和大型房屋基建费。尽管如此,有的地方政府对所属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经费还逐年递减。由于经费的缺乏,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办学上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缺乏资金——缺乏投人——缺乏活力——陷人困境,办学效益差成了恶性循环。

3、缺乏政策扶持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下达的各种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中虽强调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和结构中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却遭遇了难以想象的政策困惑。迄今为止,特别是地方的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则没有明确的政策扶持和倾斜。在许多地方教育部门中,仍然存在着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错误认识,认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不良少年进行改造的基地,认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很难掌握较硬的专业知识,很难真正做到为社会作贡献。

4、校方存在认识问题

由于生源的不足以及学生成绩差的影响,这就致使许多校方领导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教育理念。在师资力量的配比上,为了节省资金招收大量的代课教师进行授课,造成许多教师力不从心,对专业知识缺乏认识,许多学生咨询的问题都无法解决,或者是教学活动中胡编乱造,对学生进行错误的教育,导致学生掌握了错误了专业知识,不能适应未来的岗位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极其不合理,教学内容落后,不能与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进而影响到以后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操作,不能够正确地操纵设备,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

二、解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存问题的方法

1、要摆正普通家长对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

造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不足,生源质量较差的原因,归根结底就在于学生家长对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存在错误的认识。因此,要想解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不足以及生源质量较低两个方面的问题,必须从普通学生家长入手,加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居民小区内的宣传力度,逐渐转变学生家长对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错误认识,让普通学生家长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让家长认识到,学生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接受教育并不丢面子,反而让学生家长认识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也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的正规教育机构。

2、上级政策、资金的扶持及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结构的调整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呈良性发展,首先得有上级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扶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方面投人大量的资金是不现实的,但不给资金,给政策也行。如办学政策,招生就业政策,上规模、上层次政策,学校筹措资金等方面在不违反国家大政策的前提下应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多开绿灯,使其在良好和宽松的环境氛围中得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对现有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进行调整,扶持和保留有活力、办学效益好、有社会影响的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样才能使国家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中等职业教育上。

3、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双师队伍建设

所谓“双师”,一是指文化课教师,一是指专业教师。目前,在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文化课教师可以满足其需求,这类教师可以从学历资格、专业实践经验与能力和教育学、教学法等方面考虑进一步提高。而专业课教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普遍欠缺,急需提高。专业课教师的选择要注重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这是改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过于理论化而实践能力培养太弱的关键。

4、合理设置课程,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更新教学内容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专业设置为重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导向,调整、拓宽、更新和改造老专业,开发建设新的教学和课程体系,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大部分要进入企业工作, 因此, 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学校的学生可以在实习期间进入企业实习, 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来弥补不足;另一方面, 企业可以根据实践成绩挑选合格的毕业生来充实职工队伍。

篇5:中等卫校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1 树立护理教育继承与创新的育人理念

护理教育继承是指在护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首先要求护生系统学习医学基本理论和护理专业知识, 接受护理专业临床实践技能训练, 同时还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及行业和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创新是指护生通过学习和实践, 独立思考并提出新问题, 及时了解和熟悉国内外医学发展新动态, 毕业后能够运用新知识、新技术解决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中的新问题, 不断开拓护理专业的新知识领域。在目前形势下, 要培养实用型、创新型护理专业卫生人才, 就要在护理教育教学继承与创新理念的基础上, 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为主线。例如, 在课堂教学中, 注重培养护生大胆质疑、多维思考、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病例分析、学术探讨等形式, 激发护生学习兴趣, 使其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养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汲取医学知识、应用医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这可使护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的理念, 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并掌握护理专业发展最新信息的理念。

2 规范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中等卫校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 要体现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专业设置标准、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学科专业思维模式的训练等。新形势下应主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护理人才:一是培养的护理人才要适应医疗卫生职业岗位需要, 即医院临床护理岗位群和社区、乡 (镇) 医院及乡村医疗岗位群;二是要适应医院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三是构建适应中等卫校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即培养以医疗技术应用为主线, 切合教学实际, 科学设计护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方案, 培养的护理毕业生应具有系统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规范的医疗护理基本操作技能等。同时, 以培养护生综合素质为主线, 将综合素质的培养即实践操作能力、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等培养始终贯穿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一步创新中等卫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 创新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 遵循护理人才培养规律

在中等卫校培养护理人才的过程中存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是护理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规律, 个性反映了护理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相对性。中等卫校护理人才培养的共性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一般标准, 如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要求、人才基本素质标准等。个性则体现在护生的主体性、不可替代性, 如护生的天赋、兴趣、爱好、特长等。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实用型、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关键, 是塑造护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服务技能和服务艺术的创造个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 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精神, 调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加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联系

素质教育是指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现代医学基础知识、道德规范的传授以及医疗护理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教育是通过系统的讲授医学专业知识, 培养具有一定医疗护理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卫生人才。

目前, 国家进行的医疗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城镇居民医疗改革为医学院校、中等卫校护理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中等卫校要注重护生素质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护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同时要始终把突出护生专业实践能力作为护理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将护生的职业素质与上岗能力、临床医疗与护理能力、重症救治与监护能力、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评判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等纳入护理人才培养内容中。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目标, 完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拓宽专业口径, 注重学科交叉, 增加选修课比例, 不断扩大护生的知识面。

5 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护理教育教学的过程, 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在培养实用型、创新型护理人才的今天, 仅仅通过课堂讲授、教材编写来给学生传授知识已远远不够, 护理教师知识化身、权威象征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 这对护理教师提出新的教学要求, 同时也对中等卫校护理专业设置和护理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5.1 要求护理教师有创新意识、行动和实践

这既反映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 也反映在教师的科研活动中。通过师生间教学互动、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 可以将教师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 引导学生更有目的、更自觉地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增强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敏感性。因此, 构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师队伍与探索研究性教学体制显得非常重要, 中等卫校要根据护理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 大力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5.2 进一步深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基础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现代医学护理模式要求注重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信息科学和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 要建立符合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新课程体系。通过基础文化知识培养护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外语应用能力;通过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 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知识、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使护生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此外, 还应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及时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护理课程, 如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学、临终关怀等。

5.3 加强护理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为保证护理教育和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应从理论考核、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学生心理素质等方面构建护理教育评价体系;二是建立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包括护理专业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护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护理专业课多媒体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质量管理体系等;三是建立护理专业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包括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教师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学习质量监控等内容。

总之, 中等卫校要培养实用型、创新型、高素质的护理专业技术人才, 就必须面向未来, 树立新的护理教育理念,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以及现代医学模式、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要求, 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实习与实训基地建设, 努力改革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护生的护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 进一步提升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蒉

篇6:中等幼儿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之我见

关键词:歌唱的呼吸;表情;演唱技巧;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100-02

收稿日期:2015-02-01

作者简介:

杨琼芳(1986-),女,台山市联合职业技术学校音乐中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声乐。(广东 台山/5292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幼教行业飞速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等幼儿教育专业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优秀幼儿教师的任务,而声乐课作为幼教专业的一项基础技能技巧课和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其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观念,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社会的需求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

一、学生现状分析

声乐基础几乎为零,需要从最基本的识谱、站姿、表情、呼吸、咬字、吐字等学起。学生对声乐很感兴趣,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确定目标,合理选材

中职幼教专业学生的声乐课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能用正确的情感歌唱,提高其音乐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能够声情并茂的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能够胜任幼儿园音乐课教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有选择性的挑选一些比较简易,曲式结构简单,风格多样化的作品。如《送别》、舒伯特《摇篮曲》及《雪绒花》等一些中外歌曲。另外还要穿插一些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儿歌。

三、教学方式方法

(一)重视基本功的训练

进入我校就读幼师专业的学生,大都数来自农村,其在中小学时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甚少,因此,在日常的声乐教学中,基本功训练必不可少,如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特别是一年级上学期,教师更应耐心细致地讲解,针对诸如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问题,要反复地讲解示范,并及时地进行回课指导。同时穿插视唱、识谱、节奏的训练,引导学生学新作品之前先看谱、唱谱,演唱时可以将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听听自己唱出来的声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自学奠定基础。

(二)注重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声乐学习亦如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适时地演唱一些中外的名曲、或者教唱一些时下最流行的音乐作品、讲一些中外名人趣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此外,还得让学生学习得有成就感,只有让她们感到进步,她们才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地去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基本的演唱技巧的同时可适当穿插一些旋律优美、音乐性较强的歌曲,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积累更多的知识。

(三)注重能力培养

对于中职幼教专业学生,唱好歌曲是她们今后成为合格的幼儿音乐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她们需要掌握基本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基本的识谱能力,较简单曲子的分析及试唱能力,儿歌的自弹自唱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围绕这些能力展开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选曲目及授课方式就很重要,例如,《送别》和《雪绒花》和里面的不同类型的节奏都为儿歌弹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校目前采用的是小组课授课形式,前45分钟做发声练习、唱谱练习等,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新课的讲授,后45分钟为个别单独回课指导和个别展示,针对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予以及时纠正,例如:

1.发声练习。发声练习是用于训练声音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是获得歌唱方法的重要途径。发声练习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声音,力求自如、柔和、圆润、明亮、统一和集中,使之具有高位置的混合共鸣并富有穿透力,为更好的表现歌曲艺术服务。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并作示范。示范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表情,面带微笑,气息要保持在深呼吸的状态下,同时也要这样要求学生。坚持每节课都要做发声练习。

2.识谱问题。第一学期初始,教师每节课应严格抽查学生识谱,或者请高年级的学生用自身的学习经历告诫她们识谱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认识乐谱,这对他们今后的教学很有作用。可以用标准的意大利语来唱谱,可作为发声练习用,学生挺感兴趣。

3.节奏音准。节奏和音准问题几乎是每位刚学习声乐的学生都要掌握的问题。这也是本专业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由于学生自身条件的差异,有的学生五音不全,所以在教学中经常遇见有的学生唱歌“跑调”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应该耐心的辅导,个别辅导。发现问题后还要结合其他学科教师一起来解决,比如乐理老师可以帮忙纠正一下学生节奏的问题,试唱练耳老师和钢琴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多听听钢琴的声音,多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从而解决音准和节奏的问题。

4.歌唱的表情等综合知识。歌唱的情感问题应贯穿在整个音乐教学中。笔者经常会跟学生讲的一句话就是“每首音乐作品都有她的灵魂”。拿到一首作品,我们不仅是要学会演唱她,而是要会去表达她,理解它内在的含义,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5.儿歌教学。幼教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女生,平时我们会选择大量适合她们演唱的独唱、齐唱与合唱的歌曲。为了将传统声乐教学的普遍经验与学前师范声乐教学的特点相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得穿插一些中外幼儿歌曲,旨在提高学生对幼儿歌曲的风格、类型、演唱方法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激发她们对幼儿歌曲的兴趣,增加演唱幼儿歌曲的技能,为今后的幼儿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定期观摩汇报

坚持每月一次的观摩汇报表演,将当月的学习成绩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每月定时举行一次观摩可促使学生积极练声,让怯场的学生逐渐适应在人多的地方歌唱。另外就是要多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校外举办的文娱活动,锻炼其心里素质,效果明显。

(五)开设学科活动

对于热爱声乐且很有潜质的学生,增加每周一次的声乐第二课堂学科活动课,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特别重视发声技能技巧的作用,结合相应作品进行合理有序的训练,可以选择一些技巧突出、音乐性较强的作品,在增强学生演唱热情的同时,也大大的挖掘了其音乐潜能。

(六)爱心教学

对于拘谨的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肯定的点头,一个善意的微笑会消除学生紧张心理。对于浮躁粗心的学生,一个善意的批评会使学生更加用心去学习。对于经常出错的学生,耐心细致地提出解决办法,会使她更加细心的去学习。这一切都是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于音乐教育事业的爱。

笔者深深爱着我的职业,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当看到学生每周都有或多或少的进步时,笔者感到非常欣慰,同时也感到自己责任重大。笔者会一如既往地做好教学工作,扎扎实实讲好每一堂课,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让她们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音乐编写组. 声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张春霞,方强等.中外声乐曲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数码管显示驱动和键盘扫描控制器CH451及其应用下一篇:做好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