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2024-05-29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精选6篇)

篇1: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桐乡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蔡新良

我校办学规模大,专业门类全。学校现有在职教师350人,2010学年注册在校生5300多名,下学年在校学生将达到5500人。开设有服装设计、商务外语等涉及九大类16个专业,因此毕业生就业面广,涉及的行业、企业多。不同的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层次也各不相同,有的企业大量需要一线技术工人,有的企业需要少量技术与管理业务骨干,所在按照学校闭门造车式的培养模式,很难适应不同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为此,学校实施开门办学,多渠道、多形式地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新模式。

一、校企合作——孜孜以求 1.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顶岗实习是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得到应用和提高的关键环节。学校一贯重视这一环节的工作。几年来,学校不断通过走访调研、洽谈,逐步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模。到2009年底,学校已有由市教育局发文公布并挂牌的校外实训基地24家。合作关系稳定、涉及行业门类广泛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保障。

2.实施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一直是我校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中一棵“常青树”,从“一舟”班到“芽芽”班再到“桐昆”班,订单式培养一路走来。2008年秋,我校又应乌镇旅游公司的要求,与之签了订单培养的“乌镇旅

这一方式在我校服装专业教学中走稳了第一步。通过承接生产加工任务,不仅增加了学生生产实践机会,也引进了企业生产的新工艺、新方法,使全体专业课教师也得到了新的学习和提高。

多年来的校企合作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时空与企业生产实际时空的错位、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与生产技术的先进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不协调性等成了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效益的瓶颈。问题的发现,促使了我们新的思考:能否把企业引进学校?

二、筑巢引凤——突破瓶颈

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为学校专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也让学校的教育教学不断走上新的台阶。

但有一个专业的发展与生存总让我们一直挂在心上,这就是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我校自2004年秋,为适应桐乡毛衫业用人的需要,开设了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课教师,又缺乏一定的实习实训条件,该专业的发展总是跌跌撞撞,不见起色,不及时解决问题,这个专业就有可能面临生存问题。

学校经过研究,决定寻找合作企业,使我校的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走出困境。我们对桐乡市衣丽服饰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确认该公司的设计能力在桐乡毛衫行业内确是小有名气,业务量稳定。经过多次接触,我们觉得该公司负责人对合作确是抱着十分诚恳的态度。学校经过多次讨论分析,一致认为要打破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决定走“引厂进校”的路子。经过几轮商谈后,双方于2008年12月签订合作协议书,2009年1月合作企业第一批技术人员

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从羊毛衫设计与工艺专业引企进校合作的初步成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学校把引企进校这一校企合作模式当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抓。学校根据专业发展计划和教学实际需要,进一步推进引企进校工作。

2010年5月,服装专业凭借已有的专业设备优势,与嘉兴万得福服装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校内成立了服饰设计与样衣制作工作室。2011年初又与奥龙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校共同建设汽修专业所需的汽车维修实训工厂。汽修厂场地建设将天本月底竣工,生产车间规划设计与设备设施购置已经进入中期阶段,预计在下半年投入使用。计划在2012年内学校还将引进一家旅游公司在校内创建旅游服务专业实训门店。相信引企进校这一合作模式将在我校多个专业人才培养中结出新成果。

四、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思考

1、建立一套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

从引进衣丽服饰有限公司共建共享羊毛衫专业实训基地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引企进校在我校毛衫专业教育教学中已经初见成效。但合作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海里总会遇到生存与发展的阻力,为进一步增强共建实训基地的生命力,学校需要思考在这个平台的基地上,如何引进其他企业以合适的形式和内容加入进来,进一步丰富参与专业教学的人才资源、学生顶岗实习的基地资源和进一步扩大基地建设的物质资源,让更多更好的企业参与进来,又能适时地分流出去,让校 的经历,这也将是我校下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任务。

篇2: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陈祥明 院长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多数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还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尚未建立起有效机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设置“同质化”。各个不同的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同小异,缺乏各自特色,社会需求已近饱和的专业如计算机、财经、管理、外语类等办的很多、招生规模也大,而企业所急需的工科类、技术应用类专业办的却较少、招生规模也小。这种专业设置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业也存在很大难度。二是人才培养方案“雷同化”。不同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也都差异甚微,缺乏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企业、不同用人单位的多元需求。三是教育质量评价“内部化”。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评价,主要是学校自己或学校聘请的专家学者。这种评价标准、方法、结果很难为社会、企业、用人单位所认同。四是教学内容陈旧化。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不能及时纳入教学,这既反映了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差距,也反映了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的落后。五是办学模式形式化。“以就业为导向” 已成为高职学院的共识,不少院校都进行了“订单教育”、“ 2+1 ”模式、“双证毕业”(毕业证、技能证)或多证毕业(毕业证、技能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外语等级证、驾驶证)等改革,但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没有明显改观。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个性化特色与创新不够明显。

要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途径。然而,校企合作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校企合作存在认识误区。就高职院校层面而言,不少院校把校企合作视作权宜之计,简单地把所合作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暂时补充,偶尔聘请企业人员上上课,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他们并没有把校企合作看成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就企业层面而言,大多数企业把高职院校视作人才制造工厂和人才招聘场所,偶尔来校开个人才招聘会或选聘几名员工。他们甚至认为校企合作是额外负担。就政府层面而言,他们认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自己的事情,不便多管,不愿多管,没必要也不能进行调控。因此只是在舆论上予以肯定支持,没有在政策上予以强有力支持。

其次,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性质类别不同,资产隶属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因此他们对校企合作的认知不同、态度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这集中表现为体制机制障碍。一是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企业人才与院校人才不能双向流动,院校想从企业引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非常困难,按现行事业单位管理规定,不能解决从企业引进人才的编制、职称、待遇等问题。二是资产管理制度方面的障碍。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同,院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就非常困难,共建教学、培训、实训、研发基地也受到极大制约。即便国有企业支持公办院校也受到政策限制。三是投资体制方面的障碍。因为国家资产管理与投资管理制度的限制,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没有积极性,不愿意投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四是企业重组、院校重组造成的影响。近几年,企业改制与重组力度很大,这对行业企业所举办的高职院校影响很大;院校改制与重组力度也大,这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格局影响也大,旧的办学壁垒被打破,新的办学藩篱因运而生。如国有企业所投入的办学资源尤其土地、房产等,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往往移作它用。

就总体而言,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起步比较晚,层次比较低,形式比较单一,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产学研结合为支撑的新的办学机制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究其主要原因,就宏观层面看,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就微观层面看,多数高职院校并未形成学校制度,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础与前提,将产学研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二、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好高职学院,必须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明确政府、企业、院校各自的社会责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各自都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走“政府主导型”路子,政府要依法领导、指导、协调、服务,要为高等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从而形成“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氛围。而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企业一方面可使自身获得技术进步与更好效益,另一方面又有效支持了高职院校,提供了实习、实训场所和试岗、就业机会等。高职院校要自觉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持续发展服务,以服务求得政府、企业的大力支持,以服务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

其次,要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已经多元化,有的高职院校是地方政府举办,有的是行业举办,有的是国有企业举办,有的是民营企业举办,还有的是不同所有制单位联合举办。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事业单位与企业人事管理体制不同,彼此人才资源共享、人才流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资产管理体制不同,彼此资产、设施共享互用非常困难;事业单位与企业经济—技术管理方式也不同,产学研结合所产生的技术成果、经济效益等要彼此共享也比较困难。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消除校企合作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这种制度创新,在宏观层面需要政府主导和协调,在微观层面需要企业、院校的积极参与配合。

第三,要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实现形式。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的形式单

一、层次较低,不能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校企合作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比如建立与企业互惠互利的培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管共用的实训基地,建立与企业共享互动的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建立技术—经济成果与企业共享的研发基地,以及建立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产品销售服务的工厂或公司等。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宗旨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与企业的追求目标是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有很大差异,如何做到共建共赢,各得其所,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第四,围绕“三个符合度”,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提出的“三个符合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高职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要真正体现重视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听取和吸收企业专家意见,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的职业分析基础上,确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职业主要素质、职业核心能力,从而确定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实训课程,以及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手段等。要以职业分析为基础,围绕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组课程体系。要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形成核心能力模块、通用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保证学生学会必备的基本技能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还要适应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开发新课程或拓新老课程,努力将职业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纳入教学过程,保证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

二是重新构建质量标准,创新考核评价方法。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以及各个行业(如电力、冶金、煤炭、交通、电信行业等)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构建新的质量标准体系。参照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共同的成功的经验,这种新的质量标准体系,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核心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四个模块构成。这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的质量标准体系。与此相适应,要创新考核评价方法,要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水平的做法。新的考核评价方法以考查学生能力与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来评定。要让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等现场人员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评定工作,以保证考核评定的权威性。三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少高职院校都开展了“订单式”教育、“ 2+1 模式”教育、学分制、工读结合等改革试点。但这些只是形式,关键是教学本身的改革。要贯彻“产学结合”思想,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技能标准引入高职课程,这就要求改革我们原有的所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种知识讲授加上实验验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两张皮”,实训与生产现场实际严重脱节,实习往往形式化甚至走过场的做法必须彻底改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

篇3:校企合作的创新运行模式

本人从企业工程师转岗到技工院校来当教师, 之前在企业不仅学习到了专业技术, 还掌握了企业中的一些先进的项目开发和项目管理模式, 比如项目管理PDCA模式。关于校企合作的模式, 个人认为可借鉴PDCA模式, 这个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1.P (plan的缩写) 计划, 包括目标和方针的确定, 以及活动规划、计划和方案的制定。

2.D (Do的缩写) 执行, 根据现有信息和状况, 进行对策实施。

3.C (check的缩写) 检查, 分析执行计划的结果, 明确效果, 找出问题。

4.A (act的缩写) 修正, 对结果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尽可能提出改善方案。

该PDCA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并完善项目的过程, 通过该模式的循环应用可不断完善该项目, 使之可持续发展并不断优化。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可参照PDCA模式进行运作, 但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密切配合, 具体要求如下:

一、在计划实施前, 需认清现状, 提高忧患意识

(一) 学校方面:现阶段本省大部分技工院校都面临生源数越来越少的问题和即将毕业的学生面临就业与专长不一致的问题, 针对此类问题, 我们该如何去解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果没有学生, 学校将失去生命力, 全体教职工都将面临失业的威胁。故针对该问题, 学校需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加大对社会的影响力, 在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力度的同时, 也要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面对现阶段学生就业与所学与专长不一致问题, 可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机会, 加大对口就业的成功率。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学校的全体教职工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 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对工作压力感, 居安思危、砥砺不息、把握现在、着眼未来, 促进学校发展。

(二) 企业方面:近几年我国出现“用工荒”现象, 特别是沿海等发达城市缺少大量的技术人员。如果该现象持续几年, 将出现企业、工厂不能正常运转和经营, 失去活力和竞争力, 甚至造成企业破产或倒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避免此现象的产生, 企业需提前做出预防措施;而校企合作将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预防措施, 使从学校的学生“对口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的“两难”问题转变为校企“两利”局面。

二、校企合作的前期策划

(一) 学校方面:

1.校企合作团队的成立

原先的校企合作只是在企业用工困难时需要学生去顶岗实习或半工半读, 基本上没有什么前期策划, 造成学生的学习盲目性, 学习目标不明确, 理论与实践脱轨, 工作效率低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 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需要改进, 需要前期策划。该前期策划可借鉴PDCA模式, 要成立校企合作团队, 选定课题, 确定目标, 进行目标可行性分析, 进行活动安排和分工, 分析可能存在的困难及成因, 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所谓的“校企合作团队”, 是指以校企合作为共同服务对象的群体, 这个团队中既有专业教师, 也有企业技术骨干。校企双方在建立这个群体时, 应要求各个成员在校企合作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 须以实现优势互补为原则, 以学生的能力提升为目标, 在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实践职能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和合作。校企合作团队的成立是校企合作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核心。

如何实现校企合作团队的成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来实现:一是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培养出具有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关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比如:让在校的教师经常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培训中去, 多创造机会让教师到企业中进行锻炼和实践、脱岗实习或集合培训。二是让企业的业务精英加入到教师的行列或聘请一些企业中的精英充当“兼职”教师, 但需加强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比如:作为一名团队中的机械教师:就必须精通机械专业知识并熟悉企业的相关生产流程、产品的开发和制作过程以及产品的后期保障过程等相关知识。

2.以校企合作为课题、确定目标、分析原因并制定对策

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团队的建立, 该团队的建立需以人为本, 重点要明确技工院校学生的目标和提高技校学生的能力。技工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面向企、事业单位中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领域的第一线, 培养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必须具备的实践动手能力, 并具有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校企合作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科技人才为根本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技工院校的目标可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 同时将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即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 , 将封闭型的学校教育转变为开放型双向教育, 即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应该说在大的目标一致的基础上, 校企之间, 要对近期和长期的合作目标进行细化分析, 做到统一规划, 有针对性地分期制定对策, 由浅入深, 从易到难, 从点到面, 最终实现全面融合。比如:如果我校与福耀玻璃等大型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时, 可针对玻璃的形成和加工过程进行短期培训或直接进行就业培训, 让学生了解玻璃的生产流程、加工工艺, 以及相关的企业管理和制度等实用性内容进行公开学习, 一方面可提升学生的能力, 另一方面为企业节约培训时间和成本。

(二) 企业方面:

企业在校企合作的前期策划中应对学校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提供有针对性的资料或资源。比如:企业中什么岗位缺人, 需要什么人才以及培训要求等信息?企业可培养一批技术骨干来兼任校企合作团队的教师或安排一些学校的优秀教师到企业中实习或培训, 企业可在学校内进行设备投资或与学校联合进行校办工厂的技术和资金投资等。

大部分企业的目标是:把企业的规模扩大, 提高影响力, 增强竞争力, 加大市场占有率, 提升产品的质量等级, 做世界第一的产品。从经济方面考虑, 校企合作的投入较小, 但取得的收益可能较大, 是切实可行的选择。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考虑, 人才的储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是具备竞争力的根源。比如:通过校企合作有效缓解“用工荒”问题, 为企业节省新员工的培训费用以及一些新产品的联合研发, 可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并取得技能上的创新与突破, 可直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校企合作的执行

校企合作的执行过程即对策的实施过程, 可借鉴PDCA模式中的对策实施部分, 难点是当实施过程无法进行时, 必须对“对策”或“措施”进行调整。具体该如何进行调整?请看以下几点措施:

(一) 学校方面:

1.加强基础教育, 培养“特长生”

所谓的“特长生”是指技工院校培养的具有精通某一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实现培养“特长生”的关键是加强基础教育, 在学生完全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高技能领域发展。如何加强基础教育, 本人建议可通过以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实行:

(1)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的直观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张嘴”教学模式; (2) 有条件的话就进行现场教学或现场的操作培训, 条件不允许的话建议进行视频教学或微格教学并在重点位置进行强调;

(3) 提倡“做”中“学”和“学”中“做”相结合, 培养掌握一技之长的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 应注意边实施, 边检查效果。在“学”中“做”的过程, 应注意当实施过程无法进行时, 必须对“对策”或“措施”进行调整和做好过程记录。

2.加强针对性培训, 学习掌握高新技能

关于针对性培训是指不同专业针对不同工作的培训, 例如:汽车维修专业可与汽车厂、汽车4S店等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数控专业可到机械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进行实习;还有烹饪专业可直接到酒店等服务行业进行实习或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 在学习的同时增加收益。培训的对象应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在加强针对性培训的同时, 学生们应不断总结经验, 最好以实践需求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从而掌握高新技能。比如:学习机械类的学生可将企业中的一些悬赏的研发项目、新产品的开发等课题带回学校, 通过学校的资源或先进的软件 (UG、CATIA、PRO-E、CAXA等) 进行模拟仿真并在学校的设备上进行加工和制造。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 学生将学到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扩大了知识面, 掌握了高新技术, 甚至培养了一些研发能力, 为高技能研发的合作创造机会。

(二) 企业方面:

1.加大力度挖掘适合校企合作的岗位, 尽量多地提供专业工种对口的岗位实践机会, 提高学生相应专业工种的实践能力。

2.多创造现场培训或类似于企业内部员工培训的学习环境, 增强学生对相应的工作岗位的认知。

3.企业可在校园内进行设备和技术投资或与学校联合开办校内工厂。

4.企业选择适当的科研项目让教师学生参与项目开发。

四、计划实施效果的检查和改进

校企合作实施后, 具体的效果如何、还可能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检查和修正这两个环节, 这些环节也可借鉴PDCA模式中的C (检查) 和A (修正) 两部分, 重点是如何解决问题。比如:

(一) 技工院校方面在原先的校企合作模式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或保障措施如下:

1.脱离市场需求, 学校培养人才的盲目性, 造成和企业所需人才不匹配

学校在招生、课程设置、技能培训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没有和市场需求相匹配, 造成“人才荒”、“人才浪费”的局面。该问题的解决校方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效果反馈来开设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课和实习课。

2.学生缺乏竞争意识和团体协作

学校应该多组织一些团体活动和知识竞赛活动, 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精神, 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干”精神。

3.未调动学生的创造性, 缺乏对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师应打破固有观念, 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和应用高科技手段到实践中, 吸引学生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 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4.学校对教师的激励措施较少

要让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产业接轨, 学校首先应该创新专业教师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 引导、鼓励、扶持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掌握产业高新技能。当前, 学校普遍存在对教师的考察过于形式、激励措施较少等现象。为了推进校企合作, 学校应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 加快良性激励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5.学校的奖惩措施不到位

技工院校应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工作, 明确各部门和个人的主要职责, 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将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 不断检验、完善校企合作的成效。

6.保障措施: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

学校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 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二) 企业方面在校企合作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校热企冷”现象, 即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企业参与合作往往仅局限于解决当前的用工问题, 有明显的功利性, 缺乏长远规划和共赢意识。正因如此, 校企合作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企业是追求利益的团体, 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顺序;无暇投入太多精力参与学校为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修订等。建议企业从长远考虑, 加大对校企合作的培训力度, 短期的投资可带来长期的收益。

2.企业资源共享力度不够, 投入不足

企业应加大对学校的资源共享力度, 提高对学校的投入, 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 激励学生学习掌握企业实用的技术和技能。

3.政府的目标高, 但保障措施低

现阶段我国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比如:加快实现普通大学向高职院校的转型、加大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的财政扶持等, 但政府在帮助、促进技师院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方面的实际有效的措施很少, 体现在口号较响, 有效的保障措施较少。而德、美、日、澳等先进国家的校企合作成功是靠完善的法律来保障。我国需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来保障学校和企业的利益。

五、反思与总结

篇4:创新校企合作教育模式

我国职业教育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企合作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也是国家推进经济发展和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更是职业院校加快培养一流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与企业构建的多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合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校企互动、需求导向、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校企深层次合作提供了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因此,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之路,着力打造地方特色职教品牌,对企业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很有必要。

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指的就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大中专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和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如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英国的三明治制度,日本的产学合作,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具体来说校企合作的意义如下:

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发展。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职业院校在合作过程中更好地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有效促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摆脱招生困难、提升综合办学能力,实现共同发达。例如: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原则,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合作办学,设立电子信息工程系,建立“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长效机制,扩展了学院的专业面,同时适应了重庆市“6+1”产业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及时有效科学地把握市场人才需求,实现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职业院校在合作中挑选今后的行业合作伙伴,在建立实习基地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将逐步推广到合作探索、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等其他形式,促进职业院校及企业加速发展。

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可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提高了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这是因为:职业院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校企合作内容包括职业院校协助企业将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职业院校的教学大纲对接,鼓励企业将员工培训委托职业院校进行,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院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企业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场地等软硬件资源,校企一起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培训生产链,从而降低了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以及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术,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了自我提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

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解决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技能操作、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也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并且还可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

校企合作的运行现状

我国校企合作制度发展至今,合作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对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日益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阻碍了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步伐。根据调研分析,基本可以疏理出当前校企合作的运行现状:

合作尚无法制保障。我国职教界的校企合作目前还处于民间状态,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推进校企合作,但仅限于舆论宣传,还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与鼓励措施,一些地方仅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校方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剃头挑子一头热,无经费保障、劳动准入制度执行难到位。目前虽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职业教育规章和一些地方性法规、规章,但其中对校企合作缺乏刚性的规范和要求,因此对职业院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信息渠道相对闭塞。当前我国职业院校与企业间的信息传递还不够顺畅,一般都是通过人才市场或是政府信息公开、行业组织、各种媒体等渠道传递企业岗位技术要求与人才需求的信息,这些信息大都是一些通用性或基础性的信息,少有涉及具体企业详细的个性化需求和岗位技术信息。不仅传递渠道间接,且传递的信息还不够全面。

供需不能有效衔接。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自身发展对企业岗位提出了技术上的要求,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来满足这些技术需求,人才究竟引进或是自培,企业会对社会或职业院校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岗位需求现状;职业院校根据企业岗位的技术需求,独自或与企业共同调整专业与课程,培养所需的人才。由于当前我国校企合作供需机制松散且不紧密,使供需传递出现失真,加之借助企业实践资源的有限性,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

nlc202309021644

资源流动形式单一。由于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与发展目标,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流动十分不畅,企业基于其地位的特殊性和经济利益的权衡,对于与职业院校间的资源流动更缺兴趣。已经实现的流动主要体现在:有的企业开始对职业院校发展进行经费支持并提供部分实训设施设备;委派专业技术人员或专家去院校进行授课或开设讲座。而职业院校则派部分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企业与校方在文化上开始实现交融,如有些职业院校的外部环境建设与布置完全参照企业厂房或建筑的标准和样式进行。

协同网络尚未形成。市场协同是有效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为规范和效率体现的重要方面。从当前校企合作实践来看,尚未形成一个中间组织进行协调,市场给予的力量也十分有限,使得院校甚至企业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发展障碍难以得到有效协调,如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跟踪调查因为缺失市场协同机制而很难完成,即便做了其成本也非常之高。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纽带”的行业协会,在市场化过程中难以行使权利。加之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纽带尚未形成,致使市场协作不能有效链接。

考评监管校方包办。从对学生和学生教学过程的管理与监督来看,整个培养过程中还是以校方培养为主,企业对于标准的核定、管理的规范、考核评价的参与都相对有限。职业院校与企业还未形成双方“齐抓共管”的合力。一般都是由校方管理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企业则对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过程进行适当管理。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校的教师主动参与对学生的管理不够。对于学生的评价工作,除了学生在校的学习由校方来评价之外,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评价一般也由校方负责,如制订实习规范要求,制订实习报告集和反馈信息表等。这一过程中,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和评价标准等都没有得到具体体现。

合作企业能力不足。一些职业院校至今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没有明确、具体的标准,往往是“捡到篮里就是菜”,只要企业有合作意愿则不加选择,一概如获至宝地欢迎。造成目前在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中能力低下,对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帮助不大的中、小企业居多,既影响“校企合作”的层次,也影响“校企合作”的成效。

校企合作的制约归因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体现了合作教育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优势,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上节所述校企合作的运行现状表明,近年来制约校企合作发展的原因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企业自身方面。首先,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窄范围浅层次,甚至流于形式。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与教育目标距离较大,只能对立刻带来经济效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而不能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势必要承担一些责任和风险,短期内既不能获利又不能明显改善其社会效益,这与企业的经营本质相违背,自然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愿望不强。

其次,社会劳动力总体供大于求,企业并不缺员工。企业普遍认为,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的责任,企业只需从其毕业生中挑选人才即可,而不愿在人力资源上进行基础性投资。当前人才市场供过于求。一方面,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源源地流入社会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使企业容易招聘到所需的操作技术人员。即便挑选不到动手能力强、操作技术成熟的人才,宁愿花高薪去挖其他企业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降低自身成本解决劳动力或技能人才方面的问题,没有必要花费较大成本与职业院校合作解决。结果导致校企合作成为企业对院校的公益支持或功利性投资。

最后,企业担心学生实训会影响生产,还要承担安全风险。由于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要占用机器、消耗资源、增加设备磨损、企业还要派人指导,这势必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同时由于学生对设备性能和操作流程不熟,容易发生工伤事故。另外,在学生实训时因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企业还会担心核心技术安全及商业秘密泄露,这对企业的竞争力形成了长期潜在的威胁。

职业院校方面。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影响力有限,职业院校的科研实力、技术水平以及其他的一些优势不明显,难以吸引企业参与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首先,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目前许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仍有脱节,课程改革还不能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特色不明显,尤其是高职院校容易受中职和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冲击。

其次,现在许多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要结合企业岗位性质、培训内容,设定专业课程、改变师资结构、场地布局等。一旦合作企业与合作项目等外在因素发生变化,必然要进行调整,结果造成教学资源重组频繁,给职业院校常规教学带来一定的冲击,不利于专业建设的稳步发展。

再次,实训条件仍需改善。由于职业院校本身底子薄,虽然近些年国家也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但建设后的实训基地仍然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另外,一些职业院校指导思想不够正确,往往考虑自身利益较多。虽然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时口头上讲“共赢”,但在具体内容上权利与义务往往并不对等。而且所签的协议条款往往不完备,缺少违约、免责、争议方式等基本条款,影响参与双方对合作协议的积极履行,甚至有的成为一纸空文。

最后,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和质量欠佳,已逐渐成为制约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训的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更少,而这都是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关键。

相关政策方面。校企合作不仅是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合作,也是生产、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合作。校企合作机制运行需要有效的政策保障,以起到调节、规范和推动的作用。然而,尽管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但关于校企合作的配套法规,各地区尚没有出台。政府激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力度不够,缺乏法律的保障,企业担心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地位和权利得不到有效保证,从而影响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nlc202309021644

校企合作的推进建议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政府的政策措施、职业院校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改革等,也会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作为职业院校和政府,应该予以充分的关注,必须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

构建扶植性政策引导机制。政府及行业通过制定扶植性政策,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并切实抓好法规文件的执行,以引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引导扶植性政策包括实训物耗资助、税费减免、财政支持、人员补贴、科技优先、表彰奖励、授予企业荣誉等,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只有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才能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和规范,优先享受到相关利益,从而在企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使企业主动提出合作意愿。

构建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增加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有计划地支持职业院校更新设备、改善条件,关键是引导、鼓励与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要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订相应管理办法,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鼓励和保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应扮演调整与协调的角色,指导和管理各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做好校企合作规划与资源优化,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

构建互惠互利的驱动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校企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注重构建校企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参与各方必须关注企业的效益,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确保企业在合作中能获得预期的利益。例如,对于学生实训的物耗和机器磨损等,要给予企业适当补助;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而影响的生产,要通过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来补偿;赋予企业优先获得毕业生的挑选权;可以利用院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等。

构建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职业院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校企合作就是要整合不同资源,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渗透,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院校要密切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通过共建专业、共开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使企业在分享职业院校资源优势、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同时,参与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使职业院校在分享企业资源中,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

构建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校企合作双方只有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约束,彼此才能放心参与合作,保证积极性;只有建立起一套自上而下的法律体系,才能保障校企双方依法参与校企合作,形成长效机制。目前宁波、厦门、深圳、苏州、无锡等地方已出台了一些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与规范制度,在法律、政策建设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国家应指导和鼓励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教育制度,形成一套具有现代企业特色的职前职后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学习型企业,并将此作为对企业的考量标准之一。校企合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要求需由规范制度来约束,需建立一套符合校企合作需要的职业院校管理制度。具体的合作目标体系及实施细则,要进行有效的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同时,要强化道德约束,职业院校要把企业作为友好的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的共同体,竭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使其成为职业院校不可缺少的合作组织。

构建监督职能的激励机制。监督可以保证合作项目按预期的目标进行,激励可以促使校企合作可持续蓬勃发展,因此构建监督激励机制尤为重要。为防止校企合作程序不当和走形式,监督激励职能应由政府部门承担为宜。监督的内容有校企双方协议条款的履行情况、企业的合作(服务)态度、专项资金的使用、校企合作项目进展情况、上报材料的真实性等。政府部门还应组织专家对校企合作成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落实参与企业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和相应的奖励政策,激励企业的积极性。

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职业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双师型”教师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既能指导学生实训,又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解决企业碰到的各种难题;其次,职业院校应加强课程改革,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接;再者,职业院校还应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了使实训基地成为学生实训平台和教师开展研究的平台,实训基地除了具备一般的实用性,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先进性,这也是培养具有先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结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大批德能兼备的现代专业技能人才,同时,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职业院校的大力支持,企业的壮大亦会反哺职业院校的发展。校企合作不仅提高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力度,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更是适合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办学模式。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教育类型,在推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校企合作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真正做到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这种“双赢”模式必定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一个美好的春天。

(作者单位: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江 山)

篇5: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卜立新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承德技师学院(承德工业学校)近几年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方式有校企互为基地形式,赋予全新理念的订单培养、企业冠名、合作培训的形式,还有以教学工厂(校办企业)为基地实施的全真培训,以及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篇6: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摘 要】当今社会下,中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人们认为中职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广泛的校企合作以后,对中职院校英语教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就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职 英语 思考

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面试成功,就代表企业需要这方面的技术型人才,中职院校要积极关注企业需要的员工类型,通过企业合作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我国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员工。因此,中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国际化素质教育,著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校企合作为中职英语教学带来多方面的弊端

1.中职英语教师涌入企业

在校企合作中,许多英语教师为了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着重学习企业相关英语知识,企业恰恰急需这样的人才就提出暂时借用这些英语教师,英语教师的这种变动性,给中职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不答应企业的要求,必然会对校企合作的进行造成影响,但是答应这种要求,又会造成中职英语教师的短缺。这种被企业留用的教师一般来说都是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这种现象使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很难进行。

2.职校英语教学“无用论”

在不少小型企业中,英语都是无关痛痒的,所以不需要职校的学生具备英语素养。因此,在职校与这些小型企业合作时,企业提出取缔英语课堂时间,着重培养学生与企业相关的能力。实则这是目光短浅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必将接受外来优秀文化,这样才能让企业走向成功。企业的这种要求,对职校英语的进行带来了多方面弊端。

二、探究校企合作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影响

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案例,不难得出其对中职英语教学有以下几点影响:一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给中职英语课堂带来了新生命力,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等;二是通过研究企业的各类知识,大大提升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毕业的学生也一致得到企业的肯定;三是提高了校企合作的成功率,许多企业纷纷参与到其中。

三、校企合作模式下创新中职英语教学的相关策略

1.使中职院校的英语教育向企业化发展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授课,导致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非常吃力。而企业方面对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并没有发言权,使学生毕业以后不能成为企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因此,校企合作以后,学校恳请企业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点评,对英语的教学方式提出宝贵的意见。通过这种方式,让学校能够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使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向企业化发展。

2.使中职院校的英语教育向国际化发展

很多企业专业人员的英语水平不能跟上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作用,组成英语教研小组,针对企业产品国际化的交易,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学生能够符合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也可以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

3.丰富职校英语教学内容

对职校英语进行充分的开发,使职校学生的学习与企业要求更为贴近,职校应该认识到英语教学必须伴随企业的改革改进,为了使学生切身体验企业所要求的内容。职校应与企业进行沟通,制作与企业相关的英语教材,引导学生着重学习这类知识。在新课改实施以后,职校英语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将传统的“灌入式”教学改变为“交流式”教学,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好理解,例如把原有学习英语知识的一整堂课,变为一小部分时间用于学习理论知识,其余时间进行企业英语口语锻炼以及模拟企业英语面试。在保证“企业化”融入到中职英语课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职校应了解企业的文化、研发、销售等资料,在企业的授意下将这些资料展开并融入到英语课堂中,在备课中教师有意识的对其进行着重讲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后,让学生不再对企业充满未知感,拉近了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这样会较大的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4.中职英语课外活动中的“企业问题式”特色 “企业问题式”在中职校园的英语课外活动中已存在了好几年,许多企业都间接地对英语教学方面提出了建议。例如,职校毕业生看不懂最简单的英语杂志、不认识简单的英语说明书、遇见外国客户不能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等。中职学校应抱着“务实”的态度去教导学生,特别是英语教学团队利用各类课外活动解决企业反馈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在英语课外活动中逐渐向“企业式”发展。具体做法是:每星期举办一次“英语式”的求职演练;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搜集相关的素材着重对学生教导,如开展“职校英语大赛”、“企业专用词汇大比拼”、“企业英语式求职信大赛”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显著的促进教学的进行。

上一篇:商品房装修合同范本下一篇:英语作文保护珍稀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