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2024-06-29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篇1: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学习本课生字“显、传、所”。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课件

一.复习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引背第一段)

我们还知道了丹顶鹤是从故乡飞到第二故乡()来过冬的。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美丽的丹顶鹤 课题告诉我们丹顶鹤怎么样?

3、课文哪些小节写出了丹顶鹤的美丽呢?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

二.学文

1、轻声读第2段,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了丹顶鹤的美,并说说它美在哪里?

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

你能告诉我这里写出了丹顶鹤的什么美?羽毛美在哪?

全身都是洁白的吗?文中是用哪个词把它这两种颜色连接起来了。

看,脖子和翅膀边却是黑色的,多像穿了一件镶着黑色花边的晚礼服啊,颜色真漂亮!你能读这句话吗?

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叫它丹顶鹤。

老师这里也有一句话,你和书上的这句话比较一下,那一句写得好?为什么?出示:

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

它的头顶有一块红的。

生讨论,朗读

它的头顶真红!怪不得人们()丹顶鹤的丹是什么意思呢?

?丹顶鹤集白、黑、红三种颜色,颜色美啊!就让我们用朗读再给丹顶鹤涂涂色吧。

你们涂得真漂亮,想记住这美丽的丹顶鹤吗?那就看着它,试着背一背这一小节。看谁第一个把它记住。

2、丹顶鹤除了颜色美,还美在哪里呢?(轻声读第三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了丹顶鹤的美,并说说它美在哪里?

(1)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说的好,美在它的`体形长,指图读。体形是那么修长、那么美丽,你能读好它这句话吗?

还找到哪些句子?

(2)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美在哪?这是它的不同姿态,(板书高雅、姿态)

在书上的插图中找一找哪一只丹顶鹤在引吭高歌?(指名指)同意吗?为什么是着一只呢?哦,原来,引吭高歌就是伸长脖子,向着天空放声歌唱呀。瞧他的姿态多高雅呀!

丹顶鹤不仅在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的时候,姿态高雅,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做一只高雅的丹顶鹤,展翅飞翔吧?(动作)

丹顶鹤不仅在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的时候,姿态高雅,在其他活动的时候,它姿态也是那么高雅,(配乐展示一组图片)你能不能仿照书上的句式来赞美一下丹顶鹤呢?(出示:丹顶鹤不论是——还是——,都显得——)

是呀,丹顶鹤每一个姿态都显得那么高贵、美丽、典雅,这就是书上所说的(出示:高雅,读两遍)高雅的姿态多美!(点题)你们喜欢吗?那就来读好它!(指名读,谁比他读得好,大组读)

(3)看板书:颜色这么美,体形这么修长,姿态又是如此高雅的丹顶鹤,你们喜欢,难怪丹顶鹤——(引读第一句)就连神仙也喜欢它,出门云游四方时经常带着它,骑着它,一起读传说——

(4)丹顶鹤美不美?想不想把这么美丽高雅的丹顶鹤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一背第3小节吧。看谁第一个把它留住。(指名背)

三、第四小节

1、那么美丽,那么逗人喜爱的丹顶鹤,数量十分稀少。全世界现在存活的只有1200多只,可是在我国就有800多只呢!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因为我国给丹顶鹤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那美丽的丹顶鹤在第二故乡生活得怎么样呢?一起读读第四小节。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他们生活的吗?(无忧无虑)

是呀,你看,他们三五成群、自由自在,快乐的玩耍嬉戏,真是无忧无虑!

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保护丹顶鹤,也要保护其他野生动物,让他们都生活得无忧无虑,这样,我们的地球才会更美丽。

四、教学生字

1、一只丹顶鹤带来了两个生字,你认识他们吗?

论 显 度

2、怎么记住的?

3、范写,描红

五、作业

1、画一只你所喜爱的丹顶鹤,并写上几句话来介绍一下。

板书: 20 美丽的丹顶鹤

颜色 白 黑 红

美 形体 长

姿态 高雅

篇2: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新、实、简、美”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四大特色。《美丽的丹顶鹤》是一篇描写丹顶鹤的文质兼美的课文,全文充满了迷人的形象美、意蕴美。面对一篇优美的教材,如何吃透它,让“教”材变为“学”材,从单纯地研究如何“教”转到如何教会学生“学”上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实现语文教学的素质化。我要求自己先把课文读通,读透,读好,真正读出味来。凡须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的,自己先要感得深悟得透。同时注意教材的联系,怎么将“教”材开发成“学”材,凭借学材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实实在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重视文本语言的内化、吸收。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着力于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帮助他们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的兴趣、愿望和能力。可是由于自己在备教材这一环节上没有过好教材关,对教材本身的感悟,把握都有偏颇的地方。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不是很准确,对课文中的人文思想,教学内容理解不到位,导致在传达与灌输时也做的不到位,还没能够跳出文本,将科学与人文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抽象,提炼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自身对教材的研读缺乏功力,较粗化地处理了教材,较少地考虑了教材传达的信息,今后对教材的把握要从一元化到多元化,从各个方面去审视教材,落实苏教版小语教材“起点低、要求严、训练实”的教学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认认真真地读书,实实在在地操作,才能体现从教材出发,走向儿童的观点。

篇3: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文章情景交融,描绘了丹顶鹤美丽的外形和高雅的姿态,展现了冬天丹顶鹤飞往南方过冬的场景,引起学生对丹顶鹤的喜爱,使他们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丹顶鹤外形上的美,具体内容是:

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执教的青年教师首先进行教学的第一环节:请学生自读课文,并且动笔完成表格填写:

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学生能正确填写丹顶鹤的身体部位和相应的颜色,这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幅丹顶鹤的简笔画,指名两名学生到黑板前用彩色水笔进行涂色,其他学生观看是否正确。接着进行教学的第二环节:首先,让学生比较两句话:

(1)丹顶鹤头顶是红色的。

(2)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让学生体味文中的语句好在哪里。其次,教师出示红宝石图片和丹顶鹤头部特写图片,让学生比较相似之处。再次,让学生比较下面两句话:

(1)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2)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学生比较“鲜红”与“鲜红鲜红”两个词语在表达上的异同,引导学生说一说“ABAB”结构的词语。之后,进行第三环节教学:出示这一段课文内容的填写,引导学生试着背诵。

以上针对第二自然段的三个环节的教学,教师结合文本内容,采用表格填写的方式来理解内容,通过对比感受语言表达的好处,通过填关键词来引导背诵,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教师教学策略选择上的思考。但是,对这样的教学,笔者认为有必要作一个分析,希望引发大家共同对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效性进行积极反思。

一、教学策略的选择须要结合文体特点

《美丽的丹顶鹤》是一篇文质兼美、含有丰富意蕴的状物小散文,教学这一类文章能否采用表格填写的方式来进行文本理解,笔者以为值得商榷。学生可以找出丹顶鹤身体各个部分的颜色,但丹顶鹤的美在哪里呢?文本所具有的美的体悟,在学生表格填写的过程中无法完全感知,甚至是对文本美的肢解。生硬地用表格填写“数据”的教学策略,让课堂变得毫无生趣,让本来最应该令学生沉浸于美的想象中的文字变得没有了生机和活力。王荣生教授曾说:把小说当小说教,把诗歌当诗歌教,把散文当散文教。从表达的特点解读教材,才能确定好的教学思路和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这是我们进行文本教学时首先需要考虑的。

二、教学策略运用须要考虑面向全体

在以上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让学生到黑板前给简笔画涂色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丹顶鹤外形的美,在低年级这一策略有其可取之处,但在运用时,教师只选择了两名学生上台,其余学生只是看着这两名学生完成。可以说,这一策略只是针对班级少数学生进行的教学,忽略了班级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是否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动一动手?另一方面,是否可以让这两名学生操作,而全班其他同学做他们的“指挥员”,从书本的文字中给这两名学生找依据,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当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到,语文课堂所运用的教学策略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像课堂选取表演、绘画、歌唱等方式时,应与文本的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让课堂呈现浓浓的语文味。

三、教学策略推进须要相对集中

之所以有这样的思考,主要是因为在以上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第二句话时,比较的着眼点是文中比喻句好在哪里,红宝石与丹顶鹤头顶的异同之处,鲜红鲜红与鲜红区别在哪。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这些比较,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说,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比较,让教师最初的教学意图反倒被掩盖了。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应是层层深入,渐入佳境,教师在运用比较策略时,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课堂显得散乱,教学没有层次,教学效果也就显得低下。因而,教学策略的选择要注意相对集中,不能分散的点太多,也就是要通过策略,将自己的教学意图真正达成。这就要注意体现教学的前后联系,彰显教学的逐层深入,让学生真正学懂、学透、学会,关注学习的实效。

四、教学策略选取还须立足学情

针对这一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笔者想说的是,在学生反复读了课文,而且这一段只有两句话的情况下,真的需要以填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背诵吗?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基本可以直接背诵出来了吧?所以这样的填空没有必要。教师在选取教学策略时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实际,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教学策略也就成了走过场。这其实也在告诉我们,选择教学策略时需考虑学生的起点在哪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要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而不是着眼于教师的想当然。一方面,教师要对年段学生以及班级学生的真实学习力有清晰了解,另一方面,还要对课堂上学生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新情况有一定的预知,在此基础上才能选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篇4: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美丽的丹顶鹤》。看得出你们很喜欢丹顶鹤,因为它们非常——美丽。

2.看,昨天刚认识的丹顶鹤飞来了!它想先带我们做词语过关的游戏。出示字词:

遥远 传说 丹顶鹤

洁白 鲜红 逗人喜爱

展翅飞翔 引吭高歌 高雅

无忧无虑 三五成群 度过

3. 同学们字音读得真准确。每一组词串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起连起来读读吧。

4. 采访: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丹顶鹤是怎样飞来的呢?(走下去采访2~3人)是啊,丹顶鹤心里可快乐呢!

【设计意图】通过玩词语过关游戏、创设情境、采访学生等一系列活动,复习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形成一个“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氛围,为进一步阅读文本积蓄了情感,也为课文所要体现的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打下感情基础。

二、 创设情境,读中悟情

1. 打开语文书,美美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看看丹顶鹤美在哪儿?老师建议大家拿出铅笔画一画。

2. 在你的眼中丹顶鹤怎么样?(美丽)我们来做一次小画家,要画这样一只丹顶鹤,你要准备哪些颜色的颜料?别着急,再仔细读读这段话。

3. 哪个词语让你知道要用白色的颜料?(引读)“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多媒体画白色的羽毛)

4. 丹顶鹤身上的羽毛都是这洁白的颜色吗?(“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多媒体涂黑色)

5. 黑色和白色都画好了,可以了吗?丹顶鹤的头顶是什么颜色的呢?小画家拿起笔一起来画一画。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红宝石、鲜红鲜红、丹)这里,将丹顶鹤的什么比作了什么?

6. “丹”就是红的意思。怪不得人们叫它——丹顶鹤。洁白的羽毛镶上黑色的边儿已经很美了,再嵌上一颗红宝石,那就——更美了!(多媒体点头顶变红)

7. 小画家用你们的画笔画出了丹顶鹤——颜色美。(板书:颜色美)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来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学生通过当小画家,从准备各色颜料,到根据文本给丹顶鹤涂色,最后用朗读话出丹顶鹤的美,再配合多媒体课件的同步演示,不断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层层感悟,与文本产生共鸣。

8. 小朋友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发现了丹顶鹤颜色很美,你们还发现了丹顶鹤哪儿很美?

9. 丹顶鹤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看看图,再读读这句话,你觉得丹顶鹤长得有什么特点?(腿长,嘴巴长,脖子长,将三个“长”字变红)是啊!丹顶鹤的腿、脖子和嘴巴都长,长在它的身上是多么协调,形体多么优美啊!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高雅。

10. 现在,我们发现丹顶鹤不但颜色美,形体也美。

11. 看,一群丹顶鹤飞来了,(出示:“丹顶鹤不论……还是……都显得……”)哪几只丹顶鹤在“引吭高歌”?(点红)哪几只丹顶鹤在“展翅飞翔”?(点红)

12. 像这样朝着蓝天伸长脖子放声歌唱就叫做——引吭高歌。这些丹顶鹤在——展翅飞翔。像这样优美、潇洒、舒展,给人以美的享受,真是姿态优美。(板书:姿态美)用这一自然段的一个词说就是——高雅。

13. 丹顶鹤不止只有这两种姿态,还有很多高雅的姿态呢,一起来看一看。(播放水中捕鱼、悠闲漫步、追逐嬉戏、梳理羽毛、岸边戏水等画面,在画面上方出现概括画面内容的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出示句式:丹顶鹤不论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都显得___________。能根据画面内容,用上这里的任何几个词语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段设计加强了学生的说话、写话练习,在拓展延伸中进一步升华学生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

14. 学到这里,我们发现丹顶鹤不仅美丽,还——“逗人喜爱”。究竟丹顶鹤哪里“逗人喜爱”?(指导看板书总结:丹顶鹤颜色美、形态美、姿态美,非常惹人喜爱)

15. 这么美的丹顶鹤连神仙都喜欢它们,带着它外出。所以它还有另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仙鹤”。

16. 让我们将第2~3自然段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把美丽的丹顶鹤逗人喜爱之处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17. 这么美的丹顶鹤,它们的家又在哪里呢?(出示地图:黄海边)这儿是丹顶鹤的第一故乡——黑龙江,每年冬天要来的时候,丹顶鹤就带着自己的孩子,三五成群地来到黄海的边上——江苏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它们除了黑龙江的家乡以外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是它们的——第二故乡。

18. 丹顶鹤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呢?(板书:无忧无虑) 为什么能在这儿无忧无虑地生活?(有很好的自然环境,有丰富的食物,人们保护它从不伤害它)

19. 今天,那儿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

有一天她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

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20. 听完了这个故事,大家知道丹顶鹤为什么能在这儿“无忧无虑”地生活了吧。仅仅是这个小女孩在保护丹顶鹤吗?是啊!正是有许许多多像小女孩一样的人在保护这些珍贵的鸟儿,丹顶鹤才能在这里生活得——(无忧无虑),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并讲述故事,学生在音乐中产生情感共鸣,对丹顶鹤生活得“无忧无虑”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不仅更加喜爱丹顶鹤,还产生了保护丹顶鹤的情感,寓思想教育于其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篇5: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一、铺设美丽的画面,激起情感的涟漪

“教育不是简单的告诉。”因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学文品句过程中,陶冶高雅的审美情操。我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丹顶鹤的美,到课文中去找出有关美的句子。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后,说说为什么觉得这儿美。精读第二自然段时重点让学生通过读发现丹顶鹤的颜色之美,着重品味“鲜红鲜红”,并借助红宝石图片比较体会比喻的精当。在预习中还设计了一个让学生给丹顶鹤涂颜色的环节。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孩子们动手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想让孩子自主走进文本探究文本。要想画出一只美丽的丹顶鹤就必须熟悉课文,才能体会到丹顶鹤的颜色的和谐美。而当学生给丹顶鹤涂上颜色时,一只栩栩如生的丹顶鹤不仅跃然纸上,更渗透进孩子们的内心。通过对画画的介绍,把文本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言语。

二、放飞自由的心灵,在美的情境中徜徉

教学中采用了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读书环节,意在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懂文本,从而感悟语言文学的魅力,受到高雅情操的熏陶。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重点抓住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用做动作与画面相结合的方法理解“引吭高歌”与“展翅飞翔”,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丹顶鹤的动作和姿态感知丹顶鹤的高雅;然后出示一组丹顶鹤活动的画面拓展说话“丹顶鹤不论 ,还是,都显得那么高雅”。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感悟语言文字。对于“丹顶鹤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的理解学生借助丹顶鹤静立图,教师在白板上圈画出相应部位,朗读时突出“长”。阅读中放飞学生的思绪,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产生出丹顶鹤的形象美、姿态美。

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氛围,营造浓郁的情感世界,在动情的音乐声中,在惟妙惟肖的图画视觉中,在入情入境地朗诵声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篇6: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课文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物特点,体会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初感“美丽”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搭上了列车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哪里啊?(生回答)2.看视频,欣赏小兴安岭:现在老师就让你们目睹一下真正的小兴安岭吧!3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季节?

师总结:大家说得很好,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大兴安岭的四季,去细细品味它的美景吧!

二、细品课文,感受“美丽”

(一)学习小兴安岭的春天

(1)默读第二自然段,有“——”画出小兴安岭春天的景物(生反馈)(2)小结:同学们找得真仔细,这一段中有哪些词语,或者句子最打动你吗?(3)生回答,出示句子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①为什么用“抽”字,换一个“长”行不行? ②出示句子,比较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春天,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③师引导:同学们,什么叫“抽”,你们能表演一下这个动作吗?(用抽更能体现树木在春天生长的非常快)

④指导朗读:同学们总结的真棒,那我们在读到“抽”时,需要怎么读?(要快,不拖),齐读

⑤ 你们看抽字用得多生动啊,那我们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学学作者,多用些生动的词语。

(4)“雪水汇成了小溪。”(指名读)

①“汇”字说明了什么?(溪水一下子都往一个方向流淌着,好像都动了起来。)(5)“小鹿在溪边散步„„”

①指名读,他们都在干什么?表演(侧着脑袋)②其他同学思考问题想想这些小鹿这时候会看到了什么,在想些什么呢? ③你们知道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拟人)(6)齐读:你们看小兴安岭的春天多美啊,让我们有感情的来读一读想想你能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小兴安岭的春天吗?

(7)出示:小兴安岭的春天是______的。

(二)学习小兴安岭夏天、秋冬

(1)自由读选择夏秋冬段,小组通过读--划—议---读相的方法来学习。通过这些树木你们感觉这些树木怎么样?(茂密)

2(2)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语你觉得写得好呢,为什么?(封、挡、遮)

(3)指导朗读: 树木竟然把蓝天封起来?多厉害啊!谁愿意愿意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吗?(强调封)

(4)在这个季节中还有让你心动的地方吗?

(5)生反馈:早晨,„„整个森林„„”

①这一句写了什么啊?雾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见过什么是乳白色的?

②师范读,你们觉得哪个词让你印象最深刻?整个森林都浸在里面呢?能把浸换一个词语吗?(理解浸:你们泡过澡吗?让你们泡在水里,感觉怎么样)。可是森林呢,浸在哪里?你仿佛看到什么景象啦? 理解升

③还有别的句子吗?太阳出来了,千万缕„„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为什么要把阳光比作利剑呢?(男生朗读)

④还有什么句子吗?想象一下,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夏天的小兴安岭里做什么呢?(女声朗读)(6)师生合作读: 这样的景象真是太美了,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读读这段话。老师读每一句话的开头部分,其余你们来接,明白吗?

(7)师小结:夏天的小兴安岭真是枝繁叶茂,让我感觉到了强大的生命力。可是,这么大的生命力,在刚刚苏醒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去看看它的春天吧!

三、朗读背诵,感悟美丽

小兴安岭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物和特产,你们喜欢小兴安岭吗?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一段,来读一读,背一背。等一下我们来个朗诵比赛。能力强的孩子还可以试着模仿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身边的美景。

四、课外练笔,拓展美丽

篇7: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在美丽的植物园这一情境中,对方向与路线、图形和角的认识及加减法计算进行复习,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在具体情境中发展观察能力、估测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这一节课是对前面三个单元学习内容(方向与路线、认识图形、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整理和复习。教材编者以淘气、笑笑游览植物园为背景展开复习活动。由于我校位于深圳市的市区,毗邻深圳市多个有名的旅游胜地,经过网上的资源搜索,我了解到深圳市仙湖植物园有许多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素材,对学生来说也比较亲切与熟悉。于是,我结合教材编写意图和本地教学环境的资源,对教材进行了改编与创造。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生物与数学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以全班师生一起游览深圳仙湖植物园为主线,在大情境中开展各景区活动,在学生了解相关植物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旅游参观路线的确定,此环节涉及到最短路线问题,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较高的难度,而且路程的计算涉及到多个万以内数的加法计算,学生对三个数以内的加法比较熟悉,要算三个以上数的和,则容易出错。因此,我把仙湖植物园的导游图进行了简化和修改,降低难度。〖课堂实录〗(一)欣赏植物园风景,引出课题播放深圳仙湖植物园的部分景区风景。抛出引子:看了这些风景,你想说什么?学生有的说:花真漂亮!有的说:这些风景真美!有的说:看了这些风景,我仿佛看到了春天。有的说:我想知道这些美丽的风景在哪里?学生从美的感受中引发了心理需求――这些美丽的风景在哪里?我真想去看看!因此,我借机引出本节课主题:游览这个美丽的植物园――深圳仙湖植物园。(二)观察导游图,解决方向与路线问题1.了解方向与位置出示深圳仙湖植物园的导游图,如下图。让学生说说大门、化石森林、古生物博物馆、专类植物区分别在小平树的什么方向,并用一句话介绍小平树的位置。由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是这学期刚认识的方向,少数学生介绍大门、化石森林、古生物博物馆的方向时有一定难度,不过一旦他们说错时,其他学生马上给予纠正。但在介绍小平树的位置时,有名学生说:小平树在大门、化石森林、古生物博物馆、专类植物区的中间。我立即说:你说得很好,你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方向说说?这样,把学生的思路引到方向上来。2.确定行走路线在学生介绍完各景区的方向与位置后,我又抛出另一个引子:在这些景区里,你想参观哪个?学生有的只说一个,有的说了两三个,有的说全部景区都想去。我又一次抓住契机:为了满足全班同学的心愿,我们全部景区都去!同学们发出兴奋的呼声。我接着提出要求:那你们能不能帮大家找到一条从大门出发游览所有景区,最后回到大门的最短行走路线呢?这一项活动不简单,不仅涉及到万以内数的加法计算,还涉及到最短路线问题。学生充满信心,四人小组合作开始探索活动。小组内,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各抒己见,有的小组先找到一条路线,但不知是不是最短,计算路线长度后找第二条路线。我不时地在各个小组里巡视,听听他们的想法,偶尔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代表介绍他们找到的路线。我们从大家汇报的路线中比较选择,确定了最短的参观路线,即:大门化石森林古生物博物馆小平树专类植物区大门。我们出发了!(三)参观景区,了解相关植物知识,解决认识图形和加减法计算问题1.化石森林化石森林里,我和学生交流木化石的由来。我问道:你们知道这些木化石是怎么来的吗?大多数学生摇摇头看着我,有三个学生举起了小手。这些树木原来就种在这里的。这些树很早就种在植物园里,现在变成化石了。这些树原来是种在原始森林的,后来种到植物园了。我笑了笑说:同学们说得还不够准确。这些木化石是来自我国的新疆、辽宁等地方,是一亿五千万年前,由于地壳的激烈运动,被埋于地层底下,然后经过硅化作用形成的。当我说到一亿五千万年时,学生们不禁发出哇的呼声。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化石森林里的小女孩。揭示问题:小女孩在想,我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估计身边这棵木化石的高度是多少呢?学生进行估测,有的说:这棵木化石的高度大约是小女孩身高的2倍,我估计是2米80厘米。有的说:这棵木化石比2个小女孩的高度还高,我估计大约是4米。有的说:不对,这棵化石木的高度比小女孩身高多一点,我估计是3米。经过验证,我们肯定了估计是2米80厘米和3米的同学的想法。2.古生物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门前,我引导学生观察:这是古生物博物馆的建筑形状,你们能从中发现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吗?学生可踊跃了,向大家介绍发现的文字的个数,锐角、直角、钝角、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只可惜我为学生提供的资源有限,要不然,我们可以在古生物博物馆里畅谈各种古代生物了。3.小平树小平树前,我和学生交流小平树的由来。我问他们:你们知道这棵树为什么叫小平树吗?邓小平爷爷种的。我进而问:这棵树是邓小平爷爷在11年前种下的,请你们算一算,邓小平爷爷在哪一年种下这棵树的?话音一落,下面一片唏嗦声,有的学生拿起笔列起竖式来了。这时,有两个学生相继站起来说:今年是2003年,我用13减11得2,1990加2是1992年。另一学生说:我用2000减10得1990,用3减1得2,合起来是1992年。好聪明的小家伙!4.专类植物区专类植物区里,我向大家介绍了植物区里的各植物展区及管理员记录的各展区植物种类的统计表,学生向大家介绍了他们从统计表中发现的数据和信息。我们还进行了男、女生提问题、解答问题的小比赛呢。(四)介绍小知识,感受植物的美与珍贵学生真是太棒了,面临挑战从容不迫!我得给他们小小奖励。我请他们欣赏了珍贵植物,有金钱松、银杏、水杉、香果树、金花茶。哇――学生又一次陶醉了。这可是一个好机会!我紧接着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为什么珍贵吗?学生有的说:因为它们很美。有的说:因为它们很难种,要过很长时间才开花、结果。有个学生更有趣,他说:我说金钱松吧,金钱金钱,肯定很珍贵。他的话,引起满堂笑声。我补充道:这些植物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们不仅有欣赏的价值、使用的价值,更因为在很多年以前,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滥用,使它们面临灭绝的危险了。听到我这些话,学生刚才爽朗的笑声顿时消失了!我进而向他们出示了这样一段话:你知道吗?生物的种类很多,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估计有200万至450万种,已经灭绝的种类更多,估计有1500万种。从北极到南极,从高山到深海,处处都有生物的存在。当学生听到灭绝的种类估计有1500万种时,他们又一次发出哇的一声,这一声,沉甸甸的。(五)交流感受,揭示主题思想借着这份沉重,我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有的说:我们不可以乱摘校园里的花。有的说:我们要爱护植物。有的说:我觉得仙湖植物园真美,比我想像的还要美。有的说:我想去仙湖植物园。有的说:我们也要爱护动物。我也提出了倡议: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护家里的一草一木,学校的一草一木,深圳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家、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深圳,变得更美丽!带着沉甸,带着希望,带着信心,我们走出了课堂。〖教学反思〗一位教育同行在听完这节课后给了我一句评价:你这节课有鲜活的人文背景,挺不错。我欣慰地笑了,我的初衷,正是让学生体会到,植物很美,生物很美,生活很美,数学也很美!我成功地做到了。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真切地感受到植物、生物的可贵,感受到爱护生物的责无旁贷。然而,这只是我对整理与复习课的一次新尝试,如果从知识点来说,本课知识点的深度不够。这也是我的一个疑惑:在这样一节以整理和复习为主题的课中,有没有必要拔高知识的难度?我想,或许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案例点评〗这节课,在师生的互动中,始终让学习者与听者沉浸于享受数学的迷人魅力中,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如下几个方面。1.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现了数学的有价值性。2.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结合本地资源和学生情况,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了改编,使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上。4.淡化学科边缘,实现了课程的有机整合,把数学学习同生物知识的了解和环保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由于这四个突出的特色,让我们不禁发出惊叹: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学习真的有意思!

篇8: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鸟,它的名字叫——

生:(齐)丹顶鹤。

师: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把它的名字写到黑板上。“丹”要注意笔顺,先写撇、横折钩点,再写“横”。“顶”和“鹤”都属于左窄右宽的字,左边的偏旁略微收紧一些。

师:课文的生字新词掌握了吗?

生:掌握了。

师: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小朋友们拿出听写本——【生听写:yáo( )远 yǐn( )吭高歌 无忧无lǜ( )】

师:都默对了吗?字,不光要写正确,还要写规范。刚才,我发现有些同学没把“遥”和“虑”这两个字写规范。(出示学生的书写)“遥”是个走之底。注意这一捺是个平捺。“虑”,上边是我们新学的虎字头。横构不要太短,钩要指向字的中心。请小朋友们对照老师的书写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再写一遍。(生写)

【评析】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学生的书写训练要“严”和“实”。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使学生逐步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和习惯。

师:通过读书,说说丹顶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丹顶鹤很可爱。

生:丹顶鹤很美丽。

生:丹顶鹤很高雅。

师:(补题。“美丽的”丹顶鹤)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不少人没见过丹顶鹤呢。如果有人问你丹顶鹤美在哪儿呢?你能具体向他们介绍一下吗?

二、 深入探究,感悟品味

师:不着急,请大家打开语文书,到课文里去发现。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1自然段。谁来读?丹顶鹤美在哪儿呢?我们要边听边想。(板书:边听边想)

(生读)

师:丹顶鹤美在哪儿呢?把你的发现跟大家交流交流。

生:丹顶鹤的歌声很嘹亮。

师:(出示:嘹亮)“嘹亮”的意思就是——

生:很响亮。

生:很洪亮。

师:(板书:歌声美)丹顶鹤的歌声多美呀,就像一个出色的歌唱家。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好这个词——

生:(齐)嘹亮。

师:再甜甜地读——

生:(齐)嘹亮。

师:我们完整地把这一自然段读一遍,读出丹顶鹤的歌声美。

(生读)

师:丹顶鹤不仅歌声美,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出它更多的美来。请你默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看看丹顶鹤还美在哪儿?如果你有了发现,不妨用笔把它画出来。(板书:边读边画)注意养成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生读、想、画)

【评析】带着发现去读书,去思考,那么读书的过程,就是在欣赏风景,就是在滋养心灵。

师:丹顶鹤还美在哪儿呢?下面,就请你抓住所画的词句来说一说。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2自然段。

生:丹顶鹤的颜色很美。

师:(板书:颜色美)具体说说有哪些颜色?

生:羽毛是洁白的,脖子和翅膀边儿是黑的。头顶是鲜红鲜红的,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看上去很美。

师:洁白的羽毛,黑色的脖子和翅膀边儿,红宝石一样的头顶。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丹顶鹤太会打扮自己了,简直就像一位漂亮的小公主。(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美丽的丹顶鹤。谁能通过朗读,带着大家再来欣赏一下这美丽的丹顶鹤?

(生读)

师:丹顶鹤头顶的颜色,我还没有看清楚。听我读——

(生听)

师:看清楚了吗?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向大家介绍一下丹顶鹤。出示:丹顶鹤有一身___________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___________。它的头顶就像嵌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生介绍)

师: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介绍,你知道这种鸟为什么叫“丹顶鹤”了吗?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跟大家说一说。

生:因为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所以人们叫它丹顶鹤。

师:“丹顶鹤”的“丹”意思是——

生:(齐)红。

师:丹顶鹤的颜色的确很美。再看看第3自然段,你还发现丹顶鹤美在哪儿呢?

生:丹顶鹤“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师:连用了三个“长”,可见它的身材很苗条。(板书:体型美)站在那里,多么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呀!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师:这句话中的哪个词写出了丹顶鹤姿态美?(板书:姿态美)

生:高雅。

师:高雅是种举止,是种姿态,是有文化、有教养的表现。想一想,在电视里、舞台上和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高雅”的举止或者艺术表演?

生:模特在演出时就显得很高雅。

生:芭蕾舞演员在演出时也显得很高雅。

生:我和爸爸坐飞机,看见飞机上的空姐举止很高雅。

……

师:看看丹顶鹤会有哪些高雅举止和姿态呢?(出示图片)课文里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姿态,是——

生:展翅飞翔。

师:这种姿态,是——

生:引吭高歌。

师:“引”字的意思是——

生:伸长脖子。

师:“引吭高歌“的意思是——

生:朝着蓝天伸长脖子放声歌唱。

师:这种姿态就是一种高雅的美。我们一齐读这句话——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师:丹顶鹤还有许多高雅的举止和姿态。(出示图片)仔细地观察一下,想想,丹顶鹤是在哪里?做什么?然后用上下列的句式给大家介绍一下。(出示:“不论是在 ,还是在 ,都显得那么高雅。”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草地上散步,还是在水塘边觅食,都显得那么高雅。)

生: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聊天,还是在雪地上跳舞,都显得那么高雅。

……

【评析】在低年级,词语教学十分重要。教师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品味词语的意蕴和情感,还要努力创设一定的语境让学生加以运用。

师:学到这里,我们已经体会到了丹顶鹤不仅歌声美、颜色美,而且体型美、姿态美。难怪传说连神仙都很喜爱它。

师:让我们把第2、3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让美丽的丹顶鹤永远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生读)

师:丹顶鹤美在哪儿呢?请你选择一两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说)

三、 前后联系,课外延伸

师:课文的最后一段,又写了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看看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生读)

生:我知道黄淮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

生:我知道丹顶鹤在那里生活得很快乐。

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生:我从“无忧无虑”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无忧无虑“的意思就是——

生:没有忧愁,也没有烦恼。

师:看来,丹顶鹤生活的真快乐。我们一齐读这个词——

生:(齐)无忧无虑。

师:愿无忧无虑美丽的丹顶鹤快乐地栖息在黄海滩涂。会学习的孩子,还能够从学习中发现一些问题。(板书:边学边问)再读读最后一段,看看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课文里说“黄海之滨”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我想知道丹顶鹤的“第一故乡”在哪?

生:丹顶鹤是珍稀动物。全世界共有多少只丹顶鹤?

师:看来,同学们对美丽的丹顶鹤非常感兴趣。课外,我们可以动手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

篇9: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1、继续学习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珍稀禽类,初步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这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们继续学习《美丽的丹顶鹤》。

齐读课题。提醒:读好“美丽的”,读准“鹤”he和后鼻音“顶”。

2、复习词语。

二、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媒体出示丹顶鹤图)过渡语:同学们,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儿,从遥远的北方飞来了。瞧,多可爱的丹顶鹤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丹顶鹤,来细细欣赏丹顶鹤。丹顶鹤到底美在哪儿?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课文哪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丹顶鹤的美丽?

(一)(媒体出示)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画出描写丹顶鹤美丽的句子。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交流。不懂的地方打上小问号。

2、引导学生交流回答。问:你是从课文哪一段看出来的?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读。问:文章抓住丹顶鹤的哪几个部位来写的?(羽毛――翅膀、脖子――头顶)抓住了这些部位的颜色。“洁白、黑、鲜红”相机变红。指名朗读第一句,读好“洁白”“却”。理解“却”的意思。

师:同学们,丹顶鹤还有一个更可爱的地方是什么呀?指导朗读第二句比喻句,这里把丹顶鹤的头顶比作什么?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丹顶鹤身上的色彩多美呀,谁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指名读。

齐读第二段。板书:色彩美

师小结过渡:同学们,学到这儿,我们对丹顶鹤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画笔和纸,也来画一只丹顶鹤,好吗?

(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同学把画的丹顶鹤给大家欣赏欣赏,顺便介绍一下丹顶鹤。

(2)师:丹顶鹤除了色彩美,你觉得还有什么地方美?指名交流。

相机出示第三自然段。自由朗读。师: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看图理解三个“长”,体会丹顶鹤的身材修长的特点。

借助语言文字理解丹顶鹤的动态的美。着重理解词语“引吭高歌”(看图理解)、“展翅飞翔”(看录象――演一演’),体会它的“高雅”(动作舒展优美,给人美的享受)感受丹顶鹤的逗人喜爱。

相机板书:姿态美

竞赛朗读。男女同学分读第三段。

师小结过渡:丹顶鹤色彩美、姿态美,非常逗人喜爱。黄海边的人们都非常珍爱丹顶鹤,为它的生活创设了舒适的环境。每年冬天快到的时候,一群群丹顶鹤就会从北方飞到第二故乡――黄海之滨。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媒体出示第四自然段)默读,思考:(1)从哪儿可以看出丹顶鹤把黄海之滨当成了“第二故乡”?相机理解第二句话。媒体出示丹顶鹤生活的情景。录象后问:你觉得丹顶鹤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

相机体会“三五成群”(很快乐)“无忧无虑”(没有烦恼)“整整一个冬天”(时间长)的含义。

师小结:同学们,这里没有喧嚣嘈杂,没有高楼大厦,蓝天白云、清山绿水,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正因为黄海的人们珍惜丹顶鹤、爱护自然环境,所以丹顶鹤特别喜爱这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们怎样才能和动物们交朋友呢?指名交流。(引导从环境、人们两个方面来谈。)

(鼓励语:同学们懂得真多)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遥、虑、却”

1、读读生字,想想怎样记忆生字并和同桌交流彼此的方法。指名交流。

2、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四、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鹤类的资料及野生动物的资料。在第三课时咱们来交流交流。

板书设计:20美丽的丹顶鹤

色彩美

篇10: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特色】

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己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成功。]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

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安排他们体验”老师”这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

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叹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问题,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

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

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

[机械的背诵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创设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头饰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巩固课文的任务。]

篇11: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在黑板上画气球)这是什么?

师做动作展示,如何不让气球飞走————捆、系、拴,相机指导“拴”。

2.给气球组短语:------的气球

师组:窗前的气球,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生字(生字加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组词读、放到句子中读),采用齐读、找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检查读,个别词语简单造句。

三、教学过程

1.课件出示带笑脸的气球。

师:仔细观察,这个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1:我看到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生2:我看到气球上画的`小脸是笑眯眯的。

师:就是这个气球的特殊作用才帮助了一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播放录音课文,生仔细听。

师:你想读一读吗?

师提阅读要求:

A.端起书B.读准字音,读完一遍再读一遍,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前两段。

传染病:

什么是传染病。认识病这个字,怎么写,笔画

呆呆地-------同学表演一下什么样子

一角的天空--------什么是一角天空(很小的天空),课件相机演示。

3.课文前两段,气球出现前:

(1)科里亚得了传染病在医院。如果你有同样的经历,你会是怎样的感觉?孤独、悲伤、难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感情基调与阅读时的停顿。

(3)生自愿展示读,评价。

4.默读,气球的出现

师板书,给气球画上一个笑脸。形容这个笑脸,可爱的笑脸……等等

用气球怎么和科里亚打招呼?拽气球,一上一下的。

除此之外,你想对科里亚说什么?

怎么说——————喊出来

学生喊:科里亚祝你早点康复之类的话

5.正确朗读后一部分

出示课件,科里亚在气球出现前后的对比图片,学生再次感受。

最后一段抠去几个字,生填。(课件出示)

窗前的气球,代表同学们来()科里亚,科里亚望着窗外()的“笑脸”,()地笑了。

6.带着感情,全班齐读课文。

四、总结:深化主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手指课题,生齐读课题)。

你喜欢这个气球吗,为什么?

生1:喜欢,因为这个气球很可爱。

生2:喜欢,因为这个气球给科利亚带去了欢乐。

生3:喜欢,因为这个气球让科利亚忘掉了病房的孤单。

师:是啊,气球代表同学们的心情、友情、喊出的话。提炼主题。

五、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小伙伴听,让他们也喜欢上这个窗前的气球。

六、板书设计

窗前的气球

出现前:孤单、难过

篇12: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丹顶鹤》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二、教学重点

・・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 2、理解课文内容。

・・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新课

・・ 二、初读课文

・・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 2、读通课文。

・・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再齐读。

・・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一读词语。

・・ 问:有不懂的词语吗?简单的词语教师做适当的讲解,其他词语放在课文里再讲。

・・ 5、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 三、学习课文,读懂课文。

・・ 1、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同学讨论。

・・ 2、指名读一、二、三自然段。

篇13: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了14级五年制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汽修、城市园林专业的《实用语文》教学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工作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事业心强,作风正派,工作踏实。教育教学兢兢业业,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发展能力,具体总结如下:

一、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课堂魅力

分组教学法是我校这几年大力推广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课堂围绕三维目标而展开,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本人认真探究教育心理学,精确把握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努力探索激活思维、激励探究、激发兴趣的课堂教学方式。大家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飞跃,语文教学真正焕发出它独有的魅力。

这样教学,频繁的闪光点,活跃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挑战权威,或质疑问难或组间交流,或浮想联翩,。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活跃、亲切、和睦的气氛。教师已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默默无闻、呆板僵化的呆板听众。组际互动,生师互动,环境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和锻炼的合适机会。教室中再也没有阴暗冰冷的角落,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氛围。和谐平等与交流共存,挑战发现与沉思同在。教师的教学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

二、用先进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迅猛,要求有发展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也要有教学手段的更新。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的体现,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扩展课堂教学的视野,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实现的平台。传统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还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由感受和体验,使得师生在互动中共享经验。

三、用多样扎实的训练,培养语文基础能力

教死书、死教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从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脱离课堂的藩篱。用多样扎实的训练实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认真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获得许多终身学习的能力。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合,现实的生活融入课堂,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互动中求知,既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能力,又轻松的掌握了基础知识。

四、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改革语文教学

新教材培训和后来的实施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本人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探究教法,研究学生,慢慢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教法,学法,通过实践证明激发了学生学习德育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宗旨并非知识的积累,而是基础能力的培育。学生在学校有限的的时间里,所学的知识也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他们要在未来跟上时代,要在未来作出一番成就,就要积极努力地学习,终身学习,去更新知识结构,吸收新东西。由此可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为此,我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例如:积累扩大课外阅读每日一篇,读书笔记(摘要)每天写;基础打牢硬笔书法每日一页,经典默写“循环放映”;能力训练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反复锤炼,系统指导;训练作文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文单元要求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放飞思想,自主作文。

篇14: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总结

一、培训工作

1.对新一轮课改实验教师进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利用假期对全区新一轮课改教师及主管教学的领导进行了为期2天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培训。通过培训,帮助实验教师准确理解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把握教学要点,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先进理念。

2.对二年级实验教师进行了新教材培训。

教材是实施新课程的凭借,驾驭教材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在对二年级教师进行教材培训的同时,结合课改工作的实际,着重讲了课改工作中的几个误区及应对的策略,解决了教师的疑难和困惑,为教师顺利的实施新课程提供了有意的借鉴,深受教师的好评。

此次培训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教研员讲,教师听、记的被动接受式单项信息传递的培训方式,采用了案例教学、参与分享、合作交流等互动式培训模式,真正做到了教研员和实验教师一起研读新教材,感悟新教材,体验新教材。培训会上,来自一线的实验教师交流了实验中的新感受、新体验,有些案例、教学设计使大家深受启发。培训后,采用闭卷的形式进行了考试,内容包括教材、教学片段设计两个方面,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培训收到了实效。

二、教研工作

20xx年10月22日,我们在高桥小学召开了“落实新课标课堂教学研讨会”,来自农村西片各校的教研员和百余名课改教师参加了这次会议,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王俭、段春维、金秀艳也参加了大会。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旨在提高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打造教学行为的能力,交流课改成果,推动课堂教学创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课改工作的开展。

会期为半天,会上观摩了高桥小学陈辉、刘宏丹两位教师所做的语文、数学研究课;语数教研员分别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用“课改论坛”的方式解决了课改进程中的疑难和困惑;进修学校段校长做大会总结,会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教师的课堂教学看,能够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能够较好地理解、把握新教材的意图,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同时,大家也普遍感到教学过程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教学应更生动活泼、开放、富有活力;“课改论坛”是一大亮点,场面异常激烈,一线教师就学习方式、教材处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提出问题,教研员进行了现场答疑,并与教师进行交流,大家畅所欲言,争得面红耳赤。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教师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仍然困顿于考试的圈子里亦步亦趋,追寻的是标准答案,考试的评分标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和感受;段校长的总结讲话可谓高瞻远瞩,帮助教师澄清了模糊认识,对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为课改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三、检查与指导。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的实施。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困难、疑惑在所难免,关键在于如何帮助基层学校解决疑难,使他们由肤浅走向深刻,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为此,我们把提高实验校、实验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做为工作重点之一,深入城内学校检查教师备课,听课改课,务使工作落到实处,不走形式,不走过场。

四、开展活动。

1.优质课评比。

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展现我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风采,举行了语文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全区共有50多名语文教师参加了此项活动。活动采用理论和学科知识考试、说课、20分钟上课的形式进行,增加了评优的难度,提高了优质课的质量,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尖子教师脱影而出。大家普遍感到这次活动公平、公正、公开,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经评选实验小学张春凤等20余名教师被评为语文学科优质课教师。

2.优秀教学设计评比。

根据学初工作计划,10月份开展了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通知一下发各校高度重视,认真征集、评选优秀教学设计,推荐好的上报到小学研训部。我们从上交的453篇教学设计中评选出一等奖38名,二等奖41名。三等奖60名,共计139人获奖。此次征集的教学设计质量较高,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先进理念,展现了教师创造性的设计。但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师仍旧照抄照搬现成的教案,对参评的目的、意义认识模糊,应付了事。

3.对城内学生进行查字典、朗读背诵抽测。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诸多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读的实践,它是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的途径和手段,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总结前几次抽测情况的基础上,抽测了四年级学生的朗读、五年级学生的背诵。由教研员决定班级、学生,大学校抽10名,小学校抽5名,这种随机抽样的办法确保了活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抽测,我们欣喜地看到各校领导、教师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并以不同形式进行了检测。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积累背诵问题严重。

具体表现在:

(1)水平参差不齐。实验、炼二的学生不仅背诵的正确流利,而且感情充沛。但一些学校的学生连教材中明确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背不下来,即使一再提醒仍旧接不上话,可见平日的教学教师在朗读背诵上下的工夫有多大。

(2)自信心方面表现不一。好的孩子态度自然大方,声情并茂,侃侃而谈,有些孩子胆战心惊,不敢看人,声音发颤。两种现象的鲜明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教师教学中注重的是什么,课堂中给了孩子多少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时间和机会。

五、参加基层学校的教研活动。

篇15: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识字一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占最重要的位置,是学好句,段、篇的基础。在上这课时,我的思路比较清晰,我设置了语言悬念,现在是什么季节?很多孩子知道是秋天,我说:“对,现在是金秋时节。”借机板书“金秋时节”,我再设悬念,设问:秋天是什么颜色的?许多孩子举手了,教室里活开了,一个男孩说:“秋天是红色的,因为树上的柿子红了。”又一孩子说:“秋天是黄色的,因为稻谷是黄色的.”又一女孩儿说:“秋天是红色的,因为枫叶红了。”„„孩子们说得太好了,我再次设问:秋天像什么?教室里又热开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答“像一首诗,一首秋收的诗;像一幅画,画上有成熟的果子,庄稼、蔬菜„„还有落叶„„”,我抓住学生的激情不放,咬住学生虔诚的目光,深情地说:“孩子们,我们快走进凉爽的秋天吧!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图画,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田野里五谷丰登,爪果飘香。看,那秋收冬藏的场面更是让山河壮美,有好几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朗诵起来,作为老师,我有一份成就感。

同时,我更不忽视字词的教学,我边画草图边板书词语,把生字显示出来,学生自拼自学,在证音,我也拓宽了一些知识面,如:在教学时,我告诉学生“壮”字的分析,“士”形旁,“士”是男子的美称。古时以三十岁为壮,还有形近字,同时也注重了自己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累,出示关于秋天的词语:一叶之秋,春兰秋菊,春种秋收、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时节„„

总之,对本识字课教学还是有收获的,100%的学生生字过关,在词语的理解上,通过自己在教学中设置的语言,学生能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受到祖国山河之美。

《秋天》是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的课文,本组课文以描写秋天及其美丽的景色为主,本课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它虽然篇幅短小,但语言优美,朗朗上口,描写出了秋天丰收的美景和人们内心的喜悦之情。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我抓住了几个重点进行教学。

一、结合生活实际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朗读感悟,以主读代讲。

三、自主识字写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点。

《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对语文没有兴趣,课文就是一堆堆毫无意义的符号。具体到本课,它的语言虽然非常优美,但如果脱离了生活,只泛泛地去讲,那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在导入的环节中,我与学生进行了沟通,我问他们:“都说秋天是美丽的,谁 能给 老师说一说你见到的秋天的美景呢?”刚开始学生还有些拘谨,但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很快就纷纷举

起了手。有的说:“我看到了黄色的树叶慢慢飘下。”有的说:“我看到过秋天的枫叶非常红。”有的说:“我看到了秋天的菊花很美丽。”……可能孩子们的语言还不够丰富,但我能看到孩子们内心的兴奋和他们的积极性,经过这个简短的交流,他们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兴趣已经被激发。

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天农田丰收的景色,对于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来说,还是显得有些陌生,那怎样架起他们与课文之间的桥梁呢?我先让来自农村的孩子和见过农田丰收景象的孩子,给大家描述一下,让大家在他们具体生动的描述下,共同感受秋天田野丰收的美丽,从而调动学生内心的喜悦之情,这样就调动了他们的兴趣,也避免了教学中的空洞与刻板。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多种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课文,那就事半功倍了,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之情。

本课教学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课堂秩序还不够好,学生出现窃窃私语的现象;我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还不够流畅,有时学生的反应会慢半拍。这些现象可能是因为我刚接手本班,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还不够流通,但我会和学生一起努力,尽快把这座桥梁建好。

《一分钟》教学反思: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讲的是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他只不过想放松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课文内容较为通俗,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课教学设计努力体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融,进而读出感情,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分秒必争”年年如此,一生坚持。

反思:

通过《一分钟》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阅读对话理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他们在阅读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如,学生对“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我认为元元做事很麻利,他很爱学习;对“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的理解是这样的:元元是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学生,他的安全意识很强;对“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的理解是这样的:元元遇事肯动脑筋,能自己想办法战胜困难,没车也要走路去上学。这些都是学生用心读书得来的真切感受,是值得珍视的体验。

2.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读,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展开合理想象,感受阅读乐趣,享受阅读生活,增强阅读能力。《一分钟》课文后的“读一读”提出的要求是“朗读课文”。这个提示点明了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间的重要,体会时间的宝贵。为此,我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读的情境,增强读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生疑,在读中释疑,不断提高阅读效果。

上一篇:2017年园长汇报稿下一篇:协管安全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