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领导在2009年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7-16

县领导在2009年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县领导在2009年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领导在2009年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全县交通工作会议,是在我县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总结2008工作,部署2009年任务,表彰先进,刘恒亚同志作的工作报告,内容全面,科学合理,目标明确,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

求,我完全赞同。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县域经济稳定增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5亿元,财政总收入3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市第一、苏北之首。城乡面貌变化显著,全县88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面完成799个农村居民点规划和299平方公里城乡统筹协调区内的居民点规划。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7%和10.4%,为民办十大类41项实事完成任务。全县上下呈现政通人和、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交通部门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和“先行官”,又好又快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范地实施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优质高效地搞好交通公共服务,各个方面工作走在全县或全市同行业前面,实现“全省一流、全市争先”奋斗目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县政府向交通系统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向在今天会上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应对挑战,进一步加快提升铜山交通发展抓落实的能力

目前,交通发展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机遇前所未有,困难也前所未有,铜山交通要抢抓机遇,更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困难。首先,全国上下正在全力“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这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新的机遇。其次,成品油税费改革已经正式实施。一方面,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改成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燃油消费税,这对于促进交通行业转变职能、优化结构、提升形象,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这次改革,给我们提出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新课题,即迫切需要妥善安置相关人员,尽快适应改革带来的一系列管理新变化。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都将影响行业稳定,影响我县保稳定,促发展的大好形势。为此,同志们必须以扎实的作风,不折不扣的落实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周密安排,顽强工作,以交通发展大局为重,推进改革,确保交通改革发展顺利进行。

二、立足铜山,抢抓机遇,进一步增强加快交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前,我县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要充分认识交通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按照“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方针,解放思想,大胆开拓,超前规划,快步实施。去年,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近亿元,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农村公路、城区道路、园区路网建设和危桥渡口改造等一系列交通工程,为铜山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年,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建设投入。其中,要组织完成塔双公路铜山段、铜山新区通往徐州新城区快速通道、农村公路和桥梁改造等重点工程。同时还要多渠道地发展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战线的同志,一定要强化责任感、使命感,要树立机遇意识,先行发展意识。要保稳定,促发展,在去年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基础上,按照今年交通工作总体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又好又快地发展交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交通工作任务

2009年是建国60周年,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奔小康、建设新铜山”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交通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交通系统党员干部和职工,要围绕交通工作各项目标,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第一,要进一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要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力争实施10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使全县农村公路进一步网化。要高度重视危桥改造,确保实施22座。要进一步落实农村公路管养方案,完善考核标准,严格养护制度,加大检查频率,落实奖惩规定,充分发挥农村公路投资效益。二要争取项目,大幅度地推进境内国省干线升级改造。要全力实施252省道双塔公路铜山段改造工程,争取年底前竣工。尽快落实104国道茅村至利国段改造计划。确保年内按序施工。同时还要积极为徐济高速和京沪高铁工程建设提供最佳的施工环境。三要服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县委、县政府交给交通部门的城区道路、工业园区道路建设任务。其中包括:铜山新区至徐州新城区快速通道建设等。还要加大206国道铜山段改线协调力度,争取尽快纳入省、市公

路改线计划。第二,要全面提升交通行业管理水平。要以全力打造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道路运输市场为出发点,积极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运输。要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继续引导营运车船向标准化、专业化、清洁化方向发展。要立足服务,规范执法,注重形象,强化管理。要加强交通执法队伍建设,抓好行风和廉政建设。第三,要积极构建和谐交通。要围绕“

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环境友好”的要求,一着不让地打造“平安交通和绿色交通”。一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要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层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无重特大交通事故。要重视交通工程建设安全,使所有工程既质量好、速度快,又安全无事故。要抓好交通部门各个环节的安全,使铜山交通成为最安全的交通。二要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交通部门与社会联系广,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一方面要坚持人性化设计、人性化施工、人性化管理,和谐执法,千方百计争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要搞好与兄弟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配合和支持。铜山新区至徐州新城区快速通道和104国道改造征地拆迁任务很重,交通部门要义不容辞地冲在前面。同时,地方政府和土地、规划、公安等部门也应履行自己职责,与交通部门一道共同担起重任。三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交通,科学处理交通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型交通运输方式,使交通发展与环境、生态相适应。

四、瞄准目标,扎实苦干,再创新业绩

今天的会议是总结会、表彰会、部署会,又是动员会、鼓劲会、加油会。会议很成功。希望同志们按照今天会议的要求,抓好落实。要围绕“促发展”这个中心,突出“三个服务”,凝心聚力抓建设,聚精会神强管理,努力推进交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精神。今年交通工作任务较重,面临困难和问题很多。同志们一定要作风求实,一着不让地抓好落实,要继续发扬“负重奋进、敢为人先、特别能吃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铜山交通精神,顽强拼博,苦干实干,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各项任务。

最后,祝愿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再创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篇2:县领导在2009年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副书记xxx同志在2009年全县科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2009年全县科普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2008年我县科普工作取得的成绩,科学安排 2009的全县科普工作,分析形势,正视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创新思路,再加措施,圆满完成2009年全县科普工作任务。下面,就如何做好2009年的全县科普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正视存在的差距,进一步增强做

好科普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9年,全县科普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

人大、县政协的支持关心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及时指导下,全县科协系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围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发挥科技的“动力源”作用。科协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协组织具有学科齐全、联系广泛,人才荟萃、地位超脱的优势,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天地广阔,大有可为。一年来,县科协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始终把服务全县发展大局作为科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探索了新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一,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为了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科协在认真分析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现实的基础上,把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建设作为工作的重要突破口,继2007年峡口村沼液喷施项目后、2008年再次连续争取到湖北省科协组织的“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项目:城关镇木瓜园村“12351”养羊项目,既起到了“及时雨”、“雪中送炭”的作用,又显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产生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强大的社会效益。其二,在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市场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县科协把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作为科协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积极组织联系市、县有关学会、专家为企业出谋划策,指点迷津,配合企业开展“金桥工程”、“厂会协作”项目。先后协助县高隆磷化公司、县华海纸业公司、华新水泥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引进了新项目新工艺,均取得成功。同时,高度重视发挥企业科技人才的作用,现后组建企业科协6家,是科技人员有了建言献策的平台和权益保护的“家”,进一步调动了企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围绕“四个重点人群”,大力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程。科学素质是“第一国力”,公民科学素质直接关系到综合国力的高低。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县科协立足“四个重点人群”,大力开展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其一,大力开展农村科普站栏员建设。全县270多个村均建设了科普服务站,为农民科普素质的提高提供了阵地,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几年来,共完成培训1000多人,全部实现了就业。其二,扎实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2008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众多,影响大,县“四大家”领导都亲临现场指导,发表讲话,科普日活动逐步成为了科协工作的一个形象品牌。加强科普设施建设,通过多种途径,筹措建设资金,在市民和人群集中的地方,建设标准化的科普画廊,使全县11个镇(区)集镇中心,均建有科普画廊设施,使科普工作寻找到了理想的“立足之地”。积极开展科普社区建设,已建设科普社区4个,为提高市民科普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三,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举办青少年科普创意大赛活动,开展科普示范学校评选活动,积极争取上级科协和相关部门政策机遇,完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为青少年提供正规化活动场所。进一步发挥科技馆的“三个中心”作用,科技馆定时对青少年免费开放,并开展科技馆进校园活动,效果明显。其四,认真探索党政干部、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方式。采取与有关单位联合办班的方式对干部公务员进行科学素质培训,收到明显效果。同时,积极联系有关专家,举办科普报告会、发展论坛活动,既促进了学术交流,又开展了科普素质教育。

篇3:县领导在2009年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国广播影视科技工作会议, 是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广播影视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贯彻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广播影视局长会议精神, 总结去年科技工作, 研究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任务。

2008年, 广播影视科技工作成绩显著。广大科技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广播影视工作大局, 顽强拼搏, 锐意进取, 扎实工作, 为广播影视应对挑战、战胜困难, 继续保持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作出了重要贡献。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确保了奥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安全播出, 成功应对了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3.14”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村村通、西新和农村电影放映三大工程扎实推进, 正在加快由工程建设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转变。有线电视、地面无线广播电视、电台电视台和电影的数字化步伐加快。新媒体发展尤其是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科技创新取得积极进展, 特别是与科技部签订《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书》, 正在着手共同推动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这些成绩的取得, 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正确领导的结果, 是全国各级广播影视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 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奋斗、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总局, 向广播影视科技战线的全体同志, 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今天上午, 海涛同志将对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广播影视科技工作提出要求。下面, 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对广播影视的重大意义

广播影视是科技进步的产物, 科学技术是广播影视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 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 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 深刻改变了广播影视的技术基础, 给广播影视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全局性影响。我们必须立足于广播影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 真正把科技工作作为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 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充分运用高新技术, 是广播影视加强舆论阵地建设的迫切需要。

广播影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 带来了舆论形成机制的深刻变化和舆论引导格局的深刻调整。现代社会, 抢占舆论阵地制高点, 就必须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就必须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广播影视无论是巩固传统阵地, 还是开辟新的阵地, 都迫切需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播力、扩大影响力。特别是要看到, 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成为现代社会日益重要的新兴的大众媒体。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 广播影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 更好地适应现代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和知识分子的信息需求, 实现由以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转变, 牢牢把握现代社会的话语权和舆论引导的主导权。我们必须从发展党和人民宣传事业的高度, 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加强舆论阵地建设, 不断巩固加强广播影视的主流媒体地位, 更好地发挥广播影视引导社会、教育人民、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

2、充分运用高新技术, 是广播影视实现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

大众传媒为大众。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广播影视各项工作包括科技工作的根本要求。充分运用高新技术, 是把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的必由之路。一方面,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必须把农村放在重中之重, 充分运用直播卫星、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 大力推进村村通、西新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加快构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另一方面, 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样需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当前, 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呈现一系列阶段性新特征:文化消费步入快速增长期, 并且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 多元多变多样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维护自身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意愿更加强烈, 等等。这些新需求新期待, 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科技进步起着决定性影响;满足新需求新期待, 也必然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只有充分运用高新技术, 广播影视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不断提高内容供给能力和传输覆盖能力, 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新期待, 满足人民群众多渠道、多终端的新需求, 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充分运用高新技术, 是广播影视牢牢把握竞争主动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选择。

科技进步突破了媒体行业内部乃至与相关行业的技术壁垒, 导致媒体竞争日益激烈, 媒体融合步伐加快。从国内看, 我们不仅要面对同类行业的竞争, 而且要面对相关行业的竞争, 特别是音视频服务等新媒体新业务, 已经成为竞争的战略重点。从国际上看, 我们不仅要面对西方跨国传媒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且要面对更加直接的意识形态较量。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 互联网具有天然落地的特点, 隐匿性和交互性很强, 已经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战场。无论是媒体竞争还是意识形态较量, 科学技术都是焦点。谁在科学技术上占据优势, 谁就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我们必须把科技作为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 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壮大实力、提升传播力、扩大影响力, 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4、充分运用高新技术, 是广播影视遵循自身规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科技规律是广播影视发展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广播影视技术基础的深刻变革, 特别是由模拟向数字的重大转变, 给广播影视的传播理念、方式方法、业务形态、体制机制带来了革命性影响:传播方式正在由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接收终端由单一向多元多样转变, 业务形态由封闭分割向开放融合转变, 等等。面对广播影视由于科技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 把握不住科技规律, 就把握不住广播影视发展规律, 就把握不住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对广播影视的全局性影响, 积极探索新技术条件下广播影视客观规律, 准确把握规律, 自觉遵循规律, 我们才能真正推动广播影视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主动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推动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

在广播影视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 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 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必须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主题, 以数字化为龙头, 加快改造传统媒体, 发展新媒体, 提高传输覆盖能力, 确保安全播出, 提高管理水平, 进而加快广播影视现代化进程。

第一, 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媒体。抢抓新技术革命机遇, 首要任务就是加快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 实现由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 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要大力推进电台电视台数字化。尚未实现数字化的, 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已经实现的, 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体制机制创新上, 以数字化带动网络化、促进现代化, 构建采、编、播、存、用一体化的数字技术新体系, 走多媒体综合集成发展的道路。高清是电视发展的重要趋势, 今年要按照“鼓励发展、统筹兼顾”的原则, 从频道布局、节目设置、传输方式等方面, 着手研究制定高清电视的发展规划。同时, 要大力推进电影数字化, 加快数字技术在制作、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的推广应用。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已经投入使用, 要尽快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出效益。要加快城市数字影院建设, 积极协调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加大投入, 建立数字影院改造和放映设备更新的补贴机制。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要把数字化流动放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提高放映质量, 降低放映成本, 扩大放映范围, 确保到2010年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第二, 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媒体。新媒体是新技术革命的必然产物。加快发展新媒体, 是广播影视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 事关广播影视的全局和未来。要按照“加快发展、主动占领、兴利除弊、加强管理”的要求, 自觉把新媒体纳入广播影视发展总体规划, 努力使新媒体成为发展公益性事业的新渠道新阵地, 成为发展经营性产业的新领域新空间。要在整体推进的同时, 着力在两个领域取得重点突破。一方面, 要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电视, 努力使广播影视成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主力军。要适应网络传播特点, 创新经营模式, 创新节目内容, 增加原创作品, 增加互动功能。央视网、国际在线和中国广播网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依靠品牌、内容和人才优势, 推出一批名牌网络栏目, 打造一流门户网站,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网络电台电视台。另一方面, 要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目前,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已经在多个城市试验播出, 具备了较好的工作基础。要依托现有无线传输资源, 加快网络建设, 抓紧建立全系统广泛合作、统一运营的体制。这是广电系统发展新媒体的一次重要探索, 也是推动全系统整合资源、整体发展的一件大事, 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影视新媒体发展道路。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发展新媒体, 必须把内容生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无论技术如何变革, 媒体竞争说到底是内容竞争。内容生产是广播影视的核心优势, 必须巩固壮大这一优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牢牢把握新媒体发展的主动权。特别是要适应受众分众化趋势, 深入研究新媒体受众分布和收听收视习惯, 创作生产更多适合新媒体传播的视听内容产品, 推动民族新媒体内容产业发展, 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族广播影视新媒体品牌。

第三, 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传输覆盖能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 现代社会, 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 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 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我们必须把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综合运用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各种技术手段, 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广播影视传播体系。

一要以农村为重点, 扩大广播影视传输覆盖范围。大力实施村村通、西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是完善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络的重要内容, 也是广播影视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 村村通、西新、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要着眼于由工程建设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转变, 巩固成果、扩大覆盖, 改善服务、提高水平。今年, 村村通要以直播卫星应用为重点, 加快20户以上工程建设, 力争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 同时着手编制20户以下建设方案。西新工程, 争取年底完成第四期第一阶段工程建设, 扎实推进第二阶段工程建设, 着手编制第三阶段方案。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要力争新增1万个以上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 基本实现700万场次的公益放映目标。

二要以城市有线电视为重点, 提高广播影视传输覆盖数字化水平。要坚持“政府领导、广电实施、社会参与、群众认可、整体转换、市场运作”的总体思路, 按照大容量、双向交互的要求, 继续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有线电视数字化, 不是单纯的技术升级改造, 而是涵盖内容服务、运营机制等多个环节、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必须把丰富内容、完善服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 要切实加强信息服务和付费电视等业务开发, 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服务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同时, 要积极组织实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 扩大数字声音广播技术试验, 探索建立无线数字广播电视传播体系。要认真落实与科技部签订的合作协议书, 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成果为基础, 以“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 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三要以打造国际一流媒体为重点, 大力提升广播影视国际传播能力。目前, 有关部门正在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 研究制定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总体战略和实施方案。广播影视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必须服从国家战略需要, 主动工作, 超前谋划, 抓紧制定完善走出去总体规划。特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电视台建台50周年贺信中的指示精神, 紧紧围绕建设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 抓紧研究制定总体规划、战略步骤和主要措施。今年, 要继续加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建设, 巩固中国电视长城平台成果, 强化境外区域性新闻中心建设, 构建全球覆盖体系, 加快中央电视台由以国内为主向国内国际并重的历史性转变。

第四, 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安全播出能力。安全播出是广播影视的生命。运用高新技术提高安全播出水平, 就是要建立完善安全播出预警监测体系, 建立完善覆盖全国、反应迅速、多种技术相互补充、互为备份的传输覆盖系统, 建立完善统一协调、快捷有效的全国安全播出指挥调度系统, 及时应对和处置各种突发性事件, 不断提高安全保障和防范能力, 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能够有效抵御非法信号的侵扰。今年, 我国大事多、敏感问题多、热点问题多, 安全播出任务繁重, 决不能产生麻痹松懈思想, 决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技术手段、提高技术水平, 切实加强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 严肃纪律、严格管理, 确保把安全运行各项工作抓得严而又严、细而又细、实而又实。

第五, 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加强和改善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 既给广播影视加强管理提供了强大动力, 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特别是随着新媒体新业务的发展, 广播影视管理对象急剧增加, 管理范围不断扩大, 管理任务日益繁重。其中互联网视听服务业务更是具有海量、互动、快捷、无疆界的特征, 传统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既管不到, 也管不了、管不好。解决这些问题, 根本途径是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扩大管理范围、提高管理效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就是要紧紧依托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建设, 以内容监管为核心, 建立健全新技术条件下的广播电视监管新体系, 努力实现“全方位、全业务、全频段、全天候”监管。监管中心建设, 要着眼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统一管理, 整合监测中心、收听收看中心、安全播出调度中心、信息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管中心和境外卫星电视监管系统等资源, 理顺体制机制, 早日建成集技术监测、节目监管和安全指挥调度于一体的监管体系, 力争使广播影视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大的台阶。

三、切实提高广播影视科技工作水平

广播影视的发展繁荣,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撑。我们必须胸怀广播影视全局, 面向广播影视未来, 加强领导、强化学习, 加强规划、完善政策, 抓好队伍、夯实基础, 从而不断提高科技工作水平。

一要加强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 结合各地各部门广播影视实际, 真正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广播影视工作全局。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重视科技工作, 带头研究科技工作, 带头推动科技工作, 真正把科技进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必须强化学习。要通过学习, 了解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趋势, 掌握科技基本知识, 熟悉科技基本规律, 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广播影视实际, 提出科技工作总体部署和安排, 不断提高科技工作领导水平。

二要加强规划。规划是科技事业建设的龙头。广播影视处在发展变革的关键时期, 制定科技规划难度大, 意义更大。要加强前瞻性、系统性、战略性研究, 制定完善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 更好地把科技发展趋势和广播影视科技需要结合起来, 把国家总体科技部署和广播影视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把广播影视整体发展和各地实际结合起来。当前要着力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强化标准制定。要以高清电视、数字电影、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为重点, 全面推进数字广播影视标准体系建设, 以标准研究提高规划水平, 以标准实施推动规划工作落实。二是要高度重视无线资源规划。无线资源是广播影视十分宝贵的战略资源, 必须加强规划、加强统筹, 充分发挥其在事业产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三是要统筹无线、有线、卫星等技术方式加强传输覆盖网络建设。特别是农村广播电视, 要从规划层面处理好直播卫星和其他技术方式尤其是有线电视的关系, 既要保证公共服务, 又要充分考虑各地差异, 充分考虑基层广电部门实际。

三要抓好队伍。科技进步, 关键在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要优化人才结构, 重点培养高技能运行维护人才、高层次科研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 培养既懂科技、又懂宣传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特别是要培养一大批年轻科技人才。要依托重点科研项目, 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要完善学科带头人等行之有效的制度, 建立科学的竞争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充分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关心和爱护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艰苦台站的工作人员, 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要加强协作, 充分利用系统外专家学者的智慧。要认真开展科技培训和普及工作, 提高广播影视队伍的科技素质。

广播影视的每一次进步, 都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实践。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继续发扬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敢登高峰、甘于奉献的精神, 再接再厉, 开拓进取, 扎实工作, 为推动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4:县领导在2009年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开创云南教育现代化的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优先发展、稳步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稳步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了教育事业“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是教育水平有较大提升。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两基”人口覆盖率实现100%;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普通高中进一步向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建设职教园区和集团化发展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研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941.33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在学人数69.95万人,毛入学率22.68%;高中阶段教育在学人数133.45万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校生比达1∶1.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629.34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108.59万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44.26%。

三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开工280.32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50.88万平方米;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高等院校达到66所,呈贡9所高校的新建校舍总竣工面积360万平方米,入住学生11.1万人。

四是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85%、98.84%、96.71%,高等院校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45.29%,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新的提升。

五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办学力度不断加大,民办学校在校生大幅增加,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人数近四分之一。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改革较好推进。改革初中教育評价制度,逐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与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来滇留学生数突破2万人。

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密切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向5所民办高校下派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执行学校的重大决策、完成学校的重要工作,以及师德师风、教风学风、服务作风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为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提高认识、把握机遇,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之基。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区域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国际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全球正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人才培养与储备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以人才和科技全力抢占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制高点。从国内看,我国正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把改善民生、发展教育等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全国各地都在深入实施国家和地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着力培育竞争新优势。从云南看,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虽然“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教育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二是虽然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但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三是虽然办学条件总体改善,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差距还比较大;四是虽然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但内在动力和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还要看到,我省教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党和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民生为重、教育优先的观念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进一步形成。二是国家对我省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十二五”规划、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措施、设立教育发展项目、安排教育资金都进一步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我省被国务院列为为数不多的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获得11个专项改革试点项目。三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学难问题的基本解决,人民群众通过接受优质教育改变生活状况、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各族人民的教育权益,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我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屆二次全委会精神,立足于实现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抓手,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紧扣教育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坚持教育资源总量合理增长与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并重,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开创云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总量。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必须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着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办园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二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和督导机制,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资源总量,提高职业教育内涵,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办学机制和灵活的办学模式,搭建城乡一体的终身学习与培训平台。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化、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建设,支持各中专学校和县区职教中心加快发展,高标准建设好一批职教基地,打造富有活力的职教集团。四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深入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工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要扶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教育发展,全面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实现民办教育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像重视公办教育那样重视民办教育,对民办教育实行同等对待、同样管理、同步发展,实现公办、民办教育平等竞争、平等招生、平等办学、平等待遇。

第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缩小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投入,实施好中小学各项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二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要。三要建立完善体现规则公平的教育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四要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给予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在普通高中阶段,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要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有关费用,并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建立和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及生源地贷款办法,并逐步提高奖(助)学金标准和覆盖面。

第三,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一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思维、去陶冶情操、去创新创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同时,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名师名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所有改革项目,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要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支持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捐资办教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生机活力迸发的办学体制机制。三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符合各类学校特点的办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五,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必须把教育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置于重要地位,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要抓好校车安全整治工作。各级政府及教育、公安、安监等部门要开展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往返学校车辆的安全检查,加大对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的其他客运车辆行驶路线,特别是乡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车辆超员载客、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取缔货车、拖拉机和非法运营客车接送学生。各级教育部门要结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不乘坐“黑校车”,学校和家长不租用“黑校车”。中小学幼儿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幼儿和低年级学生校车教师跟车值班制度,坚决杜绝将学生遗忘在车内事故的发生。二要稳步推进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将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结合、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特别是D级危房的改造结合、与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结合、与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与国门学校建设结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三要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收费、代收费许可和公示制度,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坚持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逐步杜绝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继续推进“阳光招生”,使考试招生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四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严格执行国家教材和课程标准,取消违背教育规律、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规范中小学招生中的加分政策,有效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五要建立中小学生营养监测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改善贫困学生营养水平。

第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加快我省教育对外开放步伐。立足于服务桥头堡建设这个大局,发挥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坚持开放办学、包容吸纳,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一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和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拔尖创新人才。二要加大开办孔子学院、华文学校,互派留学生,加强周边国家小语种教学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把云南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人才培养基地及周边国家学生留学中国的重要目的地。三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建立面向外国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机制。

第七,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落实宏观管理的各项措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负总责,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各级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的情况、教育经费依法增长情况、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考核的指标体系。各级领导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扎扎实实为加快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办实事、办好事。

高校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民服务为抓手,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为主题,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篇5:县领导在2009年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点意见: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去年7月,中央召开了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11月12日,省委也召开全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会议精神,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作了重要讲话。12月23日,地委又召开了全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会议精神,地委书记秦如培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中央、省委、地委等领导的讲话,分别从全国、全省、全区的战略高度,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这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加强新形势下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进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大家务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地委的部署和县委的要求上来,紧密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首先,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这一历史性任务,关键在于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不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地把科学发展的理念、方法、措施等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以只争朝夕、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关键在于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政本领能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变化的要求,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只有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抓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才能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科学建设**、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其次,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牵头抓总、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全方位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这种性质,决定了这两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抓紧不能放松、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甚而倒退。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强化理论武装、坚持良好的用人导向、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有力的推进了各级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全县的发展。突出地表现为“四个不相适应”:一是有的领导干部由于不重视和不善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致使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开拓创新能力不强,习惯于按旧思维、老办法看待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政治理论水平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一些干部对市场经济知识知之不多,不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工作,存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官僚主义等现象,领导作风、领导能力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有的领导干部工作不扎实、不深入,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能联系实际有效加以解决,工作能力与做好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四是有的领导干部党性观念淡漠,为政不廉,软、懒、散、庸,精神面貌和形象与勤政廉政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影响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靠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自身努力,更要靠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使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胜任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

二、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篇6:县领导在2009年全县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很高兴参加全县老年体育工作会议。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来参加指导会议的市上老领导,县上老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崇高敬意,向老年体育工作者和与会的全体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老年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安排我县今后一个时期的老年体育工作,县政府决

定召开这次全县老年体育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十分重要,十分有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将对我县老年体育工作,老年体育协会工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刚才听了向阳社区开展老年健身活动抓老体协工作的经验介绍,县老年体育协会主席的发言,让我们加深了对老年体育工作的了解,以及做好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我们鼓舞很大,希望大家学习落实。借此机会,我就进一步做好老年体育工作讲五点要求:

一、我县老年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近年来,我县的老年体育工作在市老体协和体育部门的关怀指导下,认真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和促进城市、发展宏材、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方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老年体育队伍遍布城镇乡村。成为全民健身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门球、柔力球、钓鱼、象棋、太极拳、剑、扇、健身操、健步走等体育健身项目队伍在我县已初具规模,在县体育场、桥南广场等健身场所活跃着一大批欢声笑语、精神抖擞的老年健身人群。寒冬酷暑不间断形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二)因地适宜,形成多样的老年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以健康为目的,开展健康活动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积极手段。我县组织老年健身活动,坚持经常性与临时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项目集体活动与自主分散相结合,基本实现了小型活动月月有,大型活动年年有的目标。

(三)老年人健身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我县老年人健身活动,多次参加全国、全省、全市的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县近年来在省、市门球、象棋、柔力球、太极剑等项目的比赛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广大老年人的一致好评。

(四)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县委、政府积极整合项目资金,高标准的完成了64个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个乡镇农民体育建设工程和5个社区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县上先后投入280万元改建了县体育场,整治体育场环境,美化、亮化了城镇居民休闲锻炼场所,为广大老年人健身创造了条件,激发了老年人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我县的老年体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省、全市先进地区相比,与老龄化社会的要求和老年人健身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首先,是对健身老龄化的认识没有完全理解;二是老体协组织网络建设有很大的薄弱环节;三是老体协工作和老年健身费用缺口大;四是老年人体育工作发展不平衡。

二、充分认识老体工作的新形势,增加做好老体工作的自觉性

形式清、方向明、才能知责任、决心大。从两个现实,一个转变上认清形势,明确方向。一是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我国现在有60岁以上老年人1.8亿人占总人口13%,2020到年老年人口达2.48亿占总人口17%,到2050年达4亿占总人口30%。我县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8.7万人,占总人口15%以上。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将改变所有一切方针、政策和措施。面对老龄化问题,我国推行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健康老龄化就是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和幸福指数,要身、心环境都健康,而做到这一点体育是健康老龄化最基础、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大家讲得好体育健身自己不受罪、儿女不受累、节省医药费有利全社会,老人健康是对儿孙工作、学习的最大支持。二是老年人最需要健康的现实,老年人最大的幸福是健康。我国各地集镇和乡村老年人健身活动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老年人健身活动为大多数老年人的自觉活动。农村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大,大部分处于有病或亚健康,他们既要种田,又要看家照顾孙子。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孤独老人以及子女不孝顺心理恐惧,迫切需要有人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增进友谊陶冶情操的平台。开展老年健身活动这种文明生活方式不仅为农村老人提供了平台,还可以抵制吸烟、赌博、封建迷信、打麻将等不良风气,有利于创建平安村、文明村,构建安全和谐社会。从我国体育形态和体育方针调整的大局认清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10月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书记提出“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步。”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三月全国人代会上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我国的体育事业正在做历史性的调整,也就是从政绩体育向民生体育转变。组织形式由国家体育向协会体育转变,以上说明发展老年体育事业不仅是老年人健康需求,而且关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的大事。

三、新时期我县老年体育工作大作为

从现在开始争取到2015年我县

老年体育工作达到以下目标:各镇、县直各系统、驻县各单位所有老年体育协会组织做到有专人负责、有办公地点、有经费保障、有活动地点。在场地建设上,县有老年活动基地,镇县直各系统、驻县厂院,单位有一室(活动室)、一场(活动场)50%的行政村社区有老年活动地点。在老年体育人口上,城市参加健身活动的老年人达到城市老年人的80%以上,农村达50%以

上。在实现老年人健身目标上,2015年全县老年人健康教育普及率达80%以上,老年人的寿命和健康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为实现上述目标,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和谐为目标,把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存、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健身需求,为老体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贯彻促进城市、发展农村、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方针。

二要加强老体协组织建设。各镇、社区、30的行政村、县直各系统、驻县厂、院、单位,2012年6月底前都要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老年人体育协会一般由5—13人组成。主席1人,有单位领导担任;副主席、秘书长2—3人;常委多人。人员由单位职工、退休人员组成。老年人体育协会要做到,有领导、有专人负责、有办公地点、有活动经费、有活动场地。

三要积极推行“4.2.1.1”工程。市上每四年举办一次老年人运动会,我县要精心组织、认真训练夺取好成绩。我县从明年起每两年在老年节期间举办一次全县老年人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老年人单项运动会,每月开展一次老年人为主的健身活动。各镇(社区)、有条件的行政村、县直各系统、驻县厂(院)单位推行“三个一”工程,每年举办一次以老年人为主的健身竟赛或表演活动,组织单位项目队伍每天坚持一小时左右健身活动。号召动员单位广大老年人每天坚持一小时左右灵活多样的健身活动。

四要加强场地建设,政府要加强对老年人健身活动场地的投入,财政建设的文化体育场要向老年人开放,提供方便,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种老年健身场所。

五要开展创建省级红旗县,健身示范村、示范社区、先进单位和个人活动。创建活动标准,要求及申报程序由县老体协发文通知,望各级、各单位、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六要加强对项目骨干队伍的培训,为了指导和引导老年人健身活动,县老体协每年应举办一次项目骨干培训班,以适应学习需要。

七要加强健康教育,大力普及健身知识。许多老年人的疾病是缺乏健康知识而造成的,许多老年人的不幸去世是出于疾病,其实质是缺乏健身知识,普及健康教育是提高老年人健康指数的重要手段,各涉老部门应责无旁贷的担负起老年健康教育的担子。

八要明确责任、通力合作,使我县老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县政府各部门、各镇要明确责任、齐抓共管,使老年体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相关职能部门要把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老体工作列入重要的工作内容计划安排。由领导亲自抓,确定2—5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老体工作和服务于老年健身活动。组织办好两年一次的老年运动会和一年一次的单项老年运动会。组织力量到点、到项目单位和活动团体指导老年健身活动,积极支持和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具体存在的问题。各级财政要把老体协工作及老年人健身活动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使“4.2.1.1”工程工程能正常进展。涉老部门要把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健身活动作为自己工作的切入点和工作重点,认认真真的抓紧落实。文化广电局要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工作和老年健身活动宣传,及时报道老年健身活动的先进典型,引导全社会为老年人送健康,送欢乐,送和谐。住建部门要把老年人活动场地建设纳入城乡整体规划,努力营造“科学、文明、就近、方便”的老年人健身环境。解决县体育场、桥南广场老年人健身活动的用电问题。县老体协要充分发挥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活动的公益性,群众组织的作用,为老年人健身、休闲、旅游、娱乐、养生的,老年公益事业牵好头,服好务。民政、公安、卫生等部门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为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多做工作。

四、切实加强对老体工作的领导

党政主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协会承担是推动老体协事业发展的基本工作格局,各级党和政府一定要加强对老体工作的领导。

一是要定期研究和安排老体工作,帮助解决老年人体育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是要重视和加强老年体育协会的工作,切实帮助做到五有:有领导负责,有专人服务,有经费保障,有办公地点,有活动场所。老体协的同志大都是为党为人民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现在还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从感情上讲我们应该支持他们的工作。老体协的工作是公益性民生工程,为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做工作,为政府排忧解难。我们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党和国家事业出发,必须支持他们的工作,人都是要老的,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他们今天的工作就是为了我们明天更美好,为老体协就是为自己,我们需要支持他们的工作。

上一篇:世界顶级安保公司下一篇:大学水力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