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实录

2024-07-31

《认识图形》教学实录(通用9篇)

篇1:《认识图形》教学实录

“认识图形”教学实录与评析

“认识图形”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数学第一册《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③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美育和德育教育。

教学重难点

学会辩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生活用具,学习用具和玩具、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设景与激趣 1.设景。师:(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瞧,谁来了?

生:机器人小叮当。

师:对,机器人小叮当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

生:想!(学生很好奇地观察礼物)师:赶快打开看看,喜欢这些礼物吗? 生:喜欢!2.激趣。

师:这么多的礼物,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试试看。评:用学生喜欢、熟悉的机器人发礼物的情境来开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在无形中布置了学习任务,为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活动与交流

1.分一分,按要求分组活动。师:谁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1:我们组把牙膏、鞋盒、烟盒„„放在一起。生2:我们组把魔方和那些正正方方的盒子放在一起。生3:我们组把篮球、足球、乒乓球、垒球放在一起。生4:我们组把茶叶筒、易拉罐放在一起。

师:大家分得真不错。刚才我们分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现在老师还有一些东西要大家分一分。(出示课件:动画球,魔方„„)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小叮当留给自己的一份礼物,它想请大家帮他一个忙,把这些礼物按形状相同的分一分。各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该怎么分。生1:把球放在一起,蛋糕和易拉罐放在一起。生2:魔方和玩具盒放在一起,牙膏盒单独放一起。生3:把降落伞和灯泡放在一起,因为它们的形状很相像。师:观察得真仔细,还有补充的吗?

生4:我觉得应该把筷子笼、降落伞、灯泡三种东西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和前面四堆物体的形状都不同。

师:说得真好。小叮当也分了一下,看看你们分得和他一样吗? 评:“分一分”是用实物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辨认物体的形状,同时又把

电脑屏幕上的“实物”让学生分一分,使学生初步形成这些物体形状的表象,为建立图形概念打下基础。同时,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最喜欢被表扬,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的语气对其进行褒奖,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摸一摸(感知物体的形状)。

师:请你们把刚分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认真地看一看,摸一摸,看你会有什么感觉并把你的感觉跟小组的同学说说。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牙膏盒长长方方的。

生2:有6个面,每个面摸起来都是平平的。相对的面一样大。生3:我摸到了尖尖。师:有什么感觉? 生:手摸在上面痒痒的。生4:我看到魔方是正正方方的。

生5:魔方也有6个面,而且6个面一样大,摸起来也是平平的。生6:魔方也有尖尖。

生7:我看到茶叶筒是直直的,摸起来光光的。生8:茶叶筒上下两个面看起来圆圆的。生9:茶叶筒上下两个面一样大。生10:茶叶筒的面是平平的。生11:球是圆溜溜的。生12:球摸起来光光的。老师逐一肯定学生的发言。

评:由大概到细致的辨认,由整体到具体的感知,“摸一模”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图形概念的形成,空间概念的建立,就是在这些分、摸、辨、说的活动中逐步完成。若没有这些活动,孩子们就不可能有那些生动的、形象的、极富情趣的表述。3.搭一搭(区别物体的特征)。师:把桌子上的学具像搭积木一样搭一搭,看谁搭得最漂亮、最平稳。(学生按要求分组活动)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不能把球放在最下面,因为它容易滚了。

生2:茶叶筒或易拉罐只能竖着放在下面,如果横着放也容易滚了。生3:我发现把牙膏盒或魔方放在下面搭得比较平稳。

师:说得不错。所以我们做房子的时候用的建筑材料通常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比如:红砖、预制块。

评:通过搭一搭,让学生进一步实实在在的区分这些物体的特征,感知它们的根本区别,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是分组活动,组内四同学开始意见并不统一,发生争论,最后在事实面前达成一致。由不统一到一致,由一种搭法到多种搭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4.揭示概念。

师:每种形状相同的物体都有二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吗? 生1:我知道牙膏盒、鞋盒„„叫长方体,因为它们是长长方方的。生2:茶叶筒、易拉罐叫圆柱。生3:魔方是正正方方的,叫正方体。生4:篮球、足球、垒球、乒乓球都叫球。

板书四类物体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5.形成表象。

师:通过看、摸、搭我们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样子,那么,它们的图形又是怎样的呢?通过电脑,抽象出四种图形。6.游戏:看谁摸得准。

师:每组3名同学蒙住眼睛,另外两名同学一位提要求(摸什么),一位当裁判(看摸得对不对)。师示范游戏的做法,生兴致高昂地分组做游戏。评:揭示概念,形成表象,是以上活动的必然结果,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是这些活动的进一步深化,是形 成空间观念的最佳时机。

三、解释与应用

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课题)。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其实,像我们今天

学习的四种形状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想一想,你见过哪些东酉的形状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四种物体的形状相同呢? 生1:我们坐的教室是长方体的。生2:数学书是长方体的。生3:我家的电冰箱是长方体的。

生4:牙膏盒、鞋盒、酒盒、烟盒都是长方体。生5:魔方是正方体的。生6:我的玩具盒是正方体的。生7:旗杆的形状是圆柱体。生8:铅笔的形状是圆柱体。生9:易拉罐是圆柱体。

生10:我爸爸抽的香烟是圆柱体。

生11:篮球、足球、垒球、乒乓球都是球。生12:地球仪的形状是球。生13:弹珠的形状是球。

评:“实践——认识——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规律。学生用刚形成的图形概念来“解释”现实中的图形物体,正顺应了这一认识规律。从学生的表现看,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四、拓展与提高

1.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电脑出示机器人),你们能数一数机器人小叮当是由多少个长方体、多少个正方体、多少个圆柱、多少个球组成的吗?

生:小叮当是由2个长方体,1个正方体,4个圆柱,3个球组成的。2.师:小叮当来的时候跟老师说过,让老师在这儿准备了4种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子,请你们把长方体装在红色袋子里,把正方体装在黄色袋子里,把圆柱体装在白色袋子里,把球装在黑色袋子里。

评:最后这一环节的设计相当妙,既前后呼应,又进一步深化了本节教学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一举三得。总评本节课的教学有三个特点:

1.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节课中,学生并不觉得“难”,就是因为整个教学设

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为图形概念的建立作了坚实的铺垫。

2.学生的活动充分。好动是一年级学生的特急,教师利用这一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活而有序,活而不乱,活而有趣。

3.学生探索的空气很浓。整节课学生都处在不断“探索”之中。当然,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探索只能是浅显的、表面的。实物——图形——实物,再到建立较清晰的图形概念,就是不断探索的结果。同时,分组讨论、小组合作也为学生探索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

总之,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重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节好课。

篇2:《认识图形》教学实录

幼儿园大班认识图形教学实录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哪几位新朋友啊?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那王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都掌握了

(出示物体:圆柱、球、正方体、长方体)

师:那哪个小朋友来说说你们身边哪些物体也是这些形状的?

生1:黑板是长方体的。

生2:粉笔盒是长方体的。

生3:杯子是圆柱的。

师:请你们拿出来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物体,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用它的一面在纸上画一个图形。

1、学生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用它的一面在纸上画一个图形。

师:小朋友们的速度真快啊,那把你画好的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你画了什么?

2、两学生互说。

(出示图形屋)

师:你们看这些是什么?

生:屋子。

师:那你知道这些是谁的屋子吗?

生1:长方形。

生2:正方形。

生3:圆形。

生4:三角形。

师:恩,小朋友们说的真不错!这些屋子多漂亮啊,你们愿意把你们画的图形搬进这些房子

里去吗?

生:愿意。

师:那就请你自己上来帮它们找到自己漂亮的家。

3、学生分小组上来,为画好的图形在黑板上找到自己的家。

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找对了家?我们来看看这间漂亮房子里是不是住的全是长方形呢?

生:是的!

师:这个呢?都是什么图形啊?

生:正方形。

师:这间屋子呢?

生:全是圆形。

师: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一间漂亮房间,它们找对了吗?

生:对了。

片断二:自主探索,发现特征。

师:看,老师手里有个信封,你们知道里面住着谁吗?

生:不知道。

师:那你想不想知道啊?

生:想。

师:请小组长拿出打开信封,看看里面住着谁?

师:你认识它们吗?

生:认识。

师:拿起图形,大声地叫它们一声。

生:长方形。

生:正方形。

生:三角形。

生:圆形。

师:你们的眼睛真亮啊!

师:现在请你拿出长方形,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你发现了长方形的什么秘密?

说给你边上的小朋友听听。

4、学生动手操作,小组里自己交流。

师:你们发现了长方形的秘密了吗?谁能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呢?

生1:我发现长方形是长长的,方方的。

生2:我发现了长方形有4条边。

生3:我发现长方形有4个角。

生4:我发现了长方形有2条边是长长的,2条边是短短的。

生5:我发现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直的。

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那你想不想听听长方形它自己是怎么说的吗?

生:想。

(课件演示)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秘密,那你能不能找到另外三个图形有秘密呢?现在请你从另

外三个平面图形中挑一个自己喜欢的找一找它有什么秘密。把你发现的秘密悄悄地告诉

小组里的其它同学。好吗?

5、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然后小组内交流。

老师举卡片问:哪些小朋友研究了正方形,谁来说说你发现了它的什么秘密?

生1:我发现了正方形是方方正正的。

生2:我发现正方形有4条一样长的边。

生3:我还发现了正方形也有4个直直的角。

师:我们的小侦探真厉害啊,那么哪些小侦探是研究三角形的啊?

生1:我发现三角形有3条边。

生2:我发现三角形只有三个角。

师:真棒!老师发现我们研究圆形的小侦探们有点耐不住了,要来一展身手了。那好,你们

谁来跟大家说说你们发现了圆形的什么秘密啊?

生1:我发现圆形是圆圆的。

生2:我还发现圆形是没有角的。

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能干,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秘密。

师:现在老师请你找一找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

6、学生观察教室。

师:好,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啊?

生1:我发现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2:我发现书本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3:我发现电灯开关的面是正方形的。

生4:我发现流动红旗的面是三角形的。

生5:我发现粉笔的两个面是圆形的。

[教学分析]

本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自感知、亲身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

在片断一中,由于摆在学生面前的几何形体是多种多样的,学生描图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生要描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必须懂得从各种各样的几何形体中寻找自己喜欢的几何形体,选择自己的喜欢方法来描,这样,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每个人都从众多的问题中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片断二中,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得还不透彻,这样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交流中,通过观察、探索交流,摸摸等活动进一步体会体和面的关系,这样更加认识到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通过在教室里找这些平面图形这一活动,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因此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给学生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学好数学,用处可大了!提高了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孩子们学得也很开心。

篇3:《认识图形》片段教学与评析

环节一:找——感知“面在体上”

师: (指着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组成的拼图) 这些图形朋友不但会变魔术, 而且还喜欢捉迷藏, 它们就藏在我们已经认识的这些物体的身上。 (逐个出示物体) 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稍停顿, 教师做倾听状)

师: (手指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和圆柱) 在这些物体身上, 你们能找到这些图形朋友吗? (稍停顿, 表示学生在思考)

师:这位男生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我们一起来摸一摸长方形, 说说你摸的感觉。 (教师稍停顿)

生 (边摸边说) :老师, 我摸长方形面的时候, 它是平平的、滑滑的。

师:回答得真好。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感觉呢?

生 (边摸边说) :老师, 我摸的是长方形的四周, 感觉它是直直的。

师:说得太棒了!长方形的面是平平的、滑滑的, 它有四条边, 是直直的。在其他立体图形上你们还找到了什么图形? (教师稍停顿, 做倾听状) 哦, 你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从圆柱上找到了圆。

师:你也想说。哦, 你从三棱柱找到了三角形, 真棒!

师:请你们摸一摸找到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面, 说说摸的感觉。

生 (边摸边说) :老师, 我摸正方形的面的时候, 感觉是平平的、滑滑的。

师:说得真好!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教师稍停顿, 做倾听状) 哦, 你摸的是三角形的面, 他摸的是圆的面, 你们的共同感觉是这些面都是平平的、滑滑的。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啊!数学家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评析】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 让学生通过在学过的立体图形上找平面图形, 再摸一摸找到的平面图形的表面,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初步感知这些物体的表面。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 又使学生初步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在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更好地体验“面在体上”“面由体得”做了很好的铺垫。

环节二:搬——体验“面在体上”

师:刚才, 我们从立体图形上找到了平面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小组合作, 用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材料 (印泥、剪刀、水彩笔) , 想办法从立体图形上把平面图形“搬”到白纸上呢? (教师稍停顿, 学生交流) 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生:老师, 我们小组是把长方体的盒子放在纸上, 然后用水彩笔沿着长方体盒子的四周描一圈, 就得到了一个长方形。你看, 这是我们从长方体的盒子上描出的长方形。 (教师模仿, 学生展示)

生:老师, 我们小组是把魔方放在纸上, 先用铅笔描出正方形, 再拿剪刀把它剪下来。你看, 我们剪出的正方形, 漂亮吧。 (教师模仿, 学生展示)

生:老师, 我们小组是把圆柱的底面沾上印泥后印在纸上, 我们印出了一个圆。 (教师模仿, 学生展示)

生:老师, 我们小组是把三棱柱的底面沾上印泥, 再印在纸上。你瞧, 这是我们印出的三角形。 (教师模仿, 学生展示)

师:同学们想出的办法可真多!你们小组是用画的方法画出了长方形, 他们组是用剪的方法剪出了正方形, 还有的组是用印的方法得到了圆和三角形, 从立体图形上把平面图形“搬”到了白纸上, 真聪明!

【评析】从“体”到“面”是新教材的革新。为了实现让学生体验“面由体得”的目标, 这个环节的片段教学中, 在学生初步学会了从“体”上找“面”的方法, 弄清了“体”与“面”关系的基础上, 教师提出“你能不能想办法从立体图形上把平面图形‘搬’到白纸上呢?”这一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让学生小组合作。在操作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发展, 尝试找出怎样利用物体来描出平面图形的策略, 帮助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感知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 体验感悟到“面在体上”“面由体得”, 在操作过程中初步感知了“体”与“面”的联系与区别。既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层次性, 又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

环节三:围——发展空间观念

师:请大家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试试看吧!

(稍停顿, 学生尝试)

师:谁来说一说, 你围的这个长方形的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各用了几个钉子?

生:我围的长方形上边用了4个钉子, 下边也用了4个钉子;左边用了2个钉子, 右边也用了2个钉子。

生:我围的长方形上边和下边都用了5个钉子, 左边和右边都用了3个钉子。

(教师板书: (1) 上—4, 下—4, 左—2, 右—2; (2) 上—5, 下—5, 左—3, 右—3)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

师:小红发现围成的长方形上边和下边的钉子同样多, 左边和右边的钉子同样多。你们认为她的回答正确吗? (稍停顿) 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

师:谁来说一说, 你围成的正方形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各用了几个钉子?

……

师:下面再试一试, 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圆吧。

……

【评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学习, 从事“再创造”的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这个片段教学环节的设计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设计的。整个过程学生表现主动, 在钉子板上动手围的结果丰富多彩, 而且能把围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并体会到直线与曲线的区别, 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篇4:“认识厘米”教学实录

谈话:熊二想做一张和你们一样的课桌,愿意帮它吗?我们这个课桌面多长呢?谁有办法量出来告诉它。

咦?为什么同样长的课桌边,大家说的数却不同呢?

是呀,我们量东西的时候要有统一的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量东西的統一单位——厘米。

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来量物体的长度?

聪明的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尺,尽管尺长得不一样,但它上面却有一样的东西。想不想去研究?拿出自己的小尺,仔细观察,小尺上都有些什么呢?

二、认识1厘米

1厘米的长度在小尺上是从哪里到哪里?

除了这里的1厘米,还有哪里有1厘米?

小结:在这样的尺上,相邻的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大格都是1厘米。

三、感知1厘米

1.比一比

请大家拿出这根很短的小棒,在尺上比一比有多长。(1厘米)

像老师这样夹住小棒的两端,用左手慢慢抽出小棒,现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就是1厘米,记住1厘米。现在不用小棒,用你的小手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用左手将这根小棒放回,你比划的1厘米准吗?

2.找一找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找一找。

3.捏一捏

你能凭印象捏一个1厘米的橡皮泥吗?

四、认识几厘米

谈话:我们刚才认识了1厘米,出示2、5、8厘米的线段。几厘米?为什么?

反问:那13厘米呢?——13大格

五、量一量,总结测量方法

1.自己探索量法

我们认识了尺,知道1大格就是1厘米,几大格就是几厘米。这有两条线段,你有本领量出它们的长度吗?

2.巩固完善量法

大家看,这把小刀到底是几厘米?为什么量得不准确?

六、画一画

我们学会量线段的长了,你能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吗?

七、认识大约

老师捏了一个橡皮泥,几厘米?你们想捏几厘米?各自捏一捏。

你捏的是几厘米?正好5厘米吗?在5厘米和6厘米之间到底是5厘米还是6厘米?

注意,现在它要动手术了。(小刀切成正好5厘米)现在它多长?(再切比5厘米少一点点)现在呢?(大约5厘米)(再切比4厘米多一点点)现在呢?(大约4厘米)

谈话:我们认识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知道了1大格就是1厘米,几大格就是几厘米,非常接近几大格就是大约几厘米。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上面都有长度,首先来量量我们手掌的宽,再量量食指的长。

八、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篇5:《认识图形》教学实录

惠安螺城中学数学组 施义真 2011.6.17 开课班级:306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中考复习课。主要研究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及其应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和轴对称基础上学习的,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观察﹑欣赏认识图形旋转的存在,理解图形旋转的意义;

(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实践,探索经过旋转后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 ﹑对应角之间的位置关系.(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让学生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通过学生欣赏﹑观察﹑归纳﹑比较﹑抽象图形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图形中蕴涵的规律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及大胆探究新知识的创新能力.(三)教学重点 :理解旋转的基本内涵,掌握中考对旋转知识的基本考察要求;

教学难点 :识别旋转,对旋转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三、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

(1)生活中旋转实例引入;(2)点名中考考察要求: 课内学习目标:

1、明确旋转是一种运动,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点是旋转中心.

2、探索发现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之间的只是发生了位置 之间的变化,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

3、明确旋转的决定因素是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近年来泉州市中考数学对旋转的考察要求

一、难度层次:基础得分点,中档题;

二、常设问题类型:

(1)画图,设计图案(中心对称);

(2)求解:1.求旋转角度,定旋转中心; 2.求线段长,点所走过的路径长; 3.求线所扫过的面积; 4.求面所扫过的面积.三、常犯错误注意点:

1.顺、逆时针分不清; 2.旋转前后对应边、角找错; 3.弧长、扇形面积公式记不牢.(3)对旋转的再认识: 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定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4)例:旋转图形的画法;

(5)例:多种关于旋转类型的题型汇总(以近些年来泉州市中考数学题分析为主):(2010年泉州中考)

21.如图, 正方形ABCD中, E是CD上一点, F在CB的延长线上,且DEBF.(2)问:将ADE顺时针旋转多少度后与ABF重合,旋转中心是什么?

(2009年泉州中考)

25.如图,△ABC与△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和∠E都是直角,点C在AD上,把△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度后恰好与△ADE重合.(2)若BC=2,试求线段BC在上述旋转过程中所扫过部分的面积.(2008年泉州中考)

25.如图:⊙O1、⊙O2、⊙O3、⊙O4的半径都为1,其中⊙O1与⊙O2外切,⊙O2、⊙O3、⊙O4两两外切,并且O1、O2、O3三点在同一直线上.(2)若⊙O1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在⊙O2的圆周上滚动,最后⊙O1滚动到⊙O4的位置上,试求在上述滚动过程中 圆心O1移动的距离(精确到0.01).(2007年泉州中考)6.将点A(4,0)绕着原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30°角到对应点A,则点A的坐标是()A.(23,2)B.(4,-2)C.(23,2)D.(2,23)(2006年泉州中考)

25.在左图的方格纸中有一个Rt△ABC(A、B、C三 点均为格点),∠C=90.

(1)请你画出将Rt△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所得到 的Rt△ABC,其中A、B的对应点分别是A、B(不必

写画法);

(2005年泉州中考)

10.请你在右图的正方形格纸中,画出线段AB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图形。

练习:如图,矩形OABC的一边OA在x轴上,将矩形O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矩形O′A B′C′,(1)试在图中画出矩形O′A B′C′;(2)若点B坐标为(1,2),试求矩形OABC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6.课堂小结:

篇6:认识图形教学目标

一年级

刘建丽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学生在画一画、数一数等操作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增强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一年级

刘建丽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学生在画一画、数一数等操作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篇7:《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实际上,一年级的孩子对于空间与图形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认识,是基于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感知并逐步形成表象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从物体上分离出面,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这是有难度的,因此教学时我设计了说一说、摸一摸、画一画、认一认、找一找、围一围、拼一拼等环节。

说一说一些物体的形状,是为了唤起已有的认知经验,又为了学生感受“体”与“面”的区别与联系提供素材,通过摸一摸、画一画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平面图形的特点,清晰的体会“体”与“面”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在摸一摸中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体上转移到面上,在描一描中让学生经历“面”从“体”上剥离的过程,而找一找更是丰富学生的图形特征的表象,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围一围、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中,孩子更是体会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区别。进一步丰富图形表象。在最后的拼一拼中,孩子再次感知数学的美,数学图形的美,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也暴露了自己的一些欠缺。

一、课堂节奏调控不当,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导致再次用长方体、正方体“画”图形,加深对“体”表面的认识,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这一环节来不及完成。今后要多考虑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缩小教学预设和课堂教学实际生成间的距离。

二、要关注学生的体验。

在认识长方形这一部分时,当学生利用长方体积木画出长方形后,我展示了一个孩子的图形,并贴在了黑板上,从而教学长方形。当时没在意,过后想想,没能使孩子的操作发挥起作用,学生画的长方形可能有很多种,我却只出示一位学生的作品,并贴到黑板上,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导,只有这种长方形才是长方形,这样学生的体验就不丰富了。看来,体验光有表面上的活动是不行的, 它还需要老师细腻和到位的指导。在学生操作时,教师不是旁观者,更不是指挥者,而应是合作者,与他们一起探索发现。

篇8:《认识图形》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巧设疑点, 引入新课

师: (出示☆和▲)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有角。 (板书:角)

师:它们的角在哪里呢?

生1:这里, 这里。 (指角的顶点)

生2:这里, 尖尖的, 戳到手上很疼。

……

师:哦! 能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在黑板上, 画出三角形纸板上尖尖的点)

师:这是角吗?

生: (多数) 是的!

(老师慢慢地把三角形纸板往下垂直移动, 这时, 黑板上留下的是一个“●”)

师:这是角吗?

生: (不情愿地) 不是。

师: 同学们不要泄气, ( 指着“●”) 这一点, 也就是尖尖的地方, 虽然不是角, 但它和角是有关系的, 后面我们会学到。

师:那么, 什么是角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认识角)

思考:直接从比较五角星和三角形活动中引出“角”, 让学生说出自己原来认为的角, 真实地还原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再通过 “●”的画出与观察, 让学生对原有经验产生怀疑、无措, 产生了“角是什么呢”的求知愿望。 这里, 教师对学生的原有经验做了客观评价, 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更为后面的经验改造、完成认识做了准备。

二、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1.指角

师: (拿着▲) 谁再上来指指角在哪里?

生: (比划着三个角) 这都是角。

师:老师帮你把其中的一个角描下来, 现在把三角形拿走 (留下“<”) , 留在黑板上的还是角吗?

生: (异口同声地) 是的!

师:看来光指一个点并不是角, 角还应该有 (拉长声音) ……

生:两条直直的线。

……

师:是啊, 角不仅仅有尖尖的点, 还有两条线。

思考:其实, 学生原来说“尖尖的是角”是受到角的主要特征的强力刺激和生活感受, 而忽视、屏蔽了“角还有两条边”的感受和记忆。这里, 让学生继续指角, 学生说出“角还有两条线”, 这就真实地还原了学生原有的全部经验, 为下面的教学找到了正确的起点和行进方向。

2.摸角

师:请同学拿出三角尺, 选一个角用手掌去摸一摸, 你有什么感觉?

生1:直直的、痒痒的。

生2:平平的。

……

3.找角

师:老师这里有几样物品, 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 (剪刀、三角板、作业本、闹钟)

学生上台规范地指角, 教师课件演示学生找出的角。

4.记角

师: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 把角的样子记在脑海里。

教师慢慢地说: 角有尖尖的地方, 两条线是直直的。

师:把角的形状用手比划一下 (请一位学生上台比划) 。 老师把你比划的角在黑板上画下来。

思考: 心理学认为感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感觉、 知觉、 表象。“摸角” 活动给予学生感觉;“ 找角”活动即是知觉的层面;“记角” 的活动中, 学生用一个角代表所有的角, 然后把那个图形保持在头脑里, 形成了关于角的初步表象。 接下来, 教师设计紧密相连的三个小环节:在头脑里想图形—用手比划图形—将图形画出来, 让学生充分经历图形抽取的过程。

5.认角

师: 刚才你们说的尖尖的地方, 我们称它为角的“顶点”;这两条线, 我们称它为角的“边” (板书) 。我们用这样的弧线符号表示这个角。 现在, 你知道角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吗?你能说说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吗? (指名说、反复说)

师:之前我们所说的尖尖的地方不是角, 而是角的顶点, 再添上两条边, 才是一个角。

思考:虽然学生们对于“角”的前概念有点不准确, 但我们不能忽视它和后续学习的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即尖尖的点不是角, 而是和角有关, 其实是顶点。 本环节的设计就是对学生片面的观念进行关照, 回头一望, 让学生加深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完善认知。

师:以后我们指角的时候就这样指:“一个顶点两条边, 这是一个角。”伸出小手和老师边指边说。 (学生指角)

思考:整个认角过程, 教师先利用画出来的图形讲解角的组成———顶点和两条边;再引导学生“回头一望”;最后指导指角, 一气呵成, 让学生了解角的组成, 获得对角的全面认识。 学生从感知, 经过表象再到形成概念, 保留了数学的本质, 排除了非本质成分, 完成了对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原有的不完备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在潜移默化中发展, 逐步从零落的生活经验走向系统的数学概念, 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

三、辨析明理、应用拓展

1.找一找

师: 角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你能在桌面上找一个角吗?能在教室里找到角吗? 能在教室外找到角吗?自己先找一找, 再指一指。

学生叙说。 (电脑配合演示图片)

师 (补充) :像牛角、墙角、羊角、豆角、亭子等之类的角, 也是角, 但不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数学上的角。

思考:再回到生活中找角, 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角与生活的联系, 并从中加深对角的认识。 这里, 教师有意在图片中出示牛角、豆角、亭子的斗角等, 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对角的认知的泛化, 也淡淡地抹上了数学文化的色彩。

2.画一画

判断角。 出示“想想做做1”。

3.数一数

数角。 出示“想想做做2”。

4.做一做

师:同学们都认识角、会数角了, 你们能不能自己做一个角呢?

出示要求:

(1) 每人从信封里抽一个任务要求。 (画一画、拼一拼、演一演、折一折)

(2) 选出材料想办法做一个角。

(3) 说说自己的做法。

学生四人一组, 用手中的材料:纸笔、毛线、吸管、小棒等根据要求做角, 教师巡视、指导。

总结:小朋友们真能干, 虽然我们用的材料不同, 但只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而且边是直的, 做成的都是角。

思考:做角, 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活动, 一方面是的加固对角的认识和理解, 另一方面是为下面的“比一比”教学环节提供现场学习材料和经验。

5.比一比

(1) 知道角有大小。

出示用硬纸条做的角 (如下图) :

师:刚才有几位小朋友用硬纸条做成了这些角, 观察一下, 有什么发现?

生1:有的大, 有的小。

师:为什么用同样的纸条, 做出来的角有的大有的小呢?

师:也就是说, 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生:角张口大, 角就大。

师:也就是说, 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板书)

(2) 会比较角。

师:现在我们做个游戏, 老师这里有两个角, 比一比哪个角大?

(两角重叠) 现在怎么样了?

生:一样大。

师: (撕掉其中一个角的一条边的一部分) 现在哪个角大?

生1:角的大小没变。

生2:撕掉边的角小。

生3:不!一样大。

… …

师: (两个角再次重叠) 怎么样?

生:一样大!

师:想说什么?

生: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板书)

回顾:通过刚才的游戏, 我们知道角的大小和它的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和它的边的长短无关, 现在会比较角的大小了吧。

思考: 通过经历观察、 判断、比较、验证等数学活动, 让学生自己发现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并初步感受角的大小比较, 既丰富了角概念的外延, 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

四、课堂总结, 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五、思考

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数学活动的源头活水和思维根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做“根”, 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 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 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部分。数学学习是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展成数学认识的过程, 其中学习者需要经历经验的还原、分析、改造和提升四个环节, 最终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同时获得更加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课中,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经历“经验 — 认识”的过程。

一是暴露不足, 还原经验。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长的过程, 这种生长是他人不可取代的, 它是由内而外的生长, 而不是由外而内的灌输, 其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应该全面关注所有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从学生真实的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想法出发展开教学, 不能覆盖或替代学生头脑中已有的不准确观念和不完善想法。笔者在课堂中将学生原有对“角”的经验还原出来, 即“尖尖的”地方就是“角”。 虽然这只是学生主观上粗浅的、感性的认识, 或者是不那么严格的隐性认识, 但这种经验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二是思考校正, 分析经验。 对于新知的学习, 学生已有经验和认识, 可能是客观的认识也可能是主观的判断;可能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也可能只是片面粗浅的了解;可能有正确的因素也可能有错误的成分。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了解学生已知的, 分析学生未知的, 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控思维冲突, 突破认知瓶颈,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发展数学思考。

三是概念建构, 改造经验。 认知心理学提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构成一种认知的预结构, 教师应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的生长点, 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 通过活动促进经验的生长, 促成知识经验的重组、 转换、改造。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 只有经历探索过程, 才能够深刻体会、理解知识本质, 改造片面经验。 初步认识 “角”的形状之后, 让学生经历“ 摸一摸” “ 看一看” “ 指一指” “ 记一记”“画一画”“找一找”等一系列数学活动, 在操作中观察、思考、探索、验证等, 真正地建构“角”的概念。

四是练习巩固, 提升经验。 练习活动可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 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能力得到提高。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发展数学经验的重要平台, 它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 形成技能和技巧, 而且有助于知识的深化和发展, 所以要精心设计练习内容, 优化教学效果。

篇9:《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介绍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参与搭图形、折图形等学习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变换,发展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认一认、搭一搭、数一数,折一折、围一围等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多边形,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4.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交往、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知道图形的分类和命名,可以以图形边的数目来确定。

教具准备:

大小不一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含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包装盒子、钉子板、皮筋、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纸。信封一只:里面装有各种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的标明序号的图形若干个。五边形和六边形图形。写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卡片。若干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探揭题

小朋友,今天数学课老师带着你们到奇妙的“图形王国”里看一看。(电脑出示“图形王国”图片)

谁来说说在这些图形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

小朋友们已经从图形王国里认识了许多图形,今天我们再来进一步认识一些图形。揭示课题“认图形”。

【设计说明:利用儿童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既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复习了已经学过的图形知识。】

展开学习活动。

1.认识四边形。

(1)这是我们的数学书,如果把数学书的这个面画下来,就是这样的图形(教师画一个长方形。板书:长方形)。这个图形有几条边?数一数,告诉你的同桌。上台汇报并数给大家看。

告诉大家你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

一生:一、二 、三、四。另一生:上、下、左、右。

(2)这是一个盒子,如果把盒子的这个面画下来,就是这样的图形(教师画一个正方形)。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

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

(3)教师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四条边,都是四边形。

(板书:四条边 四边形)

2.出示四边形:

提问:这个图形是几边形(学生回答:四边形)为什么也叫它四边形?(学生回答:有四条边)

3.在四边形家族里,除了这几个图形外,还有其它形状的图形呢。从信封袋里把所有的四边形都请来,按序号排列好。

电脑出示: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四边形,是的在( )里画“√”。

( ) ( ) ( ) ( ) ( )

师:你用什么方法把它们找出来的呢?

【设计说明:学习活动必须是动脑、动手、动眼等系列活动。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练一练等活动,实现活动经历了探索、发现、归纳的过程,从而感悟了四边形的特征。】

4.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1)从信封里拿出8号图形和10号两个图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8号图形有几条边?10 号图形有几条边。同桌两人商量给它们分别起个名字。

(2)学生活动。

(3)汇报:8号图形有几条边?有五条边。你给它起了什么名字?五边形。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10号图形有几条边,有六条边。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六边形。

(4)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五边形?” “什么样的图形是六边形?”

(5)找朋友游戏。

电脑出示一组图形,学生举起这个图形名字的卡片。

【设计说明:教学过程的一开始,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寻找正方形、长方形之间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有四条边,从而引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在此知识点上,通过迁移,用数边数的方法,让学生认识五边形、六边形,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做铺垫,并且形成“要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只要数数它有几条边”的认识。】

二、寓教于乐,深入浅出

1.联系实际找图形。

(1)今天我们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处处可以看到它们,请小朋友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的?

学生举例。

(2)欣赏老师拍摄到的图片。电脑出示老师从生活中拍摄到的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的例子。

找一找;在这些图片中你能找到刚才学习过的这些图形?

2.用小棒学摆图形。

(1)摆一个四边形。摆一个四边形需要几根小棒?摆一个四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可以用几根小棒,可以用6根,还可以用几根?

摆一个五边形,摆一个五边形需要几根小棒?

摆一个六边形,摆一个六边形需要几根小棒?

3.用纸折图形。

你能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一个五边形吗?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

你能用折出一个六边形吗?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个你喜欢的图形。

4.分小组比赛:在钉子板上围图形。

每组选两名代表围图形,比一比哪一组围得既对又快。

【设计说明:设计目的是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与他人合作,集体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用“搭一搭”、 “折一折”、“围一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其中,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充分感知多边形的特征,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学生在巩固、运用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总结全文,揭示本源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认图形”,你有什么收获吗?说说你对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有了哪些了解?

上一篇:商务文书的概念下一篇:学生会竞选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