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与机制的思考

2024-07-12

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与机制的思考(共8篇)

篇1: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与机制的思考

政法工作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社会群众受不熟悉法律知识、主观色彩浓厚、容易以偏概全等因素的影响,常因个别现象而对政法工作表示不满,因而导致社会对政法工作的评价不够客观真实。为此这就需要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和机制,真实反映社会

对政法工作的评价和要求。

所谓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是指社会对政法工作开展好坏的评价体系,主要是对政法工作的日常开展情况、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他律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的建立,使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政法工作,支持政法工作。

一、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一是政法机关加强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政法机关经过整顿,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政法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有了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着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程序违法,对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的个别现象,原创:http:///个别政法干警违反纪律、渎职失职、徇私枉法等现象还有发生,政法机关自身建设特别是队伍素质建设还需要加强,政法工作的法治化进程任重道远。对这些问题,通过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和机制,可进一步促进政法工作。

二是政法工作接受外部监督的需要。接受社会对政法工作的外部监督是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建立科学的社会评价体系和机制,让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进行评价,一是能够及时发现和反映政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进政法机关抓住重点,加强整改;二是能够大力推进政法工作的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促进政法干警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增强司法公正、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意识。因此,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完善社会评价机制,是政法工作接受外部监督的现实需要。

二、政法工作社会评价的内容

政法工作较为复杂广泛,涉及方面较多,要使社会评价有针对性,建议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贯彻党的方针和刑事政策方面。主要包括:政法干警践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情况;通过执法活动,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职务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开展反腐败斗争,维护社会稳定的情况。

二执法能力方面。主要包括:政法干警对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的熟知能力;准确适用法律的能力;依照法律程序收集、固定、运用证据,准确侦破、指控、审判犯罪的能力;保障司法公正的能力;检察机关对各项执法活动的监督能力。

三群众满意度方面。主要包括:政法干警是否真正树立和坚持执法为民思想,做到公正执法;是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否在工作中克服特权意识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格依法办案;是否存在违反办案纪律,渎职失职、徇私枉法等现象,是否有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执法行为是否规范,执法作风是否优良。

对以上重点评价内容,建议聘请专门部门制定评价体系测评表,分类和分细项制定评价标准,三、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的构想

应建立以下五个方面的社会评价机制:

一结合人大监督,建立政法机关的工作评价机制。人大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对政法机关的工作具有监督、评议和质询权。要充分发挥人大职权的作用,集中反映人民的意见,及时对政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随时监督政法工作中存在的执法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执法是否公正等问题,促进政法干警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的提高。

二结合××机关的法律监督,建立执法队伍评价机制。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要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对公安机关、国安安全机关行使侦查权的合法性、程序性,对法院审判是否公正,对行政执法是否依法行使以及自身工作等方面开展监督,并对政法各部门的执法活动作出客观评价。

三结合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建立对政法工作舆论评价机制。新闻媒体的监督反映了社会的意识,在客观上能促进司法公正。因此,应建立新闻媒体对政法工作的监督机制,促进新闻媒体大胆地对政法工作在执法方面是否公正提出意见。

四结合纪检监察的监督职能,建立政法干警工作作风评价机制。政法各部门的纪检监察部门应对政法干警在遵纪守法、执法作风、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等方面实际表现开展有效的监督,如建立对政法干警作风、思想、道德和办案纪律的综合评价机制。

五结合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在人民群众中开展对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的了解程度、满意程度、信任程度和执法作风、廉政状况、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公正执法、执法形象等方面测评活动。通过测评,不断加强公正执法、执法为民观念,不断提高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形象。

《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与机制的思考》

篇2: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与机制的思考

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与机制的思考2007-02-10 16:47:1

3政法工作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社会群众受不熟悉法律知识、主观色彩浓厚、容易以偏概全等因素的影响,常因个别现象而对政法工作表示不满,因而导致社会对政法工作的评价不够客观真实。为此这就需要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和机制,真实反映社会对政法工作的评价和要求。

所谓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是指社会对政法工作开展好坏的评价体系,主要是对政法工作的日常开展情况、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他律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的建立,使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政法工作,支持政法工作。

一、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一是政法机关加强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政法机关经过整顿,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政法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有了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着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程序违法,对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的个别现象,个别政法干警违反纪律、渎职失职、徇私枉法等现象还有发生,政法机关自身建设特别是队伍素质建设还需要加强,政法工作的法治化进程任重道远。对这些问题,通过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和机制,可进一步促进政法工作。

二是政法工作接受外部监督的需

要。接受社会对政法工作的外部监督是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建立科学的社会评价体系和机制,让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进行评价,一是能够及时发现和反映政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进政法机关抓住重点,加强整改;二是能够大力推进政法工作的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促进政法干警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增强司法公正、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意识。因此,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完善社会评价机制,是政法工作接受外部监督的现实需要。

二、政法工作社会评价的内容

政法工作较为复杂广泛,涉及方面较多,要使社会评价有针对性,建议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贯彻党的方针和刑事政策方面。主要包括:政法干警践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情况;通过执法活动,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和

职务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开展反腐败斗争,维护社会稳定的情况。

二执法能力方面。主要包括:政法干警对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的熟知能力;准确适用法律的能力;依照法律程序收集、固定、运用证据,准确侦破、指控、审判犯罪的能力;保障司法公正的能力;检察机关对各项执法活动的监督能力。

三群众满意度方面。主要包括:政法干警是否真正树立和坚持执法为民思想,做到公正执法;是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否在工作中克服特权意识和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格依法办案;是否存在违反办案纪律,渎职失职、徇私枉法等现象,是否有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执法行为是否规范,执法作风是否优良。

对以上重点评价内容,建议聘请专门部门制定评价体系测评表,分类和分细项制定评价标准,三、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的构想

应建立以下五个方面的社会评价机制:

一结合人大监督,建立政法机关的工作评价机制。人大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对政法机关的工作具有监督、评议和质询权。要充分发挥人大职权的作用,集中反映人民的意见,及时对政法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随时监督政法工作中存在的执法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执法是否公正等问题,促进政法干警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的提高。

二结合××机关的法律监督,建立执法队伍评价机制。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要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对公安机关、国安安全机关行使侦查权的合法性、程序性,对法院审判是否公正,对行政执法是否依法行使以及自身工作等方面开展监督,并对政法各部门的执法活动作出客观评价。

三结合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建立

对政法工作舆论评价机制。新闻媒体的监督反映了社会的意识,在客观上能促进司法公正。因此,应建立新闻媒体对政法工作的监督机制,促进新闻媒体大胆地对政法工作在执法方面是否公正提出意见。

四结合纪检监察的监督职能,建立政法干警工作作风评价机制。政法各部门的纪检监察部门应对政法干警在遵纪守法、执法作风、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等方面实际表现开展有效的监督,如建立对政法干警作风、思想、道德和办案纪律的综合评价机制。

五结合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在人民群众中开展对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的了解程度、满意程度、信任程度和执法作风、廉政状况、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公正执法、执法形象等方面测评活动。通过测评,不断加强公正执法、执法为民观念,不断提高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

篇3:论行政法评价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 我国的行政机制开始发展并日趋成熟。我国的行政法与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 起步虽晚, 但发展迅速。从重程序轻实体逐步向程序与实体并重发展。目前来看, 我国的行政程序法存在过于注重保障行政活动的效率, 行政管辖规定混乱, 缺少对于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后的有效法律责任制度等问题, 因此行政程序法尚须进一步完善, 其中建立行政法实施的评价机制尤为必要。

二、行政法评价机制基本理论

(一) 行政法评价机制的含义

行政评价是指以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而采取的以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为理念的政府策略的改革, 是持续改进和提高政府部门绩效的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更是当今许多国家实施政府改造和落实政府责任、改进政府管理、提高效能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

(二) 行政评价的特征

1.客观性与主观性

行政评价是在遵循政府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追求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但由于行政评价的主体是人, 对行政活动的评判必然有主观感受在其中, 从而又使行政评价带有主观性特征。

2.系统性与特殊性

行政评价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标准, 具有完整的体系。由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任务不同,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异, 导致行政评价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会具有特殊性。

3.规范性与时代性

所有的行政评价机制都应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 要符合法律的基本要求,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是一种规范行为。由于在不同时期政府的运作方式, 管理活动, 社会对政府活动的预期与评价都不同, 因此, 不同的时期对行政评价的要求不同, 行政评价又具有时代性。

(三) 行政评价的功能

1.预警指导功能

行政评价通过不断检测政府在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对政府的经济计划的实施与政策的落实进行指导;

2.认识评价功能

行政活动的评价是透明的, 使公民可以对政府的管理活动有清晰的了解与预期。政府本身也可以在透明机制下对自身工作进行认知与校准。

3.监控激励功能

行政评价通过科学、合理、深入的评价, 使评价主体对政府活动的监督更加到位, 可以有效督促政府及时改正不足, 促使政府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和管理。

三、行政法评价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二) 我国行政法评价机制存的问题:

1.

行政评价的开展缺乏刚性规则的约束及具体实施的方式方法, 实践活动中往往带有领导者的感情色彩, 不能将政策更加彻底和深入的贯彻实施。

2.

由于各行政区域的行政评价机制不统一, 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评价机制, 导致政府的管理活动混乱, 评价活动往往取不到良好的效果。

3.

我国行政评价多为上级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评价, 缺乏对自身的专门性评价和社会舆论、媒体的监督, 在缺少外力督促的情况下容易形成不正之风。

(二) 建立行政法评价机制有助于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1.行政法评价机制有助于转变政府的服务理念和职能

行政法评价机制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 以刚性规则严格要求自己, 明确绩效评价的目的, 努力改进政府服务质量、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设立公民满意度这样的评价标准, 检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果, 促使政府转变职能, 做到一切工作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2.行政法评价机制有助于改进政府的管理方式, 建立效能政府

行政评价机制对政府的管理水平进行评价, 同时对行政管理的绩效进行测定与评估, 对管理活动的事前事中与事后三个环节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进行反馈和经验总结, 以政府管理效能的最大化为终点。

3.行政法评价机制有助于建立责任政府

行政评价以满足公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这与执政为民,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符合。通过将行政评价机制与行政问责制度相结合, 促使行政人员更加注重公众的需求、切实认真履行公共责任。

4.行政法评价机制有助于建立透明、开放式政府

行政法评价机制规定的政府绩效的评价是政府与社会公众深切沟通的桥梁, 通过政府向公众展示工作成效, 增强政府活动的公开和透明度;法律通过赋予公众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 增强政府公共权力的监督机制, 从关闭式政府转变为开放式政府。

总之, 行政评价机制不再仅仅是政府内部活动和管理, 还包括公众参与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实现最终目标最重要的是制定统一的行政评价机制标准, 为复杂的行政评价活动提供一个统一的标杆, 才能有效的约束评价主体的活动, 使得所有行政评价都在可预期和可接受的轨道上进行, 确保被评对象和评价主体拥有双方都能认同的评价价值与评价标准, 从而在共识中最终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

摘要:行政法实施评价机制是行政系统内部以及外部对自身的行政活动进行评价的准则, 能够激发行政主体的自我规范和控制意识, 实现自我纠错和自我进步。汲取国外的行政评价机制的实施经验和我国的行政制度实践, 论证我国行政法评价机制建立之必要性, 意义重大。

关键词:行政评价,服务,责任

参考文献

[1]崔卓兰, 杜一平.论行政法背景下公众的参与[J].行政法学研究, 2011 (4) .

[2]周实.关于行政评价法制度的理论构建[J].辽宁法治研究, 2006 (2) .

[3]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4]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篇4: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与机制的思考

一、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一个初步方案

(一)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从这个核心思想出发,一套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在设计上应该遵循这样几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切实体现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即必须将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放在首要地位,将关系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二是要切实体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必须反映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方面均衡协调发展的统筹考虑;三是要切实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即应把社会事业、就业社保、收入分配、精神文明、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领域的指标纳入综合评价体系。

(二)框架设计

按照上述基本原则,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既要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又要考虑指标的涵盖性,同时要考虑指标设计的科学性和内在联系的逻辑性,并具有历史的和国际的可比性。在可操作性方面,既要立足于现行统计体系,又要为今后该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预留足够的空间。对目前资料有缺口的指标,应考虑引入新的指标,在发展和完善相关统计制度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试点并逐步纳入日常统计。

经过研究和论证,初步考虑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分解体现为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健康卫生、教育文化、社会和谐、资源环境和经济质量七个指标组,第二个层次是支撑各指标组的38个具体指标。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结构如表所示。

(三)评价方式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考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情况,对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适用于各地方对自身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估。经过研究论证,初步考虑采取两种量化评估方式。

第一种,是以某一年作为基期,然后考察评估期与基期相比各指标的变动情况。该方法主要用于同一地区自身发展情况的纵向比较,也可用于对各地区相对基期变动情况的横向比较。与定标评价方法(即预先给各指标设定目标值,然后考察指标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差异)不同,这种定基评价体系主要衡量评价期与基期相比指标值的变化情况,因此可以不受特定历史时期目标的约束,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变化情况。

第二种,是以全国的当期指标值作为基准,考察评估各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别。该方法主要用于各地区之间的横向比较,也可用于同一地区在全国相对水平的纵向比较。该方法同样不受特定历史时期指标目标的约束,可以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评价各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我们应用上述评价体系初步方案,对全国和部分省市的数据进行了试算,并利用所取得的结果对体系设计进行了检验和评估。试算得出的主要结果表明,我国在2000—2005年间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成绩显著,但社会领域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要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从试算结果看,这一评价体系的设计总体上是合理的,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五年里全国及各地区的综合发展情况。

二、对相关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目前一般所讲的宏观调控,通常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后,我们应该逐步对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在宏观调控目标方面,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增加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方面的政策目标,从以经济目标为主的宏观调控转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宏观调控”。

在政策制定模式方面,应根据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更长期的视角出发来规划和制定政策,加强短期政策和长期目标之间的一致性。此外,应该更多地将宏观政策目标量化、细化,以便更为合理有效地实施政策效果评估和政策调整。

在政策体系和手段方面,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增加社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比重。并通过量化不同领域政策目标和设定综合评价方式,加强不同类型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并在各政策目标存在矛盾的情况下统筹确定不同方面的优先次序和政策取舍。

(二)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加强统计基础

人们一般谈到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时,很少会把它们与“统计”联系起来。但我们在研究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统计基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运用公共政策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是“识别问题——提出政策——实施政策——评估效果”。在其中的“识别问题”和“评估效果”这两个环节上,统计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统计基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地识别问题和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我国统计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一些方面的数据质量有待提高之外,最关键的还是统计体系的整体架构尚不能很好地满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重经济轻社会、重城市轻农村、重报表轻抽样等突出问题。

由于统计基础的好坏关系到政府施政效能的高低,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我国的统计体系还需要大力改革和强化。主要包括:(1)健全指标体系,特别是加强非经济领域的统计工作,逐步统一城乡统计体系;(2)改进统计方法,加强抽样调查工作的开展和数据利用,提高数据的科学性和实效性;(3)改进统计管理模式,提高各层次统计工作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提高统计工作的独立性。

篇5:建立共青团社会化工作机制的思考

关于建立共青团社会化工作机制的思考

 

“社会化”一词的原义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生活,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后来逐渐被社会学家们引用到组织领域,成为一个组织依靠社会、动员社会,又作用于社会,以实现特定社会目标的互动过程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完善,带来了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共青团的工作基础、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对象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形势迫切要求我们跳出“就团论团”的模式,大胆解放思想,调整团的组织设置,构建新的运行机制,完善团的服务机制,优化团的资源配置,走社会化之路,推进团的各项事业。

一、共青团组织设置、运行机制、服务机制、资源配置社会化(以下简称社会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⒈社会化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换,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极大解放,综合国力极大提高。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以及各类不断发育完善的市场逐渐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主导。青年的从业特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各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团组织主要按行政区域设置,与党组织一一对应,工作方式以行政命令为主,青年的流动性也不大,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决定了资源配置,劳动力资源也受市场需求的调节。一方面,在城市、经济强镇和企业,外来青年大量涌入,而传统的组织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方式对此显得非常薄弱;另一方面,农村青年大量流出,团组织有名无实,工作无法运转。同时,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共青团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青年的流动既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大量优秀青年人才集聚,易于发挥整体功能。经济发展又为共青团提供了可供调配的资源。作为上层建筑的共青团,只有主动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加快社会化步伐,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⒉社会化是共青团的性质决定的。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它首先是一个群众组织,是社会团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共青团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社会团体地位的高低取决于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大小。共青团必须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发展出更大的力,才能得到社会的重视、支持和尊重。奉献来自于实力,一个人要奉献,时间、劳动技能、身体、奉献精神缺一不可,一个组织也一样,其作用取决于自身拥有的人、财、物等资源以及所能调配的种类资源。社会是一个大系统,作为其子系统的共青团各基层组织单位分布在各条战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社会各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对汲取大系统的营养有着许多便利条件。从共青团的实践来看,团的许多名牌工作和活动之所以能够打响,除了团干的努力外,更多的还是党政的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青年的参与。作为社会团体的共青团,应该而且必须走社会之路,根据党政府的工作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丰富团的活动内容,拓展团的工作领域,延伸团的工作手臂,使广大青年在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参与经济建设,服务社会,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⒊社会化是由共青团的任务和自身的现状所决定的。党建立共青团的目的,是因为需要有一个先进青年组织作为团结全国青年的核心,协助党加强对青年一代的培养教育,带领广大青年去完成各个时期的任务,不断地为党造就、输送力量,因此,共青团的主要任务是团结、教育和服务青年投身两个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团组织为实现这一艰巨的任务作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有限的条件与无限的责任形成的反差和矛盾,一直困扰着团的工作,特别是人、财、物“三缺”现象,使团工作举步维艰。据统计,我市目前专职团干与团员青年在人数上比例达∶,共青团的经费主要靠行政拨款,时常出现无米下锅的情形。共青团要光靠这样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完成其所担负的繁重任务,确实有些力不从心。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青年工作不能靠共青团“单打一”,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密切配合,需要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开发社会资源,优化工作环境,为青年健康成长办实事、办好事,共同承担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的重任,这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心愿。

二、建立共青团社会化工作机制的思考

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意义,从根本上看,是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工作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市场经济是一种打破行政隶属、地域区划和系统封闭的开放式经济。共青团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须把视野由所隶属和依托的党政组织系统扩大到全社会,善于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社会角色,努力做到:力求使工作内容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和青年需求的变化相一致,把为需求服务作为工作导向;力求使组织设置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结构和青年构成的变化相一致,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活动和影响;力求使获取资源的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相一致,以服务市场的方式开发社会资源。

㈠适应社会发展,建立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组织机制

共青团组织设置社会化的总体要求是“适应社会、科学合理”。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团组织的领导,有利于团结教育凝聚青年,有利于团组织整体系统功能的体现的原则,对现有的组织设置进行合理的调整。

根据我国城市和农村二元社会结构将长期存在的现实,团的地方组织机关可以改变原有机关、学校、企业、农村四线并举的现状,按职能分为团务工作职能和社会事务职能。社会事务职能方面主要包括社会服务、对外联络、事业开发、社团管理、创办实体等事务,有效协调各类资源,推进工作。团务工作职能主要包括团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下可分城区工作和农村工作两大块。

在城区,应当与城区党的组织建设相配套,建立街道团工委,作为社区团工作的协调机构,由街道团工委牵头,社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团组织参加。加强团的各类阵地建设,整合各类资源,在社区环境、社区安全、社区发展和社区文明程度的提高上做文章;在农村,要着力加强乡镇团委的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团委的龙头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对青年大量集聚的强镇,可以按行业设立一些团工委,由镇团委委员兼书记,使团委委员会有具体有形的工作依托,增强班子的整体战斗力。对一些经济强村,可以建立村级团委,加强对本区域工作的开展;对一些外出青年较多的村,可以考虑聚点到片,推广“强镇带村、校村共建”的模式,努力推进村、校、企业的强强、强弱、弱弱联建,共享资源,共建阵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对这些基层团支部还要广泛推行“海选”,由团员青年民主推选自己的“领头羊”,扩大团内民主,激发广大青年的参与热情。通过探索此类组合型、联合型的团组织设置模式,能够使团的组织资源得以有效整合,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整体功能。

三、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共青团新的社会化运行机制

共青团的优势集中体现在政治地位明确、组织网络健全、社会动员能力强大,因此共青团运行机制社会化的总体要求是构建行政推动和社会运作相结合的灵活的、引导性的运作机制。根据党政所想、社会所急、青年所需,共青团所能的要求设计团的活动,建立完善团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以达到紧扣社会热点,牵发党政关注,引发大众共鸣,满足青年需求,激发青年热情的目的。像希望工程、“手拉手”、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保护母亲河”等团的名牌工作,无一不是符合了以上要求的。

共青团工作载体的职能化是社会化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原来一部分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将逐步转由社会团体来承担,而且随着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经济强镇已初具了小县(市)的规模,但由于部分的设置上没有像县(市)这么齐全,许多职能无人承担或不能得以很好的承担。对共青团而言,“生命在于运动,活力源于活动”,但共青团干部由于转岗较快,不易于持久发挥作用,如果有几项固化的职能能够承担过来,解决基层无事可干的问题,则团的地位和作用就能得以更好的体现。共青团有自己的政治、组织、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完全可以承担青少年事务的管理、青少年权益的维护、青少年信息的发布等方面的部分职能。在实践中,团的基层组织可以尝试承担农业科技推广、企业文化塑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众性文化建设、社区服务和管理等的部分职能,这些社会化运作的方式,不仅可以扩大团工作的覆盖面,而且能在更大范围内增强团的影响力。

共青团工作评价的开放化是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改变团的领导方式的同时,我们还应走出团的自我评价的误区,注重社会评价与团内评价相结合,建立全面的、科学的、开放的团的评价机制,在工作运作上,团组织要学习借鉴一些企业管理经验,吸取和运用现代科学教育方法和量化考核办法,采用工程量化的标准进行工作运作和管理,使共青团工作目标明确,可定量,有流程,能操作。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完善激励机制,使团的奖励与社会奖励接轨,努力使共青团工作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有了动力外,还要有一定的保障机制,使许多东西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除了用好用活《团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各级政府关于共青团工作的有关政策外,还要积极争取出台有关政策,对团干的待遇,团的`工作经费,阵地建设等作出具体明确规定,为工作提供依据。

㈢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我们党的立党宗旨。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青年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共青团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就要做好竭诚为青年服务的工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需求旺盛与团组织供给不足已成为共青团组织面临的重要矛盾。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化服务机制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团的组织系统为基础,广泛延伸工作手臂,调动可能利用的社会资源,围绕青年的学习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需求,不断改进服务青年的手段,推动服务青年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建立完善的青少年服务体系。首先要深入了解和掌握青年的基本状况。要深入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对青年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进行广泛调研,跟踪了解青年群体的分布与变化,掌握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状况,为做好服务青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其次要抓住青年学习、维权等方面的需求,扎实推进服务青年的工作。通过实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帮助青少年学知识、学文化;举办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开展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创办“青少年法律学校”,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第三要围绕发展这一永恒主题,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举荐力度。共青团工作的根本落脚点是育人,要在坚持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文化引导和基础性的岗位实践锻炼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对社会所需求的各类人才的培养和举荐,一是要举荐优秀团干部和有培养潜力的优秀青年干部为党政的后备干部;二是要举荐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为新学科、新产品、新产业带头人的培养对象;三是要举荐优秀青年经营管理人才为企业主管的后备人才。同时,要重点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机制;青年人才评价鉴定机制、青年人才信息资源储备机制和举荐青年人才的党团衔接机制。

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优化共青团的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形式,它最大的特点是资源配置社会化。随着共青团工作职能的不断拓展,共青团单纯依靠财政拔款、单纯依靠自身的有限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共青团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共青团组织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注重市场法则与组织优势的结合,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共青团资源配置社会化的总体要求是“源于社会,服务社会”。按照遵循经济规律,平等互利,节俭高效,注重市场法则与组织优势结合的要求,以达到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获取资源,高效益使用资源的目的。在目前,可以尝试以下几条途径:

⒈通过青联、青企协、少工委、未保委等组织,充分协调优秀青年和与青少年事务相关的资源,优化共青团工作环境,及时得到有关部门和人员在政策、技术、经费等方面的支持。这主要是发挥组织上的优势。

⒉通过有效的机制和利益相挂钩,将各方联结起来,推进工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合股,即由团组织与社会力量采用合股的方式,进行开发,实行利益共享。如实践中的青年科技示范基地的创建和运行;二是合作,即由团组织设计某项主题活动或工作,由企业出资协办,可以给企业冠名权,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三是租赁,由团组织筹资建阵地,在保团味、打团牌的前提下以租赁的方式承包给青年进行经营管理,使之按市场化运转,成为共青团创经费,树形象的阵地,如青少年宫的部分硬件设施;四是嫁接,对社会上原有的一些阵地、场所、通过团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进行扶持、命名,建成团的活动阵地,如一些乡镇的青年活动中心,这样既达到了服务青年的目的,又增加了团的活动阵地,可谓一举多得。

篇6: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与机制的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工作也不断深入发展,过去那种以行政制约为主来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已势在必行。伊宁县在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加快了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和新机制的建设,在政策推动和综合治理上又有了新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充分认识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的重要意义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先、优惠、扶持、救助、保障政策,切实解决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对于教育和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从关心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入手,从维护育龄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构建符合实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确保生育水平的稳定,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必须把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构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二十多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响应党和政府实行计划生育的号召,顾大家舍小家,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改变以往单靠处罚的做法,对计划生育户所采取的一系列奖励办法和社会保障措施。计划生育家庭在经济上能够真正得到实惠,还有利于改变几千年“重男轻女”的社会风气,并通过利益导向机制解决“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问题。

但是仅凭奖励不足以解决生活、养老、疾病治疗等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育行为,就要进一步落实各项计生利益导向政策,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体系,在分配制度上进行改革,体现对计生家庭的照顾倾斜,让计生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必须构建计划生育家庭社会大保障体系。

计划生育城乡社会大保障体系就是城乡坚持“政府救助,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土地政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原则,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以土地保障、家庭保障、计划生育奖扶政策为主,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五保供养、临时救济、商业保险、社会互助等为辅的农村社会大保障体系。每一个老百姓享受两种以上不同层次的保障,既包含着经济保障,也包含着服务保障的内容(家庭保障还包含着情感满足)。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就是将三农问题和社会保障内容纳入进来,这应该说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探索和尝试。这标志着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德政善举。因此,计划生育城乡社会大保障体系需要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加强: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强化土地保障、家庭保障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少取,多予,放活”的精神,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奖励扶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农村中最需要也最应该得到帮助的群体,把少生、扶贫和快富结合起来,有利于农民增收。完善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此基础上,推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引导农民提高科学技术、生产经营水平,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降低对重体力劳动者的依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工业水平,扩大劳动就业,特别是扩大女性劳动力的就业,保障男女平等,倡导男到女家落户。落实妇女权益保障法,从根本上保障妇女的经济利益,尤其在征收拆迁中注意保护妇女和计划生育家庭户的权益,树立女儿也是传后人、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新风。

二、建立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居民、农民基本生存权利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多渠道实行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制度,制订一系列计划生育家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实行政策倾斜。对领取两证家庭子女入托、上学、就医、住房分配、住宅基地划分等明确优先优惠措施,民政、卫生、教育、广电、劳动、科技等部门对计划生育家庭制订优先扶助措施。

三、建立新型城乡合作医疗制度

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一场大病让一个小康之家变成赤贫,此类事并不少见。独生子女出现意外,无论伤残或死亡,家庭都失了顶梁柱,必须充分重视。

四、探索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会继续上升,因而,农村养老的任务将会日趋艰巨。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核心家庭的主流地位将会继续提高,加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不仅老龄化社会到来农村会先于城市,而且60周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也会高于城

篇7: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与机制的思考

疾人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平湖市残疾人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一、平湖市残疾人基本情况 据调研显示,2004年,平湖市持证残疾人为9162人,2005年为9440人。2006年,按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公布的数剧测算,全市现有残疾人3万多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0087人,分类为精神残疾616人,占全市持证残疾人总数的6.11%;视力残疾901人,占8.93%;听力残疾1136人,占11.26%;肢体残疾6256人,62.02%;智力残疾1178人,占11.68%。这些残疾人中,属一级残疾的有1069人,占持证残疾人的10.60%;二级残疾的有1701人,占16.86%;三级残疾的有5878人,占58.27%。逐年增长的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理应比其他社会成员更应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应享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

二、平湖市残疾人救助的基本体系近几年来,随着平湖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也在不断改善和提高。对残疾人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了涵盖康复、教育、就业培训、生产生活、养老、医疗、住房、法律等八大方面的救助内容,基本建立起了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1、实施了康复及医疗救助制度 一是积极开展各类康复工程。2004年,全市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462例,共补助资金9.24万元,聋儿语训12人,补助0.48万元。2005年,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423例,补助资金12.69万元。聋儿语训16人,补助0.81万元。2006年,实施白内障复明及青光眼手术380例,补助资金11.52万元,聋儿智残儿训练10人,补助0.57万元,为8人安装假肢及辅助器具,补助资金1.86万元。此外,还每年为有需求的残疾人赠送轮椅、助听器、手杖等。去年,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全市265名处在低保边缘参加城乡合作医疗的特困残疾人个人负担部分(每人50元)予以全额补助,共发放补助资金13250万元。该做法从一定程度上防止和缓解了部分残疾人家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为低保边缘残疾人家庭构筑了医疗保障。二是基本建成二十分钟康复圈。全市共建立康复中心10个,康复示范站35个,康复站130个,基本满足了残疾人康复需求。

2、实施了社会保障救助制度 2006年,市残联出台了《贫困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社会养老保险补助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贫困残疾人依法参加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对其个人实际缴纳部分,前5年给予每年25%的补助,补助标准按市社会保障局每年公布的自谋职业者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最低标准。06年,共为5名个体工商户发放养老金补助3300元,2004年开始,依托镇(街道)敬老院创办了10所重度残疾人托管托养所,到2006年,全市有127人重度残疾人住进了“新家”。每年市残联补助残疾人托管托养所达10万元。

3、实施了困难学生就学补助制度 为促使残疾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与其他健全学生一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市残联出台了《平湖市残疾人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补助办法》。到06年底,全市义务教育龄段残疾儿童325名,已入学324名,入学率99.69%。特别是2006年根据《平湖市残疾人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补助办法》启动的“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托起希望”助学工程,更是为全市残疾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全市共有429名学生得到了28万元的助学补助款。在受资助学生中,义务教育段的59人,高中、中专的230人,大专的66人,本科的72人,研究生2人。

4、实施了就业培训援助制度 一直以来,平湖市采取特别扶助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安排残疾就业。到06年底,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2025人,按比例安置就业2856人。04年至06年,投入资金3.78万元,累计培训残疾人1261人次。规范了扶贫基地建设,加大了对扶贫基地、种养业户的扶持力度。全市现有扶贫基地8个,04年至06年,累计发放基地安置残疾人补助款达20.93万元,发放小额信贷贴息21.55万元。直接补助到残疾农户手中的种子种苗补助款更是受到了各镇(街道)农村残疾人的欢迎。三年已累计发放补助款40.37万元。

5、实施了危房改造工程 为使农村贫困残疾人居有所、住有屋,04年投入5.6万元改造了28户困难残疾家庭的危房,05年投入46万元改造了92户困

难残疾人的危房,06年,又投入16.8万元对56户危房户进行了改造,基本实现了残疾人家庭危房出现一户改造一户的工作目标。

6、实施了残疾法律援助工作 2002年4月,市残联会同市司法局,成立了平湖市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法律援助站,已接受法律咨询2100多人次,提供援助26起,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7、实施了生活困难救助制度

近年来,政府始终把解决困难群众,特别是贫、特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一项民生、民心工程来抓。就对困难残疾人而言:一是实施了低保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到2006年底,全市共有840户927名残疾人享受了低保政策,占了全市低保户的近三分之一;二是实施了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困难补助制度,2006年市政府出台了《平湖市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困难补助暂行办法》,规定了对无劳动能力,无固定经济来源、常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和无劳动能力、无固定经济来源、重度精神残疾的残疾人予以每月100-200元的补助,目前全市有180名重度残疾人享受了这一政策;三是实施了低保残疾人家庭的特殊救助。对低保残疾人家庭除享受政府低保补助政策外,市残联又对低保残疾人每人每月50元的补助。05年,对全市854户944名低保残疾人予以了56.64万元的补助,06年共对840户927名低保残疾人予以了55.62万元的补助;四是实施了对低保边缘户的困难补助。市残联每年对处于低保边缘户的困难残疾人予以困难补助。04年对200户低保边缘户予以补助,共补助10万元,05年对230户予以补助,共补助11.5万元,06年对280户予以补助,共补助14万元。

8、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渠道日益拓宽,作用越来越显现近年来,平湖市各个层面、各种形式的残疾人社会救助渠道不断拓宽,救助力度不断增强。如:扶贫结对、节日慰问救助、因病因灾等的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城镇低保残疾人的住房补贴等,成为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中有力的补充。

三、我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平湖市在残疾人社会救助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为残疾人解决了一些生活、生产困难,但仍存在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产生活难、子女上学难、家庭成员就医难等几大突出问题,相对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全市人均收入而言,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仍不容乐观。造成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有待解决:

1、救助存在政策断层。由于受资金条件限制,这些年,我市对残疾人采取的一系列救助措施,基本上都是以低保为标准,并向其倾斜。这就使得一些家庭收入稍高于低标准、处在低保边缘的残疾人很少或很难获得有效的救助,致使他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比低保户更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全市这类残疾人大约有265人。

2、救助水平仍然偏低。以低保标准为例。现行标准为城市居民人均每月270元,农村居民人均每月170元。且大部分享受到的还不是全额,而是补差。这一标准,只能解决吃饭问题。残疾人除了日常基本开支外,与健全人相比,还有一些特殊的开支,如康复需要的医疗费等,这些开支,仅靠低保是不够的。同样,去年出台的生活不能自理困难残疾人每月100元、200元补助标准也属偏低。

3、救助内容不够全面。我市目前采取的救助措施,大多集中在对残疾人的经济补助,但残疾人所需要的救助内容还远不只这些,还应有权利救助、心理救助等。

4、救助体系还不完善。虽说目前我市对残疾人的救助体系已初具规模,但总体上还存在各职能部门“单打一”、各自为政的局面,一些救助依然以临补为主,缺少长效机制的保障。

四、加快我市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建议 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实现《平湖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到“十一五”末,我市残疾人基本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政府还须加大扶持力度。为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1、建立长效机制。建议政府在整合已有政策、已有部门资源的基础上,建立救助残疾人的长效机制,变“单打一”为“团体赛”,从制度层面来保障平湖市残疾人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2、完善救助内容。在继续抓好残疾人经济补助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抓好有康复需求残疾人的康复救助,使他们早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抓好有劳动能力残疾人的就业救助,使他们早日勤劳致富;抓好有心理障碍残疾人的心理救助,通过激发“潜能”,促使他们自助、参与社会。等等

3、提高救助额度。要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消费水平等情况,使救助额度逐年有所提高,从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篇8:建立政法工作社会评价体系与机制的思考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农村建设;有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04-04

2006年11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命题。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①可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人民长期艰难探索而做出的正确选择。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社区,农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生产生活中存在思想问题、精神问题与价值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寻求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提升自身素养,解决思想问题和践行问题,以促进农村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十分必要。因此,积极探索在农村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一)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是指农村社区的社会成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和践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个人价值认同的统一。

1.农村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过程,主要是解决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知与不知的矛盾。农村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具有明确目标,取得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价值呈现出色彩纷繁的过渡态势。只有将我们的思想统一于共同的思想基础之上,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农村居民以及全民族的价值认同,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团结奋进、共创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2.农村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主要是解决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与不信的矛盾。农村居民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面临价值认同问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物质利益的驱动力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必须正视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把思想、信仰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帮助农村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解决农村居民头脑中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信与不信的矛盾的化解,使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世界充满阳光。

3.农村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过程,是自己外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结果,实现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个人的价值认同的最终统一。一般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没有了实践活动,任何意义的社会文明和价值都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通过实践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坏境、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农民阶级分化为农村的管理者阶层、农村的知识分子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个体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农民工阶层等多个阶层,农村各阶层的利益诉求,精神诉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状况。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已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集体化、集中化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为现阶段的生产生活的内容、形式、组织方式均有相对的独立而多样的市场化生产经营方式。伴随农民的生产方式的变革、阶级的分化,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同时发生巨变。

虽然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文化素质伴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进步,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农民思想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处在转型中的农村,由于种种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农民思想意识中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着一种复杂的社会心态,部分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的错误化倾向严重。我们清楚地看到,农村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骄奢淫逸,贪污腐败,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声誉和形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此等情况,反映到思想舆论层面,非理性的怨声充斥民间,社会舆论表现出失范化状态,在以网络、手机、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中,不良信息、甚至各种谣言恣意横行。

在广大的农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十分必要。在社会转型期,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必须加以正确的引导。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就会影响和冲击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基础,就会影响和冲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会影响和冲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共同价值取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工作,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是一项民心工程和塑造人们灵魂的工程。只有旗帜鲜明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社区的各种思潮,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下,不断凝聚思想意识,加强和巩固我们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农民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社会思潮、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交叉碰撞,一些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东西从隐伏走向台面,冲击着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建立工作的认识偏差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的建立工作,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如空谈论者认为,农村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农村居民进行理论水平很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讲解,宣传教育,皆为空谈。务虚论者认为,对农村居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的社会思潮是务虚不务实,认为农民只关心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增加收入,修建新房,整理村容,不关注思想、信仰和价值观等精神建设问题。认为经济建设是实事,精神文化建设是务虚。无用论者认为,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是无用的。

“空谈论”、“务虚论”、“无用论”的实质是不承认在广大的农村能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难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能够自然生成?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建立的工作方式单一,且效果欠佳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年代,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时所形成的开大会、做报告、广播喇叭进行宣传教育的单一模式,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村,农民按照自己的经营模式各自为战的今天,对农民不再具有吸引力。但这种宣传教育的单一模式,至今仍在沿用。以往的农村思想教育工作形式主义意味很浓,口号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占主导地位。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时空变化的复杂性,过去的那种宣传教育方式已不奏效。目前如果继续沿用这种宣传教育方式,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后果堪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建立的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脱离实际状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的建立工作,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状况,与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不能紧密挂钩,不能解决农村居民的生活实际问题,造成农民对其认同与践行的极度缺乏。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本身已经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制度的要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生产者个人的全面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高涨,就证明了这一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无论是以往的对农民的思想政治、价值观教育,还是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同程度地脱离农村、农民实际。利益是基础。一般而言,人民群众是按照其利益的实现程度来选择和接受某种政治文化的,也就是说,他们关注的是现实结果,而非政治空谈。正如列宁指出的:“如果你不善于把理想和经济斗争参加者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与该阶级的‘公平的劳动报酬这类‘狭隘琐碎的生活问题,即自命不凡的民粹主义者不屑理睬的问题结合起来,那么,最崇高的理性也是一文不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是靠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源自它对包括农村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代表的准确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仰、价值规范的科学性,在于它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农村居民也在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行。在我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居民的生产条件改善、收入增长,劳动技能培训、子女教育、住房修建、医疗保健、养老、精神生活丰富等问题,是他们最关注的利益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的建立工作中,脱离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不解决农民的现实问题,与农村居民的这些切身利益问题不挂钩的情形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农民就难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机制

所谓机制,泛指一个系统中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机制是指做事的方式和方法,是制度化的方法,比喻事物各有关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的有效机制,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富有成效的方式方法。由于我国农村社区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的建立,需要探讨其有效机制。

(一)完善农村的宣传教育机制

主体的认知、接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途径的重要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为社会和个人认同,这就有个接受问题,接受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作用是被多学科所证实的。一种理论或价值体系要为个人所理解、接受和认同,除了理论本身的内在品质外,离不开对它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它不仅需要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升华、理论概括、精神提炼、体系建构,而且需要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亦是如此。

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机制,必须注意:一是要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之中,农村社区也不能例外;二是宣教战略树立长远目光,制定长期规划;三是不断创新探究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方式。在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取得实效,在宣教方式上应充分与农村居民的现实生活相吻合,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具体做法,第一是创建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其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主题内容引入到农村文化活动中,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知。第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公益及农村商品交换活动及集市,进行通俗易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宗旨的讲解,制作图文并茂、一看就懂的宣传材料与文化墙进行宣传。第三是充分运用互联网为主的新兴媒体以及电影、电视剧和民歌、小品、相声、快板、地方戏等文学艺术作品,用农民欢迎的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渗透到群众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通过完善农村的宣传教育机制,抓住理论掌握群众的关键环节。只有用良好的机制去保证和推进宣传教育活动,才能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

(二)建立主客体互动沟通机制

改革开放中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文化素养的提高,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主导社会思潮提供了必要条件。在这种形势下,建立主客体互动沟通机制,解决广大农村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十分必要且可行。

在“双向主体理论”视域中,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活动,不只是单向度的施教活动,而应是施教与受教有机统一的双向活动。从施教向度看,主体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工作者,包括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司法组织和共青团妇联的工作人员,及农村的贤达人士,客体是农村居民。从受教角度看,主体是农村居民,客体是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司法组织和共青团妇联的工作人员,及农村的贤达人士。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和农村居民在施教和受教活动中,分别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哪一方的地位被损害、作用发挥受阻,也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建立的目标落空。

在以解决农村居民的实际问题,维护农民的利益的平台上,进行主客体互动,相互沟通,实现农村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践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农民得到了利益。然而,目前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生产技术落后,资金短缺;农民收入偏低,土地使用权受侵害;农村贫困、家务矛盾、子女的家庭教育、老人的养老等问题,各种扶贫、生产补贴资金物资的领取偏差,财产的丢失,法轮功等邪教的侵害,封建迷信的侵害,农村社区的腐败,低俗文化的入侵,糜烂生活方式的扩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农村社会管理者,与农民直接互动沟通,了解农民疾苦,在农村就能够搭建也必须搭建一个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维护农民利益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在农村社会管理主体与农民客体的互动中,农村社会管理者在此时身兼二职,一是处理问题者,二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施者,尊重农民的权利,倾听农民的心声,真实把握农民的心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与农村发展、农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党和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方针政策与农民发展生产、改善民生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使广大农民的实际问题得以解决,自身利益得以维护的同时,农村居民就会自然而然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会提高。

(三)建立健全利益导向与激励机制

1.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要引导人们追求利益的方向,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之间的矛盾,处理好追求物质利益和提高思想素养的关系,培养人们正确的利益观。农村居民出于自身需要,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反应、选择、内化和外化的活动过程中,作为客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主体人即农民的主动的、有效的认知、接受和内化为农民的自身的精神需要,并外化为具体的实践行为,也就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而这一过程,最重要的是满足农民的合理利益。因此,全社会需要建立一个有利于形成思想共识的合理利益关系。改革开放至今,在农村实行的一系列惠及农民利益的政策,其效果完全有利于农民对坚持马克思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爱国主义与改革开放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可。农村社区的发展,引导农民追求合理的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追求思想、道德、信仰等修养的精神利益。

从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到适度有序的土地流转;从二牛抬杠,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进行;从上交农业税,到取消农业税,并实行耕地补贴、农机补贴等政策。九年义务教育,从无到有;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与低保,从无到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从无到有。这一系列的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也切实感受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好处。

只有不断搭建与夯实维护农民利益的平台,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与践行的工程,才能取得实效。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是一套规范体系和评价体系,它说明:什么是受到社会鼓励的,什么是受到社会约束的,从而影响、制约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对人们的价值行为起着鼓励或约束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寻求建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的利益激励与回报机制。在农村社区,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对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大力褒奖,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得到“好报”,不会受到利益上的损失;同时对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要予以谴责,并对行为主体给予相应的惩罚,真正做到价值选择和利益的统一,激发人们在理性自觉的基础上发挥其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敬畏之心和自律心理,真正从内心认同这些核心价值观念,到转化为价值行为。具体实施措施,在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以自然年为时间单元,评选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同时评定出一般违法乱纪者、不孝敬老人者给予批评惩罚。以县为单位,以自然年为时间单元,评选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个人、模范单位,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同时评定出一般违法乱纪者、不孝敬老人者给予批评惩罚。以县为单位,建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标兵榜,大力宣传这些楷模、标兵的光荣事迹。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在农村开展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要取得实效,除了有科学的理论来支撑,牢固的阵地作依托,还需要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高素质、强能力、精业务的队伍去执行。农村基层管理者理应成为这支队伍的主体,作为宣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织者、推动者。打铁先要自身硬。首先需要对农村基层管理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水平的培养与提高,让他们成为该理论的掌握者、践行者。其次,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加进一项任务,就是给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工作。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之中,做好重要之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的建立工作,需要资金作支持。足量的资金,作为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物质保障,可以解决宣教活动的困难,奖励践行标兵的费用、必要的办公经费等。资金的来源主要以政府的投入为主。

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队、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同时,积极扶持农村题材文化作品的创作生产,开展农民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

——————————

参考文献:

〔1〕潘玉腾,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1).

〔2〕冯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解读与实施路径选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8).

〔3〕蒋兆雷,等.近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J].新视野,2012(5).

上一篇:个人聘请合同下一篇:小学英语作文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