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五班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2024-07-18

一年级五班国学经典诵读方案(通用8篇)

篇1:一年级五班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走进经典,品味书香

---五(1)班经典诵读主题班会

设计意图:

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我们63中队将通过本次中队主题活动打造书香班级,提升班级的文化内涵。使得“走进书香,品味经典”的班会成为学校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一朵小浪花。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形成乐于探究、求知的心理倾向。

2、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适合自己的书籍,从中汲取知识和营养。

3、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的阅读中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并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爱阅读的习惯。活动宗旨:

此次班会主题活动意在提高同学们对“经典诵读”的认识,浓厚了同学们对阅读课外书的兴趣。通过这个活动,使同学们受到熏陶,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懂得了,书本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同学们要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从书本中充分汲取养份,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团结协作的意识,激发读书热情。

2、以活泼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展示自我。

3、在活动准备中,动脑动手中,体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活动过程:

同学们,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经典诗文世界,感受经典诗文的芬芳与魅力,在经典世界中充实自己,温暖心灵、启迪智慧,丰富精神吧!五(1)班《走进经典、品位书香》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古韵新风诵经典

女:朱熹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激励我们多读书,读好书。男:今天,我们学经典、诵经典。

女:明天,我们用经典浸润人生,用诵读彰显魅力。

齐: “走进经典,品味书香”63中队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1、女: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经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男:唐诗更是经典文化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女:从小我们就诵读唐诗,相信在我们记忆的仓库中一定储存了不少精美的唐诗。让我们都来露一手,一展唐诗的魅力吧!(小组古诗连诵)

①春之歌 ②送别诗

2、女:难忘五年同窗情

男:更难忘那一次次经典诵读活动,女:为了让我们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男:为了启迪我们的智慧,丰富我们的精神,女:学校今年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每次捧着这本散发诗词古韵书香的国学经典教材,我在一次次诵读中感受美文经典,在一次次回味中领悟人生真理。

男:《弟子规》是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它集孔孟、老子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是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规范。

女:因此,学校把《弟子规》纳入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让我们通过几个同学的诵读、演唱,重温每天十分钟的经典诵读片刻吧。

(创设情境读、唱《弟子规》)

女: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们明白了“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的道理。

男:通过学习经典诗文,我们懂得了“余力学文,温良恭俭让”的做人准则。男:在浓浓书香中,我们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女:与圣贤同行,我们更加懂事明理。

男:听,几位女生用说唱道出我们学国学、诵经典后的心声!

(二)书香班级

1、男:好书,能带你探索奥秘,燃起希望!女:好书,能让你追求理想,奋发向上!。

女: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学问的人都好读书,都从好书中得到教益,获取知识,为人类作出贡献,你们谁能给大家们介绍一下这样的小故事?(学生介绍名人读书轶事)

生1: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但亮光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亮光,让光照在书上来读。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生2: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把书和时间看成自己的生命,一生著译了 一千多万字的书作,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生3:中国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用20年时间编成了52万多字,记载了近3000多年历史的古典名著-《史记》。

生4:患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在书中认识了许多高尚的朋友,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她还通过自学,先后创作了《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2、男:在前人的影响下,在知识的召唤下,我们五(1)班的同学爱上了读书!请两位同学用快板说出我们的心声。请欣赏快板《我爱读书》

3、女:为了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我们一直在努力创建“书香班级“

男: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好书阅读,我们班开展了好书漂流活动,并把周五上午定为“好书漂流时间”

女:瞧,这是我们班的好书漂流记录着同学们在争先恐后地选好书呢。选到自己喜欢的好书,那张笑脸多灿烂!男:好书不但在于拥有,更在于分享。

女:当你传递一本好书的时候,你其实也在传递智慧、爱和快乐!男:好书要与大家分享,就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推荐的好书吧!

4、男:感谢他们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好书,女:让你的书 男:我的书 齐:汇成智慧的海洋 男:让我们一起分享知识 女:分享快乐

女: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班开展的一次次难忘的读书活动吧?

诗朗诵比赛、古诗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赛,大家一定都记忆犹新吧? 你最难忘的是那一次读书活动?(同学们交流难忘的经典诵读、诗词比赛活动。)

5、女:今天,我们心潮澎湃、激情飞扬

男:今天,我们诵读经典、传承文化

女:伴随着中华经典的铿锵音响 男:我们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响亮回答: 合:中华少年要谱写祖国更璀璨的诗篇!集体诗朗诵《中华少年》

(三)班主任讲话: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我领略到了你们读书的热情,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快乐!更为你们能博览群书而感到自豪!愿我们班的每个孩子都能和书交上朋友!最后,老师希望你们一生与好书相伴,让好书陪伴你我的成长,让好书润泽你我的生命!

篇2:一年级五班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篇3:一年级五班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三字一句, 共一千多字, 易于背诵、理解, 它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是启蒙教育的最佳读物。

一、解析教材, 在反复研读中把握精神核心

《弟子规》堪称童蒙养正的范本, 因此在解读教材过程中, 笔者除了诵读正确、熟练, 理解文本含义, 了解典故出处之外, 还对其中的人格养成教育内容进行了梳理、归纳、提炼, 以便在教学中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1. 孝悌意识

古人倡导“孝道”, 《论语》《道德经》等都有关于孝义的内容, 而《弟子规》中则以浅显具体的说理展开, 告诉我们孝顺父母应该体现在下面的行为中:敬重父母, 就要对父母恭敬有礼;对待亲人过错, 要真诚谏劝;关爱父母, 要珍惜自己身体;孝敬父母, 还应友爱兄弟。如今的孩子在长辈的溺爱中成长,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使得他们树立孝亲意识, 又有了具体实践向导, 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2. 诚实守信

一个没有信任、没有真诚的世界是黑暗而可怕的, 面对如今社会形形色色的欺诈虚伪现象, 迫切需要诚信的复苏。“凡出言, 信为先。诈与妄, 奚可焉。”《弟子规》不仅提出人以信为本, 要求言以信为先, 实事求是, 不要夸夸其谈。“事非宜, 勿轻诺。苟轻诺, 进退错。……”这些语句更是具体指出在日常生活中, 怎样做才能做到诚实守信。此外还关注了人们行为的动机, 强调从内在起步改造人, 这种直指心灵的教化, 对诚信的养成意义重大。

3. 良好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 我们要培养学生文明高雅而富有教养的行为举止和生活态度。古人重仪表言谈举止, 《弟子规》具体阐述了以下方面的行为习惯要求:一是珍惜时间, 生活有规律, 如“朝起早, 夜眠迟。老易至, 惜此时”。二是讲究卫生, 衣着整齐, 饮食有度, 如“冠必正, 纽必结。袜与履, 俱紧切”。三是坐立行走, 出入进退有规范, 如“步从容, 立端正。揖深圆, 拜恭敬”。四是稳健的处事作风, 如“事勿忙, 忙多错。勿畏难, 勿轻略”。“古为今用”, 遵照以上要求行事, 定能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修养的人。

4. 良好人际关系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中, 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必备能力中的重中之重。《弟子规》对人生态度和人际关系提出了具体的指导:人与人之间要遵守平等仁爱相处的原则;人们要真诚合作、友好竞争, 不揭短, 不随意散布别人私事;跟别人交往要文明有礼, 尊重别人, 多为别人着想, 要懂得感恩等。虽是三百多年前的经典, 却历久弥新。

二、设计多样, 在趣味盎然中感受人生真谛

对《弟子规》教材深入解读, 对学情充分把握, 心中有“本”, 目中有“人”, 才能设计出既有趣, 又富有实效的教学过程。

1. 朗朗诵读, 感受韵律美

《弟子规》以三字一句, 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读起来朗朗上口, 充满了韵律美。初学阶段, 笔者每天带领学生诵读四句, 开始先范读或者播放录音, 让学生边听边给不认识的字标注拼音, 然后自己练读, 做到读正确、读流利。接着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打着拍子读出节奏, 读出韵味, 在熟读中成诵。在学完一个主题的内容后, 小组内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诵读汇报活动, 有的小组采用打节奏诵读法, 有的采用男女生合作诵读法, 有的配乐诵读, 在形式多样的诵读中感受经典的节奏美、韵律美。

2. 讲述故事, 品味内涵美

小学生最喜欢故事, 本来深奥难懂的韵文, 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 他们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情境, 理解了其内涵。如教学“冬则温, 夏则清”, 先出示一幅黄香孝亲的图片, 再讲述其中的故事, 二十四孝的黄香, 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 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 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然后再与《三字经》中的“香九龄, 能温席”相勾连, 告诉学生黄香侍奉父母用心体贴, 实在值得我们学习。结合现实生活, 启发学生, 在炎热的夏季, 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有的学生说:“父母从外面回来, 为他们递上一杯凉开水。”有的说:“父母工作到家, 给他们送上清凉的问候。”在寒冷的冬季, 又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有的说:“妈妈怕冷, 我想为她充一个热水袋。”有的说:“我想给妈妈买一副皮手套, 洗碗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冷了。”又如教学“亲爱我, 孝何难。亲憎我, 孝方贤。”, 讲述闵子骞和大舜的故事, 这样从故事入手, 从明理到导行, 真正把《弟子规》的精髓内化到学生们的血脉之中。

3. 创设情境, 增添趣味美

国学经典内容比较生僻难懂, 时间一长, 学生易产生厌倦心理, 为了增添趣味, 提高实效, 在教学中可创设相关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1) 巧设闯关情境。

所谓“温故而知新”, 在复习旧知阶段, 可设计一个闯关游戏, 让学生在竞赛氛围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达到对知识检测巩固的目的。如复习“入则孝”时, 把学生分成两大组, 第一关是:我会背, 两组同时背诵;第二关是:接龙轮背, 一组一句, 轮流接力背诵;第三关是:快速抢答, 根据内容提示说出相应的《弟子规》中的语句。所有的闯关游戏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 配上声乐,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趣味盎然, 在玩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2) 借用动画情境。

在教学《弟子规》时, 可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画面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谨”这部分内容时, 我播放了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一段录像, 然后引导学习:每天, 懒洋洋要睡到太阳晒屁股才起床, 你想用《弟子规》中的哪句话教育他?学生说:“朝起早, 夜眠迟。老易至, 惜此时。”美羊羊嫌弃妈妈买的衣服不够漂亮, 又在发脾气了, 你能用《弟子规》中的话语劝劝她吗?学生立刻想到:“衣贵洁, 不贵华。上循分, 下称家。”……

(3) 优化评价情境。

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起着激励和引导的作用。在教学中, 可以采用贯穿课堂始终的小组竞赛评价法, 在“诵、说、讲、演、背”中展开竞赛, 争夺优胜小组, 唤起每名学生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优胜小组的奖品是写上《弟子规》后续内容的书签, 有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活动, 在拓展延伸中传承经典文化

1. 诵读展示

学完《弟子规》的全部内容后, 可以在班级里开展一次诵读展示活动, 分成8个板块, 采用多样的形式进行诵读。活动时, 精心布置诵读场地, 学生穿上统一的服装, 邀请家长、老师和其他班级学生观摩, 让大家充分感受仪式的隆重, 从而更增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主题活动

《弟子规》倡导“仁义礼智信”, 我们可以结合相关内容开展主题活动, 例如, 学习了“信”这部分内容后, 开展“诚信, 让世界更美好”讲故事比赛, 寻找评选“身边诚信使者”活动, 让诚信教育在一系列活动中深植学生心中, 也使得经典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焕发新时代的光彩。

3. 文体活动

《弟子规》有诵的方式, 还有人创作了歌曲, 编排了韵律操, 以现代的方式赋予它崭新的内涵。每天早晨带领学生吟诵、歌唱《弟子规》, 课间带领学生做一做《弟子规》韵律操, 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的声音打开了, 身体打开了, 心灵也为之打开了。

篇4:一年级五班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国学启蒙》四年级(古诗、词、古文)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古诗文,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通过诵读古诗文,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的熏陶。

3、通过诵读古诗文,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

5、通过诵读以及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文,使学生有意识地积累经典古诗文,拓展知识面。

三、各学期教学标准及评价方式

四年级上学期:

学习内容:学习古诗、词(1《观沧海》——16《登飞来峰》)

学习形式:以诵读、品悟为主。

要求背诵的篇目:

(1)《饮酒》、《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天门山》、《望岳》、《黄鹤楼》五首。

(2)教师自选词和古文中的名句引领学生背诵。

评价方式:

优秀:能够熟练背诵五首古诗以及四段名句。

良好:能够熟练背诵五首古诗以及2段名句。

合格:能够熟练背诵3首古诗以及2段名句。

四年级下学期:

学习内容:学习古诗、词、古文。

学习形式:以诵读、品悟为主。

要求背诵的篇目: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滕王阁诗》三首。

(2)教师自选词和古文中的名句引领学生背诵。

评价方式:

优秀:能够熟练背诵三首古诗词、4段名句以及熟读优秀古文。

良好:能够熟练背诵三首古诗词、2段名句以及熟读优秀古文。

合格:能够熟练背诵三首古诗词、2段名句以及会读优秀古文。

五、活动安排

根据市教育局的安排,在原课程设置基础上,抽出一节地方课用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并明确了各时间段的任务要求。

1、每周抽出一节地方课用于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诵读课重在指导和学习新内容;

2、在每天晨检上课的前10分钟,为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时间,重在复习;

3、每天上课前时间10分钟,重在检查,待诵读结束后自然转入学科课程;

经典诵读知识答题和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一、经典诵读教材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拥有国学经典诵读读本,分为小学高、中、低段。其中小学四年级为中段。内容是《弟子规》,《论语》。

二、经典诵读课程开设情况:

我校每两周开展两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各班班主任担任,通过晨课让学生进行诵读活动。

三、数据统计分析

学生此次活动是通过诵读答题和问卷调查,答题有多选题、单选题、判断题组成,共100分。问卷调查是固定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回答。我校四年级的学生参与,从学生的数据来看,我校大多数学生都体会到国学的重要性,但也可以看出一些问题:学生学习国学的途径单一,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此次活动是通过经典诵读答题和问卷调查,答题有有多选题、单选题、判断题组成,共100分。问卷调查是固定的问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校的情况进行回答。我校共10位教师参与。从统计数据来看,我校对经典诵读十分重视,有固定的时间安排和评价措施,但是教师认为教材太难,学生很难理解。

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总体情况

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保证教师、学生人手有教材;有固定的国学课及诵读国学的时间;定期开展国学诵读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取得了以下成效:

1、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经典诵读的路子。

(2)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教师。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

(2)陶怡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怡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存在问题:

1、国学教学形式单一,仅仅在早读时间和少年宫活动时间学习、诵读。

2、活动开展不够,应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轻松、快乐地学习、诵读。

下一步工作思路:

1、经典诵读与活动结合。

将古诗文诵读贯穿于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吟诵、演唱、舞蹈、情景剧表演等文艺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2、经典诵读与学科结合

与语文科相结合,让经典诵读与识字、阅读、表达相伴而行,并最大限度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3、与音体美等学科结合。

篇5:一年级五班国学经典诵读方案

上了小学,我又开始重读《弟子规》,我渐渐感悟了它的涵义,真是受益非浅。妈妈说现在的我是“多了悟性,少了记性”:从书中让我知道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传统美德也需要我们传承。

《弟子规》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还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我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鞭策自己的行为准则有了尺度、增进了自己为人处世能力。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它还教了我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使我成为有用之才。

读《弟子规》的同时,我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品位,这才会赢得别人的赏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诵读《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呢?

篇6: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办学品位

一、发挥优势特色

特色教育需要赖以生存的“沃土”。我们综合分析学校的发展历史、资源优势和多年开展的“经典诵读”实践经验, 精心论证了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中华传统是我们国家的民族灵魂, 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 而“经典教育”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支柱, 是深化课改的重要课题, 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最简捷的方式, 作为人生起点阶段的小学生, 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 滋养心灵。

2.我校施教对象需要“经典教育”。我校是一所企业校, 地区人口多来自农村、农转非、进城务工人员, 家庭教育普遍滞后, 但他们却更急需接受智、知、力、行及道德方面的教育。

3.“经典诵读”实验优势。2002年我校开展《经典诵读与儿童潜能开发》的市级课题实验, 获得“十五”期间优秀成果一等奖, 故将此课题滚动到“十一五”省课题研究, 于2009年结题。

二、整体运作树特色

学校特色建设必须以先进的办学思想为指导, 融入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生长”进校园管理、教育教学、办学条件、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的整体运作。

一是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组成特色教育领导小组, 提升管理品位, 把特色创建融入学校10年发展规划, 对特色创建的目标、任务、方法、途径予以具体规划。

二是建设特色师资队伍。 (1) 师德师风建设, 我们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年、提高年、巩固年的活动, 组织孔子教育思想研讨会, 吸收传统文化营养, 着力形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风; (2) 研究特色教育业务, 构筑“书蕴读书工程”。我校二十多名教师参与省市课题研究, 十多教师参与编写校本教材, 有力地支持了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三是总体规划特色教育体系。让特色教育“生长”进学校教育, 我们从文化环境、教育渠道、特色活动、育人效果实行整体规划, 研究出了“文化熏陶、课程支撑、科研引领、活动推进、知行结合”的特色教育模式。

三、文化特色显特色

建设与特色教育相适应校园文化,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校园精神文化以激励、励志为主调。每天晨读时间各班诵读《少年中国说》, 激发学生树立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诵《弟子规》培养学生儒雅气度和良好行为习惯;通过自编自演《游子吟》《满江红》等作品让学生在愉悦中陶冶情操。亭廊文化、班级文化突出经典内容, 这些都促进了学生读经典、爱经典、用经典。

四、课程支撑固特色

特色课程是特色教育的重要支撑和主渠道。多年的实践和努力, 基本上实现了“特色课程校本化、学科结合常态化”两者有机整合。

1.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教材是特色教育的依据, 是教育内容的稳定保障, 我们从《儿童经典诵读—历代诗歌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挑选出经典内容分低、中、高三个学段编排教材, 经一年的实施后修改定稿。

2.刚性管理特色课程。我们将经典诵读课程与语文、数学学科一样提出管理要求, 纳入检查、考核、总结及资料归档建设范围。

五、知行活动强特色

我们坚持以“经典诵读”知行活动为载体, 遵循“直面经典、形式多样、不求甚解、水到渠成”的原则, 在丰富多彩、寓意深刻的活动中使师生的举止儒雅、端正, 真正实现以知养行, 以行孕知, 知行结合。

篇7:诵读国学经典 提升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诵读, 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 他们和孩子一起诵读, 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 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 更多地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台阶的沟通, 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记得一位家长曾经说过:“我们也要和儿女们一起诵读经典, 不然该如何在儿女们面前立足, 怎么样去教育他们呢?通过和他们一起诵读经典, 既可以提高自己, 又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 何乐而不为。”

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 更能增进亲子感情, 是最好的亲子活动。一些专家学者还从理论的角度证明, 在儿童阶段提倡读诵经典, 是一个出力少、见效快、后劲足的教育方法:

出力少———每天只需诵读20-30 分钟即可, 不用特意抽出大量时间来背诵, 不需要多加解释, 不增加家长负担。

见效快———学生诵读2-3 个月后就可发生明显改变。

后劲足———在学生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 其记忆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而且记下的东西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 个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 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 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这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诵读经典是费时少、投入低、收效高的方法,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其意义更加深远。我认为, 自从学校诵读经典后, 班级气氛比较融洽、生活常规明显进步、教育管理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二、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论语》文采绚丽, 语言精粹, 为世人所仰慕。如:“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论语·学而第一》) , 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来生动、形象、确切地比喻君子自我修养的高要求。

又如:“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第二》) , 此段话铺陈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六大阶段。构建了生命追求的美好境界, 令人无限向往。而展示每个阶段特点的“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 不逾矩”, 这些词语不仅用得精当, 而且充满灵动, 或长或短, 还不乏音韵之美。

有心理学家指出, 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 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是人的一生心灵最清澈的时代。记忆力的黄金年代, 在生命中将一去不复返, 也需要“抢救”。“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也是孩子记忆力的抢救工程。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 所载为至理常道, 透射着人文的光芒, 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一个人在他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 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的基础;成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 因为这里反映了它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

所以, 一个处在当今信息滔滔、知识爆炸时代的中国人, 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论语》、《诗经》、唐诗、宋词、汉文章……如果他对于“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都一无所知, 而今, 目睹社会之怪现状, 谁没有切肤之痛?社会道义的日渐消亡, 君子之风的日渐远去, 短视近利, 诈虞日盛;众生人等心量不广, 涵养不深, 人生态度无所依归, 理想不敢坚持;青少年犯罪年龄的降低, 校园暴力事件的频传, 不以堕落为耻的品行, 显示了人心的极度空虚, 人生方向感的彻底失落。

我便以讲故事的方式, 开始了我的国学经典诵读之旅——首先要激起学生的语文兴趣, 提高语文能力。我带了各种版本的《西游记》故事图书来到了教室拿给当时还是三年级的学生看, 读给学生听。孙悟空是正义、智慧和勇敢的化身, 爱憎分明, 赤胆忠诚……学生心中不可一日没有英雄啊!学生的思维和情绪活跃极了, 原来读书这么有趣, 学语文这么轻松!

四、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追求自身人格的完善和价值的体现中, 为民谋福, 为国尽忠。这是我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最终目的。子贡在谈到老师孔子一生的孜孜追求时, 曾动情地说:“文武之道, 未坠于地, 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对人类历史和进步所应承担的责任。

总而言之,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更别指望去一炮而响。老师要有十足的耐心, 好学敬业, 并真心爱学生。读好了经典, 相当与为孩子的一生奠定了基础, 相当于拯救了一个民族。我们相信:增设经典诵读课程, 诵读中华文化经典, 一定能让书香飘满校园, 一定能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让学生受益终身。与经典为伍, 与经典同行, 一生一世, 代代相传, 得到的必将是新课改下“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葱葱郁郁的喜人景象。

摘要: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 知识更新速度快, 而调查显示青少年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 如此背景下, 我们该如何阅读呢?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灿若星河, 它凝聚了前贤的大彻大悟, 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 感染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 正是有了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 学做人。使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真正做到了“进人耳, 入人心”。

篇8:诵读国学经典,提升人文素养

国学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遗产, 它博大精深, 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如何培养学生热爱和诵读国学经典呢, 可从以下几点尝试:

(一) 讲经历, 明重要. 我们古文老师给我上的第一节课, 就问了这个问题:学古典文学有什么作用?大家纷纷回答。我们老师说, 古典文学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气质。在以后的学习中, 我们深深的被这个老师吸引了。她长得不漂亮, 但是, 谈吐, 举手投足, 都那么迷人。原来, 这就是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 就是这个道理。大家听了我的讲述, 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已读懂, 别看他们年龄小, 都想做有素养的人。

(二) 合理制定计划——诵读古诗. 新学期开始, 我把诵读古诗文这项工作放在首位。作为教育教学的起点, 精心策划, 和小干部制定诵读古诗计划, 安排如下:1. 分类积累古诗。2. 周末每位同学最少背三首古诗。并制作随身携带的古诗文诵读卡。3.“建立古诗文背诵个人档案”每月评出“诵读星”。4. 每月一次“诵诗比赛”活动, 内容丰富多彩。5. 期末能背一百首古诗同学被评为“天才小诗人”, 并奖励。

二、激发情趣——诵读古诗

提到诵读, 孩子们会有这样的印象:不解的文字, 枯燥的文章。如何让学生萌发兴趣呢?我采用“愉快式”教学, 下面列举几种教学情景:

(一) 巧介背景引故事。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能抓住学生的心, 在学生热烈的交流中, 设下小小的疑问, 让他们对后来发生的故事充满期待, 这样的学习期待点燃了学习古诗的热情。如在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 我讲述写作背景:公元730 年, 阳春三月, 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 便托人带信, 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几天后, 孟浩然乘船东下, 李白亲自送到江边。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们兴趣盎然, 众说纷纭。

(二) 结合插图编故事。古诗语言凝练, 意境优美,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理解诗意不容易。但是他们对故事感兴趣。我提倡学生结合插图, 通过想象把古诗转化成小故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写下: 今天李白起得很早, 他向黄鹤楼走去, 他要在这里大摆酒席与孟兄告别。 “孟兄你可来了!”他们聊着, 不久到了孟兄上船的时候。

“对手PK”, 每周五活动课, 对手们都争先恐后背诵, 活动结束, 有的同学能背四十首, 最少的也能背十多首。同学们还喜欢“抽一抽, 诵一诵”。本周内每位同学至少出两首古诗题目, 最后由班干部集体审议, 把古诗题目写在一百张卡片上, 周五的活动课上, 人人抽卡片, 按指定题目背, 背下来的同学被评为本周“小诗人”, 背不下来的同学要表演节目。“背诵是达成美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背诵时需要多次接触文本, 背诵得越熟练, 理解的就越透彻, 收到的感染教育就越深刻, 个人性情得到陶冶。”[1]

三、背诵古诗——积底蕴

自从同学们参加古诗诵读活动, 在学习古诗阅读课时, 同学们积极性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有的读诗句, 有的讲诗意, 最后在背诵。“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 不仅能发展语言, 陶冶情操, 还能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2]尤其是背古诗, 同学们感到很容易。因为这些古诗在平时开展的诵读古诗活动中早已背熟, 一节课下来老师很轻松, 同学们也很快乐。在写作文时, 有的同学能够恰到好处的使用古诗中的一些句子, 来说明一些问题, 还有的同学经常用佳句来激励自己, 提醒自己刻苦学习, 如《长歌行》中“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这句话, 早已成为他们刻苦学习的动力。由于学生们对诵诗、背诗、积累诗产生浓厚兴趣, 背诵范围也在扩展, 往日痴迷于动画片的孩子们, 现在做完作业后便钻进古诗文里。这种自觉积累古诗的方法, 使学生们诵读古诗的兴趣更浓了。“信息社会带来了快速阅读与快速学习活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 人文素养教学就处于弱势状态, 为了更好地彰显语文教学功能中的人文性, 必须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基本要求。”[3]

四、诵读古诗提升素养

自从开展诵读国学活动, 我欣喜发现, 同学们不但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增强了, 语言也变得丰富灵动了, 写作文也常引经据典。而且同学们都变得文明了, 在班中, 在校园中到处都能听到书声朗朗, 正是这朗朗的诵读声, 涌现出许多“文明小诗人”同时也赢得了老师们的好评, 家长们的夸奖。“在我们小学课本中就收录的一百多首古诗词内容丰富深刻, 情感积极健康, 它们起着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4]更让我高兴的是, 孩子们懂得了孝敬, 感恩, 衣食来之不易。是的, 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和诵读古文,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活动, 必将给予学生显性或理性、直接或间接的良好影响。“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 要坚持贯彻和落实这一教学理念, 大胆放手,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5]如果每位同学能诵读数年古诗, 他们会终生受益。经典诗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净化了学生的品格, 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摘要:古典诗文是无数精英人物智慧的结晶, 包含着民族精神, 审美情趣等人生哲理。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和诵读古文, 激发情趣, 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活动, 必将给予学生显性或理性、直接或间接的良好影响, 使他们终生受益。经典诗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净化了学生的品格, 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热爱诵读经典,激发情趣,背古诗积底蕴,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晔.古诗文背诵策略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 2008年

[2]章瑾.小学生低年级古诗赏读方法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9年.

[3]柳勤珠.依托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J].吉林教育, 2014年32期.

[4]赵欣.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思考[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4年2月.

上一篇:校长年度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党员个人鉴定范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