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转变之我见

2024-07-28

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转变之我见(共11篇)

篇1: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转变之我见

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转变之我见

明光中学 张继煌

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代要求我们以新的社会价值观来衡量教育效益,就是要把地理应试教育机制转化为地理素质教育机制。

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拉开了帷幕。常言道,不破不立,只有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才能树立起地理素质教育的新旗帜。但素质教育在中国倡导了多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究其根本原因是考试制度和教材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没有突破传统的地理教学误区,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对高中地理必修

(一)的认知

湘教版的这套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旧教材而言,做到了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呈现形式活泼多样。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甚至许多地方采用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显新课程理念。在教材的展现方面,刻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

新教材加强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强调开展多种地理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章“活动”中,专门设计了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内容。1 动手:引导学生演示昼夜更替,解释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画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计算两地的时差等。动口:引导学生说明生命出现应具备的条件。动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总结九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分析归纳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分析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用科学的术语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这些都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材还删除了一些难以读懂,不易理解的地图;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观察、实践和探究活动。教材包含的大量地理信息,给教师提供了较大的、创造性的发展空间,以利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近半个学期以来教学工作上的困惑

近半个学期的教学,我尽力把新课程改革的种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收获,同样也有困惑,这些困惑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统,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做了适当的删减,删除了一些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图表,但课堂活动量明显增加,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活动,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这些都为我们每一位高一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在近半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们感觉到课时紧张,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于,那就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位同学,那么时间又难于满足,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2、对学生的困惑,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致,出现严重脱节,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幅度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无疑一下难于适应,给我们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许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知道,这样对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师再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这就面临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于完成,组织学生回去自学,但部分基础较差,综合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还是难于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让许多学生感到难学,导致兴趣渐无。如何更好的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困惑着许多教师。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我在教学中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我们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转变难度更大。还有,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现行的高一地理课标有四个版本(地图版、湘教版、人教版、山东版),四大版本教材知识结构等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作为教师不可能不考虑这些。例如作为走在高中新课改革最前沿的广东省,为了对付2006年的第一次高考,地理教师不得不把以往最早的16开的旧地理课本搬到了课堂,因为就目前而言,高考如何以这四套教材配套还是个迷,所以作为教师而言,对如何把握好教材与课标有许多的困惑。另外教材与教辅资料明显不配套,新的教材还没有相应的教辅,现有的教辅资料还都是以旧教材为蓝本,许多新教材中已作了相应的修改和删减,但在练习中出现,如新教材中的地转偏向力的内容已作了删除,但在教辅中都出现了这些问题,在后面的“单元大气的运动”中又出现了这一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该不该讲,应讲到什么程度,很难把握。

学校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工作上与现行的高一地理新课程的要求明显置后。高一地理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结论性的东西减少了,但学生的活动增加了,动手、动脑、动眼观察等实际操作的内容明显增多,但学校与之配套的教学辅助工具不足,有的甚至缺乏。如教师手中没有挂图,上课只好用手画图,这一方面影响课堂效果,同时也浪费时间,影响老师教学进度。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软件相对缺乏,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以此产生的时差和太阳高度的变化等难以理解,这些也都对新课改教学带来困惑。

4.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但是我们仍然受传统教学的经验的影响,对学生总是不放心,总是想讲得面面俱到,千方百计的给学生灌输,新教材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于学习,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新教材在知识体系虽不如旧教材系统,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给学 3 生挖好沟,引好水,而不是要教师连坑一起挖好,特别是有时我们不仅帮学生挖好坑,而且越挖越深,这都使我们走进了高中新课改的误区。另外教师在对待案例的教学,教案和教师用书都没有任何的解释和说明,而且对于学生来讲也是难度很大,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教师心中也没有底。

三、在教学中的一些主要做法

针对以上现象,我也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体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同时,我也充分考虑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这一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尽量使每一个学生掌握地理学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识,为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具体而言,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加强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为此我坚持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目标等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探讨,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2.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大胆革新。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力争改变过去“一言堂”的局面,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做到转变自己角色与地位,由过去课堂上的权威变为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朋友、指导者。

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具体做法有:①课堂提问、讨论发言要求有记录,一段时期内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②组织各类活动时,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此外,还根据实验班、重点班、普通班平实验班有学生共同参与,无论结果如何……此外,4 备课组还根据普通班实际情况的差异,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在实验班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作业布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各方面都使用较高的标准,从而满足实验班学生学习的需要。

4、发挥多媒体计算机作用,力图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课标指出,“按照课标的目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还可以编写与地理教学有关的视听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信息技术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教科书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把教科书中的插图由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例如,在板块构造学说教学时,把教科书中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移动图》制作成《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移动》多媒体课件,让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以连续相向的方向移动,使大洋板块向下府冲,大陆边缘褶皱隆起,引发火山地震的现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5.进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外校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总之,目前的新课改处于探索阶段,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力争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篇2: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转变之我见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的话,深有感触:假如通过奇迹能够使一百年前的人复活,那么这个人一定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取代打字机的是电脑,取代手摇电话和卫星通讯的是光缆传播,取代牛车马车的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汽车社会,他还惊奇的发现,有一个地方和一百年前没有什么两样,那就是学校和教室。学生代表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如何让我们的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都对我们提出了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法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优化教师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的中心问题。教师的教学素质好,教学能力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就高。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一、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以前,我们总是觉得做教师很苦,很累,而且教师的许多投入,付出还不被学生,家长,社会认可。但是我们却很少考虑老师的这些投入和付出是培养了“花朵”,还是扼杀了“幼苗”。说到底就是我们没有一个很准确的教师角色定位。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即要按教育规律而不是按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也就是要通过尊重、赏识、关爱、引导,把学生放在“人”的主体地位上,进行“生命化”和“未来化”的训育上。

当然,教学效果的好坏离不开教师的基本功,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增强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效率。正确综合运用语调和速度、重音、升降、停顿诸要素,可使语言和谐悦耳动听。使用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创造语言情绪使师生心灵相通,激起共鸣。学习者把听课当作一种美的享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学有所得,品有余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把教材中比较艰涩、死板的书面语言变成浅显易懂、比较活泼的口头语言,如适当运用韵语、口诀、顺口溜等,能揭示知识规律,加深理解,而且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动作、手势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等总称为非语言交流。它是一种无声语言,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发挥着与学生相互沟通的作用。但非语言交流必须与有声语言、课堂情境等协调配合使用,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应具有预见性。教师在备课中,不但要知道本节课学生已学过了哪些知识,哪些是新知识,这些知识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有哪些联系,还要预知本节知识的难点,特别要知晓此知识为何难,难在何处,针对某些学生还未掌握的知识缺陷而进行创新性的题目设计。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就要在教学设计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确定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参与目标设计。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以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立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结合巧妙涉及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育的诸要素中,教师和教材,教学方法,教学仪器一样,都是为了让主体(学生)更好地认识客体(客观世界)而起媒介作用的媒体,只是教师是诸多媒体中的主导。甚至还把教师比喻成在学生和知识之间牵线的“红娘”,认为教师的任务只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教师迟早要在学生和知识之间淡出。刚看到这种说法时,心里很不舒服,也不服气,教师只是“媒体”,只是“红娘,教师崇高的地位哪里去了?但细细品味,发现这种比喻其实很贴切。“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嘛。

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受现代三大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正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视自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但教学中如果合作目的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问题难易,均开展小组讨论充分,优秀者的想法替代其他成员的意见……合作学习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应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各自承担不同学习活动中的任务,然后互换交流、且一段时间后后,合作对象也要重新调整,以扩大不同学生理解和交流。合作学习必须做到平等参与,共同分享,使不同背景的人和谐相处。每个学生、师生都应是积极参与者,愿意交流自己的收获、问题、感受和体验。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交和学的全过程,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结合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重在服务。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四、重视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学生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要达到使每个学生都成功的目的,教师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促进个性发展。如学习内容上可在深度上分出不同的层次,提供不同的材料,授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知识呈现方式上采用不同的方式、口述、板书、电视、录像、多媒体等取不同的空间授课,课内、课外、实地观察、社会调查,查询资料等;作业选择上,让学生根据自主的情况,寻找自己合适的作业。课堂教学的成功是使每个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有一种成就感,而不是统一全部接受知识完成教学的既定的要求。

不少课堂上为了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教学变成了满堂问,盲目追求问题数量,而忽略了问题的思维含量。这显然是对对话的误识。对话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考在想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而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和理解。这不仅有语言上的你问我答,而且有知识、思想、情感、体验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对话需要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建构一咱多交叉,相互作用的课堂对话网络。师生间、生生间散发互动的气息,涌动着个性的灵动,互教互学,融合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篇3:新课改下教师转变之我见

一、教师要做到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 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再片面追求升学率, 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淡化基础教育的片面功利性,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重视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外, 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的,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 当然,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 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 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 科学的求实态度。价值观不仅是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在内心深处确立其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因此, 任何科学的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 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机的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来, 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师要做到自己角色的转变

旧的传统教育模式不再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教师单纯地依靠有限的知识或“权威”地位已经难以驾驭课堂, 难怪不少教师都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的感觉。随着时代的变迁, 我们教师要做哪些转变呢? 一是教师角色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引领者、促进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学习通过网络可获取所需知识, 个体发展水平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 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 信息时代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获取知识。教师的定位: 不再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二是教师的角色由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三是由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艺术家。因为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 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 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化。教师作为人际关系艺术家, 应更多地理解、尊重学生, 应提高自身的修养, 形成宽容的良好个性, 开展平等对话, 提高师生协作水平, 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三、教师要做到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它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认知目标, 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关注的中心, 知识的价值是首位, 其他方面是附属的, 这种教法使学生被肢解, 课堂教学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新课程强调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 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师备课时多关注学生的反映,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

四、教师要做到知识结构的转变

长期以来, 我们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 知识内容的陈旧、知识运用的僵化。所以我们教师必须积极学习新知识, 开阔自己的视野, 树立时刻学习的信心, 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知识, 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观念, 以此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篇4:新课改下教师转变之我见

一、教师要做到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再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应淡化基础教育的片面功利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重视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的,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当然,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科学的求实态度。价值观不仅是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在内心深处确立其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因此,任何科学的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机的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来,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师要做到自己角色的转变

旧的传统教育模式不再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教师单纯地依靠有限的知识或“权威”地位已經难以驾驭课堂,难怪不少教师都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的感觉。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教师要做哪些转变呢?一是教师角色由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引领者、促进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通过网络可获取所需知识,个体发展水平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信息时代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获取知识。教师的定位:不再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二是教师的角色由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三是由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艺术家。因为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化。教师作为人际关系艺术家,应更多地理解、尊重学生,应提高自身的修养,形成宽容的良好个性,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协作水平,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三、教师要做到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它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而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认知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关注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首位,其他方面是附属的,这种教法使学生被肢解,课堂教学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新课程强调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师备课时多关注学生的反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

四、教师要做到知识结构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知识内容的陈旧、知识运用的僵化。所以我们教师必须积极学习新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树立时刻学习的信心,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观念,以此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篇5: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转变之我见

我见

《全日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现实中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厌烦,没有一丝兴趣和激情,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只得瞎编乱造,抄袭佳作应付检查及备考。作文被称为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可见其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怎样进行写作教学,让学生写好作文呢?在新课程背景下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听到、看到、想到、感受到、体验到的事情写出来,并不断地加以训练,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收获了作文教学的喜悦。

一、巧设作文题目,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动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动的状态。带着孩提时代幼稚与童心的小学生刚一入中学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喜欢向老师敞开纯真的心扉,大胆热情,想象丰富多

彩。这个时候的作文教学,应尽量适应他们纯真的感情需要。比如《我的老师》这样的题目,过去可能写过多遍了,可能难以写出新意,笔者就改为《老师的„„》,这下学生的思维就活跃多了,纷纷列出题目,如老师的“笑容”、“眼睛”、“粉笔”等。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抓住一点来写,果然写活了老师的形象。而到了初二下学期以后,学生就逐渐进入闭锁期,这时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尊重他们,表现在作文上则喜欢写一些比较深刻的东西。针对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笔者就指导学生写一些哲理性或科学性强的作文,于是友情、机遇、挫折、自信、科学研究这样的话题在他们的笔下就表现出来。根据他们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特点,笔者就多进行议论文的训练,题目也和时事紧密贴近。由于抓住了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作文题目,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写作的恐惧心理,激发了写作兴趣,使学生想写、愿写、能写作文。

二、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写作能力

好的写作方法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学生对写作感兴趣的前提下,只有教师及时进行写作方法指导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1 让学生学会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获取写作素材是作文的关键,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受年龄、生活经验、观察水平等局限,不可能时时留意观察生活中发生的事,普遍的现象是到了写作的时候才着急。笔者告诉学生,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富有哲理,可以写作的,只要注意观察,并加以领悟就能写出好的句子或篇章。比如面对明月,苏轼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宗璞动情地说:“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从而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笔者还带学生站在风中感受风、来到雪地中欣赏雪。花间月下的一隅风景,霞光中的一抹色彩,一个景致,一处远山的轮廓,只要经常观察思考,动笔写写,一定能写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佳作。

2.2 让学生学会联想。

什么是联想?所谓联想,就是把生活经验、书本知识(即写作材料)和写作相互贯通、融合为一的过程,它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通过联想,使沉淀的信息复活于心中,昔日的储备浮现于脑海,从而注入笔端,写成文章。讲到学习刻苦,不由得想起匡衡凿壁偷光;议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的感人事迹一件件涌上心头;若说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吴晗及其《谈骨气》浮现眼前: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自觉地由口中吟出,仿佛又看到了那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人的救济粮的朱自清,还有那长须飘飘、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也决不屈服的闻一多;如谈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保尔·柯察金的名言则回响耳边;要论亲情,难忘朱自清的《背影》,以及自己父亲的叮嘱和母亲的抚拍。文章的内容不只是记人叙事,还得写景状物。如何把景物的特点写出来,这也得借助联想。通过联想,找出甲事物和乙事物(或物与人)之间的联系点、相似处,再运用拟人、比喻、通感的形式把这种联系、相似表达出来。《看云识天气》中对云的描写 “天上的云,千姿百态”、“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众多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不断变化着的云的不同姿态。对云的姿态的准确描绘,也得益于作者在观察基础之上的联想。

篇6: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

通渭县华家岭乡老站学校杨志成摘要: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爱好与创新精神。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使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和积极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潜能的开发。

关键词 :兴趣情感教育多元化学用合一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学好物理。尊重学生的需求, 发展 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没有兴趣,学生就没有认知的倾向,失去了求知的原动力。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如何激发、培养和保持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物理知识蕴涵着丰富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精心设计,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做好物理演示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的探求欲。

3、活学活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学好物理的实用性和成就感。

4、开展丰富多彩的物理兴趣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快乐学习物理。

5、帮助学生化繁为简、突破难点,促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在基础教育中完成对学生进行学法,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的观念、能力、学识等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效。

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学生能力的提高,是自己在实践逐步完成的,而不是老师手把手的教所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通过直接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知识。体现专题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程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

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1.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目标,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充分发展,把传授知识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感到学习又艰苦又愉快。

2.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造良好的学习、探究的场所是课堂教学中所必备的条件,也是学生思维能否得以锻炼的手段,更是学生建立自信的主要阵地。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挂图和模型带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3.注重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4、鼓励性提问,注重对学生作业、测试作业适时肯定,成立物理兴趣小组,使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建议,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

5、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真情换取信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注重研究性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元化

《物理课程标准》中,把科学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懂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特别注重探究过程,注重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体验。首先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利用身边的物品及实验器材,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索,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然后对过程和成果进行检验、评

价,最后进行总结交流。学生在研究学习的探究性活动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兴趣、爱好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我们尽量避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如有些学生对实验操作感兴趣,而有些对基本知识和规律感悟好,对他们不采取取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使他们在不同层面上都有所发展。《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猜想”这一步骤,过去老师并不看重,觉得有些矫揉造作,不如旧教材那样来得直接。先讲结果,再把实验操作一遍,省时省力。这正如看魔术,先把其中的玄机告诉观众,再来表演,观众还有兴趣吗?同样,这样做学生会对实验失去兴趣。因此每次实验前,应先让学生猜想,把每一种想法都写到黑板上,充分体现出你对学生意见的重视和尊重。再对这些猜想进行分析、论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有成就感。新的教学模式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检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每一步无一不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只有在新的教学模式探究下,才能真正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四、注重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学好物理的实用性和成就感。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与人人有关。为了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我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实际,做到学用结合,让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结合,时

时给物理提供实用的机会。例如,带学生骑自行车上坡时体验走S形比走直线哪个更省力?放在杯子水中的筷子为什么是弯折的?手长的与手短的同学掰手腕哪个占便宜?一高一矮两个人抬一桶水谁更费力?农民用锄头锄地短把子和长把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千斤顶能把一辆大货车顶起来?起跑发令时是以枪声为准还是以烟雾为准?为什么鸡蛋用手握不易破却容易磕破?这些日常生活现象,都能够引导学生用他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和解决,让他们体会物理知识的无所不在和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在学习完课堂知识后,就应布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内容,如小实验、小制作、观察自然现象、参加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劳动等。如让学生做筷子提一杯米的游戏;直臂提水和弯臂提水,看如何提得多?手上涂上酒精,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感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 发展 ,又使他们感到物理学 奥秘无穷,无处不在。这样,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总之,物理新课改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与创新精神。把静态的教学变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动态教学,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物理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教育过程是复杂的,任何单一的教

篇7: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转变之我见

面对新课改下的新教材,因为教材中的图片、故事、材料多,小问题也不少,这与往日的教材相比,有很大差别,为此许多思品教师感到很迷茫,不知道每节课让学生掌握哪些东西,甚至不知怎么教了。作为一名老教师的我,不论是老教材,还是新课改下的人教版,陕教版教材,都已躬身领教过了,而且深有感触:要想上好新课改下的思品课,学生最终学有所获,并非易事,但是如若掌握好教学的尺度和方法,收获还是大大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人格和好的教育风格

作为初中的学生而言,由于其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其兴趣爱好一般是由其主观意识决定的,具体地说,就是不管所学的科目重要不重要,有的学生只要喜欢你这个老师他就爱学这一科,正如古语所云:“亲其师,信其道”吗,生性善良、老实、厚道,从来不会跟人斤斤计较,做起事来又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我,自从任教以来,更是恪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精讲巧练,力求做到把每一个问题给学生分析透彻、明白,让他们最终心服口服。尤其在接手新课标下的新教材后,更是紧跟时代步伐,把课上的许多空间留给学生,我就在其中演好“导”角,引导学生们最大限度地去“演”,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并且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将课上所学与生活实际真正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教学效果很好,深受学生欢迎,这也更加证明了教师自身高尚的人格和好的教育风格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教师不能只为考试而教学,而是应该让学生愿学、会学、学会,将来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旧的教育思想观念,要抛弃那种上思品课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思想,要给学生分清什么是主观问题,什么是客观知识,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无论是哪位教师,如果忽略思想观念的转变,不能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去体会、感受新课程改革,就会产生教学形式与教学思想脱节,造成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自己的课堂上把别人的教学设计进行情景再现,创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只是为教学表演而摆设的“花瓶”。尤其作为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也有一些曾经成功的体验,但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成功体验,有的恰好与新课程理念有不吻合之处。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教师就应放下架子,不争面子,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去学习、去实践,真正让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新课程理念合拍,而不是嘴里倡导新课程,行动沿用老经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也是老教师使自己尽快走进新课程的最佳途径,更是老教师在新课程中进行创新的关键和基础所在。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教师只有通过问题研讨、课堂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通过与同行共同探讨交流,积极参加各种新课改活动,才能从教学实际中改变教学行为,落实新课程理念,教好新课改下的思品课。

四、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地采用灵活式的有效教学方法来教学。比如情境教学法等等,在平时教学中,我就习惯用活动法,让学生课前多搜集典型人物和事例,以此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和积极性,在课堂上又给他们以充足的展示自我才能的空间,结果教学效果很好。

五、建议加强新课程培训

提高教师适应和实践新课程的能力,要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系统学习的条件。

篇8: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之我见

一、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历史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必须更新思想,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和谐、引人思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这是历史教师投身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和重点。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 树立新的教学观。

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了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始终以人为中心,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我们常常能在启人心智、促人感悟的历史中寻找先人留下的借鉴和启迪:从原始人钻木取火、农人戴月锄禾的历史场景中体会到劳动的伟大;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事迹中感受到良好品德的熏陶;从苏轼一生虽然宦海沉浮,但身处顺境不骄不躁,陷入逆境不恨不怨的心态中感悟到为人应有的达观、充实与和平。

2. 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新颖化和科学化。

教学内容的呈现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如讲述“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时,一幅中英《南京条约》签字现场照片的投影,讲述“巴黎公社”时一曲《国际歌》的播放……同时课堂教学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要做到结论和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如果学生对历史现象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与认知过程,即没有一个丰富的思维过程,结论就难以真正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归纳、比较和概括,并作出解释,必须做到“结论和过程”相结合。例如:“罗斯福新政”一节关于新政的评价,不应直接给结论,而应提出讨论的问题:“如果罗斯福不实行新政,当时的美国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罗斯福实行新政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所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后学生交流评价,老师再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中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注重对高一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一学生能否学好历史直接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学生历史成绩的好与坏,因此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历史教师应重视高一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并指导学习方法。

1. 培养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历史情感”。

调查证明,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无外乎两方面:因其他学科(主要是语数外)繁重紧张,想通过对历史的学习,适当调节、放松;某些历史现象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表明,目前高一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有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削弱、减退,比如:事件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就会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培养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着重于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稳定兴趣,我认为主要应从学生的“愿”、“乐”学方面入手。

首先,让学生“愿”学。这就要求教师会“煽情”,点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全情投入到历史教学活动之中。巧妙构思每一堂课的过程,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设计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点燃学生们的情感。同时,教师还要会“煽动”,让学生的情感更深、更持久。正确地引导,及时地鼓励,在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做得很到位,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其次,让学生“乐”学。这就要求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事件,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班级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小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教学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感染,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提高。

2. 运用新教材的课后习题,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课后探究性学习总结习题形式多样,改变了传统的选择题、问答题只注重知识记忆而不注重理解和运用的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这些习题,根据章节内容,作出适当处理:本课测评题可以作为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锻炼解题技巧,还可以作为教材正文内容的有机补充,拓宽学生的认识视野;学习延伸题可以作为训练题,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大显身手,有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些有多种观点需作出言之有理的解释,让学生从实际面临的多种不确定性中获得直觉和激发洞察力,以及从排除实际困难的失误中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在探究活动中培养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总之,新课改下,历史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精心设计,及时调整,尽量少一些“空手道”、“迷踪拳”,尽量避免课堂教学的失误,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积极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齐渝华,石蔷.历史教学课例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

[2]齐健,赵亚夫.历史教育价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篇9: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之我见

一、了抓住新教材特点,合理整合教学资源

采用模块来建构高中历史教学体系,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这种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的课程体系,在知识的处理上较为灵活,便于加强学生对相关联知识的比较、探究,加强其对相关联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形成横向比较。但这种课程体系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初中知识掌握不牢、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而言,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无法形成知识体系、看清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不利于学生的认知。

为此,我认为,要充分把握课标、理解教材、利用教参,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构建相对严谨的教学知识结构;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使教学准备工作胸有成竹,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的方法如下:

1.整理教材内容,理清“历史脉络”

按时间顺序讲述历史是以前旧教材的体例,之所以要选择这一程序主要是为了弥补新课程重专题探究、忽略历史基本线索的缺陷。笔者所教的高中学生由于中考历史开卷,致使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这一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时间观念、历史概念,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课,都很难上下去的。为了弥补学生这方面明显的不足,同时又不至于耗费大量时间、增加学生负担,我在讲课时只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二是此阶段中最基本、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在讲述“清史”时,讲了三点:一是时间,简单提了一下从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2年清朝灭亡这段时间的皇帝更替;二是阶段特征,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增强、对外关系变化,社会全面繁荣(突出“繁荣”两字),三是重大事件(简要介绍了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的所谓“康乾盛世”)。授课时间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对于历史线索相当缺乏的学生来说,了解上述三方面内容后,应该对“清史”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也就达到了授课的目的。

2.测试、巩固历史线索

毋庸置疑,学生在课堂上匆匆掌握的历史线索是很容易遗忘的。为了弥补此点,笔者用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去督促学生不断复习、考试。每次月考的历史题目中,除了考新教材的内容,还有固定的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历史线索之题。学生每准备一次月考,就要把历史线索复习一遍,久而久之,印象就比较深刻、难以遗忘了。

二、加强对历史概念的分析

通过对高考历史试题的分析,我认为其落脚点大都在教材的理解深化方面。试题的答案已不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而是以教材为依托,渗透着大量引伸出的知识和观点。所以,要加强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归纳。

历史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与概括,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认识程度,是理解历史知识的起点,也是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它分为史实概念和理性概念两大类,前者教材中一般有较详细的介绍,后者却大都没有系统的、完整的定义,而是寓于分散的历史知识的表述之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深层次理解和高度概括,促使其真正掌握要领。在理解理性历史概念时,我认为须把握四个方面的要素:①概念的外延,即量的属性;②概念的内涵,即质的属性;③概念的属种关系;④概念的定义。对于此类问题的解释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在历史教学中,“不仅是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辩证的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是通过历史教学的内容,尤其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讲授,从中挖掘出相关人物的光辉思想和优秀品德,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发展和建立完好的人格”。“历史的教学如果不能使学生在充分了解史学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认识,那么,学生不能算是认识了历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我认为,历史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更应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关心自身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师生共同体验、探讨、领悟历史,大力提升师生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上好一堂课的确不容易,需要教师有超越教材的水平。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深入钻研;另一方面靠在课堂上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理论水平。要学会采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方式,使其能独立思考,分析教材,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相信只要我们转变观念,不断探索,一定会成为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新型教师”。

篇10: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转变之我见

高效课堂,现代教学挥之不去的一个话题。何谓高效,我想有许多大家之说可供参考,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如果缺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讲的再多,课堂设计得再完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得再巧,也不值为高效课堂。

为什么要冠以新课改形势下这一背景呢?本人有二层思考,其一是,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了,我们看看现代教材的编排体系,无论是模块的编排还是选文的侧重都不同于以往。其二,教学的对象变了,现在的学生他们获取信息方面不管是技术手段还是能力速度都大大强于以往任何时候,可以说在获取最新信息方面他们丝毫不会逊色于我们老师。

基于以上认识,那么,如何提高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哪些是可以放手的,哪些是必须要紧紧抓手的,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话题是想回避却又避不开的,哪些是可以深入拓展但又要把握得恰到好处的,这些在教学设计上要有充分的预设。也就是做好充分的“二备”------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我认为,这是高效课堂的必经之道。

篇11:新课改下的教师素质之我见

小尖中学 杨中仕

【摘 要】 眼下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可是作为新课改的当事者、负责教书育人的教师的素质,却不那么令人满意,旧思想、旧观念、旧知识、旧方法、旧师德仍然束缚着我们的老师,这就要求老师必须与时俱进,积极顺应新课改潮流,用崭新的一套教育方法来面对新时代、新课改。

【关键词】 师德 理念 反思 合作

【正 文】:

一、目前教师群体的现状分析。目前我们的教师全体存在五大问题,它与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与新课改要求背道而驰。五大问题分别是:

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裹足不前。

2、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危机

3、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不强。

4、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在有些地区和有些学校已经走到了非常危险的边缘。

5、教师较为普遍地缺少深层次的合作发展意识。

而这五大问题的解决正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的体现,那么该背景下对我们老师素质的要求的到底是怎样的呢?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素质要求。

(一)师德是教师职业的根本。师德的真谛是师爱,师爱的本质内涵是责任。师德就是师爱加责任 有人说过:教育的真谛,就在 于以仁爱之心点燃希望这火,以信任之剑斩断心灵的枷锁,以唤醒之手开启知识的大门。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仁爱之心,这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师德的最启码的标准。

学生和我们每个成人一样,都渴望受到尊重和理解,盼望得到赏识与信任,希望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对话,每一个学生都像一座休眠的火山,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有以仁爱之心才能将其唤醒,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深刻的教育,爱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归宿,是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是教育的技巧和策略。

师爱的本质内涵是责任:不以师爱为出发点的责任就将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包袱、一种心理压力。但不以责任为本质内涵的师爱又是肤浅的,毫无意义的爱。只有师爱和责任完美的结合,才能构成师德的最高境界。这里所说的责任是指:对学生思想进步负责;对学生学业提高负责;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潜能开发负责;对学生终身成长与发展负责;对学生未来一生的幸福负责。只有将对学生的爱转化成这些具体的责任,贯穿于我们每一项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这种爱才是真实的、深沉的、有价值的。

可是,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师,他们把师德肤浅地理解为只要自己衣服穿整洁,不说脏话,不打骂挖苦体罚学生,就很不错了,可是在他们内心深处缺乏对学生的激情和爱心,缺乏对自己工作的热情和对学生的责任感,他不太关注自己的工作是否真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起了责任。更有严重的,把自己的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去,以牺牲学生的学业为代价来渲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情 绪。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缺乏师德的做法,就犹如医生自己不高兴时就在你身上随便动刀子一样。这样的教师,你将会从此失去学生及家长对你的信任和尊重,因为你已经失去了一个教师最启码的职业道德。这样的教师,不管你专业水平有多高,能力有多强,你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二)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理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根本和基石,没有正确领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纯经验型的,面对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面对新时期新的学生,甚至是盲目的。教师就很难看到自身的缺点和错误,就很难听得进别人的建议和忠告。更不能适时进行深刻地自我反思和校正。就容易形成我们经常看到的:观念落后、思想僵化、固执保守、又处处固步自封的教师。

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做到观念更新,必须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进行深入的思考。

1、对“教育”二字的真正理解。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究竟是一味地管教、苛求、束缚?是培养出一批批只会应考的机器?是按成人的标准“克隆”出一个个整齐划一的产品?还是以仁爱、信任、引导把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出来,提升他们的修养与智慧,使他们成为丰富多彩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的问题。

事实证明:严厉的管教,只会束缚受教育者的心灵的自由,屏蔽思想空间的开放,严重的会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对立与隔阂。我 们都应该深刻地反思,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是否真正把学生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看待,而不是一个机器或产品。如果是人,就应当有他的自尊、自信,有人作为个体的鲜明的个性与差异、有人的喜怒哀乐,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的自尊与自信,是否做到了能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喜怒哀乐。

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未来理想写一篇作文,一个平时非常顽皮的学生洋洋洒洒地写出了他有史以来最长的一篇文章,道出了他喜欢动物,想成为一名生物学家的愿望,教师看后,找到这名学生,告诉他:你的理想太不切合实际,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你只要好好的学习,将来能初中毕业已经不错了。教师的话听起来似乎语重心长,教师也可能认为这也是他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可学生眼中原本闪烁的希望之光渐渐暗淡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卑、冷漠和敌意。果然不出教师所料,这名学生没有读到初三就辍学了,当然,这名学生最后的结局也不一定全因教师这句话而起,但我们想一下,如果当初这位教师能用另一种观念来看待这名学生,能够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结果又会如何呢?

2、对教育的肤浅与深刻的认识。

在回忆学生时代的校园往事时,人们对有些课程觉得如过眼烟云,已经淡忘,而对有些课程,甚至课堂上的有些细节(如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却往往印象深刻,念念不忘。何以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如果不考虑学的因素而只从教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是由于教育的肤浅与深刻之差别所致。

在一节美术课上,教师要求学生画太阳。一个羞怯内向的小男孩把太阳涂成了绿色,并给太阳戴上了帽子,围上了围巾。他的作品引起了周围同学的哄堂大笑:“多可笑的太阳啊,怎么会有绿色的太阳呢?居然还戴着帽子和围巾!”小男孩在同伴的嘲笑声中慢慢地低下了头。这时教师闻声走来,拿起他的画,目光在画上停留了几秒钟后,深深地注视了他片刻,然后猛地大说到:“同学们,这幅画是我所见到的最有创意的作品!你们能猜出作者的意图吗?”教师的一番话使孩子们陷入了沉思:“他画的也许是一个冬天里的太阳,冬天很冷,所以给太阳戴上帽子,围上围巾。”“他也许希望地球上多一点绿色,所以就把太阳涂成了绿色。”在同学们的议论声中,小男孩又自信地昂起了头。

多少年以后,小男孩儿长大成人,学校中的许多往事都已忘记,惟有这节课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这是因为,是这节课帮他找回了自信,使他体验到了爱,懂得了欣赏与宽容;这是一节让他终身受益的课。

一堂平平常常珠美术课,一个偶然出现的小插曲,经过教师的巧妙处理,成为沟通心灵、学会关爱、完善人格、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契机。能从孩子忽闪的大眼中看到他们的渴求,能从他们“古怪”的行为中读懂他们的天真,能从点滴小事中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是什么?这就是教育的深刻。

肤浅的教育只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它仅仅有教育的形式,而无教育的本质;仅有教育的躯壳,而无教育的灵魂。它不触及人的心 灵,不会有真情实感的交流与体验,不能带给学生愉悦、期待和追求。因此,这样的教育是沉寂的,交往是被动的,气氛是凝固的。当有学生讨厌学校、厌恶学习时,我们是否想到这可能是因我们教育的肤浅所致? 深刻的教育是无条件地尊重每个学生的尊严,并通过教师的教育行为去挖掘和彰显学生鲜活的生命价值。深刻的教育是对沉睡潜能的唤醒,是对封存记忆的激活,是对禁锢情愫的释放。它能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期待。所以有句话说:一流的教师教人;二流的教师教书;三流的教师教学生应试。

3、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意义,全面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评价观。

(1)本次课改的主要任务以及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学习被动、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知识观,具有开发构建课程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能体现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具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倡导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主动体验、敢于创新,主动地自我发展;具有面向每个学生的能力,能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方式和技巧,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的能力,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2)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观

A:教学过程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在传统的教学论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的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规定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于是才有“教书”和“读书”这种说法。

在新课改下的课程就不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个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和解读,从而对其不断变革和创新并不断地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再只是教书)。这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教学观,B、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构建,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在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C、教学结论与教学过程、方法并重

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勿庸置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法,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 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要结论,更要重过程。基于此,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的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D、新课程教学关注的核心着力点是人和人的发展

现行的中小学教学是以学科载体进行的,学科教学的重心在学科还是在人?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它突出表现为:

第一,重认知轻情感。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之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 情感体验,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教学的非情感化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缺陷。

第二,重教书轻育人。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这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的最大失职。总之,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学科本位的错误不在学科本身,而在于指导思想,学科教学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它意味着: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子者莫如 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积?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行为变革

A、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及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只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 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C、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能力。

D、教师应该成为面向社区的开放型教师

(4)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观。

“木桶效应”:原本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意指决定一个木桶装水 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由此引“短处决定论”。在教育教学中,“木桶效应”常被教育者引用,用来强调对学生薄弱点的关注,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著名的心理学家H.加德纳于1983年在他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对智力给出了定义:“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加德纳认为,人类拥有八种智力: 语言智力(个体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节奏智力(个体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音乐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数理智力(个体对事物间各种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空间智力(个体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动觉智力(个体控制身体动作、对事件做出身体反应以及利用身体语言等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自省智力(个体意识自身的情绪、欲望、个性等并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交往智力(个体觉察他人情绪、欲望和意图并能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认识自然的智力(个 体认识自然并据此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我们认为,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要老用“木桶效应”去过多地强调学生的短处,而应自觉地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来端正自己的评价观,用全面的、客观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每一个学生,做好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工作。两个基本原则:

A: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富有教育意义的,是建立在对学生抱有期望、给予激励的基础上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将一事无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也会使自己终身都感到痛苦。”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罗森塔尔效应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经由激励性的教导和评价促使学生认识和学业提升的“魔力”。

因此,教师在任何教育教学环节中,都要始终对学生抱有期望,相信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相信发展性评价应该、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B:教师的评价应建立在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三)“反思”是教师不断进步的必要手段

A:学会寻找教育的遗憾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每一个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遗憾,有的可能还对学生造成过伤害。对这些遗憾,有的我们并不在意,或者已经淡忘,然而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在学生脆弱而敏感的心灵中,已经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留下了难以忘却的阴影。因教师的一句 话、一个暗示、一个表情而影响学生终生的事例并不少见。然而在平时的忙忙碌碌当中,我们总是抱着“都是为了学生好”的心态,总是在顾及所谓的“师道尊严”,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留下的遗憾,很少能静心下来认真地反思总结一番。我们总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学生也不会计较。正因为如此,不少教师不仅不能很好地从遗憾中总结得失,吸取经验教训,而且还一直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通过寻找教育的遗憾,对自己的教育过程作一次全面的回顾和反思,无疑有助于教师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可以说,寻找遗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就是走向教学民主、提升教育理念、完善人格塑的过程。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仍没有多大长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了一个寻找遗憾——反思提升的过程。不去寻找自己已有的遗憾,就看不到差距,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当然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因此,不断使自己处于寻找遗憾——反思提升的过程中,不但能及时校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向,做到对所有的学生负责,而且还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B: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记成功的经验:及时记下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好的课堂结构、好的教学措施等。

记学生的创新:及时记下学生的新方法、新思路、新见解等。※

记学生的问题:及时记下学生的疑问、由此进行判断和分析,找到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针对原因予以解答。

记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及时记下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分析处理的成败得失。

记教案的修改:及时记下教案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弄清哪些地方需要调整、修改、补充或删减。

记失败的原因。

(四)强化合作是教师成长的捷径

A:认识合作的好处。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白,合作有利于保持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合作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合作能弥补教师的缺陷、积蓄能量、有利于教师个人事业的成功;教师间的合作还有利于造就学生的完美人格。

B:教师要树立“双赢”的意识。要改变教师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非赢即输”的思维定式,植物界有一种“共生效应”,即某种植物单独生长时会枯萎死亡,而与另一种植物一起生长时两者都会生机勃勃。教师之间合作得好也会产生这种“共生效应”。大家应在试图满足自己的需求的同时,也主动考虑其他教师的需求,肯定其他教师的能力、贡献,主动帮助其他教师。

上一篇:党员转正大会领导讲话发言稿下一篇:申报农艺师个人述职报告 (7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