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的通知

2024-07-07

关于印发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的通知(精选10篇)

篇1:关于印发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的通知

关于印发实施医改宣传张贴宣传标语的通知

各医疗单位:

为营造实施医改宣传的良好氛围,请各单位于2月6日上午10:00前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纸质宣传标语在显目处张贴,同时乡镇卫生院须悬挂1-2条横幅标语,村卫生室须设立1-2块站牌。

以上通知,请即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

吴忠市红寺堡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

二〇一〇年二月五日

附件:

医改宣传标语

1、实行药品零利率销售,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

2、完善新农合制度,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3、为小家、为大家,参加合作医疗人人夸

4、发展妇幼卫生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5、住院生育有补助,大人小孩都安全

6、推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偿,提高农村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7、走进社区,深入家庭,服务百姓,健康人生

8、社区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家家受益

9、健康一个居民,幸福一个家庭,和谐一个社区

10、加强传染病防治,保障公民生命健康

11、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12、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

13、预防艾滋传婴儿,国家免费供药物

14、关注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

15、规范医疗执业活动,构建和谐就医环境

16、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17、人人参与环境整治,天天享有美好生活

18、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推进新农村建设

19、创建卫生城镇,构建和谐社会

20、人人动手,消灭四害,改善环境

21、保障饮水安全,维护健康生命

22、打击非法行医,捍卫人民健康

23、强化质量意识,确保医疗安全

24、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

2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人享有医疗保障

篇2:关于印发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的通知

各区县卫生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经委(经济信息化委)、监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办、商务委、食品药品监管分局、科委:

根据卫生部等九部委制定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卫药政发〔2009〕78号),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监察局(市纠风办)、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险办公室、市商务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科委制定了《上海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试行)》,并已报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价局)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监察局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上海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要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卫药政发〔2009〕78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和用药水平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本市从2010年起开始逐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实行全市统一的网上集中公开采购、统一配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做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管理,保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常运转。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体系。

二、工作方案

本方案所称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所属分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本方案所称基本药物是指卫生部第69号令《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的药品(以下简称国家基本药物,请直接在卫生部网站下载全文)

和《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2010版)内的药品(以下简称本市增补药物,具体品种见附件)。

(一)确定本市增补药物

本市增补药物遴选原则:根据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定位,符合常见病与多发病早期诊断、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稳定期维持治疗和晚期卧床病人临终关怀的需求;中西药并重;属于本市医保目录的药品。本市增补药物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定的零差率销售等相关政策。

本市增补药物品种将根据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二)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方案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方案

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能在国家基本药物和本市增补药物的范围内配备使用药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使用的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本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步实施以上配备使用方案。

2、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方案

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施零差率销售。中心村卫生室选择150种,一般村卫生室选择120种。供村卫生室配备使用的药品范围将另行制定公布。

为确保本市基本药物制度的平稳实施和顺利衔接,本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全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结束后统一实施基本药物的零差率销售,具体时间由市卫生局另行通知。

本市零售药店配备和销售基本药物的有关规定另行制定公布。

(三)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工作

1、规范基本药物采购配送

将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纳入政府主导、全市统一的药品网上集中采购管理。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免费治疗传染病用药、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计划生育药品以及中药饮片外,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全市统一的药品集中采购交易平台实行网上集中公开采购,并由招标选择的药品生产企业、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或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探索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的基本药物采取量价挂钩的集中采购方式。具体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和配送办法另行制定公布。

2、加强中标药品购销管理

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合同法》等规定,根据集中采购结果签订合同,履行药品购销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合同中应明确品种、规格、数量、价格、回款时间、履约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基本药物购销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医疗机构按合同规定采购药品以及支付货款。生产企业要保证基本药物质量并遵照合同按时、足量供应。

配送企业要认真履行相关服务,及时配送,保证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需要。

(四)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基本药物生产供应工作的通知》(工信部消费[2009]472号),市经济信息化委督促本市基本药物中标企业及时生产保证供应。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地方基本药物储备,确保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基本药物生产供应,及时商卫生和财政部门提出储备的品种数量和落实所需资金,组织承储单位尽快收储,做到不缺货,不断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本市医药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五)加强基本药物生产经营质量监管

根据国家食药监局下发的《关于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国食药监法[2009]632号),市食药监局进一步加强对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质量监管工作。开展对本市基本药物生产企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批发企业、医疗机构采购基本药物供应渠道开展检查,使基本药物进、销、存源头可追溯,质量有保证。落实基本药物生产、经营质量规范,对基本药物进行全覆盖质量抽检,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建立本市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监督检查档案。

(六)基本药物价格管理工作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开展全市统一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通过采用量价挂钩等方式,在确保本市基本药物质量和供应前提下,形成本市基本药物中标价格,并在此基础上审核公布最高零售价格。同时,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基本药物价格行为,确保本市基本药物制度平稳实施。

(七)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将会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仍存在的药品加成收入全部取消。在实施医保总额预付制的基础上,由各区县财政结合收支两条线管理,统筹考虑,综合平衡,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的办法予以综合补偿,以保障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

(八)完善基本药物报销政策

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本市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对上海医保药品目录中属基本药物的药品,由市医疗保险办公室制定报销政策。对上海新农合药品目录中属基本药物的药品,由市卫生局制定报销政策。

(九)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

各级医疗机构应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优先选择使用基本药物。本市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

市实际情况,合理设定各级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市医务人员开展基本药物与合理用药的培训和考核,完善医疗机构用药管理、处方审核制度,并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纳入本市医疗机构行业监管体系。加强医院临床药师培养,积极开展临床药师深入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药学信息服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各相关部门和各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基本药物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市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普及合理用药常识,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良好氛围。

(十)建立基本药物使用的考核评价体系

市卫生局对现有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开发完善,设置专门用于统计基本药物的模块,定期统计各级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反馈各医疗机构并作为考评医疗机构执行基本药物政策的主要依据。对二、三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纳入行业管理和评估体系;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作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重要依据之一。

三、组织保障和部门分工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多部门参与的系统工程,按照国家的政策框架,本市各相关行政部门应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使本市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各个工作环节顺利衔接、稳步实施,让人民群众真正从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中得到实惠。

市政府成立上海市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统筹组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相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兼任,成员单位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医改办)、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办、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监察局(市纠风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科委等部门组成。市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

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医改办)牵头建立本市基本药物制度的工作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市卫生局牵头并商有关部门遴选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完善基本药物网上集中公开采购工作,会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商务委做好基本药物统一配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促进医疗机构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基本药物生产经营质量监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疗保险办公室负责实施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保总额预付,完善基本药物报销政策。市财政局会同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医保办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市物价局负责制定基本药物价格,会同市卫生局调研制定药事服务费政策。市监察局(市纠风办)负责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查处。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本市沪产基本药物中标后的生产供应。市商务委负责研究和完善药品流通产业发展政策,指导推进本市医药企业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的发展,促进药品流通企业的整合。

请各区县卫生局接此文后立即传达至本辖区所有的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并做好相应的督促落实工作,确保其尽快完成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

附件: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2010版)

相关链接:

篇3:关于印发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的通知

本文通过对安岳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总体的现状进行描述, 并且重点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对医院、医生和患者的影响, 最后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基本药物制度在安岳县的实施现状

安岳县是我国第二人口大县, 拥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安岳县卫生服务网络是以公有制为主导, 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 拥有10个中心卫生院和69个乡镇卫生院, 其中有9个中心卫生院与当地镇卫生院合并。2004年, 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 该县全面实施农村卫生改革:乡镇卫生院数量比改革前减少25.8%;乡镇卫生院全部收归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并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乡镇卫生院推行全员聘用制改革等。2005年11月, 该县被确定为全省2006年启动的第三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 当年参合率达79.35%。2009年《意见》的出台, 我国新一轮的医疗改革拉开了序幕, 安岳县被作为四川省第一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11个试点县之一, 为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在安岳县农村卫生院的实施, 同时也启动了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 包括编制、人事、分配、补偿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 也对安岳县试点的医院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 如医疗器械、电子化设备等前期准备工作, 并在2010年3月左右正式实施。2010年末, 因为国家支持安岳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从而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县, 当地患者在当地公立医院消费中药在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可以达到120%。于是基本药物制度在安岳县的实施呈现出新现象。

2 基本药物制度对医院的影响

基本药物制度目前的主要实施对象是基层医疗机构, 医院就是该制度的实施主体。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够促进居民健康, 提高服务质量, 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获取居民信任, 吸引更多患者就医, 提高业务收入;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够从药品中获取收益。对于基本药物制度, 他们有较强的实施能力, 但实施的意愿降低, 因为基本药物制度减少了药品经营收益, 影响了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情况, 在基层医疗机构也出现了新情形。

2.1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的合计收入实现稳步的增长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 2008~2010年, S卫生院的总收入环比上升了26.3%、8.73%。从这两组数据看来,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让医院的总收入的涨幅有所下降, 降幅超过了60%。虽然2011年医院收入增长率大幅放缓, 但是医院的收入还是在上升中。由于财政补偿相关的配套政策没有及时相应的出台, 2010年和2011年财政补偿又没有及时兑现, 于是给医院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如表1) 。

2.2 大量人员向二三级未实施该制度的公立医院流动

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 乡镇卫生院收入减少, 在业务收入锐减而财政资金又不能完全弥补的情况下, 医院只能预发职工部分工资, 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人心不稳导致人才流失。该院实施改制后, 人员的流动比例超过10%, 其中包括新进人员到从业经验在10年以上的业务骨干等各层级人员。此外, 基层医疗机构一般为专科类医学人才, 缺乏经过专业系统学习的本科及以上的医学人才, 也难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的加入。

3 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生的影响

医疗市场不同于其它市场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其高度的信息不对称。而且医疗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对于病情的诊断、用药的情况以及所付出的费用等很多患者都不知情, 处于绝对的信息劣势地位, 被动地接受服务。

3.1 医生与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源于保险业, 指人们利用市场的不成熟或者市场的扭曲, 违背一般社会道德规范而做出符合经济理性的举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财政资金按照医院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销售额的15%补偿给医院作为收入, 医院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医生收入。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医疗市场上, 医生在药品的使用上具有绝对的主动权, 于是他们为了实现更高的基药销售额获得更多的补偿资金而开出药费更加昂贵的药方。而这正好与实施基本药物的真正意图南辕北辙。

3.2 医生的得益矩阵

现代社会, 患者患病可以有两种选择, 就诊与不就诊。患者选择不就诊的收益是不确定的:有些患者具有自我恢复能力;不就诊的患者可能受到病害的侵扰而得到负的效用水平, 患者也可能选择在其它的医疗机构就诊, 可能面临用较少的费用治愈或用较高的费用没有之用等四种可能, 所以患者选择不就诊的收益不确定。患者选择就诊后, 无论是处方的价格是高价还是低价都高于患者不就诊的收益, 对医生都是无差别的。

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越高的药品销售额便有越高的政府补偿资金, 医院的收入业绩越高医生便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在自我利益的驱动下, 医生便选择有利于增加自己收益的博弈路径, 于是c>d。而患者在医院就诊希望物美价廉, 患者主观意愿希望能够实现低价的博弈结果, 即b>c。博弈双方在得益结果的选择方面存在着冲突, 由于博弈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及患者的完全被动状态, 医生往往是博弈结果的胜利方, 即高价的博弈结果, 于是药品价格不断上升 (如图1) 。

4 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的影响

患者在整个医疗系统系统里是最弱势的一方, 他们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被动地接受一切的选择。通过对于患者在医院就诊所承担的平均价格水平说明患者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福利水平的变化状况, 基药目录90%属于西药, 其余是中成药或简单的器械, 所以主要研究西药的价格变化。

4.1 患者承担逐渐升高的西药价格水平

2008年每张处方的药品平均价格水平为34.4387元, 2009年每张处方的药品平均价格水平为39.9323元, 平均价格水平的增长率为15.95%。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2010年每张处方的平均价格水平为46.3233, 较去年上升了16%, 2011年西药门诊处方的平均价格为50.5001元, 较2010年增长9.02%。患者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所承担的平均价格水平不断上升, 并且增长的幅度也是呈现上升状态 (如表2) 。

在西药的住院部上, 患者消费的药品, 2008年每张处方的平均价格水平为109.2664元, 2009年的平均价格水平为142.9274元, 平均价格的上涨幅度为30.8%。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第一年内, 住院部的每张处方的平均价格水平为149.8165元, 仍然处于上升状态, 只不过平均价格水平的上涨幅度有所减缓, 为4.82% (如表3) 。

总体而言,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患者所承担的药品费仍然是上升的状态, 只不过上涨的幅度有所减缓。

4.2 患者所承担的中药价格水平不断上升

整个基本药物制度里国家和省级所颁布的国家药物目录都几乎没有涉及到中药。然而现实中患者就诊对中药的消费不可避免。更为重要的是, 安岳县在中医药事业方面的成绩卓著, 国家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010年末开始安岳县的患者就诊时消费中药可以在新农合按照消费格的120%进行报销。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有主动对中药的消费的动机, 于是S卫生院对中药的消费出现了新的特征。

中药的销售量在收入水平上表现为持续的不断上升, 中药的消费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 而中药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对中药的总体消费价格的上升, 以致平均价格水平呈现较大波动水平的上升趋势, 特别是在提高对中药在新农合的报销率后。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看, 2010年末住院部门相对于门诊来说在平均价格水平有更高的增长率, 如在2010年6月住院平均价格的增长率为81.3%, 2011年3月住院平均价格的增长率为322.0%。在另一方面, 中医对西医又有着一定的替代性, 该地区中医的特殊优惠鼓励了医生和患者对中药的使用率, 而医院本身和医生就缺乏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医院, 也就会扩大人们对中药的消费。这一切的发生会降低基本药物制度的效用, 从而在另一方面提高患者所承担的价格水平 (如表4) 。

5 建议与评价

5.1 有效控制医疗服务价格, 制定指导价格

基本药物制度的宗旨就是解决“看病贵”问题, 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价格。基药制度实施后, 乡镇卫生院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补偿。医院的整体收入情况处于上升状态, 但是基药目录里的药品收入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财政补偿资金额取决于医院对基药的消费量。为此医院要想获得更高的收入便可通过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得以实现, 国家应有效地对医疗服务的价格进行控制, 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指导价格;医疗服务的价格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国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医用商品价格指数的变化而合理调整;形成多元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办法。

5.2 规范省级药品挂网招标的流程等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降低药品价格, 解决日益严重的“看病贵”的问题。然而基药制度实施后, 医院的收入和患者所承担的西药和中药价格水品都在不断提高。为防止药品价格的进一步上升, 对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应该规范整个药品挂网招标的整个流程, 制止政府在招标过程寻租, 也要避免相关利益集团对此的操控, 遏制药品价格的上升。

5.3 制定配套政策, 避免地区的中药支持政策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冲击

由于医院和医生收入的降低而本身基药制度的实施意愿低, 该地区的中药的优惠政策正好可以弥补西药减少的收入。中药的优惠对于医院、医生和患者都是有利的, 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了一定的冲突, 各方主体都有加大中药消费的意愿来避免基药制度的自身影响。省级卫生厅应考虑到地区的特殊性问题, 制定相应配套措施避免中药的发展对基药制度实施的影响。

摘要:基本药物制度在安岳县实施已近两年了, 在2010年末又推出支持中医事业发展的新政策, 于是基本药物制度在该地区的实施便呈现出新的特征。通过分析安岳县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各利益相关者的现状, 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中医,博弈论,安岳县

参考文献

[1]刘邦智, 四川省农村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6:564-567.

[2]彭婧、江启成, 基本药物制度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1, 5.

[3]张瑞华、陈春素、吴艳飞、陈晓佳, 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思考[J].中国药业, 2011, 22:1-3.

[4]余玉清、陈天明, 从基层医生角度思考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1, 3:16-17.

[5]陈共, 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86-88

篇4:关于印发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的通知

关键词:村卫生室;财政支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村卫生室是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前沿。在村卫生室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村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进而转变村卫生室“以药养医”的旧机制。莱芜市立足市情,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积极改革创新,加大对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

一、基本情况和做法

近年来,莱芜市按照中央、省统一部署,将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纳入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等文件,作出了部署安排,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莱芜市有1070个行政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949个,村医2262人,其中省统一规划的村卫生室456个,村医1293人。2012年6月,我市949家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对此,我们在三个方面对这项工作的开展给予财政支持。

在政策补助方面,主要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医疗服务收入(一般诊疗费)和绩效补助3个渠道对村卫生室给予资金补偿: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合理划分镇村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基本卫生服务经费中的40%,用来安排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村卫生室年底百分制考核结果,予以核拨,得分90分以上的予以全额拨付;二是基本医疗服务收入。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村卫生室可以收取一般诊疗费,一般诊疗费6元/人次,其中个人承担1元,新农合支付5元。三是绩效补助。按照每服务1000人补助6000元的标准对村医进行补助,其中省及以上财政补助40%,市、区分别补助剩余部分的30%和70%,实行绩效考核和以奖代补。

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方面,2007年开始,莱芜市对省统一规划的456处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在对每处村卫生室省补助1.5万元的基础上,市、区两级财政各配套补助5000元,实现了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具备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网络等基本条件,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中医针灸理疗室“五室分开”,农村群众的就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在村医业务培训方面,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要求,我市村卫生室由所在镇卫生院领办,在不改变村医身份和村卫生室法人财产关系的前提下,拿出部分财政资金,由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镇卫生院采取集中培训、临床进修、对口帮扶、学历教育等多方式,对村医进行强化培训60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村医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通过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一是村卫生室次均门诊费用下降明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村卫生室次均门诊费用由2011年的28.47元下降到25.95元,下降了8.85%。二是基本药物价格下降明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全市村卫生室药品加成率在100%左右,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76.9%,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平均加成率下降到20%左右,药品收入占比下降到50%以下。例如一个成人打清开灵、头孢等相同药物,实施零差率前,新农合报销后个人承担28元左右,而实施后,个人只负担10多元,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医药负担。三是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保障。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一方面抑制了大病小病医生滥用抗生素的势头,用药结构得到调整和改善,另一方面村卫生室利用中医药未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政策机遇,将中医药作为自身增收的重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地保障了群众的健康权益。

二、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是遴选的基本药物与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国家制定基本药物目录后,山东省在此基础上增补了多种药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村医反映增补的药品种类未考虑农村地区疾病谱状况及不同疾病病种需求的多样性,特别是缺乏慢性病、儿童疾病用药等特色用药,部分药品不容易保存不适合在村卫生室配备。同时,一些大型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疗效确切的药品中标率比较低,许多百姓常用药物不在基本药物范围之内。在基本药物目录的影响下,村民用药品种减少,用药选择权弱化,促使其向上级医院分流。二是个别基本药物网上采购价格相比其他渠道偏高。很多群众和村医反映,从省采购平台上采购的个别药品价格,与原渠道招标采购价相比偏高。三是药品到位不及时。由于村卫生室分布较为分散、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药品用量相对有限、基本药物价格较低等多方面的原因,运送成本相对偏高。药品企业只将药品配送至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一般利用到镇里办事的时机,捎带回需要的药品,导致农村卫生室时常出现基本药物缺货、断货现象。从调查的村卫生室来看,2日到货率仅为60%-70%,有时需要7-8天。四是村医利益未得到充分保障。一方面,由于村卫生室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后,村医收入下降明显。据调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村医人均年均收入在2.5万元左右,而实施后,只有1.5万元左右,导致相当部分村医外出兼职打工,扩展收入渠道。另一方面,村医养老保险制度未建立,目前全市村医中只有1/4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且大多数由个人缴纳,1/4参加新农保。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村医迫切希望参加适合自身情况的养老保险,解除后顾之忧。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乡村医生的补偿机制。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是村卫生室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为保证乡村医生获得稳定的收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的顺利实施,在明确各级政府补偿责任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补偿政策。一是由中央或省级财政给予村医保底收入补助,保证村医收入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倍左右;二是对村卫生室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如水费、电费、办公费、机动车耗油费等),划片分类定级,进行综合测算,视财力给予适当补助。

(二)建立乡村医生的保障机制。为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各地要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以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如政府出钱为村医购买养老保险,或对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为被聘用的村医统一办理养老保险。

(三)建立乡村医生的激励机制。探索实行星级村卫生室和优秀村医评选制度,从建设标准、管理科学、医技精湛、服务优良、环境温馨等5个方面,将全市村卫生室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类别,分组评选星级村卫生室,同时实行星级累积制度,只有取得较低星级并满足一定条件后,才能评定更高一级星级卫生室。优秀村医也全部从星级卫生室中评选。对于星级卫生室和优秀村医,给予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政治待遇等扶持政策,促使村卫生室服务水平提高。同时,建立先进帮后进、后进学先进的机制,整体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平。

篇5: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

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

1、政府补偿、药品无利、百姓受益

2、政府补偿,药价最低,社区卫生回归公益性

3、实行药品零差率,百姓看病得实惠

4、基本药物惠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5、保障基本用药,提高健康水平

6、积极执行新医改政策,大力推进基本药物制度

7、基本药物,安全有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8、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

9、基本药物,基本医疗,双向转诊,根本保障

10、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打造便民惠民工程

11、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努力减轻群众药费负担

12、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层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篇6: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

度宣传标语

1、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努力减轻群众药费负担

2、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安全

3、积极落实新医改政策,大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

4、基本药物 质优价廉 安全有效 公平可及

5、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6、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7、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8、基本药物惠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9、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提高健康水平

篇7:关于印发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的通知

卫药政发[2009]7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监察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商务厅(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

为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制定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已经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卫生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监察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商务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为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现就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流通、使用、定价、报销、监测评价等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相衔接。

二、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解决制定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问题,确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框架,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和调整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工作方案,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委员会由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卫生部,承担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三、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充分考虑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保障能力的基础上,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基本保障、临床首选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的要求,参照国际经验,合理确定我国基本药物品种(剂型)和数量。2009年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四、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动态调整管理。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疾病谱变化、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科学技术进步等情况,不断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每3年调整一次。必要时,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适时组织调整。

五、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规范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完善医药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促进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整合。

六、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以政府为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相关机构按《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由招标选择的药品生产企业、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或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药品配送费用经招标确定。其他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基本药物采购方式由各地确定。

七、各地应重点结合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和保障能力,具体制定参与投标的基本药物生产、经营企业资格条件。药品招标采购要坚持“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坚持全国统一市场,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公平竞争。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逐步形成全国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信息网络。

八、完善国家药品储备制度,确保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基本药物生产供应。

九、加强基本药物购销合同管理。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

疗卫生机构按照《合同法》等规定,根据集中采购结果签订合同,履行药品购销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合同中应明确品种、规格、数量、价格、回款时间、履约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检查。

十、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制定零售指导价格要加强成本调查监审和招标价格等市场购销价格及配送费用的监测,在保持生产企业合理盈利的基础上,压缩不合理营销费用。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原则上按药品通用名称制定公布,不区分具体生产经营企业。

十一、在国家零售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形成的统一采购价格、配送费用及药品加成政策确定本地区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具体零售价格。鼓励各地在确保产品质量和配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探索进一步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的采购方式,并探索设定基本药物标底价格,避免企业恶性竞争。

十二、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市、区),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各地要按国家规定落实相关政府补助政策。

十三、建立基本药物优先和合理使用制度。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初期,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确需配备、使用非目录药品,暂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确定,并报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备案。配备使用的非目录药品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和规定。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达到一定使用比例,具体使用比例由卫生行政部门确定。

医疗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加强合理用药管理,确保规范使用基本药物。

十四、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使用非目录药品品种数量,应坚持防治必需、结合当地财政承受能力和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从严掌握。具体品种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发展改革(价格)、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中医药等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甲类)范围内选择,确因地方特殊疾病治疗必需的,也可从目录(乙类)中选择。增加药品应是多家企业生产品种。

民族自治区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以外的民族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十五、患者凭处方可以到零售药店购买药物。零售药店必须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或其他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对处方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核,依据处方正确调配、销售药品。

十六、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具体办法按医疗保障有关规定执行。

十七、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基本药物生产、配送质量规范,对基本药物定期进行质量抽检,并向社会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加强和完善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药品召回管理制度,保证用药安全。

十八、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完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价格和报销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发挥行政监督、技术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对基本药物制度实

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发布监测评估报告等相关信息,促进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

十九、2009年,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二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要加强合理用药舆论宣传与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全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信赖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篇8:浅析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过程

2009年—2012年, 是中国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3年。基本药物的遴选, 主要是制定出《基本药物目录》, 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使用、报销、临床指南和合理用药等后续工作都依赖于基本药物目录的内容来开展。我国现行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 》 (2009版) 于2009年9月21日起开始施行, 目录共收载307个品种[2], 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主要依据临床药理学分类, 共205个品种;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分类, 共102个品种;中药饮片不列具体品种, 用文字表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后, 各省为保障医疗机构基本医疗服务用药的需求, 相应出台了省增补目录, 其中, 广东省《增补品种目录》244个品种, 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120个品种, 中成药124个品种。部分市为了平稳过渡, 又跟据具体需求出台了基本药物目录外补充品种, 例如广州市增补了《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配备使用的129种基本药物目录外药品》, 共129个增补品种。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卫生保障系统的药品筹资能力、新药的不断产生、疾病谱等的变化, 药物政策也需要随之调整、变化、优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第九条指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保持数量相对稳定的基础上, 实行动态管理, 原则上3年调整1次, 也就是说《国家基本药目录》将会在2012年进行调整。

目前, 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试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有2年多,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展以省为单位实施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 通过对基本药物以带量招标, 达到降低基本药物价格的目的;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求全部配备及使用基本药物, 并实施零差率销售, 取消了药品原先15%的加成收入;各市、县级财政按“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原则从各种途径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补助;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基本药物货款由县 (市、区) 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统一结算支付, 确保基本药物货款及时足额划拨支付。

具体情况, 以广东省为例, 集中采购工作以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招标和采购结合, 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 一次完成采购全过程[3]。采用“双信封”的招标制度, 即在编制标书时分别编制经济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 企业同时投2份标书。经济技术标书主要对企业生产规模、配送能力、销售额、市场信誉记录、基本药物市场占有率和临床覆盖率以及基本药物处方和工艺核查情况, GMP、GSP、GAP资质认证情况, 药品质量抽验抽查历史情况, 电子监管能力, 出厂价格备案和质量授权人制度实施情况等指标进行评审, 保证基本药物质量。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为政府建立的非营利性网上采购系统, 面向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提供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结算服务[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购基本药物必须从中标品种中选择, 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基本药物货款由县 (市、区) 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统一结算支付, 确保基本药物货款及时足额划拨支付。

2年多来, 政府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高度重视, 通过全国上下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 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也逐步察觉到了某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例如有些临床必备的低价急救药品没有中标, 使临床用药受到限制;基本药物品种无法满足老百姓的全部需求, 引起部分患者的抵触情绪;药品中标配送企业过度分散, 给集中支付带来的工作量压力;部分地区财政没有足够的药款周转资金等等问题, 需要我们从药品招标、目录调整、财政支持等各个环节逐步去协调。通过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引导群众常见病、多发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解决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 合理调配医疗卫生资源, 首先必须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群众心目中的信任度, 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然而, 实际实施过程中, 由于用药受限制, 使得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不放弃某些原先临床开展的项目, 将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 与基本药物实施的目标互相矛盾。基本药物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不可或缺, 临床使用应当优先, 但目录外药品特别是非处方药还是应该继续保留, 方便患者用药。或许我们可以从“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转变为“按一定比例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去探讨解决办法, 适当扩大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范围, 保证临床治疗的安全开展, 方便慢性病患者取药, 提高社会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可度。相信, 这样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埋怨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化解。

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的实践过程可知, 合理调整基本药物目录, 从药品的生产、招标、采购、药款结算等各环节不断完善基本药物供应体系, 有效整合资源, 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基层部分) 》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基层部分) 》的学习与应用, 逐步改善群众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 增强国民体质, 维护社会公平, 减轻群众医药经济负担, 以有限的资源、经济投入, 争取最大程度地解决患者的病痛, 是我们卫生事业改革的目标和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药政发[2009]78号《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Z].2009-08-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令第69号《国家基本药物目录》[Z].2009-08-18.

[3]广东省卫生厅.粤卫办 (2011) 73号《2011年广东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方案》[Z].2011-11-18.

篇9:关于印发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的通知

2010年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总结实施的特点:①中心所用药品全部为基本药物;②参加统一招标、统一配送,不允许单位自行采购;③全部零差价销售;④政府进行补贴;⑤各级医保对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本文对国家基本药物在的实施效果及对社区卫生机构的影响和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希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

实施效果

次均处方药品价格下降:根据2010年6月~2011年6月同期次均处方药品价格比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价格有了较大幅度下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次均处方药品价格87.6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次均处方药品价格56.7元,同期相比药品价格下降了35.2%;基本药物使用率达100%;统计结果显示次均处方药品种数、含激素处方比例、含注射剂处方比例三项指标的年度变化不明显。

门诊诊疗人次增加: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由于药品价格、零差率销售的变化,带来了门诊诊疗人次较大幅度增加,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6月~2011年6月同期相比,门诊诊疗人次增加了46%。

促进机构合理用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及处方集用药,促进了医师合理用药的积极性,为提高疗效,医师在给药途径、剂型剂量、给药时间间隔、用药时间及疗程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如以往术前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现象转变为强化术前消毒隔离控制及加强控制院内感染各项措施。

加强了药品监管责任:药品统一招标、统一采购使得药品质量有了保证,避免了各机构分散采购引起的不同剂型不同厂商不同价格问题,省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及药管中心成为药品质量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第一责任人,对药品的来源、质量等问题负责,明确了部门职责,做到了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产生的影响

建立了稳定完善的财政补偿机制:零差率销售取消了药品加成,机构缺少药品收入,其差额财政足额补助,同时,对机构运行经费、人员工资、设备购置、基本建设支出等也给予解决,通过药品零差率销售,扭转了以药养医的局面。

社区卫生机构功能定位趋于明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项目的实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回归公益性、强化了其保障居民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作用,社区卫生机构将以往以坐诊医疗为主体的功能定位转变为医疗、预防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急救治等综合功能,社区卫生机构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网底。

医务人员职业操守与社会形象得以提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切断了“医”“药”之间的利益链,大处方、药品回扣等问题逐渐消除,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与社会形象得以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

患者就医流向有了变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社区卫生机构用药受到很大限制,以前在社区就诊的老年人、慢性患者、普通急诊患者、妇科患者、儿科患者等由于无法再在社区卫生机构得到适宜药品而被迫流向专科医院或二、三级医院,统计数据显示,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社区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增加,但住院人次无明显变化或呈一定幅度下降。

存在问题

基本药物目录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根据西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使用基本药物”“不得再使用非基本药物”。但是,现基本药物目录与社区卫生机构的实际用药需求有较大差距,如已在临床长期使用的心脑血管病用药、消化系统药、肝脏用药、妇科用药、儿科用药等均不在基药目录内,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基本就医权利和保障医疗公平,也造成医疗资源与医保资金的不必要浪费。

基本药物配送不及时:因社区卫生机构药品使用量小,使用品种分散,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在药品配送上积极性不高,相关规定又不允许单位自购药品,机构常存在药品短缺现象,药管中心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影响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

基本药物使用缺乏激励机制:虽然国家大力提倡使用基本药物,但在群众与执业医师两个层面均存在使用基本药物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原因为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力度不够,仅有行政层面的强制要求,而群众对过度使用新特药及滥用抗生素损害健康认识不深,用药受药品广告影响深。机构尚未出台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执业医师使用基本药物,因此,基本药物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針对性建议

允许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本药物及自购部分急救药品:为满足临床需要可允许机构自购部分急救药品及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本药物,可规定年非基本药物使用量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30%。

鼓励开展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保证疗效避免经验性用药,应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根据结果使用对应的抗生素及基本药物:①可以有效促进合理用药;②可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③有助于减少医保资金的浪费。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有效使用基本药物的绩效考核制度:一项制度的确定和实施,需要广泛的宣传动员,需要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因此,有关部门需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可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制作公益广告等,多渠道宣传。对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主体执业医师建立有效地绩效考评及监管措施,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廖卫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用药的影响[J].医学新知,2011,24.

篇10:关于印发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标语的通知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黑基药办发〔2010〕10号

各市(行署)医改办:

根据卫生部等九部委制定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规定,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黑龙江省基本药物配送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给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附件:《黑龙江省基本药物配送管理办法(试行)》

二〇一〇年三月四日

附件:

黑龙江省基本药物配送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医疗机构)统一招标采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以简称药品)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配送药品的质量、数量、方便、快捷。根据《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结合我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医疗机构药品配送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行政区划内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医疗机构和基本药物配送企业。

第三条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医疗机构统一招标采购药品实行配送企业负责配送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配送模式。

第二章 配送企业资质及遴选

第四条 配送企业的资质条件

1、取得药品经营许可、通过GSP认证;

2、拥有与配送业务相适应的仓储、运输设施设备,企业注册和物流设施位于申报配送的地区优先考虑;

3、具备现代医药物流及配套计算机信息系统,有较强的药品配送响应能力,能保证本区域基本药物及时供应;

4、连续三年在本市药品经营行业中,经营规模、销售额、利税率、资产负债率等综合指标位居同行业前列;

5、近年来未发生药品质量事故,无药品GSP跟踪或飞行检查不合格情况,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

第五条 配送企业的遴选,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工商、药监等部门对配送企业资质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配送企业名单在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网站公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可登录黑龙江省政府采购网()药品采购平台,在已通过资质审核的基本药物配送企业中遴选一家配送企业为本行政区域内唯一的基本药物配送企业,确定的药品配送企业承担该区域内的基本药物统一配送任务,并建立组织机构、制度、职责、过程管理、设施设备和配送服务平台等方面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配送环节有效运行,对配送的药品质量负责。鼓励非试点地区的县(市、区)参照本办法进行基本药物配送,其他各级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也必须由已通过审核的配送企业配送。

第六条 经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同意,乡镇卫生院可接受配送企业委托负责辖区村卫生室的药品配送供应工作。

第三章 配送企业职责

第七条 建立横跨配送区域,覆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村医疗机构的集约化药品统一配送服务体系,形成县(市、区)、乡、村三级配送服务网络,实现中标药品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目标,满足城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多元化的药品配送需求。

第八条 搭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药品配送网络服务信息平台,随时沟通与医疗机构、中标企业之间的药品供需信息。

第九条 建立配送药品质量体系,设置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对配送药品质量负全责。

第十条 配送企业必须严格履行合同,不得从中标生产企业以外的供货渠道采购中标药品。配送企业不得将中标药品再次委托其它企业配送。

第十一条 建立快速、高效、反应灵敏、灵活多样的配送机制,保证配送及时快捷、安全可靠,保障临床用药需求。城市和乡村急救药品分别于2-4小时送到,一般药品分别于12-24小时送到,节假日照常配送。

第十二条 对国家实行特殊管理,不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暂不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尚未纳入统一招标采购目录新研制的药品和临床用量较小、价格低廉、临床不易滥用以及临床需要的急救药品要建立采购储备,满足医疗机构需求。

第十三条 收集配送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并按规定及时报有关部门。

第十四条 建立配送服务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听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配送环节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配送药品一体化管理

第十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对辖区内中标药品配送使用实行一体化管理。

第十六条 一体化药品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统一用药目录:严格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基层部分)统一招标采购配送和配备药品。

(二)统一价格: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医疗机构实行零利润销售,让群众用上低价放心药。

(三)统一配送:严格由已经选定的配送企业统一配送,严格购进中标企业的中标品种,严格依据医疗机构提供的用药计划及时配送。

(四)统一制度:建立药品采购管理、使用制度和处方使用制度。

第五章 配送企业质量管理

第十七条 成立质量管理领导机构,加强质量管理,依法履行职能。

第十八条 具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学专业知识的负人,其负责人和从业人员须通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合格,方可上岗;并定期进行法律法规、药学专业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建立档案。

第十九条 每年应组织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患有精神病、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从业人员,应调离直接接触药品的岗位。

第二十条 需异地设立库房,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按下列条件审查验收。

1、仓储面积不得小于200m2,库房内地面、墙壁、顶棚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

2、具有避光、通风、排水及保证储存药品质量的设施设备;

3、具有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蝇和防鸟等设施;

4、具有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施;

5、具有适宜拆零及拼箱发货的工作场所和包装物料等的储存场所及设施。

6、库区地面平整,无积水和杂草,无污染源。

第二十一条 应向中标人索取《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GMP或GSP认证证书、药品批准证明文件、药品出厂批检验报告、《进口药品注册证》、口岸药品检验报告、企业法人授权委托书及票据等证明材料。

第二十二条 严把药品质量关,对出入库药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文件逐一检查,并做好验收复核记录,由验收复核人员签名。验收复核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品名(通用名)、剂型、规格、数量、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中标单位、药品质量检验报告等内容。验收复核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第二十三条 按《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对在库药品进行养护和检查,并做好养护记录。

第二十四条 使用药品专用运输工具配送药品,对有特殊温度要求的药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药品质量。

第二十五条 对配送过程中出现的药品质量问题及投诉举报,做好记录、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处理,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六章 配送服务费用

第二十六条 配送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省物价局核定的基本药物统一招标采购价格,配送费为药品中标价格的6-8%。

第七章 配送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各级卫生、纠风、物价、药监、工商部门要严格执行《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和《黑龙江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送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中标药品和供货渠道的监管,以确保从配送企业购进中标企业的合法药品,并加大行政监督和药品抽检,确保药品质量。

第二十八条 各级物价部门应加强对中标药品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管,确保统一招标采购价格政策的执行。

第二十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中标药品采购使用的监管,同时建立配送企业的信用评价制度,各级医疗机构应向卫生行政部门反馈配送信息。

第三十条 违法违规行为及处理:

配送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情节较轻的给予挂网警告;情节较重的列入不良记录、取消配送资格。对涉嫌违法的,移交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1、在采购活动中提供虚假证明文件;

2、不供货、不足量供货、不及时供货或仅对部分医疗卫生机构供货的;

3、以非中标(入围)品种替代中标(入围)品种配送,提供不合格的药品;

4、不按规定购货、开具销售发票;

5、不按规定进行网上配送活动(包括采购单响应、配送、退换货等);

6、配送处理时未在网上填写供货药品的批号及有效期等;

7、向采购人提供各种“回扣”“违反规定的赞助”以及向科室和个人提供“开单提成费”等违纪违规行为;

8、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其它违约违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建立药品配送企业基本药物配送积分考核制度。在一个采购周期内,对药品配送企业配送基本药物情况进行积分考核,积分考核达90分及以上为合格,90分以下为不合格。凡积分考核不合格的药品经营企业,三年内不得参与黑龙江省基本药物的配送工作。

第三十二条 药品配送企业积分考核的内容及标准:

(一)具有满足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用药需求的供应能力,能及时组织货源,保质保量供应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的药品。基本分值30分。

凡医疗卫生机构投诉未按订单要求的品牌和数量进行配送的,每个品规每发生一次,扣3分,扣完为止。

(二)不论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量大小,药品经营企业均应切实做到一般药品不超过24小时,急救用药不超过12小时配送到位,并认真履行相关的伴随服务。少数边远山区的配送时限由医疗机构与配送企业协商解决,并列入购销合同。分值30分。

凡医疗卫生机构投诉未及时配送的,每个品规每发生一次扣3分,扣完为止。

(三)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GSP等相关法律法规,按规定存储、运输、销售基本药物。分值20分。

凡被药监部门通报违反上述规定的,每发生一次,扣5分,扣完为止。

(四)对医疗机构网上采购订单及时响应,并及时进行发货确认及到款确认操作。分值20分。

未按规定进行网上确认操作的,每个品规每发生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黑龙江省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上一篇:我的好玩老爸作文下一篇:教师橱窗自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