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的探究教学设计

2024-08-22

动能定理的探究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动能定理的探究教学设计

专题三第一讲作业2——动能定理的探究教学设计

发布者:吴晓琳发布日期:2011-08-02 15:05:10.0

【教材分析】

动能定理是力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它的应用贯穿于以后的许 多章节,但该节内容又是学生第一次定量的研究能量,所以本节要求 学生通过做功转化成其它能量的数学描述,了解动能的概念。

【学情分析】

初中时学生已学过了动能的初步知识,这为本节教学奠定了一定 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 定量关系,为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做好铺 垫。

【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创设、模拟和再现了一种类似科学探索研究的情境、途径 和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以科学研究者的身份,采用实验探究研究 方法,主动探索发现和获取知识,并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研究中的艰辛 和乐趣。本课教学设计的主线为: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设计实验-实 验探究-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动能的概念,会利用实验探究认识外力做功 与动能的变化关系。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和简单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学生讨论与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 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数据记录、数据处理等培养学生利用实验解决 物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动能的概念,实验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 系,为理论推导动能定理奠定实验基础。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外力(重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定量关系。【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知识】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2.动能的大小:EK=1/2mv2

可见,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m越大Ek越大; v大Ek越大。

【问题】

1.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动能如何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2.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G与其动能的变化量 ΔEk有何关系?

3.你能否利用下面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重力所 做的功与动能的变化量的关系?提供的器材有:电火花式打点计时 器、纸带、重锤、刻度尺。4.如何设计实验?为什么这样设计?

5.需要测量和记录哪些数据?请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6.如何利用实验数据计算重力所做的功WG和动能的变化量 ΔEk?

7.如何正确处理实验数据?请设计一个数据处理结果的表格。8.请发挥你的想象,猜测一下实验的结果是什么?

二、课堂教学 【师】什么是动能?

【生】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师】一个运动的物体,其动能的大小如何计算? 【生】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一半,即: EK=1/2mv2

【实验演示】让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师】小球的速度如何变化?动能如何变化? 【生】小球速度越来越大,动能也越来越大。【生活实例】列车离站加速行驶时,速度越来越大,即动能越来 越大;刹车后,速度越来越小,即动能越来越小。

【师】什么原因导致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 【生】是由于外力对物体做了功。

【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量之间到底有什么定量关系?分 组讨论设计实验的出发点是什么?

【生】设计实验中必须能定量计算外力做的功和动能的大小。【师】设计实验有哪些原则?

【生】科学性,可操作性,简单性原则……

【师】下面大家从已有知识出发,分组讨论设计能完成这个任务 的实验方案。

【生讨论】重力做功是恒力做功容易定量计算,弹簧弹力做功是 变力做功不能直接定量计算,摩擦力做功还要测量动摩擦因数,过于 麻烦。为了研究方便,以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重力做功为例,研究重力 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改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比较可行。【师】大家分析的非常有道理,抓住了问题的关键。需要哪些器 材能实现大家的实验设想?

【生讨论】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纸带、带夹重锤,刻度尺。【师】动能中有物理的质量,为什么大家不用天平测质量呢? 【师生讨论】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和物体动能中都有 质量,可以把物体的质量作为单位处理。

【实验探究】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关系 1.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纸带、带夹重锤 刻度尺。

2.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提供的实验器材,在小组讨 论的基础上,写出你们的实验方案。讨论时请围绕下列问题进行:如 何设计具体操作方案?(实验结束后叫学生上台演示其实验操作过 程)

【师生探讨】将打点计时器侧放于桌面上,使限位孔伸出桌面 外,将夹有重锤的纸带从下向上穿过限位孔,用手压住打点计时器,另一手握住纸带的上端,使纸带竖直,重锤紧靠在下边的限位孔处,开启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工作,然后放手,使纸带在重锤的带动下自由 下落。可以看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了一系列点,利用打了点 的纸带来计算重力所做的WG与动能变化量ΔEK的定量关系。

(2)如何计算重力所做的功WG和动能的变化量ΔEk? 【师生探讨】在纸带上取两个合适的点(如下图中纸带上的B点 和E点),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采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求 出打点计时器打B、E两点时,重锤的速度vB和vE,再根据动能的计 算式 计算在B、E两点时的动能及其动能的差值ΔEk。

(3)需要测量和记录哪些实验数据?(实验后让学生用图示方 式板书出来)

(4)如何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学生板书并填入实验记录的 数据)

3.操作实验,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教师参预指导。4.数据处理表格(学生板书并填入数据处理结果)。5.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生】通过数据处理可知:重力所做的功WG与物体动能的改变 量ΔEk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相等的。

找一个学生上台系统演示一遍做的过程,并指导讲解注意事项,对这个学生的操作给出正确的评价。

6、结论的推广: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 W合=ΔEk=Ek2-Ek1

说明:上面的表达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动能定理。

三、课后思考

1.实验改进:你是否想到了其它实验方法?

2.注意事项:实验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你打算如 何控制这些因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理论推导:请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知识创设物理情景 从理论上推导动能定理。

篇2:动能定理的探究教学设计

探究式教学法在动能定理教学中的尝试

文/龚庆春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研究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和推翻另一个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就不是消极掌握的,而是获取的,即靠积极的努力获得的。

这就是“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思想,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我在教学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粗浅尝试。现以中职物理教材中的“动能定理”这一课题的教学为例,谈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在练习中讨论,寻找规律

一开始上课,将学生分组,打出练习让学生讨论并完成。在已知某物体的质量m,物体原来运动的速度v1和它发生一段位移后的速度v2的情况下,运用学过的运动学公式和牛顿运动定律,就下列四种情况,相应求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W:

1.用水平力拉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一段距离;

2.用水平力拉着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沿直线滑行一段距离;

3.用跟水平方向成角度的斜向上的力拉着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沿直线加速运动一段距离;

4.用平行于斜面的力拉着物体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一段距离。

从收集的各组的作答结果看,每组的情况基本一样,都遇到类似困难。如在讨论第2种情况时,学生对功的“正负”如何划定?在讨论第3种情况时,有些小组一时想不到可用“ma”来代替“F合”,导致无法入手。此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并让一些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说明自己的思路和做法,使这部分学生得到启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在动手做完练习后,均发现这四种情况中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都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1/2mv22-1/2mv12。

二、在自学中总结,揭示规律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必然的结果?这是不是力学中的又一条规律?学生在做完练习之后,自然就提出这些疑问。这时,教师不必直接回答学生,仅是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进一步思考问题。

由于学生是在研究了上述四种情况的基础上来研究课本的。因此,他们对课本上的内容,特别是一些结论性的叙述理解得就比较深刻了,部分学生在阅读课本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这一结论中“增加”二字的`含义是什么,通过启发,小组内互相讨论,他们就真正领会了“增加”二字的含义,“增加量”即为“变化量”,它可以“大于零”(表示物体动能增加),也可以“小于零”(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少),还可以“等于零”(表示物体动能不变)。

紧接着,师生对动能定理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又进行了讨论,对物理意义作了必要的说明,以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正确使用,举一反三。

三、在运用中比对,深化规律

练习分三步:

第一步,让学生解答一些说理题和讨论题。以便比较深刻地理解动能定理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注意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二步,解答计算题。通过练习,要求学生归纳出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要点(即明确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做功分析和状态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列出方程并求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这些要求再解答计算题。

第三步,选择难度较大的习题,要求学生先运用动能定理进行解答,再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解答(要求仅列出分析思路即可)。通过两种不同解法的练习,学生间交流会发现,这类习题中虽然没出现“功”字,也没有“能”字,但仍可运用动能定理比较方便地求解。若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来求解,费时较多,而且由于解题过程比较繁琐,极可能发生错误。通过运用、比对,学生对课本中所提的“由于动能定理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因此应用它来解题往往比较方便”就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至此,动能定理这一课题的新课教学任务便基本上完成了。

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对“动能定理”这一课题的教学作了尝试后,我有以下几点粗浅体会。

1.这样进行教学,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动能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思想上,则是立足于学生的学,在教学方法上,则是以学生自学为主,适当展开小组合作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具体说来,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练”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练”中发现规律,归纳总结出动能定理,在“练”中合作探究,也培养了团队精神;在“练”中加深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

2.这样进行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设置“问题情境”,充分相信学生能够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依靠自己(或集体)去解决问题,这样便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越是善于给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那么他们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积极地投入这种活动,障碍和困难就暴露得越加明显,从而使脑力劳动成为一种克服困难的过程。”

3.这样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紧张的脑力劳动中。他们一开始要克服困难,做好练习;接下来,要发现规律,归纳、总结出动能定理;再者则是通过分析、讨论,正确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所以,在这样的脑力劳动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和深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一种在日后实践中更完善地运用这些知识的志向。

我在“探究式教学法”方面仅仅做了一点尝试,总的说来,做得还不够,体会还不够深刻。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采取“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团结协作和探究精神,但花费的时间较多,有时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探索。

篇3:动能定理的探究教学设计

一、转变教学方式

例如在教学“动能定理概述”这一内容时, 笔者采用了实验演示的方式:让滑块A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 与静止的木块相碰, 推动木块做功。首先, 有两个关键的实验演示:一是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二是让不同质量的木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其次, 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两次实验演示, 描述现象, 说明原因。最后, 结合教师给出的例题, 总结出“动能定理”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 , 其数学表达式为:

通过上述公式, 我们需要明了W总和动能都是标量, 没有方向性。它是在功和能的基础上, 由牛顿定律推导而出, 即运动理论与功的结合公式。在解题过程中, 它是能量与运动的过渡公式。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 题设中出现力 (F) 、功 (W) 、位移 (S) 、速度 (v) 和质量 (m) 等物理变量时, 可利用“动能定理”从功的角度考虑问题, 使问题迎刃而解。我们知道, 力 (F)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与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可以是运动方向与运动速率的改变。从上述公式可知, 动能的大小与运动速率有关, 运动速率与运动位移有关。从功 (W) 的定义看, 运动位移 (S) 与力 (F) 决定了功 (W) 的多少。可见, 利用“动能定理”可有效解决基础物理问题。

二、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高中物理比较抽象且概念及规律较多, 学生难以理解, 甚至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 笔者在讲解有关“动能定理”的例题时, 先让学生总结规律、构建知识体系, 再由教师补充和修正,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1:在h米的高台上, 将一铁球以初始速率v1水平抛出, 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 求该铁球落地的速度。通过分析, 可得出两种解题思路:一是利用“动能定理”解题, 二是利用“速度分解”解题。那么, 哪种思路更简便呢?通过分析发现:利用“动能定理”解题, 只须知道物体位移始末状态的动能和重力所做的功。所以, 利用“动能定理”解题不仅简单快捷, 而且不易出错。此外, “动能定理”在“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及“全程做功”类的题目中同样具有解题的优越性。

例2:在高为h的地方, 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自由释放, 假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 (f) 不变, 且铁球在与地面碰撞时不损失能量, 试求铁球从开始到静止在地面的过程中所运动的路程总量。

通过分析可知:这是一道“分段做功”类的题目。我们可利用“动能定理”解答这类题目, 关键是直接将问题锁定在初动能与末动能上, 从而快速得出铁球运动的总路程为S=mgh/f。

在解答上述例题时, 笔者让学生写出解题过程, 并以投影方式展示学生的解题步骤, 然后指出其中的不足, 完善解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指出的关键问题是:“动能定理”是从能量的角度解决未知的物理量, 其主要涉及位移 (S) 与速度 (v) 。所以, 利用“动能定理”应具体注意三点:一是确定研究对象, 选择参考系;二是对研究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三是利用功的定义, 结合动能定理, 解决未知物理量。其中, 对研究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通常情况下是对其所受合力进行分析 (W总=F合S) 。当然, 计算总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所受合力共同作用于研究物体上时, 可利用W总=F合S进行计算;二是所受各力不同时作用于物体, 总功应为各阶段各力所做功的代数和。通过上述方式, 不仅巧妙地解决问题, 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三、与实际生活结合

根据“动能定理”的定义可知:它所反映的是物体始末状态动能的变化与其合力所做的功之间的量值关系。因此, 我们不必考虑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受力恒定与否等问题, 也就是说, 不论物体是做直线运动, 还是曲线运动, 抑或是变速运动, 都可使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解决。可见, “动能定理”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因此, 教师在教学“动能定理”这一内容时应结合实际生活,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例3 (2009年安徽高考题) :过山车是游乐场中常见的设施。图1是一种过山车的简易模型, 它由水平轨道和在竖直平面内的三个圆形轨道组成, B、C、D分别是三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 B、C间距与C、D间距相等, 半径R1=2.0m、R2=1.4m。一个质量为m=1.0k g的小球 (视为质点) , 从轨道的左侧A点以v0=12.0m/s的初速度沿轨道向右运动, A、B间距L1=6.0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圆形轨道是光滑的。假设水平轨道足够长, 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当小球经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 求轨道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如果小球恰能通过第二圆形轨道, 求B、C间距L。

解析:首先, 设小球经过第一个圆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1, 根据“动能定理”

小球在最高点受到重力m g和轨道对它的作用力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由 (1) (2) 得,

F=10.0N-------------- (3)

其次, 设小球在第二个圆轨道的最高点的速度为v2, 由题意

由 (4) (5) 得,

L=12.5m。

将例题解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 还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篇4:动能定理的探究教学设计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微课程 案例反思

1.物理课堂的微课程理念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堂教学重点内容分解为4~5个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称之为微课程。每个微课程都有其明确的教学目标,都有其构思精妙的教学程序,都有能体现培养学生三维目标的方法与技巧。

微课程学习时间一般定位为8~10分钟,这个设置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强度经历“激发初态—增至最大—逐渐衰减”三个过程,历程约为10分钟。因此,利用微课程理念教学,能最大限度贴近学生的发展特点。

整个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学习活动展开,学生能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生成,在互动交流中共享,在教师点拨中明晰疑惑与建构知识体系,在迁移应用中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在选择中发展个性特长,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微课程理念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变革

在“微课程”理念引领下,成功地构建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探究三步式”教学法。“问题探究三步式”教学包含问题导入—探究深化—总结反思。每个步骤都精心设计,学生通过自学、交流、互动、质疑等学习活动解决问题。问题探究三步式是基于“问题式”学习基础上的构建式教学方式。学生置身于一系列真实情境的问题之中,以积极的问题解决者身份处理问题,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微课程教学设计案例与解析

本文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人教版)中“动能和动能定理”这一节教学案例的设计为例。教学过程中“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是本阶段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过程中可将“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内容设计为“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及动能概念的理解”、“动能定理的运用”、“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势”这三个微课程单元。

(1)微课程单元:“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及动能概念的理解”

问题1: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不计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增大到v■,则:

①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多大?

②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③物体的初速、末速、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

④结合上述三式你能综合推导得到什么样的式子?

【总结反思】该微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明确“合力F做功与动能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教学程序设计为:通过飞机起飞的实例分析,让学生知道动能变化与外力做功有关。再通过对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恒力F做功和动能的变化(结合运动学公式)关系式的推导,明确恒力F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并提出动能的定义。让学生在自学和相互交流过程中理解动能的定义及动能定理。

(2)微课程单元:“动能定理的运用”

问题2: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m=5×10■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的路程为s=5.3×10■m时,达到起飞的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k=0.02),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探究】问题2的处理可以使用以前所学的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的有关公式进行处理,也可以使用今天所学的动能定理进行处理。比较两种解题方法,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再探究】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动能定理解题的思路,请概括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总结反思】该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探寻“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教学程序设计为:通过两种解题方法的对比,让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进行解题。通过问题分析处理及相互交流,引导学生构建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3)微课程单元:“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势”

问题4:运动员用200N的平均作用力将质量为0.5kg静止的足球,以20m/s的速度踢出,在地面上滚动了50m远,那么运动员对球所做的功为多少?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问题,能不能用以前所学的一些公式进行处理?

【再探究】比较分析动能定理处理问题的优势。

【总结反思】该微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问题的处理体会“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势”。教学程序设计为:通过对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问题的处理让学生发现以前所学知识在这些问题处理中的困难,进而引导学生使用动能定理处理此类问题,并体会动能定理解题的优势。

在“动能和动能定理”微课程设计中,教师通过对重点知识点的提炼,用由浅入深的问题构建起一个个微课程单元,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将学生逐步引入知识的殿堂。三个微课程单元目标鲜明又相辅相成,“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及动能概念的理解”解决的是学生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的理解;“动能定理的运用”解决的是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规范运用;“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势”解决的是学生对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等复杂问题的巧妙处理。从表现形式看,微课程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形式新颖,便于传播。

以上所述是笔者运用微课程理念对物理课堂教学進行优化设计,愿接受物理界同行的批评和指教。从某种角度讲微课程不只是课程,其意义更在于它产生的过程,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微课程是教学思考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体,是教师成长的载体。随着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不断深化,愿每一位教师都积极置身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大潮之中,用实际行动共同谱写教学改革的华丽篇章。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

[3]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4]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篇5:《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

1、部分学生课前预习不足。

部分学生没有认真预习《导学案》中《动能和动能定理》以及之前几节学过的内容,所以这部分学生知识遗忘比较严重,在课堂上不能主动积极参与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中来,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被动的在学。因此,我要加强课前的督促和检查。

2、应加强实验探究

在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时,本节课只是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及想象,但没有通过实验实际操作,如果事先准备好实验器材,让学生当堂实验,效果会更好。

3、语言要精练

课堂语言较流利,但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还有待继续提高。部分内容讲解过于详细,无疑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不利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后要做到详略得当,把握好尺度。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教材和教法的研究,并且充分研究学情,让“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打造高效的课堂。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2

1.教学预设的科学性是指“程序化问题”的设计上。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基础和先验经验,紧扣课时目标 精心设计。它的有效性是指能否调动学生发展的内驱力,基于教材的`理解进行有效地学习,实现自主性学习的目的。只有程序性问题切入学生的发展基础,才能做到有效的任务驱动。为此对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主要问题都必须是在课前精心设计好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发展能力、学会学习,要有代表性,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像推导动能定理的时候,必须设计程序化的问题:如何表征外力 ?采取什么方法表征位移 如何计算恒力功。

2.提问的目的和方式要随教学进度灵活变化:复习旧课,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设疑激趣,导入新课;表演实验,列举实例,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课后结尾,总结深化,提出问题,承上启下,使学生回味无穷,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要学生回答,可以是问而不答,也可以是自问自答,要根据提问的目的灵活处理。若信口开河、随意提问,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教师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跳一跳能将果子摘到”,提问的过程要由浅入深、温故知新、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提问的重点在于弄清“为什么”,学会怎样去学习。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3

在高一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是我对此的一点反思。

在第七章学习了探究功与速度的变化关系后,教材研究了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定理主要从功和动能的变化的两个方面来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质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综合性很高。并且动能定理几乎贯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节、是物理课程的重头戏。

反思我在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1、落实不到位。本来应该当时落实没能及时落实。

2、探究程度不够,平时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总是满足于自己一言到底。

3、不给学生机会出错,而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在这次探究中是我感受到:

1、探究是全方面的,不一定仅仅体现在实验探究。

2、学生的积极性要在合适的环境中、用合适的方式、合适的语言调动的。

以后我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多从生活入手,将理论渗透到实际的事例中,这样会更通俗易懂。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动能定理课件

2.动能和动能定理说课稿范本

3.《动能和动能定理》高中物理的说课稿

4.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的说课稿

5.动能定理知识点总结

6.动能定理的知识点总结

7.《动能和势能》教学反思

8.《动能势能》教学反思

篇6: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整体框架来看我能够开发教材,对教材二次处理,同时也能够突显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少遗憾和漏洞,现结合其他老师的指导和个人的一些想法归纳如下:第一、新知识的引入我使用了有关动能的两个视频,但在视频所展示的物理现象中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利用率不高,同时我也发现也许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今后我应该更多关注和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和内容。第二、在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是应该更多的使用一些赞赏性的语句,让他们在获得肯定的同时树立信心,为学习的持续性埋下伏笔。

篇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范文

牡丹江一中 栗欣莹

一次公开课就是一次成长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应该来说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本节课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整个动能定理教学中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简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研究问题的优越性。动能定理主要从功和动能的变化的两个方面来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质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综合性很高。并且动能定理几乎贯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节、是物理课程的重头戏。反思我在这次公开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现将此次公开课的得失总结如下:

1、个别学生课前预习不足

在上这节课之前已经让学生放假回家预习这节课,但是还有个别学生课前没有让认真的预习<<动能和动能定理>>和之前几节课学过的内容,所以部分学生知识遗忘比较严重,在课堂上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还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和其他发言同学的观点和知识点。

2、对学生情绪的调动,积极参与问题的研究不足

推导演绎动能表达式时,由于电脑临时出现问题,使得处理这个环节还是有些粗,并且学生自己推导动能表达式是参与度还是不够理想,探究动能变化与什么力做功有关时,参与程度不够,所以,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参与,多交流,多提问,不能满足于自己一言到底。

3、在教师问题引导上斟酌和研究不足

对于新课程的课堂的教学,应该是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和研究问题,这样对于知识的有效学习有大的帮助,但是如何的引导学生学习是一个突出问题,在教学中问题的创设上还是要多用心,多研究。要不会出现研究问题的盲目性,和无法正确的研究问题。

在这次公开课中我感受到,探究是全方面的,不一定仅仅体现在实验探究,学生的积极性要在合适的环境中、用合适的方式、合适的语言调动,以后我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多从生活入手,将理论渗透到实际的事例中,这样会更通俗易懂。

以上几点是此次赛教中的反思和体会。将这些不足的地方加以总结和改进,能够对我以后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把这些经验融入到我的教学过程当中,才会让我不断的进步,知不足而奋进,才是最大的收获。

篇8:质点系的动能及动能定理

高中物理中, 我们通常给学生介绍单个物体的动能及动能定理。

例1.如图所示, AB为1/4圆弧轨道, 半径为R=0.8m, BC是水平轨道, 长S=3m, BC处的摩擦系数为μ=1/15, 今有质量m=1kg的物体, 自A点从静止起下滑到C点刚好停止。求物体在轨道AB段所受的阻力对物体做的功。

解析:

方法一:从A到B的过程中, 有重力, 摩擦力做功,

从B到C的过程中, 只有摩擦力做功。

由以上联立可以得到

方法二:从A到C的过程中, 有重力, 以及两个过程中的摩擦力做功,

由动能定理可知:

点评:运用动能定理解题时, 我们可能遇到多个力做功, 也有可能运动变力做功, 甚至也会遇到多个过程的力做功。但是动能定理可以把这些问题简单化, 只关注初末位置的动能。使得许多问题变得很简单。

2质点系的动能及动能定理

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碰到的是多个相互联系的物体, 这时候再单独对每一个物体应用动能定理然后联立求解就显得很麻烦, 所以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系统的动能及动能定理

2.1质点系动能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由两物体组成的质点系动能

例2:有一个玩具车M放在光滑的桌面上, 有一个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 另一端被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压住, 如图所示。将小球释放后, 落在车上A的点, OA=S。如果小车不固定, 烧断细线, 球落在车上的何处?设小车足够长, 球不致落在车外。

解法一:

小车固定时:

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即

平抛运动中,

小车不固定时:

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和小车的动能即

由动量守恒可知:

之后, 小球向右做平抛运动

小车向左匀速运动

而在这两次过程中的运动时间是一样的。

所以联立以上各式可以得到

解法二:质点系动能

小车不固定时:把小球和小车作为质点系处理

质点系所受合外力为零, 且初动量为零, 所以质心速度

在 (1) (3) 两式的等号左右分别乘以时间的平方

除此之外, 仅仅从式子本身我们很容易看出, 当时, 此时系统的动能最小。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很好的解释了在弹性碰撞中, 当两球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 即弹性势能最大, 动能最小。

虽然质点系的动能超出了正规高考的范围, 但原来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地解答, 而且作为竞赛和自主招生来说, 质点系这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所以对于有余力的同学不妨进行适当的拓展。

2.2系统动能定理

(1) 系统动能定理的提出

对于某一个孤立的物体, 外力对它所做的总功与合力所做的功是同一个意思, 但是对于一个系统而言, 影响系统能量变化的还仅仅限于外力做功吗?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 滑动摩擦力做功, 力是相互的, 所以摩擦力大小相等, 而二者之间有相对滑动, 即位移不等, 所以摩擦力对二者做功不等。也就是说内力对系统做功不可能为零。那么这样的内力做功同样会引起系统能量与外界能量的交换。

我们以如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构成的简单系统为例进行研究。

对A应用动能定理有:

我们将A所受的所有力分为两组, 其中一组为B对A的系统内力, 另一组为系统外物体对A的外力, 因此有:

同理, 对于B物体有:

两式相加有:

整理可得:

由上式可以看出, 外力可以对系统做功, 内力也可以对系统做功, 即系统动能的变化等于系统的内力与外力做功之和, 可见对于系统不能用单体下的动能定理, 但是她遵循着系统的规律, 即系统的动能定理.

(2) .系统的动能定理的应用

例3:如图所示, 一光滑的滑道, 质量为M高度为h, 放在一光滑水平面上, 滑道底部与水平面相切.质量为m的小物块自滑道顶部由静止下滑, (1) 求物块滑到地面时滑道的速度; (2) 物块下滑的整个过程中, 滑道对物块所作的功。

解: (1) 将物块和滑道看为一个系统, 在物块下滑过程中滑块和滑道之间的内力对系统所作的功为:

小球重力对系统所作功为:

令小物块飞离轨道时的速度为v, 滑道速度为V,

根据系统动能定理得:

由于该系统在水平方向系统未受外力作用, 动量守恒, 即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2) 物块下滑过程中, 滑块重力和滑道都对滑块作功, 对滑块应用动能定理, 有:

当然我们也可以对斜面进行分析:

斜面在运动过程中只有压力做功, 即

由于内力做功为零, 即弹力对斜面做的功与弹力对物块做的功等大相反。所以同样可以得到

上一篇:服务营销实践分析下一篇:会计面试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