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的起源历史故事介绍

2024-07-09

感恩节的起源历史故事介绍(通用10篇)

篇1:感恩节的起源历史故事介绍

端午节历史起源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端午节

名称由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起源传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浴兰节说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的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

“恶日”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追念历史人物说

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迎接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祭祀龙图腾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夏至说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香港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

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闻世后,学者吞吐百家,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

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

(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12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国际学术会上,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先生,再度完善了夏至说,又提出端午节即夏至。

篇2:感恩节的起源历史故事介绍

每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9月,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离港启航。在漫无边际的大洋中,漂泊了整整65天,经历了狂风巨浪的种种折磨,方才在马萨诸塞州科德角顶的普洛文斯敦港靠岸。接着,“五月花”号按计划继续南行,打算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敦靠岸,但因航行误差,他们来到了普利茅斯附近。在那里,由于对地形和环境茫无所知,他们十分谨慎地让大部分入仍然留在船上,只派一批精明强干的人出外探测地形。1个月后,他们终于发现了普利茅斯港口,并且意外地在这里找到了一个优良的渔港。这里有几块已经收获过的玉米田,有清亮的淡水小溪,还有十分宜于筑垒设防的山丘,但空无一人。原来这里是一个印第安人的村落、不久前天花流行。夺去了全体村民的生命。几天后,“五月花”号就渡过科德角湾,在普利茅斯港抛锚上岸。这里成为英国移民在美洲的第二块永久居留地。后来他们把登岸的一块大礁石命名为普利茅斯石。

到了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寒冷无比的冬季,他们自己搭盖的简陋房屋难以抵御风雪,粮食也不足,再加上繁重的劳动和传染病的侵袭,待到冬天结束,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了。

开春时节,普利茅斯村的移民结识了一位名叫斯昆图的印第安人。斯昆图对移民们十分友好。不久,他把自己部落的酋长马萨索德介绍给移民。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马萨索德不仅给移民带来礼物,还特地派本部落的人教会移民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蚕豆。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

移民们在欢庆丰收的日子里,按照宗教传统习俗,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朋友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来欢庆节日。印第安人欣然接受了邀请,并且提前送来了5只鹿,表示他们的友好情谊。这就是感恩节的由来。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马萨索德酋长带领90名印第安人来到普利茅斯村,和移民们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然后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举行宗教仪式,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接着,他们点起篝火。开始举行盛大宴会。大家酒足饭饱,兴犹未尽,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各项活动。第一个感恩节的庆祝活动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和内容,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最初移民们不同意确立固定的感恩节日期。他们认为“庆祝仪式应该是对上帝意旨的反应”。所以第二年,即1622年,由于收成欠佳,他们又同印第安入之间发生了一些矛盾,人们便没有举行庆祝感恩节活动。到1623年春,州长又命令将当年6月20日定为感恩节。自此以后,感恩节日期便不固定,由各州州长或州议会临时确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就职声明中规定:1789年11月26日星期四为第一个全国统一庆祝的感恩节。他指出,这一天应是祈祷和感谢上帝的日子,各派宗教都要庆祝这个节日,以鼓励人们共同继承祖先的精神。尽管如此,感恩节日期仍然很长时间未能固定,因为有些

州不愿放弃自主权,认为规定感恩节日期是各州自己的权力。

有些人认为,最终将感恩节定为全国性节日的功劳应该归功于一个名叫萨拉.黑尔的妇女。她是当时一家妇女杂志的创始人和编辑,曾在该杂志上发表文章,并给林肯总统写信要求正式将感恩节定为全国性节日。林肯总统采纳了她的建议,于1863年发表声明,再次将11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从此历届总统都按此行事,成了惯例。只有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曾在1939年宣布将感恩节日期改在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即提前了一个星期,目的是把感恩节和圣诞节之间的距离拉远一点,以便鼓励人民节日购买。但是传统的习惯势力很大,1941年美国国会又 把感恩节的日期改回到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当天教堂里的人也格外多,按习俗人们在这里都要做感恩祈祷。美国入从小就习惯独立生活,劳燕分飞。各奔东西。而在感恩节。他们总是力争从天南海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畅谈往事,这怎不使人感到分外亲切、温暖。

同时,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人共度佳节。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清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

值得—提的是。感恩节的食品极富传统色彩。每逢感恩节,美国人必有肥嫩的火鸡可吃。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火鸡的吃法也有一定讲究。它需要整只烤出,鸡皮烤成深棕色,肚子里还要塞上许多拌好的食物,如碎面包等。端上桌后,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分给大家。然后由各人自己浇上卤汁,洒上盐,味道十分鲜美。

感恩节的食物除火鸡外,还有红莓苔子果酱、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饼、自己烘烤的面包及各种蔬菜和水果等。这些东西都是感恩节的传统食品。

感恩节餐桌的布置也很有特色。主妇们不是照往常一样摆放鲜花,而是摆放水果和蔬菜。中间还常常放上一个大南瓜,周围堆放些苹果、玉米和干果。有时人们还把苹果或南瓜掏空,中间放满去壳的于果或者点燃蜡烛。平时,女主人可以在饭后把客人让到客厅里,但在感恩节却不这样做。感恩节的聚餐是甜美的,每个人都愿意在饭桌旁多呆一会儿,他们一边吃一边愉快地回忆往事,直到最后一根蜡烛燃尽。

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第一次感恩节,人们进行了跳舞、比赛等许多娱乐活动,其中有些一直流传至今。有种游戏叫蔓越桔竞赛,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10名竞赛者围坐在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比赛一开始,他们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一到,谁串得最长,谁就得奖。至于穿得最慢的人,大家还开玩笑地发给他一个最差奖。

人们最喜爱的游戏要算南瓜赛跑了。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规则是绝对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比赛用的勺子越小,游戏就越有意思,常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除去这些活动外,有些家庭在节日里驱车到乡间去郊游,或是坐飞机出去旅行,特别是当年移民们安家落户的地方——普利茅斯港更是游客们向往的所在。在那里,可以看到按照“五月花”号仿制的船和普利茅斯石,还可以花几个小时在移民村里参观。移民村是仿照当年的样子建成的。参观时,还有专门人员扮成请教徒同游客们谈天,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篇3:高粱的起源与历史

高粱的起源问题目前尚未定论, 但是许多研究者认为, 高粱原产于非洲, 后传入印度, 再到远东。高粱分布广, 形态变异多。非洲是高粱变种最多的地区。斯诺顿 (1935) 收集到的17种野生种高粱中, 有16种来自非洲。他所确定的31个栽培品种里, 非洲占28品种;158个变种里, 只有4个品种在非洲以外的地方。

高粱在中国又名蜀黍、秫秫、芦粟、茭子等, 是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有关高粱的出土文物及农书史籍证明, 高粱种植最少也有5 000年历史了。《本草纲目》中记载:“蜀黍北地种之, 以备粮缺, 余及牛马, 盖栽培已有四千九百年”。高粱在中国经过长期的栽培训化, 渐渐形成独特的中国高粱群, 许多植物学形态与农艺性状均明显区别于非洲起源的各种高粱。中国高粱叶脉白色, 颖壳包被小, 易脱粒, 米质好, 分蘖少, 气生根发达, 茎秆成熟后髓部干涸, 糖分少或不含糖分等。另外, 中国高粱与非洲高粱杂交, 容易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 说明2种高粱遗传距离差异较大。

篇4:政府起源的故事

就算不管这些自然物事,只看人造的制度与现象,我们一样喜欢用故事的模型说明它们的来由和依据,因为人类的造物并不一定比天然的东西好应付,而且更加仰赖整个社会的信服。所以洛克要用故事去解说产权的根源,霍布斯要假想一个自然状态去给出政府之存在的理据。

政府确实是如此一种人造物,恍似天然,自有永有,其实大家又都不晓得怎样去阐明它的来历才好。以研究集体行动闻名的政治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Lloyd Olson),他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很久以前,在政府不存在的年代,一帮土匪四处打家劫舍,掠夺百姓的收获。这种恶事干多了之后,他们发现这么搞下去效益很低,因为弄得百姓民不聊生,朝不保夕,最终也只会累得他们自己所得不丰,“发展”不可持续。于是他们转变活动形态,由流寇变成坐寇,每年又在一定时间固定下山,每次只拿一定比例的收成,就像收“保护费”一样。如此一来,老百姓勉强算得上安居乐业。不止如此,土匪们现在还明确了地盘观念,晓得“保护”百姓,不让来自其他地方的匪徒侵入,不使肥水外流。久而久之,坐寇成了政府,保护费成了税收,地盘变成国土,防止对手分羹就叫做国防了。

正如其他一切类似的故事,奥尔森的“土匪理论”意不在历史的真实,而在于突出政府的某种性质。延续了无政府主义传统把政府视为掠夺者的思路(而非把政府看成保护者的传统)。

然而,政府(“匪帮”)也有它内在结构的问题,随着其规模扩大,这些内在问题也会愈形激烈,甚至说不定会反过来破坏了保民生、促发展的根本目标。有些学者便用类似的模型,去理解部分非洲国家老是治不好腐败并且越治越动荡的情况。

因为匪帮也是个小社会,有它的尊卑层级,有它的高低阶序,小弟肯给老大出力,是因为老大愿意和他分赃;老大为了赢得小弟的尊称,就要对小弟们偶尔的过度掠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套在一个贪腐政权上来讲,那就是老大分大成是肯定的,小弟们同样也得有自己一份,甚至不时干些欺上瞒下的多余坏事。遇上这种情况,老大通常不愿意多管,而是将它当成送给下头的红利;对下头来说,这则是大伙心照不宣的默契,不妨称作“义气”。

问题是匪帮的规模可能扩大,正如一切官僚机构皆有其不可遏止的膨胀倾向一样,要是所治地盘发展得好,油水日益丰盛,想要加入匪群当小弟的人便会变得更多。匪群一旦扩张到某个规模,一层层的重担就会都压到底下真正劳作的百姓头上了。到最后,这些被剥夺者要不是找路外逃,就是无心工作,结果竟然跟一开始流寇四窜的状态一样。

于是那些国家的经济就开始倒退,社会也开始凋败,只见穿着制服拿着官印的大小官员取夺无度,然后老大就不得不出来干点事了,例如官员财产公布之类的招数,这些非洲政权也都用过。不過,这类行动往往重在打击下层小弟,不使刑上大夫(这是自然的,不是吗?)。打到后来,匪帮上下失和,不只受到压抑的基层不再忠诚,就连潜在的新血也因无利可图而不再热衷入伙,整个集团的崩溃也就不远了。

这就像当年电影《建党大业》里头蒋介石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反腐就要亡党,不反腐就要亡国。”

篇5:感恩节的起源由来和意义

感恩节是一项愉快的庆祝活动,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是重叙友情的时刻。在那一天,就是单身汉也总是被邀请到别人的家里,同大家一起分享感恩的欢乐,并且感谢上帝的恩惠。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感恩节的意义,欢迎参考!

感恩节的意义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一、感恩使人知足。俗语语说,知足常乐。老子说,知足者富。知恩,感恩,谢恩,才会懂得知足。

二、感恩使人与环境融洽和谐。感人之恩,必不与人争。感人之恩,必与人为善。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他的生活环境必定是完美的,使他幸福平安的。否则的话,一个人一生不会有安生的日子过。

三、感恩使人成长。感恩是一种学习态。从别人所做的“一切”(注意是一切,绝不只是某些或某一部分)当中去体验和学习做人之道,处事之道,从而不断地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完美。俗话说,没有最美,只有更美。人生的使命,就是使自己不断变得更完美。

四、感恩是对社会和谐的一种贡献,他使被感恩的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而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共同营造出一个完美的现实。

由上可知,感恩最大的受益人首先是感恩者自己。被感恩的人也受益。前提是自己先受益。如果感恩者并不觉得受益,他人的受益也只是表现现像,很可能会是明益暗害。感恩节的意义

感恩节就其意义和庆祝方式来说,从1621年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这一天,各个教派的教堂都开放,向上帝的慷慨恩赐表示感谢。感恩节是个家庭节日,全国各地,丈夫和妻子、孩子和老人,从市到镇、从镇到乡、从乡到庄,都回到老家共度节日。回不了家的人也打长途电话和父母家人畅谈,分享感恩的事。感恩节的正餐,全国上下实际上都一样。餐桌上总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食品。吃南瓜馅饼是让大家记得当年印第安人曾送给第一批定居者这样的礼物。在大多数家庭里,饭后都会做一些传统的游戏。感恩节是一项愉快的庆祝活动,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是重叙友情的时刻。在那一天,就是单身汉也总是被邀请到别人的家里,同大家一起分享感恩的欢乐,并且感谢上帝的恩惠。

感恩节最主要的意义是要告诉我们人性的美好,从任何事上都可以体现出感恩,问候一下你的父母,朋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都是感恩的表现。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理解与宽容,最重要的,学会爱。那就是生命真正赋予我们的。

感恩节的起源由来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后,活下来的移民只剩下50来人。基于“来者是客”的信念与习俗,印第安人给这些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并且教导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等生存方法。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来自欧陆的新移民逐渐习惯了在当地的生存方式。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欧陆新移民邀请印第安人一同感谢上天的赐予。在当前广为人知的感恩节版本里,往往只强调双方的友好关系以及欢乐庆贺的气氛;但也有许多人指出,只一味强调感恩节的快乐以及友好对印第安人并不公平。因为这样容易让人们倾向忘记后续对印第安人的剥削与屠杀的历史。

许多人认为,美国第一个感恩节就是印第安人与新移民第一次齐聚感谢上天赐予的那一天。但是,对许多印第安人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人们齐聚一堂感谢上天的经验。对于一些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来说,感恩节在他们那里早已存在。这些印第安人一年举行六次感恩节日,他们依照不同时节举行感恩的仪式。在秋季收成时节举行的感恩仪式,对于这些印第安人来说,是他们一年中的第五次感恩节日。一般人所知的“感恩节的由来”,事实上是第一次欧洲的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同感谢上天赐与的那一天,而非所谓“美国的第一个感恩节”。

第一次欧洲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同庆贺的感恩节延续了三天,双方也同意了一个和平、友好的协议:印第安人欢迎他们在其中一块原属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建造属于新移民自己的村庄。这个时刻原本是双方友谊逐渐巩固的开始,但不幸的是,友好的关系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印第安人的援助,一些新移民慢慢淡忘了他们一开始遭受的困难以及受到的帮助;再加上更多新移民不断的涌入,双方的不信任感逐渐升高,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摩擦;一些新移民甚至不容忍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试图教导、说服印第安人他们的信仰是不正确的。许多的摩擦与冲突导致了后来的“菲利普国王战争”。

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传统节日感恩节,火鸡是感恩节传统主菜。白宫自1947年开始展示获赠的感恩节火鸡,此后据说由肯尼迪于1963年非正式地开始“赦免”火鸡,而真正形成赦免仪式传统则由前总统老布什开始.XX年11月21日,美国华盛顿白宫玫瑰园,奥巴马在两个女儿玛莉娅和萨沙的陪同下参加火鸡赦免仪式。

篇6:感恩节的起源历史故事介绍

关键词:走马民间故事,历史起源,多元文化

重庆, 地处西部, 幅员辽阔, 自古属多民族聚居地, 除汉族外还有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居住于此。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氛围为重庆市民间艺术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走马民间故事是重庆市民间艺术中极具特色的口头文化, 故事性强, 传播性广, 是由当地老百姓道听途说以及自己编造的故事整理收集而成。走马民间故事产生的年代始终是一个谜, 它的历史起源被认为是多元文化的聚合。

一、古驿道上的故事“富矿区”

(一) 地理位置

走马镇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部, 长江北岸, 其所处地理环境为四川盆地长江河谷区丘陵地带的缙云山尾端的山脚下, 距主城二十余公里, 西邻璧山县, 南毗江津市, 北傍成渝高速公路, 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凡交界之处, 人员往来频繁, 交流多, 文化易于流传和保存。因其形似奔马, 故又名“走马岗”。

(二) 自然环境

走马镇在明代中叶就形成集市, 在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 这里是重庆到成都的大道上的一个驿站。以古道计算, 从重庆往西80里陆路至走马, 正好是人马赶路一天的路程。再往前, 则必须翻过大山才能进入璧山县。天擦黑入山, 客货都不安全, 因此来往行人多在走马镇歇宿。故而走马镇一到晚上就开始喧闹起来, 各路客人便交流着旅途的见闻和故事。行商之人一要歇宿, 二要吃饭, 三要娱乐。民国年间, 仅在走马岗场上, 沿约百米长一条石板小街, 就曾有过60家商铺, 其中有客栈、饭铺、茶馆和烟馆等等, 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

(三) 人文环境

走马镇的民间文艺活动除了讲故事还有川剧、评书、打花鼓、打合叶、讲圣谕、卖唱、杂技等。走马场有两座戏台, 其中关武庙戏楼修于明清时期, 现保存尚完好, 还有大小庙观15处。而走马民间故事最为出名的工农村在走马镇的西北部, 原有农耕地1200余亩, 300多户人家, 距镇政府驻地4公里, 是个故事窝窝。它所在地区拥有多个厂矿, 这里人来人往, 煤矿厂、碗厂、造纸厂密集, 这里的工人也相对集中, 大家经常聚在一起摆龙门阵, 沿途的见闻和听到的无数故事就堆积起来, 听得多了, 老百姓都能信手拈来讲几个故事。

二、多元文化的传统体现

走马民间故事所在的走马古镇是一个人群集中地, 老百姓聚在一起, 谈谈自己身边的事情, 草根文化和外来文化复杂地混合在一起, 就产生了文化影响。走马民间故事的构成来源也集中了多元文化的体现, 主要有:

(一) 场镇文化影响

走马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古成渝道上的繁荣和热闹, 同时也衍生出繁荣的城镇文化。每天熙熙攘攘的过往人群除了给这个场镇带来无限商机, 也带来了无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传播。走马人每一次赶场, 在交换商品之外, 最大的快乐就是听戏和上茶馆喝茶聊天。这就是我们上述的草根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复杂混合, 是一种外来文化潜移默化的入侵, 对于草根文化来说这是被动地接受文化影响。场镇文化为走马民间故事提供了起源的基础和发展的平台, 本土草根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催生了新文化的出现, 民间故事也就渐渐成型。

(二) 走马人与外界的交流

走马镇山多土少, 这也注定了它的属民不能仅仅依靠土地生活。从很早开始就有许多走马人走南闯北, 做手艺来补贴家用。常见的手艺有木工、泥水匠、石匠等。在走马镇出外的人群中还有一类是流浪艺人。他们不仅会讲故事、唱山歌, 而且还会打金钱板、连厢和唱花鼓等民间说唱艺术。此外, 还有一类人, 就是走马人外出走亲戚。走马人走出去, 然后重回故里, 带来了外来文化, 他们主动将这种文化带进自己的生活, 带进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 这时候对于草根文化来说这是主动接受文化影响, 这样的效果可能比场镇文化影响更明显。国家级民间故事讲述家魏显德11岁的时候就随幺祖父跑江湖, 出入于云南、贵州、四川、西康四省之间, 以做工养家糊口, 长达三年之久, 沿途一个一个的城镇, 一处一处的栈房。在此期间, 他的见识增长了, 社会阅历丰富了, 与此同时, 他不仅积累了不少山歌、故事, 还学会了金钱板、连厢和唱花鼓等民间说唱艺术。三年后, 魏显德回到家乡, 又给当地一个能讲会唱的姓谢的农民放牛, 平时常听主人讲故事、唱山歌, 记下了许多山歌、谚语和民间故事。另一名千则型故事家魏显发也有去湖南当兵、在厂里工作的经验。这一点在工农村其他故事讲述家身上也得到了验证, 他们大部分都有外出的经历, 见多识广。

(三) 家庭传承

走马民间故事的具体表现形态为口头讲述, 因此在传承方式上, 基本上都沿袭了传统的“我说你听”的方式, 这也给家庭传承提供了可能, 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机会和时间最多的, 也最有可能将故事传承下去。国家级民间故事讲述家魏显德所在的传承谱系中, 其幺祖父、父亲、母亲都是当地有名的故事家。最近被评为国家级民间故事讲述家刘远扬在回忆中也讲到, 他1938年在走马出生, 从小耳濡目染, 从长辈、街坊邻居那里听到很多民间故事, 这对自己帮助非常大。

以上来源构成的三个方面, 我们都能清晰地发现作为民间故事中的主体民间故事讲述家所受到的文化影响。多元化的文化影响让走马民间故事内容更丰富, 形式更多样, 也让它的生命更长久。但是, 多元化的文化影响并没有改变走马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 而突出了民间文化的体现, 故事内容包括了大量神话故事和带有浓郁巴文化色彩的故事作品, 如《女娲圣母补天》《蛇吞象》《蛇齐会》。

三、结语

篇7:网球的起源与早期历史

关于网球的起源还存在一些争议。

其中一种说法是,古埃及、希腊和罗马是网球的发源地。

在古埃及时代,尽管没有相关的古代刻画图形作为证据,却发现了很多阿拉伯单词。有理论说,网球这个单词起源于尼罗河畔的一个名为Tinnis的古埃及小镇。

除了这个单词,关于网球1000年前的情况,并没有历史记载。但是大多的历史学家把其起源归于11、12世纪的法国和尚,这些和尚曾拿着粗糙的球打向寺院的墙壁,或者打过栓在院子里的绳子。

这种游戏在那时被叫做jeu de paume,意思是“用手玩的游戏”。但是还有人说其起源于法国的tenez一词,意思是“接住”,也就是一方球手在发球时对另一方球手所说的词语。

随着这种运动越来越流行,玩耍场地也由室外改为室内的小方地,但是那时的玩法仍然是将球扔向墙壁。但后来人们发现,光着手玩,手会感觉非常疼痛,就开始想了一个办法,将手指间缠绕布,或者用一个结实的拍子,后边带一个把手,把手上缠绕着布,其实在那时就具有了球拍的雏形。但是橡胶球仍然是几个世纪以后的事情。那时的球,是一团头发丝,或者羊毛,或者用细丝、布或者皮毛等缠绕的软木块。随后的年代,人们发明了用手织出的球,类似现在的棒球。

社会上流人士就从这些和尚那里学到了这种游戏。据说约在13世纪的法国,大约1800个球场都玩这种游戏。这种活动风靡一时,教皇和路易四世曾经一度禁止,但是以失败告终。随后,它很快地传到了英国,那时亨利七世和八世是网球的痴迷者,他们还下令建造了很多网球场地。

在1500年,一种木制的用羊肠子缠绕的拍子被发明并且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还有一种软木内核重3盎司的球也得到应用。那时的场地和现在草坪网球场地大不相同。早期的网球演化为今日的网球,其中英国的汉普顿网球场建于1625年,使用至今。现在这样的古老场地所存不多了。它们都是狭窄的室内场地。其设计仍然是为了网球玩家把球投向墙壁,墙壁有的地方可能向前突出,为了玩家的特殊技巧所设计。网的两端有5英尺高,而中间只有3英尺,呈明显下垂趋势。

这种运动在18世纪,曾经销声匿迹,但是在1850年,查尔斯·古德伊尔发明了一种硫化制造橡胶的工艺,在那时,球员们开始尝试在草坪上玩这种新式球。

然而,室外运动的玩法和室内的显然不同,所以就出现了很多新的比赛规则。

在1874年,沃尔特·C.温菲尔德市长发明了一种新的网球装备和游戏规则,类似现在的网球,并获得了专利权。同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球场地。随后的第二年,这种装备被销售到俄罗斯、印度、加拿大和中国。

在那时,槌球很受欢迎,并且槌球的场地直接可以用来玩网球。温菲尔德所设计的场地形状象沙漏,在球网处最狭窄比现在的网球场短一点。他设计的规则虽然遭到了很多非议,并于1875年修改,但是他却带来了现代网球的开端。

篇8:湘剧历史起源问题初探

湖南地区的戏曲历史十分久远, 湖湘文化更是在悠久的戏曲舞台上久演不衰。刘禹锡在其《竹枝词并引》一文中写到“昔屈原居湘、沅间, 其民迎神, 词多鄙陋, 乃为作《九歌》, 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文天祥《衡州上元记》中记载宋咸淳十年 (1274) “岁正月十五, 州民为百戏之舞”为至今所见衡阳戏剧活动的最早记录。元至正十五年, 夏庭芝作《青楼集》, 其间写道了张玉梅、马素卿、刘婆惜、帘前秀等曲艺人在湖湘之地的演出盛况。“张玉梅, 刘子安之母也。刘之妻, 曰蛮婆儿, 皆擅美当时。其女关关, 谓之小婆儿, 七八岁已得名湖湘间。”至于其后的明清之际, 本就是戏曲文化等民间艺术的繁荣时期, 其文史记载颇多, 且前人研究已颇为深刻, 笔者于此文中便不再赘述。由此可见, 在有文字可考的记述中, 湖南地区的戏曲文明自应追溯到屈原时代, 这应当是毋庸置疑的。

有学者认为这些元代杂剧演员在湖南地区演出的同时其《单刀会》等剧本对后世的湘剧同名剧本产生了直接继承关系, 但我觉得这种说法存疑。以著名剧目《单刀会》为例:一者, 元曲《单刀会》由关汉卿作于元代, 且自元起至以后的数百年间, 随历经明清朝代更迭, 但这一剧本一直在戏曲舞台上久唱不衰。换言之如今大多戏曲中的《单刀会》等剧目曲牌均与元杂剧有继承关系这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在此之前, 未有文字提及过这些剧目。二者, 至于湘剧部分剧目与元杂剧有直接师承关系的说法却着实应当存疑。如果仅仅比较曲牌名、内容、唱词, 则根本不足以证实继承关系的直接性, 因为大多拥有《单刀会》这一剧目的剧种都大同小异。湘剧的《单刀会》等剧目未必就不是通过学习融合其他剧种间接继承过来的。

声腔是一个剧种独特性的最大体现, 同时也是一个剧种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主要标志。故而对于一个剧种的研究首先应当从其声腔着手。湘剧是湖南地区影响最为广泛的剧种, 是湖南戏曲的代表性剧种。以长沙、湘潭两地为中心, 湘剧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完善, 逐渐形成了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 高腔是湘剧最早成型的声腔毋庸置疑。而湘剧的主要剧目以高腔和乱弹为主, 所以对于湘剧历史的起源探索不妨从其主要的高腔和乱弹追本溯源。

弋阳腔是南戏的主要声腔, 是南戏流入江西之后结合当地方言小调, 在以弋阳为中心的范围内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南戏始于宋光宗朝 (1190 ~ 1195) , 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 其盛行则自南渡。”高腔是湘剧四大腔调里最先出现的, 也正因此历来学者都将湘剧的历史追溯到高腔在湖南地区的形成时期。湘剧的高腔正是弋阳腔在湖南地区的传播过程中“错用乡语”、“只沿土俗”而逐渐形成的。对于这个说法是历代学者所公认的, 在此不再赘述, 但谈到弋阳腔传入湖南的时间问题上, 近年来学界多有争论。

明成化年间 (1465-1487年) 丘濬在其《江右民迁荆湖议》一书中讲到“江右之地, 田少人多。江右之人, 大半侨寓于荆湖。盖江右之地力所出不足以给其人, 必资荆湖之粟, 以为养也。”既然江西人因战乱灾荒等缘故“大半侨寓于荆湖”, 那么在江西地区盛行的戏曲腔调随着流民的逃亡迁徙而进行传播就是必然的。史书中明确的的记载弋阳腔在湖南地区流传的最早文字资料见于明代徐渭的《南词叙录》, 书中讲到“今唱家称弋阳腔, 则出于江西, 两京、湖南、闽、广用之……”而《南词叙录》的最初版本刊刻于嘉靖三十八年 (1559) , 换言之, 弋阳腔在嘉靖三十八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结合前文提到的丘濬之言, 则弋阳腔在湖南地区的传播应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 并在其后的几百年间借用湘楚方言演化为湘剧的高腔。而湘剧的起步, 也正是由高腔的发展开始的。

明朝魏良辅的《南词引正》中提到过“自徽州、江西、福建, 俱作弋阳腔。永乐间, 云、贵二省俱作之, 会唱者颇入耳。”有学者认为弋阳腔在由江右地区传入云、贵之地必然要经过湖南, 在这个过程中弋阳腔的影响力定会在在湖南有所展现。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尚有欠妥之处。首先, 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说明湖南地区在此时已“作弋阳腔”;其次, 由江右地区到云贵的传播未必就一定经过湖南, 只能说其传播的最短路线应当经过湖南; 再次, 假使当时弋阳腔真的在湖南广为传播了, 那么魏良辅为什么在文字记载中唯独只提到云贵而恰恰跳过了“必经”的湖南?常德老郎庙藏古太平缸, 有“大明永乐二年华胜班”字样, 毁于民国八年 (1919) 。而华胜班是当时常德地区的高腔三大名班 (华胜、华升、华庆) 之首。按常理这足以说明永乐二年 (1404) 之前高腔已经在湖南流行, 由此推之则弋阳腔更在之前。但是, 据清朝同治年间编修的《武陵县志》记载, 乾隆末年常德府九班集资建老郎庙。这就出现了两个疑点:其一, 古太平缸修铸时间的真实性存疑, 因为自永乐二年至乾隆末年前后相距300多年, 这期间湖南地区历经战乱况且还有朝代更迭, 如此大缸能否完整的保存是个问题。其二, 假使其能够保存留世, 那么在此之前的浩如烟海的古籍为何对这么具有历史意义的传世之物只字不提?因此, 我觉得关于弋阳腔传入湖南时间的第二种说法尚且存疑, 有待进一步考证。

最后一种学界的观点认为《南词叙录》所记述的的四大声腔流播地区是清初何焯伪造的, 并由此推断出明代弋阳腔根本就没有流播到湖南的结论 [4]。私以为这种结论是错误的。首先, 《南词叙录》中曾提到“今唱家称弋阳腔, 则出于江西, 两京、湖南、闽、广用之……”, 《南词叙录》刊于嘉靖三十八年 (1559) , 也就是说弋阳腔的流传在嘉靖三十八年左右。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讲到“江以西弋阳, 其节以鼓, 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 变为乐平, 为徽青阳。”“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的理解应当结合元末明初的江西地区社会环境来进行分析。元末明初, 江西等地战乱频出, 灾荒连年, 百姓流离。元顺帝至元四年 (1338) , 袁州爆发响应“白莲教”起义。至正十二年 (1352) , “白莲教”组织的“红巾军”在饶州一带, 展开反元战。“白莲教”的起义持续了几十年的时间, “江右最先被兵, 列郡瓦解。”以至于“保其乡, 复其盛, 昌其后者, 江乡甚不多见。”明代, “弋地兵燹频仍, 官和庐舍荡为榛莽。”正德间“江西、广东、湖广之交, 千余里皆乱。”等等。诸如此类描述, 史籍中所涉甚广, 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总之,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 弋阳百姓流亡者甚多, 那么随之弋阳地区由于缺乏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弋阳之调”也就顺理成章。但这里的“绝”, 仅仅指弋阳腔在弋阳地区的短时间的式微, 而恰恰反证了弋阳腔在此时的外传。这种说法本就与《南词叙录》相互佐证, 不谋而合, 恰恰证明了弋阳腔在嘉靖年间广为传播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再者, 近来学者在《猥谈成于陆延枝, 及南词叙录成于何焯考辨》等文中考辩《南词叙录》的真伪。且不论其书真伪, 关于《南词叙录》最早成书于嘉靖年间的论断是大家公认的, 何焯对此书进行过整理批注也是不争事实, 争论在于何焯有无对书中内容进行改动。而对于这一点却没有实实在在的考据, 仅仅是一种理论的想象与推断, 由此得出的结论未免武断, 故而此种说法也尚存诸多疑点, 不能作为定论。

湘剧的乱弹又被称作“弹腔”、“南北路”, 属与皮黄系统的板腔体音乐。清代李斗在其《扬州画舫录》中提到“两淮盐务, 例蓄‘花’、‘雅’两部, 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 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这是关于乱弹的最早记载, 但是乱弹一词的用法向来都无严格规范, 它泛指康熙末年到道光末年新兴的地方声腔剧种。乱弹的北路 (西皮) 最早可以追溯到秦腔的形成时期, 而北路 (西皮) 的形成也与秦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人说秦腔是“形成于秦, 精进于汉, 昌明于唐, 完整于元, 成熟于明, 广播于清, 几经演变, 蔚为大观”。由此可见秦腔的最初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清代李调元在《雨村剧话》中有言“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 有秦腔。始于陕西, 以梆为板, 月琴应之, 亦有紧慢, 俗呼梆子腔, 蜀谓之乱弹。”说明秦腔的流传广泛, 且对中国许多地方剧种的唱腔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秦腔的传播媒介则是当时的山陕商帮。乾隆四十五年 (1780) 发布上谕:“查昆腔以外, 有石牌腔、秦腔、弋阳腔、楚腔等项, 江、广、闽、浙、四川、云、贵等省皆盛行。”乾隆四十六年, 江西巡抚曾奏皇帝:“臣查江西昆腔甚少, 民间演唱, 有高腔、梆子腔、乱弹等名目……九江、广信、饶州、赣州、南安等府, 界连江广闽浙。如前项石牌腔、秦腔、楚腔, 时来时往。”这就说明了四个问题:其一, 秦腔在乾隆之前便已在湖北等地的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二, 在1780年之前湖南的周边省份包括贵州、湖北、江西、广州等省份具已出现“乱弹等名目”, 且各省之间是有戏曲交流的; 其三, 湖南的东南西北四面省份均已有乱弹的出现, 湖南一省便不会在乱弹的影响范围之外了;其四, 在康乾盛世的广泛戏曲交流中湖北汉剧中的“北路”和徽剧里的“南路”逐渐交融形成了乱弹, 呈现出秦腔、乱弹同台献艺的情况。“北路”的形成则是秦腔在湖北地区, 与当地的民间戏曲小调结合, 逐渐在湖北汉剧中以西皮的形式出现的。而“南路”则是徽剧在中的二黄腔调在湖北湖南的传播形成的。清初刘献廷 (1648-1695) 于康熙三十一年 (1692年) 流寓湖南衡阳时曾作《广阳杂记》卷3载:“秦优新声, 有名乱弹者, 其声甚散而哀。”一来将乱弹 (弹腔) 在湖南的传播历史追溯到了1692年之前, 二来进一步印证了秦陕戏曲对弹腔的深刻影响。

由于湘剧的主要剧目均为高腔与弹腔, 所以本文着重从这两个湘剧腔调的形成论述了湘剧的历史起源。再者, 低牌子和昆腔的历史均不会早于高腔, 这在学界已有共识, 因此不会对湘剧的历史上限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三:其一, 虽然没有证据考证湘剧的剧目与元杂剧的直接继承关系, 但二者具有传承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这足以决定其戏曲内涵中的文化价值;其二, 弋阳腔在湖南地区的传播应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 并在其后的短时间内借用湘楚方言演化为湘剧的高腔; 其三, 乱弹 (弹腔) 在湖南的传播历史的上限则应追溯到1692年之前, 秦陕戏曲对弹腔的深刻影响。总之, 湘剧在过去的几百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刘禹锡.刘禹锡[M].中华书局, 1990.

[2]文天祥.文山先生集.卷九文集[M].清同治七年景莱书室刊本.

[3]范正明.湘剧形成简述[M].艺海, 2007.

篇9:西藏文史故事 家马的起源

神话说,“在昨天的昨天,在九个九十天的昨天”,总之十分遥远的年代,马的父亲名叫喀尔达义雅尔瓦,母亲名叫桑达义巧玛,它俩在一个名叫达萨隆章的甲莫绒地方生下后代。马是神马,曾经住在天庭,但自从吉祥时代结束,灾难时代来临,天庭荒芜了。神马从九重天上降落凡尘,为口寻找食物,为喉寻找水源。后来神马之子遇到一个名叫吉恰曲的同类异性,生下了三个儿子:大哥义吉当强,二哥江绒俄扎,三弟库绒曼达。三兄弟分赴各地寻找水草丰美之地,从此命运各异。

马大:哥义吉当强来到藏北的羌塘,而见此地的主人野牦牛噶瓦,提出分享这片草原的请求。野牦牛噶瓦不同意,动用了蛮力,拿犄角把马大哥挑死了。死者凄惨:肉被鹫鸟啄了,血被大地喝了,熊啃了骨头,风吹散了毛发。

两兄弟在远方呼唤,听不到回应,一路找到羌塘,只见到一堆骨骸。小弟曼达血气方刚,誓言报仇;二哥俄扎态度务实,认为长兄的本领是最大的,尚且抵敌不过,还是远避为上。

但是马小弟曼达决心已定,打算借助人的力量复仇。二哥听罢警告说,与人亲近,只能得到被役使的命运,口中套嚼子,背上驮鞍子,身心受摧残。小弟反驳道,你可以追求自由,但也缺乏安全,野兽的四蹄会追逐你,射手的箭矢会瞄准你。

正所谓人各有志,马兄弟也是这样。曼达来到机王国,面见名叫莫布丹先的人,表达了合作意愿:“活着我驮你远行百年,死后与你互换我做主人。”人和马就这样达成约定,立下了钳予般的重誓,摁下指印表示信守。

——另一译本则说,小马曼达承诺:从此以后我驮你百年,当你作为七十万颗星辰之主死去时,你仍将是我的主人。

库绒曼达充当坐骑的感觉好极了,骄傲地体会着如同猛虎凶豹般的威风,风驰电掣般来到羌塘。骑手莫布丹先一挥绳索,套住了野牦牛噶瓦;任由野牛撒腿飞奔,瞅准机会往回一拉,利器随之刺穿牛身——噶瓦毙命,大仇得报,牦牛的尾巴做了曼达鬃毛上的装饰。

从此以后,小弟曼达的后代跟随人类有了家,二哥俄扎的后代呢,继续在旷野游荡。

这则动物神话来自敦煌所藏的藏文古卷,公元8世纪前后记录在早期苯教的仪轨书中。至于这对主仆的结局,是这样的——

谁带来了有关死亡的噩耗?是雄鹰头冠上的羽毛。

当那位助友灭敌的勇敢骑手莫布丹先死去,“就像漂亮的绿松石被粉碎”——神话这样说道,乘骑库绒曼达兑现诺言,充当了主人的殉葬“宠马”。为使“死者在死后还将活着”,苯教法师介入,进行适时适度的干预,超度亡灵的仪式由此进行。与“宠马”同为死者仆人,另一种必备的陪葬之物是绵羊,它是前往死后世界的导引者。苯教师对它念念有词:“仪轨绵羊啊,你是无父者之父,无母者之母……愿人由你而重生……愿人由你而赎命。”

就这样,绵羊在前开道,以其头角挑开岩石;小马库绒曼达驮着主人走向亡者之乡,铁蹄踏上无路之路。它需要在翻越山口的时候显示勇气,在面向渡口的时候显示慷慨。经过大约九座山口和九条河流,穿过天与地的交界处,异度空间在望:那里有冬夏长青的草木,有比美酒还要甘醇的泉水,主仆将在此地获得永生——虽然在现实世界中,冥界以坟墓的形式出现。

这个故事来自密藏于敦煌千佛洞的吐蕃时代藏文古卷,发现于20世纪初期。后经学者翻译,和其他故事一起,辑成《东北藏古代民间文学》。其中包含了苯教的仪轨,或者不如说,存世不多的藏地上古神话和观念世界,每每见于前佛教时代的苯教仪轨书中,甚至就是苯教师作法时的祷词诵词内容吧。

由于这个故事出现在藏文创制不久的古卷中,一般被解读为家马的起源和殉葬的起源。神话以苯教文献为载体,不过显然写在原始苯教时代的尾声,因为故事中重复说道:这一切均不属于新教,而是属于从前的古老习俗。故事中反复咏叹的还有:荒漠辽阔,道路漫长;自上而降的雨,自下而起的风,生者和死者之路不相一致,活人和死人特征有所不同;从前行善的人,现在还在行善,过去有益的东西,现在仍然有用。

神犬与人类相伴

可惜讲述了家马和野马如何分道扬镳的古藏文残卷中,不见野狗是怎样成为忠犬的记录,我们只找到了晚些时候的传说。以下的故事是我曾经的同事、民俗学家次仁玉珍讲述的,她是从做过猎手的父亲那儿听来的,父亲又是从更老一辈那儿听来的,就这样口口相传。

故事说,当一位猎人瞄准了一头公鹿,正待拉弓射箭,弓弦却断了。一只花狗现身,为他叼来急需的皮弓弦。原来这只花母狗是只神犬,从天界下凡就为帮助人类,所以能够听懂人语,理解人心。这一天故事的结局,是猎人重新拉满了弓,射向那只命中注定在“等待箭”的公鹿。

从此以后,花母狗成为猎人的好帮手,不需要主人跋山涉水四处寻猎了,各种猎物自会被驱赶到射程内,猎人足不出户,只管搭弓射箭就成。这样一来,猎人不必再为生计发愁,不仅有吃不完的山珍,还用猎物的皮啊肉的换回奢侈品享用。猎人给心爱的狗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弓弦花”。“弓弦花”同山中的虎豹熊狸交合,生下一群又一群样貌各异的家狗,四散而去帮助更多的人。

——相传狗祖母“弓弦花”与各种兽类交配的后代,品种不同:第一种是有熊的血缘的牧羊犬,声名显赫的藏獒;第二种是猎犬,属于虎、豹、狼的骨系传承;第三种是宠物狗,小巧玲珑的袖狗哈巴狗,是狐狸的后裔;第四种是野狗,混杂的品种,退却了神性光芒的不良遗传——

不过神犬“弓弦花”的结局是个悲剧。讲故事的次仁玉珍用了一个藏谚:“人和山羊一样,经不起饱食的考验;吃饱了肚子没事干,就会添乱。”渐渐地,“弓弦花”的主人变得贪婪,有一天忽发奇想。说:今天你必须赶来一种我只闻其名、未见其状的奇兽来。

“弓弦花”昕罢,怔了半晌,然后神色黯然、一步三回头地上路了。

当太阻就快下山时,山顶传来急切的犬吠声。寻声而去,只见爱犬正守住一个山洞狂吠。猎人心中太奇,定睛看去,洞中怪兽竟是一个巨大的、暗褐色的、通体嵌满眼睛的软体球状物——那些眼睛睁开来,凶光毕露;关闭时,皱巴巴一团皮囊。猎人大惊失色,慌忙射出一箭,那怪物应声喷出一团黑气,可怜“弓弦花”闻气即死。猎人咽气稍晚一些,稍晚一些是为了想得明白:这怪物正是传说中的罗瞧星宿,专食太阳月亮的凶煞,的确是仅闻其名、未见其状啊,爱犬忠实地完成了任务,不过代价太大啦!

垂死的猎人追悔莫及。这时候,一轮圆月升起,照耀群山一片银白。

换—个角度看来,神犬虽死犹生。人们说,“弓弦花”遇难那一天是藏历三月十五,于是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要往山上抛洒牛奶青稞以示悼念。

神犬的后代陪伴着先民从远古走来,从游猎时代到游牧和定居,一直走到现在。在从古而今的藏族生活中,牧狗猎狗宠物狗一直就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存在。上述这个犬类起源神话也暗合了动物行为学家的考证:大约在几十万年前,也许更早,原生胡狼的一种就被驯化为狗,或者说,那种胡狼在天性中就注定了为人而生。

篇10:重庆酉阳摆手舞的历史起源与传承

1 重庆酉阳摆手舞的价值

1.1 历史传承价值

摆手舞的起源可以溯及远古时期, 是土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连结点, 也是土家社会发展与变迁的“一面镜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是历史传承价值, 因此, 酉阳摆手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 在摆手舞历史演变与传承过程中, 注重其历史传承价值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1.2 审美艺术价值

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和影响的独特文化, 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提升人的审美水平。它的动作也极具观赏性和多样化, 其舞“摆”的形式与种类颇多, 但又不会使人觉得繁杂混乱, 且其动作表现出无穷的生命力, 体现了土家人民良好的精神品质与生活面貌。

1.3 健身价值

健身价值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摆手舞是通过身体运动来完成的, 人们在跳摆手舞时, 身体机能和器官会受到一定影响, 并产生适应性变化, 从而提高人体适应能力和改善人体内脏器官系。

同时, 跳摆手舞可以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 提高了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使参与者从工作和家庭的单一环境中解放出来,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 摆手舞可以调节人的心理, 减轻参与者的疲劳感, 愉悦身心, 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因此, 摆手舞的健身价值得以进一步体现和发展。

1.4 教育价值

由于酉阳当地地理条件的限制, 导致其经济与教育水平较低, 而摆手舞则在这时体现出了教育价值。这是因为摆手舞中有许多模仿劳动和参与祭祀活动的动作, 有利于人们体会到生活生产的艰苦, 使观赏者和参与者增长生活生产知识, 提高生存的技能, 增强民族认同感。

1.5 社会和谐价值

摆手舞把土家人的生活、劳动、战争、迁徙等自然的关系通过主体的感受, 按照自然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 进行简体、变形与抽象, 变为“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 因此, 人们通过参加摆手舞的各种活动、比赛和表演, 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 使身心得到满足和愉悦, 而且还可以加强人们心灵沟通的联系以及架起人们共同欣赏的桥梁, 从而对社会的和谐稳固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重庆酉阳摆手舞的历史起源

土家族摆手舞, 在土家语中叫“舍巴”或“舍巴巴”, 拥有“东方迪斯科”之称。它在土家社会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 把土家族的歌舞、乐剧及民间体育、娱乐融于一体, 所以, 它被学术界认为是土家舞蹈艺术的典型代表。同时, 在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中发现, 虽然在上个世纪后期, 国内的学者、专家主要针对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及文化内涵方面进行了探究, 可迄今为止, 关于摆手舞的真正起源, 专家、学者们的意见仍然不一。但究其所以, 无外乎以下几种说法;

2.1 狩猎说

摆手舞主要是产生并盛行于湘西、鄂西、渝东南土家族地区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因此, 有学者认为生活在这一带地区的土家族人民, 由于特殊地理条件的影响, 主要是依靠以狩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维持生计, 由此, 在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长期实践中, 土家人民得到灵感, 从而使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化舞蹈活动得以应运而生——摆手舞。至今, 摆手舞的部分动作中仍有土家先民原始狩猎的迹象。

2.2 民间舞蹈说

以陈延亮和黄建新等为代表赞同这一说法的学者认为, 民间舞蹈是土家摆手舞的来源, 是土家先民生产生活上真实状况的艺术上的反映, 是土家族先民在狩猎、劳作中的真实写照。

2.3 祭祀祈福说

以邹明星等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 土家族摆手舞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是祭祀祖先、祈福消灾, 土家人民每年都会聚集在一起祭祀祖先, 以祈求祖先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由此便衍生了土家摆手舞。同时, 祈福消灾、辟邪在摆手歌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2.4 战争手段说

以段绪光为主要代表的学者认为, 战争是摆手舞的起源, 大概意思是说有一次彭公爵率领部队征战, 为了鼓舞士气, 振奋军心, 于是派遣部下用歌舞去引诱敌人, 或者用摆手唱歌, 以解思乡之苦。征战凯旋而归后, 这种摆手舞便很快流传至民间。王大华在《摆手舞起源考》中也认为摆手舞是由于土家族部落战争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2.5 巴渝舞说

赞同这一说法的学者比比皆是, 如袁革在《土家族摆手舞源考》一文中认为, 摆手舞是由巴渝舞衍化而来。巴人的巴渝舞可分为两支, 一支传入皇室, 逐渐被汉化;另一支则流传到民间, 摆手舞就是其中的一种衍化形式。赞成这一观点的杨爱华在《巴渝舞的演变与流派》中也认为, 摆手舞与巴渝舞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区别, 其中它们最大的共同处在于, 两者都具有“武”与战争的因素, 而在摆手舞中出现生产生活和祭祀祖先等内容的原因, 则归由于土家族生存环境的较大变化。

2.6 过年说

这是在重庆酉阳县流行着的一种起源传说, 据酉阳县民宗委原主任彭秀清介绍, 摆手舞与土家族“过赶年”的传统习俗有关。“赶年”是古代土家先民为抗击敌人而发展出来的过年习俗, 为庆祝战争胜利跳起了“摆手舞”, 后来摆手舞才逐渐出现反映农事活动的动作。

2.7 劳动说

赞同这一说法的以梁叶甜为主要代表, 她在《浅谈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和发展》一文中认为, 土家先民在生产生活与劳动实践中模仿自己的劳作姿态, 由此逐渐产生了独具魅力与特色的土家摆手舞。

综上所述, 土家摆手舞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同时随着学术界对摆手舞的不断深入研究, 又出现了蛮夷说、毕方兹卡说、多元说等等, 但这些说法都不能充分证明是土家摆手舞的真正起源。因此, 笔者认为, 无论土家摆手舞的真正起源是什么, 它都是武陵山区独具魅力的产物, 具有文化内涵、健身娱乐、“原滋原味”等特性。同时, 它也是土家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 对自身的某些生存行为、历史活动及劳动生产生活的形象总结, 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土家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精神品质和审美情趣。

3 重庆酉阳摆手舞的发展现状

为了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 酉阳相关部门对摆手舞进行了深入搜集、挖掘及整理, 使这一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升华和普及, 并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舞蹈精品。如今, 酉阳土家摆手舞的推广、普及已深入千家万户, 同时广场文化及群众文化活动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这些都使得群众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加强, 也为推动”三个文明“建设、促进酉阳地区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但是, 随着时代的变迁, 酉阳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 社会迅速发展, 摆手舞文化赖以维系的环境不断遭到侵蚀、破坏, 导致它逐渐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载体, 群体结构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据笔者调查发现, 现今在酉阳当地的土家人民主要以年迈的老人、妇女和孩童为主, 而原本是摆手舞传承与保护的“主力军”的青年人却常年外出打工或定居, 这使得摆手舞面临着一种强大的挑战, 因为外出打工的人所接受的都是社会的主流文化、都市文化, 会逐渐使他们的价值观念、文化认同发生改变, 从而导致酉阳群众基础日益薄弱及传承人严重匮乏。同时, 外来文化逐步渗透土家地区, 也导致年轻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技艺逐渐失去了兴趣, 从而造成了摆手舞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止步不前, 处境尴尬的局面。

根据笔者的梳理与研究发现, 在摆手舞历史演变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⑴酉阳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生态环境、群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使其民族特色和凝聚力逐渐减弱;⑵汉文化的逐渐渗透, 导致酉阳群众基础日益薄弱、传承人严重匮乏;⑶政府对其保护与传承力度不够、缺乏精神与物质支持;⑷传承方法不明、机制不完善;⑸民间艺人地位在下降, 表演艺人没有观众和舞台;⑹学校体育出现了误区, 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摆手舞活动无法体现;综上所述, 土家摆手舞的处境十分堪忧, 其传承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4 重庆酉阳摆手舞的保护与传承

酉阳摆手舞的内容多姿多彩, 动作朴实大方, 是土家先民们世世代代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是学者和专家们认识和研究土家族的重要依据。但受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土家摆手舞出现了严重的文化失忆现象, 而且造成了摆手舞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止步不前, 处境尴尬的局面。所以, 对于如何转变摆手舞的传承现状及保护好这一特色人类文化是目前学术界需要重点解决的一大难题。

4.1 保护生态环境, 维持土家文化特色

不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 是在不同的生态、地域环境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并且不同的原生态环境也将形成不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一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生存和发展的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那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就难以持久。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身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成员”之一的摆手舞来说, 保护其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李伟也在《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承》中表明, 土家摆手舞是其民族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以及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但目前它正面临着生态环境变化和保护与传承停滞不前的困境。因此, 我们应该对摆手舞所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 同时加大对其保护与传承力度, 从而使它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4.2 优先保护和培养传承人

在土家摆手舞的历史演变与传承过程中关键和主体是传承人, “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 对遗产传承人的关注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身授的特点使得保护好传承人成为问题的关键”, 因此, 在对土家摆手舞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 保护好酉阳摆手舞的传承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那么该如何进行有效地保护传承人呢?笔者认为, 可以在他们的生活上进行一定的保障和支持, 给予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改善其创作环境以及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从而维护、建立起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传承人团体, 使他们乐意于传承摆手舞文化, 充分发挥其在土家族摆手舞历史演变与传承中的主体作用, 使得摆手舞的生存周期得以延续。同时, 也可以借鉴云南省的做法, “云南省大理政府在大理古城设立大理州群馆大理古乐示范培训站, 使当地人学习洞经古乐的热情大大提高。大理政府还扶持成立了“苍洱艺术团”, 其主要目的就是培训民间艺人和传承人。”也可以借鉴湖北恩施自治州的做法, 通过对民间老艺人和传承人的重视, 引导一部分人加入民间文化传习的队伍中来, 保证民间后继有人。

4.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完善传承与保护机制

政府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主导力量, 可以有效集聚人力、物力和财力, 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 在土家族摆手舞保护与传承中首要责任者就是政府。这也就意味着在历史演变和传承摆手舞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强化和完善政府职能, 建立官方的管理和保护机制以及相关的研究机构, 制定符合酉阳摆手舞保护与传承的政策和制度, 积极引导民众开展摆手舞活动。另一方面, 政府可以采取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支持为辅的方法, 引导摆手舞传承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增强其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摆手舞历史演变与传承中的主导作用, 以达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摆手舞的目的。

4.4 走进学校, 增强生命力

学校是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培养终身体育的重要场所, 这也就意味着若要增强摆手舞的生命力与活力, 使其得以不断延续和传承, 那么走进学校、融入教育是必要的途径之一。因此, 当地中小学可以开发校本课程, 引入土家族摆手舞,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摆手舞活动, 把摆手舞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大纲, 通过学校教育的力量, 让学生从小就了解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增强自觉保护意识, 充分发挥教育和舆论的导向作用, 增强当地居民对重庆酉阳摆手舞文化的保护意识。

4.5 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整理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是突出该少数民族独特民族历史文化色彩, 注重在这些外化的体育形态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智慧、民族文化、民族情感和民族历史。同时, 摆手舞“非物质形态”的特点也决定了其保护的根本要求在于要善于发现、整理、挖掘出这些外在的肢体动作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及特质, 而不能仅仅是停留在肢体动作上的表面整理、提炼。因此, 在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来对土家族摆手舞进行保护与传承时, 要更加重视对土家族摆手舞所蕴含的独特精神文化内涵的保护与传承, 从而使摆手舞更具活力与魅力。

5 结论

保护与传承土家族摆手舞是一项艰巨复杂, 且浩大的系统工程, 不能急于求成。要想使摆手舞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就必须通过不同的方式、渠道和有效措施来进行, 同时要坚持“以传统为根基, 以创新为动力”的传承原则。注意发挥各级组织的力量, 充分利用民资组织依赖性的特征,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民众认识, 形成摆手舞的舆论导向。要因人、因时而异、因地制宜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摆手舞, 抓住适宜的机会, 举办相关大型规模的活动, 并以此牵动学校、社区及社会各部门对摆手舞的关注和重视, 形成全社会成员参与, 人人参与的格局, 从而进一步促进摆手舞活动的开展。

还可以对摆手舞进行适度的商业开发, 增强土家族摆手舞自身的造血功能, 让它走一条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合理利用媒体与酉阳传统节日和传统赛事, 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 扩大摆手舞的影响力, 从而使酉阳摆手舞焕发时代活力, 促进其发展蓬勃兴盛。

参考文献

[1]王大华.摆手舞起源考[J].体育学刊, 2003 (3) :60-62.

[2]李伟.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生态与文化传承[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 (1) :143-146.

[3]贺泽江.论摆手舞的发展与前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 :115-116.

[4]谭涛.酉阳土家族摆手舞的现状及传承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

[5]施曼莉.土家族摆手舞的功能与传承路径研究[A].重庆:贵州民族研究, 2015.

上一篇:高端私人会所的策划方案下一篇: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