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2024-07-18

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共14篇)

篇1: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云南省杨翠英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

为推动基层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作用,我县教育局于5月28日在龙街中心小学举办“云南省杨翠英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全县各中心小学、村完小部分教师,以及我校在教务主任孙文娇老师为组长带领下的18名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分两个部分:上午是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们带来的教学示范课。分别是:元江县第四小学教科室主任唐乔芬老师的语文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玉溪第二小学的张丽老师的品德课《我长大了》,玉溪第四小学马蕴菡老师的语文课《小露珠》。三位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精选送教内容;课上精心组织,认真授课,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发动学生,解放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她们亲切和蔼的教学语言,严谨的的教学环节,紧张有序的情境互动,给学生们和听课教师呈上了一道丰盛的知识大餐。工作室成员元江四小副校长王纪芸、红塔区教科所品德教研员刘力等4位名师对每一堂课都做了精彩的点评。下午是云南省品德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云南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课改专家——玉溪市第一小学副

校长杨翠英老师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专题讲座。杨老师从“学会读书”、“学会写字”、“学会成为自己”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她引用故事、名言、视频短片,用幽默风趣的话语,深入浅出的讲解,博得到场老师的阵阵掌声。

本次活动,让在场的一线语文教师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聆听了专家指导,大家都受益匪浅。相信通过这种“送教”活动作纽带,名师引领为途径的教研方式,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我校18名语文老师也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注重自身专业成长,致力于教学研究,为提高凤小教育教学水平做出贡献。

篇2: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2015]第7期

灵武市临河小学主办 2015年4月27日

名师送教

引领成长

——市一小、二小、白土岗、东塔回小、临河小学教研活动

4月24日,临河小学邀请“灵州名师”刘佳文、温淑娟、王丽华、杨超四位老师送教,同时还邀请市教研员张宝民老师点评指导。临河小学校长刘华和临河小学教师及一小发展共同体的相关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送教名师从学生兴趣出发,巧妙设计,教学层层深入,让学生学有所获。在课后的交流讨论会上,老师们畅所欲言,真诚评课,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这种与优秀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让老师们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张宝民老师的精彩点评和指导博得了在座老师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刘华校长的精炼总结更为一线年轻教师在科研道路上前行指明了方向。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和名师、专家一起学习、交流和探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后附图片)

临河小学

王维(供稿)

篇3: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在上午的会议上, 安新县教育局局长王伟林,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功勋人物、全国县区教育专委会会长、《基础教育论坛》 (小学版) 主编姚文俊先后致词。王伟林局长向全国县区教育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武琼颁发了“安新县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总顾问”聘书。随后,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人民政府督学、安阳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金耀林作了《漫谈殷都特色的“主体多元·立体育人”教改实验》的专家报告;中国十大策划精英、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教育策划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县区教育专委会副会长、中国教育策划学术研究会秘书长刘佳瑞作了《让学校拥有属于自己的味道——学校主题文化创建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

在下午的名师送教活动语文专场, 武琼老师执教了小学语文习作课, 安新小学语文教师徐丽娟执教了观摩课《巨人的花园》, 最后武琼老师作了专家点评。在名师送教活动数学专场, 河南省骨干教师、安阳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安阳市殷都区名师、安阳幸福小学青年教师导师杨馥琴老师执教了小学数学展示课《圆》, 安新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王雪春执教了观摩课《小数除法》, 全国县区教育专委会主体多元教育活动中心副主任、安阳市首批中小学名校长、安阳市殷都区“主体多元·立体育人”课改专家组成员、安阳市殷都实验小学校长赵验军作了专家点评。

篇4: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我区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工程和基础教育名校长培养工程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得到了农村师生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活动期间,区内各有关市县高度重视、密切配合,促使活动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我区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

据悉,自治区教育厅于2011年启动实施“双名工程”,培养对象从全区40多万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中遴选,经过“已有成就评鉴”“开放式教育理解问卷呈现”“教师或校长职业性向测试”“发生式问题现场答辩”4个基础评选环节层层选拔,学员学段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学段,覆盖14个地级市的基础教育领域,学员所在的学校分布在区内各城区、乡镇和农村三个层级,学员较有突出的代表性。

目前,100名名师培养对象和100名名校长培养对象正带着具体的研修任务开始第三阶段的在岗研修。经过近3年的实施,“双名工程”已经产生了显著的效应和广泛的影响力,为区域内的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优秀教师和骨干校长专业成长的样本和经典案例,引发了诸多区域性工程效应,区内多个市县、学校都照此模式实施了本区域或学校的名师名校长工程,带动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的专业成长。

篇5:名师讲学团送教下乡

11月23日上午,唐山市名师讲师团骨干成员在市教育局师教处祁继原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我区海港二中和海港中学深入课堂讲授了五堂生动有趣的小学语文、数学示范课,高中英语、数学和物理示范课。

五位老师都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其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都很强。课上互动环节较多,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和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整堂课,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更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此次讲学团送教下乡活动为我们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教研平台,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激发了教师进一步素质拓展的主动性、自觉性,听课教师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积极进取、扎实工作,提升教学素养和能力。

篇6:名师送教下乡听课反思

今天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收获颇多。现就此次听课,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一系列的展示课,感受到每位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每位教师都体现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1.教师具有较高的基本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文本。邓老师的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许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准备。教师的板书都很规范。

2.纵贯这些展示课,我们感觉老师们的常规教学能力都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研究活动。这些课内容很扎实,课堂容量很大。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图文结合”充分利用好了课本上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吃透教材是根本。这位老师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较高的教学素养,能深入研读教材、分析教材,较好的将知识融于教学之中。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她都能根据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

3注重课堂气氛的调动。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学”,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她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教研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篇7:aaa名师送教下乡的启示

湖州市德清县雷甸中学:仲丽芬

一.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差异显著。总体看来,农村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三大困境:(1)语学习环境的欠缺

学生学习英语环境很重要,什么麦当劳,肯德基,往往城市的孩子会很熟悉,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很陌生的。像英语中出现的缩写KFC就有很多农村中学生不认识。可见学生对英语能形成的感性认知减少,对概念的感知更加空泛,理解和接受语言所传承的文化内涵更加困难,这无疑给农村英语教学增加了难度。(2)教育的短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子不教,父之过”等俗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农村的家长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英语更是知之甚少。此外儿童大都由祖父母看管,对儿童开展英语家庭教育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也加大了英语教育开展的难度。(3)农村小学英语基础不牢固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预示着我国英语教学的进步。但英语师资匮乏的问题也变得更为突出。虽然每所农村小学配备一位英语教师,但同时教授三、四、五、六年级;普遍学校英语教师还需兼授其他科目。因此小学英语基础扎得不牢固,这些学生升到农村中学,可想而知,英语学习与城市中学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加上家庭教育的缺乏,使得农村英语教育完全依赖学校,尤其是英语教师的素质,这对师资本来就匮乏的农村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过程

我们中片学校在英语教研组长的领导与策划下,于4月27日 在下舍中学开展了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各学校派出一位老师去下舍中学听课学习。(1)名师借班上课

第一节课是由千秋外国语学校的丁老师给初一年级上了Unit12的内容。上课一开始丁老师就以满脸的笑容与学生打招呼,显得格外的亲切。然后介绍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爱好,而这个内容刚好可以用来复习所学新课知识,导入恰倒好处。接下来丁老师用一系列的图片来引导学生造句子,作对话等,层层深入,为下一步骤作好铺垫。在学完新课之后,丁老师还用一个男女生的比赛来进行强化训练,即带动了学生上课的气氛,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新知识。(2)年轻老师上课学习

第二节课是由下舍中学的谢老师所上的一堂课。基于他对自己班级学生的熟悉,他开门见山的用几张图片导入了新内容。第一步Welcome the teachers,而且谢老师为了引入新课题,采用了这样一个句型“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say hello to teachers?”谢老师的导入能以自身说教,引起学生有继续往下听的兴趣。接下来他则用自己吸烟的经历来配合上课的内容,“Do you mind my smoking in the classroom?”而对于这一提问又激起了学生的举手发言。但对于学生的对话形式并没有真正的体现,而且谢老师的课是由句子到重要结构,对于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点,因此有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而造成一节课都不敢多说话的情况。(3)认真评课

听课时我们每位老师都做了认真的听课笔记,之后教研员要求我们说出两位老师上课的至少一个优点或一个缺点。我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虽然很多都是新教师,但发现问题却是很有见地的一面,因此教研员还表扬了我们。经过大家的讨论后,最后由下舍中学的两位老师分别对两堂课作了深度的评课。名师丁老师的课注重的是学生主体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课时丁老师的提问切入点很小,很适合学生回答,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随便说两句,主要是丁老师的问题很实用,又能激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而谢老师的课没有采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很难跟上老师的步伐。从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就领略到了名师的风范,很值得我们新教师学习。

三.收获与反思

在本学期的“送教下乡”工作中,我们教研组从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角度出发,以新课程培训为切入点,以农村教师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培训内容,以课堂教学为平台,将先进理念的教学实际与师资培训融为一体,采用专题讲座,示范课,城乡教师同上一节课,结对帮扶,城乡联动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送教下乡”工作。在各种活动中,农村教师与城区学校教师一起上课、听课、评课,一起参与教学研究,一起探讨教学疑难,其收到的效果,是任何机械单一的教师培训方式所无法替代的。这种走近农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带有操作性的教师培训,受到了农村教师的欢迎。与以往的送教活动相比,送教工作的实效大幅度的提高。

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很多,在感受收获的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的反思。我们认为,“送教下乡”是新课程师资培训中的一种新形式,送教下乡工作不应当是一种权宜之计,而应作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组成部分,形成一种城乡互动共同提高的长效机制。因此在下一阶段的送教工作,我们将对以下几个问题在学习和实践中去认识和解决。

反思一:城乡知识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和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虽然较从前有了较大提高,但和城区学校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提高培训活动的规范性,制度性是下一阶段的送教工作的重点。

反思二:教育信息化在推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需要逐步增加阶梯教室的应用,需要不断探索与丰富适合农村实际的教育模式,进一步解决农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反思三:尽可能地满足所有参与培训教师的需求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但是,学员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知识和教学水平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培训对象中会有一些“教非所学”的学员,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培训的针对性大大减弱,解决办法需要进行尝试和探索。

四.探索和改进

送教下乡活动是促进城乡交流、沟通校校联系,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形式,已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但如果仅把送教下乡活动理解为让城镇学校的一节优秀课到乡村薄弱学校去演示一遍,并想以此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话,那就送教下乡活动的根本目的来说,一般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这种杯水车薪的行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包括送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而最重要的是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因为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一种知识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淀,是教师的宝贵财富。从一些在教学上比较薄弱的学校情况看,它们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学硬件上的投入,牵制学校前进的,恰恰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而这种水平的不高,也不单纯是教师自身的学历不高和素质不好,而是教学经验的匮乏,他们也在钻研教材,但最后不得要领;他们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终不够科学;他们甚至付出了比城镇学校教师更多的劳动,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向他们传递一些先进教学经验,对于提高薄弱学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所以,教学方法的传递是送教下乡活动中的重头戏。而名师会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听课教师从听课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8: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一、活动概况

为进一步推进我名师工作室研讨交流,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工作室计划安排,XX年10月21日,xx数学“名师工作室”xx中心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为xx中心校的数学老师们献上了2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空间与几何领域教学课以及课堂教学点评和教学小专题讲座。本次“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了工作室成员教师专业成长、对xx中心校数学教学教研活动起到了指导和引领作用。

在送教期间,xx中心校校长xx、教务主任金新喜亲临活动全程参与,并做了大量的组织安排和后勤保障工作。

二、成绩和特色

1、导向明确,精彩纷呈。工作室围绕今年开展的研修小专题“空间与几何领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努力在空间与几何领域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索研究。所以本次送教下乡进行献课的2位老师均选择了空间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内容。

来自五小的殷建萍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课堂上殷老师以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示范引领作用。

年轻教师闫丽娜在执教《周长的认识》一课时,设计了“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自己的实践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对周长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学生摸周长时,感受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线是直的,有四条边;而圆形的边线是弯的,是一条封闭的曲线。因为有了找、摸的体验,便能清晰地认识周长的含义。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愉悦,2、参与积极,研讨认真。在本次送教活动中,刘丽华、窦文新、崔玉霞等工作室成员以及xx中心校的高凤华等数学老师们分别就当天的送教课堂教学进行了精要的点评,他们的评课有理有据言简意赅,或赏析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片段,或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既有理性的分析和热情的赞扬,也有客观的指正和真诚的帮助,表扬而不虚美,指瑕也不掩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闪光点,从学理的角度分析改进点,为完美的目的提出生长点,让参加研讨活动的教师深受启迪。

在送教活动中,工作室成员窦文新老师以空间与几何教学的实践为主题,做了题为《关于空间与几何教学的一点思考》,讲座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窦老师的实践思考,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给参加观摩活动的教师以极大的启发。

3、辐射带动,意义深远。此次“送教下乡”活动,时间短,任务重,效果好。首先,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次活动呈现的2节现场课是真实和朴实的,自然也是可以学习和模仿的;课后的互动式的课堂点评让老师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其次,这次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锻炼展示的机会和舞台,整个活动有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课堂试教、课后研究、教学反思、改进提高等,工作室成员参与其中,提升了理论水平,提高了教学素养,同时也明确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再次,“送教下乡”的成功开展,为我工作室搭建了城乡教育有机联系的桥梁,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问题与思考

1、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本次呈现出的2节课都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比如,有些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处理不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准备不足,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简洁,有的教师不能把课堂生成作为良好的教学资源,教师的学科功底和教学素养还有待提高。

2、由于受场地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在听课后的讨论交流环节,主要是工作室成员的教学点评和讲座,听课的xx教师没有更多的发言机会,互动不够。送教活动最为珍贵的成果应该是听课教师的思考和体会,应该组织他们交流分享。

篇9: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4月18日,县教体局教研室教研员带领示范教学团成员一行9人到上庄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该镇旺川和中心小学教师代表齐聚该校参加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上午,示范教学团五位优秀骨干教师分别展示了两节语文、两节数学和一节科学示范课。五位授课老师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精湛娴熟的教学技能、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热情洋溢地与学生交流互动,体现了新课改教学理念和学科特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与活力,让听课老师们享受了别开生面的示范引领大餐,真正感受到“精品课”的魅力。

下午,各学科分组分别进行议课交流活动。五位执教老师分别介绍了设计思路和教学理念,总结了课堂上的优点与不足。各学科教研员分别对五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专业引领。听课老师也积极发言,畅谈听课感受和收获,会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通过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使该校教师不用出校门,就可以欣赏到精品课堂,对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帮扶作用,得到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篇10:名师送教下乡听课心得体会2

2015年11月20日,我县小学综合科名师工作室来我们赫章县白果镇中心中心小学举行了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我有幸聆听了李老师执教的课程和张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下面本人就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名师不愧为名师,听李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李老师执教三年级思品《我是谁》,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评议结合,将品德教育融入生活,极具启发性与教育性。置身于课堂教学中,她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她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

听了游老师《打造“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品德高效课堂》讲座,可以说是对我教学灵魂的一次洗礼。让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否尊重了学生?”、“我的阐述能否引导学生走出迷谷。”同时我也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为什么我的看法和他们不同?”、“我的观点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修正的?”等等。师生的不断反思,就会使我们逐步进向完善,走向深刻。

篇11: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动方案

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

结对帮扶”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xx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教师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的目标,以“立足前沿、实践探索、互助交流,共同发展”为核心,xx名师工作室拟定XX年12月12日送教下乡到xx中心小学。

二、活动目标。、通过示范课教学、听课、评课议课等系列教研活动,更新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学水平,引领结对学校的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2、探讨“预学下的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及“情理数学”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安排。、时间:XX年12月12日

2、地点:安庆市xx中心小学

3、人员:

安庆市双莲寺小学的骨干教师、岳西县河图中心小学的骨干教师、xx中心小学的骨干教师等。

四、活动内容。

、研讨课教学。

送教

时间

讲课

节次

主讲

教师

学科

讲课内容

讲课

班级

2月12日

上午第1节

xx

(双小)

数学

《看日历》

三年级

2月12日

上午第2节

耿报春(双小)

数学

《数字编码》

三年级

2月12日

上午第3节

陈文慧(天小)

数学

《搭配》

二年级

2、交流研讨。

2月12日下午第一、二节课。

五、活动议程。、XX年12月12日上午第一、二、三节听课,第一节上课时间为9:00,第二节上课时间为10:10,第三节课上课时间为11:00。

2、下午13:30交流研讨活动。

(1)与会领导讲话。

(2)名师工作室主持人xx作微讲座“情理数学”。

(3)听课老师进行评课议课。

六、活动要求。、参加活动的相关人员必须在当日8:40前到达xx中心小学。

2、示范课授课教师要准备教学简案20份,在授课当日发放给听课教师。

3、活动结束后,授课教师要写好反思,连同教案等送交工作室存档。其他成员写好活动后的体会上交。

篇12:小学英语名师送教下乡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英语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受益匪浅。这次课堂展示活动,一共讲了两节课,分别是来自阳光小学的王老师和沙镇中心小学的朱老师,两位老师教态自然,口语清晰流利,基本上是全英文教学,整个课堂注重学生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始终处在高度兴奋、积极思考的状态,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素质高,教态大方,和蔼可亲,始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在和学生进行交流。例如课前王老师和同学进行了谈话,老师先进行了自我介绍,然后又让同学们进行了自我介绍。这短短几分钟的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们喜欢上了老师,从而有兴趣,有信心和老师一起来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知之必求之,求之必学之,学之必乐之”说明了兴趣教学的重要性。

(二)课堂教学环节清晰。

1、以歌曲和Chant导入新课,接着以“我来说你来做”游戏深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生交流讨论,鼓励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体现英语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交流。

3、两位老师的教学环节与情境紧密联系,如:为大明庆祝生日,唱生日快乐歌,大量的复习学过的单词,运用chant,游戏的方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文练习等,这些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语言。4.、全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本节课进行了充分的听、说、读、练习,而且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之中。这些训练比较全面地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指导,紧紧围绕语言交际,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等学习方式来学习和运用语言,注意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促进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做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英语教学的总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精致的课件,包括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提高了课堂的实效。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孩子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在以下几方面要多下功夫:

1、学书写。

2、学课堂情境设置。

3、学习驾驭课堂的能力。

4、学教学环节设计。

篇13: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10月25日至10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渭南市组织的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主要观摩了四节示范课和两场报告。分别是

大荔县荔东小学刘建红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华州毓秀小学王少刚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

渭南市北塘实验小学马燕燕老师和蒲城县东街小学蒙琳琳老师同课异构的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育科学研究所王艳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之让思维真发生,让思维看得见》和《幸福为师》两场报告。为期三天的培训已经结束,带给我的启发和感悟却铭刻在心,成为我教书生涯的一笔财富。现将自己的收获何感想浅谈如下:

一.优质的观摩课

这四位老师讲得十分精彩,让我感受颇深,不仅领略了四位老师出类拔萃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灵活多变。

首先,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这四位老师的基本功都很扎实,组织调控课堂的能力都很强,理论水平较高。

其次,重情景的创设,巧妙的`引入新课。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采取不同的方式情境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较为亲切自然的情境学习,兴趣很浓。如刘老师在上《集合》这节课,利用播放《奉献爱心,从小做起》这个视频引入并提问: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同学们应该怎么做?引出荔东小学三年级一班某组同学们向灾区小朋友捐款捐物的情况,让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引出新课,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集合的欲望,从而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找准切点,以这一情节开展一系列的数学问题,贯穿整个课堂,自然,有趣。

第三,关注学生的情感,重知识的形成。四位老师都能让学生独立去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稍复杂的问题,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如王老师的《烙饼问题》,王老师先通过简单的烙一张饼、烙两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引出烙三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让学生合作交流,然后学生演示汇报,最后类推出饼的张数和烙饼所需要的最少时间,得出规律。对于学生的难问题,老师都耐心的启发引导,突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

第四,练习题设计精巧,激发学生兴趣。如蒙老师讲的《什么是周长》这一课时,在学习知识点完后,练习设计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图文并茂,题型多样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二、专题讲座

王艳老师的两场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王老师以大量的实例,平实的语言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向我们诠释了数学教学的方法,更让我感受到了一位教师敬业、乐学、奉献的无私情怀。

从中,我看到了王老师“严、实、细、新”的常规管理策略;看到了“消融、融畅、融洽、融远”的“融式”课堂教学思想;看到了“六步三查”乐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有了辛勤的付出,才有现在的硕果飘香。

王老师除了对自身严格,她特别关心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从课堂教学技能、教师专业素养、论文撰写等多方面进行指导。近年来,共培养校内、外30多位教师成为不同级别的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

王老师的报告给了我启发,教育研究就应该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开始,在教学中研究,在课例中反思,在实践中研究和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平凡的工作中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用师爱助学生成长。

篇14:名师送教下乡 专家引领成长

清涧中学

邓博

2015年11月20日在榆林市“名师大篷车”下乡送教活动在我校举行,在常小平常主任的组织带领下,来到了我们清涧中学进行“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非常感谢校领导和常主任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从本次学习中我受益匪浅。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聆听了常小平老师的《导数的应用---构造函数》精彩教学,和杨宪伟老师的《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收获颇多。这两节节课上得非常生动和精彩,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拓展为目标,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现就此次听课,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常老师的展示课,感受到常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常老师的课堂都体现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

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1.教师具有较高的基本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王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的感染性,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文本。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真正体现出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这一课堂理念!

2.纵贯这节课,我感觉常老师的常规教学能力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这节课内容很扎实,课堂容量不是很大。是一节很有价值的优秀课。

3.在教学设计中,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主动积极感兴趣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知识。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都没有用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敢于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驾驭能力很高。而我恰恰习惯于在课堂上引着学生走,这一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在此,我要感谢教研室领导和清涧县县教育局领导和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上一篇:辅导员见习期工作总结下一篇:助学金申请书【本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