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2024-08-20

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通用11篇)

篇1: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009年起我省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改革。此次课改一改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趋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标准增加了情感因素、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发展能力提到了教育成功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以新课程的理念实施高中英语教学,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导致上课听讲效率低、效果差;学完每单元后,多数学生不总结、归纳重难点,忽视巩固知识的环节。因此,我特别注重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授每一单元前我给学生印发学案,要求并督促学生预习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案的使用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减轻了学生做笔记的负担,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我还要求学生除了笔记本、作业本、作文本要准备纠错本和默写本。建立纠错本是为了使学生养成随时整理、总结、积累的好习惯。默写本是为检查教学目标落实情况设置的,讲完每单元后我都要求学生把重点段落、句子或书面表达的范文背诵并抽出专门的时间检查默写,达到巩固和积累的作用。

我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由于长期以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不自己动脑思考问题,而是等着机械的接受新知识,消化吸收的效果也欠佳。

针对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我采用了集体预习、部分课型师生共备、共授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在开学初给每个学习组分配好任务,一个组负责一个单元。

二、在预习课上负责讲课的学生先介绍本单元的背景知识,再领读单词,然后播放课文录音,学生们边听边跟读,最后结合学案有针对性的预习。

三、讲阅读课时,学生们先齐读课文,再由负责本单元的同学讲授主要内容,在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难点,我会及时地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四、做完每单元练习题后,负责本单元的学生通过整理易错点总结该单元重难点。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前各学习组准备相关单元的复习材料及练习题。

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开动脑筋认真准备,开始时学生不大适应,总说这样做太累、太费工夫,提意见让我恢复以前的教学方法。在我的坚持和说服教育下学生渐渐理解了我,并主动、积极地配合,尽心尽力地准备每一节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改进和磨合,学生们从害怕、讨厌学英语进步到勇敢、踊跃地讲英语课,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较显著的提高。

以上只是我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的探索和尝试,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需要改进。今后,我在教学中要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积极倡导合作精神;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实施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篇2: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3)在学习上大胆进行明智的猜测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不怕在学习中出现错误,认为出错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错误可以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加以改善。因此,语误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特征。学习者在长期与真实语言的接触中,会逐渐地用正确的形式代替不正确的形式,养成正确运用语言形式的习惯。在Brainstorming阶段不以对或错评判学生的观点。因此,Brainstorming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程度,使学生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充分发表观点和见解的机会,并能由此获得一种成就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

4)利用情境理解所学知识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善于利用情境理解学习内容,但是外语课堂教学往往缺少真实的语境,Brainstorming可使学生有机会把已有的相关知识(内容图式)从记忆中提取出来,为理解知识创造所需要的语境。

二、Brainstorming的组织形式

Brainstorming可以按以下组织形式进行:

1.个人思考。

2.成对或小组活动。

3.全班讨论。教师把全班学生的想法(最好以短语或词组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4.全班进一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提出的想法进行评价、评论、比较、对比、重组和归类,选出最重要的或最有代表性的观点。

5.个人进行写作。

1)个人思考

写作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好的文章来自于高质量的思考。在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应给学生大约3~5分钟的时间对所要讨论的内容进行思考。在这几分钟内,新鲜的想法或早巳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图式被激活;但是这些想法还只是无序的“原材料”,需要在小组以及全班讨论中进行加工。

2)成对或小组活动

成对活动通常是同桌活动。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把双方的想法清晰化和条理化,并用

篇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审视自主探究的内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课本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学习, 是由于这样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精神。教师不必越俎代庖, 由学生自行设计、组织活动, 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探究学习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包含探讨和研究两个层面。探讨即探求学问、探索真理;研究即研究问题, 追根溯源, 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注重对所学知识的选择、解释和运用, 从而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因此, 它能够启迪心智, 挖掘潜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的自主探究学习,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习方式的一次全新的革命, 它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对学习方式的严重束缚, 也遵循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体现了现代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宗旨。

二.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注意三个“转变”:转变教学观念, 转变教学方式, 转变教师角色。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大胆探索, 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一) 转变教学观念

作为学校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 达到熏陶情感、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目的。成功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体验, 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使自己成为一个懂得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运用好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专业人员。

教学观念的转变, 即变教师的“教”为“学”, 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教师应把教学过程视为学生学习的过程, 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的过程, 要使学生乐学、善学, 引导学生在发现知识中学习知识。在发现知识中使学生的语文观念和语文素质不断提高;在发现知识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得以实现。

(二) 转变教学方式

教育观念的转变, 势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1、变革学习方式

现代社会需求的是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 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人才。面对新形势,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方式, 每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倡导和实施, 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将正确的学习观念逐渐渗透给学生: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 更不是为了考试, 而是为了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学习方法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学习更是为了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开发人的潜能, 可以对人终身负责等等。

2、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的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如果在老师和家长的威逼利诱下学习,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 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么,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催化学生大胆探索、着力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心理期望, 不断激励学生的自我发现、自主探究, 就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 真正激发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参与欲望, 使他们发自内心地产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动机。

3、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程营造的是一种合作、交流和探究的新的课程文化。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首先, 教师要做到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 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发现问题, 以旧引新, 用旧知识“创造”新知识, 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为主动参与的过程, 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发现者。其次,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创造性的提问,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实效性、趣味性、多样性、思维型和挑战性的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到思维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能力。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主阵地, 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引导学生在课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猜想。

(三) 转换教师角色

新课程的实施引起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改变, 更要求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只有在教学课堂的这个大舞台上定位好自身的角色, 才能完善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从而使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准不断提高。

1、转换角色的必要性

(1) 课程、教学的需要:转变角色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这种转变是让教师改变原先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形象, 而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 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是经济知识性社会, 教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知识和转变角色。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适时转换自身角色, 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中, 才能完善教学策略, 才能“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助中, 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 实现教学相长”。

2、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教与学的主体, 是学生的“知识源泉”。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的启动, 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即由课程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教育意义上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不再做教材的单一阐释者和习题答案的唯一宣判者, 而是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与者。因此, 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是参与课堂的“平等中的首席”。教学中较快地适应角色的不断变换, 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但这也是一个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师必备的素质。

3、转换角色的意义

教师角色的转换固然促进了教师行为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 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精神, 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在新课程的课堂上, 教师不是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良性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飞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角色的调整程度, 只有教师的角色定位准确, 才会真正还学生一个自由学习与探究的舞台, 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4: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第一:新奇的导入激发创新的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的钥匙”,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和动力。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知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在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给学生们带来知识、带来智慧、带来欢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先给同学们欣赏两张图片让学生进行猜谜游戏,同学们一看就说是键盘和戒指,可仔细想想既然老师让大家猜猜,可能就不是键盘和戒指,于是学生的兴致大大被激发,有猜是巧克力的、有猜是饼干的、有猜是糖果的、有猜是储物罐的等等,当我带着神秘感出示谜底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就更强了,原来是造型非常奇特的杯子!此时学生的脑海里就产生了好的杯子设计需要创新的概念。

第二: 优美的作品启迪创新的理念

美术是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现象,它折射着人类意识及科技的演化,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认识客观世界,会有一种不同于别人的全新发现。因此,美术欣赏是一个无限的再创造过程,在欣赏过程中,经过反复观赏品味,由表及里地感受艺术品的丰富内涵,作品中美的动人的艺术形象和色调,不仅能使观赏者得到视觉上的快感,而且可以从它的内容上体验到作品中体现的情绪和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并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对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唤起创造美的意念。

杯子作为日用器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茶,经过各个时期艺术家艰苦奋斗,创造出了灿烂多彩的文化。在教学中,我运用课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件古代杯子作品:彩陶觚、饕餮纹爵、合卺杯、鸭式杯,当我给学生们欣赏这四件作品时,不仅仅是简单介绍这些杯子在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更重要的是介绍这些杯子在当时的作用,比如介绍合卺杯时,同学们看到的是两只制作精美的杯子,但深入的研究时发现“合卺”是指新婚夫妻在洞房之内共饮合欢酒。当同学们了解了这些杯子的含义后,更增添了学生在设计杯子时富有文化内涵的理念,从而启迪学生深层次的创新设计思维。

接着让学生欣赏现代生活中功能各异、千奇百怪的杯子,通过学生欣赏和评述,进一步感受杯子作品中因为巧妙的运用了生活中的动物、人物等其他生活用品,使得杯子在杯盖、杯身、杯柄在造型、花纹、功能上有独特的创意美和色彩美,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不经意的使用中,我们还享受到了杯子的艺术美,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设计的理念。

第三:独特的思考渗透设计的意识

设计意识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所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好的设计意识至关重要,它不仅是设计的精髓所在,而且能令作品具有个性化、专业化和与众不同的效果。

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中,我以“如何体现杯子的功能性”进行提问,让学生对杯子的实用、作用展开探讨,学生能发现杯子设计中一些巧妙之处,对人性化的设计进行一定的分析、评述。学生创作中也体现了一部分对杯子功能的关注。但相对而言,学生更多倾向与对杯子美观性的表现。作为美术课中的“设计 应用”领域,强调以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而进行设计和制作,让学生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创意和设计活动。这就需要在教学环节中大量渗透设计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设计、分析设计、表现设计,在美术创作中体现设计的思想,表现设计的手法,真正地感受到设计与其它美术教学活动的区别。

第四:丰富的生活强化设计的理念

自古到今生活中处处是设计,人类的生活与设计紧密相关。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多选择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实用性,就会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作欲望,同时也将美术课堂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

《杯子的设计》教学内容十分贴近生活,这让学生对杯子的设计充满兴趣。并且我在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前,还增添了这样的环节:出示一组杯子作品,让学生帮老师的家人挑选合适的杯子,如老师的女儿正在读一年级,平时非常喜欢看动画片《海绵宝宝》,那么她就可以选择带有海绵宝宝图案的杯子,老师的哥哥平时不喜欢稀奇古怪的东西,唯一的爱好就是喜欢听音乐,因此就可以选择带有播放功能的杯子。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在设计杯子时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巧妙的设计,更需要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才能充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本课因为注重学生自主创新和自主设计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创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设计出了许多造型独特、图案精美、功能奇特的杯子,有图案精美的孔雀杯子、造型优美的灯笼杯子,还有极具特色的能将水果瞬间搅拌成果汁、带有钟表可以叫醒、可以储藏零食还可看视频的多功能杯子等,这些都体现学生对美和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表达着学生对生活美的感受,创新设计的能力得到培养。

篇5: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自主探究能力

摘要: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主,新课程改革

注重培养探究性学习。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燃起求知的欲望;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探究空间,引导学习探究性学习;创造讨论机会,引导学习在合作交流中探究,教给学生探究方法,让学生具备探究的能力,同时进行合理评价,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快乐。

关键词:数学学习自主学习学习方式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性,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时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创设自主探究的机会,教给他们自主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呢?下面我就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巧创情景激发欲望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知识的诱惑或问题情景。因此,我们教师可根据教学因素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导参与问题解决的探究情境之中,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不等关系》时,我就这样创设情境:

活动内容:寻找相等的量和不等的量。

师:我们学过等式,等式的定义是什么?

生: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的就等式。

师:我们知道相等关系的量可以利用等式来描述。同时,我们也知道现实生

活中还存在许多反映不等关系的量。

师:比如,研究表明同学们每天睡觉的时间要不少9小时;体育考试中合格的分数要不低于60分,请同学们也举一些不等关系的例子。学生们一听,劲就来了,探究的热情十分紧张。

生1:每天我都比他早起5分钟

生2:我的年龄不少于13岁。

生3:我的体重不低于30公斤。(同学们各抒已见)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景创设,学生举出许多反映不等关系的例子,这样,就把鲜活的数学情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交给自然事半功倍了。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学生的探究欲望往往就从简单的问题开始,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于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景,只要我们教师巧创问题情景,就能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探究欲望。

二、生活资源,引探究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挖掘身边的生活资源,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1、巧用故事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故事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景,进行探究和思考,利于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达到自主探究的教学目的比如我在教学《平方差公式》时,就巧用了一个故事-----《狡猾的地主》在明朝有一位奸诈狡猾的地主,他把一块边长为x的正方形土地租给一位穷人耕种。有一年春天,天遇干旱。连续三个月没下雨,所以地价上涨。有一天,地主对这位穷人说:“我把我这块地的一边减少4米,另一边增加4米,在租给你,你也一样美吃亏!你觉得怎样。”穷人听后,觉得好像没有吃亏,因为他听到增加4米。增加红了,应该多了,所以他便高兴答应,晚上回到家后,他和老婆说起了这件事,结果配老婆臭骂了一顿:“你这个死鬼,你被人家骗了,你吃亏了”然后让学生去探究穷人为什么吃亏了。

通过挖掘这样生活中的故事,把它们巧妙的利用到我们的数学探究引导中,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二期还能更深刻的让学生领悟知识。

2、善用生活实例

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均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可利用资源,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数学化,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示范,提高学生探究额能力。

如在学《频率与概率》时,就设计一个摸牌的生活情境,将全班60个同学分为15组进行摸牌游戏,每组牌分别为1、2和1、2两组,摸牌两次,求两次摸到数字和为几的大?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班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又如在教学《黄金分割》时我通过举生活实例节目主持人报幕时,为什么不好站在舞台的中央;跳芭蕾舞的舞蹈演员,他们的腿和身材的比例为什么会那么标准,还有我们生活中的长方形纸张,如8开、16开、32开等,都能让人看起来舒服,顺眼,有一种美的感觉呢、、、、、、、通过这些例子,就能将实际问题数学化,让他们在探究中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样,在教学中让生活实例走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增强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交流机会促合作

我们在开展探究活动时应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有充分交流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知识,获得知识,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的进行探究,兵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对自己的学生过程的调节和学习效果的恰当评价。

如在教学“三角形垂直平分线”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4人一小组,画出三种类型的三角形的三倍垂直平分线,然后根据自己所画的图形反馈交流,通过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在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而归纳出结论。

这样的构成鼓励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效果。从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效果。

四、合理评价观快乐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常常对学生做出积极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探究的快乐。

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我就会用一些简短的语言适时评价他们,如用“你

真棒”、“讲得真好”“请同学们鼓掌鼓励“”你真聪明“等语句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我还会多发动学生对他进行评价,说说他哪些地方说的好。这样的评价方式,似乎比老师单一的评价效果更好。

新课标实施后,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数字、想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老师与学生的合理评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不同方面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篇6: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合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的方法,使学生愿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前学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而现在是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的意义不明白,就会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本人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去的准备,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一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篇7: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毫无生机的课堂教学不光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厌恶老师,更会阻碍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让学生亲近数学,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空间,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利用多媒体等,为学生创造适合教学情境。以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以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以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以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以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以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以创设已有知识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 如:在教学:“正多边形和圆”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吗?怎样就能做出一个正多边形 ?”此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创设一个开放性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主动将所学圆的知识与正多边形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研究的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上。

篇8: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培养

预习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 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 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 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始终要“运用自己的心力, 去尝试了解”新的学习对象。比如, 要通读或浏览课文, 就得默读或速读, 遇上生词难字, 就要亲自动手去翻翻字词典;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尝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获取新知;对难解之处就要圈圈点点以存疑质疑;对体现段意和全文主旨的关键句中心句则需标明画出, 对经过初步探索而有所悟有所得之处则要做些批注或摘录;要纵观全文, 就要学着概括段意, 编写提纲。可见, 这一学生自我求知的过程, 就是良好读书习惯养成的过程, 就是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如果教师切实重视对预习的指导, 学生就会在日积月累的长期实践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锻炼, 从而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自学能力。

在预习中, 学生通过主体的调动, 已对学习对象作了初步探究, 对课文已有所认识和了解。对学生领悟了的, 研究出来的, 则无须教师“讲”了;而对学生困惑之处、谬误之处或见不到之处、不得要领之处, 教师则要有的放矢地给学生以进一步引导、启发乃至纠正、补充和阐发, 从而真正使教师的“讲”成为学生所需, 真正使教师的讲, 讲到学生的惑处, 讲到关键处, 讲到深奥处。这样的“讲”当然也就会更深入地印入学生的脑海中。可见, 预习不仅有益于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还强化了“导”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除了有赖于教师的“善导”这一外因外, 更有赖于学生学习内因的调动, 这内因即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预习把学习推到了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 学生通过自奋其力已有所悟、有所知、有所得, 上课时 (亦即叶老讲的“讨论”) 学生便会拿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相印证, 这便会使学生经历一连串的心理感受, 正如叶老所说:当他们“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相吻合, 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 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惑, 困惑而没法解决, 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和注意力, 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 增进阅读的效果”。

由此可见, 预习有效地启动了学生进一步求知的内因, 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学得更积极、更主动、更有效, 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无疑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 如何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养成自学习惯, 提高自学能力, 是优质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讲的, 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不要老等人家给, 要学会自己去拿。”

自学能力实际上是指在教师指导下, 经过长期的训练, 使学生能够自觉地、灵活地运用旧知识去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基础, 有了自学能力, 就等于得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可以终身受益;既有利于今天的学习, 又有利于明天的深造, 更有利于将来在信息社会里站住脚跟, 赶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其中很关键的一条是: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 灵犀相通。我认为, 要取得好的效果, 可采用下面的培养措施:

一.指导自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不仅要晓之以理, 而且要授之以法,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少走弯路。

(1) 多读。阅读教学的中心是“读”, 主线也是“读”。对一篇课文, 应该提倡多读, 多看几遍, 反复琢磨、体会。叶老曾说:“老师教语文, 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课文, 须反复玩味课文, 由字词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 文章的脉络, 都宜求之于本文, 不宜舍本文而他求。”新课标十分强调语文诵读能力的培养, 对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去体会, 光是抄写、背诵老师概括出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诵读是反复朗读, 自然成诵, 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

(2) 预习。新课标提出, 学生要能自主学习,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 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 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第十周时进行了第五单元文言文的教学, 我采取过两种方法的教学。教学《桃花源记》时, 是让学生看书, 学生讨论, 然后由学生来逐段翻译, 逐段分析。教学《核舟记》时, 是先要求学生预习, 并由学生将自己的预习结果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最后全班质疑。一对比, 我发现前一种方法费时, 学生自主能力没能发掘出来, 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旧的教学模式。第二种方法反而使学生比较轻松地去学习, 自主参与, 充分体现预习的效果, 学生积极性提高了, 学有所得。从这两个例子, 不难理解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的作用, 更突出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3) “多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事实确实如此, 因为提出问题常常会获得创造性的想象力。所以, 对学生应该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提出疑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从提出问题开始, 在分析问题中发展, 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新课标尤其注重学生的质疑问难。在教学说明文时, 我先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使学生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对象、说明语言等有个大略的了解, 然后以《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的说明作为阅读对象, 引导学生去理解, 明确。下面要学习的课文及段落, 则要求学生先进行预习, 并展开小组讨论、质疑, 从小组、到大组、到全班, 一层一层地解疑问难, 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创造自学条件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是要有一定条件的, 没有足够的条件, 就不能形成自学的条件。

(1) 激发学习兴趣。布鲁纳有过这样的话:“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无疑, 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兴趣, 那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就会随之而来。

(2) 抓好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课内与课外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只有将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 才能创造出广阔的智力背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东西越多, 他掌握课内基础知识就越容易。

篇9: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学中应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愉快地学习。

(一)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不同的学生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同,对文本内容的喜好程度也不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将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例如,教学《密西西比河风光》一文,有的学生喜欢密西西比河西岸万籁无声的美丽风光,有的学生喜欢密西西比河东岸纷繁聒噪的诱人景色,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对自己选择的内容,读得有情有感,说得有理有据,学得有滋有味,就会收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二)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在阅读中,学生读到动情之处,有的喜欢大声朗读,有的喜欢静静思考,有的喜欢提起画笔,也有的喜欢带着感情演一演。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理解和感悟课文,教师从中适当指导、点拨、评述。

(三)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可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通过朗读、辩论、表演,互相探讨、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问。学习伙伴之间情感上的距离拉近了,更容易激发出思想上的火花。

二、改进思想,还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

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后,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就会产生千奇百怪的问题和答案,此时,我们就应该把学生头脑中个性化的见解和感悟及时地释放出来。

(一)让提问更自由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学而有疑,疑则有异。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时问题还未解决已经下课了;有时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教师因事先没有想到而无定论;有时学生的质疑与本课关系不大,解决起来费时,但却是有意义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应采取存疑的方法,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给学生留下探索的余地,引导他们课后通过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资料、动手实践等途径去研究,再选择恰当的时机交流解决。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在实践中的感受,呵护了学生在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火花,又给予了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二)让表达更尽兴

为了使语文教学真正体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不同心理感受,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想要说的话,而且要让他们说得尽兴。

三、及时引导阅读,为学生指明自主阅读的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实际教学中,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予以鼓励,不要怕学生失误,要千方百计找出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上进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能促使学生的智能与情感和谐发展。

四、课外延伸,给学生开拓自己阅读的广阔天地

学习语文要更新观念,打开思路,应该认识到课本以外的生活更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一位教育家说:“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死书库。”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教完一篇课文后,应该赋予文章更多的内容,要让学生把学得的知识或经验用于实践,要在学生的学习中注入新鲜的生活源泉,从而“盘活”知识,在实践中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的情境,为学生架起一座阅读对话的桥梁;要善于细心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热情鼓励学生的创造和智慧;要善于给学生一块宽松、和谐、民主、激励的土地;要善于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新的语境,让学生多说、多议,使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培养和提高。

篇10: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经验总结

一、发展思维,暴露思维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我校通过发展思维的“八法训练”,抓住学生内在的思维潜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实效。1.

营造思维氛围一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2.调度思维情趣一在学生思维的冷却处恰当地进行热处理。3.创设思维情境一使学生在生动的思维情境熏陶中,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化的思维运动。4.启发思维启动一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最近发展区。5.学会思维策略一真正地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6.养成思维习惯一养成观察、质疑、联想等思维习惯。7.倡导思维平价一借以调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8.暴露思维过程一把握暴露思维过程的着力点,即重点、难点、疑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将暴露思维过程的侧重点放到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上。坚持暴露的适时性和始终性相结合,暴露的恰当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注意暴露过程的质量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情绪调控,使之合理优化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情绪的表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严格要求教师以其良好的情绪调控学生的情绪,利用教师新颖的教法、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可感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多变的情绪处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效。无疑,要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三、留出“空白”,促进积极探索我校在教改实践中,特别注重留给学生一片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跃状态。教师多点拔,学生多尝试。经过大量实践研究,总结出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六项空白法”:1.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时留“空白”;2.提问后留“空白”;3.当学生对知识认识模糊时留“空白”;4.在概括结论之前留“空白”;5.出现错误之后留“空白”;6.出现难解时留“空白”。此种“空白法”的尝试,是对教师“一言堂”旧的教学方式的挑战。教师们深刻地认识到:要相把学生真正地当作主体,必须给学生创设说话或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在长期的说话训练中形成一种能力,这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四、创设情境、进入最佳状态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思维始终处于极其活跃的状态。我校在课堂教学中总结了“六种巧抓创设情境机遇”的方法。1.在导言设计中巧抓机遇;2.在突破重难点时巧抓机遇;3.引导学生走出思维误区时巧抓机遇;4.在对知识进行综合训练时巧抓机遇;5.在课堂上出现了“节外生枝”时巧抓机遇;6.在引导解决疑难问题时巧抓机遇。

五、改革教法,提高参与意识恰当地选择和正确地使用教学方法是落实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大教学任务的关键措施。我校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总结出11件必做的事。具体是:1.复习本课教学必需虽以前学过但学生尚未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是教学活动的主体;3.研究培养学生非智力品质的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4.根据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科学地组织教材;5.设计好引言;6.根据突破难点、加强重点的需要,认真创设情境;7.精心设计课堂提问;8.合理分本性中部分容的教学时间;9.设计好板书提纲;10.锤炼教学语言;11.11精选习题,布置作业。

篇11: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差,直接影响着他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农村文化环境较落后、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途径少、家长适时引导教育孩子的意识较差。因此,与城市学生相比,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较差。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很普遍的现象。

在本课题提出前,本课题研究小组的教师都分别谈到小学中段作文教学难度更大。中段学生正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经调查,发现有80﹪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

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阅读量少,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单调死板,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6、没有基本的写作技巧。

7、家长不重视,不会指导,有的家长指导方式不正确。

8、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作文,并且缺乏一定的指导技巧。现在正处于新课程改革阶段,我们迫切的希望在作文教学能找到有效的途径来改变现今这种局面。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降低作文难度,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乐意去动笔,树立其自信心,培养创新能力。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们选定了这一课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1、阅读教学——一篇带多篇。

阅读材料大量涌现,而现行语文课本课文少,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又有限。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必须改革阅读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内阅读了一篇课文,在课外就配合着阅读几篇思想内容或体裁写法相近的文章。这样,学生就能够及时地运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闻一而知十。为了使学生在小学中年级段突破阅读关,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一篇带多篇”的方法。根据教材安排的训练重点,教师教学一篇课文后,带出类似的几篇文章,让学生自学运用,大大地增加阅读量。

(1)基本程序:在阅读教学一般程序的基础上,根据“一篇带多篇”的特点,建立了这样的教学基本程序。第一步示范学习一篇(段),学习阅读的基本方法;第二步尝试学习一篇,巩固前面所学到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第三步带动自学同类的文章一篇或几篇,运用和发展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带动课外阅读:每周开设1节课外读书课,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增强阅读能力。

(3)带动语文实践:定期开设语文实践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2、作文教学——读多篇写一篇。

从教学法的角度看,作文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对思想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写作的榜样”,是作文教学的实质之所在。

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突破作文关,我们主要采取了“读多篇写一篇”的作文教学方法。按照状物、记事、写景、写人的顺序进行分类训练。以读带写,读多篇写一篇。即读完在内容上或写作方法上相类似的几篇文章,指导学生学习这样的方法写一篇。

3、把握课外阅读的时机。

农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生对课外阅读光有兴趣还不行。我们还得通过布臵任务的方式,加强课外阅读这一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抓住以下两大时机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机会。

4、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范文中的写作因素,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写作实际,提供可资借鉴的写作方法,同时,还注意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构思的,又是怎样遣词造句的,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找出自己的差距等等。安排学生的习作练习要以范文为榜样,以模仿为手段,以生活经验为内容,以片断训练为形式。每次作文后,让学生把优秀作文誊写出来,装订成册,张贴在“学习园地”中,特别好的学生习作向外投稿,既鼓励作者,又鞭策读者。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1)举办“图书展览会”。

每学期举办一两次“图书展览会”,比如展出记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振兴中华而斗争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同时受到他们为祖国的忘我精神的鼓舞;展出有关我国和外国科学家的故事,学习他们专心致志于科学事业的精神。除了图书以外还陈列上述人物的照片、名言、警句;还有生动有趣的文艺读物,启发阅读兴趣。

(2)充分发挥图书室功能,开设读书课。

因为阅览室是定期开放,由专人负责。每周安排一节读书课,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布臵一定的课外阅读作业。定期交流阅读情况,比比谁知道的故事多、名人多,让学生在竞争中阅读。(3)背诵优秀的诗文。

背诵优秀诗文,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赛诗会、故事会等,并评出每期“古诗状元”“故事大王”等。(4)写读书笔记。

在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学会分析和思考,有效的办法是指导写读书笔记。学生语文水平有一定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训练形式。

三、研究的成效

(一)以课文为载体,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愿写” 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我们经常向学生推荐比较典型的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将“学----用”、“仿----创”紧密结合起来,降低了习作难度。我们还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同时还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并写下心得体会,从而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通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做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走进学生生活,指导写作方法,让学生“能写” 作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仿写训练也一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平时不积累一定的生活素材,作文时就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并且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根据儿童“情绪性”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我们变教师为导师,做学生作文的引导人,引发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写作情趣,激活想象,扩展他们的生活空间。我们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学会生活,让他们在观察、分析、体悟的过程中学会用鲜嫩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学生尝到了“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的甜头和乐趣。

同时我们还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定教”的习作指导策略,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或互改—再写—再改。这样最大限度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至于学生拟稿之后,我们就能了解到最真实的学情,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点评,这样“从学生中来”的具体形象的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习作再也不是千篇一律了,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章油然而生。

(三)、尊重个体感受,增强写作信心,让学生“乐写”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1、活化生活积累,激发倾吐欲望。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还必须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兴趣来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诸如我们组织同学们做游戏、开故事会、做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在习作中讲真话、抒真情。学生在感兴趣的方面就会有较深的情感体念,在一定情景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学生在作文中明显“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2、尊重独立感受,增强写作信心。

我们在评阅学生习作时,特别注意不以成人眼光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尽量珍视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并且在评改时,采用的标准也是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级的标准不同。这样得“优”的不仅仅就是那几个学生,学生在习作时的自信心渐渐建立起来了,也同时产生了愿意写得欲望。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逐步提高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发现,不仅是学生对于作文的态度有所改变,而且连老师也觉得教作文轻松了,再也不是“说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了。

四、存在的问题与结改

上一篇:三年级下册手工制作教案下一篇:小学骨干教师成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