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精神会议纪要

2024-07-07

学雷锋精神会议纪要(共14篇)

篇1:学雷锋精神会议纪要

深圳出租车行业爱心车队“学雷锋活动月”活动于3月5日启动,全市36支爱心车队按计划赴北大医院、莲花山、深圳北站等地开展学雷锋活动,免费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服务。

据深圳市交委副主任娄和儒介绍,自以共产党员驾驶员代表组成的爱心车队成立以来,深圳爱心车队的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达到36支。广大爱心车队队员每年开展“雷锋月”、“爱心送考”、“春运接送乘客返乡”等主题活动,“的哥的姐们”用实际行动将爱心播撒到深圳的每一个角落。他同时表达了对出租车行业健康发展的信心,称随着行业新政的全面落地,驾驶员的劳动价值将得到提升。

篇2:学雷锋精神会议纪要

活动现场,舞台上文艺青年们献上了拉丁舞、《安全童谣》、趣味广播体操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掌声连连。舞台下义务维修、义务理发、义诊、无偿献血、上门服务、政策宣传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我一直参与无偿献血,尽自己的能力就能挽救他人的生命,很值得。”聂女士告诉我们,她之前在白石广场五次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当天,路过现场的她得知开展学雷锋活动,又毫不犹豫地走上采血车,第六次无偿献血。当天,有多位市民在活动现场了解、咨询并参与无偿献血,献血量1800毫升。

篇3: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 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 它包含无私奉献、“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他自己所说:“活着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 先进文化的表征。它像春风一样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在新的历史时期, 树立社会主义新荣辱观, 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 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我们就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弘扬雷锋精神, 与时俱进,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这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必须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雷锋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 具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他对党无限热爱, 把党比作母亲, 把社会主义视为“命根子”, 雷锋精神闪烁着共产主义光辉, 是民族精神的体现。雷锋精神, 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而是有其客观性, 从思想来看, 雷锋精神既是马列主义时代精神的体现, 又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 就要像他那样,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信念, 只有这样, 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有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这是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需要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正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 才成就伟业的。雷锋就是在60年代初期出现的艰苦奋斗的模范。他要求自己在工作上, 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为了革命事业, 他始终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为了人民利益, 他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把省下来的钱捐献给了灾区人民。从雷锋身上折射出的艰苦奋斗精神,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仍然十分有必要发扬光大。新的历史条件下, 能不能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是对每个人的考验。我们要像雷锋那样, 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思想。当然任何一种精神都要与时俱进, 新时代就有新要求, 艰苦朴素的作风, 但衡量的标准是什么?现在的生活已经和60年代不同了, 物质生活很丰富, 我们要合理的理解今天的艰苦朴素作风, 节省每一分钱, 做到不浪费、不盲目追风、注重实效。

三、这是弘扬社会主义新荣辱观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荣辱观, 八荣八耻, 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的本质要求, 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和谐的必要性。在现实社会中,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等消极现象的出现和蔓延, 良知在财色的诱拐中被出卖等等, 如果任其发展, 就会对理想、道德的根基产生不利影响, 甚至扭曲人格;就会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冲击, 也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所以提出新荣辱观是非常适时和必要的。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民族, 以及持有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个人, 其荣辱观都是不尽相同的。翻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史册, 有孔融让梨, 更有“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境界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而雷锋正是这样一个人, 雷峰精神处处闪耀着这一光辉。新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既把握今天, 又面向未来。有利于我们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规范自己的言行。

四、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篇4:学雷锋精神 做美德少年

这学期开校后,学校不是号召全体师生寻找身边的“活雷锋”吗?我曾经在商场里看过一个小弟弟,他是个真正的活雷锋。我想和您一起分享这个故事。

我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

我来到商场,准备买一些好吃的,喂一喂肚子里的小馋虫。在我的旁边,有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弟弟,他在挑零食。突然他弯下腰,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个钱包。我想:这个小弟弟肯定会把钱包拿回家,并且把里面的钱私吞了。可他接下来做的事却令我大吃一惊。只见他把钱包举过头顶,大声地喊:“谁掉了钱包?谁掉了钱包?”他喊了很久,也没人搭理他。于是,这个小弟弟拿着钱包跑开了。

我想:这次,这个小弟弟肯定是把钱包拿回家,并把里面的钱私吞了。

可是,他接下来做的事再次证明了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原来,他是拿着钱包去商场的广播台了。他请广播台的播音员在商场广播:“请掉了钱包的女士或先生到广播台领取,请掉了钱包的女士或先生到广播台领取……”后来,钱包的失主把钱包领了回去。当他正准备感谢那位小弟弟时,却不见了他的踪影。

这就是事情的经过。这个小弟弟不是一个真正的活雷锋吗?我以后也要像那个小弟弟一样,学雷锋精神,做美德少年。

四川省资中县银山镇双塘小学星原文学社

三(1)班

指导教师:庞 雷

篇5:学雷锋精神会议纪要

你一定见过灿烂的烟花吧?不知道你在看到烟花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是为她转瞬即逝的婉惜?还是为她曾经辉煌过的时刻谱一曲赞歌?如果是我,我会很坚定地选择后者,大概是因为我生性留意美好吧,而烟花绽放的那一刻又总是那么美好。

看!这又是一朵烟花,这或许是天地间最灿烂的烟花了,这一朵烟花的名字叫“雷锋”。

雷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从1940年走到了1962年,22个春秋,真是像烟花划过夜空一般短暂啊!可是雷锋又是不朽的,因为他的生命虽然消失了,但是他的精神却一直留在人们心田,将在神州大地绵延,这烟花留下的光影给人无穷的回味。

烟花的 斯土地上的一株小草、一朵小花都如此看重,而我们还经常忽视那么多的五星红旗?大概就是没有那么强烈的爱国心吧。雷锋,雷锋,我们呼唤你,你拥有了映红五星红旗的烟花的特征。

雷锋的一生虽然像烟花一样短暂,但是他也像烟花般灿烂。因为拥有了做人做个中国人基本素质和准则,拥有钉子精神,让这朵烟花天使在我们的土地上一代代绽放光彩吧——雷锋精神我们将世代传承下去!学雷锋精神演讲稿范文700字

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它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史,在这期间,孕育了大批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至今仍令我们感动,他们的行为仍使我们惊叹……

其中有一个人,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他是人民的好公仆。不错,他就是具有舍己为人,无私奉献,伟大精神的“雷锋”!

每年的三月五号,都是个特殊的日子,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学雷锋纪念日,雷锋是人民的好榜样,雷锋精神是人民永远的精神支柱。

雷锋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出生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所以,他在少年时期就饱受艰辛,他在不满七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在他以后的生活中,疾苦和不幸还是不断伴随着他。就在1960年8月,雷锋因公殉职了,享年22岁。他忙碌的一生都是在为别人服务中度过的,然而他却天天都在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叔叔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可他的精神依然感召这一代又一代的人。几十年过去了,在雷锋精神的照耀下,一代代的青少年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学雷锋精神演讲稿范文由精品信息网整理!

有人问:“雷锋的伟大在于什么?”我说,他的伟大就在于他的朴素和坚持,在于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证明一种美德:胸怀苍生,助人为乐,兢兢业业,克己奉公。“雷锋短暂的生命中最闪光的是什么?”不是他的壮烈牺牲,也不是后人给予他的尊敬与光环。而是他作为一个极其普通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扶贫,助困和人性关怀的品质。

篇6:学雷锋精神会议纪要

今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无数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日夜奋战,还有一个个工人、志愿者奔波劳碌、挺身而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出在疫情下的雷锋精神,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也让14亿国人体会到这份特别的温暖。

而我们大学生志愿者更应该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牢记雷锋精神,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相信,在不久之后,我们便会在春天重逢!

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社会献上一份绵薄之力,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服务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微之处,从小事做起,拒绝将学习雷锋精神变成一种形式化的行动,要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从内心想要帮助他人,急他人所急,想他人之所需,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去帮助他人。像雷锋那样确立坚定的信念,努力培养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于美好社会的坚定信心,一种矢志不渝的踏实追求。雷锋精神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仍然需要。

四十年了,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虽然这个过程中有人质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但始终无法抹杀他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英雄早已不在,但精神却永远流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20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战役,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十四亿中国人民共同作战的战役中,没有枪声,没有炮弹,但却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白衣天使夜以继日的与时间赛跑,挽救一条又一条珍贵的生命!

疫情在即,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应当呼吁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这场战役中去,更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发挥青年一代的伟大作用,帮助更多患难同胞早日脱离苦海。我们也都做好了为国家做贡献的准备,时刻牢记雷锋精神,时刻把雷锋精神作为我们的模范精神!坚持弘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高尚品质,相信新型冠状病毒这场瘟疫超越不了我们十四亿人的团结力量。胜利,是我们的!中国必胜!武汉必胜!

篇7:学习雷锋精神作文雷锋精神永不败

锋精神永不败

三月是温馨的,因为它是希望的生长;三月也是激昂的,因为它是生命萌发前的搏击;三月更是自豪的,因为它见证了一个平凡却又一生无时无刻不为人民着想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雷锋,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把自己仅有的一双袜子缝了又补,补了又逢。平时的收入不多,却攒起来救济同志,向灾区捐款。二十二岁时,一场意外让这个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青年人抱着自己没能帮助更多人的遗憾没了生命。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为中华留下一段不朽的诗篇,雷锋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这样的好同志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数不胜数。二零一零年感动中国人物郭明义就同雷锋一样,在十九年里,这位好同志捐献了六万多毫升,是自己身体内的十倍多,他还屡次捐款,自己和家人却还只住在一间不到四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在工作上,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雷锋这个名字曾经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古老的中国正在蓬勃发展。我相信,在世界更多的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指南。因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是不能缺少雷锋精神的。

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斗转星移,移不走雷锋的魂灵;岁月流逝,逝不去我们的热忱。同学们,新学期已到来,你们感受到那股温馨而祥和的春意了吗?让我们时时以雷锋为榜样,处处留下当代活雷锋的足迹。也许你不经意一句善意的话语就能打开一个人的心灵,也许你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就能为他人带来一片和谐!

篇8:永不褪色的雷锋精神

雷锋,一个年仅22岁的普通解放军战士,在离去整整半个世纪后,他的名字仍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为传颂。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年轻士兵的传奇,历经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岁月转换,写下新中国半个世纪的精神年轮?又是什么理由,会让我们今天的时代,依然需要他精神的光耀与弘扬,再次呼唤他平凡而伟大的名字?

回忆雷锋

1940年出生的雷锋有着一个坎坷的童年。母亲遭恶霸凌辱被迫悬梁自尽后,年仅7岁的雷锋成了一个孤儿,吃了上顿没下顿。乡亲们都很愿意帮助他,但雷锋常常触景生情,看到别人的孩子有母亲做饭,自己却孤苦伶仃,后来宁可饿着,也不肯到外面去吃饭。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政权给了他无尽的关爱,雷锋得以走进了明亮的小学课堂。

在龙迥塘小学的第一堂课,雷锋向语文老师请教,一笔一画在作业本上写下“毛主席万岁”。这个年仅10岁的儿童,从心底里感谢毛泽东主席和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

1956年夏,雷锋小学毕业。湖南雷锋纪念馆至今仍珍藏着雷锋在当年7月15日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系着红领巾、穿着白衬衣的雷锋说:“我小学毕业了,将来,我要响应党的号召当一名新式农民,驾驶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参军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英雄。同学们,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竞赛吧!”

1958年春天,长沙决定在望城沩水河畔围垦起来的团山湖开办一个农场,让荒芜的湖沼地变成鱼米之乡。雷锋拿出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20元钱,捐给农场购买拖拉机,共青团望城县委为此发给他一张“热情捐献人民币二十元整”证书以资表彰。时任望城县的领导当即决定,让雷锋去学开拖拉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高等小学”文化的雷锋苦学了一个多星期,就可以熟练地开着拖拉机驰骋在田野上。雷锋是长沙市望城第一名拖拉机手,这是当时万众瞩目的工作!

治理沩水工程的数月间,雷锋除了开拖拉机,诗歌创作也有了新的收获。在《雷锋心语》一书中,就收录到他在这段时间写的7篇诗作。其中《啄木鸟》诗情中蕴含着理,音韵中搏动着心:

把自己当作啄木鸟吧!/用辛勤而艰苦的劳动,/为万木除病灭害,/使树长得挺拔参天,/绿化原野,/造福人类!

1958年,雷锋还写下处女作小说《茵茵》。可惜雷锋的诗歌与小说创作并没有延续下去,他的天资聪颖和满腔热血都倾注在日记上。

一位作家曾感慨:“《雷锋日记》曾激扬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也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学修辞。”

1958年9月,雷锋离开长沙,开始了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当他再次归来,已经变成一座伟岸的塑像。

入伍后的雷锋,在部队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渐渐地,“雷锋”成了助人为乐、做好事不留名的代名词。

年轻的雷锋,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他生前所在部队,被百姓称为雷锋团和雷锋班。如今,雷锋班的战士们依然沿用雷锋生前所开的账户以他的名义为灾区和有困难的人捐款,每年去孤儿院为孩子们过生日。在部队门前的雷锋像下,总会有人不断地摆放上鲜花。

雷锋是崇高的,也是平凡的。在湖南雷锋纪念馆参观,游客从文物陈列中能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雷锋。他爱拍照片,骑过摩托车,穿过皮夹克,戴过进口手表,朦胧中喜欢过异性朋友。

而今,定格在一张张老照片里的雷锋,是那张年轻的面孔。

雷锋就在你我身旁

回忆起雷锋这个名字,在大多数80后、90后眼里,或许已经相当模糊而陌生了。提起雷锋,在他们脑海中,可能只是品德教育课上偶尔被提及的一个名字,画册上永远年轻的灿烂笑容。很少有人去想雷锋和现实生活的关联,也很难理解这样一个影响过几代人的榜样,究竟意味着什么?到底代表着怎样的一种精神传承?

这种疏离感可以理解。时代的急速变迁,让年轻一代与那个时代产生了代沟,也让雷锋身上的那些历史烙印,与现实生活产生隔膜。如果我们抹去附着于雷锋身上的时代印迹,便会发现,那个身高只有1.54米的小个子男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几代人的榜样,是因为他所代表的,是一种被大多数人所认可与接受的价值,一种不乏理想色彩的道德认同。它体现着文化传统对奉献精神和崇高理想的追求,远不是一句“过时”或者“迂腐”就能打碎砸烂的;雷锋精神所涵盖的那些内在东西,并不会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失去现实意义。

多年来,我们将雷锋当作圣洁的道德偶像,高高供奉,须仰望才见。以至于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提起雷锋,立刻会联想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无私、舍身忘我等形象。因为过于脱离现实,年轻人也就觉得与自己不相干了。

毋庸置疑,这30年来超速发展的中国,也遇到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当下的人们,每每会对今天产生焦虑,会对未来感到迷惘。在一个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道德溃败案件时有上演的社会中,人们是多么渴望能够找到某种精神支柱,给希望以支撑,给堕落以救赎。然而,当我们一旦以曾经的那些榜样的行为要求我们自己时,相当数量的人又因其过于崇高而躲避。

这就形成了某种分裂状态:一方面,我们习惯站在道德高地上,舞动理想主义的大棒,以圣贤标准苛求他人;另一方面,我们又会以种种理由和借口原谅自己,只律人不律己。当面对老人摔倒无人相扶、孩子被碾于车轮下无人相救时,我们会表现得义愤填膺,却不去躬身自省、扪心自问:如果我在场,会不会挺身而出?

事实上,雷锋并非那么不近人情,那么高高在上。不以善小而不为,恰恰是雷锋精神的基石。雷锋最亲密的战友乔安山就说,雷锋不是大人物,没有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他的可贵之处是心怀感恩,有大爱,把爱给大家,爱所有的人。

这种“爱”是每个人都曾耳闻目睹、亲身感知到的——当你拎着东西走向电梯,有人为你打开门;当你穿行马路,有人停下车让你先行;当你遗失了手机,有人为你找回来。我们都不标榜崇高,只怀揣一颗善良的心去做寻常事,关照他人,播撒爱意。当这些“小爱”慢慢扩散开来,传递下去,就汇聚成了雷锋精神。

任何一种精神,只有与现实对接,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再高远的道德诉求,也都需最基础的底线做支撑。雷锋不是圣坛上的道德偶像,不需要仰望;学习雷锋,更不是强制性的道德苦差,而是希望它能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自觉。学雷锋,并不苛求每个人都做出惊天动地的道德壮举。日常生活中,多为别人考虑一点、对弱者报以同情和鼓励、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点滴之间,你便靠近了那个伟大的灵魂。

我们不能立刻消除环境污染,却可以少开一天车,为减少尾气作点儿贡献;我们也无法一下改变贫困孩子的命运,却可以做些微公益,为他们捐赠一顿午餐;我们做不到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却可以不越底线,举手之劳,予人方便。平凡的你我,或许没有能力建构这个时代的道德天际线,却可以集众多“一己之善”,来守卫道德良知的底线。正是在这样的守卫中,雷锋精神穿越了时代、身份、地位的差异,融入每个人的身心,温暖世界,让生活有所不同。

乔安山理解的雷锋是“一直做好事,平凡的小事做多了,也就成了大事”。事实上,也很少有人会在一开始就想到“要做一辈子好事”,他们只是执著于一件事,从中感受到了快乐,才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的。

我们所要追寻的雷锋精神,其实就是力所能及地助人、点滴之间的奉献、持之以恒的坚守。

雷锋语录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分黑暗?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

★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么我甘愿做这样的“傻子”。

★我们要永远记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篇9:雷锋精神与雷锋文化

近来,学习雷锋热潮再次席卷神州大地,“学雷锋”也成为网络热词迅速蹿红。与以往学雷锋不同的是,这次提出了“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使雷锋精神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的新要求,那种“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学雷锋活动会就此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当《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再次唱响,我的思绪刹那间便回到了遥远的过去。1963年,毛泽东同志为雷锋同志題词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时,我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很快便学会《学习雷锋好榜样》,然后便唱着歌曲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学雷锋活动。从那时开始,每年的学雷锋活动都会正常进行。改革开放之后,学雷锋活动一般持续时间为一个月,但也有只在每年的3月5日——“雷锋日”前后举行一些活动的情况。去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是党中央第三次发出号召,第二次是在十三届六中全会上,从1990年到1993年再掀学雷锋高潮,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掐指算来,在我国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已经整整50个年头。50年来,究竟是什么样的激情,让雷锋这个仅有22岁生命的年轻士兵的传奇,在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历经岁月转换仍然焕发出不朽的活力?又是什么力量,令已经步入科技时代的中国,再次呼唤他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当然是那永恒的雷锋精神。李长春指出,雷锋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就要学习雷锋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激励人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就要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宝贵品格,激励人们成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模范践行者;就要学习雷锋敬业奉献的高尚情操,激励人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就要学习雷锋锐意创新的进取精神,激励人们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自觉推动者;就要学习雷锋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激励人们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创业者。

50年不是一瞬间,而是将近两万个日日夜夜的真实空间,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雷锋这么一个普通战士的名字,能够给几代中国人留下共同的记忆,甚至到了21世纪的今天仍然能够深深地震撼着亿万中国人的心灵呢?毫无疑问是那历久弥新的雷锋文化。所谓雷锋文化,就是以雷锋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事迹言论为基础,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复合体,是有关记述雷锋事迹、阐释雷锋精神的文献或文本,是50年来人们对雷锋的历史叙事、宣传、纪念活动、学术研究、实践活动等等成果的集合。从1960年11月《前进报》首次发布雷锋日记开始,我国就诞生了“雷锋文化”。1962年《雷锋日记》出版;1963年3月5日,一代伟人毛泽东笔走龙蛇,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大字,当天下午,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创作出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迅速传遍大江南北;1963年7月,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创作演出了话剧《雷锋》,并晋京演出;1963年3月31日,著名诗人贺敬之创作抒情长诗《雷锋之歌》。此后,各种題材的雷锋文化应运而生,长盛不衰,可以说出现了一种轰轰烈烈的雷锋文艺现象,直到前年出版的《雷锋1940-1962》一书,披露了他“时髦青年”的一面;最近问世的《雷锋全集》,披露雷锋是个“文青”,写过诗歌和小说,也有过朦胧的青春情感。还有动漫版雷锋,以及以雷锋为主題的游戏软件等,无一不在展示着常写常新的“雷锋文化”的无穷魅力。

可以相信,随着中央文明委授予辽宁鞍山钢铁集团职工郭明义“当代雷锋”荣誉称号,雷锋精神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而雷锋文化的奇葩定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篇10:学雷锋精神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言

愿雷锋精神永放光彩!这是我看了《雷锋的故事》这本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雷锋同志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然而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业绩。他把远大的理想和日常工作、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用共产主义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表现出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广阔胸怀和高尚情操。

雷锋同志的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在人生富有意义的转折中,他毅然选择了正义,选择了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雷锋热子党、热子祖国、热子社会主义,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努力改造世界观。我觉得他一生最突出的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毫无损人利己之心、自觉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同志所做的一切好事都是从共产主义这个角度为出发点的。无论在什么岗位,雷锋总是这样说,这样做:“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这朴实的话语充分反映了一个革命战士一切服从党安排,一切从革命利益出发的共产主义崇高品质。最能表现他这种精神的是发生在新兵分配工作时的一件事:雷锋正要随部队前往运输连,部队指导员命令他先去部队临时组织的演出队表演节目,这样可以加深军民鱼水情。雷锋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来到演出队。但是因为雷锋有一口浓重的湖南腔,怕影响演出效果,他主动请求担任演出队的后勤工作,把节目让给其他人。读到这里,我被雷锋这种以大局为重,甘心情愿做无名英雄的精神所感动。

伟大出自平凡,崇高寓于平凡。我们青少年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同志那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万丈高楼起于垒土。”雷锋经常帮助有困难的群众,把田大娘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来孝敬、子戴。雷锋同志自己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感人肺腑的语言能不使人流泪、使人心灵震动吗?雷锋同志善于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走一路,好事做一路。难怪群众称颂“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毛主席曾经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而雷锋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民做了一辈子好事。在他牺牲的那一天,他还盼望着去看看田大娘,再为乡亲们做好事。董必武赋诗赞扬雷锋说:“所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我们这一代应像雷锋那样,满腔热忱、坚持不懈地做有益公众的平凡小事,用共产主义思想的瑰丽珍珠,镶嵌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厦。

一个时期,有些人认为“雷锋精神已过时了”。然而,在事实面前,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说法是错误的。在3月4日——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前夕,团员青年们正在街上为群众义务服务。城河路两旁到处都是为群众义务修理自行车、家用电器、理发、烫衣的青年们。街道的四周一队队红领巾挥动着手中的扫帚,正在热火朝天打扫马路,洁净的街道在他们脚下延伸。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他们的队伍。在新中国,有多少雷锋式的炎黄子孙,他们发扬了雷锋的光荣传统,做一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星星!

篇11:学雷锋精神

同学们,我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月”已多年,今年“学雷锋活动月”的主题为:“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学生。”

雷锋是一个平凡的战士,他和我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一样普普通通。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战火硝烟中的壮举。他遇到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他所做的,都是常人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人民群众怀念和崇敬这位年轻的士兵,不是因为他有伟大的发明、不朽的著作或辉煌的功勋,而是在他身上感受到一种美好的存在,体会到一种可以被普通人汲取的精神力量。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雷锋就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无闻地做了一辈子好事,这需要何等的毅力,这纯粹靠的是伟大的人格。雷锋同志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顺乎本意、合乎性情,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在新的时代中也要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内涵,让雷锋精神不断得到升华和发展。

在学习上,我们要继承雷锋的“钉子”精神。雷锋曾经说过,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同学们处在学习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惜时如金,勤奋好学。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发奋图强,立志成才。在生活中,我们要继承保持艰苦奋斗的雷锋精神。我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同学们决不能养成花钱大手大脚,浪费学习用品的坏习惯。平时,应注意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在社会上,我们要学习雷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有一次,当雷锋发现建筑工地的水泥即将被大雨淋了的时候,雷锋毫不犹豫地脱下大衣盖在水泥垛上。作为我们同学,应当爱护公共财物,要讲社会公德。雷锋就从不损坏公共财物,而我们有些同学在墙壁上乱划,在课桌上乱涂,破坏公物,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表现。

篇12:学雷锋精神

暑假里,我跟爸爸参加社区居委会组织的党员进社区,争创文明

城市卫生清扫活动。8点半我们在居委会门前集合,我们一群人拿着笤

帚和簸箕,来到小区里面,有的在花坛边打扫垃圾,有的在树丛中清

理杂草,都干得非常卖力和认真,引来不少老人观看。他们说:“你看

看学雷锋的又来了……。”听了人们的夸赞,我们感觉很光荣。花坛和

街道的卫生打扫干净后,我们下一个任务就是清理城市“牛皮癣”。有

人拿水桶、有人拿铲子、还有人拿抹布,仔细地去刮树上的、电线杆

上的、还有墙壁上的各种小广告。大家干得非常起劲,有一种不清理

干净誓不罢休的精神。大家伙边清理边议论:这些乱贴广告的人,污

染环境、毁坏建筑物和植物,城市的文明和卫生都被他们给污染了。

一上午的时间,我们把小区的卫生打扫干净了,但是身上、脸上都沾

满了泥灰,可是大家个个都兴高采烈,觉得小区变得干净漂亮了。

学习雷锋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勤勤恳恳、实实在在要做的事情。

我们每一个少先队员都应当不懈努力,不懈奋斗,以为人民服务为宗

旨,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做事认真,乐于奉献,时时刻刻以雷

篇13:学雷锋精神会议纪要

(一)

摆在我面前的,是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杨生平发表在人民网微博上的一篇文章:《雷锋精神反映全球进步道德因素》。文章在提出:“究竟什么是雷锋精神,为什么要弘扬雷锋精神,怎样把雷锋精神落到实处”几个思考问题后,明确地提出了——

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

杨生平老师强调,对于雷锋精神虽然不同人有不同理解,但它的内涵依然是清晰可见的。周恩来为学习雷锋的题词高度概括了雷锋精神的本质,那就是“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杨生平老师指出,雷锋精神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但它却具有永恒的价值。这种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价值理念。雷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尽管社会主义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道德准则与道德内涵,但集体主义与为人民服务精神却是其不变的道德本质。

其次,它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德行与养德的国家,早在《大学》中先哲们就提出了“明明德、亲民、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太下”的“大学之道”、“三纲领”与“八条目”。雷锋正是在对党与社会主义祖国无限热爱与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诚意正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浩然之气,虽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和可歌可泣的壮烈行动,但却以平凡人生、平凡行为,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兑现了孟子“人皆可成尧舜”的诺言。很难想像,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个象雷锋那样影响持久的“平凡”伟人。

再次,它反映了全球进步道德因素。有一段时间人们为美国西点军校悬挂雷锋照片进行了热议,近些年来又有人通过实访证实美国西点军校并没有开展过人们想象中的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 (但西点军校在学员学汉语教室里的确曾悬挂过雷锋照片) 。不管西点军校有没有开展过学雷锋活动,但近些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人民越来越重视帮助他人、关心他人这一现象却是事实。且不说比尔·盖茨把全部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巴菲特为挽救美国金融危机主动提出要为富人增税,即便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般国民每年也都要主动去做义工。不少西方人到了中国仍然在继续他们这一有意义的活动。当然,西方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有他们价值观作支撑,他们往往把这项工作与宗教中的灵魂救赎或帮助他人最终是想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帮助的想法联系在一起,跟雷锋无私奉献与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相比还相差甚远 (当有些西方人听到雷锋事迹后,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敬佩)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越来越需要互相关怀、彼此支撑。

杨生平老师强调,宣传雷锋精神,不仅仅因为它是一座永久的丰碑,更因为它是从平凡中显示的不平凡精神而表现出的广泛大众教育意义;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也不仅仅是因为目前我国存在精神缺失、道德滑坡而急需这种精神,更出于惩恶扬善、培育优秀民族精神、营造良好道德氛围的目的。一个民族只有自觉树立善恶分明的道德观念,让好人有善终,坏人尝恶果,树立正气,弘扬正义,才算有了真正道德自觉与整体道德水准的提升。许多人久久不愿忘记雷锋的名字,也正是出于对雷锋这样一个好人的怀念。因为好人值得怀念,好人不图物质奖励,好人不图高官厚禄,怀念也正是对好人最大的褒奖。雷锋精神对当前我国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大众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雷锋精神常态化既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迫切需要。

杨生平老师认为,作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一名普通士兵,雷锋在他的日记所写的“对同志要像春天一样的温暖,对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敌人要像严冬一样的冷酷无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向了和平与发展,我国的中心工作也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这时若过分强调雷锋精神的阶级立场与政治性质显然有点不合时宜 (当然,这一问题也十分重要) 。因此,当前宣传与弘扬雷锋精神首要工作就必须挖掘出它的时代内涵。

我个人认为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一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精神;二是心中充满正气、爱憎分明的正义精神;三是是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四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式的创新精神;五是做平凡事、做平凡人“螺丝钉”式的持久精神;六是艰苦朴素的奋斗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精神,也需要物质,更需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仅仅因为我们现实社会精神缺失,就将物质驱动力完全转换为精神驱动力,那么,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精神空虚不是社会主义,物质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二)

《向我们时代的行动者致敬———写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之际》,这是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作者任仲平。

任仲平在文章中明确提出———雷锋精神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精神标杆

任仲平指出,有人曾断言“雷锋精神过时了”。从雷锋的时代至今,新中国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时代场景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一个民族的道德取向和精神建构,但在不同历史时期,那些与雷锋具有同样精神内核的人们,依然把社会的价值呼唤、时代的道德理想,以全新的形式赋予“雷锋”,让雷锋精神从来就不是一种凝固僵化的道德教条,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精神标杆。

为了论证上述命题,任仲平强调,从雷锋精神时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50年来,雷锋从未离开,他一直就在时代前进的行列之中;50年来,雷锋精神从未停顿,它就在社会变革的意识深处。每当社会出现不良风气时,人们就用“雷锋叔叔不在了”表达强烈的忧患;每当社会风气健康文明时,人们会用“雷锋叔叔又回来了”表示由衷的赞叹。如同一个磁场,雷锋精神把那些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纳入其中,在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甚至吐故纳新中发扬光大。正是在一代又一代“雷锋”传棒接力的道路上,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抵达了一个又一个时代高点。

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我们时代的社会风尚,本身就证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象征。

任仲平进一步论述说,马克思说过: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雷锋所提出的人生命题,是他所处时代的“特殊剧情”,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对的“普遍剧情”。雷锋精神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给出了“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当好螺丝钉”等人生答案,更在于他以“一辈子做好事”的行动与思考,提出的人生课题:

人生在世,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短暂生命旅程,如何创造出无限的价值?个体的生命意义,如何在时代发展的伟大历程中彰显?这是雷锋精神背后永恒的“雷锋命题”,也是今天我们重新走向雷锋时必须面对的“人生哲学”。

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他为我们计算出“自我与他人”的公约数。抢着驾驶车体高大、操作困难的推土机,忘了病痛在路过的工地上推起运砖小车……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如果能让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就会有最宝贵的归属感,也才能释放最强大的力量。

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他为我们澄清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这是雷锋最深入人心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生命有限,但生命的宽度、广度与深度,却可突破一己,雷锋用短暂的生命完成了从有限到永恒的旅程。

作为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为我们标定了“平凡与伟大”的坐标系。可能只是帮助一个带孩子的乘客找到座位,可能只是给战友的父亲寄去20元钱,平凡之中蕴藏伟大,细微之处方显精神。雷锋的一生揭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路径:伟大出于平凡,人皆可为圣贤。

自我与他人,有限与无限,平凡与伟大。无论时空如何变化,这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这些人类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没有变,对这些命题给出完美答案的追求没有变。这就是为什么,半个世纪以来总有人一次次被雷锋打动,他的精神因此能超越时空、穿越时代;这就是为什么,21世纪的我们面对这个小个子战士的灿烂笑容,依然要经历精神的洗礼与心灵的拷问。

(三)

当前,在社会上有一种学雷锋与己无关的论调。在持这种论调的人看来,雷锋太完美,雷锋离我们太远,学雷锋与自己无关的事……那就请我们听听有关媒体的下述评论吧———

学雷锋,你也可以

一个叫李拯的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常能听见这样的议论:雷锋太完美了,“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样彻底的奉献精神,让人有高山仰止的敬慕。从雷锋的时代至今,时代场景、社会风尚、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或许那些未曾经历过那个崇尚英雄、怀抱理想时代的人们产生这样的错觉:雷锋离我们太远了。

雷锋真的离我们很远吗?如果救儿心切的“暴走妈妈”勾起过你牵肠挂肚的关切,如果带着弟弟上学的湘西女童激起过你助一臂之力的冲动,如果无助的小悦悦让你有过“救人最重要”的一闪念,那么,雷锋就在你的意念之中,未曾走远。

雷锋是一个象征,他代表善良的人性和追求,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学雷锋,并不苛求每个人都做出惊天动地的道德壮举。日常生活中,多为别人考虑一点、对弱者报以同情和鼓励、向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点滴之间,你便靠近了那个伟大的灵魂。

平凡的你我,或许没有能力建构这个时代的道德天际线,却可以集众多“一己之善”,来守卫道德良知的底线。正是在这样的守卫中,雷锋精神穿越了时代、身份、地位的差异,融入每个人的身心,温暖世界,让生活有所不同。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学雷锋焕发亿万民众的道德热情》的评论文章,深入地阐述了学雷锋与中国亿万民众的密切关系。文章一开头就指出,在北京,年轻人踊跃报名注册“学雷锋志愿者”;在长沙,“这是我应该做的”成为流行语;在抚顺,学雷锋小组就有4万多个……近日,遍及神州大地的学雷锋活动,将雷锋精神熔铸于时代脉搏、播洒在公众心田。

雷锋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座精神丰碑,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雷锋精神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闪烁着社会主义的道德光辉,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

文章接着强调,在加强道德建设、培育良好风尚的社会期许中,雷锋的名字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对于社会而言,这个普通的士兵呈现出一种“精神原型”,以其体现的传统美德、时代精神为核心,可以构筑起我们社会的精神天际线;对于个人,这个年轻生命激发了一种“道德动力”,在他确立的坐标系下,我们能校准心灵的航向,向着更有意义的人生出发。

实际上,我们的道德热情从未消减,雷锋的召唤总是在我们内心深处回荡。从繁华城市走入大山深处,用知识和智慧点亮孩子们心灵的徐本禹;撑起困境中的家庭,艰难中自强,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烤羊肉串的阿里木8年资助上百名贫困生,草原医生王万青高原行医40年……他们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正是他们可赞的善良、可敬的坚持和可贵的行动,焕发出照亮心灵的光亮,在我们的时代赓续雷锋奏响的乐章。

涵养良好道德风尚,有赖每个人的身体力行。正如雷锋一样,可能只是给带小孩的乘客找个座位,可能只是给战友的父亲寄去20元钱,每一次日常的抉择,每一份平凡的坚守,都让我们不断靠近这个伟大的灵魂。蕴藏于内、发散于外,无论是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还是创业精神、创新精神,雷锋精神中包含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普遍的人生思考,是植根于人性深处的精神需求,也必然能激起最广泛的共鸣。

篇14:学雷锋精神会议纪要

一、打造雷锋文化,让师生在生活中感知雷锋精神

为了让广大师生真正感知、感悟雷锋,学校坚持让雷锋形象入眼帘,使师生能看得到、触摸到雷锋;让雷锋事迹入课堂,使师生用理性来判断、思考雷锋;让雷锋精神入脑海,使师生将其化为自己的一言一行。

1.让雷锋形象进校园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2010年,学校以改扩建为契机,对校园内外环境重新进行了布置,增添了与雷锋有关的教育资源:校门前雷锋叔叔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雕塑,走廊内雷锋同志的照片和日记,江泽民同志与雷锋小学师生在一起的巨幅画像,学校独特的纪念雷锋、学习雷锋展室,让广大师生与雷锋叔叔实现了“零距离”的接触。它们是历史,见证了五十年前雷锋叔叔在这所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的特殊日子;它们是积淀,沉淀了五十年来一代又一代雷锋精神传人的高尚品格;它们是特色,宣告了这所学校五十年来始终如一的执著追求;它们是象征,预示着五十年风雨中雷锋叔叔始终与雷锋小学的师生们在一起,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

2.让雷锋精神进课堂

在通过各种途径向广大师生宣讲雷锋事迹的同时,学校还聘请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雷锋故事》的作者陈广生,雷锋照片的拍摄者张俊,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孙桂琴,雷锋战友、雷锋事迹史料整理者、原海军中将冷宽将军,沈阳军区雷锋金质奖章获得者龙凡将军等,作为雷锋小学的校外辅导员。2011年3月5日,时值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48周年之际,学校邀请新时期学雷锋模范代表郭明义参加了第六届“感动‘雷小…学雷锋表彰动员大会,并聘请他为学校校外辅导员。这些校外辅导员义务承担起宣讲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的神圣职责。无论是身经百战的将军,还是雷锋班的历任班长,无论是雷锋生前的战友,还是各行业学雷锋先进典型,他们都自发地走进雷锋小学,走入课堂,走近学生,从不同的侧面,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宣扬雷锋精神。

3.让雷锋事迹进教材

为实现用雷锋人格塑造小学生人格的目标,学校利用雷锋这一特有的资源优势,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成长》一书,作为全校师生共同学习提高的实践手册。这本教材以雷锋成长的足迹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文明素质为切入点,将“小、近、实、新、奇、特”的德育活动载体融于其中,使德育工作校本化管理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可以说,雷锋是雷锋小学师生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雷锋小学师生们共同的“偶像”;雷锋小学师生是雷锋最忠实的“粉丝”。

二、丰富时代内涵,让师生在实践中内化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是塑造师生健康人格的宝贵资源。学校立足传统,与时俱进,将雷锋精神丰富的内涵,以固化的活动形式,让师生在实践中渐进式地内化雷锋精神。

1.争戴雷锋奖章,开展“五型”教师评选活动

为引导广大教师立足岗位学雷锋,学校开展了争戴雷锋章,做“五型”教师活动。以奉献、平凡、钻研、团结、感恩为主要内容的“五型”精神,既是对雷锋精神的恰当诠释,又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充分体现。讲奉献,就是鼓励教师参加“大手拉小手”结对帮扶活动。每逢儿童节、新学期,学校教师都会为贫困孩子送去新书包、新衣服、书籍等礼物,让他们感受到“雷小”大家庭的温暖。讲平凡,就是鼓励教师争做优秀的平凡人,自觉上好每一节课、随手关掉水龙头等看似细微而又平凡的小事,用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教育工作竭尽微薄之力。讲钻研,就是鼓励教师发扬雷锋“钉子”精神,积极参加校园读书节、“读书涵养教育人生”读书交流等活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同时,学校创新师训模式,内引外联,多渠道开展教师培训。讲团结,就是鼓励教师增强团队意识,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正因为有了拥有共同愿景并为之奋斗不息的师资队伍,雷锋小学近年来才成功举办了五十年校庆、纪念雷锋担任校外辅导员五十周年暨新校舍落成庆典等一系列大型综合活动。讲感恩,就是鼓励教师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举,积极参加“代理妈妈”等社会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2.争做雷锋传人,开展“五四三二一”活动

为教育广大学生争做雷锋传人,学校开展了“五四三二一”系列教育活动。“五”是指五个纪念日,即在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纪念日、4月5日清明节、8月15日雷锋牺牲纪念日、10月10日雷锋担任学校校外辅导员纪念日、12月18日雷锋诞辰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四”是指“四个一”,即在新生入学第一天、入学第一周、入学第一个月、入学第一年,组织学生认识雷锋、了解雷锋。“三”是指“三件宝”,即将雷锋生前留下的针线包、储蓄盒和节约箱,演变成“角色换位体验岗”“小雷锋道德银行”“绿色节约箱”等,对学生进行传统雷锋精神教育。“二”是指两项活动,即开展“说给雷锋叔叔的悄悄话”和“续写雷锋日记”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一”是指“一贯制”的雷锋人格教育,即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细化雷锋精神教育,由小及大、由近及远,让走进学校的孩子始终受到雷锋精神的熏陶和教育。由于发挥了资源优势,雷锋小学目前已经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培育雷锋精神传承者的摇篮,一批又一批学生离开校园后,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岗位继续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三、拓展教育空间,让师生在交流中丰富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学雷锋活动中,只有“请进来,走出去”,才能追随时代节拍,永葆生机活力。请进来,是为了夯实内涵;走出去,是为了开拓视野,寻找更广阔的舞台。

1.与“雷字号”学校联谊,交流雷锋精神教育经验

2004年,学校发起并组织了全國雷锋小学大联盟,先后与全國20余所“雷字号”学校组成德育联合体,定期举办高峰论坛,研讨交流学雷锋经验做法,开展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促进全國各地“雷字号”学校的学雷锋活动共同向前发展,成为当地弘扬雷锋精神的一面旗帜。

2.与名校互动,创新雷锋精神教育形式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与全國各地名校的伙伴联谊,不仅可以传扬雷锋精神,还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校先后与上海金苹果学校、浙江省南明小学、上海浦东南路小学等建立了联谊关系。目前,已连续两年与上海浦东南路小学组织“小雷锋”互访活动,不仅实现了南北教育的优势互补,而且将学雷锋体会带到东海之滨,实现了两校办学上的“双赢”。

3.与高校联手,深化雷锋精神教育活动

挖掘热衷弘扬雷锋精神的高校资源优势,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联手,请大学师生走进学校传播雷锋精神,升华了师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作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雷锋实践基地,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锻炼自我的平台。学校还与上海建桥学院、沈阳建筑大学联姻,双方定期派出师生学习交流。特别是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先生,作为一位非常有爱心的企业家,对学校学雷锋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2004年,上海建桥学院为学校设立了“建桥奖学金”和小雷锋奖章。目前已连续6年颁发小雷锋金章15枚、银章59枚、铜章134枚,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上一篇:适合寒露发朋友圈的唯美说说句子下一篇:我和堂哥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