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强国梦1000字

2024-05-18

中国梦强国梦1000字(精选14篇)

篇1:中国梦强国梦1000字

中国梦强国梦1000字

落寞与辉煌,彷徨与呐喊,风雨铸就铿锵玫瑰,梦想锤炼坚强中国。——题记

最伟大的成就取得,最初都来源于梦想。小小雏鹰的梦想是翱翔天宇,涓涓细流的梦想是汇聚大海,闪闪群星的梦想是点亮黑夜。而她,这个绚烂于世界东方的中国将用美丽的释放来缔造一个专属自己的强国梦。

在强国梦面前,炎黄子孙都将整装待发,一同向梦想致敬,在追梦的路上,坎坷与曲折早已不再阻碍,汗水与血泪早已不再重要,拼搏与奋斗成为了我们最坚实的依靠。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直到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这部沉淀良久的历史巨作,我才恍然意识到现在所处的昌盛中国是如此的璀璨与耀眼,经历无数风霜雪雨的洗礼,她的美犹存,她的神秘朦胧依旧,她的梦想仍然坚定,一个不朽的民族,永远呐喊着:“强国梦”这个气势磅礴的口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剑光闪烁,夺人眼球;梅花芬芳,沁人心脾。坚强的意志铸就了他们的璀璨与耀眼,正如永恒的梦想坚实强大的中国一般。追溯历史,回望过去。我看见了,春秋战国时的小农作业和残酷的诸侯争霸;我看见了秦朝一统天下的魄力和百姓的劳苦;我看见了清朝的鼎盛和闭关锁国的落后。

她说,我虽然历经磨难但未曾放弃最初的梦想,我要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近代史更是一段不堪的回首,无数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签订。列强的侵略更使中国走了一条回头路,梦想与我们渐行渐远,历时半个多世纪的顽强抵抗,革命的鲜血为我们再次开辟了通往强国的路。还记得么?日本曾放言说要在3个月之内把中国打败,可是,他们的狂妄让我们振作,他们忘记了梦想的力量。梦想伴随着中国一路成长,一路颠簸,因为有梦的存在,就算中国处于被世界孤立的地位也未曾彷徨。

她说,我不怕追梦路上的挫折,因为梦想他教会了我坚强。

泰戈尔说过:“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的确中国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沧海桑田,无尽苍穹下,中国如旭日一般正在喷薄,在一个又一个挫折后,她正慢慢走向成功,走向那个她心中的强国之梦,让世界为中国喝彩,让世界为中国的存在而鼓掌,让世界因为中国的矗立而更绚烂。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奇迹,恰如平静湖面上荡起的一丝涟漪,恰如静谧的夜空中划过的一颗流星,恰如杂乱的荆棘中绽放的一株娇花。

她说,作为世界上的一员中国,我为自己代言,我为自己的强国梦而喝彩。

青苔漫上记忆的长廊,感怀与激动如一夜绽放的花在荫翳间悄然绽放,中国她正像一条巨龙正在天空中飞舞,绘画着梦想的图幅,中国梦,强国梦,梦想的色彩由我们着笔,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有梦想,我们是快乐的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强国,怒放的生命,有梦而精彩。

篇2:中国梦强国梦1000字

当岁月轻染,穿过五千年的风雨,当时光温润,铸就五千年的辉煌。轻抚历史的画卷,回望中华民族走过的漫漫征程,坚实的足迹,镌刻着美丽而温馨的记忆。

披千里冷月寒星,望一路鼓角连营!辉煌在这一刻仰望,仰望那一段记载辉煌的峥嵘岁月。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是科技创新、不断发展进步的成果,是无数炎黄子孙用智慧和科技创新精神凝结的累累硕果。

四大发明缔结的文明在史册中铭刻;丝绸之路上清越的驼铃响彻在遥远的异乡。神舟飞船一次次地飞跃太空、嫦娥探月、港珠澳大桥开通、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5G网络的使用……这些不胜枚举的光辉成就,是我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国家强盛的体现,彰显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大国风采。

站在时光的路口,回望历史的暮霭烟云。曾经,我们的国家也饱受风雨侵蚀,历经磨难坎坷,是中华儿女们,傲然地挺起不屈的脊梁,砥砺前行,用拼搏和信念、科技和创新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民族精魂。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古人神奇的畅想,在今天却是美好的事实。科技已经走进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已成为生活的新潮流。我们的衣食住行和通讯方式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与高科技密不可分、深度融合。

习近平主席曾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中国要强盛,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抢占科技创新的新高地,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国后,我们国家坚定不移地在执行科技强国战略,驱动创新发展引擎,努力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

4月,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国产航母——山东舰,在大连正式下水,开启了我国国防和军事领域的新征程;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隆重举行,机场建设立足科技创新,开发应用多项新专利新技术,创造许多世界之最;6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在茫茫夜色中进入浩瀚无垠的太空,成功完成了全球组网,创造了世界航天史的奇迹。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科技创新更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而国家实力是科技创新的保障。在新冠肺炎防控和抗击中,中国智造再次展现了震惊世界的力量。10天建成了火神山医院,热成像技术快速锁定疑似病例,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奔忙在抗疫一线……高科技元素的助力,提高了诊治时效,坚定着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时此刻,我愿用最美的诗、最深的情,为祖**亲的强盛、为那些用科技创新推动祖国发展强大的英雄谱写一首激昂的赞歌。

篇3:中国梦与文化强国建设的思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石

(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当今时代,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使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激增, 思想活动逐渐产生差异性,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正确的“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 与文化的性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密不可分。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正确和科学引领社会思潮, 发展与促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先进意识形态。中国梦从理想状态变为现实状态的过程, 不仅是核心价值观激励民众同心协力共赴民族复兴大业的历程, 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 二) 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对全国家和全民族制定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统一人民大众的精神支柱, 是全民族、全同胞达成相同的文化认同感, 从思想上和意识上抵御外来的文化霸权。不断丰富和挖掘我国文化的精髓, 通过文化的输出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和接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坚持五位一体相辅相成的发展战略,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互相协调发展, 不仅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得到高度发展, 而且要使精神文明得到健康发展。中国要真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要切实提高本民族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 就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从而实现经济与政治、文化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这五方面相辅相成、互相协调, 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推进“五位一体”的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是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基石, 是推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的发动机。

三、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增强民族凝聚力

( 一) 增强文化自信, 向实现文化自强跨越。要达到文化自强, 文化的自觉和觉醒是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觉醒与自觉, 是文化发展趋势与规律的正确把握, 是文化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地位及作用的系统全面的认识, 从文化的觉醒过渡到文化自觉, 从文化的自信过渡到文化自强,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文化价值的全面和充分的肯定, 也是对自身先进文化的发展理念的坚定。

( 二)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是经济与政治、历史与当代、民族与世界等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 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传帮带、支柱和标志。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

中国梦的目标和方向是美好的, 可实现这个梦最牢固的支撑就是文化强国的建设, 只有通过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再认识, 创造一次更伟大的科学革命, 世界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中国, 中国梦才能够得到世界的认可, 中国梦才是真正可预期的。如果离开了文化强国的建设, 那么这个梦的实现恐怕就只能是遥遥无期。

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既是社会中普遍的现象, 又是生产力, 国家和社会对文化所能够带来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愈加重视, 具有极大的发掘潜能。文化发展的全球性, 不仅可以通过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形式扩展, 也可以通过文化产业构成与文化产品拓展形式来推行。尤其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球化进程当中, 西方文化的文化霸权主义以产业链和文化产品的方式对其他文化实力稍弱国家构成了一些文化安全保障的问题。文化是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民族精神传承的传帮带, 然而在文化全球化剧烈的冲击下却显得非常脆弱。面对快速发展的全球文化普及化趋势, 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及文化体系成为各国保护自身独具特有的文化措施中的最关键的一环。因此, 我国在文化方面既是一个大国, 又是一个小国, 大国体现在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小国体现在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较小,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认识, 从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 系统、全面地挖掘与发挥民族文化底蕴以及其所具备的能量, 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事业, 实行文化产业升级政策, 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实现文化产业的结构性调整, 构建适宜我国的文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进而有效促进文化强国的建设。

五、加大文化传播力, 增强我国文化在国际话语权, 塑造良好国际形象

我们要加快构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文化传播工程, 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播力, 以国际认同的话语体系传播我们的先进理念; 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理想和旗帜, 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文化产品之中, 推动反映我国的文化标识、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增强全球舆论引导力; 培育具有国际性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及企业, 让更多的文化产品通过商业渠道走出国门,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国际文化产业市场的占有率。

中国梦的实现与文化强国的建设密不可分, 实现文化惠民、文化强民、文化富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的, 而实现文化强国的最终目的就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趋势来衡量, 一个多元化文化发展的世界格局正逐步形成与完善。随着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我们正由文化自觉、自信逐渐转向文化自强的新高地。在时代的潮流、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大趋势下, 要求文化建设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要推动文化的创新, 就必须适应时代需要, 吸收借鉴人类先进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坚持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常态下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建设全球共有精神家园。通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最终实现中国梦的目标。

摘要: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全球化, 是“软实力”较量的时代, 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团结拼搏、共同奋斗和实现远大理想的能量之源, 是我们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 是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是国家软实力增强的重要基础。我们国家需要积极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强的精神, 推进民族文化的扬弃、传承、积累与建设, 以此增强国家软实力, 最终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文化自强,民族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梁彦.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战略转型的硬支撑[N].无锡日报, 2010

[2]赵英臣, 刘光辉.软实力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考[J].泰山学院学报, 2009

[3]吴兴南, 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魏明.文化: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J].湖北大学学报, 2007, 2

[5]胡良桂.文化自强与文化强国[N].文艺报, 2010

篇4:中国海洋强国梦

甲午海战是关乎国运的一战,此战几乎终结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国,中国自此陷入一场半个世纪的内战中,而日本由此战跻身列强之中,成为亚洲唯一一个列强,没想到一个马背上打下的江山却断送在舟船之上。

而2010年中国海洋冲突的集中爆发,再次敲响了海洋问题的警钟,或许这能成为中国的契机。反思国家海洋战略,建立海洋秩序及加强海上执法能力,方能奠定中国海洋强国的百年基业。再看当今中国,是否具有再次走出去的机会以及能力?

海权现状

应当承认,中国的海洋家底并不厚实。中国海洋国土绝对面积数位居世界第四,但海洋面积和海洋资源相对贫乏。中国海岸线18000公里,岛屿线14000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中国对12海里以内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具有完全主权。连同24海里毗连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最长350海里的大陆架,中国有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水体、海床及其资源能源、海洋勘探和水体以上空域部分的管辖权。中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加上4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中国总体管辖国土面积应是1420万平方公里。另外,在中国管辖区内,还有6500多座岛屿。但从中国拥有13亿人口方面来看,不仅中国海洋国土总面积不算大,人均海洋国土和海洋资源更是极端贫乏,而且目前面临着被多方蚕食和瓜分的现实危险。

中国的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渔业资源、石油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受到严重侵犯。中国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有150万~190万平方公里被相关国家觊觎或侵占。很多争议以前并不存在,各国历来对中国拥有黄海、东海、南海的主权并无异议,只是在近20年多来问题才突然增多。

让我们摊开地图:在北边的黄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有关国家与中国争夺相关海域;往南看,在东海日本单方坚持按照所谓的中线原则划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日本还无视历史事实,一直占据主权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并只字不提其长期窃据的琉球群岛,刻意抹杀其历史文化。继续向南,在中国的南海水域,除中国控制6个礁和中国台湾驻守最大的太平岛外,共有39个岛礁被侵占,其中越南一国就占有27个,该国多次联合外国公司在中国海域进行所谓海洋勘探和开发石油。有关国家竟加紧开发资源,并把国际开采资金和公司引入其中,增大国际化力度和事实占领程度。一些国家也已确从油气开采中获得巨大实惠。

国际海洋法存在重大缺陷,无论从法理还是事实都存在巨大不公平性。而个别国家不严肃地引用联合国海洋法,不顾中国多次主权宣示和警告,不顾历史事实和海洋法的具体实施细则和以往判例,无视现实地理条件与海洋法的理论界定之间的客观差异,不恰当引用其中对其有利的条款,甚至断章取义,使中国46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中的一些海域面临“主权归属争议”。根据海洋法,一个岛屿周围的主权水域可延伸到1500平方公里,可以附带控制43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并影响到大陆架和对海底资源的分割,这就是有关国家与中国激烈争夺海洋主权、岛屿主权的关键原因之一。

中国海防任重道远

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的“海洋议题”中,台海问题占据首位,其次才是周边海域的争议问题。2010年6月底,两岸签署了ECFA,经济联系更紧密,台湾马英九当局也希望保持现状。预计未来5年到10年两岸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较小。以前,美日往往通过台湾问题或台湾当局向中国大陆施加压力。目前,美日打“台湾牌”的效用降低,转而寻求其他的海域争端下手。

2010年,希拉里说南中国海安全关系到美国国家利益,大大震动了中国。美国的亲密盟友日本则利用掌控钓鱼岛的实际控制权,抓捕在附近海域活动的中国渔民与之呼应。海洋问题暴露中国自身问题:由于中国自身海上力量的薄弱,使外国势力能以非常少的代价就可以对中国造成很大的打击,形成中国海防四面楚歌的局面。

应该说,在冷战结束之前,中国周边海洋形势最为严峻。中国面临的整体外部形势是两大超级大国的围堵,甚至是核战争的威胁。80年代之后,世界形势及中国外交所处的整体环境是“和平与发展”,这一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之前中国面临生存问题,海上安全及岛屿争端等问题都被掩盖了。80年代后,核战争的威胁基本解除,海洋安全问题包括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才突显出来。

中国海上问题近期突显,美国是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国没有能力像上世纪60、70年代对待日本、菲律宾和泰国那样,对亚洲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双管齐下。现在美国重返亚洲,欠缺经济实力的足够支撑,所以只剩下凭借超级军事大国的力量,制造新的安全问题,吓唬中国的周边邻国,造成亚洲国家间的矛盾。

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不会挑战美国或现存的国际秩序”已成陈词滥调。其实在某些方面,“中国并未挑战美国利益及现存秩序”并非事实。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试图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并颠覆国际体系。

美国当然也不会毫无理由地反对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如果中国海军的部署应用是有利于世界稳定的,美国会欢迎之,就好比现在在索马里海域的亚丁湾发生的那样。但是,如果中国海军的活动是妨碍美国维护自身利益的,那就将造成更严重的中美摩擦。在最近亚洲海域的一些外交争端背后也是相同的战略。对去年夏天黄海上举行的韩美联合海军演练,以及美国试图调停南中国海岛屿群归属争端的努力,中国均表示反对。

经济先行,军事殿后

中国经济上的神经已经伸向全世界,而骨头却没跟上。中国的海上力量尚待加强——中国需要海洋,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海外利益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国家制裁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大。而且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生存和世界是融为一体的,中国把自己的发展托付给了世界,就要考虑世界的安全保障。如今中国国民经济有相当一部分要靠海外拉动,所以不能不关注海洋战略。

在不同时期,大国都有不同的主张。所有的区域性的扩张,都是一个对资源的需求过程。资源紧缺到什么程度,大国关系就会紧张到什么程度。当前,全球资源配置方式已突破中世纪的地域性封闭性质并转化为世界性的开放方式,而海洋又是畅流世界各个角落的最便捷的载体,那么从军事上控制海上主要战略通道即掌握制海权,就成为大国控制世界资源并据此保持其大国地位乃至霸权地位的主要方式。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过去,国产石油有一部分用于出口赚外汇,但是,现在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进口国,每年要进口逾亿吨的石油。在中国几千公里的东南沿海及延伸的大陆架,蕴藏着大量石油及油气,单是渤海海床,已探明的储藏量就达33.6亿立方米;而广阔的南海,石油及油气的蕴藏量比中东还要多。

对于近海海洋资源,中国本着“和气生财”、“和平共处”、“和睦海洋”的原则,不诉诸武力,期望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而某些国家一直无视中国的仁义,明目张胆抢占中国的海岛、海域,抢夺石油油气。

过去,中国只在太平洋近海搞小规模的开发;如今提出,要从“一洋战略”到“二洋战略”,大步走向印度洋,才能保障海上生命线的安全,创造更高的海洋经济效益──这是“海洋开放战略”的真谛。

中国,Are you ready?

中国要想通过海洋走出去,此时面临着千载难逢的良机:具有强大的反航母系统以及呼之欲出的航母是其一,远征索马里海域锻炼队伍是其二。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海军也开始了一定程度的远洋活动,但严格来说我国海军目前仍只能说是一支近海防御型海军。这主要体现在其关注的重点区域目前仍然限定在近海范围内,例如台湾海峡、东海大陆架、南海海域等,训练活动也大多在这一范围内展开。如果我们真正要走向远洋,那么首先就必须加快发展以航母为主导的大型海上军事力量,并提高反潜能力,发展真正的区域防空作战能力,采购大量核动力攻击潜艇,增加在公海上的训练。

近日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瓦良格”号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预计会在最近亮相出海。当前的中国海军的建设,规模倒在其次,整个舰队的配套、完整、合理才是最重要的。依靠着我国日益提升的造船能力,有了一个合适的舰队构成,未来我们就可以从容完成从一到二,从二到四,从四到八的克隆过程。虽然要组成自己的航母战斗群显然还需要时日,不过,中国现在拥有全亚洲最大的潜艇部队。潜艇是对付巨舰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多艘潜艇情况下,航母编队自带的潜艇、反潜力量难免出现漏洞,这时航母编队内的所有水面舰艇都会非常危险。1996年台海危机中,美国出动航母,中国出动潜艇,各自向对方释放了强烈的威慑信号。自那以后,中国能有效克制航母的潜艇力量不断加强隐蔽性和战斗力。除神秘的核动力潜艇外,中国在常规潜艇的升级、引进方面有很多作为。中国在研发新潜艇和引进俄罗斯静音技术的同时,还在发展不依赖空气推进(AIP)潜艇技术。在AIP技术下,常规潜艇的隐蔽性与水下潜伏时间都开始接近核潜艇水平,美航母更难防御。

连续几年的索马里护航,让中国海军首次远离本土基地。长期远航是对海军一次不错的锻炼机会,通过远征即可对未来武器装备系统来一次“定型试验”。

2010年3月,中国海军首次进入盛产石油的波斯湾——美国的战略据点。除了对船只进行护航外,中国海军还在其他方面有所收益。通过与其他国家海军的合作,中国海军得以有机会改善其技战术和工作规程。中国海军有关专家也指出,具备深入海洋执行合成任务是强大海军的重要标准。亚丁湾护航行动反映了海军军事战略开始转型,未来中国海军将执行更远距离的护航任务。

篇5:科技托起强国梦议论文1000字

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党和人民对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褒奖。核潜艇“痴翁”黄旭华院士、气象泰斗曾庆存院士获得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备受瞩目。各奖项“含金量”十足,彰显中国科技的强劲动力,将进一步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战胜各方困难的信心,激发新时代科技创新的磅礴力量。

激发科技报国的力量。当前,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中国梦的重要基础,科技强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而这样的努力,必然离不开科技工作者对科研和祖国的热爱。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波澜壮阔、成就辉煌,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怀爱国情、秉报国志,艰苦奋斗、潜心探索、无私奉献,取得一项又一项重大发现发明创造。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把个人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新时代伟大征程之中。

激发无私奉献的力量。无私奉献、甘于付出,不计个人得失,是科技工作者的优秀精神特质。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生活了30年。他离家研制核潜艇时,刚刚30岁出头,等回家见到亲人时,已是60多岁的白发老人了。与“风云变幻”打交道,攀登气象科学高峰的曾庆存院士有一句“名言”:饿着肚子推公式,越推越新鲜。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树立敢于吃苦、甘于奉献的观念,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心无旁骛、潜心钻研,以“一辈子全心全力只干一件事”的恒心毅力安心致研,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

激发创新突破的力量。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科技实力明显提升,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然而,21世纪的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推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守科技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洞察变革于端倪,把握先机于初始,引领方向于“无人区”,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不断实现重大创新突破。

篇6:科技托起强国梦议论文1000字

近日,正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进公司展厅、实验室和生产车间,察看特色产品,了解企业核心技术攻关等情况。他说,“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现在我们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创新发展观,深刻阐述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行稳致远、开拓未来指明了方向。

风起潮动,风帆正举。围绕国家目标和战略重点,中国始终把自主创新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位置,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谋划推动科技实力跨越提升,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敢为人先、攻坚克难、自力更生,释放出与时俱进的“强磁场效应”,“磁吸”科技强国实力,推动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迈步新台阶。

摸石过河、开路架桥,敢为人先走“前列”。从无到有再到优,从“感光”到“发光”再到“高光”,这条自主创新探索之路,蜿蜒曲折与艰难险阻同在,不懈奋斗与燃情拼搏同在,光荣梦想与灿烂辉煌同在。中国敢于先试先行,秉持“开路架桥”的源头创新精神,把握时代发展机遇,聚合人才非常之力,以开放的胸襟、大胆的尝试、积极的作为“走出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发展“试验田”,成为探索实践的伟大书写者。走在网络信息前沿技术的“天河二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让中国坐标闪耀星空的“北斗二号”……竞相涌流的创新科技成果,打造出“中国智造”金名片,为世界提供了“中国创新”好标本。

跋山涉水、移山填海,攻坚克难走“前列”。雄关漫道真如铁,攻坚克难成大道。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挑战,成为庚子年中国自主创新的“双战场”,一边是疫情防控药物疫苗的研发,一边是经济风险的防范化解,而自主创新是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利武器,可以说,抓住了自主创新就抓住了发展关键。面对疫情背景下的双重考验,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将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培育创新人才相结合,不摆造型不哗声势,以攻坚克难的稳健脚步敲响奋进之声,努力攻克前沿关键技术,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彰显了战胜风浪的自强力和阔步未来的自信力。跋山涉水、移山填海,是中国的自主创新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干出了一番番新事业,闯出了更广阔的新天地,催生出自主创新新动能。

篇7:科技托起强国梦议论文1000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科研遇上人才,两个“第一”激发出“化学反应”,必然会达到“1+1>2”的效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指出,“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扎实做好科技与人才的结合文章,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人才选出来、用起来。

擦亮选才识才慧眼,激发科技人才活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启动科技人才这个强劲“引擎”,通过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为科技爬坡过坎增添底气。对于科技高质量发展而言,给钱给物都不如给支好队伍。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到求才若渴,在心底里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在行动上惠及人才、吸引人才,着力构建人才聚集的“强磁场”,让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人才蜂拥而至。是骡子还是千里马,要拉出来遛遛才知道。同样的,招才引智也要突出实践实干实效,既要尊重学历、资历、论文等客观存在的事实,又要善于透过这些包装来看待人才,以实际能力和业绩贡献为衡量标准,打破隐性台阶,大胆使用那些“没戴帽子”而能力突出的人才,营造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持续不断激发科技人才队伍的“一池春水”。

搭建干事创业舞台,锤炼科技人才能力。“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当今世界的发展瞬息万变,知识更新换代加快,如果不能以超前的思维来谋划和开展人才培育工作,不仅不利于人才成长,对整个科技事业的发展也会带来极大的影响。要坚持在人才培育上下一番“绣花”功夫,为人才教育和培训“疏通经络”“供血打气”。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一方面避免揠苗助长,另一方面更要避免放任自流,积极探索建立分级分层的科技人才培育机制,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为人才提供培训课程,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思维活跃、技能高超、作风优良的战略科技人才、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主动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对其提出的好思路、金点子,在经过一番严密细致的研判和评估后,充分赋予其技术路线决策权、人员调动权和经费支配权,确保人才的创造活力和聪明才智在广阔的舞台上得以施展。

篇8:中国梦强国梦1000字

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建材工业在完成“跟随”和“追赶”之后进入“创新提升、超越引领”的发展征程。无论是至今一些产业的关键技术与发达国家领先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或者较大差距, 甚至还有制约瓶颈, 还是节能减排技术的指标相对落后, 经济效益还不够先进;无论是新兴产业发展滞后, 建材工业整体结构失衡, 还是智能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还相对较低,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就是科技创新。虽然整个建材工业发展中有资源配置的条件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问题, 有体制机制和政策要素等方面的问题, 但一切的一切, 最关键的核心问题就是科技创新驱动行业转型升级, 实现“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战略。实现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发展是全国建材行业几代人的梦想, 也是中国人民的期待, 更是我们奋斗在建材行业的全体职工和科技战线的全体同志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实现建材强国的共同梦想。我们要敢于创新, 高屋建瓴, 科学谋划, 勇于作为, 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驱动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创新和与时俱进的民族, 从古代开始《诗经》说:“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周易》也载有“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的创新论述。正是这种精神, 使中华文明传承创新,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正是这种精神, 创造了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篇9:汽车强国与中国梦

国家富强,就是要发展经济,而发展汽车产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汽车产业体量大,产业链长。现在汽车产业总产值超过5万亿,增加值占全国GDP的3%左右,对上下游的产业拉动作用很大。汽车产业的税收占全国的13%,由此也可见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当然,发展汽车产业要考虑资源、能源、环境、交通的制约。但以此来质疑发展汽车产业的必要性,我认为是不妥的。准确地说,应该是在考虑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制约的条件下,汽车产业如何发展,而绝不能不发展。如本世纪前十年,汽车产业以产销量年平均25%的增长速度发展的阶段已一去不复返,现在应该是平稳发展。但我仍坚持,在我国经济发展到衣食足而重住行的今天,汽车产业发展速度不应低于工业,而工业要在10%左右才能支撑GDP增速7.5%的发展。

民族振兴,也离不开汽车产业。所谓民族振兴,应该指中华民族结束了被瓜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应该包括我们在科学技术及经济发展方面不是别人的附庸。强大的汽车产业是经济强国和科技强国的集中体现,所以,建成世界一流的汽车产业应该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人民幸福,更离不开汽车产业和汽车产品。什么是幸福,我看在物质层面,就是有钱挣、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车开。现在,中国汽车产业直接间接就业40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2%。尊敬的已故吕福源部长曾讲过,广播是人耳的延伸,电话是人眼的延伸,而汽车是人腿的延伸,使用汽车使人每天的活动半径由几公里延长至几十上百公里,汽车文明带给人们的方便与自由是其他工具和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当然,人民幸福不应包括呼吸污浊的空气和交通拥堵。但我想指出的是,人民需要的是良好的环境和交通条件下的使用汽车,而绝不是回到农耕社会。原科技部长徐冠华曾讲过,如果反对发展汽车的人自己拥有私人的或公家的汽车,那就没有资格讲反对的话。

总而言之,汽车产业的发展,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需要。汽车产业应该发展多快,应该怎样发展,也应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为目标。我们这些做汽车产业的人,不能超越国家、民族、人民的需要自行其是,而那些唱衰中国汽车产业的人,也不能不顾国家、民族、人民的需要而阻挡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篇10:中国梦强国梦1000字

当课间操响起《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同学们的铮铮宣誓,时常激起我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提醒着我永远向前刻苦学习劲头不能丢。

每每我们作业没写完时,刘老师总是拿他小时候作比对,说我们不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教育我们,我们的祖国再也不能受外国帝国主义的欺凌,祖国要强大起来,靠我们一辈又一辈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一次次的教诲烙在我的心底,激起了我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动力。

记得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校园没那么大,教室没那么多,而今我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操场是新的不但铺满了红色的草皮,还安装了足球场篮球场,我们不会忘记每年春秋学校在这里举行运动会的热烈场面,同学们你追我赶你蹦我跳个个神气十足;明亮的教室里水泥黑板粉尘的粉笔不见了踪影,替代它的是大屏幕,我们老师做课件给同学们上课,还可以上网查资料多功能一体机。

我们学校变化还不止这些。教室取暖、我们饮水、体育设施、道路硬化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各级政府的关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我们中华民族萌生了一个执着的`梦想--强国梦。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探索强国强族的道路。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新中国的建立,再从改革开放四十年到现在的整党整风反腐败,中华民族就一直在一步一步的向这个梦想前进。

篇11:文化梦成就中国梦作文1000字

——题记

梦,是世间美好的东西,用文化编织成的梦,其散发出的光芒,足以闪耀一个世纪。

于是,我幻想着,祖**亲拭目以待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协奏曲开始了,原来是机器人正在厨房里忙碌,只见那色泽鲜艳的佳肴的香气氤氲开来。我轻轻地按下开关,细纱似的窗帘缓缓地拉开了,透出了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柔和而温暖。走进窗户,望见川流不息的汽车,一改往日的水泄不通,原来顺路的人们都尽量乘坐一辆车了。除此之外,这些汽车的能源都不是汽油,它们是经过处理的生活垃圾,你不必惊讶,抬头眺望地平线,啊,我们城市的天空越来越蓝啦!

“最勉强的和平也比最正义的战争受人欢迎。”日本首相在谈判桌上向中国人民致以最真诚的歉意。过去日方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宣布“购买”钓鱼岛,这无疑让每一位中国人愤愤不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一系列条约就显示钓鱼岛的主权在国际法上是归于中国的,中国人民今天终于把钓鱼岛争取回来了!抬头眺望,碧绿的海岛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成排的椰子树仿佛守卫海岛的战士,笔直的挺立着,白鹭在茂密的丛林中自由栖息、自由翱翔,成群的小鹿和山羊在尽情地嬉戏,慵懒的海龟在礁石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海岛四周,帆船点点,星罗棋布,勤劳的中国渔民正忙碌着捕鱼,他们的脸上都呈现出自豪,幸福的神情,好一派和谐、幸福、安宁的景象啊!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都平息了战火,人们心中对和平的向往,一刻也没有停过。如今,世界人民团结起来,走向美好的未来。

“贫穷不是羞耻,富贵也不是罪恶,粗茶淡饭与锦衣玉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我们有爱,孩子们就会有笑容。”从饱受饥饿之苦到如今三餐营养均衡,贫困灾区的孩子们灿烂的笑容让每一位中国人内心在流泪。中国1。2亿贫困人口得到了人们的积极帮助,全国人民筑起了爱的长城,贫困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一片未来的天空,中国贫富悬殊的局面被改写了。望着五星红旗上的星星散发出的耀眼光芒,我的内心流泪了,爱,原来能使一个民族更加强大。

梦是珍贵的,我们渴望一个美好的结局,殊不知,实现梦想需要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或奔放,或长远,或缥缈,或美妙。然而用文化编织成的梦,源远流长,这不再是个人的梦,而是一个时代乃至一个民族的梦。

篇12:我的梦中国梦作文1000字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梦想,大家都会为自己的梦想去斗争,去拼搏。而这梦想正是我们在心灵深处鼓励自己去前行奋斗最大的支持。我有一个伟大的律师梦,希望长大以后当一个专为穷人打官司的律师,为他们伸张正义,让犯法的人受带法律的制裁。

在很早以前,我的心中就萌生了这个念头。在小时候,我在看电视的时候,当我看到一个个为公民声张正义的律师意气风发,很是威风。在家中,我也有学习的榜样,那就是我的小舅,他就是一名律师,我亲眼看到舅舅在法庭上伸张正义的英姿,让我羡慕不已。从那以后我就想当一名律师,为受委屈的人讨回公平,将犯法的人绳之以法,让他们受到法律的制裁。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理想,大家都会为自己的理想去斗争,去拼搏。心目中的理想是我们心灵的支持。因此有一个目标去努力。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律师,为有冤屈的人声张正义,让犯法的人受带法律的制裁。为了圆这个梦,我要努力学习,不畏一切困难,还要勇敢面对现实,抓住一切展示才华的机会,只有这样,我才会离目标越来越近。到那时侯,我不仅圆了我那期盼已久的律师梦,也为穷苦人民伸张了正义。

其实作为律师,辩论一个话题就等于打一场官司,只要你铿锵有力的语言和你收集了充分的证据说服了对方,这场官司,这次辩论会你就赢了,犯法的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真实的观点会受到他人的肯定。你的认真准备就得到了肯定的意义,你帮助了别人,你会为了自己的成就觉得开心,我似乎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梦。

听舅舅说过,考律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口才要好还得具备法律专业的本科毕业证,在这些技巧上,谁都不曾倒下。司法考试才是律师最难的考验方式,当我知道律师这么难考,我几乎有了退缩的想法。不过,看着那么多著名的律师为人民服务,也就少了几分畏惧。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当下读好书,争取考上好的中学,然后考上中国政法大学,之后,如果幸运之神降临于我身边的话,我就可以去律师事务所实习,不过这一切是多么久远啊。

篇13:创新发展促成强国梦

科学发展的精髓可高度概括为一个关键、七大理念和七大要素。

一个关键就是创新。科学发展在创新中产生,因为传统发展以物为本,而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对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科学发展也需要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因为解决问题的经验需要不断积累,攻克难关的方法需要不断成熟;科学发展更需要在创新中不断推进,因为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前进,需求种类在不断增多,需求水平在不断提高,新事物和新问题必然会不断涌现,只有不断采用新方法和新举措才能持续推动发展。由此可知,创新是贯穿科学发展全程的一条主线,是科学发展的本质所在和关键要素。

七大理念是:关注民生的目的理念,科技推动的发展理念,全面发展的整体理念,协调发展的和谐理念,统筹兼顾的公平理念,持续发展的长远理念,不断创新的引领理念。

七大要素是: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灵魂,科技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协调是科学发展的手段,统筹是科学发展的策略,实践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方向,民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

二、世界在创新中发展

回望世界发展历程,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跨越,都是创新推动的结果。

钻木取火的创新,把黑暗照亮,把生肉烤熟,使长夜和寒冬变暖,使劳动工具从石器变成铁器,为人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瓦特蒸气机的创新,将人类带入工业文明;哥白尼日心说的创新,使人类宇宙观实现了科学变革;法拉第发电机的创新,使人类进入了电力时代;爱迪生电灯的创新,使城市变成了不夜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新,使人类前进的历史搭上了快速列车。

历史已经证明,创新是人类生存之本,使人类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一步步把人类文明推向更高境界。

三、国家在创新中强盛

回顾强国的兴衰更替,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条铁律:创新决定领先,科技推动经济。

英国这个只有24 万平方公里面积,迄今也只有6000 万人口的小小岛国,凭着瓦特创新的蒸汽机和大科学家牛顿创新的三大定律而带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全世界进入了工业时代。

美国人在赶走了英国人之后,凭着大发明家爱迪生创新的电力而使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执第二次工业革命之牛耳,随后又凭着莱特兄弟创新的飞机、福特创新的汽车,登上了世界发达国家领头羊的地位。

还有一些国家诸如德国、法国、日本等,也都是依靠创新走上了发达之路。

目前,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发展中国家由于自主创新能力匮乏,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经济安全问题。而发达国家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本优势保持领先地位,并以知识产权、技术壁垒等新的贸易手段对其他国家实施压制,进行市场控制和资源控制。

1、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市场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从中获取了大量超额利润。

2、发达国家用技术控制资源

当今时代,对空间资源、海洋资源和生物资源等战略资源的争夺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在空间领域,美国正在全面实施太空控制战略,俄罗斯、欧盟、日本和印度等国家也都进行了重点部署,美国正在加紧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太空侦察情报系统,欧洲航天局在全球定位系统和太空观测等领域也急起直追。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美国正在讨论要将海洋投入增加1倍,日本建造了比美国同类船只大3—4 倍的大洋钻探船,韩国也提出了“海洋开发的全球化与信息化”目标。生物资源对各国都将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对生物资源的抢夺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学术界把这种现象称为“生命专利圈地”。

四、城市在创新中崛起

中国的改革开放,诞生了深圳和上海这两个杰出的创新型城市,创新已成他们的DNA。

1、深圳的创新发展

在深圳市民眼里,“创新度”是一个份量颇重的标准,因为“深圳的辉煌和创业者的成功都离不开创新”。

饱受“代理”窝囊气的任正非、侯为贵,靠专利打造出了华为和中兴这两个通信制造业的“中华双雄”;握有电池核心技术的王传福,使比亚迪一步就与世界汽车巨头站到了同一起跑线;邓国顺使朗科用“U盘”终结了“软盘”;1985 年,刘平春使拿到大宗土地的华侨城没去赶“开发区”的时髦,却凭着“想象+创造”,在寸草不生的深圳湾滩涂建起了今天的中国第一“旅游城”……

徐东升领军的飞亚达,让世界知道航天表不再是瑞士“一枝独秀”;李西廷使迈瑞在纽约上市,“用美国资本收购了美国企业”……

不仅在科技领域进行创新,深圳人还把创新渗透到经济领域和管理领域。

1995 年,当“三来一补”在国内“遍地开花”时,深圳却以高新技术取代“三来一补”;2003 年,当“文化的出路”众说纷纭时,深圳断然将文化作为“立市之业”。从而使高交会和文博会成为深圳的两大创新之举。

政府机构实行大系统管理体制、公开选拔高层级政府官员、成立尝试“一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区……

不仅如此,深圳还将创新的触角伸向了更多领域。

2、上海的创新发展

在上海不论漫步街头,还是走进企业和机关,都能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朝气,所到之处,都洋溢着浓厚的创新气息。也正是创新,推动这个城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上海人常常能迸发出新的思路,比如说,在其他城市还忙于吸引外资工厂的时候,上海却盖了很多大楼,开始吸引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而当大家都想引进总部的时候,上海人又想出了新点子,既然引进总部有难度,就让现有的外资企业变成地区总部,通过总公司的授权把原有的子公司或者企业升级为中国区域的营运中心。就是这么一个思路上的创新,在一年时间里,使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增加了22 个类似于跨国公司总部的机构。在上海,跨国公司的营运中心就是在中国整个区域内的资金结算中心、贸易中心和生产调度中心,所有的头脑系统都在这里。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的创举,创造了一个让人惊叹的奇迹:在国内现有的八家国家级物流园区中,外高桥物流园的面积虽然只占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但是货物吞吐价值却占据了全国总量的78.3%。通过这组反差强烈的数字,人们不得不为上海人的创新思维叫好,因为这种创新思维带来的是跨越式的发展,是质的飞跃。

五、让中国在创新中腾飞

目前,从全球来看,经济发达国家正试图把发展中国家变成自己的身体,而他们总想做世界的头脑。这就是所谓的“身体国家”和“头脑国家”之分。从全国和全省来看,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之间也逐渐显现出了“头脑城市”与“身体城市”的迹象。在当今时代,谁具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谁就会成为“头脑国家”和“头脑城市”,也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谁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谁就不得不做“身体国家”和“身体城市”,也不得不给“头脑国家”和“头脑城市”打工,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爬行。

鉴于此因,我们要想以强大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走创新发展之路。

1、要使领导干部强化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

意识创新决定思路创新,思路创新决定行动创新,能力创新决定效果创新,领导创新决定全局创新。由此可知领导干部强化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国家各部门要通过邀请著名创新专家,举办创新报告会、创新讲座和创新论坛等形式,在全行业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科研企事业领导干部中有计划地安排创新教育。各省市自治区、各地市、各有关单位也要在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有计划地安排创新教育。

2、要加大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

企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来源,企业发展决定城市经济发展,进而影响城市社会发展。可以说企业创新能力是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深圳的改革创新经验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他们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90%”:一是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二是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在企业;三是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四是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我们要在创新机构的设立、创新人员的培养引进、创新资金的安排、发明专利的申报资助等各个方面,加大对企业的倾斜力度。

3、要重视高校创新的引领作用

高校具有人才云集、信息会集、知识密集、技术聚集的创新优势,据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权威统计数据表明,高校用全国16%的研究与发展(R&D)人力,不到10%的R&D经费,产出了全国2/3 的国际论文,11.5%的发明专利,近60%的科技奖项,这充分说明高校R&D投入产出比较高,创新能力旺盛,在我国科技创新中凸显了骨干和引领作用,堪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

由此可见,高校不仅在为企业、科研院所及各行各业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其自身也已成为推出科技创新成果的中心,尤其是在前沿领域和尖端技术方面,更是处于领先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发挥好高校在推进国家创新工作中排头兵、主力军和动力源的作用。

4、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及创新教育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城市的未来,在学生中普及创新教育,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可以为城市创新、产业创新、国家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和创新智慧。

5、要构建科学的创新工作系统工程

从创新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这五种创新的辩证关系为:观念创新是先导,体制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主线,管理创新是基础,文化创新是保证。它们是一个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整体,共同构成自主创新这一系统工程。因此,我们要在这五个方面从整体上科学部署,全面推进。

摘要:当今世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和剧烈调整,不断涌现出新矛盾和新问题。在国内,政治经济改革已从局部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历史已经把我们推向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节点和科学发展的新起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已成为国人的重大关切和强烈愿望。在这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紧要关口,我们必须具有清醒的判断和正确的抉择,必须以更多的创新智慧,更大的战略勇气和更强的奋斗决心,加快改革,推进发展。要推进发展,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的关键和灵魂就是创新。

篇14: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

大家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宣言书、动员令,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实践性,为深化出版改革提出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各出版单位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牢牢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努力探索改革,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正确出版导向

出版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而不是产业,出版企业的本质是内容创新,而不是经济增长。所以,把出版做优是最根本的追求。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强调了正确导向的重要性,认为应树立正确导向第一、社会责任第一、国家使命第一的理念。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认为,应坚持以正确价值观引领社会阅读趋势。具体来说,就是要更加重视以市场为导向配置出版资源,注重以市场、读者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出版单位通过主动选择、加工思想内容从而起到文化传承的功能,以正确、积极、健康、“环保”的价值观引领社会阅读趋势。北京发行集团董事长李湛军认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以为最广大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环境和文化需求为己任,以读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标准。

要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做好内容是关键。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介绍,为实现内容创新突破,中国出版集团推进资源拓展计划,建好“三个一百人才库”;优化产品结构,推动组织再造和品牌扩张;加大“三重”资金扶持,完善指标管控计划;加强市场热点选题策划,打造更多销量10万册以上的畅销书。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则认为应充分利用出版单位通过主动选择、加工思想内容从而起到文化传承的功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克服以低格调、低级趣味等方式迎合读者、市场而获取图书发行量的错误倾向。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周建潮表示,中国唱片总公司将坚持精品战略,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

加快机制创新,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在文化产业中,经营者的积极性、个人的创造性劳动对产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运行机制创新尤为重要。对此,《中国青年报》总编辑张坤认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不应把精力过多放在一些外在形象和规模建设上,而应重视内部机制创新、内容产品的改革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认为要为不同人才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为特殊人才创造特殊的舞台,使人尽其用、人尽其长、人尽其才。

在运行机制层面,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认为要加大企业内部的人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以股份制和公司化为纽带,推动分社制、分公司制、事业部制运营,划小生产经营单位,加大责权利激励,推动企业组织扁平化,提高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培育一批优秀的出版家和文化企业家。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周建潮认为不仅要推动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还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产权改革来完善经营决策机制、用人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路径选择上,周建潮考虑通过评估先建立起国有独资公司,为进一步实现股权多元化创造条件。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周建潮倾向于建立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使发挥经营者的经营积极性和国有资本增值保值相一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在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国青年报》总编辑张坤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新闻出版行业内部和外部资源的整合,特别是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跨行业、专业化的整合和机制创新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新闻出版行业必须主动采取措施把传统受众转化为全媒体用户,布局拓展用户新战略,实现传统新闻出版行业向全媒体时代的新型新闻出版业转型。

顺应信息社会发展,整合新闻媒体资源

对于信息社会的发展状况,《瞭望》总编辑姬斌做了如下总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在重塑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西方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所引发的传统新闻业大变革,使传统的采集、制作、传播和商业实现方式遭遇全面挑战,传统新闻业正面临并经历着被重构的大变动,整个传统传媒行业进入一个大洗牌的深度调整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发行和广告市场呈现加速优胜劣汰的状况,市场份额会向高端品牌集结,传统优势品牌媒体有可能通过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重新建构以品牌集成服务为核心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传播方式、传播路径及影响力被新传播技术阻断,过去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面临颠覆,纸质传统主流期刊媒体如跟不上时代步伐,必然被无情淘汰,安于守成也必然会陷入被边缘化的窘境。传统纸质媒体的传播战略转型,注定是我们这一代媒体人无法回避的命题。

同时,姬斌还指出,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看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差别非常重要。从传统报刊自身情况看,尽管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相比,传统报刊在时效性、互动性和对象化、个性化等方面存在差距,但在深度、权威、品牌、公信力等方面的优势是新兴媒体难以企及的,这种优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保持并延续。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瞭望》周刊在内容建设、市场开拓、社会影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各自领域形成了相对优势,聚集了一大批忠实读者,塑造了良好的业界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其是近几年的改革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刊物为基础,网站、手机报、客户端等多种业务形态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些都为报刊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思想力是我们最主动的竞争资源,用思想力唤起注意力,进而吸引和聚合关注力,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不可偏离的战略主线。唯有坚持不懈地打造“内容为王”的品牌价值,提升内容竞争能力,才可能用更胜一筹的内容品质应对注意力资源被分流的挑战。而且,自媒体的出现使传统媒体被迫与“公民记者”同台竞争,传统媒体组织要在公众传播市场中彰显无法替代的价值力优势,其价值重塑应当成为媒体战略转型首先需要解决的重点。

nlc202309041050

针对信息社会发展现状,姬斌强调在清醒认识纸质期刊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纸质期刊拥有的难得机遇。传统报刊式微是大趋势,但这种行业整体的危机和变革,对具体报刊而言也意味着契机。谁善于在困难中抢抓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培育有利因素,率先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步伐,谁就有可能“化危为机”,领先竞争对手,赢得优势。

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是当务之急

面对信息社会发展,跟上时代潮流,采取与时俱进的措施是出版企业的当务之急。对此,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从集团实际出发,认为要进一步加大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传播渠道创新,特别是加大数字资源的整合力度,数字产品的研发力度,数字生产流程的转化力度,数字营销渠道的拓展力度,更好地促进出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具体来说,就是加快数字资源整合,建好集团资源总库;建好大众平台,启动百科平台,推动“音乐平台”上线,实现“译云”“易阅通”“工具书在线”等商业化运营。

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周建潮认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应采取的必要措施。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音像行业日益萎缩。中国唱片总公司必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数字化经营能力,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要实现这一目标,完全依靠内生式增长是不可能的,必须灵活运用并购、重组、控股等市场手段,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中国唱片总公司将依循产业发展规律,在数字化经营、内容生产、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寻求合作伙伴。

《瞭望》总编辑姬斌认为,传统媒体应在积极推动传统主流媒体进军新媒体中有所作为,使传统媒体在发挥自身既有优势的同时,拉动新媒体这一传播增量,把正在分流、正在被别人抢去的注意力资源重新聚集起来,把正在削弱的吸附能力重新壮大起来,千方百计地构建起纸质和网络两个聚集读者注意力的平台。就《瞭望》周刊来说,首先要狠抓数字化产品线多重布局,培植多要素集成传播能力,立足争夺4G平台移动传播高地,向全时空立体化、移动化转型。比如,巩固和扩大各系列刊物2009年介入新浪微博平台的成果,掌握自媒体语境风格和社交媒体传播规律,形成瞭望微博集群;以集成传播意识培育受众资源,介入腾讯微信平台,布局自媒体舆论场,形成瞭望旗下的微信账号集群;布局移动互联网形成集成传播的基础,着力转化作为首批同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合作开发手机杂志业务期刊社的优势,打造瞭望手机杂志集群;布局移动客户端,形成瞭望移动客户端集群,探索自有终端品牌传播功能和盈利通路。其次探索从平面传播向复合介质的集成传播转型路径,用多重语境、多样语态、多元通路的科学组合,重新配置传播要素。比如,介入电视节目生产运营,培养视频制作采编团队,为迎接4G条件下视频传播业务爆发式增长准备条件;统合现有内容资源、受众资源、客户资源,打破纸质刊物与新媒体部门在内容生产、组织架构等方面的隔绝。

北京发行集团董事长李湛军则认为,要进一步转变思路、创新经营模式,优化现代化大型实体书城建设。积极应对互联网竞争,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开办体验店、开办店中店等新型经营模式,打造文化综合体,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中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文化往高处走,才能有影响力;文化产品在欧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才能有竞争力。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认为,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我们要遵循产业规律和文化传播规律,以版权为基础,以项目为关键,以翻译为重点,以数字化为方向,以人才为根本,以机制保障,进一步深化欧美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和亚非拉主要国家市场,壮大周边市场,凝聚中国与世界共赢的正能量,让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相融。为实现国际化突破,谭跃建议采取如下具体措施:聚合重点版权资源,加强文学、当代中国等六类项目建设;建好海外译者名录,以数字化带动国际化;加强国际化人才培训,完善考核评估办法。

北京发行集团董事长李湛军也认为,要继续坚定地执行“走出去”战略,重视将海外业务发展成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先期以开设分销店为主要形式,摸索出成功经验后陆续考虑通过投资、参股、并购、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拓展外省区市经营网点、加盟连锁店和分销店,建立网上采购平台,构筑北方地区中文图书行销的主经营网络。采取直接进入海外主流销售渠道开设专区或专柜的形式,低成本迅速拓展海外中文图书营销市场和邮购服务业务网点,并围绕图书发行主营业务,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链延伸发展,最终实现北京发行集团完成图书发行营业网点在全国主要城市布局的新跨越。

上一篇:把我唱给你听的散文下一篇:注意课堂听讲的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