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亲情的散文随笔

2024-07-10

拥有亲情的散文随笔(共8篇)

篇1:拥有亲情的散文随笔

题记: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相比于金钱,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东西——亲情!

“我自从出生起,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富二代,官N代,每天手里拿着一把钱,后面跟着一群小弟,结交着所谓的“真心朋友”。可是就是少了我最想拥有的,而我却没有的亲情。”

每一次家长会,望着同学的家长带着孩子走进一间间教室,他们有说有笑。我呢?拿着s手机,一遍一遍打着父母的电话:“Sorry您拨打的电话正......”电话里的回音被我的泪水湮没了。别人有说有笑,我十分羡慕,又好嫉妒。这时,我渴望亲情!

长大了,在官场上,我一次次升官,我把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玩得神乎其神。我经常有着“万人之上,一人之下”飘飘欲仙的感觉,但是我好孤独。那些拥有着亲情的人都在羡慕我,而我又何尝不羡慕别人呢?这时,我渴望亲情!

再老一些,我退休了。虽然没有了官职,但我拥有金钱。这些钱数也数不清,花也花不完。我每天开着豪车,吸着好烟,穿着几万的衣服,出入上流人物才可以去的场所。但是,每当回到几百平米的房子,只有我自己,没有亲人,我好孤独,寂寞。这时,我渴望亲情!

我老了,全身都是病。我住进了全世界最豪华的医院。我把钱都给了我儿子,可我到死都没有一个人来看我,包括得到了我全部家产的儿子。奈何桥上,我还是最渴望亲情!

到了天堂,又过了七十年。我在天堂看到了我儿子。他责骂我:“你个坏蛋,为什么给我的只是金钱,没有亲情?”他走了一遍和我一样的路。这时,我们都渴望亲情!

金钱固然重要,和亲情比起来,不值一提。让我再选择一遍的话,我会选择亲情而不是金钱。我想,我儿子也会这样选。走过一遍的路,我们不会再走第二遍。

我重新投胎,很穷,但很幸福!

 

篇2:拥有亲情的散文随笔

亲情像夏日里的阳光,而我就像生长在阳光照耀下的小草,它用那温暖的光芒照耀着我茁壮成长;亲情像夏日里枝繁叶茂的大树,而我就像生长在大树下的小花儿,它用那浓密的树叶为我遮风挡雨;亲情像航船上的帆,而我就像正在海洋里努力向前航行的航船,它用那翅膀般的帆为我指引方向。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来自亲人的爱,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处不有亲情的存在,来自亲情的爱是世上最伟大的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唠唠叨叨的要我做这,要我做那。我觉得他们真的很烦,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为什么还要总是听他们的摆布。如果不按照父母说的去办,他们就会倍感伤心的说:“我们把你养这么大,现在倒好,翅膀硬了,不听管了……”这些类似的话在我耳边来回的重复着,让我耳边不得清净。

但是,现在没有父母在我的身边,我却感到我又多么希望父母会在我的身边,多么需要父母的唠叨。这才使我明白,其实父母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我好,都是源于他们对我的爱。这才使我明白亲情的真正内容。

篇3:拥有自己真实的高度

一天,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得知自己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连连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小仲马却倔强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还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多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面对那些冷酷无情的一张张退稿笺,小仲马始终没有沮丧,仍然在屡败屡战地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的编辑。这位编辑曾和大仲马有过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仲马的地址丝毫不差,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然而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迥然不同,这又使他一时很难断定。于是,他带着兴奋和疑问,迫不及待地造访大仲马家。结果,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你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你的真实姓名呢?”这位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这位编辑听后,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茶花女》出版后,法国文坛的评论家一致认为,这部作品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大仲马的代表作《基督山恩仇记》。这也就是说,小仲马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攀登到了文坛的高峰。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可这样的理想绝不是仅仅凭借外力的帮助就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自己切切实实的艰苦努力,才能如愿以偿。可有些人呢,却总是相信命运,总是寄希望于能得到贵人的鼎力相助,以实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美梦。殊不知一个人的命运,完全得靠自己来主宰,任何人都帮不了你,就算能帮,也只是帮得了一时,而帮不了一世。只有靠自己奋力拼搏得来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才永远摔跌不失。“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茑萝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菜根谭》中的这几句话说得真好,在这个世界上,大凡只想依附他人的人,到头来都将不是蒙羞,就是受辱,绝不会有更好的结果。而不依赖父母和亲友的庇荫,自立自强走自己的路的人,最终都将赢得成功,迎来荣耀。自立自强走自己的路,尽管也许会荆棘遍地,也许会阴霾满天,然而所有这些都没有什么可怕,因为困难和挫折乃是人生旅途中的插曲,正是有了它们,我们的人生才会更显充实饱满,才能达到更为理想的高度。

德国伦理学家泡尔生在其《伦理学原理》中指出:“无抵抗则无动力,无障碍则无幸福。”毛泽东读后,认为此乃“至真之理,至彻之言”,并进一步发挥道:“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为巫山之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在那反反复复的跌打滚爬的锤炼之中,我们才能真正练就闯荡天下的过硬本领,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高度。如若只是想在他人的卵翼下轻易地获得成功,那就必将会成为一个“捧不起来的刘阿斗”,而为千万人所不齿。成长需要不辞艰辛的付出,高度需要天长日久的累积,只有在一次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我们方能用汗水、泪水乃至血水换来我们所应得的收获,才能一步步愈来愈逼近我们所期盼的目标———成长为一个高大的令人仰视的大写的人。

篇4:拥有亲情的散文随笔

关键词:朱自清 龙应台 亲情散文 比较

读《目送》很容易让人想起朱自清先生那篇脍炙人口的《背影》,因为两部作品的题材选择都是来自于真实的现实生活,同样描写亲情,同样呈现人性的感动,有所不同的是,《背影》讲述的是父子两代的情感,而《目送》牵系三代:看儿子们的青春,回忆自己的年少;看爹娘的老态,也审视自己即将迈入的老年。朱自清的《背影》表达出的是纯粹个人式的对亲情的感性把握,而龙应台的《目送》在对亲情感性叙写的基础上更多倾注了个体对于生命的一种理性的冷静审视与思索,这也使得《目送》的主题意蕴更加丰富厚重。

龙应台在《目送》中刻画的是她与儿子与父亲的浓浓亲情,为人父母的慈爱与女儿对父亲的牵挂惦念在文章里被体现得十分彻底,读来让人动容。文中作者目送儿子写了三个情景,分别是儿子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每一次的母子别离,相同的是母亲那双痴情的眼睛,不同的是孩子渐行渐远:第一次是年幼的儿子不停地回头看母亲,“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第二次是没有回头,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母亲看到的,是儿子“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第三次是拒绝与母亲同行,换句话说,母亲连目送的机会也没有。“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

《目送》的开篇曾这样写道: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作者一开始似乎预示着这样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是会长大,会成熟的,那个时候,孩子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已完全不再属于母亲了,总有那么一刻,他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越出母亲的“树篱”,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也许这对无数的母亲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打击,深深的付出,换来的结局居然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的背影。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么?当然不是!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失落、伤心、担忧在所难免,而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旷达地理解,旷达地接受。正如龙应台告诉我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真的不必追了,面对他们的背影,淡淡的忧伤是自然的,只是,不必执着地不放手,相信他们的能力,接受他们的选择,祝福他们的人生这已足矣!

作者目送父亲同样写了三个情景,分别是父亲送他去大学、父亲住院期间以及父亲离世时。在这三个目送情景中,相同的是,一律是无语的背影,一律是父亲刻意表现出的轻松,怕给女儿带来麻烦。不同的是,父亲一次比一次衰老,一次比一次沉默,父女间仿佛是两个背向行走的路人,渐行渐远。注视着父亲那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却是深深的理解与欣然接受的旷达情怀,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地接受生命的轮回,让他走,不必执着地不放手。所以,作者再次发出同样的感慨:“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目送儿子、目送父亲这两幅场景看似乎并无多大关联,却有着内在的契合,作者在这里讲述的其实是一个生命完整的过程。“我”目送儿子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直到儿子进入我教课的大学,这一过程,是一个生命的开始,成长与自立的过程,而作为女儿的“我”,目送日渐衰老的父亲背影,是以“我”的经历连接着儿子的生命轨迹,走向生命的衰老与终点。这样在看似散乱的行文中写出的却是人一生的生命与情感历程。生命的成长、独立、逃避、回顾、终点,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法阻止,无法预知,无法改变,龙应台这篇散文因为具有了人类的终极关怀意识和心灵高度,而显得分外深刻感人。

朱自清篇幅较短的《背影》则以其父亲为主人翁,写父亲到火车站送别的情景。父亲要给儿子买橘子,必须拖着肥胖的身躯攀高爬低,这一切朱自清看在眼里。当时的他是年少气盛的,以自己的聪明与独立对衬着父亲的“迂”,可以看出他对处处体贴他的父亲所表现的啰嗦带有不屑的态度。父亲为儿子打点行李,嘱托茶房好好照顾作者,又嘱咐他一路上要警醒保重,出于浓浓爱意的关心在儿子眼里起来显得是一份多余的唠叨,甚至迂腐。但是,父亲一个买橘子的举动却足以打动他,让他明白年老的父亲的万般嘱咐都是亲情的表现,因此看着父亲的背影,年轻不懂事的朱自清顿时觉悟,就算是父亲的背影已经混入人群,他仍泪盈满眶。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是经历了一个“愧疚”的心理过程才真正领会父亲为他所做的一切。与龙应台有所不同的是,作为儿子,朱自清对父亲的感情有一个转变的节点,最初是忽略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因为年少所以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在他自以为是的心中,父亲的嘱托和顾虑似乎都是多余的,交代茶房照顾他以及向脚夫行小费时的讲价一概是无谓的,他就比父亲聪明。然而,他又怎么明白,一个父亲能为孩子做的在他眼里永远是不足够的,这一些琐碎的打点又岂能视为无谓呢?正当父亲“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仅为了穿越轨道给他购买橘子,朱自清心里所有的年少傲气应该已经烟消雾散。父亲终于离开后,他更是悲从衷来,远望来来往往的人潮吞噬了父亲肥胖的背影,流下泪来。当然《背影》并没有局限于写一家之别、一己之情,文章中这种真挚伤感的怀亲情绪是以生活动荡、家道中落、颠沛流离的社会生活背景作铺垫的,因而也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感人力量。

从写作风格看,《目送》一文温柔婉转,真诚自然,读来如微风吹过麦田。其实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曾经咄咄逼人刀光剑影的“龙大侠”变得温情而内敛。写作《目送》,龙应台已步入中年,拥有年轻时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资本,但是平静下来才发现父亲已经远去,母亲也在慢慢地老去,儿子们挣脱自己的保护要远行,在别人眼中拥有一切的“我”却无力将他们一一挽留,环顾四周,惟有任凭他们渐行渐远,默默“目送”。龙应台意识到了时光的流逝,她也开始独自去咀嚼和消化人生不可逃脱的生老病死。在《目送》字里行间,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杂糅在叙述性的语言中,使平常的语言闪现灵性的光辉,具有内在的张力。如写长大后的儿子与我的关系:“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些叙述,表面上写的是儿子渐渐长大后与“我”的疏离,其实也暗含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自立过程。龙应台对自己生活的反省,也反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

龙应台对其散文语言有这样的主张:“散文不应戴任何面具,主题,语言和个人心灵美感是散文非常主要的三要素。最好的散文是洗净所有的语言污染,找回语文本来的灵性,把真正的生活体验融进去。”朱自清的散文语言风格在这一点上与之是契合的。朱自清的散文,追求一个“真”字,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核心。讲真话,写真情,描绘实景,是他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背影》中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有的都是质朴自然提炼得非常简洁的家常话,真实可感,生活气息非常浓厚。例如父亲说的话,一共只有五句,看上去都是极为平常的话语,却表现出一往深情。如在离别时,父亲说“到那边来信”,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却表现了无限的关切和慈爱,这最后的叮咛嘱咐,蕴涵着父亲牵肠挂肚的万种深情,显出作者语言提炼上的功夫。这种平实质朴的语言,不加任何夸张和修饰,就由表及里、栩栩传神地塑造了父亲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之情,使人享受到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净、素洁的美。全篇文字清丽质朴,语言含蓄精练,短句多,对话少,干净利索,读起来自然顺口,平易近人,宛如作者向着我们讲述,娓娓动听,有极强的表现力。

文学的一大功能便是借助文字来表露人间真挚的感情。朱自清与龙应台以类似的题材行文,有感而发,将各自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造作,不浮夸,自然,真诚,字里行间流溢着与生命素面相对的坦率与理解,他们的作品带给了读者富于智性的启示,必将光芒永在!

参考文献:

[1]荆墨,龙应台.温情的“目送”[J].社会观察,2009,(11).

[2]苏枫,龙应台.在孤独与笃定中前行[J].祝你幸福(午后),2010,(04).

[3]唐冰炎,李莅.文化传统与民族记忆建构——论龙应台的文化观[J].名作欣赏,2012,(06).

[4]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朱自清散文艺术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欧秀蓉.生命如背影——读朱自清散文《背影》[J].名作欣赏,2005,(16).

[6]中国现代文学馆编.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朱自清[M].华厦出版社,1997.

篇5:拥有亲情真好作文

亲情,如冬日的暖光,时时普照着你,亲情如源远流长的溪水,时时滋润着你,亲情如清凉的.一阵风,时时吹拂着你,即是骄阳四射,也会让你感到夏的清凉。

亲情是最伟大的一种情感,他滋长着我,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孩子走向成熟,让我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关照,什么是回报,我第一次明白什么是亲情! 夜静了,独坐在书房,手捧书卷,这时妈妈端来了一杯牛奶,看着那苍老的面庞,我感动了,这就是亲情的流露,这是爱的奉献。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父亲给了我一个迷人的微笑,这是爱的支持,这是亲情的流露。手拿一张不及格的试卷,嘴里还叨念着自己的弱点“自己不行!”这是妈妈地给了我一张纸条:你能行,你一直都是妈妈的骄傲"这是爱的鼓励,这是亲情的吐露,她让我明白了真理,让我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回首昨日的往事,看着曾走完的脚印,我不曾感动万分。当我无助的时候,是谁帮助了我,当我呱呱坠地的时候,是谁让我躺进温暖的怀抱,当我蹒跚学步的时候,是谁手把手扶着你,这所有的动作,语言,都是从亲情的展现出来的,他都是父母对我的爱,它让我感到世界的美妙,精彩,它充实了我的人生。在我的人生篇章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

亲情,珍惜它!珍惜你所拥有的!你会成为最幸福的人。

篇6:拥有良好的心态,就拥有了成功

【关键词】良好;心態;热忱;理想;成功

这次期中考试有的同学成绩考得不够理想,我在通过与这些同学的私下交谈中了解到:这些同学前一段的学习状态不好,情绪浮躁,意识消沉,学习缺少动力,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就不知道该做什么,找不到学习中的乐趣,学习成绩上不去,心里就烦躁,越烦躁,就越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陷入这种不良循环。

曾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有些学生就是比其他学生优秀,成绩好,表现好,受老师的欢迎,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整天乐呵呵的,似乎他们的生活就比别人过得好。而很多学生勤奋努力却也只能排在年级中下游。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区别。但为什么有许多学生能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学习,有些学生却不行?

不少心理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心态决定一切。我从来都相信,心态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决定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心态也将直接关系到他的人生是否完美。生活中需要一颗正确的心态,哪怕你是一位高级工程师还是一位普通的建筑工人,是物流公司的搬运工还是清洁工人,心态仍然决定一切。

工作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有正确的心态,要把工作视为一种乐趣。如果工作只让我们感到紧张、厌倦与烦恼,那么我们对生活也会感到失望和痛苦,令自己厌倦工作。只有快乐的工作,从工作中得到乐趣,生活才会充满意义。工作是快乐的,要为快乐而工作。有了正确的心态,我们就可以发现工作的确是可以快乐的,而且充满价值。

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得到充实,我们还要在不断的生活中和工作中学习,学习自己不懂的,获取自己没有的。学习是一种积累,工作也是一种积累。当我们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我们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同样,我们也要在不断的学习中锻炼自己的心态,因为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当然更重要的是学习力和种种的为人处事。不论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我们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后悔。既然选择了就坚持吧,要为自己创造价值就必须坚持到底,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的时间够长,我们就可以做成想做的事。我更相信,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正确的发挥都可以实现的。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他没有正确的心态,总是自傲的想我这样的人在这里做事是不是浪费,总觉得自己了不起,那么他又怎能做好事情呢。而另外一个人本身没有多大能力,但他有一颗正确的心态,但他做事踏实,我相信有一天他一定能脱颖而出的,我们追求的不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吗?丑小鸭一样可以变成白天鹅的。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做事,我们也可以的。为了实现价值,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还要必须经得起诱惑,因为价值总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不仅要经得起诱惑,更要有耐心和恒心。也就是持之以恒。爱因斯坦说:“耐心和恒心总是会得到报酬的。”

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心态呢?我想首要的观念就是认真做事,用心做事,做事是为自己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要有极大的热忱,同时要专心,还要对结果负责,愿意为自己的工作负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其实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好,而是我们认真去做了吗?

同样的道理,要想获得学习上的成功,首先应该有强烈的愿望,只有这样的你才能为今后的学习中对学习有兴趣的事。由此可见不同的心态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不同,一个以满腔的热情对待这种事,另一个则以悲观消极的理想的方式去对待,导致了结果上的巨大差异。缺乏热诚难成大事,而热忱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的特质。其实就是当人遇到困难时。坏心态让你退缩,并陷入悲观的深渊,好的心态让你乐观,并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可见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好坏。那么什么是心态呢?心态就是一个人面对生活所产生的心情及自己对生活采取的态度。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一个人刚开始的心态,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决定了最后的成功,这比其他因素都重要。良好积极的心态是乐观、热情、大度、奉献进取、自信、必胜、有强烈的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以满腔的热忱对待学习和生活。如果你有了这样良好的心态,你就会发现学习的乐趣。数学不再枯燥乏味,语文也不再唠叨,物理化学不再那样的难以把握,英语不再那样难以记忆,你就会发现自己心中的星星,数学是多么的严谨,它时刻折射着哲理和美,物理和化学则会使你像站在知识的大海边拾贝的小孩,充满希冀和梦想,语文则会让你在李白、苏轼、雨果、巴尔扎克那里做客畅谈,英语也将为你打开一条通向异国风情的通道,生活也不再是“寝室——教室——食堂”的单调的三点一线,而是通向成功的坦途,是生命交响曲最华丽篇章的主旋律的前奏,你就会成为之兴趣盎然,兴奋不已,你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你每天都会以热切的心情期盼新的一天的到来。

要拥有热忱就要有理想、有追求。理想和追求就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产生热忱的源泉。同学们应该从现在起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努力读书,你们现在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们有旺盛的精力,有惊人的记忆力。一个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态度了!成功人士与失败者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者刚刚相反,他们的人生是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支配的。

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行动起来,用自己那颗豁达平常的心去看待的一切,的是不计,相信定能做好一份完美的学业,赢得一个充沛的人生。

作者简介:

王俊(1981—)女,陕西省西安市人,现就职于西安西港花园学校。

篇7:拥有美好的心灵

冰雪为容玉做胎

你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你只是一名兢兢业业的语文老师,但就是这样的你却在紧急关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2012年5月8日晚,一辆客车失控撞向了学生,你用力一扑将学生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你的双腿却因此高位截瘫。面对这样的打击,你只是微微一笑,关切地询问学生们的情况。可想而知,年仅29岁的你,从此将要在轮椅上度过,这是多么痛心的事情,而你却能微笑面对,你是多么的坚强啊!你播撒下了大爱的种子,我坚信这颗爱的种子必将不断传播,从黑土地传向四面八方。你就是最美教师——张丽莉。

何处春江无月明

正是花样年华的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你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癌却依然笑看人生,在生命最后的一刻捐出了自己的器官,为别人争取了生的希望。12岁的你,是那么善良,那么坚强,那么懂事。命运虽如此,却远远比不上你的乐观。你就是最美女孩——何玥。

爝火燃回春浩浩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成长。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长成参天大树。年近六旬的你,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事业”。14年间,你从未停止收留残疾孩子。为了孩子们,你每天都在忙碌,你就是最美妈妈——高淑珍。

生活处处是美好。不须要你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要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简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是永恒的话题。小作者选取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证明“爱是人们所拥有的美好的心灵。”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感人。运用小标题,层次清晰,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结构美。

篇8:拥有自己的坐标

要说柳公绰心高气傲,还真不是没有资本。他18岁就参加了制举考试,一举登科。三年之后,21岁的他再次参加制举考试,再次登科。要知道,柳公绰当年参加的可不是一般的高考,而是由皇帝直接出题,考试地点设在皇宫大殿内的制举考试,目的是选拔“非常之才也”。年轻的他四年之内两次参加制举,两次高中,让所有人见证了他的实力。

大概是为了不打击这位实力派的积极性,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战要求。柳公绰随即起兵,带领部队渡过长江,北上安州。安州刺史李听闻讯,身着戎装挎弓背箭,按照对待观察使的礼仪前来迎接。

柳公绰也没说什么虚头巴脑的客气话,直截了当地对李听说:“你出身于名将之家,熟知军事,如果认为我没有能力指挥,你可以告缺。如果愿意听从我的指挥,我将任命你为部属,今后将按照军事法令行事。”

李听是唐朝名将李晟的儿子,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在军事方面很有造诣,本来对文人带兵心存疑虑,现在听到柳公绰的话很是吃惊,一下子感受到了这位秀才的气场不同寻常,不由得肃然起敬,干脆地回答说:“一切听从您的命令。”

柳公绰点点头,当即把都知兵马使、 中军先锋、 行营都虞候三张任命书交给李听,并且将所带的六千精兵全部交给他统率,然后当众对校尉们说:“行营所有军事事务,都由李将军决断。”李听受到如此信任,大为感动。

李听带领军队走了,柳公绰也没闲着,不过他可没坐在衙门里听汇报,也没整天旗帜招展地在大街上显示威风,而是换上便装,每天走访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的家庭,看看誰家生了孩子、死了老人,或是家人谁闹了毛病,都会嘘寒问暖,送上大笔的抚恤金,帮助度过眼前的困难。身在前线的官兵听说后,都感激地流下了眼泪,动情地说:“中丞为我们操持家事,还能不拼命作战吗 ?”

当时战局异常艰险,吴元济的反叛酝酿已久,仓促上阵的各路平叛大军屡遭挫折,唯有柳公绰治下的鄂军所向披靡,几乎每一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为平叛战争的胜利立下的大功。这次战争让朝廷上下对柳公绰刮目相看,由此他走进唐王朝的政治中枢,成为唐后期重要的栋梁之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短,也会有自己的所长,所谓成功就是把自己的短板加长,就像柳公绰,当不了专家,那就当领导。只要你能摆正心态,再找准位置,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成功的坐标。

编辑 杨逸

上一篇:交通安全作文开头下一篇:马年春节祝福语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