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

2024-07-09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通用3篇)

篇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的通知

各市国家税务局、市内各国家税务局、各直属局:

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国税发

[2002]8号)转发给你们,并针对我市所得税分享体制改革实施中税收征管和征管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贯彻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税务登记

(一)所得税分享体制改革正式实施后,新登记注册的企业单位不论资金来源、资金规模和所有制性质,其企业所得税均由国税部门负责征管。

(二)新办企业单位以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日期为准,即营业执照登记日期为2002年 1月1日以后的企业单位属国税部门控管,并按属地管理原则到主管国税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三)新办的、不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以核发许可证日期为准,即许可证登记日期为2002年1月1日以后的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属国税部门控管,并按属地管理原则到主管国税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二、税种登记

(一)《税务登记表》是纳税限定的重要基础资料,登记环节必须对纳税人填写的各项登记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并与企业章程、合同等登记资料进行全面核对,确保纳税人登记的“隶属关系”和投资主体等各项内容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为准确确定应纳税种和预算级次等提供依据。

(二)登记环节在发放《税务登记表》的同时,必须要求纳税人准确填写《纳税人税种登记表》,并督促纳税人携带税种登记表及相关资料及时到税政环节进行税种登记。

(三)税政环节受理纳税人《纳税人税种登记表》,同时对纳税人的有关税种登记资料进行认真审核,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投资主体和隶属关系等情况,在《纳税人税种登记表》上对纳税人的应纳税种、税目、征收税率、纳税期限和是否单独纳税等内容进行书面限定,鉴定人员签字并应注明日期,将《纳税人税种登记表》转征收环节。

对于单纯审核案头资料难以准确确定的,税政环节应责成分管税收管理员深入企业实地了解情况,搜集资料,以保证准确确定纳税人的相关纳税事项。

(四)征收环节接收税政环节转来的《纳税人税种登记表》,根据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等资料,对纳税人的申报期限、征收项目、征缴方式、预算款项和预算级次进行书面限定,鉴定人员签字并应注明日期,二日内将《纳税人税种登记表》的有关内容录入微机,对原有纳税人的税种登记情况,应进行核对对已录入微机的项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应及时予以调整,并按照征管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归档管理。

(五)征收部门应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所得税分享改革后的有关预算管理规定进行预算级次的限定。纳税人的预算级次一经确定,如无特殊情况,不得任意进行调整。

(六)铁路运输(包括广电集团,下同)、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 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包括滞纳金、罚款收入,下同)为中央收入,上缴中央财政。除上述规定之外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包括滞纳金、罚款收入,下同)为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按比例分别上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具体比例为:2002年中央、地方各享50%;2003年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2004年及以后的分享比例另定。

(七)地方各级所得税的征收缴库和预算管理,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1、原属中央级收入的企业所得税、个人存款储蓄利息所得税,由主管国税机关征收,按规定的分享比例,分别缴入中央国库和市级国库。

2、原属地方级收入的企业所得税,由负责征管的税务机关征收,按规定的分享比例,就地分别缴入中央国库和地方各级国库。

3、市内四区外商独资和港澳台独资企业上缴的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在市、区财政体制未调整之前,按规定的分享比例,分别缴入中央国库和市级国库。

4、省属企业缴纳的所得税,按照规定的分享比例,分别缴入中央国库和省级国库。

5、县级以下(含城阳区、崂山区、黄岛区、开发区、保税区)联营和股份制企业(无县级以上股份和投资)地方应分享部分就地缴入县(区)级国库,其它联营和股份制企业地方应分享部分缴入市级国库。

6、新登记注册的企业,应按企业隶属关系和所得税预算管理有关规定,设置纳税限定。对其交纳的所得税收入,按规定的财政分享比例,分别缴入中央国库和地方各级国库。

(八)纳税人变更税务登记涉及纳税限定有关内容发生变化的,登记部门应通知企业重新按照上述程序办理税种登记。

(九)登记、税政和征收环节应建立必要的工作联系制度,定期对税种登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复审,保证登记与税种登记的顺利衔接。对于登记后未进行纳税限定的纳税人,登记环节应暂停发售发票,并通知有关部门及时查明原因,进行纠正处理。

三、纳税申报

(一)各单位要做好新办企业所得税的电子纳税申报推行工作,以远程电子纳税申报为主,对暂时没有条件实行远程电子纳税申报的企业单位,可以先实行电话纳税申报。考虑到今后纳税人需要报送财务报表的情况,各单位仍要继续加大推行远程电子纳税申报工作力度。

(二)对实行电子纳税申报企业均实行税银联网银行扣税,各单位要及时做好相关协议的签订、纳税方式的审批及培训工作。

(三)会计凭证管理

办理所得税申报的纳税人,应按季将所得税申报表报送各主管国税局,作为税收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纳税人报送的纸制申报表数据与电子申报数据不一致的,以纸制申报表数据为准,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纳税人承担。

四、关于CTAIS操作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方式的税种登记

鉴于目前CTAIS中对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核定尚未完善,故所有企业所得税的税种登记仍暂按“查帐征收”方式核定,待CTAIS升级完善后再进行相关的税种登记调整。

(二)企业所得税核定应税所得率

目前CTAIS中没有对核定应税所得率的录入程序,可暂不录入。

(三)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纳税申报表

目前CTAIS中只有一种内资企业所得税季度和申报表,没有专门的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纳税申报表。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企业,在办理季度申报和汇算清缴时,可填报适用于核定征收方式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将表中有关数据对应简易录入。如果在现有的申报表按核定征收的内容进行简易录入,系统将提示“不符合申报表的逻辑校验关系”,但可以强行录入保存和开票。

(四)企业所得税减免审批

目前CTAIS程序提供了按幅度减免和按额度减免两种减免审批方式。经初步测试,可以实现按幅度减免审批并正常申报。

篇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

云国税计字[1996]21号 云地税发[1996]153号

1996-05-12

各地州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大理、个旧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范围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37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税收征管范围后有关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处理事项的通知》(国税发[1996]50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将税收征管范围调整后有关税收计划会计统计业务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税收会计和税收统计问题

(一)为保证税收会计和统计核算资料的完整,调整征管范围后,各地国税局和地税局的税收会计和统计业务,按照“谁征收谁核算,谁编报报表和谁与金库对帐”的原则办理。即国税局和地税局按照各自的征管权限负责征收的税款及受托代征的税款都由征收方负责核算,编报会统报表(包括税收快报,以下同)并与金库对帐。相互委托代征税款的对帐方法为:国税局受托代征的地方税,由国税局与金库对帐,然后由金库按收入归属划入地方国库;地税局受托代征的中央税和共享税,由地税局与金库对帐,然后由金库按收入归属分别划入中央国库或地方国库。

调整征管范围后,各地上报省国税局和省地税局的会计和统计报表,仍使用现行的统一表式,按各自实际征收的税种和项目逐项编报。

(二)各地国税局和地税局按新的征管范围调整后,调整部分已征税款的会计和统计核算资料应移交对方,具体移交方法为: 1、1996年1月1日至移交征管前的会计和统计资料应移交对方,1995年的资料不再移交;具体移交工作由各地国税和地税县级及县级以下核算单位办理,县级以上报表汇总单位不再办理移交。

2、移交时还有欠税未缴的,移交方应将欠税户名单和各户分税种欠税数提供给对方。

3、移交部分税收在移交征管前已发生的数据,由双方县级及县级以下单位在移交当月的会统帐表(含“税收快报”)“累计”数(包括“在途税金和欠缴税金”的期末余额)中作相应的调增和调减,移交前的报表和移交当月报表的本月数不再调整。

4、各地在6月份报5月份会统报表时将1-4月份征收的税款作一次全面清理,分税种按预级次与金库对帐,经核对无误后编制调整税款清理表,一式二份,国税局、地税局双方核对无误后,相互签章认可,交换一份税款清理表作为会计核算凭证进行调帐、登帐,原始凭证不再移交,据以在会统帐表中作相应的调增和调减。并将会统报表移交对方。

(三)各地国税局和地税局移交对方征管的税收,对已征收尚未入库的结存现金税款和在途税款,仍由原负责征收的税务局上解并与金库对帐。直至入库为止。

二、关于税收计划问题

(一)省局对各地的税收计划按国办发[1996]4号文件规定的征管范围分别管理。调整后的计划任务另文下达。

(二)年初省局下文布置的电月报报表格式,在总局未作修改前,省局不另作修改。

(三)按征管划分范围,各地在6月份报5月份电月报报表时,要把1-4月份分税种、分项目应由双方征收的收入相互划分给对方,同时上报省局,并作相应的调增和调减。

三、关于税收票证问题

(一)各地调整征管范围后,除地税局委托国税局代征外,各地国税局不再使用印花税票及车船使用税完税和免税标志,凡是未受托代征的国税局,要及时逐级清点和核实印花税票及车船使用税标志的用存情况,特别要注意做好征收人员和代售、代征单位结存税票的清理缴销工作,清理核实后,现存的印花税票和车船使用税标志必须逐级上缴到省国税局。由省国税局移交省地税局。确实不易移交的印花税票和车船使用税标志,由各级国税局集中销毁。销毁时,必须由计财部门会同监察部门一起监销,具体销毁手续按现行印花税票管理办法和税收票证管理办法办理。

篇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

一、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的目的及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征管工作的通知》 (国税发[2002]120号) 中指出, 国务院决定改革所得税分享体制,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 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减缓地区间财力差距的扩大, 防止重复经济建设, 支持西部大开发,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说, 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具有其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它进一步强化了以主体税种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按比例分享的改革思路, 确立了主体税种作为共享税的分享模式, 同时也强化了以基数法保证地方既得利益的财政分配原则和原有所得税征管范围。

但此次改革也有着消极的作用, 其征管范围划分的不科学, 给税收征管带来矛盾, 同一税种由两个部门来管理使得弊大于利, 破坏了税收征收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对税收征收管理、组织收入、税收政策的执行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并没有真正改变原来征管范围划分上存在的弊端, 相反, 地税部门的征管户数将因此次改革呈逐步萎缩的趋势, 地方政府组织企业所得税收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地方财力受损, 企业也因对不断变化着的税收政策的不理解而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从2001年1月1日起按企业成立时间不同划分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范围, 使现行的分税制更加不科学, 与我国加入WTO后按国际惯例实行税制的要求相违背, 不利于国地税税收征管工作。

二、现阶段国地税企业所得税管征现状

从1994年国地税机构分设以来至今, 国地税机关自上而下的接触逐渐减少, 两部门之间征管交叉的问题日益显现。企业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 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重新划分, 使得原来征管范围上存在的弊端仍然没有改变, 反而加剧了其中的矛盾。从调查中笔者发现, 各地的新增企业户数逐年都不断增加, 而新增的企业所得税归国税管征, 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地税的税源在逐步减少。而在分享体制政策实行的几年来看, 许多问题都已纷纷暴露出来,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权按新、老企业来划分的概念, 由于国地税对政策理解不一致, 又涉及到各自的税源, 加之工商部门对新办企业认定依据的掌握具有一定的伸缩度, 在一定范围内, 形成了争抢税源两部门同时介入的现象, 税收征管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三、企业所得税征管划分存在的问题

从2002年1月1日起, 新办企业的所得税归国税机关管征, 企业所得税的业务出现了由国地税分别征收管理的局面, 由此形成国地税交叉管理所得税的现实。由于税收管理办法制定未能穷尽特殊形式下的各种经营形式, 国税地税征管部门之间在户籍上自身无法协调, 直接造成了两家相互扯皮的现状。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就此问题已陆续下发了相关解释予以明确, 但在实际执行中, 由于变更、合并、分立以及纳税人名称的改变、投资方式的改变等一系列问题, 造成了国地税机关在税收管辖权上经常发生争议。而有些纳税人针对所得税管征现状, 从自身的最大利益出发, 游刃于国地税税收征管之中, 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

1. 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重新划分背离了分税制的初衷

企业所得税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税基确定复杂的税种。现行企业所得税征管体制人为地把这同一税种的纳税人分割开来, 分别由国税、地税部门征管, 容易产生政策理解和执行上的偏差, 不利于统一税收政策、公平税负, 也会损害国家税法的统一性。

2. 税收管征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征管范围重新划分造成国地税部门税收管征存在争议, 税收管理效率低。国家税务总局对国地税征管范围的划分看似明确, 在以后的补充规定也对一些特殊现象作出了特有的说明,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和争议。例如, 改制后重组设立企业或从原企业分离出来的重新设立企业, 往往会重新注册领取新的执照, 如果税务部门仅凭执照及工商部门的开业通知书来界定其是否为“从无到有”的新办企业, 就有相当大的漏洞, 有悖总局文件规定的料质内涵, 给征管工作带来许多后遗症。

(2) 所得税税制的自身弹性造成纳税人税负不公。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 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由于企业成本核算的复杂性和核算方法的多样性以及现行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的复杂性, 税前扣除规定相当多, 且缺乏刚性, 加上国地税部门对政策的理解不尽相同, 同一行业国地税制定政策的标准不统一, 难免导致同类型企业的税负不公, 政策也难以执行到位。2002年以前, 中直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外商投资及外国企业的所得税归国税管征, 期货企业的所得税归地税管征。而2002年1月1日起新登记的企业所得税交国税管征, 这样就出现了所得税由国税、地税都在管征的局面, 国地税分别按本系统的规定进行管理和检查, 有可能造成税负上的不平衡。

(3) 出现反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现象。一是优惠政策的过多过滥给企业反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提供方便;二是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重新划分产生的征管真空给企业骗取税收优惠提供途径。

(4) 企业所得税出现流失。一是国地税部门税收征管权的争议, 造成了征管中的真空地带, 容易产生漏征漏管户现象;二是税收待遇不同导致所得税执法不严, 税收流失严重。两部门征管力度的不同, 征管方法和措施不统一, 影响企业所得税正常的征管秩序, 给企业留下“避重就轻”的空间, 造成税源流失;三是过多过滥的税收优惠政策给税收流失提供了途径。虽然陆续有文件下发明确了改组改制企业不能视同新办企业对待的规定。但因对政策理解的不同, 受地方财力的影响, 国地税互争税源, 因而在税收征管实际操作中, 一些企业通过注销再重新注册登记等手段变成新办企业登记向国税部门申报, 从而达到减免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从而使一些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改制企业或已享受过优惠政策的企业顺理成章地享受所得税的政策优惠;四是企业自身纳税意识的淡薄、投机取巧导致税收流失。

3. 企业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纳税意识。企业自身方面纳税意识的淡薄及纳税诚信度的低下, 影响了企业所得税分享体制改革的顺利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中的规定为一些企业逃脱国税或地税的管理提供了方便, 新设立的企业为“从无到有”的界定, 容易使人产生误区。随着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企业改组改制形式日趋多样, 一些企业利用此次改革形成的漏洞, 通过频繁地更换招牌、重新注册登记等手段, 擅自改变经济性质, 并通过选择经济类型, 最终选择由哪个税务部门管理, 大钻国家政策的空子, 逃避税收征管, 以达到逃税、骗税之目的。

(2) 对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划分理解问题。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重新划分, 对企业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出台政策的不连续, 对国地税部门切实做好税收管征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 企业也由于对政策的不理解, 往往会出现抵触情绪, 使税收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笔者发现, 大多数的纳税户对“多头管理”的管理机制感到困惑, 并因对税收政策的不理解产生抵触心理, 从而对税法的严肃性产生一定的质疑:一是企业所得税由国地税共同管征, 就产生税务登记证两边办证的问题, 增加企业的负担;二是对国地税征收方式认定的不同、管理力度的不同形成同一税种不同待遇, 造成同行业税负的不公, 企业对此有看法;三是对国地税之间信息沟通不足、联合协作不到位而增加企业负担感到不满。

4. 企业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不完善影响地方财政

不固定的所得税收入分成办法极大地削弱了地方财力, 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应该说, 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地方税的主力税种。分税制将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税收的重头划归中央, 把与经济效益相关的税种和营业税、农业税划归地方, 对解决当时的经济过热问题、促使地方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1999年11月1日起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归中央收入和2002年新办的地方企业其企业所得税归国税管征以及中央从地方企业所得税中瓜分从2002年的50%到2003年以后的60%等, 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将失去主体之位, 地方财政收入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也将遭到破坏。可以说, 现行地方税无主体税种可言, 地方政府没有长期、稳定、可预期的主要税源。而“分税制”不完善使乡镇财政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

四、对策研究及思路探讨

笔者通过工作实践以及多方的调研结果, 提出几点自身的看法:一是不改变现行的征管范围情况下应如何完善;二是归回一个部门 (地税部门) 管征, 重新界定分享比例的思路探讨。

1. 企业所得税征管划分应以国家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应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收立法权:在纵向权力划分上, 要合理、适度划分中央与地方税收立法权限, 在中央相对集权的基础上, 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我国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按照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 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维护国家宏观调控的集中, 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的原则, 在税收立法权限的划分上做到合理分权, 适度下放。从立法权行使范围上看, 主要税法, 包括税收基本法、中央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如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等税种的实体法, 以及税收征收管理、税务处罚、税务行政复议、税务代理、发票管理等主要税收程序法的全部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对于地方, 可在若干限定条件下经全国人大授权, 赋予对若干地方性税种制定地方性税收法规的立法权;同时在不违背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提下, 通过地方立法程序制定一些加强地方税收征管的规章。

2.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分享体制

企业所得税征管划分问题是国家税权的划分, 而税权划分与国家政体相适应。笔者以为, 不管分税制是分权型、集权型的, 还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的, 在保持中央政府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中央政府一般都会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管理权限。地方政府对地方税的主要税种有调整权、减免权等, 对一些次要的税种还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这对于稳定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很重要。可以有效地避免中央与地方之间讨价还价、互相扯皮现象的发生。

3. 建立所得税管理协调机制, 完善税收委托代征制度

由于国税和地税在所得税征管范围上存在交叉, 国地税部门之间交流不够, 极容易产生和地税争税源或出现漏管户等不正常现象, 严重影响企业所得税正常的征管秩序。

首先, 国地税部门之间应建立联合协作机制,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 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所得税业务信息不畅通的问题, 通过建立税收情报交流制度和完善国地税联席会议制度来协调所得税管征存在的一些交叉问题和矛盾, 强化国地税企业所得税征管协作的基础。国地税应以一切有利于税收工作、一切有利于纳税人的角度做好部门协调工作。同时加强与工商部门的信息共享, 准确把握企业办理登记的实际情况, 对企业通过注销重新登记、骗取政策优惠的应及时沟通, 加以打击。

其次, 应完善税收委托代征制度。税收委托征收是我国现阶段一种重要的税收征收方式。实践工作中, 委托征收常常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方式混淆, 而且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范, 委托征收过程中往往出现委托双方权利义务不清、责任不明、法律适用混乱, 甚至引发诉讼纠纷, 致使税收执法工作陷入被动。无论是国税部门还是地税部门, 应该本着降低税收成本、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同时以可以进一步堵塞税收征管漏洞的出发点, 由国地税双方进行委托代征代管, 对双方互相牵涉到的业务, 可由国地税之间互为代征代管,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完善所得税分享方式

1994年税制改革最明显的一个弊端就是过多地考虑对财力的分割, 而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重新划分从现行的实际操作发现的问题来看, 更加剧了此种弊端的伸长, 这种极不固定的所得税收入分成办法极大地削弱了地方财力, 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组织所得税收入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笔者以为应调整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 改变基数核算法, 中央在集中财权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 如企业所得税作为共享税, 对共享税的分享, 应体现中央得小头、地方得大头的原则;或归由地税一个部门征管, 以2001年为基数, 中央财政根据地方实际增长数给予一定的返还, 通过合理地调整中央税和地方税对所得税的分配, 调动中央和地方两者的积极性。

5. 归回一个部门征收的理论探讨

上一篇:2016黄官中学平安校园创建实施方案下一篇:汶川地震让我们在灾难中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