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维护心理健康论文

2024-06-22

如何维护心理健康论文(精选8篇)

篇1:如何维护心理健康论文

如何维护身体、心理健康

内容摘要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衰弱,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精神良好,具有社会幸福感”;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中也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指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都完美。这一健康的理念,更全面的告诉了我们健康的具体含义。而健康又主要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身体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正常,没有检查出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身体健康是人整体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指在身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它不仅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指一种积极的,适应良好的,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的丰富状态。所以说,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密切相关的,是相互依存的,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症状,另一方面就会受到影响。我们应学会合理维护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关键词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健康管理,应对策略 引言

健康,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综合,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却也是相互独立的。只有同时具备身体,心理均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人,才能算是健康的人。在现如今这个社会下,人们的身体健康哥心理健康都出现了诸多问题,因为各种因素。主要是周边环境的影响。如:人们的身体疾病开始增多,肥胖症、心脏病、各种癌症等频频出现。虽说心理健康问题只出现在少数人身上,但我们还是会发现他们的数量在增多。比如焦虑症,抑郁症,愤怒,嫉妒等情绪疾病引发的心理疾病,都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有一段健康谏言说到:我改变不了现实,但我可以改变态度;我改变不了过去,但我可以改变现状;我不能控制他人,但我可以掌握自己;我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可见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都是可以通过努

力加以维护的。那么,该如何维护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呢? 目录

正文

一、健康

1.健康的内涵及标准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给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衰弱,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都完美。这一健康新概念,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上阐明了健康的含义,形成了四维健康观,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身体健康,指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生化生理指标正常,没有检查出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心理健康,指在身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志为有幸福感。道德健康,是指既为自己的健康也为他人的健康负责,把个人行为置于社会规范之内,能辨别真伪,善恶,荣辱,丑恶,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善恶观和荣辱观评价与约束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为他人的幸福做贡献。社会适应良好,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各种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社会所接受。

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十条标准,具体的阐述了健康的定义,体现了各方面内容。(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8)牙齿清洁,无露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2.影响健康的因素

(1)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是指因自身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肥胖症、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精神性疾病、自杀等均与行为和生活方式。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几乎所有影响健康因素的作用都与行为有关。例如吸烟与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酗酒、吸毒、婚外性行为等不良行为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由于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导致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性病、艾滋病的迅速增加。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已占总死亡原因的61%。

(2)环境因素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强调健康、环境与人类发展问题不可分割。自然环境即保持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对维护、促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若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民族、职业等,社会制度确定了与健康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

(3)生物学因素 遗传—— 据调查,目前全国出生婴儿缺陷总发生率为13.7%,其中严重智力低下者每年有200万人。遗传还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4)卫生医疗服务指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的完善状况。

影响健康的四个因素中,环境因素起重要作用,其次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遗传因素虽影响较小,但一旦出现遗传病,则不可逆转。这四个因素彼此又有相互依存关系。二.身体健康

1.身体健康的内涵即影响因素

身体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正常,没有检查出疾病或身体不处于虚弱状态,它是人整体健康的基础。

影响身体健康的五大因素,第一个叫做环境,第二个叫做饮食,第三个睡眠,第四个叫情绪,第五叫做信念。环境就是通常说的风水。家所处的地方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家里边所放的东西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家具摆设的位置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第二大因素是饮食。吃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很大,对我们的命运影响也很大。一般来说,小时候特别喜欢吃肉的,长大了身体都不太好。这里有两个

原因:第一个原因,肉食里面有苦难的信息。肉食都是动物被杀死以后得到的,所以众生被杀的苦难储存在肉里头,当我们把这个肉吃进去了,胃把肉食消化了,把里边的营养输送在血液里面,营养被我们的身体接受了,这些苦难的信息到哪里去了?到我们灵魂里边去了。一个人有最主要的三部分,第一个就是身体,第二个是心理,第三个是灵魂。一般人讲究的营养,都是营养身体,营养物质,所以尽管身体长了很多肉,但是心不会好,灵魂不会喜悦。所以智慧的人除了寻找身体的营养,还要给心理寻找营养,更要为灵魂寻找营养。第三个叫做睡眠。睡眠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之大,我们整个身体细胞的修复和恢复都是在睡眠中完成。所以一个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是几天不睡觉是受不了的。第四大因素是情绪。我们知不知道当今世界,人死亡的最大原因是癌症。那其次呢?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实际从佛法来讲,烦恼是人类死亡的第一原因。跳楼的是由于烦恼,自杀的是由于烦恼,癌症这些疾病都是烦恼引起,所以情绪对我们健康的影响非常之大。第五大影响健康的因素是什么呢?是信念。2.维护身体健康的措施

(1)健康平衡饮食。健康饮食必须富含水果,蔬菜和谷类.每天从脂类食品中获取的热能不能高于当天所有热能来源的百分之三十。每天从饱和脂肪中获取的热能不能高于当天所有热能来源的百分之十.每天摄取的胆固醇要少于三百毫克。每天从蛋白质食品中获取的热能应该占当天所有热能来源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每天都应进食绿色,桔黄色或黄色的水果和蔬菜。每天进食的甜品要适量。

(2)生命在于运动。选择确定一个个人能够做到的锻炼目标,不要不切合实际地过度运动。锻炼并非一定非要累得气喘不可。贵在持之以恒。如果做不到每天锻炼,停停练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比不锻炼好。关键是要找一种您喜欢的运动去锻炼,比如说散步,快走,游泳,每周至少做5次,每天至少锻炼30分钟,30分钟可以分成10分钟1次或者15分钟1次;只有喜欢,才有可能持久。只有持久,才有效果。

(3)保持正常的体重,不要让自己变得过于肥胖。肥胖和很多严重的疾病有关,比如说心脏病和糖尿病。如果您已经超重了,就应该考虑改变您的饮食和活动习惯,争取减肥。现代人由于缺乏运动,又受到大量不健康的“垃圾饮食”诱惑,增肥要比减肥的机会多,一不小心体重就上去了。

(4)定期看医生做身体检查至关重要。体检时所进行的筛选检查可以使许多疾病在早期发现。许多病在早期发现的时候就能够成功地治好。您的医生可以告诉您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检查。三,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指在身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即有幸福感。

正如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样,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生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等。

(1)生理因素: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包括遗传和疾病。遗传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呢?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生理是心理的基础,如果没有充分的生理条件,人的心理活动就要受到影响。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病菌、病毒干扰、大脑外伤、化学中毒、严重躯体疾病等都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

(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多数研究发现,家庭结构完整且气氛和谐的家庭,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地成长,而破裂家庭或父母不和谐,经常争吵,以及单亲家庭,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明显有不利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调查表明,父母在教育中表现出态度不一致、压力过大、歧视、打骂或者冷漠等特点时,儿童常常会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3)学校因素:教育体制、学校的教育指导思想和管理制度等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它们往往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决定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状况。教师的言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师任意使用不当语言,以及在批评学生时使用过激言行。教师不良言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受损,产生焦虑、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甚至

产生人格扭曲,留下终生的人格缺陷,如某些成绩差而又长期遭受教师言语伤害的学生容易产生反社会心理。教师的教学管理行为和日常行为表现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2如何.维护心理健康

(1)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 :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做到自知、自尊和自爱,要正确认识和评论自我价值,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进取,不卑不亢,充满信心的良好状态,去面对现实。

(2)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要顺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提高自己的生活适应能力,做到对社会适应自如,能改造环境以适应个体需要,同时也能改造自身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3)做情绪的主人:遇事不急不怒,善于摆脱消极情绪的纠缠,保持积极乐观、愉快和悦的心境,能自我控制情绪,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

(4)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人际交往,多与社会接触,在与人交往中,消除孤独感和封闭心理,从中获得安全感和友谊感,并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5)积极参加劳动实践:要保持与现实的联系,争取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显示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结束语

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我们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加入学生会、分团委等,如此既丰富了大学生活又锻炼了自己能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自己成为一个闪光点。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然而,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训练,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使我们走向成熟。参考文献

《体育与健康》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王洪

《健康与成才》 高等教育出版社

《健康与心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2:如何维护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已受到专家们的关注。如同普通人一样,教师也会陷入如焦虑、紧张、抑郁等心理困境。现代教师了解心理学知识,学会心理自我调节,显得十分重要。

1、用现代教育理念充实教师的头脑。

在信息网络化时代,教师的育人功能发生了变化。学校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教育的能力。有的教师工作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学生不爱听,问题就在于他们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当前,日趋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假如还不能适应教育技术革命的形势,仍然固守传统教学观念及方式,将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终为学校教育所淘汰。在掌握、运用计算机技术及接受信息方面,许多中小学生已经露出“后生可畏”的势头。如,学校要求教师学做教学课件、网页,不少学生却已经学在老师的前头了。坐在电脑台前,做老师的有时也不得不向学生请教弄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教师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 现代教育技术,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才能轻松自如地挥洒教坛,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2、面对现实,自我认知。

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只有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认识自我,包括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工作能力及所负担的角色。不少教师在工作中的压力是对自己缺乏了解,教学工作不能从实际需要出发,目标定得太高或者过于理想化,最终难以避免挫败,导致付出与成功不相符,心理失去平衡。因此,教师要结合工作实际,调整工作目标,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放弃“完美主义”心态。教师的年龄随着教龄一年一年在不断增大,但所教学生的年龄却逐年呈下降趋势。“学生越来越难教”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变革对学生价值观的改变,教师若不能勇敢地面对教育现实的挑战,仍然采用一成不变的教育策略,容易产生职业适应障碍,降低工作效率。

3、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篇3: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一、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一) 完善学校制度、倾听教师心声

⒈学校制定考核制度的宗旨是公平、民主。学校每年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过程中总会引起较大的争议, 出现较多的问题。追究根源问题出在考核政策不公平, 缺少透明度。很多平时兢兢业业的教师却落到了两手空空的境地, 而那些教育素质低下的教师却满载而归, 这会极大地引起教师心理的平衡。考核政策的不公平一方面粗暴的践踏了我们的奖励机制, 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最初的宗旨背道而驰;另一方面严重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破坏了教师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终不利于学生、学校的健康发展。

⒉加大教师健康投入, 教师面临的各种压力使得教师身心疲惫。对此学校应经常进行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如篮球赛、象棋比赛、声乐比赛来缓解教师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另外学校完全有条件建立心理咨询室, 聘请专家定时为教师进行心理咨询, 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诊治为教师的情感宣泄开拓了渠道, 教师心中的不健康因素得到了及时排解, 就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⒊学校领导要敞开心胸, 耐心倾听教师呼声, 尽最大的可能去满足教师在福利、住房、工作量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要放下严肃的面孔, 多换位思考教师的苦衷;少一些行政命令, 多一些情感投入。这样做教师才会把学校当做幸福的港湾, 切切实实地把心交给学校, 为学校的发展而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二)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校应以人为本, 努力为教师营造一种尊重、平等、宽松的人际氛围。这种氛围的创设校长负有重要的责任。作为一把手的校长应始终贯彻民主, 对事不对人, 本着客观的精神来处理人和事。校长的榜样、示范作用起到了, 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便可轻松理顺。处在良好的人际氛围中, 教师能够身心愉悦, 快乐的展开各种工作。当然各种活动的开展也可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如经常开展联欢会、旅游、交流会等活动来增进教师之间的交往。

(三)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应克服居高临下、把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的错误思想;教师要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 对学生既要尊重和信任, 又要热爱和严格要求, 热切地期待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教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 客观地评价学生, 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产生良好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被全体学生所爱戴, 增强师生之间的聚合力, 形成健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2. 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要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就要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1967年提出了学校领域内师生之间交往的四种形式:其一,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 效果较差。其二,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 效果较好。其三, 教师和学生保持双向交往, 但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 效果较好。其四, 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 并且促使所有的成员双向交往, 效果最佳。学校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 因此, 研究师生之间的交往形式对密切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3. 丰富学生的集体活动。

教师对于学生的集体活动应当支持并积极参加, 并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以达到师生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的目的, 并在集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建立融洽的教师之间的关系

1. 相互尊重。

教师都是知识分子, 他们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 有强烈的自尊心。教师之间只有相互尊重, 才能做到感情融洽, 合作共事。如果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容易引起极端行为。

2. 利益协调。

人际相互作用的形式分为竞争与合作两大基本类型。竞争是互动的各方为了获得一个物质的或精神的目标而争夺的过程, 争夺的结果是区分出优劣胜败的名次。合作是互动的各方联合起来, 为共同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 活动的结果不仅有利于本人, 也有利于对方。竞争、合作与能否满足各自的利益, 即满足各自的物质、精神需要密切相关。如果利益相斥, 一方需要的满足会阻碍他方需要的满足, 就往往出现竞争, 竞争导致人际关系不融洽。如果利益一致, 相互作用有助于各方需要的满足, 就往往出现合作, 合作导致亲密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实际生活中, 教师彼此之间的利益有的是相互排斥的, 有的是相容的, 大多数情况则是排斥、相容共存的。例如, 给教师提升职务, 因为有一定的名额限制, 提升了你就提升不了我, 提升了我就提升不了你, 他们两人的利益是互相排斥的。机械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两人合力设计了一台新机器, 我的成功有赖于你的成功, 你的成功有赖于我的成功, 两个人的利益是相容的。篮球运动员为了本队的胜利, 必须协调配合, 为同伴创造进球的机会, 队员之间的利益既排斥, 又相容。社会心理学把这三种利益关系, 分别称为分歧利益, 一致利益和交叉利益, 如果把实现利益视为追求的目标, 那么可以把竞争与合作视作实现目标的手段。教师在协调人际关系的时候, 应该从分歧利益中发现一致利益, 缩小手段竞争的范围, 扩大手段合作的范围。随着人们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 可以不着眼于一时一事的得失, 而着眼于长远的利益和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这样有利于建立融洽的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五) 建立与学生家长的和谐关系

首先, 教师要尊重学生家长。教师要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 尊重他们的人格, 在教育学生时, 教师决不能贬低家长, 不负责任的随便指责家长。教师要虚心向家长学习, 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其次, 端正与学生家长联系的动机。教师与学生家长联系, 其目的是为了和家长互通情况, 统一步调, 调动家长积极性, 共同教育孩子, 而不是告状、解恨、推卸责任。再次, 教师应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合作, 征求家长意见, 这样有利于和学生家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 教师还应该建立与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师应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影响的是教师自己的身心健康, 直接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 教师自己是直接的受害者, 有必要想办法避免出现心理健康疾病。

(一)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教师应该科学客观的评价自己, 包括对自己的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只有客观的评价自己, 才能合理要求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才能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有效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 做到从容应对;才能给自己设定适当的目标, 一旦目标达成, 便可获得较快的绩效感, 从而给前行储备更足的动力。所以, 只有在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教师的心理健康才会得到基本的保障。

(二) 改善人际关系

由于教师自身角色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师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教师只有处理好各种关系, 才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教学中, 最终有利于学生和学校的良性发展。在各种是是非非面前, 教师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善待, 少思量自身的得失, 多为对方着想。特别是在各种利益的面前, 我们要学会放弃, 多一份豁达。这样才会有效地消除隔阂, 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

(三) 参加体育锻炼

教师的工作是强度较大的脑力劳动。长时间的工作使人精神憔悴, 身心疲惫, 甚至出现英年早逝的现象。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它能使人焦躁、烦闷的心绪得到较好的释放, 从而缓解工作的压力。另外, 体育锻炼也能起到强身健体、保持充沛的精力, 从而抵御身体上的疾病。

除此之外, 社会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社会的理解和关心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剂良药, 能保障教师队伍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应充分重视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等, 为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这样会减轻教师过重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所以社会在对教师提出的角色需求的同时, 还要切实关心教师的疾苦, 理解身为教师的难处。人类的健康和谐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健康健全的教育工作者。全社会都不能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都必须尽力维护教师的健康心理状态。

篇4:如何维护肾脏健康

阳儿媚 :请问痛风病发展到最后都会殃及肾脏吗,该要如何防治?谢谢!

毛志国-肾科医生:痛风控制不良,长期下去会对肾脏有不良影响。建议低嘌呤饮食,积极降尿酸,监测肾功能。

想增肥到93斤的不思艺圭 :请问慢性扁桃体炎对肾脏有什么样的伤害,需要怎样治疗呢?谢谢!

毛志国-肾科医生: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会增加罹患肾炎的风险。如果患者已经成年,可以考虑摘除反复感染的扁桃体。

靠谱_ANG :长期熬夜对肾脏损害大,除了少熬夜外,还有什么有益于肾脏的保健、饮食方法吗? 我现在考虑买些中药给自己补一补,不知可否?

毛志国-肾科医生:对于健康人而言,慎用药物和适当多喝白开水是比较重要的保护肾脏的措施。祖国医学确实有一些“补肾”的方子,但需对症。我们不建议患者自行买中药补肾,因为部分中药可能含有肾毒性的成分。

Yi阵峰:经常觉着腰酸背痛的,是不是肾脏有毛病?

毛志国-肾科医生:腰酸腰痛确实需要除外肾脏的相关疾病,如泌尿系统的感染、部分肾炎等。不过,腰痛的原因错综复杂,相当部分的腰部不适与腰椎、腰肌、盆腔、后腹部,甚至下胸部的问题有关。

安静-依米 :我爸爸的尿酸值高达589(毫摩/升),我上网查过,比正常值要高很多。我爸爸一直腰疼,和这个有关吗?请问医生,我爸爸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毛志国-肾科医生:尿酸高不一定会引起腰痛,除非已在肾脏形成了尿酸性结石,或者伴发了感染。你父亲可以去正规医院检查一下肾脏超声和尿常规,必要时把腰椎的情况也检查一下。一般地说,高尿酸血症患者要注意低嘌呤饮食,如避免吃海鲜、动物内脏,不喝啤酒等,以减少尿酸的生成。同时,还应多喝白开水,通过增加尿量来促进尿液中尿酸的排泄。

雪花飘舞2011 :我家小孩有几次化验有尿蛋白,后来又没有了,这是怎么回事?

毛志国-肾科医生:尿蛋白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在剧烈运动以后和发热的时候,有些人会出现生理性蛋白尿;有些蛋白尿与长时间站立有关。小孩子有时候还需要排除肾血管的“胡桃夹”问题。建议您带小孩去正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蛋白尿的原因。

尚沪晴好 :请问肾脏不好会有什么表现,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毛志国-肾科医生:肾病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包括:水肿、高血压、胃口差、消化道不适,以及贫血等。不过,也有相当部分的肾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定期进行尿液的筛检,有助于尽早发现肾脏病。 至于生活中的注意事项,需根据肾病的具体类型而定,无法一概而论。

新晴微微 :我有一个肾囊肿,好几年了,没有明显增大,需要治疗吗,会不会有癌变的可能?

毛志国-肾科医生:单纯的肾囊肿癌变的概率非常低。如果囊肿不是特别大,没有明显的压迫症状和其他合并症,只要定期检查,监测囊肿的情况就够了,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芊茏 :我爸爸有肾结石,能够吃钙片吗,生活上需要注意些什么?

毛志国-肾科医生:首先要分析肾结石的成分和形成原因。很多高钙性结石可能与饮食里钙的摄入过多有关,此类患者需避免吃钙片。在生活上,患者应避免高草酸、高尿酸食物的摄入,多喝白开水。

特别提醒:

有网友向大众医学杂志反映,自从他们在微访谈页面向毛志国教授提问以后,就有某肾病救助机构、某肾病服务中心等,向其发私信询问肾病治疗情况。在此郑重提醒广大网友:目前网络上的虚假医疗广告很多,怀疑肾脏有问题的朋友一定要去正规医疗机构、请专业肾脏科医生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篇5:教师如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对小学教师个体而言,要预防和消除职业倦怠,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好心理健康的维护,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注意心理调节,确保心理平衡。

教师应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清醒的认识,而不要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非常重要,认识到教师职业既光荣又繁重,生活清苦,本着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心投入教育事业,同样会在这个领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但对于已出现心理失衡的教师,在自己有意识调整情绪的过程中, 也可借助于他人力量,找朋友倾诉、找专家咨询都是确保心理平衡的良好途径。

第二,合理宣泄,缓解压力。

教师要认识自我,加强个性修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扬长避短,克服不足。以开放的态度来学习新的策略以便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压力,改变自己不良的人格特征,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如耐心、坚强、乐观、幽默等。在倍感压力与郁闷的同时,要选择听音乐、看书、旅游、谈天等方式宣泄和解压,让自己迅速调整心态,做到收放自如。

第三,给自己定位。

教师应给自己规划好人生方位,朝既定的目标去努力实践。在单位是什么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是同事们的知心朋友;是领导眼中的中流砥柱。在家是什么角色,是父母的好子女;是孩子的好家长;是为人妻为人夫。在社会是什么角色,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是有修养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

第四,扩大交往,丰富生活。

教师要善于调节心理状态,增强角色适应能力。在发展各种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需要不断转换。教师应该培养对人的兴趣,乐于合群,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和家长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还应密切与社会的联系,主动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这样一来,就扩大了自己的交往空间,接触的人多了,也自然就不封闭了。

第五,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活在当下,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现实,利用先机,做最好的自己。怀着一份信念与执着去迎接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是摆脱苦难的催化剂。勇于去直面矛盾和难题,人生的风浪会不堪一击、急流勇退。而悲观失落的郁郁寡欢责上了挫折的当,意志力被摧毁,人也随之失去航标。

篇6: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那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入手会有收获。

(一)认识自我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要及时调整角色,学学孩子,选择性忽略。盯着悲伤只会让自己很累,盯着生活中美好的事情,生活就会变得很美好。

(二)调节情绪

1.情绪控制。如遇到压抑、让自己喘不过气的事,要适当宣泄,写写东西,和人聊聊天,甚至大哭一场都行。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放下权威身份,能够和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

2.合理宣泄。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而且还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但教师角色要求我们不能将烦躁、冲动的情绪带人课堂,以免传递给学生,影响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另外,我们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保持充实、和睦的家庭生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缓解个体的心理压力。

(三)保持乐观心态。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教师应该保持乐观心态,学会用微笑面对,以真诚对待,尽量避免正面冲突,改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教师应该保持乐观心态,学会用微笑面对,以真诚对待,尽量避免正面冲突,改善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

(四)做到宽容待人。我们常说:宽容待人,忍让当先,吃点亏显风格,不生气就是福。

(五)具备奉献意识,乐于帮助他人。

(六)学会沟通与交往,学会调整看问题的角度,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篇7:如何维护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如何维护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尹静

摘要:最近几年,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已逐渐成为社会大众的热点话题,各大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心理教育,那么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又该怎样推动高校学生心理成熟?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入手,对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心理健康;现状;心理教育;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高校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表现出活泼好动、积极向上、能吃苦耐劳、交际能力较强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因为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并且受社会环境多样化的影响和父母教育情况、家庭贫富差距以及相关报

道的负面影响,现在的高校学生面临越来越现实的社会问题,一些高校学生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反应以及心理障碍,甚至导致学业终止或结束。另外,在对高校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学生存在比较严重或者独特的心理问题。

二、正确理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点。但是,全社会关注的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以什么来衡量呢?在这么多学者众说纷纭的情况下,笔者反思多年的教育经验认为,想要理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把以下几点作为重点关注:(1)保持浓厚的求知欲以及对学习的兴趣。(2)能够认清自己,了解自己,不堕落胆怯,也不过度自信,保持辩证的眼光,防止自我意识的偏差。(3)能够保持好的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够保持开朗、自信的心情,能够从事物中寻找快乐,永远不会对生活失去信心。(4)善于交往,对人友善,能够与身边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5)能够保证人格品质的完整、统一,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是维护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目标。(6)有较高的适应能力,能够很快熟悉并融入周围的环境中去,同时还要正确处理跟环境之间的关系。(7)高校学生的心理行为要与他们的年龄特征相仿。

1.学校方面的措施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风气上。沉稳的校风、积极的班风、刻苦的学风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保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大型的团体活动,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健康。同时,主题班会等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能够形成良好的班风,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2)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①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学校应该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他的学科中去,把关系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落到实处。让每个岗位的人都明白自己范围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和要求,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线。

②开设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程。帮助高校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基础知识的传授。学校可以通过选修课程的形式,开设一个“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避免进入心理发展的误区。帮助学生尽快形成正确的观念,积极地把自己变成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青年学生。③设置心理教育机构。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学生在遇到心理磨难时能够正确地寻找到帮助,尽快从心理沼泽中逃离。同时大力宣传心理咨询,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④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调用学校内部的各种媒体方式,宣传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在学生中普及心理知识,推广心理调节的一般方法,唤醒学生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积极性。

2.高校学生自身方面

(1)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①学习负担要适量。量力而行,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准确定位,选取适当的目标,不急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成绩,多跟同学和老师交流,从中吸收相关经验,取长补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②生活节奏要合理,做到松弛有度。除日常的学习生活外,(www.fwsir.Com)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去做,要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加强我们的综合能力与适应力。适当地放松自己的身心,做到松弛有度、劳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效率,把状态调整到最佳。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问题,有益于心理的健康发展。

(3)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姿态

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姿态,寻求健康的解决方法。同时还要加强自我意识的锻炼。

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与学生的不断努力,我相信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获得更高的升华。不仅仅在生理上滋养一片净土,同时在心理上也会有一片蓝天!让学生在校园里获得全面发展,转身成为德才兼备的现代型复合人才,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许玲,王晓丽。高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措施[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2]张嘉琦,陈志新。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篇8: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关键词:心理需要,心理压力,心理负担,心理需要

教师培养的是祖国的下一代, 也是人类的下一代, 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 对我们下一代的教育和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老师的心理状态能够通过与学生的相处传递给学生, 所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或多或少的都接收了老师的心理状态影响。目前的老师面对的压力非常的大, 所以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为了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和祖国未来的发展, 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学校管理者所要重视的问题了。

1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教师的心理问题的研究, 需要我们从根源出发。教师的职业与其他的职业不同, 教师即是社会的工作者, 又是人类心理的美容师, 还是一个家庭中的一员, 所要教师具有多面向, 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更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过去的那种教育模式和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巨大的变化, 在经济大潮中, 教师不再只是教书育人的圣人, 更多的是作为生存的工作, 需要面对许多现实的问题, 在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上, 需要立足于社会经济这个基础上, 教师的心理问题大都是围绕其展开。下面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作出一些总结和分析。

1.1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劳动的艰巨性、复杂性, 教师的工资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相比还有明显的差异

教师的收入都不算高, 而且工作特别的辛苦, 虽然有一部分名师可以在外面开课兼职赚钱, 但是大部分的教师还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机会的。现在的物价又比较高, 而且还在不断的上涨, 可是教师的收入却只有那么多, 许多教师的生活都属于比较困苦的。在现代经济社会下, 清贫的生活会让人的心情烦闷的, 而且会产生焦虑和失去希望等不良心理状态。学历与收入不成正比,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理想与现实不成正比, 这样多方面因素的诱导, 都是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

1.2 不健全的体制和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使教师产生抑郁、敌意和破坏欲等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教师的心理会怎样?许多专家在解决教师心理问题时都提出当遇到忧愁、不平和烦恼事要调整心态、合理宣泄, 现在面对这样的问题, 连生存都成问题了, 教师即使承受力再强, 恐怕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吧?还要他们如何调整心态, 向谁宣泄?当然, 这是个特例, 但在目前还不成功的教育改革中, 存在着太多的不合理和内部交易, 学校用人机制不健全, 权利意志过强, 缺乏对人的信任、鼓励和尊重, 教师人心涣散、敷衍塞责、精神萎靡、效率低下, 眼中充满了职业倦怠、对于前途的迷茫和抑郁感。

1.3 由于学校教育的特点, 教师活动的空间, 人际交往, 生活圈子相对狭小

学校经费的限制和教师收入的不足, 都决定了教师没有什么机会出去游玩、学习、开拓眼界获得放松的机会。有些教师一辈子都没有出去旅游过, 社交范围非常的狭小, 这样重复、枯燥、呆板的生活状态, 会让教师心理产生变化, 看见别人生活条件好, 付出的还不一定有自己多, 这样的差距, 就会容易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1.4 教师自己在社会、家庭等方面遇到亲人亡故、患病、失业等困难问题导致的不良情绪

一些学校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又无娱乐设施, 学校关注的是教师的业务素质, 而不太关心教师心理健康, 至于教师自己生活中的烦恼、不顺心, 很少有倾诉的地方。工作竞争的激烈, 生活质量的下降, 这些也会困扰教师的心理。

2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办法

2.1 树立新人才观, 维护教师“期望学生成才”的心理需要

对教师群体开展心理课教育和宣传, 让他们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学生之间的不同发展。我们的未来需要各种各样的人, 每个人都是构成社会的重要一份子, 无论是医生、律师、工人、科研人员都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创作者。让教师明白学生的发展不是只有一条路, 每条路都可以成为人才。以考试成绩来评判好学生的标准是错误的, 因教施材才是正途, 维护教师“期望学生成才”的心理需要。

2.2 加强教师的培训, 提高实践能力, 减轻教师“减负不减质”的心理压力

重质不重量, 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教师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还要注重质量, 这对教师而言也是一大压力。需要教师除了对专业知识有很深的了解, 还能在思想、道德和其他领域都有所涉猎, 这些要求都是过去不曾有的, 这是教师压力的一大来源。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应该对教师加大培训, 加强他们的教育科研和道德修养水平, 让教师能够补给课外知识, 以便能够胜任工作的需要。教师也应该以平常心去面对教学, 不要将“减负不减质”的思想包袱看的太重。

2.3 抓好优化组合, 减轻教师聘任制带来的心理负担

当前推行的教师聘任制给不少教师带来了危机感。如何抓好教师队伍因事设岗的优化组合 (不是优优组合) , 使学校现有师资力量达到最优设置, 使编制内绝大多数教师在“能级”聘任中不断提高, 在提高中被不断聘任, 形成“聘任-培训-再聘任”的良性循环, 既是受聘教师具备忧患意识, 又使落聘教师看到希望。缓减教师聘任中的思想压力。

聘任中坚持老、中、青搭配, 促进年级组教师的优化组合。青年教师具有思想观念新, 思维敏捷, 精力充沛, 创新意识强, 富有活力等优点。同时又去少教学经验, 缺乏组织能力, 对教材和教材体系不熟, 对儿童心理特点缺少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 教学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 熟悉教材, 组织能力强, 并有自己的教学方法, 但身体健康状况欠佳, 创新精神不强, 部分知识老化, 往往容易墨守陈规, 不能适应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实行老中青三结合搭配, 有利于“取彼之长, 补己之短”, 老带新, 新促老, 共同进步。在新老搭配的优化组合中, 老教师在指导青年教师的同时要求自己比以前做的更好, 促使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总结, 别落在青年人的后面, 他们会在青年们的朝气蓬勃中感染上青春的气息, 使自己充满青春的活力。青年教师也从老教师身上学到了敬业精神, 学到责任感、学到教学经验, 促使自己日趋成熟。老中青的优化组合, 有利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新老间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减轻了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和聘任制带来的心理负担。

2.4 认真组织教育教学经验, 论文的交流和评选, 满足教师经验、理论升华的心理需要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在理论的总结和讨论的成长起来的。应该鼓励教师群体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教学的独到见解发表出来, 供其它教师参考, 这样的一种交流形式能够让教师之间互相切磋。定时的开展一些教师群体交流会, 让教师能够互相交流、倾谈, 也是排解压力和学习的一个好办法。从理论上得到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就能让整个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和前进。

结束语

上一篇:聚合车间工作计划下一篇:肩膀上的父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