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

2024-06-27

减负提质(精选6篇)

篇1:减负提质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策略之探

【摘要】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党和政府、社会和个人都较关心减负的问题,一直以来,很多教育相关人员对减负,增效,提质进行了不少的研究,探讨,实践。可以说,建国至今,减负行动基本没有停止过,但多年来,学生的学业减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本论文旨在对当前形势下对减负策略的探究,以期能够对改变现实有所促进。

【关键词】

减负 提质 课业负担 政策 学校

所谓“减负”,主要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学习总要有一定的负载。负载过轻,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负载过重,会破坏和扭曲学生的发展,而且学习就成了令人生厌而又不得不为之的“负担”。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减负”是一个“想做好”,又“难做好”,但又“不得不做好”的老问题,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喊了20多年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依然是学生及家长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因此,我们还要努力“减负提质”、“减负增效”。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纷繁复杂,有社会的、家庭的和学校的原因,还有历史的、评价的、人才选拔和地域等方面的原因,不少的研究者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原因进行过深层的剖析。因此,笔者在此文中不探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旨在根据自己多年的求学经历、教师经历和作为一名家长的经历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的策略探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分析,以期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对减负提质的研究工作给予一定的启示。

一、宏观的:中央的政策

过重的学习负担要通过改革得到根本的根治的话,中央的减负政策无疑需要作进一步的设计。

1.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减负中的主导作用理念

在对教育政策与一般公共政策的比较中发现,教育政策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笔者认识到,教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它保护了受教育者在教育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但在它的制定过程中要受到左右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也要服从于利益优先顺序的选择。同时它与其他公共政策是相互交织和作用的作为政府,承担着发展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重任,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此,中央政府在“减负”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因为基础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主要发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而且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的问题,应该在减负问题上体现自己的执政能力,办好让社会、老百姓和学生满意的教育。减负并不是教育部一个部的问题,而要联合政府各级各类部门综合计。

2.招聘用人方式的健全

因虚荣与浮躁作崇,目前行业招聘用人,大都“唯学历是举”。这种偏狭的招聘方式,实际是对人才的极大误解与浪费,人们一清二楚,造成学生负担重的原因,并不单纯,它有复杂的社会根源相伴随。因此,想真正减负,除了教育主管部门需继续努力外,还必须动员社会其他力量共同参与,必须名副其实地出新招,换实招,端掉或铲除造成学生负担重的支撑物和承载体,切断与学生负担有关的各种通道。只有这样,减负才会真的有希望。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把附着在“干部”身份上的一些东西彻底剥离;要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消除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到最能发挥才干的地方去就业。我们既需要大量学有专长的高级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在普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和劳动者。要改革社会保障体系,让在不同体制和环境下就业的人能平等地享受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福利,引导人才到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就业,促进“体制内”单位与“体制外”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要给有才能的人以平等的竞争机会,使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和热情,对明天的社会和工作充满理想和希望,使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在将来的社会中找到自身发展的出路和岗位。应该特别强调的是,社会用人制度应该和教育体系形成良胜互动,社会的人才观和用人制度引导着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方向。同时,教育体系对社会人才需求的呼应需要社会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用人体系的及时反馈。现在社会人才需求开始走向多元化、个性化强能力导向了,但教育体系的调整却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这是全社会和各类教育机构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总之,改革社会用人制度,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多元化、差异化的、以能力为评价核心的人才选拔机制,同时要全面推进户籍、社会保障制度等相关领域的改革。而教育要对社会用人制度的改革作出呼应,为社会培养充满个性的多样化人才。只有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进而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3.他国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借鉴

“轻对错,重思维”是国外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比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学生做错一道题而责怪学生,而是更多地教会学生多种解题思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其具体的做法是:(l)科学教育课程的重要地位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科学教育课对学生来说作用是巨大的,“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在科学上和培养人才上“取得最好的结果”。从17世纪科学教育课程在西方确立后,在西欧和美国的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美国全国科技委员会还为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制订了科学课程方案,规定了科学课包括的丰富内容,其中就提到了科学是人类的事业,要懂得运用它们的力量和,并且把“发明工场”作为科学教育的一种式。通过科研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特点是科研与教学、与社会现状密切相结合。美国在上酸雨的化学课时,就让学生从池塘水、自来水、雨水中取样,再测量它们的酸度,然后把有关数据输入电脑,同其他地区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提出改革方案,评论国家有关政策。学生的科研与教学、与社会公害相结合,不仅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培养学生科研能力,还使学生认识科学的社会意义,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科学观的树立。由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世界各国都在丰富学生的科学教育,加强试验教学,而对重复机械的纯知识性传授正逐步弱化,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加强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我们有很好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4.学校、家庭、社会资源,社区教育新体系的建立

针对社会上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场所极度缺乏现况,允许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对外开放功能室,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政府部门应大力增加投入鼓励和引导社区或个人建设一批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场所。教育在时间上延伸的同时,还要在空间上拓展。学校打破围墙,向社会开放,同时也要吸纳社会的教育资源,为改善学校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服务。5.政策知晓度的扩大

提高广大家长和学生对于政策的知晓度也有很重要的意义。长久以来,各届教育部门领导人以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学生减负方面表现出高度的重视,也作了很大的努力,但广大家长及学生对于各种教育政策却知之甚少,这就对减负造成了很大的阻力。除了具体政策上的保证之外,对于各项教育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某年在人民网演播室进行的教育部官员系列访谈(第一场):教育部政法司司长孙霄兵一一解读教育热点政策,这一活动就是很好的形式。为广大家长和老百姓提供了更直接和丰富的渠道去解读各种教育政策,这样广大家长们对于我们的教育政策的把握会更准确,无疑对自己孩子的未来也会更有方向感,这必然可以减少家长对学生不必要的加压。可惜,目前为止,像这样面对大众的教育政策的解读却并不多,广大民众对于教育政策大多是知之甚少,可以说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只是盲目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学这学那,很大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所以,扩大政策知晓度,不容忽视。

二、中观的:教育行政部门

1.学校评价体系的完善

受社会升学至上的严重影响,目前学校对教师的业绩考核、评价,也基本集中在学生的分数上。学生分数高,就表明该老师好;学生分数低,就表明该老师业绩差(不管实际情况如何)。这种评价方式虽然不科学、不公平,失却教育意义,但在学校却基本定型并盛行。同时,这一现象表明,教师要想得到高的评价,只有提高学生的分数。然而,实践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分数,除了正常的教学时间、环境和条件外,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再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有偿家教、拔苗助长等一系列严重有违教育、教学规律的方法中去争取。从表面看,似乎教师的考评与学生的负担也无直接关系,但实际上必然存在着以下的因果关系:学校可以通过考评的方法给教师加压,以提高升学率。那么同样,教师为了分数,不得不给学生加题加压,以避免淘汰。很显然,在这层紧密的因果关系中,最大的受害者仍然是学生。所以,考核,造成学生负担再次加重,也就在人们的情理中。就像是第二条无形的铁链进一步把学生锁在了题海中。2.确保综合实践课的地位

尽管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及教育理论的研究者都己经意识到,我国的教育要改革以往的只重书本知识、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的教学传统,但是在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同时却并没有减少原有各课程的难度、课时,没有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标准。这决定了新增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无论在理论上多么重要,却因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应有的地位而必然受到忽视。虽然我们己经意识到了动手能力、实践活动对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但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却不肯降低“主科”的比重,从而使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改新设想都难以实现。3.目前中高考制度的改变

现有的中高考制度,基本延用上世纪70年代刚恢复高考时的做法,卷面为主,以分数取人,一考定终生。虽然近些年有变化,出现提前招生、自主招生、联合招生等并举局面,但实际上仍是换汤不换药,以分数为主。实践证明,以分数取人,其最大缺陷是对人的选拔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要求,只重视理论知识,忽略一个人的实际能力和才华,它会使对人评判和选拨陷入误区。而且一个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目前的中高考形式,只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考查、理解与要求,突出书本知识,这就从客观上“逼着”学生不得不花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死读、死记、死啃书本内容。30 多年来,由于这种考试方法一成不变,这就像一条锁在广大学生身上的无形铁链,把他们紧紧地捆在了无尽的题海中。这种情形长此以往,学生的负担如何便可想而知。因此,减负,除了删减教材内容减轻源头负担外,彻底改变现有的考试制度,突破以分数取人的片面做法,不失为今天教育中一条最直接最有效的减负举措。4.教育经济利益链的切断

在优化、完善教育系统内部机制的基础上,毫不手软地切断校外教育经济利益链,也显得极为迫切和需要。目前社会上确有不少的出版商、书贩子(有的甚至是非法出版商和书贩子),他们利欲熏心,趁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健全,学校应试教育盛行之际,放手与部分商品意识严重的教育人联手行动,通过各种渠道,不择手段地把大量学习辅导(复习辅导)用书推向教育、推向学校,引诱、哄骗学生购买使用,他们借帮助学生之名,图学生钱财之实。不可否认,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少量的学习指导用书是需要的,它会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扩大学习的知识面,具有促进作用。而大量种类繁多的甚至低劣的资料源源不断地涌向学校,这就失却了教育的帮助指导意义,而成了一种教育商业行为。这种行为,在学校盛行,明显在产生以下几大恶果:(1)资料泛滥,良莠不齐,严重干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扰乱教学的进度和计划。(2)复习资料成堆,让学生被使用,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如雪上加霜。(3)把学生作为商业对象,从中获利,即贻害学生的心灵,又浪费他们的钱财。5.课程改革应立足于减负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几乎每次改革都未将减负作为首要目标,带来的都是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而几乎所有的舆论都将学校视为学生负担过重的罪魁,几乎所有的行政部门都将减负视为学校应有之职能。笔者认为,学生负担过重关键不在学校,只有当整体的课程改革真正将减负作为自身的任务与工作,重新思考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找到切合中国实际的课程改革之路,才能彻底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这一改革模式决定了国家在课程改革中的责任,即国家在课程改革方案制定、实施的过程以及评价上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若将课程改革的成败推向学校,势必导致学校总是应付着国家给予的各种任务而忽略其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从国家与学校运作机制看,国家课程改革主要依赖行政的手段,其追求的目标是效率,它并不关注学校如何实现课程改革目标;而学校的运作是以科学的手段运作,即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按照符合教学规律的手段与方法实施教学,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它并不关注国家课程是否合理。正是二者在上述方面的差异,导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各行其是,而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握有行政权力,他们总是强迫学校按照他们的意图办事,如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为,减负是学校的事情,与他们无关,于是学校就认为,只要我们改革教学,就可以实现减负。然而,如果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无限地增加课程门类、加深课程内容,再优秀的教师也难以实现减负重任。6.精英校长与教师队伍的建设

校长和教师是学校的骨干力量,也是“减负”的关键所在。校长要做“减负”的带头人和排头兵,在学校制度设计和运行管理上,创造更加有利于“减负”、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学校质量提高和内涵发展的环境氛围。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知识学习的“经师”,更要做学生人生发展的“人师”,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个性品质、教育观念和职业理想等,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老师的选拔与职前,职后的培训。打造一批批高素质校长与教师队伍是落实减负提质的根本保证。

三、微观的:学校与家庭

1.家庭对教育减负的理解

无疑,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重点是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在课堂教学生,只有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治本,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但是,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紧密相关,渊源于家长的过度担心,导致不少教育改革的措施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面对减负政策,不少家长是这样反应的:“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孩子放学后干什么呢?”“没有家庭作业,孩子学习的基础没打牢,到了三、四年级成绩跟不上,将来考不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谁替孩子负责?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键是家长和教师的影响。家长给与孩子自然人的生命,教师给与了孩子社会人的生命。教师应该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而家长如果真正把孩子看成是社会的人,家长就不会把孩子仅仅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会主动适应社会多种人才发展的潮流,使自己的孩子得到终身幸福。

2.学校为减负工作的努力

减负本身并不是目的,学习也不是越轻松越好,减负的目的还是为了更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1)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

教育“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过重负担”将学生“压弯了腰”,怎能长成参天大树?其次就是要让学生快乐幸福,童年是人生美好回忆的“源头”,我们决不能为了学生所谓明天的幸福而牺牲学生当下的幸福,只有将“过重负担”减下来,学生才能去追求真正的幸福,学生明天也才会有 真正的幸福。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时代,知识唾手可得,能力更为重要,那种依靠“ 过重负担”培养出来的“书橱”式、“解题”式人才,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才。一个人成功,智商固然重要,非智力因素的情商也不可忽视,并且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重要。“地球村”里,世界已经是“平”的,交往、合作与竞争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学生负担过重,像鸵鸟一样,整天将头埋进作业这个“沙堆”里,少于实践,疏于合作,良好的情商和交往能力根本培养不起来,今后将难以适应全球化的合作与竞争。总之,教育要回归本质,学校要科学发展,实实在在端正学风、教风和校风,开拓素质教育新空间、新渠道和新境界。全面发展,回归教育本质。(2)打造精英师资构建有效课堂

提高教师素质,推进减负提质、深化有效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负提质”的途径、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因人因校而异。笔者认为,“减负提质”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含金量”,因此,加强精英师资的构建,追求高效课堂的研究,是必不可少且实际的操作途径,我们应该相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的更新、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的融洽以及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都能在主观上起到很大的减负作用。

因此,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还应该处理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一方面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加强社会正确的舆论宣传,改变社会不正确的人才观和价值观,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携手,形成合力和良好的改革环境,这样才能把减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传统与变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5一127.2.且东.大困惑—当代教育何去何从[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6:28一33.3.王新霞.中国教育面临的紧要问题.[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9一16.4.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46一150.5.辜胜阻.教育发展与改革热点问题探索[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218一234.6.顾海良.教育体制改革攻坚[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265一288.7.程素萍.论减负视角下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M].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3).8.王纬虹,张鸿.李志辉,减负提质需深化改革与多元互动[N].中国教育,2013(10).9.朱振岳.浙江探索“减负提质”长效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9(05).10.扈中平.对我国中小不生学习负担的辩证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02(6).11.吴康宁.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询[J].教育研究与

实验,2002,(4).12.余柏民.关于减负的思考[EB/OL].(2001-11-19)[2010-09-02].http://

篇2:减负提质

我认为:“减负提质”首先要有针对性的落实减负措施,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里负担,其次是要通过采取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程方案、科学安排作息时间、还学生一个健康身体等措施,达到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首先,实行有效的“减负”措施是“减负提质”的关键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内容过多,学习内容的难度过大,学习的方式落后,学习的绩效评估单一,学习的时间过多。从内容上看,各种适合不适合的内容,都是学生必学内容,政治性过强,少了童心童趣。从学习难度上看,难度过大,很多大学毕业的父母,无法完成小学生的作业。从学习方式上看,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高中教育大学化。从评价方式上看,学习绩效评估上只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从学习时间上看,很多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安排小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少于九小时,中学生学习时间不少于在10小时以上。

心理负担,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的压力: 一是来自考试分数的压力;二是来自同伴竞争的压力;三是来自交友的压力;四是来自亲友的压力。

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建立实施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小学生经济负担过重问题已不具普遍性,只在极少数学校还存在违规征订教辅资料给中小学生造成新的经济负担。

因此,“减负”的重点应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坚决纠正一切增加中小学生负担的种种极端做法,有针对性的实行“十二个严禁”:

1、严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任何形式按考试成绩给地区和学校排名次;

2、严禁中小学校以任何形式按考试分数分班、给班级和学生排名次;

3、严禁中小学校及教师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

4、严禁中小学校及教师组织参与或变相参与由社会力量举办的任何形式的、针对中小学生的复习、补习教学培训活动;

5、严禁向学生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6、严禁学校和教师以任何形式侵占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休息活动时间;

7、严禁中小学校赶超或拖延教学进度、随意增加教学内容、随意提高教学难度要求;

8、严禁任何学校组织任何形式的初中招生考试;

9、严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各中小学校以质量监测为名,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

10、严禁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商业庆典和非教育性社会活动;

11、严禁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以任何方式组织学生统一征订和使用规定以外的教辅材料和其他学习用品;

12、严禁中小学校及教师推荐、征订、使用非法出版的教辅材料。同时,实行“两个严格控制”:

1、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学生每天课堂学习时间:小学6小时,初中7小时,高中8小时。每学期二十周、每学年四十周的教学时间。每周学习五天。

2、严格控制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要求教师以参照中等学业水平(难度),精选题目,数量适当,全部批改,及时反馈。时间要求是:1-2年级书面作业当堂完成(即不得布置家庭作业);3-4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30分钟;5年级不超过45分钟;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7-8年级不超过90分钟;9年级不超过120分钟;高一、二年级不超过120分钟;高三不超过150分钟。

3、严格控制每学期考试次数。中小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期中考、一次期末考,初

三、高三每学期最多可增加两次测试。

其次,提高教育质量是“减负提质”的重点

“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同时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减负提质”的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应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

要革新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结合课改新要求,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性、探究性、有效性教学。作为在课堂中担任主导角色的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的课堂教学效率观,运用现代教育设备及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教和学的相互适应,提高教和学的“转化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其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要组织体验式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给予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选择,鼓励个性张扬和特长发挥,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能,为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二是落实课程方案

各中小学校应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要做到课程不少、课时不减,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具体课时为:1-2年级每周4节,3-9年级每周3节,高中每周2节,同时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还学生一个健康的身体。三是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中小学生早上到校时间不宜过早,不得早于7时30分。中午要保证不少于1小时的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有住校生的,晚自修结束时间不迟于21时,保证小学生每天有9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学生每天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集体文体活动不少于1小时。四是建立教师培训提高的长效机制

教师承担着促进学生心智、道德、身体、能力发展的责任,是推进“减负提质”工作的主要力量。只有建立教师培训提高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使“减负提质”落到实处。应把中小学教师培训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优先发展。建立健全教师全员培训机制,让所有在职教师,都要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建立骨干评选和引领机制,组织骨干教师评选,形成争先创优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形成骨干引领、全面提高的机制。建立校本培训机制,推进校本教研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为抓手,结合学校实际,推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智慧,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减负”之后,教学时间相对缩短,要在较少的时间内完成并超过原定的目标要求,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各级教研部门应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要组织教师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人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减负与提质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早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上学期,我们学校全体教师学习了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倡刻苦学习,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这些年不断高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利于少年儿童养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还有人担心,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会降低教学质量。有些老师总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反之,减轻了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就必然降低教学质量等等。

基于这种情况,我的体会如下: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21世纪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要想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学习、充电,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我们教师要经常自问、自省,找出自己的优点、缺点和生长点,确定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通过开展听课评课,加强同伴互助和合作,注重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教学活动中交流对话与沟通,共同分享经验和成功;教师每节课后写课后笔记,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总结和提高。

2、了解学生,尊重差异

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必须建立在了解其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学生都有个性差异,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搞一刀切,我们提倡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情和一片苦心,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在这个方面我的具体作法是:

(1)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也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

(2)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3、强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保证教学效益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我们提出向40分钟要质量,制定了上好每节课的原则和要求,提出教学中要做到“六为”、“六突”。“六为”即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方法为中介,能力为目标。

4、精心设计弹性作业,保证学生足够休息时间

传统的作业布置是一刀切的,其存在三种弊端:(1)优生“吃不饱”;(2)差生“吃不了”;(3)机械性的作业重复。弹性作业,即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份量、不同质量、不同要求的作业,这样,才能确实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地设计好弹性作业题,精心设计弹性作业,既解决了学生差异的矛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各种技能,还减少了学生用于重复、机械或耗尽脑汁也完不成的作业的时间,从而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减负提质

虽然素质教育改革已多年,但依旧挡不住孩子的书包不断变沉,难以改变早到晚归、作业写到半夜、各种补习班层出不穷的现状。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是每个人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美好时光。但是,现在的孩子却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因为他们的童年时光被大量的作业和各种课外补习班所淹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更欣赏那些上课认真听讲,能够有效的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的学习,回家认真预习、复习、独立完成好作业的孩子。他们的基础知识是扎实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每当看到一些学生奔波于各个辅导班之间,累得小脸煞白,经常睡得很晚就很心疼。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更提倡精讲巧练,让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学习中解脱出来。

一、要向平时的40分钟课堂要质量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就决定教师的讲只能是精讲。要达到精讲,我认为就必须做到一得或两得,不可贪多求全。每节内容值得探讨的知识点很多,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就要抓住教学重点,大胆地裁剪取舍。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个人觉得要做到五条:一是精心备课。在深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做到备过程、备语言、备板书、备习题、备教具。二是减少时间损耗。要求学生课前作好上课准备,合理提高课堂密度,增加教学信息量,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教学效率。三是改变课堂结构,达到讲、练、查结合,知识点落实,体现精讲精练。四是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通过投影等多媒体作用于学生各种感官,以增加直观性和形象性,增加信息传输量,提高学生储存记忆的速度、效率。五是对后进生实行及时的辅导。

二、多一些开放作业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后,反复练习只能加重学生负担,可以针对所学的知识布置些开放性作业,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学习任务完成了。

三、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提质减负中最重要的,只有教师的教学设计很有趣,语言风趣幽默,从内心深处关心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那么孩子们就会慢慢地感兴趣,喜欢上我们的课堂。

提质减负还只是一个开始,迎接我们的将会有很多疑问和困惑,但是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不短摸索,我们的工作将会干得越来越好!

减负提质

首先,我们都必须得承认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确实很重,小学生也逃脱不了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双重压力,失去了他们应有的休息娱乐时间,很难再找到像以前我们儿时的那份纯真和快乐。面对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都认为不打好基础就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们就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状况,除了每天做不完的作业外,节假日,双休日还送子女上辅导班,特长班,做习题,学这样学那样,把时间安排得紧紧的,孩子们的童年就在这没完没了的学习,培训中度过,何谈快乐,何谈幸福!

其实“减负”已是个老话题,记得我上中学时口号就已喊响,可似乎这仅仅是一个口号。时隔多年,我已是一名人民教师,而这次的“减负提质”让我感觉到它实实在在落实到了日常教学中,真真切切灌输到了每个老师的思想中。

但我们不能忘记“减负提质“是一个整体,减负并不代表松懈,并不代表减轻老师的负担,反而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有限的时间内交给学生很多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无形中给教师施加了很多压力,同时鞭策教师以高标准推进自己前进。

当然,在深入推进“减负提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家长们并不是很领情,反而有不少家长增加了担忧。通过交流,了解到大多数家长反应“减负”后学生的课余时间多了,回到家大部分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脑上,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更是家长们担心的一个重点。另外,作为一名刚踏入工作岗位的老师,由于经验不足,我也时常担心孩子在这减负的环境下能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我很赞同减负,因为我也是在沉重不堪的课业压力和精神压力下学习成长的,看到现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我感到很高兴,但同时我也在隐隐地担心,社会这个大环境没有变,孩子们将来能否应对各种压力,能否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篇3:减负提质

一、优化减负环节, 从源头堵截超荷负担

(一) 制定简洁、适当的学习计划, 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

自主减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自主减负的活动中来。学生如果能够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合理地调整学习活动,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自己的学习负担。通过制定更加简洁的学习计划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明确规定学生的学习任务, 以减少学生额外承担学习任务的几率。

(二)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训练, 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 有些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有些学生的能力较差, 如果利用统一的教学标准, 就可能会造成有些学生早就完成而浪费了很多时间, 而一些学生很努力却与达标有很大差距, 所以对于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也能避免更多的额外学习负担。

(三) 注重自我评价, 积极地对经验错误进行总结

教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错题进行总结, 能够减少很多重复学习的实践, 学生通过对自己的作业情况进行评价, 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 明白自己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 有策略、有重点地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 避免了学生因为成绩和其他因素而造成的焦虑情绪。

二、因人而异, 有差异地承担学习任务

(一) 在规定作业和自选作业中灵活选择

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会有差异, 所以教师在分配学习任务时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的能力。学生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作业, 因此制定一些自选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 作业以难度来分级, 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选择难度较高的作业,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技巧的提升, 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基础知识的巩固。

(二) 丰富作业类型

传统的作业总是书面的类型, 让作业不再单调, 丰富作业的功能, 让作业不光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巩固知识, 更应该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保持身心愉快, 将书写类的作业量进行压缩, 适当地增加展示、演讲等类型的作业。

三、整合力量, 校园与家庭共同努力

(一) 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早前就有著名的学者提出, 我国大陆的儿童在学习方面正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在这样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工作也是非常困难的。面对这一情况, 学校必须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将课外活动变得越来越丰富, 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 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教师工作理念中, 只要敬业就好, 但敬业也有量性与质性之分, 有些教师认为不断地加班延长教学时间就是敬业, 这样的敬业难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和压力, 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敬业理念, 在备课、授课的时候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 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 而不是一味地“拖堂”。

(三) 家长期望应该符合实际, 减少孩子的压力

“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都会有的期待, 家长适当的期望, 会成为孩子努力进取、不断奋斗的动力, 但是过高的期望则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 生怕自己的表现没有满足父母的期待, 要么提心吊胆, 要么破罐破摔。因此, 家长需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 对他们有所期待, 这样才能让孩子不在重压下成长。

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减负的原因是现代减负工作一味地依赖外在的减负方式, 导致了减负工作效率低下, 工作效果不理想, 所以学生自主减负方式就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自主减负的工作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第一,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则, 不同的学生对于压力有着不同的消化方式, 也有不同程度的抗压能力, 如果减负标准制定得太具有针对性和统一性, 往往会限制自主减负工作的开展;第二,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减负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减负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减负以学生本身为起点;第三, 自主减负和外在减负并不是相互对立的, 二者相互交错、相互促进, 自主减负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如果学生的自主性无法减负, 就需要外在减负的配合, 只有二者相互协作, 学生的自主减负工作才能进行得更顺利。

摘要:压力对学生心理和生理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为学生减负也就成为教育事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探析学生自主减负的实施策略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减负提质的最佳路径。

关键词:学习压力,自主减负,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泽.“将快乐与成功带给学生”——浅谈如何将减负提质落到实处[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 (03) .

[2]王贤文, 熊川武.学生自主减负:减负提质的有效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 2014 (04) :34-37.

篇4:7%·减负·提质

关键词:减负;提质;教育环境;教学过程;作业

我国“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实现7%的经济增速目标,对此,温家宝总理表示,真正实现有品质和有效益的7%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使笔者联想到高效课堂的三个理念之一“减负就是增效”。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来谈一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减负、提质教育环境

学生学习、教育发展等在发展上受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制约,想要教师真正实施减负、提质,就必须营造一定的教学环境,这样一来使得社会、学校、家长达成共识,明确减负在如今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深化学校减负工作的开展。在各方都达成共识的基础之上,学校要结合教育发展、新课程内容、学生的发展状况等制订科学的、合理的减负、提质可行性教育方案,制订一系列关于减负的相关规定、惩罚措施等,优化减负、提质教学环境,从而推动减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模式

在家长的观念中,“减负”就是“减质”,感觉硬性地逼着学生学习才能充实学生的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减负的实质。在此,笔者谈一下减负、提质的教学中各个环节应涉及的内容。

1.教学内容的设计

作为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计划怎样教、教什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综合技能等为内容。主要是明确教学思路、教学结构,优化过程,凸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同时做好教学与教学之间的链接。

2.教学安排

在教学安排上,教师要注重动态课堂的生成效果,做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探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数学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而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评价环节

评价的作用在于对学生、对教师本身的总结,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求知欲望,教师也能更好地完善教学方法等。然而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般都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完全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技能等方面的内容。鉴于此,笔者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自主学习状况、自主探究能力等内容都纳入到评价中来。同时,延伸了评价范畴,即:可以是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我评价等等,起到了良好约束学生行为的作用,推动了减负、提质的有效开展。

此外,学生感觉负担过重的另一原因在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优化教学过程中还应考虑到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创新、多元,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探究,最大限度地达到“减负、提质”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作业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作业、练习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然而,就目前来看,学生有做不完的习题,其课外作业每天几乎超过两个小时,各种各样的练习册,其中不乏重复的习题,而学生对作业的态度逐渐就成了机械地做,甚至有的对作业产生畏惧心理,采取不做或者捣乱的行为来进行反抗,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更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启发。鉴于此,笔者对学生手中的资料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各练习册的内容有70%的内容是重复出现的。因此,让学生反复地做同样的内容,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疲倦,而作为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把握好作业质与量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作业实施优化、减负,做到作业、练习设计的精和高质量,缓解学生的压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特征。

总之,减负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教育改革工作,需要社会、家长、学校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而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不断地探索减负、提质的教学途径,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根本意义上帮助学生减轻负担,减轻学习压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

参考文献:

[1]任雪明.过重课业负担从哪里来[N].教育信息报,2010-12-18.

[2]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兼论当代知识教育的变革.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07.

[3]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3.

[4]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5.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篇5:减负提质

我是一名普通的初中英语教师,从教至今已有16年了。回顾十六年的教学历程,一路探索,一路进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快乐地学习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学习了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后,更坚定了我的信念。对于“减负提质”,我的理解为:提质是最终目的,减负是提质的前提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如果提质是以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为代价和前提,那就不是我们所追求的。要想减去多余的课业负担,要从多方面入手,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和压力,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减负提质”也更加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也正是我国素质教育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减轻学业负提为自己努力的方向,特别是我校全面实施导学稿机制后,为减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学质量也稳中有升,下面是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点具体的做法。

一.精心设计预习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导学稿分为三个部分,即:预习导学、课堂学习和课后深化。预习导学题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整个模块学生掌握的程度,所以平时我对于这一部分所花的时间特别多,力求用一套书的视野备一册书,用一册书的视野备每一模块,用一模块的视野备每一单元,每一节课做到备透课标和教材、备好教法和学法、备足教学资源。具体涉及到词组的选择,如何分层,预习问题的设置,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还有是话题选择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引导所有的学生都要能动笔、动口、动脑去想,去说,去做,并敢于质疑,为课堂上的呈现和学生积极参与打下基础。但所有这些,都需要我花上大量的精力。但我知道,这一步工作相当重要,所以从来不敢懈怠。

二.实施优质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渠道。从某种程度上讲,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成绩的高低。所以,课前的认真备课显得尤其重要。十几年来,我已形成了不备好课不进教室的习惯,不管有多忙,晚上不管多晚,都要把 气氛轻松活跃,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如果学生喜欢听你的课,那学生成绩的提高就有了可能性。

三.精心设计作业,认真批改并及时讲评反馈。

导学稿对于教师选择作业有了更大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巩固练习。我和全组老师一起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学科建议》和《中考说明》,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基本与中考要求持平或可略高一点,但绝不会高出很多,题目的选择既紧扣教材文本内容,又在新颖方面下功夫,有时会加入一些自己的原创题,作业的布置也有不同的要求,课后深化题有A层和B层,A层重基础,B层重能力培养,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对于作业的批改,我们学校有一定的要求,即“不布置不批改的作业。”其实在现在操作中,每题必批是很困难的,但我会有选择性地批,并把错的比较集中的题目作出标记,及时了解学生错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哪些需要上课时解决?哪些只需点到为止?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避免了一些重复劳动。在讲评作业的过程中,不是单纯性报一个答案,而是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针对不同的题型,教给学生不同的处理办法的解题技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理念一直渗透在我们老师日常的教学中,所以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摒弃了死记硬背等不好的学习方法,慢慢地摸索出一两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捷径。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其实是一门多姿多彩的语言,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每天进行训练的机会很少,缺少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所以我经常利用课堂上的前几分钟让学生做一个Duty report,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口说的平台。另外,我在班里还进行英语小报比赛,学生兴趣浓厚,都认真准备,得奖的作品在班中张贴,除此以外,班级专门设一板块叫做English corner,每期优秀的英语习作都会及时得到表彰,让更多学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五.加强个别交流,进行心理辅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初中阶段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旦孩子喜欢上了老师,那么对他/她所任教的学科也同样感兴趣。因为英语小学时候有一定的基础,且因重视的程度不同故成绩也相差较大,有些孩子还未上初中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所以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从来不轻言放弃,我会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消除心理上的障碍,重新树立信心。而且老师和学生交流多了,互相就没有了陌生感,这样他们也敢于向你坦露心声,卸下包袱,这样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上去了。六.与家长联系,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我们做老师的都知道,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如果能争取家长的协助,那么效果会好很多。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采取各种方式与家长联系。我通过发短信、打电话、家长会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然后孩子从爸爸妈妈口中听到老师的表扬会让他们更加地信任老师,从而也愿意和老师进一步地交流。如果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一定要比较委婉地提出,否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孩子最不喜欢一直告状的老师。

篇6:减负与提质

永胜县片角乡中心学校 王洪球 蒋志玲

[提要]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孩子们身心疲惫,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减负势在必行。减负必须向课堂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减负的前提。只有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减负

提质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2008年10月6日 《大河报》报道,郑州一名12岁的男孩爬上楼顶意欲跳楼,最终被消防队员救下。据悉当天这名男孩正在玩耍,他的妈妈非让他上补习班,他不同意就跑,妈妈追至邻近的岔河村后,他就爬上楼顶准备跳楼,以此威胁妈妈。看到这名男孩爬到楼顶的照片,相信很多人都感到紧张与心痛。俗话说,母子心连心,可当这位母亲在消防救援人员的安排下,上楼顶与儿子对话时,却让儿子 一步步滑向危险的境地。由此可见,假期里被逼着上补习班,对孩子来说是多么沉重的负担阿!此类事件在我县某校也曾发生,一个三年级的小男孩,上课时老师检查家庭作业,因为自己未完成作业,就在老师给家长打电话的一瞬间,纵身从二楼跳下……这些孩子无助而弱小的的身影,让我再一次感到学生的压力,已经使许多孩子童心泯 灭,被书包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孩子们早已身心疲惫,不负重荷,这些事件的发生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的深思。

一、减负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幼稚的孩子,为何要背负如此重担?我认为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来自家长;二来自学校。众所周知,面对升学的竞争,就业的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施加了更多的压力,不打好基础就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们就非常重视子女的学习情况,挖空心思地挑选学校,精选老师、班级。他们“望子成龙”心切,节假日、双休日送子女上辅导班,做习题,把时间安排得紧紧的,孩子哪还有玩的时间?在家长、家长的家长的教育下,现在的孩子过早地成熟,哪还有以往的那份纯真、快乐?归根结底,这份压力的真正来源还是社会,现今用人制度过分追求高学历,使家长对子女今后的就业问题产生了担忧,他们不得不在现在让子女们承受这“不能承受之重”。多少年来,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时起时伏,却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地遏制。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剥夺了少年儿童的童心和乐趣,而且严重阻碍了少年儿童的发展,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重压之下,不少学生体质下降,眼睛近视,脊柱弯曲,甚至神经衰弱。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由此看来素质教育中给学生们减负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它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特别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可见,这是个值得深思的沉重的问题。随之而来,全国上下一齐行动起来,共同关注中小学生减负的问题。

当减负的呼声越来越响的时候,孩子们开心了,家长和老师们困 惑了。“童年开心了,那么青年呢,会是怎么样的?中年又应该怎样?”“是不是除了书本之余学什么都是孩子的负担了?”“孩子有时间玩了,谁来组织他们健康有序地玩呢?整个大环境为空下的孩子们做好了什么准备呢?”“心玩野了,学坏了,怎么办?”“谁为孩子在校的六节课的学习效率买单?”……其实这些疑问都是多余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矛盾的统一体,并非不可调和。应当说“减负”的目的是为了“提质”。在学习计划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减负显然只是对以往耗时、费力、机械重复作业、对学生摧残性的学习方式的否定。同时提出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要求。这是对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的一次挑战。我们的教师只有清醒了头脑,做好了心理准备,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减负。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轻松减负

在减负的前提下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轻松实现减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把握教材,钻研教法

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文本,找准学生的原认知,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找准教材的切入口和突破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确定重、难点内容后,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高效性的重要环节。方法得当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如果选择的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或教材的特点,学生就会在黑暗中徘徊,越学越不开窍,这样 的课耗时多、学生苦、收不到实效,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课堂的有效性从何谈起?

2、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加大课堂容量

仔细挖掘教材,确立重难点之后,应该配合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材料。媒体的运用,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用生动的图像和声音,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大大扩充课堂容量,使内容更加充实,更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它不仅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利于知识的保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环境条件,对学习资料进行科学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其功能和作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呈现学习信息,快捷地传递和反馈信息,扩大知识领域和信息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主动获取新知,发展智能。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学生轻松愉快,乐于接受。

3、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激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构建生命化课堂,减轻学生负担的一把金钥匙。“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艺术形式开头,或是在课堂中设置激动人心的情景演示。吸引学生认识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课堂的最佳状态。比如在教学课文《草原》时,以一首优美的《草原牧歌》把学生吸引住,随即伴随色彩明 丽的草原风光图片的播放,将学生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他们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到到学习中,用心去体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快乐地学习。这样的课堂学生轻松自如,效果倍增。在这样的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学生一定久久难忘,学习过程中的一幕幕令他们记忆犹新。

4、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尺讲台”是老师的阵地,这是班级授课制的一大特点,给学生一种定势,老师是主,学生是客。妨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形成紧张心理。作为教师一定要改变观念,将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地位,使他们心情放松,思维活跃,便于和学生一起讨论,引导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分享成果的喜悦。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动口,学生互学互动,自学为主。让“学生浮起来,教师沉下去”。参与是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与,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生命体。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于激励。语文是一个能够张扬个性、交流情感、充满智慧与灵性、充满活力与艺术的场所,它是动态的、双方的、发展的过程。语文之魅力,语文之精彩最终表现为语文对于学生主体的一种挡不住的诱惑,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它的最高境界是无教、无学、无法、有悟。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学生获得体验的地方。因此,他们必须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一定要注意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其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进行多向多层次“对话”,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一个有着鲜活生命的人而不是被动的“知识的储存袋”,他们在探究中尽情地 绽放生命的光彩,此时学习的过程即是促进他们生命自由完善发展的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有什么压力和负担而言呢?

5、遵循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温故而知新”这是学习的规律。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从“记”到“忆”是有过程的,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已学知识的及时回顾,新旧知识的衔接,合理设计课堂练习。这样学生已有的知识才会在反复回顾和运用中得到深化,最终实现长时记忆,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新知识的获取。

三、减负,不忘提质

减负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以健康的身体,愉快的心情,饱满的激情,清醒的头脑,投身到课堂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从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创新思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高标准。教学是一项良心工程,“减负”必须以课堂质量为前提。如果老师们不正确认识“减负”与“提质”二者的关系,只减作业,不想办法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将会玩忽职守,误人子弟。更不允许打着“减负”的幌子,工作不负责任,得过且过,滥竽充数。

上一篇:收入证明农商银行下一篇:土木工程学院2008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