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中学该不该住校

2024-07-26

孩子上中学该不该住校(通用14篇)

篇1:孩子上中学该不该住校

到底要不要上早教班?看完你就明白了

我不是什么教育专家,只是一枚普通的妈妈,当然我不是很喜欢应试教育。但这并不妨碍我谈谈个人对早教的看法,所以我的意见仅代表个人,大家不认可的话也不要喷我,我怕怕!

当然也是希望能让孩子出生就成为一个小神童。然而事实上,我就是普通妈妈一枚,我根本没有那个耐心还有恒心让这些事情做的有节奏,只能是偶尔想起来的时候去听听,就跟减肥一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困困出生以后,我也希望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去跟随潮流报名了所谓的早教班。当时困困才几个月,我就抱着娃过去试听。一堂课下来我发现,娃睡了,我也懵了。至今我也一直在反思,娃需要这么早就累吗??

我一直都认为,孩子其实需要家长的引导,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真说两三岁的早教对孩子有多么翻天覆地的影响,我不认同。因为我一个从事儿童早期教育工作的朋友曾跟我说过,仅凭一个月几堂课的早教,根本改变不了孩子什么。如果真想有所改变的话,那必须家长在每天带孩子时,坚持早教课上老师教的教育理念和引导方式。

然而,现实中我们有几个家长做得到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办完健身卡后,去过健身房几次呢?大多数家长还是把早教的实施者交给了早教班上的老师,而自己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去坚持,更别说贯彻执行了!

我觉得对于小小孩来说,去早教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孩子可以有很多小伙伴可以一起玩,早早的适应学校的环境,可以认识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窜门,让她觉得不会那么孤独。说白了,我认为早教是有利于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至少在现在这样的城市生活中,孩子不会显得那么孤单!

困困已经6岁了,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上的是公立幼儿园,大家都知道,公立幼儿园是不让教任何和学习有关的东西的,我们也很少去很早的教她认字,做数学什么的,而我平时教她方法和道理方面远远多于学习知识。

在困困的教育问题上,我一直主张,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应该如何来引导,应该如何让她明白自己未来的路怎么走。我不主张父母去帮孩子做出选择,更不会一手去包办她以后的人生路。

我虽不主张孩子过早上早教班,但并不意味着不对孩子进行早教。我觉得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需要在孩子脑发育的黄金期,去培养他的感知觉和思维能力。

说真心话,如果你简单地把早教理解为,让孩子多认识几个字,多算几道加减法,那完全走偏了。你的这种做法很可能让孩子变得厌恶学习。

我们说锻炼孩子的感知觉和思维能力,还是要回到生活中,让孩子多听,多看,多尝试。而思维能力的锻炼,往往是通过各种游戏,在玩耍中得到智力开发。

比如我给大家平时选的很多玩具,都是困困小时候玩的非常好的,有助于锻炼孩子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的。

特别是亲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她能让孩子透过作者的语言,帮孩子打开认知世界,感知生活的窗子,启迪孩子去思索、去想象。同时还提高了我们的陪伴质量。

所以,困妈觉得家长才是最好的早教老师,没有谁比我们更爱孩子,也没有谁比我们更希望孩子好。与其把早教这么重要的事情寄托在早教班上,不如自己下功夫去引导孩子,只要你肯用心,教出来的孩子不会比上过早教的差。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姐妹会说,那没有那么多时间怎么办?可亲爱的,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探索,在玩耍中学习,这些根本不需要爸爸妈妈陪在身边,孩子就可以完成的啊。拿我们家来说,因为我平时工作很忙,一直照顾困困陪困困的不是我,而是她爸爸还有爷爷奶奶。

而亲子阅读之类的,只要你每天在孩子睡前抽出10-30分钟就可以搞定了。所以现在困困已经养成习惯,只要在家里,每天晚上8点过就会叫一声:爸爸,妈妈,讲故事时间到啦!

因此,不要把早教想得很容易,但也别把它看得很难。说到底,你的家庭才是最适合你家孩子的早教班!培养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能人云亦云哦!

篇2:孩子上中学该不该住校

要不要惩罚孩子

家长们聚在一起,自然离不开是否要惩罚孩子这个话题。“孩子应该打”“那不行,我听说,孩子越打越不听话”“男孩子应该打,不打的话,反而会受孩子的摆布”……类似的话题是讨论的热点。那么到底要不要打孩子呢?如果孩子犯错了,不打行吗?即使是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孩子性格也会不一样,所以适用于这个孩子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孩子。

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通过惩罚,可以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做得对,哪些事情做得不对。但体罚却对孩子有害。大人一提起惩罚马上就想到打,这是错误的观念,惩罚不仅仅是指体罚。当孩子犯错误时,大人可以用严肃的表情和声音叫孩子的名字,也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不给孩子零用钱,或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屋里,或者不让孩子参加所有家庭成员都参加的活动等。这些方式都可以说是惩罚。

韩国的父母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父母当孩子犯错时,以打骂来表示惩罚;另一种类型的父母就是忍着,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听之任之。也就是说没有折中,只有打与不打两种惩罚观念。

有一对老年得子的夫妻,由于是独子,他们把孩子当成了宝,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犯错时,他们不仅不教育他,甚至不允许周围的人责骂他们的孩子。孩子渐渐长大了,变得越来越随心所欲,没有人能约束他。最后这个孩子离家出走,也不跟父母联系。父母在家天天为儿子担心,而这位独子却根本不顾父母的心情,又是偷东西,又是打架斗殴,最后因为犯了杀人罪而被终生监禁。这时候,他要求见父母一面。在监狱里,儿子对痛哭流涕的父母说:“这下你们如愿了。假如你们在我小的时候好好管教我,我就不会这样胡作非为了。”

在陌生的地方开车时,我们经常会打听方向,看看走得对不对。成长过程中的孩子也一样,需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适当的惩罚是很有必要的,但惩罚的方法和父母的态度也很重要。

打是惩罚中最坏的方法。孩子犯了错误,即便打了他,那也只能在表面上制止错误行为,并不等于孩子的心理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认识到了错误,所以孩子以后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没有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到底错在哪里,那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能从心底里认识到要改变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出现父母越打,孩子越不听话的局面。最好不要用打来警醒孩子。

如果想让孩子品行端正,就需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来解释他的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对稍大些的孩子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而对待小宝宝,可以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让孩子体验坏行为所带来的坏结果。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如果宝宝挑三拣四不愿意吃,不要用打骂的方法来强迫孩子吃,大人可以吃完以后就直接把饭菜收拾干净,这样宝宝可能就会认识到自己的`拒绝行为不起作用,最后只好主动要求吃饭。

在很多情况下,惩罚也跟父母的心情有很大关系。父母心情好时,或者是家里有客人时,即使孩子再怎么不听话,父母也会作罢。但假如家里没有客人或父母心情不好,父母一般就会责怪或打骂孩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想解气,而不是以改正孩子的坏习惯为出发点。让父母解气的方法是无法改正孩子的坏毛病的,应该正视孩子,明明白白地告诉他,

他的那些行为不对,而不能为了惩罚孩子就说些“你不是我的女儿(儿子)”“一边去,不想看到你”之类表现厌恶的话。这些话只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应该让孩子认识到父母只是不喜欢他的错误行为,而不是不喜欢他了,而且不宜把孩子与家人或外界隔太长时间。

篇3:孩子犯错到底该不该打

为了更好地促使孩子心理健康, 在管理教育上, 家长对孩子不切合实际的无理要求, 要做到绝不“心慈手软”。有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 如孩子经常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爸爸妈妈难免一次回来。或者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做母亲的, 总觉得孩子没有父亲很可怜, 所以他有什么要求, 也尽量满足。甚至一些无理的要求, 能做到的, 她也一定做到。一直被妈妈这样宠着, 也慢慢有了小脾气。有的事妈妈不答应, 他就耍无赖, 使小性子。举一个一位家长曾经告诉我的一个实例吧。有一次, 睡到半夜, 孩子忽然醒了, 硬是要吃蒸饺。深更半夜的, 到哪儿去买蒸饺?母亲为难了。她只能安慰孩子:“现在外面没有卖蒸饺的。咱们再睡一会, 天一亮, 妈妈就给你去买, 啊。”孩子仍然不依不饶, 哇哇大哭起来。做母亲的最后也火了, 把孩子狠狠打了一顿。她也终于明白自己的溺爱害了孩子, 也苦了自己。很多的父母就是这样自己给自己制造负担的。在该拒绝孩子的时候“心慈手软”, 孩子也就在这样的“妥协”中放任自己, 甚至变本加厉。

虽然体罚孩子有许多负面的影响, 但是,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 也有不得不打的时候, 有时候, 一时气不过打了不听话的孩子, 也是许多父母经常会出现的情形。那么, 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让“打”孩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呢?

一、尽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当孩子犯错误时, 家长不要急于打孩子, 因为冲动地打孩子, 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这时候, 你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 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 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 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 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 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二、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

孩子犯了错, 无须过多批评, 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 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 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 牛奶打翻了, 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 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 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 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三、用间接的方式惩罚孩子

如果孩子的过错不大, 家长可以对孩子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 而是通过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限制他娱乐的时间等间接惩罚的手段与方式, 让孩子记住这次教训。比如, 玩具不收拾好, 就取消看动画片的时间。

当然, 父母最好还要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 孩子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 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

四、打孩子时不要情绪化

如果出现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况, 比如, 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 孩子依然不停闹腾而影响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围人和周围的环境时, 父母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 冷静面对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打孩子, 不仅不能指出孩子的错误, 还会让孩子感到难堪, 从而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时候的孩子, 因为着眼点在父母激烈的情绪上, 往往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了, 只会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五、让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

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 父母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 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 他为什么会挨打, 这次要打几下, 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打的时候不要太重, 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打完孩子后, 一定要哄哄孩子, 让孩子明白, 打了他, 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 即使他错了, 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 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六、不要打2岁内和6岁后的孩子

2岁前的孩子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 缺乏规则意识是正常的。打孩子对于孩子来说, 没有警示作用, 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完善, 自尊感也越来越强。6岁后的孩子就已经是懂道理的年龄了。这时, 父母更需要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 避免打骂在孩子心里产生负面影响。

篇4:该不该打孩子?

这几天阴雨绵绵。也许是呆在家里太久的缘故,丫丫也跟这个天气过不去,有意无意找着事端。先是尿后才叫。每尿湿一回裤子,奶奶就教育一回:“记着,下次想尿了就要叫奶奶,要不裤子就湿了。”然而,这个教育似乎引发了她的兴奋,尿后叫奶奶的兴致更高了。奶奶望着阴湿的天空和挂了一阳台的裤子直发愁。更绝的是,丫丫对着满地的娃娃和玩具熟视无睹,对画册故事也爱理不理,竟对厕所里泡着鱿鱼的一盆水发生了兴趣,总在大人不经意间跑到厕所里玩水,弄个湿漉漉的两截手臂出来展示给你看。这可气坏了奶奶和妈妈。奶奶一面给她换衣服,一面苦口婆心地叮嘱:不能玩水呀,玩水衣服全湿了,要感冒的。在屋内看书的妈妈不知咋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有一股不明的阴暗。对于奶奶的训话和丫丫的行为感到有点烦躁。当丫丫再一次从厕所出来的时候,没等奶奶发话,妈妈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扯起丫丫的手板就用力地啪啪两下……—选自《丫丫妈日记》

迷茫派

网友恬恬妈

关于打不打孩子我现在也有些无所适从。原本我是主张不打孩子的,因为这手一下去就会伤了孩子的感情,可是有时孩子也实在是太调皮不听话。就拿我家恬恬来说吧,小家伙脾气倔,性子急,动不动就爱大吼大叫,看电视不准旁人出声,吃饭三请四叫仍然不到。您要跟她讲道理,摆事实,嘿!人家就把小耳朵捂着,头不停地摇,一次,二次,妈妈、爸爸的耐心也就到了极限,这手也就下来了……

网友秋怡

打孩子真的很难说清楚,我觉得大家好像都很开明,都不会乱打孩子。可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烦的时候,平时我也不打孩子,可心烦时就很冲动,孩子有一点小问题便会发很大的火,这可怎么办?

网友点点妈

我家点点23个月了,大部分时间比较讲理,可前几天半夜,她非要吃核桃,不给吃就哭,什么着儿都使了,就是不听话。我气极了,给她屁股两下,才不哭了。我抱着她跟她解释半天为什么打她。这两天她自己玩时,嘴里总说:“你不听话,打你屁股!”有时还跑过来打我一下,跟我说:“你不听话,打你!”各位是否认为这是她挨打的后遗症?可不打,我又该拿她如何?

主打派

网友佳佳妈

我觉得孩子可以打,但不能随便打。在孩子老是犯同一种错误或是非常不应该的错误的时候,我就会动手,目的是让她记忆深刻,让她明白有些事情是不可以随心所欲的。但对于比较乖巧、比较内向的孩子,我觉得还是不打为好。

网友阿文妈

阿文刚刚2岁半。当阿文无缘无故地使劲打人的时候,就会挨妈妈打。他怎样打别人,妈妈就怎样打他,让他也感到疼。“你疼不疼?”“疼!”“你打了姥姥,姥姥也很疼的。”然后阿文就会说:“我以后不打人了,我改了。”

不打派

网友遥遥妈妈

我以为孩子不能轻易打,打多了就皮了,不好管了。作为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小孩有时候很可怜,他们力量弱小,不能与大人抗衡,还必须要听大人的摆布,有时候做点出格的事情也是难免,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讲,这也是孩子长大的表现。

网友洋兔妈

现在的时代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刺激,更多的思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尊严,哪怕是小小孩。所以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很糟糕的。

网友婧婧妈

总在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打孩子不如打自己。

网友wang孩子还小,正处在信任与不信任(0~1岁)和自主与羞怯、怀疑(2~3岁)的阶段,正是和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的时期。如果打了的话,会影响将来孩子和你的感情。孩子不能太放纵,但绝对不能打。

网友任baby

为了防止情急之下打孩子,父母平时就应该教给宝宝最基本的原则和底线,不要以孩子小为理由,其实宝宝能听进去的。网友jiawei_tt像上述情况,我觉得丫丫不应该挨打。我个人认为,有可能是那天天气不好,没有人可以陪丫丫玩,丫丫感到无聊,于是做出一些出轨的行动来吸引妈妈或是奶奶的注意。做妈妈的此时应该放下手中事(看书),好好地陪丫丫说说话,和她一起玩她以前最为感兴趣的玩具来转移她的注意力。等她心情好的时候再问她为什么先尿尿再叫奶奶,我想此时孩子会告诉你的。

网友雪扬

不打不打绝不打,他多娇弱,他多无助,他多可爱,他多,多多多多好呀。你忘了他在你怀里缩成小小的一团,嘟着小嘴无比信赖地酣睡……别打他。

网友紫水晶

我的孩子快3岁了,我和她的爸爸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甚至回忆自己的孩提时代。孩子爱玩水玩沙子,把衣服弄脏了,那我们有没有玩起来忘形的时候呢?孩子尿床了,那我们有没有失手把水撒掉的经历呢?孩子不听话,那我们的话都合理么?

网友sy

篇5:该不该陪孩子写作业?

该不该陪孩子写作业?这是个让很多家长头痛的问题。

反对陪孩子写作业的人会说: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相当于变成了一个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被监视的,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陪孩子写作业其实是对孩子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赞成陪孩子写作业的人会说:

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呢?

这两种说法听起来都有道理,那么作为家长,我究竟该怎么做呢?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一定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陪不陪孩子写作业只是一个手段,关键是弄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孩子目前是一二年级,正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或者孩子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这个时候,我们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这个目的出发,家长就应该选择陪孩子写作业。

因为没有家长引导,孩子的学习习惯会养成得比较慢,甚至养成坏习惯。与其日后花更多的时间弥补或修正,不如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助孩子一臂之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下面这几个习惯需要着重进行培养:

1、培养固定时间做作业的习惯。

2、培养孩子每天复习、作业、预习的学习顺序。写作业之前进行复习,不仅能极大提高作业的效率,还能及时地巩固当天学习的内容。

3、规定写作业的时间。家长要每天结合作业内容,和孩子一起估算一下作业时间。一项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的`作业,可给20分钟时间。如果孩子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原因,是作业量超出预估,试题太难,还是磨蹭,浪费了不该浪费的时间。

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如果说好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玩,就一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千万不要在孩子快速完成了学校的任务之后,又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如果你真的觉得孩子需要补充的话,就提前跟孩子讲清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

4、整理错题的习惯,从小就培养孩子重视错题的意识,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对孩子初高中的学习会有极大的帮助。

5、专注的习惯。帮助孩子排除干扰,比如书桌上不能留多余的小玩意,只保留必需的学习用品,避免孩子分散注意力。

刚刚我们讲的,是当孩子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的时候,我们陪孩子写作业,帮助他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但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这时候,我们的核心目的就变成了: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这个目的出发,家长就不应该陪孩子写作业。家长不再过问细节,只要在他偶尔犯懒的时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他,在他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时跟他一起寻找方法,这样就足够了。

篇6:家长该不该让孩子上网

作 者:

调查形式:访谈,观查,问卷法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据中国青年报4月25日报道,11岁的晓冰最近很难过,因为她的父亲母亲不让她自己上网,她和父母为此争执了好几次。晓冰的父亲是位大学教师,已经有4年“网龄”。他说,我不是一个思想僵化的人,孩子上网还是我引导的,但网络太复杂了,鼠标一点,不知道蹦出来啥

近两年,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部门研究的重点课题。网络,可以让我们纵观世界、了解全球,可以使我们能够轻松地查阅所需资料,也能很廉价地使我们和远离的亲朋好友联系。上网,成为摆在青少年面前的双刃剑,人们在感叹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在关注这样的问题:家长该不该让孩子上网?

人们对于是否应该给孩子上网自主权的问题一直争执不下。他们认为:

青少年上网,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可以开阔视野。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如果不知道别人在干什么,就容易孤芳自赏,患上“自闭症”。上网之后,视野开阔了。

第二、可以对外交流。中国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因特网,我们的青少年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

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中国的教育正逐渐走出培养整齐划一的人才误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是一个提供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青少年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第四、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学业。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合当今的.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但是,青少年上网的弊端也是有的,而且有时显得非常突出。

第一、上瘾问题。上瘾不用怕。因特网将来必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会因为天天要吃饭而认为这是一种“瘾”,说要把饭戒掉。上网也一样。但是,正如吃饭不能暴饮暴食一样,上网也要有节制。

第二、部分不健康网站问题。因特网上有一些宣传黄色、暴力等内容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三、荒废学业问题。青少年自控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

篇7:该不该跟孩子讨价还价?

明明说好除了水果和面包之外不能买其他东西,结果却是依照妈妈的喜好与判断来决定买或不买。若平时家中习惯存放一、两包口香糖随时可食用,那麽,让孩子清楚了解买口香糖是为家里补货用的,就不容易引起混淆和疑惑。

此外,既然约定好今天不买额外的东西,又提到「改天到百货公司买好一点的」,岂不是自找麻烦?如果女儿发现货架上有跟百货公司卖的同款商品而且价格更实惠,那麽今天到底要不要买给她呢?

记得还有一位妈妈,为了牙齿健康之故,平常管制儿子吃糖甚严。孩子生日当天收到一大盒糖果的礼物,妈妈知道必得放宽规定,於是找来儿子商量一天吃几颗糖果比较恰当。五岁多的小男孩想了想,开口说:「我一天吃三颗就好了」,妈妈马上回应:「那你一天吃两颗好了。」儿子没再说什麽就接受了妈妈的规定,因此妈妈觉得这是一次圆满的互动。

事实上,孩子提出一天吃三颗已经自律甚严,但即使孩子的要求合理,许多父母仍然习惯和孩子讨价还价,最终虽然顺了父母的意,却让孩子产生「自己做的决定永远不够好」的自我概念,无法增长孩子的信心。我当下问这位妈妈:「如果儿子说一天两颗就好,你会不会说一天吃一颗好了;如果孩子说只要一颗就好,你要不要考虑乾脆叫他不要吃好了?」这位妈妈当场哈哈大笑,也对於自己的威权有所觉察。

管教孩子时先想清楚合理的行为底线,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在这个范围内,父母不只应该痛快的答应,更要为孩子的自我节制喝采;如果孩子的要求超过合理的范围,就需要说明底线在哪里,并且温和而坚定的执行;如果孩子的要求让我们发现自己原来规范并不合理,那麽,就清楚的告诉孩子修正的理由。凡此种种都能够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讲道理、重民主的个体。

篇8:孩子该不该打虫

例1小鹏是一个3岁

的男孩,经常会肚子剧烈疼痛,面部有虫斑,连续打虫子也没有缓解,检查虫卵也没有发现寄生虫。我认为可能是过敏引起,经过抽血化验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给予抗过敏和忌食牛奶后,肚子疼和虫斑消失。

例2小童是一个5岁的女孩,

面黄肌瘦,还经常说尿道口疼、痒,经常挠抓,外阴部有明显的抓痕。我让家长晚上3、4点的时候用透明胶布粘贴肛门周围,每隔30分钟一次,两个晚上后家长就发现透明胶上有小的虫子。外阴瘙痒也是蛲虫性外阴炎。打虫子以后疼痛次数减少,程度也缓解,经过两周治疗,症状完全消失。

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有两种,一种是蛔虫,一种是蛲虫

蛔虫要不要打

蛔虫卵通过污染手或食物经口进人肠道仅几小时内孵育的幼虫即破壳而出,很快钻入肠黏膜,沿淋巴管和血管经肝和心脏到达肺,再沿气管逆行到咽喉,幼虫在那里再次被吞入,经胃、小肠长途跋涉后,幼虫发育为成虫。

如何知道孩子肚里有“虫子”?

孩子常嘁肚子痛,尤以脐周部位为多,揉按后可缓解;孩子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在孩子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有细小灰白色鳞屑即俗称“虫斑”,无明显原因,孩子的皮肤常反复出现“风疙瘩”;孩子吃得多且好饥饿,爱吃零食,吃得多也总胖不起来:如果孩子出现以上问题,先要就医,请医生确诊(医生通常会化验宝宝大便)。如果是蛔虫感染,再服用驱虫药物。目前用于驱虫的药物主要有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及驱蛔灵等,注意2岁以下儿童应禁用驱虫药。

蛔虫的防御: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不吮手指,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蛲虫要不要打

蛲虫又叫小线虫,当夜间睡觉时,它从孩子的肛门里爬出来产卵,这些卵可能污染手、衣服、床具。然后通过手直接或者间接再次感染。

如何知道孩子肛门有蛲虫?

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夜间尤甚,影响睡眠,由于奇痒抓破后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

消化道症状:可引起食欲减退、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精神症状: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孩子夜惊咬指等。

其他症状:由于蛲虫的异位寄生所引起,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

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后,经医生确诊,可使用肠虫清片,2岁以上儿童服2片。

蛲虫的防御:除了注意个人卫生以外,得蛲虫病的孩子,晚上睡觉要用布包上手,穿上满裆裤,使孩子的手不能接触肛门。防止再次传染。孩子的内衣裤要每天换,换下后用开水烫,或用有消毒作用的洗衣液清洗。被褥也要常晒。每次晒五六个小时。

许鹏飞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西医双学士。毕业后一直致力于小儿呼吸系统和变态反应(过敏反应)疾病的研究和治疗。特别是在鼻炎,过敏、哮喘,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篇9:该不该为孩子报兴趣班?

为孩子报兴趣班的热潮由来已久。“兴趣”当真是孩子的意愿吗?我不敢妄论,只是从一个八岁女孩的日记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什么。她这样写道:“我很喜欢画画,可妈妈偏让我学英语,老师,你帮我劝劝我妈妈,让她同意我继续学画画不学英语好不好?”我与小女孩的.母亲沟通过,很委婉地道出了孩子的心声。后来我为这个酷爱画画的学生争取了几次参赛机会,她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她母亲很欣慰。

孩子选不选兴趣班,关键在学有余力,兴趣为先。家长不可一味盲从,让所谓的“特长”教育替代了孩子所有的快乐时光,用“减负”的呼声唤来“兴趣”的重担。对一名孩子来说是不存在“应不应该”报兴趣班这个问题的,从教育的角度讲“兴趣班”只是一个培养孩子“特长”的资源。家长和孩子有权利选择利用或是不利用这个资源。如果孩子在符合其兴趣和愿望的情况下去报名,这个兴趣班就上得有意义。关键是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孩子,我们有没有关注他的意愿,有没有提供给他一个可让他选择的环境。老师与家长要作好引导作用,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兴趣,让孩子更积极地享受生活,热爱生活。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谁,请不要束缚孩子童年的兴趣与快乐!

篇10:孩子被欺负该不该鼓励她还手?

周末的时候三个小朋友和佳宝在小区里的健身广场玩,和谐地玩了一个多小时后突然听到一个小朋友大声的说:让你推我,然后速度的把另一个男孩推倒在地,之后被拉开了,由于后来被推倒的男孩手着地的时候擦破皮了,这个男孩的妈 妈一看马上对着另一个妈 妈说了你儿子怎么这样,接着就吵得不可开交,孩子在一边也没顾上,我带着受伤的小男孩去了社康处理了一下,其间小男孩对我说,其实当时我想对他道歉,只是还没来得及说,而且我不喜欢妈 妈和别人吵架,这是孩子对妈 妈多么直接的表达啊!孩子与孩子的世界,自有她们相处的方法,事情发生的时候过多和过早的介入会适得其反,一如孩子提出的同一个问题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给与她们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孩子的眼里其实很简单,如果这两个妈 妈稍微耐心的等待一下,可能也不是这种结果。

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难免会有冲突,我们不应该介入太多,将更多的主动权给与她们,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爱、一种鼓动励,但是可以告诉孩子当危险到来时尽量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孩子被欺负该不该鼓励她们还手这不仅仅是个表面问题,问题背后代表的内容是我们要帮助孩子去做到的一些事和给与孩子好的性格,比如社交、礼仪,平时相处的时候要以身作则,多说礼貌用语,学会感恩、爱与被爱;亲子阅读也不能少,在故事中学会和别的小朋友相处,有了冲突能宽容待人和事;日常生活中多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鼓励孩子还手与否其实是个品德教育的问题,只要孩子平时吸收的正能量多,至于该不该还手、什么情况下能还手?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她们自己就能处理。

篇11:家长该不该没收孩子压岁钱?

春节刚过,不少孩子开始统计自己春节期间收到的“压岁钱”。这笔可观的“收入”让孩子们欢呼雀跃的同时,却令不少家长犯难――是收归“家”有,还是下放财权?如何用好“压岁钱”,已成为家长、孩子和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理财专家提醒,家长不要全额“没收”孩子的压岁钱,将压岁钱专款专用,同时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用压岁钱为孩子买保险

随着“压岁钱”的数目年年攀升,孩子们在春节期间得到的压岁钱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孩子们也由此一下子变成“小富翁”,不看紧点乱花怎么办?记者也了解到,不少高年级孩子收到“压岁钱”后,要么整天泡在网吧打游戏,荒废学业;要么逛街购物扮靓,浪费学习时间。

深圳发展银行城南支行理财专家许晓媛建议,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理财规划,使压岁钱、过节费、零花钱成为其个人理财的起点。为孩子投保,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和潜在风险,主要包括大额教育金支出、疾病和意外伤害支出。至于养老金之类的终身保障可以暂缓考虑,要把钱用在刀刃上,优先解决教育和医疗这些最紧迫的问题。

友邦资深经理周晖也认为,提前为孩子做一个财务规划和安排显得非常必要,及早在家庭中建立教育基金已成为家庭理财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不妨利用保险这个“成长规划师”和“设计师”,为孩子建立一份长期教育保障计划,以便于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和保证孩子顺利成长。因此用压岁钱给孩子买上一份保险也是不错的选择。

少儿保险可适情选择

目前,少儿保险分为保障型和教育型两大类。保障型少儿险主要解决少儿的医疗问题,同时也提供意外保障。教育型少儿险主要是为子女准备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金。如中国人寿的美满一生储蓄型产品,交费三年,家长每年就可以从人寿为孩子领取一笔关爱年金,一直领取到孩子74周岁。同时,在孩子75周岁时还可以领取关爱年金的.100倍作为孩子的养老金。中国人寿还推出英才少儿和鸿运少儿等教育储蓄保险。另外,在购买教育型保险产品的同时,为孩子买一份康宁系列健康保险,也成为很多家长的选择。

教育储蓄可适当投资

刘先生的儿子今年上小学5年级,他从去年开始就给儿子在恒丰银行开立了教育储蓄专户,把儿子每年的压岁钱都存到这个教育储蓄专户中去,一直到2万元的上限。教育储蓄是一种零存整取的定期储蓄存款,只要家里有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开立。存期分为1年、3年、6年。可一次性存入,也可以分次存入或按月存入,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

篇12:孩子上中学该不该住校

孩子该不该请家教?如何给孩子请家教?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把自家的孩子毁掉的。给不给孩子请教教,需因人而异。

就我的经验而言,如果孩子在班上的成绩始终处于上游水平,那就属于优秀孩子,完全不用请家教的,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鼓励孩子继续保持。优秀的孩子通常学习自觉性好,家长可以多花点心思,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给孩子安排好伙食。学习好的孩子,大脑营养要跟上,脑力劳动要消耗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

在小学阶段,对优秀的学生而言,课堂上的知识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需要在征求孩子意见基础上,给孩子报课外学习班。

我在小学三年级给女儿报的有钢琴班、语文班、奥数班。语文班女儿学了一年,她自己觉得没有意思,就退了。

奥数女儿学了三年,结果女儿 在2002年成都市第七届小学数学竞赛六年级组获得二等奖,2003年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中国数学会举办),再加上小学六年被评为锦江区三好学生,凭这三张奖状,女儿进了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七中初中部)。这为女儿最终进入清华奠定了基础。

对于成绩在班上中等的孩子,父母要特别注意了。建议从一下方面着手:

1、对孩子学习习惯进行规范

孩子成绩不是太差,及时规范孩子的学习习惯,孩子压力不是很

大。

2、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奖赏和惩罚。

严格控制孩子的物欲,孩子一旦有进步,就赞许,就从内心地表现出喜悦来,物质奖励是次要的;要让孩子知道,他努力学习有进步,是对父母最好的安慰和报答;他学习不用心,可以适当降低他的生活水准,剥夺他的物质享受。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检查后属于智力有问题,那就别降低他的生活水准了,只要他尽力就好啦,就不能在学习上对他要求过高,希望过高了。

我女儿大概初一的时候,曾经有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因为女儿在学习上不用心不听话,我大幅度降低女儿的“生活水平”做了三件事情:别吃肉,早上别喝牛奶,洗澡别用香皂用肥皂。我义正言辞告诉女儿:“你这样不用心的孩子,爸爸没有心思给你提供像样的物质生活的,你就只配过叫花子生活。”尽管这样惩罚女儿我的心非常痛,晚上会偷偷躲在房间里落泪,但是,为了女儿一辈子的幸福,我不能做任何让步。这三件事情对女儿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然而对她心灵震荡是巨大的。女儿终于做了让步,学习又入正轨了。

我通过对女儿倾尽全力的关爱和严格的管教,让女儿知道了她只有好好学习,她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才能给爸爸带来快乐。

关键是,家长要做有心人,及时发现问题,即使想法纠正。小学我女儿一个同班同学,也是单亲家庭,是和母亲一起生活。她母亲大概觉得因为单亲家庭亏欠了女儿,所以一味宠爱管教不力,到初中后,孩子成天和母亲打架吵架,完全没办法管教了。后来这孩

子高中毕业没有,她母亲不说,邻居更不好意思问了。

溺爱的悲剧!!

3、建议不要忙着请家教

中等成绩的孩子,只要努力,是可以追上来的。

我之所以反对请家教,是因为太多的孩子请家教后,上课更不用心了,觉得反正有家教做后盾。就我观察,请教教的,绝大部分最终效果都不好。请家教极其容易让孩子养成上课不专心的坏习惯,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4、要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

一定要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是关系他自己一辈子的幸福,不好好学习,父母是救不了他的。

当然,也有这样的父母,已经给孩子买了几套房子啦,还给孩子买了几套社保医保啦,只等孩子20岁就可以领养老金啦。你是怎样安排你的孩子的未来的,你怎么指望他能努力学习考一流大学呢?

我女儿小时,偶尔有不听话的时候。我会非常严肃告诉她:“既然不想好好学习,以后不想从事白领、金领工作,爸爸也就不为难你了。明天爸爸就给你买一副背篼和火钳,你就去捡破烂卖钱为生好了。爸爸给你买最高档的不锈钢的背篼和火钳,也算对得起你了;因为风吹日晒,爸爸再给你买顶草帽给你顶在头上,买个塑料围裙围在腰上,买双雨鞋也不怕踩烂泥浆了,好不好?”

即使是小学的孩子,也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很多,你给他摆事实讲道理,他会做出比较做出选择的。

问题是现在的父母太溺爱孩子了,只觉得孩子小啊小啊,不沟通、不交流,不管教,上了高中孩子性格就基本定型了,这时发现成了歪脖子树,再想板直,晚了。

对于中下等的学生,是不是请家教,也要具体分析。

小学阶段,没有必要请家教。

成绩不好,只要是学习习惯不好。家长多管教,多和老师沟通,严格按照老师的吩咐规范孩子;你如果不愿意规范孩子,生怕孩子委屈了受气了,请100个家教也白搭,最终反而害了孩子。只要孩子学习习惯规范了,成绩就可以慢慢跟上了。

初中、高中阶段,孩子成绩下游水平,家长要做认真分析。如果孩子的确是智力问题,孩子本身学习态度是认真的,家长可以给孩子请家教,尽做父母的心意和责任。

如果是因为调皮,就不能随便给孩子请家教,否则,孩子更没法管教了。多管教、多做思想工作,要孩子自己着急了希望把学习赶上去,这个时候请家教,才有效果的。

事实上,如果高二高三了,孩子聪明就是调皮学习不好,盲目请家教,多半是安慰家长自己而已,不如转个水平差一点的学校,孩子也许在班上成绩可以算是中等了,自信心有了,也许对学习反而有利。

也是一个我女儿的小学同学,学习也踏实,成绩本来是中游水平,小学升初中时候,如果她去二流学校,可以进尖子班;结果她父母走关系交一大笔议价费进了七中普通班,结果成绩一直属于下游,父母一直请家教,花钱不少,效果不大,最后勉强上了二本线。如果当初

上二流学校的尖子班,上一本线肯定没有问题的。

所以,盲目崇拜家教,遗患无穷。

别相信家教,家教只是传说…

HGY

2013

篇13:该不该给孩子零花钱、怎么给?

闺女从今年开始,特别执着想拥有自己的零花钱。往年的压岁钱都不看,直接给我,今年单独挑出来和我说要自己存起来,还缠着我给她买了个小钱包,结果去小伙伴家里还忘记拿回来了,碎碎念了好几回最后自己用纸做了个小钱包,将她所有的“财产”都放进去了。呃,这是小财迷的节奏吧吗

零花钱,平时上超市的时候找零的钱如果闺女要求了,我都会给,还有每次家里卖废品的钱都归她管,拿回去后都存到小猪储钱罐里了,每年都倒腾出来好几次,然后换成纸币用来给她买书、买玩具、买她自己中意的东西,正儿八经的给零花钱是今年她向我提了好几次再和她商量约定好后给才给了。我先给她一百元,面额有50元、20元、10元、5元、1元、一角、五角,放在一个小盒子里,附带的还有一本小本子和一支铅笔,每次从里面支取钱写上日期和用途,也可以写上当天花钱的感想,不会写的就用拼音代替,本子里的内容一个星期和我分享一次,从中感觉到有偏差的地方加以引导,渐渐的两个星期再分享一次,渐渐的一个月再分享一次、

其实我一直觉得不用太早给孩子零花钱,但是如果孩子明确提出来了,也需要重视,有方法的去满足,虽然可能会出现孩子与孩子这间互相攀比、花钱没概念、大手大脚、乱买零食这样那样的问题,可并不能因为这些原因而剥夺孩子的权利,这也是培养孩子自立的机会,还可以帮助她认识钱的概念、付出的美德。换个角度仔细想一想,对于是否给孩子零花钱就不会再那么的纠结了!

篇14:孩子上中学该不该住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话题是无处不在的。但是,若你的教育观不正确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很讲究一套正确的教育方法的。家庭教育,是家长永远学不完的教材。那么,在教育的过程中,那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呢?

1

家长应该做的

1需要心平气和的教育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都比较心急,但是,过渡着急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反而,家长心平气和的跟孩子交流,反而对孩子的教育是有帮助的。而且这样子孩子更容易与家长交流。

2观察孩子情感需求

孩子也是一个有情感意识的人,他很希望得到尊重,也非常渴望能让家长多陪陪自己。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去照顾还自己的情感需要。不要因为自己的原因做出错误的教育,不要因为自己的疏忽对孩子的教育。

3教育孩子需要统一意见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意见不统一,一个人保护孩子,一个人教训孩子,反而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了负面的影响。只有两个人在教育上是站在同一个战线的`,这样子才能使得孩子取得进步。

4有针对性教育孩子

教育需要有针对性,不要总是把陈年旧事翻出来说,我们身为父母,一定要就事论事的道理,这样子才能教导好孩子。

2

家长不应该做

不要经常骂孩子

经常打骂孩子,不仅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身为父母一定要采取文明教育的方法。

不要互相矛盾的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互相矛盾,这不仅不能教育好孩子,还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和睦。

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

即使你的工作压力很大,即使你很不开心,但是,不要把这些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这样会给孩子留下很大的阴影和伤害的。

上一篇:十九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安保承诺书下一篇:满分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