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

2024-06-25

文献信息(精选8篇)

篇1:文献信息

《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检索课题选

以下所列检索课题供学生在完成检索练习时参考,学生尽量依据所学专业选择检索课题,但课题名称可以根据学生意愿进行适当改动。检索时根据课题检索情报、信息,检索到的内容须与课题相关,否则实习成绩不能通过。

一旅游酒店方向课题

会展经济与酒店发展关系研究---以南宁为例

百色市酒店员工培训开发研究

酒店企业文化研究---以百色市为例

酒店分销渠道策略研究

百色市餐饮业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论百色市酒店人才流失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研究

星级酒店的地域特色研究

百色市右江区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以百色市红城旅行社为例

绿色营销策略在酒店中的应用研究—以×××酒店为例

民族文化主题酒店开发研究-以广西壮族文化酒店开发为例 基于旅游形象提升的酒店营销策划-以百色市为例

百色市星级酒店员工流失成因及对策研究

酒店业大学生员工心理契约与忠诚度研究

百色市红色主题酒店的开发研究

星级酒店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

低碳经济视觉下南宁市酒店业发展研究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及利用研究——以桂平西山为例

百色乡村旅游的品牌创建研究

体验式营销在星级酒店客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某某酒店为例 星级酒店网络营销的战略研究——以百色市星级酒店为例

柳州星级酒店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Hgs 第 1 页 2013/4/13

百色市星级酒店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广西经济型酒店品牌发展策略研究-以柳州为例

东莞新锦记度假山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制度研究

论大学生旅游消费现状及市场开发管理策略

民族文化在主题酒店中的发展与研究——以百色市为例

酒店服务人员观念转变研究

论餐饮连锁加盟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以XXX餐饮为例

百色市酒店基层员工培训对酒店业发展研究

提高百色市右江区农家乐旅游食宿接待水平的对策研究

凌云县酒店业发展对策研究

经济型酒店在百色市酒店业发展中的的作用

民族地区特色餐饮开发研究——以百色市为例

百色市度假型酒店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澄碧湖沿线的酒店为例南宁经济型酒店的人才需求探究

主题酒店在百色酒店业中发展研究

提升高星级酒店餐饮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以百色右江区为例

百色探险旅游研究

百色右江区旅行社导游人才管理分析

百色酒店业员工流失分析

经济型酒店提高顾客忠诚度研究

百色壮族饮食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柳州饭店竞争力提升研究

论情感营销在酒店中的应用研究——以如家便捷酒店为例

百色导游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自驾游带动百色旅游业新发展研究

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北流勾漏洞为例

EPA在后发展地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百色市为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宾阳县炮龙节为例

崇左市边境旅游发展研究

桂林市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以榕江镇为例

星级酒店员工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大连为例

二、旅游管理方向课题

宾阳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南宁市主题公园创建模式探析

北海市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广西滨海旅游区域合作研究

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及利用研究

百色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百色市少数民族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模式研究

论个性化服务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民族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以黑衣壮村寨吞力屯为例 民族文化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研究-以黑衣壮村寨吞力屯为例 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百色大王岭为例

桂林佛教文化旅游开发

柳州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提升研究---以百色红色旅游为例

凌云茶文化旅游品牌创建研究

古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

基于壮文化视觉下靖西旅游商品开发研究

柳州市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广西工业旅游开发研究——以南宁明阳工业园区为例

论大学生旅游消费现状及市场开发管理策略

百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北海滨海旅游整体开发研究

百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百色市少数民族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那坡黑衣壮为例 百色市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百色市红色旅游发展研究

融水苗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研究——以百色市隆林县为例

河池盘阳河流域度假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提升研究——以广西桂平市为例

论百色市生态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

桂林花坪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百色市旅游购物市场研究

百色边境旅游开发研究

百色民俗旅游开发----以凌云县为例

节庆活动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的研究——以梧州宝石节为例

节庆活动对城市发展旅游业的研究-以柳州水上狂欢节为例

边远地区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探讨--以贵州织金县为例

钦州市滨海旅游发展研究--以三娘湾为例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北海市滨海休闲旅游发展研究

忻城县土司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百色市边境旅游发展研究

桂林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

百色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田林北路壮剧文化艺术节为例 百色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研究

百色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策略与研究——以布洛陀文化旅游节为例 百色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以那坡为例

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侗族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钦州坭兴陶的传承与开发研究

侗族山歌的保护与开发——以广西三江县侗族大歌为例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广西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黄姚古镇为例

三、工程管理和旅游管理课题

1、中东局势对中国旅游的影响

2、关于旅游发展的回顾和设想

3、论中美贸易争端

4、大型构件起重吊架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

5、信息产业经济化发展

6、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7、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建造

8、世界局势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9、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10、如何发展中国海上旅游业

11、中国导游人员的培训与教育问题

12、网络信息的组织与管理

13、数据库的维护技术

14、如何利用互联网研究信息传播与利用

15、建筑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16、大学生心理问题

17、电子商务在线购物的创业研究

18、壮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

19、旅游安全及其法规问题探讨

20、提高建筑企业竞争能力的根本途径分析

21、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财务审计

22、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战略

23、我国旅游政策与法规的构建

24、房地产开发中融资市场化问题

25、信息技术对旅行社业务的影响及应用

26、城市给水系统优化策略

27、可拓学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28、生态建筑学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

29、建筑与风水的关系

30、结构用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现状

31、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综述

32、国外(美国等国家的)工程管理及其现状和未来趋势

33、建设过程之间的界面管理

34、工程项目全寿命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篇2:文献信息

(案例分析2)

班级姓名学号 111

1丁一汇院士介绍

一、生平介绍

丁一汇,出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兼国家海洋预报总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一些高校兼职教授,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京大学客座教授;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执行理事,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际气候杂志编委,中国气象学会与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2001年至今,担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影响、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二、主要研究领域

丁一汇长期从事季风动力学、灾害性天气以及候变化研究工作。多次参与和主持国家和部门级重大攻关和研究项目,为推动中国的气象业务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在气候变化、亚洲季风以及中国的灾害性天气气候方面做出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研究成果。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中国科技部攀登项目“南海季风试验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研究”(项目专家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中国主要旱涝事件的研究”(专题负责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百年气候变化与模式预测”(课题负责人)。

三、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

1Email:bgt@cae.cn

四、主要事迹和科研成果 多次参与和主持国家和部门级重大攻关和研究项目,为推动我国的气象业务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在气候变化、亚洲季风以及中国的灾害性天气方面做出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在许多国际活动与组织中做出重要贡献,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主持领导并参与国家气候中心的建设,经7年努力,国家气候中心目前已建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气候预测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中国气候监测、预测、评估和服务的综合业务系统,每年为国家提供月、季、年预报结果。

五、近期主要科研项目

中国科技部攀登项目“南海季风试验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研究”(项目专家领导小组副组长和课题负责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中国主要旱涝事件的研究”(专题负责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近百年气候变化与模式预测”(课题负责人)。

六、研究成果选列 已出版中英文专著9本,主编专集11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7篇,其中22篇论文被SCI收录,33篇论文被SCI刊物引用122次,国内核心刊物引用330余次。被中国科学技术情报中心评为1997年被引用最多的前20名国内科技工作者之

一。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4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曾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四项,部委级奖十一项,其中:

《中国卫星气象学研究》,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五);《东亚季风研究》,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中国暴雨的研究》,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二);《西太平洋台风形成和结构问题的研究》,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暴雨科学、业务试验和天气动力学研究》,1997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北京地区短时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1998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西太平洋台风概论》,1980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高等天气学》 丁一汇 编著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

1《天气动力学中的诊断分析方法》 丁一汇 编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4《环境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挑战》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3.12《亚洲季风》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 199

4《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中尺度天气和动力学研究 A set of softwares for mesoscale diagnosis and analysis》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6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 Onset and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ocean》 丁一汇 主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9

《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 丁一汇 编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200

3《高等天气学 Advanced Synoptic Meteorology》 丁一汇 编著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200

5七、利用SCI等评价体系评价

八、检索过程和数据来源

通过搜索引擎百度()搜索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中找到了所有院士的名单,排除和筛选确定了丁一汇院士,通过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搜索到了丁一汇院士的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85368.htm),从中摘取资料。

篇3:文献的网络信息检索简述

1 文献的类型

1.1 图书

国家标准对图书的定义是:“以印刷方式单本刊行的出版物。”国际上通常把48页以上, 不定期出版的印刷品称为图书。

1.2 期刊

定期或者有不规律时间间隔的具有连续性质的出版刊物, 周期一般实在一年以内。

1.3 科技报告

关于某项科研成果的正式报告或研究过程中阶段性报告。它的特征:报告题目、责任者、研究单位、报告完成时间以及报告号。每一个独立的科学报告内容完整, 结果可靠, 对研究项目研究过程叙述详细具体, 技术专业且非常全面, 能够直接使用或者借鉴。科技报告还是单独成册, 有统一编号和标注可研究机构名称。能够体现以及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研究水平, 反映最新兴和尖端的科学成果, 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

1.4 会议中的文献

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要召开数以千计个学术会议。会议种类繁多, 因此伴随会议产生了数量巨大的文字材料。这是会议文献往往是科技信息发表传播的最前沿阵地, 各种一半以上的新科技成果和发明都在这些会议上最先面世的。这些会议文字材料会与图书、期刊、或者科技报告有重复出现的情况。

1.5 专利文献

这类文献主要指发明人在专利申请时所提交的对于专利本身概况的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不仅仅具备法律效应, 还对该专利的技术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是集可靠、实用和法律效应与一体的科技材料。

1.6 技术标准

这是为了规范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于科学技术使用的规范, 它能够体现整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政策、工艺和水平。也可是说是一种科学技术的信息来源。

1.7 政府文件

这类材料大部分是政策法规。有很强的约束力、政策性权威力。是政府为了某些特定科学技术的更好服务大众的行政文件。通过这些文件能够了解各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科技政策, 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1.8 毕业论文

这类文献是高等学府的学生为了领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时必须完成的作业。虽然不是很完整和详尽, 但还是有相当的创造性和独立性, 参考价值也是有的。

1.9 其他类型

除去上8种之外, 还有产品成品、技术档案、报纸、新闻播报、手绘稿等其它类型的文献。

2 文献检索的方法

2.1 直接法

直接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文献内容的检索, 例如百度、谷歌、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 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方便的一种检索文献方式, 但是因为信息量巨大, 效果一般。

2.2 追溯引文法

这是一种通过“引文”来追溯查找文献的方式。“引文”就是文献末尾所列的参考文献, 通过所用的参考文献来反向查找需要的文献。这样做就是用“引文”找“引文”, 获得的有关文献的信息越来越多, 通过信息最后抽丝剥茧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这种方式同样是因为信息量十分巨大, 造成效率低下。

2.3 综合法

这种方法就是将直接法和引文追溯法一起使用。即使用常规工具尽享检索, 又使用“引文”进行检索。

3 计算机检索的步骤

3.1 确定检索目标

确定该问题需要查找的文献类型、所属领域、地域范围和时间区域。通过以上这些信息你定相关需要查找的关键字, 这些关键字能够体现文献类型、所属领域、地域范围和发布时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查找内容的了解提炼出核心概念, 加入其中, 会使检索事半功倍。

3.2 选择数据库

根据以上的检索目标, 接下来就是确定检索所使用的数据库。在选择的过程中, 要根据要根据数据库的种类和内容进行筛选或者同时进行。例如, 常规检索就使用百度, 论文检索就使用万方数据库、期刊检索就使用维普数据库等等, 进行对症下药, 提高检索文献的效率。

3.3 上机检索

上机检索就是检索文献的实际操作过程。将检索目标输入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查找, 从而得出相关数据

3.4 评价信息

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情况和检索信息的内容通过各种方法, 例如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等对信息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评价结果来决定是否使用该信息。

3.5 利用信息

根据评价结果, 选取最优的信息, 进行分析、节选等方法来合理使用。

因特网上有海量的数据, 是信息的海洋,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仍感到缺乏真正需要的信息, 出现了数据丰富, 信息贫乏的问题。希望我以上的浅析能对给位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细荣.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07) .

篇4:文献信息

关键词:网络信息 大学生 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是由美国信息工业协会的会长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当时他对“信息素质”下的定义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在当时的图书馆界也开始对传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进行了反思,从而出现了一种叫做“批判的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动向。如Norris认为,作为信息检索的重要因素,要对资料、信息的选择和评价进行批判的思考。批判的思考使能动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兴趣。

1985年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丹佛校园的Auraria图书馆,从图书馆利用教育的领域对信息素质的定义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信息素质”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技能,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超越对个别信息的探索,不但能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和有效的处理,而且对其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评价能力,懂得图书馆不是唯一的信息源。

一、大学生要具有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类型的信息素质

通过网络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实际上,所有的重要的人类活动都包括在其中。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的角度出发,人们对已经存在于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进行了类型化和体系化研究,不同的分类方法就是由此而来。

(一)按所对应的非网络信息资源分:

1、图书馆馆藏目录 在Internet中,图书馆目录发展成为OPAC(Online Public Catalog),即联合公共目录检索系统。使用时人们通过图书馆目录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即统一联网地址,即可在自己的网络终端查询世界各地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的馆藏,完全冲破了以往利用图书馆的时空限制。

2、电子书刊 电子书刊指完全在网络环境下编辑、出版、传播的书刊,由于现有的信息技术为电子书刊的出版发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网络上的电子书刊的数量正急剧增加,从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科学出版和学术研究环境。

网络上的电子期刊在数量上多于电子书籍,与印刷期刊相比,电子期刊具有出版成本低、周期短、便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相互交流等特点。同时,电子期刊,尤其是在网络上编辑、出版、发行的专业电子期刊,其质量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

3、参考工具书 许多传统的和现代的参考工具书都已经进入了Internet,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牛津大词典》等,这些网络版参考工具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用户只需嵌入待查的词或词组,就可以对相关的定义和使用方法等进行查询。此外,用户还可以利用网上为数众多的“指南”、“名录”、“手册”、“索引”等。

4、数据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几百万种数据库在通过Internet直接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这些数据库的内容涉及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专业,除了Dialog,Medine等商业性的数据库外,大多数数据库都可以免费供用户使用。

5、其他类型的信息 除了上述几种类型的信息之外,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新闻组、用户组也成为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并成为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以上信息资源的类型来看,要使大学生能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则要求他们要有适应网络操作、网络查询等基本的信息素质能力。

(二)按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分:

1、非正式出版信息 如电子邮件、专题讨论小组和论坛、电子会议、电子布告新闻等。

2、非正式出版物 如从各类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企业和商业部门、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企业网址或主页上,我们可以查询从正式出版物系统所无法得到的信息。

3、正式出版物 通过万维网,用户可以查询到各种数据库、联机杂志、电子版工具书、报纸、专利等信息。

对于这样分类的信息资源,大学生要具备会区分重要信息资源和一般信息资源、正式信息资源和杂乱信息资源的基本素质。

(三)按网络信息资源的层次分:

1、指示信息 即一个信息单元的地址。如一个超文本链接(以URL表示)、数据库名、书目参考、特殊的关键词间联系等。

2、信息单元 可以指信息表达的最小信息单元,如文献中的某一行、某一段、某一章、一个目次、或一份统计表等。

3、文献 是相关信息单元的集合。如FTP文件、万维网网页、数据库的记录、电子邮件、信件、文章、照片等。文献有若干信息总单元以及一些特定的指示信息构成。

4、信息资源 指相互关联的文献集合,如一个数据库、一份杂志等。

5、信息系统 指一组相关的、经过标引和建立了交互参见的信息资源的集合。如一个虚拟的图书馆、一部百科全书等。

这样的分类是从简单指示信息到复杂的信息系统,一步一步逐渐加深。对于此种信息资源的分类,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较高的信息素质:既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理解、归纳能力,又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还要有较深的网络知识和外语水平。

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就要求大学生要具有方方面面的检索、运用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素质,否则,就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时代潮流。

二、大学生要具有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特点的信息素质

1、要具有适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巨大、增长迅速这一特点的信息素质

1995年1月,Lycos Crawler数据库中有200万个万维网页;1995年8月,Lycos已需要对507万个万维网页进行搜索;到1997年2月,Lycos不得不对34亿个万维网页进行跟踪。有人估计,因特网每天发布14万件新的信息,全网提供的信息总量逾20TB。所以,大学生要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这一特点,必须具备计算机检索、网络信息检索的技能。

2、要具有适应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一特点的信息素质

因特网已经成为当地信息存储与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网络信息资源包罗万象,覆盖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信息资源。在形式上,包括了文本、图像、声音、软件、数据库等,堪称多媒体、多语种、多类型信息的混合体。网络信息资源的这一特点,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运用各类搜索工具、媒体播放器等的技能。

3、要具有适应网络信息资源变化频繁、价值不一这一特点的信息素质

在因特网上,信息链接、信息内容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而且,由于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缺乏必要的质量和管理机制,信息质量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为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带来了不便。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这一特点,就要求大学生要具有分析、辨别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

4、要具有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结构复杂、分布广泛这一特点的信息素质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在数量的巨大、分布和传播范围的广泛、信息类型的多样及信息传递的快速方面,都超出了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方式。网络环境为信息资源管理制造了空前复杂的环境,只有把技术、经济、人文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才能带来真正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三、大学生在运用网络信息资源时,必须具备的信息素质

1、要了解、掌握和会运用搜索引擎的使用查找方法,熟悉Internet地址的组织方式。

2、要有一定的网络知识,熟悉常用的浏览器、常用站点的使用方法,可以解决网络中的一些基础的问题。

3、要会利用电子邮件这一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及时与亲朋好友、同学师长进行交流。

4、要會利用Internet上的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地查找、搜集自己所需的专业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杨丽,论信息素质[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4)。

2、张翔,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6)

3、邹志仁,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3)

篇5:文献信息检索心得

国贸102

学号:1004053211

王登峰

文献信息检索选修课就这样结束了。短短的八节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文献信息检索的知识和技巧。文献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 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通过学习知道了文献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零次文献是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形成正规载体的一种文献形式。主要特点是客观性和不成熟性。例如:笔记,书信等;一次文献(原始文献)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就是典型的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等。

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这一章节中对我的帮助最大。以前上网查资料,只知道单纯的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去查东西,简单的输入关键字或者关键词然后再翻网页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但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后知道搜索引擎是运用的布尔逻辑检索技术来实现搜索的,也就是通过逻辑与(AND)、逻辑或(OR)、逻辑非(NOT),邻接检索技术:(F)同字段邻接;(P)同自然段邻接;(S)同句;(nN)有间断无序邻接;(nW)有间断有序邻接。限制检索技术 +-。全文检索技术。在搜索东西的时候并不需要输入更多的字词,只需要简单的输入一些符号或字母就可以实现搜索,既简单有实用,方便了自己以后能够简单快速准确的搜索自己需要的内容。

而网络搜索引擎又知道了以前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Google》基本检索:(布尔检索功能),指定网域:利用site:xxxx.com,指定文件类型:filetype,双引号、连字号、斜线、问号、等号、省略号都可以作为短语的连接符号查找名言或专有名词,搜索的关键词包含在URL链接中:inurl,搜索的关键词包含在网页标题中:intitle,搜索的关键词包含在网页的“锚”中:inanchor: 或allinanchor,搜索所有链接到某个URL的网页:link.Google不区分英文字母的大小写,所有字母均作小写对待。通配符问题。Google对通配符的支持有限,只能用“*”代替单个字符,而且必须将检索词用引号引起来,如“以*治国”。搜索引擎忽略的字符与强制检索。Google对一些出现频率极高的英文单词,如“i”、“com”、“www”等,以及一些符号如 “.”等,作忽略处理。如果检索词中包含这些字符,必须进行强制检索,在这些字符前后用“+”,如“+www+的历史”,或用英文的引号。并且通过Google高级搜索可以更准确更快速的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可以通过所需字词或词组一个或多个字词来查找,也可以排除字词选择文件类型格式与语言,也可以选择网页更新的日期更可以选择关键字在网页内出现的位置。使自己搜索网页更加准确,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我是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的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难免需要查找一些商品的知识和一些国家的法律文献,而通过这些高级搜索设置可以使我能够更准确及时的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且以后在工作中肯定需要一些标准文献信息,而通过老师的讲解知道可以通过万方中文标准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标准网来查找这些更加权威的信息。

篇6:文献信息

[摘 要]本文试图梳理国内外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关系的相关文献,旨在促进企业披露更详尽的环境会计信息,更好地承担环境责任,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环境会计;企业价值;信息披露

目前国内学者大都将环境会计信息归于社会责任信息或自愿性信息,对其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但是社会责任信息和自愿性信息包含的内容太广泛,难以突出环境信息的作用。因此本文单独将环境会计信息梳理出来,分析其研究现状,研究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促进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动态

1.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涵的变迁

早在JerryG.Kreuze和GaleE.Newell就把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整理为:与企业有关的环境法规的简要介绍;企业现在和未来可能负担的环境责任与环境义务;与环境事故有关的详细信息;企业解决环境问题的计划或策略;环境责任对企业财务状况可能带来的影响。同年著名学者M.AliFekrat、CariaInclan、DavidPetroni从另一个层面阐述了环境会计信息包含的内容:会计和财务方面的信息;环境诉讼方面的信息;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其他方面的信息。Patten和Cho依据表述形式的不同将环境会计信息分为货币性环境会计信息和非货币性环境会计信息,并采用评分法,分别对环境敏感性和环境非敏感性行业关于两类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Susan和Hughes选取美国不同行业的51个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1992年和1993年的数据为例,采用情景分析法分析企业的会计年度报告。研究结果证实企业的类型对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在相关强制性政策影响下的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更充分,而没有强制性政策要求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相对不好。同年Hughes、Anderson和Golden研究发现:就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而言,由于重污染行业的特殊性,重污染类企业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方面显得尤为积极,其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要远大于其他行业。Ferguson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企业资本结构中的负债程度的加大,企业财务失败的风险将大大增加,企业为了增强股东和债权人的信任,会自愿提供更多环境方面的信息以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EngL.L和MakY.T在的实证研究中却发现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与企业负债状况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1.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Lanoie和Laplante()选取了加拿大1982-1991年有公诉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研究发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Marcus在研究中选取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2478个企业为样本,用TobinQ来衡量企业价值,以R&D强度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广告密度来衡量企业的曝光度,并收集其从1992年至20的指数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MarlenePlumle()选取环境敏感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质量与资本成本价值要素呈负相关关系,与现金流量价值要素呈正相关关系。Plumlee,Marshall&Brown()检验了企业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包括资本成本与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以及其所处行业对二者关系的影响。

2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动态

2.1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涵的变迁

陈薇(20XX)在总结以往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基础上,把环境会计信息分类为定性的环境会计信息以及定量的环境会计信息,并确定了定性和定量的信息需要披露的具体项目。刘磊、周星梅(20XX)基于政府监管的视角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研究,研究建议依据总量比重法和万元产值平均法,将企业的污染分为重、一般、轻三个层次,分别披露环境相关信息。宋子义(20XX)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投资信息、环境保护成本相关信息、非经常性及非正常性环保支出、环境负债、环境收入、会计政策的披露等内容。张洪英(20XX)认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环境财务信息及环境绩效信息,其中环境财务信息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等,环境绩效信息包括环境法规执行状况、环境质量状况、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状况等。

2.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何丽梅、李世明(20XX)以公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2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社会责任报告中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行业因素是影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众多行业类别中电力行业和采掘业等重污染行业比较重视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所披露的.信息比较全面详细,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对重污染行业在环境监管方面力度较大。卢馨、李建明(20XX)选取沪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企业规模、所有权性质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显著,就企业性质而言,国企更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刘江宏(20XX)等人以我国重污染行业部分上市公司到20披露的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年度报告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同时基于“绿色证券”的制度背景,研究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制度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年度报告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制度对两者关系影响显著,并得出结论:企业的经济业绩和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相关性不强。林晓华(20XX)以湖南省20至2009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与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即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越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但上市公司负债程度、发展能力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之间关系不显著。

2.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

陈国辉、韩海文(20XX)以A股17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价值效应进行研究,发现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可以向投资者传递更多信息,影响投资者决策,具有显著的短期价值效应;同时也具有降低资本成本的长期效应,有助于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价值,是实现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双赢的信息披露策略。马玉珍、袁翠翠(20XX)站在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公司治理三者关系的角度,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企业对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相关信息的披露还不能通过资本市场完全反映出来,我国在公司治理上仍存在问题。

3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评述

篇7:地方文献信息论

信息、能源和物质并称为当今社会的三大资源。信息作为一种资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方文献是人类社会文献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国家文献和历史文献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地方文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地方文献是信息资源,并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信息资源。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2、地方文献的涵义和特点

2.1 地方文献的涵义

目前我国学术界就地方文献的概念的认识还未达到一致的见解。杜定友先生早在1941年抗战期间就提出了被称为“广义”的地方文献的定义。即“地方文献是有关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的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等。”也有学者认为“地方文献是一个小区域内,从过去到现在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现象的文字、口述、器物等有关资料”,还有学者认为“地方文献反映一地方自然和社会各方面情况,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字和非文字记载”。骆伟教授从分析地方文献的特点入手,揭示了地方文献的本质属性,认为: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凡是在内容上涉及该区域并具一定价值的文献信息载体,均属地方文献。

2.2 地方文献的特点

2.2.1 地域性

地方文献是特定地区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的结合,它全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差异性,我们可以认为地方文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差异性、特殊性。地方文献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某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以及自然资源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为制定有关措施提供重要的情报资源。地域性是地方文献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它的文献所不具有的。在结合地区特殊情况上,地方文献有着其它文献所不具有的优势。

2.2.2 真实性

我们认为地方文献具有真实性或者说是客观性,是相对于一般“国史”、“正史”而言的。从总体上来看我们认为地方文献对各类地方现象、地方历史事件和地方历史人物的记载和描述比国史和正史要真实丰富。这是由于绝大部分地方文献属于当时当地人对当时当地的事情所作的直接描述。正所谓“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我们以宗谱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宗谱是一种专门记述宗祖世系的书籍。一般是同族人“自己写自己”,要通过同族众人的审查和认可,所以,它能真实地记录一地一族的世系情况。地方文献的这种相对真实性使人们在利用其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时候,能够更容易接近该地区的实际,能够减少由于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篇8: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研究

关键词: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基于网络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推进, 在目前档案文献信息服务中, 档案文献信息集成管理和服务已成为现代档案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多为集中式或分散式, 现在这两种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于用户的信息需求。用户希望可以通过“一站到位”的计算机界面, 获得动态的、在时间和空间上一致的面向主题的档案文献信息服务。

一、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的涵义

档案文献广泛性的形成领域和分散性管理特点, 加之管理体制的限制和物化存在方式, 简单实施集成服务是不现实、不经济的, 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扩大化的档案利用方式, 改变了通过实体了解内容, 是基于信息的信息集成服务, 以一种更快捷、更优越、更有效的方式实现档案文献的价值[1]。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是指基于集成理念和原则, 实现档案文献信息管理科学高效、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集成化、多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一种优化的信息服务。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是信息资源优化组合的一种存在状态, 依据一定的需要, 对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中的资源、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 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 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资源系统和“一步到位”的服务体系。

二、档案文献信息集成的内容体系

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虽然是建立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 但绝对不是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是一个系统化的大工程, 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系统的集成。

系统的集成包括组织机构、标准制度、安全控制、人员和资金、软硬设施服务等基本因素。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涉及各个信息服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如果不能统一观念, 统一步调, 网络与物理的连接就只能成为毫无意义的空壳。要依靠系统的整合, 创造与之相配套的系统管理环境。主要在于:其一, 建构统一的网络平台, 联结各个异构的应用系统, 从而为档案文献资源的共享创设基础条件;其二, 建立统一的管理与协调机构对整个集成服务有力的指导协调, 机构设置联合化, 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其三, 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规范和制约管理机构、服务机构以及利用者行为, 同时政策引导、法律保障也是不可缺少的。

2. 资源的集成。

档案文献信息资源是集成服务研究的本体, 必须汇集资源, 发挥联合保障优势。要扩大档案文献资源的范畴, 将图书、情报等信息领域形成的科技资料等也整合进来, 降低集成服务的拒绝率。不同的专业领域和技术环境形成了不同描述方式和专业类型的档案文献信息, 它们以各种不同结构的数据库的形式存于不同的位置, 甚至处于一种无序、凌乱、分散的状态。资源的整合就是要整合各种类型的数据库, 将其连接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数据库群, 实现数据的自由交换和流动, 以及系统化、有序化存在。

3. 技术的集成。

技术是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的实现手段, 技术集成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安全技术等系统支撑技术的集成;同时还涉及各项具体技术的集成, 包括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检索、信息发布、信息推送等应用技术的集成, 这是实现档案文献信息收集、分析、加工、检索和提供无缝链接的有效手段。

4. 服务的集成。

服务的集成要求服务功能、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对象等综合服务能力集约化、多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 集咨询、检索、提供功能于一体。服务的集成最终要实现:为资源支持系统及其他利用者提供统一服务平台、一次性用户认证、“一站式”的服务。信息利用者不需要关注后台资源链接情况, 利用后台整体优化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通过统一的用户界面和共同的检索方法, 从而实现“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 都可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实现界面和检索入口检索到同一主题集成化的档案文献信息产品。

上述的整合内容并不是孤立和相互脱节的, 而是一种纵横整合与优化的关系, 并且相辅相成、环环相扣。资源集成是基石、基础, 离开了资源集成, 整个系统就成了无土之木, 无本之源;技术集成是手段, 是其他资源集成服务集成系统集成所依赖的“实现力”, 否则其他系统只能是存于脑海的构想, 无法付诸现实;服务集成是灵魂, 是资源集成、技术集成和系统集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的终极意义是经济高效地提供利用, 使利用者满意。

三、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的实现形式

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对于发挥档案文献资源价值和提高服务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信息集成服务理论需求趋势, 结合档案工作实际, 本文构建了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模式, 实现档案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创新发展。

1. 构建原则。

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模式依托现有档案信息服务平台, 采用虚拟专用网技术 (VPN) 和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将全国各类档案文献管理部门建成一个有机的网络体系, 设置全国统一的服务中心, 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服务方式, 采用先局部集成, 再全局集成的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方式, 结合利用率和交流成本, 在专业管理和系统支撑的纵向集成, 和不同系统间的横向联合, 实现信息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集约化、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集成, 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横向集成[2]。这种模式的构建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的系统工程, 具有很强的系统协调性和整体联动性, 要注重整体推进与局部发展统一, 建设速度与实际效果并重, 服务功能与服务需求相协调。在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系统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标准化原则、策略稳定化原则。

2. 模型结构。

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模式的构建必须按照构建原则进行设计, 以确保模型的结构精简和运转有力。将集成服务模式按照系统集成模块、资源集成模块、技术集成模块和服务集成模块四种逻辑关系, 进行框架功能模型的架构[3]。

3. 组织运行。

在目前网络分布条件下, 按照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模式的具体目标, 该模式的组织运行包括四个层次:一是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中心;二是各档案文献信息管理部门的信息资源中心;三是各省市级专业档案信息网络;四是网络利用者。

(1) 设置权威性的领导机构。在国家档案局主持下成立领导机构, 负责全国档案信息集成服务的组织与协调, 确定总体技术设计方案, 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并牵头各档案文献信息管理部门、各省市级综合馆建立一个中心化的网络平台。 (2) 设置服务中心、资源中心、服务分中心。其一是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中心。依托国家档案信息网, 采用虚拟专用网技术 (VPN) 和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在全国档案专业主管机关设置虚拟信息服务中心, 并以此为一级节点。服务中心作为系统对外服务窗口, 是档案文献信息检索和集成服务的入口, 从而有效促进社会各层面“自觉”利用档案文献信息, 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提供档案文献信息服务。其二是资源中心。依托档案信息网, 建立网络上的二级节点, 主要职责是:按照整体规划中的某个主题进行数据加工和资源库建设, 满足元数据和对象数据建设的标准。将元数据上传到服务中心和各分中心, 用于元数据共享。其三是服务分中心。依托档案信息网, 建立网络上的二级节点和各专业档案馆或专业系统的服务点, 主要职责是贯彻各种标准;协调和规范数据库建设;建立服务中心的元数据共享、检索系统;建立服务分中心地域调度系统;建立分中心对象数据系统;数据加工中心。

参考文献

[1]杨延廷, 许宏翠.试论信息资源的含义和特征[J].情报资料工作, 1998 (1) .

[2]熊灿兵.简议高技术条件下的档案安全保护[[J].信息管理, 2003 (4) .

上一篇:原产地证书格式以及填制下一篇:银杏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