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车间劳动竞赛实施细则标准版

2024-07-23

葡萄糖车间劳动竞赛实施细则标准版(精选5篇)

篇1:葡萄糖车间劳动竞赛实施细则标准版

葡萄糖车间劳动竞赛实施方案

为确保车间年度目标的完成,激发和调动车间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车间各班组之间的有效沟通、竞争协作、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围绕2014年车间年度目标展开攻坚工作。葡萄糖车间根据现有实际情况特制订此劳动竞赛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公司2014年改革思路为指导,锁定公司年度产值达4.9亿的奋斗目标,以“加快速度、保障安全、保证质量、创新技术、降本增效”为主题,在公司月度评比中“争第一、扛红旗”、年度评比中争夺“年终先进单位”,结合车间实际情况特制定葡萄糖车间劳动竞赛实施方案和细则。

二、领导小组 组 长:李胜云

副组长:王利锋、杨孝龙、组 员:各班组长、统计员、保管员

竞赛办公室设在车间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王利锋兼任。

三、参赛范围:车间各班组、全员

四、竞赛周期:2014年2月—12月

五、竞赛内容及实施细则

1、开展“月度红旗班组”竞赛

(1)评比周期:每月度(2)评比对象:车间生产班组—甲班、乙班、丙班(3)评比细则:

①根据参赛班组(包括结晶岗位)绩效目标的综合完成情况的评比得分排名,评选出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排名第一的班组评为“月度红旗班组”,排名最后一名班组的评为“月度蓝旗班组”。

②每月25日前,车间办公室公布各班级综合得分情况,26日月绩效会议上兑现奖罚,获奖班组进行经验分享。综合绩效考评中KPI未达标的班组,汇报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接受车间主任的质询。当月评比结束后,下月评比工作随即开展,对于获得月度红旗班组奖励5000元,并对班长奖励500元,评为月度蓝旗班组缴纳成长基金500元,对班长负激励50元(对完成车间主要任务的不予负激励)。

(4)责任人:李胜云

(5)参评人员:班长以上人员、统计员、保管员

2、开展“月度生产安全管理红旗班组”竞赛(1)评比周期:每月度(2)评比对象:各生产班组

(3)参评人员:车间主任、副主任、各班组长(4)评比细则:

①评选标准:各班组基础分为100分:生产班组最终得分加100。(1)班组长能结合生产情况,认真组织班前安全培训或学习活动(至少一分钟)(1次负5分),在布置安排生产的同时,布置按排安全工作,做好班前会记录(1次负10分)。

(2).班组全体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班组安全员能经常检查安全隐患和制度执行落实情况,并按时填写巡检记录(1次负5分)或填写整改通知单同时进行整改(1次负10分)。

(3)班组当月无各类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安全促生产效果显著的。出现一次人身伤害事故在200元以下负10分,并依次加扣分。

(4)出现一次设备事故(停车20分钟以上)负5分,并依次扣分。

(5)出现一次质量事故(每次)负5分,并依次扣分。(6)有关部门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一项扣10分,相关部门未发现任何安全隐患的加20分。

(7)车间现场检查人员发现的一项安全隐患负5分。(8)一项安全合理化建议加10分(被采纳)。(9)隐患整改通知单填写不认真、不规范扣3分(10)整改项整改不到位扣2分(11)整改项未整改未及时回馈扣3分

(12)动火票未提前申请扣5分,返回项不规范、不完善扣3分(13)工作记录表单未提前填写扣5分,不规范、不完善扣3分

(14)其他作业票未提前填写扣5分、不规范扣3分,未执行扣5分

(15)安全日巡检记录记录不及时或无记录扣4分(16)安全日巡检记录覆盖内容不全面扣2分、不真实扣3分

(17)安全日巡检记录无岗位员工签字扣2分

(18)正负激励台账记录及时,每月15日报车间,报送不及时扣2分,未报送扣3分

(19)每发生一次人员伤害事故应在1小时内书面报车间,未报告或瞒报扣10分,迟报扣3分

(20)设备事故损失额300元以上的1小时内书面报车间,未报告或瞒报扣10分,迟报扣3分

(21)周安全会议与上周安全情况不相符扣5分、覆盖不全面、无指导性扣3分

(22)安全教育每月二次,频率不够扣8分(23)安全教育无实施记录扣3分,无签到扣3分(24)安全教育与本班组近期实际情况不符扣3分(25)无安全员扣5分,人员变动未申报扣3分 ②评选办法及正负激励 ○ I、根据参赛各班组(包括结晶岗位)工作实际得分进 行安全生产评比排名,评比周期为每月一次。

II、评选出排名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班组。排名第一的评为“月度生产安全管理红旗班组”,排名最后一名评为“月度生产安全管理蓝旗班组”,每月24日前评选出红旗班组和蓝旗班组。

III、对红旗班组给予20元/人奖励,蓝旗班組缴纳10元/人成长基金。

IV、每月26日前将评选结果在安全班组评估会上兑现奖罚。红旗获奖班组进行经验分享,蓝旗班组汇报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接受车间领导质询。

责任人:车间副主任

3、开展“月度质量管理红旗班组(岗位)”竞赛

(1)评比周期:每月度

(2)评比对象:车间各班组、岗位

(3)评比人员:车间主任、副主任、工程师、各班长

(4)评比内容: 质量红旗班组:甲班、乙班、丙班评一个

质量红旗岗位:液化、糖化、除渣、脱色、离交、蒸发、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包装、化水各一个

(5)评比细则:

a、评比标准:

葡萄糖车间质量检验评分表。b、评比过程:

质量红旗班组

依据葡萄糖车间各班组质量控制评分表综合得分进行评比。包装质量占总权重的30%,液化占总权重的15%,离交占总权重的15%,干燥占总权重的15%,结晶占总权重的10%,糖化、除渣和脱色各占总权重的5%。

质量红旗岗位

依据葡萄糖车间各班组生产岗位质量得分进行评比。

(6)评比结果:

①质量红旗班组:

第一名:按每人120元现金奖励,授予月度质量红旗班组。

最后一名: 按每人20元成长基金(其中班长成长基金30元),对达到车间要求标准的不予负激励,授予月度质量蓝旗班组。

②质量红旗岗位

第一名:按每人100元现金奖励,授予月度质量红旗岗位。

最后一名:按每人30元缴纳元成长基金,达到车间要求标准的不予负激励,授予月度质量蓝旗岗位。

责任人:化验班长

4、开展“月度技术管理标准化明星岗位”竞赛(1)评比周期:每月度

(2)评比对象:各生产岗位

(3)评比人员:车间主任、副主任、工艺工程师、统计、各班长,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三人。

(4)评比细则:为监督检查员工是否执行标准操作,按《岗位技术标准化检查评分表》评比,内容包括岗位标准化操作情况、指标控制执行情况及岗位原始记录填写情况。为激励员工执行技术标准化管理进步提升,按《岗位标准化提升加分项目评分表》给予加分鼓励,内容包括岗位提出的提升技术标准化执行的操作、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标准文件改进的书面文件资料,岗位设备维护、卫生保持等方面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等。

(5)评比结果:岗位得分=岗位检查表得分*60%+岗位加分表所得分数*40%。本月所参评检查岗位得分最高者授予标准化明星红旗岗位,正激励岗位责任人现金100元。本月所参评检查岗位得分最低者授予标准化明星蓝旗岗位,负激励岗位责任人现金50元。

责任人:工艺工程师

5、开展“月度产量冠军红旗班组”竞赛

(1)评比周期:每月度

(2)评比对象:各生产班组(包括当班结晶岗位、中控岗位、化验岗位、电工、机修)(3)评比人员:班长以上和统计

(4)评比内容:每月甲、乙、丙三班组进行产量评比。

(5)评比过程:依据月底统计出具的汇总数据做出评比。

(6)评比结果:葡萄糖产量最大的班组,授予产量冠军红旗班组,并奖励按班组编制每人200元计算,班长奖励500元;产量最少的班组按每人50元计算进行负激励(达到标准产量不予负激励),授予产量冠军蓝旗班组。

注明:包装数量占总权重的30%,离心占总权重的10%,蒸发占总权重的30%,液化占总权重的30%。

责任人:车间主任。

6、节能降耗红旗岗位

(1)评比周期:每月度。

(2)评比对象:各生产岗位(三个班每岗位评选一个)。

(3)评比人员:班长以上、统计员、保管员。

(4)评比内容:每月各生产岗位的能耗、物耗进行评比。

(5)评比过程:依据月底统计出具的汇总数据代入模拟价格进行成本核算做出评比。

(6)评比结果:生产成本最小的的岗位(包括结晶岗位),授予节能降耗冠军红旗岗位并奖励岗位200元;生产成本最大的岗位给予100元进行负激励(达到标准不予负激励),授予节能降耗冠军蓝旗岗位。责任人:车间副主任

7、机修标兵

(1)评比周期:每月度(2)评比对象:各机修工

(3)评比人员:班长以上和保管员。

(4)评比内容:心态评比得分(权重10%)、制度(成长基金10元1分直接从总分中扣除)、专业知识测试得分(权重20%)、车间设备知识测试得分(权重20%)、机修班长检查得分(权重20%)、车间现场检查得分(权重30%)、责任故障次数一次2分(停止生产一分钟1分)直接从总分中扣除、跑冒滴漏每项1分直接从总分中扣除。

(5)评比过程:依据月底各相关检查、测试人员出具的汇总分做出评比。

(6)评比结果:得分最高的人员,授予机修标兵并奖励100元,第二名奖励60元。得分最低的人员,给与负激励60元。其得分作为本人晋级加薪的依据。

责任人:车间机修班长

8、电工标兵

(1)评比周期:每月度(2)评比对象:各电工

(3)评比人员:班长以上、统计员和保管员。

(4)评比内容:心态评比得分(权重10%)、制度(成长 基金10元1分直接从总分中扣除)、专业知识测试得分(权重20%)、车间设备知识测试得分(权重20%)、电工班长检查得分(权重20%)、车间现场检查得分(权重30%)、责任故障次数一次2分(停止生产一分钟1分)直接从总分中扣除、跑冒滴漏每项1分直接从总分中扣除。

(5)评比过程:依据月底各相关人员出具的汇总做出评比。

(6)评比结果:得分最高的人员,授予电工标兵并奖励100元,第二名奖励60元。得分最低的人员,给与负激励60元。其得分作为本人晋级加薪的依据。

责任人:车间电工班长

9、化验标兵

(1)评比周期:每月度(2)评比对象:各化验员(3)评比人员:班长以上人员。

(4)评比内容:化验班长对化验员绩效评估得分,制度(成长基金10元1分直接从总分中扣除)。

(5)评比过程:以上内容测评汇总出得分做出评比。

(6)评比结果:得分最高的人员,授予化验标兵并奖励100元,第二名奖励60元,倒数第一名成长基金60元。

责任人:化验室班长

10、中控岗位标兵(1)评比周期:每月度

(2)评比对象:各中控室岗位员工(3)评比人员:各班长以上人员。

(4)评比内容:心态评比得分(权重10%)、制度(成长基金10元1分直接从总分中扣除)、工艺知识测试得分(权重20%)、车间仪表知识测试得分(权重20%)、中控班长检查得分(权重20%)、车间现场检查得分(权重30%)、责任故障次数一次2分(停止生产一分钟1分)直接从总分中扣除、跑冒滴漏每项1分直接从总分中扣除。

(5)评比过程:依据月底各相关人员出具数据和测评得分做出汇总进行评比。

(6)评比结果:得分最高的人员,授予中控岗位红旗标兵并奖励100元,第二名奖励60元,得分最低的人员,给与负激励60元,授予中控岗位蓝旗标兵。

责任人:中控室班长。

11、优秀班长

(1)、适用范围:生产班长。

(2)、评比办法:每月分数以100分为基础,加减“评比细则”得分后为最终得分。

(3)、评比细则:

①、模范带头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无违章违纪行为。班内一人每次违章或违纪10元扣1分; ②、班组各岗位绩效得分总分(各岗位月绩效得分相加);

③、宿舍联检得分;

正数第一名加20分,90分以上不扣分,90分以下每低1分扣2分。按每个宿舍计算。

④、参赛节目得奖(包括文艺、体育):

A、第一名加10分;第二名加6分;第三名加3分 B、入围节目未得奖的加1分; ⑤、联检得分: ⅰ 设备联检

ⅱ 技术标准化检查得分 ⅲ QS检查得分 ⅳ 安全评比得分

以上得分高于检查标准得分的,每高1分加2分;每低1分扣2分;低于检查标准得分的,每低1分扣3分。

四、评比结果:

每月进行一次优秀班长评比活动,奖励方式:第一名奖励300元,第二名奖励100元;第三名负激励100元。

葡萄糖车间

2014年2月22日

注明:<<葡萄糖车间劳动竞赛实施方案>>因生产情况需要每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调整项目由葡萄糖车间根据车间实际情况进行奖励进行修订。

关于葡萄糖车间2014年实施劳动竞赛的

人力资源部:

葡萄糖车间于2013年完成了生产设备调试和工艺技改工作,但是产能和物耗等指标尚未达到设计要求,再有就是公司和车间对各项指标进行了修订,各项指标比设计要求标准更高,各级员工面临很大的挑战。糖车间为了尽快落实公司制定的各项生产目标,特制定《葡萄糖车间劳动竞赛实施方案》,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尽快实现公司目标、完成年度计划。

此申请此项正负激励资金由公司支付。请领导审阅批复!

葡萄糖车间

2013年12月24日

附:《葡萄糖车间劳动竞赛实施方案》

篇2:葡萄糖车间劳动竞赛实施细则标准版

为进一步加强车间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根据段开展标准化建设活动的要求,结合车间工作实际,现制定车间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成立车间标准建设工作推进小组 组 长:主任、书记

成 员:车间技术员、各工区工长、核算员 标准化建设推进办公室设在车间副主任办公室

二、职责分工

1.车间领导小组对全段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安排,定期听取推进工作汇报,提出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各负责人负责本系统、专业标准化检查、指导、审核、推进、落实工作。

2.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办公室负责标准化建设的具体推进工作: 2.1制订标准化整体工作方案、推进计划等相关文件制度; 2.2对各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自评;

2.3按季度、半年、年度组织标准化建设情况的检查自验; 2.4完成车间标准化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部门工作职责及内容

标准化建设工作涉及车间、班组设备标准、作业标准、管理标准三大标准体系内容,结合各自业务范围,认真整理车间、工区所涉及的工作内容。要细化内容、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间。同时要树立车间的整体意识,各工区要积极协调,主动配合,共同推进段标准化建设各项工作按照时间阶段顺

—1—

利完成。

1、车间标准化办公室负责标准化建设总体推进工作;负责归纳、整理、汇总、编辑、颁布各类规章、规程、标准、流程、办法、岗位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工作;负责本车间标准化方面的管理制度、办法、规程、流程的制定。各类基础台帐的规范建立、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办公用品管理、家具备品管理等内容。

2、车间主任、书记负责对标准化建设推进工作的全面监督和把关、确保标准化建设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2、车间技术员负责与全车间安全生产有关的管理制度、办法、规程、流程的梳理与审核。同时负责梳理供暖设备、机械动力设备、压力容器设备、物资材料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维修保养标准、各类设备技术操作规程和涉及供暖、计量等岗位人员作业指导书的审核。

3各工区工长、核算员负责梳理各类台账、作业记录等。

四、标准化建设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核心,以设备标准化、作业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为目标,以标准化车间、标准化班组创建为载体,以“立标、学标、对标、达标”持续循环提高为路径,推动车间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实现安全生产有序可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经营效益持续增长,职工队伍保持稳定的工作目标。

五、标准化建设体系

标准化体系主要由设备标准、作业标准、管理标准三个方面构成,设备标准体系围绕“物”做出技术要求,作业标准体系围绕“人”做出岗位要求,管理标准体系围绕“事”做出程序要求。要建立以作业标准化为核心、管

—2—

理标准化为支持、设备标准化为保障的标准化体系,推进管理规程、制度体系、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实现企业向标准化管理,从传统“经验”式管理向规范化管理的转变。

(一)设备标准化

设备标准化通过标准化管理为段提供安全、优良、高效的技术装备,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支出,提升服务质量。设备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1.设备标准化。建立健全设备维修、检修、保养有关规章、规定和技术标准;强化落实各项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检修工艺,保证设备质量;制定并落实设备质量控制、跟踪及检查的各项制度,定期对设备各类规程落实情况和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持续进行改进,形成动态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2.设施标准化。建立健全设施有关标准和管理制度;争取资金加大对作业安全防护和环保设备设施的投入使用;定期组织联合检查,了解掌握设施情况和状态,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有效措施和改扩建建议计划。

3.设备设施台帐标准化。规范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放保管、借阅传递、修改更新;建立应用设备电子履历簿,对设备权属、配置日期、日常维护、故障检修等基本情况形成分级台账进行管理,动态更新、及时掌握、综合分析、强化考核、确保设备运用质量。

(二)作业标准化

以“立标、学标、对标、达标”持续循环提高为路径,促进作业标准化的落实和强化现场作业控制,实现作业标准完善、作业管理规范、落实机制健全、岗位动态达标,违章作业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确保现场作业安全有序可控。

—3—

(三)管理标准化

管理标准化对管理工作的范围、内容、程序、方法和目标做出的统一规定,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从而建立起协调高效的管理秩序。

六、具体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车间上下必须充分认识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正确把握好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目标、原则和推进方法,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做好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车间要结合实际特点,认真研究制定车间、工区的实施细则和推进计划,做到分工负责,整体推进,将标准化建设工作与重点工作、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落实有效,效果显著。

篇3:葡萄糖车间劳动竞赛实施细则标准版

关键词:岗位工作标准化体系,sop,Tn PM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转变”是烟草行业设备管理精益化的“三个转变”战略之一,也是企业管理精益化的基本特征。作为生产企业,岗位工作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实现企业精益化管理的必然途径。X卷烟厂至今已有87年的历史,是全国烟草行业年产量超过100万箱的骨干生产厂之一,制丝车间作为其主要生产车间,拥有各型生产线7条,设备先进,大专以上209人(其中研究生学历48人)占总人数的70.6%,员工综合素质较高,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生产车间岗位生产现状分析

1.1 车间管理制度体系远离基层岗位员工

制丝车间长期致力于管理工作正规化,目前建立了厂级、车间级两级管理体系,涵盖设备、安全、工艺和生产等四个方面,出台《设备完好性要求》、《设备操作指导书》等各类文件12份,基本满足车间管理工作需求。

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后,存在“不出文件柜”的现象,车间基础岗位员工对管理制度体系存在学习机会不多、功能性管理文件岗位针对性不足、指导工作性不强的问题,时有违反管理制度而不知的现象,使得车间管理制度体系远离基层岗位员工。

1.2 设备操作标准化不足

制丝车间对员工上岗前的设备操作培训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通过该岗位现有操作员工的设备知识和操作经验培训新员工,这种方式可以让新员工较快的进入角色,学会操作设备,也存在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缺陷,面对突发故障和认知缺陷时,导致操作失误,影响生产连续性和产品质量。

1.3 设备清洁保养不规范

设备全寿命周期的运转离不开日常的清洁保养,制丝车间目前设备数量繁多、设备种类复杂、设备保养要求差异较大,针对不同设备保养需求,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清洁保养规程体系,造成在设备保养期间只注重清洁灰尘和积垢,如使用不准确的保养方法和工具,容易对设备造成损伤,甚至缩短设备生命周期,影响产品质量稳定。

2 构建生产车间岗位操作标准化体系

针对车间目前生产岗位操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本文以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信息化平台(Total Normalized Productive Maintenance,简称Tn PM)为信息输出终端,以岗位操作信息需求为引导,构建生产车间岗位操作标准化体系,包括整合车间管理文件,建立车间岗位操作标准化流程(SOP)和《设备清洁保养规程》,并按岗位进行分类,将本岗位需要的信息通过Tn PM传递至设备操作人员。

2.1 管理文件岗位化

针对“管理文件不出文件柜”的现象,车间对涉及生产岗位的各项管理规定进行分类整合,将之分为安全、工艺、设备管理等三个方面,形成《岗位作业指导书》,推送至各个操作岗位。通过指导书,员工可以了解本岗位涉及的安全规定、工艺指标和纪律、设备管理工作和责任划分等内容,实现各种管理文件直达操作员工,满足车间管理需求和员工使用需求。

2.2 设备操作标准化

岗位操作标准化可以提高员工操作的准确性,深化员工对设备的认知程度,为产品质量提供可靠保障。车间为每个操作岗位建立了《制丝车间XX岗岗位标准操作流程(sop)》,sop包含岗位责任、关键工艺指标、设备结构介绍、操作标准化流程等内容,其中操作标准化流程分为生产前准备、生产和生产后三个阶段,将操作员工在每个阶段需要的操作步骤、操作内容、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安全等内容进行整合并标准化,内容丰富、标准、实用。

2.3 设备清洁保养规范化

设备清洁保养既是有效控制虫情的要求,同时是确保产品质量、设备运行的基本要求。制丝车间把设备深度清洁和保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标准,修订了《制丝车间设备清洁保养规程》,涵盖了制丝车间三十余种主辅联设备,分别从机械基本结构、清洁保养时安全注意事项、重点清洁部位、清洁用工具、清洁方法和清洁标准等角度进行了详细介绍,为设备清洁保养人员提供了作业指导依据。

3 实施效果

通过构建车间岗位操作标准化体系,制丝车间实现了岗位员工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形成管理到基层、工作有标准、效果有考核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系。员工违反管理规定现象基本消除,操作失误率明显下降,因设备操作导致的断料次数下降89%,设备保养的规范化开展有效控制了车间虫情,单日虫板捕获数量由日平均11头降低至0.4头,实现全年无化学杀虫。

参考文献

[1]潘孝富.生产型企业员工积极组织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顾艳.生产经营统计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及作用[J].中国市场,2011(27).

篇4:劳动密集型产业标准化实施研究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产业 标准化 产业标准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90%。作为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不论是因为经济发展还是就业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而标准化对于秩序形成的作用,对于员工众多,流程化、规模化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不仅能降低双方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而且能促进企业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竞争力。随着信息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标准的作用更加突出,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演变成为产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国际标准已成为全球市场的准入证。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标准化实施,能促进该产业在人员管理、流程梳理、技术应用上的效能,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产业经济良性发展。

1 产业标准化概述

1.1 产业标准化的形成

分工的出现使产业得以形成,而产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技术水平的提升,技术的提升是产业及产业秩序生成的关键。产业的秩序造就了产业链的形成,为了占据产业链的高端地位,领头企业往往会将技术与专利组合在一起,使潜在的产业秩序固定,形成标准化,由此产生产业标准化。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则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产业标准化是以产业为背景的标准化,从实践上看,它是机器大工业时代的产物,机器大工业时代规模化生产、分工细化的特点使得产业标准化应运而生。大工业时代的产业标准化以提升效率为最高目标,希望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标准化,提高生产效率。从内涵上看,产业标准化囊括了产业内产品生产、企业管理、经营上的技术标准,这些标准最终体现为产品级的标准化,其实质是指导产业内最优生产秩序的形成。产业标准化在推动积极快速增长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正常生产秩序的形成,确保了经济质量和产品安全。

1.2 产业标准化的作用

1.2.1 提高产品的兼容性

产业标准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方案,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兼容性,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通过统一产业中的生产环节,使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差异化程度迅速下降,达到降低资产专用性目的。这不仅提升了产业内资源的使用效率,也使得产业内各类产品的兼容性和互通性得到实现,为用户带来了更大的便捷。

1.2.2 促进规模经济和分工的形成

通过标准化对重复性事物进行统一,保证了规模经济和分工的形成及有效运作。产业标准化以技术为手段,使生产环节安排更为合理、有序,减少浪费,使生产资源更加集中,分配更为合理。

1.2.3 形成一定的技术壁垒

产业标准的形成往往是行业内领先集团博弈的结果,它在保证产业有序运行的同时也对后入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壁垒。领先集团通过运用国际规则、政策调控、强势市场和知识霸权等手段,强化并巩固其在产业中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产业标准化就成为了其控制产业发展的手段。产业标准化渗透到产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技术层面,尤其是核心技术模块被掌握使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通过产业标准化形成的技术壁垒,对中小型企业和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打压,因其合理的外衣越加受到各方的关注。

2 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的问题

2.1 大部分企业处于产业链的较低端

因受到发展起步晚、资本有限、技术较为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还处于产业链较低端的位置。产品研发、核心组件、先进技术以及品牌营销等高利润环节仍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我国只负责加工、制造部分,比如贴牌生产(OEM)等。其结果就是产品的同质性高,在市场竞争中只能采取低价策略,通过压缩成本等途径,打价格战。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的生产附加值及产业发展优势,使利润点仅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而无法得到实质的提升。

2.2 人力资源优势在逐年减弱

我国的劳动力丰富,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逐年减弱。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迁移、分散至各个领域和地区,劳动力的分散也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压力。人工优势减弱的原因有好有坏,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最低工资制度的出台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二是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条件,成为了我国出口的新贸易壁垒。三是工资水平的逐年提高,给拥有较大员工基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了极大的成本压力。四是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造成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失,形成了“用工荒”现象。

2.3 产业升级发展存在一定的难度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我国劳动力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的基础上的,并以此作为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布和运作。然而,由于我国主要从事的是产业链中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附加值较少的生产环节,利润空间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其弊端日益明显。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又面临着以下障碍:一是动力不足。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过于关注要素价格,追求低成本生产,缺乏升级发展的动力。此外,因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力度不足,且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技术创新的力度。二是能力有限。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投资少、回报快的特点,成为众多中小企业的投资首选,这就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处于高度竞争的环境,许多企业要么在低成本中求生存,要么黯然退出。三是外部阻力。我国目前还处于国际产业链中的生产环节,国际大型零售商和品牌商通过打压和技术控制,将生产企业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使得我国企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在研发、创新、品牌和渠道建立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来自各方的打压。

3 劳动密集型产业标准化实施的意义

3.1 通过标准化走向产业链的高端

标准化不仅可以使技术创新的成果达到产业化生产的目的,也可以使营销和销售环节的各项措施得到模式化的推广,促进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在技术创新方面,在技术研发的初期切入标准化,通过设计将新技术与标准融合,形成可执行的研发方向,使技术创新、标准与生产同步进行,确保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顺利开展。在营销和销售方面,通过标准化形成模式化、制度化的运作模式,使得营销兼具一体化和多样化,确保其延续性;而标准化的销售制度在保证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的便捷,促使评价、改进体系的确立。

3.2 通过标准化实现规模化生产

标准化使得生产的流程化得以实现,其在促进机械化进程的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对人工的依赖度得到缓解,而且掌握技术的高层次产业工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在降低人员流动性的同时,确保产业发展的稳定性。除此以外,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也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标准化的生产流程,使得所有工作均有标准化的工作手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培训压力,缩短培训时限,保证了生产的有序进行,保障了产品质量可控。通过标准化达到规模化生产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3.3 促进产业联盟的形成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群体还是中小型企业,这不仅造成了过度竞争,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了产业整体实力的提升。通过联盟的形式,将技术标准工作的主体向企业转移,让企业共同参与联盟标准的制定,在保证标准的实用性的同时也能使其更加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而联盟标准的建立,也为产业设立了一定的技术壁垒,避免了无序竞争的产生,从而达到优化产业链,增强竞争力的目的。产业联盟的形成在促进产业发展和企业交流的同时提升了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效益,加强了产业自律,随着其群体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也进一步加强了其对产业链及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影响力。

4 劳动密集型产业标准化实施的方法

4.1 加强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标准体系构建研究,由政府和行业组织牵头通过标委会、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发挥各自优势,规划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标准体系。在体系表下,进一步分析现有标准的适应性,达到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之间的协调互补,从而引领企业有目的性地开展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开展产业链中关键环节技术标准的研制工作,注重标准的延续性,形成区域产业标准配套体系,推进区域产业间的标准化交流合作,促进标准化水平提升。

4.2 加强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参与和建设工作

4.2.1 积极参与标准化技术组织

充分发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化技术组织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和相关技术机构积极参与各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特别是参与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可以加强国际交流,获得第一手技术资讯,了解国际社会发展方向,为产业的发展决策提供参考。截止2011年,福建已有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7个,标委会作为标准交流的平台,为企业申报、制定标准提供标准,开展标准宣传活动,提供国际、国内标准动态信息,促进了信息的互联和行业内技术交流。为进一步促进标委会工作的开展,《福建省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第十一条规定对承担国际、全国、福建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单位分别给予50万、30万、10万元的资助,以促进标委会工作进展。

4.2.2 构建产业标准联盟

我省已形成鞋服、水暖、石化、电机等大型产业集群,为产业联盟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区域环境。建立产业联盟,可以提升话语权,加强与标准化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促进双方信息互通,制定更适合于区域产业发展的联盟标准。产业联盟的建立和联盟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产业的有序、可控发展,提高产业技术门槛,减少恶性竞争,打造健康、积极的产业环境。对于中小企业,加入产业标准联盟后,通过内部的竞争与促进,可以促使更多企业的标准行为由被动转为了主动,为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

4.3 加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的不同决定了标准的差异,标准一旦制订就形成了约束。在国际贸易竞争环境中,参与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通报评议工作中,行使作为WTO成员国的权利,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除评议工作外,在政府层面,通过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平台,密切跟踪出口国技术法规、标准的变化情况,可以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对制定国际标准的单位给予资助,鼓励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而企业层面,应积极参与实时关注,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熟悉《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REACH法规》等相关知识,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意识和能力。

4.4 建立产业标准化平台

利用福建省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标准资源的共享和互联,确保标准的有效性。通过平台整合收集国内外标准信息,及时了解标准更新情况,并进一步开发功能,为企业提供标准动态跟踪服务、标准有效性确认、标准查新、标准专题索引、标准水平评价、标准制定等咨询服务,满足企业需求。通过平台搭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方沟通交流的桥梁,为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童时中.模块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 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3] 胡晓鹏. 模块化整合标准化:产业模块化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9): 67—74.

[4] 王晓峰,黄胜海.加速标准化进程 推动产业升级.中国禽业导刊,2008,(13):24—28.

[5]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十大重点产业标准化工作要点[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9(11): 35—36.

篇5:葡萄糖车间劳动竞赛实施细则标准版

为了进一步加强车间、班组安全管理,适应绿色安钢、清洁安钢、和谐安钢建设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提升安全管理过程控制力,根据《安全生产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和上级文件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遵章守法,落实责任,以人为本,安康至上,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方针,履行主体责任,完善保障机制,落实法律法规和上级安全生产要求,突出重点,打牢基础,稳步推进车间、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以良好的安全业绩,为集团公司“树大钢意识、塑品牌形象”做贡献。

二、奋斗目标

1、集团公司安全目标

通过车间、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创建与大钢企业相适应的“双基”安全管理推进机制,增强安全生产理念的渗透力、制度的保障力、管理的执行力,杜绝重特大事故,挑战重伤为零,确保工亡为零,一般伤害事故发生率居行业领先水平。

2、二级单位安全目标

工亡、重伤事故为零,轻伤负伤率低于集团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

3、车间安全目标 轻伤及以上事故为零。

4、班组安全目标

微伤及险肇事故为零,无严重违规,无重大隐患。

三、车间安全管理标准

(一)车间安全管理组织标准

1、车间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车间领导对所属工段(班组)的安全工作实行分区包保。职工人数超过200人(含200人)的车间、职工人数超过100人(含100人)的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矿山单位的车间,应设专职安全员,其它类型及规模的车间应设兼职安全员。

2、车间领导和安全员应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专业安全知识,熟悉本车间设备设施、工艺、危险源和典型事故案例。车间领导应经过集团公司安全管理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安全员应经过本单位安全管理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3、车间主任应将安全生产业绩列为考核任用基层管理人员的重要内容。

(二)车间安全管理制度标准

车间应建立完善以下安全生产制度,并根据生产设备、人员、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安全生产经验教训等,对安全生产制度进行动态修订,加强单位之间的安全合作与交流,持续改进,提升干部职工安全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

1、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车间主任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根据职责分工,支部书记、车间副职(含助理)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管理责任。车间安全员在车间主任领导下,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

2、安全操作规程。车间应建立健全各岗位、各工种及各种工器具的使用安全规程。

3、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规定安全教育培训类型及对象,教育时间、教育内容、实施人及考核规定等。

4、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明确安全检查的类型、组织人、参 加人、检查内容、范围、检查周期、隐患整改要求等内容。

5、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激励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对不利于安全生产的行为进行鞭策和考核。

6、事故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类事故的报告、分析、统计、处理、责任追究等内容。

7、安全许可确认制度。对危险性较大的检修和临时性工作进行审批,实行工作票制、签单制,明确安全责任人、安全监护人。

8、安全述职考评制度。规定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述职考评办法。

9、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对现场存在的违章和重复性隐患进行动态治理,明确责任,强化监督,确保处于受控状态。

10、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制度。规定危险源辨识的周期或时机,评价风险大小,制定和实施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11、车间主任认为必要的其它安全生产制度。

(三)车间安全管理信息标准 车间应建立以下安全生产信息记录: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汇总表

2、事故登记台帐;

3、安全教育台帐;

4、安全检查及违规、隐患整改处理台帐(含日常检查);

5、安全奖惩考核登记台帐;

6、合理化建议台帐;

7、职工安全档案(可委托班组登记管理);

8、特种作业人员档案;

9、安全设备设施(含应急器材)档案;

10、安全会议记录;

11、事故分析会议记录;

12、车间主任认为必要的其它安全生产记录。

(四)车间安全教育培训标准

1、车间应认真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如实记录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和考核结果,记入职工安全档案。

2、教育培训内容:

(1)本车间工作特点、工作环境,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和预防控制措施。

(2)本车间安全生产状况、安全规章制度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知识。

(3)所从事工种(岗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

(4)所从事工种可能发生的伤害事故类型,有关事故案例。(5)自救互救急救方法、应急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6)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7)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管理要求:

(1)车间安全教育培训由车间主任组织实施,其他管理人员根据安排进行授课。车间安全教育应进行闭卷考试,90分以上者为合格,不合格者需重新学习和考试。

(2)对新进车间的人员必须进行不少于16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现场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到班组。

(3)对车间内转岗和调换工种人员必须经不少于8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到班组。

(4)对休假10天以上、各类事故的责任者及严重违规违纪职工,必须进行车间安全教育或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5)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预先 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进行危险源辨识,制定具体安全措施,并对职工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

(6)安全教育情况及成绩记入本人安全档案。

4、对全体职工车间应定期组织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规章制度教育、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对不适应岗位安全生产要求的人员,要及时予以调整。

(五)车间安全检查标准

1、车间应组织每周不少于1次的综合性安全检查,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其他管理人员参加。车间安全检查应覆盖机械、电气、安全设施、应急器材、防护装置、工器具、危险源点、现场环境、能源动力设施、职工安全表现等。

2、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应针对机械、电气、工艺、动力介质等进行专业安全检查。

3、车间管理人员应针对包保区域加强巡视检查,通过过程观察发现整改隐患,纠正制止违章。

4、对各类检查发现的问题应认真记录,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六)车间现场安全标准

1、机械、电气、工器具、车辆、工作现场等必须做到无隐患,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完好,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2、按岗位要求穿戴工装、安全帽、面罩、眼镜、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3、认真执行岗位作业标准和各项安全制度,拒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杜绝冒险蛮干行为。

4、安全通道及出入口无杂物,保持畅通。

5、安全警示标识清晰、醒目、准确、齐全,放置位置合理。

6、危险品有明显标识。灭火器等应急器材在指定位置放置并处于 完好状态。

7、无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8、其它方面符合定置管理和8S管理要求。

(七)车间安全管理动态控制标准

1、车间必须做到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任务时,必须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车间应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全体职工大会,总结分析安全生产状况,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敏锐性,对各类事故、现场存在的违章和重复性隐患要重点治理,杜绝安全管理责任的缺失。

3、车间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组织危险源辨识,完善控制措施,并对职工进行针对性培训。

4、车间应根据生产设备、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事故教训及现场暴露的问题,及时检查评审现有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修订。

5、车间应加强对班组安全工作的领导、检查、评比与考核,加强对班组长、班组安全员和工会劳动保护检查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对不适应班组安全工作的人员及时予以调整。

6、车间应深入开展“安康杯”、“一法三卡”、“三不伤害”等全员性安全生产活动,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7、车间应针对危险源(点)和有毒有害物质制定“危险源(点)警示卡”、“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卡”、“安全检查提示卡”,针对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事故类型完善应急预案,并对职工进行培训,定期组织演练。

8、对辖区内检修、临时性工作等必须针对工作特点和现场条件,组织危险源辨识,制定安全措施,进行安全确认许可审批,明确安全 责任人、安全监护人,加强针对性教育和安全交底,加强现场协调和监督监护。

9、对各类事故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处理,查清原因,分清责任,落实防范措施,吸取教训,举一反三。

10、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安全因素,发生险情和事故时,要果断正确处理,防止事态扩大,按程序上报各类事故。

四、班组安全管理标准

(一)班组安全组织标准

1、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班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其他管理人员根据分工承担管理责任。

2、班组应设一名兼职安全员,协助班组长开展安全工作,班组安全员不得由班组长兼任。班组安全员不在时,班组长必须明确代管人员。

3、班组长应经过厂级安全管理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班组安全制度标准

班组应建立完善以下安全生产制度,并根据生产设备、人员、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事故教训等及时检查现有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并报告上级批准和备案。

1、班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一名班组成员或岗位的安全职责。

2、班组安全教育、安全学习制度。明确班组安全教育、安全学习的类型、内容、时间要求、实施人及考核规定等。

3、班组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制度。明确班组安全检查的项目、范围、周期、实施人、隐患整改规定等。

4、班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明确班组安全奖惩的原则、依据、项目、内容、标准等。

5、班组安全值周制度。规定班组成员值周顺序、安全值周人员的职责、权利、义务、工作要求等。

6、班组安全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规定班组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定期检验等事项的负责人和实施程序。

7、班组安全互保联保制度。规定班组互保联保实施的原则、责任、工作内容等。

8、班组长认为必要的其它安全生产制度。

(三)班组安全教育培训标准

1、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1)本班组的概况和工作范围,本岗位、工种或其它相关岗位危险源、事故案例及教训。

(2)本班组和岗位的作业环境、危险区域、设备状况、安全设施设备等。

(3)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本工种或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现场管理要求及有关的安全生产制度规定。

(4)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管规定,所操作的机器设备、工器具、安全装置、防护设施的性能、特点、作用和使用、检查维护的方法等。

(5)预防事故的措施及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急救知识、报告制度等。

(6)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应注意的安全事项。(7)危险源辨识及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动态。(8)实际操作示范,以老带新,签订师徒合同,熟悉设备和现场。

2、管理要求:

(1)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投用前,班组必须组织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考试,经考试合格者方可上岗。(2)班组新职工、换岗职工必须经过由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组织的班组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者方可分配到岗位。

(3)对休假5天以上、各类事故的责任者及违规违纪职工,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或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4)班组安全教育有效时间新工人不少于24学时,其他人员不少于8学时。

(5)安全教育应进行闭卷考试,90分以上者为合格,不合格者需重新学习和考试。

(6)班组安全教育情况及成绩记入本人安全档案。

(7)班组各岗位职工应熟知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存在的危险源、控制措施、有关安全生产制度要求等。

(8)班组应经常组织学习安全报刊以及上级颁发的与本班组有关的安全文件和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9)班组应定期组织岗位安全操作的技能训练和反事故演练,提高班组成员处理故障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班组安全检查标准

1、班组长要组织职工进行班前、班中和交接班检查。班组安全检查应按照规定的检查项目、检查范围、检查标准逐项进行。

2、班组安全检查应覆盖机械、电气、安全设施、防护装置、工器具、危险源点、现场环境、人员精神状态、劳保穿戴等,对存在问题要认真记录,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则进行整改。

3、班组应根据所辖区域具体情况,划分检查责任。对班组成员反映的问题,班组长或安全员应及时检查确认,作出相应处理或报告上级。

4、各岗位班前应对所辖区域、所用设备和工器具进行重点检查确认,认真记录。

5、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6、班组长、兼职安全员和班组值周人员,要认真检查班组成员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情况,以及现场是否存在隐患,对发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整改或反映。不能及时整改的要采取临时性安全防护措施。

(五)班组现场安全标准

1、机械、电气、工器具、车辆、工作现场等必须做到无隐患,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完好,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2、按岗位要求穿戴工装、安全帽、面罩、眼镜、鞋等劳动保护用品。

3、认真执行岗位作业标准和各项安全制度,拒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杜绝冒险蛮干行为。

4、安全通道及出入口无杂物,保持畅通。

5、安全警示标识清晰、醒目、准确、齐全,放置位置合理。

6、危险品有明显标识。灭火器等应急器材在指定位置放置并处于完好状态。

6、无违反“三项做到、十条不准”的行为。

7、其它方面符合定置管理和8S管理要求。

(六)班组安全互保联保标准

1、班组必须实行安全互保联保制,即每二人(或三人)之间结成互保联保对子,班组人员变动时要及时调整。

2、结成互保联保对子应遵循以下原则:

(1)能力互保(如师傅与徒弟、技术水平高的与技术水平低的、老工人与新工人)。

(2)性格互补(如粗心与细心、内向与外向、莽撞与谨慎等)(3)与岗位作业内容紧密联系。

3、工作前,班组长应根据出勤和人员变动情况,对互保联保对子进行调整,确保有效互保联保。

4、在每一项工作中,共同工作人员形成事实上的互保联保,应认真履行互保联保职责。

5、工作中,互保联保对子之间要对对方的安全负责,做到“四个互相”,确保“三不伤害”。

(1)互相提醒:发现对方有不安全行为或处在危险境地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中呼唤应答。

(2)互相照顾:根据工作任务、人员生理心理条件合理分工,互相关心,互创条件。

(3)互相监督:工作中互相监督、互相检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共同遵章守规。

(4)互相保证:保证对方安全生产,不发生各类事故。

6、班组对互保联保对子要实行连带奖罚。

(七)班组班前会标准

1、班组班前会必须结合当班生产(检修)任务特点及工作环境,按照“五同时”的要求详细布置当班安全工作。

2、根据班组存在问题、思想倾向和季节变化,讲解安全注意事项。

3、对临时性工作进行危险源辨识,向职工讲解应注意的危险和控制措施。

4、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和会议、文件精神。

5、结合当天实际工作,组织学习、抽查安全规章制度有关条款。

6、班组班前会内容要认真记录备查。

(八)班组安全活动标准

1、班组每周固定一天为安全活动日,组织开展班组安全活动。

2、班组开展安全活动,可提前通知上级管理人员参加,班组长或 班组安全员应精心准备,确保活动质量。

3、班组安全活动要做到:

(1)时间落实。规定班组每周安全活动的时间安排,并保证每次活动不少于30分钟。

(2)人员落实。班组成员必须人人参加,不得无故缺席,对缺席者应由班长或安全员补课,对无故不参加者要严格考核。

(3)内容落实。总结一周内班组发生的违章事件与教训,对各岗位进行安全讲评,安排布置下周安全工作;学习讨论上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学习讨论安全法律法规、作业标准;学习安全报刊及事故案例;学习班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并组织辨识新的危险源;收集职工安全意见、建议、举报隐患、分析讨论事故案例;开展安全教育和考试。

(4)记录落实。包括活动时间、参加人员(缺席人员)、活动主题内容、发言摘要等,记录应及时准确,真实反映活动情况。

(5)形式要多样。

五、车间、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评审考核办法

1、车间、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的评审考核,对照车间、班组安全管理标准逐项评价检查。检查项目综合达标率在95%及以上的车间、班组为安全管理标准化合格车间、班组。

2、安全管理标准化车间、班组的评审,每季度组织一次,由二级单位组织实施。其中安全管理标准化车间的评审结果报集团公司备案。集团公司将按不低于20%的比例对安全管理标准化车间进行复查。

3、车间、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达标评审实行一票否决。发生轻伤及以上事故的班组为不合格班组,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的车间为不合格车间。

4、安全管理标准化车间、班组的评审结果,分别在集团公司和本 单位范围内予以通报。对优秀车间、班组集团公司将给予适当奖励。

六、附则

1、本方案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葡萄糖车间劳动竞赛实施细则标准版】相关文章:

葡萄酒制酿造企业标准04-23

葡萄糖教案05-08

葡萄糖氧化09-13

葡萄籽长出葡萄藤06-24

葡萄糖转移法06-09

葡萄糖耐量实验06-27

氨基葡萄糖胶囊07-06

葡萄糖转运蛋白08-01

葡萄树结满葡萄范文06-14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06-24

上一篇:分析雷雨下一篇: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