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朝鲜半岛问题及中国的基本政策

2024-04-19

论朝鲜半岛问题及中国的基本政策(精选7篇)

篇1:论朝鲜半岛问题及中国的基本政策

论朝鲜半岛问题及中国的基本政策

近年,朝韩对抗不断升级,半岛无核化难度增大,局势高度紧张。“天安” 舰事件致使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从相对缓和转向直接对抗,美韩频繁联合军演和延坪岛炮击更是为朝韩对抗火上浇油。朝韩对抗抬高了六方会谈复谈门槛,朝鲜不断固化拥核地位,韩国谋求突破核禁令,致使半岛无核化难度增大。朝鲜与美韩虽然围绕半岛无核化、朝韩体制竞争两大问题持续对抗与摩擦,但双方均不愿局势失控而承受全面开战的严重后果。朝鲜半岛问题一直是一个被关注的问题,而最近愈演愈烈的紧张朝韩关系更是将其推向了风口浪尖。它不仅给两国的人民带来了伤害,更使得地区局势更加紧张,进而打破了和平的节奏。本文通过朝鲜半岛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朝鲜问题的方法,中国应采取的基本政策来讨论朝鲜半岛问题。

朝鲜半岛问题产生的原因

朝鲜经历了36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以后,朝鲜人民经历着多年“血”与“火”的斗争,终于获得独立,然后令人叹惋的是,终归是二战的雅尔塔体系的作崇,人为地以“三八线”分为两个国家后,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一直延续至今。而在近半个世纪以来,这里的人民就一直在为清除民族分裂、实现国家统一而进行着软战争。因为朝鲜半岛的复杂性和敏感性,朝鲜半岛的和平和统一问题也成为当今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的大焦点,自从联合国军支援的南朝鲜和苏联和中国支持的北朝鲜分裂后,两国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军事方面也针尖相对,和平统一朝鲜半岛的期待似乎成了一种奢望,那么究竟罪魁祸首是什么呢?

或许美国的干预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但若是两国抛弃前嫌,真心统一谁又能阻挡呢?我以为朝鲜半岛问题不能解决的根源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韩国与朝鲜的社会制度不相容

朝鲜是社会主义国家,而韩国则是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两个国家中虽然有些传统没有改变,但经过了这么多年不同社会制度的冲刷,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彼此在心理上很难接受对方,甚至产生了仇视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愿放弃或者改变自己的观念来接受对方。

二、朝鲜核问题的存在

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由来已久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通过1953年10月签订的《朝美共同防御条约》获得了在韩国无限期驻军权,并于1958年开始在韩部署核武器。据报道,美国一度在韩国部署过1,000多件不同类型的战术核武器,建有4个长矛地对地导弹发射场和144个奈基式Ⅱ型地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朝鲜方面屡次走极端研制并实验核武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此反映强烈,而韩国也似乎与美国越走越近,导致了整个局势的恶化

三、韩国与朝鲜经济方面的巨大差异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韩国的经济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人均GDP达到了30000美元,而朝鲜的经济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人均GDP只有不到400美元。由此可见在如此大的差距面前都不愿心甘情愿的接受对方。

解决朝鲜问题的方法

朝鲜对人道主义援助的需求以及国际社会满足它的这种需求的前景都与解决这场核危机的进展以及改善朝鲜严重衰弱的经济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达成一项全面的协议显然会是费时费劲的事情,但我们不应该任它拖延关于核和安全问题的谈判。因此,继续北京会谈的首要目标可能是达成一项临时协议,其主要内容应该是朝鲜立即冻结其核武器计划,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恢复对朝鲜的燃油供应,美朝两国建立临时的外交关系,中止阻挠对朝鲜的贸易和投资,继续提供人道主义和发展援助。

对中国来说,我们应该做的不是猜测、怀疑半岛的统一能否实现,或是为半岛的统一设置障碍以企图改变历史的既定进程,而是应该密切关注半岛统一的发展进程,详细评估并不断深入认识半岛统一对中国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适时利用自身的力量参与并影响半岛的统一进程,使得半岛统一朝着有利于中国利益的方向发展,努力消除半岛统一对中国带来的冲击。

中国对朝鲜半岛问题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及半岛有关问题,实现朝鲜半岛长治久安的唯一正确途径。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通过对话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和平稳定。这是中方处理有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这些,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内外政策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有效的应对半岛局势进展带来的区域格局的改变和对我国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力量和影响力评估利害,积极参与朝鲜半岛问题。总之,中国必须对半岛的局势和近期的可能进展进行不间断的全面的评估,积极的参与半岛统一的进程,适时采取不以改变半岛统一大势为目的的或推动或限制的措施,使得半岛的统一进程和统一后的半岛内部局势朝着符合中国利益的方向发展,而避免对中国产生的冲击。半岛的统一在总体上符合中国的利益,但中国的参与并施加以趋利避害为目的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

结尾

展望未来,21世纪的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将完成由旧格局向新格局的重要转换,朝鲜南北关系、朝鲜南北方与各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以及中、美、日、俄四大国间的关系都将重新定位。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力量总是呈上升趋势,包括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人民也不希望再次被卷进战争的漩涡,他们希望促成同一民族的和解与交流。可以相信,21世纪的朝鲜半岛最终将摆脱冷战的阴影,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

篇2:论朝鲜半岛问题及中国的基本政策

朝鲜半岛处于大陆与海洋的交接部位,是大陆力量与海洋力量相交汇的缓冲带。它处在“破碎带”上,起到了控制海洋的作用。朝鲜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特殊的周边环境带来的重要地缘战略意义非常明显。朝鲜半岛问题关乎包括中国、俄罗斯、蒙古、日本以及朝鲜半岛的朝鲜和韩国等在内的东北亚各国的安全与稳定,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朝核问题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当时,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这些设施实行检查。朝鲜方面则反复声明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1992 年 5 月 25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调查团开始对朝鲜进行核查。1993 年 3 月 12 日,朝鲜因美国和韩国继续进行“协作精神”联合演习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检查其军事设施,宣布 3 个月后退出 1985 年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6 月 2 日 至 11 日,朝美第一次正式会谈在纽约举行,双方在会谈会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保证不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保证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和平和安全,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支持朝鲜半岛和平统一。朝鲜宣布暂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7 月 14 日 至 19 日,朝美在日内瓦举行第二次正式会谈,朝鲜方面表示将尽快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对话,美方则表示将帮助朝鲜方面造核反应堆。

1994 年 7 月 8 日 至 8 月 12 日,朝美在日内瓦举行第三次正式会谈。双方在联合声明中指出,朝鲜愿意用轻水反应堆代替石墨减速反应堆,而美国承诺向朝方提供一座轻水反应堆,并向朝方提供代替能源。10 月 21 日,朝美在日内瓦签署关于朝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朝鲜愿意冻结其核计划,美国将负责 10 年内为其建造一座 2000 兆瓦或两座 1000 兆瓦的轻水反应堆,在轻水反应堆前美国将同其他国家一同向朝方提供重油作为能源补偿。2002 年 11 月 14 日,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执行理事会在纽约举行会议,决定从 12 月起中止向朝鲜提供重油。11 月 29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决议,要求朝鲜放弃核计划,开放 “ 所有相关设施 ”,并接受核查。12 月 22 日,朝鲜宣布已开启被冻结的核设施并拆除了用于监测的摄像机。

2003 年 1 月 10 日,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宣布,朝鲜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4 月 23 日 至 25 日,中美朝三方在北京举行三方会谈,8 月 27 日 至 29 日,中国、朝鲜、美国、韩国、日本在北京举行了第一轮六方会谈,从而开启了至今一共六轮的六方会谈。2.1.3 六方会谈和朝鲜核问题的现状

六方会谈从第一轮到第六轮取得的成果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第一轮会谈从 2003 年 8 月 27 日 至 29 日,该轮会谈取得的成果是朝方表明 无核化是朝鲜的总目标,拥核不是目的。第二轮六方会谈是从 2004 年 2 月 25 日 —28 日,该轮会谈启动了实质性的讨论各方表示将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并愿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精神,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核问题,维护朝鲜半岛和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三轮会谈从2004年6月23日至26日,该轮会谈取得的成果是各方重申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共同目标,并强调有必要尽早采取实现该目标的第一阶段措施。这是建设性和务实的实质性的成果,比前两轮会谈更进了一步。第四轮会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 2005 年 7 月 26 日 至 8 月 7 日,第二阶段是从 2005 年 9 月 13 日 至 9 月 19 日。该轮会谈取得的成果是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和现有核计划,早日得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这是一次重大的突破。第五轮会谈从 2007 年 2 月 8 日 至 2 月 13 日,该轮会谈取得的成果是朝鲜确定以最终废弃为目标,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并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重返朝鲜进行双方同意的一切必要监督和验证。朝方得到的是相当于 100 万吨重油的经济、能源、和人道主义援助。第六轮六方会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2007 年 3 月 19 日 到 22 日。第二阶段从 2007 年 9 月 27 日 到 30 日,该轮会谈进一步落实了第五轮会谈的成果,将于 2007 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对宁边5兆瓦实验性反应堆、后处理厂(放射化学实验室)及核燃料元件制造厂去功能化。

在朝核问题中朝鲜政府的态度,并不像艾哈迈迪·内贾德政府那样激进和采取强硬的态度,因为朝鲜政府深知采用强硬手段来对抗美国那是不可能的,对自己没有一点的好处,甚至会被美国像“倒萨”那样来“倒金”,朝鲜也看到美国在伊拉克泥潭中陷得很深,损失很重,现在又要在处理朝核的同时去处理伊核问题,还要在大山里搜寻本·拉丹,这就给朝鲜从朝核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加了一个很重的砝码,因此朝方尽可能地把六方会谈时间拖延,不断地在谈判中索要更多的补偿。而除了发展核武器方面的要求,其它方面的所有要求他们基本上都要到了。从中可以看出朝鲜政府是一个聪明的理性的政府,他们懂得什么对自己国家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朝鲜半岛局势影响中国东北的发展,挑战中美关系、影响中国安全,所以中国对朝鲜半岛问题十分关注。在朝鲜核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中国始终是六方会谈的主办方,中国一直在会谈中尽到地主之宜,同时积极地参与斡旋各方,中国尽到的是一个大国应有的义务,表现出的是一个大国的度量。进入21世纪,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基点是“南北并重”,这一政策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对国家政治、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在处理朝鲜半岛问题上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坚持朝鲜半岛自主实现和平统一;坚持中朝传统友谊,深化中朝互利合作;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篇3:论朝鲜半岛问题及中国的基本政策

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理位置, 决定了它在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从地缘角度看, 朝鲜半岛北部与中国交界, 东北部与俄罗斯接壤, 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遥遥相望, 南濒太平洋, 西面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 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战略要冲, 具有极为重要而特殊的战略地位, 素有“亚洲的巴尔干半岛”之称。这种位于大陆边缘和几个大国之间的地理位置, 使其具有边缘国、桥梁国、缓冲国的地缘战略意义。

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体系形成之后, 朝鲜半岛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一直是大国势力渗透和争夺的目标。19世纪末、20世纪初, 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东北亚势力范围的几场战争, 都是围绕着朝鲜半岛周边进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朝鲜分裂为南北两个对立的政治实体, 那里的对立和冲突一直有着国际关系对立的大背景, 成为影响东北亚地区战略格局的重要因素。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 使朝鲜半岛再次成为全球冷战的热点地区之一, 第一场在东西方冷战对抗格局下爆发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就发生在朝鲜半岛。朝鲜战争的爆发, 更使朝鲜-苏联-中国的北方三角同盟与韩国-美国-日本的南方三角联盟之间的泾渭分明。朝鲜战争结束后, 朝鲜南北双方隔着“三八线”剑拔弩张、重兵对峙, 不仅造成了朝鲜半岛局势的持续紧张, 也成为东北亚地区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对抗的前线。冷战时代, 欧洲在大国操纵下筑起了“柏林墙”, 在东北亚朝鲜半岛修造了“三八线”。20世纪80年代末, “柏林墙”坍塌, 也已预示世界冷战格局的瓦解, 而在东北亚, “三八线”却岿然不动。当人们期盼“柏林墙事件”能在东北亚出现时, 事实却并未发生。同样是冷战时代大国争夺的产物, 但结果却迥然不同。

冷战结束后, 大国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冷战思维”理应遭到唾弃, 但是在东北亚还没有被遗弃, 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并没有弥合, 半岛仍未从冷战体制的脚镣中解脱。目前, “三八线”恐怕是世界上紧张程度最高的边境线之一。“三八线”两侧的双方军事人员总是持枪荷弹, 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美国在韩国驻扎有3.7万名军队, 使之成为除日本之外美国在海外驻军最多的地方。进入21世纪, 由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新的变数, 第二次朝核危机的爆发更加增添了东北亚地区发生重大冲突的危险性。朝核问题不仅是东北亚的热点, 而且也是牵动整个地区战略格局变化的关键。在朝核问题上, 美、朝、日、韩、俄以及中国都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和各自的利害冲突, 为了在新的地区战略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 掌握战略主动权, 目前各大国正在围绕着朝核问题展开新的角逐和竞争, 各大国之间的关系, 自然也会受到朝核问题的影响而发生微妙的变化。

一言以蔽之, 几百年来大国在朝鲜半岛的争夺和角逐, 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朝鲜半岛在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中所具有的战略地位。正因为如此, 朝鲜半岛长期以来一直是大国关系盘根错节的地方, 是大国利益的交汇处和相互争夺的焦点, 现在和将来一个时期仍将是世界最为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

二、“南北并重”是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基点

对于中国来说, 朝鲜问题、台湾问题都与美国相关。因此, 中国对朝外交是中国对美外交大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不可能无视美国在朝鲜半岛上的存在, 另一方面不能以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外交态度为标准。对于中国来说, 最大的危险就在于中国对朝鲜影响的削弱, 有可能使得朝鲜孤注一掷, 采取极端行动挑起朝鲜半岛危机, 从而将中美两国直接拖入冲突之中。对此, 我国应如何应对呢?为了避免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卷入与美国的冲突, 中国必须加大对朝鲜的援助, 这种力度不至于使朝鲜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崩溃为限度, 也不致促使朝鲜强大到使用武力去追求统一的目标。中国不应该禁止朝鲜给美国造成一定程度的麻烦, 从而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形成干扰和破坏, 但是这种麻烦不能妨碍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以及损害中国的外交战略的行动自由。同时也要尽力维持朝鲜国家独立和外交自主, 以避免伤害朝鲜脆弱的自尊心和毁灭朝鲜民族的希望。中国目前的根本利益就在于经济发展。因此中国在世界范围内, 必须收缩外交战线, 借重三角联盟外交来扩大自身的利益。在朝鲜半岛外交格局中, 中国应该以坚持中、俄、美、日四大国与朝鲜半岛两个政权, 进行六方对话, 保持接触的势头, 维持朝鲜半岛目前的格局。在中俄美大三角关系客观存在的前提下, 中国尤其要注意与俄国充分合作共同斡旋朝鲜核危机, 以有效地凸显和维护中俄战略联盟的关系。并且要尽力避免如下格局的出现———朝鲜大幅度地摆脱中国的控制和影响并且在中俄之间玩弄平衡之术, 利用中俄之间的猜忌和竞争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在新世纪, 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将体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精神。今后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将突出以下三大特点:

(一) 支持南北方进行对话和增进交流, 自主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朝鲜半岛分裂近半个世纪, 南北双方的社会制度、思想体系、经济体制、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均已产生相当大的差异。在此情况下, 要想实行统一, 就应通过对话和交流来沟通感情、克服冷战意识, 变不信为信赖, 变对立为对话, 通过对话和往来改善关系已是南北双方的共识。自70年代开始, 南北双方举行过多次红十字、经济、体育、国会及总理级等形式的会谈, 达成了一些协议。2000年4月10号, 朝鲜和韩国同时宣布, 韩国总统金大中将于6月12日至14日访问平壤, 与金正日举行首次南北首脑会晤。中国为了尊重朝鲜的自主权, 早在1958年就从朝鲜撤走了自己的军队。1994年12月接受朝方的建议召回了驻板门店的军事停战委员会代表, 今后中国在处理朝鲜半岛问题时, 将首先考虑南北朝鲜人民意志。

(二) 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 和平解决半岛核危机。

朝鲜核危机爆发后, 中国积极作出反应。主张确保朝鲜半岛无核化, 同时解决朝鲜提出来的安全关切, 通过对话和和谈, 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2003年8月, 六方会谈在北京召开, 会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在此问题上任命戴秉国为朝鲜问题的特使, 显示了中国的诚意。

(三) 坚持在巩固与增进中朝传统友谊的同时发展中韩友好关系。

中国与朝鲜的交往历史悠久, 中国与韩国在1992年建交。中朝和中韩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之上的国家关系。朝韩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也积极支持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各方还做到了互不干涉内政。在经济上, “相互间能够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做到互通有无。在军事上, 也做到了不以武力相威胁。这些作法已成为中国巩固、增进中朝传统友谊和发展中韩友好关系的坚实基础, 朝鲜半岛对于中国的安全影响深远。中国应利用地缘政治上的优势以及在半岛的影响力, 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 力争在今后朝鲜半岛的安全事务中争取赢得更多的主导权, 为我国的安全外交开辟更大的回旋余地, 开创更理想的安全环境。

摘要:素有“亚洲的巴尔干半岛”之称的朝鲜半岛, 具有极为重要而特殊的战略地位, 是世界上大国利益最为密集、大国关系最为复杂的地区。朝鲜半岛与中国唇齿相依, 中国与半岛国家的关系源远流长, 地缘政治的原因使得朝鲜半岛局势的安危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本文通过对朝鲜半岛地缘战略的探讨, 以分析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基点。

关键词:朝鲜半岛,地缘战略,对外政策

参考文献

[1].姜龙范等著.朝鲜半岛的将来与国际合作[J].日本笹川和平財団,2002

[2].陈峰君, 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刘金质等主编.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篇4:论朝鲜半岛问题及中国的基本政策

【关键词】朝鲜半岛 权力交替 无核化 战略利益

【作者简介】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中图分类法】D8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68(2012)03-094-105

当前,朝鲜半岛局势由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突然逝世、国家全面进入权力过渡阶段而充满不确定性。在朝鲜政权交替的敏感时期,各方为恢复六方会谈、重启半岛无核化进程进行的积极努力受此影响而放缓。朝核危机既是朝鲜半岛南北对立、朝美间的冲突所铸安全困境之果,也是引发东北亚地区更大范围动荡的诱因,并且由于朝鲜权力交替相伴随的潜在风险,核危机对整个东北亚地区安全构成的威胁有所加剧。中国是东北亚地区的大国,也是半岛南北方的友好邻邦,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和中国利益攸关。中国政府一直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发挥着稳定地区局势、推动半岛无核化的积极作用。在当前形势下,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既符合各方的长远利益,也符合各方的眼前利益。鉴于金正日在去世前已经就恢复六方会谈作出了一系列的表态和试探,为了缓解国际孤立并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援助,在政权基础得到稳固后,重开对话和谈判对于朝鲜新的领导班子来说顺理成章。本文在梳理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的基础上,对去核化进程中的争议焦点进行分析,然后从中国在半岛的战略利益出发,对中国近年来的半岛政策调整进行分析解读,并评估当前形势下中国的政策走势和半岛无核化的前景。

一、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的演进

从某种程度上说,朝鲜半岛无核武器化进程始于冷战结束前后。1991年9月美国宣布单方面撤回部署在海外的所有海基、陆基战术核武器,其中部署在韩国的有100枚。 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朝鲜于1992年初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签署了《全面保障监督协定》,同意把自己的核设施和核开发活动置于IAEA的保障监督之下。IAEA在核实朝鲜提交的申报资料过程中对朝鲜的两处核设施提出特别视察的要求遭到朝鲜拒绝,1993年2月朝鲜驱逐了IAEA的视察员,并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朝鲜半岛核危机升温。此轮危机以美朝经过三轮双边会谈后于1994年10月达成“冻结换援助”《核框架协议》而暂告平息。金正日执掌政权后,朝美对履约责任问题一直存在激烈争议, 2002年年底《核框架协议》停止执行。朝鲜于2003年初再次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重新启动了封存八年的宁边核设施,半岛核危机再度激化。

经过各方努力,以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为目标的六方会谈机制逐渐形成。经过六轮谈判,六方会谈达成了一些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包括2005年的“9·19共同声明”以及2007年的两份落实“9·19声明”的共同文件,两份文件规划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具体步骤:在起步阶段,朝方关闭并封存宁边核设施,以换取紧急能源援助以及朝美启动双边谈判以解决悬而未决的双边关系问题等;第二阶段:朝鲜完成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并对自己的核计划进行全面申报,换取进一步的经济能源援助以及美方解除对朝经济制裁等。在启动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后,朝鲜对美方没有按照“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原则及时启动解除对朝经济制裁的程序深感不满,去功能化时断时续。2008年10月,美方称与朝方就验证机制达成口头谅解, 正式把朝鲜从美国国务院的支恐名单中除名,但当年年底举行的六方代表团团长会仍然因为验证方式和时间存在激烈争议无果而终。次年4月,因为安理会对朝鲜的“发射”活动发表谴责声明,朝鲜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并着手逆转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 IAEA的视察员再次被驱逐出朝鲜,朝鲜的核活动重新回到无国际保障监督的状态。

随着朝鲜公开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验以及2010年朝鲜半岛发生“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半岛安全局势严重激化,游走在战争边缘的危险迫使各方认真考虑重新坐下来恢复对话。2010年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权威报告《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报告提出的对朝政策建议包括:防止朝鲜核扩散(包括横向扩散,如核出口和对外核合作;纵向扩散,如停止核试验和远程导弹试验,防止核装置弹头化与远程导弹结合);继续寻求与朝鲜的外交接触,通过多边会谈方式,制订计划在5年内实现去核化;为朝鲜不稳定准备预案等。该报告排除了默认朝鲜核武器国家地位和公开推动朝鲜政权更迭的选项。 2011年3月,朝鲜呼吁不设前提条件地恢复六方会谈。8月,朝鲜承诺愿意在复谈的情况下暂停核武器和导弹的生产和试验。 美朝于2011年7月和10月先后进行了两轮双边会谈,具体会谈情况没有对外公布。2011年12月14—15日美朝官员在北京讨论了粮食援助问题,据韩联社报道,朝鲜同意采取去核化的初步行动包括暂时冻结铀浓缩计划,以换取美方的粮食援助。 但是落实该项共识的新一轮美朝会谈由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而被搁置。美国放缓了与朝鲜政府的接触,对朝鲜新政权的稳定性和政策方向持观望态度。

2012年2月,美朝官员在北京举行了第三轮会谈,这是金正恩接班后美朝之间进行的首次正式接触,此次会谈后,美方声明将向朝鲜提供24万吨营养食品援助以及基于需要提供更多援助的可能,重申不对朝鲜抱有敌意等。 朝方发表声明称,在美方的要求下以及考虑到保持朝美高层对话的积极氛围,朝方同意在持续进行建设性对话时暂停核试验和远程导弹发射以及宁边的铀浓缩活动,并允许IAEA对暂停铀浓缩活动进行监督。 尽管美朝只是同步发表了单方面声明,但双方都在各自的声明中再度确认了对“9·19共同声明”的承诺。此次会谈成果为停滞三年之久的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在当前的新态势下重新恢复势头带来了一丝希望。然而,由于美朝多年来一直在无核化问题上严重对立,据参与了北京会谈的美国朝鲜政策特别代表格林·戴维斯所言,朝方的谈判班底和以前一样,朝方的立场与以前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 而六方会谈重启还面临着朝韩关系僵局仍未打破等因素的制约,再加上美国2012大选年的政治影响,笔者估计很可能像美方把美朝对话描述为“试探性”一样,朝鲜今年在无核化方面将要迈出的步伐也只是“试探性”的。

二、朝鲜半岛无核化的争议焦点

1.铀浓缩设施和朝鲜和平利用核能的问题

2010年11月,朝鲜邀请了三名美国核科学家访朝,并向他们展示了一座用于发电、正在初期建设的试验用轻水反应堆和一座包括2000台离心机的铀浓缩设施(可用于轻水反应堆的燃料加工),据美国科学家赫克(Hecker)观察,朝鲜宁边5兆瓦石墨反应堆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朝鲜的钚项目仍处于冻结状态。 赫克认为朝鲜从一开始对钚项目和铀项目的开发就采用双重用途模式,既可用于核弹也可用于发电。他推测很可能在朝鲜的其他地方还有一处相对应的能生产高浓铀的秘密设施。

nlc202309031358

到目前为止,六方会谈就朝鲜半岛无核化达成的重要共识是2005年的“9·19”共同声明。声明要求朝鲜必须“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铀浓缩问题可能成为美朝解读“9·19”共同声明涵盖范围的一个主要争议问题。朝鲜在2009年以前从未正式承认存在铀浓缩设施。由于2007年“10·3”共同文件已经要求朝方对一切现有核设施(宁边5兆瓦实验性反应堆、后处理厂及核燃料元件制造厂)进行以废弃为目标的去功能化,以及赫克访朝确认朝鲜钚项目仍处于冻结状态,朝鲜未来核开发计划的重心可能会逐渐转到发展铀浓缩能力和建设轻水堆上来。

“9·19”共同声明第一款提到:“朝方声明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其他各方对此表示尊重,并同意在适当时候讨论向朝提供轻水堆问题。”共同声明发布后第二天,美朝就对此款作出了相反的解读,给六方会谈蒙上了一层阴影。朝鲜在对最近朝美会谈发表的声明中再次提出:一旦六方会谈复会,应重点讨论取消对朝制裁和提供轻水反应堆的问题。 从防核扩散角度来看,轻水堆相比石墨反应堆而言有两个特点:其乏燃料虽然产钚更多,但更难分离;另一方面,轻水堆的燃料需要对天然铀进行浓缩后获得。 1994年《美朝核框架协议》同意向朝鲜提供两座轻水堆用于满足朝鲜的电力需求,是因为当时朝鲜不具备铀浓缩能力,必须依赖进口低浓铀燃料。现在朝鲜正在自行建造轻水堆,并主动展示了自己的铀浓缩设施,还同意在六方会谈中讨论铀浓缩问题,印证了美国情报界长期的猜疑。笔者判断,朝方愿意讨论铀浓缩问题,是为新一轮谈判准备筹码,并根据不同的去核程度进行讨价还价。

一方面,朝鲜可以沿着过去的谈判路径——先“冻结”、再申报、验证以至于去功能化——的“小步走”方式,每走一步换取国际社会提供价值可观的“补偿”。然而,这条路径最终会通向以废弃为目标的去功能化,朝鲜能否一直坚持走下去取决于其去核决心究竟有多大(即朝鲜是不是愿意彻底放弃所有的核项目)。回顾几年前半岛无核化进程的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2008年底朝美就核申报的验证机制谈判破裂,问题的根源是朝鲜方面无法接受美国通过核查全面掌握朝鲜核开发的进度、核材料的储备情况并可能探查出朝鲜境内其他的秘密核设施。美国一直指责朝方把同一个让步(以前是宁边钚设施)反复出售并且要价越来越高, 而铀浓缩问题过去一直没有出现在朝鲜的交易菜单中。美国要让朝鲜心甘情愿地、可验证地放弃“一切”核计划,实现自己所期望的朝鲜彻底弃核(不管是核武器还是民用核项目),可能性微乎其微。

另一种情形可能性更大:即使美朝都愿意回到“9·19”共同声明,真正通过“行动对行动”履行各自的义务,解决声明所涵盖的朝鲜核武器和石墨反应堆及后处理设施问题。朝鲜仍可能坚持不放弃可军民两用的铀浓缩能力,并要求美国接受朝鲜在返回《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后继续享有和其他无核武器国家一样的和平利用核能权利,即继续保留民用核项目。2011年11月30日,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表示和平利用核能“属于朝鲜主权和发展权的生死存亡问题,丝毫不能让步,任何东西也无法交换”。 从现有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来看,《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支持那些接受IAEA保障监督的无核武器国家和平地利用核能。IAEA正筹划建立多边核燃料库,对自愿参加该计划的国家,确保对它们的核燃料供应(提供包括核燃料循环前端的铀浓缩服务、终端的后处理服务以及乏燃料处置和储存);接受国在供应合同期限内必须放弃建造和运行敏感的燃料循环设施,并接受最严格的保障监督,包括实施全面的保障监督和《附加议定书》。 对于坚持自主进行核燃料循环的国家,IAEA只有通过强化保障监督措施来防范它们把这些敏感的核活动转为军用。朝鲜可以复制伊朗追求铀浓缩能力的道路,分化国际社会对朝鲜制造钚弹的舆论压力。在美国看来,朝鲜的铀浓缩设施既可以为计划中的核电站提供核燃料,也可以生产用于制造更多核武器的高浓铀,为朝鲜将来进行核弹头小型化试验储备核材料。鉴于以前朝鲜屡次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抱以不合作态度,而美国又根本不信任朝鲜,朝鲜也不会轻易接受额外的核查,美国势必不会接受朝鲜继续以和平利用核能的名义积累和改进自己的核能力,忍受朝鲜借此形成对美国长期的潜在核威慑。

美朝对于去核化的立场底线差距巨大,且双方在核活动的验证和核查手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技术性分歧,去核化进程仍然荆棘密布,任重道远。

2.核武器、朝鲜的安全关切与朝美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核危机是朝鲜半岛长期分裂敌对、美国军事介入半岛局势长期化以及东北亚地区各国间在安全上缺乏互信的集中反映。朝鲜自始至终坚称核问题因美国的对朝敌对政策和军事威胁而起。朝鲜的目标是:以敏感的核开发计划为战略杠杆,撬动冷战结束以来朝鲜面临的安全、外交以及经济困局。朝方曾明确声称,不会为了换取与美国外交关系正常化和经济援助而放弃核武器。 而美国则指出:朝鲜不应幻想美国会和一个核武装的朝鲜发展正常且不加制裁的关系。 朝鲜希望与美国正式签订《和平条约》,把美国在“9·19”共同声明作出的“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的安全保证法律化,并要美国撤出驻韩美军。美国则主张在朝鲜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后再启动和平条约的谈判。

2009年朝方在《重申朝鲜对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原则立场》中称,绝不会把核武器拿出来,除非美国逆转敌视朝鲜的政策,并且朝鲜要彻底免于美国的核威胁。 朝鲜定义的美国核威胁包括驻韩美军的构成和在韩国与朝鲜半岛附近的重大行动以及美国对韩国提供的核保护伞。而过去各届美国政府都拒绝就驻韩美军问题与朝鲜进行谈判。 朝中社2012年发表元旦社论,再次要求美军撤出朝鲜半岛。而美国一直坚称《美韩共同防御条约》和驻韩美军是美国与韩国之间的双边议题。美韩在2009年的《美韩同盟共同愿景声明》中再次确认,《共同防御条约》仍是美韩安全关系的基石,美国将继续为韩国提供核保护伞,声明还提出同盟要适应21世纪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 最近两年来半岛安全局势的恶化则进一步加深了韩国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并强化了美韩军事同盟的动力。

如果说美朝在和平利用核能问题上还有讨价还价的空间,那么对于如何化解半岛安全困境、打破“以核制核”(即朝鲜以核威慑对抗美国的核威胁)恶性循环,双方过去从未有过任何交集,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

三、中国在半岛的利益关切和政策走向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朝鲜半岛核危机爆发以来,对于半岛核问题,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推动半岛无核化、通过和平对话解决核问题这三大原则。在1993—1994年朝核危机首次激化时,由于中韩建交导致中朝关系冷却,中国支持朝美通过双边对话解决核问题。针对2003年以来半岛核危机再度激化,中国开始谋求发挥更积极的调解作用,主办了六方会谈。中国的半岛政策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3—2005年敦促朝鲜参加六方会谈,通过谈判缓解紧张局势,和平解决核问题;2006—2008年,针对朝鲜公开进行核试验,协同国际社会加大了对朝鲜在核问题上的压力,支持安理会通过制裁朝鲜核武器计划的决议,积极推动半岛的去核化进程。2009年至今,鉴于朝鲜半岛总体形势不确定性增加,且时有激化,中国加强了与朝鲜的战略沟通和双边合作,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的半岛政策走势备受瞩目。笔者认为,中国仍将保持以前政策的延续性,目前的外交目标是:为朝鲜国内顺利实现权力过渡向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继续维持半岛和东北亚局势的相对稳定,积极推动六方会谈复谈。

nlc202309031358

中国在半岛的利益关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是中国半岛政策的根本宗旨。过去的谈判历程表明,一步到位解决核问题难度很大,半岛核问题与更大范围内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重构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东北亚安全秩序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有着延续性。苏联解体后,超级大国对抗从东北亚退出,但美国并未选择从该地区抽身。在某种程度上,东北亚地区仍处于冲突状态,俄罗斯和日本在二战结束后一直未签署和平协议,朝韩美中之间也没有就朝鲜战争签署这样的协议。东北亚地区各国发展变化很快,地区秩序正步入紊乱时期,一方面表现在半岛南北双方实力对比越来越失衡,另一方面更大范围的实力对比也在发生变化,日中此消彼长,美国介入加深,俄罗斯试图重新恢复对半岛的影响力。美国希望以美国在亚洲的双边同盟为基础来安排未来的东亚秩序,美韩、美日同盟不断加固且有三边化的趋势。美国在东亚的过度优势,引发了中俄朝的不安全感。中俄朝三国彼此相邻,在一定程度上都不愿意美国在东亚继续扩展势力。就半岛战略格局而言,美韩同盟的基础牢固且日趋多元化:从反朝的安全同盟向基于共同价值观、双边自贸区和安全合作一体化的全方位同盟转变。与此相对,客观地讲,冷战结束后中朝关系在安全利益和外交政策的价值取向上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疏离。

从某种意义上,渐进变化相当稳定,激变则伴随着动荡(带有突然性和暴力性)。防止地区格局的突然坍塌,对于东北亚地区所有国家而言都是一种代价较小的理性选择。中国虽然无法主导东北亚地区格局的重塑,但可以努力促使这个过程渐进而平稳。作为东北亚地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自变量,在安全、经济和国内权力更替等多重压力下,朝鲜政权的稳定性面临极大挑战。中国在朝鲜政权处境最为艰难的时期会加大对朝方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并加大外交努力推动各方恢复对话,维护半岛局势的稳定。另一方面,核武器虽然使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稳定化,但不一定适用于21世纪的美朝关系,核危机引发了过去10年间东北亚地区局势的持续紧张和动荡。朝鲜在国家安全上的脆弱感在权力交替的不稳定时期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并可能引发半岛局势的恶化。大国不允许它的伙伴把它拖入不想卷入的冲突,中国也是如此。对坏形势本身就没有什么好办法,在半岛紧张局势可能失控时,中国刻意保持一种“战略模糊”,意在威慑各方都不要采取破坏地区稳定的行动。 在同朝鲜打交道时,中国会规劝朝方如果其鲁莽行事,就不会支持它。同时中国向另一方表明,如果战争爆发,中国将无法置身事外。

其次,无核化与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相互关联” 。半岛无核化进程尽管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是由于美朝互不信任被逆转。最终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和东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重构都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达到目标没有直截了当的方式,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办法达到目标。半岛无核化是各方共同利益的最小公约数,如果各方在短时期内不能实现相互信任,那么至少要寻求达成互利的交易。中国希望美国更多采用谈判和对话而不是制裁和孤立与朝鲜进行“沟通”,支持美朝继续通过利益交换来缓解各自的安全关切,通过多轮互动和谈判,积累信任,实现半岛和地区安全局势的改善。

核武器并不能成为改变半岛战略力量对比的结构性因素。中国虽然同情和理解朝鲜的安全关切,支持朝鲜重返NPT后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坚决反对半岛保留核武器。朝鲜不应幻想会得到类似于印度的核计划被美国加以区别对待的优待, 也不应期待中国最终会放弃反对的立场。朝鲜的核武器计划可能引发地区(如东北亚、中东)核扩散浪潮,对中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都会造成严重冲击,可能构成对中国安全利益的战略性挑战。“正因为着眼朝鲜半岛的持久和平与稳定,我们要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 中国会一如既往地和其他国家一道认真执行联合国安理会1874号决议对阻止朝鲜的敏感技术和武器出口活动的要求,遏制核扩散的进一步蔓延。

最后,继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两国共同利益基础上维护中朝传统友好邻邦关系。中国尊重朝鲜的国家政治权力安排,愿意和朝鲜继续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着手加强了与朝方的党际、部际以及军方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与朝鲜高层的战略沟通,对稳定双边关系和地区局势产生了积极效果。中朝边境地区经贸合作也取得了较快发展。2011年1—7月,中朝双边贸易达31亿美元,同比增长87.6%。 加强中朝经贸合作,一方面符合双方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朝鲜边境地区经济的造血功能,减少非法经济移民对中国造成的社会和安全影响。中国也一直反对国际社会对朝鲜的核导弹计划施加的制裁影响到朝鲜正常的经济活动。

在大国和小国组成的同盟中,小国会特别注意维护自身的独立性。较小邻国的挑战(甚至是核威胁)也不会被大国看得很严重。面对小国的挑战,大国损失的只是一点面子,而小国如被迫就范,其失去的可能是政策自主性。朝鲜要图发展,必须缓解安全压力。中国无法单方面说服朝鲜弃核,更不能通过高压迫使朝鲜弃核。从过往的核扩散案例来看,一国追求核武器无法通过外力施压而放弃,历史上也从未有过成功先例(如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乌克兰同意放弃苏联解体遗留下的核武库是在美俄共同提供安全保证的情况下实现的,巴西和阿根廷是通过相互给予安全保证而同时弃核。推动半岛无核化也必须沿着循序渐进地改善地区安全环境的路径前进。

总的来说,近年来中国半岛政策的调整有助于东北亚地区安全系统重新恢复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助于巩固和发展中朝传统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应继续用理性指导对朝政策:既不囿于老一辈的怀旧情感,又不被新一代的急躁情绪所支配。在客观分析地区形势的基础上,审慎地、平衡地处理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与无核化这两大战略目标,既是中国半岛外交实践的宗旨,也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四、结 语

一个新政权最初可能对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但如果它要生存,就不得不退回到惯常行为方式中。 金正日去世后,国际社会对朝鲜新一代领导人改弦更张的期待有可能落空。2011年12月24日朝鲜《劳动新闻》发表了继续走“先军政治”道路的社论。朝鲜拥核政策短时间内难以动摇。朝鲜最近作出暂停铀浓缩活动的承诺,显示出朝鲜新一代领导人有意延续以前的核谈判策略,半岛去核化进程重启后仍很可能出现反复。从国际社会的视角看,真正弃核有助于缓解朝鲜的国际生存困境,改革开放则有助于增强朝鲜经济复苏的自动力和解决粮食短缺等问题,从而有助于朝鲜政权的长期稳定。然而面对弃核和改革开放这两大战略抉择,无论作出哪种抉择,朝鲜政府都需要巨大的决心,同时也需要外部世界给予积极的回应,并保持更大的耐心。这是延续近20年的半岛核危机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朝鲜半岛的和平十分脆弱,需要东北亚地区各国付出长期的努力,更需要从根基上加以稳固。

篇5:论朝鲜半岛局势及中国的对策.

近期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朝鲜试射导弹、宣布退出六方会谈,美韩则借“天安舰”事件向朝鲜施加压力。朝韩两国中断了交往,战争阴云再度笼罩在朝鲜半岛上空。

六十年前,1950年6月,在隆隆的枪炮声中,朝鲜战争爆发。战争爆发不久,美帝国主义就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用相对落后的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并在1953年迫使美国侵略者签订了《停战协定》,维护了朝鲜半岛的长期和平。时光荏苒,六十年后的今天,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一艘韩国军舰的意外沉没,竟在亚洲的火药桶——朝鲜半岛掀起了轩然大波。事件发生短短一个月,局势就变得非常紧张。韩国的李明博政府发布调查报告,指责朝鲜潜水艇发射鱼雷击沉了“天安舰”。而朝鲜军方则坚决否认,并在首都平壤举行新闻发布会进行还击,并称如果韩国当局胆敢发起挑衅,朝鲜将誓死捍卫国家安全,并就此实现国家的统一。而在大洋的彼岸,美国也插手了,打算向联合国发起提议对朝鲜实施制裁。如今,朝韩双方之间已经切断了一切联系,朝韩开城工业园区关闭,朝鲜更是进入“战斗状态”。一时间,朝韩双方剑拔弩张,大有战争一触即发之势。

一、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影响

从地理位置上看来,朝鲜半岛非常重要。她扼守中国的东大门,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惊奇的发现,近一百多年来,朝鲜半岛发生的重大事件,几乎都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中国派兵帮助镇压。结果野心隐藏已久的日本借机挑衅,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不仅成功地把朝鲜半岛吞并,还强行占领了中国的台湾,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此后的几十年中,日本就是以朝鲜作为跳板,入侵了中国东三省乃至全国各地,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无尽的苦难。时间一晃,中国大陆解放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本已经秣马厉兵,即将一举解放台湾。然而,此时朝鲜却爆发了内战,进而引起了美国的干涉。美国把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中国失去了解放台湾的大好机会,造成了两岸分裂的局面,至今仍是中国人心头最大的痛。而长达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也使中国损失巨大,伟人毛泽东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爱子!进入新世纪以来,朝鲜半岛又出现了核危机,美国以朝鲜威胁世界安全为由不断进行干涉,中国作为六方会谈的主办国,自然也被卷入了半岛风云中。特别是2006年朝鲜进行核试验,居然在事发前几十分钟才通知中国,令中国陷入了尴尬被动的境地:既不受到朝鲜的信任,又被西方各国施加压力。同时,朝鲜进行核试验,周边国家很有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近期发生的“天安舰”事件,更是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朝鲜与中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中国支持联合国对朝鲜进行制裁,必将使朝鲜政权面临孤立甚至崩溃的危险,这样下来,美国的势力就会长驱直入渗透到鸭绿江边,而大量涌入的朝鲜难民将给中国带来沉重负担;但另一方面,如果中国不对西方以及韩国的要求做出一定回应,又会给西方造成不积极解决朝鲜问题的口实,给中国的外交带来不利的局面。由此看来,朝鲜局势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关系到我国的内部发展和对外开放能否拥有一个安定有利的国际环境,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在当前朝鲜半岛的局势下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1.在关于朝鲜半岛的问题上,中国一定要牢牢坚持对自己有利的立场,切不可为任何一方所左右。“天安舰”事件发生后不久,韩国方面便称该舰乃是朝鲜击沉的,并强烈要求中国对朝鲜谴责,还要求中国同意对朝鲜进行制裁。而我国国内的一些所谓“主流学者”“精英分子”也亦步亦趋地跟着韩美的调子,叫嚷什么“为了世界和平,中国也应制裁朝鲜”,甚至妄称“消灭金氏极权政权”。这种没头脑的言论是极为有害的。中国是一个大国,无论什么决策,都要以是否有利于本国的长远发展为标准,决不能为他国所干涉。朝鲜是中国东北的屏障,与中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朝鲜人民的独立自主,决不能让美国颠覆朝鲜、将其势力渗透到中国边境的阴谋得逞。当然,对于朝方提出的一些不尽合理的要求,我们也不能全部接受。

2.中国要做好和平谈判与军事斗争的两手准备。一方面,发挥中国是六方会谈东道主的积极作用,尽最大可能把各方、特别是朝方重新聚集到谈判桌旁,争取通过和平谈判的手段,调和各方的利益,缓和半岛局势,争取达到半岛无核化目标;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本国的经济、国防实力,特别是要加强中国东北地区的军备,提高快速反应、应对突发战争的能力,巨大的军事实力是非常必要的,在平时可以平衡地区局势,给他国造成一种威慑力,使其不敢轻举妄动挑起地区冲突,在战时可以有效地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结论

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变幻莫测,相关各方都在进行相应活动,朝鲜半岛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但可以肯定的是,朝鲜半岛以及周边地区对于中国是利益攸关的。朝鲜半岛的任何变化,都将对中国未来的国际地位、国内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篇6:简论中国海权问题及基本策略

【内容摘要】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着岛屿被侵占、海洋资源被掠夺等各种现实问题,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可以采取多种策略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以加强海军建设、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作为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保障;以加强对争议海域的实际控制作为维护海洋权益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权益实际控制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明显上升。新的时期,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一些机制,但当前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形势依然极其严峻复杂,多个周边国家竞相在我国南海开采油气资源、开发旅游项目,甚至通过法案将我国部分岛礁划为己有,严重侵害了我国海洋权益。面对这种情势,我们必须要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优化我国海洋权益维护策略,提升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能力。

一、中国海洋权益现状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领海和毗连区的宽度主张有了国际法上的依据和保证;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拓展了我国的管辖区域;国际海底区域制度使我国有机会成为深海采矿的先驱投资者,并在东北太平洋有一块15平方公里的矿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过境通行制度对中国发展远洋交通、走向海洋提供了便利。总体来说《公约》对我国是有利的。

但随着《公约》的正式生效,我国的周边国家纷纷完善海洋立法、调整海洋政策和战略,不顾历史事实和海洋法的具体实施细则,不恰当、地引用对其有利的条款来侵害我国的海洋权益,使我国的许多海域和岛屿无可争议的历史主权面对新的争议,对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一)我国岛屿被侵占 在东海,中国固有的领土钓鱼岛被日本非法占有。钓鱼岛自古都是我国渔民避风、休渔的栖息地,但被日本实际控制,日本不仅反对我国海军接近钓鱼岛,连我国科考船也不能接近,甚至我国渔民也不能到附近海域捕鱼。日本拒不承认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而在南海的南沙群岛,有40个岛屿被他国侵占,中国实际控制的只有8个。

(二)海洋资源被掠夺。

以资源为核心的各种矛盾相继而生。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南沙海域投入开采的油井已经超过1000口,这些油井绝大部分位于南海断续线中国一侧海域,每年开采的石油超过6000万吨。此外,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南海实行夏季休渔制度,但有的国家不但说中国“无权宣布休渔”,而且乘我国渔民休渔之机大肆捕捞。

(三)海域划界矛盾重重。

我国濒临黄海、东海、南海,由于海域狭窄造成我国与海上邻国海域划界的矛盾比较突出。在黄海和东海其宽度最宽处只有360海里,不足400海里,出现海域主张重叠的情况。按照《公约》划分,我国海域面积甚广,但有些国家却要求按中间线划分海域。按此无理要求,中国与其他国家有数十万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二、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策略

如何处理潜在的矛盾和冲突,如何应对复杂的海洋权益争端,是事关我国诸多发展利益和重大安全的问题,为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海军建设

海洋领属权的竞争已成为国家实力的标志。这就要求我们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保卫万里海疆。并积极推动建立、完善与海上军事行动有关的海洋立法。同时还应建立综合的海上安全保障体系,建立防空识别区,亦加强对沿海海域和空域的警戒和管控,维护国家安全。

(二)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

首先,海域划界的争端解决需要科技和资金的投入,由相关部门抓紧进行全面的海洋调查,掌握全面的海洋学资料,为进行海域划界的外交谈判或利用法律手段解决争端时提供最重要的科学依据和证据。其次,海洋资源的开采需要资金和科技的投入,没有高科技的支持和经济的高投入,便没有资格成为“先驱投资开发者”,也无力在深海矿藏开发中竞争。同时,在有争议海域实施的“共同开发”合作模式中,科技优势也有助于收益分配。当今海洋开发难度大、需要投入的投资多、风险高、周期长,要想取得最好的开发效益,必然要以科技的高投入为前提。

(三)增强对海洋权益的实际管控

中国可以充分利用民间力量、民间组织等非军事手段,更加有力地来维护其主权。民间和政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既能维护海洋权益,又能缓解与其他国家敌对紧张的对立关系。这其中包括在有争议水域开展测绘和巡逻、渔业考察和能源勘探等行动。

篇7:论朝鲜半岛问题及中国的基本政策

朝鲜半岛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朝核问题,一个是朝鲜半岛统一问题。二者相互交织,不可分割。朝核危机严重影响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安全。朝鲜半岛问题重重迷雾背后更深层地凸显出大国的战略博弈。朝鲜半岛特殊的地缘环境使其成为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等大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交汇点和东北亚国际纷争的矛盾焦点。美国把朝鲜半岛看作是其亚太战略中遏制中国和防范与压制俄罗斯崛起,助其维持世界霸权的重要战略据点;日本把扩大朝鲜半岛影响力当作其实现政治大国梦想的阶梯;俄罗斯把参与朝鲜半岛问题看作其恢复昔日大国雄威的重要环节,中国把朝鲜半岛看做制衡美国霸权主义的战略前沿。

朝鲜半岛作为边缘地带一直是我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正是因为朝鲜半岛地理位置独特,使得它与我们国家的周边安全密切相关,是我国国家安全中的重点防范地区。中国希望朝鲜半岛问题能和平解决,力图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朝核危机,在朝鲜和韩国推行平衡政策,推动朝鲜半岛实现和平统一。但是如果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或者恶化,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届时中国不得不面对美日韩三国的统一战线。另外一旦爆发冲突会有大量难民涌入中国境内,将对我国东北的社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朝鲜半岛问题对我国的政治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朝鲜半岛是美国对中朝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阵地,朝鲜和中国一样,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以“共产主义威胁论”为由,一意孤行地对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在半岛方向,企图把朝鲜作为突破口,而后将其战略推向中国。中国和朝鲜在反对美国强权政治方面具有共同利益。朝鲜保持政治稳定、主权独立,不受外部大国势力的渗透、控制、颠覆,半岛一旦统一,美国就会失去在韩国驻军的理由,更会失去美日军事同盟的依据,有利于中国的政治安全。还有,朝鲜拥有核武器严重威胁中国的政治安全。朝鲜拥有核武器严重挑战东北亚安全格局,东北亚其他国家将纷纷走上发展核武器之路。届时中国将处于被核国家包围之中,中国的国家安全将无从谈起。朝鲜半岛是我们在东北亚地区制衡美国的重要砝码,所以,我国要继续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朝鲜半岛两岸的和平统一政策。

朝鲜半岛与我国经济安全关系密切,当前时而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步伐,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如果朝鲜半岛南北实现统一,将会给中国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并大大促进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对东北亚经济合作起积极作用

朝鲜半岛问题上我国的应对策略

上一篇:彭泽县总工会2009年总结下一篇:市律师协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