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规范

2024-09-07

教师备课规范(精选8篇)

篇1:教师备课规范

教师备课规范

教字[2011]31号

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教师应在备课上下功夫,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学期授课进度计划,在深入研读,明确本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任务的基础上,认真备、备教法、备学生,精心编写教案。不上无准备的课。

一、备课要求

1、熟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掌握教学原则;

2、了解专业教学计划,深刻领会课程教学大纲,通晓;

3、了解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之前的关系;

4、弄清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5、全面了解学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贯彻少而精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6、结合内容,确定教书育人计划,教学方式与方法,提前做好各种教学辅助工作等;

7、持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确保教学质量;

8、认真书写教案,杜绝无教案上课。教案准备本科专业要完成课程内容的1/2以上,专科要完成课程1/4以上,并及时做好课后记。

二、编写教案要求

教案是教师授课计划的书面表述,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教师授课的备忘录。教案要精心选材、精心设计、巧秒安排。原则上以2学时为一教学单位编写教案,也可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要求以章、节为单位编写。

1、教案首页的肉容要求:

(1)课题名称、授课班级、授课时间;(2)授课内容摘要及时间分配;(3)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教师对备课内容高度概括的结果,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具体内容进行全面思考后确定下来的。教学目标一般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考虑教会学生哪些知识,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形成哪些方面的技能及程度,用词要准确。二是要考虑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思想教育。

(4)根据教学对象采取相应切实可靠的教学方法;(5)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它的确定是受教学目标制约的;教学难点是就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言的,一般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确定为教学难点。确定教学难点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教师备课过程中难点往往是学生的难点;二是通过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学生的难点;三是可以借鉴过去的教学经验。

2、教学过程的要求

(1)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步骤,教学重点、难点的落实与解决,教师要反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2)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案的主体。确定教学过程时,要对备课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有取有舍,主次分明,步步衔接;

(3)教案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复习旧课,即回顾上次课的主要内容,达到承前启后,导入新课的目的。二是讲授新课,即依照知识系统情要求列出本次课教授内容。三是例题,即实例分析,以求达到加深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四是小结新课,起到画龙点睛的目的;

(4)板书计划。板书要规划合理,直观形象,提纲挚领,一目了然。要使板书有利于辅助教师讲课,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印象,便于学生记笔记和加强记忆;

(5)作业布置要适量质高,要明确作业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6)课后小结,即课后感。课后记下讲课心得,体会学生反映,及时积累经验以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7)对实践性教学教案要在上述要求的基础上,为开设好实验课、实习课、上机实习课、电化教学课准备实验实习指导书,明确实验(实习)内容,并设计好教学过程。

3、教案的使用

(1)每次正式上课之前任课教师要主动将教案向教研室、分院(部)院(主任)送检、审签。无教研室、分院(部)院长(主任)审签不能上课;

(2)坚持使用新教案。教师不得使用旧教案,因为教学对象不尽相同,教学过程必然有所变化,所以要重新设计教学过程,因材施教;

(3)学期教学任务完成以后,任课教师应将教案装订成册,交教研室或分院(部)检查、评比。

4、教案的检查

检查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研室、分院(部)、教务处要定期抽查或全部检查教案,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内容之一。检查内容一般包括:

(1)教案的超前量;

(2)教案与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是否相符;(3)教案的完整度及质量。

篇2:教师备课规范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备课应包括备课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等,同时提倡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

1、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要认真钻研,明确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及各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和任务,把握各年级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

2、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把握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哪些是重点章节或重点内容,按照教学目标,认真组织和处理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对于重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地位,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切实掌握。对于难点可以采取适当分散,使用预习作准备等办法加以解决。做到生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3、备学生。备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做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兴趣要求。特别对后进生要深入了解,分析原因,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备教法学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启发式与情景式,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逐步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拓展迁移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与自学能力。要根据现有条件,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撰写教案。

教案要求如下:

(1)课时教案一般包括:①教学目标(包括认知、能力、情意等方面);②教学重点、难点;③教法、学法;④教学准备;⑤教学手段;⑥每课时教学过程(要清晰、具体、完整)和作业练习、板书设计。

(2)单元小结与训练可备简案。

篇3:强化质量意识规范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要求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教改信息, 探讨教学方法, 切磋教学艺术, 解决一些教师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 目的是更新教学思想, 改革教学方法,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在许多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 集体备课是一项常规制度。多年来, 多数中职学校也强调进行集体备课, 但有些学校, 有些科组集体备课是为了应付各种评估, 流于形式, 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没有达到集体备课的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全面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在集体备课时, 要求教师做到:四定、四备、四统一;要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建立新老教师传帮带制度, 使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 四定

1.1 定时间

除平时的教研活动外, 应安排专门的集体备课时间, 每1~2周1次, 每次1~2课时, 要求所有教学人员参加, 做好考勤记录。

1.2 定地点

根据需要可选在办公室、实验准备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1.3 定课题

每次集体备课前应拟定讨论课题, 使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 避免盲目性。

1.4 定主讲人

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主讲教师应事先充分准备, 拟定好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大家踊跃发言, 各抒己见。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还是新教师, 都应自觉参与讨论, 集思广益, 发挥集体的智慧。中心发言人不能总是老教师、教学水平高的教师, 要想办法让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 老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老教师要认真带好青年教师, 但不能越俎代庖, 要让青年教师主动收集材料, 大胆钻研业务, 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 四备

2.1 备大纲

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 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案。

2.2 备教材

根据专业特点提出选用各专业合适的教材。了解该教材的特色、优缺点, 各章节编排的科学性, 特别要及时修改教材中的错漏之处, 包括文字、标点、插图及其标注等。

2.3 备学生

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因材施教, 倡导“以生为本”, 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修订现阶段教学方案。集体备课时, 应及时通报最近教学情况;任课教师各自汇报教学进度, 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进度, 考查次数, 学生成绩分析等;通报教学秩序及存在问题, 学生迟到、早退现象, 课堂纪律, 教师迟到、早退、拖堂情况。

2.4 备教法

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着重备教学过程中的以下几个环节: (1) 落实基点。落实本次课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训练点。 (2) 突出重点。突出本次课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 (3) 突破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 提出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 (4) 体现特点。能够体现本节课的特点, 反映学生特点和教师教学特色。 (5) 总结经验。为了吸取经验, 总结教训, 教师要做到课后反思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 才能扬长避短。认真书写课后记录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每次课后要记录下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 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遗憾,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3 四统一

各备课组要确保本组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四统一, 即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核范围和考试方式。

4 建立新老教师传帮带制度

集体备课被认为是培训青年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有效途径。为了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学基本功, 明确一位新教师与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挂钩, 形成传帮带关系, 充分发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作用。骨干教师要经常听新教师的课, 指导教法, 帮助他们写好教案, 并给他们上好示范课。每年可定期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

5 认真做好记录

集体备课时要认真做好记录并安排人员整理。每次集体备课均由组内教师轮流执笔, 负责把备课内容整理好后, 在备课写教案之前分发给教师, 以便教师参考、设计下周的教案。期中时, 教研室将组织抽查, 期末交教研室存档、保存, 供以后教研参考。

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 它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提高教师群体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要持之以恒地做好这项工作。蒉

摘要: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 提高课堂效率, 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集体备课时, 要求教师做到:四定、四备、四统一, 发挥骨干教师作用, 建立新老教师传帮带制度, 使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篇4:教师备课规范

教研组活动是校本教研的主要载体,是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是教研组活动的一项主要任务。俗话说:“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院。”只有搞好集体备课才能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顾名思义,即是教师组织在一起,共同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教学情况、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析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并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的活动。集体备课让教学资源得以在教师之间实现“共享”。教师通过参与集体备课,不仅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获得成功的教学经验,还能借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如何通过集体备课有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各个学校一直探索的问题,下面我结合学校单元集体备课流程,与大家一起交流如何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学校要高度重视

众所周知,教师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如何抓实抓好备课工作,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好充分准备,这就需要学校高度重视,每学期学校教学部门工作计划中要有安排,有检查,有评比。这样才能为抓实集体备课这项工作保驾护航,促使每个教研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二、计划要早,实现“四定”

每项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就必须先做好详细周密的计划,单元集体备课也不例外。开学初在校本教研工作中安排单元集体备课任务时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定内容”,做到早计划早行动。

“定时间”即学校分学科每周统一定出一次教研组活动时间,在此时间内教研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单元集体备课。

“定地点”即学校统一安排集体备课地点,要有多媒体体设备。因为在办公室内教师可能会做其他一些工作,如批改作业,写学习笔记,不利于专心投入集体备课中,所以要在其他地点进行集体备课,保证人人参与,而且使用多媒体体设备利于提高集体备课的时效性,做到边研讨边定稿。

“定主备人”即在开学初的教研组计划中安排出每单元的主备人,在集体备课时,组内教师根据主备人的初案一起研讨出共案。这样既分散了备初案的任务,减轻教师备课负担,又能实现共同研讨时主备人作为中心发言人能总揽全课教学设计,更有利于共案研讨。

“定内容”即每次教研组活动时要研讨哪个单元的内容一定要在计划中详细制定,这样组内教师根据每次要研讨的内容提前准备研讨,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一起研讨出共案,保证研讨共案的质量。

三、规范流程,确保质量

如何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实现真正的互动教研,集体教研,这就需要在学校的宏观指导下,每个教研组按学校规定步骤完成,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学校规定在单元集体备课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解读教材 分解目标

单元集体备课营建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正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教研组活动时间,全组教师通过提前准备,认真分析单元教材在整个小学数学阶段中的地位,解读整个单元内容的教学目标,然后在集体备课时通过交流研讨将单元目标与每课时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分解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细化每一课时的重难点,使组内教师都能找准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为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二)集体备课 寻找策略

本组教师在分解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研究每课时用什么教学方法或策略才能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然后每单元再挑选一课时进行细致研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思路,明确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

集体备课过程中要重点研讨关键知识点的教学措施,确定学生学习重点内容时小组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研讨利于学生小组合作的探究单或小组合作要求,及怎样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尤其是小组汇报时教师抓住哪些难点问题进行适时的引导或点拨要重点研究。

集体备课时对巩固练习也要进行细致研讨,做到练习形式多样,内容有递度,检测内容全面,能及时检测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并进行纠错。

每单元集体备好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并以此为范本,使组内每一位教师都明白如何使用研讨好的教学策略进行上课。这样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大家的思想与行动保持一致。

总之,单元集体备课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可以博采众长,开阔思路去备文本、备教法、备学生。这样的集体备课吹绿了教学效果,润红了教师的智慧之花。

(三)课堂教学 检测效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集体备课效果到底好不好,只有进行课堂教学才能证明。这也是使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的一种检验办法,既关注集体备课的过程教师人人参与研讨,也要关注教学效果人人看到。

因此,每单元集体备好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后,都要由教研组内安排一人执教,其他人参与听课,观察课堂上的教与学,检验教学设计的落实效果,通过研究预设与生成,检测备课效果。教师在听课过程中不断思考教学设计,从而产生更合理的教学方法。这样也使关注备课效果成为全教研组教师的事情,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四)总结反思 提升质量

组内教师经过课堂实践后,再集体反思、研讨,总结方法,改进教学措施,从而为今后更精准的确定教学目标,更恰当选择突破重难点的措施做参考,这也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再次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突出教后反思的撰写,这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篇5:教师备课规范

一、充分认识备课的重要性

备课有利于教师的教,有利于教师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 2 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专业水平迅速提升 有利于幼儿的学,好的教学设计能让幼儿学得快,学得扎实,学得轻松,愉快,能让幼儿多方面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几类备课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1、目标不够全面:只就学科提出单一技能目标或只有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情感态度兴趣等方面的目标。

【例】手工活动撕贴“柳条”的目标:“学习用较大的皱纹纸撕成柳条。”

2、活动目标不具体:目标无法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贯彻与落实,其他教立足实际,谈谈幼儿园教学目标的制定师看后不能清楚地了解授课老师的教育思路。

【例】歌曲《小鱼游游》目标:(1)初步熟悉歌曲,愿意和大家一起唱歌;(2)能积极参加音乐活动。

3、主语不够统一:在目标中同时出现教育目标与幼儿发展目标,提法较乱。

【例】体育游戏《小动物开车》目标:(1)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并能学会互相不碰撞;(2)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4、幼儿能力发展目标较模糊:不能就具体的活动,清晰而明确地陈述幼儿应获得的某方面、某层面认知策略及能力的发展。

【例】科学活动《这是什么车》 目标(1)说出几种常见汽车的名称及典型特征,了解不同汽车的用途;(2)学习仔细观察与大胆讲述。

5、幼儿个性、社会性教育目标较笼统:虽然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在许多目标中有所体现,但陈述的较为宽泛,多为“培养兴趣”“萌发情感”等等。

【例】美术活动《小娃娃吃棒棒糖》目标:“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例】 体育《捉迷藏》目标:“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6、目标缺乏针对性:教师们在借用别人的教材时,照搬照用,因此往往一个优秀的教案,在实际运用中却无法体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7、先有活动,再制定目标,丧失了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性功能。(本末倒置,觉得该立足实际,活动可以实现哪些目标,就写上哪个,而不是活动围绕目标来进行。)

三 规范备课要求

(一)备一日活动,关住一日生活中的教学,游戏和生活活动,发挥这些活动互补作用,使一日常生活中成为真正的教育整体。一日活动的备课内容 上午(1)晨间活动写出活动内容与指导要点【例】晨间活动:玩球 重点指导幼儿练习左右手交替拍球(2)生活活动 包括进餐,午睡,盥洗,如厕等。幼儿行为习惯需要反复要求和长期坚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

【例】生活活动 知道洗完手后在水池里甩三下,再用毛巾擦干净(3)户外自由活动 老师在渗透安全教育的同时,多和幼儿交谈,鼓励,支持和丰富他们的活动。

【例】户外活动 滑滑梯目标:知道下滑时与前面的小朋友保持适

当的距离,滑下后立即站起来走开。(4)教学活动(5)游戏活动或区角活动 下午(1)生活活动(2)教学或游戏活动(3)户外活动 2 备一日活动遵循三原则(1)一日活动安排要做到动静交替,不同领域活动交替,室内外活动交替,全班,小班与个别活动相结合。(2)保证每天2个小时户外活动(其中1小时有组织体育活动,分段进行)(3)保证幼儿每天有不少于1小时的自主游戏和自由活动时间。

(二)备教学活动 1 教学名称 要写清楚是哪个领域什么类型活动,教师要合理地,综合地安排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活动,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例】 语言活动——《家》(儿歌)

【例】 语言活动——《小熊阳光》(早期阅读)【例】 音乐活动——《我们的田野》(歌曲欣赏)教学目标(1)要根据本班幼儿实际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不要只关注幼儿学有所乐,忽视幼儿有效发展,兼顾学习兴趣和学习价值。首先,研究幼儿已有经验。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本班幼儿原有知识经验;本班幼儿原有生活经验;本班幼儿原有学习兴趣。其次,目标表达要明确,具体,可检测。活动目标表达原则上包括行为主体,行为本身,行为情景,行为结果和行为标准五个要素 A 行为主体 指谁来完成预期行为(重点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教育目标: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教师作为主体)如:“使幼儿掌握…知识”、“教会幼儿…技能” “培养幼儿…能力(习惯)4

行为发展目标:从幼儿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幼儿作为主体)如:“能够… …”“学会… …”“懂得… …” 注意:可以是“教育目标”也可以是“幼儿行为发展目标”,但不能交叉制定教学目标。但最好是以幼儿“行为发展目标”提出,这样有利于教师始终围绕“如何促进幼儿发展”来选择相适宜的教育策略与手段。

【例】阅读区活动 目标:培养幼儿一页一页翻图书的习惯 目标:学习一页一页翻图书的方法 B 行为本身 达到目标的具体学习行为,通常以行为动词来描述 介绍行为目标的三个要素:(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操作性动词,如“说出”、“比较”、“指认”等 ★完成行为的有关条件,如用语言表达、还是用绘画、泥塑等方式表达 ★行为表现标准,即对学习结果的叙述(一般用“能够…”“会…”等表述学习的结果,而不用“学习…”)

【例】数学活动 《数豆豆》 目标:尝试进行数量间比较,能说出最多,最少,一样多。C 行为情景 指表现行为的有关情景或者条件

【例】语言活动《有趣的汉字》 目标:从感知汉字语言符号结构变化中产生对汉字的兴趣(什么是行为情景?)D 行为结果 指行为产生的结果

【例】科学活动《分豆豆》 目标:探索筛孔与混合物两者大小关系,选择合适的筛子分离物品。(什么是行为结果?)E 行为标准

指用来评价学习结果的标准,有时结果即标准。

【例】 绘画活动《气球》目标:能用三种以上颜色涂色 ☆☆讨论:(1)结构游戏《搭积木》 目标: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2)生活活动《盥洗》目标: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教学准备 包括教学过程中使用到的教具,学具,课件等 教学过程:关键部分,教学设计的核心(1)写清楚每一个教学步骤(2)要注意每个教学步骤的有效性,教学的每个步骤及采取的方法都是围绕目标和内容设计的,尽量减少与目标,内容无关的东西,突出教学重点(3)根据幼儿兴趣和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来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给与幼儿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交流的机会,教师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充分发挥幼儿自主学习性,能动性。

其一 目标制定要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教师要观察、了解儿童发展的现状及内在需要,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目标处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促进幼儿潜在发展水平向现实水平过渡。

(三)备游戏活动

1名称:要写清楚什么类型游戏

篇6:教师备课规范

活动设计者:朱晓芳

设计意图:

责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也是做事的标准之一,没有责任心就不可能认真做事。而现在的孩子拥有太多宠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即使做错了也有家长护着。在学习或生活中,发生争吵或犯错时,听到最多的是孩子以“这不是我的错”“它本来就是这样的”“是他先……”等为托辞,抵赖、狡辩或者指责别人。如果任其发展,他们长大后会缺乏责任感。因此我们要对学生的行为态度加以引导,使孩子们认识到责任感是做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学生学会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拥有责任心、勇于承担的重要性。2.促进学生正确认识错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错误,对造成的后果勇于承担责任。

活动重点:

认识勇于承担的重要性,学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错误。活动难点:

引导学生勇于承认错误并担负责任。活动准备:

三个情境,四个小故事,课件等。适用年级: 六年级 活动过程:

一、暖身游戏,引出主题

(一)心理辅导课的口号:心与心交流,你我是朋友。

(二)暖身游戏

1.游戏规则:学生相隔一臂站成几排,口令一时,向右转;口令二时,向左转;口令三时,向后转;口令四时,向前跨一步;口令五时,不动。如果做错了,请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2.开始游戏。3.分享:你从这个游戏中感受到什么?

(我总是做错;要我大声喊“我错了”感觉很不好意思;口令好多啊……)

(三)揭示活动主题

还记得《将相和》中的廉颇将军吗?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负荆请罪,知错就改)他的行为非但没有被蔺相如讥讽,被大家嘲笑,反而成就了一段“刎颈之交”的美谈,千古传诵。勇敢地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所颂扬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的崇高荣誉。板书“勇于承担”。

二、情景创设,感受重要性

(一)创设生活情景

人的一生中难免犯错,可是,要做到像廉颇那样“负荆请罪”可真不容易,下面进入我们的情景园,这些情景都是我们身边经常发生的,你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

情景一:两个孩子踢足球,不小心打烂班里窗户的玻璃。甲:不关我事,是他把球踢到窗上的。

乙:要不是你把球踢到窗边,我怎么会踢到窗边,我怎么会踢到玻璃呢? 情景二:孩子不小心摔破父亲心爱的花瓶,却告诉父亲是家里的小猫弄的,结果猫被爸爸狠狠踢了几下。

情景三:班里几个孩子打了起来,班主任询问情况,他们就在班主任面前很不服气地七嘴八舌说个不停,都说是别人先打自己,自己才还手的。

(二)引导讨论

这些同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和同桌议一议。(引导:不对,这些同学在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时,都没有勇气承认错误,将责任推给别人。)

是啊,面对错误的时候,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话语(课件出示): “这不是我的错”——全盘否认;

“我不是故意的”——通过表白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部分责任; “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企图装傻蒙混过关;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企图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

(三)引导学生认识责任,作出选择 1.你曾经也这样做过吗?做出选择:事先发给孩子们的每人一朵花,让学生到黑板前做出自己的选择,很少逃避责任的(一次以内)在笑脸卡上贴上自己的花,多次选择逃避责任的则将花贴在哭脸卡上。(要求学生真实地选择、张贴)

2.教师统计结果后现场采访将花贴在哭脸卡上的同学,为什么选择逃避责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害怕受到指责、惩罚;害怕影响自己在同学、老师心中的形象;担心父母打骂……)

3.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认识到,犯错后不应回避,要想办法弥补过错,减少损失。)

(四)小结

避免或逃脱责罚是人类的一种强烈本能。犯错误要受到指责,而指责往往会引起不快和惩罚。犯了错误的我们为了避免惩罚,首先想到的是我应该如何隐瞒错误或推卸责任,而不是勇敢地承认错误并尽力弥补过错,减少损失。这并不是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长期这样,将会养成为逃避谴责而撒谎的习惯。

三、深入探究,学会承担

(一)小小故事会

1.许多同学都曾有过推卸责任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进入“故事会”看看几位主人公是怎么做的。

(1)《用劳动赔偿一块玻璃》: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因为打破商店老板的玻璃而利用假期打工,自己赚钱赔偿,勇敢地承担了责任。

(2)《关门》:7岁的埃迪因刮风而去关门,结果差点把爸爸的手指夹断。原以为父亲会责备他,父亲却说是自己把手放在门框上,不是儿子的错。

(3)《乔治〃华盛顿和樱桃树》:华盛顿因为误砍了父亲果园的樱桃树,经过思想斗争后勇敢向父亲承认错误,得到父亲的赞许。

(4)《卢梭的忏悔》:卢梭小时候因生活贫困,在有钱人家打工。他偷拿了小姐的绣带并诬陷是厨娘马里翁偷的,最终两人都被主人辞退。因为诬陷了善良无辜的马里翁,卢梭的一生都受到了来自良心的强烈谴责。

2.小组讨论,分享收获

(1)故事中的人物都犯过错误,他们是怎么面对自己的错误的?(华盛顿和里根:勇于承担责任——受益终身; 卢梭:逃避责任,将错误推给别人——忏悔终身。)

(2)你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课件展示。

(二)实践演练,促进内化

1.以前的我,遇到问题选择逃避、推卸责任;今天的我,学了这堂课之后,再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做?鼓励学生积极交流。

2.我们再来玩一次课堂开始时的游戏,但规则有小小的改动。

(1)游戏规则:学生相隔一臂站成几排,口令一时,向右转;口令二时,向左转;口令三时,向后转;口令四时,向前跨一步;口令五时,不动。如果做错了,请走出队列,在大家面前鞠一躬,举起右手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

(2)开始游戏。

(3)交流分享:现在,你从这个游戏中感受到了什么?

(我的错误给他人造成了影响,理应承担责任;原来主动地承认错误并不难;承认总结的错误之后,我的心情反倒轻松了好多,游戏出错也少了……)

四、总结升华,提升认识

(一)分享感悟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二)教师总结、寄语

承认错误、担负责任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勇气根源于人们的正义感。人们面对自己的过错时往往不如想像的那样勇敢。人们总认为错误是坏事情,只会带来负面影响,事实上,错误对我们来讲不再是负担,而是财富。让我们鼓起勇气,大声呐喊:我能勇敢面对错误,担负责任!

活动反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拥有太多的宠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即使做错了也有家长护着。如果任其发展,长大后他们就容易缺乏责任感。根据这个现状,我将本课的活动目标我设计为:1.认识责任心的重要性;2.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错误,对造成的后果勇于承担责任。

篇7:教师备课规范

一、期中复习重点:1、2、3、4、5、6、集合的基本关系和基本运算;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对称性; 二次函数和幂函数; 指数运算和对数运算;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期中考试答题要求:

1、要用黑色笔在答题卷的指定区域内答题;作图先用铅笔,最后用黑色笔描

一篇。

2、审清题意,找到解题思路,解答过程要写的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要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或式子准确表达你的解答过程,必要的步骤一定要写清楚,并准确求得结果或得出正确结论。

3、注重考试技巧:① 通览试卷,先易后难,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不

篇8:教师备课规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跨入21世纪, 一场全国性的基础教育改革将语文教学改革推向高潮, 而阅读教学又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焦点, 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 阅读教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堂变得热闹活跃, 气氛融洽。但在新课程改革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这些现象的产生,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文教学片面吸收了新课程理念, 忽视了教学的基本精神——求“实”。本文以中学课文《背影》为例, 通过对教师、学生的解读调查, 从“教师备课”方面, 浅谈“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

教师备课要“肯实干”, 是指教师应有踏踏实实的备课精神, 对自己提出精益求精的备课要求, 广集资料, 深入思考, 吃透教材, 科学设计, 不想当然, 不投机取巧, 不应付了事。

一、“备教材”要“实心”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教学艺术来自对教材的准确把握”;“这法儿那法儿, 不钻研教材就没有法儿。”因此,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 教师要实心实意地钻研教材, 不依赖教学参考书, 不走马观花。

首先, 态度认真, 虚心学习。调查中, 有教师认为:“《背影》语言平淡, 叙述平庸, 仅‘望父买橘’一段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可圈可点。但是, 学生中的写作高手也能写出来。只不过《背影》创作于白话文初期, 又是朱自清的作品, 因此被奉为经典罢了。”试想:如果教师以这样的态度教学, 能引领学生体会此文的妙处吗?

《背影》创作于1925年, 1930年首次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此后二十年, 入选多家教材, 地位稳固。1951至1978年, 因政治问题被否定。1980年再次被收入初中语文教材, 直至今天, 无论在大陆还是香港、台湾, 《背影》都是中学教材必选的经典。“短短的一篇《背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却留下了一个长长的令人深思的背影”。这样一篇散文, 说它是经典, 选它入教材, 难道仅仅因为它“创作于白话文初期又是朱自清的作品”吗?难道众多文学评论家和语文教育家的眼光不及中学教师?著名教练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 教学中, 教师的备课态度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 教师面对每一篇课文, 都应树立经典意识, 以学习的态度, 谦虚地阅读教材, 把文本解读落到实处。

其次, 动情阅读, 深入思考。深入文本, 就是教师以不同的方式,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文本细读。阅读中, 教师应抛弃旧有框架, 不带任何成见地阅读, 以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 个性化地解读文本。深入地文本细读, 能给教学设计输入新鲜的血液, 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 教师应当好好学习一下文本细读理论。

再次, 扩展阅读, 广集资料。仅仅依靠自身力量的文本细读是不够的, 备课中, 教师还应广泛阅读各种文献资料, 开拓视野, 加深认识, 以更高的视角俯视文本。例如, 如果教师读了倪文尖的《〈背影〉何以成为经典?》, 就会了解《背影》成为经典的“超保护的合作原则”和“它内在成为经典的素质”;如果读了孙绍振《〈背影〉的美学问题》, 就会知道它的审美价值和教学意义;如果读了傅书华《永远的〈背影〉》, 就会思考“中国传统文人对父辈的忏悔情结”……这些扩展性知识, 教师可以不讲, 但不能不看, 不能不懂。

二、“备学生”要“实际”

“备学生”要“实际”, 指教师备课时要真正了解学生, 尽可能地做一下课前调查, 了解学生的解读水平和疑问所在。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着力, 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为了解学生的初读体验, 笔者找来两名十三岁的初中生进行解读调查。调查发现, 两名初中生在读《背影》时很认真, 很真诚, 只是, 读完后, 学生质疑:这样的事, 发生几率不大。火车站到处都有卖水果的, 为什么非要爬月台买橘子呢?这样的质疑, 如果教师做过课前调查, 就不会有后文“背景介绍”不重要的思想。没有课前调查, 不知道学生的疑问所在, 整堂课无论讲得多精彩, 都是无用功。

三、“备教法”要“实用”

“备教法”要“实用”, 指教师在整堂课的教学方法设计上, 每一个环节都应从教学目标出发, 具体可行, 科学有效, 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新颖、华丽而失去科学性、实用性。

调查中, 一位教师谈起他的教学设计:

为了让学生体会父亲爬月台的艰难, 教师让班里最灵活的两位同学到讲桌前做“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 身子向左微倾”的动作, 并保持五秒钟。两位同学坚持不住, 老师趁机启发学生:“同学们, 我们连五秒钟都坚持不住, 那位年老体弱的父亲爬上去有多困难啊!”于是, 同学们感动了。

这个教学设计, 乍看很精彩, 可仔细想:“保持五秒钟”与“爬月台”一样吗?“爬月台”是动态过程, 而“保持五秒钟”是把这个动态过程静止化, 难度远远大于“爬月台”。教师应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教学设计应当是科学的, 可行的。

上一篇:文明,让世界更美好三年级作文下一篇:办事员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