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就业难

2024-07-13

教师就业难(精选8篇)

篇1:教师就业难

考研难就业难 就业难源自培养方式

我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比高出1倍。与研究生招生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研究生的就业率直线下降,绝大多数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率甚至低于本科生。为什么会出现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呢?答案非常简单,因为我国实行的是粗放式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生供过于求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各个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不同,一些国家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学术研究教育,也有一些国家把研究生教育看作是职业进修教育。我国研究生教育过去定义为学术研究教育,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偏重于学术研究类型的课程,研究生毕业之后绝大多数到科研院所和教学机构就业。不过,近些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素质不断降低,再加上科研院所和教育机构人满为患,因此,研究生毕业从事教学科研的路径基本上被堵死了。

然而,即便如此,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生教育计划和课程设置也没有及时调整,研究生所学的内容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高等院校注意到了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方向性问题,但是,这些高等院校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增加了大量的实用性课程,甚至还开设了许多与市场接轨的专业。由于这些课程和专业缺乏合格的教师,研究生教育实际上变成了职业技术教育。一些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寄予厚望,但由于研究生缺乏必要的理论储备,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结果导致研究生的就业渠道越来越窄。

我国研究生教育究竟应该走哪一条道路,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研究型教育机构来说,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学术优势,培养学术型的研究生,但必须大规模压缩招生规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生正常就业;对于那些非研究型教育机构来说,则应该考虑培养实用型的研究生,针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生的培养方向,让研究生毕业之后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从总量上来看,我国研究生的数量远远不够,但从质量来看,我国的确有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当务之急,是要将高等教育引入正常轨道,允许高等教育机构通过竞争发现价格,通过竞争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现在研究生的收费极不合理,一些热门专业的.研究生专业收费相对较低,而一些冷门的研究生专业收费又相对较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允许高等院校自行确定收费标准,通过竞争发现价格,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笔者不赞成通过限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方式解决我国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因为减少招生规模未必能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展良性的竞争,让市场选择合格的研究生。可以设想,如果各个院校都有研究生自主招生权力,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那么,用人单位在选择研究生的时候就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选择权,那些只注重招生规模不注重教育质量的高等院校就会被市场所抛弃。

笔者呼吁,教育部应该尽快放开研究生招生计划,允许高等教育机构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并且为教育领域的竞争制定科学的规则,防止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不正当竞争,避免因垄断而导致我国研究生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教授、院长)

大学网才研频道。

篇2:教师就业难

毕业季来临,即将毕业的学生除了有告别校园的伤感,近日又平添了几分就业的焦虑。今年全国共有699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2013届大学生就业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其实就业问题没有哪一年是轻松的,而且毕业生向来都是逐年增加的,短期内就业压力不可能缓解。

竞争人数多,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并不算什么新鲜事儿。高考的时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毕业即使不去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同样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命中概率。竞争的残酷已然是事实,这不应该是毕业生退缩的理由。相反,在这种局势下,大学生更应该清醒的认识自身的优缺点,找准定位,让自己去适应工作。

在“最难就业季”的大环境下,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我们身边的老师,都会给出一些就业建议。观点大同小异,在学生身上起到的效果却千差万别。虽然每一位毕业生都很焦虑,但是大部分都能找到工作,有的工作单位还很理想。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季里忙忙碌碌,却俨然一副陪练的样子。跟着大部队考研考公,同时也投了不少简历,四处面试,但收获却不尽人意。什么都想沾一点,结果是竹篮打水。造成这样的结果,当然有就业形势的影响,但根本原因还得在自己身上找。

顺利找到工作的人,一般都是有所准备的人,古语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四年学习中你的就业忧患意识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成败。能够成功找到工作的人,在大学期间目标清晰,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知识,有计划的考取一些证件,暑假去相关单位实习。这样他们一旦上岗,能够快速投入工作中。单位不必花大气力去培训还能马上产生效益的毕业生,他们怎能不喜欢呢?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准备什么?是另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都知道商品没有特色,就没有议价空间。应用在毕业生身上也一样,如果学无所长,每逢毕业季就像蔬菜大批上市一样,自然价格低还不易出手。拿新闻专业毕业生举例,一般报社对媒体从业者素质要求很高,像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等,你都要有所涉猎而且至少有一项是你所擅长的。每个人都应该结合自己专业特点,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制定一个目标方向。在掌握常识知识的基础上,并学有专长,长期的坚持积累,等到毕业的那一天,才不会被淹没在毕业生大潮中。

篇3:教师就业难

一、60万毕业生30万岗位, 供需矛盾突出

采访中, 记者得悉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数将超过60万, 而整个教育系统提供的用人需求不足30万。

“师范类岗位需求缺口大,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近年来城镇中小学校合并数目较多, 教师需求量锐减;二是各大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没有变化, 导致累计进入去年就业市场的师范生数量增多。这一增一减, 使2010届师范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北华大学就业工作处副处长赵永春说。

根据2008年中国教育统计公报的数据综合计算, 2008年间, 全国中小学减少了21175所, 中小学在校生减少429.88万人。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中1∶15的平均师生比粗略推算, 理论上全国可能减少教师岗位29万个。

一些前来招聘的县市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实际上, 我国小学和初中的招生人数自2003年始便逐年下降, 高中招生人数自2005年起也开始下降。预计未来几年, 因初、高中生源逐渐减少而导致基础教育岗位需求不断下降的趋势将不会改变。

但另一方面, 由于近年来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有保障、工作稳定的教师职业,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 同

王争

时, 2003年以来, 我国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 面向社会吸纳师资, 使得师资来源多元化, 部分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逐渐进入教育行业就业, 不断分割着原有市场。

二、重点非重点, 找工作差别很大

突出的供需矛盾, 使大多数非重点院校师范毕业生直接处于就业竞争的劣势。在28日洽谈会现场, 记者看到那些带编制的用人单位中, 80%直接标明只接收重点院校毕业生。

“在教师岗位持续缩减的情况下, 我们仍带着十几个名额出来招聘, 就是想吸收一些高素质人才。”河北黄骅市教育局陈副局长对记者说:“不是我们有歧视。人事局明确规定, 在外招聘的只能是重点大学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

东北地区28所高师院校中, 首屈一指的“重点”便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北师大。据该校就业中心主任王占仁介绍, 自11月初以来, 不到20天时间, 用人单位已在该校举办专场招聘会170多场, 其中来招聘的重点高中占70%以上;一次性提出50个需求岗位的招聘团达五十多家, 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需求近百人以上的招聘团就有十多家。该校文学院应届毕业生李英告诉记者, 她周围不少同学目前已签约。

一边是火焰, 一边是海水。大多数非重点院校毕业生, 找工作还没有眉目。北华大学师范学院政治专业的小石, 在洽谈会现场转了一个小时后, 沮丧地坐在了墙根处:“需求老师的单位, 点明要211院校毕业生;不做老师, 去别的岗位, 又没有相关专业, 很矛盾。”

“会场一路走过来, 不是我没相中用人单位, 就是用人单位没看上我。”大庆师范学院数学专业本科生姜美泉告诉记者, 此前她在哈尔滨、大庆也投过若干份简历, 但均无消息, 周边同学也多未找到工作。

“现在连很多中学都要研究生了。要是实在没有合适的地方, 我就准备回家创业。”姜美泉苦笑。

辽师大体育训练专业的小胡, 虽身为研究生, 同样尚未找到理想工作。他有些气愤地说:原本以为上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 就能找到好工作, 现在发现只有考重点院校、读重点专业才有出路。

三、发达城市师资饱和, 基层用武之地难觅英雄

“前几年师范毕业生大多数流向了沿海发达城市, 导致这些地区需求量饱和;西部地区和基层教育岗位缺人现象严重, 毕业生又不愿意去, 这就造成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与‘用武之地’找不到‘英雄’的现象并存。这种供需‘错位’, 也是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江苏省江都市教育局带队招聘的刘老师说。

据了解, 为保护本地生源就业, 很多发达城市都对外来毕业生抬高了“门槛”。在这种情况下, 部属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出现了一定程度下移。这样一来, 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原有就业市场受到挤压, 不得不向二、三线城市降级, 甚至出现向县级乃至乡镇中学转移的趋势。北华大学的赵永春告诉记者, 该校今年就将力促30%的师范毕业生进入基层工作。

尽管总体供需比之间的数量性矛盾暂时无法解决, 但由于中西部优质师资匮乏、农村基础教育队伍素质亟待提升, 人才分布的结构性矛盾中却蕴藏着就业机会。不过, 很多地方院校师范生对到基层就业还存在诸多顾虑与不情愿。特别是由于超编, 很多用人单位对接收的应届毕业生不能及时入编, 只能实行人事代理, 使毕业生面临着“有岗无编”的困境, 对此, 大部分人还不能认可。

篇4:教师就业难

关键词:结构;量性;错配;政策

2008年11月19日《齐鲁晚报》在头版头条醒目的位置,标题为《公务员招考人数创新高》,报导中报道了市直机关1.35万个职位引来77.5万人的报考,比上年度多了13万多人。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广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08年的就业压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一年。根据工商部门报道,2008年上半年中国中小企业因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有670万户关门倒闭,以上的数字还未包括正面临着倒闭或已经倒闭还未到工商部门注销的企业。中国企业同样面临着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中国的就业压力会更加严峻。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笔者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发表几点看法。

一、市场与就业结构的影响

目前,中国的就业结构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就业结构和匹配还不完全合理。组织化、系统化,还处于断层的状态。特别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上不尽合理,还不能完全应对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的设置还没有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与世界经济接轨。学校里单一的教学模式,书本与现实严重脱钩。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缺乏素质教育的手法与力度,也是大学生走上社会,而不被社会马上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中国就业量性的现状对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就业难,症结又在哪里呢?很少有人对这现状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定性,只是强求于社会的需求量。中国的GDP近几年来都保持在8%以上的发展速度,为什么大学生的就业依旧艰难。

1资源错配的影响,一直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中国的经济从计划到市场的时间很短,中国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有时候很难到位,势必造成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在人为的因素下,片面的流向重型和劳动密集产业,从而忽视了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建立,造成了知识产业的滞后和发展,使大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不甘心到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

2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中国改革开放后,沿海和内陆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差异,自然环境和经济实力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向沿海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倾斜。其实中国的大学生就业,还远远满足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过剩,而是不够。中国的就业压力较集中在北京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带等地,好多大学生不愿选择西部。在一篇报导中报道说:北京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每年吸收了50%以上的大学生就业。那么占87%面积以上的内陆空缺呢,同样是大学生合理选择就业的好机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的错位,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克服陈旧的就业观念,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十分严峻,困难重重,如何解决和应对这一困难,应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1克服陈旧的就业观念

中国受计划经济影响,解放后的就业,都是在计划经济保障下完成。吃皇粮,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时时刻刻束缚着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对国家公务员、事业编制的单位情有独钟。在机关里,铁饭碗、高福利、待遇高、环境好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必须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上彻底改变。从高瞻远瞩的角度看问题,从中国的30年经济发展和就业变革中,让他们有所认识和了解。中国30年来就业的发展轨迹,从一而终的职业一去不复返了。在拉美和欧洲的发达国家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一等人”,有头脑有能力的人从事于商业发展;“二等人”在机关政府发展。这不能不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人文理念上,有着本质的差异。现在是经济时代,上层建筑为经济服务。大学生只要你找到了自己的坐标,找对了自己的就业位置,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前途还是宏量的。

2国家出台相关的就业政策

从企业安置上做起,只要是对社会安置比较好的企业,在税收上适当给予顾及和降低税收比率,从真正意义上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国家立法承担社会育人这一义务,保障公民的创业权,解决好结构性就业难这一问题。多多设立大学生就业协会,而不是单纯的人才市场。就业协会开展工作的内容包括:

(1)推荐大学生就业。

(2)定期对大学生培训。

(3)定期让大学生到企业学习。

(4)协调大学生与企业之间棘手问题。

人才市场与就业协会的根本区别为:人才市场只是一个平台,大学生只有选择的权利,没有沟通的机会,所谓了解也只是皮毛。大学生不能从根本上对企业有所了解,到了企业后,在没有适应的情况下被企业辞退了。企业对大学生的了解,也只是档案里文字的东西,至于大学生能否胜任或承担企业里的工作,企业也了解的很少。通过就业协会,可以更多、更彻底的了解大学生,了解企业。定期对话,定期到企业实习。把就业协会当做大学生的“监护人”,时刻对大学生的信息、就业能力有所了解,起到监管的作用,保障大学生的创业权和实习权。

篇5:招工难VS就业难

——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热点问题的讨论

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我们来说,就业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之一,在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就业问题也成为了大家争相讨论的热点问题。在3月8日举行的主题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了我国目前就业形势的矛盾很突出,就业难的同时还存在着招工难的问题。在此我对这一问题作简要分析:

一、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现状

据可靠数据,我国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已达到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仅从今年城镇的就业情况来看,大概需要安排的城镇劳动力有24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技校毕业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升学的学生,加起来就近1400万人,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就在众多学生大喊“就业难”的同时,沿海地区代工企业却频频传出“招工难”的消息,“招工难”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但是有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的趋势,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遏制这一趋势的发展,后果也将不堪设想。这“两难”使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当沿海企业纷纷去西部招工,却始终招不到人时,大批应届大学生、研究生正在怀揣印制精美的简历,直奔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人才招聘会,却始终一职难求。

二、同时出现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这几年都尤为突出,但即便如此,大学生还是宁愿失业,也不会去类似于东莞的毛纺厂中做一般工人,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工作环境好、能展示才能的白领工作岗位,这也就造成了沿海地区出现“招工难”的问题,这“两难”看似很矛盾,但其实它们是有联系紧密的因果关系的。许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第一份工作就应该是一份体面的高薪酬工作,认为如果屈就一些薪酬、待遇比较低的工作还不如不就业。但是从近年公务员制度的改革我们也能看出,现在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作为找工作的敲门砖,现在更重视的是工作经验,是所掌握的技术。如果你没有一技之长,或者说没有真才实学,你的学历再高,招工单位也没有招你的必要啊,同样的工作一个高中毕业生去了就能直接上岗工作,那么试问招工单位为什么要招一个什么都不会,还需要上岗培训的大学生呢?但就在意识到这些问题之后,大学生却还是始终不愿放下自己的“架子”,因此导致了招工难情况的出现。但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说,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仍然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模式,这个事实在短期内也是不会有太大改变的,可供大学毕业生高层次人才选择的企业数量和岗位与每年毕业生人数相比,还是相距甚远的。也许你也曾看到过“农民工月薪过万,大学生无薪实习”的报道,可真正“过万”的农民工却一定是懂技术、会应用的高级技工,绝不是一般的只会出卖力气的普通农民工。同理,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不是问题,尤其是重点名牌大学的本科、研究生,问题在于选择怎样的职业就业,是否与自我能力相匹配。

三、关于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多年的“就业难”问题使得未就业的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无疑是在增加解决这一问题的难度,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人才的未利用不仅不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还不利于人才的流动,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应理性地分析原因,找出科学的应对政策。

(一)广开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方向还是比较单一的,大多数大学生看准的还是经济发达城市的高薪工作。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改变其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拓展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的渠道,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边远地区就业,不仅能够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实现均衡就业,而且能够促进城乡和区域间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重点扶持中小企业,使民营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的主要力量;还要积极鼓励自谋职业。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全程就业指导,培养青年人创业精神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工作。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择业观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就业指导教育,遏制“职业贵贱之分”的思想,使各职业处于一个平等地位,而不是个别职位的优势地位或强势地位,应当引导大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鼓励和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最能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职业。其次,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帮助其摒弃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大批大学生到国家、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然后,高校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更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在没有毕业之前能够了解各个职业的情况,为以后的择业提供参考。最后,高校还应该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政府和高校应当给予社会更多的空间去创业,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支持,积极培养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大学生应摆正就业心态,根据自身条件择业

大学毕业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特长、爱好等自身条件进行职业规划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不是盲目的跟风,或者盲目的“向钱看,向权看”。要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和准确的职业定位,了解职业的准入条件、核心的知识结构、必备的能力积累,选择合适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了解目前有效的求职渠道。就业的路很多,大学生一定要摆正心态。在校大学生应更多地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只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尤其是注重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加自己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能力,就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只要能发挥自己的知识和专长,学有所用,每个职业都是最好的出路,都你那个有一番作为,干出一番成绩。

四、关于解决“招工难”问题的建议

第一,加强信息的引导,及时掌握劳动力供求变化信息,特别要加强输入地和输出地的直接对接。对人员紧缺的职位及时了解与掌握,以便能更快、更好地选取相应的人员担任这份工作。同时还能及时地遏制“招工难”现象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的趋势。

第二,要加强职业培训。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只要是需要就业上岗的人员就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这样才能在上岗后更好地、更高效率地完成所交与的工作任务。为此前不久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电视电话会议,对这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要求。

第三,要引导企业进一步改进用工环境,特别是在薪酬待遇、劳动条件、劳

动合同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采取措施。到工作当中使得每个人的生活都得到很好的保障,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同时还能减少人们对一些岗位的歧视现象。

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我相信“招工难”的问题一定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改进。

五、总结

当代大学生既然已经意识到“就业难”这个问题,就应当有意识的去解决问题,对于就业和择业要务实。外部因素我们无法改变,所以只能从自身出发,加强自我学习,学会自我提升与修炼,在努力学好理论知识以外,获取一技之长,打造企业用人时最看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项人才,更是需要在求职、就业之前做足准备。

而企业在意识到“招工难”这个问题之后也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相应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以便更好地吸引前来应聘的人员。使得企业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同时还能减少应聘人员的一些顾虑与担忧,达到双赢。

篇6:教师就业难

1.直接拨打广东共青团的联系电话:020-12355,或与所在地市团委联系。

2.审核通过:共青团将对用人单位信息及所发布的实习见习岗位进行审核。

3.分配账号:审核通过后,共青团将直接分配账号至用人单位,并发送操作指南。

篇7:大学生就业难,怎么这么难啊

大学生就业难,怎么这么难啊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难雪上加霜。以往每年11月份,各高校都会集中举办各种招聘会。但记者日前走进山东几所大学校园发现,与往年相比,校园里比较冷清,并没有出现招聘会一场接一场、供求两旺的局面,企业专场招聘会数量、招聘人数都有所减少。常月说,来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并不多,只能在网上寻找求职信息,四处投递个人简历。近两个月,她向用人单位投了二十多份求职简历,但都没有消息。她说,同宿舍的同学还没有一个人找到工作,听说金融危机来了,大家都很迷茫。国家工信部网络营销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陈老师告诉记者:“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就业不比获得奖学金,不是看你学得如何,而是能力、学历、智慧、关系、细节的大比拼,当前各高校虽普遍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投入的人力物力有限,对毕业生这方面的培养和培训也欠缺,导致许多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

篇8:直面“用工难”和“就业难”

“就业难”和“用工难”同时出现, 看似矛盾, 其实它们都指向一个问题, 那就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沿海地区缺工, 很大程度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结果。大量制造业北上西进, 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可以不必抛家舍业地到人生地不熟的东部地区打工, 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果想招到人, 就要拿出比内地企业更好的薪酬待遇。但这只是仅宜之计, 东部企业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加快产业升级, 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

一、“用工难”和“就业难”的现状

(一) “用工难”与企工工资福利和劳动条件密切相关

从微观层面看, 缺工程度与企业工资福利和劳动条件呈反向关系。2009年底和2010年底, 一部分企业通过加薪和人性化关怀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缺工问题。从宏观层面看, 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仍不能有效降低缺工程度。以浙江省为例, 从2008年到2011年, 浙江省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达到了36.7%。2010年制造业和商品服务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为14.11%, 而同期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的求人倍率仍为2.07,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求人倍率为2.47。可见, 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以及员工工资的上涨并没有有效解决浙江省缺工现象, “用工难”问题依然困扰着浙江省众多企业。

(二) “用工难”与企业规模和行业特性密切相关

从企业规模来看, 现阶段出现用工难的企业主要是从事中低端产品加工制造的中、小企业, 尤其是过度依赖贴牌、代工生产又缺乏定价权的外向型或半外向型企业。从用人单位经济类型来看, 以浙江省为例, 2009年第三季度至2011年第三季度,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私营、个体经营的用工需求占企业总需求的80%左右, 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其中, 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劳动需求呈某种程度的互补之势。从产业需求来看, 第二、第三产业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体产业。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比重仍然最高, 大约占总比重的45%。与第三产业相比, 制造业对经济形势和季节的变化反应更明显。从行业类型来看, 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需求较难满足。据国家统计局在2010年10月份的调查显示:制造业企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中表示招工存在较大困难的比例分别为24.7%和34.3%, 在所有行业中位居前列。

(三) “就业难”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

就业主要靠经济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快, 企业活力足, 岗位就大量增加, 相反, 经济增长放缓, 企业发展停滞, 岗位就会减少。经济增速的放缓, 已成为影响就业的重要不利因素。从过去的经验看, 经济增速放缓, 不仅对劳动的新增需求会缩减, 已经就业的劳动力也可能面临失业。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下, 国际金融危机尚未结束, 给我国实体经济和就业问题带来变数。

(四) “就业难”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密切相关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就业提出了挑战, 这其中的新兴产业会促使就业增长, 但不会那么快, 而在控制过剩产能、节能减排中淘汰退出的企业带来的岗位流失则已在发生, 经测算涉及20多个行业上百万企业职工的安置。

(五) “就业难”与劳动力总量密切相关

我国人口数量预计在2030年左右达到16亿的峰值, 劳动力总量的变动趋势也类似。2009年我国劳动力资源是10.6亿, 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11.5亿, 到2030年将达到12亿以上, 劳动力的总量会持续增加, 并会给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目前, 我国每年需要解决就业的劳动力总量是2400万左右, 预计“十二五”期间还会增加。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也会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也很大, 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存量依据现有生产力水平估算还有1.2亿, 需要转移就业。按照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每增加一个点可以吸纳1000万的农村劳动力, 现有存量还要有12年才能转移出来。如果农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 转移的过程将变得更长。

有一种说法是“新成长劳动力开始短缺”。事实是新成长劳动力的增速开始下降, 但总量还在增加。而且由于是在高位上增长, 增速再小, 绝对量也不少。此外, 新成长劳动力的概念是以16岁为标准, 真正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则包括了20-30岁的人。比如高校毕业生, 通常是在22岁以后就业, “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在610万左右, “十二五”期间则会增加到约660万。

(六) “用工难”和“就业难”交织并存。

在“用工难”的同时,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日益突出。以浙江省为例, 2007年-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分别为19.3万人、21.49万人、23万人、25.04万人、25.4万人, 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2.47%、93.24%、93.30%、95.89%、96.95%。虽然初次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 但上升的空间越来越有限, 而且初次就业率与实际就业率之间还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另一方面, “4050人员”的就业压力依然没有得到缓解。以浙江省为例, 2009年第三季度至2011年第三季度, 45岁以上求职者人数分别是93930人、140681人、126515人、101159人、153084人、96917人和93065人,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是+0.34%、+1.60%、+1.08%、+1.40%、+0.14%、-0.82%、+0.84%。其它省份也与浙江省的情况较为相似, 反映了全国性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更为重要的是, 这样的结构性矛盾, 将至少伴随着整个“十二五”时期并且有越来越突出的趋势。

二、“用工难”和“就业难”成因分析

企业用工首先是一个就业问题, 它与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密切相关。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宏观总需求及其变动都会经由产业结构传导到劳动力需求上, 包括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和需求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人口总量和结构及其变动, 中西部崛起对流向东部地区劳动力的“截流”, 新生代农民工倾向于“追求个人发展”

和“享受现代文明”的打工方式对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 也都制约着劳动力的供给。其次, 企业用工又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资金短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一路走高使得处于经营逆境的中小企业不得不“挤压”更弱小的劳动者, 无力通过提高工资或增加福利的方式来加以应对。所有这一切, 实际上都是从不同侧面昭示着, 以“三低” (低劳动力成本、低资源成本、低产品价格) 为主要竞争优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三、缓解“用工难”和“就业难”的对策

(一) 就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劳动者技能素质和技能结构不匹配, 造成了“就业难”和“用工难”同时并存。

因此, 要大力开展定向职业技能培训。首先, 做好企业自主培训。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主体功能, 根据自身发展的用工需要, 科学制订好用工和培训计划, 通过生产带培训、老手带新手的办法, 自我培养一批熟悉企业生产运作的熟练工。第二, 开展短期技能培训。要充分依托劳动力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开展培训, 通过“政府出钱买单, 农民免费学技, 企业按需用工”的形式, 对城镇失业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有针对性培训, 直接为企业输送紧缺人才。第三, 开展“订单式”培训。由政府支持, 企业资助, 根据打造产业的长期发展需求, 委托职业高中和技术学校开设相关定向专业, 调整课程设置, 搞“定单式”培训, 让学生免学费、生活费进行定向培训, 毕业合格后就可为相关企业服务。

(二) 由于经济总在不断的变动中, 信息又不可能绝对对

称, 所以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会存在, 是一种正常现象。对企业而言, 首先, 应当转变发展模式, 开发人力资源,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减缓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如果企业能够提高劳动力绝对成本, 降低劳动相对成本, 通过提高单位人工成本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来消化绝对成本的上升, 那么将大大缓解用工难的问题。同时, 企业应当从“成本依赖型”竞争战略向“创新推动型”转型, 使企业从“低技术、低价格、低收益运营模式”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收益发展模式”转变, 从根源上破解“就业难”和“用工难”, 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三) “就业难”和“用工难”有时也可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导致。

也就是说, 企业不知道去哪里找合适的人, 求职者又不知道如何找到合适的工作。对此, 应当加强招用工基础平台的建设, 就业相关部门都应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改善用工环境, 促进劳动力供求有效匹配。依托各级人力资源市场, 深入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 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实时对接平台, 重点推进网络平台的建设, 实现企业之间、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无缝交流。同时, 积极探索跨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对接和联合。

(四) 从政府层面看, 应当把就业放在优先地位, 进一步

增强“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合力。从宏观上讲, 首先, 在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时, 要优先考虑就业, 也就是说, 要围绕着扩大就业, 来设定发展目标来发展经济, 就是在经济增长的模式的确定上、经济结构的布局上、投资的方向上、方向的选择上, 都应当考虑是否有利于促进和扩大就业。第二, 在确定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时, 应当优先考虑就业, 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形成GDP增长与扩大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第三, 在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时候, 应当优先考虑对就业的影响,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都应当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为优先目标, 防止出现低发展高通胀进而引起社会的动荡。第四, 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和支出应当优先考虑促进就业的需要, 根据就业的状况和目标, 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就业的促进, 从财政上真正体现就业优先。

(五) 从劳动者层面看, 应当合理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自身素质的强化来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劳动者应当转变观念, 顺应时代潮流, 根据自身的特点, 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通过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就业;要拓宽就业视野, 把灵活就业也作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要积极参与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上一篇:空分车间安全目标责任书下一篇:理想教育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