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会福利

2024-07-25

老年人社会福利(精选6篇)

篇1:老年人社会福利

中国老年人的社会福利与日本老年人的社会福利的对比和借鉴 摘要:

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已经达到离开11%,老龄化人口已经达到了1.43亿。面对如此庞大的需要帮助的群体,我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却不尽人意。老年人无处养老、空巢老人孤独寂寞、养老机构缺乏、养老政策覆盖不全面等等问题把老年人社会福利的话题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本文将介绍日本的成功的经验并且分析其中我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 :

日本

老年人

社会福利

借鉴

一、日本的老年人福利

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卫生水平的突飞猛进,人口寿命显著延长,人口老龄化己成为不容忽视的世界性问题。1982年联合国维也纳第一届世界老龄化问题大会上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达到7%时,代表着该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而达到14%时,意味着以已经是老龄化社会。日本在1994年的时候就达到了14%。

作为亚洲第一个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日本较为成功地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问题,特别是建立了一种以民族传统为基础、以法律制度为保障、以专业化服务为手段、以收养型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区照顾系统为主体的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

(1)日本实行的国民年金制度,使日本所有达到65岁的老年人都能够领到养老金,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年金制度采取社会保险的方式,年金支出由国家财政负担三分之一,保险费用负担三分之二。这一制度在确保全体国民共同享受国民基础年金的同时又充分 发挥各类职业年金的补充作用,年金分为基础年金(国民年金)和职业年金两种,在职人员退休后可获得双重经济保障,即可从国民年金和职业年金中领取双份养老金,而家庭主妇、个体经营者和农民在65岁时,可从国民年金中领取养老金,从而得到最基本的经济保障。

(2)口本老年人家庭与社区结合的模式

口本是最后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工业化国家,却是全球老龄化进程最快、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据统计,2004年口本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己占到总人 口的1 / 5c'。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及平均寿命的延长,口本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 严重。口本政府在基本解决了老年人的经济、医疗保障问题后,将目光投向了如 何更好地解决口益膨大的老年群体口常生活护理照料问题,并由此建立了以年金 一医疗一护理为核心的老年福利体系和以家庭养老为中心、以社区老年服务为补 充的养老模式,目的就是减轻家庭负担,强化家庭关系。

① 以家庭为主体、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服务方式:

在日本,通过《老人福社法》《老人保健法》和《介护保险法》向老年人提供社会福利、医疗、保健、生活护理等服务。

从服务方式来看,把居家、通所(定期去养老院)、短期入住养老院的护理服务称为“居家服务”;把长期入住养老院的护理服务称为“设施服务”;把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体味生存价值、参与社会活动等的服务称为“预防性服务”。这三者构成了日本老年人福社、保健服务的三大支柱。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老年福利制度中的“居家服务”,既充分发挥了传统家庭养老的社会作用,又积极应对了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核家族”现象突出等问题,充分发挥了社区老年服务的支撑作用,二者相得益彰,使老年人能够安心、健康地享受晚年生活的同时,有效地减轻了其家人的护理压力,有值得我国借鉴之处。

下面选取日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四种典型方式进行介绍。

(一)访问型服务

访问型服务又包括访问护理、夜间对应型访问护理、访问洗浴护理、访问看护、访问医疗康复、居家养老指导等多种形式。

访问护理是指工作人员按照事先拟定的访问计划定时拜访老年人家庭,提供日常生活照顾方面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1.洗浴、排便、饮食等;2.做饭、洗衣、扫除等;3.关于生活等方面的咨询并提供建议;4.其他有需要的生活上的护理。

夜间对应型访问护理是作为地区密切型服务之一新设立的项目,指工作人员夜间定期巡访、或收到通知后临时访问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

访问洗浴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去老年人家中为其提供洗浴服务,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工作人员会携带专门的洗浴设施以帮助老年人安全、舒适、顺利地完成洗浴。基于日本人习惯于每日洗浴的情况,为减轻家人的看护负担,这项服务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得以实施。

访问看护是指医疗看护人员访问老年人家庭提供病后疗养照顾和必要的辅助诊疗服务等。

访问医疗康复是指医院或诊所的理疗师访问病后需要理疗服务的老年人家庭,帮助老年人进行理疗康复运动,使其尽快达到日常生活自理的程度,}ht复身心健康。

居家养老指导是指对于难以定期去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人,医师、药剂师、营养管理师等上门访问,提供医疗方面的管理和指导。

要接受以上服务需要老年人本人或其家庭向相关部门申请并得到认定。关于服务费用,在介护保险的规定额度之内的话,本人仅需交纳实际发生费用的1o%,但是超出费用需本人承担。

(二)通所型服务

通所护理是指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定期去养老院等老年人服务中心接受相关的一系列服务,包括:1.洗浴、饮食方面护理;2.关于生活等方面的咨询并提供建议;3.健康状况的确认以及其他必要的生活方面的照顾;4.提供体能训练方面的服务。其目的是一方面要消除老年人的社会孤独感和维持身心机能,另一方面要减轻其家人体力、精神负担。

服务费用同访问型服务,此外个人需负担餐饮费和部分消耗型用品费用。

(三)短期入住型服务

短期入住型服务是指老年人短期间入住养老院等老年人服务中心接受相关的一系列服务,包括:1.洗浴、排便、饮食方面护理;2.其他生活方面的护理;3.体能训练方面的服务。其原因一是老年人身心状况不佳,需要专业护理;二是家人出现生病、婚丧事宜、出差等情况难以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时。目的同样是维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同时,尽可能减轻其家人身体和精神负担,谋求全社会福社的提高。

服务费用同样是基本费用的1成,以及餐饮费和额外发生费用。

(四)福利用品提供和改建住宅服务

这里所说的福利用品是指使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更为便捷的生活用品。老年人可以通过介护保险向福利中心借用的生活用品包括:轮椅、行动不便者专用床铺、预防褥疮用品、体位交换器、房间走廊扶手、步行器、步行辅助手杖、痴呆型老年人徘徊感知器、移动升降机等。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通过申请,经审查得到允许便可有偿借用以上用品。

福利中心的老年生活用品由专门管理人员负责,他们是具有介护福利士、保健师、看护师、理疗师等资格证书或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老年人借用福利用品时需同管理人员商谈,管理人员将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费用进行说明,如果借用人同意那么借贷关系成立。管理人员会检查该设备的功能、安全性和卫生状况,并根据使用人的具体情况调整规格,进行使用方法指导。

《介护保险法》规定:不适合借用的物品,如坐便器、特殊小便器、洗浴辅助用具、简易浴槽等要求使用者购买。但是,购买采用“偿还付费”制度,即:全额付费之后提交书面申请,在一年10万日元额度之内的话,可以返还费用的90% o

此外,老年人家庭在进行安装楼梯、走廊、浴室扶手、地板防滑改装、改换西式坐便器等必要改装工程时也可以利用“偿还付费”制度。

我国的借鉴

1建立社区服务与养老院服务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区化在我国的广大地区己经成为一种现实,而城乡一体化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农村社区化也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传统的居家方式独门独院、四合院被打破,换来的是高楼大厦,面对中国城乡社区化的发展进程,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职能也成为了重要课题,社区可以利用自身的距离优势,为老年人的娱乐、体闲和文化享受提供越来越全面的服务措施。而且诸如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城市里建立针对老年人的大型健身、体闲、娱乐场,实际也是一种扩大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大社区”理念在实践中的应 用。

在我国居家养老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社区的便利条件,将优质养老院的派出机构建立在社区,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配套设施降低重复建设的成本,另外可以将老年人吸引到社养老机构,再配合居家养老,形成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国家各级养老机构为有益补充的新型居民养老模式。2建立老年人居家护理补贴制度

与口本情况相似,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计划生 育政策的实施,而导致的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 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 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建议借鉴口本经验,通 过向需要护理的家庭派遣家庭服务员,加强居家服务,一方面使传统家庭的护理 功能社会化,把家庭成员从繁重的老人护理当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使家庭成 员之间的情感得到维系。同时,建立护理保险制度。即根据一定的条件对护理自 家老人的人支付“补贴金”,从而把家庭护理与社会护理结合起来。.3加大养老院的社会化进程和监管力度

我国养老院普遍层次较低,服务不到位。小型养老院和国办养老院在市场竞 争中缺乏活力。国家应给予养老产业一定的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甚至可以引进 外资,建立规模性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具有连锁性质的、和具有国内、国际一 流水准的养老机构,关闭一批小型机构,转型一批国有机构,加大国家投入和监 管力度,保持新型养老机构的连续性、可靠性和价廉性,为给老年人提供可以信 赖的服务奠定基础。

4培养为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5.4.1着力培养为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的专业人员

我国传统的养老机构中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大都是打工仔、家庭妇女、农村妇女或无业游民等。这些人文化素质偏低,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缺乏信誉保 证。究其原因,绝大部分人认为养老服务是伺候人的苦差事,社会地位低下,在 工作过程中逆反和抵触情绪极大,这些问题都成为了制约我国居家养老事业发展 的瓶颈,建议:

(1)建立上岗证书制度。在养老机构工作的服务人员,都要采取实名制,即 必须在养老机构登记并核实身份。其次在地方、全国实行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考核 制度,要参与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凭证上岗,未 取得证书者不得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此项措施无疑增加了居家养老的成本,但成 本的增加不应该转嫁给需要服务的老年人,政府应当承担培训和考核费用,这种 做法可以保证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使老年人享受到更为放心和高质量的服

(2)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被服务老年人、老 年人家属,四者之间要保持及时、有效、全面的沟通和联系制度,做到有问题及 时反馈,有状况及时通报,有不满及时提出,有调整及时告知,使四者之间建立 一种畅通的沟通渠道,尤其在老年人家属和养老机构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监督 和沟通机制,是保证沟通链畅通的关键环节。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对愿意从事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工作 人员,加大支持力度。政府要在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例如通过引进和购买先进 的设备,使服务人员不在直接面对“脏、乱、差”的服务对象,而是由机器面对,把服务人员从体力劳动者向体力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从而使自尊心得 到保护;其次,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应在财政收入中拨出专项经费,提高居家养 老服务人员的待遇;最后,在养老机构和国家养老机构管理部门要大力弘扬家政 服务光荣的思想,在地方和全国树立先进,使老百姓了解居家养老,重新认识家 政服务人员,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重新定位,从而扩大家政服务的候选从业人员队 伍,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工作素质。5.4.2建立以志愿服务为基础的服务队伍

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为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的队伍,成立 了专门的服务机构,并制定了为保障该项工作有效实施的具体法律制度,形成了 系列民间服务组织,诸如香港出现了为老年人福利服务的“义工”和“社工”,为了保障其服务质量,香港社会福利署义务工作统筹科及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常 年推出一系列义工培训及支援计划。因此,香港义工的专业化程度也很高,志愿 性程度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口本更是制定了系列法律制度,保障服务人员的应有 地位。通过国际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要建立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志愿服务体系,从 而完善和构建一种我国的志愿服务队伍,将对我国的老年人福利事业发展大有裨 益。

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志愿服务体系发展滞后,首先是社会力量还缺乏有效的 动员,由于理念上的差异,我国缺乏社会志愿服务传统,要在短时间内做充分的 动员,形成一套完整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服务体系缺乏现实性。但可以在学历 层次和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具有相当人数规模的大学生和教师中,尝试创建 志愿服务体系,时机成熟以后再将这种模式推广到社会,建立各级在社区、厂矿 企业等多个层面的专门为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服务的志愿服务体系。

采取以下措施来建立健全为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的志愿服务体系:

(1)组建高校教师志愿服务团队。高校的服务职能是其重要的职能之一,教师是太阳下光辉的职业,而高校教师是教师队伍中学历层次最高,受教育时限 最长,空余时间相对较多的团体,在构建为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的志愿体系过程 中,高校教师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将自身所学、所长转化为为老年人服务的具 体实践,从而带动社会其他阶层发挥所长,为老年人社会福利志愿服务。

(2)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老年人社团。在高校中建立系列社团特别是志愿 服务类社团,而此类社团服务的重点对象当然是老年人,志愿服务类社团要定期 组织活动,深入到老年人家中为他们提供生活方面的各种服务,保持活动的长期 化、系统化,并逐步形成正常的“传、帮、带”机制,将好的经验传给低年级同 学,形成一种长效的志愿服务机制,为更多老年人解决社会生活问题。

(3)建立法律帮扶救助志愿团,即一种律师和其他法律工作者共同组成的 团队。该团队要有统一的章程和宗旨,其中重要的方面即为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实 现伸张正义。通过接待和了解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开展过程存在的问题,通过法 律途径向政府和人大有关部门提出法律制定建议,义务为老年人伸张正义,争取 合法权益,使老年人的社会福利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

(4)建立老年人自我志愿服务体系。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特定的 老年人来讲,能够参与对他人的志愿服务本身就实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将有 能力的老人吸纳到我们广泛的社会志愿服务团体中,形成“老年人一老年人,老 年人一青年人,青年人一老年人”的系统多项志愿服务体系。

(5)少年、医生、公务员、企业职工、演艺人员都可以成为为老年人服务 的志愿者。我国可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社团的能动性,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便利 条件,并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因势利导,如制定类似口本的《福利人才确保法》、《社会福利士及看护福利士法》,为福利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积极引导社会组 织建立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服务体系,保障其功能能够很好的发挥,规范其行为,鼓励民间组织自发组织和发起一批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团队,它们可以是临时团 队,也可以组成固定团队,还可以组成不同年龄段的团队,如中学生、小学生志 愿服务团;另外,组成专业方面的志愿团队,如吸纳医生、技术能手和其他各行 各业的员工,按照自身专业特点组成系列服务团队,形成一种组织得力、服务广 泛、人员结构丰富的长期与短期,专业化与非专业化的遍及各行各业,各个年龄 层次的全方位老年人志愿服务的全新格局。

总之,开发民间组织和社团为主体的社会志愿服务形式,为老年人志愿服务 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借鉴口本志愿服务体系采用的会员制,建立以 会员会费、政府拨款、社会赞助和自办实体创业为主的活动经费筹措。利用各方 面的优势提高我国志愿服务队伍的自我造血功能,从而为我国该项事业的发展提 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从根本上激发社会全体公民为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为 老年人服务的强烈愿望,调动人们心中最为可贵的“真、善、美”精神,调动全 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风气,将良好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志愿服务体系向整个 社会推广,从而形成一个涵盖主体更多、内容更为广泛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1>政府政策引导下,建立企业为老年人住房福利服务的机制。我国要在 豆时间内实现为老年人服务的住房福利,又要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必须要发挥 交府的强制功能,政府可以利用强制性措施,规定企业在开发商品住宅的同时,签须建设一定量的老年人公寓,并以低价出租的方式出租给需要帮扶的弱势老年 羊体,采取就近服务的原则,为老年人提供一批老年人公寓,该措施可以解决政 守投入的不足,又能够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企业家的慈善心 泊社会责任感,既调节了不同群体的利益分配,同时也体现出社会强势群体对弱 今群体的帮扶,缓解了社会矛盾,也调节了利益分配。

(2>实施“家有老人优先配屋计划”。我国各地房屋拆迁工作普遍开展,而 L返迁房的分配上,可以适当向家有老年人的家庭倾斜,可以学习香港经验允许 X些家庭优先选择楼层,优先选择小区,优先选择房屋面积,在社会中弘扬一种 勺老人服务的风气,而且也能够激发年轻人悉心照料老年人的内在动力,也为他 ’抢」造更好照料老人的物质条件,在未增加政府投入的前提下,可以合理解决老 仁人的住房问题。

(3)因地制宜,兴办多层次的老年人公寓。我国应学习口本经验,有条件 的地区要建立公费老年人公寓,为老年人提供无偿服务;而针对有一定经济实力 的老年人群体,可以兴办自费公寓,为老年人提供高档服务;作为更多地区应在 普通住宅中,专门建造一批老年人单元、老年人楼层和老年人大院,一方面,该 做法没有增加任何建造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一批志趣相投的老年人集中起 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乐趣。根据老年人特点安装一定量的特殊马桶、灯具和其 他设施,在费用不变的情况下,满足老年人的需要。5.5.2构建老年人医疗护理新模式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各国在老年人医疗福利方面所追求的理念,也 体现出社会、国家、个人、社区等对老人的最为实际的福利,瑞典由于经济基础 比较雄厚,在老年人医疗护理方面,形成了完整的服务体系,而且政府投入逐年 增加,惠及人口也不断增长,体现出较高的福利待遇;英国设立了“轮换医院” 制度,该措施既缓解了医院医疗设施的紧张问题,又为老年人医疗护理和回家享 受天伦之乐提供了便利,该国还引入了社会工作者为老年人医疗服务的机制,调 动了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在世界各国老年人医疗服务事业不断推进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应从中汲取有 益营养,结合我国该项事业的实际开创为老年人医疗服务的新局面。

(1)建立全方位为老年人医疗服务的专业工作团队。老年人的医疗服务事 业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它不仅是政府和家属的责任,更是社会各个层面个体的一 种责任。我国应合理参考英国和新加坡的医疗发展模式,建立一种政府、医护人 员、家庭、社会工作者、社区等多层次为该项事业服务的工作体系,政府主要负 责政策引导、框架构建、制定法律、弘扬先进;医护人员要提高服务质量,拓展 服务门类,因势利导,为老年人提供特色服务,它是基础环节;家庭要为老年人 创造更为和谐的人际环境和良好的照料关怀,它是重要因素;社会工作者主要充 当连接四者的纽带作用,在其中穿针引线,不断发挥局部之和大于整体的效能,保证老年人的医疗福利落到实处。

(2)深化对医疗服务的认识和理解,拓展其内涵和外延。我们传统理解的 老年人医疗主要是老年人患病后的康复医疗,但是这仅是医疗服务的狭义层面,而包含着康复医疗、卫生保健、家庭照料、心理健康、休闲调养、临终关怀等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才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发展。要按照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和市场规律,通过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激励政策,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业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篇2:老年人社会福利

大家好,陈功给我一个题目让我讲讲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政策,过去一直做社会福利,但是做了十几年的社会福利,我们国家的社会福利到底要怎样界定?在福利政策上要怎样突破?我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晰的。因为我国的社会福利和国际社会通行的福利是不同的。他们把福利界定为国家或政府对社会所有成员保障和改善生活采取的一切举措,既有保障的范围,也有改善的内容。可是我国的社会福利,按照学者的说法是个狭义的福利,是保障弱势人群基本生存或者说是生活权益。“改善”,“提高”有可能都还算不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说画一条水平线,他们线下边维持基本的生活权益包括在福利之内,线上边的改善和提高也包括在内。而我们只是把线下边的基本生存包括在内,这基本生存还不是所有公民的基本生存,而只是弱势人群的基本生存。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国的福利确实是狭窄的,而且内容也是狭窄的。

可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保障和福利被打破的情况下,我国的福利政策应该说也该发生一些变化,应该逐渐向国际社会靠拢。但是这个过程我们觉得还是慢了点,特别是福利保障的人群在扩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过去我们说弱势人群基本是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以及生活特别困难的需要照顾的人群。但是使这几类人中也不全是国家管,有很多情况,国家并不管。国家只管这几类弱势人群中的三无对象和五保户。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政策的逐渐的建立和改变,我们的福利对象的边缘,按照我们的想法,逐渐的在模糊。我们现在通常说的福利对象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等弱势群体,也就不再去区分是不是三无啊,是不是五保啊。反正大家这么含糊的说,我么就这么含糊的听,含糊的做。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说从含糊的意义上使我们的福利对象边缘模糊了,对象群体扩大了,范围有所拓展。那么就模糊的福利对象及它的数量上来讲应该说确实是非常巨大的。老年人有一亿四千五百万,可能按照我们更严格的说应该是一亿四千三百万。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纠正,主要是过两天我们要做一个新闻发布,和南开大学做一个百年预测的研究,要把我国目前的老年人数量和今后五十年到一百年的老年人发展的趋势和状况做一个公布。残疾人口是六千多万,但是残联觉得这六千万是小了,因此他们正在进第二次残疾人的抽样调查。我想调查之后这个数量还会有大幅度的攀升。孤残儿童现在按照我们通常的说法是三四百万,但是真正严格的统计下来的只有六十万左右。这个统计我也知道肯定是有很多的遗漏,因此我们并不完全相信它。但是制定政策时又得依靠它,因此目前我们制定孤儿的政策基本上就是按照六十万。

那么对这些福利对象的保障和服务的方式上,我们目前主要是采取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着两种方式。集中供养,大家都知道,就是举办机构,设施和院舍,采取了国家供给,养服务对象,养服务队伍,养机构,从而由国家一览到底把它包起来。目前我国城乡各种各样的福利机构有三万八千五百多所,收养了人员有一百二十万左右,床位数有一百四十六万七千多张,这是我们的存量。当然还有一些社会力量举办的,但是由于规模数量各地掌握的现在都不太一致,所以统计起来也不是那么科学的。分散供养就是对三无对象,五保对象,除了集中供养之外采取国家供给的方式,把它放在家庭之中。国家给相应的保障,并且有的时候派遣一些服务人员。这是我们国家基本的福利状况。

那么老年人的福利政策呢?老年人的福利政策应该是把老年人纳入到我们的福利对象范围从而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应该是老年人的社会政策,因为我一直做福利,我愿意谈福利,姑且称之为老年人的福利政策吧。福利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收入的保障,一个是服务的保障。收入保障的角度大体上有这么多,有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像老年权利保障法。还有关于养老保险方面的一些政策,刚才大家都谈到了。关于医疗保险的政策,关于农村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关于城市普遍实施和农村试点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关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规定。关于城乡贫困人口实行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的政策。还有关于特殊优待老年人的一些政策等等。就是说我们已经制定出台的和正在执行的,也包括一些探索大体上应该是这么几类。属于服务保障的大体上有这么多,有老年人服务机构举办运营管理监督质量评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规定办法标准规范等等。就是说硬件设施建设的一系列的规定标准规范等等。还有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场所建设运营管理的办法及标准规范等。还有家庭和社会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等反面服务的政策和服务的技术规范标准。有为老服务队伍建设的职业标准,专业技术等级规定等等。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评估办法标准,有关发展老年卫生文化教育康复健身等服务的政策的规定,发展老年产业,老年用品市场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等等。

应该说从这两方面讲要是数起来也不少,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东西,特别是没有一个刚性的管总的东西。如果我们把老年人政策法规体系作为一个体系来看,我说基本的框架可能搭建起来了,但是这个框架结实不结实,合适不合适还有待商榷。另外这个框架下面需要建墙需要扣顶,这个框架的丰富和完善现在看还远远不够。所以如果分析一下我国老年社会福利政策法规方面的建设,确实存在着不足。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是老年福利总体上缺少法律层面的根本保障。除了有一部非常原则,无所不包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之外(而且这部法律我们现在看已经十年了。今年是十周年,还要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部法律很多地方已经跟市场经济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了,跟老年人的发展趋势和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是不相适应的了。除此之外,我国至今还没有制定出老年福利的专项法律法规。这和国际社会比较起来,我们还是非常滞后的。我国老年服务政策更多更久的还停留在政策文件的层面上。因此执行起来它的强迫性、它的刚性和他的时效性都要大打折扣,这是一个缺失吧。

第二,老年福利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总体上讲还严重的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保障和服务水平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低的。经济不发达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困难、缺医少药的现象非常普遍。前几天我们看了中国老年报登的一个黑龙江两会代表就是人大政协代表到偏远的农村进行调查的状况,真的是非常的触目惊心。看了之后也觉得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服务需求状况方面的满足是非常糟糕的。刚才王老师发表了一番感慨,我觉得王老师说的状况跟他们调查公布的情况比较起来还好得多。当然这种现象和我国的公共财政政策、社会政策、以及老年福利政策建设的严重滞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老年人的福利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缺少配套和衔接。这不仅体现在老年福利政策法规体系的本身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都缺少配套和衔接。也体现在老年福利政策和其他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发生矛盾、不协调甚至相悖的现象。比如:院舍服务当中政府包办,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和效率低下这种体制性的障碍与国家改革大政方针的矛盾。像我国提出了政企分开、政市分开、政资政社分离的问题。但是现在我们更多地为老服务机构,特别是城市当中都是政府从办到管一揽子包起来。这跟政市分离起码都是不相吻合的。还有福利投入机制的偏向和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机制的矛盾也是非常突出的。国家办的是亲儿子,投入多少也不心疼,这种现象的高耗低效非常突出。但是社会力量举办一点资助就像剜心头肉一样,这个现象确实比较突出。

第四,老年福利政策在执行过程当中落实不到位或者根本不落实也比较突出。刚才我细数了一堆,当然每一个方面里还有很多政策性的文件,我们说的也不少了。给老年人社会力量举办也好、为老服务业好、社区服务业好、居家养老也好,都有一些支持性的政策和措施。为什么就是不落实?国务院的文件按道理也有强制力,也有权威性,但是到地方照样不落实。这种执行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更为突出。影响了我们的一些构想,或者说影响了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些缺失。比如说,现行的福利投入预算缺少了公开民主透明和监督;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城乡福利体制的分割和巨大的差异;社会福利领域第三部门的作用很少体现;服务人员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制度的缺失等等,这些都使得我们老年社会福利,政策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健全有很长的路要走。

篇3:老年人社会福利

一、加快老年人社会福利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人口老龄化急剧增长的速度, 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社会化养老的明显不足, 这几个问题的交织, 已经使得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建设迫在眉睫。

1. 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严峻。

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但像中国老龄化速度之快, 高龄人口之多, 却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罕见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数量大、增长快、未富先老等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 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 811万人, 占总人口的6.96%, 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6 299万增加了2 512万, 比重比1990年的5.57%上升了1.39个百分点。再据统计, 2004年, 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是9 879万人, 超过了中国总人口的7.6%, 约占全世界老年人口的1/5, 老年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位[1]。又据全国老龄办组织实施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显示, 截至2006年6月1日零时,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4657万人, 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

据专家分析预测, 到2050年, 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1亿左右, 约占人口总数的27.4%。

二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转向老年型一般经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而中国只用了不到20年。由于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极为迅猛。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中国老年人口的增长一直大大快于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增长。1982年以前平均增长3.9%, 1982—2000年增长更快, 由7 664万人迅速增加到1.26亿人, 年平均增长6.4%。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尤其加快。预计21世纪前30年, 中国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2%, 几近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到2040年,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与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 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 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 可以预见, 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三是高龄化态势显著。中国的老龄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就是高龄老人比例高。据2007年举行的首届中国养老事业论坛上透露, 在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1.4亿多老年人口中, 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为1 300万。专家预测, 到2020年, 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 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 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 067万, 占老年人口的12.37%。另有调查显示, 中国约有1 000万名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需要照顾, 而城市老人中, 98%却依靠自我养老[2]。高龄老年人的照顾已成为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问题。

四是未富先老挑战严峻。西方国家进入老年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4 000美元, 而中国却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的情况下迎来老年社会的。

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产物, 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老龄化速度较慢,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逐渐发生作用。且这些国家通常是在步入工业化社会后才出现老龄化问题, 经济比较发达, 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完善社会老年经济保障和社会服务。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与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府政策干预下的出生率的下降有关, 在工业化起始阶段、经济建设资金需求集中的情况下就步入了老龄化阶段, 这使得中国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和社会保障能力, 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具体表现是, 老年人福利资金不充足, 社会福利设施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 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和政策还很不完善。

2. 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家庭养老是中国最传统的养老方式。中国《婚姻法》和《老年人权益保护法》都规定了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但现实情况是, 中国的家庭规模日益缩小, 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弱化。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显示, 2000年, 中国的家庭规模为3.44人, 比1990年减少了0.52人, 比1982年减少了0.97人。到2004年, 中国的农村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仅为4.08人, 城市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数仅为2.98人。以两代户组成的家庭已成为中国家庭户的主体。随着青年人口流动的增多, 城市空巢家庭大量涌现, 在城市, 大概有20%以上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

一方面是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多, 另一方面却是家庭日益小型化, 由于家庭人员的减少 (主要体现为子女数减少) , 家庭内照顾老人的人员减少, 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与家庭实际能提供的帮助存在很大的差距。

3. 社会化养老明显不足。

在老年人口数量剧增, 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情况下, 尤其需要社会化养老步伐的加快。但现实情况是, 中国社会化养老起步晚, 水平低, 条件不充分, 导致目前中国老年人福利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 整体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

据统计, 目前中国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3.8万个, 养老床位120.5万张, 平均每千名老年人占有养老床位仅有8.4张, 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约70张的水平相比, 差距很大。国家举办的老人福利事业存在资金不足、福利机构少、服务水平低的问题。随着时代发展, 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和精神需求都在增加。传统意义的养老, 只是为老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而现在的老人, 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后, 还有参与社会、娱乐文化、社区活动、医疗保健等需求。目前, 中国的老年福利设施数量少、功能单一, 远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求。无论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实现老有所养出发, 还是从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出发, 都迫切需要拓宽社会化养老途径, 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机制。

二、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对策思考

1. 坚持家庭、社区和机构的相互衔接和互动, 形成以居家

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国的低龄老人、健康老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75%, 他们可以进行生活自理, 多数老人有固定的住房、收入、积蓄以及子女的帮助, 因此对这部分老人, 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养老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与此同时, 由于中国家庭小型化造成的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又必须依托社区和养老机构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补充。社区养老这一新型模式以其地缘优势和价格优势, 已逐渐被老人们接受, 未来将成为中国重要的养老方式。

2. 坚持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 使“三无”老人、生活困难

老人、社会老人等不同层次对象都能得到相应的福利保障和服务。应在优先满足“三无”老人福利需求的基础上, 对于享受“低保”标准的贫困老人给以相应的福利政策支持, 同时, 对于那些收入比较稳定的社会老人提供有偿的福利服务, 立足这部分老人的家庭经济状况, 根据他们的需求, 不断增加福利项目, 丰富服务内容, 为其提供有偿或低偿服务, 满足其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

3. 坚持政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 使政府、民政部门、非营

利组织、慈善机构、民间力量等共同参与老年人社会福利建设。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 绝不意味着减少政府的责任。实际上恰恰相反, 无论是制度建设, 还是财政投入、项目规划等, 都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与此同时, 社会力量兴办养老福利服务机构不可或缺, 它适应中国“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 有利于缓解政府财力不足同全社会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福利服务巨大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 必须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化的方向, 在政府主导下, 加速推进老年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进程。

4. 坚持收入保障和服务保障相结合, 着力改善当前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两个问题。

中国老年社会福利范畴包括所有为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所采取的一切举措, 可分为收入保障和服务保障两类。国家应承担老年人收入保障的责任, 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以现金形式支付的、用于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支出的福利供给。与此同时, 要加强对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当前要着力解决老年人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 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城乡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在此基础上, 再逐步发展和完善遗属保险、护理保险、以房养老等新的保证措施, 使城乡老年人都能尽快做到最基本的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5. 坚持“城乡一体化”原则, 稳步推进城乡统一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和服务制度建设。

多年来, 农村和广大农民一直被排斥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之外, 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十分缺失。应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对立, 终结城乡社会福利割裂、反差明显的状态, 逐步建立起城乡协调、均衡、统一的,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低保制度、医疗救护和贫困救助制度等在内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应加快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与推广工作, 推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认真制定并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贫困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中对分散供养的“三无”、“五保对象”和贫困老年人的分类施保、分类救助政策及办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 (2005) [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39-110.

篇4:城镇老年人社会福利模式比较研究

关键词:社会福利;城镇老年人;比较研究

现阶段,我国到了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新阶段,同时伴随着老年人在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若放任下去,将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因此,做好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异,笔者本着方便取材的原则,以城镇老年人为对象,从老年人社会福利为切入点,从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入手进行比较分析,尝试为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提出些建议。

一、国外城镇老年人社会福利模式简介

英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较早,现如今发展也较成熟,我国现阶段遇见的许多问题可以从其身上找到解决方案;而韩国同我国都深受东亚地区家庭和养老文化的影响,经济发展状况也接近,更易从其身上发现与我国发展阶段相似的地方,更易产生共鸣。

(一)英国模式

1.社会福利立法。英国1908年颁布的《老年年金保险法》,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国家政府认为其有义务为低收入的老年人群体提供基础的生活保障的法典。随后颁布了《寡妇孤儿及老年年金法》《家庭津贴法》和《国民保险法》, 1995年英国通过了《社保法》,该法案不仅规范了养老基金管理,还维护了养老基金安全和享受养老金者的权益。英国工党1997年上台后通过了以在不改变既定养老金总体结构的前提下,扩大养老金计划的覆盖面积,并设法节省养老金的制度成本为目的的《1999年福利改革和养老金法案》。

2.老年人养老模式。较早进入“银发时代”的英国,随着时间的发展,英国老年群体越来越庞大,面对此国情,英国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对老年人采取了社区照顾的模式。所谓社区照顾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社区内照顾,即不让被照顾者离开其所熟悉的社区,而是在本社区内享受生活服务。二是由社区来照顾,即动员本社区的人力物力来对老年人开展照顾服务。

(二)韩国模式

1.社会福利立法。韩国1986年颁布了《国民年金法》,并于1988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民年金制度。1981年制定的《老年人福利法》,除了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向65岁以上尤其是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支付老年津贴外,还扩大老年人就业机会,为他们建设住宅和福利公馆并提供免费或低价的福利设施。加强对居家老年人的保健措施等。

2.老年人养老模式。韩国和我国一样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儒教传统的国家。政府主张将老年人社会福利同经济均衡发展及家庭传统相结合,实施以家庭照顾为主的“家庭般社会”的保障制度,从而形成国家、地区、企业和家庭四个共同体同步发展的局面。所以韩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出发,建立了依靠家庭照顾的养老模式。

二、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社会福利立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仍然没有一部专门为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的相关立法。相对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制度来说,我国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政策是通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规章制度、通告、相关的管理规范来出台的,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更大程度上欠缺权威性和强制性,使得有些规章制度不能付诸实施,成为一纸空文。

(二)缺少符合国情的老年人养老模式

我国虽有和韩国相似的文化传统和道德传统,也有像英国一样的社区的存在,也尝试了许多老年人养老模式。但这些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问题,我国现阶段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开始担负起养老的责任,一对儿夫妻照顾四个老人,对于家庭条件不好的人来说,很多老年人得不到很好的赡养。一些养老机构也存在很大弊端。

(三)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的欠缺

我国在满足老年人需求这方面虽然有所建树,但还有进步空间。我国在医疗方面做得努力如对城市医保制度做了一定程度调整,使政策向退休职工倾斜等,但医疗保障仍存在弊端,保健服务的缺口也日益扩大化。同时,我国社会工作者的数量与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对人员的需求严重失衡,取得专业养老护理资格的人少之又少,政府投入也相对不足。

三、对我国老年福利事业的建议

(一)大力推动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法制化

在推进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法制化这方面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将最先进的国内外的相关措施及时引进国内,最大程度上降低社会福利发展的水平同制定法律时间长之间的矛盾;其次,要尽最大努力让法律同当前我国的老年人社会福利发展事业相协调;最后,特地为老年人制定与其社会福利相关的法律制度,形成有效和完整的老年人社会福利相关的法律体系。

(二)建立社区和养老院相结合的全新居家养老模式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应发展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针对独生子女压力过大这点,我国应通过使家庭护理社会化来解决。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发展居家养老的同时,充分利用社区的条件和配套设施来协助家庭进行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照顾;第二,向有需要护理的家庭派遣高素质的家庭服务人员,从而加强居家服务,减轻独生子女的负担;第三,建立护理保险补贴制度;第四,加大对社会上养老机构的监管力度,统一管理,给予政策照顾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三)制定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的福利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在医疗方面的投入,建立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团队;家庭担负起为老年人创造温馨的居住环境,协调与老年人之间的人际关系的重要任务;社会工作者承担纽带的责任的各司其职,使老年人享有落到实处的医疗福利;其次,采取具有我国特色的“轮换制度”,再者,招募医院与家庭的纽带工作者,在病人出院后提供养病建议;最后,政府应加大医疗津贴的力度,开设老人通道,使老人看得起病,看的好病。

我国的老年人社会福利发展比发达国家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借鉴别国成功经验,还要与我国特色的国情相结合,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产生发展新思路,实现赶上甚至引领世界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大潮的愿望。

【参考文献】

[1]杨思斌.英国社会保障法的历史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州学刊,2008.

[2]高兰.城镇老人社会福利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J].天津财经大学,2009.

篇5:老年人社会福利

Elderly)

前言

为了加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民政部人教科字〔2000〕第24号文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服务、管理、设施设备。

本规范由民政部人事教育司归口管理,授权主要起草

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市民政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常宗虎、李建平、贾晓

九、蔡安财、孟志强、郭幼生、彭嘉琳。

1 总则

1.1 为加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权益,促进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为老年人提供养护、康复、托管等服务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1.3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宗旨是: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维护老年人基本权益,帮助老年人适应社会,促进老年人自身发展。

1.4 本规范所列各种条款均为最低要求。

1.5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1 老年人 The Elderly 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

2.2 自理老人 The Self-care Elderly 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3 介助老人 The Device-aided Elderly 日常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等设施帮助的老年人。

2.4 介护老人 The Nursing-cared Elderly 日常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

2.5 老年社会福利院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 for the Aged 由国家出资举办、管理的综合接待“三无”老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6 养老院或老人院 Homes for the Aged 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7 老年公寓 Hostels for the Elderly 专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8 护老院 Homes for the Device-aided Elderly 专为接待介助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9 护养院 Nursing Homes 专为接待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起居生活、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10 敬老院 Homes for the Elderly in the Rural Areas 在农村乡(镇)、村设置的供养“三无”(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抚养义务人,但是抚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五保”(吃、穿、住、医、葬)老人和接待社会上的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11 托老所 Nursery for the Elderly 为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分为日托、全托、临时托等。

2.12 老年人服务中心 Center of Service for the Elderly 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综合******的社区服务场所,设有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或单项服务设施和上门服务项目。

3 服务

3.1 膳食

3.1.1 有主管部门颁发了卫生许可证的专门为老人服务的食堂,配备厨师和炊事员。

3.1.2 厨师和炊事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严防食物中毒。

3.1.3 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根据老人的需要或医嘱制作普食、软食、流食及其它特殊饮食。

3.1.4 为有需要的自理老人、介助老人和所有介护老人送饭到居室,根据需要喂水喂饭。清洗消毒餐具。

3.1.5 每月召开1次膳食管理委员会,征求智力正常老人及其他老人家属的意见,满意率达到80%以上。

3.1.6 照顾不同老年人的饮食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

3.2 护理

3.2.1 自理老人 3.2.1.1 每天清扫房间1次,室内应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

3.2.1.2 提供干净、得体的服装并定期换洗,冬、春、秋季每周1次,夏季经常换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3.2.1.3 协助老人整理床铺。

3.2.1.4 每周换洗一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3.2.1.5 夏季每周洗澡2次,其它季节每周1次。

3.2.1.6 督促老人洗头、理发、修剪指甲。

3.2.1.7 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3.2.2 介助老人

3.2.2.1 每天清扫房间1次,室内应无蝇、无蚊、无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3.2.2.2 提供干净、得体的服装并定期换洗,冬、春、秋季每周1次,夏季经常换洗。

3.2.2.3 协助老人整理床铺。

3.2.2.4 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3.2.2.5 夏季每周洗澡2次,其它季节每周1次。

3.2.2.6 协助老人洗头、修剪指甲。

3.2.2.7 定期上门理发,保持老人仪表端正。

3.2.2.8 毛巾、洗脸盆应经常清洗,便器每周消毒1次。3.2.2.9 搀扶老人上厕所排便。

3.2.2.10 Ⅰ°褥疮发生率低于5%,Ⅱ°褥疮发生率为零,入院前发生严重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浮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除外。对因病情不能翻身而患褥疮的情况应有详细记录,并尽可能提供防护措施。

3.2.2.11 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3.2.3 介护老人

3.2.3.1 每天清扫房间1次,室内应无蝇、无蚊、无老鼠、无蟑螂、无臭虫。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

3.2.3.2 提供干净、得体的服装并定期换洗,冬、春、秋季每周1次,夏季经常换洗。

3.2.3.3 整理床铺。

3.2.3.4 每周换洗1次被罩、床单、枕巾(必要时随时换洗)。

3.2.3.5 帮助老人起床穿衣、睡前脱衣。

3.2.3.6 全身洗澡,每周2次。

3.2.3.7 定期修剪指甲、洗头。

3.2.3.8 口腔护理清洁无异味。

3.2.3.9 定期上门理发,保持老人仪表端正。

3.2.3.10 毛巾、洗脸盆应经常清洗,便器每周消毒1次。

3.2.3.11 送饭到居室,喂水喂饭。

3.2.3.12 帮助老人排便。3.2.3.13 为行走不便的老人配备临时使用的拐杖、轮椅车和其它辅助器具。

3.2.3.14 Ⅰ°褥疮发生率低于5%,Ⅱ°褥疮发生率为零,入院前发生严重低蛋白血症,全身高度浮肿、癌症晚期、恶液质等患者除外。对因病情不能翻身而患褥疮的情况应有详细记录,并尽可能提供防护措施。

3.2.3.15 早晨起床后帮助老人洗漱,晚上帮助老人洗脚。

3.2.3.16 视天气情况,每天带老人到户外活动1小时。

3.2.3.17 服务人员24小时值班,实行程序化个案护理。视情况调整护理方案。

3.2.4 帮助老人办理到异地的车船票。

3.2.5 特别保护女性智残和患有精神病的老人的人身权益不受侵犯。

3.2.6 对患有传染病的老人要及时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并对其隔离、治疗,以既不影响他人又尊重病患老人为原则。, 3.3 康复

3.3.1 卫生保健人员定期查房巡诊,每天1次。

3.3.2 为老人定期检查身体,每年1次。

3.3.3 医护人员定期、定时护理。3.3.4 组织智力健全和部分健全的老人每月进行1次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自我护理知识的学习,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防治以及老年营养学的学习。

3.3.5 医护人员确保各项治疗措施的落实,确保每周开展两种以上康复活动。

3.3.6 定期或不定期地做好休养区和院内公共场所的消毒灭菌工作。

3.3.7 制定康复计划,每周组织老年人开展3次康复活动。

3.4 心理

3.4.1 为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自愿参加公益活动提供中介服务或给予劳动的机会。组织健康老人每季度参加1次公益活动。

3.4.2 每周根据老人身体健康情况、兴趣爱好、文化程度,开展1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3.4.3 与老人每天交谈15分钟以上,并作好谈话周记。及时掌握每个老人的情绪变化,对普遍性问题和极端的个人问题集体研究解决,保持老人的自信状态。

3.4.4 经常组织老人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不定期开展为老人送温暖、送欢乐活动,消除老人的心理障碍。帮助老人建立新的社会联系,努力营造和睦的大家庭色彩,基本满足老人情感交流和社会交往的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特长、身体健康状况、社会参与意愿,不定时的组织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余热。3.4.5 制定有针对性的“入住适应计划”,帮助新入住老人顺利渡过入住初期。

4 管理

4.1 机构证书和名称

4.1.1 提供《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和法人资格证书,并悬挂在醒目的地方。

4.1.2 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名称,必须根据收养对象的健康状况和机构的业务性质,标明养老院、老年公寓、护老院、护养院、敬老院、托老所或老年人服务中心等。由国家和集体举办的,应冠以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县(县级市、市辖区)、乡(镇)行政区划名称,但不再另起字号;由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的应执行《民办非企业单位名称管理暂行规定》。

4.2 人力资源配置

4.2.1 城镇地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主要领导应具备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4.2.2 城镇地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有1名大专学历以上、社会工作类专业毕业的专职的社会工作人员和专职康复人员。为介护老人服务的机构有1名医生和相应数量的护士。护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的数量以能满足服务对象需要并能提供本规范所规定的服务项目为原则。

4.2.3 主要领导应接受社会工作类专业知识的培训。各专业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国家承认的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无专业技术职务的护理人员应接受岗前培训,经省级以上主管机关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

4.3 制度建设

4.3.1 有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的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规章制度。

4.3.2 有与入院老年人或其亲属、单位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入院协议书。

4.3.3 有简单介绍本机构最新情况的书面图文资料。其中须说明服务宗旨、目标、对象、项目、收费及服务使用者申请加入和退出服务的办法与发表意见的途径、本机构处理所提意见和投诉的承诺等。这类资料应满足服务对象使用。

4.3.4 有可供相关人员查阅和向有关部门汇报的长中短期工作计划、定期统计资料、总结和评估报告。

4.3.5 建立入院老人档案,包括入院协议书、申请书、健康检查资料、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老人照片及记录后事处理联系人等与老人有关的资料并长期保存。

4.3.6 有全部工作人员、管理机构和决策机构的职责说明、工作流程及组织结构图。

4.3.7 有工作人员工作细则和选聘、培训、考核、任免、奖惩等的相关管理制度。

4.3.8 严格执行有关外事、财务、人事、捐赠等方面规定。

4.3.9 各部门、各层级应签订预防事故的责任书,确保安全,做到全年无重大责任事故。4.3.10 护理人员确保各项治疗、护理、康复措施的落实,严禁发生事故。

4.3.11 服务项目的收费按照当地物价部门和民政部门的规定执行,收费项目既要逐项分计,又要适当合计。收费标准应当公开和便于查阅。

4.3.12 有工作人员和入院老人花名册。入院老人的个人资料除供有需要知情的人员查阅外应予以保密。

4.3.13 严防智残和患有精神病的老人走失。为智残和患有精神病的老人佩戴写有姓名和联系方式的卡片,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以便老人走失后的查找工作。

4.3.14 对患有精神病且病情不稳定的老人有约束保护措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措施。

4.3.15 有老人参与机构管理的管理委员会。

4.3.16 长期住院的“三无”老人的个人财产应予以登记,并办理有关代保管服务的手续。

4.3.17 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内须佩证上岗。

5 设施设备

5.1 老人居室

5.1.1 老人居室的单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双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4平方米;三人间使用面积不小于18平方米;合居型居室每张床位的使用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

5.1.2 根据老人实际需要,居室应配设单人床、床头柜、桌椅、衣柜、衣架、毛巾架、毯子、褥子、被子、床单、被罩、枕芯、枕套、枕巾、时钟、梳妆镜、洗脸盆、暖水瓶、痰盂、废纸桶、床头牌等,介助、介护老人的床头应安装呼叫铃。

5.1.3 室内家具、各种设备应无尖角凸出部分。

5.2 饭厅应配设餐桌、坐椅、时钟、公告栏、废纸桶、窗帘、消毒柜、洗漱池、防蝇设备等。

5.3 洗手间及浴室应配备安装在墙上的尿池、坐便器、卫生纸、卫生纸专用夹、废纸桶、淋浴器、坐浴盆或浴池、防滑的浴池垫和淋浴垫、浴室温度计、抽气扇等。

5.4 有必备的洗衣设备,应有洗衣机、熨斗等。

5.5 建有老人活动室。有供其阅读、写字、绘画、娱乐的场所。该场所应提供图书、报刊、电视机和棋牌。

5.6 有配置了适合老人使用的健身、康复器械和设备的康复室和健身场所。

5.7 有接待来访的场所。接待室配备桌椅、纸笔及相关介绍材料。

5.8 室外活动场所不得少于15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60%。

5.9 公共区域应设有明显标志,方便识别。

5.10 有一部可供老人使用的电话。

5.11 根据老人健康情况,必须准备足够的医疗设备和物资,应有急救药箱和轮椅车等。不设医务室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应与专业医院签订合同。合同医院必须具备处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内各种突发性疾病和其它紧急情况的能力,并能够承担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日常诊疗任务。5.12 及时解决消防、照明、报警、取暖、通讯、降温、排污等设施和生活设备出现的问题,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保证其随时处于正常状态。

5.13 保证水、电供应,冬季室温不低于16℃,夏季不超过28℃。

篇6:老年人社会福利

调查者:张姣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093 学号 200910401357

2010年的暑假我回到家乡山东淄博,在离家不远的源泉敬老院做了此项社会实践活动,并且结合上学期去学校附近的吴家营敬老院的所见所闻以报告形式进行总结。由于我国近几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保障老年人积极健康的生活、减轻青壮年人的负担成为社会面临的又一难题。此次活动通过与敬老院院长、老人以及当地居民的交流了解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及当地居民对老年人入住敬老院的看法,在调查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与不同阶层的人一起交流,我从一些方面也对社会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对感恩的认识也有进一步的提高。通过与院长的交流,我了解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老龄化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也就是国际社会统称的老龄问题。其实质就是保障老年人的各种权益问题和老龄化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家庭养老因现代家庭子女锐减、子女就业率提高、子女外地就业、打工等造成家庭养老功能削弱。所以必须尽可能地动员广大社会力量来共同参与,提倡政府、企业、民间相结合的原则,使老年养老保障的设施投资及保障服务等得以实现。政府部门也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对社会保障工作一步步不断进行完善。制定修订和贯彻落实老年人益保障条例,实施范围包括所有老年人,而个别性则指对诸如有特殊贡献的老年人、残废军人、特别困难的老年人、以及身患残疾老年人等的特别条款,从而既保障所有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又保护了其中特别群体的特殊权益。城市和农村由于其经济结构等的不同,其有关保障政策不同,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各有所强调地制定了条款。其目的是以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保障老年人的各种权益为总目标,解决好老龄问题,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尽力减小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就源泉敬老院来说,共居住三十名老年人,28位老爷爷,2位老奶奶,两位老人一个房间,房间有两张床和两个存放私人物品的柜子,敬老院设有娱乐室,老人们可以在里面看电视、打扑克牌、下象棋等活动。入住的老人中有的是五保户家庭免费入住,有的是有子女者每月需缴纳200多生活费,管理人员包括院长、食堂服务人员、锅炉房工人、电工等八人,老人们的财务主要是由院长开发单据进行保管,老人离开敬老院或去世后转交给他的亲属,每月由政府发放每人20元生活费,老人们自行支配,老人们的伙食费、医药费全部由政府报销,另外每季度敬老院由政府补贴3000元用于为老年人购买鸡蛋、牛奶等营养品,每年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以及老人的生日,院长会与老人们一起过,根据老年人的口味和习惯改善伙食,冬季还会发放统一的棉衣,敬老院设有一个小门诊,一般的疾病可以在敬老院的门诊处免费治疗,重大疾病可以去政府制定的当地的医院进行免费治疗。早上一进敬老院的大门时常会看到老人们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傍晚的时候老人们三五成群的到外面的小河边散步,可谓其乐融融、安详天伦之乐。在敬老院虽然没有亲人的陪伴,但是有一群年纪相近的老朋友可以一起散散步,打打牌,聊聊天…更重要的是有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慈善家的关爱,老人们可以不愁吃不愁穿,不用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生活。

通过与敬老院老人们的交流我了解到:有65%老人还是希望自己一个人生活,这些老人大多数都是有子女的,他们觉得住在敬老院让他们觉得被子女遗弃,因为有一部分人是在子女对赡养父母的过程中出现矛盾后把父母送入敬老院作为解决办法的,其次这还是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有35%人觉得敬老院的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他们大多是无子女的老人,自我养老没有保障,社会的养老保障正好满足自己的需求,在敬老院他们不用为生计发愁,而且生病也有政府的免费治疗,这些优越的条件让他们满足于敬老院的生活。喜不喜欢敬老院

这个问题还是反应出了目前农村老人思想还是需要进一步的解放,要让他们明白敬老院的设置让子女的负担减轻而且老人在敬老院子女也会更加放心。此外,作为子女即使是把老人送入敬老院,也不意味着老人从此与你无关,还是需要定期去看看老人,让老人不孤单,让他们知道子女还是关心他们的。作为社会大众,可以去敬老院做义工,给老年人更多的温暖。最后我还在当地居民中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看看他们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父母送入敬老院或者在他们年老之后是否愿意入住敬老院,80%的人不愿意,还有10%的人要看具体情况,只有10%的人愿意没有条件照顾父母把父母送入敬老院或自己年老时进入敬老院。不愿意的人中,年长的人占90%,他们受到封建思想影响很大,认为住在敬老院很丢人,正如古语所言“子不孝,父之过”,认为这样是子女不孝和自己无能的表现;除此之外,他们不接受敬老院养老这一观点还是因为他们对敬老院的政策和生活并不了解,只是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定义敬老院。在这些愿意的人中,年轻人主要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他们觉得父母养育自己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在他们年老应该安享晚年的时候自己应该好好回报父母,让他们跟自己住在一起好好的照顾他们,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可以找个保姆来照顾;这样在家里自己对父母的照顾也是给下一代树立的榜样,以身作则的教育他们要发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光荣传统。愿意的人中,年长的人占8%,他们大多对敬老院有了解而且思想较为开放愿意接受新思想,他们认为这样的晚年一样很快乐。接受敬老院养老的人中大多数还是思想较为开放的年轻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给下一代减轻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打拼自己的事业,而且敬老院会有很多有共同语言的同龄老朋友,而下一代与老人容易有代沟有隔阂,在一起生活久了会有很多矛盾。

上一篇:廉洁自律守则下一篇:关于全市富民创业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