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德育目标

2024-07-23

高三德育目标(通用10篇)

篇1:高三德育目标

高三年段德育

一、高三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特征

1.学生生理发育的主要特点

高三学生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完成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脑和神经系统基本成熟;基本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体系,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2.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高三学生的社会意识已接近成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现实问题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们更多的开始考虑个人前途的问题,这一特点使高三学生做事的盲目性减少,计划性增强,特别是表现在学习上。此时,他们的学习带有更强的目的性——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其他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都可以不参加。

(2)随着备考时间的减少,高三学生会有越来越强烈的升学愿望,学生的思想压力和心理上的波动都会比较突出,紧张、焦虑会成为困扰学生情绪的主要问题。一些学生为了提高成绩,往往急于求成,当现实和理想产生矛盾时,便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情绪,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一次考试的失败可能会让学生意志消沉,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3)高三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心理和思维上都更具有独立性。他们会认为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很好的处理。他们不愿意过多的和家长和老师沟通。甚至有部分学生会产生保守的心态,学习竞争激烈,唯恐其他同学超过自己,不愿意向别人提供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愿与同学交流。

二、高三学生阶段性学习特征

1.知识方面

高三各科学习均进入全面复习阶段,课堂密度随之增大,而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在原有基础上巩固和提高。学生须整理自己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2.能力方面

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是是高考的命题要求。高考的能力要求又是比较综合全面的,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高中三年所学的汇总能力。从横向上分析,不同的学科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其相应的学科能力,比如物理需要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从纵向上分析,基于高三学习的综合性、交叉性等特点,这一阶段必然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也比高

一、高二高很多。

3.考试方面

高三学生面临高考,考试要求呈现出频率高、复杂化、跳跃强等特点。基于高三考试这些特点,学生需要一定的应试能力。首先,在频率上高三基本周周考、月月考,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有一个健康的体质,需要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这种高强度的考试。其次,高三考试的每一门课程都开始了综合性的考核,复杂程度必然高于高一、二,尤其进入后期的二轮、三轮复习更是如此,那么这种综合性的考试就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的能力,具备不骄不躁的、冷静思维的心里素质。此外,高三考试一两天内就要进行所有学科的考试,这样的考试节奏自然要求我们的学生具备短时间内思维转换的能力,具备不纠结于前一门的失误而影响后一门的发挥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相关的心理疏导工作

三、高三德育目标和基本原则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高三德育目标制定如下:

1.政治思想方面:

1.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遵守法律,正确理解党的正确方针政策,确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观点。

1.2.关心国家大事,能运用科学世界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国内外重大社会重点、热点、焦点问题,为他们进人成人阶段独立面对社会独立思考问题奠定基础。

1.3.积极靠近党组织,为党组织输送优秀高中生加人党组织。

2.道德行为方面:

2.1.做到遵守学校常规、尊师守纪、团结同学、关心集体;能参加社会、集体、学校的一些公益活动。

2.2.坚持全面发展,做合格的毕业生。

3.心理品质方面:

3.1.保持健康的心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谐地处理生活、学习的各种矛盾。

3.2.勇于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顽强的毅力和耐挫能力,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争取高三的优异成绩。

4.学习态度、方法指导方面:

4.1.对各科学习能坚持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4.2.能根据自己实际、学科特点、高考特点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4.3.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搞好各科复习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程序。

4.4.能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复习好各科知识。

基本原则如下:

1.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因材施教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高三德育的实践策略

1.目标策略

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动目标的自觉性。目标,是人们的微理想,指引着人们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更是要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制定可及的目标。而在高三这个特殊阶段更是要告诫学生胸怀理想,不忘目标,脚踏实地,促使学生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化作保持其学习的原动力。

鉴于此,我们将目标教育贯穿于整个高三教育中。以行动告诉学生,高三不只是要漂亮的分数,还要有过硬的身体、健康心理和优秀的品质。在开学之处,开展以“我的高三梦”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聆听同学的梦想,从而到达彼此欣赏彼此鼓励,共同努力的目标。此外,还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告诉学生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总之,高考的成功只是衡量高三教育的一个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规划策略

高三学生的时间非常宝贵,容不得丁点的浪费,有的时候恨不得一天劈成两天。但是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合理的的规划是必要的,尤其是对时间的安排上尤为重要。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既重视学习的时间保障又重视学习效率的逐步提高,这样有利于学生保持一种较好的生物节奏感和心理节奏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进步,树立自信,无畏而行。

鉴于此,我们首先应该根据各个班的整体学生状况,制定不同的班级学习计划,指导不同的班级指定适合其复习的进度;其次不同学科的老师要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制定自己的学科教学安排;最后,还要时常了解每个个学生的复习进度,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程度,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长期、中期、短期时间规划管理,使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脚踏实地做好高考前的冲刺复习。

3.坚持、适时激励策略

高三的学习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漫长的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习态度是无法打赢这场攻坚战的,高三的学习是需要一气呵成的,再而衰、三而竭的学习过程会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的,需要老师不断激励学生奋进,需要学生自我激励保持信心。老师要坚持教育,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要引导学生坚持到底,学生也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克服浮躁心理,坚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鉴于此,我们通过一些简单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坚持学习,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比如,可以定期的召开主题班会、家长会,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老师与家长之间交流思想动态,共同服务于学生更好的坚持学习。还可以适时的举办小型的学习方法讲座,架起学生与学生之间学习经验交流的桥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每次月考后,都召开考后分析会,分析考试情况,为进一步学习服务。

4.张弛有度、适时调整策略

高三学生由于复习强度突然增大,睡眠时间相对减少,容易造成身体疲劳、心情紧张。过度紧张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停滞,甚至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这就需要适时调整,做到张弛有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必须进行休息,静止性休息如睡眠,或活动性休息如体育锻炼,休息既可以防止疲劳,又可以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

因此,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们鼓励并要求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做到:(1)体育课要坚持上(2)课外活动课多活动(3)晚自习课间去跑步(4)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应试心理指导策略

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研究员在研究影响高考的20个因素后发现,排在前四名的因素分别是:考试中的心态、考试前的心态、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如果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是高考成功的基础,是高考成功的硬件,那么在考前、考中的心态调整水平则是高考成功的软件,起调节作用。高考考的是知识,也是心理。

鉴于此,我们采取了效应的应试心理指导策略:

(1)正确认识自己、认识高考

多数高三学生对自身定位不是很准确,因此要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特点、长

处和不足,进而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根据实际改进;制定适合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目标。

高考是高三学生必须要面对的,因此要正确认识高考。让学生意识到:1.高考就是高校对新生的选拔性考试,这就是高考本身的功能;2.高考是对自我知识能力掌握程度的检验。3.高考仅考察了学生的部分能力4.高考不是成功的独木桥。

高考对学生而言,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如果没有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因此考取大学对学生的发展无疑很重要。而考取大学并不是唯一出路,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2)调整心态,激发状态

在高考前或高考中学生会遇到困难甚至挫折,情绪一时波动在所难免,好的心态激发好的状态,因此学生要学会优化自己的情绪。

具体做法是:1.不要把考试焦虑看的过重,出现焦虑是正常现象,适当的焦虑还可以促进自己潜能的发挥,要辩证的看待焦虑。2.积极自我暗示,当情绪低落时,要适当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3.多与同学、老师沟通交流,交流就是学习的过程。

篇2:高三德育目标

第一章高三学生的特点

1、高三学生的生理特点:

2、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

3、高三学生的思想特点:

第二章高三学生的做人教育目标

1、政治思想做人教育目标:

(1)确立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跟着党走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

(2)正确认识我国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的形势,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思想情感,有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与事业心,能把个人前途与社会主义事业结合起来。

(3)初步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和道德观,并能用正确的观点指导自己的行动。

(4)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能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5)具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气节。

(6)能够正确认识和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7)方向性目标: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能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现象,能够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道德品质德育目标:

(1)懂得社会主义好公民的伦理道德观念体系,初步形成共产主义道德观,并忝相应的道德行为规范。

(2)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现代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交往礼节,并能实践之。

(3)形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养成勤营俭朴妈艰苦奋斗和爱惜劳动成果的思想品德,具有较强的自理生活能力。

(4)能够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初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5)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

(6)方向性目标:能够做到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自觉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与国家利益。

3、个性心理素质德育目标:

(1)逐步形成健康、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心理品质。

(2)逐步形成健康正确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心理品质。

(3)完成由经验型思维向理论型思维的过渡,初步具有辩证思维能力。

(4)初步形成既能全面客观认识社会现象,又能全面客观认识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5)初步形成健康个性的心理品质。

(6)具有一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错误思想作风影响的能力。

(7)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第三章高三学生的做人教育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内容。

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环境的教育。②祖国发展前景、家乡发展前途教育。

③“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革命志向教育。

④雷锋精神教育。

⑤社会主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关系,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内容的教育。

⑥做“四有”新人,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教育。

⑦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升学与就业关系的教育。

2、道德品质教育内容:

①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尊重劳动人民勤劳俭朴品德教育。

②社会主义的文明礼貌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③社会主义的社会公道和人际关系伦理道德观念教育。

④初步的社会性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即主人翁态度,忠于职守,对工作责任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对技术精益求精;对职业献身精神等教育。

⑤继续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培养与教育。

3、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内容。

①自我认识、评价、调节、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教育。

②健康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收理品质的培养教育。

③健康的意志、兴趣爱好、性格等心理品质的培养。

④理智感、成人感、独立意向的正确引导教育。

⑤诚实守信、尊重友谊、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品质的教育。

⑥健康的交往能力和择友、交友能力培养教育。

⑦正确的判断好坏、是非和抵制良影响能力的培养教育。

⑧做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良好学习态度与习惯的整体教育。

高三年级学生德育工作序列和实施途径

一、德育活动:做合格毕业生

德育目标:立志成才,端正态度,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做合格毕业生 德育内容:时政国情教育讲座(针对学生思想调查中的问题进行讲座)学科渗透:

1、研究教材,制定“贯彻德育大纲教书育人”计划,并填写登记表。

2、学习各地“教书育人”寓德育于教学过程中经验材料。

班会体验主题:

1、《珍惜黄金时代的分分秒秒》或《做合格毕业生》。

2、填写《现实、目标、理想》表,(学生自我教育互相教育活动)。

3、《昨天、今天、明天》《十年后同学相会》班会(理想畅想曲)。

4、《献给老师的话》教师节慰师班会设计,(学生自己设计)。

5、《路在自己脚下》(差生思想、学习帮座谈会,谈心会)。

6、《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学习雷锋精神讨论)、(明确人生意义)

7、《母校的留念》(用自己双手为母校添春色,植毕业树等义务劳动)。

8、《一颗红心献祖国》(家长寄语介绍)。

9、《伸出友谊之手》一帮一教育活动,不让同学掉队。

10、《美好的怀念》——(三年级中生活回顾)。

德育体验系列:

1、“树信心、鼓志气,以实际行动做合格毕业生”动员会。

2、差生恳谈会《有志者事竞成》及上届《成功者现身说支教会》(欢迎家长参加)。

3、“案例分析会”(法制教育活动)。

4、“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差生补课,一帮一教育活动)。

5、“秋委田径运动会”,十佳运动员评选。

6、《祖国在我心中》或《我与中华》讲演比赛会。

7、《美的青春乐章》或《愉快的周末》(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录音带欣赏)。

8、“真善美、假恶丑”辨析会或《我看社会上的现象》(即兴答辨会)。

9、法制教育——“法律知识竞赛”。

10、《烈士墓前的深思》祭扫烈士墓、明确人生的意义。

11、同学毕业留念、谈心鼓志气会,(游园活动)。

12、国情讲座——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党团、学生会活动:

1、共青团组织正常活动。

2、青春期系列教育问卷调查(教育效果考查及意见建议收集)

③《我给母校的献计》——毕业生对母校的建议座谈会。

二、德育活动:母校永在我心中

德育目标:认识人生意义,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做到一颗经心,多种准备,立志成才。

学科德育:

1、“教书育人”经验总结及经验交流会。

2、按各科教材的德育内容进行教育。

班主任工作:

1、“温故知新”——怎样复习功课师生座谈会。

2、“三好学生”及各项单项奖评选活动。

3、学生毕业鉴定。

4、“毕业前的临别赠言”(留影、留念、同学录)。

政教处:

1、“怎样填写志装”。

2、学生填写“班主任工作问卷”表,“科任教师教书育人问卷”表。

3、三好生及积压项单项奖励同学评选。

4、优秀班主任评选。

5、全校“贯彻德育大钢”经验交流会。

共青团、学生会:

1、优秀共青团员、团干部、优秀团支部评选。

篇3:选准目标基点增强德育实效

1. 创设和谐环境,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胡锦涛总书记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上强调, 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以增强文化环境在学生成长中的德育功能。校园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尤其在陶冶学生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 都有着其他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环境的德育功能, 主要隐含在它所创造的良好精神氛围和与之相适应的和谐的物质文化环境中, 使学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感受到德育蕴含的伟大力量。比如, 当一个学生生活在十分洁净美丽的校园时, 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不良行为就会受到潜在的抑制, 并逐渐把爱护环境、举止有修养变成自然而然的习惯。所以说,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无论作为学校、还是作为德育工作者, 我们都有义务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共处、催人向上的精神氛围和环境氛围。

2. 改革德育课程, 深化德育主渠道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和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德育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比较薄弱。一些德育课程的内容针对性不强, 有的空洞枯燥、脱离实际, 学生或背教条、或不感兴趣。德育课不能被单纯当成一门课程, 应当着重考察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 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德育课应重其实效性, 应多告诉学生实际生活中该怎么办, 突出引导学生如何做人, 并让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这些知识, 使这些知识对学生实际行为产生影响。

3. 确立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相结合的目标基点

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 人是社会的人, 社会是人的社会, 社会与个人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因此, 我们道德教育的出发点既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也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 并找到两者有机的结合点。如讲尊重他人与自尊自爱结合起来, 讲爱护环境卫生与学生自身的健康文明结合起来等等。总之,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为了你……”、“帮助你……”应成为经常性的导语和活动指导思想。

4. 努力发掘道德教育的个人发展性功能和享用性功能

过去, 我们主要强调的是道德教育的社会发展性功能, 尤其是它的政治性功能, 而否定或忽略了道德教育的个体发展性功能, 这是十分片面的。事实上, 每个学生的道德追求是有层次的, 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发掘道德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可以帮助不同层次、不同道德水准的学生都向更高层次发展, 这与社会进步总趋势是一致的。当代学生处于我国社会转型期, 面对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 他们有时会感觉到不适应。这些行为规范对人的个性发展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抑制作用, 学生有权对此作出自主选择;学校和老师应引导其顺应时代发展, 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随着道德教育的个人发展性功能的强化, 学生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 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享受, 从而也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篇4:高三德育目标

关键词:日本德育 比较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003-01

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近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从未间断。尤其是教育方面,近年来两国大量互派留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各学校之间更是互派访问团队,极大地推动着两国教育政策与经验的学习与借鉴。1999年至今,日本文部科学省陆续修订并實施各教育阶段的《学习指导要领》,其中对于学校的德育同样提出了相应的规定与要求。

1 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

1995年11月23日,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其中强调“高等学校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1]。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德育的特点如下。

1.1 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为中心,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

爱国主义是我国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把握当代学生思想、生活、学习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和首要任务。

高校开展德育的基本就是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是整个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最深厚、最淳朴的感情,它是通过千百年厚重历史的积淀巩固起来的。作为当代大学生,要了解祖国的发展历史,从而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思想信念。我国高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即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做政治思想合格的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希望,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1.2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

我国德育目标的制订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德育目标本身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这里所指出的“两课”是指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突出地表现在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中。

1.3 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国高校的德育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1]。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思想世界,三者互相作用,决定着人们的理想信念,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关系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在对大学生三观的培养中,应始终渗透着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培养,高校德育要通过培养学生的三观,使他们懂得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树立共产主义目标和信念的前提下,正确和理性地认识社会、看待社会问题,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树立正确的行动指南。

2 日本德育目标对我国德育的启示

2.1 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作为首要目标,但培养方式应全面有效

我国的德育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特色以及国情,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进而培育一批符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培养途径上,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通过辅导员等专任的德育工作者,借助日常管理,结合党团组织的建设为德育提供有效的平台。日本的德育同样重视学生爱国主义的培养,在通过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把教育内容编成教材进行授课的同时,将德育渗透进各学科的教育,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爱国主义。

2.2 在强调明确指导思想的同时,应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中国高校的德育,旨在让学生培养并加强社会主义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日本学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价值观和意见,重视他们的感受、想法以及对事务的看法”[3]。日本学者认为,为贯彻尊重个性原则,有必要适度地接受、包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如果在学校里强制规定某些特殊行为,就不可能实现尊重个性,并且必须对每个学生在家庭及社区中所养成的行为模式给予尊重。因此,需要尽量从宽广的视野出发来选择判断善恶的标准。这也是如今进行教育改革的靶向所在。[4]可以说,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日本德育,甚至是整个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主攻方向,同时也为我国德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

2.3 应在德育过程中树立学生独特的国际社会观念

中国德育本着既反对崇洋媚外,也反对盲目排外的原则,引导学生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成果,同时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懂得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依托着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伟大事业,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既需要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同时也是世界稳步和平发展的重要一环。

对于日本,明治维新使其真正跨入资本主义国家的行列,同时也为日本人国际社会整体化印象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日本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中既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伦理道德,又存在具有资本主义特点的价值观念,其形成的统一体影响着日本国民的国际社会观念。当代日本学生正通过学校等不同渠道积极走出国门,这必将推动日本国内国际社会整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Z].1995.

[2]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Z].1998.

[3](日)早田惠美.社会化による個性化をめざす道徳教育の創造:「自己形成」メディアとしての体験活動を通して[D]. 兵库県:兵庫教育大学学術情報リポジトリ,2002.

篇5:目标作文高三

还记得那个风靡网络的“小目标”吗?其实“小目标”事件的流行,延伸了很多关于贫富差距的观点,但最尴尬的不是贫富差距,而是思维和话语系统的差距。地位、财富、身份,这些差距确实很难跨越,但是出众的思维和超前的思维可以让你跨越这个差距,获得关注和认可。

有个经济学家曾经讲过他独特的.学习方法,让人很受启发。关注那些经济大咖的成就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研究他们的思维方式,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想,你就会得到思考的钥匙。这是最有价值的,可以打开自己智慧的大门,在未来创造自己的理论。知识是加法,永远学不会;智慧就是减法。学一个就能生出无数个其他的。我们熟悉的王健林或马云,想要分享他们的思想和经历,就要试着在同一个思维和话语体系中去理解他们。这样你就不会被一个一亿元的小目标吓到,反而会更关心如何设定目标,如何实现和突破目标。

我们需要做的是看财富,看思想。充分理解一个人说的话,用他的逻辑去思考,避免了和鸡鸭说话,和牛谈琴的尴尬,也就是好好生活。无论是巨大的财富还是一个小日子,你都需要“小目标”

篇6:目标作文高三

从一开始,他们就想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如果你一开始就认识他,但是你自己所有的缺点都暴露了,他可能会接受。如果你接受不了,那你这辈子就没事干了。

但是,一旦他接受了你的缺点,他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你的优点,慢慢的他就会对你产生好感。

所以这些东西没什么特别的让人看不懂的。就好像过了这么久,我们还一直在这里,我们都在等待花开,却从来没有见过身边的人,一直在等待自己回家。

我也知道,很久以前,你觉得这些东西很重要,或者在某个时刻,你觉得根本没有必要生下它们,但是如果你真的能弄清楚它们在这一刻得到的效果和原因,那根本不足以对抗你,你会把它们全部杀死吗?

只是在那一刻,他们所想象的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如果他们能在这样一个梦存在的那一刻,想象出你对他所有的仇恨,那绝对不会在一瞬间体现出来。

篇7:高三规划目标作文

目标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并不受现实的束缚,并不是说因为现实不好,目标便无望了。目标是属于现在而存在于未来的,它指明现实向未来迈进的方向,有了好的目标,就等于有了好的方向就等于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

大家所熟知的陈涉,那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多么豪放而远大的目标呀。正是因为有了“鸿鹄”之志,才会有后来的大泽乡起义,才会使陈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领导农民起义的领袖。这向我们证明着,目标是迈向成功人生的方向。

又如,我国的伟大总理周恩来,在其幼年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标,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向着这个目标不断奋进,才会真正实现“中华之崛起”。是目标,让他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最终成为受人爱戴的总理。

当然,这并不意味有了目标便有了成功。毕竟目标只是一个方向,一个动力。空有目标而不赴诸行动,那目标便毫无价值。许多人不正是如此吗?他们大谈自己的目标如何如何,却从不站在现实的角度向目标迈进,他们的目标是虚幻的,是空想,因为他们从不用奋斗与拼搏去实现目标。最终的.结果,也无非是枉自空闲到白发,增添几几声叹息罢了。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一方面,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要不停地为目标而努力奋斗。孰不知,目标是迈向成功的方向,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奋斗则是迈向成功的保障,是迈向成功的第二步第三步……只有拥有奋斗、拼搏作为保障的目标,才是真正象征着成功人生的目标。

没有了目标,人生会如没有帆的船在生活的海洋中漂荡,无法到达理想的彼岸。正如向日葵、种子、麦苗一样,他们因为有了目标,才会有迈向成功的方向和动力,才会有获得成功的希望。

高三规划目标作文4

盈盈月光,我只掬一杯清凉;灼热阳光,我只拥一缕温暖;萋萋芳草,我只摘一束坚强;灼灼红叶,我只捡一片希望;漫漫人生路,我只采撷世间最重要的一个——灵魂。

带着灵魂上路,你就不会迷失方向。灵魂就像大海的河床,没有它,大海只能放荡不羁的流淌;灵魂就像远航大船的帆,没有它,就注定无法到达正确的地方;灵魂就像大厦那坚固的柱子,没有它,你就会倾斜坍塌。带着灵魂、伴着目标,这样就会更准确的找到成功的方向。

认定一个目标,带着永不熄灭的激情,用旁若无人的心态去勇往直前,在面对优秀的事物时,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但不要为此而停留太久,做一个领跑者。将目标定在前方,而不是太过在意身后追赶者的状态,向中国一样做一个全力向前奔跑的领跑者。

俄国的作家契科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必因为大狗的出现而惊慌失措,所有的狗都应该叫,用上帝赋予他们各自的声音。”我想这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和目标,不需要收到别人的牵制,用自己最好的方式去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沙漠里那支古老的游牧部落的首领说:“我们的脚步走的太快,而我们的灵魂走的太慢,我们必须等我们的灵魂赶上来!”这也许是想要告诉我们在这个急于求成的时代里,灵魂与脚步相差甚远,太多人忽视了心灵深处的愿望与呼唤,只是驱逐表面的绚丽辉煌。这样就像是大树没有了坚定的根基,心灵的空洞定会造成失败的结果。带着灵魂上路,那样追逐的途中你就不会迷惘,就不会走错方向。

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灵魂与目标同在。我们要明白自己心灵的呼唤,明白什么是我们应追逐的,在实现目标的途中我们应注重什么。带着思考的态度去前进,就没有那么容易迷失。

作为高三生的我们在面对前方的阻碍时,应该像刘翔一样勇敢的去冲破阻碍、勇往直前。他之所以会成功,不只是因为他别人多一份实力,也是因为他心中比别人多的那份信念,是灵魂的呼唤,在冲刺途中不必要那么在乎追赶者,全神贯注的向前奔跑,做出一个领跑者的模范。

篇8:高三德育目标

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为此, 我校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加强与一线教师交流沟通, 拉近距离, 密切联系。一是约谈年轻教师, 提出目标要求。对首次上高三的年轻教师, 学校领导找其谈心, 肯定成绩, 分析其努力方向;减轻年轻老师工作量 (任一个班) , 专门跟班听课;学校领导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指导, 加快年轻教师队伍培养和成长。二是访谈骨干教师, 共商发展对策。学校领导对部分备课组长、班主任进行访谈, 了解班级、学科建设思路和动态, 提出更为明确的目标要求。三是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 达成共识。围绕高三工作目标和主线, 深入研讨,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推动发展。四是关心优秀教师,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学校领导以单独约请、家中看望和公开表彰等方式, 与全国劳模、特级教师、省市名师和年段长深入交流, 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关心他们的生活工作需求, 真诚提供温馨的服务和保障;虚心听取他们对高三工作的思路建议, 对他们高尚师德、精湛业务、先进事迹等进行表彰肯定和推广。

二、分层访谈学生, 充分激发斗志

学校明确提出访谈学生的目标, 要求从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年段长、班主任到所有科任教师都必须与学生结对子, 定期访谈, 定量家访, 帮助学生查找问题, 用真诚的关爱鼓舞士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层次, 细化访谈工作, 校长访谈10人, 分管副校长访谈30人, 年段长访谈50人, 学科教师根据任教班级的实际, 每班访谈不少于15人, 班主任对全班学生进行访谈, 通过层层访谈使覆盖面达到100%, 努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关注。这种分层次、大面积的访谈, 进一步密切了师生的关系, 形成很好的人文和学习氛围;同时, 也让我们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为学校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虚心访谈家长, 密切家校联系

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与家长交流沟通。一是成立高三年级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 健全通讯联络方式, 定期召开会议商讨毕业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虚心听取家长代表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群策群力, 助推发展。二是适时召开家长大会, 通报学生阶段性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召开迎高考誓师大会, 激发教师、学生、家长的热情;邀请全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高考心理辅导讲座, 帮助他们解决迎考关键阶段遇到的问题等。三是班主任通过约谈、实地家访、电话访谈、短信联系等方式加大与家长沟通的力度, 共同探讨解决学生迎考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四是学校领导约谈家长委员会负责人和部分家长代表, 倾听家长的呼声, 并以此作为毕业班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

四、深入农村访谈, 关爱农村学生

我校农村学生约占在校生30%, 来自10多个乡镇, 虽然家庭条件普遍较困难, 但这些学生学习却很努力。学校高度重视对农村学生的家访:一是深入乡镇访谈学生家庭。由分管高三的副校长带领高三班主任、教师深入各个乡镇访谈了大部分农村学生, 真实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 得到当地家长的广泛赞誉;二是联手乡镇政府共同访谈。校领导与高三班主任深入乡镇与当地镇政府领导、家长代表进行座谈, 共商学生的培养与发展工作, 得到家长、学生和当地政府的认可。

在访谈工作开展过程中, 我们以“访”为切入点, 以“促”为目的, 在“访”中发现问题, 拉近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庭与学校、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把学校的工作意图、关爱送到教师、学生、家长的心坎里, 让人民群众满意和放心。学校领导根据“访”中发现的问题, 集中分析, 研究对策, 促使高三工作始终立足实际、稳妥推进, 有力助推毕业班学生成长成才。

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呼吁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形式亟待创新。我们将在认真总结多层面访谈取得实效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访谈活动, 不断创新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载体, 使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更加凸显人文气息, 让群众满意。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过程中,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于教学改革的问题已日益凸显。近年来, 福建省宁德市第一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在总结德育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以进一步落实“三个密切”作为新时期德育管理工作改革的突破口, 即密切学校领导与一线教师关系、密切师生关系、密切学校与家长关系;我们以高三年级作为改革的试点, 把德育管理工作全方位前移, 深入基层, 拓展访谈, 取得了实效。

篇9:明确德育目标,把握工作时机

一、老师既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也是德育目标的管理者、落实者。要保证学校德育目标的全面落实,教师必须牢记树立“全面育人”的思想,按照学校所确定的德育工作总体目标,将以下“七个学会”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1.教会学生做人。以“五爱”教育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成为志存高远、报国为民的人。

2.教会学生求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一个视野开阔、博取广学的人

3.教会学生健体。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载体,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卫生习惯,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坚忍不拔的人。

4.教会学生审美。以实施审美教育为内容,按照美的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使学生成为多才多艺、和谐发展的人。

5.教会学生劳动。以实施劳动教育为契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使学生成为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

6.教会学生生存。以适应时代发展为要求,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成为自强自主、知难而进的人。

7.教会学生创造。以创新教育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环境意识,使学生成为人先、开拓创新的人。

二、把握德育工作的最好时机,适时做好引导、教育工作,事半功倍。

1.学生有委屈或受挫折的时候。当学生没有做错事而被同学、老师、家长误解,或好心办了坏事而被人责备时,他们往往极易把别人因不知情而产生的误解看成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因而会因委屈而产生强烈逆反心理,班主任若能以冷静、宽容、理解的态度帮助学生分析前因后果,帮助他挽回局面,使其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学生必然会对班主任产生由衷的感激之情。此时,班主任的任何开导、总结教训,甚至教育要求的话,学生都能听得进去,都会乐于接受。

2.学生家长来访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学生平时在家有爷爷奶奶宠着,有妈妈惯着,是家庭的“小皇帝”。但到了学校,学生都会对老师敬畏三分。因此,当有些家长因家庭失败来学校求援时,是学生最不安的时候,他们唯恐父母在老师面前将其说得一无是处,使自己在家的缺点、坏习惯让老师、班主任和同学知道,也害怕班主任、老师向其父母告状,使他在同学面前难堪。这时,如果班主任在学生家长来访时客观对待,先挖掘学生的长处,将其在学校的长处,将其在学校的良好表现先向家长通报,再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寻求合作教育的空间,则容易博得学生的好感。在此基础上再以希望的口气,委婉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学生必然乐于接受,并会在日后的行动中积极改正。这样做,学生的自尊得到了保护,心理感情了负担,他们会认为班主任是可信任的朋友、良师。反之,师生之间容易产生对立的情绪,也不会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少数学生甚至产生厌师心理,从而走向反面。

3.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学生的爱好各式各样,有的喜欢文科,有的喜欢理科,有的喜欢朗诵,有的喜欢运动……俗话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他们对某一样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会自发产生积极追求的欲望,在内部动力的作用下,他们会自觉地去寻求知识。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正当的爱好,都应该给予肯定、鼓励,并加以重视和培养,实施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展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能,因为爱好是一切创造的最直接的动力。因此,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而不该将教师的意志强加于学生,逼其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学不愿意学的东西,作为教者,我们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1)创造条件,给学生多一片发展的空间。对于喜欢动手的学生,上课时可以让他上台做试验;喜欢思考的学生,可以在课外多提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2)精心培育,让学生多一份创造。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需要老师抓早、抓细、抓实,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鼓励早日见识历年中考题目,鼓励自学选修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去年毕业的马济鹏、马淑怡喜欢唱歌,马智聪特别喜欢体育运动,虽然成绩不拔尖,但美术课成绩好,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都考上了自己喜爱的特长班。因此,班主任应该支持学生的兴趣爱好,顺势扩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努力帮助他在入门、学习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4.在学生取得成绩、做了好事的时候。每个身心健康的学生都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个性。因而当朝夕相处的同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时,他们表面上可能会装得满不在乎,其实心里却在暗下决心,一定要追上和超过对方;而当自己取得了好成绩或做了好事受到表扬时,他们也常会以此作为动力,更加珍惜荣誉,发奋努力,争取好上加好。因此班主任应善于捕捉这两个教育时机,适时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向其提出适当的要求,促使其一时的热情转化为持久的动力。

篇10:德育工作目标

德 育 工 作 目 标

桐沟小学德育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南,依照《小学德育大纲》,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继续加大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的力度,加强阳光班集体建设,培养良好的教风、班风、学风。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为目标,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着重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重点的基础文明养成教育,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把我校的德育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以爱心、感恩教育为主线,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以国内外重大节日、重大时事为契机,重视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二、整体思路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少先队建设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3、以活动促习惯养成

四、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爱心、细心、耐心正面教育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教育原则。坚持“细、小、实、特”。“细”即“耐心细致、春风化雨”,“小”即“从小入手、以小见大”,“实”即“脚踏实地、求得实效”,“特”即“结合实际,注重特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熏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五、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德育教育队伍建设,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1、抓学习。提高每个教师的德育素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学习《教

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规,增强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觉性,提高教师科学育人的水平。

2、抓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建立稳定、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激励措施,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进一步优化阳光班队评比制度。

3、建队伍。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继续组织定期学习研讨、相互观摩切磋和新老班主任结对等活动。要定期举办班主任工作讲座,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品行好,能力强,工作踏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通过组织学习、参观,以及老教师的传、帮、带,不断提高班主任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鼓励班主任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本将通过“青蓝工程”“阳光班级、阳光班主任评选”“班主任沙龙”活动促教师队伍发展。

4、建制度。完善各类班级考核评比规定,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5、重师德。树立当代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倡导以生为本,以德服人的教育理念,形成勤于学习、善于育人、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高尚师德;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德育工作的感召力,使学生德育工作卓有成效;

6、重参与。进一步建立健全德育教育的社会和家庭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外部环境的正面作用,形成育人合力,搭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平台; 建立校外志愿辅导员队伍。要积极吸纳任课教师、家长、学生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辅导员队伍,力争学校少先队每个中队至少有一名志愿辅导员能辅导队员开展活动,特别是在寒、暑假中的实践活动,拓宽队员的学习视野。

(二)、抓常规德育教育,促进规范管理

1、加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本学年要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组织教师进一步认真学习《德育大纲》,加强目标管理,形成人人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氛围;

2、抓好行为规范教育,把良好习惯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提升的突破口,提出 “争做阳光师生”的教育目标。从教师开始抓,开展以“展良好习惯,树阳光形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等,带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学生方面,开展 “良好习惯”调查活动、“良好习惯”日日思、争当“良好习惯之星”系列活动等;第三方面,以“良好习惯”课题研究为抓手,设立良好习惯专题课,以系统的专题教育,让学生知习惯、行习惯,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学校各项规定;落实班主任工作目标责任制、卫生值日包干制、卫生检查评比制,坚持每日常规检查:查两操和课间操的情况;查迟到早退息情况。开学之初,各班要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纪校规,并做到及时检测反馈,少先队及时经常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

3、狠抓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学校阳光卡使用与检查,学生阳光卡要多元评价,和我校的“七色阳光”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进步。少先队要做到定期检查,定时抽查,并且实行每周一小结,检查结果与班级量化考核挂钩。发挥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的作用,加强课间与午间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班主任老师要按照学校安排上好每一节班会课,及时传达上级和学校的要求,宣传有关的方针政策,布置好班级工作;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治班能力;

4、鼓励班主任多与家长联系,加大家访力度,采用走访和约访的形式进行,建立家校联系卡,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对学生多鼓励,多指导,少批评,少指责,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初步计划本学期教师返校第二天上午举行“阳光神小教师走访活动”,每位教师至少到一名学生家中走访,提前做好预约工作,填好反馈信息。另,第一周为“教师与家长约访活动”,第一周利用中午尤其是放学后的时间和家长进行约访,每次不超过十人,由正副班主任(科任教师可与班主任沟通,积极参与此项工作)教师面对面和家长沟通、为孩子的成长提出合理化建议,一些特殊、必要的家长工作可邀请校长室。

5、认真开展阳光广播的播音工作,定期更换黑板报和宣传窗。以及校外实践活动基地等宣传阵地,多表扬宣传身边先进教师、突出学生的感人事迹,弘扬正气,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真正做到学校无小事,事事教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教育人;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科技、文体、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强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力,大队部每学年开展一次大队活动,各中队按照每月一事进行活动,要求主题明确,有教育意义的中队活动。

6、抓好升旗仪式。加强升国旗文化。本学期升旗仪式增加学生宣誓活动,对各升旗班级进行评比(由老师在教师返校前制定好升旗班级及值周班级评比细则,使其列为阳光班级评选之列,并在每周工作安排上进行公布,教师升旗时要特别注意起到带头作用,自觉在学生后排成一队,严禁说话(不得做任何不相关的工作),右手放于胸前,贯彻“升旗法”,心中有祖国,同时真正起来榜样引领的作用。使国旗下讲话有计划,成系统,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严格执行《国旗法》,强化国歌、国旗教育,要求升旗仪式规范化,发挥国旗下讲话的作用;

7、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在落实。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8、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政治课、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学期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请校外辅导员(派出所领导)来校作法制教育报告,对问题学生进行定期定人帮教、转化,杜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9、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观看有关教育片及知识讲座,充分发挥德育信箱和心理辅导室的疏导作用,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促进同学们健康成长;

10、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本校劳动基地和校外教育基地开展参观实践活动。德育处统筹安排各班德育活动,各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做好组织、实施、小结等教育工作,要让每一次活动都使学生有所收获,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丰富自己的阅历,开拓自己的视野;

11、关爱感恩活动:构建切实有效的关爱网络;营造温情四溢的关爱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形成“三为一体”的关爱合力。同时注重用感恩回报感恩,由心动变为行动。

12、新教育每月一事:切实贯彻新教育每月一事,并有落实记录,同时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使学校德育走向“无痕有恒”。

13、阳光志愿者活动:重点抓好三支队伍“阳光志愿者教师团队”“阳光志愿者家长团队”“阳光志愿者学生团队”,使社会公德真正走入我们的心中,人人乐于助人、人人乐已,使之成为我校一道真正的阳光名片。

14、节约型校园活动:学校将牢固树立“节约就是生产,浪费就是腐败,必须崇尚节约,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观念,通过“电子办公,省纸张;本土借力,省资源;计划投入,省内耗;宣传教育,省水电;健全制度,保节约;提高质量,真节约等”思路,切实降低学校运转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全校师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观念。本学期重点工作:教师引领,学生行动。如教师要注意食堂文化,不浪费精良;教师要注意办公用品的节约使用,注意公共财物的爱护;学生要评选出“阳光节约之星”。

15、绿色校园活动:注意从小事抓起,本学期重点抓好“班级文化墙”“班级卫生角“”学校拖布角“”校园弯一弯腰活动,由阳光志愿者带领全校学生真正实现绿色校园,

三、)家校沟通,创家长满意学校。

每学期要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学校做到每学期同每位学生家长有一定程度的书面联系,特别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充分发挥家校通的作用;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义工队;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继续要求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每月至少家访三次,并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学校要继续教学开放日、家校联系周活动,使家长能比较深入地了解学校、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继续开展家长评学校等活动。同时,注重让家长以学生的角色走进学校,让家长换位,走入课堂,感受学校教育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蹲下身来与孩子平等对话,共同谋划学校和学生发展之大计。此项工作家长开放日

教师展示活动由教导处负责,家长体验活动由德育处负责。

上一篇:童年趣事教学设计下一篇:美国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