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总结

2024-07-16

《折纸》总结(精选16篇)

篇1:《折纸》总结

“手工折纸”比赛活动总结

折纸比赛活动在幼儿园开展折纸教学活动投入少,简便易行。折纸简单易学,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多么昂贵的操作材料,也不需要专门的辅助工具,只需一张纸就可以任意折,也可以按规律特点折,可以折出许多丰富多彩的作品。

一、折纸教学活动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发展需要。

学习任何一种技能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幼儿年龄小,小肌肉动作发育还不够健全,如果让幼儿直接接触那些难度大的作品,孩子经过最大的努力还达不到目标时,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自信心。所以,我们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具,语言及其他活动形式对幼儿兴趣的诱发,调动作用,始终把幼儿的注意力控制在活动本身,以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增强活动的效果,最常用的活动方法如猜谜语、念儿歌、讲故事、听音乐,或出示实物、图片等,以吸引幼儿。

二、折纸教学活动能提高幼儿之间合作、交往能力。

布置环境时可以用教师和幼儿的折纸作品来装饰,制作节目道具及胸饰,头饰等。这样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折纸活动的兴趣,还能增加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

另外,为发挥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对折纸活动的兴趣,我让幼儿用白纸把作品折好,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彩笔,涂上漂亮的具有个性化的色彩。这样就避免了彩纸的色彩单调,和死板性,使每个作品都变的鲜活,富有灵气。

三、折纸教学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幼儿是一个能动的生命主体,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有益于幼儿个性的发展,也容易促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为此,我们在折纸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这种自由自主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两种活动中,一种是在集体的折叠纸教学活动中,另一种是在非集体性的区域活动中、课间活动、家庭生活中。在非集体性的活动中,孩子的独特个性才能发挥的更加充分,孩子们学会的是取长补短,互相帮助与合作,保证了群体学艺的氛围。

折纸活动是一种开放、自由、自主的活动,在这里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不同层次的丰富多彩的纸,为孩子们提供了进行艺术创作的空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及实际能力自由地进行折纸创造活动。因此,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有更多的幼儿学会新的作品。究其原因是由于区域活动中没有老师明显的预设内容,在活动中他们不仅训练了手脑,还学会了观察、感受到了愉快、培养了各种能力。他们喜欢的是活动的过程,而非结果如何。最后评选出第一名王婕融,第二名李钰恺,第三名沈冬冬。

篇2:《折纸》总结

郭文香

不知不觉中,第一轮的校本课程教学已经结束,“校本课程就是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教育哲学为理念、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以当地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为依托而开发的多样化的课程。”由于没有前车之鉴,所以,从课程内容的选定到具体地去上每一节课,我一直都感到有些迷茫。可以说,初次进行校本课程教学是自己和学生共同经历的。

本学期,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自身特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折纸。折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手工折纸富于变化,造型生动活泼可爱,宜于孩子想象和智力的开发。实际证明,折纸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既可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又可促进其手肌肉的灵活性和大脑的发育。折纸作为一种手工游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一张张纸经过折、翻、剪变成一个个可爱的造型。折纸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孩子手、脚、脑的协调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丰富想象等。刚开始教折纸时,真让我伤透了脑筋,一节课下来,能折出成品的不过二十个人左右,而且还是歪七歪八的。经过一学期与学生的共同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折纸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怎样才能使折纸的教学活动行之有效呢?在这学期的活动中,我进行了各种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从学生兴趣出发,认真备课

学生对折纸有着浓厚的兴趣,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我精心准备每堂活动课,组织好学生带好基本工具,提高实用性。

二、注重讲解示范,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感受折纸的快乐。每一次折叠新作品,我都会自己多折几遍,觉得哪个步骤孩子会有困难,我会想办法讲解明白,示范清楚。孩子们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折叠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三.折成品,引导孩子探究

我常常在休息时间里折一些东西,看着我把一张张纸变成一件件东西,孩子们又好奇又羡慕.我再把事先折好的成品送给孩子们,让他们尝试拆开,然后顺着折线复原。这个方法适合一些步骤较少的折纸作品。

三、按照折法分类学习,寻找规律

我把折纸的品种分类后进行教学,相同或相近的折法放在一起教,引导孩子通过操作发现其中的规律。例如:四个角向中心折,就可以折出“衣服”、“灯笼”、“燕子”、“青蛙”等一系列作品。它们的折法接近,学生在学习基本折法后稍作变动就可以学会一种新的东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折纸兴趣,降低了折纸难度。除了“四角向中心折”,我还设计了“双三角”、“双正方形”、“两边向中间折”等数个不同的套路折法,使孩子折纸的种类、能力都有提高。

三、组织学生互帮互学,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评比,激发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小小的一张纸可以千变万化,这就是折纸的魅力。而教折纸更是一门值得我不断探索的教育艺术。

篇3:折纸艺术——日本艺术折纸

“折纸”一词, 是“折”和“纸”合成的词组, 折纸是用纸张来进行折叠起来的。由于人们对于折纸的传统制作方法越来越不了解, 折纸的魅力很容易被忽视。普通人看待纸就是正方形、长方形的, 会被单纯的看成简单的几何形状, 折纸是把普通纸还原成几何性质理念上的操作。“根据日本史料记载, 室町时代 (1336年~1573年) 盛行用纸去包装。朋友之间互相送礼, 而送礼的过程是需要把礼品包起来, 包装在这个时代非常具有特色, 这个是其它国家没有的。所以在赠送礼物的时候将礼品包装起来, 是对他人的敬爱, 也是对物品的保护。并且礼物的包装在当时显得尤为重要, 纸在当也是非常金贵的东西, 那么用纸包装更显出赠送者对物品的珍惜。用纸包装的过程就叫做折纸, 因此成了折纸文化。”1

日本折纸的发展是从江户时代 (1603年~1867年) 开始兴盛起来的, 雕刻的出现带动了日本纸的产量, 价格也变得相对廉价。使得纸可以进入到平民生活中, 并可以富足的使用纸张。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 人们开始了娱乐, 纸也成为了他们闲时的玩具材料。

元禄时代 (17世纪末~18世纪初) , 从当时的浮世绘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仙鹤折纸和各种各样的船只折纸的图案被印着衣服上, 因此这种折纸艺术在民间很快传播开来。大约100年后, 专门介绍折纸的书出版了, 渐渐走向既丰富又具有高水平的折纸文化。折纸己不再只是小孩的游戏, 也成为大人们所喜爱的娱乐。出现了很多复杂的折纸方法和高难度的技术。

日本明治时代 (1868年~1911年) , 折纸被当作课程内容用于幼儿园和小学教材中。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 (Fredrich Froebel, 1782年~1852年) 拟定的保育法将折纸视为重要的教育手段, 他将欧洲的传统折纸技法以及后来利用几何学计算的折纸技法融入到教学中去, 对以后的日本折纸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明治时代也出现了很多折纸的创意作品, 但是因为这些作品没有很大的名气, 这些作品并没得到重视。1925年时, 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创意和创新, 而折纸是被视为传统艺术从面一度遭到冷落。但是折纸文化己经具有很长的历史, 因此不可能消失, 多年积累的技法和艺术思想被现代的人们重新发现。折纸不只是一种手工工艺更能够培养创新的意识, 折纸文化所具有的丰富的内含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二、现代折纸

大正时代 (1912年~1926年) 创意在教育中被重视起来, 改变了传统模仿式的折纸教程, 更多的是创造性的想法增强。而拥有历史悠久的漂亮折纸文化开始复苏, 现代折纸创作也慢慢兴盛, 教育意义也被重新评估。和大正时代的作品相比, 虽然明治时代的作品多了一些文化改革的面貌, 但明治时代的作品并没有完全摆脱折纸的旧风俗, 还保留了一些用千纸鹤祈愿的传统。“在寺庙中, 人们将自折的千纸鹤和花扎在树上, 以表示对自己命运的寄托。”2

日本佐佐木禎子, 在她两岁时被原子弹击中广岛时炸伤, 并于12岁时去世。在她住院期间, 一直用慰问品包装纸、包药用纸、信件纸折纸鹤希望世界和平, 在她去世时所折的纸鹤达到1300只, 由于她的精神被日本封为和平折纸大使。

在近代亚洲和欧美国家中, 吉泽章 (1911年~2005年) 作为弘扬传播日本折纸的第一人, 于2005年去逝。他用尽一生的精力创作了5万个以上的折纸作品, 并在1950年出版了相关的折纸作品书籍, 也因些他的作品受到重视, 通常被用来作折纸的范本。他的作品在日本和海外展示以后, 受到世界各国爱好者的追捧。他也给后人留下了湿折法, 所谓湿折法就是将较厚的、含水溶性粘合剂的纸打湿变潮后再折, 这种纸张干了以后能保持原来的形状。湿折法除了能塑造更为精确逼真的形态之外, 还可以让完成的作品更为牢固持久, 因为湿折的作品可以被完好地把玩和存放, 不用担心它会失去原有的形状, 是理想的展览品;并且能提供美学欣赏, 它厚重纸的质感和带有纹路的漂亮纸张。像电影《银翼杀手》在国际上起到了标志性的作用那样, 日语折纸的英文发音“origami”也成为了世界上共通的语言。

很多人不只被折纸本身的造型所着迷, 更多的是对制作过程中高难度技术的一种喜爱。近代折纸在重视创意方面的同时, 折纸也正朝着观赏性艺术方面发展。越来越多的折纸人不只是完成一件单纯的折纸作品, 同是也注重作品的展示功能。并且还要强调折纸多方位的展现, 打破了传统折纸只注重局部观赏, 这使得折纸作品逐步向立体化全面化。近代折纸的发展是通过折纸作者们之间交流促进折纸的普及。1950年开始到60年代, 形成了以吉泽章、高滨利惠、本多功等外国人名为主的艺术圈。在他们的推动下, 日本、欧洲、美洲的折纸家和折纸作品用日语以及英语出版, 还设立了各国的折纸艺术团体。受到折纸文化的影响很多艺术家参与到折纸的创作中来, 如“东京大学毕业的黑须和清 (1955年~) , 只使用一张完整的纸, 且纸不作任何的删减, 可以将它变化出各种立体的乐器。杉井清次 (1935年~) , 将折纸与光影相结合, 将春夏秋冬的立体景色的展示在人们面前。”3

最古老的折纸是不使用浆糊、剪刀, 只用到一张四方形的纸张进行创意折纸, 这也是日本古代留下来最美妙的艺术。现代折纸的制作类型较之前变得非常丰富, 以纸张的数量分, 可以分为a.单张纸不作裁剪的折叠, b.多张多颜色的折叠。C.可进行裁剪的折叠, d.以单元不断重复组合的折叠, e.可展开式的折叠。以纸张类型分, 可以分为普通纸、西洋纸、铝箔纸、报纸、纸币、特定的多边形纸等。以折张的花色分, 可以分为彩色纸、花样纸、彩色印花纸等。以折纸的造型分, 可以分为动物类、植物类、服装类、水果类、特定节日等。

现今日本己经成为世界上的折纸大国, 并拥有全球最大的折纸博物馆, 也非常成熟的拥用关于折纸方面的协会, 如日本折纸学会。折纸己经不只是用于教育和游戏范围, 在几何学、电脑特技、航空工学、防止老化、康复等领域研究上也活跃起来。一张纸, 只要用指尖可以创作出二维和三维的空间, 这种可控性的技术给了后人很大的遗产。折纸可以不分语言不分地域的达到感同身受效果, 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

注释

11 .清水寿明.《太阳》.株式会社平凡社 (心的包装) , 1999.12:100.

22 .永井正子.《洋纸百科》.朝日新闻社, 1986:94-96.

篇4:在心里“折纸”

这是一种通过想像完成的心理操作,目的在于要使表象活起来,变得可以操作。但这个“活”不是任意地变化,而是要求有规则地、精确地变化。这是将来孩子学习几何、物理、化学、地理等一切需要空间能力的课程的必要基础。

理論上讲,每个儿童的心理折叠能力都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但每个孩子的心理折叠能力的发展速度各不相同,良好的教育或适当的训练将有利于儿童心理折叠能力的快速发展。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教育或训练之所以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因为它有利于外部知识的内化,从而使外部的知识经验转变成内部的认知结构。当然,知识经验的内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过程。所以训练和教育也必须考虑儿童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

下面的一些练习或建议可供对此感兴趣的家长参考。它们的难度由浅至深,适用于4岁~12岁的儿童。

第一题,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后,用铅笔在它的一个角上扎一个洞(见图1左)。问扎洞后再展开是什么样子的?请孩子从右边的a、b、c、d4个图形中选择正确的答案(见图1右)。(如果孩子不能回答,回答错误或不能理解,家长可以用纸将上述过程实际操作给孩子看。)

第二题,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一次成一个小正方形,然后用铅笔在有折痕的角上扎一个洞(见图2左)。问扎洞后再展开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从a、b、c、d4个图形中选一个正确答案(见图2右)。

第三题,下面(见图3)a、b、c3个图形都由6个正方形组成。每个图形都有两个正方形的角上有黑点。如果将每个图形沿线折叠起来都能形成一个正方体,那么,哪个图形的两个黑点能碰到一起?哪个图形的两个黑点不能重叠到一起?

第四题,下面(见图4)左边是要折叠的平面形状,右边是5个立体图形。请问。右边的a、b、c、d、e5个立体图形中,哪一个是由左边的图形沿线折叠而成的?

上面各题仅是一些比较简单的例子,每种题型还可以有各种复杂的变式,家长可以试着去“创造”,如果是和孩子一起编题,那训练就会更有趣。

篇5:手工折纸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校以发展学生的兴趣为特色,利用每周五下午开展全校性的、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兴趣实践活动课。我们二年五班根据孩子的特点,确定了第一阶段即三、四、五、六月份的活动主题:手工折纸(折百合花、小乌龟、摩天轮……)。这项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在主任的大力配合下,我们的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

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的热情非常高,每个人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折叠的过程中,有些步骤有难度,但我能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演示和讲解,并亲自做指导。孩子们的眼睛非常的专注,偶尔一步不会了,就主动询问老师,学的很虚心。一些很快学会的同学拿着自己亲手折的作品,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通过四个月的学习,班上的孩子都学会了很多的折法,并且每个孩子将折好的作品制成了一件件完美的作品。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发展业余爱好的兴趣,更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注意力,使孩子们更加爱学习、爱生活。

今后的教学中我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趣、授、做、展”既是教学的四大要素,也是教学操作流程。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模式,教学效率高,当堂学生能够看到制作的结果,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但这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

篇6:折纸总结

本学期我校以发展学生的兴趣为特色,利用每周五下午开展全校性的兴趣实践活动课。根据孩子的特点,我们三年级的学生除校队以外的学生,确定了纸花、插花活动主题:手工折纸花(折百合花、郁金香、荷花……)。这项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开展得非常顺利。在学校的重视下,经过一学期的辛勤工作,我们圆满完成学期初制定的各项任务,学生制成了许多令人满意的纸花作品,活动成果较为突出,现将本学期纸花插画工作总结如下:

在活动中,我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折叠的过程中,有些步骤有难度,但我能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地演示和讲解,并亲自做指导。孩子们的眼睛非常的专注,偶尔一步不会了,就主动询问老师,学得很虚心。一些很快学会的同学拿着自己亲手折的作品,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有时,我用课间时间,教孩子们折,或者让他们自己学,课间交给别的同学,在活动课上,分组活动,会的同学俨然成了小老师。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通过四个多月的学习,班上的孩子都学会了很多的折法,比如:荷花、地图纸花、郁金香、百合花、喇叭花等,并且交给孩子插画的艺术,每个孩子将折好的作品制成了一件件完美的作品。这样学期,孩子们收获不仅仅是一瓶瓶的纸花,更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由于在活动中孩子们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所以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我的意料。

二、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现在都能自己动手折一些作品等。

三、在活动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

四、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他们,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五、精讲多练,保证动手时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惜时如金,妥善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制作。教师的精讲力求浅显易懂,措词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要演示制作方法。演示的可见程度要大,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篇7:折纸选修小组活动总结

马荣

本学期我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课改为契机,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手工折纸实践活动,在折纸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折纸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稳步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多次的观察和积累中,让我感觉到折纸不是一朝一夕能练的,必须以激发孩子折纸的热情为目的,采取一些有针对的措施。

学习前我会让学生先看着我折一个作品,让学生仔细观看和感受,然后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折纸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成功和满足,促进学生动脑、动手以及对他们探索能力的发展。在学生在折出漂亮美观的作品有情不自禁的向大家喊:“我折出来了,我折出来了。”面带喜色的跑过来向我报喜,这时候我也为他们高兴。

在这学期的折纸活动课中孩子们相互学习巩固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我让学会了的学生就可以做小老师,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致,希望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而成为“小老师”,从而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有时我会用竞赛的形式,加强学生对折纸的积极主动性。我让学生把他认为最满意的作业展示,大家来找一找,评一评,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欣赏水平。

篇8:“折纸印痕”写字法

关键词:写字训练;折纸印痕;目测区域;美化笔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1-0029-04

一、教学步骤

1.折纸印痕训练。

2.分格区域训练。

3.美化笔画训练。

4.综合运用训练。

备注:目测训练贯穿始终。

二、具体方法

(一)印痕原则

步骤如下:

1.在一张大一点的正方形纸的正中位置写好标准的、美观的字。如:

2.然后让学生看着,或者由学生亲自折纸。

上下对折,左右对折,形成田字格的样子。

让学生观察。 再说观察到的折纸的印痕和字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很明显就会发现,横中线和竖中线与字的关系。

“关”的第四笔“长横”在横中线上,第五笔“撇”的上半部分在竖中线上。

3.再折对角线,再观察,再说。

“关”字的“撇”和“捺”分别在两条对角线上,也可以叫斜中线上。

4.再往田字格里写。

板书示范横中线和竖中线在把握结构上的利用。

“关”的第三笔和第四笔横都被竖中线平均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写的时候注意,保证字的端正、标准。

横中线和竖中线除了平均分的作用,还有掌握平行、宽窄等作用。字的横画、竖画大致与横中线、竖中线平行。

5.将纸四角向中心点对折,形成一个包含在田字格内的小正方形,在此称为菱形。如下:

完成后的字占据在这个菱形区域内,掌握字的大小。起笔、折笔、收笔以此为据,在此称为“菱形定位”。

“关”第二笔撇起笔和第五笔撇、第六笔捺收笔注意菱形定位。

菱形四边与斜中线相交四点正好是四个小方格的中心点。笔画起笔、收笔以此为据。如:

6.练习目测字。

就是要学生达到里看见一个字,在大脑就有印痕的定向思维,就知道怎样占格。将田字格、米字格与具体的字在大脑中立体化、形象化。

(二)区域原则

1.每条折线形成不同区域的利用。

(1)利用横竖2次对折,形成“田字格”,看做4个方形区域。

上半部利用左上格和右上格。如:

左边部分利用左上格和左下格。如:

右边部分利用右上格和右下格。如:

下边部分利用左下格和右下格。如:

(2)利用对角线2次对折形成4个三角形区域。

左边部分利用左三角形。如:

上边部分利用上三角形。如:

右边部分利用右三角形。如:

下边部分利用下三角形。如:

上、下两部分分别利用上三角形、下三角形。如:

(3)利用4次对折形成8个三角形区域,即“米字格”。

如:

2.不同区域要根据需要取舍,结合运用。

利用下三角形、左上格、右上格。如:

利用上三角形、左下格、右下格。如:

利用左三角形、右上格、右下格。如:

利用右三角形、左上格、左下格。如:

(三)美化笔画原则

在经过折纸印痕训练、分格区域训练以后,学生达到能够掌握字基本的间架结构。接下来要做的是美化细节,具体到笔画。

1.横中线上的横画要向右上倾斜。短横上扬,长横上拱。如:

2.横画的长短变化。

(1) 一个字或部首中两画平行上短、下长。如:

(2) 两个部首中临近两画平行,上横盖下横。如:

(3) 一个字或部首中三画平行中短、底长。如:

(4) 一个字或部首中四画平行两边长中间短。如:

(5) 注意:短横不必变化。如:

还有特殊写法的字,如:

3.竖画写法。

(1)竖画并列,左短右长。如:

(2)主体竖画不离竖中线。如:

4.竖画的悬针与垂露写法。

(1)主体竖画与笔画穿插,竖画为悬针竖。如:

(2)竖画与笔画相接,或者竖画独立,竖画垂露。如:

(3)两竖并列,左垂露右悬针。如:

(4)有撇捺在上,竖不悬针。如:

(5)起笔竖为垂露;收笔竖为悬针。如:

5.撇捺写法。

(1)独体字主体撇、捺不离斜中线。撇、捺尾巴朝格角方向。如:

(2)两撇平行,上小下大。如:

(3)两捺平行,下捺变点。如:

6.点画写法。

(1)两点平行,上小下大;如:“冬”。两点并列,左低右高。如:

(2)几点横向并列,上下错开,成向上拱形排列。如:

(3)几点纵向并列,左右错开,成向外拱形排列。如:

7.相同偏旁写法。

(1)相同偏旁平行排列,左小右大。如:

(2)相同偏旁纵向排列,上小下大。如:

8.特殊偏旁写法。

(1) 走之旁,走向右下,形成滑梯,先上、短,中下、长,坡度大,最后平缓收尾。如同滑梯送小朋友安全到底面。如:

(2) “口”上宽下窄,形如侧面碗壁。上为碗口,下为碗底。如:

“日”与其写法相同。如:

(3)“目、月、门”形如柴门,上窄下宽。如:

9.交叉、相交在中心点。如:

(四)综合运用原则

1.先观察主体横竖撇捺笔画所占中线位置;再观察分格区域的运用。起笔注意笔画美化,收笔注意菱形定位。

2.横中线、竖中线、斜中线、中心点、菱形定位作为字的定位标准。

三、特殊字实例

(一)如:

1.观察主体横竖撇捺笔画所占中线位置。

长横占横中线;“衣”字旁两点占竖中线;“衣”字旁撇占斜中线;最后一笔点占斜中线。“衣”字旁撇、竖勾收笔以菱形定位。弯钩收笔略超出菱形定位。

2.再观察分格区域的运用。

“土”主体占左上格;“衣”主体占左下格;“戈”占右三角形。

3.笔画美化。

“土”长横上扬;“衣”撇尾朝向格角;“戈”弯钩突出、强化,形如晓月;“戈”中撇画起笔横中线收笔竖中线,形如弯刀;点如雨滴。

(二)如:

1.观察主体横竖撇捺笔画所占中线位置。

“曾”第八笔占横中线;“曾”第三笔、“日”第一笔占竖中线;“土”的竖、提起笔、“曾”第四笔横折、“日”的竖勾收笔以菱形定位。

2.再观察分格区域的运用。

“土”主体占左三角形;“曾”占右上格、右下格。

3.笔画美化。

“土”短横上扬;“曾”的上下形如碗壁,上宽扁、下瘦长。

(三)如:

1.观察主体横竖撇捺笔画所占中线位置。

“口”底、“辛”第六笔占横中线;“土”短竖占竖中线;“土”长横起笔、收笔以菱形定位。

2.再观察分格区域的运用。

占左上格、右上格;“土”占下三角形。

3.笔画美化。

“口”形如碗壁;上部瘦长,下部宽扁;“土”短横上扬,长横上拱。

(四)如:

1.观察主体横竖撇捺笔画所占中线位置。

没有主体占横中线、竖中线;“匆”第四笔撇占斜中线,第二笔横折钩在斜中线起笔勾;“草”字头在左上格、右上格中心点起笔收笔;“心”第一点在斜中线上至左下格中心点收笔,卧勾在斜中线上至右下格中心点起笔勾;“草”字头、“心”字底起笔收笔以菱形定位。

2.再观察分格区域的运用。

“草”字头占上三角形;“心”字底占下三角形。

3.笔画美化。

“草”字头左低又高,撇高于第一笔;横折钩折笔内收;“心”字底三点成向上拱形,卧勾斜中线起笔,成向下弧形,至右下格中心点收笔。

四、教学策略

(一)低年级形象化原则

可以将“田字格”的4个区域,称为4个房间。将“口”的字形称为小窗户,“撇捺”称为胳膊和腿,或者尾巴。“点”称为眼睛。进行形象教学。

(二)高年级 “体态法”:将字看作人、花、事物……

在此仅列出一些字例,以此类推。

例如:

1.似人(动物)体态。

(1)“美”如人大步行进。

(2)“佛”如一个长老迎风而立,手持禅杖。

(3)“裳”如上头冠、中夹袄、下长裙。

(4)“将”如将军金甲,头戴盔甲,长戈在手。

(5)“靠”如孩童脚踩高跷。

(6)“这”如人驾马驰。

(7)“竟”如人单腿跪地。

(8)“起”如怀中抱婴儿。

(9)“乞”如虫爬行。

(10)“猎”如身披蓑衣,蓑草随风飘扬。

(11)“早”如人大大的头,立正,伸展手臂。

2.似花(植物)体态。

横竖如枝,撇捺似叶,口如花蕾,点似花蕊。

(1)“苦”枝叶在上,花垂于下。

(2)“吐”枝上无叶,独有一花。

(3)“器”一枝、两叶、四朵花、一蕊露于外。

(4)“紫”如紫丁香跟有分支,树身盘旋,树冠繁茂。

3.似事物体态。

(1)“丽”如两窗并立。

(2)“高”如楼耸;“青”如台阶。

(3)“州”如河川中沙石显露。

(4)“士”如飞机机翼与机尾。

(5)“酒”如酒水外溢。

(6)“炕”如膛外有火,锅上有盖。

五、注意事项

1.低、中年级识字教学。

要从最基本的、最简单的字练起。如:人、大、子、水、木、天、鱼、山……。然后再练习复杂的字。

2.对于不容易折的字,要特殊分析。(如:偶、倦、漾、掠、演、剪……)

3. 讲过方法以后要让学生会自己运用。

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就知道怎样占格了。再有其它的字,也会自己根据这个方法去观察。

4.进行目测训练。

如此长时间训练以后,最终达到一看见字,就会有折纸印痕的定向思维了。就是要学生看见一个字,在大脑里就有田字格、米字格的感觉,就知道怎样占格。

六、教学效果

折纸印痕写字教学法于2005年开始探索试行,已经使用5年。一个月后,经过大约20次左右的训练,学生能掌握基本规律,自己写字练习。2、3个月后,成效明显,字形美观。学生写字兴趣和写字能力明显提高,速度加快,记忆能力等相应提高。表现在:

1.适应快。一个班的学生,按这种方法训练2个月,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写字要领。

2.占格意识强。学生有了明显的写字占格意识,能够保证字的基本比例标准、字形美观。

3.记字准确。记忆字形更准确,记忆力明显增强。

4.记字兴趣高。培养了学生自己动脑记忆、分析、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更好,对写字的兴趣浓厚,也激起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9:“心随手动”折纸方案、总结

“心随手动”折纸大赛——有才你就show

一.活动目的:

为展现当代小学生的风采及能力,放飞同学们的激情和梦想,丰富我校广大同学的课余文化生活,体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格调和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因此,我们向全校学生发出邀请——来吧!我们的精彩,激情也可以飞舞,不是在露天的广场,而是在你我的手中!特此举办“心随手动——有才你就show!"折纸大赛。

二.活动宗旨:

1.体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

3.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三.主题口号:

“我动手,我创新,我能行”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4年10月24日 地点:学校校园

五.活动参与形式:

1—6年级全员参与,时间为10分钟。

每个年级各选拔5名学生在校园中间集中当场展示。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其中每个学段各1名。

七.结语:

“我动手,我创新,我能行”,让“我动手,我创新,我能行”的口号在校园蔚然成风,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共同创建我们的美好校园

旧关学校

2014年10月8日 校园文化艺术节学校特色折纸活动

“心随手动”折纸大赛活动小结

本学期我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为契机,以折纸为特色。10月24日下午,我校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特色手工折纸大赛。这项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和家长的认可。在校方的大力配合下,我们的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在活动中我们决出一二三等奖各3名。

低段 一等奖 范宁

二等奖 吕胜男

三等奖 李娜

中段 一等奖 王佳琪

二等奖 王轩

三等奖 赵晋菲

高段 一等奖 梁佳瑶

二等奖 梁顺钦

三等奖 樊敏慧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发展业余爱好的兴趣,更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注意力,使孩子们更加爱学习、爱生活。“我动手,我创新,我能行”,让“我动手,我创新,我能行”的口号在校园蔚然成风,让我们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共同创建我们的美好校园。

旧关学校

篇10:2013校本手工折纸工作总结

折纸是众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也是低段孩子喜爱的一项活动。本学期的手工兴趣教学工作已经顺利结束了。在活动中,我主要让学生学习风车、小兔、小船、松树、青蛙、千纸鹤、小褂、小裤、宝塔等手工制作,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他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学得也非常认真,都有很大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在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所以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我的意料。

2、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现在都能自己动手折一些作品等。

3、在活动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

4、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他们,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5、精讲多练,保证动手时间,要在有限的30分钟之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惜时如金,妥善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制作。教师的精讲力求浅显易懂,措词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要演示制作方法。演示的可见程度要大,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篇11:心灵手巧—折纸社团活动总结

---2015—2016学第一学期“心灵手巧”折纸社团活动总结

刘祥震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配合学校活动,也为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我组建了”心灵手巧”折纸社团。

社团成立之初,我的设想是要让孩子通过折纸社团活动,增强主动动手意识、提高动手能力。本学期,我开展的社团活动情况如下:

1、精心组织活动

认真组织每次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通过一学期的活动,学生进步都很大,比如娄文豪等二年级的同学一开始参加时总耐不住性子,总是出错,现在一节课都在认真的做纸工,作品有了很大提高。

2、注重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放手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实在有困难再问老师,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一开始我就发现杨甜甜和侯芊宇同学很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我就让他们担任小老师,同学们有问题先问他们,他们也很有成就感。

3、严格财产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

活动中需要胶棒,胶棒是学校的公共财物,我把三人分成一组,每组的胶棒专人保管,用完后用空胶棒换新的,一学期下来学生都很爱惜,杜绝了不必要浪费。

4、加强作品展示意识

学生对自己亲手做的作品都十分爱惜,他们认为自己做的就是好的。为了让学生的作品得到更好的展示,我利用教室的展板,上面都有写着自己名字的卷子纸作为各自的展示区域,要求学生把作品粘在卷子纸上,然后老师把他们统一订在学校展板上向全校师生展示,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意识和自豪感。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让学生学习剪纸、折简单图形等手工制作,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他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的学生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讨论、互相研究,有的折法不一样,但折出的作品都是相似的,各有特点;有的遇到困难后,就迫不及待地把老师喊过去向老师请教;有的折出精美的作品后情不自禁地向大家喊:“我折出来了!”并跑过来向老师报喜,这时候我也很高兴。我觉得学生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学生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创造精神。手工折纸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也使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一定互补作用。

本学期社团活动取得的效果如下:

1、培养手工兴趣

在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所以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我的意料。

2、提高动手能力

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现在都能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花,自己动手折一些作品等。

3、注重审美能力

在活动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

4、增强互助精神

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他们,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在本学期的手工兴趣小组活动中有收获,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在活动时会不注意卫生,把一些碎纸等东西扔到地上;有的学生在活动前不能把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还有的学生做手工比较粗心,做出来的作品质量不高等等。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下学期社团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会折复杂图形的造型;

2.将手工活动范围拓展开来,下学期继续尝试进行其他的手工。

篇12:互动折纸照明装置

互动折纸照明装置柚子

“水母群”是一组交互式照明工程,由温哥华tangibeinteraction设计机构设计。“水母群”由94只水母”构成,每只水母均由折纸艺术家Joseph Wu用激光切割的带标杜邦纸手工折制。94只“水母”通过LED模块点亮,从一个铝制的反光结构悬垂而下,灯光及色彩被铝材表面反射到周围空间。安放在温哥华水族馆的加拿大太平洋展厅,“水母群”是机构假日活动“冷光”的一部分。该活动旨在让观众见证并了解大洋最深处的光现象。“水母群”的功能是模仿生物性发光的水母在被打扰时的自然反应。在展区,当观众在触屏上移动手掌就会激发“水母”的反应。不被打扰的情况下,“水母群”会根据独立编程彼此互动,展示衍生发光的形态。

篇13:折纸盒子的折纸教程

具体步骤:

第1步:

折成十六个格子

第2步:

把四个角朝中心折

第3步:

反过来,把两个角折过去再折回来

第4步:

黏上双面胶

第5步:

按下去

第6步:

反过来,把上面两个角折上去

第7步:

再反过来,这样折

第8步:

折下去

第9步:

另一边也这样,不过要注意,三角不要跟着折起来

第10步:

这两个地方最好也用双面胶粘一下,也可以不粘

第11步:

再画一个萌萌的表情

第12步:

篇14:儿童手工折纸老虎折纸教程

老虎虽然是威猛的代表,但是在许多小朋友的心中,老虎可不是那么凶的,这是因为老虎虽然生性凶残,但是在许多小故事中,老虎可是非常可爱的哦!而这个儿童折纸教程就是来制作一个简单的卡通纸老虎,看起来就是一个木木的.、傻傻的老虎头,喜欢折纸的小朋友就来试试这个手工折纸教程吧!

1.首先将纸张的左右两个点进行对折,然后展开,在中间留下折痕。

2.再将顶边折向底边,形成一个三角形。

3.接着将左右两个角向中间折叠。

4.再将前面操作的两个角沿着箭头和折痕索爱位置向上折叠。

5.再将左右两个角向中间折叠。

6.接着将顶角向下折叠。

7.然后将折纸模型翻转过来。

8.再将底角的上部分向上折叠。

9.接着将底角的下部分向后折叠。

10.再将第八步操作的步骤角向下折叠。

篇15:儿童手工折纸金鱼折纸教程

鱼儿代表着自由,而金鱼则是代表了尊贵的自由。最为观赏鱼类的金鱼相信也是有许多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制作一个简单折纸的.金鱼,可以让喜欢金鱼的小朋友能够在手工折纸制作的过程中寻找到不一样的乐趣,同时小朋友也能够自己发挥创意将这个简单折纸的小金鱼同之前的其他制作相结合,制作出精美有趣的手工折纸画来。

1.首先将方形的纸张顶角和底角进行对折,这个时候制作出了一个三角形。

2.然后再将三角形左右两个角进行对折,展开之后在中间留下折痕。

3.接着将左右两个顶角向中间形成的垂直折痕所在位置进行折叠。

4.再将这两个操作的角向上折叠。

5.接着将向上折叠的两个角向左右两边展开。

6.这个时候再将上表面的底角向上折叠。

7.根据箭头指示,将横向的边向上继续折叠一下。

8.这个时候需要借助一下剪刀的操作,在使用剪刀的时候要像学习剪纸教程那样多多小心哦,使用简单将左右两个角向内剪裁。

9.接着将折纸模型的下三角向后翻去。

10.这个时候根据白色粗箭头所示,将底部打开压展平整。

11.接着将折纸模型向右边旋转。

篇16:玩折纸 学数学

其实,(2)图上的虚线就是(1)图的折痕.

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玩一玩有趣的折纸游戏.

实验:请同学们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并按下列图形所示的方法和步骤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三次,然后沿D图中的虚线剪下,得到E图.

问题:将纸片折叠成如E图所示的形状之后,不要急于将它展开,先仔细想一想,E图展开之后是什么形状?

思考:折叠与展开是互逆的两个过程,展开的过程其实就是以折叠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解析:如下图所示,先将图1以AB为对称轴画出四边形ABCD的轴对称图形ABEF,得到图2;再以AF为对称轴画出图2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3;然后以GAD为对称轴画出图3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4.E图展开后的形状就应该与图4的形状相同.

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可以把折叠后再剪去一部分的纸片展开了,展开后,与图4比较看一看!

说明:有关轴对称的知识,同学们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中已经学习过了,对于如何作轴对称图形,相信同学们已经很熟悉了,在这里我们就省略了作轴对称图形的具体步骤.其实遇到类似于上面的具体问题时,如果没作特别要求,同学们也不必用尺规画得那么标准,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只要动笔画出草图就可以一目了然,从而解答出问题.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所涉及的数学问题也很简单.有条件的同学不妨运用一些数学软件在电脑上演示上述过

程,以加深体会.事实上,折纸问题往往是以这种简单实验和简单问题为基础的,正方形纸片也常常被选为折纸的初始单元,因为正方形纸片与其它形状纸片相比有其独到的优点:一是正方形与矩形或其它四边形相比,有四条对称轴;二是与圆或其它有更多对称轴的正多边形相比,它又拥有其它图形所不具备的直角;三是用正方形纸片折纸,更能凸显一些数学概念,比如轴对称、中心对称、相似、全等、迭代等.熟悉了上面这个实验,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思考下面这个折纸问题.

例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折出30O的角和60O的角.

解析:如果叫同学们拿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折出90O的角和45O的角,相信同学们不假思索马上就能折出来.但如果要求同学们折出30O的角和60O的角呢?同学们能不能折出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试试.

如下图所示,先将长方形纸片对折(如图5),得到折痕;再将纸片右边的对折(如图6),得到折痕;然后再如图7所示,以AB为轴将左上角的顶点折叠到右边那条折痕上,使其交于点C.于是产生了三个的角,如图8所示,即有∠1=∠2=∠3=60O.这样,60O的角就折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再将右上角也折叠过来,使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于C,则此时右边的60O角∠3就分成了两个30O的角,即∠4和∠5,如图9所示.另外,我们也可以直接将右上角的顶点折叠到右边的折痕上形成的角,如图10所示.

寓学于乐,在玩中学习,培养感性认识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我们“玩”折纸的目的所在.数学知识寓于折纸的游戏活动之中,通过玩折纸游戏,在观察、比较和分析折纸活动时出现的种种现象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玩不知道,纸片真奇妙!你还想体验一下玩折纸游戏的乐趣吗?试着做下面的两个小练习吧.

练习

1.小强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沿下面图(1)中虚线所示的对角线对折一次得到图(2),再沿图(2)中的虚线对折一次得到图(3),然后用剪刀沿图(3)中的虚线剪去上面的角.那么再打开时,纸片的形状是( ).

2.找一张长方形的纸片,然后将它折成三等份.

参考答案

1.提示:同前面的实验,折叠与展开是互逆的两个过程,展开的过程其实就是以折叠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如下列图示步骤所示,先将图11以AB为对称轴画出它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12;再以图12中的C、D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画出图12的轴对称图形,从而得到图13.图13的形状就是纸片展开后的形状,所以答案应该选C.

2.提示:如下图,先将整张纸片沿中间的EF对折,再沿对角线BD折叠,然后沿小矩形CDEF的对角线CE折叠,得到BD与CE的交点O,最后,过交点O折叠纸片,使CH重叠在BH上,DG重叠在AG上,则CH就为BC的,DG为AD的.同理可折出左边的,或者将纸片左边的即ABHG对折,使A与G重合,B与H重合,这样就可以得到另外两个张纸片了.

上一篇:国际海运出口注意事项下一篇: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