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2024-08-01

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实施计划(共15篇)

篇1: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本学期进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工作,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建立一个开放性课堂,诱发出一种忘我的学习状态,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控制,自我创新。通过自主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懂得计算的重要性,掌握各种口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数学素养,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一、具体措施和做法:

(1)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口算游戏。

(2)布置有趣的开放性的口算练习作业。

(3)开展口算竞赛,制订奖励方案。

(4)采用趣味游戏法、问题情境法、激励评价法等课堂教学方法。

(5)认真观察记录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科学地进行行动研究反思。

二、研究主要步骤:

9月份:

1、上网或阅读杂志学习课改精神,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

2、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10月份—11月份

1.和其他课题老师交流学习,听取意见,收集有关课题的教学信息,并作好记录。

2.参考文献,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为实践作理论准备。

3.利用数学课以及自习课前2分钟进行口算训练,以及布置有趣的计算题作业。

4.在校内进行口算教学实验课,做到课前集体备课,课后集体评课,并进行认真的教学反思,收集教学评价表。

5、争取参加关于口算教学的研究讲座及经验交流,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资料。12月份

1.写好结题报告:整理教学研究博客,收集和分析评价意见,总结经验和找出存在问题。

2.成果展示:上交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学生学习材料

篇2: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城关镇北街小学 张居玲

本学期,我们组申请了新乡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在平时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课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把教改实践的经验及时加以总结、交流和完善。加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一年级数学教师,我把研究重点放在口算教学方面。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

一、分析学生口算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总结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有时在进行口算练习时,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数或运算符号,就将答案脱口而出了。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一年级学生太小,不能认识正确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对口算缺乏兴趣,加上机械重复的训练更是嫌麻烦,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乱说。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写作业时边做边玩,不能集中思想的口算;书写时不规范、字写得很马虎,算后又不安心检查计算,都是计算错误的原因。

二、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1、口算方法归纳总结法

在小学一年级,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减法口算重点,也是难点。只要将20以内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更难一些的口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主要用的教学方法是用“凑十法”,也就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满十,加剩数”的方法。(1)、归纳算法,“凑十法”。(2)、引导学生找出“9加几”题的规律: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就越来越大;和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

2、练习形式多样法

由于口算题不同于解决问题,它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的枯燥单一,因而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重复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所以在口算练习时,只有形式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平时,家长注意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口算练习,例如看口算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直接说出得数、对口令、夺红旗等数学游戏,还有如自算(自己在书中找口算题,规定时间内看自己能算对几道)、互算(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通过对比,来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竞赛、抢答案等竞赛的形式,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此外,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之外,还可以建议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比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等,让父母把10以内的加减全部做成卡片,每天练习,这样就不会感到口算枯燥了。

3、口算练习要做到持之以恒

口算要做到正确熟练,必须坚持做到天天练。我的做法就是每天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算20道口算题。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练习,日积月累总会有进步的。

4、养成良好习惯,保持口算的正确性。

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我们大多都认为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然而这些好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以往有目的地训练,才能培养出这些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养成“看清题目、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消灭计算错误,提高口算正确率。

总之,要提高一年级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坚持不懈的过程,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如何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研究

第二阶段工作计划

城关镇北街小学 张居玲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一)学生方面: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学生经历探索、练习、反馈的全过程。

2、让学生掌握算法,明白算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检查验算、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

(二)教师方面:

1、通过研究,深入理解计算教学中所蕴涵的数学本质思想,积累学生出现的错题,分析错误原因,并以此为突破口,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2、通过研究,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形成计算教学独有的个人风格。

二、研究的内容及措施

新课程对计算教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对计算教学的价值观重新定位,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 而是重视了数的概念教学,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并且把它和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的计算学习活动要从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转化成一个生动、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基于此,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如下:

1、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没有熟练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1)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2)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①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在每天中可以安排3—5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②在减负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训练量,培训学生一定的数感能力。③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对学生数学计算训练重视训练把握基础性,突出针对性,寻找规律性,适当综合性。

2、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有关计算方面的基础知识广泛分布于小学数学的各册教材中,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必须熟悉各册教材的教学要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以及知识基础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调控教学过程。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研究措施:

1、剖析数学新课程实验课堂教学案例,依照新课程理论对案例进行剖析。

2、开展教学研究反思活动,在教师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积累教学成功的案例。

3、开展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从细节做起。

1)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2)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5)培养总结反思的习惯。学生建立一本错题本,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常这样做可以吸取平时的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

6)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7)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新授课可以加入前一天作业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改错。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安排一节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

课题在本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

1、教师在计算教学中的教学理念。

2、教师在计算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

3、要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改变学生的计算习惯。

4、以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本课题重点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难点是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使之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的合理和灵活。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案例研究法: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抓住典型案例,多次、重复完成,进行分析反思,探寻共性规律。

2、文献研究法。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

3、调查法:深入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实地调查,寻找错误的原因。

4、行动研究法: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在调研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研究对策,计算教学;开展教学研究课比赛,给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5、通过个案研究,发现、整理、提炼、归纳,找出开展计算教学中的特色做法,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有借鉴价值的先进经验,宣传推广,为提高计算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提供帮助。

篇3: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一、口算题尽量不列竖式

口算即心算, 在数学计算、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要求学生能很快地算出结果而不是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因此口算练习时, 我要求学生尽量不列竖式采用心算, 心算的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在头脑中收集相关信息, 以进一步熟悉, 强化记忆的过程。这样由慢到快, 由易到难, 逐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 心算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采用一些口算的技巧, 如计算135+264这样不进位的算式时, 我们可以采用从高位算起的方法, 使计算简便。长此以往, 可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多练, 常练, 持之以恒

把口算当作常规练习, 每天坚持练, 且训练的方式要多样化, 使每个学生养成口算的习惯。一般情况下, 我每天举行一次口算比赛,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 完成一定数量的口算题, 比赛结束后, 小组组长给每个组员打分, 并计入个人口算成绩。一月汇总一次, 评出本月的口算能手、口算进步星、口算优秀小组。因此, 学生练口算的积极性特别高。刚开始, 老师把口算布置成家庭作业, 自己哪些类型的口算题掌握的不好, 就制成卡片, 随身携带, 随时练, 随地练。后来每个学生都怕影响自己小组的成绩, 开始自觉地凑到一块练口算, 口算成了学生的习惯。熟能生巧, 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中掌握了口算的技巧和方法, 口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教给学生一些口算的方法和技巧

有一些口算题可以利用四则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等快捷、简便地算出结果。如2.5×3.2×4可利用乘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当然这样的算式有很多。还有一些口算题, 虽然不能利用运算定律, 但掌握运算技巧, 可以使计算简便。如3.8×0.5就是求3.8的一半是多少, 可以直接用3.8÷2算出结果, 也就是3.8×0.5的结果。但比3.8×0.5计算过程要简单得多。3.8÷0.5就是求3.8的2倍是多少等等, 可以很快算出3.8×2的结果, 也就是3.8÷0.5的结果。每次口算结束后, 我经常让学生介绍口算经验, 自己哪道题做得又对又快, 最重要的是要把算得快的方法或技巧介绍给大家。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 让学生逐步掌握各种类型口算题的方法, 并能快速正确地计算,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四、常用算式记心间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我搜集了大量的在计算中经常用到的算式和一些有特点的算式, 让学生反复练习, 强化记忆。如:25×4=100, 125×8=1000等等。同时, 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很快地计算出:2.5×4, 1.25×8, 0.125×8, 100÷4, 1÷4等等。还有六年级学习圆、圆柱、圆锥时要用到3.14的倍数。因此让学生熟记3.14的倍数, 提高学生的口算。包括25的倍数、11的倍数, 都有一些规律, 当学生发现这些神奇的规律时, 一个个兴奋得如同发现了新大陆, 兴趣很高, 不但提高了学生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五、抓重点、难点、易错点

根据本年级口算计算中学生易错的题进行重点对比和针对性练习, 提高计算正确率和速度。如:3.2+1.5-3.2+1.5这个算式, 学生很容易根据经验写出结果为0。还有2.4×1.2÷2.4×1.2, 学生会很快会写出得数是1。类似这样的易错题, 作为老师要时不时地让学生练一练, 同时要把以上算式与 (3.2+1.5) - (3.2+1.5) 和 (2.4×1.2) ÷ (2.4×1.2) 放在一块儿对比练习, 提高学生的警惕性以提高其口算能力。另外, 口算时要注意突出口算的算理教学, 关键要让学生真正经历口算算理探究的过程。只有经常运用算理来进行口算, 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有效的锻炼, 心智活动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明白算理还有助于学生顺利找到题目中隐含的某些“窍门”。

六、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

篇4: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基础;方法;配合;兴趣;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55-01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坚持经常练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一些简单的计算要通过口算来完成。同时,口算也是笔算的基础,只有口算熟了,笔算才能过关,只有抓好口算,笔算才能过关。只有抓好口算,计算能力才能有所提高。下面,我就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讲明算理,重视口算过程,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基础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而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在数学口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算理,学会逐步口算的基本方法。例如,我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着重讲清数的含义,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学生的实际操作,是学生理解并掌握数的组成,从而用数的组成直接口算。在教学6的加法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6”的组成,是学生理解1和5,2和4,3和3都组成6。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加深了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和对数的组成的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减法口算,就很容易掌握了。如2+4,学生可以想:因为2和4组成6,所以2+4=6.因为6可以分成2和4,所以6-2=4,6-4=2.。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想的,只有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解口算算理,简化思维方法,才能形成口算的技巧。

二、“授之以渔”,讲授技巧,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关键。

口算虽是笔算、估算、简算的基础,但我认为笔算、估算、简算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口算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就拿简算来说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了一些简便计算方法,它是以最快的速度得出结果的一条途径,所以口算训练中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应用简便方法。如:6000÷40用“消0”法计算,比较简便。教学125×16可采用分解乘的方法,(25×4)×(5×4)=100×20=2000.这样把简算巧妙地运用到口算训练中,有利于口算能力的提高。

三、眼、脑、口、手的协调配合,是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条件

在口算训练中,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个器官要全员参与,互相配合,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口算过程中,就是眼脑手口的共同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眼睛看得快、看得准,反映到大脑才能积极去思考,最后通过手或口迅速地反馈结果。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各器官的灵敏度,又对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有直接作用。

四、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口算是枯燥乏味的,但是要培养学生口算方面的兴趣,就一定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喜学、乐学,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富有趣味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练习口算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教师应该在强调口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可以借助借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五、有目的、有计划的长期训练学生口算,是提高口算能力的保证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在掌握基础的口算方法,巧妙的运用简算的基础上,要组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训练,持之以恒,才能使口算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日常的训练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开始练习口算时,题量不宜太多,要求不要太高,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多练能够学生的计算能力,但一味地只注重数量,只会损伤学生计算的兴趣,最后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那些学生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慢慢地提高计算能力。

于口算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每次练习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讲究一定的时效。每次练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予以订正,每个学生做多少题,做对多少题,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到心里有数,以便教师清楚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口算程度,学生也能够看到自己是否进步。另外,教师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帮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经常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而这些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计算,也不是学生不懂算理,而是因为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有的学生抄错数、有的学生看错符号、有的学生做丢题目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认真书,只有写对写好才能计算正确。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检查的习惯不能说说而已,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只有会检查才能去检查。

培养孩子口算能力,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保证孩子口算练习的时间。最好天天练,每天练习几分钟,效果肯定比在课堂上集中练习要好得多。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回家都做一定量的口算练习,家长帮助孩子计时,并且检查正确率。家长每天在给孩子作业签字的时候顺便把时间以及正确率都签上,教师就能随时掌握孩子口算的情况。

篇5: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李素萍

对于“ 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措施,主要 做法如下:

一、坚持培养学生的口算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兴趣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之一,他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完全是靠这兴趣来学习的,这个时候的孩子没有太多的自制力。如果这时老师教学有方,引导得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满足的快感,那学生的兴趣就会随这这种快感而不断的强化,达到教学的目的。

首先,口算的形式要更加多样化。有一句歌词可以在这里借用一下: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学习也是这样,单一形式的重复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减退,影响学习效果。于是,在口算练习中,我采取了许多办法,我自制了许多口算卡片用于学生的视算,同时还进行听算训练和学生自己编口算题练习,并让同桌学生交换练习,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就调动出来了。

其次教学活动中,采用分组竞赛及自我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口算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抢答口算题卡等,让学生乐此不疲。

二、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

由于课程安排,每天只有一节数学课,不可能只用来训练口算。但是口算训练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于是在上每节新课之前,我都坚持做5分钟各种形式的口算训练。同时,每天让学生回家做20道口算题,这样就能够保证这个工作的延续性。

三、坚持分散集中经常练。

口算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能够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它是要长期进行训练的。

四、坚持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口算的算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在本子上算,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说,只有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解口算算理,简化思维方法,形成对学生来说最实用的口算技巧。

在练习20加法时涉及到了“凑十法”,如8+4=?让学生完整得叙述过程很重要:把4分成2和2,8和2凑成10,10+2=12。通过这一过程,还为学生编出了一条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再相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用到“破十法”,如12-8=?让学生熟练叙述:把12分成10和2,10-8=2,2+2=4。从而推广到更大的数的加减口算题。

五、坚持教会学生掌握口算技巧有的算式,特别是学生学过的一些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算式,有的有简便运算时,可根据运算定律等进行改写,从而加快运算的速度,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掌握口算的技巧。如:24+37+6=?那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先算24+6=30,再算30+37=67要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要简便一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六、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在小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口算作为学习的一部分也不例外。在口算训练中,要培养学生具有“三心”,即细心、用心、专心。十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做口算练习中,决不做其他的事情;争取一次正确,尽量避免口算大量出错;要熟悉算理;对乘法口诀必须背得滚瓜烂熟等等。

篇6: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在第一学段时,主要是以口算为主。口算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需要加强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口算源于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生活的需要,生活中随处都会用到口算;另一方面,口算也是学生建立数感、发展数学心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

而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独立计算能力越来越被师生所忽视。从小学阶段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分数所占的比例很大,而学生计算失分率却非常高,据平时检测和期末考试学校统计上来的数据,学生计算平均失分10——15分之间。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无疑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要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的教学中就必须加强口算教学,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的口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熟练程度并使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小学生在口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有时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粗心大意”。我们不禁要问:“粗心大意”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认真分析学生的错误,发现造成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计算时存在各种心理障碍。

1、感知粗略

学生计算时他们感知事物比较笼统、粗糙,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常常感知失真,造成差错,如:41写成14,把“—”看成“+”,把109写成169等。

2、思维定势

定势是思维的一种“惯性”,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由于受多次重复练习某一类型习题的影响,使学生先入为主,计算中学生常常用习惯的方法去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从而出错。

3、情感脆弱

计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计算题时急于求成,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分析原因,一是当数目少、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二是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出现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因而,他们常常有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坏习惯。

4、评价意识的缺乏

计算能力差的学生明显缺乏对策略评价的意识,往往找到或按部就班地使用某种方法后,就心满意足,哪怕一头栽入繁杂的计算,仍很少考虑有无其他良法?照样硬着头皮往下做,“做对就行”。

二、课题的界定

能力等于知识加经验加智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掌握数的基本的运算,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要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和探究数学问题。”对学习者而言,学会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和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掌握了计算器是外在的工具,计算技能是内在的能力。掌握了计算器,你只能掌握了按哪几个键会得到什么数字,而掌握了计算技能,你就明白了“怎么样”去计算,“为什么”要那样计算。计算能力是一个人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在第一学段时,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建立数感、发展数学心智、解决实际问题等。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1、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研究,其中包括:正确处理好笔算和口算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关系,关注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和估算技能的养成。

2、小学生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培养和提高,计算练习的设计和对于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的评价模式的研究

3、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存在的错误及其原因的分析与研究。

4、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较弱的个案分析研究。

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与实践,会对小学低年级的计算教学有更清晰、明确的了解,对于营造宽松的课堂,避免繁杂的计算,发展学生的数感,数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研究对象

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原则

通过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和测试,发现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实验班的学生计算能力的大规模研究,认真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找到克服学生计算错误的对策,找到克服学生计算心理障碍的对策,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习兴趣。

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原则为:

1、导向性原则: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探索一种比较有效的计算教学方法,研究者应以集体目标为导向,不断端正思想,提高研究者的信心和水平,同时要发挥导向的多种功能。

2、参与性原则: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充分调动研究者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始终参与研究活动,使其成为改革研究的主角。

3、平等性原则:研究者应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都有潜质有待开发,都是值得尊重和关怀的,能负起责任的,这些都应该平等地对待。

六、课题研究步骤与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

课堂教学中注意典型教学课例的实践与整理,教学经验的积累与教学资料的整理。成果方式:案例集、教案集。

第二阶段:

对第一阶段所积累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将第一阶段的构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成果方式:对解决方法进行概括化、系统化的整合。

第三阶段:

成果总结并形成研究报告

七、研究的成果形式

1、案例、研究方案、问题及解决策略、学习资料、个人成果等

篇7: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而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在数学口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算理,学会逐步口算的基本方法。例如,我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着重讲清数的含义,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学生的实际操作,是学生理解并掌握数的组成,从而用数的组成直接口算。在教学6的加法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6”的组成,是学生理解1和5,2和4,3和3都组成6。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加深了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和对数的组成的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进行减法口算,就很容易掌握了。如2+4,学生可以想:因为2和4组成6,所以2+4=6.因为6可以分成2和4,所以6-2=4,6-4=2.。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如何想的,只有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解口算算理,简化思维方法,才能形成口算的技巧。

二、“授之以渔”,讲授技巧,是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关键。

口算虽是笔算、估算、简算的基础,但我认为笔算、估算、简算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口算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就拿简算来说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了一些简便计算方法,它是以最快的速度得出结果的一条途径,所以口算训练中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应用简便方法。如:6000÷40用“消0”法计算,比较简便。教学125×16可采用分解乘的方法,(25×4)×(5×4)=100×20=.这样把简算巧妙地运用到口算训练中,有利于口算能力的提高。

三、眼、脑、口、手的协调配合,是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条件

在口算训练中,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个器官要全员参与,互相配合,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口算过程中,就是眼脑手口的共同活动,协调一致的过程,眼睛看得快、看得准,反映到大脑才能积极去思考,最后通过手或口迅速地反馈结果。这样既训练了学生各器官的灵敏度,又对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有直接作用。

3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1)教学中,要紧紧依靠教材,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智力水平进行教学。讲清数字与数位的关系,数和形的关系,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配合教具、学具的使用,从直观教学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形成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2)练习中应采用口算、笔算相结合的方法。在计算时,让学生先说出口算方法,再让学生说一说笔算方法。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口算与笔算的联系与区别,对新知识加深记忆。

篇8: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体会

如课前3分钟口算, 效果非常不错。 每堂课前准备好十道口算题, 让学生抢答, 或是让学生写在小本子上, 在统一核对答案,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小结, 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同时也会注意正确率。 当然, 识记一些常用数值, 如2π、3π、4π…, 112、122、132…对于加快口算速度与提高正确率都有非常好的作用。

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 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 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也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 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解题, 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这里还要重视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 以免出现因为看错题目而算错的现象。 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 检查的习惯不能说说而已, 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 只有会检查才会去检查。 不管是哪种良好的计算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在教师严格要求下的反复训练、坚持不懈, 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养成。 在现行教学中, 一般都是采用:“凑十法”计算退位减法, 其过程复杂, 学生难以掌握。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我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 在学生掌握“凑十法”算理算法的基础上, 让学生用20个超十加法口诀代替“凑十法”直接计算。

9加几的超十加法口诀:

9+2=11读作九二十一

9+3=12读作九三十二

9+4=13读作九四十三

9+5=14读作九五十四

9+6=15读作九六十五

9+7=16读作九七十六

9+8=17读作九八十七

9+9=18读作两个九等十八

8加几的超十加法口诀:

8+4=12读作八四十二

8+5=13读作八五十三

8+6=14读作八六十四

8+7=14读作八七十四

8+8=16读作两个八等十六

7加几的超十加法口诀:

7+4=11读作七四十一

7+5=12读作七五十二

7+6=13读作七六十三

7+7=14读作两个七等十四

6加几的超十加法口诀:

6+5=11读作六五十一

6+6=12读作两个六等十二

为了避免超十加法口诀跟乘法口诀在在读法上的混淆, 可根据加法和乘法交换律的性质, 作这样的规定:超十加法口诀先从大数念起, 例如:9+6=15读作九六十五;5+8=13读作五八十三。 乘法口诀从小数念起, 例如:8×4=32读作四八三十二;9×6=54读作六九五十四。 为了区分9+9·8+8·7+7·6+6跟9×9·8×8·7×7·6×6·的读法, 可作这样规定, 凡加法则读作:两个九等十八·两个八等十六·两个七等十四·两个六等十二, 凡乘法则读作:九九八十一·八八六十四·七七四十九·六六三十六。

在计算退位减法时, 根据加减逆运算的关系, 可用超十加法口诀计算。 例如:15-8=7, 应这样想, 8加几得15?念口诀:八七十五, 得七, 这同用乘法口诀求商是一个道理。

用超十加法口诀不但可以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的速度, 在计算多位数加减法时也会用到它。

如:1536-879=657

计算步骤:

(1) 个位数相减 ( 退位) 16-9=?9 加几得16, 口诀: 九七十六, 得7;

(2) 十位数相减 ( 退位) 12-7=?7 加几得12, 口诀: 七五十二, 得5;

(3) 百位数相减 ( 退位) 14-8=?8 加几得14, 口诀: 八六十四, 得6。

实践证明, 学生只要熟记20个超十加法口诀, 在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 不用“凑十法”, 直接用超十加法口诀计算, 就可脱口而出, 比“凑十法”简便迅速, 正确率更高。

篇9:多样训练,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一、规律性训练,理解口算算理

在“四则运算”过程中,每一步实际上都是学生运用心智口算的过程。针对常见的运算定律、性质及运算特性,可设计一些针对性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同时弄懂口算的算理。

1.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小学数学常见的运算定律、性质主要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运算性质、商(积)不变的性质等,这些运算定律(性质)适用于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

2.掌握0和1在运算中的特性。①任何数乘以1或除以1还得任何数;②0与任何数相乘结果得0;③相同的数相减得0;④不等于0的相同的数相除得1;⑤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得0。

二、记忆性训练,提高口算速度

当然,要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口算技能,能够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既算得快又算得对,训练就必须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每天授课前,教师可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根据新课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口算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城北小学)

篇10: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孔滩镇小学校张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口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口算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让学生自己说“我能行”。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激发口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在强调口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比如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训练口算,看看谁能把火车开得更远;采用比一比,拼一拼,看看谁能得到胜利的小红花,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用多媒体、卡片、小黑板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答、游戏中口算等方式训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讨厌口算转变为喜爱口算。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二、创设情境,理解算理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例如,“9加几”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凑十”的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9加4”,出示共有10格的盒子,其中已经装了9个皮球,盒子的外面有4个皮球。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摆,知道为了能很快清楚一共有多少个皮球,只要把盒子外面的4个皮球,拿出一个放在盒子的空格里,凑成一整盒10个,盒子外面的皮球由于拿走1个,还剩下3个,即把4分为1和3。进而说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10个再加剩下来的3个就是13个,接着列出下列算式:9+4 = 13。同样,教学“9+7”“9+8”,先出示实物图,让学生画一画,凑成十,再相加。“9+3”“9+5”要求学生动手摆小棒,边操作边说过程边口算。这样使学生在“动一动、画一画、摆一摆”中充分感知“看大数,分小数,凑成 十,再相加”的口算过程,进而理解“凑十”的算理。

三、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决定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练习中要养成学生的口算技巧:运用数的组成口算;用凑十法口算;做减法,想加法;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口算等。口算的训练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低年级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如“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夺红旗”、“闯关”等;中年级可以采用口算板、口算卡片或游戏进行训练;高年级训练的方式可以是指名答、抢答、齐答、听算、视算等。在可能的情况下,坚持每节数学课前进行适当的练习,相信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能力作为计算能力的一个方面,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认为注重口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

四、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

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学生的口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这种“粗心”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身心的发展。从小养成的好习惯,让你受益一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口算正确率的前提。

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呢?

认真审题。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口算时要认真而仔细。对于应用题,大多数学生还能认真审题,但对于口算题,有的学生却一看见还没分清是加是减就算。加上口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容易看错符号或看错数据。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走:

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

二、要审清运算顺序;

三、要审清口算方法的合理、简便。

五、开展竞赛活动,形成口算技能

开展竞赛符合儿童年幼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年龄特点,竞赛中,通过竞争可以促使学生口算技能的形成。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口算、抢答等。如“夺红旗”比赛,教师将山画在黑板上,山上有3条路,每条路上有6道算式题,抽出18位“登山队员”,分成3组,每组一人算一道,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为赢,可夺得一面小红旗。这样,让学生在“玩”中练,既能达到复习旧知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数学接力口算比赛”,分组进行,每组人数相等,各组竞赛题相同,开始各组由第一个口算,接着交给第二、第三„„,直到做完为止,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六、联系生活 加强训练

数学总是源自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与数字口算接触的机会,口算的训练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捡。如人民币的口算,买东西如何付钱?怎么找零?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体验,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人民币的教学中,我就创设了一个小商店的场景,让部分学生当售货员,部分学生去买商品,在付钱找零的过程中进行了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和简单口算。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口算能力。像这些参与性很强的活动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11: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阶段性小结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找到学生口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并针对找到的原因,开展实证研究。

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准确率的技巧,以及口算的兴趣和成功感的体验。

在课题研究之初,我将班级学生口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掌握学生口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并进行了分类。原因如下:

1、粗心大意:从平时做题当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口算时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抄错运算符号。或是在计算时太慌张,把加法算成了减法,把乘法算成了加法,导致口算结果和正确答案相差甚远。因此,做题时强调学生认真看题,绝不能抄错数字,这才是保证口算正确的前提。

2、熟练程度不够。口算加法的速度还可以,口算减法时速度太慢。找到学生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后,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口算习惯,克服粗心大意的坏毛病。利用课前十分钟的时间,提前准备10——20道等有针对性的口算题进行口算训练,形式可采用开火车算、点名算、男女生比赛算、小组比赛算等多种形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教给学生口算此类型题目的技巧,节省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这样做了以后,学生都喜欢上这样的口算方法。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提高了很多,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成果:

通过坚持训练,学生口算的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速度也提高了不少。在口算中慢慢地克服掉粗心、马虎的坏毛病,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好评。我本人通过课题研究,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问题与反思:

口算题枯燥、乏味,学生往往缺乏积极性,因此,我还想了许多的方法,如开火车、单项训练、分组比赛等形式的训练,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反思:

(一)如何有效的操作才能是课题研究成果明显?

篇12: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中国革命的成功先例向我们证明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只有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认真剖析直面解决才能走出符合自身成长的康庄大道。对于本次课题的实施要使每位同事明白此点。共同努力提高我校小学生计算能力。具体实施:

一、分析学生做好摸底工作和阶段性跟踪考察。

各教师针对本班学生实际进行归纳总结。对学生进行层级分类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现状。分析不同阶层学生特点。找出影响学生计算的原因。务必在3月初完成各班计算能力摸底工作。并随后每月进行1--2次跟踪考察。

(建议:①、各教师在形成层次分级学生后,可针对学生薄弱知识环节重点训练。②、摸底试题选择尽可能以上学期计算类知识为重点讲究题型适量、多样侧重本级知识点。)

二、丰富教师理论知识。

本次课题的实施是对我组个成员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为完成好本次课题工作我们应更努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翻阅相关文献资料。研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小学数学教学法》。还要利用网络资源大量查阅。

三、教师从实践中总结如何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

教师实践分为①、针对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研究,各教师要精心准备计算备课。备课方向以学生现有程度为主具有本册代表性。要有教学目标、设计意图。从本周开始逐步进行听课观摩。②、组内会根据教师听课内容进行评课。评课分为教师自评、小组讨论各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给予相关建议。③、平课后相关教师及时总结改进并将原始备课再精炼起到磨课效果。④、各教师要将提升学生能力始终贯穿于教学中这主要指日常学习中学习习惯养成。如本校每日12时---12时30分进行的自习前30分钟计算练习。要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再如上课中例题讲解过程注重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强调计算的方式方法。

(建议:教师在备课创作中要针对学生特点增强知识识别度和趣味性可利用课件、动漫、游戏、趣味案例等各种手段作为丰富计算课程的助力。)

四、总结回顾。

教师间进行听评课活动后再加上常态课教学一定会有很多感受,请随时做好记录哪怕是一句话也是一种经验积累。将这些感悟多与同志交流定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提升。

五、预期成果名称及负责人。

1、《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调查报告分析 孟涛负责高段分析 张洁负责低段分析

2、计算能力教学模式研究

3、关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师访谈 徐红负责总结

4、《造成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分析》 各成员

篇13: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一、注重创新兴趣培养,提升口算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之一,它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当学生对口算练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会觉得口算练习是一种负担。有兴趣的练习能使学生集中注意、积极思考,从而迅速掌握口算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对口算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口算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在数学学习中,口算不仅是笔算的基础,而且在简算、速算、估算、珠算等各种数学计算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购物、生活活动的时间安排、以及各类物品的尺寸丈量等等,都离不开口算。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种种有趣味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道理,从而使学生对口算练习发生浓厚的兴趣。另外,口算练习的形式应当多样化,以免学生感到单调乏味。例如可以采用听算、视算、口算、卡片图表、口算游戏等。教师能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以上各种方法,生动活泼地开展口算训练,那么学生对口算的兴趣和能力一定会迅速得到提高。

二、注重创新数理理解,增强口算的能力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 两者是通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从本学期一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同时,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并形成口算能力。为此要重视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例如:在2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中,学生要会正确运用数数法、接数法、凑十法、口诀法等。在这里凑十法是小学低段比较常用的方法,所以,我首先要求孩子要会凑十,会熟练记忆哪两个或几个数能凑成十。还要教会孩子一些巧算的方法。在口算中常用的凑整法、凑十法、以及熟记一些常见的数据等。

三、注重创新思维训练,领悟口算的规律

虽然多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方法, 但一味地注重数量,只会损伤学生计算的兴趣, 最后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而练习一定要有针对性,针对那些易错、易混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在辨析中真正提高计算能力。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还可以是一些不同题型的计算题,如直接写出得数;看谁算的有对又快;在圆圈中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在方块中填上合适的数……在不同的题型中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譬如: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2-2,7-7,9-9,10-10,13-13,4-0,6-0,8-0,0+2,3+0,11+0……先让学生计算, 算完后思考,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 怎样分? 你的理由是什么? 在分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 学生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 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这些规律。如新内容在初学时可以采用必答法,让学生把思维过程说出来,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对口算法则的掌握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采用便捷的口算方法。使学生在灵活多变的口算练习中,培养出“有意注意”的良好心理品质,算得又对又快,并不断提高口算能力,最终达到脱口而出。

四、注重创新训练形式,培养口算的习惯

从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中不难看出,加强口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口算内容遍布每一个练习,教师要利用教材来强化学生的口算练习,把口算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口算练习见效快,成绩提高显著,优等生越练越聪明这自不用说,差生练习后也能够从不断提高的成绩中找到自信, 并树立起信心,从而对数的运算感兴趣,就会花时间去学习,去追求,甚至感到乐在其中,而且趣味无穷,变厌学为乐学。这样,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从而达到多方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这一根本目的。总之,口算能力的形成,要通过经常性的训练才能实现,且训练要多样化。包括:分散集中结合练。每堂课上安排练。多种形式变换练,如:开火车、听算训练、抢答口算、找朋友、口算游戏、口算接力等等。

篇14: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方法都是从实际运算中总结出来的,要想达到口算正确与迅速,不仅要掌握口算方法,还必须懂得算理和思路。如计算453-97,可以这样给学生讲:因为减数97与100接近,可以先把453减去100,得到差为353,再加上多减去的3,可以得到实际的差是356。经过减整加补,这样可以缩小口算思路的曲折性。又如计算125×4×25×8,可向学生这样讲清算理: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125和8结合起来相乘凑整得1000,再把25和4结合起来相乘凑整得100,然后再把1000乘以100得100000。这样,每个题都讲清思路,说明算理,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要进行专项训练

上新课前,可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坚持搞口算基本训练。并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进行这种训练要有针对性,要有计划、要有具体的安排。比如讲“整数加减法”的口算时,可安排100以内加减法的内容进行训练,先练整十整百的,再练进位的等等;讲“因数是两位或者三位数的乘法”时,可安排乘法以及加法混合运算的口算内容,让学生运用乘法的结合律、分配律来解决问题。只要精心准备,虽然开始时比较花费时间,但坚持天天练、堂堂练,就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行口算训练时,既要注意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也要注意题目的数量和质量,避免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同时还要注意与生活或者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相联,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5:论文如何提高口算能力

东平县第三实验小学

孟 青

《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指出:重视口算。口算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更显其重要地位。因为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进行低年级的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

一、正确归因,对症下药

分析学生的口算差原因,很多人将其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学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错误,有些是因为心理现象造成。正确分析其产生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进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感知粗略。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往往只是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大会注意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而口算题本身没有什么情节的形式,呈现的形式比较单一,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生计算口算时,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而较少考虑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容易对相似、相近的数据或符号产生感知失真,从而造成差错。如一些学生常把“-”看作“+”,把“67”写成“97”,把“100”当成“10”等。

2、注意失调。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注意不稳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围不广,易被无关因素吸引而出现“分心”现象。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所顾及的面不宽,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时,往往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单独口算“7+24”和“31-16”等口算题,大部分学生能算准确,而把两题合起来时,算7+24-16,学生往往忘记前两位相加的和而造成错误。

3、表象模糊。从运算形式看,小学生的口算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运算,再到抽象运算。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其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常因口算方法的表象不清晰而产生差错。如一些一年级学生口算7+6等进位加法时,头脑中对“分解”、“凑十”、“合并”的表象模糊,想象不出“凑十法”的具体过程,因而出现差错。

4、情感脆弱。口算时,学生都希望能很快算出结果。有些学生在做口算时,由于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而当数目大,计算复杂时,又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情绪。口算时一些学生常不能全面精细地看题,认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口算方法,进而养成题目未看清就匆匆动笔,做完不检查等不良习惯。

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其达到正确熟练,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来实现。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持久性不长,喜欢新鲜的事物等,进行口算训练时,要注意练习形式要灵活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坚持每天的专项训练 坚持用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基本训练。这种口算训练形式,要求学生合理选择算法,在短时间内正确地计算出结果。坚持天天练、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时,可选用以下的形式:

1、运用口算簿。指定时间,让学生在口算簿上算题,这种速算的形式,效果比较显著。

2、运用口算卡视算。

3、听算练习。口头念题,让学生在算术本上写得数。念完题,报得数。这种练习形式难度大些,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地思考,迅速地计算,耳、脑、手、口并用。

在专项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二)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小活动,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

1、充满趣味的“挑战台”

2、典型错例的“小诊所”

3、自我选题的“小超市”

上一篇:中学生教师节国旗下讲话稿下一篇:个人再就业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