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模式与对策

2024-08-05

现阶段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模式与对策(通用5篇)

篇1:现阶段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模式与对策

现阶段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模式与对策

阐述了现阶段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与动力,总结了当前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4种有效模式,并就现阶段如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出6条相应的政策与建议.认为:不仅在大城市郊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应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起步,坚持多种经营形式并存,保证农村经济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还应着重抑制土地的进一步调整、分割和细化.参7.

作 者:邓启明 王景辉 Deng Qiming Wang Jinghui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福州,350003刊 名: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ISTIC英文刊名:SYSTE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ULTURE年,卷(期):16(4)分类号:F3 S117关键词:农业 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 模式 对策

篇2:现阶段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模式与对策

关键词:土地流转;土地细碎化;土地互换;规模经营

所谓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是把一定数量的土地集中经营,充分发挥各生产要的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从而降低生产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方式。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这种经营方式或早或晚都要实行,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它反映了在市场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审时度势,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一、土地细碎化经营的现状与弊端

D村位于江苏北部,拥有农户252余户,人口1253人,耕地1400余亩,该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粮食和外出务工。目前,村中留守人员主要为50岁以上人员,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自2005年取消农业税以来,已无人抛荒,土地均由家中老人代为耕种,农忙时节回来帮忙。村中无农业大户,每家每户均由承包地。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中,为了公平起见,D村像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本着“肥瘦搭配、农田普占”的原则,将农村责任田根据肥力、距水源远近以及高低程度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全村共分为8个组,每组30户左右,户均5亩责任田,另外加上农户自己开垦的荒地与滩地,共有7亩左右。7亩地由于等级的差别分布在8-9个不同的地点,每户在每个地点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最远的与最近的之间距离相差达到0.5公里。这种细碎化的分布状态确实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但是效益效率低下,具有一定的弊端。

首先,土地细碎化不利于统一使用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土地的分散分布不能够容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装备。在D村,土地面积最大的有2亩,而最小的只有0.4亩,大型机械根本无法在小地块作业,因此,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景象,大型机械与手工劳动同时进行。另外,由于土地分散,农户在组织收种的时候完全缺少主动权,由于要使用大型收割机,不可能只收割一块土地,只能等待这一片地的其他农户一起收割(提前或推后会导致成本上升,因为收割机主不愿意为一块地来回跑),无形之中浪费了时间。D村很多农户都属于劳务输出人员,外出打工,在农忙季节请假回来收种,时间拖的越长,他们的经济损失也就越多。

D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虽然实现了土地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推动了农业的高速增长,但是由于土地平均分配、分户承包,户均面积少而零散,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从1985年以后,发展比较缓慢。D村小规模农户自身不仅缺乏吸纳现代科技的内在动力,而且不具备采用现代技术的能力和条件,同时也为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增加了组织的难

度。D村所属的H区农技推广站与农机局大力向当地农户推广小麦与水稻种植技术,但收效甚微。问及原因,农户认为购买小麦播种机与水稻种植机成本较高,不愿为几亩田大费周章。农户最终采取撒种的方式种植水稻,虽然降低了播种成本,但增加了田间管理的成本和除草农药的成本,也增加了粮食的农药残留量。

其次,土地细碎化造成浪费。一般而言,小地块使用收割机的柴油成本比整片地的柴油成本高出5元/亩左右,大地块的柴油成本为7-8元/亩,小地块的柴油成本为12-13元/亩。由于地块的分散,农业机械有时需要在地块之间转移,这又增加了农户的成本。就大型收割机而言,由于速度不快,因此耗油量很大,1公里的油耗大约为2.5元,农用车在运输粮食时所产生的油耗浪费也不可忽视。除了能源浪费以外,还存在土地资源的浪费,农户之间为了减少纠纷,都会在地块之间设立田垄,地块分的越小,所需的田垄也就越多。一条竖田垄大约50厘米宽左右,再加上横田垄所占的土地,D村200亩左右的土地中,田垄占地约为1/10。

第三,土地细碎化不利于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通过规模经营才能够达到规模效益,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土地细碎化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更别说引进资金和技术。在农产品上具有竞争力的,一般都是土地调整较好的地区,如广东省徐闻县通过土地成片调整获得了规模效益,化劣势为优势,使原先的干旱地带变成水果蔬菜基地,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动地位。而在D村,由于土地细碎化,导致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农户在出售粮食时,完全由商贩定价,无法与商贩讨价还价,价钱高低只能根据经验(一般而言,水稻年后价格高于年前)

二、土地互换是农村土地调整的有效形式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较落后地区的农村承包地普遍处于细碎化状态,难以支撑起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要想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通过土地流转达到规模经营的效果。所谓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也就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土地流转形式。

就某一时期来说,小规模农户通过劳动密集型经营也能实现较高的土地生产率,但从长远看,由于其缺乏技术进步机制,将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没有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针对与D村类似的地区,若要实现规模效益,首先要结束土地细碎化状态,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土地互换的模式。所谓土地互换,是指在土地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各自需要,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地块进行交换,同时交换相应的土地承包权。D村已经有几个组实现了土地互换,互换土地的农户表示,通过土地互换,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节省劳力、增加土地面积、提高作物单产等。

第一,土地互换后,作物能够实现集中连片种植,大型联合收割机能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能够节约田间管理的费用,犁地、平地、播种、打药、施肥、灌溉等成本都能降低,互换地块以后,这些费用节约10元/亩左右。

第二,土地互换节省了劳力。土地互换可以促进作物收种效率提高,使原本需要多人合作的工作只需2人就可完成,符合目前农村大部分人员外出打工、无人在家专职务农的现状。互换土地的农户表示,他们在农忙季节只需回来两三天,不必像以前那样要请假10来天,因为主要的工作两三天就可完成,剩下的扫尾工作可由家中老人代为完成。

第三、土地互换增加了土地面积。土地互换后,田埂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田埂的破除,增加了村集体的土地面积,同时也可增加农户的土地面积,再加上农户自身开发的边角地和滩地等,无形之中增加了农户的收入。D村实现土地互换的农户户均增加土地0.5亩左右。

第四,土地互换可以提高作物单产。土地互换后田间管理逐步统一,病虫害防治可以实现同时防治、统一防治,避免了交叉防治和感染。田间灌溉也可避免不均现象,提高作物单产。实现地块互换后,亩产均比之前提高25公斤左右。

通过地块互换,使土地“化零为整”,解决了地块零散、不便耕作的问题,促进了产业的集中布局和成片规模经营。这种方式应该成为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农民收入以农业为主地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首要选择。为此,当地政府要做好相关配套服务,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坚持保护和扶持农业,继续加强农机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建设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新建农田水利,完善农村电网、信息技术等为农地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

三、土地规模化经营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劳动生产率低是中国农业的“硬伤”,是“入世”后中国农业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而提高中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根据我国自身特点,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有关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农户经营土地规模的扩大,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农户规模与劳动生产率之间也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首先,土地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是个农业国,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2003年初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经阶段,只有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业社会化程度,才能容纳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运用的技术装备,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其次,土地规模经营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如何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统一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发展农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由于经营的限制,产品数量少而单一,决定了他们既没有足够的热情去关注市场、究市场,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有效地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土地规模经营,必然带来单位农户生产产品数量的增加,这就增强了农户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利益的驱动下,经营者必须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土地产出,提高产品质量,必然千方百计寻找效益可观的产品销售出路,以足够的热情和精力去关注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这对于把农民推向市场,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次,土地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农业特别是和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又一突出制约因素。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国家政策的调节,但更重要更现实的是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土地的规模经营是农业集约经营的基础。一般来说,小规模经营由于带来的收入甚少,经营者增加物质技术投入的积极性较低;而较大规模的经营,商品生产的程度较高,带来的收入更多,经营者有更高的积极性增加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不可能完全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发展集约经营,用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增加农产品总量是切实可行的途径。显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集约经营、转变农业增长式的重要手段。

最后,土地规模经营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的重要举措。实现农村劳力大量转移,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大幅度提高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要。目前“家家分地、户户种田”的经营格局,迫使众多的劳动力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不仅限制了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制约了二、三产业的发展,阻碍了整个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力度不断加大,劳动力的自然流动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不断拓宽,向城市、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越来越多,这就对土地规模经营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相互推动,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非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康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2年

2项继权,周娴 《农民的地权选择与农地制度改革》 《学习与探索》 2007年第5期。

3陈伯庚、吴志冲 《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农村经济》 2002年第12期。

4杨荣新 《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理论探讨》2002年第2期《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9日至12日)谭向阳 《土地互换 节能增效—沙河县四道河子镇农民土地互换工作调查》 《今日新疆》 2007年第12期。

作者信息:许玲,女,1981年1月出生,籍贯江苏淮安。

篇3:现阶段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模式与对策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精神,按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连片治理土地为基础、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提高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试点探索。一切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经营规模,不贪大求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鼓励多种形式的试点探索。

——正确引导,农地农用。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约束,确保适度规模经营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权益、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重点支持发展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规模化生产。

——发挥优势,综合开发。立足农业综合开发职能,找准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发挥综合开发的优势,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联合开发,积极探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

——创新驱动、注重实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贷款贴息、先建后补、股权投资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新项目扶持方式,探索民办公助等管理模式,调动项目主体建设、管护的积极性。

二、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载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三)集中连片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家庭承包、分散经营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要继续重视和扶持普通农户发展农业生产。以乡、村、组为单位,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规划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地平整、田肥沃、渠相通、路相连,为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实现统一农机化作业、推广良种良法、生产管理以及产品销售创造条件。

(四)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支持力度。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要充分发挥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作用。试点阶段,主要选择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项目区域范围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扶持,对个别流转耕地面积较大的,也可以在项目区域范围以外单独立项扶持。降低合作社等申报主体成立时间和单个项目治理面积等“门槛”,简化项目申报程序;探索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多种扶持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按照谁申报、谁实施、谁管护的原则,将项目建设和管护权一并移交;扩大资金使用范围,财政资金除用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可对育秧设施、粮食晾晒烘干设备、仓储物流、农机具库棚等配套设施进行适当补助;放宽具体措施投入比例限制,可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对农、林、水、电、路以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中的某些环节或单项措施进行扶持。

(五)建立财政补助形成资产交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有管护新机制。继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形成资产交由农民合作社特别是土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有和管护试点,扩大试点范围,跟踪试点成效,及时总结经验。建立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用、管护一体化的新机制,保证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成果长期发挥效益。

(六)吸引金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农垦集团、龙头企业等法人实体以及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贷款、融资担保等方式获取资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贷款,中央财政予以贴息。拓宽融资渠道,除政策性银行外,把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也纳入贴息范围。允许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补助、自筹资金“三位一体”、贷补结合方式,吸引金融资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

(七)发挥部门项目行业优势和示范作用。把部门项目纳入到农业综合开发全局和各部门工作大局中统筹考虑,推进部门项目与地方组织实施项目有机结合,提高整体建设水平。加强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力争实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施、同步发挥效益。进一步调整部门项目扶持重点,优化支出结构,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三、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八)延伸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源头是农户、终端是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及时传导市场信息,带动农户规模化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继续完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政策,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流通服务体系等环节的扶持,形成全产业链生产,让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心发展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支持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合理分工,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

(九)完善扶持政策。放宽立项门槛,将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扶持范围,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全覆盖。合理引导工商企业到农村发展良种种苗繁育、高标准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支持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企业+合作社”、“企业+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规模化生产。引导加工、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以产业基地(园区)为平台,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集聚度。

nlc202309042042

(十)探索产业化资金投入新机制。探索利用股权投资基金、股权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共同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贷款贴息扶持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扩大产业化经营项目“先建后补”试点省份,探索财政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模式。

(十一)推进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工作。按照“依托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扶龙头”的要求,推动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将两类项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组合实施,最大限度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集成和示范效应,着力打造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农业竞争力,明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四、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支撑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十二)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涉农企业等各类合作组织的作用,支持其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服务。鼓励项目区农户组建用水户协会,合理收取水费,为农田灌排用水、设施管护提供低成本、便利化服务。加强部门项目建设,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推动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特别是土地托管服务试点项目建设。

(十三)搞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服务。支持采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在项目区大面积集成推广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品种技术,把科技推广与规模开发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把项目区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允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主选择科技示范推广依托单位,推动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直接合作,实现供需对接、“研技推”有机融合的科技推广模式。

(十四)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环节扶持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仓储及冷链物流设施,向乡镇和农村延伸生产营销网络。探索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支持政策,支持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及信息化建设。发挥供销社扎根农村、联系农民、点多面广的优势,与农民开展合作式、订单式生产经营服务,搞好产销对接、农社对接,提高服务的规模化水平。

五、有关要求

(十五)加强组织落实。各地区、中央农口部门农发机构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采取一种或多种形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试点中需突破现行政策规定的,需报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同意后予以实施。

(十六)及时总结经验。要密切关注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归纳总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做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形成专题报告及时报送国家农发办。国家农发办将通过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简报》专刊、《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专栏等形式,定期发布各地区工作开展情况。

(十七)强化激励考核。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把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因素,资金分配向工作积极性高、试点成效明显的地区倾斜,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省级农发机构,国家农发办将予以表彰。

篇4:现阶段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模式与对策

(一)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和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户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长期流转,充分发挥不同规模经营主体在不同领域和环节的优势和作用,实现各类规模经营主体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依托各级农经机构,结合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庭和集体“三资:服务中心建立了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搭建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将分散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集中发布。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帮助流转双方依法签订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推广使用全省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文本,设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簿,对农村土地流转合同事项登记备案和分类归档。目前,全省成立881个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从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的专兼职工作人员6554人,设置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大厅874个,全省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篇5:现阶段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模式与对策

一、制约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

(一)人多田少,种田比较效益低。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形分布以山地、丘陵为主,农民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据统计,2008年底赣州市农民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仅为0.7亩,按户均家庭人口4.5人计算,每户农业家庭平均拥有的耕地总面积只有3.15亩,尤其是在山区,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更少。对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的山区农民来说,无论采取何种良种良法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对农民直接带来的增收作用都是十分有限的。同时,由于种田与外出务工比较效益差异明显,对地处赣南山区的农民来说,从事农业生产远不如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效益高,农民种田所获得的纯收入远远比不上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农村大部分青壮年愿意选择外出打工。

(二)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尽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了“通过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发展目标,但目前赣南的土地流转制度仍不健全,尚未全面建立县、乡两级的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网络,土地经营权流转尚未形成气候。加上农民本身缺乏土地流转意识,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既未将承包耕地委托他人代耕代种,也未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尚未建立对撂荒耕地的责任追究制度和相应的处罚措施,存在耕地撂荒却享受粮食补贴的不合理现象,没有完全形成粮食补贴同粮食生产的直接挂钩。

(三)农机具推广普及率低和机械化耕作水平不高。目前从事农田耕作的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受文化素质和年龄等限制,缺乏现代农机具操作技术,农机具推广普及率低,机械化耕作水平很低。加上赣南山区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有的农田因地块小或交通不便,又不适宜机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机具的推广普及和农田的深耕细作。

(四)农村“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仍存在“扶富不扶贫”现象和“惜贷”意识。由于大部分农业产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生产稳定性较差,投资收益率难于预计且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农业投资风险相对较大,不少农村金融机构出于追求经济效益和规避风险的考虑,往往对农村贷款普遍存在“惜贷”意识。另一方面,涉农贷款门槛高,手续繁琐。对于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其规模小、发展前景不确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还款来源不稳定,一般都难于及时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五)农业保险参保率低。究其原因,一是农民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参保积极性,加上对农业保险宣传不够,特别是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不到位,不少农民对农业保险知之甚少、认识不足,有的甚至一概不知。二是保险公司缺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主动性。由于种养业自身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特别是其高风险性和分散性特点,加上保险公司基层网点少,人员不足,而农业保险又涉及到千家万户,开展农保业务成本大,盈利水平低且不稳定,保险公司出于盈利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其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般不高。三是保险险种比较单一。虽然保险公司在赣南开展了水稻、生猪、商品林、公益林等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但由于险种少,除生猪等养殖大户、种粮大户、国有林场等投保积极性较高外,单个农户投保很少。如赣州市上犹县,2012年、2013年全县水稻投保面积分别为3570亩和103亩,投保面积占比分别为1.6%和0.05%。四是保险金额偏低。在江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中,2013年水稻每亩保险金额仅200元,商品林每亩保险金额为500元。五是不同险种的保险费率确定不够合理。如江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2013年水稻每亩保险金额为200元,每亩保费为12元,保险费率为6%;商品林每亩保险金额为500元,但每亩保费仅2元,保险费率为0.4%。由于农业保险参保率低,难于有效分散经营风险,影响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六)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与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滞后。一方面,目前农村留守人员中主要以中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为主,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从事农田耕作的劳动力也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由于他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业种植方式依旧以传统种植方式和粗放经营为主,缺乏现代农业种养技术、现代农机设备操作技术和精耕细作的经营理念。同时,由于受体力和精力等限制,本可种植双季稻的农田也因缺少劳力不得不改种单季稻,有的耕地甚至撂荒;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劳力缺乏,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滞后,不少灌溉水渠难以得到正常管护和及时疏通维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耕地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有些地方的农业灌溉用水也因管护不到位等原因而得不到保障,不仅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受到影响,其种植效益也未得到充分发挥,更谈不上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适度规模化经营。

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应对措施

(一)继续完善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政策,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是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

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的长效机制。抓紧制定出台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可操作的政策性文件,对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行使的土地经营权的出租、入股、抵押、委托流转等权利进行规范,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和流转程序,确保土地流转有序推进。

三是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两级土地流转的信息服务平台,将流转土地详细信息纳入信息平台管理,为土地流入方、流出方搭建桥梁,提供信息服务;要强化监管手段,加大对撂荒耕地的处罚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撂荒和半撂荒耕地农户在其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将其承包耕地实行依法流转,从而为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四是完善粮食补贴同粮食生产的挂钩机制。严格执行“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确保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户手中,杜绝撂荒耕地享受种粮补贴的不合理现象,从而有效促进土地流转,调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二)推广普及农机具,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建议国家通过提高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措施,大力推广和普及农业机械化,尽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扩大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以适应当前农村的劳动力结构。要针对南方山区不同的地形特点,逐步推广使用先进实用的小型农业机械,解决因劳力不足而出现的经营规模难以扩大等现实问题。

(三) 加快金融制度创新,解决制约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资金瓶颈问题。

一是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创新服务方式。要强化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服务职责,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更好地发挥其支农主力军作用,增强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的服务功能;积极稳妥组建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如村镇银行),鼓励邮政储蓄银行大力拓展农村金融业务。涉农金融机构必须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其服务能力,进一步简化贷款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规范服务收费,严禁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和额外收费。

二是继续完善贷款担保抵押办法,为抵押贷款创造条件。要充分利用我国当前开展的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的试点工作,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将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以及房屋产权、林权等列入抵押担保物范围,保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通过抵押贷款获取必要的生产经营资金。同时,要积极推行其他行之有效的担保模式,引导和鼓励农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订单农户、种植大户等融资贷款提供担保,并探索推广联户担保等模式。

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抓好落实财政奖补政策和制定出台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要继续抓好落实现行的财政奖补政策,按照“鼓励增量,兼顾存量”的原则,激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的信贷支持。要继续完善和严格规范涉农贷款统计报表制度,通过涉农贷款统计报表,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县域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情况,提高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作为兑现财政奖补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是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与农业保险的协同效应,县域金融机构应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是否参加农业保险作为衡量其获得相关信贷支持的重要条件,促进农业保险和涉农贷款的良性互动。

(四)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有效降低农业经营风险。一是切实提高农民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参保意识。要加大农业保险,特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让农业保险政策家喻户晓,使农业保险政策真正为农民所认知。

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和风险保障水平。要针对赣南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适当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如脐橙、甜柚等特色种养业保险险种,以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同时,国家要合理确定不同险种的保险费率,适当提高保险险种的保险金额、降低缴费标准,并适当提高农业保险的理赔标准,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三是提高中央财政保费补贴比例,降低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推动地方政府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是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补偿基金,减轻或有效化解农业生产者,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产所面临的各种自然风险,增强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运行管护机制。财政部门在增加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农村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建设,确保现有水利设施及时得到疏通和修复,充分发挥其效益。要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思路,积极鼓励和扶持乡镇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扶持其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主体,建立和完善农村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财政局)

上一篇:深圳电台综合介绍下一篇:秋风微微凉为题的4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