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片段训练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总结

2024-07-08

小学三年级片段训练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总结(通用6篇)

篇1:小学三年级片段训练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三年级片段训练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总结

三年级最大的特点是有作文课了。提起作文,学生是眉头直皱,家长也是忧心忡忡。因为有了作文,三年级语文学习期便被理解成了一个转折期、困难期。大家也知道作文很重要,也很关心孩子的写作水平,但是习作教学存在着拔高习作目标的现状。低年级的写句被拔高成写段;三年级的孩子就要写成篇的文章,还要注意用上好词好句。这种要求使大部分孩子望尘莫及,产生惧怕心理。生活化作文教学缺乏内容序列和梯级上升的顺序。作文主题是随机捕捉的,缺少计划性,缺乏课程理念。因此不能确定主题指导重难点,造成训练不能螺旋上升,也不利于寻找解决所遇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其实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真正意义上的指导就是激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和灵感。只有让孩子在一次次心甘情愿的书写心灵的实践中,体会到作文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才能乐此不疲地去写。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那么,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的手段就是降低作文要求,进行片段训练。因为作文片段训练耗时少,目标唯一,大大降低了习作难度,更容易唤起学生习作兴趣。而师生间的反馈却快而多,可当堂点评,灵活性大、训练机会多。所以我们确立了《小学三年级片段训练教学策略的研究》习作实验课题。片断训练是相对于篇章训练而言的。它只要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种现象和一点感触,具体清楚地写下来就可以了。看到一个场面,可以描绘一下它们的情况和气氛;遇到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明白;听到一段有趣的对话,可以写一写对话的内容和和他们说话的神态。片断训练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着重大的作用。相对于整篇作文训练而言,片断训练有如下优势:

1、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动笔的好习惯。整篇文章要求高,篇幅长。而片断作文长短不拘,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主动权在学生手里,必为学生所乐意。而学生因爱写而勤写,因勤写而有长进,因看到长进而更乐于练笔,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有利于拓宽眼界,积累素材。片断训练内容广泛,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经常练笔,日积月累,在大脑中储存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写起文章来也就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了。

3、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经常写片断,就必须主动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哪怕是日常生活中极为细小的琐事。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必有提高,而这种能力正是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

4、有利于加深和扩大课内学习的内容。教师可结合阅读教学,有意识地留下一些练笔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这样,既可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片断练习,得到巩固和加深,又丰富和扩大了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内外互为补充,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在两个多月的试验中,我们实验组作了如下具体工作:

1、制定序列化作文训练计划。“我的课余生活”“美丽的秋天”“中国传统文化”等,学生在作文前搞调查,体验生活,利用作文、班队会、晨会等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学生通过贴近生活的体验能写出内容丰富,条理通顺的作文片段。

2、进行作文观摩课的教研。三位老师课前共同教研、磨课,指导学生写作。陈薇老师的《学写人物对话》一课,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张美红老师的《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一课,注重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五官,指导学生习作。王丽红老师的《短边长》一课,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的比喻,巧妙地指导学生如何把一句话写生动、形象。三位老师的课均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写作。

3、编文集

有了写的热情,如何保持下去。我们欣赏管建刚老师的树立发表意识,让孩子收获写话的满足感。我们对学生的习作及时进行了结集,出版了《美丽的秋天》、《中国传统文化》作文集,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被装订到作文集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给一缕春风就能催发,给一点阳光就能灿烂,像一粒种子随时蓄势待发。我仿佛听到了发芽、抽叶、拔节的声音!我想: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在过程中不断寻找、不断反思,我们定能有蓦然回首、豁然开朗的快乐!

总之,中年级的作文训练,不仅要渗透一定的写作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在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在作文时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点燃孩子写的兴趣,让我们的激励和扶持替代些许的挑剔,让我们喜看孩子的片段习作,让这些稚嫩的作品充满生命的张力。让孩子们乐于说,乐于写,像鱼儿在大海里一样自由快乐,像鸟儿一样渴望回归我们营造的这片生命的林子!

篇2:小学三年级片段训练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①开展与识字有关的活动;②组织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担任实验课、公开课,组内成员教师参与听课、备课、评课、反思;③对学生的课外识字量及识字途径和识字方法做跟踪调查。④ 然后是阶段总结,对实验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⑤撰写课题相关的材料。现在,大多数学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

二、研究成果:

1、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巩固教学的识字成果,学生以可行性的方法,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2、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求知欲望逐渐增强,喜爱学习语文知识和阅读书报了。

3、在课堂上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识字,大大激发了孩子参与的兴趣。

4、优化识字教学,集各家之所长。通过实践证明它是低段识字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5、鼓励低年级孩子进行有效阅读,写话,并建立自己的博客,进一步激发他们识字的积极性。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方向: 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家、领导指引;

2、由于第一次进行课题研究,许多工作不知道如何开展;

3、虽然课题组成员都有实践经验,但是不能及时把研究资料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下一步工作方向:

1、虚心求教,向有关专家、领导请求帮助;

篇3:小学三年级片段训练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总结

在中年级作文片段训练中, 目前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问题, 并就在作文片段训练中教师如何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表达, 谈谈自己的改进策略。

一、存在问题分析

问题一:训练目标不明晰

当前, 在作文教学中片段训练存在着严重的不到位, 甚至缺位。有的教师在进行作文片段训练时教学目标不够具体、明确, 或是不够恰当, 甚至产生偏差, 导致训练中存在着简单无效或是随意拔高的现象。有的教师在作文片段训练中没有遵循“从写句子写话到写片段, 再到写整篇文章, 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原则, 指导学生写作文片段, 只满足于写几句话, 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停滞不前。还有的教师忽视作文片段教学的重要性, 片面要求“完整”, 不仅要求凤头豹尾, 还要求连段成篇, 做到中心突出, 语言表达生动具体, 结构详略得当等等。由于提高无度, 使学生无所适从, 导致望文生畏!

问题二:训练要求不到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中年级要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作文的信心,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可是, 在作文片段教学中, 有些教师由于训练要求不到位, 导致学生无章可循。例如, 对于作文起步伊始的中年级学生来说,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 但学生对自然、生活的观察随意性很强, 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往往视而不见, 无动于衷, 有时虽有所见、有所感, 却只是走马观花, 忽略细节。由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够到位, 导致学生提笔无内容可写, 或者写得空洞。有的教师指导不具体, 甚至采取放羊式的做法, 导致学生东拉西扯地写一写, 不得要领。有的老师没有结合实际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训练中随意性强, 针对性较弱, 还有的教师在训练中虽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 但在引导学生如何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写出与众不同的、充满个性的作文方面, 往往训练不到位, 导致学生的作文存在千篇一律, 空话连篇, 语句不通, 层次不清等问题, 也就无法达到中年级作文训练的要求。

问题三:训练内容无序列

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是学生习作的源泉,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有些教师在作文片段教学中没有找准学生的关注点、社会的热点, 也没有注重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体验和感悟生活, 只是以教师主观的想法来设计训练内容, 有的教师则在作文片段训练的内容上缺乏系统安排, 显得无序, 导致学生无米下炊, 对写作文产生畏难情绪。

二、片段训练的教学策略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作文片段训练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作文片段训练目标的定位很关键, 要求教师以《语文课程标准》中每个学段作文要求为指南, 制订明晰、有效、有梯度的训练目标, 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表达清楚, 达到“写通顺”、“写得较具体”,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达到训练的目的。在作文片段训练的指导上, 要积极摸索适合中年级学生作文训练的途径, 注重从内容入手,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的好习惯。要注重从片段着手进行有序训练, 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 多角度、多侧面观察, 学会进行思考与表达。

1. 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

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多角度、多侧面地仔细观察, 养成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是作文教学的良好开端。为达到这个目的, 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例如, 在指导学生写“青苹果”观察作文时, 紧紧抓住苹果的显著特征, 指导学生学习通过用眼睛看, 用手触摸, 用嘴品尝等方法仔细地对青苹果进行全面观察,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观察, 边观察边联想。学生在“看、摸、尝、想”青苹果的过程中, 渐渐习得观察事物的方法, 并生动地记录下课堂上自己或伙伴观察青苹果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等。

2.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素材。

为解决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问题, 在训练内容的确定上, 教师应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认真设计训练内容, 并使之系列化、科学化。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 从生活中感受世间美好的事物, 体验人间美好的情感, 获得做人的启迪, 并将观察所得和自己的感触作为写作素材。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更是指导学生作文的需要。

为了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两个本子, 一本是“生活中的人和事”, 一本是“大自然中的美景”, 目的是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记录生活中的景和物, 养成课外自觉练笔的习惯。学生写的观察日记角度新, 点多, 面广, 有《我家的发财树》、《可爱的白云》、《含羞草》、《美丽的小花》、《池塘边的小草》、《老爸减肥记》、《有趣的吹泡泡》、《我的外婆》等, 教师让学生相互交流, 并给予充分肯定, 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懂得生活中有许多可观察的事物, 只要留心观察, 就会有所收获, 写的劲头更足了。

3. 教给学生写好片段的一些方法。

叶圣陶老先生讲过:“写文章不过是‘我手写我口’而已, 不过是把口头表达改由书面表达而已。”在作文片段训练中, 为有效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写作技能的指导。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 使学生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呢?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写好片段的方法。

首先, 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教师要巧妙运用文本中典型片段的写法, 让学生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如, 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课, 教师抓住本课在构段上围绕总起句进行描写的特点, 指导学生抓住文中“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 大的, 小的, 颜色不一, 形状千奇百怪”这句话, 让学生写出贝壳的颜色不一和形态各异。有学生写道:“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 大的, 小的, 颜色不一, 贝壳有红的, 有灰的, 有黄的……形状千奇百怪, 有的像可爱的刺猬, 有的像绚丽多姿的礼花, 有的像红彤彤的玛瑙, 真可爱。”还有的学生写道:“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 大的, 小的, 颜色不一, 贝壳有黑灰的, 有红黄相间的, 有黄的……形状千奇百怪, 有的像美丽的海星, 有的像浑圆的蘑菇, 有的像开放的菊花, 真惹人喜爱……”

其次, 在作文片段训练的形式上也要力求多样化。如, 在《我喜爱的一件传统工艺品》教学中, 教师采取让学生看实物、看图片等方式, 引导学生全面、细致、有序地观察, 做到抓住特征观察、抓住重点观察, 善于比较、展开想象, 在对其有了较为深刻的感性认识后, 重点写出静物与众不同之处, 并用简练的语言记叙事物的特点。这样, 学生笔下的“工艺品”就鲜活了起来。

篇4:小学三年级片段训练教学策略的研究阶段总结

关键词:习作教学;听写范文;比较例文;感悟方法;欣赏习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36-2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主要要求为进行“写话”训练,而到了第二学段(3-4年级),由写话训练加深为习作训练。且这项任务将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小学学习阶段,是他们后面语文学习中写作训练的基础。所以,三年级的习作启蒙指导尤为重要。指导得法,学生顺利地入了门,对习作产生了兴趣,掌握了习作的方法,就能愉快地进行习作练习,写出令人满意的习作。否则,有可能导致某些学生从此以后怕习作、烦习作甚至恨习作。

在三年级习作教学片段训练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点做法,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领悟了习作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听写范文,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习作的基本格式要求

刚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于习作的基本格式,如文字的占格、标点符号的使用与占格、每自然段的格式、习作题目的书写位置等都不太清楚,顶多是略知一二,不够系统。如果此时就急于让学生练习写片段,就会出现许多格式上的问题。作为老师,心里一定很着急。有些年轻老师或初次教三年级的老师,更是会焦躁、发火,甚至批评学生,弄得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作为老师,不防细想一下,学生初次练习,出现这些情况很正常,不足为奇。我尝试着在三年级第一次片段习作之前,让学生先阅读习作一的范文《好阿姨》和《假如我有一枝神笔》,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内容,同时看清习作的格式,如题目怎么写,自然段开头怎么写,各种标点符号怎么占格及有哪些字难写,试着写一写。

然后让学生在习作本上听写其中的一篇习作,我选的是《好阿姨》。我读完一小句,并读出标点符号,学生开始听写,依次进行。对于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等特殊标点符号的占格,遇到时我一并指导,学生听写时很专心,大多数学生习作格式很正确、很规范。实践证明,这看似额外添加的工作,实则让学生受益颇多,教学也是事半功倍。学生对格式的正确掌握,为正式进行习作训练扫清了许多障碍。学生以后的习作中较少出现格式问题,习作比较规范。用同年级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上规矩”,“习作像个习作样”。老师批阅起来也舒心了许多。学生看到自己获得好评的习作也很有成就感。

二、比较例文,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习作方法

三年级上册习作二要求有两点:1.画一张自画像。2.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写一个片段,要写出自己的特点。

此次习作的难点在于抓住自己的特点来写。

三年级学生对于“抓住特点”理解上有些困难:什么叫“特点”?为什么要抓住特点?怎样抓住特点?

针对以上问题,课前我设计了两个习作片段:

我的自画像(一)

我是王老师,中等个子,有一个头,一个身子,两条膀子,两条腿。头上长有两只眼睛,一张嘴,一个鼻子,两只耳朵。

我的自画像(二)

我是三(2)班的王老师,中等个子,剪着齐耳的短发。别看我戴着一副眼镜,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可是难以逃脱我的“法眼”哦!我的嘴巴不大,读起书来,却能把学生紧紧吸引。我特别喜欢看书,工作之余常常看书入了迷,有时连吃饭也会忘记。你们愿意向我学习吗?

习作指导课上,学生看完了习作要求之后,我出示了这两个片段让学生阅读,请学生评判出自己喜欢的习作并说出理由。很多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片段(一)太笼统,不具体,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片段(二)比较具体,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写得好。此时,学生对于什么叫特点,为什么要抓住特点,怎样抓住特点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于是,学生进行片段练习时,效果较好。

通过例文的比较,学生切身感受到如何抓住特点进行人物描写,其效果比空洞地说一百遍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要好得多,正所谓“空说百遍,不如动手实际做一遍。”

三、先说后写,寓写法指导于学生的感悟之中

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有两个要求:1、学生先观察图画,再画(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最后给画面涂色。2、学生先整体描绘图中的景物,再抓住一种动物的特点细致地描写它的活动,要有想象力。

习作的第一个要求很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很有积极性,轻松愉快地就完成了。第二个要求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整体描绘图中的景物时,按顺序描写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一味地跟学生讲要按顺序描写景物,学生一是感觉比较抽象,不明白什么叫“按顺序”,二是不知道如何按顺序进行描写,心理上会产生畏难情绪。为化解这一难点,我先让学生将已完成的图画上的景物说出来,并让多名学生练说。一开始,难免有学生说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条理性不够。我不急躁,循循善诱,逐渐,有学生说得比较有条理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给这个同学加上一个表示优秀的“☆”,其他同学很是羡慕,同时又有些疑惑:为什么这么多同学说,老师只给他加五角星。我此时让同学们想原因,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悟出该生是先说天空的景物,再说山林的景色,最后说小河的景色,说得很有条理,很有顺序,不杂乱,从而感悟到观察图画要有顺序。我顺势指导,按顺序观察可以是从上到下的观察,也可以是从下往上的观察,这样才显得有条理。而这一结论,是在学生品味、感悟的基础上得出的,学生感受很深,也切实感受到这样观察的好处。学生不仅在这篇习作中能按顺序有条理地描绘景物,在后面的习作中也能自觉地这样去练习。这种由学生品味、感悟而得出的方法,比起空洞抽象地说教指导,效果好多了。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批到自己三年级学生写出如此条理清晰、语言优美的习作片段,内心充溢着喜悦之情。虽然他们习作很稚嫩,可作为老师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学生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更感到幸福与欣慰呢?

四、点评、欣赏优秀习作,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之处,要不吝惜赞美、褒扬之词,对其习作大加赞赏。教师可以多用一些眉批,有时哪怕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加一个“好”字,一个“棒”字,都能对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对学生习作方法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个学生,在写景片段练习中,写有这样一句话:“站在山顶向远处看,家乡的金牛河像一条碧绿的绸缎,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我批阅到此处,给句子加上了重重的红圈圈,批注道“真精彩!!!”并把他的习作在班上朗读,读到这句话时,我把我画的红圈圈给同学们看,告诉他们精彩的词句老师就会画上红圈圈,并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这句话能得红圈圈?同学们纷纷发言……此时,毋庸教师多言,学生们已切身感受到习作时可以恰当地运用我们阅读中学到的精美词语和句子。后来同学们的习作中出现了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出现了成语“狼奔豕突”,出现了许多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由于学生们用得恰当,用得准确,使习作内容生动丰富,洋溢着浓厚的文采。



篇5:三年级作文片段训练

(如何写具体——多问几个为什么?)

气温高

【读一读】

今天气温特别高,我换上了夏天的背心、短裤,到游泳池去游泳。

【问一问】

1.气温高,什么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

◆树叶被火辣辣的阳光晒蔫(niān)了,像是失去了所有的精神。()

◆树叶因为寒冷,从树枝上一片片地脱落。()

2.气温高,还有什么会发生什么变化?

◆阳光强烈照射,地面都开始烫手了。()

◆阳光强烈照射,地面都开始结冰了。()3.气温高,哪个人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换上了夏天的背心、短裤

。()

◆我穿上了冬天的棉衣、棉裤

。()

“背心,短裤”什么样?

◎背心是半袖的,特别薄(báo),前胸和后背上还有一些透气的网眼。

◎短裤是妈妈刚刚给我买的,叫做“羽毛球裤”,有松紧带,还有系扣。

4.气温高,还有哪个人会发生什么变化?

◆爸爸把空调罩(zhào)盖在了空调上面。()

◆爸爸只要一回家,一定会打开空调,甚至(shân zhì)开整整一夜。()5.气温高,你最愿意干什么?

◆我特别不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

◆我特别喜欢到游泳池去游泳。

()

“游泳”池在那里?

◎游泳池离家很近,只需要走几分钟

“游泳”到底是用哪种姿势(zī shì)?

◎我根本不会游泳,于是就在浅水池练习“狗刨(páo)儿”,或者就在池水里面泡着。

【练一练】

夏天向我们走来___________ 极了。

树叶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温达到了将近___________ 度。我换上了___________。背心是_______________ 的,特别薄,___________。短裤是___________ 刚刚给我买的,叫做“ ___________ ”,有松紧带,还有系扣。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夜。

篇6:三年级片段习作训练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45-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是由写几句话到写一篇文章的过渡,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笔者从片段习作训练入手,致力于三年级习作教学探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让学生学会写事状物,为将来写长篇习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活动——学写场面

三年级习作课一般安排两节课连续教学,笔者通常在第一节课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设计了“吃橘子”的课堂活动:请三位同学到讲台上品尝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橘子,其他学生注意观察他们吃的过程,以及周围同学的表现。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动笔写下观察与思考所得,接着从学生完成的作文初稿中选出比较有特色的习作供学生鉴赏。通过评价与比较,学生掌握了描写吃橘子活动场面的要点:不仅要描写品尝橘子的同学的动作,还可以写其他同学的语言和神态,要注意把握描写的顺序。另外,还可以揣摩吃橘子的同学和其他同学的心理等。如一个学生的习作片段如下:“你看,同学们的吃法各不相同。只见李晶的吃相很斯文,他剥开橘子的外皮,轻轻地张开小嘴,又慢慢地把一片橘子放到嘴里咀嚼起来,细细地品味着橘子的香甜。而周侗的嘴巴几乎塞进了半个橘子,他大口大口地嚼着,一不小心,汁水流了出来,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二、独白——学写心理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描写,以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写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写作者的心理独白。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动脑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内心所想作为写作的素材,实现从独白描写逐步向心理描写的过渡。如笔者以“书包里的秘密”为话题,引导学生把书包中的一张卡片、一本漫画书、一个发卡、一个画在书本上的简单符号作为描写对象,以第一人称进行片段习作训练。

教师还可以用学生喜欢的童话体裁作为习作载体,以“我是一本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书”“图书漂流记”等为题,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一段独白。由于不受语言表达的限制,学生的片段习作训练变得妙趣横生。

三、对话——学写语言

对话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语文现象,也是学生在习作中进行语言描写的丰富素材。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对话片段习作指导,避免学生在习作中写出来的对话变成“流水账”式的语言记录。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选取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如“小伙伴们之间的交谈”等,起初可以将语言描写的重点放在对话上,只写对话,不写提示语以及说话者的神态等描述性的文字。例如通过以“试卷发下来之后的悄悄话”“饭桌上的交流”等为话题的片段习作训练,让学生逐渐明白生活中的哪些对话值得写,能让读的人产生画面感。如某学生的对话片段习作如下。

“来,来,来呀!”

“哎,什么事啊?”

“我告诉你啊,昨天晚上我弄到了一本阿狸的漫画书。”

“哇塞,真有你的。能不能借给我?”

“呃……”

“就算我求求你了!”

“你要知道,为了不让老妈发现,我都没敢看完呢。”

“那我用一本你喜欢的书跟你交换,怎么样?”

“嗯,好吧。不过,你得放学前还我!”

在对话描写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给人物对话加上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为完整的对话描写训练打下基础。

四、魔术——学写动作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将人物动作写得生动具体呢?笔者尝试让学生观看魔术表演,通过观察魔术师的动作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新颖的习作形式让学生的习作涌现了生动、形象的语句。如一位学生写道:“只见魔术师刘谦的手背在身后,就这么一闪,手上多了一只红色布袋子,他三捏两捏,把布袋子团成一个小团。他又把小团一点点抖开,天哪!竟然出现了一只扑棱飞翔的鸽子!真是太神奇了!”由于学生的注意力时间较短暂,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写出人物的动作,笔者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后再次播放节目视频,让学生对照习作初稿进行修改,力求把人物的动作写得更加完整流畅。这样,学生的习作就有了动感和画面感。

三年级片段习作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作文课,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口语交际训练中渗透片段习作训练。另外,不管教师精心设计了什么样的习作主题,都应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或活动,以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有效的片段习作训练中提高写作能力。

上一篇:《唐老鸭减肥》大班音乐教案下一篇: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