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现状

2024-07-21

通识教育现状(共6篇)

篇1:通识教育现状

正确认识通识教育 努力学好通识课 吕兰珍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全校师生又一次聚在一起,进行共同探讨和交流。在第二个专题的德育班会中,我们提到了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今天我们把这个话题再谈的深入一些,我们怎么做才能保证毕业后能够顺利找到一个好工作,从而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和打拼天下呢?

国家统分?已经成为历史。有个好爸妈?这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不解决多数人的问题。想来想去,靠天靠地不行,只能靠自己!可是,我们又应该如何被用人单位选中呢?我曾就此问题问过一些同学,绝大部分被问到的人都不假思考的说:当然是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取得一技之长了!在我们几乎所有人的潜意识里,专业(一技之长)=就业竞争力(生存能力)。

无可否认,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于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但仅仅具备专业知识就能在社会上很好的立足吗?这种想法到底是否科学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可以告诉大家,我2003年本科毕业,读的是一所提前录取的学校,专业是法律,我本科毕业的同班40余名同学,除了12名读研外,其他同学有去国土资源的,有去国家和北京市纪委的,有去财政局的,还有去街道办事处的,甚至是去当“村官”的,真正进入法院、检察院的还不到10个人。以我的亲身经历,法律专业的对口率2003年也就30%左右。

再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丹海校长学习的是物理专业,现在从事的却是学术管理;子刈校长专业是无线电工程,现在做得却是教学管理;再来看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四位院长,夏萌院长是经济学专业 ;覃秀强院长是机电控制工程专业;谢谢院长是英语专业;苗福院长则是生物化学专业,他们的专业同样都与管理不搭边,但学院管理都做得非常棒。我校中层以上干部13名(正副校长六名,部门领导三名,院长四名),学教育管理的,只有一名,还不到8%。(四个院长)

事实证明,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和他所学专业的关联度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呈下降趋势,超过半数的人,他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并无直接关联,就拿我们党办来说,三位老师,一位是学电子商务的,一位是学计算机,还有一个是法律,都和党建专业没有直接关系。在今天的交流开始之时,我们提到过:专业知识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很重要,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又不难得出结论:一个人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科技飞速进步和社会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要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就必须全面发展,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由此,我们引出今天交流的主题,即“正确认识通识教育,努力学好通识课”。

一、什么是通识课

我们先对“通识课”的概念进行一个清晰的界定。我们今天所讲的“通识课”,指我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的共同课程。包括德育教育、人文类课程、信息类课程、外语类课程、写作知识、硬笔书法、文体课程等。

二、为什么要学好通识课

1、首先分析一下大学教育的目的

传统观念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格,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提高个人修养,这是大学教育为少数人“专享”时代的产物。我国现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5%,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数量有了几十倍、上百倍的增长,而且毕业生的去向绝大多数是流向了非国有机构。经济的搞活催生了庞大的市场经济实体,而且它们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如何满足众多经济实体日益多样化的用人需求是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为社会培养适用性人才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我校的办学目的是满足社会的多样化用人需求,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其根据是:

1)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定位,体现了教育对社会负责。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普及,但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增长得更加迅猛,能否充分满足这种需求,关乎到民族的振兴,于是,社会喊出了教育兴国的口号。但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巨大需求不但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质量上。而评价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什么呢?这个标准只能是大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程度。打个比方,学校好比是工厂,毕业生就是学校的产品。一个工厂只有生产出更多适销 2 对路的好产品,才能更好的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一所大学只有培养出了合格的适用性人才才能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欢迎,也才能真正地做到对社会负责。

2)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定位,体现了教育对学生的负责。我们在交流开始的时候,已经提到,绝大多数同学上大学的目的都是毕业以后找一份好工作。这种想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直接提到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肩负的责任,是不是失之狭隘。我倒不这么认为。

所谓好工作的积极含义或者说普遍含义,无非是两条,一是待遇优厚,二是能让就业者有所作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就待遇而言,谁不想提高生活质量呢?况且中国的传统观念向来重视对家庭、亲人的责任。实际上这是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你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住,怎么有能力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照顾亲朋呢?再说有所作为、有所发展,当然必须对社会有所贡献,必须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因此,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保证他们受到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就是对学生一生负责。

3)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定位,体现了对教育的负责。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的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尖锐批评,究其原因,公办学校一家独大,垄断教育领域是根本原因。众所周知,垄断的结果只能是保护落后,损害公众。

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做出了鼓励兴办民办学校的战略决策,制定了《民办教育促进法》。虽然高等教育的管理部门和公办高校的举办人都是教育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有力的竞争机制,但是,毕竟民办教育已经诞生,并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民办教育的兴亡,关乎到中国高等教育能否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关乎到国家的兴衰。民办学校的资金来自社会,只有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人才,民办学校才能被公众所接受,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才能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基于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和对教育本身负责的教育理念,我校确立了“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定位,这一定位完全是根据“为社会培养适用性人才”的大学教育目的得出的。市场经济下,经济主体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他们的用人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加上新旧行业的交错、更替,单纯的专业知识教育很难满足市场和社会多变的需求,所以,加强通识课的学习,增加人文、社科等 知识的积累,增强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将直接为我们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竞争力打下基础。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打工皇后吴士宏的故事吧。她是护理专科毕业,因为工作不能解决温饱,自学英语和打字技术应聘到外企做了一名普通行政,后来凭借自己非凡的业绩先后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和TCL集团常务董事副总裁。吴士宏的成功绝非专业知识的深厚,也绝非命运的垂青,应该说她的成功,除了毅力和付出,过硬的英语交流和打字技术、深厚的人文积累和沟通技巧也无不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激增,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全面提升。1)社会用人需求剧增,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空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竞争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繁荣。也正是由于竞争的需要,企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家都认识到,得人才者得天下。不但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力网罗各类人才,就是众多的中小企业,对吸引人才的重视程度也空前提高。我举一个例子,能典型的说明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在美国,与“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大财阀的名字列在一起的,还有一个“钢铁大王”,我想大家对他的名字并不陌生吧。他就是安德鲁·卡内基。安德鲁·卡内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把我的厂房设备、材料全部烧毁,但只要保住我的全班人马,几年以后,我仍将是一个钢铁大王。”他的这句话,除了豪情和超凡的自信,无不充分说明了这位企业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2)重视全面素质的提升,代表了现代企业的用人方向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一些著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上海汽车工业集团,选拔学生的标准有四点:一是学习成绩优秀;二是社会实践丰富;三是最好是学生党员或是学生干部;四是有良好的外语功底,不少岗位要求学生必须精通二门外语;

上海建工集团:首先要有吃苦精神;其次是专业对口、素质好;再次是组织能力强、实践丰富;

联想集团:坚持两大标准“选才”,一是对公司核心价值的认同;二是“人岗匹配”,即能否适应岗位的需求; 诺华制药:七大核心能力——创新、团队协作、领导艺术、顾客为本、变革发展、沟通技巧、注重实效。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英语、计算机、活动能力突出;

IBM:第一个是pride(自豪感),第二个是innovation(创新),第三个是 flexibility(灵活性),第四个是高绩效文化(贡献及工作热情);

西门子:“诚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用人标准。

多维集团公司总经理王靖飞说:我们更看重大学生的有两点,一个是他们的自信,敢于承受责任和压力;第二是学习能力。短时间内能够适应企业,能够把学到的东西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马上能够适应企业和工作。

从以上一些企业和企业家对大学生的要求来看,虽然由于各自企业的背景会有一些不同的侧重点,但我们还是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概括来看应该有以下方面:

①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希望大学生要讲诚信,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对同事要尊重和关心,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要有起码的社会公德。

②要有肯吃苦的精神

有些大学生到企业后被安排在车间一线工作,就非常不满意,原因是太累,人家40、50岁的人都在干的活他们天天喊干不动,这样的学生企业绝对不欢迎,不管你有多大的能耐多高的文凭。

③要善于沟通与合作

企业的工作几乎没有单凭一个人就可以干成的,需要多部门多工种的合作,如果一个人不善于沟通和合作,轻则影响你个人工作的完成,严重者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④要有必须的一技之长

一定的技能是不可缺少的,有些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其基本技能都没有,与其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基本不能做,这样的学生企业肯定不欢迎。企业希望一个人有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且有不断扩展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潜力。

⑤要有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企业的发展要靠员工,尤其是那些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精神的员工,就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企业会不惜代价争取这样的员工,留住他们重用他们。

从上面介绍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出,企业人才需求的空间与日增长,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是全面提升的,绝不是仅有专业知识就可以被满足的。而且有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走出校门之时,就有的专业知识已经过时,企业中各种优秀..............60%....................专才的~95%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则是在参加工作以后的实践中逐步积累的。...90%..................................从这个角度上讲,企业普遍需要的不是简单的“专业基础扎实,能有一技之长”,而是能快速适应和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发展要求,能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学习和提高,从而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可塑性”人才。

对于大学教育来讲,“可塑性”人才的培养绝非单一的专业知识教育可以完成,它必须通过通识课教育形成人文、社科等多种文化知识的合理结构,进而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可能成为德才兼备,有理想、有文化、有技能,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有用人才。

3、从当前的时代特点来看,信息化、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当前时代特点。1)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成为历史不可逆转的脚步。未来世界是一个逐步走向“大同”的过程。我们必须看到,矛盾和冲突只是局部和暂时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联合国、世贸组织、欧盟等全球性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大学生作为历史责任的承接者,必须清楚的看到世界融合的大趋势,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成为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明星。

2)信息化趋势深刻地改变着世界

信息技术的大规模采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节省了成本。计算机的使用,使我们处理数据的能力有了迅猛提高,并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办公自动化,不但为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更催生了第三方物流等新兴产业。数控车床的采用,比人工操控车床的效率高出数十倍,由此导致了重型工业制造业的重新整合。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但创造了百度、网络邮箱、网络游戏、网上商城等 新的经济形式,使信息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而且极大的增强了公众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话语权,为社会政治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可以说,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作为,可以说,学好网络和计算机知识,你的就业竞争力就会倍增。

3)美国的日渐衰落和中国的逐渐崛起

当前的美国,仍然是颇具实力的头号超级大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它表上不可一世的现象,不能掩盖其加速衰落的趋势。美国长期奉行以消费拉动经济的政策,却因消费过头导致次贷危机,本身受到重创,还拖累了世界经济;美国耗资上万亿美元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不但没有建立起他们期望的政治经济秩序,反而加剧了国际国内矛盾;美国过分依赖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掠夺别国财富的结果,使自身负债累累,负债总额已突破13万亿美元,美元大幅贬值。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奉行的优先发展经济建设及与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国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之一,承担着引领全球发展的重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大规模推动我国的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甚至可以说,中国在未来能否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更上一层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大学能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在信息化、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下,现代的大学生承接着祖国发展的未来,是“教育兴国”的最终实现者,我们必须在大学期间充分掌握外国语言沟通的技巧,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并积累丰富的人文、社科等知识积累,才能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在社会上立足做好准备。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我校通识课的设置正式基于这些考虑而进行设置的。

三、学好我校通识课的意义

1)加强我校通识课的学习,能极大的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首先,人文类课程的学习,使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成果殊途同归、各民族各地区在发展中逐步融合的趋势,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能与各国人民和谐相处,为更好地承担我国的历史责任和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我国的改革开放,不但极大的推动了国内经济发展,而且极大的推动了对外投资,如能源业、原材料业、金融业、贸易业、7 文化业、旅游业、建筑业、餐饮业等等众多产业纷纷在国外发展,急需大批能快速融入当地社会的优秀人才,我校的人文类课程,就是为了培养优秀的国际合作人才。

有个别同学抱怨,四史的学习毫无价值,甚至是浪费时间。但在这里我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四史,不仅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和视野,同时也有很大的实用性。我知道一个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大学毕业生,他的英语非常地道,在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没有任何障碍,但他在教外国人学汉语的过程中,却发现自己的历史知识极度贫乏,以至于经常无法回答外国人这个方面的提问。所以,她最终在决心恶补中外历史知识,并准备考取历史专业的研究生。这个事情说明什么呢?请大家记住:没有无用的知识,只有不懂得运用知识的人!

接下来,我们来看英语学习。很多人都认为学好英语用处不大,目前的很多工作对英语能力都没有特殊要求,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今后还会如此。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2010年中国最后一批受政策保护的产业转型完毕,我国完成了自己的承诺,外国资本、人才开始大量进入我国各个行业,国内企业从业人员英语素质亟待提高,社会对英语需求骤然提升。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的快速提高,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活动会呈现出爆炸性增长,没有一定程度的外语能力,会极大的限制你的发展,甚至会对你的心里产生重压。

我们在这里预言,将来社会,如果你不懂得外语交流,就像今天的社会,你不懂得使用计算机打字,不懂得QQ聊天一样,将成为未来的新型文盲。这里所说的“未来”大家不要觉得很遥远,要知道,计算机在中国开始普及到现在60%以上的中国人口在使用QQ工具的同时练会了打字技术也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

将来社会,我们必须学会外语交流,这一点我们所有的大学生必须要正视,但大家不用因此产生畏难情绪,因为,我们并不必要求每一个同学在学校期间就精通外语,能够考过专

六、专八,可以独立具备翻译水平。事实上,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只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在进入社会后,就能在使用中不断提高。有些同学在以往的外语学习中下了很大功夫,背过不少单词,但外语沟通能力提高的不快,学过的单词也用不上,以至于慢慢的丢掉了,由此产生了对外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方法对头,外语学习没那么难,关键是把背单词变成背 句子,你不妨下点儿功夫试一试。我校为此在2008年正式将英语列入全校通识课程体系,通过四个学期的英语听说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适应我国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需求,适应在我国境内的外资、合资企业对人才语言能力的要求,适应我国日益扩大的对外投资的需求。

我校的信息知识课程包括办公自动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基础等等。计算机系列基础课程的开设,一方面迎合了“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它也切实使我们掌握了几乎进入任何行业都必需的一种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使我们熟练应用各种办公软件,提高工作效率;《数据库》的学习,为我们处理大批量的数据,保存和检索各种有效信息提供了高效能工具;网络基础为我们有效的使用局域网络和internet拓展了空间;多媒体则是我们从事多种工作都离不开的一个好助手„„而所有这些课程,都属于操作型和应用型的,只要你用心多练,完全就可以熟练掌握,一方面多一种技能的掌握,无形中为我们拓宽了就业渠道。

说到这,我想起了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她顺利考入了东北大学当时比较热门的材料专业,但毕业时却发现很不好找工作,最后恰恰是她在大学期间学的比较扎实的一门编程课使她最终进入了著名的东软集团。现在当然她已不负责编程,而是进入了管理岗位。但这个事例无不说明: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只要你有厚重的积累,总有一个最好的机会适合你。

我校开设的写作基础、硬笔书法等通识课程,不但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还能生动的展示学生的优秀素质。我们不否认一手漂亮的好字能第一时间博得他人的好感吧。都说“字如其人”,如果写得一手好字,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肯定可以相应提升;而潇洒流畅的文笔,是你在很多岗位上都能如鱼得水,甚至脱颖而出的一个制胜法宝。,任何岗位都需要与多方面沟通,如汇报工作、提出建议、与客户沟通、研究市场、策划新业务、总结经验等等,如果您能在某一个场合恰当的崭露头角,你的才华必定为领导所赏识,从而赢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2)通识知识构成人才素质的主体

大量的统计结果表明,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进入社会后的工作专业对口的概率很低,这是因为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很难透彻的认识自己,很难充分的认识社会。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对艺术设计感兴趣,也了解到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很大,于是选择了学习艺术设计专业,进入工作岗位后才发现,自己的艺术设计能力远逊于其他人,倒是自己的经营才能很有潜力,该行从事艺术品经营活动,很快就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我国的大文豪鲁迅年轻时立志学医,治病救人,造福社会。可随着对社会认识的加深,他发现人民痛苦的主因不是疾病,而是社会制度的落后,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成为中国新文化的旗手。

还有无数事例说明,学习和就业之间的专业不对口大量存在,这种现象并不妨碍一个人成才,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不考虑一个人的先天潜力,这是因为他们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具有大量的通识知识。这种通识知识是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能用的上的,是能陪伴你终生的知识。

四年前,我完成了7年法律专业的学习顺利毕业,我曾对自己从事法律专业的职位充满了自信。然而各种机缘巧合,我来到了信息大学,当了一名老师,现在在党务办公室,跟法律一点不搭边,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工作的热爱。而且我还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7年法律专业的学习,使我养成了严谨的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这一点,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我都将终生受益。

3)掌握必备的通识知识会为专业上的充分发展提供保障

让我们分析一下人们获取知识的规律。小学阶段获取的知识是人类知识的最基础部分,中学阶段则是小学学到的基础知识的提高和扩展。这些知识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因此,绝大多数教育学家都反对在中学阶段实行文理分科,认为偏重一部分知识形成的知识构成缺陷将严重制约一个人的充分发展,甚至会造成心理问题。

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开始学习应用知识,这些应用知识也分为通用部分和专用部分。就高等教育的世界潮流而言,本科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加上适当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在研究生阶段,教育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这样的安排,依据的是对高等教育的长期研究结果。

举个例子,比如在教育非常发达的美国,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法律、医学等专业的学习在本科阶段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为这些专业的学习前提就是要 求你必须达到本科毕业,换言之,美国的大学本科更多的是在学习通识教育课程,而非专业教育。其原因就在于很多专业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大量的通识知识作为铺垫。比如你选择学医,就必须广泛的涉猎生物学、运动学、营养学甚至是化学等等知识。

现在,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下,一方面,人在进入工作岗位时有大量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存在,另一方面,大学本科学习的内容是以通识教育为主,那是不是说多数人都没有对口的或充分的专业知识呢?当然不是,不但不是没有专业知识,很多人的专业知识还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们的专业知识是怎么得到的呢?答案很简单,在工作岗位上学习获得的。研究证明,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只有5%-10%是可以为直接企业所用的,所以我们在步入社会以后,还要不停的学习和充电,积累丰富的实践知识。实践中,越是通识知识学得扎实的人,进入工作岗位后,其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的能力也就越强,速度也越快。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一点的是:当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面前的机会之多是你无法想象的。然而能不能把握机会,更好的发展自己,则要靠自身的“厚积累”,即广泛的适应性。这种积累,来源于三个方面:

1、通过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强化我们自身的可塑性,即到新的环境,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本领,从而迅速适用新的工作岗位的能力。

2、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从某种角度来说,本科阶段的专业教育也是另一种类型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不在于我们学习了多少专业知识,而是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和面对现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企业专业素质的要求的实质。

3、实践告诉我们,在职场上的长期竞争,除了一定专业知识外,更多的还是要靠通识课积累的文化底蕴,这一点,我们切不可短视。通过学校通识课的学习,使我们掌握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掌握的知识,从而“外塑形象,内修素质”,学会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计算机操作本领,学会外国语言沟通的基本技巧,打好写作基础,积淀人文素养等等,从而把自己打造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适用人才。

同学们,我校通识课的设置,既是对时代潮流和社会用人需求的牢牢把握,也体现了学校希望大家增强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的良苦用心,希望大家充分的重视通识课程,不断激励自己,为成为新世纪可塑性的社会适用人才而努力!

篇2:通识教育现状

任然

《文汇报》2012年6月2日 7 版

1698年,维柯(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通过竞选方式赢得了那不勒斯大学的修辞学教授职位,这一职位的正式职责就是在每年的10月18日发表一篇新学年开学典礼演说。维柯在职期间共发表了9篇演讲。上海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了这9篇演讲的汇编本《大学开学典礼演讲集——维柯论人文教育》。在这9篇演讲中,维柯以热烈的激情,雄浑的气势,清晰的逻辑,华丽的词句,西塞罗的风格,阐述了人类教育的起点、原则、形式、内容、本质、目标等。维柯在早期演讲时关注的是人类的个体教育问题,在《新科学》时期关注的是人类的民族教育问题。在早期演讲中,维柯提出了教育的四个原则:人性原则、公民原则、整体智慧原则、人类个体的发育次序原则,把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归结为智慧教育和德性教育。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范例教育,范例教育是人类教育的最初形式和基本形式,是理性教育的补救方式,创造力教育是理性教育和范例教育的根基。

1732年10月18日,维柯发表了最后一篇演讲《论英雄心灵》。在这篇短短的演讲中,维柯思考了教育根据什么而可能?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教育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教什么,怎么教?维柯给了教育新的尊严:英雄心灵。

“英雄心灵”以人类幸福为目的在维柯生活的时代,意大利一直是异族统治,在异族的统治面前,他大胆地谈论时代英雄,谈论英雄心灵。不仅如此,维柯视英雄心灵为人类教育的基础和目标,是人类教育的精神和榜样,也是拯救人类免于野蛮堕落的药石良方。维柯深知,人的天性趋向堕落,然而人之为人,恰恰在于人性有其神圣的一面,人的心灵有其神圣起源。维护和发扬人的神圣天性,将人的堕落一面转化为德性,就是真正普遍的人类英雄主义。公民教育的根本含义在于,既然人人都是公民,都是自由的个体,为防止普遍的堕落和争斗,免于最终的专制或覆灭,只有一条路可走,即通过英雄主义的公民教育,使得人人都可以、都应该成为英雄。只有如此,才能化腐朽为德性,化利益为福祉,化私人为公民,成就人类之不朽事业。这一点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人的自然本性。英雄教育的根据或基础,就是我们本身拥有的成就英雄事业的自然本性。哲人们将英雄定义为“近乎崇高者”,基督教以至大至善的上帝为英雄,这就是英雄心灵之所出,也是人类教育的最终根据。维柯指出:“心灵的本性就是欢喜那神圣的、无限的和永恒的事物,故而不能不去思慕那崇高者,不能不去尝试那伟大者,不能不去造就非凡业绩。”英雄心灵总是充满爱怜,热爱整个人类,以“极大地促进和增长人类的福利”为目的。

通识教育就是智慧教育

维柯认为,大学即各种学问研究之统一体,也就是人类知识整体和学问总体,它包括每一代、每一个开化民族在任一门科学中的学问,“无论是百科全书式的或是专业性的学问”,以及全心全意钻研和讲授这些知识的各类教师。以此培养学生的高贵精神,“在无比博学的前辈的指导下,谦逊地、恭顺地、愉快地纠正自己、教育自己、改进自己。”这就是维柯所理解的大学精神。大学之大,大在学问研究之大,大在教授研究之大,大在学习精神之大。为国成栋梁,为民谋福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维柯的大学教育观首先提倡通识教育,即教育贵在知识全面、培养德性、获取智慧、净化灵魂。只有专业没有通识的教育是残弱的教育。残弱的文化教育往往把全部重量都压在某种唯一的、有限的和特定的学科或教条身上。维柯强调,各种知识和各种德行本来就有相同的本性,为此他引述苏格拉底的“知识就是德性”的观点。任何个别认识都不可能是真理,正如任何个别德性也不是完备的德性,知识与知识之间要达成和谐,其结果是德性与德性也要达成和谐。能做到化知识为德性,能做到知识之统一与德性之和谐,大学就可以称为智慧,即各门科学与艺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智慧。维柯将大学教育与公共教育联系起来,公共教育的目的也是智慧。柏拉图把智慧定义为净化、治疗和完善人的内心之母。内在之人无非心灵与精神,教育无非照看心灵与精神,大学教育为的是精神之善。照看好心灵以明理求真,照顾好精神以去邪养德;前者可致知识和谐以达真理,后者可致德性和谐以保健康,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则为智慧,能达至智慧,则灵魂得以净化提升,方能成就通识教育之真谛。

明了通识教育之大义,即可力戒数种弊病。比如,通识教育不能与专门教育混同起来,不能把通识教育变成知识教育。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精神之康健,身心之统一,因此通识教育就是智慧教育,它不仅包括追求知识真理的理性智慧,还包括为人处世的做人智慧,为国为民的公民智慧。以精神健康为最终宗旨,其他目的如财富、荣誉、权力等就显得微不足道。培养真正的学识,维护精神之健康,就成为第一要务。

培养大多数人的英雄主义心灵

在大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上,维柯反对跛足的教育手段,提倡一种统一的、最好的教学方法。判定教育方法优劣的标准有三个:新创造、新真知、新追求。他的建议是,用教师和前贤的各种学问来治疗、健全和完善心灵与精神的一切能力;教育的次序是先人文科学,后自然科学;方法是研读经典,统一把握;最终目的是融贯一致、和谐统一、比例优美的智慧整体。

篇3:通识教育现状

1 通识教育呼唤高等教育改革

“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一种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公民。”[2]许多学者还认为大学专业教育仅仅是一种提供技能和本领的做事教育。易把学生限制于狭窄的知识领域,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能很好补充其不足。

基于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国际或国内;综合性或应用型本科大学都积极推行通识教育。一般从两方面入手:宏观方面, 立足于学制、课程设置改革。采用弹性学制群, 突破各学科、专业之间的藩篱, 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综合化知识;突破课程以课堂、教师、学科为中心的框架, 追求学生主体参与和自主发展。微观方面, 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着眼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重视和践行学生的精神心理建设、人格的塑造。宏观方面在我国高校已广泛开展。但微观方面还鲜有所见, 大有用武之地。信息素养课堂教育的功能开发,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2 信息素养课堂教育中的心理建设功能开发

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 借助信息检索课的平台, 利用信息素养教育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自我调适。助人自助, 是本文的宗旨。

2.1 必要性

其一, 这是一个带有本土特色的、较新的课题。有学者在2008年以“信息素养”、“心理”在CNKI和重庆维普中进行题名检索, 获得了3条结果, 无一与此题直接相符。相关文献仅1篇。[3]2010年以后, 相关文献也不多。可见此课题的开发意义。其二, 该学者的调查研究还表明:大学生的自我调节渠道, 首选信任的社会关系, 如找朋友、师长谈心。这部分人约占37.1%。其次也很重视独自解决, 如查找资料, 彻底弄明白。或玩游戏、运动、深呼吸。这部分人约占60.9%。表明多数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的自我调适倾向。但要把这种倾向转化为信息检索动机的比例却很低。该学者又作了大学生的信息检索动机调查。发现他们的信息检索意识主要针对学习任务, 比例高达81.5%。为有风险而需要行动去检索的只有2, 2%, 比如用药、消费、旅游等。[4]这说明大学生依靠信息检索来降低心理困惑的比例很小。由此可见, 引导大学生利用信息检索来解除心理困惑, 增进心理健康之必要。

2.2 可行性

将信息素养课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自我调节相结合的可行性大, 适合性强。第一, 从信息素养的构成看, 包含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它渗透在人们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 当然也包括心理调适方面, 是现代人必备的素养与能力。第二, 再从信息素养的教育角度看, 它的进行通常都是从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始, 通过寻求、分析、比较、评价、整合, 最后找出解答方案或应对措施。心理自我调适, 无论是通过信息检索的途径, 还是其他途径, 大致也是这个步骤。所以, 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和心理自我调适的过程, 完全可以结合进行。第三, 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助人自助。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检索进行自我解惑、自我心理调节是助人自助最集中地表现。反求诸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是利用信息检索课来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特色。

3 心理调适的机理及其在信息检索课中的开发流程

信息素养教育如何有效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 必须依据自我调适的机理。

3.1 心理自我调适的机理

心理咨询学的原理告诉我们, 人们采用什么样的自我调适方式, 其调适的原理和功能, 往往又和他们心理困惑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如属于神经症的强迫症行为。适宜采用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冲突模式”。但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属于神经症的极个别。大多属于成长发展中的困惑。如人生价值的迷惘、职业选择的困惑、学习和人际关系的不顺心、爱情的不得志、自我的满意度低, 例如他们在心理咨询中提出:“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理想的阳光和朦胧的现实似乎不可调和而又无能为力时, 惆怅迷惘, 奈何为之。”但是与之相反的, 确立了“永恒追求”为人生价值观的青年却说:“有人认为, 只有结果才是追求, 才是满足。结果总会有成功和失败, 也就有欢乐和痛苦。而追求的过程永远是期待的、振奋的、欢乐的。”可见,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是由于缺乏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作指导的, 正确的认知评价而引起的;是缺乏社会经验所导致的;是成长过程中呼唤帮助的必然现象。

为此, 我认为新皮亚杰认知学派提出的心理咨询模式:“构造———发展”模式[5]最适合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即通过改变旧的, 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来求得心理平衡, 达到健康的发展。其公式如下:

此模式的机理是: (1) 如果人们在认知平衡的时候, 就体验到轻松愉快, 即心理健康。一旦遇到挫折而引起的非理性认知的时候, 便可能紧张、困惑, 甚至适应困难 (不想学习、工作) 。此模式强调心理问题的根源虽在客观, 但直接诱因在主观, 是非理性认识的渗入, 是认知失调的祸害。如果能正确认识与应对, 心理和行为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2) 解惑的真谛是引入新的正确认知评价, 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 分化/整合, 使之达到新的平衡。 (3) 重新整合认知结构是个艰难, 甚至痛苦的过程。需要动员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所有成分参加:观点、信仰、能力 (一般能力和信息能力) 、意志力等。这当中的个别差异极大。有的坚强, 有的懦弱。无论坚强的或懦弱的都需要引导、帮助。

借鉴这一模式的机理, 在信息检索课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自我调适, 应紧扣大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构建。

3.2 心理自我调适的开发

在检索课中引导学生自我调适的过程, 实践性很强。活动中除了借鉴针对性较强的认知学派关于“认知———发展”的模式外, 人本主义的“自我中心”咨询模式,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冲突”模式等也可适当引进。

3.2.1 明确心理困惑之所在

用笔或电脑写出自己的困惑, 也就是把自己的怀疑、不满、痛楚等尽情倾诉、发泄。人本主义的“自我中心”的心理咨询模式认为, 尽情地倾诉和暴露, 可以体验到现有认识、自我观念及情感的不协调。从而明确困惑之所在, 以及非理性的性质, 并将它作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也就是自我激发信息检索的动机。“心理冲突”的咨询模式则认为, 在倾诉中自由联想、自由展露, 可以起到宣泄不良情绪, 缓解心理冲突的作用。

对于那些认为自己没有心理困惑的学生, 可给予其他求询者的个案 (隐去姓名) 。让他们从个案中明确别人的困惑所在, 及其非理性的性质, 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3.2.2 广泛寻求信息源

大学生要自我解决以上的心理困惑, 必须广泛寻求信息帮助。这就要通过运用各类信息源来获取相关信息, 并理解、综合所获得的信息, 再说服自己接受其中的某些观点和方案, 按照接受的方案采取行动。

目前可利用的信息源有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CNKI与超星等数据库资源、相关的心理咨询网、论坛和博客以及图书馆馆藏资源等。从中可检索出相关的文章、图书、讲座与视频资料。在信息检索课的学生作业或在抽样调查中, 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只用到平时熟悉的百度, 因而, 获取的相关信息有限。即使有部分学生使用了数据库等检索工具, 但是, 由于他们对工具的检索策略、技巧的运用不够熟练, 例如:在取词方面, 学生仅用“心理困惑”进行检索, 其实还有许多近义词、相关词如“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调适”或“自我调适”等不同的检索词可用。此外, 学生使用的检索途径较单一, 如:用全文字段检索的同时, 还可使用题名、关键词的字段检索。由于使用不同的检索词与检索字段, 检索的结果是不完全相同的, 并根据检索结果随时调整检索式与检索策略, 才能完整的获取相关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方案、心理调适的途径, 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信息。以上的因素会影响到学生搜集信息的完整性。重新确定检索策略也是信息能力强的表现。

实践证明:随着信息素养的提高, 学生心理调适意识得以增加, 自我解决心理困惑的能力得到提升, 更愿意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或找朋友师长聊天、向咨询机构救助、运动宣泄等途径解决。[6]

在信息检索过程中, 获取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需要进行信息整理, 分析。既要分析、评价信息源的权威性、科学性、前沿性, 又要判断其针对性、适合性、简洁性、快捷性。信息素养在这里大显身手。因此, 必须对搜集的众多信息作进一步地鉴别、归类、总结。同时, 还要学会使用信息管理软件、RSS进行新信息追踪, 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获取一两篇文献。

除了查阅资料外, 还可到图书馆来找名人传记、小说戏剧、诗歌艺术等书籍阅读, 慰藉你的心灵、解除你的抑郁、帮你走出苦闷。通过阅读疗法进行自助心理治疗。由此可见, 利用各类信息源来获取相关信息, 是开展自我心理调适的基础。

3.2.3 重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平衡

将寻求到的信息 (知识、经验或方案) 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反复对接、碰撞、磨合。使原有认知结构中积极的人生价值观、知识经验、良好情绪体验参与进来。其目的是:第一, 找到新旧对接的磨合点或生长点, 新旧对接, 使之产生领会、理解。有学者说过, 理解就是用旧经验认识新事物。通过理解、批判, 扬弃非理性认识, 构建新的正确的认识和态度。第二, 为了有效地建立新的认知评价系统, 应保留原有结构中的优良成分, 不要认为原有的、过去的什么都不好。因为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 每一个层面的上升都会旋转、对接, 返回原来的点或面。也就是每一个上升面都有原有成分的痕迹。

重建认知结构和寻求信息源相比, 更能体现及塑造大学生的的, 包括信息素养在内的综合素养。

3.2.4 说服自己接受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案

有的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中, 包含怀疑一切的不良情绪。这是建立新的认知平衡的障碍。为此, 要引导学生接受人本主义的观点, 相信自我的潜力、人类的潜力。对客观事物的把握, 总是从不可控到可控, 再从新的不可控到可控。一个人在自我调适中, 要有乐观自信的情绪, 不要把收集的有用信息当作“别人”, 而是自己帮助自己。是“理想自我”在帮助“现实自我”, 在轻松愉快中事半功倍。

4 结束语

美国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教育属于通识教育, 而通识教育在国内尚属新的课题, 至于开发信息素养教育新功能, 更是较新的课题。本文企盼在信息素养课堂教育中,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是新的尝试, 还有许多问题尚待探索。S

参考文献

[1]刘振天, 杨雅文.论通识与通识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22 (4) :17-18.

[2]蒋圣娟, 王松华, 等.通识教育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3, 27 (5) :84.

[3]梁灿兴.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心理调适的关系初探:一个来源于实践的“本土特色问题”[J].图书馆界, 2010 (1) :20.

[4]梁灿兴.“大学生信息素养与心理调适的的关系”4000例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J].图书与情报, 2010 (1) :81-82.

[5]岳晓东.心理咨询中的心理冲突模式与构建——发展模式[J].心理科学杂志, 1992 (2) :58-59.

篇4:通识教育现状

摘要:通识教育质量关系到本科教育和大学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改革和加强通识教育是改善本科教育、提升本科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通识教育普遍存在班级人数过多、教学考核和监督机制尚待完善等问题。要通过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通识教育品质。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课程;教育品质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实施通识教育课程的高校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武汉大学就开创了高校课程选修制的先河,开始了早期通识教育的探索。90年代以来,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武汉大学本科教育始终坚持通识教育理念,努力推动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实践。白2003年起,武汉大学全面启动通识课程建设工程,在通识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

近年来,武汉大学提出了建设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目标,推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科综合优势,使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有机会领略人类文明的思想精髓,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及思维方法,提供思考问题的多种视角,启迪心智,健全学生人格,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德行、学识宽广、发展后劲足的高素质人才。

1.通识教育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通识教育是武汉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我校不断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确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实施依据。从实施至今,已开设了千余门涵盖领域广泛的通识课程,构建了七大课程模块,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武汉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出现了一批受学生欢迎的通识课程和通识教师,编写了一系列高质量的通识教材,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通识教育精品课程,并积累了大量的成功教学经验。同时,通识教育理念得以普及和逐步巩固,基本上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

2.通识课程体系不断完善

2003年,武汉大学修改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了“通专并重”的思想,并将原来培养方案中的“公共基础课”统一改为“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四年制本科毕业生必须修满不低于15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40%~45%。

2013年,武汉大学再次修订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提出,通识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实施的共通课程,力图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具有正确价值分析与判断能力,和谐健全人格,并有良好的语言运用与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管理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课程结构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任意选修三大板块组成。四年制大学本科生毕业修习学分数最低为14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平均学分数为66,约占总学分的46%。通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等,约26学分,占通识课程总学分的39%。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课程大学四年不问断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历史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涉及与此相关的课程,在覆盖其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与专业课程统筹考虑。

通识选修课程要求至少30学分,占通识课程总学分的54%。2014年以后通识选修课程要求改为至少选修20学分,占通识课程总学分的36%。通识教育选修课将原有的通识教育指导选修课程重新划分为数学与推理、人文与社会类、交流与写作类、自然与工程类、中国与全球类、艺术与欣赏类、研究与领导类七大领域。并重新规定了通选课的学分要求:数学与推理类4学分、自然与工程类4学分、交流与写作类2学分、人文与社会类4学分、研究与领导类2学分、中国与全球类2分、艺术与欣赏类2学分,总共不低于20学分。七类通识选修课程共计991门。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纳入到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制定了新的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表,包含1000多门通识选修课程。任意选修课的具体学分数以达到各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要求为准。新的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扩大了通识选修课程比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新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进一步突破了学科专业的限制,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建立了更为宽厚的知识基础。

3.通识课程管理逐步规范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统筹和管理主要由学校层面负责,院系参与管理。学校每年召开通识教育研讨会,统筹规划,制定政策,规划和设计通识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院系只按要求负责通识课程的申报、开设。通识教育的监管和考核则由学校督导团管理。

通识课程的申报依据2004年颁布的《武汉大学通识教育指导选修课程实施意见》进行,由教务部门采取招标的办法,层级审批、择优聘讲。先由教师自行申报,学院初审后汇总到学校评审。通识课程可以由教师一人开课,也可以由一人牵头、多人合作开设。学校还以“课程立项”的方式积极建设和提升通识课程品质,面向全校已开课或未开课进行招标,并组织专家评审筛选。根据每年的教学需要和检查评估的情况,不断增设和淘汰。被批准立项建设的课程,学校将给予3~5万元的经费支持,予以重点建设,建设周期为三年。截至2012年,我校共计立项建设439门通识教育课程,建成了一大批通识精品课程和公开出版的优秀教材。为做好课程建设,学校每年召开通识教育研讨会,开展通识教育经验总结和交流。

4.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日益壮大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庞大且素质较高。目前,我校拥有三百多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通识教师,且以青年教师居多。超过70%的通识教师都具有博士及以上学历;70%以上通识教师拥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职称。这些教师每学期可以开设三百多门不同门类的通识课程。在通识教师的选拔上,我校通过资格审查、比较淘汰、专家复审、学生评教等多种途径择优聘请,并逐步建设优质通识课程教学团队。例如,我校开设的“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程由8个不同学科的老师合作完成,他们各自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剖析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女性自身的发展问题,深受学生的欢迎。

二、通识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武汉大学在通识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出现了一批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通识教育精品课程,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通识教育理念得以巩固并逐步普及,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同。但是毋庸讳言,当前武汉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通识课程班级人数过多

根据学校统计数据分析,2014年开设的1083门通识选修课程中有571门上课人数在70人以上,有85门上课人数在200人以上,平均每门通识课程所容纳的学生人数为89人,有的班级上课人数甚至高达298人。班级人数过多,首先不利于学校课程安排。课程教学只能在有限的几个教室中进行,小教室难以容下如此规模的学生,若出现变动教室安排难以周转。其次,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通识课程教学的开展,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很难进行教学互动和分组讨论,教学方法上局限于讲授法,期中和期末的考核形式和方法也会因为人数过多而受到限制,只能采取单一的作业或测验。

2.通识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专业课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区别。我校通识课程教学提倡运用课堂模拟、项目参与、社会实践、角色扮演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但调查中发现,有超过20%的通识课程教师认为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与专业课没有太大区别,68.28%学生也认为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大都以教师讲授为主,方法单一;6.03%学生对通识课程教学方法感到不满意。采用专业课教学方式对待通识课程,是调查中发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学形式呆板,班级人数太多导致师生互动困难,也是调查中发现的比较严重的教学问题。

对通识课程教学内容难度的把握是通识课程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评价之一。绝大部分教师(占80.81%)在通识课程深度的把握上,难易适中,保证了本门学科基本结构的完整性。15.12%通识课程教师设计通识课程过于浅显,把通识课理解成了“通俗课”,这种过于浅显的通识课程,低估了学生的思考和接受能力,也使得有些通识课程毫无挑战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有少数通识课程教师(占4.07%)设计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难度一样,把通识教育当成了专业基础课程,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差异。

对通识课程教学内容广度的把握是通识课程教师教学能力高低评价的又一指标。调查数据显示,34.30%通识课程教师所教课程的内容跨多种学科;55.23%通识课程教师的课程跨相近学科;还有10.47%通识课程教师的课程不跨学科。

以上数据说明,绝大部分教师承担的通识课程带有跨学科性质。说明部分教师了解了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多角度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目标,而且自身也具备了较高的通识教学素养,能够将本专业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教学。但还有部分通识课程教师授课内容不跨学科,说明这些教师对通识课程教育的内涵了解得还不够透彻,或者受自身条件限制无法进行跨学科教学。通识课程教学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要在本专业有较高的造诣,又要有较宽泛的知识面;同时,还要具备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其他学科问题以及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分析和解决本门学科问题的能力。目前,部分老师不具备这个能力,导致他们所开设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没太大差别。

3.通识课程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机制缺失

通识课程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是与教师的教学法修养及对教学方法的掌握、运用的具体状况直接相关的。开展通识课程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就是为了在交流研讨中更新教师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大部分通识课程教师是在专业教育的氛围中成长的,缺乏综合素质的训练,教学时难以摆脱专业教学的干扰。要使每一位通识课程教师都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掌握最新的通识教育理念与方法,就需要进行培养和培训。

目前,学校虽然有一些小范围的通识课程教师交流会,但是,还没有建立系统的通识课程教师培训和进修机制。因此,建立通识课程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机制,是学校通识教育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问题。

4.通识教师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尚不完善

调查显示,学校通识课程的教与学都没有规范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和监管机制,教师授课情形、考试情形、课程优缺等均没有严格规范的评价标准。因此,部分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无严格要求。少数教师因为通识课程教学轻松、容易应付而授课,这些教师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得学分,自己拿到教学报酬。

通识教学是一项繁重的任务,考核和监督都是为了对教师履职情况和工作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形成激励机制,使通识课程教师队伍得到优化,提高通识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没有监督机制,教学成果得不到认可和鼓励,也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

三、深化通识教育改革提升通识教育品质的建议

1.加强通识课程教学管理

通识课程的申报和审批不应限制过紧,给予教师更多的课时和内容选择的自主权。教学反思、专业发展等是通识课程教师个人拥有的自主权,而不是通识教育管理部门赋予的被动义务。因此,要提高通识课程教师教学与管理的自主权,必须赋予教师在通识课程的审批、教材选择、教学评价、课程名称、课时等方面的自主权。学校及学院层级审批通识课程,应仔细听取任课教师个人的想法,包括课程名称和课时,以及班级人数、上课地点和场所。对于教学过程中分组讨论的教室和时间等,需要与通识教师协调安排。另外,教师应在通识教育规章管理制度、通识教育决策、通识教育改革等方面享有自主参与的权利。教师亲自参加做出的决策才会使教师更有认同感。

通识课程的开设要考虑学生的知识需求。学生的选课要放开,允许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加强选课过程中课程内容的介绍。学生期望“多了解学生的需求后再开课”,多开设“有意义的、有趣的课”。调查中有位同学提出一个有趣的建议,即“希望能众筹开课”。我们觉得这是个非常有创意的建议,众筹开课迫使学校把部分开课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参与课程开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创新课程设置。学校不妨试试这种具有创造性的开课方式。

增加优质通识课程的开课门次。选课人数较多的优质通识课程应多开几个班级,鼓励优质、热门通识课程的授课老师增加开课的频次。有几种方式可考虑:一是热门、优质课程的老师可以每周开设两个班次甚至更多班次的相同课程。现在的各种通识课程每学期只开一次课,虽然有大教室可以容纳二三百人上课,但是相对于上千学生的需求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建议实行小班制,人数最多不超过80人。二是鼓励多位老师申报并开设相同科目的通识课程。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学生更能选上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老师之间的竞争,促进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为通识课程教师配备助教,鼓励年轻优秀的教师参与通识教学。

重视MOOC课程开发和建设。本调查显示,超八成的学生并不反对MOOC教学,超半数学生明确支持,因此学生有通过MOOC学习的主观意愿。而且,MOOC学习没有人数的限制,因此可以解决所有学生选课难的问题,也有利于有效利用优质通识课程资源。

为了推动MOOC学习,学校应采取如下措施: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MOOC研究部门,负责MOOC的研发,如录制优质课程、提供网络技术支持等;成立MOOC管理部门,对MOOC进行规划、评价、管理等;划拨专项经费,用于通识教育MOOC建设,保障MOOC研发和管理,激励优秀教师开展MOOC教学;加强校际间的通识教育MOOC合作,共同研发优质在线通识课程,或者共享优质通识课程。

2.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重视通识课程的师资遴选。武汉大学作为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工、商、医等各科齐全,教授的视野应比普通单一科类大学更加开阔,这是武汉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优势资源之一。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精选优秀的通识课程教师,以确保通识课程的品质。

通识课程贵在其“通”。所以,要尽量选择有较深的学术素养,教学经验丰富,视野开阔的资深教师开设通识课程。遴选的方法是,由学科领域内同行推荐,也可以竞聘上岗,通过公开试讲的方法让学生挑选通识课程教师。要让那些真正有学术水平,又有教学热情,同时又熟谙教学技巧的教师走上通识课程的讲台。

二是加强通识课程教师的梯队建设。一方面,我们要倡导名家上通识课程;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培养后备力量,要鼓励优秀的年轻教师开设通识课程,并组织他们到校内外进行通识课程的教学观摩,从校内外甚至是海内外优秀通识课程教师那里汲取经验,从而切实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有关通识教育的学术研讨会,不断提高通识课程教师的通识意识、教学技巧、教学水平。学校也要经常组织通识课程教学的经验交流会,安排通识教育专家给不同学科领域的通识课程教师开设相关讲座,其目的是让通识课程教师更深入地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目的,帮助每名教师确定适合其课程特点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

三是建立通识教育激励机制,提高通识课程教师教学积极性。通识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要取得较好的通识课程教学效果,就必然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由于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专业教学和科研成果上,所以很多教师的精力也主要集中在专业教学和科研上,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通识课程的教学上。

为了激发通识课程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必要加大通识课程教师的奖励力度,适当增加通识课程工作量在教师整体评价中的权重,合理分配通识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和科研成果在教师评价中的比例;建立通识教育奖励制度,奖励教学质量高、教学效果好、教学方法新颖等品质高、受欢迎的通识课程和教师,对优秀、高品质的通识课程教师在职称评定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如优秀副教授及时或破格提升为教授,把讲授通识教育课程作为评选教学名师的标准之一;增加通识课程教师课酬,激发通识课程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篇5:通识教育经验论文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广博的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美国通识教育的典型代表。

本文从探讨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出发,总结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经验,进而指出对我国开展通识教育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借鉴

1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

1.1哈佛早期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时值美国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阶段,哈佛大学在全美首先推出了自由选修制度,从而形成了通识教育的雏形。

第二次通识教育改革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推行的主修与分类选修制度,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主修学科和各专业领域内必须完成的通识课程体系。

由此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雏形被基本建立起来,一直没用至今天。

1.2通识教育理论的确定

1943年由哈佛大学校长Conant抽调12名专家对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于1945年出版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书,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论的确立。

书中明确了通识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的自由传统和促进人文素质的传递的基本观点。

并且着重阐述了通识教育要培养人的4种能力,主要指思考能力、交流能力、判断能力、分辨价值能力。

书中还系统的表述了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框架和课程教学方案。

指出了6门通识课程,规定了学生要在6门课程中至少选修自然、社会和人文中的一门课程。

该方案从问世后被自用了25年。

这本书也标志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走向了成熟,是美国通识教育的里程碑。

1.3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为解决哈佛通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功利化和专门化等问题,在经过充分的研究后,哈佛大学通过使用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来代替上文提到的分类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体系是对以往通识教育的进一步深化,虽然此后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各模块之间缺乏必要联系的问题,但仍然对全世界的通识教育产生广泛影响。

直到哈佛大学重新修订了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形成了《通识教育特别工作组报告》最终明确了四种能力:让学生有处理作公民应当为的公共事务的能力,有理解自身文化价值信念的能力,有评估不同文化差异的能力和如何随着时代做出改变的能力。

2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带来的经验

2.1学生为中心的目标体系

哈佛大学生通识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历次修正都体现出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更关注和关心学生可能在生活和实践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从而助于学生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而且,哈佛的通识教育还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使学生能从生理层次、精神层面、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社会,使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和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从而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

2.2通识教育课程更灵活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学生的限制,不强调全体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统一性,而是在课程的设置上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自由选择的机会,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要。

首先,在课程方案的设置中,每个领域里都有众多的科目可以满足该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取消了课程的单独分类,使学生更多情况下只要选择一门课程就可达到培养两种能力的.要求,切实减轻学业负担。

其次,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课程学分计算方式,学生虽然不再有专业免修的课程的权力,但是可以自主双向计算学分,每修一门课程都可以自主选择计算为专业课学分或通识课程学分。

这样可以使学生主修感兴趣的课程,又可以满足通识教育要求。

2.3通识课程与专业课融合度更高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改革,逐渐打破了专业课与通识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各学科与专业的教师可以在通识课程中合作,从而使大量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满足非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哈佛学生的选课手册中就开设可替代通识教育的课程213门。

新通识课程体系对各专业课程和知识进行了整合,这样既突出了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实践性,又避免了按学科分类对学生的忽视,使跨学科学习知识的趋势得到极大的弘扬,建立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3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经验带来的启示

3.1指导我国通识教育目标的制定

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应当围绕合理的教育目标进行,从哈佛的经验来看,我国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不明确,还不具备哈佛通识教育中如此明确的基础性、渐进式、综合性的通识教育目标。

因此,我国通识教育应当从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完善人格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确定,使通识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同时,通识教育的目标还要追求大学教育的价值,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和思维,使学生在经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培养后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3.2改进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国家、学校和学院通识课程三个不同的类别,分别对应着美国哈佛大学的分类必修课、选修课和核心课程三个类别。

但是,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还没发展出哈佛大学如此科学和人性化的通识课程内容。

首先,人文素质课程在我国通识课程体系中的内容较为单一,孔孟之道,古典哲学等传统内容较多,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宇宙与生命进化,现代历史的思考等学科课程较少。

其次,通识教育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校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开设开放式和创新性的通识教育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第三,设置培养学生判断力和思维力的课程,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3.3完善通识教育管理体制

哈佛大学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完善通识教育课程评估,培训通识课程教师,协调不同专业设置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等工作。

通识教育的管理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使通识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另一方面也节约和优化了通识教育资源,从而有效提高通识教育质量。

我国高校也可借鉴哈佛通识教育的管理办法,成立必要的通识教育管理中心,使通识教育从一般的教务管理中解放出来,从而推动高校教师、学生、校内外专家有效的参与通识教育活动,切实提高通识教育效率。

4结语

我国的通识教育还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在通识教育领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借鉴美国哈佛大学成熟的通识教育的方式方法,深刻把握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灵魂,对兼容多元的通识教育文化理论,促进我国通识教育蓬勃开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小莹 单位: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哈佛大学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40.

篇6:通识教育心得体会

通识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从字面意思的解说,即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或通才教育等。我认为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也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是为了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的实施是结合我国大学的具体情况,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通过实行学分制、主辅修制、弹性学制、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等途径来进行。在大学提出通识教育,就是要纠正大学里普遍存在的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的弊病,这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西方文化中通识教育思想同样是也很古老的。而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其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

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

通识教育在当代社会环境下确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其一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必不可少、强有力的支撑。其二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最后是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的关系。

通识教育课程在我国大学的关注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弊端逐渐显露,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因此提出要进行“通才教育、文理渗透”。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完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明显的知识化,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且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在我国大学通识教师队伍建设薄弱。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出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机能。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忽视非正式通识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这些都是我国大学里普遍的通病。

我们认为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思考可以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具体化;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合理化。调整通识教育课程内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多样化;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注意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充分发挥出专业课程的通识教育机能等方面开始;并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

在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课程也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大类型:其一,国家的历史与问题的知识。其二,哲学、文学、艺术的修养。其三,介绍科学发展、方法、精神的课程。而这三种类型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实施上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一是少而精原则。二是独立原则。三是渗透原则。

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首先要建构适合本校实际的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第二,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分制,使双学位制、主辅修制、跨系选修制等各显其能。第三,营造实施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第四,改革考试内容与考试方法,建立起科学的通识教育评价体系。

上一篇: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下一篇:参评大连市特色目录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