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经济_建设和谐农村(安景景)

2024-06-22

发展农村经济_建设和谐农村(安景景)(共7篇)

篇1:发展农村经济_建设和谐农村(安景景)

许昌市大学生村干部调研报告

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和谐农村

姓 名 安 景 景

任职岗位 禹州市方岗乡石灰赵村 担任职务 主任助理 联系方式 ***

2008年12月1日

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和谐农村

——对禹州市方岗乡石灰赵村的调查与思考

安景景

内容提要:

石灰赵村位于方岗乡西南部,辖马家门、梁家门、刘家门、石灰赵4个村民组,全村共327户,人口1180人,党员24人。全村耕地面积1080亩,种植业也劳务经济是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07年,全村工农业产值

元,农民人均收入2300元。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在禹州市均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目前石灰赵村的现状基本上还是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村里集体经济不弱。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完善;经济结构单一;农业收入增长缓慢;思想观念保守。因此建议: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搞好宣传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推动全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和谐农村

——对禹州市方岗乡石灰赵村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定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党的十七大也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求。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肩负着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到村任职以来,通过座谈、走访,我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深的体会,也更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石灰赵村位于方岗乡西南部,辖马家门、梁家门、刘家门、石灰赵4个村民组,全村共327户,人口1180人,党员24人。全村耕地面积1080亩,种植业和劳务经济是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0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 元,农民人均收入2300元。村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在禹州市均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村党支部、村委会团结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扎实工作,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务经济、计划生育等多项工作多次受到市、乡两级的表彰。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目前,村“两 委”班子共五人,村支书与村主任由村支书一肩挑。在5个村干部中,2人达到了大专水平,3人高中水平,年龄大都在40岁以下。多年来,村“两委”班子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积极推进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日常工作中,村“两委”班子成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村里有较高的威信。

1、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2007年,市、乡两级投资17万元为村里主干道铺上了柏油路。2008年,又投资20多万元建成了石灰赵自然村和马家门自然村之间的兰河大桥,彻底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状况。同时,村里的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进一步提高、完善,为村里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劳务经济发展迅速。石灰赵村自然条件较差,村民世代务农,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村“两委”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劳务经济,村里成立了劳务输出组织,积极配合市、乡两级劳务部门开展农民工培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让赚到钱的农民工现身说法,全村形成了由自发外出打工到有组织的劳务输出的可喜局面,一组村民马书正、马迎亮、齐文轩等村民外出打工赚钱后,带领本村青壮年组成施工队去北京打工,从事建房、打井等工作,村里抓住这些典型,大力宣传,又掀起了劳务输出的新高潮。目前,石灰赵村每年外出打工人数在260人以上。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劳动力的50%以上,全村外出打工年总收入达540多万元。村里的务工输出工作得到了市、乡两级的充分肯定。2008年3月,禹州市人事和劳动保障局、劳动就业局、方岗乡政府在石灰赵村组织了全市劳务输出欢送会,大大激发了 村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3、沼气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村里把沼气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积极宣传、示范引导、政策鼓励。村里在市、乡两级补助300元的基础上,对建沼气的农户每口再补贴300元,同时完善了各项技术服务措施,有力调动了村民建沼气的积极性。截止目前,村里已建设沼气池40余口。有效地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4、林业建设效果明显。多年来,石灰赵村根据上级政策,积极做好退耕还林工作,目前已发展林地380多亩,其中杨树260多亩,4100多棵,桐树120多亩,3500多棵。

5、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为加强村里的社会治安工作,完善了制度、建立了组织、明确了分工,落实了责任。平时,村里结合“一村一警”活动,安装了平安大喇叭,成立了治安联防队,实施昼防夜巡,增强了村民的安全感。村里成立了义务调解队伍,开展入户随访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了萌芽状态,有效地预防了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发生。2008 年,村里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发案率均为零。

6、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村里利用各种形式,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使广大育龄妇女都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科普知识,增强了群众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村里主动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随访服务。认真落实对计划生育户尤其是独生子女户、农村二女户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帮助计划生育户脱贫致富,解决计划生育户的后顾之忧。村里计划生 育工作有声有色,圆满完成了计划生育率、综合节育率等多项指标任务,计划生育工作连年获得上级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表彰。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完善。目前,生产生活用水匮乏是制约村里经济发展、影响群众生活的主要因素。2001年,郑州市一商人曾在此建立了该村的第一个企业——禹泉矿泉水厂,后来由于邻村的煤矿肆意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矿泉水厂随之倒闭。2002年,市水利部门为该村打饮用水井一眼,勉强满足村民的饮水需求。近几年,地下水位降至地下40米以下,浅水井近乎干枯,经过调查了解,原来的浅水井太浅,已被污染,难以饮用。村民普遍反映饮用水中有白色粉尘物,需要沉淀后方可食用。

2、经济结构单一。目前,村里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还是空白。在农业经济中,种植业占了很大比例,养殖业刚刚起步。全村养猪仅在150头左右,养鸡、养羊、养牛规模也都很小,并且大多是散养。大量的荒山荒坡面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养殖业发展严重滞后。

3、农业收入增长缓慢。目前,农业收入和劳务经济收入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全村经商户数仅有10户。由于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4、思想观念保守。调查中,我们发现思想观念保守是目前是石灰赵村发展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重农轻商;盲目跟风,一窝风地种植一种品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思想严重;“等、靠、要”的习惯盛行;缺乏诚实守信的思想;没有敢想敢干的创业精神。这些旧传统、老观念,“惯性”作用大,严重地制约着村里生产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意见和建议

1、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石灰赵村地形起伏,三个自然村被四条大沟所环抱,可以充分利用石灰赵村的特殊地理优势,开展小流域治理,蓄水植树。目前,村里还有近百亩荒沟、近50亩荒岗还没完全绿化,要积极争取上级关于林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探索新的育林机制,开展荒沟、荒岗绿化工作。在树木品种上,除了传统的桐树、杨树以外,要大力发展水果、干杂果等经济林。在发展林业的同时,依托村地优势,发展养牛、养羊、养鸡、养鸭等养殖业,形成种养结合,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

2、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村里的劳务经济优势、积极向群众宣传国家对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帮助农民改变旧的思想观念。利用农闲时间,邀请外出务工人员及有关专家对村民进行短期技术、法律等培训,为外出务工的260多名村民建立档案,加强对外出农民工的管理,在留守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三秋三夏等方面为外出农民工搞好服务,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3、发挥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利用石灰赵村被划为禹州市西工业园区的优势,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外来客商到村里投资办厂,鼓励和引导有技术、有资金的务农村 民回村创业,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要积极争取上级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多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群众的饮水、走路、用电、教育、医疗及文化娱乐水平。当务之急,应该积极协调上级水利部门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搞好村庄的规划建设,以自然村为单位建设垃圾填埋场,建设游园、图书馆等文化娱乐设施,努力改善村务村容村貌。

5、搞好宣传教育,培养新型农民。积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远程教育,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全村形成学科技、用科技、讲卫生、讲文明、优生优育的良好风气。

6、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制度,改进作风,提高素质,要着力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在发展经济上有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有新进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推动全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篇2:发展农村经济_建设和谐农村(安景景)

在进入21世纪后, 城市化已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和谐、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和谐”顾名思义可以解释为“配合的适当, 协调”。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 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 又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 又要形成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和谐, 使之共同协调发展。农村城镇化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 加快农村城镇化有利于解决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如何深入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理论课题。研究和谐发展视域下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 对于推进农村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动力结构分析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过程, 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 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正如2001年6月联合国人居问题特别联大召开前, 联合国人居中心发表的《世界城市状况报告》所指出的:“尽管城市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至少己有五千年, 但到公元1800年, 城市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近200年来, 世界城市化趋势加快, 方兴未艾的经济全球化更使各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城市不再是距离遥远、相互分离的孤岛。现代化的交通和通信手段, 已经把全世界的城市编织成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网络。”据城市经济学学者对世界100多个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研究,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无论一个国家城镇化何时起步, 一般都需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即起始阶段、加速阶段和完成阶段。美国地理学家诺怒姆 (M·Narthum) 称其为城镇化进程的“S”曲线 (见图1) 。

起始阶段 (城镇化率低于25%) , 这个时期经过了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缓慢, 城镇人口增长也很缓慢。加速阶段 (城镇化率介于25%—70%之间) , 这个时期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镇集聚, 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 大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城镇数量迅速增加, 城市地域大幅度拓展, 且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 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完成阶段 (城镇化率为70%以上) , 这个时期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于缓慢甚至停滞, 二元经济完成向现代一元经济的过渡, 城乡差别近于消除, 区域空间一体化, 并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这一阶段, 主要不是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 而是城镇人口内部职业构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发展进程与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进程是一致的, 根据这种一致性可以判断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城镇化所达到水平以及这种水平是否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研究城镇化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同时, 研究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动力结构, 有利于构建科学发展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动力结构是农村城镇化发生的关键, 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见图2)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城镇化动力结构是以市场经济作为制度背景, 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 调节企业、个人在农村城镇化中的行为, 进而影响到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直接表现为现代城市和农村的发展, 带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和经济状态的变动, 主要是农村农业的发展、农村乡镇工业的发展和劳动力非农化。其中农业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初始动力, 而乡镇企业的崛起即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农民转变身份的愿望和社区的公共需求也是农村城镇化的强大动力, 第三产业则成为农村城镇化的后续动力。

二、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原因

(一) 城市战略短浅化与定位不准

城市战略是指对城市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它依据城市的政治、经济、人口、地理、生态、区域等因素, 兼顾国内国外、省市全局的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 规定城市中长期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实施战略的具体措施、步骤的划分, 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 以及市场经济直到原则的制定等等。城市战略定位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不论哪个城市, 构成城市的各类资源是有限的, 所处的环境也是特定的。由于传统经济体制遗留下的思维理念影响较深, 许多城市政府按传统管理套路制定城市战略。结果制定的城市战略几乎是大同小异, 造成城市战略短浅化。城市战略发展有理论上的认识模糊, 也有实践中相互攀比、赶时尚风气等做法。城市战略, 不是一场战争, 不是以消耗资源、消灭有价值的旧城区为目标, 而是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充分利用特定的城市资源、生态、文化,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 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限制了城乡协调发展

建国初期, 中央采取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 采用苏联的发展模式, 坚持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必须依赖农业剩余的大量转移, 来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工业的运转。为了有效获取更多的农业剩余, 国家通过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 垄断农产品定价权力。通过给工业品高定价、农产品低定价的方式实现了大量农业剩余向城市工业的无偿转移。在农产品短缺的计划经济时期, 为保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供给, 国家采取户籍制度来限制城市人口规模, 为加强户籍的控制功能, 国家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食品配给制度、住房供给制度、城市用工制度、城市居民子女教育制度等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这种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限制了城乡协调发展。

(三) 基础设施落后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落后

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城镇生产与居民生活服务的各种公用设施。例如, 给排水、污水处理系统与电力、煤气供应、集中式热力供应、公共交通运输、城市清洁、垃圾处理系统、消防设施等。近年来, 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 城市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的挑战。目前农村城镇化发展建设进程中, 有些城市出现了一些国际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流行病”, 例如城市污染严重、生存环境恶化、污水和垃圾处理率低、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发展、交通堵塞等。同时还出现了中国特有的“城市病毒”症状, 例如城建资金远远不足, 工程拖欠款普遍, 三角债、多角债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 但城市中盲目攀比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已在全国蔓延。小县城建跨世纪大广场、大草坪;大中城市建经济开发区、大市场、店铺、写字楼等, 造成一方面城市土地需求与用地指标不足, 地价昂贵, 另一方面, 城市用地又在大片闲荒, 烂尾路、烂尾桥、烂尾楼几乎成了某些城镇的一景。虽然国家三令五申阻止, 但变相建设的方式总是层出不穷。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制再细划, 再增加管理的人力资源, 也不能自觉杜绝这种现象。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单凭靠行政命令, 有效, 但不完全有效。进入市场经济后, 应探索新的城市管理与城市现代化经营机制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

(四) 法律不完善使城乡协调发展失去保障

法律法规对资源的流向和流量, 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对资源配置的方法和合理程度, 也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作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大量的土地被征用, 其中, 一些农用地被征用, 在征地过程中, 农民的合法权益被侵占, 农民失去土地后给予的补偿非常低, 劳动力的安置也不尽如人意, 农民完全处于被动和不平等地位。《物权法》的正式实施虽然给予了许多法律保障, 但由于广大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土地及公共设施权限不明的问题, 在执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难题。

三、和谐发展视域下的农村城镇化发展对策

(一) 加强政府整体规划促进农村城镇化统筹发展

农村城镇化不是一个单一的城建问题, 而是关系到产业结构的调整, 区域经济发展全局与社会进步的重大战略问题。政府加强农村城镇化整体规划。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应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和城镇区域分布实际, 结合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首先, 应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 清晰界定各级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克服城镇规划的分散性、随意性和无序性, 统筹规划各城镇的空间布局, 以保证区域内各城镇的协调发展, 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其次, 要因地制宜地实施各级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每个城镇的各自规划, 切实抓好各级城镇的近期建设规划、各专项规划及小区详细规划。再次, 在城镇功能建设方面也要解放思想, 从全局的角度、战略的高度认识城建功能的共性与特性的关系, 注重优势互补、整体协调, 避免只按行政级别、千篇一律的问题出现。只有扎实做好科学规划, 走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才可能建成高水平的城镇。

(二) 完善制度建设保障农村城镇化的推进

保障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完善相关的城镇化制度:一是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现行户籍制度, 建立同化平等机制, 通过给予城镇化人口市民化待遇, 解决进城人口与原居民之间的差异问题, 保障城镇协调发展势在必行。为了避免完全放开户籍管制所带来的对城市社会秩序的负面影响, 目前改革户籍制度可采取“分小步走, 分类推进”的办法, 先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管制, 鼓励农民到小城镇及集镇落户居住, 并给予一切可能的方便, 确保农民工子女享受到与当地孩子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要保证。在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同时, 可以建立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个人储蓄积累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以个人出资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适量投入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按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对农村救济对象实现基本生活保障, 解除农民脱离土地的后顾之忧, 减少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对农村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阻力。三是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资源是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关键。要认真贯彻执行《土地承包法》, 在保证农民享有长久性的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 制订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成熟政策。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 以调动农民对土地经营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允许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进行合法、有偿转让和租赁。促进小城镇转移、定居, 实现人口非农化。

(三) 拓融资渠道突破资金瓶颈

城镇建设资金匮乏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 由于“农业产品剪刀差”, 以及财政渠道、金融渠道的有限性等原因, 造成了县级以下政府财力严重不足, 无力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满足小城镇建设的需要, 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 对投资环境和就业容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没有资本的注入, 资金短缺, 城镇只能是一个空壳, 缺乏经济活力, 城镇建设就难以进行下去。虽然近年来初步形成了政府投入、社会集资等多元化投资渠道, 但小城镇建设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经济发展不尽如人意。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广开融资渠道, 诚招天下客商, 运用市场机制, 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形成以集体和个人投资为主, 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企业 (包括外资企业) 共同投资的融资体制。同时, 政府应发挥其投资的引导作用。通过一系列经济、行政、法律手段, 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鼓励、吸引企业和个人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建设。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城镇化建设领域, 进一步弥补小城镇建设资金的不足。

(四)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升城镇化质量

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的确存在着以掠夺性开发资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问题。现在黑龙江省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也出现了一些有碍持续发展的问题, 如城镇建设存在盲目性和“大跃进”倾向, 致使土地资源流失;城镇建设环保意识薄弱, 导致环境恶化;城镇建设管理滞后, 劣质工程不断增加等。这些问题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严重威胁着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我们一定要汲取教训, 采取有力措施, 如坚持节约用地和少占耕地的城镇化建设原则,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环保措施, 加大城镇管理战略性调整的力度, 避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发生, 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升城镇化质量。

农村城镇化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具有涉及范围广、因素多、周期长等特点的系统工程。农村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是农村向城市社区演变的必然途径, 是社会文明、发达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谐发展是构建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基础, 在和谐发展视域下构建城镇化发展模式, 可以推进农村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清泉.城市化城乡融合——城市化的特殊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 1997 (04) :12-16.

[2]王颖.城市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社会学研究, 2001 (01) :21-23.

[3]苗雨君.基于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实践的齐齐哈尔城镇化建设研究[J].小城镇建设, 2005 (5) :33-35.

[4]谢云, 雷海章.新时期农村城镇化的制度因素与对策[J].农村经济, 2005 (02) :6-9.

篇3:发展农村沼气 建设和谐新农村

关键词:农村;沼气;建设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30-1

农村户用沼气的建设工作,被列入了德惠市2012年十大民生工作计划。从2003年开始至今,全市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达1万户以上,其中,2012年新建2100户。在2012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德惠市将沼气建设与其他工程建设有机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新农村里,通过沼气池的厌氧发酵,把人畜粪便、废弃秸秆、生活垃圾这“三废”,转化为生活燃料、动物饲料、生产肥料这“三宝”,改变了村容村貌,发展了循环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使有了沼氣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更加受到乡镇政府及广大农民的欢迎。农民朋友形象地称沼气池是,能源池、生态池、致富池、连心池。目前广大农民建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主动通过乡镇政府争取沼气建设项目。德惠市已迎来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新高潮。

1 沼气引领绿色文明

发展沼气,给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是农民的炊事方式得以改变。有了沼气池的农户,炊事活动不再受烟熏火燎之苦,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家庭一样舒适的炊事环境。实现了不见炊烟起、只闻饭菜香;二是农村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建了沼气池的村屯,畜粪乱堆、蚊蝇乱飞的脏、乱、差状况不复存在;三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高。沼液、沼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植酸、微量元素、生长素。应用沼液、沼渣生产出的农产品,是质量安全水平较高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四是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所增加。修建沼气池后,每户每年节省燃料费可达300元以上。沼液、沼渣在种菜、养猪上的应用,每户每年节支增收可达1700元以上;五是新农村的建设标准切实提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沼气池的能源效应、环境效应、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在发展生产、整洁村容、宽裕生活、文明乡风各个方面,都切实发挥了主打作用,提高了新农村的建设标准。

2 安全管理共筑和谐

为保证安全,在沼气池的使用管理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做到安全发酵。电石、各种农药、刚喷洒了农药的作物茎叶、刚消过毒的畜禽粪便、肥皂水、洗衣粉水、油枯、骨粉、磷矿粉、糖厂的废料塘泥,严禁入池;二要做到安全使用。沼气池的进出料口要加盖板。沼气池装料后,农户绝对不许自行下池。管路上要安装限压放气阀。一次性进出料超过0.5立方米时,要打开放气开关。沼气池周围10米范围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燃放烟花、爆竹等;三要做到安全用气。严禁用明火检查各个开关、接头的漏气情况。使用沼气时,要先点燃引火物,再扭开关,先开小一点,待点燃后,才能全部扭开。沼气灶、沼气灯、输气管路,不能靠近柴草等易燃物品。而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关闭开关,切断气源。严禁在沼气池导气管口点火试气。沼气池新投料或者大换料后,重复放气几次之后,再用引燃物进行点燃,经过大约10~20天之后,待风门调节到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也能正常燃烧而不脱火时,才可使用电子点火。在室内闻到有臭鸡蛋气味时,应立即打开门窗,同时关掉总开关。经过检查没有漏气现象,臭鸡蛋味完全消失后,才可使用明火。正常燃烧的沼气,火焰呈蓝色,稳定、透明、清晰。空气不足时,火焰发黄发长,空气过量时,火焰短而跳跃,并出现离焰现象。发现燃烧不正常时,要立即调节风门进行控制。用气过程中,火焰被风吹灭,或者被汤水淋熄,要立即关闭气阀,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此时严禁使用一切火种及电源开关;四要做到安全越冬。在10月20日之前,对沼气池进行一次换料,以换料一半为宜。在10月25日之前,在沼气池上覆盖玉米叶、稻草等。覆盖直径是6米以上,覆盖厚度是1.5米以上。

3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建设已大大超出以前的概念,它是围绕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综合发展的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技术内容更广、质量要求更高、更加需要精心策划和管理。要通过农户全覆盖的方式,抓好沼气社、沼气屯、沼气村、沼气乡的建设管理工作,以此来推动德惠市沼气事业的大发展。要借鉴城市物业管理的经验,探索对农村户用沼气池实行全托管式服务。即引导农民加入沼气合作社。农民加入沼气合作社后,只花很少的钱,就能享受到沼气池日常管护的全方位服务。

篇4: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和谐农村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农村,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构建和谐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必须从社会各个领域整体着眼, 全面推进。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 更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文化有助于推进和谐农村的构建。在构建和谐农村中, 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

对核心价值取向的认同作用。农村是否和谐,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联系农村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 又是实现和谐农村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和谐。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 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的关注, 不同利益群体差距的扩大已经对坚持共同理想信念提出挑战。农村文化具有认同功能。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 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 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 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引导广大农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认同中国广大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 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共同奋斗。对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农村是否和谐, 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农村, 离不开道德建设。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好形式。通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可以在农村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并自觉不自觉地以此规范自已的行为,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对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作用。文化落后、愚昧无知, 是根本不可能构建和谐农村的。和谐农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构建和谐农村应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而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农村更为和谐。由于农村群众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 又由于在活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 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发挥才智, 取得教益, 因此它具有普及知识作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传授交流效能、社会教育效能、乐中求智效能, 为和谐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对社会心理危机的缓和作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从整体看, 还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且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 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再加上“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等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及失去土地等原因, 造成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情绪和一些地方心理危机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提供宣泄情绪的渠道, 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 可以粘合各种心理裂痕, 可以给农村弱势群体带去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抚慰, 从而舒缓压力、娱乐心身、化解矛盾、增进融会, 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农村文化建设, 可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 净化社会风气, 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 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 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1农村文化现状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

农村文化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本身必须是强势文化。纵观农村文化的现状, 虽然由于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 不少地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它仍然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也落后于城市文化的发展, 落后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的农村文化属于弱势文化, 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村文化经费投入明显偏小。首先, 国家以及省、市、县政府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有失公平现象。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人均投入数量, 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加上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责任承担者的乡、镇党委、政府又大多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 对农村文化投入甚少。农村文化经费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二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乏力。农村文化主要是乡镇和村两级文化。乡镇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乡镇文化站是乡镇政府主办的农村公共文化机构, 担负着组织农村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辅导基层文化的重任。但目前的乡镇文化站除了为数不多的地方办得较好外, 大多陷于困境, 步履艰难。具体体现在基本设施落后;人员老化、素质不高。加上活动经费难以保障, 难负公共文化服务之重任。作为最基层的村级公共文化机构村文化俱乐部或文化室设施更差、管理缺人、经费拮据, 很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大多名存实亡。三是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农村文化需求与供给脱节。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 形式陈旧、单一, 手段落后, 对群众缺乏吸引力。特别是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更是单调枯燥。在农村个别地方的农民甚至常年看不到一场电影、一场演出、一本书。农村健康文化生活的贫乏造成色情演出等不良文化的乘虚而入, 封建迷信猖獗、赌博盛行, 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秩序。

农村文化的现状如果不改变, 就不能承担构建和谐农村的历史使命。况且和谐农村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农村, 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 在构建和谐农村中必须发展农村文化。

2在构建和谐农村中发展农村文化

如何发展农村文化, 促进和谐农村的构建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落实发展农村文化的政府公共责任, 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围绕构建小康农村和和谐农村的总体目标, 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以此推动和谐农村的建设。

落实政府公共责任, 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发展农村文化, 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提高认识, 明确责任。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 克服重城市、轻文化, 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要明确并牢固树立发展农村文化, 保障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是政府天职的执政理念;要切实做到“五个纳入”, 即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 纳入财政预算, 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要采取有力措施, 解决农村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要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文化发展的设施和经费问题, 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 确保农村文化经费有较快的增长;要建立发展农村文化的长效机制。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发展农村文化, 必须在农村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良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统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和队伍建设。要特别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四基建设”, 充分发挥国办文化事业单位的主体主导作用。同时要实现服务对象的扩展和服务层面的延伸, 建立和逐步完善村级文化俱乐部 (文化室) , 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 整合农村文化资源, 积极探索各方共建、共享农村文化的新路。

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助推和谐农村建设。农村文化活动是体现文化对构建和谐农村助推价值的主要途径。农村文化活动的活跃与否也是农村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要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依托, 围绕构建“两个社会”的战略目标, 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的宣传教化、普及知识、调剂精神作用, 促进农民群众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 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进融合,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特别要组织好春节、端午、中秋等富有凝聚力、亲和力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和地域文化活动。要扩大农村文化活动的覆盖面, 增强农村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扭转目前农村文化供求脱节、活动单调、缺乏吸引力的局面。让人人享有和谐文化, 让文化促进和谐农村建设。责任编辑:李同平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 在构建整个和谐社会中, 务必高度重视和谐农村的建设。

篇5:发展农村经济_建设和谐农村(安景景)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移风易俗,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还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文化建设显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农村体育不仅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河北省农村体育工作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农村体育还处于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状态,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民体育文化生活的需求。本研究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视角,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体育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方法与途径。将对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及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河北省农村体育文化的现状分析

体育文化是指在特定的范围内,为特定群体所共有、共享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按文化学的观点,可把体育文化分为体育意识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体育物质文化。本研究的农村体育意识文化是指农民对体育的认知与态度及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与意识等;体育行为文化是指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体育物质文化是指农民体育运动的场地器材状况。

1.农村居民对体育的认知和态度: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体育的重视程度,在全国特别是城市健身热潮不断高涨的今天,而河北省农村的情况却不容乐观,课题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是否知道《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回答时,农村居民的3500份调查问卷中,知道并了解的仅占4.38%,知道但不清楚主要内容的占27.14%,完全不知道占68.48%。在对了解纲要的主要途径调查中,95.72%的农民了解纲要的主要渠道是广播电视,通过组织学习或传达文件了解纲要的几乎为零,足以说明农民之所以对纲要不了解,主要原因是农村宣传纲要的力度差。在对体育锻炼认识的调查中,农民增进健康的主要方式依次是:增加营养,保证睡眠,改掉坏习惯,体育锻炼。但在调查中发现,有81.45%的农民认为“体育锻炼能增进健康”,有79.38%的农民认为“体育活动能防病治病”,有87.41%农民认为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说明农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较为认可,对体育锻炼的方法与原理并不清楚。在对“是否想了解体育锻炼的价值与方法”的调查中,表示无所谓或不想的农民占78.35%。可见,农民对体育的认识有一定的矛盾性和不稳定性。

2.农村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特征: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和体育现象,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和亲和度,是衡量一个国家与地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采用的基本标准---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根据农民的特点,课题组在制定问卷时,多次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将每周参加2次,每次30分钟以上者定位经常参加(体育人口),每周1次为较经常,一个月1-2次为偶尔参加,1年不足10次定为根本不参加或不参加。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农村体育人口的比例为7.34%,较经常为12.75%,偶尔参加为24.73%,根本不参加者55.18%。农民参加运动的场所大多选择在自家庭院和公路街道及天然场地。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方式,55.37%的农民选择独自锻炼,29.43%的农民选择与朋友一起锻炼,15.2%的农民参加村里组织的活动。农民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散步、慢跑、秧歌、羽毛球、乒乓球、篮球。

3.农村体育管理及活动场地器材情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指出:“本纲要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国家体委同有关部门,各群众组织和设团体共同推行,国家体委负责组织实施”但在对部分乡镇农村农民体育组织机构的调查表明,84.3%的乡镇没有体育指导站、体协、体育俱乐部。89%的乡镇没有专门负责农村体育的管理人员。近5年没有组织过乡镇运动会等体育活动的占91.3%。农村除了校园的简陋体育设施外,96.8%的农村没有农民的专职运动场所,仍然以田间地头、自家庭院、公路街道为主。93.55%的农民没有属于自己的体育运动器材,可见,河北省农村体育物质文化的极端匮乏。

二、制约河北省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因素

1.经济发展因素:经济是发展体育的基础,也是制约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农民个人的经济状况、体育场地建设水平、健身意识和生活方式均受经济要素影响。农村经济收入低,无钱购买体育器材设备,影响了农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目前河北省乡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上级政府财政一般没有专项基金投入农村体育文化建设。许多地方干部、教师的工资发放都有困难,哪里有钱搞体育工作呢,经济成了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瓶颈。

2.政府重视不够、组织管理不健全:政府在推动大众体育的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调查表明,河北省农村除校园体育设施外,基本上没有农民专项体育场地,这给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多数乡镇没有农民体育组织,村一级的体育领导机构更是少得可怜。组织机构的不健全不能适应农村开展全民健身的需要。

3.农民自身因素: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加上受传统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差,大多数农民认为劳动就是体育锻炼,对体育的本质功能认识不够,而且不了解体育锻炼的常识与方法。加上季节和农忙的限制,农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没有保障。

4.其他因素:河北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发动机,是学会体育运动技能,培养体育兴趣的重要时期,农村学校体育的滞后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农村体育人才匮乏,无论是农民体育锻炼的指导人才,还是农民体育的管理人才都非常紧缺,影响了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三、农村体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对策

1.加强法律制度的保障:要使农民能充分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须从多方面给予保障,但法律制度的保障是前提,有了相应的法律依据,其他各项措施才能得到落实,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需要若干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措施,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农村体育工作落在实处。

2.健全体育组织机构:尽快建立乡政府体育管理机构,组织各种体育指导中心,积极推进农村体育俱乐部,制定并完善各种农村体育管理制度,加强组织管理力度。实施目标管理,将农民体育的开展情况的好坏,作为衡量主管领导业绩的标准之一。

3.积极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农村提供基本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为重点,把场地建在农民身边,同时推动农村体的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农村体育工作,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必须抓住体育场地建设这一基础环节,强化政府对农村体育的服务职能。

4.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健身观念:要做到全民健身活动在农村深入人心,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全民健身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村宣传栏等载体,宣传体育科普知识,传播体育文化信息,在广大农村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提高农民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激发农民的体育活动的兴趣与动机,指导农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让农民享受体育健身的益处和快乐。

5.加强农村体育骨干的培养:由于河北省农村人口众多,且居民多以村落的形式分散居住,这是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难度增大。另外,农民对体育活动需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决定了单纯依靠基层组织难以实现,因此,体育职能部门必须帮助农民培养数量多、能力强的农民体育骨干,为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注入活力。

6.大力发展农村传统体育、特色体育:充分挖掘地区民间体育资源,采用各种措施增加可利用的体育资源。利用地方特点开展特色体育活动,继承和发扬不同地域的农村传统体育项目。例如,利用少数民族风情和文化,搞民族特色体育竞赛,利用不同的生产方式搞各种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特色劳动竞赛,加强不同地域的体育文化交流。

7.结合高校“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养农村体育人才:“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是河北省教育厅委托河北农业大学负责为农村培养各种实用人才,他们最终还是要到农村去发展,如果在传授各种实用技术的同时,适当增加体育技能与知识的传授,他们不仅是农民科技致富的领头羊,而且也会成为农村的体育骨干。

四、结语

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身心健康水平和精神文明素养,促进经济发展,丰富文化生活的有效手段。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和搞好农村体育工作,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对健身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型农民;同时促进国民体质的普遍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风尚。必须把握农村体育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农民素质,满足广大农民健身需要为目的,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注: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0604012);河北农业大学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编号2006-18))

篇6:发展农村经济_建设和谐农村(安景景)

新世纪的开始,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时期, 人们生活日渐富裕, 物质文化需求日益提高, 城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居民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也相应的提高, 追求亲近大自然, 到各地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观光游览、消暑度假是众多人的必然选择。位于风景名胜区的农村应落实科学发展观,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以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为契机, 转变农村产业发展结构, 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将新农村的建设纳入风景名胜区规划中, 统一协调, 可持续发展。以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进行村庄的村容村貌建设, 建设乡风文明、环境友好型、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依托风景名胜区的管理, 实现村庄面貌改变、民主管理、和谐发展。

1 相关概念

1.1 风景名胜区

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所述, 风景名胜区是指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 环境优美, 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1.2 风景资源

风景资源也称景源, 是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 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 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风景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是人们能够接触到的风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总和。

1.3 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按照新时代的要求, 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 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2 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

2006年以来, 我国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国务院发展中心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调查。调查中发现六个问题:村级组织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农民收入差距悬殊, 农民增收难度大;土地问题是农村矛盾的焦点, 农村对保障土地权益的愿望十分强烈;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村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现状差;农村社会安全网建设滞后, 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亟待提高。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3 风景名胜区与其内的村庄的关系

风景名胜区是以颇具美感的自然景观为基础, 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地域空间综合体。风景名胜区既有大自然的美, 又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氛, 其风景资源是特殊的、国家所有的、不可再生的自然与文化资源,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保护和利用资源的有力手段。风景名胜区内还往往分布着少数的村庄, 这些村庄多具有景源、古迹等景观, 因此在现今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同时, 结合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 发展风景区, 提升当地农村社会的经济, 做好风景区内的村庄建设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在风景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做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 坚持保护优先, 发展服从保护的原则, 突出风景名胜资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4 我国风景名胜区内新农村概况

据相关组织统计, 我国大部分风景名胜区内有相当数量的村庄和居民存在, 66%的风景区人口密度达到50~100人/km2, 17%的风景区人口密度超过100人/km2, 风景资源丰富, 民风淳朴, 但村内基础设施不完善, 建筑老旧或荒废, 村农村貌较差。随着新农村的建设的不断推进, 村庄村容村貌有所改善, 全国有不少风景名胜区内村庄结合风景名胜区进行统一规划, 以旅游产业带动村庄的经济发展, 使村庄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 同时, 经过美丽乡村, 生态乡村的建设, 村风村貌有了实质性的改善, 各项基础服务设施随着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以及村庄经济的提高都有了很大的完善。如北京市风景名胜区内新农村建设较为成功。据不完全统计, 北京市各级风景区约有510个村庄, 其中新农村建设较为成功的有玻璃台村, 玻璃台村位于金海湖———大峡谷———大溶洞风景区的二级保护区内, 村庄耕地少, 农民从事林果业, 人均收入只有2750元, 村子周围有大量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玻璃台村以“建设新农村、新民居, 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俗休闲旅游业, 实现旅游致富”为新农村战略目标, 确定“旧村改造, 旅游致富”的定位, 尊重现状, 延续文脉, 纳入风景区规划中, 并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发生转变, 农民收入提高, 村庄村容村貌有所改善。还有比较成功的有长城脚下的国际文化村——慕田峪村等。

5 风景区内村庄建设的要点

5.1 保护资源改善环境

风景名胜区的新农村建设应着眼于风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相结合, 在达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生态建设, 加强人居环境,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培育新型农民的效果的同时, 直接促进风景区的发展, 丰富旅游内容, 改善旅游环境, 提高旅游品位, 促进风景区资源保护, 利于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5.2 坚持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

风景区内的新农村建设, 就是要处理好景农关系, 找准景区发展与农业的结合点。风景名胜区其实是一个小社会, 其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规划, 它同区域规划一样是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创建和谐社会, 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风景名胜区是以风景名胜为主要资源的重要的旅游区, 它比一般区域有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 就得控制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项目。合理科学的规划, 可为风景区内的新农村带来良好的经济、环境、富裕和交流四个方面的效应。

5.3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风景名胜区内新农村的建设, 应以展现风景游览为主体, 不搞城市化、人工化、商业化。既要发展, 又不能搞极端。根据地理位置、生产条件、村风民俗, 净化、美化村容村貌, 建设生态家园,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良好局面。同时做好产业调整规划。风景名胜区内农民生活多靠“以农为主”的第一产业, 要调整转向发展第三产业, 对长期“靠山吃山”, 有损风景资源的村民, 要引导为“靠山护山”。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 保护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通过引导和扶持农民参与景区管理、商品零售、餐饮饭店、旅游客运、文化娱乐、环卫保洁等经营管理活动, 扩大农民增收渠道, 有效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使农民成为景区的参与者、受益者、更是保护者。

6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内蟾溪村新农村建设

6.1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白云山风景区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地理区域的前沿, 景源丰富, 特色突出。景区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景观类型多样, 自然地质遗迹和文化资源兼备, 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分布于风景区的蟾溪、龙亭峡谷和黄兰峡谷等三条古冰川河谷, 堪称“世界奇观”和“天下一绝”;白云山下的畲族风情、“坦洋功夫茶”等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游憩保健价值。从旅游条件看, 地处闽东北“绿三角”旅游圈, 与世界双遗产地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泰宁、鸳鸯溪等毗邻, 并与福建、浙江沿海和上海诸发达城市对接;且对外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海运交通十分便捷, 有利于融入省内外大旅游圈, 总面积9500公顷。

6.2 九龙洞景区概况

九龙洞景区位于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中部, 东起高山东坡与白云山景区交界, 西至大坪西坡与龙亭峡谷景区交界, 南起蟾溪出水口, 北至南溪村南, 包括蟾溪两侧山体, 面积为1980公顷 (见图1) 。

6.3 蟾溪村概况

蟾溪村位于九龙洞中部, 蟾溪溪畔, 处于核心景区。蟾溪村的古树、溪水、田园、山体共同构成了优越的生态环境。村庄内还有不少的景点、古迹, 如古松林、石军山、茶碑等, 特别是分布在蟾溪的冰川遗迹, 是不可多得的景观资源, 是奇观之一, 极具科研价值和景观价值。蟾溪村占地面积约6万m2 (见图2) 有人口815人, 村民以从事林业生产为主, 产品单一, 年人均收入为3000多元, 经济水平较差。现有村庄建筑布局不合理, 密度过高, 建筑特色不明显, 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薄弱, 没有排污干管, 污水就地渗透排放, 随意流入蟾溪的支流, 景区风景资源遭到威胁和破坏。村庄内的道路建设严重滞后, 行路难、停车难。村容村貌管理水平较低, 卫生状况不佳, 生活垃圾没有及时清运。随着游人的增加, 村民急于眼前利益, 随意摆摊设点, 胡乱收费, 严重影响风景区的形象。

6.4 蟾溪村规划

(1) 规划思路。蟾溪村规划的思路是以保护资源、调整产业和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为基础, 结合景区旅游, 充分发挥景区村庄特色, 提高和利用村庄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优势、提高旅游资源利用, 建设成为既能满足游览功能的要求, 又有助于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突出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并有利于发展当地社会的经济。

(2) 规划目标。把村庄建设成为具有完善的配套设施, 优良的环境质量及当地传统村貌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村。

(3) 规划要点。

(1) 在蟾溪村北部的山坡古松林设计一座风景亭———九龙阁, 重檐, 建筑面积25m2, 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2) 在东北部设置蟾溪接待服务中心, 建筑面积为350m2, 1层为主、局部2层, 建筑风格体现民居风格。可同时供300人就餐。

(3) 在现状的停车场以及宗祠建筑前的用地范围, 设计畲族文化和茶文化广场, 广场内设有畲族文化图腾柱, 畲族文化广场中心, 茶碑亭以及畲族文化墙等内容, 占地面积约1500m2。

(4) 文化广场东侧, 沿蟾溪的用地范围, 规划5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 附设游船码头;并划出原生植被保护区, 形成植被观赏区。

(5) 保留吴氏宗祠和杨氏宗祠原有建筑;村口神庙和戏台, 将其规模缩小, 留有一定的视线空间;村口现有土地庙搬迁至宗祠的右侧山坡地重建, 并对廊桥进行修缮;因道路建设需要拟拆除桥头关帝庙。

(6) 将沿畲族文化和茶文化广场的民房建筑进行立面改造, 力求营造良好的整体村貌。

(7) 在景区发展的同时, 鼓励支持农民的自主创收, 结合农民自身的条件, 各农户可建立农家旅馆、农家茶馆, 以农家乐的形式接待游客, 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4) 规划总结。

(1) 将原有的山体、茶园、竹林等自然要素进行保护, 塑造山村特色、田园风光。整体布局、景观构建、设计要素等方面尽量保持原样, 以保护发展为原则, 结合溪流、古树、名宅以及现有道路网, 建立完善的村庄建筑、交通环境、市政设施, 引入提供休闲度假等服务功能的项目。充分结合地形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利用。在满足居住的情况下, 搞农家乐旅馆, 农家茶楼, 建畲族文化文物展馆, 建接待中心、九龙阁、停车场、水榭码头。这些建设, 可以促进农户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的改变, 保护好环境,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景区资源。

(2) 发展农家乐旅馆, 农家茶楼。这些配套设施不仅为游客提供享受自然风光、农家野趣的场所, 也扩大景区游览范围和内容。同时, 还有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增强自身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 促进思想观念的更新。农家乐旅馆, 农家茶楼的发展, 能加大农民与游客的接触, 受到都市文化、现代文明的熏陶, 他们的生活习惯、言行举止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农家乐旅馆, 农家茶楼的发展, 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景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消化转移, 扩大景区农民的就业渠道。

(3) 福安白云山内蟾溪村的规划建设, 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 就是在符合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条件下, 通过村庄整治, 带动农家乐旅馆, 农家茶楼等服务的发展, 既达到“突出、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目的, 又满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

7 结语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内蟾溪村新农村规划建设, 管理部门加大宣传力度, 将景区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划内容宣传给村民, 打破村民落后的小农经济思想, 让景区干部群众的思想尽快统一到景区建设的意图上来。景区的设计规划活动增强干部群众保护景区资源、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通过景农结合, 携手发展, 做好景区与农村的统筹发展, 必将实现风景区与新农村双赢共进的和谐局面。

摘要: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具体的风景区内的村庄建设为例, 阐述了做好风景区规划, 特别是风景区内的村庄建设协调规划备受重视。风景区内的农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同时纳入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协调发展, 提升新农村的品位, 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风景名胜,规划建设,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仇保兴, 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城市开发, 2004 (01)

[3]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

[4]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5]福建省多种途径推进新农村建设见实效.福建日报, 2010-04-06

篇7:发展农村经济_建设和谐农村(安景景)

一、我县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

我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北,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特困县。多年来,我县农村基层经过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法制观念逐渐深入民心,使民主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正在向建设较高层次提升。但是,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的法制观念依然淡漠,使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社会法制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村级领导班子依法行政意识差

我县村干部虽然有了一定的民主治村及依法治村的意识,但是更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村支部书记与村支委会主任有争权夺利的行为,不利于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村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

2.个别村干部法律意识不高,民主作风和法制观念不强,因而有村干部侵犯农民利益、扰乱社会治安的现象,进而影响了依法行政和民主治村工作的开展。

3.某些干部有官僚主义作风与滥用职权的行为,严重败坏了村支部和村委会的形象,并有脱离群众、腐败蜕化的趋势。

(二)农民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法律意识薄弱

广大的农民群众受封建奴役思想影响,对所谓的人治、法律权威认识不深,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只是采取“拉关系走后门”的手段,亲近权力执法者,很少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造成权力对权利的侵犯,破坏法律规范,滋生腐败。

(三)农村的法律服务与支持系统缺乏

我县村民法制观念不强。村级干部不能很好地做到依法行政、民主治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法律服务与支持系统严重缺乏,法律宣传不到位。在村级组织中,没有一个负责法律服务的专门机构。同时,法制宣传不到位,效果不明显。因此,依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和依法建立、健全各项民主制度的任务仍然艰巨。

二、对我县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县是一个农业县,地处粤北山区,农业人口占74%。作为现时期的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文化开发滞后,传统的历史沉淀厚重。

(一)经济发展滞后是造成我县民主法制滞后的基本原因

我县农村人口多、经济产业少,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民主法制意识属于社会心理和认识层次,它主动或被动地适应社会经济状况和政治文明建设水平,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必然影响农村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影响到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

(二)长期的封建社会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讼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封建意识在许多农民心里根深蒂固,在广大的农村还有很大的影响力,一些农民对权利和平等竞争的认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农民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首先是忍受,其次是考虑以非对非,不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丢弃法制原则,使采用法律手段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未被人们所接受。

(三)少数基层干部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缺失

有的乡镇干部因自身的法律水平局限,未能依法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常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氛围。这使农民产生权大于法的错误认识,使得许多农民不相信政府,不相信法律,使法律在农村不能真正有效的实施。

三、对加强我县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要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关键要靠党的领导,主体是农民、法制是准绳,而各级人大和政府则须要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那么,究竟应如何着手农村法制建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民主法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立法机构和各级人民政府在思想上认识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是搞好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的根本前提。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将农村普法工作提高到事关农村长治久安、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高度来认识,在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政治”,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实力与民主法制同步发展,而不能有丝毫偏废,也不能有任何动摇。

(二)健全和完善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需求的法律制度

各级人大应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立法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迅速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法律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规范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要把在农村改革和建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以及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使农村生活的各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各种涉农法律真正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

要进一步在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干部中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进而使广大农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积极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并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自己的正当利益,使广大农村干部自觉地、模范地遵守法律法规,从而做到依法行政、民主治村。

(四)加强农村的法律服务,为农民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加强农村的法律服务,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是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工作的必要措施。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的执法力度,必须确保农村行政、税收、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法制的轨道。其次是要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立起合理、运行有效的行政执法体系,以保证各种涉农法律的严格执行和涉农法律问题的迅速合理解决。

(五)加快对新型农村干部的培养,加强对农村干部的管理与教育

上一篇:文化澳门下一篇:五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人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