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阅读答案

2024-07-24

上课阅读答案(共8篇)

篇1:上课阅读答案

闻一多先生上课 阅读答案

问题:

1.结合文意解释第6段中画线词语的含义。叫座:

2.选文1至2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着两个事例。事例一:

事例二:

3.汪曾褀为同学代笔些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4.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 描写出来。(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1.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上座率高

2.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

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

3因为他写的报告分析的准确形象,说法新奇,闻一多等西联很多教授都很赏识 这种学生。

4.学生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目不转睛地看着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也是全神贯注,在教室里踱着步子,慢慢品读着课文。学生们认认真真得听讲,仔仔细细得做笔记,就像春起的小苗,接受着闻一多先生知识的灌溉。

篇2:上课阅读答案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艺界、学术界重量级人物。他的《红烛》《死水》等诗歌曾经激励一代人对中国的命运进行思考;他的《最后一次讲演》更是让许多人热血沸腾;他治学严谨,学问精深、广博。本文是闻先生的弟子、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回忆闻先生的文章,虽只是千字短文,但人物个性鲜明,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位可亲可近的爱国诗人、学者的形象。

【正文】

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我们能抽烟的也点着了烟(闻先生的课可以抽烟的),闻先生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许还可加上几句:“成礼兮会鼓,传葩兮代舞,春兰兮秋菊,长毋绝兮终古。”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pointlism(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我颇具歪才,善能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了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选自江苏文艺出版社《人间草木》一书,汪曾祺·筑文)

【阅读训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炽热( ) 女娲( )

枯燥( ) 胡诌( )

2.文章第一段说“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你能说说这里表达了闻先生怎样的“内心世界”吗?

3.“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4.结合全文概括,本文突出了闻一多先生哪些特点?

5.文章为了突出闻一多上课的风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阅读答案】

1.chì wā zào zhōu

2.对现实的龌龊极为痛心,对日寇的入侵极为痛恨,故而“严冷”;内心却流淌着对祖国“炽热”的爱。

3.他讲晚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这一点十分独到,也很难有人做到,只因为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既是诗人,也是画家。

4.①强烈坚毅;②治学专心;③写字爱用秃笔,一笔不苟;④上课讲演结合、图文并茂、条理严密、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篇3:为习作插上课外阅读的“翅膀”

关键词:课外阅读,学生作文,阅读兴趣

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曾说过:“美好的阅读是为了给学生的精神打底。” 诗圣杜甫的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更是道出了博览群书的积极意义。 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作铺垫, 学生的作文就会出现精神上和语言上的断流, 而教材中短短几十篇文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这就需要扩大阅读量, 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遨游。

一、 广泛课外阅读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奠基

习作就是说话, 文章可以给人们描述一件件事情, 可以向人们刻画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可以为人们呈现出一处处壮丽的景色, 也可以给人们介绍一件件精美的物品。

阅读与写作都是围绕语言文字的活动, 它们之间是相通的。 阅读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吸收, 习作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要想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 就要吸收语言文字的精华。 因此, 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了解读书的重要, 让学生读好书, 多读书, 这样就能从中吸收更多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一个人读的书越多, 积累的语言、 知识和表达技巧就越丰富, 写起作文来就会越容易。

二、 扩大语言积累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添翼

博览群书, 增加课外阅读量, 是学写作文的好方法。没有丰富的知识, 就不能写出好文章。 要想拥有丰富的知识, 就必须借助于课外书籍的阅读。 扩大阅读范围, 就要广泛接触各种知识的文章, 自然科学知识、 历史故事、 童话故事……都要涉及。 博览群书并不是说读书可以不选择,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选择思想健康, 知识性强, 适于自己自身发展要求的书读, 这样才能更多更有效吸取养料, 为习作服务。

要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化为学生所有, 除了用心领会外, 还要引导学生多背。 脑中的积蓄多了, 就会将文中的语言逐渐地与平时的生活相融合而成为自己的语言。

多读课外书籍, 另一个重点是要提高阅读的速度。 提高速度, 并不否定读书的质量,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讲究读书的速度快, 阅读量多, 这与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它注重理解, 培养能力。 速度提高了, 自然就能少花时间多读书, 无疑掌握的知识也将越来越多。那么, 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呢?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在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接触提供到大量的、 内容丰富、 体裁多样的范例, 使学生们从课外作品中得到启示, 获取素材; 同时, 在阅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文学美, 接受规范的语言文字训练, 使学生的知识更趋合理化、 丰富化, 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下笔成文就不难了。

(1) 小学生最爱听故事, 童话故事、 历史故事、 神话传说等等, 对学生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结合晨会、 班队活动时间, 讲些故事, 然后因势引导, 让学生知道, 老师讲的都是从书上看来的, 只要去看书, 就会认识许多善良美丽、 勤劳勇敢、 聪明机智的故事人物; 就会知道许多有趣感人的故事; 就能掌握许多课外知识, 从而使自己成为聪明有学问的人, 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2) 积极做好导读工作, 利用课余时间动情地朗读一个个精彩的小说片断或是一篇篇散文佳作,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课文是节选自某一本书中, 赏析完一篇课文, 在学生兴趣浓厚、 意犹未尽之时, 可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 如学了 《太阳》、《手上的指纹》 等文章后, 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科普读物……以此激发学生对这些读物的兴趣, 即使课内外互相促进, 又超越教材、 学科的内容与形式, 使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自在轻松。

2. 培养学生专注的阅读

阅读课文书不能浮光掠影、 蜻蜓点水, 要 “细嚼慢咽”, 细细体味。 只有高水平的读书质量, 才能为习作打下基础。 因为课外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材料, 了解一定的写作方法, 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多动笔, 对文章中精彩的词语、 句子、 片段圈圈画画, 做个记号或摘抄下来, 便于平时作文练习时借鉴。

阅读时光靠眼睛看还不行, 时过境迁, 容易淡忘, 因此, 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动脑思考的习惯。“ 读书不思考, 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 如果读书不求甚解, 囫囵吞枣, 不动脑筋地细心加以理解, 收获必然不大。 动脑思考要边读边思考, 想一想这本书或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 是怎样写的? 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你喜欢这篇文的原因何在? 熟读精思了, 才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些了解才会积累下来, 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3. 引导学生深入地品读

课外阅读不乏名家佳作, 作品丰富多彩。 老师可以提供学生更多的经典作品, 让学生走近经典文学, 与文学大师对话, 用心灵去阅读, 用思想去感悟。 让学生精读课外作品中的精彩片断, 好词佳句, 认真理解其中的含义, 以及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积累、 理解、 运用, 从中学习语言的丰富表现方法, 学习语言的规律, 体会文中的语言美, 培养感受语言的能力, 潜移默化地融名作佳句到自己的语言中去, 不断地在头脑逐步积累语言, 丰富语言材料。

熟读成诵。 利用小学生机械记忆能力较强的特点, 把那些精彩的片断, 从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到复述直至把知识记在脑中, 朗朗上口, 成为学生们的储备和财富,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 读写整合融汇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丰翼

习作教学中一条重要的规律就是 “仿与创结合的规律”。 仿就是模仿, 创就是独立写作。 模仿是提高小学生习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小学生从不会书面表达, 经过模仿效法范文的写作方法, 逐步掌握书面表达的要领, 把范文的表达技能转变为自己应用自如的表达技能。“仿” 好像是一座桥梁, 学生通过照猫画虎的 “仿作” 达到独立写作的彼岸。 从仿到创, 仿是条件, 创是结果。 学生在模仿时, 可以充分利用范文进行字词句篇的基础练习, 多方面的借鉴、 揣摩范文的结构方法、 表达方式, 较快地提高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及叙述描写等习作能力, 为创造性地独立习作打好基础。 因此, 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来丰富学生 “仿作”需要的范文, 让学生接触到大量内容丰富、 体裁多样的范例, 从中获取知识, 感受作品的语言文字美。

篇4:乘上课外阅读的翅膀

下面浅谈一些教学体会: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首先,读好书,就要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使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有了浓厚兴趣,读书水平定会一步步提高。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两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2.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是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四、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时空。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与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又符合年龄特征的课外读物。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使他们课内所学知识得到拓宽延伸。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之前,我就引导学生课前阅读有关“抗美援朝”方面的书籍资料,准备在课上交流,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很高。此外,在教完《蝙蝠和雷达》《太阳》等课文后,我趁学生的学习热情未减时,又及时引导他们阅读有关动植物和自然界等方面的科普读物。并要求学生把自己在课外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类,交流感想。如此阅读,要求明确,有的放矢,学生读有兴致读有所获。

五、注意适时激励

当学生们阅读了一定量的课外读物后,情动于中,有话想说。我又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凝墨于纸,发话于文。指导他们写出一篇篇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的读后感。适时进行评选,鼓励他们向报纸杂志投稿。定期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小小博士”“故事大王”。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篇5:第十四周上课答案

一、起吊高度

解:(如图)设吊车能将钢架吊起的最大高度为y.且当钢架吊至最高处时,应是图中所示情形,即钢架的边缘恰好到达吊臂.设此时吊臂倾角为,则有

y24sin1.53tan2 24sin3tan0.5

6m 2m 可见,y是吊臂倾角的连续函数(0< <90)

3因此,对y求导得:y24cos,令y=0,可求得

cos2唯一稳定点:

(0,).32可知此极值点必是最大值点,故将其代回式中可求得

ymax15.02>14(单位:m)所以该吊车可以将钢架吊起至柱子上.y  1.5m

二、容器水位

解:

方法一 设t时刻水面高度为h(t),水面半径为r(t),对应水的体积为v(t),显然有h(0)=0,r(0)=0,v(0)=0;在t时刻有:

1h3(t)2v(t)r(t)h(t)

312等式两边对t求导,得

dv(t)h2(t)dh(t) dt4dt由题意知,dv10(cm3/min),可得微分方程 dtdh402dth h(0)0可求得其解为:h(t)3120t.令t=60,可求得h(60)13.18cm.方法二 设t时刻水面高度为h(t),水面半径为r(t),对应水的体积为v(t),显然有h(0)=0,r(0)=0,v(0)=0;在时刻[t,t+t]里,设水的体积增量为v,水的高度增量为h,则有:

h2(t)vh

4而依题,在此时间段里,水的增加量应是10t,即有

h2(t)h10t

4从而可得微分方程

h2(t)dh10dt.4三.打桩深度

解:设土层对桩的阻力为f,桩被打进地下的深度为h.又汽锤第i次击打桩所作的功为Wi,又设汽锤前i次击打将桩打进地下xix2米.则依题意知:fkh,Wi1xnr,W1Wix10kxdx.W2kxdx,W3x1x3x2kxdx,Wnxn1kxdx.则 W11211122222kx1,W2k(x2x12),W3k(x3x2),…,Wnk(xnxn1)2222 由W2rW1,W3rW2,……,WnrWn1.得 22222222x2x12rx12,x3x2r(x2x12),…,xnxn1r(xn1xn2)

22222x2x12rx12,x3x2r2x12,… , xnxn1…rn121.x223222n12222,x4rx1x3,… , xnrx1xn1.(1r)x12,x3x2r2x12x22x2(1r)x1,2x3(1rr2)x12,2x4(1rr2r3)x12,…, 2xn(1rr2rn1)x12

已知: x3a  a(1rr)x1222,x1a1rr2,而xn1rr2rnx1.令

n,由 0r1,得

nlimxnlim1rrrn2n11rn1x1 limx1x1

篇6:八上课内外古诗词考题及答案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神奇秀丽;“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2.写近望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形象的两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哲理。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 壮志。哲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5.《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 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两字用得很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 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春城败象似在眼前,作者悲叹似在耳边。清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 忧国思家的情怀。

4.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5.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百无聊赖,搔首踌躇,以至于稀疏的短发,几乎无法梳髻插簪的情形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石壕吏》一诗所叙的故事发生在唐代有名的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之中,诗写“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诗 人“暮投石壕村’’时“翁’’与“妇”均在家中,“天明登前途”时竟“独与老翁别”。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1)老翁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恨”战乱带来的灾难,“疼”死去的儿子,“忧”被捉走的老妇,“怜”未成年的孙子。

(2)诗人此时的感情是什么? 痛恨石壕吏的凶暴无情,忧虑国家的命运,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2.这首诗是以什么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试分析用这种方式的好处?

这首诗是通过老妇人自述的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这种自述的方式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这种自述的方式,可以使读者收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3.《石壕吏》中写了“夜色”,它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 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或理想?

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超然世外,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表明了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2. 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出的画面。

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皎洁的月光照在草叶上的露水上,亮晶晶的,诗人走在小路上,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3.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的含义。

“愿”字蕴含了作者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4.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久开头两句起得平淡,明白如话,好像—个老农娓娓道来,透露了诗人热爱农村劳动的心情。

B.三四两句写一早一晚:早起去锄草,直到黄昏月出后才扛着锄回家。截取两个片断,归纳一天劳动的苦辛,从“理荒秽’中可体现出来。

C.五六两句承上句而来,描绘了道路狭隘、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诗人垦荒南亩的劳动的艰辛。

D.“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无违”是说诗人不怕劳动的艰辛,不怕露水沾衣,只怕朝廷又要他去做官的思虑。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

2.“征蓬”表现了诗人是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以没有根基、四处飘泊的“蓬草”形象,正是暗写自己内心飘零孤寂。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出的画面。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尽”字用得好,历来被人们所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入”“尽”安好在何处。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人”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情万 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3.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现出的画面。并简要分析句中“下”字用得好在哪里?

这两句写船轻快地顺流东下,看到月亮就像飞镜一样向西坠下去,倒映在江水中,晓雾云生,变幻莫测,好像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表现出诗人放达洒脱的个性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历来被称为不朽佳句。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赋予水以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答案不超过15个字)景色幽美,风俗古朴,主人盛情。

2.首联中“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的哲理。

山环水绕,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越来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无路可走之际,突然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锦簇,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3.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 诗中写大自然中的景物目的是什么?

用自然景物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暗示人的寿命有限。2.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说明光阴一去不返。2.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 描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展现的画面。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2. 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哪几个词用得好?

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祥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远景与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3.“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表达了诗人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的情感。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梦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思想感情。2.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句写景的妙处。

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树叶渐落,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这首诗在说理方面有什么特点?

联想和一连串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你对作者不甘于隐居山林,而希望得到引荐,突出他出仕愿望是怎样看的,并说出理由。

赞成。作者希望出仕为国效力的精神值得肯定。不赞成。应该像陶渊明那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做 一个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不更好吗?

2、试分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蒸”和“撼”字好在哪里? "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3.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慨? 蕴含着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2.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诗情、景交融。试想象烟波江上日暮之景,体会其中融人的乡愁之情。

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染红了长江,天色愈来愈暗,何处是我的家乡?等待我的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长江上烟雾笼罩,波涛浩水,更引起作者无限的乡愁。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横”与“绕”两字的妙处。

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十分准确传神。2.颈联是情景交融的佳句,请结合送别的情景,阐释该联的句意。

天上的白云随风飘浮,就像即将远行的友人行踪难定,漂流他方;一轮夕阳缓缓下沉,似乎不忍遽然落山,就像诗人对朋友依依难舍的心情。4. 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诗的最后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仿佛理解主人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马尚且如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不写人而写马,将离别之情渲染得更加深切动人。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秋词》一诗一反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为秋天谱写出一曲欢畅、明丽的赞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怀? 可以看出诗人开阔的视野和乐观的情怀。2.写出含有“秋”字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改”、“迷”用得好,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随处改”这个“改”字用得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2. 展开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傍晚,暮色降临,霜雾弥漫,山林空荡,熊爬到树上逗乐,小鹿跑到溪旁饮水。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歌写景之中处处流露出游山的欣喜愉悦,充满野趣,表达了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 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2、理解“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意思。

白居易曾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是说良时不再,红颜易老。作者在这里反其意以自勉。意思是不要因为年老而唱起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老的悲观消极的调子。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从而展示出他对人生乐观向上的态度。3.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此诗表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本诗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僵卧孤村戍轮台,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尚思为国戍轮台。

2.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略作赏析。

"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

篇7:六上课外阅读教案

春望 教学目标:

1.了解《春望》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2.学习《春望》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习名句赏析方法。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笔记,充实预习笔记。

二、解释文题及创作背景: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2.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个人自由读。(2)两人合作读。(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3.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4. 理解诗意。

(1)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2)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这首诗的大意是:国家残破而山河依然存在,都城的春天竟是满目荒凉,忧国思乡看到繁花盛开而不禁落泪,恨与亲人分别听到鸟叫都暗自心惊。战争的烽火长久不息,盼到一封家书真是价值万金。想得头上白发越梳越少,简直连簪子都要插不住了。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五、指导背诵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

2.学生自由背诵。

第二篇:

游山西村 教学目 的:

1.知 识: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2.能力: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3.德 育:陶冶美的情操。4.目标难点:理解诗的意境。教 学 过 程 :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二、理解诗的意境: 1.“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足”,“足够”。“豚”,小猪,这里泛指猪。2.“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象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前一联写村外风光,这一联转为写村中所见所闻。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三、背诵这首诗。

第三篇:

从军行

教学目标 :

1.了解边塞诗歌的特点。

2.品味诗人笔下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的精神

3. 鉴赏同类诗歌,进一步了解诗人边塞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二、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高适、岑参向来并称齐名。

三、王昌龄背景介绍。

四、词语点拨:

1.青海:指青海湖。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古名鲜水或仙海,北魏时始名青海。唐朝和吐蕃经常在这一带发生战争。暗雪山:使雪山晦暗无光。雪山:指河西走廊南面的祁连山。

2.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时是边境的一个重要关隘。唐时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五、总体感知

诗开始两句,次第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浓厚的云层,使湖北面绵延千里的祁连雪山也显得隐隐约约;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塞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百战”极言战事之多;“黄沙”二字,极力突出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的艰苦激烈和将士们所做出的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这些将士们豪壮的誓言。

这首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转折有致,对照鲜明,抒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豪情斗志。整首诗的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体现出王昌龄绝句的突出优点,也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优秀篇章。

全诗前两句是铺垫,是烘托,是渲染;后两句是抒情,是显志,是歌赞。景中寄情,以实代虚;情中有物,以实化虚。整首诗不仅格调高昂豪迈,蕴含深邃,而且用语也十分洗炼、精道。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背诵全诗

第四篇:

海上日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画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

3.重点理解: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为什么觉得太阳像负着重担?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先指名说“奇观”的意思,再说句子意思。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中难句的。

四、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欣喜)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五、指导背诵 第五篇:完璧归赵 教学目标:

1.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2.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2.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

(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问题。

2.在小组内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解决。

3.教师适当组织全班讨论。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作业:

课外阅读《渑池会》、《将相和》。第六篇: 养花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2、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

二、读讲

1.看看文中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

(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2.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

3.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第七篇:

过零丁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定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三、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五、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六、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七、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八、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九、组织学生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十、品味探究: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试说说自己的看法。

十一、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十二、巩固练习

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第八篇: 赠花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乐曲的美妙,及诗人对它的赞美。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初读古诗

三、再读古诗,体会古诗韵昧

1.师讲故事:唐朝大诗人杜甫常常到各地游览。有一天,杜甫来到花敬定的府上,在花卿的府上,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乐曲如此之美,杜甫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将这首诗赠给花卿。

2.教师有感情地示范读古诗。

3.学生再美美地读读诗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四、音乐擂台

1.同学们读得这么美,能美美地朗读给大家听吗?今天我们来进行一场音乐擂台:这里有各种不同的音乐,你可以自由选择美妙的乐曲配上朗诵。先准备一下,可以找好朋友一起朗诵,也可以小组合作。看看哪组获得擂主。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读。师生评议。

3.师生合作读,共同展示。

五、课后延伸

杜甫,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是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被称为“诗圣”。请同学们下课后。再收集杜甫的诗,我们开一个“诗歌展示会”,读一读,背一背,画一画,唱一唱都行。

第九篇: 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一段。

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2.学习第二段:

(1)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2)默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

(3)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4)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5)小结: 3.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第三段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4)小结: 4.学习第四段:(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3)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第十篇: 火烧云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 3.初步了解萧红及她的《呼兰河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

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

文中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

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 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说。

这时空中又出现了什么? 指名说。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什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好吗?

五、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四、课堂总结

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篇8:上课阅读答案

从能力水平来看, 五、六年级的学生在阅读中已经能够抓住文章中的词句、修辞、标点等进行形象特点的感知, 完成对词句表达效果的初步体会。因此, 初中生应进一步在分析阐释的层面有所发展, 才能达成“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等等课标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 初中的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目标往往还停留在从文章词句中对形象、情感等作出判断的层面, 于是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把握成了一种标签化的概括提炼, 文本的丰富内涵逐渐流失。即使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加入品味语言的环节, 也往往成为泛泛的结论呈现和对知识方法的验证。

从日常教学行为来看, 由于学生阅读能力薄弱, 在整体感知、获取信息、形成解释、欣赏评价、实际运用等方面皆有不足, 导致教师的阅读教学缺乏集中的着力点, 追求面面俱到, 结果顾此失彼。很多教师依然习惯于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并认为不如此便无法提高课堂容量和密度。据此, 我们以“批注法”为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突破口, 进行实践和研究, 一方面改变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品质, 另一方面, 帮助教师找准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提升点, 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实效。

“批注法”是传统学习中的经典方法, 也是古人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习者通过与文本直接的对话, 回归阅读的本质。这种方法能够促使学生从一目十行的粗读浅读, 转变为咬文嚼字的细读精读, 从而改变其阅读习惯。同时, 它又具有可操作、可监控的特点, 能够及时、真实地呈现学生的阅读成果。当学生将阅读成果落实到批注的文字中时, 其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才真正显露出来, 借此才能发现问题, 追根溯源, 进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 在不断发现、不断完善的阅读实践中, 师生才能形成真正的思维碰撞, 将阅读逐步引向深入。在此基础上,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才是一种真正的提高。

“批注法”阅读的核心教学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 从对“是什么”的感知和判断逐步走向对“为什么”的思考和分析, 从而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活动, 变粗浅阅读为精细品读, 变空泛感知为深入感悟,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以《闻一多先生上课》的阅读教学为例, 教师以课外选文作为教学素材, 以“批注法”为学习策略, 聚焦人物形象分析, 就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实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本课的教学核心是以批注的方式, 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弥补学生在分析时的思维疏漏:关注结论, 忽视分析过程;关注局部, 忽视观照整体;关注重要内容, 忽视其他内容等。

据此, 教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 (1) 抓住关键词句, 结合上下文自主批注, 对人物形象作出具体分析。 (2) 通过合作讨论, 对自主批注进行修改和整合, 对人物形象作出完整分析。 (3) 在圈点批注的实践中, 感受发现和探究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起点, 是学生通过批注呈现阅读的成果, 展现原有的能力水平。本课的教学提升点, 是以教师示例和学生自主修改完善原有的批注, 激发学生思考, 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思维的碰撞交流, 以关注思维过程的评价促使学生学习意识的形成。

本课通过“初步感知”“分析比较”“修改完善”“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学习反思”等五个环节, 达成教学目标。

教师将“初步感知”环节前置为预习, 学生通过课前自主阅读, 围绕人物形象的特点进行批注,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以学生的阅读成果作为教学起点。课堂起始阶段, 教师出示了对于“抗战不胜, 誓不剃须”一句, 学生课前作出的两类批注是: (1) 强烈的爱国精神。 (2) 语言描写体现强烈坚毅性格。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明确在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时存在的如下问题: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 仅止于形象特点的概括及描写手法的辨析, 但缺乏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阐述的意识, 且概括形象特点的思维角度比较随意。通过出示这两类批注, 直观清晰地呈现了学生的现有能力水平及能力不足。

基于学生对自主批注成果的比较与分析, 教师出示对于“抗战不胜, 誓不剃须”一句的批注示例:“誓不剃须”“誓”字体现了闻一多无比坚决的态度, 呼应上文“性格强烈坚毅”, 通过语言描写具体生动地写出闻先生的强烈坚毅。学生将之与自己的批注进行比较, 便能够发现自己批注的问题, 并通过分析示例明确提升的方向。在之后的修改完善环节, 学生调动更多知识储备, 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 有意识地抓住关键词句, 结合上下文进行具体的分析。教师示例的出示, 促使学生发现新的思考空间, 积极主动地对原有批注进行修改完善, 并通过及时的展示交流, 在师生互评中, 完成第一次提升。

基于个体学习的成果, 组织小组的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的批注, 并提出如下的活动要求: (1) 静思、梳理原有的批注。 (2) 用红笔合作修改原有的批注。 (3) 用一段话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的。在活动中, 学生将个体的阅读体验进行交流, 相互借鉴, 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并最终将个性化的散点批注进行归纳整合, 对于人物形象形成更为全面的分析, 完成第二次提升。

之后, 再次通过展示交流的方式分享小组学习成果, 在组间评价和质疑的思维碰撞中, 形成较为深入的分析。此环节中, 教师特别强调, 展示的批注可以是集体修改的, 可以是新发现的。如果是集体修改的, 请展示原来的批注和修改过程。使学习成果的展示从静态呈现, 走向动态发展, 组间的质疑与评价从关注结论, 转为关注思维过程, 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把握更加深入和丰富, 完成第三次提升。

学生最终呈现的批注成果有:“从本段我们可以看出, 闻一多是一个严谨、有才华、有激情的人。文中运用了四字短语:口讲指画, 有声有色, 条理严密, 文采斐然, 高低抑扬, 引人入胜。这六个四字词语与下文中的‘思想的美, 逻辑的美, 才华的美’相对应, 口讲指画、有声有色对应的是思想的美, 条理严密对应的是逻辑的美, 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对应的是才华的美。这几个四字词语, 语气强烈, 铿锵有力, 而且段末的三个‘美’近似排比, 层层递进, 给人的感觉很深, 尤其突出了闻先生很有才华。由此可见, 闻先生是一个条理严密又富有激情的人。”从中, 可以看出学生能力的明显提升。

学习结束之前, 教师又设计畅谈收获启示的环节, 引导学生在实践之后及时进行学习反思。基于批注实践的学习反思, 是每个学生的直接经验, 其中所得出的方法更具有操作性,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提升需求。同时, 在批注所留下的阅读痕迹中, 学生能力的提升得以清晰呈现, 使课堂教学效果易于测量, 并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预留了空间。学生在学习反思中谈到:“以前读文章的时候, 总是读一遍, 理解大意就完了, 现在学完这节课之后就觉得, 以后读文章的时候应该手拿一支笔, 把觉得好的地方画下来, 随时写下自己的分析。”“以前我知道通过一件事了解一个人具有怎样的性格, 通过这节课我还明白了还可以通过抓一些比较细节的词语, 然后从正面和侧面进行分析, 突出人物性格。”从中, 可以看出本节课对学生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的改变。

在此课的课堂教学实践, “批注法”真正成为了促进学生阅读习惯改变和阅读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 即借助分析词句、修辞、标点, 勾连前后文、背景资料, 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从泛泛的、零散的判断, 变为具体的、深入的、完整的分析。学生不仅在自主阅读和思考感悟中, 完成了阅读实践, 而且通过梯度的学习活动和充分的交流讨论,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了能力不断提升的目标。

由此, 也带给我们关于“批注法”有效运用的如下启示:一是选文的可读性和丰富性是基础。文章的选取应切合学生的心理能力水平, 让学生易于走进文本, 又应具有丰富的内涵, 为深入研读提供广阔空间。

二是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前提。教师应在备课中对文本进行准确、深入、独立的解读, 结合文本中最具语文价值的内容反复辨析, 深入钻研, 在教学中才能为学生提供到位的指导,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是活动要求的明确具体是关键。教学中, 应结合文本特点, 找准批注的切入点, 并对学生提出明确任务要求, 将途径、步骤、方式等具体化, 以保证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过程的效率。

四是学习者的主动思考是核心。阅读教学没有思维的交流碰撞, 得到强化的便只有静态的答案, 而非习惯能力的改善。因此, 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学习活动, 营造思维活动的良好氛围, 改变教师讲解贯串课堂的现状, 给学生的阅读思考、交流讨论和修改完善预留充分的时间, 才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 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五是学习困难的充分预设是保障。在教学中, 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教师在备课中, 不仅要关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更要关注学习预设。以“批注法”为策略的学习, 是以学生自主思考和个性体验为特点的学习, 教师特别需要对学生的能力不足和学习困难进行充分考虑, 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方法、材料等方面的支持, 帮助学生跨越困难。困难的跨越往往也就是其能力的提升。

上一篇: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方法下一篇:冬之秘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