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_论文

2024-07-23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_论文(通用9篇)

篇1: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_论文

【摘 要】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新农村建设开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背景下,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战略土地流转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合理

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是在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社会背景下,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各种正确合理科学的发展计划、目标、方法,以及运用于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具体实施的手段和方法。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地区或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1.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是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的客观存在要求农村应该拥有科学合理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依据农村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发展策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结构和经营模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意识的改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政府管理的客观需要

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据科学合理的发展册落的引导和支持。农村作为我国落后地区,以政府为主体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短期不得改变。政府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策略制定的主体单位,必须依据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生活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政府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开发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

1)道路交通的不完善

道路交通是打开农村对外开放大门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村广大地区道路建设十分落后,道路承载量低、质量低,宽度不够,无法承载大刑载重车辆,交通网络结构单一,乡村公路质量低,甚至有的地方还未实现乡村交通网。

2)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

水、电、通讯网络是农村农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之一,是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目前我国大量农村自来水网络不健全,生活用水质量低,电力低无法进行大规模建设;通讯网络不健全,农民获取信息的手段单一。目前我国正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即以信息为支撑的信息经济时代,水、电、通讯网络的不健全降低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减少农民获取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渠道,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2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经营模式的落后。主要在农村生产力的落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

1)生产力的落后

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证。目前我国大量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处于以牛、耕、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原始农业时代,属于典型的自家经营、自主消费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低,劳动者素质低。

2)农业结构单一

我国农村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主要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没有形成种植多样化、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

3)农村市场不规范

农村市场的健全繁荣程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市场不健全,市场场所不健全,市场管理交易不规范,市场小。商品流通量低。农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量小。同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仍不健全。

4)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具有强大的潜在资源优势。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如: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农村基本人力资源,目前我国开发粒度仍不大。

5)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实现自身主力军的作用。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落后,科学含量低,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无法带动农村形成产地—市场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产品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低。

6)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

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是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外开放程度低,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无法引入,内部市场无法与外界市场相接合和经济形式和市场动态的掌控和了解,阻碍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市场健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2.3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前提。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尚不健全和完善,存在严重的政策制度缺陷。

1)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村的部分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力度低,医疗保障制度存在很大弊端。如:医疗保障制度中药品价格和质量问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门槛费”问题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加重农民的后顾之忧,无法调动农民自主投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基层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基层干部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管理者,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干部管理呈现反金字塔形,呈头重脚轻之势,造成基层管理力度下降,基层干部素质降低,社会基层腐败现象严重。3农村经济发展中激励机制不健全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呈现疲惫状态,需要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运用于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目前我国农村的部分地区激励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执行力度低,调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程度低,没有取得较高的成就。

4)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

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是政策引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证,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基层管理者管理能力、转变农村落后观念的保证。目前我国农村关大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农民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引导,造成农村劳动者素质低,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措施

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过程。

3.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我国新的投资领域。

1)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

农村道路交通建设要求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农村道路交通质量,提高农村道路利用率,加宽路面,加大硬化力度和保养力度。同时,加强道路“乡乡通”“村村通”建设,打造乡村、城镇立体化交通网络。

2)健全农村水、电、通讯网络建设

坚强农村自来水网络化建设,控制水价,实行“谁安装谁受益”原则,提高农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质量;加强农村电网改造,控制电价,提高电量,促进农村工程开发;完善农村通讯网络,普及电脑技术等,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对称度。

3.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转变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转变,要求不断促进农村生产经营发展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封闭半封闭状态向对外开放型发展。

1)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加工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能力,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实行小机械生活蚕经营模式,摆脱以牛、犁、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向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从而形成现代农业的生产关系。

2)实行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改造

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改变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农业结构单一现状,因地制宜的实行立体农业改造,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以“一乡一产,一乡一特色”为引导,树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结构分布布局。如:林业开发依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实行,原始林、薪碳林、果林、经济林、用材林等相间的立体林业结构。渔业、种植业、养殖业经济作物区等相间的立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结构等。

3)规范农村市场

规范农村市场要求政府加大市场管理,逐步健全农村市场管理制度,确定农村市场场所,规范市场交易活动、管理市场秩序,完善农村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繁荣。规范农村市场要求不断健全农村市场,实行供、产、销一体化结构,同时加强与各个农村、市场的联系,形成乡乡、乡镇、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

4)加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农村资源丰富,具有强大的资源开发潜力。科学合理的大力开发农村资源有利于直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资源开发应该以可以持续发展观和生态保护为依据,提高

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的价值,运用循环经济理念,使资源开发和资源环境问题相协调。

5)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

促进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要求扩大乡镇企业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促进生产产品多样化,扩展乡镇企业产品销售市场。引进先进生产机器和技术,提高管理者才能,引入资本投入,进行加工、深加工,增加产品负加值,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形成科学合理的供、产、销产业化链条。

6)打开农村市场,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

农村市场的封闭性是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农村经济发展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打开农村市场,实行“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打开农村市场,引入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人才,引进大量的外部投资和科学发展和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建设,并逐步树立自身的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资源开发力度,逐步打入外部市场,共同竞争。

参考文献:[1]史晋川、金祥荣、赵伟、罗卫东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修订版。

[2]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载《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3]青木昌彦等编:《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4]基思·格里芬:《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倪吉祥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5]罗纳德·哈里·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中文版。

篇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_论文

【摘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包括了农业经济发展。可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力量,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因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是社会经济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主导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科学合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群众力量

我国是世界上古老而文明的农业国之一。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就是她养活的。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所存在着问题和困难,比如:

1.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开发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

1)道路交通的不完善。道路交通是打开农村对外开放大门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道路交通的不完善,将会减少农民获取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流通,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目前我国正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即以信息为支撑的信息经济时代,水、电、通讯网络的不健全将会降低人们生活的质量,减少农民获取经济和社会信息的渠道,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1.2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经营模式的落后。主要在农村生产力的落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

1)生产力的落后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落后将使农村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

2)农业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没有形成种植多样化、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下。将无法使农村经济高速发展。

3)农村市场不规范,令农村市场无法做到健全繁荣。

4)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造成了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

5)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将使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变得落后,科学含量降低,无法带动农村形成产地—市场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产品市场,使得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降低。

6)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会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无法引入,内部市场无法与外界市场相接合和经济形式和市场动态的掌控和了解,阻碍了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市场健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2.3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前提。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尚不健全和完善,存在严重的政策制度缺陷。

1)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加重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无法调动农民自主投资生产积极性,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2)基层干部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基层管理力度下降,基层干部素质降低,社会基层腐败现象严重。

3农村经济发展中激励机制不健全,令大部分指令执行力度低,调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程度降低,无法取得较高的成就。

4)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使得农民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引导,将造成农村劳动者素质低,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虽然有这样问题那样困难,但中国还是在进步在发展在崛起。1949——2009年,新中国走过了整整60年的历程。60年来,尤其最近30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产业结构不再是单一的农业,而是工农商齐头并进,农林牧渔业共同发展。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温饱不再是梦想,小康或更高层次的生活标准成了农民的追求。其中最大最辉煌的成就是什么?答案是,中国用着占世界7%面积的耕地,养育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也就是13亿多人!这就是作为世界上人均农业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的中国创造出来的奇迹!

这些奇迹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他们决定了中国的命运,造出了辉煌的成就,编写了伟大的历史,在历史巨柱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包括了农业经济发展。可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力量,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因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着决定的作用,是社会经济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主导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发展的方向。在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人民群众的努力下,温饱不再是农民的梦想,小康或更高层次的生活标准成了我国农民的追求目标,他们将获得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1]史晋川、金祥荣、赵伟、罗卫东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修订版。

[2]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载《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3]青木昌彦等编:《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4]基思·格里芬:《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倪吉祥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篇3: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分析

1 人才培养是关键

面对激烈的世界竞争, 人才培养是其中的关键, 水利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好资源的整合工作, 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 开展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面对较为重要的科研项目和时间阶段, 应当成立科研小组。此外, 对水利经济的管理工作, 要发挥人才的作用, 将人才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根据目前水利经济的发展, 应该选择合适的人才, 并且对其从专业素质、专业技术、管理水平等多角度和多方面进行培训管理。

2 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

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 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各个击破, 每个部门之间的财务收入不同, 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解决各个部门的问题, 除此之外, 要重新进行评估每一部门的经济效益,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政策扶持。每个地方的具体经济情况、获益承受能力不同, 因此应当采用分批实施的方法, 促进经济发展, 逐步减少政府对其的补贴, 当然在经济落后的地区要增加补贴, 每一个部门,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同, 因此应当认真分析问题, 加以解决, 并这种方法进行推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水利经济的发展, 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早日现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根据水利经济工程的特殊性, 进行水利经济工程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 例如:采用统筹兼顾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财务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建设工作做的更好。此外, 采用这种方法, 从水利经济方面获得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 提升财务收入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 做好财务的合理分配工作, 促进水利经济的发展。

3 政府加强政策扶持

水利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策应当大力支持。首先, 要加强对资金的投入。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持, 没有资金, 水利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就无法开展, 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 才能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其次, 积极扶持水利企业的发展。当然大型的水利企业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当然大型的水利企业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 小型的水利企业, 政府要做好引导合并工作, 促进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 促进国家服务型产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在其中占有很大的部分, 因此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 这样不但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 促进就业, 而且拉动经济的增长, 增强综合国力。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 我国进行无偿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小, 社会筹措资金的比重不断上升, 而水利经济具有收益慢的特点, 社会资金投入少, 这给水利财务的管理造成一定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 应当构建多元化的融资体制, 该体制需要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和国外的先进经验, 加强水利企业的直接融资,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优势, 开拓资本市场筹资渠道, 构建金融证券机制, 分析金融资本对水利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使我们在融资的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闲散资金, 并且为我们的水利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后盾, 资金充足,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水利经济的发展, 提升综合国力。

经济的发展为我们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水利事业是祖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性环节, 这关系到我国水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促进国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要求, 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 但是我们现在还有很多不足, 在引进国外现在技术和人才的同时, 做好自身的改革工作, 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学生要认真学习知识, 全面发展, 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方绍清.加快我国水利经济科学发展与治理的思考[J].管理观察, 2015 (2) :43-44.

篇4: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思路分析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分析

1什么是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从广义上讲,是指围绕资源充分利用所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从狭义上讲,就是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来发展的经济模式”。它使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整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和经济系统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开展循环经济研究,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2国外的先进经验

2.1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2.1.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走在世界前列,1996年颁布实施的《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把废弃物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确立了循环经济“三步走”原则:避免废物产生——废物的循环利用——废物的无害处理。

2.1.2中介组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德国的社会中介组织如双元回收系统(DSD)和绿点计划开展的包装废物回收行动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就会尽量简化产品的包装,并使包装材料方便回收和循环再生,以降低生产成本。

2.1.3培养社会环保意识,提倡企业与公众的积极参与。企业是废弃物产生的主要源头,德国政府明确废物处理的企业问责制,所有企业都有分离垃圾的装置,以保证废物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2.2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①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②建立循环经济技术系统。③企业承担生产者责任。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丢弃的生产模式曾是推动日本企业发展的方式。然而,随着世界性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及资源成本的攀升,日本企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研究开发清洁技术,并在《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明确了企业责任,要求企业采取必要措施,在产品使用后成为循环资源时,自觉进行循环利用,并有义务对循环资源进行处理。④公众强烈的环境理念。

3我国存在的问题

3.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首先,我国科技进步的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步,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能源的高消耗,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致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其次,由于市场开放,全球制造业不断的向我国转移,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不断增大,对能源的需求激增,给环境的承受能力带来极大的挑战。在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下,循环经济难以获得大的发展空间。

3.2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制约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能发挥法律法规对行为主体的导向作用,就会造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不足,缺乏主体的参与和互动,而与开展循环经济背道而驰的行为也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无法受到应有的惩罚。尽管我国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但是系统性、统一性、协调性不足,并且缺乏可操作性。

3.3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支撑不到位。循环经济要求贯彻“3R”原则,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条件作为支撑,需要一大批成熟的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这些支撑的供给应当通过科技创新来完成。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还不够高,未能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使得循环经济难以实现规模效益。由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设备尚不到位,许多理念和思路都无法落到实处。

3.4相关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资源政策、税收政策不配套,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协调。保证循环经济这种发展模式既“循环”又“经济”是形成循环经济市场运作的内在动力。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往往出现只“循环”不“经济”的情况,原因在于我国缺乏配套的机制来保证循环经济的实施必定会获得经济效益的增加。配套机制的缺失造成了行为主体丧失了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利益驱动力,企业缺乏参与意愿。只有行为主体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才有动力去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政策机制的缺失或者不配套不协调,导致了“政府热,企业冷”的局面。

3.5人们的循环经济意识还不强。当前,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主要依靠政府的倡导、政策上的强制来实行,企业和公众仅是被动参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另外,受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影响,不科学的消费方式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如:大量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塑料袋等白色污染物等,全民节约的良好风气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

4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4.1建立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政策保障体制。通过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可以制定多个层面的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如制定《循环经济基本法》和《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法》等。

4.2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突破技术瓶颈,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立”绿色支撑体系是加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从总体上来说,“绿色技术与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一是资源化技术,二是环境无害化技术,三是高附加价值,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行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有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4.3探索建立与我国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体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目前还找不到一个同一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全国推广。因此,分析区域发展状况和经济特色,因地制宜,探究适合当地的循环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可以选择典型企业进行生态工业试点,选择一批工业园区,建立废物交换系统,企业间的闭路循环和生态链等。

4.4建立健全合理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级政府的职责,需要经济综合部门和资源环境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能定位,从不同角度共同发挥主导作用。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协调的管理体制,科技、财政、金融、税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其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

发展循环经济,政府既有引导责任,又应通过制定各种经济激励措施,给予企业资金和政策支持。企业作为循环经济的实践主体,应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建立污染者付费制度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负责其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生产、使用、收集、回收、再生利用和处理处置。

4.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循环经济意识。全民的主动和积极参与是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一个共同特征,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政府对社会民众循环经济意识的培养和宣传。公众的积极参与对循环社会的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成效显著。

篇5: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题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成绩:

姓名:学号:班级:任课教师:

**学院

某某大学《形势与政策》

(字数要求:不少于2500字)201 3 ——201 4 学年第 1 学期

姓名:班级:学号:任课教师:成绩:

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基于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世纪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贸易已经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以来,我国国际贸易得以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许多弊端,论述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主要有利因素

(一)宏观经济平稳、结构调整政策营造较好外贸环境

我国外贸已经进入“个位数增速”的新发展阶段,十八大后新届政府将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作为外贸工作重点。在2012年《关于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指导意见》、《对外贸易发展 “十二五”规划》和《关于开拓新兴市场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基础上,2013年外贸结构调整的政策支持延续稳定性。与其他主要国家(地区)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速以及投资、消费、出口等经济指标相对平稳,经济运行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这些因素都为我国外贸的整体环境奠定了较好的基调。

(二)国内产业基础坚实,外贸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尽管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国际产业分工逐渐呈现向东盟、孟加拉国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地区)转移的趋势,但整体来看,受益于长期加工贸易的技术、管理和基础设施引进,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产业生产集群,综合竞争优势仍旧明显。在全球产业布局重新洗牌的过程中,我国承接的产业分工将更加复杂、也更具附加值。从上半年我国出口情况看,完全依赖成本优势的产业(来料加工)出口表现欠佳,而服装鞋帽等集群产业以及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中等创新产业出口增势显著。在外需持续萎靡、国内成本不断上涨的“内忧外患”压力下,我国外贸结构调整也初见成效。

(三)外围环境仍有改善空间

今年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尽管经济表现缺乏亮点,新兴市场增速放缓也成常态,但美国经济复苏、日本数据走高仍将是全球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上半年,我国与瑞士、哈萨克斯坦、新西兰的贸易增速分别达116.3%、23.1%和57.5%,显著高于同期外贸整体和上年同期水平,互补的产业格局、便利的自贸合作成为我国外贸“开疆辟土”的重要方式。7月,我国与美国将举行中美第五次战略与经济对话,双边就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开放投资环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金融、气候合作等多领域进行磋商和对话,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更加深入、更具建设性的国际合作将使得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二、主要不利因素

(一)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不同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问题,外需持续低迷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长波调整期,后危机时代各经济体面临不同形式的内生增长动力问题。发达经济体中欧盟经济虽继续恶化的可能性不大,但短期内难有起色;美国经济在美元的强势推动下呈低速复苏态势,但财政紧缩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对其经济走势仍构成一定冲击;日本的“安倍经济学”虽有力推高其数据表现,但过激的政策效应能持续多久,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强势经济能否维持都对日本形成考验。发达经济体虽暂时依靠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但仍存下行风险。新兴经济体方面,一方面面临如何强化缓冲机制以应对来自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风险,另一方面在资源市场低迷、经济普遍放缓的情况下需要将重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内生潜力上。

(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经营成本高企削弱产品出口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我国多个省市先后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与东盟等周边国家相比,我国用工成本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削弱。同时,人民币汇率不断创汇改以来的新高。上半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5.6%,其中兑美元升值1.7%,兑欧元升值3.3%,兑日元大幅升值了16.7%。虽然上半年尤其是5、6月份我国外贸增速的回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但相对高位的汇率已然拉高了我国外贸企业的经营成本。

(三)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外贸环境日趋复杂

我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在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为重塑产业竞争优势,各国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动机大大增强,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环境日趋复杂[14]。如今年4月,美国农业部宣布修订联邦政府采购指定生物产品指南,要求联邦政府采购更多美国生产的生物产品。这一措施可以看作是“购买美国货”的延续,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涉及15个国家,包括中国。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一些国家利用限制性手段控制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源型产品出口,对我国进一步扩大进口产生不利影响。

(四)国内工业生产放缓,抑制了原材料的进口需求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同比放缓了1.3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5.2%,同比回落了2个百分点。此外,国内过剩的钢铁、水泥、造船、光伏等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进一步抑制了对上游原材料的进口需求。

三、2013年进出口走势研判

2012年底,世界经济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复苏迹象,业内普遍看多经济走向。然而,今年上半年除个别国家经济表现转好外,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遭受冲击成为常态,可见全球经济仍相当脆弱,复苏前景充满不确定性。6月份,世界银行在《全球经济展望》中,将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此前的2.4%下调到2.2%,其中发达国家的增速由1.3%降至1.2%,发展中国家的增速由5.5%降低到5.1%。发达国家政策的自利性以及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延缓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当前经济增速的放缓一定程度上是对此前超前涨势的回调。

国内方面,产能过剩和PPI通缩抑制了经济增速,整体需求相对疲软,政府的经济工作重心转向改革与结构调整的基本导向决定了今年全年GDP增速的“微下行”趋势。但下半年我国经济仍存在增速回升的基础,全年经济走势预计将呈“前弱后稳”的走势。从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对比来看,1-5月,美国进出口贸易下降0.7%,日本下降10.8%,韩国下降0.9%,俄罗斯下降24.7%,巴西小幅增长了1.3%;截至到4月,南非进出口贸易下降2.4%[15]。相比之下,我国外贸虽跌至“个位数增长”时代,但在全球贸易中仍表现突出。

在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下,201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利空因素大于利好,但受1-

4月“一日游”贸易对整体数据的拉动,以及外贸结构调整的加速,预计全年实现8%的外贸增速仍可期。

四、新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建议

(一)建议国家财政政策在调结构、促增长、减税收方面更加积极;同时加大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在投资减速的情况下通过改善民生和居民有效消费能力有效刺激内需。

(二)继续实施商品结构升级、贸易伙伴多元化等外贸发展策略,延续出口的稳定增长。同时应注重开发新兴市场,增强多边贸易体系,通过市场多元化和自贸区合作有效降低贸易保护主义争端。

(三)进一步推动外贸结构调整,提高机电商品和高新技术商品的附加值,促进加工贸易转型,降低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的高度依赖。关注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链外迁状况,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转变区域分工模式,打造我国出口新亮点。

(四)把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结合起来,更加重视进口,适当扩大进口规模。调整进口税项政策,鼓励关键零部件、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增加能源、资源类商品的战略储备;在确保粮农产业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增加改善民生的产品进口。

篇6: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9.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3387元,比2002年增长了44.9%,年增长6.2%。人民的就业规模日益扩大。从2002~2006年,全国城乡就业人员从73470万增加到76400万,增加了2660万,年均增加665万人。使200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4.3%的较低水平。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加强,全国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了1.9亿。比2002年增长了27.3%。2003年以来,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状况的改善,2005年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2.9岁,比2002年提高了2岁。1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呈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首先使是在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粗放型的增长使我们付出了过大的环境代价。某些地区的企业为了满足致富的需要,大量的排污,使空气和水质发生严重的污染。据媒体报道:地处江南地区的生命资源太湖遭到了严重的污染。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由于中国是燃煤大国,传统的燃煤技术使得大量的二氧化

碳和二氧化硫废气排放到空气中,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将使人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种以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为代价而换来的高速发展的GDP是不受欢迎的,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与民生有关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房价。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应该使大多数人能够买的起住房,能够安居乐业;但是事实却相反,2007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飙升,居民的收入积累赶不上房价的上涨幅度,只好放弃买房。有的居民采取贷款购房的办法,但每月还款的负担很重,几十年的还款计划使他们喘不过气来。与民生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号召下,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民的收入差距开始拉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相当一部分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收入差距很大,因此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不信任,产生了“仇富”心理。在众多媒体报道的案例说明,在大城市的边缘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犯罪案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说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农业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城市建设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所以农村中只留下老人和孩子。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农村中成长的下一代,也千方百计地离开农村,长此下去,发展农业的人力资源将严重缺乏。在房地产“暴利”的驱动之下,有些地区把粮田变成商品房的开放地,因此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缩小。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2 今后的改进措施

篇7: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_论文

我们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卷92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总结

经过几天的辛苦我们终于搞完了此次的实践活动„„ 这次调查活动让我们认识到„„123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真正学到不少,对社会的理解也在活动中加深了。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的从各方面武装自己,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己。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努力学习好各种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到校园外的社会去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加自己对复杂社会的进一步了解,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增加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我们大学毕业完全进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正文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现今更是拥有13多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古“民以食为天”。温家宝总理讲:“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而是不是农业发展的,粮食够吃了,农村,农民的使命就完成了呢?不,要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国尽快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还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启农村市场。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13多亿人口,其中约8.074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占总人口数量的63.91%①。在建国初期,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大力支持工业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业发展非常迅猛,已经有实力反哺农业。我国的农民也是中国公民,他们和城镇居民一起参与了社会主义建设。农民理应和城镇居民一样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作为国家政府不能偏面的搞二元化区分对待。虽然我国现在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但是人均占有量及农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总体上就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农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后进生,发展速度滞后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怎样才能赶上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这是我们研究和思考的根本所在。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两千多万。中央政府审时度势的对农业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机遇,国家政府不但全部减免了农业税,而且还拿出巨额的资金对农业生产进行专项补贴,加大了老少边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还正在想方设法为农村建立养老,医疗保障体系等,彻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

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首次提出,我国将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正式宣布,下一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我国从法律上废止了已实行2600年之久的农业税,它标志着中国农民世世代代都要交的“皇粮国税”成为了历史。对全国亿万农民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好事。免征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更标志着我国的政治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3对未来前日十二五

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性

1,我国的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见图14.1)。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同时内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长期稳定保持在40%~50%之间,工业内部结构得到升级,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商品增加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30.5%上升到2005年的52%;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增加值比重由1979年的21.9%大幅上升至2006年的39.5%。

图14.1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图

注:2007年数据为1~3季度数据。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数据整理。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约30%,但是到2007年第三季度,已经下降到10.97%,降幅非常明显。需要注意的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才转为下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第一产业在80年代中期以前的上升趋势,与当时在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力有关。由于制度性释放劳动生产率是一次性的,因此在80年代中期以后,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就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2与他国相比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5年粮食农业状况报告中的统计资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3年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578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人均21439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1351美元(亚太区域发展中国家人均1093美元,拉美区域发展中国家人均3323美元,近东北非区域发展中国家人均2413美元,非洲撒哈拉以南区域发展中国家人均501美元)。中国大陆人均1100美元 2,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小康社会发端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的现实思考。他说:“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1998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44.5%,农村居民为53.4%,分别达到和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小康标准。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3时代的要求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今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

三,必要性

1政治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有关农业产业化的论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2经济方面

3文化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富民的关系。培育农村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建得成、保持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经济形势日趋恶化,外贸出口加速萎缩,审视国内市场,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复兴的必由之路,扩大消费需求也顺理成章成为投资和消费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扩大广大农村的消费需求。

一、制约农村消费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收入偏低,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篇8: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济基础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十三年聚焦这一领域, 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农业问题仍然是我国经济建设首要问题。解决农业问题不仅仅是农业生产问题, 现代化农业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精耕细作小农生产, 而是全方位的一体化经济模式, 所以农村金融的服务尤其重要。农业金融以农村经济实际情况为主要依据, 农村金融部门对信息揭示、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动员和交易便利等方面具有功能性作用。同时可以预测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 做到资本的有效配置, 及时运用新技术推动农村整体经济发展。另外,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分散, 而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具有赢利性质, 金融机构难免会对农村地区有所忽视。所以, 增强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关于农村经济状况的衡量标准指标选择

2.1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农村金融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金融结构的优化、金融规模的扩张以及金融功能的作用的发挥。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 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主要选择以下几个代表性指标来考察当前农村金融状况。

(1) 以金融规模为衡量指标。金融总量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 早在1969年, 著名经济学家Gold Smith就提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 即金融相关比 (FIR) 。金融相关比这一标准指的是一个现存金融资产与国民财富的比例, 以此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金融水平。另外, 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法发展状况, 经济学家M Kinnon提出了经济货币化理论来衡量经济水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我们认为这两项衡量指标都有参考价值, 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综合型的运用这些衡量指标。

(2) 农村金融结构发挥水平的具体指标。这一指标主要是从金融功能发挥的角度来提出发展水平的指标, 这一指标是从金融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功能不断完善的动态角度分析的。在这一动态过程中, 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在农村扮演着储蓄和动员等最基本的职能作用。因而, 金融功能的综合发挥对当前农村经济状况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普遍与较强的储蓄意识, 我国农村地区存、放、汇三大传统业务运行的较好。同时, 由于农村地区投资结构相对单一, 国家信誉的保证等多方面原因, 广大农村地区动员储蓄等方面就现阶段来说是非常成功的。

(3) 农村金融结构的衡量指标。农村金融结构分析了包括金融总量各个方面的组成部分的分布, 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非正规金融 (民间借贷等) 这些金融状态的存在具体形态都是农村金融在不同阶段是否发生质变的重要标准。所谓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复杂性, 主要指的是农村金融产品的多样化、融资方式的多类型化等方面。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主要仍然是包括传统的存、放、汇三大业务, 由于我国农民的储蓄意识普遍较强, 加上国家的隐形担保等多方面的原因, 农民在储蓄动员方面表现得比较积极。这就导致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地位。

2.2 农村经济状况的评价指标

对农村经济状况做出评价是一项综合型活动, 需要综合考虑农村经济的多方面因素, 并且要表现出一定的数据性。一般情况下, 主要从四个角度分析:

(1) 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农村经济状况体现的主要标志, 而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金融发展状况, 所以不断发展实体经济, 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同时可以在壮大的同时不断调整金融结构, 做到稳健运营, 改善财务状况等。另外, 我国东南沿海和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状况还存在明显的不同, 东南沿海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比较好, 由于西部交通不便, 地区分隔比较严重, 更易形成条块化、区间化, 难以形成整体化运营, 所以西部农村地区金融配置上存在较强的壁垒性, 缺乏应有的流通, 使区域经济水平对物质依赖性较强, 经济发展水平只有依照农村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

(2) 农村经济是否景气。农村经济是否景气是从农村商贸活跃程度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可以体现农村经济活跃程度的还有投资行为, 这些经济活动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这一标准的数据化指标主要依靠农村地区社会总销售额来确定。

(3) 农村产业结构。经济资源的不同类型通过不断的分配和演化最终调整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也是决定总体发展态势的一个主要因素。一个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直接决定了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促进农村金融中介机构作用的发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农村产业结构的系统性风险控制有利于分散农村经济各方面的风险分担。

(4) 农村市场化程度。现阶段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处于相对放开的阶段, 市场在经济调整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也随着近年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而提升, 我们仅选农产品商品化率作为市场化程度的衡量, 及农产品出售量占总产量的比例。

3 关于我国农业金融发展的一些建议

农村经济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同时, 由于长期以城市为发展核心, 农村金融服务相对滞后, 当然, 这同时与农村小农经济的本身薄弱性也有关系。因此, 我们应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构的基础上, 总结出相关性建议, 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3.1 提高农村地区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国家财政机构需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从农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 逐步加大农村教育、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农村支农资金的管理,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从而可以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使其获得最大化效益。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打好基础。

3.2 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 促进自由贸易的更有序地进行

在国家的不断鼓励下, 现阶段农村商品贸易的自由度有了一定的提高, 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的同时, 可以同时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让农民收入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3.3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深化改革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 促进工业生产的工业化和专业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失, 农村应当通过一体化和工业化去弥补大量劳动力的不足, 可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增强产品竞争力, 实现农村经济的实质飞跃。

4 总结

综上, 当前经济转型期的农村经济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金融的引导尤其重要, 我们需要更好地联系金融机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以便促进经济的更好地发展。积极培育农村金融内生成长的机制, 结合实际建立与成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代发内生金融体系, 更好地促进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纳德·麦金农 (美)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88.

[2]韩廷春.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经验模型与政策分析[J].世界经济, 2001, 6.

篇9: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分析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增长;转型

1 传统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

中国在发展的第一个千年里,人口的增长平稳,直到公元960-1280年的宋朝时期,中国经济才出现了新的发展活力。首先在宋朝的人口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大约从宋初的5500万左右人口上升到宋末的1亿。其次,地区经济中心出现了转移,宋朝起初定都在人口稠密的开封,而后在1127年,由于北方有来自满洲的金人入侵,宋朝迁都至长江以南的杭州,因此出现了经济中心的南迁。长江以南水稻种植区的人口大幅度上升,而北方的重要性急剧下降。长江以南的人口在唐代(750年)占全国总人口的24%,而到12世纪末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60%。在13世纪末时,居住在南方的人口已经达到85%以上。宋朝统治者为了大力开发精耕细作的水稻种植方式引进了新的早熟稻种——占城稻,从而使得水稻的两季或三季播种成为可能,中国的复种指数从公元1世纪的汉朝0.6上升到8世纪唐朝的0.8,到宋朝时达到了1.0。

另外,在生产工具方面,宋代创造了“鉴刀”、“ 秧马”、“耘荡”等劳动工具,对于土地的开垦、插秧、田间作业等有很大的帮助,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且在宋朝时期灌钢法、百炼钢法得到了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先进的耕犁得到普遍推广;唐代时的曲辕犁,到了宋代有了进一步改进,制作更加精利。除此之外,政府对保护耕牛的政策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政府鼓励民户养牛,并对耕牛进行保护,宋朝政府规定,民间不准无故屠宰耕牛,违者皆罚以流配。

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期至中期阶段,中国以世界领先的经济体出现,与同期的欧洲相比,先进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工具保证了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耕地租的制度又保证农民可以从税收剩余中获取少量的但稳定的积累,农村家族文化和士绅文化保证了乡村的经济稳定。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就鲜有突破性进展,最初领先的农业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接近其生产率极限。但是西方诸国在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条件下改造传统农业,从而建立发展现代农业体系,使得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 传统农业经济的均衡

根据古典经济理论,在传统农业框架下,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产量是考察农业经济效率的基本要素。从1400-1957年,中国人口增长38倍,在557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0.395%;中国的耕地面积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率为0.272%。从总量上看,人口增长远快于耕地面积增长,前者比后者多1.3倍。从速度上看,人口的年均增长率比耕地面积的年均增长率要快0.45倍。在长达500多年的历史时段中,从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年)到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王朝在此二百年中从勃兴走向衰亡,距清立国仅44年,人口增长与耕地增长的矛盾比较突出。

在传统农业经济框架下,人口增长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受到以粮食成本为代表的生活成本的约束及相关税收影响。耕地面积除了受到一个国家疆域面积和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实际可耕地面积的约束,还受到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产权关系的影响。如果把土地所有权作为一个控制变量,那么人口、耕地与粮食作物产业之间即可抽象为一种特定模式的投入-产出关系。在古典理论框架下,由于耕地资源稀缺且有限,受土地肥力递减律约束,一定单位面积的耕地只能供养一定数量的人口,一旦人口总量增长快于耕地面积增长,就会出现“剩余人口”抑或“饥饿人口”,因而产生了马尔萨斯式的悲观预期。

但中国的情况却是一个例外。透过历代王朝的更迭,历次农民起义和革命可以看出,在反复出现的制度变迁背后,中国始终是一个为世人所公认的超稳态经济体。在人口-耕地关系中,二者不是一种互动关系,即人口多了就去开荒,耕地多了再增添人口的循环模式。在可耕地总量有界的条件下,从投入-产出视角出发,就增加的劳动人口的再投入会导致对耕地的开发利用从粗放(外延)扩大向精细(内涵)生产的转变,最终导致单位产出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解人口-耕地矛盾的紧张与冲突。在技术不变的假设下,往往表现为在农闲时的劳动力闲置,而在农忙时则达到人尽其用的状态。

在中国的近两千年的传统农业经济时代,中国农民在人口-土地关系中形成一种趋于静态的均衡配置,换言之,在传统农业经济约束下,尽可能的提升单位耕地的粮食产出。从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年)开始到1957年,中国的粮食单产量一直在缓慢的稳步提升,在前期的370余年中,单位产量提升的速度最为缓慢;在中期的80余年中,提升速度加快,在最后的100年中,提升的速度最快。在整个长时段中,粮食单产的平均速度慢于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但接近于耕地面积的年均增长速度。这种情况表明,中国农民在把荒地改造为良田的历史进程中,付出了创造性劳动的极大代价。也正是这种创造性劳动支撑着中国人均GDP在1400年之后的长期下降趋势中保持着相对稳定性,使之成为中国经济体保持超长稳定性的内在动力机制。

3 传统农业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在十四世纪前,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生产力水平都遥遥领先于欧洲,GDP总量大约是欧洲的两倍,人均GDP远高于西欧,截止十四世纪,中国人口大约是西欧总人口的1.8倍,因此中国当时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但在14世纪以后,这一局面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单从人均GDP来讲,在公元1500年的时候,欧洲的人均GDP比中国高出198国际元,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落后于欧洲的人均GDP的大约30%。中国一直维持着传统农耕模式下的经济停滞,在人口增长了4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低人均收入水平下的静态均衡模式。随着近代科技的勃兴,西欧的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发生变化,西欧人均GDP已经开始逐步赶超中国,到1820年英国首先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而欧洲的工业革命随之全面爆发,欧洲的人均GDP在1820年以后以一个较快的速率上升。到十八世纪末,西欧的人均收入大约是中国的2.5倍,使得世界经济实力架构出现逆转。西欧取代了中国世界领先的经济地位。

在传统农业经济框架下,一个国家的全部资源都等于农业生产,由此产生的人口与耕地之间的紧张和压力,迫使农民节约生活成本,维持最低限度的福利水平,把所有可能的物质资本投入到土地之上。“这意味着增加一些用于灌溉的水井和沟渠,一些用于耕作的牲口和工具,或农民已经用了几代的其他形式的物质资本,对农业产量的增加帮助甚微,小到不能产生有足够吸引力的投资收益率”。由此产生的在消费与积累之间的价值失衡,成为维系传统农业经济持续生存的巨大代价。

近代以来,由于国民对西方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过程的集体无意识,在长期封闭状态下老大自居,忽视或排斥西方的科学技术及经济体制,对现存的传统农业体系和技术手段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世代坚守传统农业那么只有世代与贫困相伴随,这是理解传统农业向现代经济转型的基本出发点。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是任何一个现存的文明古国寻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通过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推进农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现代化。同时结构转变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把中国建成一个“世界工厂”绝不是经济转型的目标,经济转型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或“幸福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安平,李国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时间序列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1).

[2]张鸿武.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随机性趋同研究——基于综列数据单位根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08).

[3]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4]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M]上海人民出版社.

[5]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M]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2018届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七下一篇:双拥奖励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