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怎么找投资人与合伙人

2024-04-26

创业公司怎么找投资人与合伙人(精选6篇)

篇1:创业公司怎么找投资人与合伙人

今天分享的这个“人”的策略适合什么样的公司?第一适合你在做一个全新的Solution 或产品,在国内没有或从没人做过;第二,你所在行业是一个在快速变化行业。

基本上我对人的认识是在这样一个环境,所以如果你是在一个传统行业或不太变化的行业,可能今天我所讲的所有跟“人”有关的东西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你所需要的经验或者对人的看法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一个会遇到的人:投资人

可能你要做一个东西时,第一反应是融钱。我对投资人的看法是这样,包括我们以前吃过的亏或者经验教训:首先你要找投资人时,投资者角色应该是一个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就是它跟银行本质上没什么区别,你找银行去借钱和找投资人借钱时没差,这是投资人最重要的角色;

然后第二个我们看到的东西或者说我的经验是,很多时候投资人会试图和你讲我有很多资源,然后有时候也会有很多同学跟我讲说,哎你看,我找投资人最重要的是他有多少资源,但其实我觉得这个按照我的经验是错的。

首先投资人他必须是一个好的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然后第二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个好的Partner,这两点比什么都重要。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们拿第一笔钱时我特别感谢我们投资人,因为他和我们说了一句特别实在的话。

他说:“你们想好了没有拿我们的钱?”我说:“我觉得想好了。”然后他说:“我告诉你你在干什么。你现在在做的这个决定是在Hire 一个Employee,但是这个Employee 你永远不能Fire,而且他还可能Fire 你,所以你想好了没有你要Hire 这么一个Employee?”

我觉得这是找投资人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所以你要找钱时,要想一想你愿不愿意跟这个人聊,愿不愿跟他沟通,然后沟通时是不是很顺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很多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我真的很烦他,我也不喜欢他,然后他有很多资源,然后为了我的创业公司能成功,为我的公司能顺利发展,所以他的钱我就拿了。反正我见过的很多朋友拿这种钱的基本没什么好结果。

那为什么呢?有两种事。第一个他可能有很多资源,但是你们俩合不来,然后你说往A 方向走,他就说B 方向好,那这种时候是特别恶心的。然后他又是董事会成员,他又可以Fire 你,这时候你们两个如果打起来就很讨厌,比如我给你插个人进来,这种竞争是导致中国很多创业公司死掉的原因,在美国我觉得其实也一样。

然后第二点是说,我有资源,但给不给你用是两回事,那可能在融钱时你看重的是他的资源,但合同全部签完后,他是不是给你用是另一回事。比如你看国内很多投资人可以一下子投出去100 个项目,如果把他的时间每天除以100,你算一下能够出多少时间给你?也就是说,他的资源对你不见得有效。

所以我的经验就是说,你就老老实实地想清楚你要找的是一家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第一你去弄清楚这个人的钱是不是很充足,会不会说投完后过两天突然就没了,然后讲哎,咱们你这个钱回来点行不?

然后第二点,这个人你去跟他投过的公司聊一聊,他是什么风格,特喜欢插手的还是说投完后从来不管的,然后你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就是你要去衡量他是否是和你很合得来的合作伙伴。

这两点如果都满足,那基本就差不多了,如果他还有资源,那自然最好,但如果没有,也不错。但现实中经常你的现实是:一个人是特别职业的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 但没资源,另一个有资源但有点恶心。那按照我的经验,我会选第一个而不会选第二个,所以这是我对投资者的一个看法。

你是创始人你控股,他能怎么影响你?(下面提问) 但如果他一定要董事会席位呢?虽然我不能控制你,但是我可以捣乱嘛,就是每次你投票我就投反对票,你恶心吧?一个创业公司恶心就已经是快死了对吧,我就恶心你好了。然后你可以在下一轮融资时把我股份全部买回去,你可以把我踢出去嘛,没问题的。就是这种问题,就是说不帮忙就已经很好了,总归是:这种情况下他什么都不做都比恶心你好。

第二个人:Co-Founder

其实我的经历是这样,第一个问题是:你是不是有必要找Co-founder?有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在聊,他说我要找个Co-founder,然后我就问你要做个什么Business?他说我要做个在线教育,那个东西是什么什么样的,然后听完我就说:你这个平台一点基础难度都没有啊,你干嘛要找个Tech Co-founder?你找个技术的Manager,甚至找个好的开发者让他弄个平台都弄得出来,你干嘛找个Co -founder ?

为什么说这个话呢?因为一家公司死你去看所有原因里面,我相信30% 以上是Founder 打架。真的是这样,所以如果你不确认这哥们是个很好的叫Co-founder 的人,其实你不要去找Co-founder,你去找个很好的工程师或者很好的团队经理,你给他百分之几的股份就够了,已经足够足够。

那什么样的人是比较好的Co-founder 呢?第一Trust。就是你们之间一定要互相非常非常信任,我可以把身子转过去这边是你的,那边是我的,然后我们一块儿打,比如说被人围起来的时候,你不用担心说这个时候这哥们后面靠不住了他散了你知道吗?后面来人给你弄一下。也就是说,如果你发现一个人你们没法背靠背地信任,对不起,这个人没法做你的Co-founder,他可能是个Employee,可能是个什么东西,但肯定不是Co-founder。

然后第二点,对这个Business 对你在做的这个事,一定要和你有一样高的信仰和信心,他坚定认为这个东西可以成功是有前景的。这件事特别重要,之前我们遇到的事情是说,很多Co-founder 之间是特别好的哥们,然后呢我创业我去找你,但是这哥们做来做去就变成这样:咱们哥们真的挺好也有信任,但是这个Business 我真的不是那么看好它。

我想说的是:在你创业的时候如果你不是真的从心往外有这个信心,是很难做下去的,因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然后他唯一不走的原因是说:我们是很好的哥们。那这个时候我觉得其实又是有点问题的,因为他要带Team 嘛,你想一下如果你这个Team 的Leader 不是那么坚信地相信这个Business,但同时他对Team 又有潜移默化的效应。

第三从能力来说,要有互相钦佩的感觉。就比如你找个Tech co-founder,你要有这种感觉,我一想到他就说,啊这个人真牛逼他太牛逼了,然后他一想到你就是:啊这个人做产品和Market 做得特别棒。就是你们要有这种感觉,这是对劲的Co-Founder 的感觉。提到这个东西,你就想啊我的合伙人太棒了是整个行业里最棒的,我觉得互相这样一种感觉是很长期的一个基础,它也是一种证明说:你们之间的Skill 是偏互补,而且各自一定是很强的。

最后一点是:Skill 互补,千万不要找个Co-founder 和你是彻底Overlap 的,那你们知识结构不互补完全重叠,你找他干嘛呢?第二,你们知识结构和Skill 互补,但要有一点Overlap,这一点我觉得也挺重要的。

这个其实是百姓网经历,我们三个人特别互补,可以说在过去那么多年,有段时间我们几乎是谁也不问谁,就是这块是你的,你全拿走干掉,那块是你的,你全拿走干掉,但就是说:过了五六年后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当遇到一些事时,我们彼此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我举个例子,曾经有一次我们发生分歧,就是我们负责融资的Co-founder 跑过来说我们一定要融资。

我说,你看我们团队Work 得很高效,然后银行里还有500 万现金,干嘛要融资?然后他说一定要融资,你看看外面的世界一定要融资。然后就为这个事我们吵了差不多将近半年。但后来证明他是对的:因为那个时候是金融危机,就是我们其实应该拼命拿钱然后砸死所有竞争对手。

但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我只看公司内部运营,然后他看着外面所有东西,就是说他看到的东西是我从来没看到过的,所以Co-founder 间,你要知道说他看到的东西是是什么,不然就会产生我们这个问题,就是没法沟通,因为大家看到的东西根本不一样,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怎么分股份?

关于怎么分股份,我相信大家最头痛的问题也是这个。我们的经验是这样:第一不管你有几个Co- founder,五个也好三个也好,但一般超过三个就很少看到有成功的。先假设你有三个:第一条一定要有一个人控股。

平分股份是最傻最傻的一个做法,这种做法一定不要有。或者你们两个人51%、49% 也可以,但你绝对不要50%、50%,因为不管你现在关系有多好,没准哪天你们就会争起来。

然后最痛苦的是这种争有时候是说,大家都是对公司好,但是我们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那在这种时候谁对都行,但你必须要有个结论,你不能两边没法有结论,因为你不能来回晃,一晃这个公司就死定了。

第二点是一定要签四年的协议,就是即便你是创始人,所有人的承诺都是四年,必须有四年投资,就是说我可以答应给你这个股份,但你要用这四年时间去赚走。

这是很重要的保证,因为创业时经常是这样,一开始时大家觉得一辈子都会在一块,就是那种感觉你知道吗?但还是那个问题:人是会变的,然后可能你遇到的困难,或者这个公司走的方向,过了六个月以后你不喜欢,那怎么办?如果你没有这些签署,我占了你49% 的股份,然后我拍拍屁股走了。

最经典的例子在美国,两个女人创立一个公司,然后说我俩特别要好,各自50% 和50% 股份。好,然后所有合同Sign 完第二天,那个姐们说拜拜。从拿A 轮开始,她就拿50% 的股份,然后一直到这个公司卖掉。这个是最经典案例在美国,所以对创始人来说,一定要有这些东西,我答应给你这个股份,但你要用这四年时间去赚走。

然后第二个问题可能是,很多时候大家不好意思去Argue,你给他30%,是不是太少了?他会不会不高兴?然后我不好意思和他去争这个东西。但这时其实是个很好的经验,你必须和你的Co-foounder 坐在一块,把这种撕破脸皮的问题摊清楚,那怎么摊呢?我的建议是摊贡献。

就是你认为你对这家公司的贡献会是什么?你把这个东西一个个列出来,比如融资、业务、政府关系、PR、市场等等。然后很多时候你发现说这个东西很难讲,因为一切还没开始做呢,我不认为你有那么多怎么办?那我们就先做两个月试试看,看看这两个月进展,然后根据进展我们再来做一遍,看看你是不是值这么多。那做一遍后,大家自己会心理有数,你们再重新算一遍说各自百分之几会比较好。

还有一个问题是Co-founder 走时你是给还是不给股份,给多少或者怎么样。这个其实是很随意的,就看你怎么定。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你所有股份都没有;另一种是你保留,保留到公司并购或者IPO。那多数公司走的是第二种,但也有走第一种的比如奇虎,因为周鸿祎很Aggresive,只要你走,你什么都没有。

这个系统一般是怎么定的?(下面提问)因为你是Founder,所以所有的系统都由你来定,然后看大家是否认同。那这里的规则很简单,如果你不认同你可以走,所以这里的关键是大家都认同,那如果都认同,那就是合理。另一个是说今天你不Argue,你不好意思,你觉得我能值35% 但我怎么只有25% 股份啊?那你为什么不好意思说呢?

另一个Co-founder 躺四年怎么办?(下面提问)如果他可以睡四年觉,这是你的问题,你为什么不Fire 他呢?Co-founder 是否都要投入钱?(下面提问)假设一个公司注册资本是一元,一般是你出几毛,我出几毛,那大家按分法投入嘛。

初创公司文化不能“多样性”

什么是企业文化?我的理解是说,它就是一系列公司都认可的价值观,比如说我们怎么沟通,怎么做事,怎么看待一些事物。那这个东西是怎么形成的?其实形成特别自然。

最重要决定企业文化形成的是创始人,基本上公司80% 都会由创始人决定,因为你会招你喜欢的人,然后你喜欢的人一般都和你性格有点像,然后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说这个公司前十名员工是什么样的。

比如说百姓网,我们企业文化是这样的:第一有话直说;第二较真;第三永不停步。然后你去看的话,基本上他跟我的性格是一样的,因为你是一个Founder,你不可能天天活在一个你不舒服的环境里面对吧,那你为什么开这家公司呢?所以基本上,创始人会决定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然后文化有没有用?我认为文化是最后招人时最重要的东西。这里很有意思的一点,你会发现很多人过来应聘,他原来是大公司做的,然后他会和你来说一个词叫“Diversity”(多样性)。

这里有个问题,你们觉得小公司要不要“Diversity”?这个问题其实特别有意思。这个词我跟你们讲我听过好多好多次,就是每次我新招一个Team Manager,他招了一个人,然后我说这个人和我们不是一类人,对不起我不要,然后他就跟你说公司一定要Diversity 才行,公司不Diversity 怎么活啊,你不能不要和我们不一样的人啊巴拉巴拉。

一开始你可能觉得,对噢我们不能不要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然后我们就试着接受了一下。然后那个亏吃得真是……所以我们的总结是:创业公司一定不能“Diversity”,或者应该这么说:多样化的东西不能是文化,文化永远不能多样化,就是如果你不是Culture Fit,对不起你就给我走。

可以“Diversity” 的是技能,但很多人就会拿着这个东西来和你Argue,但其实Diversity 不是这个事。另一个可以的东西是“性格”,Team 里有种人叫润滑剂,他在时大家都很融洽,他不在时大家不是很融洽;还有一种人是Push 团队往前冲的,就是说这种Diversity 是OK 的,但它偏技能或性格,但文化绝对绝对不能Diversity,对小公司来说,不然绝对影响效率。

比如对我们,我们的文化就是有话直说,然后突然来个人总在那绕,然后就是所有人都恨死他了你知道吗?那效率低得就几十倍的下降,所以遇到Culture 时,我们的经验就是:绝不能Diversity,而且绝对没得商量,你不Fit,那对不起你就不适合这里,我们不是一类人。

那可能你大一些的时候,这种企业文化你就变弱,比如三个月里你要变成200 个人,那这个没办法,所以创业公司因为扩张死掉的特别多,原因是你会招进来一些奇奇怪怪的人,然后彼此的沟通方式不一样,价值观也很不一样,做事情的方法也不一样,最后导致很多老员工很不爽,很多老员工会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创业公司迅速扩大会死的原因,因为Culture 这个东西守不住。

下一个问题:怎么招人

关于这个问题有各种说法,有人说招人要慢开人要快,我们是典型的Hire 慢,所以每Hire 一个人时,我们也特别小心,原因是公司太小,我招一个人等于我招了5% 的人,所以我就很慢。

但比如说你是做团购的,那可能完全不一样,因为整个团购行业就是需要PK 谁快谁猛,你没办法Slow ,所以这个东西说到底和你的Business 有关。如果你的Team 很小,你希望是很精致地做你的产品,那么在Hire 人时一定要特别特别小心。

另一点是说怎么Hire 人,你要注意什么。我画了一个图,最大的那个圈是一个Culture Fit。就是首先,你要闻闻味这个人是不是Fit,然后你觉得跟这个人聊天舒服吗,你觉得和这个人出去玩是否会爽?那这种如果Fire 掉了,基本上其它东西就别管了。

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看三个东西。我们认为一个人基本分三个层次的能力,分别是: Experiences、Skillsets 和Insights,然后你在面试时,一定要把这三个东西分清楚。我们先来看看这三者有什么关系。

曾经我们招过那种非常有经验的做PR 的,然后做过十年、二十年,你跟他聊时,你觉得这个人真是太牛逼了,因为你问他很多问题,你发现他就能够这样“啪啪啪”地给你答案你知道吗?然后在面他时,有些基本问题你觉得就不用去问他了。

但是后来会发现说,怎么都不对啊,这哥们Plan 写出来你发现怎么都完全不对路啊?问题是这样的问题,但他的Solution 不对,那为什么?因为他有“经验”,但是他没有对这个行业的Insight,也没有Skillsets。

那这三个东西是什么关系?首先,什么叫经验。“经验”就是下一次你在做一模一样事情时你知道怎么做。然后有一类人呢,它能把经验抽象成Skillsets,比如说我做了100 场Event 后,我会自己做个小文档说怎么做,比如说要有箭头啊,要有会议指示牌啊,他会把它抽象成一个工具包并总结经验,然后以后每次会做个Checklist。

这种人会更好一点,因为下次遇到他没做过的东西但是差不多类似的东西时,他也能得出来。然后最好最好的一类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我认为是有Insight 的。在同样这个案例上,如果这个人他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叫“一个好的Event 的五个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如果他能回答,并且你发现他真能说出东西,那你可以说这个人在对做Event 方面,他是有Insight 的。

那我们百姓网的经验是什么?开始我们也有被所谓“有经验的”糊了好多次,但过了两个月就被Fire 了,然后你还很痛苦。这个的确是这样:一开始创业“Fire”人你甚至是会哭的,哭一、两个晚上什么的,因为公司规模本来就小,少一个人就等于少百分之十几甚至几十的人,然后你还要想我是不是害了一个人?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后来你看到他在其它地方干得很开心,你想啊早知道要早点Fire 他。

所以到了后来,第一我们面试时,我不管你是谁,我给你一个实际情况让你做一下,然后看看他是不是能应对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就是说你去看他有没有那个Skillsets;然后这些东西都面过以后,最后我会干一件事:做讲座。

就是说最后让他来公司做个讲座,就一个Topic。我会问他,你告诉我你在前面这些年工作经验里,你觉得你最牛逼的是什么?比如他和我讲,他是在新浪微博做的,所以我最牛逼的是社交媒体。那么好社交媒体,那么你觉得社交媒体最重要的五个因素是什么?或者一个好的社交平台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就这个Topic,你可以准备一周然后跟我讲。

我们后来发现这招特别Work。因为经常是讲完之后,你会在底下想啊幸好没有Hire,或者你会在下面想我靠这真是个牛人。这招特别有效,按照我们的经验,就是如果一个人真的有这个Insight,那他肯定是不一样的,这和表达能力好不好是两回事。

初创公司从哪里招人?

接下来是Channel。我想讲的是,如果你这个创业公司不是80% 以上人是来自内部推荐,你的公司一定有问题。那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不得不用这个渠道,这条最便宜,猎头你就不要想了,那都是钱。

然后第二,如果一个人加入创业公司,他是第三个员工或第四个员工,那他就是在赌,任何一个人他加入,其实他就是在赌你能够成功,那如果他人进去后,做了两个月之后他还不把他的朋友往里拉,哥们对不起我告诉你,他不认为你的公司会成。

相反如果一个人真的会成,做了两个月后说我觉得这家公司一定会成,那你会干什么?你会把所有最好的朋友比如eBay 做的、赛门铁克做的什么做的全都来了,你会和你的朋友讲,现在我们才招了第六个人,哥们你一定必须是第七个。

这是不是会形成山头?(下面提问) 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因为如果你公司的创业文化很强,他招人的第一反应会是,我这个朋友适不适合这里。我是百姓网的第二个员工,接下来前16 个人的前15 个,基本都是我招的,都是我的朋友。然后你知道好处是什么?招朋友不用磨合,来了就干活。

怎么Fire 人?

我知道不好意思Fire 人,这个的确是最难最难的一件事。这里大概会有几类人,那么该Fire 谁呢?

第一类是态度有问题的人。就是可能连结果都没有,但是这个人的态度很奇怪,就是那种特吊,或者特诡异的那种态度,特嚣张或者说什么样的。我的意见是:态度问题一定要Fire 掉,不管能力有多强,必须Fire 掉,因为他会对整个公司的Culture 有极大的影响。

很多态度问题你会明显感觉说是你在面试Culture Fit 那一关,这哥们装得太好了,但其实说这哥们本性跟我们不一样,这种人第一要Fire 掉马上Fire 掉,一句话也不要浪费,而往往这种人可能是口碑很好的,但是对不起没办法,必须要Fire。

然后第二种人也是必须尽快Fire的,那就是特别勤奋但是做事情没有结果的。这种人一定一定要尽快Fire ,但这种人往往最难开,因为一般这种人在公司人缘都特别好,然后他真的很勤奋,他已经尽了200% 努力去完成你给的工作,但就是做不出来。

那这个人一定要最先Fire,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喜欢这种人,他的人缘特别好,然后他在公司呆的时间越长。他和大家的关系就越好,然后他被Fire 的那一天,同样他对公司的影响也就越大。

换一个人可能也未必行,怎么在最短时间内判断一个人行不行?(下面提问)换一个人做,你看一下能不能顶住,很快你会有个评估。这个其实是个特别好的问题,因为一般来说,Hire 人时我会比较倾向一个功能组上要有竞争。

因为有些时候是这样你知道吗?你去问他的时候,你说这个东西为什么你要做这么久?他可能做了五天或者十天,然后你说不对,你花两天就可以做出来。然后突然他就给你来这么一句:这正是你做老板的原因啊,你两天就能搞定所以你是老板啊,但是我不行啊。所以就是你发现这种问题就是没有答案对吧。

所以你尽可能在一个功能组放两个人,这是很重要的,就是一个功能组放两个人的话,那前面那些废话都没了,因为会有比较。大家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A 要一个月,B 只要五天。当然对小公司来说,这种做法可能比较奢侈没办法,但我的建议是:只要有一线生机,一个功能组一定要放两个人,就是一定要有竞争。

另外还有件事情是这样,就是当一个人落后时所有人都会帮你,但公司规则是硬的,如果我连着帮你三个月,你的水平还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准,那对不起你必须要走,一定要停掉继续帮他。

最后一个问题是Fire 人最重要的是什么?第一要很透明。公司最怕的是,这个人收拾收拾东西走了,你看着吧这就出事了,因为随便怎么说都行,所以任何人走都是很透明地说为什么,然后多久前有了这个问题,甚至帮他的时候经过些什么,然后实在不行走,那大家也都看到了,这个特别特别重要。

核心点就是:一定人走了为什么走,一定要每个人都清清楚楚。因为如果你公司就只有20 个人,那就是有20% 的人走了。事实上你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这样的,一个人工作不好然后你要开他,但对方和你说:能不能给大家说是因为我私人原因走的。但我的建议是:一定不要有藏着掩着的东西,是什么原因就是什么原因。

第二,你要很真诚。你怎么想你就怎么说,这也真的没办法,你低于我们平均业内水平。其它各种说法都没有意义,是怎么样就是什么样。

第三个就是Fire 人要快。我们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就是你很明确知道这个人肯定不行,所有人都知道他不行,但现在这件事没人做,然后你要招这个人要很长时间,然后你就说那好吧,让他继续做,我慢慢找人。

问题是这样:他知道他一定会走走,所以他不会好好干活;第二个他就坐在那里,每天说说这个说说那个,然后公司就乱了你知道吗?所以如果有个人你明确知道他是要走的,哪怕你不管它把这个工作扔在那里都没事,但这个人,你要立马让他走。所以Fire Fast 这一点我是绝对认同的,但是你说你要Hire Fast 我可能不这样认为。

然后最后一点,不要太小气,很多时候被Fire 很不爽,我Fire 你我给你N+2 好了,你会发现说几乎90% 的事情就没有了。所以如果你的钱允许的话,我觉得大度点会比较好,这个其实是口碑的重要性。

篇2:创业公司怎么找投资人与合伙人

1、从自己的朋友中找

自己认识又比较了解的人和自己一起合伙创业,因为双方对对方比较了解和信赖,在创业的过程中,可以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在创业成功之后,又可以按照各自付出的多少来收获成功的果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和认识的人一起创业的方式比较多见,毕竟合伙创业,合伙人必须是自己放心的人,而我们认识的人就更加放心一些。

2、从同行中找

对于自己想要创业的项目,我们肯定对此行业有所熟悉,也对从事此行的人有所耳闻,不论是曾经的对手,还是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人,我们对他们的能力都会比较了解,可以邀请他们一起来创业。因为他们对于这个行业有一定的从业经历,对于产品的开放和宣传推广,有自己的方式,因而,找这样的人来合伙,对于我们的业务拓展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3、发帖寻找

如果自己的朋友或者同行中,没有愿意和自己合伙创业的,可以自己到网上去发帖,或者在朋友圈发文来寻找,这种方式有利于我们快速找到有能力的合伙人。不过,因为是不认识的人,对于他们的能力是否真的那么强、他们的品德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因而,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的合伙人,一定要在开始创业之前,将各自负责什么,如何分红谈清楚,并签订合同。

二、什么样的合伙人不能要

亲人

有些人在创业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亲人作为自己的合伙人,不是有句话叫熟人好办事吗,如果真的这样想,那么你就错了。与自己的亲人一起创业听起来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一起抛头颅洒热血轰轰烈烈大干一场。可你是否想过,一旦某一方做得不尽人意,这时候是该讲感情还是就事论事呢?碍于情人的颜面,多数情况创业者都会因为感情做出让步,但一次两次让步就算了,长此以往呢?作为创业者你要知道,创业公司不是成熟的家族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面临的困难也数不胜数,一旦出现了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公司业绩,还包括亲戚之间的感情关系。即便将来公司发展壮大了,亲戚坐实了公司的领导班子,也会严重影响公司的管理和决策,很多创业者不惜花费巨大的代价也要把亲人“请”出公司,就是这么来的。

个人品德不好的人

还有,不要去选择一个品德不好的人,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或许他的能力比较强,但这类人千万不要选。品德不好的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思想狭隘、目光短浅,他也许会帮助你获得一些短期的收益,但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长远来看就太容易走向歧途了。而且一旦出现了问题,你将面对一个不折手段的“真小人”的报复,和你斤斤计较,不死不休。所以宁愿选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某方面能力欠佳的合伙人,也不要选一个没有道德和素质的伪君子!

投机者

也不要选择投机者,因为一个合伙人对未来公司或店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其它各个方面的。一拍即合就要和你做大事的人,这种人不能要。选择合伙人时候,不要觉得合伙人有钱就行,或者有能力就行,只要出了钱或者出了力就是一个“情投意合”的好伙伴,这种想法是很幼稚的。你要知道一旦合伙人加入进来,他作为初创者之一对未来公司未来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力,公司的决策以及走向都会在他的眼皮底下进行,甚至按照他的想法来做。要是彼此都不怎么了解,没有一定的信任基础和默契度,那么事情很可能会做黄,就算不黄也会苦难重重。

三、找创业资金合伙人要注意什么

1、人品第一

在netscreen公司的创始人和北极光创投基金合伙人邓锋看来,创始人团队人品能直接决定着这家公司能走多远,因为几名创始人能否团结一致,除了共同的经济利益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品。

在我主持的欧美同学会2006北京论坛创业专场上,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在谈到创业时感慨很多。他说,美国创业者创办一个公司以后,公司马上会被一个管理团队管理,创始人可以专做他最擅长的事情,配套体系可以把公司带上未来。在中国没有配套体系,所以公司的成败跟创始人寻找创业伙伴有很大的关系:“在搜狐我们就讲要找聪明的好人,一个是要聪明,第二个是人要好。”

2、有共同目标

找到有用的人才做创业伙伴,对于创业成败非常重要。但是拥有人才之后,能否将人才在组织内进行协作和使用,则更加重要,这需要找到一个能凝聚人心而有使命感的目标。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创业的时候,从杭州到北京,几历失败,有个18人的团队不离不弃。后来连创建阿里巴巴的50万元人民币启动资金,也是这18个人一起凑出来的。他就这样认为:“30%的人永远不可能相信你。不要让你的同事为你干活,而让我们的同事为我们的目标干活,共同努力,团结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面,就要比团结在一个企业家底下容易得多。所以首先要说服大家认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让大家来为你干活。 ”

3、互补性要强

核心创业团队成员之间,最好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既是知识、经验、资源上的互补,也是性格、能力上的互补。空中网的创始人杨宁就认为寻找好的搭档,自己的经验是首先一定要互补,在很多方面都跟自己互补,而不是跟自己一样的,当然更不是相克的。

杨宁和周云帆被商界称作“黄金搭档”,两人从同学到同事,一起创建chinaren网站,一起进入搜狐,一起离开,最后一起投入全部身家创办空中网,并肩作战将企业推向纳斯达克上市。这个二人组合最后能够创业成功,除了是打不散的铁杆兄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两人互补性非常强。他们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一内向一外向,正如杨宁所说:“做企业可能会犯一些错误,你经常会有很冲动的时候,另一个人会及时地泼一些冷水。就像雅虎的两个创始人杨致远和费罗,费罗是技术天才,杨致远则有的商业思维和头脑。这种搭档之间的互补性格,往往能够成就大的事业。”

4、包容性很重要

篇3:创业初期,靠谱的合伙人怎么找?

像刘翔这样通过找合伙人来弥补自己的短板,是很多初创者会选择的一种组建团队的方式。

个人的能力和资源是有限的,在确定了业务需求以及创始人“能做哪些事”之后,团队就需要一个能补足创始人弱项的人,帮助公司解决管理、技术或是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并且这个人还能与初创者共同承担风险。

这只是对合伙人的大概描述,更具体的,初创者在分析过业务发展和现有条件之后应该有一个更清晰的“合伙人肖像”。在刘翔的“合伙人肖像”里,对方应该在团队中扮演产品经理的角色,不仅要在设计和家居体验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未来还要能够带领设计团队,主导公司的设计工作。

很多人形容找合伙人比找对象还难,似乎也不算夸张,刘翔在找这位合伙人的时候也费了不少周折。因为人才储备里没有适合的人,他不得不通过朋友介绍以及在网上寻找目标合伙人,之后经过多次沟通以及邀请目标合伙人来团队中尝试共事,循序渐进地打动了对方。这位合伙人后期为公司做出了刘翔想要的房屋产品,并定义了公司的标准化设计风格,在创业初期和刘翔一起奠定了公司的早期文化—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合伙人案例。

很多时候,不匹配的合伙人会把公司带入困境。近期,医药O2O平台“药给力”爆出因为团队内部存在矛盾导致“1小时送药上门”业务已经关闭。公司发表联合声明表示“CEO和合伙人对经营策略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之前药给力的B轮融资一直由COO负责,融资失败后其他合伙人质疑COO的能力,而COO称“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理念无法相互理解而造成的分歧和误解”。

“不合适的合伙人不仅会造成公司的内耗和不和谐,如果矛盾激化公开,还会有损公司的形象和品牌。”刘翔认为一个不匹配的合伙人,甚至有可能直接扼杀一个创业项目,因此找到对的人非常重要。

那么对于一家初创型公司来说,在没有完全得到市场认可和产品背书的时候,怎么吸引优秀的合伙人?怎么判断对方是否适合自己的公司?顺为资本的副总裁孟醒和创业者刘翔针对寻找合伙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7个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Q1

什么情况下需要合伙人?

在孟醒看来,合伙人是随着技术创业风潮的兴起才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早期的传统行业,比如地产、制造,往往最开始都是单枪匹马。“如果解决的问题很熟悉,是和之前工作本质一样的领域,你就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这样的初创者往往可以解决创业初期的很多困难,也不那么需要合伙人。”

对应地,如果要解决的问题越复杂,行业跨度越大,产品越新兴,初创者就越需要一个或多个合伙人。“技术公司要成功,需要团队有很强的综合能力,一个人光在技术方面厉害,但并不懂得营销或市场也很难把公司做起来。”孟醒认为这个时候就需要合伙人。

“合伙人必须精通初创者缺失领域的技能和行业知识。创始人不用再花时间去学习和了解缺失的内容资源,然后筛选面试员工。总之,缺失的部分可以完全交给合伙人负责。”在孟醒看来,创始人和合伙人之间需要承担相同的责任,为公司承担风险,而核心员工处于接受管理的范畴中。

“在后期具体项目开始后,也会存在寻找合伙人的情况,这种时候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寻找合伙人。”刘翔认为随着公司发展的壮大,可以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和合伙人,这种时候就可以用更开放的心态去寻找。

Q2

为什么不是核心员工,而是合伙人?

当你发现自己缺少某一块领域的能力时,到底是招核心员工,还是招合伙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核心员工和初创人之间是雇佣关系—我做事,你给钱。所以不管公司怎么发展,员工每月从公司拿固定收入,没有义务贡献自己的全部资源,和公司的利益并不完全捆绑,因此可以随时离开。

而相对地,成为合伙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愿意与初创人一起承担风险,比如一起融资、贡献彼此的时间并且愿意把个人积累的资源投入到公司并最大化使用,另外合伙人可能在早期都无法获得收入。

刘翔将合伙人与核心员工的区别比作婚姻和恋爱的区别。“谈恋爱不合适可以分开,但两个人真正决定结婚时,就需要包容彼此的缺点、欣赏优点,遇到困难一起担当。”简而言之,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观点出现分歧或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误解时,合伙人需要和初创者共担风险,维护牢固的合伙关系。

Q3

到底需要几个合伙人?

要多少合伙人?这个得根据公司未来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分析。

如果合伙人中出现一人多能的角色,或者项目链条比较短,那么合伙人的需求数量就比较少。刘翔在创业时,先对公司的需求做了优先级划分,明确当下阶段哪些需求对企业的发展最重要、最迫切,然后先将这部分合伙人找到,这样才能让项目往下推进。

而从一个完整的创业公司架构来看,人力资源、财务、创新发展、管理优化、技术这5个方面应该都有能独当一面的人,因此初创者要考虑在这5个核心领域里设置合伙人。

孟醒用技术创新公司举例,有一种做法是从业务的里程碑去倒推,比如将公司的最简化可实行产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作为第一个产品里程碑,去计算研发出这样一个MVP产品需要多少合伙人—这是很多创业公司早期会使用的方法。

Q4

合伙人从哪里找?

信息不对称是寻找合伙人时的难题,初创企业可以通过以下3种途径去找。一是通过周围朋友的介绍,或是在行业圈子里寻找熟悉这块领域的人,这样的合伙人比较知根知底,有信任基础。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垂直领域的需求找,比如刘翔当时在设计网站上浏览了上万幅作品,最后才确定了合适的人选,“要了解对方的特质、技能、价值诉求以及目前所处的人生事业阶段,才能明确ta是不是对的人。”这是他的经验。

nlc202309091613

另外现在还有一些网站是帮助创业者寻找合伙人的,比如“创派”。这些方式都可以让初创者建立与目标合伙人的联系。除了主动寻找,孟醒也推荐创业者可以“自我推荐”。在社交网络平台,比如知乎或是微博上主动做一些个人品牌的搭建和宣传,当个人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相关的合伙人也会与你沟通。“找一个合适的合伙人并不容易,是一个人资源积累的爆发。”孟醒说。

Q5

合伙人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是否彼此认同?

这体现在对这家公司要做的事情的认同,以及对初创者本人的认同。合伙人之间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能保证在未来创业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一起坚定地克服苦难。

价值观趋同衍生出的包容和信任有利于稳固合作关系。“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对某个事情的判断或是对公司的管理风格产生一些观点分歧等,这些都很容易形成合伙人之间的隔阂,所以信任和包容很重要。”刘翔说。

孟醒和刘翔都将价值观趋同看作合伙人最重要的指标,尤其在创业初期,合伙人团队应该尽量保持同化发展,避免沟通不畅甚至内耗的发生。“随着创业公司的文化和架构建立起来,价值观趋同的重要性会逐渐降低,能力互补变得愈发重要。公司需要招募的人才要求更高,能挑选的范围缩小,在能力互补的情况下,价值观或者理念可以用公司已经形成的文化制度来包容。”孟醒补充道。

合伙人之间能否互补?

所谓互补,可以概括为能力互补和性格互补。

能力互补是找合伙人的主要目的,合伙人能通过自己的资源和经验来弥补初创者的短板,比如刘翔缺乏设计能力,而这个设计能力对于他的公司来说又非常重要,那么他就需要一位能与他能力互补的设计型合伙人。“一个人不太可能面面俱到,每个合伙人都应该各司其职。”刘翔认为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是最理想的结果。

另外,合伙人最好能和初创者性格互补。刘翔形容自己属于发散型思维,对于机械化的事务的处理意愿不是很强,而公司需要一个这样的角色去运营和优化,因此合伙人的逻辑性和计划性应该要很强,性格也最好能相对稳健和保守。

有没有风险承受能力?

这种承受能力一方面是心理上的,当公司的发展遇到困境时,有没有决心解决问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往往会在危机时做出消极的选择,甚至还会影响团队士气。另一方面,风险承受力指的是实际的资源和能力,即能不能帮助公司渡过难关?

另外,在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合伙人是否做好了一段时间内拿不到钱的准备?

Q6

有了目标合伙人,怎么说服对方?

在确定了目标合伙人之后,就要想办法说服对方加入自己的团队。对于创业初期的公司来说,难点可能在于公司业务还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缺乏外界因素来证明自己,因此很难用资源或基础去吸引优秀的合伙人。“这时候就需要初创者靠个人人格魅力和沟通能力去说服对方。”刘翔认为说服合伙人的过程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对方对你个人和事业都很认同。

在他看来,这个沟通的过程与公司招聘员工的面试不一样。招聘员工更侧重了解对方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与目标合伙人的交流则是一次更坦诚的相互沟通的过程—是一种双向交流。

一方面,你要从多维度去了解对方,包括过往的经历以及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收获—从对方对待生活和工作的看法中可以判断对方的价值观和处事态度。

另一方面,因为要找的是未来和自己一起共同创造事业的亲密伙伴,因此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初创者也应该诚恳地展现自己,包括自己的过往经历、目前公司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计划和打算,这样才能够让对方与你坦诚交流,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尽管个人魅力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非常重要,是初创者在最开始吸引核心团队时的重要资本,但并不是每个创业者都具备这种能力。

经过更深一步的了解之后,如何打动对方加入团队?具体来说,首先要了解对方的诉求,并且评估公司要做的事情是否有助于实现ta的诉求。刘翔的做法是先与目标合伙人当面交流3次。为了说服合伙人加入团队,他试图激发对方的创业成就感,在帮助目标合伙人清晰地分析了优缺点后,让对方意识到成为合伙人会起到1+1>2的效果,目标合伙人的价值可以更好地发挥。为了展现诚意,刘翔还邀请合伙人到团队中先参与办公,共事一周后再确定是否想要加入。

当然这样的沟通也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寻找合伙人本来就是互相试探和磨合的过程,初创者在沟通之后很有可能会发现对方与自己构建的“合伙人肖像”有差距,或是觉得正在努力的事情并没有获得对方太多的认同,这种现象都很普遍,“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是经常发生的事,我认为这是创始人需要承受的。”孟醒建议初创者都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Q7

定了人选后,哪些问题要提前确定?

总的来说,在合伙人加入公司之前,应该将每个合伙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拥有的权利、后期会获得的利益以及退出机制都先商议好。公司发展到不同阶段,可能会出现合伙人各自发展的速度不一样,在团队中的价值也相应发生变化,这种情况下一个提前约定好的基础性原则就很有必要。

“每个合伙人在不同时期起到的绝对价值是不同的。”在利益分配上,孟醒提醒初创者要考虑以下情况:在公司还没有开发项目和产品时,资源型的创始人处于核心位置,ta最大化地发挥资源的价值创立公司,而其他有专项技能的合伙人,比如擅长技术或者商务沟通的合伙人,此时的价值可能没那么大;进入到开发阶段后,技术类合伙人的价值就处于最大值;到了产品推广阶段,商务型合伙人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很多人会基于眼前的价值分配权益,而忽略了在时间发展轴上不同合伙人价值的变化。”孟醒认为在讨论利益分配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种情况考虑进去。

一个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在团队开始前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将4年作为一个基础周期,来讨论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比如可以规定第一年离职拿不到股权。另外,他也建议在分配股权时,鼓励每位合伙人从自己的股权中拿出一部分作为预留期权池,如果一个人在团队中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可以对这样的人给予奖励。“如果一开始就将100%的股权都分配完,之后一旦个人在公司里的价值发生了变化,很难再有余地做修改。”孟醒说。

篇4:个人创业与合伙投资的区别

中国合伙人的上映,引起了很长一段时刻的反应,不论是对想要创业的大学生们,或者是此时正在创业路上的人们,都是一个感慨万千的影片。影片中说,不要跟好朋友合伙开公司,或许说的即是如今好朋友的思维也会有不一样,时间越长,不合就会越明显,也会越来越伤感情。创业的路途是困难的,许多时分,不是一腔的热诚就可以成功,可是,如果少了这一腔的热血,也定不会成功。那么,个人独资和合伙开公司有哪些差异呢?

一、公司的数量

每个人在中国境内只能注册一个个人独资有限公司,而对于普通合伙人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则不限制他担任多少个公司的法人代表或股东。

二、最低注册资金的区别

个人独资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金为10万元,并且资金不能分期到位

普通合伙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金为3万元

三、注册时需的材料不同

1.个人独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的身份证原件、提供一个监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2.普通合伙人有限公司:只需法人代表和股东的身份证原件,并不需要提供监理人,股东人数可以是2到60人

四、年审时要求不同

个人独资有限公司每年需要做审计报告,普通合伙人有限公司则不需。

篇5:IT精英创业初期找合伙人之道

蔡文胜:合伙人制度更有前途

关于投资,以前我们做生意,投资一个工厂如果需要100万的话,5个人按照实际出资来做股份占比,但是未来,可能出大钱的人占小股,然后找到能干的人占大股。

篇6:IT精英创业初期找合伙人之道

程维:在微信群里认识了CTO张博

人总要为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付出代价,创业没有侥幸。等到你真的痛的时候,你就会去补短板。为了找到可能搭档的技术合伙人,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我找了支付宝的同事,问了在江西老家开网吧的堂哥,有没有同学在北京工作。我去腾讯,去百度,约他们吃饭喝咖啡,但是还是没有。

上一篇:眼部怎么护理最好下一篇:拦江镇初级中学校幼儿园管理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