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教学反思

2024-06-28

中国农业的教学反思(精选9篇)

篇1:中国农业的教学反思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习目标】

1, 能知道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 能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存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积极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农具的进步;自耕农经济 ;井田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租佃关系。

【学习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 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参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感 到骄傲和自豪的.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加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知识点一:农业的起源和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神农” 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 知识点一:农业的起源和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神农”的传说。

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和 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2,长期以来, 作为最基本的 ,支撑着中国古代的和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 是在 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思考探究】 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知识点二: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演进——从“刀耕火种”到“以农耕” —— 以农耕“ 完成下表,认识中国古代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时 期

主要耕作方式 主要生产工具 原始社会 ,火耕水耨(nou)新石器时代 石器锄耕 , 春秋战国 , 汉代 普及全国, 数量大量超过前代 , 东汉 铁犁牛耕 , 唐代 铁犁牛耕。

【思考探究】 学习完古代中国从原始时期至两汉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发展,这种发展有何作用?有什么缺陷?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演进——”贫者无立锥之地“ 1,完成下表,认识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进 历史时期 主要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商周时期 国有土地所有制(国王,贵族土地所有制)春秋时期 鲁国:客观承认土地 ,加速 瓦解 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从法律上确立起 战国以来 以 制度为主题,多种土地所有制度并存 国有,君主,地主,自耕农

2, 和 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技术的严重破坏.疯狂的 ,使得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3,由于 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通过改革解决 ,缓和 的方案最终失败.【思考探究】 收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口号,说出这些口号提出的背景.知识点四: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知识点四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赋税制度—— 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 的主要手段.1,秦始皇时代,曾经征收” “ ,农民要将收成的 上缴国家.2,赋税征收, 使得农民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农民缴纳的 主要来源.【思考探究】 , 是专制王朝 的 沉重的赋税和徭役对封建王朝有何影响?举例说明.知识点五 中国古代水利技术的进步——大禹和他的继承人.知识点五:中国古代水利技术的进步——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时期 治水事件 人物 特点 原始社会后期 大禹治水 战国 都江堰,郑国渠 , 汉代 治黄河 明清。

【思考探究】 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哪些是有利因素?哪些是不利因素? 【当堂测试】

1,西汉时的南方地区主要采用的耕作方式是()

A,火耕水耨 B,普遍使用铁农器和牛耕 C,荒无人烟而无人耕种 D,使用铧犁垦荒 2,中国古代朝廷修建大型土木工程主要是通过()A,动用军队修建工程 B,通过老百姓的服力役的方式 C,花钱招募工人 D,有专门的匠户从事这些大型建筑 3,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A,农耕 B,水利 C,畜牧业 D,纺织 4,基本解除黄河水患的是()A,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B,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 C,东汉的王景治河 D,治河专篇《河渠书》的指导作用

5,学习本课,归纳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知识链接】

1.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 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2.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古代商帮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沈括 《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 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 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基础过关】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在纺织业、冶金和制瓷等部门的发展成就

1.纺织业

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出现。商周:纺织业在经济中相当重要。汉代:品种繁多,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唐代:私营纺织业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棉花种植及棉纺

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新的提高。

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出现了。

2.冶金业

新石器晚期:有小件铜器; 商周时期:制造业达到很高的水平; :中国已有铁器; 战 工艺有所发展,铁器大量出现; 秦:青铜防锈蚀的技术; 汉代:①推行铁业 ②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③供风形式的变化: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畜力 鼓风-水力为动力鼓风。(东汉 杜诗 水排 的工具)

3.制瓷

(1)制陶业:彩陶(原始青瓷)唐三彩

(2)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发展到 的过渡阶段:

①瓷器:青瓷--白瓷--彩瓷 ② 名窑:定窑、越窑、景德镇窑等。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田庄手工业)。

2.种经济模式长期并存。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成为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形式,代表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3.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生产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4.部分手工业部门已出现资 本主义萌芽。

【反思学习】 1, 基础知识方面: 2, 学习方法方面: 3, 情感认知方面:

篇2:中国农业的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方法的典型性,这部分内容不多但原理性强,要求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要到位,强调在新情景下原理的迁移再现使用能力,要求教师不能仅就教材选取的区域案例深挖知识点,落实以前我们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强调的“老八股”知识点,而是要利用这些最经典的区域案例来分析理解该条标准涉及的内容。

2、研读课标分析教材,重点在于理解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教材先用简练的文字阐述了任一区域进行农业布局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点方法和过程通常是先进行该区农业区位因素的调查,分析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部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再根据区内自然环境的差异进行农业部门的调整和布局,因地制宜地开展符合区内特定环境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样的综述可以说是本节教材的点精之笔,既能从总体上介绍本节编排思路,有起了诠释课程标准的作用。接着教材从气候条件、地形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来阐述东北区自然条件,目的是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同学们了解东北区农业发展优势,进一步找到东北区农业特色(一是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二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潜力大)。这样的安排要注意和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区别开来,不能仅仅在此复习巩固东北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种要素情况。紧接着教材安排了一个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来分析其他区域的特色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来呼应教材的内容。再了解基本地理环境的前提下,教材对东北区的农业布局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深化对课程标准中进行农业布局必须进行区内差异的分析了解,然后又通过一个活动来印证不同农业部门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布局特点,强调了进行农业区划的前提必须根据区内环境差异合理布局和调整。

3、创新教法,重点在于关注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能否把握案例材料中的线索并进一步应用原理进行解释,所以任课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先对原理进行讲解并拓展其丰富的内涵,再通过案例的分析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分析原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4、配合练习,重点在于巩固原理的掌握和使用

篇3:中国农业的教学反思

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家Barrow S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支撑,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由教师设计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探讨问题、教师辅助引导学生的基本过程[3]。PBL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高学生查阅资料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出创新型和实用型的人才[4]。近年来,PBL教学模式在国内开始受到重视,大多数的医学类院校都积极开展了PBL教学,在一些综合类院校某些学科的课程中也进行了探索性的教育教学改革。然而,截止到目前在农业院校的生物学相关专业中进行PBL教学的实践很少。

由于农业院校的学科设置和课程体系与医学类院校相差较大,可采用PBL教学法的课程非常有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生物药物生产与制备、新药研发与产品质量控制,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适应现代制药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医药行业相关的工作,有近1 /3毕业生进入医学院校继续深造;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这两个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与医学类院校的同类课程较为相近,为进行PBL教学提供了客观保证。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教研室在本院制药工程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逐步实施了PBL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本院2012级和2013级制药工程专业各2个班级,随机挑选一个班级作为试验班( 分别是55人和53人) ,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 分别是56人和55人) 。所有学生均经全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随机分班,在入学成绩和平均年龄间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 2教材与课件

选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生物化学》( 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查锡良主编) 。课件为教材配套PPT,略做改动。

1. 3方法与分组

相对应的试验班和对照班均由同一位教师进行授课,试验班在讲授《糖代谢》、《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四章内容时采用PBL教学模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学生自由组合、随机分组( 5 ~ 6人一组) ,选定组长。2) 教师课前2 ~ 3周布置题目。3) 学生预习相关知识,查阅文献,搜集资料, 准备讨论提纲。4) 学生课下自行组织讨论、归纳总结、撰写汇报提纲、制作PPT。5) 课上学生代表汇报, 其余小组成员进行补充、修正,班级所有学生集体讨论; 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学生代表解答或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回答,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启发和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6) 教师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5]。对照班全程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即教师利用多媒体系统地传授基本知识,课上强调重点难点,课下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1. 4效果评价

为有效地评价PBL教学效果,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即理论考核成绩和PBL调查问卷两种方法进行评估: 1) 成绩测试。试验班和对照班均参加同样试题的理论考试,试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闭卷考试、流水作业判卷。SPSS 18. 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P < 0. 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 问卷调查。设计1份调查问卷,由PBL组( 2012级和2013级试验班) 学生匿名填写,发放111份,问卷回收率100% 。

2教学效果

2. 1成绩测试结果

在学期末进行期末考试,所有学生均需参加,题型多样,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问答题,满分100分。对比两个年级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见表1。

注: * 表示与同年级对照班相比差异显著( P < 0. 05) 。

表1数据显示,2012级制药工程专业试验班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班( P < 0. 05) ,试验班优秀的人数高于对照班,而试验班不及格人数则低于对照班人数。2013级成绩同2012级趋势相似。

2. 2问卷调查结果

为了有效评价PBL的教学效果,笔者针对此次PBL教学设计制作了评价量表,结果见表2。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愿意接受PBL教学( 90. 1% ) ,认为此种教学方法灵活,能够激发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87. 4% ) ,该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 85. 6% ) ,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81. 1% ) ; 79. 3% 的学生认为在自己独立查阅文献、 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讨论和课堂汇报的过程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75. 7% ) ,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意识、培养了团队精神( 82. 9% ) 。

3总结与反思

本教研室将PBL教学法引入本院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理论考核结果表明,前者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后者,试验班高分学生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班,不及格人数则有所减少。通过分析PBL教学法调查问卷数据可以看出,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实施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绝大多数学生均认可PBL教学法。由此可见,PBL教学法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这与参考文献[6]报道的一致。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对自学能力较差和理论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此种教学模式效果稍差。除此之外, 生物化学知识点众多,学时相对较少,若全部采用PBL教学法面临很大困难。因此,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自身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学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云龙,孟清.PBL-NAI平台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生命中的化学,2009,29(5):739-742.

[2]金国琴,夏花英,郑静,等.PBL教学法在中医药《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尝试[J].生命的化学,2012,32(6):585-589.

[3]崔晓阳,李益,廖虎.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439-442.

[4]汪青.国内医学院校PBL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剖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8(5):88-91.

[5]范芳.案例结合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95-96.

篇4:中国农业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海外;留学生;中国文化课;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063-02

一、引言

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她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本文所讨论的《中国文化》是指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及华文教育的一门独立的课程,区别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这是一门学生更进一步接触与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课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课程还单独被列入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其学习对于中国人尚且充满挑战,而对于外国人的中国文化教学,则要以采取浅层即体验型的感性灌输为主。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晦涩难懂的文化理论课中走出来,更好地在感性上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

二、教学探索

(一)汉语长期班《中国文化》必修课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根据校华文教育专业部的安排,笔者担任华文D班必修课《中国文化》的教学。D班学生是学习过一年半汉语的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层次为中级下学期,《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他们进入中国社会、加深对中国认识的一门必修课。总的来说,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

华盛顿图书馆上有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一格言道出了人们获取知识之途的真谛,许多事实充分告诉我们: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针对生本教学原则,笔者进行如下教学设计——“动手做”:将中国文化这一意象转化为具体的活动性的教学,分专题教学:地理、历史、民俗、民族、书法、绘画、剪纸、文学、科技、音乐、中医中药、中华武术……在进行“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剪纸”这些部分内容的学习时,笔者特地准备了毛笔、墨水、宣纸、颜料、剪刀等材料,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其中,写毛笔字用时为2次课(4节),比预计的时间长。这一届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可以深入讲解比如中国文学和科技部分的内容。学期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但给予指导,考试内容与最后一课的“中国文化知识擂台赛”相承,难度适中偏易,目的是让学生能学有所获。

以下为一学期教学纲要:

周次专题

1教学准备

2绪论,激趣;中国地理简说

3中国民俗

4中国民族

5中国历史简说

6汉字、书法

7中国书法

8中国画

9中国剪纸(1)

10中国剪纸(2)

11中国吉祥象征、中国工艺、艺术、姓氏

12中国神话传说

13中国文学

14户外教学——赴博物馆参观

15中国传统科技

16中医药、中国武术

17中国民乐

18中国文化知识擂台比赛

(二)以中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级精读课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笔者担任D班精读课的教学,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新编汉语教程》第三册(下),这是一本以中国文化与社会为内容的教科书,共15个课,每课由一个主题组成:第1课《京剧》,第2课《中国地理》、第3课《中国历史》,这是一部中级汉语水平的中国文化综合教材,但是文化痕迹深,对于通用型汉语学习者来说不是很理想,学生也就此提出过建议,因而从2012-2013学年开始,D班精读教材改为通用型内容的《中级精读教程》。

(三)《中国文化》第二课堂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以后,我校海外班级除去AFS班外,其他班级并没有专门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笔者受到之前任教D班必修课以及《影视欣赏》、《汉字趣谈与书法》,以及《学唱中文歌》等第二课堂的启发,尝试开设《中国文化与艺术》第二课堂。

第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第二课堂分专题教学,整个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如下(第二课堂从第7周至13周上课):

第7周:激趣教学——中国地理、历史、社会、民族、节俗(课件和影视)

第8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简笔画、剪纸

第9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剪纸、简笔画、硬笔书法、毛笔书法

第10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国书法

第11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国画

第12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国画巩固、中国民乐、民歌、诗歌、绕口令

第13周:中华文化及艺术专题——中华好养生——民族舞、八段锦、穴位养生、中国美食

继此次开设《中国文化与艺术》第二课堂之后,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笔者汲取兄弟院校中山大学国际文化学院“中国文化沙龙”的经验,开设《中国文化沙龙》(Chinese culture salon)第二课堂,旨在丰富海外生课余生活,让学生通过艺术技能的亲身体验,以及对文化意象的感性认识对中国文化有个认识及体会。

中国文化沙龙第二课堂也是分专题教学,整个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大致与上学期相同,但也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调整,使每次课分别对应一个专题。内容如下:

第1次课:中国文化沙龙专题之中国文化概述——中国地理、历史、社会、民族、节俗、穴位养生(课件和影视)

第2次课:中国文化沙龙专题——中国音乐(民乐、民歌、音乐、诗歌、绕口令)

第3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书法(以毛笔书法为主)

第4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画体验(竹子、葡萄、马)

第5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剪纸(双喜字、四折、六折、八折剪纸、艺术剪纸)

第6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华好养生(民族舞、八段锦、穴位养生、中国美食)

第7次课:中华文化沙龙专题——中国方言——粤语入门体验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是笔者开设中国文化第二课堂的第二个学期,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教学的素材与技艺比以前有所改善,报名以及到课的学生都非常多,生源相对稳定。纵观此7期的兴趣课,能坚持到来的学生多达30位,他们都充满热情,非常认真。结课时大家都流露出兴奋与感恩之情,令人欣慰;在教学法上,笔者采用“速成”和“体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体验并学习中国音乐、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剪纸、民族舞及中华养生知识等文化艺术元素,让其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学生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学有所成,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感性认识。课程很短暂,只有7-8次,但更广阔的教学在课外。课余,笔者先后组织学生参观了广州市各大博物馆、品尝北京路喝茶文化等户外活动,在实践中延伸了中国文化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视野。针对中国文化课的教学,笔者也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课外及结课后仍与学生在网络上保持中国文化艺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三、余论

借鉴兄弟院校及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培训的经验,笔者认为中国文化沙龙还可增选以下内容,比如:学编中国结、绘制青花瓷、设计京剧脸谱、包饺子、珠算等。这对教学素质与素材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我们可利用的平台也将更加广阔。国内不少高校也整编《中国文化》教学材料,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国概况教程》和 《中国文化》(上外版和北语版),一部较新的《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中国文化》也已面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更多机会去尝试开设这样的体验课程或活动。

参考文献:

常峻.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2002(1).

篇5:农业区位因素的教学反思

1.该节课完成了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想,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我将微课播放穿插在区位因素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观看微课,得出一个一个的影响因素,最后把所有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这样由现象到结论的处理,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自己分析出结论的成功喜悦感,进而激发兴趣,增加自信。

3.教学中合理选择案例,视频素材均来自家乡、使学生充满兴趣,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贴近生活,重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善于自主探究问题,从而最终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用于解决其他的地理问题。

6.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得当,充分体现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7.微客教学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篇6:《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地理必修2(中图版)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学生基本上都是生活在城市,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并没有亲身体验,总的来说大部分知识都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新课改理念,我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活动探究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案例材料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在“展示案例——合作讨论——小组汇报——教师点评”的“生—生”与“师—生”互动中将知识点逐个有序落实。

环节一:新课导入。网络流行的QQ农场游戏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大多数学生都有“偷菜”的经历。我从生活经验切入,通过小调查(“今天,你偷菜了吗?”),自然巧妙地导入新课。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环节二:理清概念。先向学生展示人们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对农业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讲解农业的基本含义,强调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物和植物。“区位”概念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很陌生,再加上学生的空间区域感知能力较差,所以如果仅仅从文字层面来理解比较抽象。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地理常识,学生熟知常见农业物的主要分布在哪里。所以,为了引出“农业区位”概念,我设计了“对号入座”活动。让学生把哈密瓜、荔枝、苹果和青稞4种农作物与中国区域图上A、B、C、D四处一一对应起来。在此基础之上,引出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这样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环节三:承转过渡。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把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划分为两大类,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很快得出结论。为此顺水推舟,引入“主导因素”概念,某地农业区位选择往往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存在某个因素影响作用最大,即是主导因素。这样便为接下来的活动探究(寻找隐含在材料中的主导因素)做了很好的铺垫。

环节四: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探究活动开展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的,这样才能提高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习要求:“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成果分享—教师点评”。在探究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设置“以问题为线索、以能力为主旨,以运用为目的”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思考情境中,充分自由讨论,畅所欲言,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小组展讲并分享成果,阐述问题分析的思路,总结影响案例材料中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导因素。案例材料1—气候;案例材料2—水源;案例材料3—地形(图3);案例材料4—土壤;

最后笔者给予一定的肯定和点拨,适当增加了一些知识拓展。比如案例1中,拓展了作物熟制(海南的水稻一年三熟,东北的水稻一年一熟)。案例4中,拓展了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东北,简单介绍黑土的肥沃程度(每成土1cm,需要200-400年时间)。本环节的创设问题情境贯穿始终,既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内在逻辑性,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能全身心地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学以致用。

环节五:影响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学生通过活动探究分析材料,圈划出关键语句,找出所对应的社会经济因素。将知识点寓于案例材料中,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消化。在此基础上,再展示几组图片材料(北京蔬菜基地变化、内陆人可以吃上新鲜海鲜、农民进行生产活动积极性提高、农业技术的改善等),学生利用刚掌握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环节六:课堂演练。本环节分成基础训练和能力提升两部分,旨在及时巩固知识。特别是能力提升部分,设置一道开放性的综合题,激发学生思考,能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并且可以及时地查漏补缺,对于一些仍然含糊的知识点进一步地加以强调和梳理。比如题目中的“奶牛和花卉”,部分学生未能抓住最迫切的需求,导致未能准确做出判断。

本节课通过案例活动探究教学基本上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课堂实践情况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小组合作讨论热烈,上台展讲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基本上能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掌握地理研究方法,体验地理思维过程,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年轻老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前备学生:课前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初步的评估。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知识储备等,特别是设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可能存在哪些思维障碍,应该如何突破难点,从而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提供良好的依据。

② 强调教学目标:导入新课之后,一定要注意强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一目了然,明确学习的目标。

③ 教学内容加工处理:根据教学时间对内容进行调整,突出重点,详略合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设计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生活情境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形成所谓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效果更好。在组织案例材料时,进行补充、削减、改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引入一些学生所熟知的典型生活案例,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合理分配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

④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案例活动探究关键是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分析、讨论和交流这个过程来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在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之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避免部分学生盲目敷衍。在此过程中,老师不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分析总结,而是从旁加以引导学生去有针对性地分析讨论。可见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在课程开发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上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更多的智慧,及时调整学生讨论问题的方向。尽可能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老师点到为止即可。

⑤ 及时给予评价鼓励: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答案往往是五花八门的,甚至有出人意料的看法或结论。对此,老师应以足够的宽容心态对学生的答案给予科学的评价,从而保护学生的心理,鼓励其创新意识;同时还要及时了解、掌握和纠正学生在争论过程中出现的知识错误、疑惑区,引导学生走出争论误区,做到爱护而不排斥、帮助而不责难。

篇7:农业的变化真大教学反思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无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令人惊叹。

《农业变化真大》以“我”参观农业科技成就展为线索,记叙了“我”在展览馆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先进科学技术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文采用了连环画的编排形式,语言浅显,内容生动。

课文内容中介绍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生动形象的连环画形式,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图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图画指导学生识字,读书,使学生在了解科学技术,接受语言训练的同时,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篇8:中国农业的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之前, 笔者对教材内容、学生状况、教学环节做了充分的准备, 教学环节的设计加了水稻生长过程讨论, 让学生直观感受农业;加了薰衣草是否合适在苏南种植的讨论, 让学生对农业区位的知识内容实现学以致用。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是:水稻生产过程的排序—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生产特点的分析—苏南是否适合发展薰衣草种植业的讨论。

授课班级为实验班, 班级学生较多, 成绩较好, 但平常课堂讨论回答的气氛一般。

教学过程简述:

师:……下面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景观图片, 图片的顺序已被打乱, 请大家将水稻种植的过程进行准确排序。 (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

生A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有修改地完成。

师:还有2幅图片没有排进去啊。

生A: (摇头, 沉默)

师:你排出的顺序都是正确的, 至于剩下的2幅我们一起来看……

生B: (小声嘀咕) 水稻还挺费事呢。

师:……请大家看季风水田农业在世界上的分布图, 看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学生一起回答:亚洲东部、南亚、印度、东南亚、泰国……

师:嗯, 有些答案是正确的。季风水田农业在东亚、南亚、东南亚……请同学们讨论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条件。

生C:主要是在热带、亚热带, 少量的在温带的季风气候区。

师: (追问) 季风气候与水稻种植的关系在于……?

生C:季风气候。

生D:主要在海拔。

师:地形是什么?

生D:平原。

师: (追问) 平坦的水稻种植土地与河流、海洋的位置关系如何?

生D:有些在沿河, 其他都是在沿海地区。

师:沿河分布的水田种植水稻, 这里还有些什么条件?

生E:灌溉水源。

生F:冲积平原土壤。

生G:河流还有水运作用。

师:补充得很好!

生H:水稻种植分布地人口多。

师:人口密度是多少?

生H:大部分是200~600人/km2……

师:人口密度大与水稻种植的关系是?

生I:提供大量劳动力。

师:亚洲的主要食物是?

生:稻米, 食物偏好也是市场条件。

师:人口密度大, 换一个词, 人与土地的对比关系是?

学生小声嘀咕:人地矛盾大、人稠地少、人多地少。

师: (讲解) 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少是一不利条件。季风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精耕细作的经验丰富。现在小结…… (投影展示表格) 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出, 哪个最高?

生:水稻。

师:亚洲“在最合适的地方种植了最合适的农作物——水稻”。水稻的合适性体现在哪呢?

生:沉默。

师: (讲解) 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可以缓解人地矛盾, 满足大量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减缓过度开垦的土地压力……商品率低。

生K: (主动举手) 我觉得还有一点:水稻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 这里人多地少, 还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

师:这个观点很新颖, 仔细想想还挺有道理的。 (继续讲解)

师:季风气候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生L:降水不稳定变化大, 水旱灾害。

师:所以解决对策是?

生: (一起) 修建水利工程, 如水库和大坝。

师:学习完本节内容后, 能否谈谈你对亚洲或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生: (不知所云)

师 (总结) :粮食安全, 提高机械化、科技化, 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水利工程。

师:下面看一个案例。……是否可以在苏南 (学校所在地区) 大规模引种薰衣草?学生们看着大片紫色浪漫的薰衣草花园图片, 热烈讨论。

生N:我觉得不适合。

师:为什么?你是怎么思考的?

生N:薰衣草在法国普罗旺斯最著名, 那里有气候、地形、水分、交通、市场等优势, 江苏南部的这些状况是否符合呢? (教师正准备示意其坐下) 另外还要看在苏南发展薰衣草种植对原有的农业、周边环境有何影响。

师:非常好, 这位同学对区位的理解运用非常好。从典型分布地区找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另外还注重从事物的普遍联系角度、人地关系角度考虑农业问题。我们对这一精彩的回答给以掌声。

师: (讲解) 薰衣草……生长条件……苏南不合适。那么中国适合大规模种植薰衣草的地区应该是哪里?

生:西部、西北、青海、新疆……

师: (讲解) 就是新疆, 在伊犁谷地……

从教学效果来看, 以案例分析为情境, “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回答—纠正点评—结论”为主, 以老师讲解为辅的教学方式, 问题的设计是围绕知识重难点展开的, 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从教学效果上看, 这些提问大部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有些方面仍需提高。

1. 问题难度及表述要恰当, 太难或问题本身不明确让学生不好回答。

课堂中2次回答问题的沉默现象都是此类问题。孔子提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问题的设置也应是从学生的思考角度出发。实践证明, 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能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融会贯通掌握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提出了一个看似发散实质没有头绪的问题:“谈谈你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看法”。对此, 学生是很难给出教师预期的答案的。此外, 问题过于深奥 (学生没有掌握新概念) 、题目的陈述不明确、问题没有方向, 等等, 也都会使学生不知所措, 不能引起他们的积极思考, 还容易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 要注意表述清楚, 要对学生进行答题方向的引导, 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 恰如其分的追问。

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和标准答案如出一辙, 而可能是答对了一部分, 或者表述不准确, 还可能因理解有误而完全出错。不论是哪种情况, 教师都不能直接予以否定, 可采取不断追问的形式, 补充材料、提示思考角度、探寻思考过程、要求地理语言表述, 从而为学生提供重新考虑观点、完善观点、理顺逻辑关系的机会。教师的追问是引导学生对答案做进一步的解释。追问还可以使更多的同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由此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渐渐深刻地感受到, 千万不要忽视学生们独特的思维。如案例中, “还要看在苏南发展薰衣草种植对原有的农业、周边环境有何影响。”这么精彩的回答差一点被教师抹杀了。平时, 教师总是抱怨“学生不积极, 任你怎么鼓励带动, 学生就是不乐意参与课堂活动”。事实上, 活泼、积极课堂气氛的培养不是一次两次鼓舞就能形成的, 教师只有坚持“亲切和蔼的教风+长期的容许“非常规”答案的出现+长期进行启发式提问”, 才能真正收到效果。

3. 提问后应及时进行准确点评。

及时、准确的评价能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正确答案, 并了解自己思维的优势和不足, 还对其学习情感起到了及时的调节作用。对于“为什么”类的问题, 教师不能简单地进行“对”“不对”的评价, 而应帮助学生分析错在什么地方, 对在什么地方, 或者为什么对、错, 这样才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例如, 在上述案例中, 对于水稻的种植区域:“亚洲东部、南亚、印度、东南亚、泰国、中亚、东北亚”, 以及中国适合种植薰衣草的区域——“西部、西北、青海、新疆”这两个答案, 教师应该简略解释国家、大洲分区在不同图幅上回答的差别, 指出中亚、东北亚的方位, 西部、西北的差别。如果没有在学生回答后, 顺势帮他们纠正错误, 就会使其出现知识上的偏差。

4.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现在同学还提不出什么有科学价值的问题, 但提问的习惯是从点滴培养起的。本节课的课堂提问尽管教师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 提问的切入点和方法也很多样, 但提问的方式却仍局限于教师问学生答, 或者是教师自问自答, 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并不明显。相比于教师提问, 学生课堂提问不仅能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 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敢问、会问, 善于发问。实践证明, 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 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的, 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提问。

例如, 笔者在另一个学生较活泼、调皮的班级上同一节课, 在“水稻生长过程排序”的环节中, 一位同学当场提问“为什么水稻不可以直接种在一个地方, 一直在那里长, 而要经过育苗、拔苗、插秧这一过程呢?这个问题正好解释了水稻的生长过程复杂。于是, 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劳动力/机械状况, 由此说明季风水田农业是个劳动力密集型, 而不是机械化生产。结果, 课堂气氛非常好, 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还拉近了师生关系。

这节课的课堂提问, 使笔者对课堂提问这一最普通、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地理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而在教学过程中, 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和方法, 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作为一名地理老师, 应该牢牢把握住地理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夏志芳, 张继红.地理课题教学行为研究与案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9:86.

[2]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158.

[3]陈澄, 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60.

篇9:《中国龙》教学设计与反思

1.《中国龙》一课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美术课,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2.本课分4个课时,前两个课时是“欣赏,评述”。内容与风格上主要体现中国龙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后两个课时集中反映“造型,表现”的内容。作品注意营造舞龙的热烈气氛,注意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的特征以及民间有画龙的诀窍。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感受龙奇特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形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2.操作领域:能自己创作一幅龙的绘画作品,并与同学们合作完成(抓住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特征)一件舞龙的道具,在舞龙的过程中塑造龙变化的造型,感受舞龙的乐趣。

3.情感领域:体会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之情,感受作为龙的故乡、自己是龙的传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

1.搜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

2.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

3.抓住龙的特点,制作一条龙或集体创作一条龙。

4.表现龙的精神,气势,龙的造型特点及动态。

5.欣赏作品时体会龙的精神和象征意义。

课前准备

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彩笔,布,手工纸,卡纸,剪刀,双面胶,以及可以利用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探究龙的形象

播放《小金鱼和小鹿》片段

学生:观察:小鱼和小鹿在外形上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尝试着把这两种动物的形象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么?

出示课题:《中国龙》

同学们很有想象力,也很聪明,我们的祖先也很有想象力呢!为什么把这些形象和龙放到一起?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播放课件(龙的起源)。

学生:河流里哪种动物最凶猛?丛林中谁的角最美观?谁是百兽之王?草丛中哪种动物的身体又长又灵活?飞翔的鸟中谁的爪最锐利?

二、信息交流,欣赏分析

学生:向同学们展示,介绍自己的资料,实物等,互相学习关于龙的知识。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关于龙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看一看,从书中的图片上你能发现多少龙的知识?

学生:分析,寻找,发现:龙在哪里?龙的动态----升龙,降龙,蟠龙,行龙等。看看自己的实物资料它属于什么龙呢?播放课件(龙与民俗)。

学生:欣赏百姓喜闻乐见的与龙有关的民俗活动。

三、合作体验,设计制作

引导小组进行不同主题,不同方式的探究,并制作不同风格的舞龙形象。

学生:各组选择材料,小组探究。

1.龙头---龙头主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哪些颜色搭配在一起显得更威武?

2.龙身----哪些形状可以表现鳞片?你能把龙身装饰的更漂亮吗?

3.龙尾---观察资料,你能发现多少种龙尾造型?你能想出更新颖别致的么?

教师及时巡视辅导,给予适当的点播。龙头和龙尾分别有每组的两个同学来画,龙头画什么样很重要,是昂首、张口、露齿、睁眼,这样才有精神,各小组其他组员制作龙身,然后每个小组的部件连接到一起,就是完整的一条舞龙道具,时间允许可做游戏同时播放(龙的传人)歌曲。

四、评价交流,拓展延伸

学生:

1.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谁对小组的贡献最大?

2.哪组作品最富创造性?

3.你今天最满意自己哪一点?

4.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龙文化?

我们的班级就是一条龙,有组织、有纪律、有气势、有向心力又有凝聚力。

教学反思:

《中国龙》一课的教学中“欣赏、評述”的学习领域:我利用课件中龙的古今不同造型的形象图片、龙的不同的艺术品图片等为载体,学生们在比较直观的过程和方法中,更进一步的认识了龙的形象构成、理解了龙的造型特点和寓意、欣赏了龙的各种生活物品以及艺术品,了解了一些有关龙的节日,体会中华人民的创造智慧与表达的美好愿望,走进中国的龙文化,感悟中国龙的昂扬精神,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造型,表现” 学习领域。用彩色卡纸制作龙(利用纸卷制作龙头、龙身)这个活动形式,以点带面,学生们能根据制作的需要去主动的观察龙的特征,对用彩色卡纸制作的立体的龙的形象充满了好奇。并且在老师简单有效、各种不同做法的引导下、鼓励下,学生们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了学生对中国龙文化艺术的兴趣。

通过本课学习,全班同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课堂氛围特别好,我们每个小组成员做了舞龙道具的一部分,小组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件完整的舞龙道具,它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精诚合作、团结一心创作的作品。

(责任编辑 刘新蕊)

上一篇:《丁一小写字》教学反思下一篇:“六一”学生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