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法制难题课程

2024-08-20

解读中国法制难题课程(精选8篇)

篇1:解读中国法制难题课程

解读中国法制难题 课程的考试92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我国的政体是什么?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制度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28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少个法律部门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3.我国民众对法制的态度占主流的是哪项?

A.赞成 B.反对 C.无所谓 D.不服从

4.()是法制国家当中市场主体之间活动的法律形式

A.合同和契约 B.口头约定 C.人情关系 D.人身关系

5.不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超出法律的幅度进行过重或者过轻的处罚这属于?

A.执法效益差 B.粗糙执法 C.违法执法 D.执法不严

6.对法律的实体或程序规定进行大而化之的解释与执行指的是()

A.执法效益差 B.粗糙执法 C.违法执法 D.有法不依

7.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写入宪法是在哪一年?

A.1997年 B.1998年 C.1999年 D.2000年

8.2005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件法律草案、法律解释和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

A.25件 B.28件 C.30件 D.35件

9.下列不属于执法客观环境制约的有哪些?

A.人情关系干扰执法 B.腐败行为毒化执法 C.立法不当困扰执法 D.执法者自身素质的局限

10.()是指法院对起诉到院的案件进行裁判的活动。

A.执法 B.立法 C.司法 D.违法

二、多选(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1.我国在立法上的问题有哪些?

A.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有一些滞后的现象 B.立法的部门利益化 C.一些地方性法规的违宪问题

D.立法技术有待提高,立法方法有待改进

2.造成司法不公的客观原因有哪些?

A.司法较弱 B.法律权威不够 C.媒体的不恰当介入 D.社会环境制约

3.下列属于立法上的对策有哪些?

A.严格执法 B.立法的机制 C.立法的科学性 D.严格立法

4.下列属于执法不严表现的有哪些? A.执法效益差 B.粗糙执法 C.违法执法 D.有法不依

5.下列属于我国法制建设28年来的成就的有哪些?

A.党对法制建设的重视和定位 B.立法的成就

C.司法和执法的框架已基本成熟,经过28年运作检验,基本合格 D.民众对法制的认知

三、判断(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执法不严指的是完全违背法律规定和立法原意进行处罚。

正确 错误

2.我国《渔业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三十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正确 错误

3.人大有两项重要的工作,一个是立法,一个是监督。现在我国人大的监督工作做的很好,但立法工作比较弱。

正确 错误

4.在现代法制国家,媒体、舆论监督是非常重要的,是法制国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第一权力”之称。

正确 错误

5.与其说司法不公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如说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正确 错误

6.我国是一个人情关系干扰司法不严重的国家。正确 错误

7.改革开放以来,法律宣传工作一直未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正确 错误

8.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时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正确 错误

9.腐败是毒瘤,对执法环境的恶化起的是加速器的作用,加速执法不公,使环境越来越差,一有腐败,法律就没法公正。

正确 错误

10.联合执法在现阶段是有积极作用的,声势大、力度大、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的打击、震慑违法行为的办法。

正确 错误

篇2:解读中国法制难题课程

一、单选(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我国的政体是什么?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制度

2.不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超出法律的幅度进行过重或者过轻的处罚这属于?

A.执法效益差 B.粗糙执法 C.违法执法 D.执法不严

3.下列不属于执法客观环境制约的有哪些?

A.人情关系干扰执法 B.腐败行为毒化执法 C.立法不当困扰执法 D.执法者自身素质的局限

4.对法律的实体或程序规定进行大而化之的解释与执行指的是()

A.执法效益差 B.粗糙执法 C.违法执法 D.有法不依

5.()是法制国家当中市场主体之间活动的法律形式 A.合同和契约 B.口头约定 C.人情关系 D.人身关系

6.我国民众对法制的态度占主流的是哪项?

A.赞成 B.反对 C.无所谓 D.不服从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28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少个法律部门组成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8.2005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件法律草案、法律解释和有关问题的决定草案。

A.25件 B.28件 C.30件 D.35件

9.()是指法院对起诉到院的案件进行裁判的活动。

A.执法 B.立法 C.司法 D.违法

10.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写入宪法是在哪一年?

A.1997年 B.1998年 C.1999年 D.2000年

二、多选(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1.下列属于立法形式要件内容的有哪些?

A.立法不能落后于现实 B.立法的体系要完备 C.法律之间要协调配套不抵触 D.立法的技术要专业

2.评价立法质量的好与坏主要看哪两个方面?

A.形式方面 B.参与人员 C.立法目的 D.实质性内容

3.我国在立法上的问题有哪些?

A.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有一些滞后的现象 B.立法的部门利益化 C.一些地方性法规的违宪问题

D.立法技术有待提高,立法方法有待改进 4.我国在法制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A.对法制宣传认识还不够,没有提到政治文明建设、法制国家建设的高度 B.法制宣传的机制不能适应建设法制国家的需要 C.法制宣传重心不明确 D.对法制宣传有效性研究不够 5.下列属于执法不严表现的有哪些?

A.执法效益差 B.粗糙执法 C.违法执法 D.有法不依

三、判断(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1.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难题还是很多的,涉及到立法、执法、司法、监督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方方面面。

正确 错误

2.在现代法制国家,媒体、舆论监督是非常重要的,是法制国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第一权力”之称。

正确 错误

3.改革开放以来,法律宣传工作一直未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正确 错误 4.在行政干预中,最大的难题就是领导干预。

正确 错误

5.一边倒的单纯对法院进行指责有助于国家的法制建设进程。

正确 错误

6.改革开放28年以来,我国老百姓对法制的认识发生了逆转。

正确 错误

7.执法必严等同于严厉处罚。

正确 错误

8.现在,一些法律、法规不具体、不规范、不严密,原则性条款、弹性条款、任意条款太多,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正确 错误

9.实用主义本质上是法律工具主义,法律有工具价值,但是绝对不能把法律当成纯粹的工具,各取所需,有用就用,没用就放。

正确 错误

10.权力部门监督就是人大及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篇3: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方法浅议

关键词:法制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应用型人才

中国法制史课程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也是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法治的重要途径。其课程的主要内容为讲述中国传统立法与司法, 也正因为其的特殊性, 在一些功利性的教学体系中已无法觅见其踪影或是被边缘化。殊不知, 只有了解历史, 才能更准确把握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以古观今”, 理论联系实践为教学始终贯穿的主线。

一、紧跟发展,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

现代人才培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目标, 将所学应用于现实生活。对于法学专业的同学来说, 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与生活中, 维护人们的权益与社会的秩序, 甚至在未来参与司法与法治的改革。然而任何社会都有它的内在价值观的标准, 这些标准有些会随着社会经济变化而变化, 而有一些则是历史的沉淀与累积, 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因此在这个层面上, 只有了解了传统法制和其内在的伦理价值, 才能够因地制宜的对现有法治进行衡量与反思。

同时在多年的就业统计数据中, 法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稳定在倒数,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法学教育为精英教育, 是一个精英人才的培养过程, 在中国, 法学专业学生大多通过继续攻读研究生和通过司法考试步入法律精英行列, 而这两门考试中都包含法制史的内容, 这也为本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又一联系实际的线索。

因此, 结合以上两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将理论运用与实践, 以各类考试大纲为基础, 以传统优秀法律文化为纲目, 让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活学活用”, 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二、突出重点, 从核心出发向外拓展教学

虽然法制史课程内容较为庞杂, 但是重点则比较明晰, 各类考试的考点也都颇为相似, 这为准确把握课程重点提供了可能性。为贯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 因此课程设计在横向上, 综合研究生考试及司法考试考点, 结合书本传统重点, 编写出课程核心点;纵向上以各朝代法制文化为线索进行贯穿。在不遗漏任何一个考点与重点的基础之上, 以此为圆心进行拓展, 将书本中的知识点进行串联, 进行全面讲解。如在讲解汉代“春秋决狱”制度时, 以其为起点, 引申出“引经决狱”、“引经注律”, 从而全面的阐述汉律儒家化的思潮与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起源与内涵。同时从各朝的历史与社会制度背景出发, 阐释出法律的变化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再通过对立法、主要法律内容、司法三大方面对传统法制进行解释, 使同学们在拓展知识的基础上对重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在应付未来关键性的考试中也可得心应手。

三、以生为本, 快乐教学创造高效课堂

“寓教于乐”是教学方法中的点金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在快乐的氛围中去学习, 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高效的汲取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一) 结合时事, “以古论今”

教师需要积极的关注时事, 准确把握中央文件的内容与精神, 将时事新闻穿插与教学内容之中, 通过“以古论今”的方式, 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核, 同时也可通过“以古鉴今”的方式, 为现代法治改革献言献策, 真正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如在讲解明代“重典治吏”时, 可联系当下的重拳橙贪, 体味传统与现今中央对治理贪腐的决心;又如在谈到唐代自首制度时, 可联系当今自首制度, 相互比较, 取精用弘。除此之外, 将法制史学术前沿问题融入教学内容中, 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达给学生, 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 做到与时俱进。

(二) 关注兴趣, 快乐教学

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着, 兴趣点也是如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前提是先要了解他们的兴趣之所在, 角色互换, 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教学, 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 寓教于乐, 创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知识的乐趣, 获取成功的喜悦, 从而让学生在课堂内牢固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如当下穿越剧与古装剧已成为看剧的新时尚, 可结合剧中情节与人物讲解各朝的法律制度, 让学生更有直观的体会与感受。同时还可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与手段, 如通过角色扮演、专题讨论、室外实践等多种方式丰富教学, 让学生自由阐发自身观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三) 善用科技, 多彩教学

篇4:解读中国法制难题课程

关键词 中国法制史 司法考试 本科教学改革

一、历年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真题的特点

中国法制史自2003年首次列入司法考试大纲以来,大概占卷一总分值的8%左右(卷一总分值150分),即10分左右,题型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部分。其中,中法史试题的分值主要介于6~8分之间,当然也有例外,2003年和2005年的分值分别为10和11分。综观历年司法考试“中法史”真题,其主要特点如下所述:

(一)強调对历代法制及指导思想的总体认识

历年司考“中法史”真题中,占据题数比例最大的不是哪朝哪代,而是对中国历代法制的总体认识,高达16题之多(表1)。在这16题当中,对历代法制指导思想的总体考查有4题(2005年卷1第63、64题、2009年卷1第57题、2014年卷1第56题);对中国古代法典总体演进历程的考查有3题(2008年卷1第9题、2012年卷1第18题、2013年卷1第18题)。可见,司法考试“中法史”真题侧重对历代法制及其指导思想的总体认识,而不局限于单独的知识点。在制度及其指导思想总体认识和发展脉络之中学习中法史,是司考“中法史”题目的重点。

(二)注重对专题性法制史的考查

中国法制史传统教学中主要以时间序列为线索向学生讲述法制历史的源流,法制的时代特性较为显著,但与部门法教学不能相对应,致使教学内容的体系性方面常有缺憾。如果能以部门法史对之作补充,则有利于通过纵横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的定位更加准确,加强和深化与现代部门法之间对比了解。以选拔实务性法律人才为宗旨的司法考试,已开始注重对专题性法制史的考查,如对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考查(2005年卷1第94题),对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史的考查(2010年卷1第15题),对中国古代民事法制史的考查(2007年卷1第10题),对中国古代诉讼制度史的考查(2009年卷1第58题)。部门法史的发展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法史研究深化的重要表现之一,这说明中国法史学界已经开始突破中国古代的法律就是刑法的陈旧观念而以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野来考察中国传统法制,大量宪政、经济、民事、行政法史等研究成果问世。可以看出,专题性法制史既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实务界所亲睐的对象。

(三)贯概古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和2009年司法考试卷4中,有涉及到中国法制史的分析论述题,分值在20~25之间。如2007年卷4第7题,即要求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素材,从古代的“无讼”、“厌讼”、“耻讼”观念到当代的诉讼案件数量不断上升的变化,自选角度谈谈对该问题的看法。该题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它告诉我们,学习中法史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如何服务于当下社会。中国“无讼”的价值观念乃是在道、儒、法等中国哲学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和为贵”、“让为贤”等根深蒂固的法律思想,老百姓“以讼为耻”,认为“对簿公堂”是极不光彩的事。统治者也力行“德主刑辅”,强调道德伦理教化,不重视运用诉讼方式解决争议。在中国快速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又走上另一个极端,将诉讼当作解决纠纷的唯一或者最主要的方式,动不动就诉诸法院。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公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司法解决争端的有效性、权威性和终极性特点的基本反映。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诉讼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程序繁琐、费用昂贵,时间持久,特别是难以做到当事人之间不伤和气与维持原有和睦关系。因此,在实践中尽可能减少诉讼,引导、鼓励当事人把诉讼作为最后的救济手段,大部分案件尽量通过和解、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均衡得失,采取一种更为恰当的解决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告别无讼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过于强调诉讼的作用,也非法制建设的本意。“好讼”盛行之下,大量的司法资源被无谓地浪费,当事人也为之付出了代价。所以,“厌讼”固不可取,“好讼”的负面效应也必须正视。这就是历史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二、《中国法制史》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法学专业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的学习兴趣不大,动力不足,效果不好。现在法学教学观念和方式不但无法满足司法考试的需要,更遑论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历史视角和历史借鉴。

(一)掌握知识的碎片化

在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反映这门课体系杂乱、知识点零散,因而学起来难度大,考试不容易拿到高分甚至不好通过。实际上,中法史兼具史学和法学双重性质,同时也具有法学和史学的双重难度。古代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联系,要想理解某一制度必须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与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单纯用法律语言去解释,只能使内容更加晦涩难懂。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各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把心思倾注到对各个知识点的记忆,而忽视了从整个历史长河的视角来把握法律制度的流变。比如说,明清时期“三司会审”中的刑部,其职能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总掌“天下诸刑狱”;大理寺的职能是国家慎刑机关,“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令”。有的学生在学习了明清的司法制度后,忽略了对之前唐宋时期刑部和大理寺职能的回顾,而这一时期,大理寺主管审判,对应的是明清的刑部;刑部主管复核和司法行政,对应的是明清的大理寺。如果学生只是单纯记忆各个时期的司法机关及其职能,而没能将整个历史时期的司法机关集中起来加以对比学习,那么知识的掌握就比较碎片化了。

(二)缺乏现实关注

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中国法制的历史演进过程,认识历史上法制的成功与失误,认识当代中国显性和隐性法制的本土渊源,认识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特征,认识在西方法制冲击下中国法制近现代化的得失利弊,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遗产对当今法制建设的正负作用和意义。但在授课过程中,有些老师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只讲课本知识,同时,学生也没有意识将古今联系起来加以对比分析,导致很多学生在学完这门课之后便很快忘记了各色各类的知识点,将中法史知识扔进了历史的海洋。历史只有跟现实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才具有永恒的魅力,如果单单学习历史而忽略其传承性,缺乏足够的现实关注,那么历史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任何生命力可言。比如说,在讲授汉代“亲亲得相首匿”法律原则时,切勿就事论事。具体来说,在法律儒家化的历史背景下,除谋反、谋叛和谋大逆等严重危害皇权的十恶不赦罪行外,亲属间互相隐瞒罪行,即同居相隐不为罪。而在现行《刑法》中,亲属之间相互隐瞒罪行就会构成包庇罪。比较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我国现在有无必要实行“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如有必要,哪些犯罪可以适用,怎样界定亲属的范围。进而让学生思考:自清末变法至今,我国引进大量法律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自身法律传统的总结、理解,导致在法律实践中出现天理、国法与人情的现实矛盾冲突,作为法学学生,应该怎样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中国法制史》本科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对中国法制史本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之后,笔者结合历年司考“中法史”真题的特点,并以此为视角,认为有必要对中法史课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达到中法史教学的目的。

(一)对历代法制指导思想发展历程的梳理

学习中国法制史必然离不开对历朝历代法制指导思想的深刻领悟。纵观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寻找出其基本发展脉络:中国早在商、周两个朝代就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法律,也开始形成有系统的法律思想。西周统治者提出的“明德慎罚”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时代的学说奠定了以后两千多年法律思想的基本面貌。自秦朝后大一统政治局面形成,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巩固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成为以后两千多年中国思想界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和中心任务。两汉时经改造的儒家礼教逐渐成为一种正统的官方理论,其对法律的定位和论断也就成为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重要因素。思想的争鸣已经过时,不能再被统治者所容忍,只是在若干的具体问题上后世的思想家有一定的发展。鸦片战争开始打破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随着空前的统治危机以及民族危机的加剧,反映在思想界也再次出现了争鸣的局面。维新运动时期,欧美的法律学说开始传入,猛烈地冲击中国思想界,这一趋势在20世纪初依旧存在。然而由于20世纪初中国处在长期的战乱之中,并没有具备建设近代化法制所需要的稳定的社会条件,也没有给思想界充分吸收消化匆忙引进的欧美各类法学流派的机会,更没有创立本土法学学派的可能。尤其是引进的法律制度、法学学说和中国社会脱节,形成了西化的社会精英阶层法律思想和保留传统观念的民间法律意识的巨大鸿沟。

(二)对历代法典更迭与演进的梳理

历朝历代的法典编纂及其演进历程是中国法制史课程的重中之重。宏观地掌握整个历史时期的立法动态,是我们学习中法史的基本任务。中国法制文明起源于炎黄时代,自那时起至今,已经历了五千年漫长的进化。在这一漫长的法制发展历程当中,法典的编纂代表了中国法律文化的基本走向。但由于中国古代朝代众多,且每朝每代的法典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更迭,这就造成了学生在掌握这一知识点时存在困难。为了方便大家掌握该知识点,我们不妨将其演进历程做成一张图表,以便更加形象地加以对比分析(图1)。

(三)注重古为今用

在中国法制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从比较法的视野来思考古今中外的法律制度。比如说:(1)在2008年刑法的修订过程中,对于年满75周岁的老人的刑罚适用,可以联系中国古代尊老恤幼的法律原则加以探讨。(2)在讲授中国古代的直诉制度,即登闻鼓制度时,可以把击登闻鼓这种古代进京上访的主要形式与当今存在的进京上访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古代的“越诉”和“京控”与今天的上访从历史根源上是一致的,进而认识到现今上访形成的原因并深入理解法律文化的传承性。(3)在谈到明代朱元璋“重典治吏”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联系当下大力打击贪污腐败的现象,体味传统与现今中央对治理贪腐的决心。总而言之,通过联系当前法律实践,能够赋予中法史教学以更多的活力,必然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法律问题的同时,强化了对中法史知识的理解,提高透过表象从深层次把握法律问题的能力。

四、結语

博登海默曾言:“攻读法律的学生如果对其本国的历史很陌生,那么他就不可能理解该国法律制度的演变以及该国法律制度机构对其周围的历史条件的依赖关系。”①学好中国法制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代大学生在学习中法史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学习法制史缺乏系统,不能从古今中外比较的角度去认识中国法制史中的概念、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从司法考试的趋势来看,从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源流过程来理解具体的法律制度,是考试的方向。那么,无论是提高学生学习中法史的兴趣,还是提高学生中法史的理论素养,还是应对司法考试,都需要在教学方面有所改变。教师在教授中法史课程时,应该在我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源流和脉络的背景下去讲授某个具体法律制度,应该在古今比较的视野下去讲授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中法史的兴趣,有助于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历史思维。

注释:

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2.

篇5:解读中国法制难题课程

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解读李约瑟难题

科学发展的历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学事业,总要受到民族文化的制约和影响,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发展前进.一个地域的文化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科学产生消极作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整体性思维方法、伦理化倾向以及不完备的逻辑体系严重阻碍了近代科学革命在中国的产生.

作 者:乌尼日 何华青 Wu Niri He Huaqing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刊 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28(2) 分类号:G02 关键词:传统文化   “李约瑟难题”   实用理性   伦理化  

篇6:中国法制史课程多元化法学论文

(一)优化教学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在讲授宋代法律制度时,教师先简要介绍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提高、文化教育的兴盛和思想观念的更新,还使得宋代法制文明依然居于世界的.前列。随后教师以重点和难点为主线系统讲授核心知识体系,在两宋法制指导思想方面,应重点讲授程朱理学和永嘉功利学派对宋代立法思想的影响;在立法活动上,主要讲授《宋刑统》、编敕、编例和条法事类;在行政法律制度上,应着重于两府三司的中央行政机构、由御史台和谏院组成的中央行政监察机关、宋代科举制度改革和历纸、磨勘等职官考课制度;在刑事法律制度上,应把重点放在《重法地法》等刑事特别法和折杖法、编配法等宋代独具特色的刑罚制度上;在民事法律制度上,教师讲授的重点是,宋代因佃户、雇工、婢女等有了民事主体资格而扩大了民事权利主体范围,婚姻制度受程朱理学的影响而进一步强化了夫权,宋代物权体系以所有权、典权、永佃权等为主要内容,契约制度以担保制度、契约中介制度和竞标缔约制度为主要特色,继承制度主要是宗祧继承、户绝继承以及女性、遗腹子、私生子、义子、赘婿等的财产继承;宋代经济法律制度可结合王安石变法讲授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和市易法等,此外还有独具特色的禁榷律法;在司法制度方面,重点介绍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和审刑院,宋代临时审判机构案议、制勘院、推勘院,还应结合《洗冤集录》、《折狱龟鉴》和《棠阴比事》等着作讲解宋代证据制度。

(二)从学生熟悉的背景知识人手,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篇7:解读中国法制难题课程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 “全国所有的法律专业, 如果没有或不能开设中国法制史课程, 就要取消其办学资格” (1) 。从教育学的角度讲, 中国法制史的教材及其课程内容, 奠定了大部分中国法律人才的法律史常识的储备。

但就目前市面上的教材情况来看, 中国法制史的教材编撰体例不容乐观。第一,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法学本科中国法制史的教材体例与内容都趋于定型, 至今都没有太大变化。在教材体例方面是“断代体”, 即以历史学上的朝代为线索编排;在内容方面有单一性, 即限于历史上各朝代法律制度的“静态”简介。第二, 现有教材体例与内容的定型化, 使得整个课程在教材选择上没有太大余地。第三, 贪大求全的编撰体例无法适应法学本科的教学实际。第四, 将中国法制史与中国法律思想史分科教学的课程设计, 使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这些法律制度, 也就无法真正掌握传统法律制度的实质特征。第五, 现有教材刻意带着西方的有色眼镜在中国历史的素材中寻找相当于西方民法、刑法、商法、经济法、诉讼法的东西, 牵强附会地在中西法制间建立对应关系, 或用西方类似制度的眼光来评价中国的法律制度, 而对中国的特色法律制度, 如皇权制度、宗法制度、后宫制度、丧服制度、均田制度、士绅制度、乡治制度等不谈或寥寥数语概括。 (2)

再就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 情况也不太乐观。第一, 就课程本身难度来看, 中国法制史上溯三皇五帝, 下及当代法制历史, 时间跨度长, 且内容又博大精深, 牵涉到众多古代文献, 对非历史学的法科学生以及法学课堂而言, 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第二, 中国法制史不像别的学科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学科框架和学科体系, ————————————————————————规律性的东西相对较少, 对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是一个难题。第三, 在教学价值方面, 因现代中国法制大多移植于西方, 造成了中国传统法制与现有法制之间的断裂, 学生从功利的角度认为这门课程不具有实用性, 因而学习的兴趣不太大。第四, 在教学方法方面, 目前多数高校在中国法制史课程上仍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第五, 现有课堂教学的内容, 基本上是围绕中国法制史上的“静态”制度展开, 即讲授所谓的“死法”。

二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反思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问题的新视角

从知识与智慧的区分角度看, 《中国法制史》教材编撰及其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根源在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智慧的培养。

首先, 何为“知识”?从文字学的角度看, “知”左边为“矢”字, 古代指箭;右边为“口”字, 象征射箭用的靶子;“知”的意思即是用箭去射靶心, 射准了就能获得“知”。从知识的发生、演变看, 它是动态的, 总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是一定历史阶段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现实客观性相互作用的成果;从知识的产生过程看, 它是人的思想活动与实践过程的统一, 是实践过程在思想活动支配下的成果;从知识生产的结果看, 它是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综合的成果, 物质产品是精神产品的物化形态;从知识的存在方式看, 它主要是一种独立于个人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外部存在, 是第三世界的表现。

其次, 何为智慧?智慧是人的辨析判断能力, 是人对世界与人生的博大圆融理解, 是关乎人的生活整体的高度综合的能力, 不是对具体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精确说明, 而是体现为思想与实践的统一, 理性、情感与意志的统一, 既是一种行为选择和处事态度, 又是一种文化素养和挑战、批判、反思现存世界的思维能力, 更能指导人的价值取舍, 由哲学思考提供, 注重体验和悟性, 不是金钱能够买到的特殊能力。 (3) 因此, 智慧有以下两个特征: (1) 它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普遍方法, 即如辩证法、系统论等。 (2) 它是一种获得知识的能力, 包括了遗传、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综合;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能认识事物最深层本质的能力;是一种求异性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即一种全面的能力, 不仅指认知方面, 还指对社会历史以及人生意义的理解方面。

最后, 我们分析知识与智慧的关系。从区别上看, 知识与智慧是不同的范畴。知识是人类再创造客观世界的武器, 而智慧则是人类创造自我的武器。从来源上看, 知识是对可见事物、事实的描述与解释, 智慧是对价值与意义的洞见与直观;知识是客观的, 智慧是主观的;知识是外在的, 智慧是内在的;知识总是向外谋权, 智慧则是向内求全。从本体论上看, 智慧是本, 而知识是末;智慧是体, 而知识是用。从联系上看, 知识是智慧的基础, 智慧是知识转化的结果。从必然性上看, 知识必须转化成智慧, 或者说, 光有知识并没有任何意义。一方面是知识作为智慧的素材, 是人实践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了智慧;而另一方面则是智慧反过来指导知识的再学习与再创造, 智慧成为知识再生产的核心机制。正是在此意义上, 教育应当关注智慧的培养, 而不仅是知识的积累。在教学目标方面, 不应当只是让学生“了解……”“掌握……”, 还应当让学生学会好奇、思考、质疑、反思。这是信息时代对教育的最新要求, 是知识再生产的本质要求。

从哲学上讲, 知识注重有分别的“名言之域”, 而智慧属于“超名言之域”, 以“求穷通”为特征, 即智慧是对知识的超越, 超越在“穷”、在“通”:“穷”是穷究, 要求探索自然、人生的第一因和最高境界;“通”是会通, 融会与贯通;要求人能够认识自然、人生大道, 综合人的本质力量, 会通物我、天人而与天地合德, 获得身心、德性与人格的自由发展。 (4) 即“转识成智”, 强调人在认识、实践过程中要达到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环境、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交互性”和“转化性”。因此, 教育应当从关注知识转移到还需重视智慧上面来。

三智慧培养: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改革

中国法制史的教材编撰和课程教学应当强调智慧培养而非仅是知识积累。这可从该门课程的内在要求谈起。中国法制史是史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 史学、法学均要求培养学生的智慧, 而非知识的积累。法学教育培养法律人, 而法律人区别于一般人的特殊地方在于有法理常识、法律思维、资料收集—整理—运用能力。显然, 法理常识并非只是一种知识, 它注重思辨, 在公与私、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正义与平等范式上寻求一种时代的平衡;法律思维并非一种知识, 它要求根据法律进行思考, 把法律当成思考、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资料收集—整理—运用能力, 作为一种能力而言, 它也并非是一种知识, 而是一种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收集到对法律问题解决有用的资料, 并将该资料运用于法律问题解决当中去的一种能力。因而, 法律人的这种特殊素质的培养要求法学教育不可能是背诵法条, 而是培养智慧。

从教材编撰方面看, 《中国法制史》教材一方面要注重用史料说话, 强调史学的严谨与客观, 以史料表明中国法制的历史情况;另一方面又必须超越这些史料, 强调中国法制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可以在利用传统以“断代体”编撰的丰富法制史料的基础上开发出专题性的课程。虽然专题撰写艰难, 但仍然可以在专题内利用现有的很多法学、史学的研究成果。因此, 为照顾知识性需求, 必须有丰富的法制史料提供给学生;为培养智慧, 又必须在专题方面有所突破, 在教材层面为学生提供法制发展的专题线索、问题、质疑、思考的空间。

从中国法制史课程角度看, 专题教学中的专题设置不能少了以下三个方面: (1) 中国法律的起源; (2) 中国法律的近代遭遇; (3) 中国法律的未来发展。这三个专题的设置, 抓住的是中国法制发展的关键节点, 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的“中国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而且有利于学生抓住中国法制史学习的核心, 进而产生对中国法制史的学习兴趣。此外, 专题教学的专题可以有以下选择:皇权制度、宗法制度、丧服制度、后宫制度、分封与恩荫制度、官营禁榷制度、御史与谏官制度、良贱制度、土地制度、科举制度、士绅制度、户等和丁口制度、行会和行纪制度、乡治制度等。 (5) 这些都是中国法制史上所特有的制度, 根据这些制度所进行的专题教学, 有利于学生真正认识和把握中国法制史的“中国性”。

在课程教学方面, 中国法制史课程要帮助法科学生积累法理常识、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资料收集—整理—运用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的智慧, 不可能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 而应当有所突破。首先, 应当摒弃教师教学PPT全是文字的情况, 而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 以各种信息载体 (图片、视频等) 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 应当注意的是, 教师在选择信息载体时, 应当考虑其历史真实性, 并同时考虑视频短片与课程内容的契合程度——需要将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内容提前删去, 且考虑视频短片的播放时间。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 精心选择相应视屏片段, 力求贴切而真实, 完整而恰当, 使其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索趣味和求知热情” (7) 。

其次, 应当利用当地的博物馆等资源,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实地去感受中国法制史上的历史文物。 (8) 这是实践教学的模式, 利用本地资源推动教学, 将理论教学与研究同实地考察和直观感受真实地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中国法制历史的真实性。这种教学方式的提出与推广, 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参观、考察的时候真正理解中国法制的历史, 填补存在于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再次, 应当推广走出大学围墙展开田野调查的教学方式。在中国法制史方面, 田野调查要求学生查找留存于民间的由古人创造的法制文明成果。 (9) 尤其重要的是, 田野调查应当关注学生家乡和学校所在地的法制史料的收集和整理, 这是作为一个乡民对乡土热爱的表现, 又是高校扎根当地并了解当地的现实需求。这是在培养学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同时, 学生对调查情况所进行的分析, 是在锻炼他们的法理思辨能力。

最后, 在专题讲授时应采用互动式研讨方式教学。 (1) 教师在课前将有关专题的法律制度名称告知学生, 并在学生分组的前提下安排不同小组研讨该法律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 在课堂上请各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2) 教师在各小组汇报完毕后, 应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 然后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讲述, 介绍该法律制度的产生背景、发展规律、变化因由、发展趋势, 在现代法制中存在的影子。 (3) 教师在讲授完毕之后, 针对该专题的法律制度进行评价, 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 对其优劣进行辩论, 在辩论过程中, 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质疑。该方式综合了互动式研讨、专题教学等多个方面的教学方式,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智慧:学生就其所分配的专题进行小组研究, 是在培养学生法理思考、资料收集—整理—运用方面的能力;学生就该法律制度进行评价, 是在引导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法理常识并养成法律思维。

四结论

学生不仅要积累中国法制史的常识, 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智慧, 这是现代社会对中国法制史的教材编撰及其课程教学提出的要求。通过传统“断代体”教材与专题授课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多媒体教学、田野调查式教学和互动研讨式教学, 中国法制史教学的一线教师能回应时代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智慧, 即帮助学生积累法理常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和资料收集—整理—运用能力。

摘要:为培养学生智慧, 《中国法制史》教材不仅应当有“断代体”编撰时对大量法制史料的介绍, 还应当以专题形式讲述中国法制史上的特色制度;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应当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参观式教学、田野调查式教学和互动研讨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知识,智慧,中国法制史,教学改革

注释

11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2

225 范忠信.中国“封建”法制史研究论纲[J].中国法学, 2003 (6)

33樊翠英、张亚男.知识与智慧的哲学反思[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 :13~15

44 冯契.冯契学述[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130

568 孙光妍.动态创新拓展——中国法制史课程“721教学改革方案”的探索[J].黑龙江史志, 2008 (22) :92 ~93、76

篇8:解读中国法制难题课程

【关键词】旁征博引;纵横结合;思维互动

1.地方高校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困难及原因

据了解,当今全国615所地方本科高校(据何勤华教授在“法治改变了中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研讨会”上报告的2008年最新统计数目)都开设有法学专业,而开设有法学专业的高校又大都会开设中国法制史课程。中国法制史既是法学体系中的独立学科,也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如此重要的地位,自然使中国法制史成了法学本科专业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这对从事中国法制史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或研究人员而言,自然是一件好事情,然而,正如这些从事中国法制史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或研究人员的内心感受而言,他们觉得很纳闷。因为,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核心”、“基础”地位与其实际情况很不相称,在湖南文理学院的实际教学运作工程中,这门作为法律史课程唯一代表的中国法制史课程,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边缘化课程,与部门法课程相比,显得格外冷清和寂寞。根据前面所言的该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笔者的调查,湖南文理学院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尤其是法律史专业课程的设置,代表了湖南同类地方高等院校,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全国大部分同类地方高等院校而言,也不乏具有典型的个案意义。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中国法制史课程的尴尬地位,使其教学出现了困难重重。

台湾学者陈惠馨教授在政治大学法律学系法制组开设中国法制史课程,仅有4年,他将个人观察之中国法制史教学的困难总结如下:

第一,中国法制史内容牵涉年代久远,内容广泛。

翻开国内一般中国法制史之教科书,谈论中国法制史可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之夏朝法律制度,至近代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前后将近四千多年。这其中因各朝代政治权力的转变,法制亦有不同变化,而大学中国法制史课程通常仅4学分,平均每周2小时、4学分之总。上课时数约60小时,若每一朝代的法律制度都要讲述,则每一朝代平均仅能说明3-4小时,因此学生在上了4学分的中国法制史后,往往对其仅有粗略之印象,缺少进一步研究之兴趣。

第二,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系继受欧陆法制,传统法制对现行法的影响在表面上微乎其微。

一般法律学研究者以及实务工作者、立法者,往往认为要研究适用或修订现行法律体制,只要参酌西方法律制度已足,中国传统法制已无学习或参考价值。大学法律系教授有此想法,自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一般法律系学生认为只要应付4学分的必修课便罢了,很少将中国法制史作为学术研究对象。

第三,学校法律教育不重视基础法学课程,教学重点以国家考试科目为重。

在各大学法律系中,不仅法制史课程,其它法理学、法社会学等基础课程均不受重视。翻开各大学法律系的课程,可发现中国法制史,法理学、法社会学等课程均非部订必修科目,各大学往往将法制史、法理学等课程排在大三或大四课程中,有些学校甚至倾向将法制史、法理学课程变成选修课。因此这些科目在大学中不甚为学生所重视,再加上多年如此之法律教育,使得法制史、法理学、法社会学的教学,研究人才缺乏,学生更是兴趣缺乏。

看了上面的陈教授的分析,反观我们的地方高校,我觉得他剖析得很是要害。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种种现象呢?我想,大致或至少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社会上人才选拔的现实实用性,使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出现了急功近利性,并出现了彼此之间的恶性循环。

法学专业的人才超市的激烈竞争,申报法学专业的地方法学高校数量急剧增加,申报法律硕士专业的地方高校数量急剧增加,使得地方高校大量生产迎合社会需求的产品,从而出现了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矛盾,出于缓解法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当前司法考试允许大三学生可以参加司法考试,导致某些高校更加不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虽然司法考试中中国法制史占了一定的分数,但是这并不会引起学生对中国法制史的足够重视。

其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课程难学难考,费力多而成绩差,使学生觉得课程艰涩、枯燥,产生厌学心理。

中国法制史被确定为法学本科专业的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经常听到学生反映这门课程难学难考,费力多而成绩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恐怕与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的特点不无关系。中国法制史的特点,大致可以概况为如下几点:第一,时间跨度大。中国法制史上自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跨度近四千年。第二,内容含量多。中国法律制度的历史涉及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奴隶制和封建王朝,以及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清末、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革命根据地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特定政权所制定的诸如刑法、宪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等所有的法律规范和立法、司法等机构和制度的创制、运行状况,因此,内容之多、覆盖面之广可想而知。第三,概念生疏。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是中华民族在同外界极少交往的情况下,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创立、发展起来的一个独立体系,它所使用的概念、术语既不同于古代西方的法律,又有别于当代中国现行的法律,因而学习起来往往给人以陌生之感,加之文字本身的演变,许多概念、术语更显得冷僻和晦涩,初学者难懂难记。第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使学生敬而远之。一般的《中国法制史》课本往往有几百万字,要想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面来把握好这门课程是非常困难的,面对浩浩荡荡千百年的法律发展史,作为法学的初学者要想很好地掌握是非常不易的,因此老师的引导就非常关键。一般人看来,《中国法制史》是一门比较死板的课程,老师也只能是填鸭式的讲授,难有创新。因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就只能够使学生产生敬而远之的畏学、厌学心理。

2.地方高校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对策

第一,旁征博引,激发兴趣。兴趣是学好任何一门课程的重要前提,对于中国法制史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历朝各代中国法律制度中呈现的纷繁复杂的特点和变化,加上与现实的距离感,很容易使学生对学习的意义产生困惑,从而影响其学习的动力。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中国法制的历史源远流长,了解和研究她不仅在于能为今天的法制建设提供诸多借鉴,还在于能了解我国的法制文化传统,扩大视野,提高分析和研究问题的综合能力。法制史虽然是以法律制度为主,但是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些法律制度,需要对当时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制度以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等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了解,要有着深厚的历史知识积淀和很高的古文阅读功底,因此,恰到好处地为学生讲解和分析许多背景知识,这不仅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求知欲,还使得我们对法制史的把握更为清晰和准确,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前后贯通,纵横结合。中国法制史教程一般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排内容的。从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夏、商、周的法律制度,一直到革命根据地民主政权的法制建设,前后时间跨度数千年。其间,根据朝代更替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全书共十余章,每一章所阐述的内容一般都是从法制指导思想到立法概况特点,从方方面面的法律内容到诉讼审判等司法制度,其中既有刑事、民事,又有经济、行政,既有沿革继承又有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外,更要注意因材施教,在授课过程中尽量做到内容上的连贯性,在讲课过程中充分注意前后贯通,纵横结合。

所谓前后贯通,纵横结合,即是要求教师在按时间顺序讲述各章各节内容时,能够经常地以提问,设问等方式,把前后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并进行比较例如,可以就法律形式,法典编撰体例,刑罚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等问题前后串联起来,对其发展变化的重要环节和原因予以归纳和阐述;也可以把这一工作交给学生自己来做,但教师的提示总结仍是必不可少,从而使学生对中国法制史上的各种制度和问题的认识不是断裂的,而是连贯的;不是零散的,而是整体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把握中国法制史的发展规律性以及不同时期的本质特点,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第三,课堂讨论,思维互动。在我们的大学课堂,作为中国法制史的教师也有义务唤起学生对该课的学习兴趣,使学习由被动而转为主动。然而,只有正确的引导还远远不够,要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持久不衰,重要的是以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任何一门课的教学,如果自始至终只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授课,而不能发现学生的想法,并给其创造陈述和沟通的机会,即使教师讲得再精彩,其教学效果也会大受影响。

对于中国法制史教学来说,如何改变这种“一言堂”的被动的教学方式,除了教师平时在课堂中应经常保持对学生的提问,与学生的对话外,还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专门的课堂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甚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思维互动课堂讨论应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讨论内容和讨论形式两方面。由于学生的认识层次不一,加上近年来对高考科目的调整,导致同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其高中时期的文史基础相差也较大。因此,确定一个学生普遍感兴趣且也能予以展开讨论的题目,就成为讨论课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教师可以从平日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反馈上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或争论点,也可以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思想动态,并结合学科本身的研究现状,热点疑点,选定一个讨论的中心问题。问题应该先交给学生进行思考,使其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在展开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也许一开始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发言并没有很踊跃,这时教师不妨通过点名让平时思想活跃,善于表达的同学先发言,当形成一定的讨论氛围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主动要求发言。其间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作为教师应积极地予以引导,并控制好讨论现场,使讨论热烈而有序地进行。最后,教师还应不失时机地对讨论内容做出归纳总结。课堂讨论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表达思想,并通过同学间的辩论和教师的引导总结,更清晰而深入地去认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与其说是为了获得一个认识上的统一结果,不如说是希望能以问题为载体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间以及师生间的思维互动,实现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换位,使学生对中法史的学习和研究产生日益浓厚的兴趣。

总之,中国法制史尽管是法学专业基础课中一门较难掌握的课程,但只要教师自身具备了扎实的功底,并勇于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史料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简单罗列,而是精辟独到的提炼和升华,既在阐述历史,又在推求论证,从社会背景到法律史料,再到运动规律,又到发展趋势,这就是在历史中发现现实,在现实中追寻历史,法史既是事实,但又不仅仅是一些事实,而是孕育着所有现实的法律世界。

上一篇:大禹治水名师教学设计下一篇: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