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记忆中的茶馆

2024-06-29

抒情散文:记忆中的茶馆(精选7篇)

篇1:抒情散文:记忆中的茶馆

抒情散文:记忆中的茶馆

过了冬至,就是数九寒冬了。天气也是一天冷过一天的。可是,各种事情倒是一天忙过一天,因为年底了,辞旧迎新的事儿是等不得也拖不得的。

昨天,江苏电视台的一位记者约我去茶社谈一件合作的事,我看看没有什么紧急的事就答应了。到了茶社才发现,里面人满为患。有高谈阔论的,有用“笔记本”上网的,有窃窃私语的,有下棋打牌的,还有吃饭喝茶的。茶社俨然成了一个小社会。我坐在那儿脑子忽然就走了神。想起了,儿时在元旦、春节最喜欢呆的地方也是这样的所在。只不过它不叫茶社而叫茶馆。

那时的茶馆,没有今天的茶社装潢得这样考究,也没有空调。简陋的大开间场地,放了十来张八仙桌。每张八仙桌四周各放了一条木长凳。场地中间升了一个烧煤的大铁炉子,一根长长的烟筒管从窗口伸出去,茶馆里一样温暖如春。

那时,喝茶用的器具也没有今天的高档,有泥陶的大海碗,有带把儿的茶杯,有小瓷壶儿,也有搪瓷缸儿。那时,去茶馆喝茶的人不一定有钱。三分钱就可以来一碗茶水,五分钱就可以用有茶叶的带把儿的茶杯喝茶,一毛钱就可以享受小瓷壶的待遇了。

那时,去茶馆的人喝茶是点缀,听书是主旨。茶馆里说书的人不常换。一个五十上下的先生穿着一件长衫,坐在座东面西的一张长条桌后面,左手拿着一把折扇,右手边放着一块惊堂木,用一口扬州话将各种故事娓娓道来。说到关键处,他右手将惊堂木重重打下,我们这些蹭书听的孩子们心里就会一惊,生怕被发现。

由于那时我的年岁小,说书先生姓啥根本就不知道。《说岳全传》、《水浒传》、《瓦岗英雄传》、《七侠五义》等等,都是说书先生的拿手好“书”。当然,坐在下面听的的茶客也都图个热闹,根本就没有人去关心他说得对还是不对,是按原书去说还是胡编乱造。每当说书先生惊堂木一敲、悬念往那儿一挂、将众人的胃口吊得高高的时候,就会有跑堂的`端个茶盘来收水钱(就是听书的费用)。三分两分,五分一毛皆可。听众正眼巴巴地“欲知后事”呢,能不“慷慨解囊”嘛。

有趣的是,茶馆后堂有一排煤球炉子,上面烧着清一色的泛着古铜色的水壶。这些水壶聚在一起十分热闹,不是这只壶盖儿上下跳舞了,就是那只水壶热气儿直冒了。一个伙计就手忙脚乱地对付这些壶和搓揉热毛巾把子,不知什么原因,他嘴里总是骂骂咧咧的。茶客们不时地要伙计去续水,有时也会要一个热毛巾把子擦擦头啊脸的。那时候也没个“艾滋”、“性病”什么的,毛巾从来都是混用的,从没有人计较。

说书先生不说书时有个嗜好是和茶馆的老板(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下象棋。每次下到得意的时分,说书先生就会哼上几句扬州小调,气得老板胡子一翘一翘的。那时的我,对象棋已经略懂一二。每次见到老爷爷气得翘胡子,我就会在一旁帮老爷爷参谋几招。老爷爷起初是看不起我这个小毛孩子,故意不采纳我的意见,让我很郁闷。不过,很快老爷爷就发现我是一个好参谋,每次下棋都会主动找我去当参谋。这样一来,我成了老爷爷和说书先生的“老朋友”了,也就不需要像别的孩子那样蹭书听。偶尔老爷爷还会给我尝尝他的甜点心,令其他小朋友整一个“羡慕嫉妒恨”!

而现在坐在温暖舒适的茶社里,喝着所谓极品的“铁观音”,仍然觉得缺了点儿什么。细细想来,也许缺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亲情吧。

篇2:抒情散文:记忆中的茶馆

再系个红飘带

愿善良的人们天天好运来

你勤劳生活美

你健康春常在你一生的忙碌为了笑逐颜开

打个中国结

请春风剪个彩

愿祖国的日月年年好运来

你凤舞太平年

你龙腾新时代

你幸福的家园迎来百花盛开

好运来祝你好运来

好运带来了喜和爱

好运来我们好运来

……

大街小巷传来祖海的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好运来》。商店、超市里挂上了火红的灯笼,各式各样的对联、窗花、福字以及种类繁多的年货,令人眼花缭乱。孩童们在广场上开心地追逐嬉闹,风靡全球的广场舞可是随处可见,只是此刻,伴奏的曲子换成了与过年有关的热闹、喜庆的歌曲。因为这些熏染,烘托出了过年的气氛,才发觉新年的脚步正姗姗来临。

一、杀年猪

猛然间,时光轴被轻轻拉开,恍惚间听见了母亲的叫唤:“轩儿,静儿,你们快点回来吃饭罗,一会儿杀猪佬就要来了。”

那年,那天,正值腊月初二,又是周六,一群孩子围在村子东头的一棵百年老槐树下玩弹珠。一个小男孩听见了喊声撒腿就往家跑。

“慢点,慢点,稳住,一定要稳住。”四哥小声地嘀咕着,他眯着一只眼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前方半米远的蓝色弹珠,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紧扣着一颗黄色的弹珠。

周围的小伙伴们鸦雀无声,屏住呼吸,死死地盯着四哥手中的黄色弹珠。

突然“吧嗒”的一声响,两颗弹珠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小伙伴们欢声雀语,“四哥赢了,四哥赢了!四哥的技术就是棒!”

顿时,一旁的小胖垂头丧气,“四哥,你今天上午把我的三十颗宝贝弹珠全赢去了。这可是我辛辛苦苦从别人那赢来的哦,全贡献给你了。”

四哥友好地拍拍小胖的肩膀,“来,这些弹珠都还给你。其实你的技术已经很好了,就是性格太急躁了。弹弹珠的原则是:快,稳,准!你呢,在‘稳’字上要多下点功夫。男人嘛,赢得起也要能输得起哈!”

“四哥,这……谢谢四哥,我记住了。”小胖感激地回应,并将那三十颗色彩斑斓的弹珠分给大家:“这些弹珠花色非常漂亮,市面上很难买到,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一边感谢着小胖一边簇拥着小胖和四哥。小胖的脸上漾起了花朵。

“大家赶紧回去吃中饭吧,免得一会爸妈到处找你们。嗯,要不吃完中饭我们去小静家看杀猪,刚才她妈喊她回家烧开水咯。”四哥的提议得到了大家一致拥护。顷刻间小伙伴们散开各自回家。

我悄悄地溜到家里的厨房,刚坐到柴火灶下面的凳子上,就听母亲的声音,“你还晓得回来呀!一个女孩子家成天就知道出去疯。”

弟弟在一旁吐着舌头,朝我扮鬼脸。我连忙掏出口袋里四颗颜色不一的弹珠递到弟弟的面前,他一脸欣喜,伸手就要拿。我赶紧缩回手握住弹珠,得意地向他使了使眼色。

弟弟心领会神,“妈妈,是我让姐姐去四哥那讨弹珠的。听说小胖手里有许多漂亮的弹珠,全部被四哥给赢去了。所以……”

母亲嗔怪道:“弹珠就那么好玩?你不是有许多弹珠吗?怎么还要别人的呀?”

弟弟趁机一把夺过我手上的弹珠,拿给母亲看。

“耶,这弹珠里面镶嵌着好多花纹,确实好看哟。好了好了,你们俩赶紧吃饭,吃完饭好烧开水,一会儿杀猪佬就要来了。”说话间母亲将留在锅里的饭菜端出来放在灶台上,让我们赶快吃饭。

母亲麻利地将大锅清洗干净,舀满了一大锅清水,靠墙边还有一口更大的锅,也舀满了水,嘱咐我把两口锅里的水烧开,随后,她去忙活其他的事情了。

我将柴火放进灶膛里点燃,一边烧柴火,一边吃饭,嘴巴还不停歇地与弟弟聊着刚才四哥和小胖弹弹珠的事情。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开始发出“咕噜噜”的声音,我揭开锅盖一看,锅里的水渐渐沸腾了。这时,听见院子里的狗儿“汪汪汪”大叫着,然后传来母亲热情地招呼声:“杀猪大哥来啦,今天辛苦你了。”

“嘿嘿,不辛苦,开水烧好了没?”粗犷的男人声音在院子里响起,“小猛,我们先把杀猪盆、案板和家伙卸下来。”

父亲端了一杯热茶走到杀猪佬面前:“杀猪大哥,先喝口茶歇会儿吧。”然后又从口袋掏出红塔山牌香烟,从烟盒中抽出一根递给杀猪佬。这是前几天父亲特地从镇上的批发部买来的,他说过年来客人需要像样的烟,平时抽的那些廉价香烟在过年的时候拿不出手,会让人笑话的。

杀猪佬忙将手中的茶杯放到一旁的案板上,伸出双手高兴地接过父亲递来的香烟,“兄弟,你们太客气了。”

院子里右边的猪圈,早已被母亲清扫的干干净净,圈里的猪儿,平时见到人就爱撒欢,喜欢趴到猪圈门上摇晃着它的脑袋,嘴里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以此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要是有人走过去,它就兴奋地叫唤,仿佛是在跟你打招呼。要是走过去的人说一句:“哎呀这猪儿长得真好!”它就会在圈里不停地旋转,抖动着它那灵活而又肥壮的身体,偶尔还来一个前滚翻。逗得大家鼓掌呐喊。猪儿仿佛听懂了人们说得话,它会高兴地对着你不停地点头哈腰,声音叫得更加洪亮悦耳。大家夸赞的声音络绎不绝,“哎呀呀,小静她妈,活这么大的岁数,今儿我真是长见识了,头一回看见能通人性的猪儿。你真是越来越会养猪仔了,看养的猪一年赛过一年……”母亲因这头猪而感到骄傲自豪。

这一刻,圈里的猪儿却出奇的安静,它仿佛嗅到了一股“杀机”。它一会儿扒在猪圈门上偷偷地瞅着院子里忙忙碌碌的人们,似乎在寻找什么;一会儿又在猪圈里不停地来回走动,仿佛在酝酿思考着如何躲过这一劫。

父亲领着杀猪佬走到猪圈门口,然后打开圈门。猪儿条件反射地躲到墙角,做出反击的姿势,然后用警惕地目光看着他们。杀猪佬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打量着这头猪,随即竖起大拇指:“这样的好猪实在是人间少有。兄弟啊,今年你家这头猪成色非常好,体型壮硕又灵活,肥瘦均匀,肉质上成哦!不错,不错,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猪!嗯,估计有二百多斤呢。去年你家的那头猪不咋样,偏瘦,个头还小。这猪非常聪明,通人性,你们瞧瞧,它看到我就知道咋回事了。唉,可惜了,它只是一头猪儿呀,可惜可惜!”

母亲听了,躲在一旁偷偷地抹眼泪,她不敢去看。这头猪母亲饲养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对它的秉性了如指掌,也有了深厚的感情了。每次,这猪儿一见到母亲,就像是孩子看见了亲妈一样,它总是围着母亲转悠,有时还撒娇似的在母亲的腿上蹭来蹭去……如今到了年关,猪的寿命即将走到了尽头,想到这,母亲就心疼不舍,还夹带着些许的内疚和不安。可是,猪始终是家畜,它生来的使命就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菜。只见母亲无奈而又痛苦地摇摇头,然后深深地长叹一口气。

杀猪佬安排了几个身体力壮的小伙子,嘱咐他们一会逮捉猪儿哪个部位。他们走进猪圈,慢慢靠近墙角的猪儿。猪儿一脸惊慌,不停地挪动着腿,它的双眼四处转动,伺机找寻合适逃跑的机会,双方僵持了很久。终于,猪儿卯足了劲不顾一切与他们抗衡,可它哪是人们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它便乖乖束手就擒。当大家将猪儿拖出猪圈时,猪儿发出最后的反抗,它使出浑身力气,奋力地挣扎蹦跳,希望能摆脱人们的束缚,同时发出“嗷嗷嗷”的撕心裂肺般的叫声。我们一帮小孩都被这样的场景吓倒了,站在一旁一声不吭,双手捂着眼睛,可又经不住内心的好奇,偷偷地从手指缝里偷看。

杀猪佬提醒大家用力抓稳各自的部位,他开始喊“一,二,三”,大家同时发力将猪儿抬到案板上。杀猪佬示意他的儿子小猛拿着早已磨得闪闪发光的杀猪刀,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道刺眼的刀光斜射到猪儿的眼中,猪儿感觉到自己的大限将至,也就不在奋力抗衡,它抬着头眼巴巴地瞅着远处的母亲,刹那间,我忽然看见猪儿眼睛里饱含着无助可怜的泪水,是那样的无奈和绝望。母亲怜悯不舍地望着猪儿,嘴角不停地蠕动着,仿佛是在告诉猪儿:“猪儿猪儿,对不起,我也舍不得杀你,可你毕竟是头猪,这是你的使命呀。我……我……唉,只希望你来生不要再投胎做猪了,好好修行!”

母亲抑制不住内心的伤心,站在那小声地啜泣,猪儿似乎明白了母亲的心意。随后,猪儿又看看杀猪佬,仿佛是在求情饶它一死,似乎又是在央求他一会动刀的时候速度快些准些,好减轻它的痛楚。

这时的杀猪佬一改刚才的凶悍面容,他怜悯地摸摸猪儿的脑袋,意味深长地说,“猪呀,猪呀,别怪我心狠手辣,谁让你是人间餐桌上一道好菜。人不吃来,我不杀,怪只怪你的命不好。希望你下辈子投胎别做猪。人生苦短,就算我们人类也有死的那一天,这就是轮回之道。唉,早走早托生,早走早投胎,对不住了,猪兄,愿你早日超生!”

说话间杀猪佬动作迅速一刀击中猪儿的要害,顿时鲜血直喷。杀猪佬迅速拿起地上装有一些盐水的盆接住了猪血。锥心刺骨的疼痛令猪儿不停地痉挛,它在案板上挣扎蹦跳着。大家牢牢按住猪儿的身体,不让它滚到地上。我一眼瞥见猪儿的眼里留下了泪水,眼神中不再是绝望、凄惨,而是一种解脱安详。它似乎听懂了杀猪佬的那番话,明白了母亲的心意,慢慢地慢慢地,猪儿闭上了眼睛,走完了它此生的征途,完成了它的使命!

杀猪佬赶紧将猪儿身上淋上热水,然后将它推进装满热水的猪盆中浸泡。

“小猛,来,帮忙一起刮猪毛,趁热刮。”杀猪佬递给小猛刮猪毛的工具。小伙伴们非常佩服小猛的勇气和胆量,一蜂拥围上去观看。大家七嘴八舌地问东问西,陪着他们父子俩干活。

傍晚时分,案板上摆放着冒着热气的猪肉。鲜红色的瘦肉部分,肉质紧凑,色泽光亮,那白皙细腻厚实的肥肉,好似晶莹剔透的嫩豆腐,油光闪闪,用手指轻轻按压,还能回弹。杀猪佬不停地欣赏着案板上的猪肉,啧啧称赞,“好肉中的精品!”

尔后,杀猪佬按照父母的要求分门别类地剁好肉,整齐地摆放在簸箕上。案板上余下的半边猪肉母亲全部卖给了杀猪佬,同时也与杀猪佬约定好留出八斤猪肉先寄存在他那,等到腊月二十八九的时候,再去他那拿八斤新鲜的猪肉。腊月里杀猪佬天天都有猪杀,同时他老婆在集市上卖肉,因此天天都有新鲜肉。由于,新鲜肉放置的时间短暂,正月里必须得有新鲜肉招待客人,为此,母亲就想出了这个办法来。后来,村子里人纷纷效仿母亲的办法。杀猪佬一想也不是什么亏本的买卖,顺水做人情,反而增加了自己的人缘。后来,我们村里人去集市上买肉大都在杀猪佬肉摊上买,自此之后,杀猪佬肉摊上的生意越来越兴旺。为此,杀猪佬非常感激母亲,每当母亲去他肉摊上买猪肉时,他总会挑选肉质好的猪肉,价格也给的比别人便宜。

母亲已将凝固的猪血放在锅里煮好了。她拿出塑料袋装上一些猪血、用几根稻草系上一大块猪肉,这样分上七八份,让我和弟弟分别送给邻居们。父亲已出去喊村上的长辈来家里吃晚饭。

在九十年代初,农村人生活条件并不富裕,平时很难吃上肉,腊月杀猪那天犹如过年一样热闹,从厨房飘出来的肉香味更是馋得我们口水四溢。

母亲特地为我们这帮调皮的孩子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惹得小伙伴们乐开了花,一个劲地说:“小静,小轩你们爸妈人真好,还给我们准备了一桌好菜。也要谢谢四哥,要不是四哥,我们都吃不上这么好吃的猪肉山粉圆子啦,都好久好久没有闻到猪肉的香味罗,今天终于在小静家开荤咯,这肉的味道真是人间美味啊。”

四哥有感而发,“也要感谢猪儿,它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一饱口福,解了馋开了荤,又补充了我们身体的营养,让我们快乐健康的成长!”

大家一致呼应,“对,对,四哥说得对,感谢猪儿!”

小伙伴们一边砸吧着嘴巴一边说笑着,吃得不亦乐乎,桌上所有的菜都被我们一扫而光,恨不得将盘子上的油都给舔干净。最后个个摸着油乎乎的嘴巴,打着饱隔轻拍着鼓胀的肚皮,坐在那咧着嘴傻笑!

二、腌腊肉

杀完猪的第二天,母亲就着手腌制腊肉了。

母亲说,腊肉腌制的时间不能早也不能迟。过早,天气温度高,腊肉容易坏,一般在冬至以后。腊肉的腌制需要十几天的时间,然后经过晾晒后方能储存。在农村,一般进入腊月里才开始杀猪腌制腊肉了。

母亲腌制腊肉的方法比较简单,不添加什么调料。接下来,就开始腌制腊肉了。

首先,母亲烧了一大锅热水,倒进腌肉的大缸里,再倒上适量的粗盐(专门腌肉腌菜的粗盐,粗盐的用量根据肉的总量来计算,千万不能淡)融化,晾凉。

然后,母亲挑选了一些肥肉相间的五花肉,还有猪腿子上的肉,清洗干净后挨个放进大缸里浸泡在盐水中。最后将两块大石头压在肉的最上面。有石头的重力,肉不会漂浮,这样容易入味。

篇3:抒情散文:记忆中的茶馆

认识鹏钊兄, 缘于我作为陕西省和咸阳市图书馆义务馆藏志愿者, 收集全省境内文献开始的, 当我了解到《华商报》副刊签约作家史鹏钊新著出版的消息, 便迫不及待地通过朋友联系上了他, 第一时间在报纸及文学文化网站播报书讯。遗憾的是, 挂号寄出去的收藏证鹏钊兄至今仍未收到, 我又再次予以重新办理, 我等待着与他重逢时亲手交给他。

当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史鹏钊《光阴史记》, 他笔下的散文取材几乎都来自故乡, 从每一篇, 每一行文字都能感受到他对故乡史家河山水风光、民俗人情等等, 都是刻骨铭心和深深挚爱。《光阴史记》分为光阴史记、似水流年、亲情弥久、大地情深四辑, 用手中的笔为心中浓浓的乡愁、乡恋、乡思画着像。这中间, 有粗壮的《瓦瓮》, 结实的《门槛》, 光滑的《碌碡》, 转动的《风车》, 火热的《大锅台》, 还有《虫子在唱歌》……这些乡间事物, 无不抒写着他对土地的无限热爱和成长中难忘的记忆。对于故乡, 在今年这个城市大发展的背景下, 许多人的脑海中已疏于亲切, 内心守望记忆中的故乡, 比实际意义上的距离还要远。

全书以故乡史家河为创作原点, 以素描式的方式记忆和守望故乡, 用纯净恬淡的笔墨书写亲情、土地、行走、思考、人情冷暖……不一而足, 淳朴的笔意下不失灵动, 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充满哲思, 勾勒出一幅朴实美图。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散文研究所所长、陕西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序言中指出:“史鹏钊的这些素描, 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史鹏钊笔下的故乡史家河, 是他对生活的理解, 对故乡的理解, 一切都自然而平静, 质朴、真实又亲切、温馨。品尝其中的意蕴与韵味, 会自觉地融入更深微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高原。时间在不停的运转着, “故乡”仍旧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题, 著名评论家安武林评价说:“史鹏钊的散文, 是饱含情感色彩的。无论是写人, 写事, 还是写风景, 都饱含了激越和沉郁的情感。他看家乡的目光, 有深深的眷恋, 也有淡淡的忧伤。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散文, 血肉丰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 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 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 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 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 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 在写作中也都忘不了浓郁的乡言和乡土气息, “超大碗的面条, 古老的秦腔, 狂野的私情……”一部关中农民生活秘史的长篇小说《白鹿原》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是史家河村田野上的一株白草, 我把根须扎在那里了。”从史鹏钊在写作中, 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 他虽然离开了故乡, 但心灵上反而跟故乡靠得最近, 每一篇饱满的散文都是在给故乡素描, 故乡是他永远的写作主角。

篇4:记忆中的味道抒情散文

1

院子里,两岁的侄女拿着一根竹棍,跌跌撞撞地追着一群小鸡,嘻嘻哈哈地拍打着,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小鸡四散,小侄女哇哇直哭。

母亲听到了哭声,急忙从屋子里跑出来,把侄女扶起来,一边拍打身上的尘土,一边嚷嚷着:“你个小坏蛋,整天就知道害人,这鸡都是给你养的,要是打死了,以后哪来的蛋给你吃。”

侄女完全不理会母亲,很快从母亲的怀中挣扎开,拿着竹棍,继续追赶着小鸡,玩的不亦乐乎。

院子的角落,不知何时搭起了一个简陋的鸡窝,小的刚刚能容下十几只鸡,母亲正把剩饭倒在鸡窝前的洋瓷碗里,喂今年的小鸡。

“咱们有十几年没有养鸡了,怎么现在又养起鸡来了?”我好奇的问母亲。

母亲看了一下远处的小侄女,笑着说:“现在的土鸡蛋越来越少了,不敢给娃吃买的洋鸡蛋,那都是饲料催出来的,味儿却远远比不上这些土鸡土蛋。咱这儿的鸡散养,整天扒拉草籽和虫子吃,下的蛋也放心。心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自己养的鸡和蛋,终究营养。”

我和母亲开玩笑:“我小时候要有这样的待遇,就不至于长这么矮了。”

2

那一年,我八岁。院落里也有一个这样的鸡窝,是父亲用几个木板钉成的,养了几十只鸡。

每天母亲都会细心的`观察每一只母鸡的状态,来判断哪一只母鸡可能要产蛋了。如果几天不下蛋,母亲就会把鸡抓住,用手从后面摸鸡的卵巢,以此来判断鸡蛋还需要几天就可以下蛋。

母鸡产蛋以后,母亲小心的把鸡蛋埋在粮食里,防止碰碎或者变质。等攒到一定数量时,就拿到供销社卖掉,换来一些盐、肥皂、洋碱、洋火等日常用品。

由于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卖鸡蛋对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来说就非常重要。未经母亲允许,我们绝对不能擅自偷吃一个鸡蛋。

只有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我们才能沾一点客人的光,吃碗鸡蛋臊子面,品尝一下鸡蛋的味道,那是多么的奢侈和难得啊。

而母亲每次都把臊子里的鸡蛋给了我们,我从未见母亲吃过。

夏天来临,供销社的冰棍和四处叫卖的西瓜无时无刻的刺激着小孩子的味蕾,无尽的诱惑促使我铤而走险,从家里偷鸡蛋,然后拿去换冰棒,而每一次都逃不过母亲的法眼,等待我的常常是责骂,甚至是一顿暴打。

期间,鸡蛋竟然成了我们与母亲间的隔阂,我有时候甚至觉得母亲是世界上最小气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隔阂慢慢变得模糊,而这种令人向往而又难忘的味道,慢慢变成了一种留恋。

3

十八岁,我离开深山,去了省城读书,父母忙于赚钱供我们兄妹三人读书,已经无暇喂鸡。

但每次回家,母亲都会端上来一盘煮好的土鸡蛋,这都是母亲从村里别人家买来的。

母亲说,咱这里的鸡蛋香,城里的洋鸡蛋没味儿,你们多吃点儿,对身体好。

剥开蛋壳,雪白柔软的鸡蛋在手心滚动,我顺手递给母亲,让母亲也尝一个,母亲连忙说,“你赶紧吃吧,我血脂高,吃不了这个。”

有一次我问母亲,你知道咱们这的鸡蛋是什么味道吗?母亲说,我当然知道,我小的时候,你外婆也养鸡,我吃过鸡蛋,只是现在不吃了,然后起身去厨房忙活,准备一家人的饭菜。

望着母亲微驼的背影,花白的头发渐渐明显,我慢慢明白,有些东西,比记忆中的鸡蛋更加珍贵。

4

毕业,成家,在城市生活。常常往返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每一次离开,母亲都会提前挨家挨户搜集来一大桶鸡蛋,让我带回城里吃。

母亲很细心的往塑料桶里装上锯末,然后把鸡蛋一层一层的铺上,防止鸡蛋在路上碰碎。我执意要留下一些,母亲说,我一直不吃这个的

车辆渐行渐远,母亲的身影慢慢离开视线,身边的鸡蛋,安静的躺在塑料桶里,伴我远行。

这些鸡蛋,或煮或煎,或蒸或汤,成了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这种味道,一直存在,从未离开。

5

惊喜,来到这个家庭:小侄女降生。

母亲内心欢喜,整日忙于照看孩子,竟也忘了自己还有高血压。我经常开玩笑,自从这个家里有了心心,母亲的高血压病都没有再犯过。

母亲听后总是哈哈大笑,孩子带给母亲的不只是喜悦,还有无以言表的期盼和欣慰

如今,为了给孩子品尝到山村鸡蛋的味道,母亲让父亲在院落里又搭起了一个鸡窝,养起了一群小鸡。

院子里随时可以听到小鸡的叫声,孩子摔倒的哭声,和母亲的指责声。我坐在屋檐下,静静的看着这一切,一切是那么的温馨、祥和,既熟悉又陌生,暖暖的似曾相识,恍如昨日。

我慢慢意识到,有时候,有一种味道,即使许久未尝,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历久弥新,一生相随

时光流转,岁月轮回,有些东西一直在记忆中漫延,从农村到城市,从孩童到成人,追随的脚步,回味的温暖,从未间断。

篇5:记忆中的男生的抒情散文

他喜欢带着一个黑色手表,穿着红色的旅游鞋,他像一首如梦如幻的诗,更像出淤泥而不染纤尘的荷花,定格我的眼眸春韵夏长,静静地盛开。

起初,我们并没有交谈,他只是看着窗外的旖旎春色。过了一段时间,我慢慢地跟他熟识了,他说他叫小小建,留级下来的,那天下课的时候,他跟我说:你是我最好的异性朋友。他嘴角微微上翘,冲我轻轻一笑。他还告诉我他是1998年出生的,我的心突然不由自主地狂跳了两下,少女怀春一般!因为我也是98年的,我想这位男同学定是荷花仙子下凡,怎么这么可爱,这么有爱心还散发出荷花的气韵。他还经常教我数学题,解一元二次方程。我枕头掉在地下,他还经常帮我捡,还叫我注意身体,别太累了,他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朵初开的花,那么清新自然。那磁性的嗓音让人迷恋。我很喜欢他,却始终没有说出口,因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情,只是觉得跟他聊天很快乐。

那天上课的时候,我和他正在底下聊得津津有味,被数学老师翠发现了,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也批评了我,我当时觉得老师不给我们面子,让我们两个人当众出丑。老师利用业余时间给我们补课,我才理解了老师的一番苦心。

篇6:记忆中的童年暑假抒情散文

夏天是酷热的,夏天是漫长的,但夏天有凉风,夏天也有浓绿。可能每个人对夏天的感觉不一样,而我却一直钟爱夏天,因为那里有我们曾经的暑假,有我们许多童年的回忆。

夏天漫长但假期也长,对于我们80后中期出生的人来说假期是特别珍贵的。在那个应试教育的年代,学习成绩也显得有一点功利。哪个老师班级考试成渍好老师会受到奖励表扬。所以老师们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好成绩,作业每天多的让人透不过气来。就是星期六星期天也经常被老师们叫来补课。老师也是为了让我们多学知识,为了我们好,可这样就剥夺了我们童年应享受的乐趣。

这个时候就盼着假期快点来吧,特别是暑假。因为只有暑假是一个从底年级升到高年级的过渡期。老师是新的,课本里的知识也是新的,作业一般就是一本暑假作业,大多都是选择判断题,而且后面都有答案。一般我们都会早早做完作业,这样我们就可以无忧无虑的过暑假了。

夏天是酷热的,不过没关系。每天早上我们很多小伙伴们会聚在一起,找一个既解暑又可以玩的地方。此时的田野是最好的去处,路两旁的大树是天然的.空调,望着无边的绿,再来一阵清凉的风,暑气全都被赶跑了。

田野里到处是可以藏身的地方,我们经常玩的游戏也就是捉迷藏,后来才知道这个游戏也叫躲猫猫。玩捉迷藏要分成两队,一对人先去藏,另一对自然就是找了。

找人的小伙伴都会问:“藏好了吗”?

藏的小伙伴如果藏好了就回答一声:“好了”。

找人的就开始寻着刚才的声音找过去。有时真不知道藏哪了,找人的也会对着有可能藏身的一片地方说:“出来吧,我看到你了”。有的小伙伴以为是真的竟会从藏好的地方出来了。 等找人的找齐了刚才藏的人,就反过来,开始找人的一对藏,藏的那一对人在找。

还有另外一个游戏我们也经常玩,就是“木头人”。玩这个游戏时一般都要先玩剪子包袱锤,当剩下最后一个输的人时,游戏开始了。输的那个人要追刚才这些赢的人。当追的人快要追到你的时候,你只要说一声“木头人”就可以了。但是脚不能动,要等到同伴来摸你一下才可以在动。如果不等同伴来摸你就动脚了,或者是追到你时没说“木头人”这都算输。输的那个人就要代替刚才追的那个人了。而游戏时间一般都是定在大人喊吃饭就自动结束各自回家了。

中午最热时,树木也赶不走这热浪怎么办?呵呵,村里的鱼塘绝对是个好地方。把身体泡在水里比现在去游泳馆还舒服。村里的鱼塘不是太深,边上有很大一片地方比较平,对我们来说这真是一个好地势。在水里我们会分成两队打水仗,也会研究一下怎么游泳,有悟性好的还真就会简单游了。我当时就比较羡慕会游泳的,经常向他们请教经验,只可惜我到现在也没学会。

到了晚上小伙伴们聚在一起大多还是玩捉迷藏和木头人这两个游戏。有时候我们也会跟着家里的大人在路边铺一张凉席躺在那里凉快。大人们也会聚在一起,听他们天南海北的聊一些奇闻趣事也很有趣。

暑假一开始的那段时间,我们晚上也会去捉知了的幼虫——金蝉,我们这俗称“知了龟”,可以吃的。一般都是放点盐用油炸或者煎着吃,我认为是很好吃的,而且据说很有营养。金蝉一般都是晚上才出来,往树上 爬,只要拿个手电筒往树上照就能发现。金蝉的爪子抓到手上有点疼,所以捉金蝉还要配个瓶子,里面最好要装上水,要不当金蝉在瓶子里时间长了变成知了就不好吃了。当然还要拿个竹竿之类的东西,等它爬高够不着时用竹竿一碰就掉下来了。金蝉一般十多天就没有了。金蝉没有了以后,再等半个月左右就可以捉蛐蛐了。捉蛐蛐是大家最期待的日子了,因为它还可以卖钱。

蛐蛐生性好斗,两个蛐蛐放在一起就会用牙相互撕咬,直到一个败下阵来逃跑战斗才会结束。我们这里捉了蛐蛐都会卖给外地来我们这儿收蛐蛐的,他们大多都是上海、天津、北京过来的,听说他们买了好的蛐蛐之后回家养一段时间在拿去和别人买来的斗。

捉蛐蛐的时候往往是大人孩子一齐出动,整个田野里一点不夸张的说像赶集一样。那个时候大多农村人手里都没有钱,也没有挣钱的营生,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谁愿错过呢。

好的蛐蛐一般几百几十不等,也有卖几千块钱甚至上万的,但是这种很少,大家也只是听说一下而已,大多还是一些几块几毛的,不过最多的还是没人要的小蛐蛐了。当这些小蛐蛐被大人们放在家里时,我们就会各自从家里选几条认为好的拿出来让它 斗着玩,我们自己捉的卖不出去的也拿出来斗,有的蛐蛐会连着斗败好几条蛐蛐,胜了还要叫上几声。看着它威风的样子所有人都会研究一番,认为这样的蛐蛐就是好的,下次再捉就捉这样的。

不过捉蛐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在玉米地里要用脚使劲的跺,好点的蛐蛐才可能出来。蛐蛐又很灵活,一不注意就不知蹦到哪里去了,所以必须要低着头。那么热的天在玉米地里,一不小心还会被玉米叶子拉到脸,辛苦可想而知。而我们总是喜欢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在地里低着头捉蛐蛐。捉蛐蛐的时间要长一点,有的人甚至在中秋节后还在捉。不过这时的蛐蛐大多已经老了,卖不了好价钱了。而暑假也就在捉蛐蛐的过程里结束了。

现在,金蝉可以一年四季吃的到,而蛐蛐因为玉米地里要打各种除草的药,和这些年大量的捕捉,已经不多了。而我一到捉金蝉捉蛐蛐的季节心里就莫名的兴奋,总要找时间去捉,而捉到的金蝉大多回家时又顺手放在树上了,蛐蛐也就放上一夜听听叫声第二天也放了。

篇7:抒情散文:记忆中的茶馆

一、喧嚣的是民事, 隐透的是国事

在茶馆里闹腾的终究是民事, 因为这个空间是三教九流聚会的场所。在这里, 阶层可以暂时地被泯没, 势力可以间接地被包容, 人人皆可在这二尺见方的茶座上品上一壶茶, 哼上一段曲, 论上一回人与事, 茶馆里左右就沸腾着民事民情的暗语。这在老舍的《茶馆》第一幕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怪乎曹禺先生在评价时称赞其为“古今中外罕见第一幕”。其罕见法不过是在茶馆这样一个被浓缩的小社会里丰润而又笔墨恰当的表现了民事, 展现了各色民众在晚清时的面貌, 与此同时, 在社会环境背景之下铺开来的一幅幅民俗图却又无一不隐括了戊戌年间逐渐衰落的满清王朝抱着最后遗存的资本在苟延残喘。

第一幕中, 数来宝是全景性的介绍。这里数来宝刚一消停, 那里某一茶座“县太爷被洋人打”的新闻就传开来。茶馆老板王利发着实是一位老好人, 刚谈起的“国事”, 就被王利发用“莫谈国事”给制止了。每一谈国事, 茶馆即噤声, 大家屏气凝神地听着国事。而不热闹的茶馆就不是茶馆, 王利发不管什么洋人、维新或是保皇, 只要这茶馆能够顺顺当当地经营下去, 赚上够活路的钱, 那就是一个好世道, 所以“莫谈国事”是茶馆秉承的要诀。在整部话剧的言语层面, “莫谈国事”是人们一直在意的四字诤言, 老舍在话剧创作的第一幕就将其凸显。

当常四爷和松二爷托着鸟笼进了茶馆, 递上自带的茶叶时, 清朝遗老遗少的生活习性扑面而来;抽大烟的唐铁嘴磨磨唧唧、垂涎腆皮地向王利发讨上一杯茶;地痞二德子在这个时代抖搂起威风, 在茶馆里也会撸起袖子动武;吃洋饭的马五爷把洋教、洋人当做护身符确乎在民事朝天的茶馆中震慑住地痞流氓;更不要说依旧顽固的啃食封建王朝的大太监庞守英在垂暮之年竟然要买个大姑娘当老婆, 这一骇人听闻的交易刘麻子不在乎, 王利发却心神不安、胡乱拨弄着算盘。这些各式各样的人等莫不就是即将覆灭的王朝抛丢下来的人们。国家要亡了, 可是百姓还是那些个百姓。在这样的社会中, 他们要怎样地生存生活在茶馆里都能显现一二。人们迫不及待地需求在茶馆中的民事往来, 不就是因为国事的演变造就了各类人, 才上演了各种闹剧。从某个角度来说老太监庞守英就代表了此时的清王朝, 既不久于人世, 又想在自己弥留时可着劲地糟蹋剩下的资本。

及至后来刘麻子和松二爷、常四爷套近乎, 一块洋表就玩转了三人之间的气氛, 常四爷冷不丁一句“一个人身上都是洋玩意”把国事与民事给扯乎上;秦二爷来茶馆更是将国事与民事套拢了, 秦二爷与王利发之间的收租、缴租, 房客、房主的关系本是民间最普通的事务, 但秦二爷希望的却是收回房子、开工厂、实业救国;秦二爷与常四爷能够为赏上两碗腊肉面给乞丐冷言相讽, 爱看热闹的民众莫不都觉得有好戏看了, 常四爷慨叹一声:“大清国要亡了!”把人们拉入国事的现实中;当庞总管来到茶馆, 秦二爷与他招呼上维新与保守的论谈, 茶馆中众人齐喑。人们是怕, 怕被国事侵占的民事, 失去了民事生存最后相对自由的空间与场所。到了第一幕的最后一句:“将!你完了!”实在是点睛之笔, 既是民事活动象棋的玩法, 又暗含着国之将亡, 可谓一语惊人。

茶馆是容纳民生的自由空间, 当它的自由度大到能将国事畅谈恰如民事的活跃, 那么可以说社会是给予了舆论空间的, 以致人们不必要谈什么而色变。而在晚清时期, 裕泰茶馆显然已经不能堪负这样的空间压力, “莫谈国事”就是这垂死挣扎最好的例证, 此时的喧嚣虽将民事敷于表面, 却生生地被国事所裹挟, 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知道这样人声鼎沸的茶馆也熬不了几时了。塞缪尔·约翰逊博士在评价莎士比亚的剧作时说:“……莎士比亚应该受到这样的称赞:他的戏剧是生活的镜子。” (1) 老舍先生的《茶馆》同样是一面生活的镜子。民事角度细腻而周到的呈现将此种的艺术设置用镜像式的营构方法勾勒出相应历史氛围下百姓的生存状况。这些“小人物”的群像不是单纯地上演展览式机械的动作, 他们所传递的远远超过了名所限制之实, 更多的是用茶馆这个绝佳的公共空间表现了民之所谓, 与此同时, 时间与空间的横纵轴的交叉也奠定为其后民事的过渡, 国事的愈演愈烈铺排了笔墨。

二、纷繁的是国事, 牵连的是民事

民国时期, 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 寻常百姓无暇亦无闲顾及往日的留恋, 茶馆的生意自然一落千丈。国事与民事在这一时期有了互相交融的契机, 乱世已经深深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军阀头目甚至登堂入室, 巧取豪夺, 这时的王利发不管多么努力想要维系那种民事的氛围, 依旧挡不住皇城根底下百姓的耳目。社会的变迁实在太大了, 容易触动这变迁社会敏感神经的民事也越来越容易上升为国事, 所以王利发不管怎么去改良依旧不忘贴上“莫谈国事”的条幅, 但这也是枉然。国事颓唐的纷繁, 使得茶馆这个公共空间不再太平, 此时的喧闹是被粉饰的喧闹, 不再是那个畅所欲言、民事开怀的场所, 被寂静架空的喧闹, 让人预知了茶馆的衰亡, 也预知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被颠倒黑白的不仅仅是国事, 亦有民事。那曾经自私、落魄的唐铁嘴竟要感谢这凭运气才能讨生死的年月, 阿Q式的幽默奚落着自己, 也奚落着社会。“哈德门的烟又长又松, 正好装白面。大英帝国的烟和日本白面, 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人, 这福气还小?”拉不下脸来的松二爷捧着鸟笼来到裕泰茶馆, 怀旧的思绪依然在改良后的茶馆碰壁, 此时的茶馆, 已然不具备民事活动的基本设施, 连挂鸟笼的地方都没有了;曾经清王朝的捕快吴爷、宋爷更是大言不惭地宣称:“有皇上的时候, 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 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总之谁给饭吃, 我们就为谁效力。”更不要说刘麻子为兄弟俩逃兵说合“小三口”的滑天下之大稽。此时的裕泰茶馆俨然成了变相的民事残留的处理所和躲避国事的隐匿地。最努力做顺民的百姓也在这样的乱世之下被挤兑到狭小的地域。裕泰茶馆妄图维护和挽留的昔日盛景已经一去不复返。

无怪乎崔先生要说:“有那么一天, 我们都要做亡国奴!”王利发怀抱着仅有的一丝幻想询问:“那能不能死马当活马医呢?”崔先生却不留余地地说:“死马不能变活, 活马必然得死, 死马不能当活马医!”王利发明白了国家是每况愈下, 民生将无从谈起。一句“覆巢之下, 焉有完卵”将百姓的愿望打破, 虽然茶馆依旧在王利发的种种改良下勉强经营着, 可是茶馆里来往的、奔走的、停留的已经不再是熙熙攘攘的民众, 而是和这个时代结合起来的各色各样应运而生的“人物”了, 慢慢的, 慢慢的, 民事就再也没有话语的空间, 于是茶馆也将没有它存在的价值了……

茶馆以一个可以容纳万象的畸裂的公共空间, 莫衷一是地用温存的手法去吞噬一场场剑已出鞘的搏斗, 此时国事与民事掺杂而行, 老舍的剧本淋漓尽致地将这种“畸烈性”特征作为前景间接而又集中地将局内人察觉不出的荒诞与丑恶表现出来, 在这里, 读者可以清晰地指认国事与民事的是是非非, 指认国事与民事的分界, 指认国事与民事的交渗。老舍对于她所处理的“镜像中人事的交杂”用生吞活剥的方式将这些重叠之处撕破给人看, 希冀着悲剧般所欲言的美感也能在这样赤裸裸而又野蛮的进程中将时代推进。诚然, 随着历史的发展, 中国的苦难还是意味深长地停留在民众的空间, 国事进驻了民间的话语范畴, 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抹杀了曾经作为谈资的街传巷闻, 已经正式地大踏步地将触角伸到历史的演进的点滴中, 反过来看这时的茶馆, 无端平添了些许沉寂, 些许沉重, 些许风光不再的默然。

三、国事已成为百姓之民事, 民事聊以为泱泱之国事

新中国成立前期, 百姓不可说国家大事, 因为任何不经意的谈论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当任何民事皆而成为国事, 此时最正常的公共舆论空间已经与个人的隐私重合, 人们最好缄口莫言, 否则将惹事上身。这个时候的茶馆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了, 卖茶、变成公寓出租、说评书甚至找女招待, 任什么样的改良都换不来裕泰的重盛了, 因为国之不国, 民何以堪, 茶馆最后的寂静、悲凉与默哀是必然的。

最后三位老人相聚茶馆, 当茶馆这个公共空间只能容纳三位饱经风雨沧桑的老人时, 他们将寂静装满了屋子, 回忆的是彻彻底底的自己, 也恰恰是彻彻底底的国事变幻, 此时无论什么国事都意味深长地联结着各自的民事。秦二爷在暮年明白了一个道理:实业救国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一辈子不服软的常四爷, 自食其力, 凭良心卖力气, 可是在眼下的时代却是干了一辈子一事无成, 只能卖花生仁;王利发改良茶馆, 怎么改茶馆都是脱离了社会得不到生存的理由。他们对现实的中国心死了, 国事寥寥, 无济于事。

多少人为三个老人最后的给自己的祭奠而掉泪, 不仅仅是因为对悲凉的人生有所慨叹, 更因为这最后的结局是为无奈的现实所逼。乱世之中, 国事与民事的融合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小刘麻子仗势欺人要霸占裕泰茶馆;小唐铁嘴勾结庞四奶奶要软禁康婆婆;小吴爷和小宋爷伸手对毫无反抗能力的王利发就是一巴掌, 王掌柜已经被逼到头了, 他需要一个了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国不顾民, 民不顾国, 当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是见了谁都会鞠躬、请安、作揖, 可就是这些本应在民俗社会中有着好人缘的由头, 却在现在的社会中白瞎。国事依旧以是非混淆的状态呈现于民, 无怪乎常四爷高喊:“我爱咱们的国, 可谁爱我啊!”到了最后, 我们得到的更多的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2) 的感慨, “于无声处”是因为此时民众的话语空间早就被蚕食的所剩无几, “听惊雷”则是民众在这样的窒息的环境下有所驳击, 普通的百姓也在此时明白了一个道理, 要不就束手就擒地俯首国家, 做一个臣服于时代的懦弱布衣, 要不就铤而走险, 试试看, 终究是要把这一绑缚与笼罩的铁屋子给打破了, 这样才会有一线生机。当人民缺失了自我的政治自由, 就无所谓什么民生, 当所有的民事隐退, 国事又将何去何从?无声无息的茶馆正是对国事无忌的参弥着话语空间的最好诠释, 此时茶馆中的寂静, 与外界不断的纷扰与喧闹, 最终要有一个比照后的了断, 当老板王利发选择那条不归路后, 整个话剧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抛洒的纸钱远远不能将这样的国事与民事的尴尬和不堪送走, 新中国成立前期正是黎明前的黑暗, 这一黑暗无孔不入的侵袭着百姓, 而百姓的一举一动都悲戚戚地告慰着这段黑暗的历史, 茶馆用最集中的形式向我们展示着这段新中国分娩时的苦痛, 没有力量反抗的百姓在惋惜声中夭折了, 为了成全这一辈子经营的茶馆, 王利发也最终在这孤冷而又幽暗的茶馆里死去。

四、结语

看完戏剧《茶馆》, 我们总希冀游离于文本, 在某一个角度阐述这段历史的悲痛, 选择了在国事与民事的比照中观察世态炎凉, 解读沧桑更迭, 是《茶馆》给我们的一个契机。老舍先生艺术的叙写了一段历史的伤痛, 我甚至觉得根本不在于话剧本身是否凸显了“埋葬三个旧社会”的陈词滥调, 更多的是想昭示一种对于民众的人文关怀, 在当时风云变幻的社会形势下, 民事与国事实质上是一种客体形式在主体期待范畴的变迁。在历史的今天, 我们的这种理解和努力至少代表着对业已成为过去的人类悲剧的反思, 构拟人们可以在更加宏大的公共空间中少一些历史的伤痛。

参考文献

[1]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剧本, 1958.5.

[2]焦菊隐等.座谈老舍的《茶馆》.文艺报, 1958, (1) .

[3]吴怀斌, 曹广灿.老舍研究资料 (下册)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上一篇:濮阳车辆管理所电话下一篇:药店GSP认证检查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