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施工规范

2024-08-26

中央空调施工规范(通用6篇)

篇1:中央空调施工规范

总则

1.0.1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规范市场,加强对上海地区家用中央空调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家用中央空调工程质量验收,保护消费者和生产厂商及安装施工企业的利益,参照国内外先进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国情,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应于上海地区单机制冷量范围7-80kw的电力驱动家庭与小型公共场所的中央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及半成品应为有技术标准的产品,并具有出厂检验合格证明。为工程加工的非标产品和防火要求的产品,亦应具有质量检验合格的技术鉴定证明,并应符合国家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有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应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为准。2 基本规定

2.0.1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按照被批准的设计图纸、合同约定的内容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进行。施工图纸修改必须有设计单位的设计变更通知书或技术核定签证。

2.0.2 承担家用中央空调工程项目的安装施工企业,应具有相应工程施工资质及相应质量管理体系。

2.0.3 安装施工企业承担家用中央空调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及施工时,还必须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及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业主的书面同意或签字认可。

2.0.4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第3.0.1条的规定。

2.0.5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进场,必须对其进行验收。验收应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并应建立相应的质量记录。

2.0.6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的施工,按风管系统、冷热水系统。制冷剂系统每一个分项施工工序作为工序交接检验点,并建立相应的质量记录。系统分项施工工序的划分见表2.0.6。

表2.0.6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系统与分项施工工序划分 系统 分项施工工序

风管系统 放样确认--安装室内机--安装室外机--安装制冷剂与冷凝水管道--试压--制作、安装风管--调试--安装风口--竣工验收

冷热水系统 放样确认--安装室内机--安装室外机--安装水系统管道--试压检漏--安装风管--调试--安装风口--竣工验收

制冷剂系统 放样确认--安装室内机--安装室外机--安装制冷剂系统配管、冷凝水管道--检漏--真空干燥--安装风管--调试--安装风口--竣工验收

2.0.7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安装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有差错,应及时提出修改或更正建议,经设计认可及时形成书面文件归档。

2.0.8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的安装施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与土建、装陵水电等专业工种互相配合。在家用中央空调安装结束后,装演工程开始施工时,应进行一次隐蔽工程验收。由空调安装负责人、装演施工负责人、用户与监理人员一起验收及认可签证。

2.0.9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中从事管道焊接施工的焊工。电气线路施工的电工。设备安装

2.0.10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竣工验收应在用户和有关监理人员共同参与下进行,安装施工企业应具有专业检测人员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测试仪器。3 通风管道制作 3.1 一般规定

3.1.1 通风管道尺寸应根据设计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制作,通风管道规格的验收,螺旋圆风管以内径为准,其配件以外径为准;法兰圆形风管及配件以外径为准;矩形风管以外边长为准,风道应以内径或内边长为准。

3.1.2 矩形、圆形风管弯曲半径、风管和配件的钢板厚度、风管规格、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风管的加固、法兰铆钉与铆钉间距等应按有关国家标准规范制作。

3.1.3 圆形风管的斜插式三通或四通,其夹角宜为15。-60。,夹角的允许偏差应小于3。

3.1.4 风管和配件表面应平整、圆弧均匀、纵向接缝应错开,咬口缝应紧密,宽度均匀。3.1.5 风管与法兰连接,如采用翻边,翻边尺寸应为6-8mm,翻边应平整,不得有孔洞。3.1.6 复合材料风管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部的绝热材料应为不燃或难燃B1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3.2 钢板风管

3.2.1 制作风管和配件,除圆形风管配件可采用咬口。缀缝焊及点焊外,其余应采用咬口连接。

3.2.2 制作金属风管,板材的拼接咬口和圆形风管的闭合咬口可采用单咬口;矩形风管或配件,可采用转角咬口、联合角咬口、按扣式咬口;圆形弯管可采用立咬口。

3.2.3 制作金属风管和配件,外径或外边长的允许偏差:小于或等于300mm为-1mm;大于300mm为-2mm。其中制作法兰,圆形法兰内径或矩形内边尺寸允许偏差为+2mm,不平度不应大于2mm。螺旋圆风管的内径允许偏差:小于或等于300mm为+1mm;大于3O0mm为+2mm。3.2.4 角铁法兰连接风管,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1.2mm,可采用翻边铆接,铆接部位应在法兰外侧。

3.2.5 成型法兰风管(矩形)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成型法兰风管应采用成型法兰连接或插接式法兰连接,法兰夹(连接件)连接中心间距应小于或等于150mm,成型法兰风管的法兰四角部位应设有螺栓孔。其法兰规格及用料应符合表3.2.5的要求。成型法兰风管的连接形式见图3.2.5。表3.2.5 成型法兰风管(组合法兰)长边尺寸b(mm)成型法兰 插接式法兰

法兰宽度 板厚t 螺栓 法兰宽度 板厚t 螺栓

120≤b≤1250 35mm 与管体相同 M8 35mm ≥1.0mm M8

3.2.6 成型法兰及插接式法兰折边应平直,弯曲不应大于5/1000;法兰弹簧夹与成型法兰应相匹配,法兰固定夹应与插接式法兰相匹配,法兰夹应与法兰相匹配;法兰的四角与法兰接口应牢固、紧贴、平整、密封。

3.2.7 圆形风管的连接应符合表3.2.7的规定。

3.3 高分子板材成型风管(轻型无机质发泡板)

3.3.1 制作矩形、圆形风管的板材厚度应符合表3.3.1—1与表3.3.1—2的规定。表3.3.1—1 矩形风管

风管长边长(mm)壁厚(mm)

—1000 15 1000以上 15—20 表3.3.1—2 圆形风管

风管长边长(mm)壁厚(mm)140—400 15 400—1000 15—20 3.3.2 在矩形风管的直角处粘贴加固角(四个角)加固角的尺寸为1.5cm×1.5cm或2cm×2cm。

3.3.3 风管与风管的连接采用风管板材尺寸为5—8cm的连接条。先将风管连接边与另一风管连接边涂上粘接剂对接。再用连接条粘贴在风管对接缝处。

3.3.4 异形风管制作时,可将需弯曲的侧板或底板弯至需要形状,再涂粘接剂。制作方法类同直管。

3.3.5 制作大型风管应采用金属加固圈及圆钢通丝支撑;也可采用铆钉加固。3.3.6 风管与风口的连接采用直接粘接风口或采用软接头连接风口。

3.3.7 粘接剂主要成分为氯丁橡胶,要选用正规生产厂家质量检查合格的产品。粘接剂的粘贴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可采用手摸不粘手为宜,方可粘贴。粘接处必须平整、密封。粘接剂需加固化剂,比例为粘接剂100:固化剂3(指德国拜尔)。3.4 玻璃棉直接成形风管

3.4.1 制作方法以各生产厂家的制作规范为依据,严格按要求制作。3.4.2 所用材料和配件必须要有有关部门的检验合格证明。

3.4.3 接口必须密封严密,内表面胶层介质小面积破损时,要用修补胶(聚合物)进行修补,管内严禁基板材料(玻璃棉)外露。3.5 可伸缩金属柔性管及可伸缩非金属柔性管

当使用可伸缩金属或非金属柔性管时,不得出现死弯或损凹现象。3.6 其它材料风管

其它材料制作的风管应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制作安装。4 通风管道及部件安装 4.1 通风管道

4.1.1 水平风管穿墙时,应设预留孔洞,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明装水平风管安装水平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暗装水平风管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

4.1.2 垂直风管穿楼板时,应设预留孔洞,尺寸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明装垂直风管安装垂直度的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暗装水平风管位置应正确,无明显偏差。

4.1.3 调节装置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部位,并且在任何操作情况下,不应发出振动和噪声,调节阀完全关闭时,所通过的空气流量不应大于5%。4.2 新风管道

4.2.1 新风管安装除应遵守通风管道安装规定以外,还应按设计要求作有坡度安装,管道底部不宜设纵向接缝,如有接缝应做密封处理;法兰垫片的材质应采用弹性极好闭孔发泡橡塑密封材料或橡胶材料。新风管道进口处要有防雨罩,安装位置应便于检修。

4.2.2 新风管道进风口应设置过滤网罩;进风口位置应选在空气不受污染的地方。4.2.3 采用全热交换新风机要根据产品的使用安装说明进行安装。4.3 各类风口

4.3.1 金属、金属喷塑、烤漆风口的安装,风口与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边框与建

4.3.2 ABS塑料等其它材料的风口安装要根据厂家的安装说明进行安装。

4.4 部件

4.4.1 风管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风管与部件支、吊、托架的预埋件、射钉或膨胀螺栓位置应正确、牢固可靠,埋入部分应去除油污,并不得涂漆。

(2)在砖墙或混凝土上预埋支架时,洞口内外应一致,水泥沙浆捣固应密实,表面应平整,预埋应牢固。

4.4.2 用膨胀螺栓固定支、吊、托架时,应符合膨胀螺栓使用技术条件规定执行。支、吊、托架的形式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靠墙或靠柱安装的水平风管宜用悬臂支架或有斜撑支架;不靠墙或不靠柱安装的水平风管宜用托底吊架。直径或边长小于400mm的风管可采用吊带式吊架。靠墙安装的垂直风管应用悬臂托架或有斜撑支架;不靠墙或不靠柱穿楼板安装的垂直风管宜用抱箍支架。支、吊、托架亦可采用组合型通用构架的形式。

(2)吊架的吊杆应平直,螺纹应完整、光洁。吊杆拼接可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螺纹连接任一端的连接螺纹均应长于吊杆直径,并有防松动措施;焊接拼接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少于吊杆直径的6倍,并应在两侧焊接。

(3)支、吊、托架不得妨碍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的操作使用;吊杆不宜直接固定在法兰上。

4.4.3 风管支、吊、托架的间距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风管,支、吊架的间距,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3m。

(2)垂直风管,支、吊架的间距,间距不应大于4m;但每根立管的固定件不应小于2个。(3)矩形风管抱箍支架应紧贴风管,折角应平直,连接处应留有螺栓收紧的距离。

4.4.4 法兰垫片的厚度宜为3-5mm,垫片应与法兰齐平,不得凸入管内。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螺母应在同一侧。

4.4.5 可调节的阀门不得装在墙或楼板内,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部位。

4.4.6 风帽的滴水盘、滴水槽安装应牢固,不得渗漏,凝结水应引流至规定的地方。4.4.7 排气罩的安装宜在设备就位后进行,位置应正确,固定应可靠,支、吊架的设置应不影响操作。5 空调机组安装

5.1 安装前检查与准备

5.1.1 根据设备装箱清单说明书、合格证、检验记录和必要的装配图和其他技术文件,核对型号、规格以及全部零件、部件、附属材料和专用工具;进口设备还必须具有商检部门的检验文件。

5.1.2 设备安装前应开箱检查,并建立验收文字记录。参加人员为用户。监理、施工和厂商(或经销商)等方的代表。

5.1.3 设备开箱后要认真检查机组情况,主机和零、部件等表面有无缺损和锈蚀等情况;设备充填的保护气体有无泄露,油封是否完好;开箱检查后,设备应采取保护措施,不宜过早或任意拆除,以免设备受损;如发现设备有任何损伤请保持原状,并立即通知销售厂商处理。

5.1.4 检查供电电压与机组电压是否一致,电流应能满足机组的要求。

5.1.5 在混凝土基础达到养护强度,表面平整,位置、尺寸、标高、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安装。

.1.6 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前放置设备,应用衬垫把设备垫衬稳妥;

(2)吊运前应核对设备重量,吊运捆扎应稳固,主要承力点应高于设备重心。(3)吊装具有公共底座的机组,其受力点不得使机组底座产生扭曲和变形。(4)吊索的转折处与设备接触部位,应采用软质材料衬垫。5.2 室内机安装

5.2.1 室内机安装前必须检查型号、名称与设计图纸是否一致。检查风机叶轮与机壳间的间隙和风扇转动是否符合要求。机组应清理干净,箱体内应无杂物。

5.2.2 室内机安装位置应正确,并保持水平。安装时,室内机吊杆螺母必须有防松措施,保证安装安全牢固。在室内机电器盒及铜管接头下方,必须留有检修口,室内机安装位置必须便于安装与维修。

5.2.3 落地机组应放置在平整的基础上,基础应高于机房地平面。

5.2.4 室内机如安装的天花板为水泥现浇板,则可采用埋头栓或膨胀螺栓等安装悬吊螺栓来吊装室内机。如天花板为预制板,则必须采用“T”字吊杆螺栓来吊装室内机。当天花板强度不够时,则在安装室内机之前应采取措施进行加固,确保安装的可靠、安全性。5.3 风机盘管机组安装

5.3.1 安装前要仔细检查外观,宜进行单机试运转试验,试听声音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平稳。安装完毕后应机组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观察时间为2min,不渗漏为合格。

5.3.2 机组应设独立支、吊架,安装的位置、高度及坡度应正确、固定牢固。5.3.3 机组的下方吊顶应预留检查口以便运行维修的工作。

5.3.4 机组与冷热水管。冷凝水管、风管、回风箱或风口的柔性接管的连接,应严密、可靠。

5.3.5 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为确保排水通畅、运转正常,机组安装必须水平。

(2)凝结水盘中不能有异物存积,所有异物均要从水盘中清除,保证排水路径通畅。(3)风机盘管电源线的零线一定要接在指定的零线接位,否则会烧毁电机。(4)不允许一个温控器来控制多台不同型号的风机盘管机组。(5)在拧紧连接管道时,应采用正确的方法。

(6)安装完毕,向盘管加水前必须打开盘管集水头上的放气阀,待盘管内的空气排尽后再关闭阀门。

5.4 室外机安装

5.4.1 室外机的安装,固定应牢固。可靠;除应满足冷却风循环空间的要求外,还应符合环境卫生保护有关法规的规定。

5.4.2 室外机搬运。吊装时应注意保持垂直,需倾斜时,倾斜角应小于45。,并注意在搬运、吊装过程中的安全。

5.4.3 室外机的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安装位置周围如有强热源和其他设备排气口、蒸气与可燃烧气体时,应与设计人员及时联系予以调整。

(2)室外机在安装位置的运转噪声对邻居的影响应小于上海市规定噪声标准,排出的热气应对邻居无影响。

(3)室外机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位置,若有气流短路的情况,安装时应采取措施解决。(4)安装位置必须具备最低的维修空间要求,便于今后的维修。

5.4.4 悬挂在外墙上的室外机,机架与墙体连接、室外机与机架连接,连接应紧密,必

5.4.5 室外机安装在屋顶平台或阳台上,应用钢筋混凝土浇注一个高出地面200-300mm的机座平台,也可作型钢制成钢托架,在室外机周围或机座周围都必须设有排水槽,尤其安装在屋顶平台上,必须注意防水施工,保证屋顶不漏。

5.4.6 室外机与机座之间应加不少于10mm厚的减振橡胶垫减振,应垫成条形。

5.4.7 室外机的进出水口必须用软接头连接,且不允许室外机内管路受到较大扭力。5.4.8 室外机就位后,要测量机组的水平度,确保水平度控制在±1mm之内。6 空调制冷剂管道系统安装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适用家用中央空调工程中的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风冷冷(热)水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和验收。6.1.2 制冷系统管道、管件和阀门的型号、材质及工作压力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6.2 制冷剂管道系统管道安装

6.2.1 管道、管件的内外壁应清洁、干燥;铜管管道支吊架的型式、位置、间距及管道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6.2.2 制冷剂管道弯管的弯曲半径应大于5D(管子直径),配管弯曲后的短径与原直径之比应大于2/3。

6.2.3 管道穿过的外墙孔必须密封,雨水不得渗入。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保护套管,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保护套管应与墙面或楼板平齐,但应比地面高出20mm,并应向室外倾斜。管道与套管的空隙应用隔热或其它不燃材料堵塞,不得将套管作为管道的支承。

6.2.4 铜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切割铜管时应使用适合铜管尺寸的切管器,切忌使用锯子或砂轮机。铜管切口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毛刺、凹凸等缺陷,切口平面允许倾斜,偏差为管子直径的1%。

(2)铜管管口扩口后应保持同心,扩口尺寸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裂纹、褶皱等缺陷,并应有良好的密封面,应用合适的紧固力矩拧紧扩口螺母。

(3)铜管可采用承插式焊接及套管式焊接,其中承插式焊接的管端胀管,胀管长度见表6.2.4要求胀管的过渡部分光顺。表6.2.4 胀管长度

管径(mm)6.4 9.5 12.7 15.9 19.1 22.2 25.4 31.8 38.1 胀管长度(mm)7 7 9 10 10 11 12 13 14(4)几组并列安装的配管,其弯曲半径应相同,间距、坡向、倾斜度应一致。

(5)配管钎焊时,宜采用氮气置换法,即向配管内通入0.2kg/cm2氮气,直至钎焊完毕,配管温度下降至常温,或用湿毛巾局部降温后,才停止通入氮气。

6.2.5 制冷剂管道的支撑:水平管道应用吊架或托架来支撑,支撑间隔见表6.2.5。必须考虑铜管的热胀冷缩,无论吊架还是托架,都不能将保温后的制冷剂管道夹紧。表6.2.5 支撑间隔的标准

公称直径(mm)20以下 25—40 50 最大间隔(m)1.0 1.5 2.0 6.2.6 制冷剂配管施工结束后,必须对制冷剂配管进行吹扫(室内机、室外机不参加吹扫),清除管内可能存在的水气、灰尘、垃圾。吹扫只能用氮气,冲洗压力为0.6MPa,反复冲洗,以浅色布检查5min,无污物为合格。系统吹扫干净后,应将系统中阀门的阀芯拆下清洗干净。

.2.7 制冷剂管道施工结束后,应对整个制冷剂管道系统(除室外机外)进行气密性试验及真空度试验。

6.2.8 气密性试验(2.8MPa,24h保压)完成后,如暂不进行调试,系统仍应保持1.0MPa的压力。

6.3 制冷系统阀门安装

6.3.1 阀门安装位置、方向与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平管道上的阀门的手柄不应朝下;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回阀等阀头均应向上;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感温包,感温包应装在蒸发器末端的回气管上,与管道接触良好,绑扎紧密;自控阀门安装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垂直管道上的阀门手柄应朝向便于操作的地方。

6.3.2 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在便于检修的位置,其排气管应朝向安全地带,排液管应安装在泄水管上。制冷系统投入运行前,应对安全阀进行调试校核,其开启和回座压力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7 空调水系统安装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应空调工程水系统安装工程,包括冷热水、凝结水系统的设备(不包括末端设备)、管道及附件施工质量的检验及验收。

7.1.2 空调水系统设备与附属设备、管道、管配件及阀门的型号、规格、材质及连接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7.1.3 从事金属管道焊接的企业,应具有相应项目的焊接工艺评定,焊工应持有相应类别焊接的焊工合格证书。7.2 管道安装

7.2.1 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隐蔽管道在隐蔽前必须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由用户、监理人员、装潢施工人员、空调安装负责人一起参加验收及认可签证。

(2)管道与设备的连接,应在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与水泵、空调机组的接管必须为柔性接口。柔性短管不得强行对口连接,与其连接的管道应设置独立支架。

(3)管道与风机盘管机组连接,应采用弹性接管或软接管(金属或非金属软管),其承压值应大于等于1.5倍的工作压力。软管连接应牢固、不应有强扭或瘪管。

(4)冷热水管采用一条管路时,必须考虑因收缩和膨胀的变化。冷热水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有绝热衬垫,其厚度不应小于绝热层厚度,宽度应大于支、吊架支承面的宽度。衬垫的表面应平整,衬垫接合面的空隙应填实。冷热水系统应在系统冲洗、排污合格(目测:以排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对比相近,无可见杂物),在循环试运行2h以上,且水质正常后才能与空调机组相贯通。

(5)根据室内机冷凝水排出量选择管道直径。冷凝水管的水平管应坡向排水口,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坡度宜大于或等于8‰;软管连接的长度,不宜大于150mm。软管连接应牢固,不得有瘪管和强扭。冷凝水排放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水封弯管,并按有关规范设计或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设置。冷凝水管安装结束后,必须进行通水及存水试验。(6)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钢制套管,管道接口不得置于套管内。支、吊架制作应根据有关图集和现场具体情况设计,支、吊架安装间距应根据表7.2.1-1确定。表7.2.1-1 支架间距

管子直径(mm)15 20 25 32 40 50 间距(m)1.5 2.0 2.5 3.0 3.5 4.0(7)管道安装的坐标、标高和纵、横向的弯曲度应符合表7.2.1-2的规定。在吊顶内等

表7.2.1-2 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

坐标 架空及地沟 室外 25

按系统检查管道的起点、终点、分支点、和变向点及各点之间的直管。

用经纬仪、水准仪、液体连通仪、水平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室内 15 埋地 60

标高 架空及地沟 室外 ±20 室内 ±15 埋地 ±25

水平管道平直度 DN≤100mm 2L‰,最大40 用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DN>100mm 3L‰,最大60

立管垂直度 5L‰,最大25 用直尺、线锤、拉线和尺量检查 成排管段间距 15 用直尺量检查

成排管段或成排阀门在同一平面上 3 用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注: L—管道的有效长度(mm)

7.2.2 当空调水系统的管道,采用建筑用聚丙烯(PP—R)等有机材料管道时、其连接方法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要求的规定。管道与金属支、吊架之间应有隔绝措施,不可直接接触。当为热水管道时,还应加宽其接触面积。支、吊架的间距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要求的规定。

7.2.3 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冷热水系统的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0MPa时,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一般控制在0.7MPa左右;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加0.5MPa。水压试验应在5℃以上的气温条件下进行,否则应有防冻措施。(2)各类耐压塑料管的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严密性工作压力为1.15倍的设计工作压力。

(3)冷凝水系统采用充水试验,应以不渗漏为合格。7.3 阀门安装

7.3.1 阀门安装的位置、进出口方向应正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应牢固紧密,启闭灵活,便于操作。

7.3.2 安装在保温管道上的各类手动阀门,手柄均不得向下。

7.3.3 阀门安装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阀门的铭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阀门标志》GB12220的规定。对于工作压力大于1.0MPa及在主干管上起到切断作用的阀门,应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其他阀门可不单独进行试验,待在系统试压中检验。7.3.4 闭式系统管路中必须装置膨胀水箱,在安装闭式膨胀水箱时,在补水管上必须加装单向止回阀。

7.3.5 在水系统管路中必须安装水流开关,在系统最高点必须设排气阀门,在进。出水管连接处必须安装截止阀门,在系统最低点应设置排水管及排水阀。

7.3.6 电动自控阀门在安装前应进行单体的调试,包括开启、关闭等动作试验。7.4 水泵安装

7.4.1 水泵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性能指标。水泵正常连续运行的时间不应小于2h。

7.4.2 水泵安装时,水泵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安装的地脚螺栓应垂直、3块。7.4.3 整体安装的泵纵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1000,横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1000;小型整体安装的管道水泵不应有明显偏斜。

7.4.4 安装带有冷凝水提升泵的室内机组时,排水升程不能超过生产厂安装说明书中标出的高度,排水升程管距室内机的距离应小于300mm。自然排水和提升水泵排水不要混在同一排水系统中采用提升泵排水,待电气工程完成后即进行注水检查,检查提升泵能否正常工作,各接口有否漏水。电气设备安装 8.1 一般规定

8.1.1 空调电源配线要求由专业电气技术人员进行。

8.1.2 电气设备安装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有电工操作证的人员。8.1.3 电气设备安装使用的专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电气标准。

8.1.4 电气设备安装中选用的导线、电缆及电气附件,必须使用经国家强制认证的产品。8.2 电源电压

8.2.1 电源应根据空调设备所用的额定电压为基准,所使用的电源应为频率50HZ。要求单相220V或三相380V交流电的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10%,三相380V交流电的各相间电压波动范围为±2%。

8.2.2 要设置空调专用电源,匹配要符合空调设备的功率,并单独安装相应容量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等保护装置。

8.2.3 连接在同一空调机组上的室内机电源,必须共用同一电源回路,以及同一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

8.2.4 电气工程必须有可靠接地系统。8.3 电气配线

8.3.1 遵守电气设备配线有关规定。选用的导线、电缆要考虑其安全载流量。塑料绝缘线安全载流量见表8.2.2

表8.2.2 塑料绝缘线安全载流量(A)

截面(mm2)明线装置 铜管布线 塑料管布线 护套线 软线 二根 三根 四根 二根 三根 四根 二芯 三芯四芯 单芯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铜

0.50

4 8 0.75

0.80 9 14 1.00 17 12 11 10 10 10 9 13 9.6 17 1.50 21 17 15 14 14 13 11 17 10 21 2.00

13 25 2.50 28 23 21 19 21 18 17 23 17 29 4 37 30 27 24 27 24 22 30 23 48 41 36 32 36 31 28 37 28 65 56 49 43 49 42 38 57 45 91 71 64 56 62 56 49 120 93 82 74 82 74 65

8.3.2 空调电气的配线,必须满足室外机、室内机及辅助设备(辅助电加热器、水泵等)额定总电流值的要求。配线允许电流=1.25×额定总电流值。同时要校验导线的电压降不得

2%。

8.3.3 导线的颜色要求

敷设线路时,根据规定要求,对线路相线、零线、保护接地(接零)线应采用不同颜色的线。一般要求:

(1)单相电源的相线宜用红色线,也可用蓝、黄线。

(2)三相电源的三根相线(A、B、C)应分别使用红、黄、绿颜色的线,零线用黑色线,接地线用黄绿双色线。

8.3.4 接地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相线截面积。8.4 电缆、电线穿线管的要求

8.4.1 隐蔽工程的电源线、控制线连接,不能和制冷剂管捆绑在一起布线;而必须分开穿电线管单独布置。

8.4.2 导线穿线管可根据其敷设的环境选用

(1)金属穿线管适用于室内、室外场所,不宜用在对金属管有腐蚀的环境。

(2)硬质塑料管一般用于室内场所、有酸碱腐蚀的环境,不宜用在有机械损伤的环境。8.4.3 导线穿线管的安装要求

(l)穿管敷设的导线,其绝缘强度不应小于500V。

(2)穿管导线不得有接头,必须有接头时,应加装接线盒。(3)不同电压、不同电源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电线管内。

(4)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得超过管子有效截面的40%。(5)线管固定间距见表8.4.3 表8.4.3 线管固定间矩

线管公称直径(mm)线管固定最大间距(m)金属穿线管 硬质塑料管 15—20 1.5 1.0 25—32 2.0 1.5 40—50 2.5 2.0 8.4.4 穿墙电缆、电线应采用钢管、硬塑料管作保护套管。

8.4.5 电缆、电线与设备连接应用软质电线管,但长度不宜超过1.5m。8.4.6 硬质电线管口和穿线孔应加装护圈、护套等。8.5 抗电磁干扰的要求

8.5.1 室外机安装位置应远离电磁干扰源,室内机的安装应尽可能避开电视机、音响等电气器具,以防干扰。

8.5.2 电源电缆线和控制电缆线不能捆扎在一起铺设,电源电缆线和控制电缆线之间应有适当间距,控制在300-500mm间距。8.5.3 控制电缆线线径应为0.75mm2-1.25mm2的护套线或双芯电缆,在电磁场强的地方,应使用屏蔽线。8.6 电气设备安装

8.6.1 要根据室内机、室外机接线盒中配对的电线编号或颜色连接电线。

8.6.2 连接电线的剥线长度不宜太长,以能完全插入接线柱为好。截面面积6mm2以上的电源线必须装上接线耳,再能连接到端子排上。8.6.3 配线连到端子板后,不能有裸露部分。8.6.4 接线端子的引出电线均要通过线夹。

8.6.5 接地线都要装上接线耳,才能接到接地螺钉上。

8.6.6 各类空调电气附件安装,应严格按照生产单位的安装说明书操作。

绝热与防腐

9.1 风管和管道的绝热

9.1.1 风管与部件及空调设备绝热工程施工应在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合格后进行。成型法兰风管和螺旋圆风管配套使用难燃B1级橡塑发泡保温材料,可在风管安装前,进行绝热施工。法兰及接口处绝热施工应在风管系统严密性检验合格后进行。

9.1.2 空调工程的制冷系统管道,包括制冷剂和空调水系统绝热工程的施工,应在管路系统强度与严密性检验合格和防腐处理结束后进行。

9.1.3 风管系统部件的绝热,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管道阀门、过滤器及法兰部位的绝热结构宜能单独拆卸。

9.1.4 风管和管道的绝热,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密度、规格与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如采用难燃B1级橡塑发泡保温材料时,其难燃性能应有国家指定检测部门的材料性能检测报告,验证合证后方可使用。9.1.5 在下列场合必须使用不燃绝热材料:(1)电加热器前后800mm的风管和绝热层;

(2)穿越防火墙两侧2m范围内风管、管道和绝热层。

9.1.6 风管绝热层采用粘结方法固定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粘结剂的性能应符合使用温度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并与绝热材料相匹配;

(2)粘结材料宜均匀地涂在风管、部件或设备的外表面上。绝热材料与风管、部件及设备表面应紧密贴合,无空隙;

(3)绝热层纵、横向的接缝,应错开;

(4)绝热层粘结后,如进行包扎或捆扎,包扎的搭接处均匀、贴紧;捆扎应松紧适度,不得损坏绝热层。

9.1.7 管道绝热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绝热产品的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绑扎应紧密,无滑动、松弛与断裂现象;

(2)硬质或半硬质绝热管壳的拼接缝隙,保温时不应大于5mm,保冷时不应大于2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当绝热层的厚度大于100mm时,应分层铺设,层间应压缝;

(3)硬质或半硬质绝缘管壳应用金属丝或难腐丝带捆扎,其间距为300-350mm,且每节至少捆扎2道。

9.1.8 输送介质温度低于周围空气露点温度的管道,当采用非闭孔性绝热材料时,防潮层必须完整,且封闭良好。

9.1.9 管道防潮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绝热层上,封闭良好,不得有虚粘、气泡、格皱、裂缝等缺陷;(2)立管的防潮层,应由管道的低端向高端敷设,环向搭接的缝口应朝向低端;纵向的搭接缝应位于管道的侧面、并顺水。

(3)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形缠绕的方式施工时,卷材的搭接宽度宜为30-50mm。9.2 防腐

9.2.1 防腐涂料和油漆,必须是在有效保质期限内的合格产品。9.2.2 喷涂底漆前,应清除表面灰尘、污垢与锈斑,并保持干燥。

9.2.3 油漆工程施工应采用防火、防冻、防雨措施,并不应在低温或潮湿环境下喷涂。9.2.4 面漆与底漆应相溶。漆种不同时,施涂前应做亲溶性试验。

9.2.5 喷、涂油漆,应使漆膜均匀,不得有堆积、漏涂、皱纹、气泡、掺杂及混色等缺陷。

.2.6 明装系统的最后一遍面漆,宜在安装后喷漆。

9.2.7 支、吊架的防腐处理应与风管和管道相一致,其明装部分必须刷面漆。

9.2.8 各类空调设备、部件的油漆喷、涂,不得遮盖铭牌标志和影响部件的工程使用。10 系统调试

10.1 系统调试项目

10.1.1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简称调试)。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

(1)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2)系统无工作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10.1.2 系统调试所使用的测试仪器和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其精度等级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测定的要求,并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

10.1.3 系统调试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监理单位监督,设计单位与用户单位(业主)参加与配合。系统调试的实施可以是施工单位本身或委托具有调试能力的其他单位。10.1.4 系统无工作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在制冷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运转不应少于8h。10.2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10.2.1 空调机组室内外机中的风机试运转,运转前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盘动叶轮,应无卡阻和碰擦现象;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电动机的电流和功率不应超过额定值。

10.2.2 空调机组室内外机的试运转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的有关规定,正常运转不应少于8h。

10.2.3 空调机组室内外机的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不应超过产品性能说明书的规定值及有关国家规范。

10.2.4 末端设备(风机盘管机组、空调箱)的三速、温控开关的动作应正确,并与空调机组运行状态—一对应。

10.3 空调工程系统无工作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10.3.1 系统无工作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应在空调机组单机试运转并在风管系统漏风量测定合格后,(冷)热水系统水管管道和制冷剂配管系统管道无泄漏检测合格后进行。

10.3.2 系统无工作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时,第一次合上空调系统总电源开关,向室外机通电,必须预热6h以上,才能启动室外机。

10.3.3 空调工程水系统应冲洗干净、不含杂物,并排除管道系统中的空气;系统连续运行应达到正常、平稳;水泵的压力和水泵电机的电流不应出现大幅波动,系统平衡调整后,空调机组水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0.3.4 空调房间内噪声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及有关国家规范。

10.3.5 空调系统与风口的风量测定与调整,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10.3.6 空调(冷)热水总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偏差不应大于10%。

10.3.7 制冷系统运行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各项技术数据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10.3.8 舒适空调的温度、湿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10.3.9 空调工程的控制和监测设备、应能与系统的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正常沟通,系统的态参数应能正确显示,设备联锁、自动调节、自动保护应能正确动作。11 竣工验收

11.0.1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的竣工验收,是在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监控的前提下,施工单位通过整个分部工程的无工作负荷系统试运转与调试和观感质量的检查,按本规范要求将质量合格的工程移交用户的验收过程。

11.0.2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由用户负责,会同施工、设计、监理人员按本规范共同进行,竣工验收合格后即应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11.0.3 家用中央空调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检查验收的资料,一般包括下列文件及记录:

1、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2、主要材料、设备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4、制冷系统气密性检验记录

5、系统联合试运转与调试记录

6、竣工验收记录

篇2:中央空调施工规范

1.0.通则 1.1.说明

本章节详细规定空调箱之供应及安装。1.2.适用范围

1.2.1.组合型空调箱 1.2.2.全外气空调箱

1.2.3.箱型空调箱 1.3.相关章节

1.3.1.马达器技术规范(ME-SP-013)1.3.2.离心风机技术规范(ME-SP-011)1.4.参考规范

1.4.1.承包商需根据下列任一机构所订定之最新标准、规定及法规来完成本项设备所规定之材质及制造︰

(1)空气运送及控制协会(AMCA)。

A.AMCA210-风机额定等级测试之实验室方法。B.AMCA300-送风装置音级测试法规。

C.AMCA301-由实验室测试数据计算风机音级的方法。(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ANSIB3.15 自动对位轴承。(3)冷冻空调协会(ARI)A.ARI 210-冷却盘管额定。B.ARI 410-盘管容量额定。

C.ARI 430-中央空调箱。

(4)美国冷冻、空调及加工热工程协会(ASHRAE)。A.ASHRAE15-盘管延伸表面之材料。B.ASHRAE33-盘管等级。C.ASHRAE51-风机测试。

D.ASHRAE52-过滤材效果之量测。(5)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6)主要参数须经国家质量监督局认可的测试单位测量,并符合《组合式空调机组》之国标要求(GB/T 14294-93)。

1.4.2.承包商可建议使用已获国际公认之法规或标准,但须经業主指定代理人认可。

1.4.3.任何存在于本规范与所列参考规范的要求,或本规范与设计数据/图之间有相矛盾之处时,须立即通知工程师以求解决。1.5.品质保证

1.5.1.所提供的过滤器、通风机组及盘管,其制造厂必须从事生产同类型的产品,至少有 5 年的制造实绩。

1.5.2.盘管须在工厂完成 2160Kpa 气压试验。

空调箱规范

第 1 页

2013-4-28 1.5.3.不锈钢名牌必须牢固在每一空调箱设备上,并指出制造厂家的名称、序号及型号等。

1.5.4.在一般外气条件下空调箱外壳不得有结露滴水现象。

1.5.5.热阻值:0.1 W/ mK(须经国家质量监督局认可之测试机构测量,并出具书面测试结果)

1.5.6.泄漏率:≦ 1 %(2500Pa)(须经国家质量监督局认可之测试机构测量,并出具书面测试结果)1.6.送审文件

1.6.1.承包商应附上下列文件的影印本 4 份︰

(1)需提供完整的型录,包括制造图、布线图及控制图。

(2)需于厂商设计图说上标明组合方式、尺寸、重量负载、所需维护的空间、结构详细图及现场配管详细图。

(3)产品技术数据标出尺寸、重量、额定值、容量、风机性能、马达电气

特性、仪表及材料的加工及处理。

(4)提供风机性能曲线图并清楚的标示操作点。

(5)提出在操作点状况之风机出口及外壳传递出去之音量功率标准。

(6)提出过滤材之材质说明,过滤性能数据,过滤材之组合及框架等详细图。(7)在进行采购设备及设计时,需考虑组合件、零件及马达等之互换性。(8)制造厂商提供的操作及维护手册(中文版),若有原文应一并提送(并附重要专有名词之中、英文对照表),以及说明操作手续及维护顺序,并检附该设备爆炸图。承包商也应详细列出制造厂商建议的备份零件及维护手册。1.7.工作状况

安全要求︰对于转动部份如皮带、皮带轮、链条、齿轮、连轴器、凸出的固定螺 丝钉及键,应提供适当的保护罩,以保护人员接近的安全。1.8.一般要求

1.8.1.在有可能发生腐蚀的地方,必须使用适当的耐腐蚀材料及装配方法。此装配方法应包括不同金属紧临装配时需予隔离,以避免电位差腐蚀。

1.8.2.保温材与气流接触的地方,需提供一适用的隔离膜以便保护保温材的表面免于腐蚀或剥蚀。

1.8.3.马达、皮带、过滤器、盘管、其它组件等等,必须适当的安排位置及定方向,以便工作人员能容易修理、保养及更换。

1.8.4.不易接近的地方,须直接安装滑脂附件于轴承外壳。无法看到且不容易接近的地方,须提供容易接近的延伸附件到轴承润滑配件上。1.8.5.在安装过滤器或操作风机前,须彻底清洁整个系统。

1.8.6.空调箱之送风口法兰及帆布接头必须保温,保温方式由甲方工程师审核后使可进行,以免结露生锈之发生。

1.8.7.承包商需提供每台空调箱空气过滤网的备品量,供第一次更新用。

1.9.保证

空调箱规范

第 2 页

2013-4-28 应依照一般条款的要求,对本章所规定的工作提供保固。

2.0产品

2.1.组合型空调箱及全外气空调箱

2.1.1.供应之空气调节箱须符合 ARI 的规定,且应为吸出通风(Draw-Through)式,包含外箱、风机及驱动组、盘管、加湿器(若有)过滤材及其它必要之附件及装置。空气调节箱必须安置在一共同之钢构底座上。2.1.2.外箱

(1)以双层加强结构且具高抗蚀性之厚金属板(Panel)组合,总风量在 30000CMH以上者,箱板六面应为 50mm厚内含PU保温材之库板组合成,其外板为 0.5mm以上钢板,内板为 0.5mm以上不锈钢板,中填硬质PU发泡保温,其密度在 38KG/M2。总风量在 30000CMH以下者(MAU空调箱除外,仍旧采用 50mmPU以防箱体结露),箱板六面应为 30mm以上厚箱板组合成,其内外箱板及保温规格同上。所有箱板必须采用硬制不良导热的塑料条拼接,不可采用快速拆卸式固定件。且整个结构必须具气密性并能符合测试要求。箱板于充填保温之前应预埋型钢于内外板之间以确保箱板强度,但内外板间不可有铁件连通情形,以避免内外板间之热传问题,且箱体底座应采热浸镀锌型钢制作,再以PU库板包覆以防铁件传导导致结露。

(2)箱体表面须加以烤漆处理。

(3)各箱体外壳上需附一只风车马达接线盒,供维修人员方便检测马达运转电压电流用。接线盒须绝缘性良好、水密性佳。其制作方式须经甲方工程师认可后始可按装。2.1.3.检修门

(1)每一检修门之尺寸必须适当,以便利让保养者更换组件。检修门并须符合下列要求:

A.提供绝对气密的扣紧装置。

B.门均能耐气压,且必须容易开关,而不应使用螺丝钉或螺栓固定件。C.门开启方向须为逆风压之方向。D.任何时刻均能互换使用。E.双层式结构且保温均匀。F.检视孔。G.压差计。

2.1.4.空气混合箱部份

空气混合箱里需配置外气及回风用之手动八字型风门(Opposed Blade Damper)以便提供气流有效的混合。电动控制的风门装置须连接到一台风门控制马达(有指定的地方),并且须接到一适当的马达安装托架。手动操作的风门,需有扇形板控制杆,扇形板上有刻度指示风门的开度。2.1.5.盘管

(1)盘管符合 ARI 410 之要求。必须采用脱氧无缝铜管(管厚不小于 0.5mm)以

空调箱规范

第 3 页

2013-4-28 双弯曲法硬焊制成,近腐蚀性场所或海边者使用 0.15mm 铜鳍片,其余地方使用

0.2mm 铝鳍片,必须使用液压或机械的方式结合至管子上。弯头连接采硬焊法。盘管设计时,其空气表面速度(Face Velocity)不得超过2.55m/sec,盘管内水流速不得低于 0.6m/sec,并不得高于 1.8m/sec。

(2)每一集水头必须配有供水接头、回水接头、排水口及通气口。

(3)盘管管长超过 1m 以上须加装管支撑架,管支撑架之间距不得超过 1m。(4)从第一集水头到第二个集水头的盘管,必须设计成连续的流路。

(5)盘管外箱必须使用厚度号规最小为#16 的镀锌钢板制成,为法兰连接式,具连接孔。

(6)外箱顶部及底部之法兰须为具有均匀面的箱形结构,以便获足够的强度及耐久性。

(7)盘管之设计压力最少为 1035kPa(10kgf/cm2)。泄漏测试采用之水压最少为 2160kPa(20.8kgf/cm2)。

2.1.6.风机必须符合ME-SP-011 的要求。风机须装置在空调箱内弹簧式防振器上。当空调箱之需求总静压在 700Pa 水柱高以下时,原则采离心多翼式(前倾式)风车组,若空调箱之需求总静压在 700Pa 水柱高以上时,原则采 RZ 翼截式(后倾式)风车组。风车需经静动力平衡,且为整组独立式,内附套装式弹簧避震器,出风口以帆布接头衔接箱体,以达减震效果。其余规定详第 机之规范说明。

2.1.7.过滤器组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滤网箱:滤网箱段须附有滤网导片,两侧设有维修门,并从侧面装置。B.滤网框架:可置入 2 吋厚可拋弃式滤网。

C.滤网箱段须由空调箱制造商提供,箱体结构须符合风机段之规定。

ME-SP-011 离心式风D.初级滤网之集尘效率须达 G4 以上,为可水洗式。袋式中级滤网之集尘效率须达 F8 以上(依照 ASHRAE 52.1-1992 测试方法)。

2.1.8.马达必须符合第 ME-SP-013 的要求。风机之马达为 E 级以上绝缘之产品。其机座须为可调整式,以便调整皮带之张力。

2.1.9.滴水盘

水盘须采用三面倾斜样式制作以利于排水顺畅。盘管下必须具有一独立制作不锈钢板滴水盘,安装在空调箱内部 PU 箱板之上以确保箱体底部不会产生结露。水盘不得直接当底座使用。2.1.10.现场启动控制盘

至少须有现场启动控制盘,由电气工程承包商提供一只现场启动控制盘,供紧急停止及现场启动/停止使用。2.2.立式箱型空调箱 2.2.1.箱体

空调箱规范

第 4 页

2013-4-28 同组合型空调箱及全外气空调箱規格 2.2.2.冰水盘管

同组合型空调箱及全外气空调箱規格 2.2.3.送风机

同组合型空调箱及全外气空调箱規格 2.2.4.箱体附启动控制盘

箱体附启动控制盘,供紧急停止及现场启动/停止使用。电气开关及附件均须符合国家标准,且依最新之电工法规配线。2.2.5.空气过滤网

采用 22mm(含)厚以上不锈钢过滤网,过滤网须能轻易拆出清洗。2.2.6.保护装置

马达须有过载保护。2.2.7.防蚀处理

除了须与空气做热交换之铜管外,其它部份的铜管皆应涂以防蚀漆。2.2.8.排水

滴水盘须为 SUS 304 材质,并在机箱两侧均装有排水管接头。2.2.9.底座

以角铁或槽铁焊接而成,构造坚固,以减低振动。底座与地板之间须垫以 30mm厚的耐酸碱橡皮垫。3.0.施工 3.1.安装

3.1.1装配设备至所提供的空间必须考虑在维修及保养时之通路。在有可能腐蚀的地方,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及装配方法。

3.1.2安装完成后,调整风机至操作点,使不产生振动。

3.1.3马达、皮带、过滤器、盘管、其它组件等等,必须适当的安排位置及定方向,以便工作人员能容易修理、保养及更换。皮带护罩必须适当的安排,在不需拆除护罩状况下能做注油及测试等工作。

3.1.4使用中间为保温材的双层镀锌铁皮去封闭所有的开口,包括盘管与外壳之间的开口,以及过滤器与外壳之间的开口。以便防止未处理的空气之旁通。

3.1.5在安装风机时,必须注意风机入口处的中心线需与空调设备的中心线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一致。

3.1.6除非无法接近,润滑油脂加油嘴应直接安装于轴承外壳。无法看到或不能接近设备轴承时,须装设容易接近的延伸附件到轴承润滑油嘴上。

3.1.7不同的金属连接在一起时,需使用电介质材料予以隔离。3.1.8在安装过滤器或操作风机前,须彻底清洁整个系统。3.1.9冷却盘管之安装需符合下列规定:

(1)承包商需完成下列规定:

安装管排组件,须允许膨胀,而不使应力加之于管子、集水头或外壳产生应力。组件必须有支架支撑及导件(Guide),以确保适当的对准及正常的排水。A.B.配管管接头不可支撑在盘管上。

C.在集水头上安装供水及回水接头,以便水及空气可以逆向交流。D.在集水头上安装手动之空气排放阀,以便排除盘管内之空气。

空调箱规范

第 5 页

2013-4-28 4.0其它说明

(1)空调箱初级滤网须使用标准规格滤网。

(2)空调箱风机侧及滤网侧之门板,须使用库板式把手以便易于开启。(3)空调箱回风及新鲜空气之风门,必须包含电动驱动器之固定座。(4)空调箱体及骨架必须确实做好保温措施,承商应责任施工。(5)空调箱必须预留滤网差压指示表之传感器插孔位置。

(6)空调箱之风车必须选用该型风车中效率最高、转数(噪音)最低者,以免耗电及 产生噪音。

空调箱规范

第 6 页

2013-4-28

篇3:中央空调施工规范

1 空调安装施工前的管理

1.1 目标管理

空调安装施工的目标管理包括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和安全目标。首先, 在空调的工程施工中, 必须按GB/T 19002—ISO 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并严格按此体系组织施工, 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通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 创造优质的工程。其次, 为确保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及平衡调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奖罚措施。最后, 建立建筑施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作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基本教育制度和主要形式, 其内容包括公司一级教育、项目部二级教育和班组三级教育。

1.2 图纸会审

空调工程开工前须做好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施工材料及机具到位等技术准备工作。图纸会审时应认真熟悉图纸, 了解应审图纸的设计意图、相应技术要求及工艺流程, 按图纸审核要点认真审核图纸, 通过查对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备清单等检查图纸和说明之间有无矛盾。查对图纸中的有些作法是否合理, 与土建或其它专业图纸是否矛盾。

1.3 选择合适的项目经理

空调工程的系统复杂性和多专业联合的特性要求施工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空调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给排水、电气、智能建筑、消防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2 空调安装施工中的规范操作

空调安装施工应根据工程的特点, 进行施工组织管理。本着管理科学、结构合理、创优质工程的原则, 挑选施工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1 工程施工部署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土建与安装专业的良好配合是保证整个工程优质、高效完成的关键。

2.2 施工流程

空调安装施工流程为:准备→管道、支架预制加工→水平主管安装→垂直立管安装→主机分支管安装→主机安装→室内机安装→管道水冲洗→管道试压→隐蔽工程检查→管道保温→联动调试。

2.3 施工工艺

2.3.1 与土建的配合要求

管道穿墙要设套管, 穿楼板处应埋钢套管, 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 镀锌铁皮套管 (或钢套管) 应与墙面或楼板平齐, 同时应比地面高出20mm, 管道与套管的空隙使用隔热材料或其他不燃材料填塞, 不得将套管作为管道的支撑。

2.3.2 室内、室外机的安装

室内机的安装参照安装说明书的要求。其步骤为:决定位置→划线标位→打膨胀螺栓→吊装室内机。室外机宜以槽钢或混凝土为基础, 可采用纵向支撑或四周支撑。

2.3.3 冷媒管配置与焊接

冷媒管应严格遵守配管的3个原则, 即干燥、清洁、气密性, 配置步骤为:支架安装→按设计图纸要求配管→焊接→吹污→检漏→保温→真空干燥。冷媒管焊接应采用磷铜焊条或银焊条, 焊接温度为700℃~845℃, 焊接操作宜向下或水平侧向进行, 尽可能避免仰焊。冷媒管的包扎很重要, 为防止水分、脏物、灰尘进入管内, 冷媒管穿墙一定要将管头包扎严密, 暂时不连接的、已安装好的管子要将管口包扎好。

2.3.4 扩口连接

冷媒配管与室内机的连接采用喇叭口连接, 要注意喇叭口的扩充质量。其中, 承口的扩口深度不应小于管径, 扩口方向应迎向介质流向, 切管作业应采用切割刀。

2.3.5 布线

控制线全部采用屏蔽线, 沿冷媒管捆扎敷设。室内控制器部分穿管暗设, 禁止电源线和控制线捆扎在一起。当电源线和控制线平行敷设时, 应保持300mm以上的间距。

2.3.6 绝热

绝热须按设计要求选材施工, 在冷媒管施工时将其与保温套管一起穿好, 留出焊接口处, 最后处理焊口。施工时禁止出现绝热层断层现象, 保温套管搭接处一定要用胶带捆扎好, 以防断开。

2.3.7 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须用干燥的氮气缓慢加压, 在0.3MPa稳压3min以上;在2.8MPa稳压24h以上, 观察压力是否下降, 若不下降即为合格。但温度变化时压力也会随之变化, 温度每变化1℃, 压力会有0.01MPa的变化, 应予修正。检查泄漏可采用手感、听感、涂肥皂水等方法。氮气试压完成后, 将氮气压力降至0.3MPa后加氟里昂22, 至压力为0.5MPa时用电子检漏仪检测。

2.3.8 风管

设计图中所注风管的标高, 对于圆形风管以中心线为准;对于方形或矩形风管则以管底为准。穿越沉降缝或变形缝处的风管的两侧, 以及与通风机进、出口的连接处, 应设置长度为200mm~300mm的人造软皮革软接, 软接的接口应牢固、严密, 在软接处禁止变径。所有水平或垂直的风管, 必须设置必要的支、吊或托架, 且应设置于保温层的外部, 并在支吊托架与风管间衬垫木, 同时应避免在法兰测量孔、调节阀等零部件处设置支吊架。防火阀的安装位置必须与设计相符, 气流方向务必与阀体上标志的箭头相一致, 严禁反向安装。送、回风管均使用离心玻璃棉进行保温, 敷设在非空调空间里的, 其厚度为30mm;敷设在空调空间里的, 其厚度为25mm。保温层外覆以铝箔保温层。

2.4 施工进度管理

选择技术过硬、素质高的施工队伍,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平衡调度。并且, 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特别是原材料、半成品应制定供应计划, 使其按要求保质、保量进场。同时, 还要合理调配机械设备, 充分发挥其作用, 做到勤保养、常检修、速更换, 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对关键线路上的工序应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以缩短工期。

3 空调安装施工后的检测与调试管理

管道试压检漏是一个重要环节, 试压要先分层进行, 然后再系统试压。试验压力按照设计或规范要求确定。由于试压范围较大, 有时对于局部的滴漏、渗漏, 压力表可能不能作出反应, 因而必须进行多次巡查。

在准备调试前, 应先检查电源接线是否正确, 截止阀是否全部打开, 确认无误后再送电, 检查电压、电流是否正常, 然后开室内机调试。

4 结语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空调系统在各类建筑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保证空调工程的施工质量, 应从安装施工的组织管理工作着手, 规范空调安装施工, 保证其运行良好, 还要注重日常的维护, 从而实现空调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淑武.建筑工程空调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管理, 2007 (12) .

篇4:中央空调施工规范

该标准主要对中央厨房的定义、产品分类、生产场所和设施、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检验、产品的贮存和运输、产品的追溯和召回管理机构及人员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厂房和生产加工场所

根据中央厨房生产加工的特点,该标准提出了设计与布局、建筑内部结构的基本要求,生产加工场所的使用面积不小于300 平方米。

标准还对原料加工场所、烹调热加工场所、冷却场所、分装间、贮存场所、工用具清洗消毒场所和检验室等主要场所和设施做了具体规定。

1.原料加工场所

为防止交叉污染,满足生产加工需要,原料加工场所要求设置分类的食品原料清洗水池,并明显标识其用途。同时,为防止易腐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中腐败变质,要求加工易腐原料的场所应配备空调等温度控制装置。

2.烹调热加工场所

烹调热加工间要求采用机械排风装置,产生油烟或大量蒸汽的设备上部, 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的排气装置,过滤器便于清洗和更换。

3.冷却场所

生产工艺中采用冷链工艺的,应配备与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相适应的快速冷却设备(如真空冷却机、隧道式冷却设备)或设置冷却专间。冷却专间内应配备降温、紫外线灭菌、温度指示装置等设施。

4.分装间

即食食品应分装间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中专间的要求。

5.贮存场所

食品和非食品应分开存放。按食品种类分别设立冷藏库、冷冻库和常温库房,各类库房的容量应当满足生产加工数量的需要。冷藏库、冷冻库数量和结构能使原料、半成品和即食成品分开存放,有明显区分标记,同时要求有温度指示装置。

6.工用具清洗消毒和保洁场所

根据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和保洁设施设备,宜采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采用热力消毒的,至少设有2 个专用水池;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 个专用水池; 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记表明其用途。接触即食食品的工用具、容器的清洗消毒水池应专用,与食品原料、清洁用具及接触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开。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采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的,设备上应有温度显示和清洗消毒剂自动添加装置,自动添加装置应定期检定。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工用具和容器的保洁设施,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

7.检验室

须具备与加工制作的食品品种相适应的检验室。开展微生物检测的检验室总面积不小于25 平方米;不开展微生物检测的,总面积不小于15 平方米。开展微生物检验应设有无菌室,其中要设置准备间、缓冲间、洁净实验室。布局采用单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 洁净实验室面积不小于4 平方米,并具备适当的通风和温度调节设施。实验室应配备与检验能力和工作量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设施以及标准物质,检验仪器设备和检验用计量器具应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校验。检验人员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篇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风管制作

4.2.3 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4.2.4 复合材料风管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内部的绝热材料为不燃或难燃B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5、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

5.2.7 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燃材料.6、风管系统安装

6.2.1 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6.2.2. 风管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

2、输送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通过生活区或其他输助生产房间时必须严密,并不得设置接口;

3、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

6.2.3 输送空气温度高于80℃的风管,应按设计规定采取防护措施。

7.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

7.2.2 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设防护罩(网)或采取其他安全设施。7.2.7 静电空气滤器金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7.2.8 电加热器的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电加热器与钢构架间的绝热层必须为不燃材料;接线柱外露的应加设安全防护罩;

2、电加热器的金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

3、连接电加热器的风管的法兰垫片,应采用耐热不燃材料。8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

8.2.6 燃油管道系统必须设置可靠地防静电接地装置,其管道法兰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或在法兰处用铜导线进行跨接,且接合良好。8.2.7 燃气系统管道与机组的连接不得使用非金属软管。燃气管道的吹扫和压力试验应为压缩空气或氮气,严禁用水,当燃气供气管道压力大于0.005MPa时,焊缝的无损检测的执行标准应按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且采用超声波探伤时,应全数检测,以质量不低于Ⅱ级为合格。系统调试

11.2.1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简称调试),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项目:

1、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

篇6:中央空调值班运行规范

1.要按规定的班次值班,不能迟到、早退、无故缺勤,不能私自调班、顶班,因故不能 值班者必须向主管领导请假。2.要了解值班期间的室外气象情况,和室内负荷情况,从安全、经济的角度参照有关规定拟出值班期间的运行方案,并认真实施,努力使空调使用区域的温湿度控制在符合要求的数值范围内。3.启动中央空调系统时,在开机前要对有关设备与装置进行检查,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如无异常情况才可开机。4.开机、停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定的操作程序认真、正确地操作,严禁违章操作,各设备启动后应马上巡视一次,观察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停机后还要进行必要的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5.6.冷冻站内同类设备只需要部分投入使用,要注意合理搭配、轮流运行。

认真做好开机前后的用电表读数与每小时一次的运行记录,并填写《中央空调主机运行记录表》,读数要准确、填写要清楚,写错了只能重写不能涂改。7.8.在值班期间内应对中央空调系统各设备、装置进行定时巡回检查。

不能擅离职守、不能睡觉、不能做与值班工作无关的事情,要勤巡视、勤检查、勤调节,注意倾听运转设备的声音,感测设备的温度,观察仪表的指示情况,发现问题或故障要及时处理,并在值班记录本上做好详细记录,重大的处理不了的问题和故障要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9.出现事故首先要防止事故蔓延,然后按有关条例规定进行处理。

10.负责值班期间整个中央空调系统和机房的管理,来人参观必须有主管部门人员的陪同,并做好相关登记记录。

11.必须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值班室和机房清洁,并按有关制度的规定做好中央空调系统的维护保养工作。

12.值班期间不得饮酒,不准在值班室和机房内吸烟。

13.每日接班及交班时做好交接班记录,未写完交班记录的不得下班,严格按交接班、值班规范进行交接班。

14.对于需要做运行记录的设备,由运行值班人员结合抄表进行巡查,其它设备一个班次巡查一次,对连续运行的设备,在运行中检查不了的内容则要定期停机检查,对维修过的设备要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15.经常性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检查设备是否有不正常振动、噪声、过热、结露、泄漏、过滤材料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各种阀门的启闭位置是否正确,动作是否灵活,保温层是否有破损,风机皮带松紧度是否合适等。

16.运行值班人员的检查主要通过看、摸、听、嗅的形式来进行,一般不做拆卸检查,需维修时则主

要借助仪器、仪表或进行必要的拆卸来检查设备。

17.巡查中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做好相关记录。

18.在巡查时要注意观察各种仪表读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如不正常要及时查明是仪

上一篇:气象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下一篇:2011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