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特色工作简要汇报

2024-07-22

2010年特色工作简要汇报(精选8篇)

篇1:2010年特色工作简要汇报

2010年特色工作简要汇报及2011年打算

丁建勋

2010年,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我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和重点工作,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思路,积极做好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吸税工作实现零起步。引税4笔,6万元。向上争取资金2.5万元(科技局)。

二、塑造“农渔民”文化宣传品牌。以“农渔民”为宣传品牌,策划开展了岔河镇首届农渔民乒乓球赛、岔河镇首届农渔民法治讲坛村村到活动和岔河首届农渔民法制诗词楹联竞赛等系列品牌文化活动,打响了岔河镇的文化品牌。

三、科学发展观及创先争优宣传成效突出。我镇获市科学发展观宣传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各2名,居全县首位。

四、外宣工作质量提升。数量上,市级媒体用稿量已超去年全年。统战宣传工作位于全县前列。1-8月份,全县统战宣传工作岔河镇位列全县第二,预计全年将可能保持在前一或二名。

五、2011年重点工作。一是争取完成吸税任务。二是继续以“农渔民”为品牌搞好文化活动。三是县委宣传部准备以“清纯大湖好人家”为主题,春节后在岔河召开文明户创建现场会。县委宣传部龚部长有意邀请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参加会,力求通过2-3年的努力使岔河将此项工作打造成岔河乃至洪泽的宣传特色和品牌。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一日

篇2:2010年特色工作简要汇报

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尊敬的李书记:

首先,我谨代表全局干部职工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新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今年4月份组建,现有15个行政职能科室、1个机关党委、4个副县级事业单位、7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173人(其中局机关56人),离岗退休人员49人。新局组建以来按照“三新两提高”(建新部门、作新贡献、树新形象,提高人保工作服务大局的贡献率、提高人民群众对人保部门的满意度)的目标要求,以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坚持人才为先、民生为重,全面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向您作一简要汇报:

一、人才公寓建设全面推进

今年接受人才公寓建设任务后,我局把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局之力抓紧抓实,专门成立了筹建领导小组,由一名党组成员负责,全部脱产,并建立了人才公寓建设倒逼工作机制。人才公寓已于10月15日破土动工,一、二、三期工程全部启动,目前1号楼已建设第二层,会所6号、7号别墅楼已打好地基,3号楼已建设第三层,预计一期工程有望于春节前封顶,届时将成为我市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一张“金名片”。

二、企业招工问题有效缓解

随着我市经济回升向好,部分企业再次出现缺工现象,作为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我们迅速反应,周密部署,高位推动,当好企业“服务员”,确保不因缺工影响企业发展。9月份专门对全市156户重点行业企业人才、用工、培训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帮助企业招工实施方案,完善了各级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招聘机制,加强了与企业的用工对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招聘活动。尤其是深入实施“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新余模式,对企业新录用员工一律进行岗前免费培训,有效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据统计,仅10月-11月我们就举办了29场招聘活动,提供岗位17688个,实际录用5443人。11月18日我们还举办了“服务园区、促进就业、成就人才”大型就业对接活动签约仪式,现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75万元,发放政策补贴共153.8万元,银企对接4.36亿元。

三、民生工程指标创先争优

围绕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民生工程目标任务,我局建立完善了半月调度、定期通报、专项督查、工作问责等民生工程工作机制,到11月底,省政府下达的25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指标有23项已提前完成全面目标任务,2项完成95%以上,年底均能全面完成。预计全年新增就业人数3.024万人,城镇就业率96.4%,小额贷款发放1.5亿元,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分别达15.66万人、45.7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1.5万人,三项基金征缴

分别达5.88亿元、2.8亿元、0.3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民生工程指标年底全省排位软指标可进前三,硬指标可争上游。

四、人才规划与引进工作成效显著

牵头制定了《新余市2010-2020年人才发展规划》和《新余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激励办法》,起草了《新余市人才发展与管理改革试验区试点工作意见》。加大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开展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确定上报“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0人(批复4人)、政府特殊津贴人选14人。做好了外国专家项目执行工作。今年我市共有5个专家组织项目和1个自有专家项目获省、国家外专局批准执行,已收到5个外国专家组织推荐的8名外国专家意向书。加大博士后工作站申报力度,赛维公司博士后建站工作申报成功,成为我市市属企业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赛维公司还被国家外专局列为国家级重点引智示范基地,这是我省第一个全国性工业引智示范基地。组团参加了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组织了14个引智项目和6个人才引进企业(单位)现场招才引智,吸引了50多位海外优秀高层次人才与我市交流、洽谈。

五、一村一品经验全省交流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通过科学规划、因

地制宜、示范带动,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工作,今年全市共有1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获得了49万元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个村被省外专局命名为第二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村,获得20万元资金扶持。目前全市累计有40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项目、2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点、4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60家市级一村一品示范基地,共争取省财政309万元。我们还对近五年来一村一品工作进行了总结,推荐了8个有特点、有亮点、有新意、有成效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典型报省外专局,得到了省外专局的充分肯定。9月份全省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示范村负责人座谈会在我市召开,新余作典型发言。

六、新农保覆盖率全省领先

去年我们争取将人口较多的渝水区列入了全省新农保首批试点县区,并于12月份正式启动。我市新农保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坚持高点启动、高位推动,切实做到“领导、机构、投入、责任”四到位,各项工作顺利推进,高新区、仙女湖、仰天岗也全部纳入渝水区参保范围。全市目前已有30.6万人参保,收缴养老保险费4000余万元,按月享受养老待遇5万余人。新农保覆盖率达到68%,远高于全省23%平均水平。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与省厅沟通,争取将分宜县纳入新农保试点范围,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农保全覆盖。

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慎推进

在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我们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兼顾各方,制定了《新余市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并于8月份市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通过,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平稳推进。由于工作卓有成效,11月份全省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座谈会选在新余召开。此外制定了《新余市市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意见》,合理确定了绩效工资标准,并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工资和奖励性工资两部分。与此同时,还提

高了市直机关津贴补贴水平,将市直机关公务员津贴补贴平均水平提高到18600。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平稳实施中稳步推进,极大地调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八、上级资金争取大幅增长

年初我局提出了争取上级资金4个亿的目标。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我局加大了向上级人保部门争取有关政策和资金的力度,通过分解任务、畅通渠道、信息反馈、定期调度等措施,在就业和社保资金争取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到11月份,已到位资金3.3亿元,尚有未到位资金约0.8亿元,预计全年争取资金4.1亿元,较2009年3.045亿元增长35%。

九、公务员考录规范有序

为认真把好公务员入口关,建立了“凡进必考”的机制和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考录工作制度,按照“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要求,有序开展了公务员考录工作。今年全市共招录公务员229人,分别是四级联考84人,公安机关统一招录98人,政法干警24人,法检系统18人,从村干部中考录公务员5人。

十、事业单位人员流动办法顺利出台

根据李书记关于县区政府、管委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由人保局统一办理的指示,我局牵头对各县区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在此基础上拟定了《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管理工作意见》,提出了机关事业单位流动“编制管理、经费控制;集体研究、严控逆向;工作需求、注重专长;择优流动、凡进必考”的原则和“强化管理、减少流失、严格条件、统一规范”的要求。同时明确了流入、公开招考、政策性安置的流动程序,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本依据。《意见》分别经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于12月初两办印发实施。今年全市事业单位共考录 人,流动 人。

十一、公益性岗位购买任务超额完成制定了《新余市购买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动员市直单位开发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成功举办了购买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招聘大会,目前已购买公益性岗位1961个,超任务数140个,有效帮促了我市国有企业改制职工、高校毕业生、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和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市城镇和乡村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十二、医疗保险待遇显著提高

对《新余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最高支付额由原来的3万元提高到了5万元,同时降低了个人支付比例,增加了特殊慢性病种。实行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捆绑参保,参保后大病职工可享受最高17万元的医疗费报销待遇(含基本医疗保险5万元封顶线),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大病医疗需求,有效防止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新余市工伤补充保险试行办法》,进一步化解了企业劳动风险。降低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基数,由原来上年度社平工资的80%降到了70%,减轻了参保负担。经市政府90次常务会同意,对

《新余市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暂行办法》进行修订,较大幅度提高了公务员医疗保障待遇。

十三、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全面启动

市政府86次常务会同意我局在收购天工学院的基础上筹建新余公共实训中心,目前正在对天工学院的资金进行评估,并争取了省厅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力争授予“新能源高级技工学校”牌子,将公共实训中心打造成承担我市公共实训、创业培训、农民工转移培训和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训考试基地,为加大我市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力培养力度提供有效载体。

十四、机构改革全部到位

篇3:2010年特色工作简要汇报

一、201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 加强住宅产业化政策制度建设

今年我区印发了《宁夏房地产业“广厦杯”<评选办法及评价标准>的通知》 (宁建房字[2010]19号) 、《宁夏住宅部品与产品推荐目录》 (宁建房字[2010]17号) 、《宁夏新建住宅全装修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宁建房字[2010]18号) 、《成品住房全装修技术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进一步完善了住宅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及材料、部品和竣工验收的标准、规范体系, 推进了住宅产业化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二) 开展合作交流推动住宅产业发展

1.举办住宅产业化现场观摩会。为加强住宅产业化产业链上有关单位的交流合作, 3月中旬, 中心会同房地产管理处共同组织举办了全区住宅产业化现场观摩会暨“广厦奖”雕塑揭幕仪式, 现场观摩了我区4个获得“广厦奖”的项目和部分A级住宅性能认定项目。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打造精品住宅, 提高住宅的综合品质, 增强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的信心和决心。

2.举办中国西部 (银川) 房车生活文化节—宁夏住宅部品、部件博览会。中心配合相关单位举办了2010第二届中国西部 (银川) 房车生活文化节中的住宅部品、部件博览会, 吸引了53家住宅部品部件和家装建材企业参展。住宅部品部件博览会对拉动住宅部品、部件和家居、装饰等领域消费, 推动产业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3.召开住宅产业化座谈会。今年中心注重同外省市住宅产业化行业和相关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先后与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和江苏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等单位及企业召开了住宅产业化座谈会, 交流经验和做法, 通过借鉴和吸收其他省市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 推动了我区的住宅产业化更好发展。

(三) 适时组织住宅产业化工作调研

今年下半年, 中心会同宁夏房地产业协会利用10天时间, 对五个地级城市在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和贯彻落实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区住宅产业化工作的意见》、《宁夏住宅性能认定评审实施细则》等文件进行了调研, 并向当地房地产开发优势骨干企业申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住宅产业化基地试点和住宅全装修进行再动员。通过调研,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我区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明确了工作努力方向, 对推动住宅产业化工作更好开展, 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 积极开展住宅性能认定工作

1.举办住宅性能认定培训班。中心在今年初举办了住宅性能认定培训班, 住宅性能认定专家组组长李志辉等专家和中心工作人员在培训班上做了专题讲座, 银川市住房保障局、银川市房协组织了银川市16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参加了培训班, 进一步提高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申报A级住宅性能认定的积极性, 促进了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的深入开展。

2.住宅性能预审工作前移我区把住宅性能认定预审工作前移, 在住宅项目规划设计初期, 便组织专家深入企业, 参与项目规划设计, 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对规划设计提出意见建议, 要求规划设计严格落实技术标准, 杜绝项目因规划设计没达到技术标准而不能评为A级住宅, 帮助开发、设计、施工和住宅部品、产品生产企业在住宅性能认定工作中少走弯路, 以高分值通过住宅性能认定评审, 达到A级住宅。

3.住宅性能认定工作下放。把1A级住宅性能认定工作下放到五个地级市建设 (房管) 局去开展, 调动地方工作积极性, 实现上下互动,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推动住宅性能认定工作深入发展。

4.企业组建住宅性能认定领导机构。把住宅产业化机构发展到房地产开发企业, 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设立住宅性能认定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认定工作的组织领导, 提高企业参与住宅性能认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几年, 我区申报住宅性能认定项目呈逐年上升趋势, 仅2010年1至9月份, 就有20个住宅项目参与了住宅性能认定, 15个项目通过预审, 5个项目通过终审。

(五) 积极开展国家“广厦奖”评选活动

为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进一步提升住宅的综合品质, 打造行业品牌, 我区积极培育“广厦奖”评选项目, 认真组织“广厦奖”评选工作。今年我区共有3个项目申报并获得了国家“广厦奖”。经过三年的实践, “广厦奖”评选活动已逐步被业内和社会所认可,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六) 全力推行住宅全装修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1999]72号) 和建设部颁发的《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导则》 (建住房[2002]190号) 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知》 (建质[2008]133号) 精神, 中心组织专家召开了《成品住房装修技术标准》研讨会, 并与8月份印发了《宁夏新建住宅全装修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从住宅性能认定、康居示范工程、“宁厦杯”评选等项目入手, 抓好我区住宅全装修试点与推广。

(七) 积极开展住宅产业化基地和康居示范工程试点

中心积极响应建设部的要求, 结合我区产业化发展情况, 指导骨干企业申报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点, 我区建发和中房联盟申报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点的相关工作已积极展开;在开展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方面, 经过深入调研, 初步确立了试点项目, 目前正在做可行性报告和自评。

二、2011年住宅产业化工作思路

1.制定完善住宅产业化政策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拟定出台《宁夏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划》, 修订《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 (简称“两书”) 等相关政策文件。

2.扩大住宅性能认定的性能等级和覆盖面。明年要开展3A级住宅项目的建设和认定工作, 创建3A级住宅。在条件较好的青铜峡市、平罗县、中宁县等市县, 选择1-2个有一定规模的项目开展住宅性能认定, 认定工作覆盖到县一级。2011年, 全区申报住宅性能认定项目的建筑面积要达到住宅新开工面积的20%以上。

3.规范住宅部品与产品在住宅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组织专家开展住宅部品与产品的技术认证, 征选一批符合宁夏实际、在住宅产业化中具有应用实效的新部品与产品推荐给各房地产开发企业, 促进住宅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4.全力推行住宅全装修。以开展住宅性能认定、“广厦奖”评选、康居示范工程评审等为契机, 选择优势项目全力推行住宅全装修, 进一步提高成品房的比例, 促进住宅全装修取得实质性进展。2011年, 力争住宅全装修面积达到住宅年度开工面积的20%以上。

5.开展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集成度较高的住宅建设试点。在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比较成熟的情况下, 我区要利用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优势, 开展建造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集成度较高的住宅试点工作, 探索总结经验, 推动住宅产业化工作进程。

6.积极推行康居示范工程建设。加大开展康居示范工程工作力度, 在我区要全力推行康居示范工程建设, 引领和指导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加强康居示范工程的宣传力度, 提高认识, 力争2011年我区康居示范工程项目有新突破。

7.积极开展住宅产业化基地试点。明年我区要积极响应部中心的要求, 加强对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的领导力度, 建立产业联盟, 培育和申报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点, 创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填补我区空白。

篇4:2010年特色工作简要汇报

LED背光与240Hz液晶面板将是2010年发展电视特色的主要技术;另外具3D显示功能的电视,也是另一个吸引电视制造商兴趣的重点。预估2010年3D电视的出货量将达到120万台,到了2013年将增长到1560万台。

DisplaySearch电视技术市场研究总监Paul Gray指出:“电视制造商永远都有是否采用最低价成本方案的两难选择”。他接着说到:“如果制造商在制造工序与显示技术方面不够用心、投入不够,产品的性能将不可能表现出色,继而会失去消费者认同。对于整机厂商而言,LED背光与倍频扫描技术主要由面板厂商主导,在未来发展趋势中3D显示将是—个值得发展的方向。”

随着每个国家或地区节能相关法令相继出台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能耗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LED背光源技术为降低功耗的关键因素。

DisptaySearch研究指出,不同地区市场的电视性能有显著的差异。例如在待机能耗的部份,日本电视要求在0.3瓦特以下,欧洲电视则在0.5瓦特以下,然而在北美,即便是经过能源之星(Energy Star)认证的电视,待机时消耗功率仍维持在0.5到0.6瓦特之间。Paul Grey补充说:“实际上我们发现在北美仍有许多电视待机时消耗功率超过1瓦特。如果其它地区能如加州一样倡导电力节省,将可以同时节省消费者的荷包。”

DisplaySearch第四季电视设计与特色市场研究报告中亦说明上网电视与和数字电视处理最新方案。另外,在电视上通过USB接口播放外部多媒体影片特色,目前在欧洲、韩国和中国都相当流行,但在北美和日本尚未被普遍采用。

关于音视频解码功能应用,我们估计2010年附有MPEG-4解码器电视出货量将超过MPEG-2,主要是由于具上网功能与第二代数位广播将成为市场主流。

篇5:2010年特色工作简要汇报

一、千方百计,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

1、严肃考试纪律,积极实施招考项目。一是严格资格审查。在各类省市招考报名时严格审查报考者的资格条件,即查毕业证是否国家承认、查户口迁移证是否为甘谷生源、查省市择业通知书是否经过省市人事或教育部门正式派遣、查身份证是否与毕业生本人相符,通过“四查”,确保“五对口”,即毕业证、户口迁移证、档案、身份证与毕业生本人相符。二是严格组织考试。在县直事业单位和天水师范学校“3+2”毕业生考试工作中,严查考生证件,确保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和考生本人四对口,向顶考者说“不”;纪检监察人员全程巡考,既严查考生证件,又 1 监督监考教师,保障了考场秩序的井然有序,向抄袭者说“不”;专业的无线耳机探测人员全程检测,向高科技作弊者说“不”,通过三个“不”,进一步营造了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人用人环境,实现了人事考试的零投诉。三是严格招聘面试。会同教育部门,在天水师范学校“3+2”毕业生和特设岗位教师的公开招聘面试工作中,始终坚持考官随机确定、命题点全场封闭,面试点全场屏蔽,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公安人员全程戒严,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全程旁听,既做到了公开透明,又保证了安全保密。据统计,2010年通过各类省市招考项目,共有914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其中,代课教师11名、村干部4名)实现了稳定就业,比2009年的757人净增157人。其中,招考公务员71名(乡镇25名、县直机关4名、参照22名、公安3名、法院2名、检察院2名、森林公安7名、乡镇司法所6名)、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143名、特设岗位教师282名、签约农村在读教育硕士协议生6名、天水师范学校“3+2”毕业生40名、乡镇卫生院141名、“三支一扶”26名、进村社区35名、到村任职毕业生25名、县直事业单位录用毕业生126名、安臵研究生15名、村干部考录公务员4名。

2、深入挖掘就业岗位,大力举办人才交流活动。为了进一步挖掘就业岗位,全面了解掌握县域企业人才需求情况,组织3个工作组,开展了为期两周的 “下基层、摸实情、促就 2 业”调研活动。据统计,共调查了县域内37家非公有制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挖掘就业岗位428个。在此基础上,于6月25日,在大什字广场举办了甘谷县第二届企业人才专场招聘会,县域内37家用人单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1600余人参加了交流会,当场签订意向性协议389人。

3、认真开展人事代理,及时发布就业信息。累计开展了3900余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代理工作,并分别按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建立了流动人员档案库;及时办理了815名大中专毕业生集体户口落户手续;认真办理了流动人员的户籍托管、党团关系接转、档案传递等业务356宗。同时,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服务,各类就业信息的宣传工作,始终在多样性、灵活性、有效性上狠下功夫,全部采取短信群发宣传,媒体播放宣传,张贴简章宣传、电话逐人通知、开通热线咨询电话,确保了每一位符合条件应考对象应知尽知、家喻户晓。据统计,2010年累计群发短信35500多条,服务高校毕业生10179人次。

4、加强就业指导,加大担保基金投入力度。一是加强就业指导,实行“月例会”制度。为了加强社区就业工作指导,做好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更好地服务下岗失业人员,每月定期召开社区就业专干月例会,进行社区就业专干业务培训和数据会审,核对就业台帐、失业台帐和各类报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规范了基层台帐和报表工作。二是加大担保基金投入力度,提高发放 3 额度。为了加强下岗失业人员和城乡创业妇女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创业培训质量的同时,加大小额担保代贷款政策扶持力度,年内投入小额担保贷款基金360万元。同时,提高了担保比例,由原1:5扩大到1:10,将贷款额由原2万元提高到3—5万元,贷款期限由原一年放宽到两年。据统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小额担保贷款311人933万元;办理城乡创业妇女小额担保贷款725人2540万元,发放城乡创业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92人1881万元。

二、真抓实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迈上新起点

按照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的总体要求,我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工作措施、加强协作配合、加强舆论宣传,顺利完成了阶段性工作任务。主要做法:一是强化督促指导。为了确保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推行了以教育、卫生、乡镇、农口和其它事业单位为片区的分管领导划片包干责任制,明确要求包干领导从政策咨询、比例核定、资格审查、聘任备案、督促检查和总结验收等各个环节包干负责,直至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工作圆满结束。同时,在各系统、各行业上报设岗方案之前,组织工作小组,先后多次深入到各基层单位进行督促指导,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办法。二是大力组织实施。工作人员打破常规,不分昼夜,发扬认真细致、吃苦耐劳、雷厉风行的优良传统,认 4 真开展了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扫尾工作。截止目前,完成了全县事业单位7764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等级认定工作,其中,高级166名、中级2022名、初级5576名;审核符合晋升内部等级人员2074名,其中,晋升五六级20名、八九级313名、十一级1741名。岗位聘任、合同签订和工资兑现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

三、热情服务,职称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1、加大宣传力度。针对部分单位对职称评审政策学习不全面,理解不透彻,把关不严肃,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印发了《关于大中专毕业生转正定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从定职依据、专业对口等方面进一步做了详细规定,为加大政策宣传、严格资格审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2、改变服务方式。在坚持岗位比例向基层一线倾斜,严格管理职称限额的基础上,改变以往服务方式,主动上门开展资格审查工作,向各级评委会推荐上报了126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审材料;给311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确定了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同时,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和规定程序,会同有关部门对24名新聘或续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进行了聘前考核,办理了初聘或续聘手续,有效地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开拓创新,工资管理工作实现新跨越。

1、坚持正常增资制度。工资工作始终突出一个“早”字、5 注重一个“快”字、力求一个“准”字。2010年,提早安排、快速办理、准确审核各类工资11123人次、各类津贴1247人次。审核了机构改革中57名科级领导干部改任上一级非领导职务后的工资福利待遇和121名提前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制定实施了《甘谷县人民警察实行值勤岗位津贴实施意见》。

2、加强工资档案管理。在做好正常工资福利工作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采取边审批、边建档、边完善的方法,在做好工资档案管理的同时,创建乡镇岗位津贴档案5730份(在五县二区尚属首次,受到市上的表扬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执行),并做到了及时更新、经常维护,使工资工作实现了规范化、日常化管理、动态化管理。

3、坚持工资联审制度。在干部职工的工资统发工作中,始终坚持编制部门审核实有人数、人社部门审核工资标准、财政部门审核工资基数的每月三家联审发放制度,保证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准确地送到了每一个干部职工手中。

五、化解矛盾,解困维稳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0年,我局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先后两次深入全县56个企业开展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情况调查摸底,进一步核实摸清了企业军转干部的基本生活情况,并多次向省市军转部门汇报,累计争取解困资金107万元(其中2010年争取解困资金28万元),采取银行划转、直接到人的办法,基本解决了辖区内56 6 个企业军转干部的工资拖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突出矛盾。并于每年“八一”前夕,组织召开了企业军转干部座谈会,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面对面讲清政策规定,拉近了县委、县政府与企业军转干部的距离,营造 了和谐气顺的环境,真正将人社部门建成企业军转干部之家,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六、简化程序,社会保险迈上新征程

1、加大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成立专门工作小组,采取分片包干措施,先后多次深入全县企业、社区、学校不断加大社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力争政策入户,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引导居民自愿参保,全面完成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清欠和发放工作。

2、狠抓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接轨。一是加大医疗保险基金征缴力度。在县财政严重赤字的情况下,我局积极汇报,争取县政府支持,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征缴1149.45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5%;二是全面实行市级统筹,不论市直和县区,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部实行筹资标准、待遇标准、基金管理、业务流程四统一。三是开展医疗机构培训。紧紧围绕医疗保险政策、服务协议、就医结算等方面对全县18家定点医院进行专题培训 ,切实加强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四是积极开展医保卡制度。根据市上安排,及时召开培训会,抽调4名工作人员开展全县城镇职工参保人员单位和个人信息采集工作,截止 目前,已完成170多家单位17000多人的信息采集表3万多份。五是通过发放调查表、上门走访等办法,将全县40多家集体破产企业的696名退休职工全部纳入职工医疗保险,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的后顾之忧。

3、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一是热忱服务,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养老保险办理工作既是一个面对弱势群体的服务窗口,又是一个改善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的重要渠道。企业职工因为下岗、失业、臵换身份等原因,思想不稳定、有情绪,因而,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耐心细致的做好政策解释工作,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六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座、一杯茶水暖心、一句稍后暖情、一片真心办事、一句慢走送行,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真正建设成“职工之家”。二是简化程序,推行一次性办结制。针对养老保险资格认定手续繁杂,推行了一次性办结制,即主办人员初审、局务会议终审制度,进一步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4、积极开展工伤保险工作。一是采取广泛宣传、积极动员、上门走访、深入调查等办法,深入全县厂矿企业、建筑工地开展工伤保险参保登记和基数核定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应保尽保。二是及时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工伤保险摸底调查工作,共填报各类 8 报表160多分,为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纳入工伤保险奠定了基础。三是发放调查表200多份,涉及单位170多家,将全县26名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

七、狠抓基础,劳务工作迈上新步伐

1、抓基础。一是加大了劳务经纪人的培育扶持力度,聘请劳务经纪人175人,审批并培育发展了佳音、尼德等劳务中介组织20家,制定了《甘谷县劳务经济人管理办法》,加强了劳务经济人的管理力度。二是开展中介机构信用等级评定活动。为了进一步规范劳务中介行为,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促进劳务输转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信用等级评定活动。2010年,先后认定两家劳务中介机构为县级三星级劳务中介机构;两家劳务中介机构被市劳务部门评定为四星级劳务中介机构;一家劳务中介机构被省劳务部门评定为五星级劳务中介机构。

2、抓输转。为了提高输转质量和数量,今年年初,利用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之际,积极宣传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宣传外出务工和回乡创业的先进典型,鼓励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让他们走出去挣钱,回乡来创业。同时,充分利用我县培训学校多这一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为组织输转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年内实现了劳务输转10.3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9.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抓品牌。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伏羌商人”、“ 伏羌 麻编人”等劳务品牌。同时,指导劳务经济人张维林,申请注册了全省唯一一个私人劳务品牌“维林电子装配工”,进一步提高了甘谷劳务输转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就业市场,以品牌规模化带动输出品牌化。

八、严肃执法,农民工工作实现新改善

我县把农民工工作作为改善劳动关系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整治非法用工专项行动、建筑领域劳动用工专项检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专项检查、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中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专项行动.劳动争议仲裁受理等活动,严肃执法,有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据统计,共开展专项检查12次,涉及企业560多家,农民工23400多人次,补签农民工劳动合同3300多份,受理并调处仲裁案件6件;受理并查处群众举报案件11件,追讨拖欠农民工工资87.4万元。如严二定、严三盛等45名农民工联名投诉嘉峪关某建筑公司拖欠工资一案,我局积极与省市县协调沟通,将拖欠的7.196万元工资发放到农民工手中,接到工资后,满含热泪地将一面锦旗送到了县劳动监察中队。

九、积极主动,项目工作走上新轨道

2010年,采取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克服困难、积极主动等措施,争取了甘谷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及新兴等四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990.49万元,总 10 建筑面积4625平方米,其中,县级4025平方米,乡镇600平方米(每乡镇150平方米)。目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省发改委就业处,项目评审工作正在进行中。

十、完善制度,自身建设实现新提高

1、加强机构整合。根据县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精神,迅速启动机构组建工作,顺利完成了人员移交、资产划转、职能整合、“三定”方案、建章立制、房屋维修等工作,实现了心齐、气顺、劲足的目的,树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新形象。

2、严格局务会议制度。我局始终做到各项工作在主办干事收集材料、会同分管领导初审的基础上,定期召开局务会议,严格执行局务会议审查制度,做到了正常业务工作由分管领导和股室集体讨论决定、疑难问题提交局务会议讨论决定的局务会议审查的民主集中制制度。

3、加班已成为自觉行动。我局现有工作人员41名,承担着全县12971名(在职10792名、退休2179名)干部职工的管理、工资晋升、职称评定、年度考核、档案管理等工作;承担着全县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招考选聘、就业推荐、档案管理、户口办理、人事代理等工作;承担着8492人的养老保险、41322人的医疗保险、6318人的工伤保险、8024人的失业保险的扩面、征缴和发放工作;承担着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劳务经济的大力发展工 11 作。近两年,又适逢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工资制度的改革和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以及绩效工资的组织实施等工作,从而加大了工作量,为了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一人必须承担多人的工作任务,加班已成为局里所有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篇6:2010年特色工作简要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在师市党委老干局和师市老年体协安排下召开东片区师市老年体协工作会议,首先感谢东道主的精心热情款待!2011年,农场老年体育工作在师市党委老干局、师市老年体协及农场党委的重视关怀下,老年体育活动呈现欣欣向荣、快速、健康发展的局面。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农场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现在我将xx农场一年来老年体育工作向诸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元月份组织老年舞蹈队演出节目10余个。二、二月份参加农场举办的庆元宵社火比赛。三、三月份举行戏曲表演。四、四月份在社区文化中心老年活动室举办棋牌类比赛。五、五月份老年门球队参加师市举办的门球赛,并获三等奖。六、六月上旬参加吉县体协举办的门球比赛,下旬又组织老干部参加夕阳红旅游团外出旅游。七、七月份组织参加了农场纪委举办的红歌比赛,还参加了师市老年体协在农场举办的东线片区的健身活动比赛,获得团体二等奖。八、八月份举办老年乒乓球比赛。九、九月份选派一名代表去自治区参加新疆太极拳协会举办的太极拳比赛,获得三等奖。十、十月份场领导和社区居民一起在文化长廊举行曲子戏演唱会。十一、十一月份选派代表参加兵团、师市举办的门球培训班。

十二、在冬闲期间组织老年舞蹈队,秧歌队进行健身操培训。

一年来,农场老年党支部在社区文化站的配合下,虽然做了不少的工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今后在师市老年体协、农场党委的指导下,带领老年人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

现将2012年老年体育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一月份组织老党员、老同志庆元旦活动二、二月份组织老年人参加农场举办的社火比赛,获得三等奖,并为农场职工奉献一台精彩的元宵晚会。

三、三月份组织老年同志举办乒乓球比赛。

四、四月份组织老年人进行徒步,以增进老年人身体健康。

五、五月份举办羽毛球比赛。

六、六月份组织老年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

七、七月份早晚在广场举办广场舞培训,配上大屏幕。

八、八月份组织老年秧歌队参加健身活动比赛。

九、九月份组织农场老年门球队举行比赛。

十、十月份组织农场老同志举办柔力球学习班。

十一、十一月组织老年同志开展木兰扇、太极剑、太极拳培训班。

篇7:2010年特色工作简要汇报

中共白银市平川区委 白银市平川区人民政府(2011年11月9日)

尊敬的段组长,各位领导:

今天省厅段组长一行来我区督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区卫生工作的极大关心和支持。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平川区2011年卫生工作做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白银市平川区地处白银市中部,是1985年随白银市恢复建立而成立的市辖区,总人口2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万人,农村人口10.3万人。

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5家,其中,企业医院8家,区级医疗卫生机构5家,乡镇卫生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家,社会办红十字会医院1家,厂矿、学校医务所12家,村卫生室60家,个体诊所40家;共有各级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530人,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65人;共设臵床位1312张,千人拥有病床6.56张。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医改各项工作任务得到落实。

五是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在认真落实 “22项制度”的基础上,认真学习省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先进经验,积极探索我区公立医院改革思路,着力提高区人民医院服务能力,使区人民医院成为区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带动区乡共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卫生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9年、2010年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共有 6个,其中,宝积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种田乡中心卫生院、水泉镇中心卫生院、电力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个村卫生室等5个建设项目已全部竣工,地方配套资金全部落实到位,累计完成投资754万元,占总投资的100%。平川区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目前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计划年底竣工;2011年中央投资建设的5个村卫生室已全部建成。市精神卫生中心扩建项目和共和镇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已立项建设。

(三)各项重点工作有序进行。

一是农村卫生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召开了全区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议,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经验、明确任务,切实提高了农村卫生工作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农村卫生“十个全覆盖”工作任务,除“一卡通” 全部达到了100%。大力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六有八统一”规范化管理率达到了56.66%。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了75%,在纸质档案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正在集中建立居民电子档案。7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开通了“253”农村健康服务电话并正常运行。

行了医务人员“四个排队”和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分析、不良执业行为记录、定期观看警示教育片等22项制度,全面开展了创建“百姓放心医”、“平安医院” 及“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为深入推进卫生系统窗口服务单位创先争优活动,各级医疗单位加强组织领导,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大力开展了“三好一满意”、民主评议行风、“重温6.26指示,我为乡亲出趟诊”活动。各医疗单位服务态度和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提高,医患矛盾不断缓和,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社会各界反映良好。

四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我区2009、2010年公开招聘的69名医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岗前培训后全部到乡镇卫生院上岗工作,其中,2009年公开招聘的39名已转正定级,落实了正常工资待遇,2010年公开招聘的30名还在使用期间;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修制度,已派出6名医务人员到省外医院进修、11名医务人员到省级医院进修、23名医务人员到市级医院进修;加强岗位培训和在职学历教育。组织7名乡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生和60名乡村医生参加了2011全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组织39 名临床执业医生和15名执业护士参加了2011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全科护士转岗培训,有25名乡村医生和85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正在接受中专和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选拔人员参加全市“5〃12”护理技能竞赛;卫生支农工作进展顺利,派出支农的队员全部在岗,支援效果良好。

五是中医药工作得到推广普及。进一步深化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重点加强区医院中医科建设,设立了中医管理科,落实了西医科室邀请中医师查房、西医科室使用中药、西医科

一是医改工作进展不平衡。尽管按要求开展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但补偿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公共卫生任务进展不平衡,平川区一半以上的城镇居民是企业职工,其医疗保险尚未对地方开放,这一体制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监管有难度,存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不合理、资金支出不符合政策要求,服务内容落实不到位、服务流程不科学、不规范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卫生院(特别是人口较少的乡镇)每千人0.9—1.1人的编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编制总量限制,区人民医院和白银市精神卫生中心人员编制未按床位设臵而是按照现有人员设臵,前几年,为解决乡镇卫生院超编问题而分流到区人民医院和白银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职工编制无法解决。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服务网络不健全。与新的资源配臵标准和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相比,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仍面临业务用房不足、职工生活用房紧缺、设备陈旧老化、服务功能受限、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三是部分医疗卫生单位欠账大,负债运行(区人民医院欠账300万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欠账150万元,妇幼保健站欠账50万元,宝积乡卫生院欠账50万元,共和镇中心卫生院欠账20万元)。这些债务给医疗卫生机构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也间接增加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四是农村卫生工作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村级卫生组织还不健全,村卫生室建设滞后,虽然已初步陆续实施了一些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但标准低且产权不明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七是认真抓好中医药工作。加大地产中药材、适宜技术和院内制剂推广力度,普及中医药服务,努力形成群众信中医、看中医、吃中药的就医新观念。认真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狠抓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建设,达到三个三分之一的目标。

八是着力抓好创卫工作。广泛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狠抓环境卫生整治,大力营造健康文化,力争城市卫生质量有较大提升,以良好的城市卫生面貌迎接第八次省级卫生城市复查。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二是全面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今年,区内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自7月1日起,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站也开展了国家基本药物差率零销售。截止9月底,零差率销售药品总金额500多万元,让利患者75万元。

三是扎实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结合全区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编制核定、岗位结构比例核准和竞聘上岗。完善了基层医疗机构绩效管理分级考核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收支两条线管理。目前,全区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全部实行绩效考核。

四是全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们在去年已经推行的“两制”基础上,统一印制了“一册”,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延伸到每一户家庭,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不断规范服务行为,拓展服务途径,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服务水平。截止9月底,已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册5万余份,全区居民纸质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了85%,建立居民电子档案39897份。65

级医疗卫生重点学科、1个档案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1个标准化建设示范村卫生室。通过卫生示范工程建设,全面带动全区医疗卫生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四)其他各项重点工作有序进行

一是农村卫生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召开了全区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议,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经验、明确任务,切实提高了农村卫生工作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农村卫生“十个全覆盖”工作任务,除新农合“一卡通”外,农村改厕、“120”服务、中医药、公共卫生均等化、健康档案、健康教育、疾控机构进医院、疾病谱排序等工作已全面开展。大力推进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以区为单位管理率达到了 100%,其中“六有八统一”规范化管理率达到了 56.66%。7个乡镇卫生院都开通了“253”农村健康服务电话并正常运行。

二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坚持24小时卫生应急值班制度,完善了各项应急预案。投入卫生应急工作专项经费2万元,加强了应急物资储备。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类卫生应急队伍,举办了传染病防控业务及卫生应急培训,强化了传染病应急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与地方病防治。以消除麻疹为重点,全面加强免疫规划工作。认真落实鼠疫、艾滋病、手足口病、霍乱、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控措施。中央转移支付结核病、碘缺乏病、包虫病等项目按计划有序进行。积极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传染病防治、生活饮用水及公共场所、学校卫生等监督管理和专项整治工作任务得到落实。积极

五是中医药工作得到推广普及。进一步深化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重点加强区医院中医科建设,设立了中医管理科,落实了西医科室邀请中医师查房、西医科室使用中药、西医科室患者到中医科做康复治疗等工作制度。引导提高中医药施治比例,在新农合报销中对符合条件的中药材和中医适宜技术及院内中药制剂全额报销。全面启动了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结合开展推动中医药特色进基层工作。积极开展创建中医药特色示范单位活动,已创建有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个、乡镇卫生院1个,开展中医适宜技术12项,达到了中医工作“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

六是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已全面完成了20102000座卫生厕所的建设任务。2011年改厕工作也已经启动;卫生系统控烟工作扎实开展,控烟氛围日益形成,卫生局机关和全区医疗卫生单位年底将全部建成无烟单位。深入开展 “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截止9月底,开展各类健康教育讲座126场次。组织召开了全区创卫工作会议,迎接第八次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七是卫生信息化工作得到加强。通过电视、网站、简报、标语和卫生宣传日活动等形式,加大了健康知识、卫生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刷写卫生固定标语125条,报送卫生信息18条;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运行良好,入网 “甘肃省卫生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的单位13家、操作人员64人;全区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现了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卫生统计工作逐步规范,能够及时准确上报省、市要求统计的数据。

四是农村卫生工作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村级卫生组织还不健全,村卫生室建设滞后,虽然已初步实施了一些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但标准低且产权不明晰。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全面完成医改阶段性目标任务。根据国家和省、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进度及统一安排,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尽快在编制内设臵成立药品采购配送中心和财务核算中心,重点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绩效考核工作。

二是努力提高新农合管理水平。加快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一卡通”,方便群众就医。加强基金运行监管,防止出现透支,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三是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进一步加大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严格实行专项考核,加强公共卫生经费管理。

四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抓好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建设项目,要按照标准,保质量、赶进度,力争在年内竣工。抓好白银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项目和共和镇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确保完成今年计划投资任务。

五是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以“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为载体,以省厅出台的“22项制度”为核心,继续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年”活动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严格临床医生抗菌素使用标准,重点解决过度检查、过度医疗和服务态度等问题。尽快完善医患纠风第三

(三)2009年、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共 个,其中完工 个,已完成投资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到位 万元;2011年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共 个,其中已开工 个,完工 个,已完成投资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到位 万元。

(四)公立医院改革:是否开展以“四个排队”和“八个排队”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机构综合监督检查工作;是否开展医疗机构分级分工管理;是否按期报送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材料;是否将平安医院建设、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列入医院考核内容;是否确定专门的处(科)室和人员组织协调医疗机构综合监督检查;是否按照省卫生厅要求完成2010骨干医师培训项目任务及2011的学员选派任务;每家县医院配臵200万元设备在9月10前是否安装到位;是否建立公立医院改革信息报送制度(以上内容查阅相关资料)。辖区内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二级以上医院数为(市级填报),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病房占病房总数的 %。

(五)“22项制度”落实情况(写入汇报材料)。

二、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进展

(六)本地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已达到 元,市级财政是否有补助经费,如有,补助标准为 元。

3.扎实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在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设立了卫生办公室,强化了乡镇、街道对辖区卫生工作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机制;在去年完成卫生院长竞聘上岗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我们结合全区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人员编制核定、岗位结构比例核准和竞聘上岗,对超编人员向缺编的区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分流;另外,在省上“关于在县区卫生局设立基层医疗机构核算中心”的政策尚未正式出台的情况下,我们对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财务独立核算逐步进行了规范。研究制定了•平川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和•平川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考核财务管理办法‣。自9月开始,全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了绩效考核工作。

4.积极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研究制定了•平川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办法(试行)‣及量化考核方案,并报市局进行了批复;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了19万元的公共卫生服务配套经费并已拨付使用,落实比例达到100%。截止目前,共收到中央、省、市补助我区2010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475.9万元,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73.8万元,重大及其他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02.1万元,拨付使用330万元。

(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二是全面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今年,区属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截止10月底,零差率销售药

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和处方病历质量点评活动,切实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确保了医疗安全。

四是加大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组织区、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人员参加省、市、区各种业务培训,共计培训500余人次。为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医学专业毕业生23人,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队伍。

五是推广普及中医药工作。落实西医科室邀请中医师查房、西医科室使用中药、西医科室患者到中医科做康复治疗等工作制度,引导提高中医药施治比例,在新农合报销中对符合条件的中药材和中医适宜技术及院内中药制剂给予全额报销。全面启动了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创建中医药特色示范单位活动。

六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召开了全区创卫工作会议,迎接第八次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工作正在顺利进行。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开展各类健康教育讲座126场次。

(三)卫生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今年,我局确保实施的项目有区人民医院建设项目、电力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农村改厕项目、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目前,区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土建工程,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累积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计划明年3月竣工;电力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已竣工,累计完成投资170多万元;农村改厕项目已全部完成2000座的建设任务,1

任务进展不平衡,驻地大型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封闭运行,这一体制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

二是卫生人才队伍缺乏。区人民医院和市精神卫生中心现有在册人员远远低于床位设臵人员编制标准,临时聘用人员较多且待遇低、队伍不稳定。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服务网络不健全。与新的资源配臵标准和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相比,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仍面临业务用房不足、职工生活用房紧缺、设备陈旧老化、服务功能受限、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四是农村卫生工作还比较薄弱。特别是村级卫生组织还不健全,村卫生室建设滞后,虽然已初步实施了一些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但标准低且产权不明晰。

四、2012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2012年全区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好一满意”(医德好、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一个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两个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推进“四项建设”(机关作风建设、院园文化建设、队伍建设、项目建设)。

(一)坚持“一个中心”,即: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巩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是进一步加强基本药品采购配送管理,积极引导、指导医务人员使用基本药物,对

5、着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区内公立医院规划和功能设臵,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改革分配制度,在各公立医院推行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

(二)抓好“两个服务”。

1、抓好公共卫生服务。按照 “管理机构下基层、疾控机构进医院、健康教育进家庭”的总体要求,乡镇卫生院重点要做好区域内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防控、疾病谱排序分析等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卫生监督所、健康教育所等机构要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公卫专干的培训和指导,督促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向农民群众提供12项(国家提出的9项,省上提出的中医治未病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抓好基本医疗服务。以“争先创优”、“三好一满意”、“百姓放心乡镇卫生院”创建等活动为载体,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诊疗管理,完善医疗技术准入制度,减少医疗差错和医患纠纷的发生。加快临床用药指南的实施,规范临床用药,促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缩短住院周期,降低医疗费用。认真落实医务人员不良业绩记录以及“四个排队”、“八个排队” 等22项管理制度,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培育良好医德医风。

(三)推进“四项建设”。

政、依法执业、依法行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社会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3、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进修、短期培训等有效手段,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管理,严格把握岗位准入资格。三是全面建立卫生队伍竞争机制。建立符合医疗卫生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分配机制,逐步形成围绕工作业绩,卫生人员能出能近、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全面竞争趋势;四是加强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和在岗培训。针对村级卫生人员学历层次低,无卫生专业学历多的现状,动员乡村医生积极参加全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逐步培养一支扎根农村,保障农民身心健康的乡村医生队伍。

4、推进卫生项目建设。一是做好项目规划。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我区卫生实际,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凝练和储备卫生项目,做好项目的规划统筹。二是全力争取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络,及时掌握信息,争取更多的卫生项目投入。2012年,初步计划争取的项目有:仁爱医院建设项目,争取建设资金800万元;王家山镇卫生院建设项目,争取建设资金300万元;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楼建设项目,争取建设资金375万元 ;区妇幼保健站门诊楼改造项目,争取建设资金200万元;10所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争取建设资金40万元。三是认真实施项目。按照项目工作要求,落实工作职责,7

(九)“十个全覆盖”落实情况:改厕(以乡为单位)覆盖率 %、“120”覆盖率 %、“一卡通”覆盖率 %、远程会诊覆盖率 %、中医药覆盖率 %、公共卫生均等化覆盖率 %、健康档案覆盖率 %、健康教育覆盖率 %、疾控机构进医院覆盖率 %、疾病谱排序覆盖率 %。

(十)2011共评审等级乡镇卫生院 个。每县区平均建设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 个;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五统一”的卫生院 个,村卫生室 所;实现其中四项统一的卫生院 个,村卫生室 所;实现其中三项统一的卫生院 个,村卫生室 所。

(十一)是否制定绩效工作实施方案、落实绩效工资制度;是否核定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机构编制;是否开展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机构负责人竞聘上岗;是否开展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和人员分流安臵等(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十二)是否推行编外人员人事代理(劳务派遣)制度,人事代理类型(人事代理、劳务派遣、合同管理等),工资待遇、考核奖励等是否与在编护理人员一致。(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十三)为乡镇卫生院招录大学生的工资待遇、人员到岗及流出流入和乡镇卫生院编制情况(写入汇报材料)。

防机构追踪总体到位率 %;涂阳病人密切接触者筛查率 %;新涂阳病人治愈率 %;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人数 个;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人数 个。

(十九)“三好一满意”开展情况;优质护理、预约诊疗开展情况。(写入汇报材料)

(二十)市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机构建立资质认证情况;落实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快速监测、执法装备、信息化等办公设备配备情况)。(写入汇报材料并查看相关文件)。

(二十一)截止10月底,本市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 人,实际补助 人,任务完成率 %;农村妇女孕前及孕早期补服叶酸项目,叶酸服用率 %;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任务数,实际检查人数,任务完成率 %;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任务数,实际检查人数,任务完成率 %;

(二十二)截止9月底(妇幼卫生年报3+1模式即2010年第4季度加上2011年前3季度),本市州住院分娩率 %;农村户籍活产数,农村户籍住院分娩率 %;婴儿死亡数,婴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人数,孕产妇死亡率 /10万。本市州婚检率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 %。

上医疗机构有 家,已经达到无烟医疗机构标准的有 家,达标率为 %。

(二十八)2010年中央转移支付碘缺乏病、地方病、包虫病、布病和疟疾项目是否按进度如期完成,是否按项目方案开展了现场督导。

(二十九)是否按照•2011年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目标责任考核实施细则‣要求,组织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工作(查看演练记录);是否按照2011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计划,按时完成监测任务。

(三十)市州本是否召开了民主评议大会(查看评议报告和会议记录);辖区内医疗单位(1所综合医院和1所中医院)是否制定了整改方案。

(三十一)是否重视在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刊(播)卫生新闻;是否有新闻宣传工作计划、通讯员队伍和“卫生与健康”专栏(专题)等;是否注重选树、宣传和推广行业内各类先进典型;是否重视2012年•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征订工作;是否全面完成省、市卫生和中医药题材舞台剧目巡演工作;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写入汇报材料)

四、其他工作

(三十二)新农合即时结报率 %、报销率 %、实际补偿率 %。

(三十三)落实•关于印发甘肃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管理范围的通知‣(甘卫法监发[2011]370号)情况(写入汇报材料)。

(三十四)三级医院抗菌素是否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是否不超过35种,I类切口预防用药、门诊、住院病人抗菌素使用率是否达到卫生部要求。

执业证‣工作;制订了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方案,完成了7所卫生院的等级评审工作;规范开展了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截止目前,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38030份,建档率达37%,提前完成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完成了对农村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工作,体检人数7650人次;及时领取了省卫生厅下发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并登记造册分配下发。购臵了2辆标准型急救车和2辆小型急救车。目前,我区7所乡镇卫生院已全部配备急救车辆,完成了120急救车辆覆盖农村的工作目标。

2.继续加强卫生应急管理。区卫生局成立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并指定专人进行负责,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制定了卫生应急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完善了各项应急预案,加强了应急物资储备。举办了传染病防控业务及卫生应急培训,组织了1次流感暴发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强化了传染病应急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我区向灾区派出了5名医疗卫生人员,帮助灾区开展了灾后防疫等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加强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组织开展了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大检查,圆满完成了各类重大活动卫生安全保障工作。

3.全面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继续巩固和扩大基础免疫,稳步提升我区免疫规划发展水平。2010年全区新生儿建卡、建证率100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99%以上。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实际接种18518针次,接种率为99.81%;结核病防治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截止11月底,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631例、确诊病例 124 例,其中涂阳 64例、5

作。全面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基本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管,对辖区内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100%建立监管档案,对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率和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达到了40%和30%;做好放射卫生监管工作。加强了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许可及放射防护监督管理,区内具有X线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达到了100%。开展医用辐射水平和患者放射防护水平的卫生监测,逐步了提高放射防护水平;对区内各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综合督导,组织专项活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按照在乡镇卫生院设臵卫生监督分所、聘任助理卫生监督员、在村卫生室聘任卫生检查员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乡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工作方案,在黄峤乡、王家山镇成立了卫生监督分所,聘任乡镇助理卫生监督员14名;进一步加强了对学校卫生的监管。目前,区内白银九中、实验中学、甘肃省煤炭工业学校等学校已设臵了校医室,配备了专业人员,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等相关制度。

5.不断强化妇幼保健工作。加强了三网监测,保质保量完成了信息数据监测上报。截止11月底,全区共有产妇2101人,活产数为2094人,产前检查率为98.02%,住院分娩率为99.76%,共筛查出高危产妇352人,高危孕产妇管理率为100%,无1例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25‰,婴儿死亡率为4.78‰,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29‰,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继续抓好“降消”项目,做好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的补助工作。2010年,全区共补助农村孕产妇948人,发放补助资金38.3万元;5月份,区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免费开展婚前

低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切实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年”活动为载体,开展廉洁行医承诺活动,签订•医院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承诺书‣,并在医院、科室显著位臵进行公开,接受患者和家属的监督。推行了医疗机构“四个排队”(二级以上医院医师用药总量、抗生素用药总量、青霉素占抗生素比例、住院自费比例),规范了临床合理用药;全面推进“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组织开展护理岗位技能竞赛,努力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水平;认真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完成了3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的工作任务。

8.认真实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我区2009年公开招聘的39名医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岗前培训后于今年1月全部到乡镇卫生院上岗工作,并陆续安排到区级及以上医院进修学习。2010年选拨的30名医学专业毕业生于10月底前全部安臵上岗;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进修培训制度,今年,已有5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参加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7名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14名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7名乡镇卫生院妇产科人员、7名公共卫生人员和60名乡村医生风别参加了市、区组织的岗位培训。已派11名医务人员到省内医院进修、4名医务人员到外省医院进修;加强了基层医务人员学历教育,有25名乡村医生和28名卫生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正在接受中专和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卫生支农工作进展顺利,派出支农的7名队员全部在岗,支援效果良好;靖煤公司职工总院和区人民医院分别与7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协作关系,逐步形成了区、乡之间的传、帮、带业务平台。

措施的宣传力度,加强了卫生宣传标语上墙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运行良好,入网 “甘肃省卫生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的单位和操作人员共有13家和64人;全区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卫生统计工作逐步规范。

12.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局党总支从卫生工作实际出发,精心组织,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个带头”共产党员为目标,在全系统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局党总支派出的指导小组累计20余次深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指导,促进了创先争优活动顺利开展。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及下一年工作思路

篇8:2010年特色工作简要汇报

位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渝西作物试验的重庆市特色作物科技专家大院2010年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服务效能及业务绩效明显。

一是完成了特色作物科技专家大院的组建。成立了特色作物专家大院管理委员会, , 聘请了14位知名专家组成了大院专家组, 建立和完善了专家大院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明确了目标任务。二是2010年基地建设完成投资60.6万元, 主要用于专家大院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科学研究与示范:组织开展了麦类、豆类、油菜、薯类、高粱等特色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技术研究, 年内审定大豆新品种1个, 小麦新品种2个;集成创新高效、生态农业新技术5套, 在永川区建立各类示范片9个、示范面积24960亩。

在渝西作物试验站、永川区黄瓜山、松溉镇等地的示范片共计召开召开技术培训会36场次, 发放技术资料4400多份, 为农民及时解决各类生产技术难题16次。专家现场讲解示范, 培训农民2120多人次, 受训人员基本掌握了幼龄果园间套作大豆 (蚕豆、豌豆) 技术、杂交糯高粱泸糯8号的双季栽培技术、旱地新三熟“麦/玉/豆”高产技术、油菜高产技术和秋马铃薯高产技术, 种植示范效果良好。

上一篇:旅游专业企业实践报告下一篇:远方在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