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分析的论文

2024-07-25

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分析的论文(通用10篇)

篇1: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分析的论文

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大学毕业生开始尝试新的就业方式———“零工资就业”,通过干一段时间无报酬的工作,赢得就业机会。我们该如何看待“零工资就业”?“零工资就业”对就业者本人和劳动力市场,又会带来什么影响?本文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大学生“零工资就业”问题展开相关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零工资 就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在京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称,2008年年底,全国约有150万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打着“零工资”的旗号为自己寻找就业机会。按理说,我国分配原则以按劳分配为主,劳动者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应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付给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签订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然而目前盛行的零工资就业,既是求职者的无奈,也是社会的悲哀。

一、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成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大学生自我定位较高。

大学生经常自我定位是社会的精英,应该进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承担“修身平天下”的重要职责,最差也要成为企业白领,坐在企业的豪华办公室里,担当着重要职位。

2.固化的就业择业观念。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据教育部统计,80.8%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甚至是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中也有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大学生就业往往向经济发达的繁华大都市聚集,总想环境好一些、待遇高一些,城市大一些。

3.大学教育模式落后于市场需求。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与市场需求方面还存在差距。社会需求的是实用型人才,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着偏重传授理论知识,轻视技能培训,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的情况。然而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是供大于求。

4.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就业信息不对称。

大学毕业生迫切需要一个开放、公平、竞争、有序的就业市场。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没有相互贯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主要由学校负责,学校大多直接组织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供需见面,覆盖面比较狭窄,就业率不高。

5.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过高,招聘行为不规范。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多,选择面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后,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条件越来越苛刻,门槛越来越高。

二、“零工资”就业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虽然零工资就业只是极少数大学生,也可以说是“极个别现象”,但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弊端和危害,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1.扰乱就业市场。

“零工资就业”虽是个人行为,但如果允许其普遍实施,很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致使社会劳动力价值观念颠覆,扰乱整个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甚至被唯利是图的企业所利用。这种不正当的恶性就业竞争,容易使企业养成使用廉价劳动力的习惯,最终将会使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待遇降低。

2.给其他求职者带来巨大压力。

低起薪“寒流”,不仅是对自己劳动力价值的贬损、不尊重,还会破坏劳动力市场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而扰乱整个市场的薪酬体系管理,形成一种恶性竞争。

3.求职者权益难以保障。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中应当具备的主要条款之一。而且,《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还规定了工资标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零工资就业”一旦成为事实显然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因此,用人单位接纳“零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所做的是违法事情,所签的是无效合同,法律不支持这样的用人行为。

三、如何应对社会上所出现的“零工资就业”现象

1.大学生应切实转变择业观。

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到当前就业难的症结在于难求理想的就业单位,并不是无业可就,人才严重过剩。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在求职时要有一定的方向性。

2.高校应着力提高人才质量。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指导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观、价值观和发展观,认真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层次,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过硬并具有良好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使其具有基础宽厚、一专多能的优势,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监察部门应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

对企业的这种做法,监察部门应当发出明确的信号,告诉大家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并且加强监管力度,通过接受投诉的方式,对这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4.政府应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力度。

一方面,政府可以出资通过公共就业培训中心、劳动局下属的职业培训学校、委托民间的培训机构,或者直接通过企业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具备可以直接上岗的条件。这样不仅能大规模开发大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也满足了企业经济下一步发展的需要。

5.全社会共同努力创建和谐的就业环境。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尤为重要。因此,全社会必须通力协助,为大学生就业创建和谐的、宽松的、良好的环境:加快经济建设和发展,切实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效的就业需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破政策壁垒,完善和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实施无障碍就业;加强舆论宣传,发挥正面效应,正确合理地引导大学生就业,切实维护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篇2: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分析的论文

“你希望的待遇是多少?”

“我可以考虑3个月内不要工资,只要你们愿意给我一个试用的机会,3个月以后,如果公司觉得我可以,再按照公司规定给我工资……”

“三个月内的基本生活费用,你怎么解决呢?”

“我父母已经答应,他们会帮助我。”

在近日举行的西南民族大学双选会上,一名瘦高精明的男生对面试人员如是说。

记者在面试之后采访了这名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他学的是广告设计,四川绵阳人,姓卢。卢同学说:“现在很多单位用人都需要工作经验,这是我们最缺乏的。加上今年招聘人的单位少,就业压力大,我想,只要单位愿意接受我,虽然3个月内不要工资,但只要自己努力,得到对方的认可,就能得到这份工作。”

他告诉记者,当天自己投出了17份简历,主动向对方提出“零薪酬”的单位有8家,“都是比较好的单位”。

卢同学还说:“我们一个班有50多位同学,其他人我没有问,但是我了解到,我们两个男生寝室里,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能接受‘零薪酬’。”

据了解,“零工资”求职现象在各地都有发生。

12月13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某高校正在举办金融类招聘会。一名求职男生告诉记者,“我从开学就已经在投简历了,可基本没有什么回音。现在我不管给多少工资,也不挑企业的规模大小,先找个工作再说。”记者发现,很多学生都在简历上标明“实习可以无薪”。

12月13日清晨不到6时,许多上海大学毕业生就提前近3小时排起了长队,当日参加应聘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共有数万人。个别学生表示,只要有发展机会,短时间内就算是“零工资”也可以接受。

企业接受大学生“零工资”就业违法

□劳动监察部门应该警惕此类现象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出台促进就业措施以减少违法行为出现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下,劳动者权益也面临着危机考验,一些正在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

专家称,这种做法并不明智,不仅有损劳动者自己的权益,接纳“零工资”就业者的企业也明显违法。如果这种做法被允许,那么可能会有很多企业与大学生约定工作前几个月或者第一年“零工资”。而大学生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并不具备与单位抗衡的能力。

眼下正是高校举行校园招聘会的时候,不少地方爆出新闻称,一些学生为了能尽快找到工作,宁愿选择“零工资”。

“反正一时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如果单位条件好,可以先去锻炼一下,不仅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干得好了还可以成为正式职工,到时候工资自然就有了。再拖延往后工作可能会更难找。”已经多次参加招聘会都没有回音的大学生王雪莉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对这种“零工资”就业现象很理解。但记者明显感觉到,她语气中透露着无奈。

“不能接受。”湖南大学新闻专业的大三学生李岩彬在电话里语气坚决地对记者说,“零工资”就业对他来说太不现实,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而且家里人为供他上学已经借了一些钱,需要他将来工作以后偿还。“有了工作还要靠家里供养,那就业还有什么意义?”

但他同时告诉记者,考虑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同学们对工资要求普遍不高,一般在1800元至2200元就可以了,但是最低不能低于1500元。“就像我们这里,一个人租房每月至少需要300多元,吃饭也要四五百元。1500元仅够维持日常的基本开支。”他说,现在他正在联系老家武汉那边的单位,因为那边消费水平比长沙低一些。

就业“冬季”里的无奈选择

所谓“零工资”,就是白干不拿钱。一些毕业生担心用人单位不予接纳,于是为了先获得就业机会,不惜付出“零工资”的代价。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学生的这种选择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直接关系。

12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xx年《社会蓝皮书》,称当前大学生的失业率超过12%,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

据透露,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为艺术类、生命科学类、医学、生物学和农学专业。会计学、英语、法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等10个热门专业半年后就业率在90%以上,但这10个专业的失业人数达6.7万,占本科总失业人数的三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表示,毕业于不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同。211工程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大概是88%,非211工程是59%,职校和专科院校是43%。10个热门专业的失业人数高是因为毕业生数量庞大。10个薪水最低的专业,月薪仅在1500到1900元之间。

即使是薪水不高的工作,也同样受到众多大学生的追捧。据报道,在成都、哈尔滨、上海、北京等地,都出现了打出“零工资”招牌的求职大学生。

劳动者权益受损企业违法

“企业接受‘零工资’就业明显违法。”全国律协法律援助与公益事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佟丽华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零工资’就业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双方到底签不签劳动合同?如果签了,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是必须付给劳动者报酬的;如果不签,那么企业也同样是违法的。”

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法教研室主任王向前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告诉记者,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主要条款之一。而且,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还规定了工资标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零工资”就业一旦成为事实显然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在双方约定中,不管劳动者是否自愿,只要企业将大学生作为劳动者来使用,就应该付给报酬。如果考虑到学生技术不够熟练,至少也要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最低工资。”王向前说,大学生就业既不同于大学生实习,也不是参加企业办理的培训班,是必须支付报酬的。

据了解,作出这种选择的大学生往往是为了先进入企业这个门槛而放弃了自己的部分利益,但与此同时大学生自身的权益也受到了侵害。“单位不付给大学生工资,就更不会为大学生交社会保险,万一遇到问题,也就更没有保障了。”王向前告诉记者。

“如果这种做法被允许,那么可能会有很多企业与大学生约定工作前几个月或者第一年‘零工资’。而大学生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的今天,并不具备与单位抗衡的能力。所以法律不允许企业与大学生约定这样一种劳动合同或者条款,剥夺劳动者正当的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王向前说。

“零工资”约定无效随时可解除

据专家介绍,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这种排除了劳动者主要权利的约定,无论是口头约定还是书面劳动合同,都是无效的。劳动合同法列举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中就包括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情形。

“由于这种‘零工资’约定无效,大学生即使与单位进行了这种约定,仍然可以索要自己的工资。”王向前说,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这种没有约定具体工资标准的情况,可以参照单位的集体合同是否有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工资标准的规定,如果有规定就按照集体合同的标准索要工资,如果单位没有订立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中对此没有规定,应当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报酬确定。

据王向前介绍,如果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签订了这种无效的劳动合同,大学生可以随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如果单位根本就没有与大学生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定期限,单位还要依法支付给大学生双倍工资。不仅如此,由于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大学生还可以要求单位补交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

王向前算了一笔账:“相比为大学生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和工资、不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以及补交社会保险费和滞纳金,企业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支付给大学生工资,哪怕这个工资数额低一些,但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也不属于违法。”

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就业

专家指出,对企业的这种做法,政府应当发出明确的信号,告诉大家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并且加强监管力度,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接受投诉的方式,对这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政府也应当不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力度,大量收集职业岗位信息,免费为大学生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和平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有其复杂性,不能单纯地把就业难与金融危机、劳动力市场不景气联系起来。”蔡和平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大学生的扩招规模超过了我们的需求,再加上现在劳动力市场需要高技能的人才比较多,所以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之前她去地方调研时发现,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没等到毕业就已经被用人单位抢光了,技术人才的稀缺程度令人吃惊。

“目前政府可以出资通过公共就业培训中心、劳动局下属的职业培训学校、委托民间的培训机构,或者直接通过企业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具备可以直接上岗的条件。”王向前说,这样不仅能大规模开发大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也满足了企业经济下一步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对于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不了就业的困难大学生,在企业雇用这些大学生后,政府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向企业支付这些大学生的社会保险费补贴或者岗位补贴,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渡过难关,同时也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题。”王向前说。

一些专家建议,国家还可以出台政策,引导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支援农村建设,支援基层中小企业建设、支教或者担任村里的职务,由政府支付他们的工资,这不仅促进了就业,也支援了国家薄弱环节的建设。

篇3: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分析的论文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就业市场的日趋完善,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大学生择业受时间相对集中、选择职业时间短的影响;另一方面,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 而社会所提供的有效需求却在短期内增加有限, 加之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 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所产生的“挤占”效应将部分毕业生流入了“待就业”大军, 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待就业”现象。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 截止当年9月1日:200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338万人, 初次就业率为72.6%;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413万人, 初次就业率为71.8%;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495万人, 初次就业率为71%。可以预见, 未来几年大学生“待就业”人数将持续增加。因此, 认真剖析大学生“待就业”问题, 探讨其形成原因, 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影响大学生待就业因素分析

1、政府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影响

(1) 就业体制导致部分大学生“待就业”

随着我国“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虽然政府每年针对大学生就业都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文件, 但仍存在着有些地区和部门执行不力的现象, 如行业限制和区域限制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大学生就业体制转轨和发展时期, 大学生在求职和择业时, 走后门、拉关系等现象仍然在就业市场上盘踞不去, 直接危害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体制, 导致部分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

(2) 市场缺陷导致大学生“待就业”。

就业市场发育不充分、不完善, 市场化程度低, 造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相互选择时成本加大;市场信息不对称使供求双方在相互选择时不能充分了解对方信息;就业市场规则不统一、秩序混乱等也是导致大学生“待就业”的另一因素。由于这种就业市场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等客观因素的存在, 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 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 导致部分大学生“待就业”。

2、高校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 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一些高校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相对滞后, 培养模式仍偏重理论教育, 与社会实际脱钩, 不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奉行宽松教育环境的同时, 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服务的教育, 致使大部分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和操作应用能力, 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 总体素质水平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导致大学生不能顺利地就业。

(2)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虽然国务院、教育部和各级就业主管部门针对大学生就业每年都下发专门文件, 做出专门部署, 但有些高校尚未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在毕业生就业机构和专业指导队伍建设上明显滞后, 在硬件、软件建设上明显不足。有的高校还没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有的高校还保留着“精英教育”教育阶段的思想观念, 只注重学生的培养, 认为就业是社会的任务, 不是高校的责任, 忽视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与服务, 从而影响了一部分大学生顺利就业。

3、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在“望子成龙”“光耀门楣”的观念和高期望值的影响下, 把择业定位在“高起点”“高收入”“高层次”上, 导致自己不能面对现实, 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基层、欠发达地区、艰苦行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工作, 从而限制了自己的就业空间。

三、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

1、政府与社会发挥其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主导地位, 促进大学生就业。

(1) 完善就业体制改革, 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首先, 加快完善大学生就业体制的改革, 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强经济调控手段, 对去西部地区或条件艰苦的一些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 在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和个人发展上给予优惠政策。其次, 健全毕业生就业体制, 始终坚持市场取向,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通过深化改革, 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积极疏通就业渠道, 完善创业机制, 形成良好的就业与创业环境。第三, 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小额贷款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

(2)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服务毕业生就业。

按照《就业促进法》关于培育和完善统一、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定, 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及所属相关公务机构要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 对高校毕业生免费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 主动开展公益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招聘活动。进一步完善就业目标责任, 建立机构健全、功能完善、服务到人的梯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确保场地、人员、经费和设施到位, 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性作用, 最大程度服务于大学生就业。

2、高校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就业指导、提高服务水平。

(1) 适应市场需求, 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 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在教育教学上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把握社会经济趋势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 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 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专业、设置课程, 不断革新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 按照社会发展要求合理设置专业, 确立培养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 以质量为基础, 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2) 培养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教育部、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高校在人才培养中, 应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这一教育环节, 通过开展系列的就业与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 对大学生实行系统性和全程性的指导和培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 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3)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高等学校要在已有的基础上, 继续大力抓好“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 把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先进的服务理念、真诚的服务态度、现代的服务手段、规范的服务程序、高效的服务效果来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服务

(4) 加强就业市场及信息化建设, 拓宽就业渠道。

大学生就业问题, 直接关系到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上, 要像企业重视产品的生产一样重视产品推销, 不断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加大宣传力度, 让社会和用人单位了解学校, 了解毕业生;加强与地方就业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 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为毕业生就业与创业铺路;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员参与, 为毕业生就业做好牵线搭桥工作, 做好各项条件的准备和必要的指导工作;加强与校友的联系, 为收集人才需求信息和为毕业生就业开拓渠道。

3、大学生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1) 转变就业观念, 端正择业态度。

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时, 要客观的评价自己, 量体裁衣, 期望值不要过高, 树立“先就业、后创业、再择业”的观念。要对自身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 合理定位, 改变一次性就业定终身的观念, 树立能力本位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将自身的目标追求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培养敬业意识和开拓意识, 本着服务基层、服务西部的精神,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到适合岗位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建功立业。

(2) 提高综合素质, 增大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扎实的专业、技能素质是基础, 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是保证。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和通用技能的培养, 养成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良好作风, 培养创新意识, 强化创新技能, 提高综合素质, 增大就业竞争力。

(3)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合理规划人生。

高尚的事业追求, 远大的奋斗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 不仅是把它作为一种个人的行为, 而且要将它与社会发展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不断积累经验, 创造条件, 发挥潜能, 拓展道路, 把握机会, 筹划未来, 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新民、郭洪波.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03)

[2]、部分大学毕业生“待就业”现状分析.人才开发, 2005, (08)

篇4:零工资就业的多维审视

从法律角度审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属于一种违法行为。“零工资就业”践踏了劳动力社会价值,属于用人单位不守道德、不守法则的行为。少数大学生之所以选择零工资就业,就是因为自己中意的用人单位招聘条件太高,为求“进门”不得已采取的另类手段。用人单位录用这样的毕业生,毫无疑问是以用人权力挤榨掉了劳动力应有的社会价值,这是对被用者的不公。我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保障就业者的获酬权利,并确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即使是试用期双方也应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且报酬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劳动保障部门明确指出:“零工资就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做法,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方式选用或接受劳动者从事无报酬工作。因此,用人单位接纳“零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其行为是违法的,所签的是无效合同,法律不支持这样的用人行为。

从市场角度审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严重扰乱了就业市场秩序。求职者在廉价推销甚至无价贱卖自己的同时,给其他大学生求职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影响,对大学生就业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特别是非法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用人单位自然会利用这个“供过于求”的机会,借机人为地不断提高招聘条件和录用门槛,以此招聘和录用更多的零工资就业大学毕业生,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从而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讲,这种零工资就业的做法类似于商业上的恶性竞争,是不正当的,给其他求职者增加了更大的就业压力,迫使大学生突破正常就业的底线,严重干扰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篇5:零工资就业的多维审视

零工资就业的多维审视

作者:王晓军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9年第02期

严格地说,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并非是一种就业模式,而仅仅是一种谋职的方式。虽然零工资就业的只是极少数大学生,是“极个别现象”,但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资源,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弊端和危害,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必须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予以认真审视。

从法律角度审视,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属于一种违法行为。“零工资就业”践踏了劳动力社会价值,属于用人单位不守道德、不守法则的行为。少数大学生之所以选择零工资就业,就是因为自己中意的用人单位招聘条件太高,为求“进门”不得已采取的另类手段。用人单位录用这样的毕业生,毫无疑问是以用人权力挤榨掉了劳动力应有的社会价值,这是对被用者的不公。我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保障就业者的获酬权利,并确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即使是试用期双方也应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且报酬不能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劳动保障部门明确指出:“零工资就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做法,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方式选用或接受劳动者从事无报酬工作。因此,用人单位接纳“零工资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其行为是违法的,所签的是无效合同,法律不支持这样的用人行为。

篇6: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分析的论文

成绩:

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调查及分析

姓名:李银学号:3125004032班级:种子一班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诚信缺失,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求职材料“注水”造假,就业签约

毁约,拖欠学费,助学贷款逾期不还现象相当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要重树大学生良好形象,不仅要进行诚信道德建设但重要性教育,求真务实但成长观教育,积极营造一个良好但诚信育人环境;另外,是要建立起一套学校和社会良性互动但诚信制度。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缺失重建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人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等经

典名句一直流传至今,是人们的道德风向标。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因此,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应该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点。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着很严重的诚信危机,这已经越来越成为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严峻的课题。大学生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弊现象严重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是普遍的不争的事实,而且作弊者

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不少地方还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有组织、有中介的“"职业枪手”"队伍。

2、信用意识缺乏一是骗贷逃贷。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

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二是拖欠学费。目前高校中大学生欠费问题日趋严重,甚至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作。在学校内有一种有趣的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欠交

学费的学生人数也在增加。另外,毕业生的欠费成了追缴的难点,据调查这些毕业生并不是还不起欠款,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想还,认为这是国家的钱,还不还都可以。这样的局面长期下去,给学校办学、银行借贷,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信誉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3、就业虚伪包装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大学生“自我推销”的意识逐渐增强,但往往缺乏“人格塑造”的长远眼光,陷入表面“包装”的误区。毕业生纷纷“克隆”就业自荐书,伪造学习成绩、获奖证书、学校评语,自荐书中充满浮夸不实之词。贵州但一次招聘会上,某国际食品集团但人事主管在收到但100多份简历中,惊奇地发现:同一学校同一年级拥有9位学生会主席,5位团支部书记。清华同方但人事主管也有过一次招聘奇遇:某大学一个班30人,竟然冒出16个班长!求职简历中社会实践经历一长串,各种证书一大堆,更是普遍现象。几乎人人都是实践经验丰富,个个外语计算机一流,大学校园中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令人真假难辨,啼笑皆非。

4.当干部,入党,只是为了“包装”

党员,学生干部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强,普遍受到用人单位但青睐。在校期间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争取入党,担任学生干部,本是富有上进心但表现,但现在某些大学生却是做表面文章,包装未来但求职简历,未就业创造一个有力的条件。具调查,有15.7%但学生党员承认“入党四为了个人的发展需要。”有28%的学生党员承认“既是为了人民,也是为了自己”。这说明部分大学生只是把入党看成是自己c成长和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因而,他们争取入党时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一旦入了党就忘记了入党誓词,把党的性质和宗旨抛到脑后,露出了本来面目。担任学生干部就变成了“学生官”,自己不干事,一旦到了升迁困难位置就马上告退。

5、与人交往诚信缺失

(1)、人际关系虚假。主要表现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人不真诚,势利眼。处处吹牛,夸大个人的能力;时时承诺,而从不兑现。个人交往中借钱不还,借物不归。

(2)、恋爱态度不严肃。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有些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感情的把握缺乏正确的态度,缺少责任,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态度,多角恋爱。恋爱不成,轻生、伤害对方。

(3)、网络欺骗。信息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之一的网络日益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大量资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网络交往时人们行为的符号化,传统道德关于诚信的制约机制被弱化,撒谎、诈骗、赌博等行为是在鼠标的点击中发生的。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利用网络的虚拟特性,在网上信口开河发布虚假信息,发送电脑病毒,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1、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

在我国,传统农耕生活千百年的延续,导致社会生活圈相对集中,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大多局限于亲朋、族人、乡人等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风俗习惯、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使得人们为了友好相处和长期生存与发展,不敢贸然违背诚信道德原则。在熟人和亲属之

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合情合理,诚实守信,不欺诈。但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

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生活腐化堕落、搞行业不正之风等等,影响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青年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政治领域的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其产生诚信缺失。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

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3、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

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对社会反映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道德现状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4、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直接因素,但当前的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为:

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对于诚信教育的内涵许多教师表示说不清楚,这必然影响高校诚信教育的切实有效。

诚信教育方法单一。当前多数的诚信教育停留在传统的说教上,多是通过灌输法;除去讨论法和实践法,没有发掘出更好的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诚信教育路径狭窄、诚信教育队伍乏力也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效果。

5、大学生缺少自身诚信修养和实践

许多大学生谈起诚信问题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失信行为也多持反对态度,但同时他们也承认失信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的身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不够统一,他们的实际行为和心中坚持的准则有所出入。虽然主观上觉得诚信很重要,待人处事应该以诚信为本,但在实际行为上却没有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认为别人都这样,我也这样无所谓了。因而导致有的大学生随波逐流,经常做些不诚信的事情。这正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内因所在,亦是人类固有的趋利本性在失控时的外在表现。

6、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家庭教育中存在“重智力、轻品德”的现象,家长对孩子的功课抓得很紧,却很少顾及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和精神品格的塑造,导致孩子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诚信观念。此外,对中国家庭来说,宠爱是在教育子女上的一个通病。有的长辈怕后代吃亏,平时言传身教的,是如何损人利己、如何占便宜、如何去弄虚作假、如何沽名钓誉……。因此导致其子女个性特别强,自私自利。这不能不说是失信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对策与措施

一、切实进行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

1、诚信是经济市场化的客观要求。诚信不仅是基本的道德规范,更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虽是一种利益经济,却是以“平等、互利”为前提,以“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原则,其运行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公平交易、等价交换,因而势必要求双方诚实守信,相互间构成信任关系。若有一方不守信用,等价交换的原则即刻遭到破坏,而不等价的交换无疑难以维持长久。诚实守信的“金字招牌”百年不衰(如全聚堂、同仁堂),虚假广告最终导致企业倒闭(如生产三株口服液的三株公司)。少数人为牟利,不择手段,违背诚信,即使在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暂时取得一些利益,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最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砸牌子、破产,或许还会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作为“信用经济”的新的市场经济,信誉、信用、信义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诚实守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灵魂。市场经济越发达,竞争愈激烈,就越需要人们自觉遵守诚信的伦理道德规范。

2、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素质。人无信不立,国务心不强。2001年10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列为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诚信既是社会道德,也是职业道德,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相互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高等学校不仅是生产力的主要动力源,而且是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如果说20世纪属于财富愿与物资资源的时代,那么本世纪将完全进入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崭新时代”。“今日校园学子,每日社会栋梁”,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在社会责任能力、公平竞争意识以及对“游戏规则”的尊重等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所以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而且直接关系到刚刚建立的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二、树立求真务实的诚信成才观

大学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有强人之处:优秀的学习成绩;良好的道德素质;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要求大大增强了大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内在驱动力,也有力的促进了高校的学风建设。但同时要使学生明白、开始的卷面成绩不等于有优秀的学业成绩,党员干部的荣誉称号不等于良好的思想素质,一般的社会工作经历不等于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如果没有真正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是凭一点小聪明,投机取巧,弄虚作假,靠作弊等手段蒙混过关;如果没有真正良好的思想素质,只是一时的伪装,靠投机钻营骗取荣誉;如果没有真正的实际工作经验及能力,只是有过一些社会工作经验的皮毛,或许能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却难以长期立足。一旦露馅,随时有被淘汰的可能;即使勉强保住岗位,也难有发展机遇。求学生涯虽是艰苦,但有付出就有回报,切不可贪图安逸,急功近利。

三、青年大学生要正确对待诚信教育

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诚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是大学生拥有更加系统深刻的诚信理论,具备明确的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要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促进其有效的自我教育,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深刻认识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的接受教育,认真系统的学习又构成新的理论知识,把重新落实的日常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在论文、考试、交往、恋爱、求职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真实诚恳,讲求信用,做一个诚实的人。结束语: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讲诚信是我们全面发展前提,是我们进入社会的“通信证”。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确立在中国工程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身奋斗的理想信念,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教出版社

(教育)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与原因透析

篇7:企业视角的“零工资”就业

“零工资”就业是指应聘者为达到被正式录用的目的,自愿在一定时间内无偿为企业工作的行为。早在2003年,即有媒体报道,在沈阳工业大学的一次人才招聘会上,一名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向一家民营企业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请求用人单位给他一个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见习期间不要钱,试着做,经过考验得到认可后再建立劳动关系。近年,南京、广州、成都、上海、北京等地,均有类似报道见诸报端。

对于“零工资”就业现象,有的毕业生表示认可,也有毕业生觉得不可接受。总体上,近日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的《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共收到有效问卷4903份)显示:约18%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零工资”,时限最短一个月,最长为半年。

而接受“零工资”就业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方面。一位卢同学解释说:“现在很多单位用人都需要工作经验,这是我们最缺乏的。反正一时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如果单位条件好,可以先去锻炼一下,不仅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干得好了还可以成为正式职工,到时候工资自然就有了。”另一位同学则表示:“为了今后的发展,我认为如果能积累经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为用人单位白干一个月或几个月也是有意义的,就当是用钱买经验。”

企业对“零工资”就业的态度

对于企业,流行观点中普遍认为企业会是欢迎这一现象的——学生白干活不拿钱,企业不是赚大了吗?有的学者更认为:“零工资”就业会被唯利是图的企业所利用,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零工资”现象的泛滥,扰乱整个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秩序。

其实并不尽然。现实中,的确有部分单位接受“零工资”就业。来自武汉的一家文化旅游投资公司的管理者就称:“零工资就业是‘曲线就业’的良好途径。如果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加上‘零工资’就业的心态,一定会受到企业的青睐。”

但大多数企业并不认可“零工资”就业。一名记者采访了10家用人单位,结果8家都对“零工资”就业说“不”,其余两家也只是表示可以考虑,但也不会立即聘用。

那么,从企业视角来说,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并不太青睐“零工资”就业呢?

其原因一是在于企业聘人首先看重的是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工资也很重要,但相对是其次的。

一名毕业生工资高至5000、6000元,但其创造的价值以5倍、10倍计,支付至5000、6000元又何妨呢?一名毕业生低薪甚至零薪工作,但完全不能给单位创造价值,这样的员工,聘之又有何用呢?

不要以为零薪的员工给企业带来的产出一定是正的。在就业实践中,大学生在就业的初期阶段,大多经验不足、技能欠缺,离业务上手还有一定差距。上岗前,一些企业要对新进大学生进行培训;至上岗还有一个传、帮、带过程。这一时期,即使零薪,但学生没有产出,而企业却要额外承担培训费用,所获收益仍然是负的。

更严重的,有些学生,上岗后“捅娄子”,无论低薪、零薪,企业收益都是为负的。一家公司列举了其一次招聘到不合格应届生的教训。几个刚进公司的年轻人,外出联系业务时随便改变行程;上级批评了,他们置若罔闻。结果第一次外出与客户谈生意,就把价值3万元的设备忘在了出租车上。山东临清市一外贸公司总经理介绍说,该公司招聘了几名应届国际贸易翻译人才,均手持证书、自称能胜任工作,但上岗后一跟外国人交谈,就跟不上趟了。结果造成了好几起“跑单”,公司损失严重。

所以,总体上说,企业招聘、使用人才都是非常严肃、慎重的事情。企业聘人的出发点是为了给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和价值,看中的是求职者自身掌握的知识、综合素质、能力和潜力,而不是零工资。就像一位企业老总所说的,“那些做不了事情的人,就是负工资,企业可能都不愿意要”。

其二,“零工资”员工离职率高,管理会较困难。

近年让企业颇为头痛的事项之一就是应届生的离职率很高。广州的一项调查表明,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年内,一些单位的流失率高达70%,低的也在30%;总体来看,应届大学生在第一家单位的两年“存活率”只有10%。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老东家,在工作两年内流失了。

“零工资”员工在公司易感受到歧视,对企业的认同度较低;没有工资奖罚约束,工作随意性会较大,离职顾虑相对也少。从而可以预期,“零工资”员工的离职几率会比一般员工更高。而其一旦选择离职,公司几乎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约束他。离职后造成的损失由企业来承担,留下的烂摊子由企业来收拾。既然如此,起初聘用这个人的意义何在呢?

其三,接受“零工资”就业的学生,往往是职业技能方面处于弱势的一些学生。

这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大学阶段经验积累相对不足,求职时碰壁较多,不得已才提出“零工资”就业。这会让企业的用人风险较大,出现得不偿失的概率更高。

在哈尔滨市某高校的一次金融类招聘会上,一名“零工资”求职男生告诉记者:“我从开学就已经在投简历了,可基本没有什么回音。现在我不管给多少工资,也不挑企业的规模大小,先找个工作再说。”

浙江义乌学生小吕的情况与此类似。他今年七月份就要大学毕业,从去年10月开始,他就奔波于杭州、宁波、义乌等地,参加了不下20场招聘会,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说:“这样找工作也不是办法,所以我想免费为别人打工,自己也可以获得经验。”

其四,在我国的法律中,“零工资”就业事实上是非法的,每个正规企业的HR一定会考虑到这一点。

依据我国法律,劳资双方口头约定“零工资”就业,不签合同是违法的。《劳动合同法》第10条明文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不签书面合同,过一个月以后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双倍的工资,过一年以后用人单位要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资双方签署“零工资”就业合同也是违法的。《劳动合同法》第20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不管劳动者是否自愿,只要企业将大学生作为劳动者来使用,就应该付给报酬。其额度至少也要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零工资”合同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大学生即使与单位进行了这种约定,仍然可以索要自己的工资。

其五,从企业形象考虑,企业也会慎重。

作为企业,会慎重考虑这种“低成本”用工将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比如说,它会不会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声誉、口碑;会不会影响企业今后对真正人才的吸引力等。对于一家负责人的企业来说,廉价用工换得的收益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走出困境之途

大学生欠缺经验,即使零薪企业也不愿意接收;企业越不接收,大学生又更欠缺经验……如此这番,无疑陷入了恶性循环。那么,这一困局怎么样才能打破呢?

窃以为,政府出面补贴见习(或初上岗)学生是较好的做法。这时企业获得了学生见习产生的收益,而不用承担成本;毕业生获得了经验及国家补贴;政府解决了就业问题。更重要的,三方行为均是合法的。这样三方多赢,不失为走出怪圈的一种途径。

事实上,其他国家(地区)已经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在我国台湾地区,也存在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企业不愿接收的问题。为了缩小青年学习与就业的落差,协助青年顺利实现与职场接轨的目标,2008年6月台湾地区行政部门核定了“青年职场体验计划”。该计划由用人单位提供短期见习机会,而由政府按月补贴见习青年见习训练津贴,作为毕业青年从学校到职场的转衔机制,减少青年的摸索时间、培养其就业能力。这样一方面鼓励用人单位储备所需人才,另一方面鼓励青年“从做中学”,在职场体验中学习成长。

在澳大利亚,政府也积极推行团体培训计划(Group Training Program) 。团体培训计划主要针对初进市场的学生或学徒工,各个团体培训组织(Group Training Organisation)将会承担雇主的责任,保证被培训者的雇佣、培训质量以及整个计划的持续性。该计划的目标是创造更多的初次雇佣关系,促进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学生及学徒的就业。而团体培训组织所需的经费,也部分由澳大利亚政府补助。

篇8:“零工资”就业不可取

一厢情愿的“零工资”

毕业生就业又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在人流如潮的各大招聘会现场,出现了很多不寻常的现象,大学毕业生为了争取一份工作,自降身价,或者不敢询问薪水,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在熙熙攘攘的就业大军中,大学生这样做到底是一种值得赞扬的理性,还是一种无奈之举?

据了解,“零工资”就业实际上是学生毕业后、就业前的一种待业状态,是以单位给毕业生提供积累经验的机会,毕业生为单位做事不计报酬为交换条件的。

近日记者就“如何看待零工资就业”问题在北京等地高校采访时,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表示,不反对通过短期的“零工资”就业来换取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就业机会,“为了找一个好工作,‘零工资’就业是可以考虑的。”

专家分析预测,今明两年我国部分城市的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在今年的一些大学生招聘会上,用工单位的招录条件日渐走高,要求有“兩年以上工作经验”等字样的招聘启事随处可见。正是由于用人单位这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使得没有多少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选择“零工资”就业。在这样的选择背后,是大学生们希望用汗水换取工作经验,并以此作为好工作“敲门砖”的无奈。

表面看来,这些大学生似乎是“重事业,不重金钱”,理应赢得雇主的赏识和认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很多招聘企业对此的看法是,学子如此“自降身价”会被认为缺乏信心,很可能更难找到工作。一项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显示,55.8%的企业都表示不会接受“零工资”就业学生。这些企业主认为,如果求职者对自己的能力都不敢定一个合适的价位,或者说就把自己定位成“零工资”,这样的人才恰恰是有远见的雇主不敢聘用的。一个单位选择人才,自然最看重的是应聘者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并不是说没有工作经历就没有希望被录用,关键是应聘者所拥有的知识能否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如果说,应聘者的知识与理念得到雇主的赏识,自然就会得到充分的实践与培训机会,便能在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

即使双方自愿,也不应提倡

也确实有一部分企业认为,“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实习的机会,同时还不用支付报酬,因此一部分用人单位也乐得向他们敞开大门。”所以,“零工资”就业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对此,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处处长郭世英认为,不应提倡“零工资”就业。大学生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后就是劳动者,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即使在试用期,劳动关系双方也应该签订合同,且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对于求职者来说,“零工资”就业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一旦出现问题,也不利于自身权益的保护。

郭世英认为,“零工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秩序,也容易被某些唯利是图、恶意用工企业所利用。他提醒大学毕业生,谨慎作出“零工资”就业的选择。

篇9:对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分析的论文

一、窝寝现象的存在

大学生经历了硝烟弥漫的高考, 满怀着期待走入大学校园, 那绷着的弦终于可以松懈下来了, 因此大学生宿舍的娱乐活动异常丰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己局限于中学的教室、食堂和宿舍这三点一线上。大学相比较中学而言, 比中学的时间要多的很。花费在宿舍的时间更是占了这些学生的一半以上的时间, 也称之为学校宅男。

据调查, 从年级结构来看, 各个年级都有窝寝现象, 大一较少, 由于是新生, 对大学生活很好奇, 窝寝占30%;大二、大三忙于各种等级考试, 大概40%;大四很多, 在于正在做毕业设计, 时间多, 工作一时没有着落, 占调查的60%。从性别比例上来看, 男女生窝寝比例差不多。

二、窝寝的表现形式

在笔者的随机走访调查中发现, 大学生窝寝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玩电脑游戏。

如今在理工科宿舍里, 基本上宿舍成员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这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但是也给窝寝现象出现有了便利的条件。电脑的利用对于很多学生来说, 除了个别是利用其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外, 大多数的同学会利用电脑在网上打游戏, 网游现象很严重, 魔兽、征途、传奇, 甚至是一个宿舍的四个人联网打游戏, 这种现象是窝寝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由于学生的自制力较弱, 很难控制自己不受网络游戏的影响。网游以它的色彩、好玩性、游戏性受到了年轻大学生的喜爱, 据某网游公司调查, 玩网络游戏的大多数是这些年轻的学生。玩电脑游戏这种现象是窝寝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占85%以上。

2、打牌。

课后时光, 几个人凑成一桌, 打“升级”、“斗地主”、“双百分”, 什么流行打什么, 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甚至打通宵, 第二天则睡一天来补充睡眠。

3、宿舍“卧谈”成风, 学生按时就寝较难。

高校大学生思想活跃, 一天学习下来, 还久久不能平静, 一直熄灯以后躺在床上, 精神仍处于亢奋状态, 久不能寐。天南海北, 侃侃而谈。有90%以上的宿舍存在不同程度的“卧谈”现象, 洗毕熄灯后的时间里, 几乎所有宿舍谈论的话题都是空前广泛而自由的。能认真讨论问题, 讨论学习的有, 但不多。谈会内容据调查显示依次为爱情、工作、友情、学习等等。夜里不想睡, 白天睡不足, 很大一部分同学或多或少存在这个现象。

4、睡觉。

这种睡觉不是指晚上的正常就寝, 而是在白天时间在宿舍睡觉。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和进取心的缺失, 很多大学生安于现状, 乐于享受目前的安逸时光, 早上没有课, 就懒得起床, 在宿舍睡觉, 大概十点以后起床, 这种现象相当的多, 尤其是在冬天天冷的时候, 他们甚至连早饭都不吃, 和中饭一起, 称作早中饭。

三、窝寝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

1、目标的缺失。

读大学, 在中国人看来是跳龙门, 孩子很少有自己的主张, 高中老师及家长鼓励孩子读大学, 从小就被灌输初中加劲, 高中拼命, 大学松劲的思想。到了大学以后, 觉得万事都已完成了, 完成了父母的嘱咐, 也就迷失了自己。迷茫是当今大学生的共同特点, 不知道自己做什么, 除了考级之外失去自己的目标, 考过计算机和英语之后, 更是漫无目标。

2、导向的缺失。

一是缺失合理的文化自觉意识, 中国的大学生往往都是缺乏自主性, 从小学到大学, 是被父母的目标所牵引, 没有自身明确的目标;二是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具体体现为管理措施的短期性与表面性, 学校管理更多的是唯上, 措施的制定, 但是落实不到位, 缺少认真的实施;三是缺乏部门的沟通联系。当前宿舍建设主要依托学工系统, 并且往往与其他职能部门缺乏配合交流与协商沟通。

3、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

对从众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群体的规范和压力。在宿舍中, 大家都遵守某种规范, 谁也不愿成为不合群者, 宿舍成员在宿舍中怕受孤立, 而愿意与群体规范相一致, 与宿舍中其他成员保持相同的看法或行为方式。窝寝现象的形成, 从众起了一定的作用。如一个人爱上自习, 但宿舍中的其他成员有上不爱自习的习惯, 他也会由于从众而改变自己。而一个喜欢学习的学生可能因为从众心理而变得不爱学习了, 以求得和大家一致。在宿舍成员的从众行为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 包括人的兴趣爱好、对事物的认识评价、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等。

4、校园文化的偏移。

相对来讲, 学校的各种校园活动比较多, 举不完全统计, 学校及系院层面举办的各类活动每学期至少有200多次, 但是从参与的层次来看, 基本是学生会成员, 出现学生会举办, 学生会自己玩的现象, 普通学生参与的很少, 就其原因是这种官方的活动有的是团委及系院安排的, 缺乏针对性, 缺乏新颖性, 缺乏广泛性, 缺乏群众基础, 自然缺乏参与的普遍性和积极性, 学校生活的乏味, 自然学生会呆在宿舍里寻求心理的寄托。

四、改变窝寝现象的方式

1、加强宿舍管理, 建立学校、后勤、学院协调一致的管理体制。

建立以学工部门、保卫部门、后勤部门与各学院共同组成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 各部门协调一致, 共同管理, 促进高校宿舍文化建设, 定期举办“文明宿舍”、“优良学风宿舍”等以宿舍为单位参加的集体活动, 加强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 增强文化氛围, 培养学习氛围。

2、

科学化分配宿舍, 分年级分专业住宿是最利于管理和交流, 对学院、专业进行相对集中, 这是最佳分配方式, 在条件成熟时, 将后进生适度和优秀的学生同住一个宿舍, 通过优秀学生去影响后进生, 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后进生的状态, 带领后进生走出宿舍。

3、完善宿舍规章制度和各种奖励制度。

要不断对宿舍制定的各种奖励制度和舍规进行完善, 如《文明宿舍纪律检查条例》《文明宿舍评比方案》《优秀宿舍长评比方案》《文明宿舍公约》等, 同时把文明宿舍的评比与学生综合测评、评定奖学金、评比三好学生、评比优秀学生干部, 与评比先进集体挂钩。通过这种制度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加大学生的压力, 让他们从宿舍中走出来, 参与到学校的活动, 走进图书馆和自修室。

4、加强对宿舍成员的行为诱导。

在管理方法上, 采用强制与非强制的手段相结合的方式, 使管理机制与学生宿舍行为、心理发展特性达到和谐状态;从行为文化内容来看, 当前最主要的是加强对宿舍网络行为的教育引导;在管理形式上, 充分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发挥学生在宿舍管理中的主体性作用。

5、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引导学生树立校园生活的集体观念,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使之形成集体与个人利益相统一的思想模式;校园高雅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操, 完全可以通过举办大量面向普通学生的活动,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中去, 活动要有针对性、新颖性, 广泛性, 在举办之前, 通过宣传, 让学生设计活动方案, 由被动的看客到主动的参与到活动, 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这样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 就能够把学生从宿舍拉出来。

总之, 宿舍制度建设和大学生行为的引导式改变窝寝现象的有效方法, 通过宣传教育, 努力提升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自觉意识。同时, 采取措施将大学生的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使他们主动投身于和谐宿舍文化的构建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林语堂, 译注.大学[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7-8) .

[2]田建国.大力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教育, 2006, (4-5) .

[3]彭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及预防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 2003, (24) .

[4]肖杏烟.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若干思考[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3, (10) .

[5]王利民.高校学生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实践和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0) .

[6]王根顺, 杨俊.略谈21世纪初的人才规格和素质要求[J].高等教育研究, 1998, (4) .

篇10: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关键词: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影响

引言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均得到体现,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推究就业难的原因,主要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市场不成熟、就业工作的市场化以及导向性政策和配套性政策失衡等因素有关。在众多因素中,一般认为,就业政策与大学生就业情况有着最直接的关联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加以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當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概述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而实施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它具有适时性、区域性、可持续性和多元性等特征。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毕业生总政策。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政策的主要内容为毕业生的安置方针和毕业生的使用原则。总政策提出,要在目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做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还要为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就业拓宽渠道[1]。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政策。在具体政策上,主要内容为工作程序、工作纪律、各项具体规定以及地方性的就业政策措施。第三,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特殊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病残毕业生、支边学生、自费生、华侨、港澳台地区毕业生、结业生及肄业生等的相关就业规定。

2.现行就业政策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2.1大学生就业行为选择的现状分析

现行就业政策下,大学生就业行为选择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在是否就业的问题上,多数人选择了“就业”,其他的选择还有创业、出国、考研等。这种现象表明,就业仍然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首选。推究其原因,主要与现时阶段下教育投资较高有关。对一般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而言,用于教育上的投资占据家庭经济支出的大部分,这种经济负担促成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2]。其次,在就业地域的选择方面,多数学生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北上广地区。这说明,经济发达或者是文化开放的地区对高校毕业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就业行为选择因之而受到影响。最后,在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仍然是很多学生的第一选择。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的福利待遇具有规范性,工作具有稳定性。

2.2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着就业结果。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第一,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和职业规划体现出差异性,而就业能力也各自不同。就大学生整体而言,他们对本专业的认知多数停留在“比较了解”和“一般”这两种状态中,就此我们可以推论,大学生整体的就业能力属于一般偏上。而在职业规划方面,专业性质在其中有着较大的影响[3]。一些冷门专业如法学和哲学,其职业规划表现出弱势,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多数表示就业能力较低。第二,就业指导和培训在不同的学生及高校中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多数学生认为就业指导和培训有利于就业,而少数学生认为完全无用,而还有一部分的高校则完全没有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这些情况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3大学生就业机会现状分析

就业机会对大学生初次就业有着很大的影响。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业已经形成了市场化走向,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主要依靠自己创造。而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机会的竞争非常激烈。不仅如此,很多大学生还遭遇了就业歧视,就业机会大大降低。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女大学生在同等就业条件下遭遇就业歧视。性别歧视存在于很多用人单位,而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业在性别歧视上表现尤为突出,这就限制了一部分女大学生的就业行为[4]。

3.现行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供求关系,所以它符合一般市场理论,尤其是供需理论。

3.1需求促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需求量地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属于“买方市场”,即市场需求量比较稳定或者趋于饱和,但劳动力输出远多于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所推行的需求促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行为选择和就业机会有着重大的影响。通过需求促进政策,国家对偏远地区及经济不发达地区有着政策上的优惠和导向,这样就给学生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从而使学生能够扩大就业面,有更多的就业选择。同时,在需求促进政策的影响下,很多新的职业岗位产生,而新的就业岗位创造了新的就业需求,对平衡人才市场中的供需关系有着一定的作用。

3.2供给促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造成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原因中,结构性失业和选择性失业是主要的两点。结构性失业是指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之后,技能、产业、职业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以上几个方面表现出不平衡。选择性失业则是指在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大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而选择待业。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属于供过于求的状态,“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共同造成这种现象[5]。在当前政府所制定的供给促进政策的影响下,有效的供给制度将建立起来,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入,从而全面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进而提高其就业能力,谋求更多的就业机会。

3.3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供求之间的匹配性不强,很多大学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实际从事的职业之间没有较大的关联性,所以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跳槽现象比较普遍。而供求匹配促进政策就是针对这一点而制定的改进措施,在供求匹配促进政策的影响下,一些职业培训机构和中介机构发展起来,为大学生的职业培训提供平台,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有更多、更合适的就业机会。

4.结语

我国人口大国的国情决定了就业问题的严峻性,而在解决就业问题中,就业政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水平,首先就要明确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从本文的分析探讨中可以看到,我国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行为选择、就业能力、就业机会等方面,所以未来就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同样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洪玉.论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05)

[2]魏玉东.高校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评估——以沈阳市高校为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3]苏坤.大学生就业受到就业政策的影响分析[J].品牌(下半月).2015(01)

[4]周艳.论就业政策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3(06)

上一篇:建筑业健康发展下一篇:普通话考试3分钟说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