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计划

2024-07-26

编写计划(共9篇)

篇1:编写计划

组织的所有员工理解和贯彻,还应向业主或业主委员会和社会公开,体现组织的服务承诺和社会义务。

质量目标如何进一步细化、分解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设置“质量指标”的概念,对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分项目地展开,最终分解到班组甚至个人。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也可以使服务的对象(业主)深刻感受到物业服务的持续改进。

明确组织内部的职责、权限和相互沟通的形式、方法。

物业管理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职责分配及服务提供,要根据服务对象(业主)的需求和期望及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应规定各自的工作内容应达到的水准,尤其应注意协调管理处与公司、专业班组(部门)与管理处、各班组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相互间的接口,避免遇事谁都不管或谁都去管的极端做法。

物业管理企业需要与社会各个方面打交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员工都是公关人员。对此如此,对内亦然。20xx版ISO9001标准要强调内部沟通(5.5.3)。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内部沟通机制和程序,将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范围、内容和工具等。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全员参与的体系,及时进行有关企业的发展、方针/目标、服务理念等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使员工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显得尤为重要。

服务理念应体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

在ISO9001:20xx标准中,体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内容有0.1、5.2、5.4.4、7.2.1、7.2.3、7.3、7.5.3、7.5.4、8.2.1等条款。“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物业管理企业的行动准则,识别和确定业主的需求和期望,是应首先考虑的。这种需求和期望既包括在《物业管理行业规范》、《物业管理委托书(合同)》、《住户公约》或《业主公约》中已明确的服务内容,还应包括业主(委托方)未来的、潜在的需求和期望。企业应不断调整自己的质量目标、提升服务档次、完善服务内容,不断规范、完善内部管理职责、权限,以适应这种发展。物业有写字楼、住宅小区、商住楼、商场、工业园区之分,业主有私人业主、企事业单位之分;业主的地位、层次、成分也有所不同。不同的业主、不同的物业,不但对物业管理服务的要求不同,还会随着时间、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物业管理企业应建立动态的调查和信息收集程序,不断研究市场,完善自己。

篇2:编写计划

1、使酒店购进的原料按酒店规定目标获利;

2、使生产出来的菜品在顾客群获得声誉。

二、隶属:

1、行政总厨直接对酒店总经理负责,总经理不在向副总经理汇报工作。

三、汇报内容:

1、菜品声誉,获利水平,突发事件;

2、建议并高讨特殊接待或节假日的经营活动;

3、特殊的日常事务(人事大的变动、调整等);

4、有关食物、口味、配料变化的具体情况。

四、总厨要求:

1、应是一专多能的通才,至少掌握中餐其大菜系,及不同风味,不同菜式,不同类别的经营;

2、应是技术权威具有极强产品设计和推广能力;

3、应懂得产品标准必定量化的生产原理,并坚持不妥协,设计与执行标准;

4、具有组织能力,凝聚能力,感召能力,推广能力,并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5、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方案动作能力。

五、行政总厨职责:

1、通过日常的管理与监督,保证厨房内部运行的顺畅与规范;

2、控制出品的数量,分析菜品销售走势,了解顾客的需求及企业的营运走势定期运行产品创新;

3、与采购、仓库紧密联系做好预算、验货、存货的管理工作及时滞销原料的处理、推广;

4、监控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浪费、偷盗和保管过失等造成成本的上升;

5、正确分析财务报表,并以此为依据去督导和监控各部门工作;

6、对人工费用、能源、消耗、设备维护、清洁耗费,易耗品的领用等的控制;

7、除了对生产、加工的成品进行监控外,还要对一切能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进行品质管理。包括对装盘、运输、菜名文化含量及客人要求能敏锐的正确的理解等;

8、要制度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制度,由各部门主管去公正,严格的执行;

9、根据营业状况和工作量,应做好各部门的人手预算,并做好人员招聘,训练考核,升迁等管理工作;

10、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工作,督导主管做好安全计划,责任分工,安全教育等安全管理工作。

六、工作流程:

8:00—9:00 认真检查采购清单,确保按照采购清单合理采购,查验所来物品、原料是否合格,并密切关注所有食物相关的产品存储工作。9:00—9:30 检查员工餐制做是否符合要求,特别要检查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及检查各部门员工到岗情况,和各部门领料情况,处理上一天存货情况,并与各部门主管沟通工作上需要朴互协助的工作情况。

9:30—10:30 跟踪员工餐是否充足并有无浪费或私开小灶等工作,员工仪容仪表工作,动力、照明使用情况。天、地、墙的卫生和维护情况。

10:30—11:00 与仓库、采购应未到原料做好协调工作;对汤、花草、餐具等做开市前确认工作。

11:00—11:15 对三大冷库及各部门冰箱检查,指导各部门原料存储量,并做到心中有数。 11:15—11:30 对明档所有陈列菜品及明档玻璃展台等进行检查。

11:30—13:00 进入开市阶段,做好对出品品质、出品速度的监控,做好与营业、厅面、海鲜、厨房的协调工作。

13:00—13:30 处理部分方案工作:

1、当天工作过失的员工;

2、当天出品质量不稳定的原因;

3、当天出品速度慢的原因;

4、当天协调工作出现的问题等。

13:30—14:40

1、检查各部门员工在岗情况;

2、检查各部门对客人餐后加菜、加饭速度与质量;

3、检查加单情况及沽清,特别推荐表填写情况。

14:00—14:30

1、检查收市过程有无浪费水及洗涤材料的问题;

2、检查收市后的能源(燃气、抽气)等关闭情况;

3、检查工作下午员工餐准备情况;

4、检查各部门人员值班情况;

5、检查各部门离场后的安全情况。

六、应急机制:

一、突然重大接待:

1、根据当天进货、存货情况或良好工艺产品向营销做简单的汇报,并向营销主管了解接待宾客的喜好、忌诽、民族禁忌等作简单了解;

2、出品部成立技术骨干小组,对菜单的制作统一安排与布置,并对原料开始严格把好每一道关。并去除有争议性的材料(蛇、蚂蚱、芦荟等)有争议的做法;

3、紧密与楼面沟通、了解宾客每道菜动用情况,并及时调整制作做的方向;

4、针对贵宾突然提出的要求要采取跟踪到底;

5、做好出品留样工作(保留24小时)。

七、突然停水:

一、如果是提出通知工程部必须备用池,出品部提前把所有能腾出来的桶、盆、盛满水。

二、如果是突发事件,水管爆裂等。

1、马上通知总经理、工程部;2、各部门把桶盛备好,主管亲自抽调人员,组成运水队交给总厨统一组织;

3、总经理调好的车,由出品部运水队到外部调水支援,并启用备用池;

4、水运到以后,上总厨分配到各部主管,并且主要用途投到菜品的生产制作中去;

5、卫生用水改用布或拖布擦洗,严禁用水冲地或高耗水的现象产生等;

6、停水结束后,运水时占用的桶、盆应尽快归还到各个部门去。

八、忽然停电:

1、对于白天停电,又能采到自然光的部门,应该继续完成备货或清理工作,但必须要有主管人员在场;

2、停电后应立即关闭所有煤气阀(油阀),所有正在使用的动力设备开关(风机、切割机、刨片机、搅拌机、搅肉机等);

3、未能采到自然光的.部门,需从仓库领取蜡烛、手电筒做为部门照明;

4、停电后应将无法进行加工又易变原料放入冰箱,同时冷库关闭上锁,严禁随便出入;

5、对于正在做员工餐或即将做员工餐的时间段停电,应立即通知总经理或采购部采购措施;

篇3:浅议接待计划的编写与设计

接待计划对外主要是向来宾告知重大活动的日程安排, 活动地点和时间, 参加人员的职级和座次, 食宿安排, 以及接待人员的联系方式等;对内主要是协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自然衔接, 并能沉着应对突发情况。简言之, 即对外告知, 对内协调。

一、接待计划的特点

(一) 指导性

接待计划只是说明接待工作的具体安排情况, 不像批示、批复那样具有明显的指导色彩。但它在实际上又告知了来宾及相关接待工作部门、人员接待工作的全过程, 需要来宾、接待工作人员遵照执行, 因此还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二) 实用性

接待计划应用广泛, 不受接待对象、规模、级别、种类的限制, 只要公务接待工作需要, 都应该编写。

(三) 灵活性

由于接待计划的实用性导向, 计划的格式、内容没有定式, 只要是有利于提高接待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 都可以大胆创新。常规的、低级别的可用简单的一张表格即可, 而高级别的、大规模的则需要制定详细周密的接待计划, 且要做好应急预案。

二、接待计划的内容

从日常工作来看, 接待计划一般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管接待工作的部门或机构制发, 如办公厅 (室) 、接待处 (科) 等。其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标题、正文、附件。

(一) 标题

从形式上来看, 主要由单位、事由、文体三者组合而成。“单位+事由+文体”如某某大学会议接待计划;“事由+文体”如十周年庆典工作联系单;“单位+文体”如某某学院接待计划。三种形式中第一种最为常用。

从对象上来看, 可分为接待计划 (对外) 和工作联系单 (对内) 。

(二) 正文

正文的基本内容包括来宾信息、参加接待人员信息、活动安排、座次位置、来宾食宿、接送车辆、安全风险提示和工作联系单等。

1、来宾信息

包括来宾所在单位, 来宾团队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小规模接待应注明所有来宾姓名、性别、职务如接待兄弟单位来访, 大型会议接待应注明主要领导姓名、职务。

2、参加接待人员信息

包括参加接待的主要领导及部门负责人的姓名、性别、职务, 作为接待工作计划制定者和主要参与者的接待工作人员姓名、联系方式。

3、活动安排

多用表格形式, 主要内容是活动的时间、地点、具体活动内容和相关 (或主要) 参加人员。时间要具体到分钟, 地点应尽量详实。

4、座次位置

主要是活动现场座次、领导宴请座次和文艺演出场所座次, 视活动安排和接待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应绘制现场平面图, 具体标明来宾姓名或团体。位置安排应体现主次, 突出尊重。

5、来宾食宿

用图表的形式编写。主要由序号、姓名、民族、性别、单位、职级、就餐桌号、房间号等内容组成。简单的接待在计划的活动内容里加注就餐时间地点即可。

6、接送车辆

主要编写车辆的排列顺序号、接送时间和地点、随车引导人员及其联系方式、乘车人员姓名。简单的接待可在计划的活动内容里加注车型、车牌和司机信息即可。编写原则为让来宾知道坐哪辆车即可。

7、友情提示

扼要说明编写目的, 主要包括宾馆、酒店、活动现场、考察观摩点以及乘车和饮食卫生、当地风俗禁忌等方面须注意的事项, 以及航班、车船、天气、医疗救助等方面的生活信息。

8、工作联系单

高级别或者大型的接待计划有一部分是针对内部工作人员编写的, 我们称之为“工作联系单”。工作联系单的形式主要为图表, 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工作内容、相应的工作负责部门或负责人、工作人员、联系方式, 以及应急预案。

(三) 附件

附件包括活动地点的位置示意图、活动现场的安全应急疏散示意图、行驶道路指示图、参观或现场观摩路线图等。示意图应根据实际情况绘制, 标注应简洁明晰, 一目了然。

三、编写的注意事项

(一) 语言要简练, 表述要清楚。

接待计划的文字表述要明确具体, 通俗易懂, 能清楚地告诉来宾何时何地有什么样的活动安排, 应减少修饰性词语, 并尽量使用尊称。

(二) 内容要具体, 操作要可行。

接待计划的编制内容没有严格的标准规定, 视接待工作实际需要而定, 尤其是附件和其他信息, 可多可少, 但内容必须详实, 易于操作, 便于执行。

(三) 发放要适量, 保管要妥当。

篇4:编写计划

关键词:高中篮球;单元教学计划;编写技能;案例分析

为了推进新课程改革,为了促进高中体育课程的发展,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研室从2006年开始举办了模块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以及课时教学计划的评比,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就是笔者根据参加评比并获奖的单元教学计划案例谈一谈编写单元教学计划的一些技能。

一、单元教学计划案例

表1的篮球单元教学案例是笔者参加评比所选择的高中篮球选修一模块中的运球教学单元。高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篮球基础不一,作为篮球的第一个选修,学习目标是通过层次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技术,因此学习内容以技术教学为主,简单战术为辅,分别为传接球单元、运球单元、投篮单元和简单战术配合四个单元(表1)。

二、案例分析

1.单元教学计划的基本要素

从上面单元教学计划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般的单元教学计划都是以表格式呈现的,其包含的主要基本要素分为七个内容:(1)标题或引言,交待清楚是哪个学段哪一模块哪一单元,如上案例所示为“水平五篮球模块选修一第二单元教学计划”;(2)单元学习目标,此教学目标有别于模块目标以及课时目标在两者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从属于和包含于的关系;(3)单元学练内容;(4)课时安排,这是单元计划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课时不能太多,以3~5个课时为佳,如案例所示,安排了5个运球课时;(5)重点及难点;(6)单元教学策略;(7)单元评价措施。这是单元教学计划设计最为忽略的一个因素。在单元教学计划中应有预设的各种评价方法的表述。评价可在每一课中也可像上述案例一样放在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

2.单元教学计划编制的步骤

单元教学计划是在模块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完成的,其构建应突出目标统领内容的特征。在编写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单元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的配合,要根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还考虑课与课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复杂学习内容要有跨课时安排(图1)。

3.单元教学计划编制的注意点

(1)厘清水平教学计划、模块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以及课时教学计划之间的关系,以模块→单元→学时这样一个序列构建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设计方式,是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可供操作的一种教学设计。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许多教师还是感到十分迷糊、混淆、困惑和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厘清几者之间的关系。下面就用篮球选修教学举例说明(图2)。

(2)注重单元教学计划的承上启下的功能。模块中的单元通常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但单元教学计划还需要具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衔接模块与课时计划之间的链接。如上述案例所示,篮球选修一模块18个课时被分为4个单元,前面传球单元、运球单元和投篮单元为3个独立单元,最后安排了一个简单战术配合单元。在运球单元下面又有5节课,其单元教学计划就是衔接模块与课时的一个中间纽带。

(3)确定单元教学设计中贯穿的主线。在单元计划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确立一条主线贯穿前后并串联之。主线就相当于一个绳索可以串联每一节课。例如在上述篮球运球单元教学中可以以技术的掌握为主线,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运球转身-运球急停急起-综合运用。除了以技能为主线我们还可以以目标达成为主线、以学生情感体验为主线等。

三、单元教学计划编写技能的提升

《学程设计》写道:对单元进行规划最大的收益就是教师头脑中将有一副“完整的图画”,根据图画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因此教师要进行单元教学计划的编写及编写技能的提升。

1.要不断的钻研教材及学生

要提升单元教学计划的编写技能,首先要钻研教材,把握住该单元教材的技术结构、重点和难点;其次要熟悉学生情况,把握住单元教材与学生发展的联系,熟悉学生情况;再次,要把握住该单元教材在各课时的分配。

2.要努力优化教学条件

编写单元教学计划之前要了解学生对该单元的基础及兴趣,充分利用场地器材以及教具,优化教学条件,使单元教学计划更合理,教师心中更有数。

3.要体现教师的个性

在模块教学下,单元教学计划对于不同的教师而言就有不同的编写角度,如先学后教、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等,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在单元教学计划的编写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个性,避免千篇一律。

4.要有一个层次性与整体性的观念

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该单元是前一单元的延续还是另辟蹊径,该单元在整个模块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这都是教师在编写单元教学计划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提升编写单元教学计划技能的时候一定要具有一个层次性与整体性的观念。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5:校本教材编写计划

一、编写目的

计算机动画制作专业是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工作中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动画技能人才,因此,学校决定组织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编写校本教材。

二、编写原则

1.内容上要求具有真实性、代表性、综合性、科学性、创造性。2.形式上力求体现多样性、生动性、创新性。

三、拟编写教材 1.书名

(1)《动漫手绘实训教材》(2)《CG绘画实训教材》(3)《图像处理实训教材》(4)《三维动画实训教材》(5)《Flash动画制作实训教材》 2.内容架构

(1)《动漫手绘实训教材》内容应包括„„。(2)《CG绘画实训教材》内容应包括„„。(3)《图像处理实训教材》内容应包括„„。(4)《三维动画实训教材》内容应包括„„。

(5)《Flash动画制作实训教材》内容应包括动画制作基础知识、绘制编辑图形、创建文本、使用元件实例与库、创建逐帧动画、补间动画和高级动画。

(三)教材的呈现方式 1.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2.教材编写使用统一的规范用语。

3.教材中可设计形式生动、具有可操作性的练习。

四、编写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 成员:

五、编写工作流程

1.2013年05月18日定方案、明确分工。2.2013年06月18日前完成资料与图片的搜集。3.2013年09月05日交初稿(含图片)。4.2013年10月15日完成审稿。形成定稿。

篇6:如何编写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针对重要和特殊的产品及现场组焊产品,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产品质量计划涵盖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它是实施质量活动,达到质量保证要求的依据和指南,是对现有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一种补充。特别是新的市场机遇和用户(顾客)要求开发出超出原来体系覆盖的产品时,编写质量计划就更为必要。

1.质量计划的编写内容

根据《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 质量计划的编写内容总体上要求包括:

(1)产品概况,如产品的结构特点、设计参数、主要受压元件材料及尺寸等。

(2)制造前的准备,如:工艺准备、材料准备、工装设备准备、生产现场准备等。

(3)制造过程中主要控制环节,如:封头制造、筒体成型、焊接方案、产品焊接试板、总体组装、编标记代号、无损检测、热处理、耐压试验等。

(4)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检查点、审查点、停止点、见证点)的设置。

(5)质量控过程中责任人员和相关人员的签字确认规定。

(6)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要求和技术安全措施。

(7)产品验收标准、方法和监督检验内容。

(8)竣工资料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工艺文件、材料质量证明书、竣工图、产品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书、质量记录)的管理。

2.质量计划的编写方法

质量计划的编写应参照质量手册的有关内容。质量手册及质量保证体系程序文件(管理标准)中包括了大多数通用文件,质量计划可以从质量手册中加以选择、引用或对其进行补充。

质量计划的格式和详细程度与协议中商定的用户(客户)要求、企业自身的操作方法和所要开展的活动的复杂性相适应,尽可能的简明、清晰、以便实施。

基本要求:

(1)要与本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要求相一致,符合既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2)凡是在质量保证体系中没有规定的部分,应作为质量计划的重点来编写。

(3)需方在合同中提出的全部质量要求,要反映在质量计划上,且有保证其质量要求的相应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的具体规定,做到针对性强、目标明确、规定严格、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忽然可审核性。

(4)质量计划要具体规定每项质量活动的实施顺序、控制方法、验证方法、资源配

置、进度安排以及责任部门和人员,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

(5)质量计划应有具有审批资格的人员审批。

(6)质量计划可按某一重要和特殊的产品及现场组焊产品的特定要求为单元制定。编写格式:

篇7:工作计划的编写

工作计划的编写

我是这样编写工作计划的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要编写工作计划和进行阶段性的工作总结,按照PDAC闭环执行流程的说明,计划和总结分别是头尾两个环节。其实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往往不能清晰的将所有工作的开头和结尾划分得一清二白,很多时候一项工作的总结就是另外一项工作的开始,或者说一份工作在做总结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一份新工作任务的计划了。打开网页输入工作计划按搜索键,你可以得到成千上万份关于如何编写工作计划的资料,我想我也无需再对工作计划的基础组成及编写要求加以赘述了,我想谈谈我在编写工作计划的时候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和大家共享,更希望大家可以交流讨论,并一起提高。我一直觉得编写工作计划就象在写一篇作文。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接触作文课,语文老师就向我强调了作文的四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同样勿论是工作计划还是总结,也适用于四要素:时间计划、参与人员、投入资源、工作目标。参与人员:我想每个撰写工作计划的人本身就是这个计划的参与人员吧,这个应该没有什么异议的,问题是除了计划撰写人之外,在这个计划中还有其他的角色吗?很多同事在计划描述中关于其他人员的选择上,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也没有就其他人员在计划中的工作职责进行说明。仿佛我们的同事在工作计划中都成为了“孤胆英雄”,都是身怀绝技孤身作战千里走单骑的个人主义者。但现实中我们却会发现不管你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多强,大部分的工作计划都或多或少的在不同程度上需要其他同事其他部门的协助和配合,才能得以顺利的开展。那为什么就是有那么多的同事在工作计划的撰写的时候都集体感染了“健忘症”呢,把那些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给予大力配合协助的同事遗忘得一干二净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们的同事象独占鳌头,侵吞整项工作的业绩,而是我们还没有在脑海中建立起团队合作及项目责任制的理念,当然这也与公司目前的管理制度一直是以针对个人岗位职责的绩效考核制度为主有一定的关系。正因为各种原因使得我们在制定工作计划的时候没有深入的考虑其他同事的作用,以致所完成的工作计划中没有完整详细的成员组成描述,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工作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太忙了,忙得没天没地黑天昏地、忙得天地动容日夜变色、忙得恨不得一天变成48小时自己则浑身是手变成千手观音。我们都认可工作任务是项目责任制,但千万不要进入误区,误认为项目责任制就等同于个人承包制。一项工作计划不管它所针对的对象有多窄、涉及的部门有多少、不管它的实施时间有多短,也不管它的结果有多不重要,它都需要我们细分成若干个小计划予以实施执行的,或者说划分为不同的环节来完成,也就是说一个工作计划所包含的子计划会有侧重之分,有顺序排列之分,有性质区别之分,那么就决定了一项工作计划应该因应不同的内容由不同的人员在不同的时段完成。我们的同事或许会说,将一项工作计划分解成为更小的组成单位由不同的同事完成,这种设想是好的,但实施起来却无比艰难,因为在现实中人员之间的工作协调及分工合作越来越困难,成员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制度化机械化,这样实施对工作计划的完成时间完全没有能力掌控,因为工作计划的制定人没有任何的手段可以要求别人做些什么,也没有能力可以支配其他同事的工作重心及工作时间的配合。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纠缠于公司是否有管理制度要求跨岗位跨部门人员合作效果的考核,因为如果在项目成员的责任分工能够包容在这个对应岗位的职责要求上,并且已经纳入到个人绩效考核制度中,这样项目成员在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同时就是等于完成自己岗位职责内容了,考核自然也就可以顺利实施。但这样的解决办法始终是一种被动解决的途径,因为我们不可能在制定岗位职责的时候可以未卜先知可以完美的全盘考虑,我们接到的一些项目任务,通常都会在进行工作分配的时候出现不知道该让那个部门那个岗位的人员来负责的情况。我提出三种解决方式:1、制定更加详细、对应关系更加明确的岗位职责说明书;2、建立项目考核机制,改变以个人绩效考核制度模式;3、调整绩效考核制度的结构。好像有点离题了,个人工作计划的编写跑到项目责任制上面去了,不过往深处想,我们的个人工作计划,无不与众多的项目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吗,如果脱离项目责任而去编写工作计划,那么这份工作计划就不够全面不够完整了,也无法合理的展示你的.工作要求了。接着就到计划时间了,一项工作要花多长时间完成,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哪项因素最重要呢?工作时间可以由自己做主吗?关于如何确定工作计划所需要的时间,我们有太多太多的疑问了。我想我们大多数时候在决定一项工作要花多少时间的第一反应的依据应该会是经验值吧,要不然我们自己干脆就不决定时间,把难题交给领导让领导来确定,再不是我们就看看这项工作的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什么时候完成我就定什么时候完成吧。须不知,这三种方式的弊端都是非常明显而致命的,用上面所说的三种方式确定工作计划的时间,都会直接导致两个严重的后果-就是计划完成时间严重滞后,计划目标难以达到初期的质量要求。而我觉得,制定工作时间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上面的三种方式组合在一起。仅凭经验值来判断确定一项工作计划的所需时间,这样的做法对计划制定人的素质要求及工作时间要求很高,如果没有优秀的工作经验及超长的工作时间作为基础,所判断出来的计划时间与实际情况往往偏差过大,另外如果对一个初参加工作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人,这个方法的误差率就更加大了。另外我们凭借经验值判断工作所需时间,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给自己预留出“安全时间”,好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任务,而安全时间往往就是工作计划延误的一个陷阱。(关于“安全时间”的问题,我想使用另外的篇幅来讨论)第二种方式就是人云亦云,上级部门分派下来的工作任务已经规定了完成时限,那么我们的同事顺理成章的就将上级要求的时间作为自己完成计划的时间,这样处理最方便也最容易得到领导的认可,其实方便之外这样制定时间计划的方式却是让我们的同事大部分时间里工作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主要元凶。原因就在于上级部门制定的工作计划完成时间首先是站在其角度来考虑,然后再兼顾配合部门的需求统筹决定的,工作难度、工作量、工作任务之间的冲突等等的要求都不尽相同,那么我们又怎么可以在工作时间方面就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完全一致呢。而且我们在接受一个上级分配的任务时,还需考虑这项工作对其他工作的影响,是否可以兼并一起完成,是否是完成手头的工作再开展新工作等等,都需要我们有全盘观念来判断并做决定的。第三种情况就是做一个“听领导话的好员工”,领导说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完成,完全没有考虑时间是否满足完成工作任务的要求,就算是加班加点也在所不惜,我想说的是,如果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要靠加班完成,那么这项工作的质量只会随着加班时间的延长而呈反比递减。那么怎样操作才能科学合理的制定符合工作任务要求的时间计划呢,我是这样想的,确定工作计划的完成时间是一个综合操作的过程:结合自身工作的影响,通过经验判断定下完成时限,然后通过沟通达成最后的确定。念起来似乎很拗口,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三个环节可以描述清楚:暂定时限-沟通-确定时限,或者说自下而上再到自上而下最后是自下而上。这样的程序其实在一次上下级的面对面沟通中都可以实现了,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或者是不敢和领导面对面的讨论工作完成时限的问题、或者是一些领导疏忽了向下级征求完成时限的意见、又或者是双方都没有意识到双向沟通对任务的分配与接受及最后的完成的重要性。资源的投入更多的是说费用、物资等方面在项目任务中的作用,在制定工作计划的时候要善于合理争取资源,争取的对象主要为两种,一种就是直接上级,一种就是配合完成任务的其他部门。要保证所提出的资源需求完全是源自完成任务所需的,所以就要在提出需求的时候有充足的理据来支持你的申请,尽可能详细的描述资源使用的措施及资源使用后起到的作用,否则不管是你的上级或者是其他部门的同事都不会毫无缘由的慷慨解囊的。当然在任务完成后的工作总结中一定要提及这些资源的使用结果,显性展示资源利用率及对任务的贡献度,不然就算你侥幸获得一次资源的支持,但因为缺乏资源使用的总结,提供资源的人会认为你没有善用他们提供给你的资源,那么在以后的申请中你就会发现资源的申请我想在以后的申请中就会失效的了。我们都很清楚工作计划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目标的制定,因为计划就是为实现目标而生的,所以说目标是整个工作计划的灵魂。但我们现在在制定工作目标的时候往往都落入了一个误区,误将工作任务的完成状态当作了目标来描述,例如有一项工作任务是要制定一个管理制度,同事就会将制度的编写当作任务的目标,整个计划的最终目标就是制度的出台,而事实上我们希望通过制定这个制度达到什么管理要求:是希望改变目前工作流程中一些漏洞、还是希望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或者是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都没有在工作计划中有所提及,那么就导致工作计划的目标很肤浅、很表面,这往往也是我们千辛万苦的完成了一项工作,但这项工作却没有起到实质性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接到一项编写报表的工作任务,那么很多时候我们的同事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是以完成报表的编写作为最终目标,如果再仔细思考一下,难道编写完一份报表的最终结果仅仅是起到上报的作用吗,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报表需求者的内在需求从而得出未来某方面工作需求的调整,或者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这份报表的数据是否和其他报表的数据有内在的关联,从而为我们在某方面的分析提供新的数据支撑作用,要不我们觉得这份报表的数据是否需要存档作为日后工作所需要使用的决策依据等等。我们希望工作计划中的目标是明确达到某种效果,这种效果可能是用量化的数字表达、也可能是通过某些工作的质量的改变表达,不管是什么状态都好,我们在制定工作计划的目标的时候,首先是要求自己

篇8:编写计划

《英汉商务口译》这门课程在我校开设已近四年了, 开课以来, 一直使用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教授编写并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级口译教程》。这是一本时代感很强、语言非常优美地道的口译教材, 值得学习。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时间有限 (每周只有两节课) , 只选用了其中的小部分内容, 而且本书对于我校很多学生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 来说难度偏高。学生企盼有一套适合他们水平及学习时间的教材, 因此, 我依据四年来的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英汉商务口译基础教材, 以适应我校这门课的教学及我校学生的英语水平。

这学期我聆听了浙江工商大学陈明瑶教授的《特殊用途英语》这门课, 有诸多收获, 想结合从这门课所学习的理论分析我所编写的这本教材的优势及不足之处, 以便对本教材作一些修订, 更好地为以后该门课的教学服务。

二、课程设计、大纲及教材

本书共分十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口译概述, 后面的九个单元分别针对商务口译的常见场合提供了适量的口译培训内容。这些场合包括:接待口译 (Interpreting for Reception Service) 、会谈口译 (Interpreting Conversations) 、访谈口译 (Interpreting Interviews) 、礼仪口译 (Interpreting Ceremonial Speeches) 、介绍口译 (Interpreting Informative Speeches) 及商务口译 (Interpreting Business Speeches) 。而后面三个场合根据目的语不同又分英汉和汉英两个方向。这九个单元的编写结构包括热身听力 (Warm-up Listening) 、句子听译 (Listen and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词汇预习 (Vocabulary Work) 、课文口译 (Text for Interpretation) 、口译笔记 (Not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口译技巧总结 (Developing Skills) 、词汇扩展 (Expand Your Vocabulary) 、句子精练 (Sentences in Focus) 、牛刀小试 (Give It a Try) 、强化练习 (Consolidation Exercises) 十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热身听力”主要让学生听一些真实生动的英语原声录音,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 学生可练习重述或听写, 因为只有先听懂才可能口译出来;第二部分的“句子听译”直接摘自中级口译的考题录音, 目的是让学生练习做笔记并做一些非常基础的句子口译;第三部分的“词汇预习”是为后一部分的“课文口译”扫除词汇障碍;之后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做课文的口译;第五部分的“口译笔记”所留空白是方便学生在口译操练和教师讲解时做一些笔记;第六部分的“口译技巧总结”则是在教师结合课文口译讲解口译技巧时, 学生可做一些有关口译技巧的笔记, 以便课后反思及运用;第七部分的“词汇扩展”是帮助学生扩大各个口译场合的常见短语和表达法;第八部分的“句子精练”是对各口译场合常见句型及难点句子的口译练习, 便于学生在课后做口译练习;第九部分的“牛刀小试”则是加大这一课后操练的难度,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译练习;最后一部分的强化练习包括较高难度的听写、阅读训练及笔译练习, 这些都是从历年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考试的真题中选取的, 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译综合能力, 并方便部分有抱负的学生备考中级口译考试。本书的附录中还介绍了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考试中口译测试的要求、题型和形式, 并提供了3套口译测试模拟试卷供学生测试;附录中还补充了其他方面常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这一编排体例凝聚了我四年来的教学经验, 既吸取了其他口译教材的优点, 也弥补了其他口译教材的不足, 包含了我的一些创新, 相信对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和英语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的课程设计很好地遵循了Tom Hutchinson和Allen Waters在他们所编写的《特殊用途英语》中所提出的原则。学习理论 (Theory of Learning) 方面, 本书的编写遵循了1.Behaviorism:learning as habit formation, 每单元第二部分的课文口译提供了富有时代气息的供学生反复操练的口译材料;2.Cognitive code:learners as thinking beings, 如每单元Consolidation Exercise的笔译练习, 第十单元的这部分就涉及了上海世博会的内容。从课程设计的方法来说 (Approaches to Course Design) , 本教材既采用了skill-centered course design (介绍了大量的口译技巧并反复操练这些技巧) , 也采用了learning-centered course design (课堂上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主要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 在大纲设计方面, 本教材也特别注意了materials syllabus及learner syllabus, 针对学生选用了生动且实用的教学材料。

三、样例单元分析及教师和学习者使用说明

本教材的总体结构是按照口译实践的真实场景及程序设计的, 第一单元是口译概述, 让学生对口译的定义、特点、口译的今昔及口译难点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之后在第二单元是接待口译 (比如去机场迎接外宾) , 第三单元是会谈口译 (如外宾到达之后的简单会谈口译) , 第四单元是访谈口译 (如外宾到达之后的简单采访) , 第五、六单元是礼仪口译 (比如在接待宴会上的讲话) , 第七、八单元是介绍口译 (如对公司情况的介绍) , 第九、十单元是商务口译 (涉及中外商务谈判这一实质内容, 是本书的重中之重) 。这样的设计完全符合中外交流的程序, 科学且易理解。

至于每个单元的设计体例在前面已作了简短说明, 这里结合教师和学习者对教材的使用作进一步的说明。后九个单元的编写结构包括热身听力 (Warm-up Listening) 、句子听译 (Listen and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词汇预习 (Vocabulary Work) 、课文口译 (Text for Interpretation) 、口译笔记 (Not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口译技巧总结 (Developing Skills) 、词汇扩展 (Expand Your Vocabulary) 、句子精练 (Sentences in Focus) 、牛刀小试 (Give It a Try) 、强化练习 (Consolidation Exercises) 十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热身听力”主要让学生听一些真实生动的英语原声录音,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 学生可练习重述或听写, 因为只有先听懂才可能口译出来。该部分材料很多来自于张明伦编写的《听力入门》第一至四册的内容, 也可使用可可听力网上每天的VOA或BBC的广播录音;第二部分的“句子听译”直接摘自中级口译的考题录音, 目的是让学生练习做笔记并做一些非常基础的句子口译, 学生要学会一些做笔记的技巧并掌握一些常见的速记符号。第三部分的“词汇预习”是为后一部分的“课文口译”扫除词汇障碍;之后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做课文的口译;第五部分的“口译笔记”所留空白是方便学生在口译操练和教师讲解时做一些笔记, 比如记下一些重要表达方法及难点句子的理解;第六部分的“口译技巧总结”则是在教师结合课文口译讲解口译技巧时学生可做一些有关口译技巧的笔记, 以便课后反思及运用;第七部分的“词汇扩展”是帮助学生扩大各个口译场合的常见短语和表达法, 该部分十分重要, 学生课后需花必要的时间熟练掌握;第八部分的“句子精练”是对各口译场合常见句型及难点句子的口译练习, 便于学生在课后做口译练习;第九部分的“牛刀小试”则是加大这一课后操练的难度,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译练习;最后一部分的强化练习包括较高难度的听写、阅读训练及笔译练习, 这些都是从历年上海市英语中级口译考试的真题中选取的, 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译综合能力, 并方便部分有抱负的学生备考上海中级口译考试。本书的附录中还补充了其他方面常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生动且有用的词汇, 如各类世界著名品牌、全球著名企业及联合国主要机构一览等。

需要指出的是, 课堂上教师需要充分使用Tom Hutchinson和Allen Waters所提出的ESP教学方法 (如variety, prediction, enjoyment, involvement creativity, atmosphere)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口译的操练, 而不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课后学生也需要挤出尽可能多的时间和自己的口译对子进行练习, 只有通过足够的练习才能达到完美。

四、结语

这篇论文结合Tom Hutchinson和Allen Waters所提出的ESP的教材编写及教学原则对我个人所编写的ESP教材《英汉商务口译基础教程》的编写原则及思路作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说明, 提出了该教材编写的一些优点, 但这本教材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增加课文口译的材料及各个场合常用的口译词汇, 补充一些口译技巧的讲解及举例说明等, 更好地为教师和学习者所使用。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om.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6:21-144.

[2]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347-360.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齐伟钧, 孙万彪.基础口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篇9:编写计划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数量的显著增多,报告质量问题更为凸显。尽管已有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制订的G3等国际性报告编制指南,但因其与我国基本国情和企业发展阶段有较大差异,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编写高质量报告时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对此,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于2009年推出我国第一本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手册《指南1.0》,并于2011年修订发布了《指南2.0》。同时,为促进指南的应用,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发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标准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2011》,形成了涵盖标准、应用、评级、改进的完整闭环。

“指南编写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启动会上,国资委研究局局长、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彭华岗指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占全球的近20%,中国要努力在全球社会责任领域赢得话语权,《指南3.0》编写工作应以此为目标,增强指导性,实现较前两版更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他强调,只有行业协会、企业积极参与到指南编写中,才能使其更好地反映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际。

据悉,此次《指南3.0》将依据“广泛开放、深度合作、简便实用、国际视野”的原则进行编写,充分重视行业、企业专业人员的参与。编写过程中,将成立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建立起频繁沟通机制;设立“分行业专家工作组”,召开分行业专家意见会;走访调研行业协会、代表性企业,听取专业意见。在完成指南编写的同时,还将建立专题网站,促进交流与宣传;完善报告编写自动化系统,帮助企业降低报告编写的成本。

会上,来自中国轻工业协会、中国黄金协会的代表表示,《指南2.0》在指导行业企业编写社会责任报告方面已发挥出实质性作用,深化了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寄望《指南3.0》更为注重行业间的差异,细化行业指标,更好地指导企业包括编写报告在内的社会责任实践。

作为专家代表出席会议的本刊副社长殷格非在发言中指出,随着中国报告数量的快速增加,《指南3.0》将发挥更大的推动力。同时,在促进全球意义上的指南的形成中,中国将起到更多的作用。

“期待责任天空升起一颗中国星。”中铝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赵秀富郑重道出的感言,赢得了在座企业代表的共鸣。南方电网、中石化、广百集团等多家企业均表示将积极支持指南编写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共同推动中国CSR标准的深化。

启动会当天,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还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共同发布了《特种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这意味着《指南2.0》覆盖的行业增加至47个。据悉,截至2011年年底,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明确标注参照了《指南2.0》的企业达60余家,涵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上一篇:2017年黄泥河镇第一小学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方案下一篇:毕业论文评语导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