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试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问题论文

2024-07-11

浅谈试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问题论文(通用9篇)

篇1:浅谈试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问题论文

【摘要】 学士学位以上人员中选拔,迭到具有师资培养能力本文根据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和人才培养的实 的高校或科研单位系统进哮学习一至一 年时情况。对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培 是具有会计电算化及相关专业硕士予权的高校十f办幕层次、培养途径和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探讨,并且研究生班,采用联办合办等多种形式,扩人投q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得到了推广应用,为提高这些/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应用主要集中在帐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和会计报表四个模块上。材料核算、成本核算和销售核算等模块应用很少,真正做至皖全甩帐的单位也比较少。

实际的应用范围和水平与财政部提出的目标及我国潜在的市场相比,相差甚远 追究其原因。除了人们的思想认、管理体制等因素之外,基根本原因是人才问题。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满足不了会计电算发展的需要,与实际要求相羞很大。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就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层次、培养途径和课程设置等何题进行讨论,并且得出一些对策建议。

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特别是具有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设计能力和会计专业知识和复合型高层次的专业教师远远满足不了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有的成人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甚至个别普通高校由于师资缺乏无法给会计专业开设电算化课程,不得不将其从教学计划中砍掉。有的教师只经过会计软件操作短期的培训,根本不具备系统开发设计知识就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其培养出的学生水平就可想而知。因此,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只有建设一只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满足会计电算化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对于师次的培训,绝不能满足于一般的会计软件操作知识,必须培养具有系统开发设计能力和熟练掌握会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师资培养可以有多种途径:—是从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或会计专业具有

三、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层次

1994年财政部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剪话事业的意见》中,指出:“目前要立足于在职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培训可分为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进行,从基本知识培训抓起,逐步提高”。《意见》中提出了上述四个层撮培训比例是:操作人员6o~70%。会计软件的维护人员10—15%,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5%。根据我们近年来从事会诗电算化工作实际情况看,分层次培训是十分可行和符合实际的,但是。

各层次人员的培养比例满足不了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系统维护人员、程序竣计和系统设计人员比例偏低。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和社会办学主要培训操作人员,系统维护、程序设计和系统膏析设计人员基本上没有列入培训计划。有的单位多次送会计人员参加培训,也有一些会计人员参加社会办学培训I,但是,这些单位依然无法开展会计电算『七工作,其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既懂会计叉懂计算机的维护人员。

因为仅具备某一会计软件操作知识的人员是不能独立胜任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既使在专业软件公司的协助下,把电算化工作开展起来,但是一时旦系统出现复杂的问题,不能正常运行,如果没有精通计算机的软硬件维护知识和人员,就不能很’陕恢复系统。那么其后果只能将本来已经甩掉的手工记帐重新用起来。这是任何一个单位都不愿看到的事。另一方面 一个单位要想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及其他管理工作的电算化,也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程序设计和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目前我国以专业软件公司开通用会计软件为主的途径来实现会计电茆化,在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一定的付作用。会计软件的通用性实际上是 加重用户婕用会计软件的难度和负担为代价的。首先,所谓通用也只是在帐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和会计报表几个模块实现通用,而材料管理、销售管理和成本核算等子系统难实现通甩 既使实现通用其用户初始化工作量和手工工作量巨大,这些子系统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特点开发设计。其次,通用会计软件另一个问题是不利用与企业其他系统之间形成良好的接口,这就给企业以后扩大计算机应用范围和层次(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为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是企业的最基础管理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有着复杂的联系。再次,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国家每年都有重大的财经改革方案出台。一旦涉及财务会计核算和处理方法问题,如果软件版本量新不及时,只有企业自己对会计软件进行修改了。由此可见,程序设计和系统开发设计人员不仅是必须的,而且还要大力培养。本文建议: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和系统开发设计人员的比例应该是2:l:l:l。在此,本文还要特别指出:各单位除了对一般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之外,还必须重点对会计主管人员的培训。

作者在菜单位开展会计电箅化工作时,就遇到过由于会计主管不懂会计电算化知识,工作安排失误而影响了会计电算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会献计计主管的培训,除了介绍会计电算化的一般知识外,要重点培训会计电算化原理和开羼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琢管理知识。为此,本文建议增加一个培养层次。这个层次是专门培训会计主管人员,可以称为项目管理人员层。

四、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途径

目前,我国会诖电化人才的培养途径主要是:

(1)在各类学样的会计专业中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2)政府的财政主管部门委托会计软件开发公司举办短期培训班;(3)社会办学力量开办培训班;

(4)极少数高校培养会计电算化方向的硕士研究生;(5)会计软件开发公司为了推广自己的软件,而举办的操作培训班。

如本文前面所述,一个单位如果仅有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人员,没有系统维护和开发人员是不可能将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开展起来的 而上述几种培养途径满足不了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的系统维护和开发人员。尽管近几年,有大批计算机应用和管理信息系统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充实到企事业各单位,但是,由于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缺少企业管理和会计专业方面课程,他们也没有学习过会计电算化方面的课程,因此,这些专、世的毕业生尽管掌握了丰富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但却不能胜任会计电算化的工作,也就是目前一些单位出现的局面。懂计算机的不懂会计和企业管理,懂会计和企业管理的不懂计算机,一方面、才浪费,而另一方面又缺少人才。本文建议除了保留巩固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人才j占训途径之外。可以开辟一些新的培养途径:

(1)在计算机应用专、lk中,增设企业管理 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造哮课程;(2)在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专业中,除了目前开设的企业管理、会计学原理课程之外,加大财务会计课程。

(3)在有条件的高校,开办会计电算化辅峰专业。本文的这些建设并不是想使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击从事会计电算化上作。但是,无论扶国外多年计算机发展应用的历程还是扶目前我国计剪机在企事业单位应用的发展趋势看,单位一般都是要建立以财务核算管理为核心的计算机网培信息系统。因此,企业单位一般都是要建立以财务核算管理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固此+企业管理、南务会计应该是高级信息管理人才必备的知识。这也符合当前国家教委进行专业调整,缩碱专业数量,拓宽专业面的总的指导思想。

五、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目前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个氡要问题是课程设茸及内容不能满足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工作对人才的要求。首先,必须澄清一些人对会计电算化存存的模糊认识 会计电 化涉及计算 l科学、信息穗攀 财务会计、企业管理和系统开发理论等多门学科 因此 并不是学习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或是擀会菜一会计软件的操作就能掌握计算机会计这门新学科。:要真正掌握它并且能够承担会计电算化工作,必须学习掌握多门学科知识。本文按不同类专业和培养目标提出如下几种会计电算化方面的课程设置商案,仅供参考。

l、会计类本科专业(1)计算机基础;(2)数据库(Ⅵ 或ACCESS);(3)高级语言(C语言或vB);(4)管理信息系统;(5)计算机会计学原理;(6)会计软件上机操作和项目管理。

2、管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增设如下课程:(i)会计学原理;(2)财务会计;(3)管理会计;(4)计算机会计学原理。

3、计算机庆用专业增设如下选修课程:(1)会计学原理;但)财务会计;(3)计算机会计学原理。成人教育会计专业(1)计算机基础;(2)数据库(FOXPRO);(3)计算机会计学照理;(4)会计软件上机操作和项目管理o5、会计电算化辅修专业数据库(vFP或ACCESS)(2)高级语言(C语言或VB);(3)管理信息系统;(4)会计学原理;(5)财务会计(6)管理会计(或财务和宣)(7)计算机会计学原理(8)会计软件上机操作。

六、结束语

人才缺乏是目前阻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如果一个单位由于人才缺乏,不能实现会计电算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其他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电算化。

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单位实现管理工作全面电算化的基础和核心。所以,我们必须加快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只要我们从抓师资队伍建设人手,开辟多种人才培养途径,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就一定能够培养出大批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满足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把我国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新阶段。

篇2:浅谈试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问题论文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现代化会计技术,以先进的计算机为工具,对各种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传送的人机系统,又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在计算机发展的基础上,利用数据信息化的一种财务手段。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促进了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是企业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重要表现。会计电算化充分的结合机器和人力,把企业财务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记录、账表核算和资金流统计,这样的工作不仅减少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简化了很多繁杂的环节,避免了人工手工操作带来的误差,而且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使得整个财务系统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在企业进行市场经济时,能够通过有效的财务系统进行分析和决策,从而为企业的效益和稳步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陈旧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原来大部分都采用的手工财务管理模式,这种会计模式在企业的发展中形成了固定的流程和财会氛围,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在会计电算化采用后,不能很快地在企业中找到适合的方法。加上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造成陈旧的财务管理观念根深蒂固,不能很好的改革。这种观念,使企业领导不能意识到会计电算化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能根据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市场发展的趋势,为企业的市场决断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信息,这也是现代化企业发展改革的必要措施之一。

(二)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会计电算化以及在中小企业普及,但是并没有对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而只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与流程想匹配,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手工记账在财务数据处理、报表审计、信息核查和工作流程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而中小企业却沿用了传统的会计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会计电算化管理流程存在矛盾,在实际工作时,出现很多不适用的标准要求,使得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的脱节。这样不健全的制度,会造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降低,不仅不能高效地位企业提供财会信息,还会影响企业正常的财务管理。

(三)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应用水平低

企业的会计管理由原来的手工记账到会计电算化,不仅对企业是一种改革,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挑战。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是借助计算机媒介,通过会计管理系统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和管理。所有,会计人员要改变原来手工记账的技巧,提高对计算机操作和软件的应用。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普及的时间短,重视程度低,很多会计人员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应用水平比较低,在处理计算机问题和网络数据管理时,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财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为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造成了隐患,给企业的财务决断产生一定影响,甚至误导了企业对市场的判断。

三、中小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有效应用,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做保障。只有建立了良好管理体系,才能让会计工作有章可循,才能让会计人员的工作有条不紊,实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细化。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工具与程序、会计数据与信息的表现形式、会计档案的保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分为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包括制定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等;会计电算化的微观管理是指企业在建立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后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立新的职能部门、对原有部门的调整和制定完备的用户组的管理策略等。

(二)培养综合型会计人才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提高了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所以企业要给予会计工作人员充分的学习空间。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会计,使得很多员工出现了不适应,一方面很多手工会计技巧和方法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不适用,一方面要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有熟练的操作。而员工在短时间很难掌握会计电算化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有效性,企业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综合性培训,并定期对其进行考核,让会计管理人员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三)提高对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

中小企业要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优势,重视市场对会计电算化的急切需求,只有快速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化,改变对财务会计的观念,才能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企业存在对市场变化的前瞻性,重视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把发展会计电算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加强会计改革的力度,分析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不断调整策略,提供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本企业的发展,才能让会计电算化的优势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需求,从而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有准确有效的财务分析保证,实现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奠定了会计信息化的基础,现代中小企业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改革,保证了企业的决断力。目前,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的充分应用,实现了会计系统的综合性管理,但是改革的过程也存在一定的过渡问题,造成企业管理混乱。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分析了现阶段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林晓梅.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04)

篇3:浅谈试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问题论文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作用 问题及对策

前言

电子计算机作为各个行业的载体早已成为代替人脑进行工作的高效、精确现代化科技设备,它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正是我国现代化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说它是逐步代替手工记账的现代化工具。本文笔者就会计电算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1.在会计电算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1.1会计电算化中的安全与管理不足

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制度虽然大大增加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量,但是在新增加的操作员岗位和系统管理员的岗位上就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内部控制不完善,不遵循会计制度,这就使会计电算化工作不能正常的进行,由于有些会计工作人员年龄较大,对电算化有抵触心理,就导致了手工账和电子账的并行时间过长,即同时记两遍账,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工作量,从而不能达到预计的效果。在会计电算化安全方面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一些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保密性不足,数据常常直接暴露在外面,导致只要略懂数据库的人就能盗窃数据或破坏数据,再加上软件功能的不完善,无法将操作人员和操作时间形成完整日志,一旦出现问题无法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再加上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操作员密码保管不妥当,不严格执行财务室安全管理制度。就使会计电算化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1.2对财务人员重视度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单位、部门的会计人员很多,而且对会计业务也很精通,但是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却不多,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的电算化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极其有限,无法将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有机结合起来,造成了会计人员知识的不全面、不系统。另外,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员对会计知识又比较贫乏,对运行会计软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所以,长期以来,会计电算化复合人才的缺乏一直是制约费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虽然有不少部门组织各种培训,但由于培训时间、单位日常事务及个人精力等因素的制约,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才总体素质仍然不高。

1.3.财务软件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当前的核算要求

财务软件是一种基于一段时期特定计算机软、硬件平台下的软件产品。目前,各单位所使用的财务软件缺乏通用性和标准性,数据库记录没有一定标准格式,往往只是从本单位的目前需要出发,应用模块仅限于账务处理和报表处理,信息共享性极差,算出来的会计信息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2.针对当前会计电算化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

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通过准则类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应注意数据库的加密技术,防范非法人员的入侵,设计增加在重要数据修改前的自动备份功能。严格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与控制,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和控制系统。操作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系统操作过程和系统的维护。操作过程控制主要通过制订一套完整且严格的操作规定来实现。操作规程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建立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给计算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保护机器设备,同时防止各种非法人员进人机房,保护会计运行程序和数据的安全。

2.2重视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要针对单位会计人员的特点和工作要求,科学地确定培训内容,做到教育对象层次化、知识结构系统化,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提高会计技能,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加入WT0的要求。应把会计电算化列入学历培训、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范围之内,以形成必要的外部压力。可通过建立培训中心,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质保量培训合格人才。还可以在各财经院校开设并逐步增加会计电算化课程,保证会计电算化后继有人。同时,单位会计电算化人员要正确认识会计电算化后自己的作用和地位,敢于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不断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提高操作技巧, 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能力,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提升财务软件的更新速度,加强软件核算功能。

加大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力度,首先在软件的更新上要紧跟会计制度的步伐,要根据当前国家发布的最新会计制度来制定研发财务软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单位的核算要求。在软件不仅能满足基本和算要求和查账要求的情况下,还可以加些人性化的功能,比如自动保存常用摘要,自动保存常用凭证,账表和报表自动从凭证中提取数据等功能,这样在提升电子记账速度的同时,又更进一步的减轻了财务人员的重复工作量,还可以为一些计算机知识较缺乏的会计人员提供便利。在初始录入时,财务软件应依据国家最新的财务制度预置各行业的会计科目、相关法律法规或相关网络链接,便于财务人员不用手工翻阅纸质文档即可以找到想要的信息,从某种程度讲财务软件既是核算软件又是管理软件,这类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将成为财务人员最便利的辅助工具。

结束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发展起来的,而会计作为经济化全球加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更为精确、完整的反应会计信息早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目前我国在会计电算化,这一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会计电算化能否顺利的实施下去,还需要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和协调,相信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带动下会计电算化领域不断的有新的惊喜与突破。

参考文献:

[1]《基础会计》,陈国辉、迟旭升,2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6.

[2]唐勇军,时薛原.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通讯.

[3]白红莲,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4).

[4]刘志.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太原城市職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5]秦少卿.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篇4:浅谈试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问题论文

1. 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各职业院校采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 可以说是品种繁多, 基本上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从而使该课程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教材。有些教材把会计电算化教学与会计软件开发混为一谈, 在教材内容中存在大量的程序代码, 这不仅给教师教学带来困难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也有些教材只有单纯的软件操作步骤, 再配上一些界面的截图, 充其量就是软件上都有的“使用帮助”的一个翻版。另外, 由于会计知识更新很快, 会计软件版本升级也很频繁, 很多学校采用的教材相对落后, 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比如:新会计准则已经将会计科目名称进行了更改和适当的调整, 如将“现金””这一科目更改成为“库存现金”科目, 还有将“应交税金”这一科目改成了“应交税费”科目等等;并且将原来的五类会计科目调整为六类会计科目, 又增加了资产、负债双重性质会计科目———共同类科目。但是现在还有不少院校仍然使用这些旧版教材和会计软件, 这都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专业课, 应该配备更加全面、系统的专业教材。

2. 教学目标不明确, 内容不完善。

职业院校的技能教学应该与社会需求相匹配, 因此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制定上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大部分学校教学只是单纯的教学, 并没有从专业的角度为学生考虑。那么, 应该怎样才能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呢?这就成为高职院校目标定位的一个标准。好多学校教学的目标定位在了会计电算化考证的内容上例如,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一般主要讲授总账模块、UFO报表模块还有固定资产模块以及工资模块, 而对于其他的模块比如:供应链模块以及财务分析模块等一般不作讲授。因此,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全面, 学生达不到很多用人单位对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

3. 会计电算化教师队伍还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教学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 不仅要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 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目前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还有的老教师虽然不缺乏工作经验, 专业知识也很扎实但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 不能及时解决上机课中出现的各种软硬件问题。甚至, 还有的教师是由计算机教师直接转行, 只懂软件不懂会计。因此, 会计电算化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 也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4. 实训条件不够, 影响学习效率。

大多数职业院校没有配备专业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 都是与其他专业混合使用, 这样造成了很多不便。比如:会计电算化的实训作业是连续的, 但由于学校机房是好些专业的学生同时用, 机房人员怕病毒造成死机, 所以只要关机就会还原系统内容, 所以学生每次下课得做好备份上课之前得做好恢复, 但因为这样花费了不少时间, 有些学生总因为学校电脑反应太慢恢复不了, 或者下课时备份不好上次的内容, 而直接影响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这样会使学生们很烦恼。而且, 由于混合使用机房, 所以排课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本来需要四节上机时间或者更多的上机时间, 由于机房有限, 所以只能排两节上机, 这样大大减少了学生上机练习时间, 学习效果自然就不是很好, 以至于好些学生为了考证还得到外面报电算化培训班。

二、会计电算化在教学方面的对策

1. 及时更新教材与软件, 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针对学校会计电算化教材相对落后的现状, 学校在选用专业教材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教材内容要与会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 要能充分地反映学科的前沿性, 并且要配备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财务软件。二是要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因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不是很高, 所以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行。三是要体现实践性的特点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有专业技能的会计人员, 而不是高学历人士, 因此, 教材的实务性要强。

2. 加强教学目标定位, 拓宽教学内容。

对于职业院校来讲, 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对于会计电算考证的内容要坚持, 因为考取会计电算化资格证是学生就业渠道之一, 也是学生将来从事会计行业的必要条件, 因此, 要让学生对考证要加以重视。但从另一方面考虑, 教学内容不能只为考证服务, 更要让学生有所专长,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中要拓展教学内容, 比如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授总账模块、报表模块、工资和固定资产模块等内容, 还应当增加一些管理方面和财务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3. 建设综合素质强的教师队伍。

“打铁必先本身硬”, 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才能才能教好学生, 考虑到会计电算化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笔者认为应该这样做第一, 教师首先要备好课。在备课本上要事先安排好上机的内容和流程。自己要针对上课的内容, 上机反复实践操作, 在操作过程要随时作好记录, 只有自己对软件操作很熟练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回答。第二, 教师应该进行专业进修。在学校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或者聘请软件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给教师进行授课, 从而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使两者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三, 教师应该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只有了解了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情况, 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

4. 完善实训条件, 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让广大学生对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的操作有更全面的认识, 必须注重手工会计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的衔接, 并让学生通过对比, 深刻认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从而取得良好的实训效果。因此, 学校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 配备先进的实训软件, 在实训室建设要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环境和流程, 以及职能岗位, 这样会有利于实践教学。

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 培养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已经成为会计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笔者相信,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摘要:当今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学会运用计算机与网络信息技术。而会计电算化就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网络信息技术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 所以, 在以后的会计教学中这门课程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一些原因, 这门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 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陆正飞.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 1999 (3)

[2] .郭银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探讨[J].财会月刊:理论版, 2006 (3)

[3] .冯洪江.谈职业技术中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6 (5)

篇5:浅谈试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问题论文

【关键词】 电算化 企业会计 财务处理

会计电算化是利用高科技产品为主要的工具,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仪器代替传统的记账、算账工作,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完成会计工作中需要进行的分析、预测和控制工作。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企业已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到信息技术对企业工作的重要性,在财务工作中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工作方式,以会计电算化为基础的财务一体化管理逐步得到了各个企业和单位的青睐。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市场的主角正在逐步朝着中小型企业转变,是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能够合理应用的基础。由于一些小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财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偏低,专业素质不够造成企业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在工作中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归纳解决方法。

1. 存在的各种问题

1.1账务处理程序不够规范

由于在会计工作中,各种软件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就造成在工作中的各种程序处理方式和措施的不严谨,出现了诸多影响企业发展的隐患。在实际工作中,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进行合理考核,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对各种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控制方法,在会计工作中能够实现合理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制度的制定能够规范化、标准化和严谨化,使得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合理的应用。目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小企业虽然在工作的时候也根据自己相应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一些软件规范措施,但是受到原来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其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隐患和不完善。因而出现了工作流程与实际业务需要相冲突的矛盾,在会计工作中呈现出一系列不规范的发展行为,同时企业工作中还存在着同类经济业务不相符的现象。另外,会计电算化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发展流程,破坏了企业账务处理的一致性,同时也导致了工作中各种账面数据误差的发生,同时容易形成数据失真问题。这些问题在会计工作中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解决,其不但能够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和失去应用价值,而且容易造成管理者在决策中出现失误和不实际,造成管理的漏洞,严重制约着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高。

1.2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滞后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传统的会计分工模式将被打破,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操作规程也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由于数据的处理方式、记录方式、存储介质的变化,势必会带动企业内部控制的组织形式及内控制度的变化。一些小企业在电算化系统试运行阶段,没能适时调整岗位分工,虽然为通过甩账审批,也参照其他公司所使用的制度文本制订了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并没有针对本单位实际工作要求进行设计,且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执行,内部管理仍是采取模仿手工的管理办法,没有实现重整。岗位分工混乱,权限设置缺乏牵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及会计档案保管、数据备份等都存在安全隐患。

1.3会计电算化人员业务素质偏低。小企业的电算化操作人员大都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经过短期培训而来,对软件的认识存有局限性,他们一般只能按照固定的模式机械的操作财务软件,却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另外,由于大部分会计人员的财务知识不够系统深厚、更新慢,因此只能對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如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没能充分发挥出管理软件在管理方面的功能,不但没有完全体现出会计工作应用计算机处理的优势,而且造成了系统资源的浪费。

2. 完善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建议

2.1建立与会计电算化相适应的工作体系。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将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原有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内部控制方式及组织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企业必需要调整原有的工作体系。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具备现代化管理意识,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近期发展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及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调整原已习惯的传统的核算方法,规范账务处理流程,以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2.2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会计电算化工作给企业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因此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企业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针对单位会计人员的特点和工作要求,企业要科学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要注重实效。培训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结构问题。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应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企业应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财务安全和保密性是每个会计人员所遵守的第一原则。加强在财务处理过程中对财务报表和财务资金的安全意识,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安全、保密性,需要会计软件生产企业在开发设计新软件的同时加强对数据保护模块的研究,加强对计算机的保护,要建立有力的防护措施和良好的安全措施。

2.3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控制操作人员的职能,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度。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是会计电算化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主要应该解决的问题。只有制定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企业应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要求,制定适合本单位经营管理需要的各项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逐步完善。电算化内部制度建立后,抓落实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企业要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有相应奖惩措施,以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尽量采用一些简单而又易学的软件。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替代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是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小企业应在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强化基础管理,规范业务流程,重视人才培养,并将会计电算化工作纳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范畴,制订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计划,以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高颖;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09年15期.

[2]戴衡伟;王美荣;;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3期.

篇6:浅谈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1.1 对会计电算化的作用的认识的不足。

会计电算化是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会计核算过程中, 本质上改进了传统的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 通过分担大量的人工计算和核算, 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和精度, 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并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但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电脑和财务软件简单的相加, 而是应该起到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 通过这条有效途径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可是经过了解,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在单位财务工作中的体现并不明显, 包括一些大型制造类企业也是如此, 而小型单位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记账工具的层面上。很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就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 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的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 对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存在着偏差, 对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使现有的会计工作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管理服务, 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1.2 忽视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功能。

长期以来, 我国的会计工作在手工条件下, 由于受核算手段的限制, 会计无法及时提供信息, 主要是从事事后核算和事前分析预测, 对事中的控制因计算复杂而很难进行, 所以难以做到辅助企业决策。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和发展极大地发挥了电子计算机卓越的计算功能, 改善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手段, 为实现其辅助决策功能提供了可能。然而, 我国现实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却普遍存在着重视报帐的功能、忽视管理功能的现象。一方面, 目前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虽然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 但总体上看, 模块的内容简单, 功能很不全面。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工资核算等基本内容功能较强, 而具备管理型功能的成本核算、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以及资金供求预测等模块或是根本不具备或是内容过于简单, 不能满足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中, 仍只局限于以计算机代替手工进行系统的帐务处理, 往往只考虑财务部门具体工作的需要, 没有从整个单位信息管理的高度出发, 无法按照计算机管理的特点重新规划业务流程, 不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强大功能达到加强财务管理的目的。

1.3 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参差不齐。

现代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向会计人员提出了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目前在许多单位中会计人员仍局限于传统的报帐型会计, 人员的梯次和构成不合理, 有的过去一直从事手工会计核算, 财务财会知识比较全面, 技术贤熟, 但是计算机知识比较欠缺;而新进人员操作熟练, 但财会方面的实践和工作经验不足。尽管各地财政部门每年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培训, 但往往流于形式, 效果不甚理想, 再加上很多单位不注重对会计人员的继续学习和提高, 往往造成他们财会专业知识老化、缺乏提高和创新, 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掌握得不透彻, 难以胜任运用现代财务理念和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工作。

1.4 会计电算化系统有其局限性。

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现在新经济形式下, 会计管理模式逐步由微观向宏观管理全面过渡, 使得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方法不太适应现代化的企业运作过程。从宏观上看, 会计财务的作业方式仅纪录结果,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根据手工核算管理设置成结果型会计科目, 仅纪录业务结果, 不追求过程, 系统的信息处理一般都是对手工会计职能的自动化, 系统的结构是面向任务和职能的, 虽然能够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 但在业务流程的监控和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性上存在着不足。其最大的局限性在于, 模仿手工核算的电算化系统是以成本管理为核心, 无法实现企业领导决策关注的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

2 多方入手, 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

2.1 加强会计系统化的观念, 提高现代化管理意识。

鉴于会计电算化对企业财务工作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明显提高作用, 应该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和意义, 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关心、支持普及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良好氛围, 让会计电算化更加深入人心并发挥更好的作用。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根本性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 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 增强现代化管理意识, 使会计电算化由会计核算方法的会计电算化向会计管理电算化的方向发展。财务人员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管理和资金分析, 及时、系统和全面地反馈会计信息, 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 促使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全面提高, 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2.2 重视和健全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功能。

知识经济对现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冲击导致会计管理思想从事后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 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系统的构件, 从而使会计电算化向管理决策型发展。首先, 软件开发人员应以信息如何为决策服务为出发点, 提高财务软件的功能, 增加具有管理型功能的模块, 如设计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差额分析、图表分析等财务分析模块, 资金需求供给预测模块等, 结合财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退出比较成熟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同时财务人员在系统使用过程中不断提高对管理模块应用能力, 并提出更好的建议, 使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功能不断加强。另外, 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管理需要和运行模式, 会计人员还应从单位整体的角度出发, 发挥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2.3 完善财务人员的知识能力结构体系, 培养复合性人才。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对会计人员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会计人员要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和技能, 还要求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以及日常保养和基本护理, 熟练运用多种办公软件、熟悉互联网和办公局域网络等知识。人的素质决定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 高质量的复合性会计人员才不仅是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而且某种程度上能弥补硬软件投入相对不足的缺陷, 提高信息系统运行质量。在真正实现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同时, 财务人员还应该能够根据单位自身特点, 设计最为有效的内部核算及管理制度, 利用电算化会计的特点, 规划单位整个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为单位预测、决策和控制等管理工作服务。

2.4 结合ERP系统, 过程和结果的并重, 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服务。

随着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其优点和效果逐步显现, 并得到很多企业的认可。ERP是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包括分销、制造、财务、质量控制、售后服务、人力资源、运输管理等子系统, 是用于管理会计时代需要的企业管理系统, 它通过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为企业决策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运行的管理平台, 实现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制, 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ERP的会计核算系统常常以采购管理作为会计核算系统的起点, 对企业所发生的进货、库存和销售业务进行即时纪录。会计期末, 将进销存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工资核算模块中与成本核算相关的数据通过会计帐务模块的自动转入成本核算模块, 进行成本核算后将结果转回会计帐务模块, 最终由会计帐务模块自动生成会计报表并完成一轮会计核算循环。

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相比, ERP财务系统更容易实现对业务流程的监管和控制。ERP引入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能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与监控, 摆脱由于资源分散、监控力度不够所带来的风险, 其管理功能强大, 方便融入业务、财务部门的管理思想。ERP系统的会计子系统与其它子系统融合在一起, 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 这种整合及其系统的信息供给, 有利于财务做前瞻性分析与预测。

篇7:浅谈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与对策

一、现阶段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的高端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正以日新月异的惊人速度同各个领域普及。在我国国内会计行业的应用中更是十分普遍,这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国内会计软件从基本的会计核算系统转变成了高级的综合型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型信息管理系统其核心内容是会计软件,并且兼容金融管理、金融计划、金融分析等多种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而且,我国国内会计软件一切开发利用的前提就是要从用户的切实需要角度出发,以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方便使用,利于管理为基本出发点,同时也要考虑广大应用群体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会计软件的普及一定要注意软件要具备入门快,易于理解,便于掌握,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国内发行普及的一系列会计软件务必要严格遵循我国颁布的一系列相关准则和有效制度,例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及其配套的行业会计制度。就目前我国国内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来看,主要运用电子商务技术来处理相关会计事务的单位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而其他的小型企业单位、科研教育单位以及商业单位仍然处于手工作业阶段,并未实现会计电算化。然而对于那些已经在使用计算机来处理相关会计业务的单位来说,其应用会计软件的先进程度和运用程度也不尽相同。

二、现存问题简析

纵观我国国内会计电算化现存问题,不难发现我国国内会计电算化在各个大中小型企业中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软件方面的问题,另一个是人员方面的问题。下面做出简单的分析:

(一)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软件方面的问题

第一,会计软件功能不完善。如今,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各个企业、商业在进行对外贸易业务中对会计业务的需求量十分大。无论是处理进出口关税、转换国内外货币,还是整理合并计算报表都需要高端的会计软件,要求具备这种先进电算化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然而我国目前市场上流通使用的会计软件版本的功能并不十分完善,缺乏能满足我国以及世界各国商务需求的功能。

第二,会计软件版本的时效性。目前我国国内会计软件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会计软件版本更新的速度十分缓慢,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任何一样事物都要遵循与时俱进的规律,这样才能拥有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会计软件也应如此,现如今会计软件在各大中小型企业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其更新速度缓慢,是很难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的。其次,是会计软件的版本不适用于企业发展管理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在一般单位流通使用的用来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会计软件都是现下市场上广为流通使用的通用版本的会计软件,而非针对于各个公司、企业以及单位自身具体发展情况而量身研发的财务软件,这无疑给企业日后的发展和电算化工作留下了隐患。

(二)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人员方面的问题

就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的人员问题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领导层面和业务人员两个方面,首先,领导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指领导层面对于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认识程度不够。电子商务是一项综合型业务,需要领导几级调度各个部门协调工作配合完成,而不是仅仅一项单一的财务工作。要想大力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就需要组织管理者端正态度,认识到企业电算化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协调各部门配合工作,提供充足物资、人力资源,以确保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良好运行和发展。其次,相关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会计人员问题,会计电算化工作对于从事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十分严格,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和培训才能上岗操作。然而我国国内的会计人员的选拔多数都不够严格,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都没有个深入的了解,更谈不上专业。这也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现存的难题之一。

三、完善会计电算化的应对策略

要实现财务工作的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十分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不仅要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发展规划,还要制定出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以此来明确企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奋斗目标。只有这样双管齐下,才能避免盲目的努力,确保会计电算化工作良好的运行发展,使我国大中小型企业的经济稳步前行,协调发展。与我国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来看,可从软件和人员两方面入手来完善我国国内会计信息管理系统。首先,要加强会计软行业的监督管理。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上流通的会计软件有很多个版本,然而要想适应发展需求,就要不断完善研发新的管理软件,确保软件操作的安全可靠、高效可控。同时还要严格规范软件开发市场。使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财政部门检测合格的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质量的提高,同时要尽可能扩大会计软件设计过程中的自定义内容的含量。其次,要加强人员管理,严格控制筛选合格的专业会计人员上岗操作,并从企业单位领导阶层入手,贯彻多部门协调统一合作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理念,重视各部门的协调统一,人力物力充足,并严格保证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基础水平。从而确保我国国内会计电算化的稳步发展,以促进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金艳.浅析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2).

2.杜淑珍.打破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瓶颈”[J].山东财会,2002(4).

3.陈静.目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5(2).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干部疗养院)

篇8:浅谈试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问题论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个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记帐、算帐、报帐、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实现了会计工作方式的变革和会计人员的解放, 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场重大革命。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组成部分, 是会计改革和会计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实际应用, IT行业的飞速发展, 新经济现象的层出不穷, 给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也迅速普及开来。但就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来看, 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研究解决。

一、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 可以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由于实现会计电算化, 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将会计人员从单调、繁杂的事务中解脱了出来, 使得会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管理工作, 促使会计工作从简单的算帐、报帐型向管理型转变。

2) 能够促进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推动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手段或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 同时也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及会计监督的方法等会计实务产生了影响。会计电算化所带来的对于传统手工方式下的理论和方法的冲击, 促进了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会计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

3) 提高工作效率, 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 原始凭证的审核、填制记帐凭证及会计凭证的复核与手工方式是一致的, 记帐凭证输入电子计算机后, 各环节的工作完全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 月末结帐、编制会计报表最多用半天时间也就完成了, 速度快、无差错、效率高。

4) 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提高会计工作规范化。会计电算化对输入的数据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 数据在处理过程中能始终得到控制,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的做法。同时, 由于效率的提高, 保征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 会计电算化软件仿真手工会计系统, 削弱了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 “仿真”是当前会计电算化无发避免的主流, 同时也是评价会计软件优势的主要指标。从当前会计软件的发展现状来看, 除了必须从系统外部取得原始凭证外, 会计电算化系统几乎可以仿真出手工会计系统的所有方面。它既没有消除会计手工信息系统存在主观判断因素等固有缺陷, 又未在信息处理方面发挥计算机的优势。

2) 会计软件功能大同小异。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品种众多, 但其功能却大同小异, 基本上包括帐务往来、存贷、工资、固定资产、销售、成本和报表等一些模块, 主要的功能是核算。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 每个企事业单位都要面向市场, 独立自主地进行生产经营决策, 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还要加强控制, 事后要组织好核算和分析, 因而需要开发真正具有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

3) 会计软件通用性差, 集成化程度低。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投资集中、设计周到、便于交流、售后服务较易管理。但近几年, 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逐渐暴露出了难以克服的弱点, 如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 系统定义较抽象, 系统体积较大, 企业难以增加自己需要的功能等等。

4) 数据的实时共享性差, 安全保密性弱。就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上数据库技术发展水平来看, 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实现数据的高度实时共享, 但是目前许多软件还只是停留在半个用户级的水平。它们所谓“网络版”只不过是实现了文件服务方式的数据传送, 数据的共享是靠传送数据文件的方式来实现, 而不是采用数据库服务器的方式实现数据库高度实时共享。另外, 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弱。

5) 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偏低。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偏低, 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主要表现:一是会计人员的会计财务知识不系统、不深厚、更新慢, 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 但对如何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则无能为力;二是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十分薄弱, 虽然有越多的财会人员接受电子计算机培训, 但只懂得怎样去使用计算机, 谈不上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开发和利用。

6)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制度, 会计软件的程序控制失效。

7) 过分强调中国会计制度, 会计信息缺乏国际可比性。传统财务软件所依据的基础是会计制度, 从某种角度讲, 正是中国财务会计制度的特殊性给中国财务软件创造了较大的市场空间。然而, 中国会计必须走国际化道路, 封闭自守不是它应有的特性。

三、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

1) 树立竞争观念, 增强电算化意识, 加快会计电算化普及的步伐。实行会计电算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2) 提倡有序竞争, 开放财务软件市场。作为财政主管部门, 不应表态哪家会计软件的产品好, 哪家的不好, 仅作一般介绍, 使基层单位在选择软件时取长补短, 充分体现公平原则。财务软件正从核算型走向管理型, 这是我国会计软件发展的必然趋势。3) 加强并制定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计划,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要注重实效, 不搞一刀切。要切合实际工作需要, 对会计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系统管理人员按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进行培训。加速会计教学改革的进程, 培养新一代的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会计实务的会计人员。4) 必须完善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仅有一套系统的软件是不够的, 必须要有一套与之密切结合的管理制度, 才能保证会计信息安全可靠, 充分发挥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作用。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 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管理制度, 电算化系统会计资料和档案管理制度等。5) 正确理解对甩掉手工帐从评审到备案的转变, 做好过渡工作。6) 大力推广应用国际财务管理模式。要按国际会计标准来要求, 开发出能支持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的财务软件, 即国际财务软件。7) 必须加强网络财务系统的安全, 必须从制度和技术两方面去创建网络财务的安全机制。首先, 企业应建立科学严格的网络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从软件开发和维护控制、系统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环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从制度上保证网络财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其次, 在技术上对整个网络财务系统的各个层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目前, 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有:防火墙、加密技术、数字签名和安全协议等,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系统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马萍.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发展趋势.会计之友.

篇9:浅谈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相应的应用能力,而由于诸多原因,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同时学生往往也对该课程定位不了解,其主要原因在于:

1.课程设置不明确

职业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人才,而现实情况是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并不完全了解。大多数学校只凭想象或者直接照搬别的学校的课程设置,一旦完成设置,好几年都保持不变。供需脱节造成学校培养的学生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以致于不少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因不能胜任会计工作而只能去超市做收银员或营销员等工作。

2.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把握不准确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均在第一学期便设置了计算机基础、基础会计等课程,但是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由此造成了学习难度加大、理解困难、学习兴趣不高的局面,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进行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以上问题,只按照常规的方法进行教学,导致学生越学越难,越学越没兴趣。

3.教材选取不合理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所选取的教材不合理,有的偏重理论教学,有的偏重实践操作,一套老的教材使用很多年仍然不换。会计知识更新很快,在软件方面,会计软件版本升级频繁,而很多学校采用的会计软件版本都相对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造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与以前所学习的会计相关知识不符的情况,导致会计软件的操作不能与现实中的实务对接。

4.师资队伍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会计电算化教学对师资队伍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能力。而目前的中职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到校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有的教师专业知识扎实,但计算机软硬件维护能力差,不能及时解决上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软硬件故障。会计电算化教师综合素质的薄弱,也成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计算机知识比较好的教师,却缺乏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总之,很难找到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都比较好的教师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

二、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

1.明确教学目标,正确设置课程

对于中职学校来讲,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它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实际需求,培养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安排相应的教学课程,也可综合考虑,制定比较全面的教学课程。

2.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前,应先让学生学习基础会计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最好在第二学年时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这样学生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在学习时上手会更快,理解会更透彻,不会出现机械地上机但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的现象。如果课程安排必须在第一学年开课,我认为应该安排在第二学期,第一个学期先开设会计基础与计算机应用,为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打下一定的基础。

3.选择合理的教材和会计软件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所选取的教材应合理,不要偏重理论教学,也不要偏重实践操作,应在两者之间合理分配。在会计软件的选择上,应结合实际,有条件的学校应选择比较常用的几个软件进行教学,没有条件的学校也应选择使用频率较高的会计软件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再者,会计软件版本升级也很频繁,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特点,作好相关的更新工作,以便学生能学到最新的知识。

4.加强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高素质的老师,就教不出高素质的学生。考虑到会计电算化学科综合性的特点,首先,要选择在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方面有所专长的教师的担任;其次,中职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支持在职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以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另外,学校还应加大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公司进行培训,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业务的侧重点,考察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随着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必然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坚持理论学习与模拟实务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掌握扎实专业技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作者简介:

上一篇:病情观察护理是什么意思下一篇:管理学基础单选对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