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生活

2024-07-26

政治文化生活(精选8篇)

篇1:政治文化生活

政治变生活生活化政治-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理念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如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等核心理念对于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伴随着这些核心理念,又出现了一些边缘理念,如生活化理念、反思性教学、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和合作性学习等.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这些理念落实得最为全面的`学科之一,很值得大家共同研究体会.本文主要就其生活化理念略作阐述.

作 者:张晓锋 作者单位:新昌县知新中学,浙江・新昌,31258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23)分类号:G633.2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 新课标

篇2:政治文化生活

加强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态建设专题研讨发言稿

李锦斌强调,要坚持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始终把讲政治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内容,坚定不移维护核心维护权威,坚定不移守纪律守规矩,坚定不移抓贯彻抓落实,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始终把贯彻民主集中制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保障,坚定服从组织、杜绝专断专横,坚定坚持原则、杜绝违真违实,坚定严以用权、杜绝越位越界。要始终把规范组织生活作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载体,时常掸掸灰、正一正自己的思想,时常交交心、谈一谈彼此的状况,时常红红脸、说一说对方的缺点,努力使党组织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党组织的每名同志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

李锦斌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着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抓常态化教育,强化固本培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宗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守正道、打实底色、摆正位置,更好地认知、认同和实践党内政治文化。要抓精准化施策,强化正本清源,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功能,突出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作用,突出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要求,努力建设先进的、健康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内政治文化。要抓制度化保障,强化标本兼治,形成《关于建设良好党内政治文化净化优化政治生态的意见》,强化制度刚性约束,让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圈子文化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在党内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李锦斌强调,要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着力净化优化政治生态。要紧紧把握住选人用人这个“风向标”,坚持20字好干部标准,坚持“六选六不选”,把好标准关、程序关、制度关,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要紧紧把握住党内监督这个“硬约束”,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强化监督意识,敢于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强化同级监督,让同级之间真正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纪律就在眼前、红线就在脚下;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监督,使党员领导干部始终置身于党组织、党员、群众监督之下。要紧紧把握住正风反腐这个“杀手锏”,坚持在反“四风”转作风上保持定力、在查腐反腐上保持定力、在追责问责上保持定力,推动管党治党不断走向“严实硬”。李锦斌指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是专题警示教育的规定动作和关键步骤,会议质量是衡量专题警示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志。要抓紧有限时间,扎实做好“认真找”“当面提”“深对照”“真批评”等环节工作,确保达到照镜正容、洗澡除尘、醒脑治病的效果。要通过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肃清“陈、杨、周”案遗毒、遗风、遗痕,以此教育引导全省党员领导干部认清本质、肃清遗毒、廓清生态,以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加优异的工作业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篇3:政治文化生活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一、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和内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经针对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脱离社会和学生生活的弊端, 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极具新颖性和号召力的教育信条。这一理论观点, 强调的是教育思考生活的意义, 即“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并倡导“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即“明显的事实是, 我们的社会生活正经历着一个彻底的根本的变化, 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社会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 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改革”。这意味着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到了20世纪初,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推陈出新, 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观。他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 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并且, 陶行知还强调教育必须作用于人的生活, 他说:“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 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以前进的生活提高落后的生活, 以合理的生活提高不合理的生活, 以有计划的生活克服无序的生活。”这些著名言论无一例外的都为“政治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

所谓“政治教学生活化”, 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 “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并体现这种已有经验和兴趣, 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如果教师能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有机地融通起来, 重新设计教学情境, 就有可能使政治理论恢复到鲜活的状态, 就有可能“激发、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及能力,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那么, 政治教学如何生活化?

二、政治课教学如何生活化

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生活化首先要做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等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生活化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是新一轮课程整合的追求。新课改就是强调要学生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自主获取新知识, 主张用富有生活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 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 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活化知识;注重以学生生活逻辑为主导,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态度和情感的和谐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历来是政治课教学所坚持的原则, 但联系的“实际”应该是贴近学生的最直接的生活实际。这样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能从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课堂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前几天, 我校组织学生利用午扫时间进行卫生整治活动, 为了不影响下午上课, 我安排学生以四个值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分工, 有序地进行劳动, 效率较高。上课铃声响起时, 我们的劳动刚好结束。同学们迅速进入教室, 而此时他们的情绪还未完全从劳动中平息下来。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讲“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面对学生现状, 我灵机一动, 简单总结劳动情况, 对同学们较高的劳动效率、积极的劳动表现予以表扬, 随即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能以较高的效率完成劳动任务”“每个同学在完成我们班级劳动任务中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样很快调动起学生思想的积极性, 同学们借着劳动后的余热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见解, 认为同学们能以较高的效率完成劳动任务是因为组织有序, 各个小组能够互相协作, 每个同学都能尽其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认为每个同学在完成我们班级劳动任务中发挥着添砖加瓦的作用, 正是应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由此, 我总结出:“每个同学 (四个小组) 就是我们班级这个集体 (整体) 的组成部分, 我们班级这个集体 (整体) 就是由每个同学 (四个小组) 组成的, 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以此引出本课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这能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在授课中我引用“坐井观天”“三个和尚没水吃”“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中部崛起”等事例说理, 在分析过程中我不会忘记适时应用此次学生劳动的事例说明问题:“由于组织有序、各个小组能够互相协作、每个同学都能尽其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使得同学们以较高的效率完成劳动任务, 这正说明集体 (整体) 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得出结论:“同学们应树立集体意识, 在集体中充分发挥我们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正是由于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这节课不仅传授了学科知识, 而且充分挖掘了德育因素, 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 (部分) 与集体 (整体) 的关系, 发挥了思想政治课德育主渠道的作用, 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生活化

课堂是政治教学的主要阵地, 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起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 要尽可能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进行联系, 接近政治课教学和学生生活的距离, 使教学贴近生活, 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1) 设疑激趣式教学法:设计生活化的问题, 启迪学生思维, 引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日常生活实践中包含着丰富的学科知识, 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生活化的问题, 能启发学生的思考, 消除他们对学科知识的陌生感, 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讲授《经济生活》模块中《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内容时, 我让学生去搜集自己最喜欢的中国名牌和印象最深的广告词, 在妙趣横生、群情激昂的课堂上, 我又及时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他们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仅仅是广告词吗?一个企业怎样才能使得自己的名牌长盛不衰?在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中, 我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则材料:青岛海尔集团的科技馆里的陈列的大铁锤的故事、三鹿“毒奶粉”等相关资料, 然后设问:“他们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要使企业成功, 哪些因素是关键的”。这样, 借助生活化材料, 配以归纳设问, 引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 开启了学生思维, 从而顺利切入课题, 实现教学目标。

(2) 探究式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自主学习

探究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 是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具体说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让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研究等不同方式, 对现行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质疑、分析和探究, 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导师、导演, 其任务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强化动机、点拨引发、客观评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恰到好处地创设一些生活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为学生探究感悟提供广阔的空间。生活情景的创设可借助于师生口头描述、生活化活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途径。

例如, 我在讲授《生活与哲学》“价值与价值观”一课内容时, 恰逢“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洪战辉来我校演讲并签名售书。于是, 在上课时, 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一组图片, 把学生带回当时的场景, 而在照片中就有我班几名学生购书等待签名的情形, 课堂一下子沸腾了, 我马上又拿出当时很多同学买的《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提问:“同学们为什么要买这本书?”出乎我意料的是, 平时要我点名才回答问题的同学们此时已不待我叫, 争先恐后地说起来, 有讲买书是因为能得到洪战辉的精神鼓舞的, 有讲是为了得到一个签名的, 有讲是看到别人买自己不好意思不买的等。见到学生们如此被激活, 我便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点拨:不管你是因为什么目的买这本书, 都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你的某种需要, 从而引出“价值”这一概念。自然而然又从洪战辉的先进事迹引出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最后, 学生在集体朗读洪战辉语录中和“感动中国”的歌声中结束新课。

这节课我感觉是自接触新教材以来上得最成功的一节课,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设计本课时, 我再现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当然, 要实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深入挖掘教材, 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同时, 还要强化实践, 实现课外活动的生活化。我们可以经常组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引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剪报、办报等课外活动, 这些都可以作为政治课教学的必要补充。只有处理好课堂教学生活化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组织学生走出课堂, 参与实践, 才能让学生亲自体验教材, 体验生活, 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教育的可信度也就大大提高了。

三、结语

篇4:缺乏政治生活的政治

一八四八年,法国。之前的三十年间,这个国家经历了产业革命的洗礼。大革命之后,农民获得了土地,人民解除了残余的中世纪封建义务,劳动力与资本同时获得了解放;而产业革命则加速了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迁。在巴黎等大城市,工业的集中铸造了集中的工人群体;同时,社会财富在产业革命促进下的急剧涌流,也使得贫困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富有的资产阶级与贫穷的工人,同时生活在城市,这样一个急速变化的共同环境之中。这是一场深刻的、根本性的社会变革。旧的等级取消了,但是看不见的手,却不断锻造着新的社会结构分层。在托克维尔看来,财富的喷涌与积聚,令贫民产生了贪婪与妒忌的心理。而源自十八世纪的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学说,则为贫民的妒忌提供了一套令其自信与自负的普适话语——私有产权成为当前社会贫困问题的根源所在。资产阶级的财富往往被社会主义的理论家描述为源自对穷人的偷窃。工人的不满已经开始暗流涌动,形成了一股潜在的强大力量。托克维尔意识到,过去的革命,不过是推翻一个政府,建立另一个政府;但今天他所面对的,却是试图对社会所赖以存在的原则进行否定。贫民试图通过掌握政治权力,来彻底改变自己经济上的贫困处境与低下的社会地位。

托克维尔看到了他所面对的这次革命与以往的不同之处。但同时也有类似的地方。那就是政权都面对着来自社会的改革呼声。在国际关系中,法国之前长期所展现的软弱姿态、选举制度、立法制度的不合理,使议会中的某些政治派别不断提出对政府加以改革的主张,改变当时实际上长期存在的,虽有议会,但政权一直由议会中听命于国王路易·菲利浦的少数派把持的局面。或许源自政府对正当集会权利的限制,反对派以举办宴会的形式,把自己的改革主张向社会宣传。因而,名义上每一次表面上单纯的社交聚餐,变成了只是以聚餐为名的政治集会。对此,托克维尔曾经警告过这场宴会运动的组织者:“十八年来,你们首次向人民呼吁,向中产阶级以外寻找支持者⋯⋯如果你们去鼓动人民,则你们比我还不能预见这样的鼓动会把你们带到何处。”的确,当贫民被鼓动,当改革政府的主张与普通贫民的社会革命思潮交错在一起时,局面与事态就不是某个政治派别在鼓动时所预想的可以控制的了。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我们今天称之为“社会格局急剧变化,社会利益重新调整”,因而“各种矛盾、各种问题集中突出展现”的时期,这个特别需要政治生活来有效协调并处理各种利益格局调整所产生的矛盾主张的时刻,最缺乏的反而偏偏就是政治生活。托克维尔谈道,一八三○年革命后,资产阶级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使得一切政治权力、好处都统统落在资产阶级的狭小圈子里。资产阶级占据了所有的官职,并且几乎全靠国库生活,并把国库视为自己的产业。他们对政府进行私人企业式的管理;他们当中的每个人,都把国事按照私事处理。政权被资产阶级垄断,不论是旧贵族,还是人民都被排除出政治生活之外。因而,本来是应当展现社会利益变动,把源自人民的社会的创生性因素纳入政治生活领域的议会,此时幻化为高度同质的、从未激烈争论、也从未有政党参战的一片和谐的世界。社会中真实存在、不断翻腾着的各种政治观点、立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各种政治激情,也就都只能在议会、在国家的法律框架之外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与活跃的舞台了。于是,如果政治不能存在于议会之中,那么它就必然倾向于走上街头。

因此,完全可以说存在着某些导致革命发生的,处于长时段历史时期中的大格局、大背景、大环境。但是托克维尔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使统治者丧失政权的原因是,他们已经不配执掌权力了。他们因自身的懒惰、自私和错误而失去了统治的资格和能力。国民已经看穿了统治集团的把戏,看透了国家的腐败,对于中产阶级统治集团充满了轻视,只是在表面上屈从而已。而国王菲利浦却以为,自己只要不像查理十世那样滥用权力,遵守一八一四年宪章,按照既定的法律,通过国家机器正规而平稳的运作,就可以使自己避免一切可能的危险,就可以王位永固。托克维尔却指出国王菲利浦忘记了国家机构赖以存在的社会本身。

托克维尔比同时代的人更加敏锐地嗅到了革命风暴到来前的气息。法国当时的状况几乎使这样一场变革不可避免,虽然它的迹象还很微弱,但托克维尔对于即将到来的,似乎是要扫除法国积弊的革命前途,却表示了非常悲观的看法。与其说他歡迎这样一场消除弊政的革命,倒不如说他更希望当时的君主立宪政府能够认识到革命危险的存在,并通过自身的改革,避免革命的发生。这种态度的产生,除了源自托克维尔本身对作为诱发这次革命要素之一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反对,更主要的是源自他对于六十年的革命史对法国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的思考。六十年来,法国经历了多次革命;而每一次革命似乎都在宣称自己也同时完成了革命,终结了革命。但每一次都证明了这一判断的错误性。于是,国家就像一艘漂泊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海洋中的船,在革命的惊涛海浪里不知何时才能走到一个安全的港湾。或许法国要注定永远漂泊下去。很多人都染上了一种“革命癖”,似乎只要人民端起了枪炮,构筑起街垒,高唱马赛曲,首都市民的民兵组织“国民自卫军”消极待命,甚至在很多时候成员主要来自贫民区的国民自卫军部队积极参与,正规军冷眼旁观,在巴黎完成一场革命轻而易举。而在法国,只要在首都巴黎实现了城市革命,就可以进而借助集中于首都的中央集权系统,重铸全国的政权。似乎只要夺得了政权,在革命者看来,很多社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但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得到了什么呢?六十年来的革命史恰好说明了革命不能包治百病。相反,它却成为国家动荡不安的新的根源。当人民发现问题无法解决时,他们就可以轻易地做出支持甚至参与一场革命的决定。这甚至竟然成为有些人的第一反应。可实际上,旧的病根依然未除。这正是托克维尔希望改变,但也希望避免革命的原因。一旦革命风暴到来,又有谁会知道这场风暴过后,会有哪些人最终会被卷走。正像有人评论一七九三年时一样,“大革命的绞肉机最终吞噬了革命的儿女”。越是向革命的方向前进,就越远离目标。群众拿起枪炮的结果,只会使他们忘记如何享受自由的习惯。

一八四八年的法国革命,是体制内的改革势力与体制外的、存在于社会中的激进势力联合行动的结果。托克维尔说前者妄想自己能够实现领导,让被自己所鼓动的人民按照自己的路线前进。可是一旦局面开始走向激化,那么在以往的革命中只是做议会里主张改革一派的资产阶级之尾巴的大众,就会自己组织起来,推动革命向着他们所希望的方向前进。不错,正是一八四八年革命工人团体的领导者布朗基,最先喊出了“工人阶级专政”的口号,而马克思之后才把它借用了过来。但巴黎的工人毕竟只是国民中的少数,废除财产权的口号,令法国大多数作为有产者的农民,产生了深刻的忧虑。结果,在革命后的首次全国性普选中,国民议会里选出的资产阶级、贵族、天主教出身的代表,居然比革命前七月王朝的议会还要多。一直宣称自己信奉“人民主权”,认为没有普选制就是对人民主权篡夺的巴黎工人,不得不在民主制度中的多数主义逻辑前面对自己的失败。

nlc202309030045

对此,敏锐的托克维尔意识到,对于社会主义者来说,民主、共和、制宪,只是他们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目标的一种手段,并非目的本身。于是,当人民的多数选择了有产者作为他们的代表时,之后发生的巴黎工人武装围攻国民议会会场,以“人民必将高于其代表”的理由强迫国民议会通过他们提出的法令,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宣布代表们为祖国的叛徒,并以“被自己的代理人欺骗了的民众的名义,解散国民议会”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也许只有在那个年代,人民的“革命癖”和社会主义思潮的交织混合,才会造成法国那种激变的发生。今天,我们似乎很难发现多数人之中存在着某种根本否定社会赖以为基的原则的思潮,并把国家、社会的弊端归结到这些原则之上;即使有这种思潮,也只是在非常小众的圈子里流行着;并且似乎多数人也缺乏那种以往曾经燃烧着我们先辈心灵的激情之火。所以,当代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八四八年时,政府体制与社会的私有权原则同时承担了造成社会弊端的责任,而今,许多人却往往倾向于把各种问题的根源与政府的执政方式和管理行为联系起来。一旦出现了什么弊端、丑闻,并被置于广泛的舆论之中时,政府似乎总摆脱不了最终责任者或者共同责任者的角色;舆论也似乎总是不够善意地倾向于把世人的关注点从事件本身发散到政府身上。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政府责任的泛化,或许也同时说明了大众对于政府更多积极作为,承担起更多私人无法承担的必要职责的希望。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开明、诚恳的处事方式,才是应对社会舆论的明智之举。虽然还很难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已经非常健全,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机构之内已经展现着人民的原生性力量、生机勃勃的、鲜活的政治生活。可毕竟,政府对于舆论的明智态度,为政治生活、为民意诉求在公共舆论的理性场域中保留了一定的存在空间,减小了国家政治过程向体制外溢出,借助其他形式生成、开展的风险。从而令公共对话的精神显然在多数时候超越了有时难免有所表现的对抗情绪,并近乎成为世人对待当前社会、国家存在的种种问题的主流态度。

但时有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也说明了政治走上街头的可能性未能完全消除。二○一一年初,中央提出了加强并改进社会管理的要求,《人民日报》发表了系列文章,显示了执政党对于这一工作的重视,说明政府工作的侧重方向有所调整,也间接显示了有关问题的现实性与紧迫性。或许这有助于更有效避免某些社会风险,但托克维尔的告诫却依然足够“犀利”:完善国家机器,并严格按照既定的法律运作它,尊重法制,尊重一八一四年宪章所确立的权利,“就可以偏离宪法的精神而不修改它的条文,把革命的热情慢慢地溺死于物质享乐的爱好中”。这只是国王菲利浦“一厢情愿”的误判。以至于当革命真正发生时,他犹如突然惊醒,一下子手足无措,落荒而逃,使“胜利者和失败者都对局势的变化之快之易感到非常讶异”。所以,仅仅具备完善的法律体系,还不足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建成应当只是更加艰巨的改革任务的起点,而不是终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应当作为未来工作的突出重点而得到加强。依照宪法而确立的政治体制,必须加强其吸纳政治生活的能力。尤其是在社会基层的治理问题上,基层政权吸纳基层政治生活的能力尤其需要提高。而提高的关键,在目前的条件约束下,面对大众日趋活跃的思维、日益自觉的精神、日渐增长的公民权利意识以及执政党长期执政的现实,就需要处理好如何实现执政党的意志与人民意志,宪法体制与代表着人民原生性力量的政治生活结合与协调的问题。换言之,就是政治体制如何接纳、回應生成自社会的政治挑战的问题。

一八四八年,法国,这里发生了一场仿佛从天而降、令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措手不及的革命。而作为亲历者的托克维尔,却早已预感到了革命的到来。今天,或许没有哪个人能够成为先知、预言家,如托克维尔对一八四八年的法国那样,为中国的未来掐指算命,做出准确的预言。但是,托克维尔针对一八四八年革命的思考却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前景给出了建设性的提示。无论如何,相比于一八四八年的法兰西,历史赠送给中华民族的,显然还有更多的机会,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托克维尔回忆录》,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二○一○年版,26.00元)

篇5:政治文化生活重点总结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2.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文化创新的作用: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性。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反对保守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篇6:政治文化生活考试知识

1、为什么

(1)对文化本身意义:

A.展示传播本民族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B.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C.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对经济、政治、民族、综合国力的意义

(3)对个人的意义

2、怎样做

(1)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认同本民族文化。

(3)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反对错误倾向(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5)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关于大众传媒

①是什么?传媒真正开始向大众传递信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

②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作用P87:(即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

积极作用: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篇7: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总结

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选举人大代表和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此权利,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注:自由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自由,自由和法律是对立统一的。公民享有政治自由,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注:公民的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9、我国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是什么?

答:(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0、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答:(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明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但不能说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同的。(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注:在我国,有些权利可以放弃,但是义务一定要履行;

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无先后顺序;(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注: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一致,有时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会产生冲突。因此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11、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答: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1)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12、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答:(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5)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这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广泛发扬民主,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4、四种选举方式的范围:

答:直接选举:①国家事务方面: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社会事务方面,城市居委会选举、农村村委会选举

间接选举: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的选举。差额选举:人大代表

等额选举:只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

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三社一专”

答:(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2)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社会公示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4)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决策利民。

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

答: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7、实行民主管理,发展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

答:(1)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2)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8、理解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

答:是村民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9、农村村民如何实现村民自治?(理解即可)

答:(1)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2)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3)通过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

(4)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监督村干部的行为和村委会的工作。

10、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信人舆新” 答:(1)信访举报制度;(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舆论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发挥着独特作用。(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新方法。

11、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答:(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消除腐败现象。

(2)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12、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

答:(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13、公民有序的和无序的政治参与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4、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 为什么?

答:①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②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1)怎么办?

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就能确保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展:公民

(2)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

答:(1)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和义务、三原则。

(2)重要性:①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②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3)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答:①内容:A.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B.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 C.坚持三原则。②要求:

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参与;

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微观上把握——各种民主方式的具体内涵、途径(渠道)和要求。

答:①开设热线电话②设立信访部门③推行电子政务④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答:①国家性质、政府性质、人民地位决定。

②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③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④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⑤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⑥我国政府是有权威的政府,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答:①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

②坚持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⑤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审慎行使权力。⑥树立权威:树立政府的权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4)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9、分析说明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1)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2)意义: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3)优越性:“2人2国”

①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③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2)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2)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答:①完善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

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政治、思想、组织领导)(3)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答:①国家性质、党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②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决定的(基本政治制度)③我国政党制度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8、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了解)

答: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9、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了解)

答: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10、认识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了解)

答:(1)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2)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1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答:(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真实性内容与多样性形式的统一,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2、我国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答:(1)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拓展:关于民族问题

1、关于民族问题上“为什么?”(“关则制策”)

答:(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消灭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党和国家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人权。

(4)中央和兄弟省市给予无私的支持和援助,带动少数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2、关于民族问题上“怎么办”(党+国家<关则制策>+公民)

答:(1)坚持党的领导;(2)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反对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依法打击煽动民族分裂的行为。

(6)完善和落实扶持、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力度。(7)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1、主权国家:

答:(1)地位:是国际社会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基本要素:主权国家由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3)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4)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

答:(1)地位: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1)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间,世界性和区域性,一般性和专门性。

(2)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3、联合国

答:(1)性质: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2)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局限性。其中积极作用是主流。

4、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答:(1)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2)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3)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的作用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4)我国对联合国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从联合国得到了有益的支援。

5、国际关系

答:(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2)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3)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6、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答:(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2)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7、关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答:(1)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2)我国公民为什么要坚定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2、关于“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国家角度:

篇8:浅议政治文化与政治人格

社会的稳定和有序需要政治权力的发挥, 但赤裸裸的暴力不免让人过度紧张和敏感, 要实现长治有效的安定局面, 体现阶级统治的合法性, 还必须通过政治文化的潜在感化, 需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层面的力量。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总体, 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1】所谓政治文化是文化的一种, 它既可指理想的政治生活, 也包含一整套的行为准则、价值信仰、精神技术。在政治学中,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对政治的认识、情感和价值判断与取向。根据人们对政治组成部分的态度是否一致, 可分为强制性的政治态度和非强制性的政治态度。与之相关, 个人对政治问题的态度要么正相关, 要么负相关, 甚至不相关。在封建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上层和知识精英垄断政治文化的话语权, 普通公民总是被动参与政治文化的生产、创造和传播即被政治化, 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依从程度都较低。

一个政策能否获得公民的认同或是否合法主要取决于传统的习惯力量, 现实的合规性、程序的正当性、民族的禀赋和心理。依阿尔蒙德地域性的政治文化、顺从性的政治文化和参与性的政治文化划分, 人们对政治参与程度依次递减, 要么对政治体系无政治要求、要么被动接受、要么千方百计接近政治系统, 改善自身处境而变得积极主动。为什么如此悬殊呢?大概是:人们手中掌握的政治资源多寡不同, 信息向政府、社会组织、权威机构的不合理聚集。普通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对政策过程、决策制定难以把握。

二、自然人到社会人

个人脱离社会或远离政治是不可能的, 不论愿意与否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 争取自己的权益。比如, 由于户籍制度、居民登记制度、税收制度、教育资源的分配制度, 公民从居住地、家庭构成到职业和收入等等方面都受到公共权力无所不在的渗透, 受政治权力统治和支配的人群范围已无限扩大。这种“政治化”还表现在政治权力越来越积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医疗、教育、环境治理水平明显成为了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的考虑变数, “福利国家”或“福利政策”不断地扩展到人类政治之外生活的方方面面, 个人在宗教信仰、教育、爱好、经济利益等领域越来越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 日益被纳入社会价值规范建构之中, 学生单纯的学习动机中植入了奖学金、光宗耀祖的价值功利符号, 政府有目的的奖励制度对艺术家的排序, 体育运动被用作发扬“国威”的工具, 自然而然每个人都有意无意接受这种制度安排、被“政治化”。

现代政府大都在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努力, 但对公民政治人格的塑造仍然任重道远。日本政治学者加藤节认为, 现代的人们“政治冷淡”正在扩大, 个体对政治机制的日益复杂已感到无力和疏远并且变成了社会化、组织化的机构中单纯的元素, 无法理解自己与政治总体状况之间的关系。同时, 由于生活压力使得我们无暇关心政治, 在大众传媒的功利主义支配下被“政治化”。可是, 果真我们就能远离政治的域场吗?答案是否定的, 个人的自由、平等、民主、健康、生命权力必须由政治来框定、保护。无序的生活状态可能使人陷入霍布斯所认为的人与人的战争, 人类要克服自身的弱点, 需群体和国家的庇护, 规避种种风险和不确定性。

三、政治的世俗化

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特殊的过程, 指个人学习、获取政治价值规范、概念, 养成政治态度的过程, 它是持续、贯穿人一生的。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别在于:传统社会, 政治文化总是自上而下灌输, 强调权威的作用, 信息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普通民众被动接受, 传递渠道单一;现代社会, 工业、教育和大众传播工具影响和覆盖的范围广, 人们很容易形成“世俗——理智”型态度;个人变得比较理性, 对政治决策、政治录用有较强的参与热情和控制能力并懂得如何使用政治技巧保护自己。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的现代化和世俗化, 其组织和机构不仅有家庭、社群、同辈团体、学校、传播媒介, 还有电子信息手段、竞争性选举、投票、街头抗议等。政治世俗化使得政治精英对政策考虑越来越慎重, 越来越考虑社会的反应;同样, 政治世俗化使得个体更优越、更自信地表达利益, 积极参与政治, 谋求社会利益和自身价值的结合。个人与政府的交流、互动增强, 公民的民族、国家认同感有了制度性的基础。但政治世俗化可能提高政府的绩效, 也可能造成缺乏权威, 政治决策低效, 国家的社会统合能力降低。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传统的价值观、文化符号、民族国家观念的继承, 尤其在中国这样集体主义观念强烈的国家, 在提倡个体自由、个性解放之时, 必须兼顾民族国家的统一、政治共同体的体认, 本民族身份、文化的认同。

近现代社会不乏成功的政治社会化例子, 比如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性地位的取得, 与其长期的根据地建设、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革命宣传鼓动不无相关。但是, 不成功的政治社会化也是常有之事, 比如, 台湾地区自蒋经国开放党禁、报禁、老兵赴大陆探亲以来, 广大台湾民众的确获得了渴望已久的民主、自由权利, 可是整个民主素养并没大幅度提高, 政党派别相互杯葛, 为反对而反对。更为严重的是民进党操纵选举、制造民主假象、激化族群矛盾, 去中国化和撕裂民族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E.B.Taylor:primitive culture, London, 1871.

[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小G, 滨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年。

[2]加藤节:《政治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3]孙关宏, 胡雨春, 任军锋:《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

[4]王惠岩:《政治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上一篇:和谐师生关系案例下一篇:2020年乡镇基层干部的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