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2024-07-1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共8篇)

篇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改革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变动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却有限。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扩大,产业结构的结构能源效益差等。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农业在保持基础地位的同时比重持续下降,工业仍将继续扩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演进,特别是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以结构的加速转换为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日趋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巨大变化。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同时内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长期稳定保持在40%~50%之间,工业内部结构得到升级,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商品增加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30.5%上升到2005年的52%;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增加值比重由1979年的21.9%大幅上升至2006年的39.5%。

1.产出结构变动

表14.1和图14.1分别显示了1978~2007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组成情况及其变动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约30%,但是到2007年第三季度,已经下降到10.97%,降幅非常明显。需要注意的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才转为下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第一产业在80年代中期以前的上升趋势,与当时在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力有关。由于制度性释放劳动生产率是一次性的,因此在80年代中期以后,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就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第二,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出先降后升的趋势,但总体上看,没有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在GDP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80年的48.22%下降到1990年的41.34%,到2007年,再次回升到50.27%。从整体上看,第二产业始终在GDP结构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第三,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2002年以来,却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由表14.1和图14.1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所占比重一直没有发生变化,而在1983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在1985年超过了第一产业。2002年,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距最为微小,仅相差3.07个百分点,但是自2002年以后,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的比重却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

2.就业结构变动

第一,就劳动力投入的变动趋势而言,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自改革开放以后就不断下降,从1978年超过70%下降到2005年不足50%;与之相对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不断增加,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提升到2005年的23.8%和31.4%。

第二,虽然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和产出结构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在构成比重上,两者仍然有巨大的差异。表14.3显示了这种对比性差异。第一产业在GDP结构中所作出的贡献和其吸纳的劳动力数量是不成比例的,即使考虑到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样反差巨大的劳动力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仍然非常惊人。同时,必须注意的是,中国第三次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非常有限,单位劳动力产出远远低于第二产业,通常情况下,这和通常的观点存在差异。

3.劳动生产率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效率不断提高。表14.4和图14.2显示了我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持续上升,由1978年的917元/人增加为2005年的24246元/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得很快,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基本保持小幅稳定提高。

与此同时,三次产业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别却日益扩大。如图14.2所示,20世纪90年代以前,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不大,各自之间的差距也不突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距甚至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从1990年开始,不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差距也呈扩大态势。目前,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从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均高于GDP的增长率,且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尤其是第三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相对较低,且其提高的速度呈下降趋势。1980~1990年,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3.55%;20世纪90年代,年均增长率为12.70%;2000~2004年,年均增长率为11.74%。工业劳动生产率高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且增速快于农业劳动生产率。20世纪90年代,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的13倍,进入21世纪后,农业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约为第一产业的7倍。第一产业生产效益和第二产业生产效益在近二十多年里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们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但二者之间不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二者的变动也没有均衡性和关联性。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三十年中,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9.58%,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幅更大。

4.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的三次产业变动

2006年,我国人均GDP突破了2000美元,达到了2042美元。结合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在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所展现出的GDP结构和就业结构和以往的国际经验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异。表14.5显示了这种差异。钱纳里、艾金通和希姆斯模式(以下简称1970模式)与塞尔奎因和钱纳里模式(以下简称1989模式)和中国的现实国情都有比较大的差别。在1970模式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逐渐上升的,而在1989模式中,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最高,但是第三产业无论是就业水平还是GDP构成都比中国现实情况要高。考虑到1970模式所研究的背景和1989模式研究的背景有巨大不同,人均达到GDP2000美元所代表的发展程度也有所降低,因此,1989模式明显比1970模式更接近工业化时期,而1970模式已经显示出后工业化倾向。与之相比,中国仍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就达到了人均GDP2000美元,因此第二产业显示出了非常高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来说,中国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过于低下,这也是造成中国目前农民贫困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二、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及特点

三次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化也是非常显著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产值结构变动的总体趋势是农业比重下降,林业比重相对稳定,牧业和渔业比重上升。表14.6显示了1978年到2005年,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在第一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化,图14.3则显示了这一变化的时间趋势。

在改革开放之前,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始终占据最重要的地位。1978年,种植业占第一产业比重的80%,远远超过渔业、牧业和林业的总和。虽然种植业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始终处于下降趋势,但是直到2005年,种植业仍然占第一产业的49.7%,大体上仍相当于渔业、牧业和林业的总和。在农业内部结构方面,种植结构(产品和品种结构)的调整取得了较快进展,粮经比例不断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生产大幅增长,品种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产品优质化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增强。

在改革开放以后,的绝对量虽然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在第一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在1978年以后,牧业和渔业发展非常迅速。以绝对值计算,2005年牧业的绝对产值相当于1978年的63.6倍,而2005年渔业的产值相当于1978年的181.7倍,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也分别从15%和1.6%提升到33.7%和10.2%。牧业和渔业在第一产业内部比重的迅速上升与国民收入的提高紧密相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对肉类产品和鱼类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显著刺激了牧业和渔业的发展。同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产品逐渐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肉类、禽类和水产品在农产品出口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这也是牧业和渔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国农业产值结构变动基本上是需求结构转变带动生产结构转变的结果。此外,国家放开对农产品价格的管制,也是促使农民转向种植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的直接诱因。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产业内的结构变化集中的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由图14.3可以看出,在1990年以前,农业、牧业、渔业的变化幅度都比较大,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变化的趋势突然变得缓和下来,产业结构转换走过了一个拐点,步伐明显比以往要小。进入21世纪以后,种植业所占的比重有了进一步的下滑,而与之相对的是牧业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的上升。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渔业产值基本没有变化。

三、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及特点

在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的增长对整个经济增长起着主要的支持作用,而第二产业的迅速增长又与其内部结构的不断变动相联系。1978~2005年,我国第二产业总产值由1745.2亿元上升至87046.7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3%,在GDP中的比重长期稳定在40%~50%之间,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工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在三次产业中均居首位,国民经济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1.工业结构的轻重比例变化

工业快速增长相伴的,是工业内部结构的迅速变化。按照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的变化,可将工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矫正重工业倾斜发展战略,解决轻、重工业结构失衡问题。这一时期,采用扶持轻工业发展的方针,轻纺工业被放在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轻工业比重在短短几年内从43%上升到50%,上升了7个百分点。轻纺工业和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在推动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改善了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工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与此同时,对重工业进行调整和改造,使重工业中为农业和消费品工业服务的机械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轻、重工业保持基本平衡的发展态势。在8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促进轻工业发展的政策作用下,轻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例连续上升,1985年轻工业比重超过45%,1990年接近50%,几乎与重工业形成“平分天下”的格局

第三阶段:从1992年开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逐步增加,拉动了以家用电器为核心的机电工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瓶颈制约下推动起来的基础建设投资拉动了基础工业的发展,我国工业结构重新出现较明显的重工业化趋势,到1998年,重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已接近60%。这一时期,我国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总体保持稳定。

第四阶段:从1999开始,重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长再次形成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2002年以后,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由2002年的62.6%上升为2005年的69.0%,轻工业则从2002年的37.4%回落为2005年的31.0%。轻重工业的比例差距明显拉大,重工业化趋势日益显著。

2.工业结构的行业构成变化

从工业结构的行业构成变化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般加工制造业的比重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以电子及通信制造业为中心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带动了工业结构的升级。目前,我国工业结构正跨入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高加工度化阶段,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换,工业的发展从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了以素质提高为主,工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也由解决比例失调转向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采选业、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四个行业的比重明显下降,其中纺织业下降的幅度最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等五个行业的比重显著增加,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比重增幅最大,其在2004年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0.16%,比1985年提高了6.66%。除了上述下降和上升比较明显的九个行业之外,其他行业的比重变动幅度不大。

2000~2005年,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2000年,位于工业增加值比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而到2005年,位于工业增加值比重前五位的行业则变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统计数据显示,“十五”期间以电力、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明显加强,钢铁、纺织、建材等传统的原材料和加工工业有所压缩,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信息产业迅速成长。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行业生产格局,同时也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了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程。

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日益重视,我国第三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8~2005年,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7%,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9.6%的增长速度高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4890万人增长到2005年的23771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率也从12.2%增加到了31.4%。

在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日趋增大的同时,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商业、饮食、居民服务、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产业领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传统服务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旅游、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文化等新兴行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表14.8显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的变化情况。从几个大的服务行业来看,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比重有所下降,2005年该比重下降为23.3%;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业比重大幅下降;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呈上升态势;归入“其他服务业”的“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和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新兴服务行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16.8%上升到了2003年的26.4%,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此外,房地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其占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

在第三产业中,目前占比重最大的仍然是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比例长期保持在20%以上;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和金融保险业,比重最少的是农林牧渔服务业,基本保持在8%左右,在近十年中几乎未发生变化,说明其增长速度与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同,发展比较稳定。

摘自《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篇2: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022

改革开放30年来家乡的变化

从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家乡从一个贫瘠的小村庄一步步走向一个富强、日益繁荣的城市!

我觉得我家乡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概括:

一、衣

改革开放前农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买粮靠粮票,买肉靠肉票。穿的是“新三年,旧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收入增加,市场商品的更加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究大方得体,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益成衣化。鞋子也变得各式各样,旅游鞋、皮鞋、休闲鞋等,不仅款式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以前人们常用“西装革履”来形容穿得好,如今,西服、皮鞋在中国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高达90%以上。全国有88.7%的消费者更喜欢购买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面料的服装。尽管衣着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下降,但总量一直处在上升的趋势。

二、食

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随着社会进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追求以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究科学、求精细、讲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鱼、肉、蛋、鲜、菜、果四季常有,居家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换为以追求质量为主。偶尔人们还会吃些粗粮来促进人体的机能。过去,中国人见面的常用口头语是“吃了吗?”。“吃”在中国人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轻了。13年来,中国人越来越远离围绕吃、穿辛勤劳作的单调生活,日子不但过得殷实,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

三、住

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健了土砖房,可依然受此待遇。现如今一走进农村,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呈现在眼前。每家一块五、六分地作为宅基地,四周用沟围起来,沟水清澈,鱼翔池底,既可捕食,又可观赏也可防火。宅前后种上花果树林,绿树成荫、百花齐放。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的资助下,家家户户接通水、电,即可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同时家家户户添了“三宝”;一是修了洁净的厨房,用上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健了厕所,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倒沼气池里,经过发酵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即残渣又是农田的有机肥料,这样既节省了燃气支出,又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这是在城市是无法做到的。20世纪90年代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农村为17.8平方米。目前,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上,农村达到25平方来。与此同时,居住质量和配套性能不断提高,基本普及了煤气、液化气。城镇居民在家具、住房装饰、家庭设备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成倍增长。

四、行

从村里到城镇不足40公里,却还要坐两个小时的车颠簸两个小时,进城了,灰头土脸不好意思见人,路况不好,公交车也不愿意开辟路线,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中途趴窝、超载、超员也是正常现象,近年来,围绕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城乡道路通畅工程,新修乡村公路,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县城里向乡村的延伸。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坐车,直接进城。更大收益是过去交通堵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进军国内外市场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以前,没有多少人敢奢望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这个过去看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从1998年开始,中国个人购车比例已经超过50%。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这一比例甚至超过70%。城市居民中,每万人拥有轿车达到100多辆。中国个人汽车保有量从1990年的81.6万辆增加到1999年的534万辆,年均增长23.2%,远高于全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个人汽车保有量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比重从15%左右上升到40%左右。

五、消费及生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档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电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新六件”(电视剧、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照相机)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生活用品的变化: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步入寻常百姓家、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砖房;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休闲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健身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篇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1966年《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指出:“用于教师的‘地位’一语有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赋予他们的地位和尊重, 其具体表现为对教师职务的重要价值及履行该职务的能力水平的肯定;二是教师在享受工作条件、报酬和其他福利待遇方面与其他职业人群相比照的地位。”这里提出了衡量教师社会地位的三个指标:教师职务价值、能力水平和相对工资待遇。本文欲从这三个方面出发, 回顾与反思改革开放30年来教师社会地位的变化。

1.20世纪80年代:“蜡烛”型教师

“文革”十年, “四人帮”鼓吹“知识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 把教师和各条战线上的知识分子统统诬蔑为“臭老九”。1977年, 邓小平提出要“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 他们的价值重新得到了肯定。1978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被后人誉为“迎来了教育的春天”, 会上邓小平肯定了教育工作者对振兴中华的重要意义。可以说,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迅速成为人们的共识, 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知识分子不再处于社会生产关系的边缘, 他们——技术人员、教师、专业人员和文化工作者在文化与经济结构中占据位置, 甚至是中心位置”。[1]当时, 对广大教师来说最有意义的事件, 就是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 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教师有了自己的节日, 这表明教师职位的重要性重新得到肯定。但是教师的工资待遇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由此, 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说法:“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表明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严重的脑体倒挂现象。教育行业在国民经济12个行业中, 一直在倒数第一和第三之间徘徊。

20世纪80年代的教师往往被比作“春蚕”“蜡烛”。较之“臭老九”, 这体现了对教师职业的赞美和对教师工作的肯定。但春蚕吐丝到死、蜡烛燃烧至灰都是无所要求的, 这个称呼更表明当时社会对教师精神品质的苛刻要求:销蚀生命, 无私奉献。但同时在这十年,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 教师需求吃紧。数量短缺迫使学校“临时”聘用一些学历不达标的人员来满足对教师岗位不断增长的需求, 所以也出现了很多不合格的教师。总的来说, 此时教师社会地位比较尴尬, 一方面教师的价值重新得到肯定, 但同时教师素质堪忧, 经济收入低。

2.20世纪90年代:“一桶水”型教师

20世纪90年代,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国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 教师素质的提高变得非常关键, 教师职业专业化问题被提了出来。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并且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对教师资格标准和条件、申请认定程序、教师资格考试、在职教师资格过渡、法律责任等作出了原则规定。1995年, 作为教育事业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制度由此确立了完全的法律地位。按照《教师法》的要求, 国务院于1995年发布《教师资格条例》, 这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进入实施阶段。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初步建立了教师队伍的准入机制, 力图把住入口关, 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 从而优化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保证了教师的专业化地位和工资待遇的提高。

这个十年中, 对教师队伍来说最振奋人心的事情, 就是1993年10月31日在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通过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律——《教师法》, 旨在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建设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教师法》以教师为立法对象, 把国家尊师重教的方针上升为法律, 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重视, 对教师职务重要价值的肯定。《教师法》提出“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并逐步提高”, “中小学教师和职业学校教师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津贴”。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 各个层次的教师工资持续增加, 从1990年到1999年教师年均工资由2125元增长到8392元, 1999年将近是1990年的4倍。同时, 教师住房问题也引起了国家关注, 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住房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实行优待教师的政策, 各级政府要制定切实的计划, 尽快使城市教职工家庭人家住房面积达到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然而, 20世纪90年代存在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问题, 成为这一时期教师流失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一时期尽管加强了对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 然而这种专业化要求更多地局限在对学历的要求上。此时的教师形象好似是“一桶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桶论”折射出来的是应试教育模式对教师资格的要求。一桶水显然远远多于一碗水, 且碗中之水完全是由桶中的同质之水倒进去的, 这暗示着教师只要具备足够多的知识储备就可以了。另外, 桶中之水乃一桶死水, 这似乎表明教师完全可以凭一时之学, 终身从教, 而无需更新和扩大水源。所以教师只要成功地把自己桶中的水“自上而下倒进”学生的碗中 (灌输) , 就达到教学目标了, 就是所谓的好教师。这种教师形象只重视教师的知识储备量, 而忽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的职业道德等情感和道德的因素。同时, 随着“春蚕”、“蜡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赞美教师的字眼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在某种程度上也潜藏着教师职业道德下滑的危机。

3. 进入21世纪至今:专业化教师

随着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教育事业、教师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2007年8月31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 肯定了广大教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振兴作出的重大贡献, 提出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这一时期, 我国学者开始系统地从国外引入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经验, 教师专业化向纵深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 教师的专业化只规定了教师的学历, 而且学历标准和达标率低。到2005年, 我国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合格率分别达到98.62%、95.22%、83.46%。《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还提出:“2010年前后, 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的目标, 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除了学历标准提高之外, 现代教育对教师内在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长期以来, 我们教师的核心角色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 现在要扮演多元角色, 例如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终身学习者, 等等。这些新的角色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科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 以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而且教师逐渐从严谨的教科书、教学大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拥有对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决策、评价与管理权力。教师的人生价值逐渐从外在工具性价值走向生命发展价值, 不再仅仅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是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体, 个性自我被挖掘, 个性魅力受到重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越来越明显。

在物质待遇方面, 从2000年起, 国家连年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师工资水平。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字, 2005年, 全国教师的平均工资超过了公务员工资的平均水平。其中, 高校教师年平均工资超过2.33万元, 比20年前增长了17.8倍;中小学教师年平均工资达到了1.33万元, 比20年前增长了10.9倍。教师住房条件也大幅度改善, 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已从1993年的6.9平方米提高到2005年的26.05平方米, 超过了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水平。[2]2006年12月, 全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启动, 此次工资改革中, 教师工资上涨幅度最大。2007年工资制度改革, 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标准又提高10%。

在21世纪, 教师职业已经不像在20世纪80年代那样是人人可为的, 也不像在20世纪90年代那样几乎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就可以胜任, 教师职业正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专业。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曾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 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 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 可以说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社会地位会越来越高。

随着教师职业的逐渐专业化, 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不容置疑, 教师职业要实现“最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的理想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制约教师地位提高的基本因素有以下三点。

1. 教师专业化水平仍旧偏低

叶澜教授曾指出, 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有三个条件:第一, 有专业理论知识作依据, 有专门的技能作保障;第二, 承担重要的社会责任, 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第三, 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 表现为制定了专业资格制度, 如入职、聘用、解聘、晋升等制度。[3]以此考察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 自改革开放30年来, 其专业化水平的确较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但仍有待发展。首先, 学历水平不高。虽然我国教育政策提出今后要提高教师的学历, 但现行的学历要求采取的仍是1993年《教师法》的标准——小学教师具有中师学历、初中教师具有大专学历、高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这种学历层次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其次, 教师入口把关不严格。虽然我国实施了教师资格制度, 但一般只要成绩及格, 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就都能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其教育教学能力却往往令人担忧。教师聘任制也在实践中变得有名无实。更有甚者, 在一些地方, 聘任制的实行加大了单位领导人的权力系数, 强化了某种人身依附关系, 进一步促进了“关系网”的发展。再次,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容易被片面化为学科的专业化, 而忽视教育和教学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 并且在追求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升时没有突出教师的全面发展。最后, 在很大程度上, 教师仍然只是教育制度中的一个“齿轮”, 以专业化的姿态从属于现代科层体制, 其专业自主权还没有真正实现。

2. 教师职业道德滑坡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 人们的自主性增强, 久遭压抑的个性得到解放, 对效益、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得到认可。同时, 功利价值观迅速扩展, 把本来是手段的效益、利益当做人生目的来追求, 导致了全社会普遍的道德滑坡。价值观的转变也深深影响着传统上固守“清贫”的教师群体。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有一些教师经不住利益诱惑, 做出了有损师德的事情。有的教师借各种机会公开向学生及家长索要礼品或其他好处;有的故意把应该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放在补课班上讲, 以此收取补课费, 等等。师德滑坡还有一个原因是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效率取向, 似乎只要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就是好教师, 而忽视了对教师品质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滑坡损害了教师的职业形象, 危及了教师社会地位, 导致形成与20世纪80年代截然相反的怪现象:教师职业在一步步发展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的同时, 却越来越远离受人尊敬的地位。

3. 师生关系矫枉过正

由于受“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教学实践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 强调教师掌握着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权, 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权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化, 理论界开始倡导一种平等、民主、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缺一不可的二元主体和谐发展的过程。但是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过分强调学生中心的矫枉过正弊端: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却被忽视;教师被要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 而自身权益却得不到保障, 教师人格不被尊重, 屡见报端的“辱师”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有学者指出:“教师的整体社会地位实际上是教师职业在社会成员的择业取向中所处的位置。”[4]以人们的择业取向来考察这30年来教师社会地位的变化, 可以说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一步步提高。从理论上对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经验加以总结, 并结合当今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 为了实现“最受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之一”的理想, 笔者以为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1. 大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也是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职业是可替代的、机械重复的和他主的, 是谋生的工作, 而专业是不可替代的、知识技能复杂的和具有广泛的职业自主性的。所以当一种职业发展成为一种专业的时候, 就表明该职业已经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199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策略中, 专业化, 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 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从历史上看, 教师专业化的价值取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争取教师专业的地位与权利, 集体向上流动;二是促进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的这两种价值取向相辅相成。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提高, 即教师个人专业化是教师集体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 教师集体向上流动又是教师个体能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 保证教师工资待遇与其劳动价值相一致

教师劳动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 凡准备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费用接受教育和培训。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生产一种劳动花费的时间越长, 它的价值也就越高。因此, 教师劳动具有较高的价值, 也就应获得较高的经济报酬。

在上述评价教师社会地位的三个标准中, 工资待遇是最基本的。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背景下, 工资待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种职业在社会关系空间中相对位置的高低。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保障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是提高教师地位的一项基本前提。教师工资待遇应与其劳动价值相一致。不然, 很少有人愿意从事教育事业, 更难吸引优秀人才, 必然降低教师队伍质量, 从而使教育改革沦为空谈, 最终影响教育发展。

3.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在我们的历史上, 教师的社会地位更多地依据“师之所存”的“道”和少数人充任教师的特权性和贵族性。在大众媒介兴起和中下层平民充任中小学教师职业的今天, 教师的社会地位则需要法律的确认, 即法律以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与现代法律的平等性和公正性来保证教师的社会地位。可以说, 法律关于教师的规定是对教师职责的重要性及其社会地位的最高评价。20世纪80年代, 我们国家倾向于一些临时性的政策措施呼吁“尊师重教”, 但由于缺乏强制性和法律保护, 这些政策宣传只能流于口头。所以曾一度出现过教师外流的情况, 成为当时教育事业发展的潜在危机。1993年, 《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社会地位的专业性和神圣性, 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使教师社会地位有了法律保障。但必须指出的是, 现在有关教师的法律软弱无力, 这是有些部门或个人敢于以身试法、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 虽然《教师法》提出教师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 但20世纪90年代仍存在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而且今天侮辱、殴打教师的现象也屡有发生。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做到有法可依, 另外还必须加大依法治教的力度。

4. 加强师德建设

雅斯贝尔斯提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教育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崇高的事业, 所以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一如夸美纽斯所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20世纪80年代, 虽然教师的工资待遇比较低, 却涌现出一大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热爱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 他们深受人们爱戴。然而受市场经济大潮的波及, 目前, 师德的确有滑坡的趋势。虽然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了, 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高了, 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却不如从前。因此, 在21世纪, 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可分为两个领域, 即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公民道德和作为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 (或教师的专业伦理义务) 是指教育在制度的规范之内确定的责任, 主要包括教师的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道德义务, 对于教育本身和对于学生的义务。[5]师德建设必须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也就是说,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再把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放在第一位, 而应该更加重视教师完整的道德品质的发展。

人是社会的主体,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教书育人”本该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教师本该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尤其是在目前国际社会竞争激烈, 科技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背景下, 教师更应该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为此, 切实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注释: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王啸)

参考文献

[1]刘云杉.从启蒙者到专业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45.

[2]http://news3.xinhuanet.com/school/2005-10/03/content_3461107.htm

[3]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 (1) .

[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198.

篇4: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图”章节为例,结合近30年来地理教学大纲及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从教材内容选取、组织、呈现等角度比较分析不同时期教材的变化,并从中获得启示。

关键词:教材内容选取;教材内容组织;教材内容呈现

一、 教材内容选取紧跟课标要求

1.丰富科学,突出活动教学

表1是不同时期地理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对“地图”部分知识点的要求,1992年的教学大纲对每个知识要点进一步规定了具体要点,此外,还增加“地图与平面图的区别”、“地图的缩放”两个选修内容,并且明确提出“思想教育要求”,而2011年的地理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对地图的使用,以使用为目的展开知识渗透。因此,教材内容的选取逐渐突出活动教学,且从“教材”变为“学材”,便于学生阅读理解,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整体上,从1988年到2012年,教材中“地图”章节的知识,删减内容并不是很多,但是精简了有关地图三要素的讲解,增加了服务于生活的“选择适用的地图”,除传统的地图使用以外,还介绍了电子地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另外,在分层设色地形图部分,2012年版教材中增加直观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并结合图片补充五种主要地形,更加便于学生阅读和自主学习。

2.贴近生活,凸显能力培养

教材编写主要依据地理教学大纲或者地理课程标准。1992年开始,地理教学大纲出现“知识要求”,如表1明确各知识点具体的识记、理解、应用要求。2011年的课程标准中出现“判读”、“量算”、“列举”等词汇,并提出教学活动建议,凸显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要求,更加注重将知识与实践结合,突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地图”章节的教材内容越来越重视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案例。

首先,内容的选取数量上,2012年新版教材“地图”内容,第三节包含“学会阅读地图”和“选择适用的地图”两部分,突出内容的选取为生活服务,此部分内容减少规律性的知识描述,突出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增加如何选择地图,除了传统地图,还有现代卫星地图、车载导航等在生活中可接触到的新技术。

其次,内容选取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在2012年版教材第22页活动中,创设“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的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旅游经验,完成活动中的问题。选取这种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的活动,便于活动实施,既可巩固知识,又可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二、教材内容组织追求合理完美

1.逻辑组织趋于合理

历年来“地图”内容的主要教学因子是:地图上的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图例和注记、相对高度和海拔、等高线和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其中,前三个因子之间是并列关系;后四个因子之间是递进关系。不同版本教材的区别在于如何组织这些教学因子。

20世纪80年代版本的地理教材中,地图作为专门的一章,所有教学因子依次排列,图例和注记位于最后一目,分层设色地形图内容归于等高线地形图部分。90年代后地图的知识分为两节,并列关系的教学因子为一节,递进关系的教学因子为一节,分层设色地形图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分离出来,独立一目,这一时期教材内容的组织开始注重逻辑性。2012年的教材,结合教材内容选择趋向,第三节为地图的阅读,第四节为地图的判读,章、节、目都是递进关系,包含应有的教学因子,循序渐进,凸显教材内容组织向逻辑性发展的步伐。

2.内容组织趋于三维目标统一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开始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与发现,教材内容组织趋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2012年版教材中制作地形模型的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橡皮泥根据已知的等高线地形图制作地形模型,并判断陡坡和缓坡、山峰和山脊等。此活动要求学生除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以外,还需将所学知识运用其中,并且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这样,就综合考查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

3.学习栏目组织趋于学习方式转变

从表2中可看出,1988年版的教材学习栏目组织最为单一,到1995年,学习栏目增多,两节内容中“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栏目共8个,穿插于不同知识点之间,但题目较为简单,基本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而2012年版的教材中,学习栏目主要是“活动”与“阅读”,其中包括5个活动、1个阅读。每个活动均围绕一个主题设置2~3个题目,综合了简单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如“绘制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制作地形模型”,这类活动不仅考验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三、教材内容呈现图文并茂

从图1可看出,1988年版教材“地图”章节的图像系统中,示意图占主要地位,图像类型较单一。到2012年,示意图和地图所占比例相当,并且出现景观图,遥感卫星图像的比例也有所提升,图像系统越来越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教材中“地图的三要素”知识以图文结合形式呈现,以台湾的地图为中心,将比例尺、图例、指向标等知识融入其中,一改以往的纯文字叙述,另外结合卫星图像,不仅丰富了学生视野,而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图文结合更能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习兴趣。

四、地理教材变化对地理教师教学的启示

1.比较教材内容选取,探究选择意图

教材的不断更新,于教师而言也是一大挑战。教师需要通过比较教材,纵观教材的变与不变,对于一直保留下来的知识点进行研读,更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更新原因,改变教学设计。如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将“小明暑假去旅游”的情境替换为学生亲身经历,更贴近生活。

2.理解教材组织意图,合理设计教学

在充分对比教材变化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组织意图,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时调整授课顺序。除此之外,学习栏目由之前的简单思考转变为活动,如分组对学校进行实地测量并绘制所在学校的平面图,以进行组间评比,在改变学生以往学习方式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科学地引导学生实现三维目标。

3.利用教材呈现图表,激发学习兴趣

图表是地理教材中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表,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如在新版教材中呈现汽车导航图片,教师可鼓励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电子地图,让其课下自学电子地图的使用,丰富其生活经验。

(本文通讯作者:张胜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OL].

[2]中国地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九年义务教育地理第一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篇5: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30年前,我国作出历史性抉择,向国外资本开放国内市场和资源。作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进外资在随后的一个历史时期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指导方针、体制创新到具体的发展战略、要素配置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深深影响了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在此阶段,成功入围世界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目标和任务发生变化,但外资引进,特别是FDI(外商直接投资)造成了新情况,如产业结构的同构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国民福利效应下降等。对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我们须保持冷静,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多种因素多个视角审视引进外资的历史环境和现实路径,权衡利弊,作出科学评价。在此方面我们亟待突围,这关系改革开放政策整体效应的发挥,关系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政府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其宗旨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和贸易往来,吸收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吸收外商投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具体的发展历程可以大体划分

篇6: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摘要:改革开放30 年以来,我国财政预算规模经历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这30 年预算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财政预算绝对规模逐年上升,财政预算收支占GDP 的比重则呈U 型变化。结合改革开放的历程,得出我国财政收支规模变化与改革有密切关系的结论,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源于经济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改革开放;财政预算收入;财政预算支出;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财政体制一直处于不断变动中,尤其是改革开放30 年来,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体制变革使得财政体制的变动更为剧烈。财政收入和支出占GDP 比重的变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力的这种变化已经出现太大的负面影响,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制止;有人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力的变化尚属正常,国家财力下放和集中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还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财力就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所以不存在一些人担心的问题。

一、改革开放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伴随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是政府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变化,显示了在这30年中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化: 财政收入绝对数除1979 年和1980 年略有下降外都有增加,财政支出绝对数也除了1980年和1981 年略有减少外都以不同速度增长。与1978 年相比,2007 年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加了45.76 倍和44.62倍。从财政收支增长率来看,有的年份增长快,有的年份增长慢,而且在1994 年前后几年波动较大,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如果与GDP 增长率变化结合起来看,可以发现在1994年以后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长率基本大于GDP 增长率,而在1994 年之前是有的年份GDP 增长率大于财政规模变化率,有的年份小于财政规模的变化率。

作为衡量财政规模的另一种更好的指标——财政收支占GDP 的比重的变化则是另一种情形。改革开放30 年国家财力的变动情况,以改革开放的第17 年(1994 年)为转折点, 在1994 年以前有下降趋势, 而在1994 年后又有上升倾向。1978 年以来全国财政预算收入占GDP 百分比表示的国家财力呈明显下降趋势,1978 年为10.18%,而在1995 年下降到10.18%的最低点,在以后几年又有回升趋势,2007 年达到了20.80%。与此相对应的全国财政预算支出占GDP 百分比在1987 年为30.50%,在1996 年达到最低点11.11%,2007年又回升到20.09%。

二、我国财政收支规模变化的原因分析

1.对财政收支绝对数增长的解释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首先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这30 年中GDP 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1987 年GDP 为3 642.2 亿元,而2007 年是246 619.0 亿元,是改革第一年的67.7 倍。在财源扩大的基础上,财政收入迅速增加。其次,价格变动也是引起财政收入增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一方面,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财政收入会同比例地增长,表现为财政收入的虚增;另一方面,我国采用了累进税制,“ 档次爬升”效应使得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此外,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也会对财政收入有一定的影响。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趋势方面的研究,以“ 瓦格纳法则”最为著名,之后,又有皮考克和怀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论和马斯格雷夫与罗斯托则的经济发展阶段。此外,还有从政治制度角度来分析的,如尼斯坎南的官僚预算最大化模型、普维亚尼的财政幻觉假说和选举权扩大增长论等。以上各种理论对我国财政支出不断增长都有一定的解释力, 但不能解释全部原因。

2.财政预算收支占GDP 比重U 型变化的解释

从1978 年开始,在财政体制方面进行了“ 让利—放权—分权—非对称性分权”的改革路径。改革开放之前,国民收入分配实行统收统支体制,根据当时实践总结出的“ 2、3、4”比例关系,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普遍较高。在改革开局之年,传统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仍未改变,1978 年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高达30.78%。为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 我国政府加快了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多次对企业放权让利,在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时向企业倾斜。当时国有企业运行状况不佳,微观效益不理想,政府逐年加大放权让利的力度,以激励企业行为。这使得财政预算内收入占GDP 的比重不可避免地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同时,为扩大部门财务自主权,把一些本应纳入国家预算内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交给各个部门,实行自收自支,形成了大量的预算外管理资金,虽调动了各部门发展经济和增加收入的积极性,但造成了预算外资金挤占预算内收入,肢解了财政预算,也使得财政预算收入占GDP 比下滑。因此,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预算内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虽逐年递增,但其增行速度显然不及GDP 的增长速度。1994年,中国进行了根本性的税收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财政预算收入体系,有效地阻止了财政预算收入占GDP 比重持续下滑的势头。1996 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出现止跌回升的态势。税收作为预算收入的主体,要解释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必须从税收体制和预算体制两方面入手:(1)我国当前的税制结构是以增值税为主体,而增值税与工业增加值有密切联系,由于工业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税收收入也显著高于GDP 的速度增长,从而财政收入也开始快于GDP 增速;(2)通过预算体制进行分析。从预算编制阶段来看,在安排税收收入计划指标时往往低估,从而在一开始就预留了一定的“ 超收”空间;从预算执行阶段来看,由于1994年税制设计时的基本思路是“ 宽打窄用”,名义税负设置过高,因此随着近年来税收实际征收率的不断提高,实际税负持续接近名义税负,导致税收收入的高增长;从预算审批阶段看,现行预算法对“ 超收”的规定比较模糊,“ 超收”收入的决策与动用基本上在行政体系内完成,未纳入人大的审批范围。因此从预算收支扩张来看,预算内收入持续高增长,产生大量“ 超收”收入的根本原因是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和不健全的预算管理体制。结合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具体历程来看,1995 年国家逐步实行“ 费改税”试点工作和清理整顿各种基金和收费项目;1996 年又进一步强化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将一批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和基金转化税收征收,纳入预算内管理;1997 年政府将13 项基金和附加纳入预算内管理,减缓了预算外资金对规模的增长;1998 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分配制度的完善,经济秩序逐渐好转,同时加强税收征管,财政收入增速比GDP 增速快,造成了财政预算收入占GDP 比重的U 型变化。同样在经济体制改革前,由于“ 低工资、高就业”等政策,需要对国有企业和工人进行大量财政补贴,财政预算支出占GDP 比重相当高,在1978 年仍为30.5%。为改变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局面,调整政府职能和分配格局,激发经济活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财政支出规模也逐年下降。1984 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发展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真正启动了改革的历程。1994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改革,尤其是分税制改革对财政收支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1997 年的十五次代表大会规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不断减少对经济干预的过程,同时又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所以在这一阶段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持续下降。在经济体制走上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之后,随着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 的增长,逐年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扭转。一方面,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来满足公共需要;另一方面,政治决策对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有决定性作用,不合理的决策机制扩大了财政预算支出规模,存在着政府预算中的“ 公地悲剧”。因此,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又逐渐回升。

三、结论

篇7: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教训

作家狄更斯曾经这样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

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有。”狄更斯的哲言也正可以用来描述改革开放的中国。从好的方面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因为有上层的决心、全民的支持,也因为遵循了解放思想、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的路线和策略,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保持了长期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给社会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多元的文化、初创的法治;给人民带来了言论自由、迁徙自由以及初步的信仰自由;如今,宪政民主、权力分立制衡、独立监督、新闻自由、公民社会、民众问责、行政公开、阳光财产、民主财政、人权及公民权力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从坏的方面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战略,没有理论,没有精心设计,没有失误矫正机制,除了经济之外也不主动学习发达国家的其他东西,所谓“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放任制度化的特权、腐败与道德堕落;尽管也反腐败,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但都是治标不治本,鲜有从制度出发解决问题的,有关方面也从来没提出过反特权。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

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正因为如此快速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教训。

70多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在我国,唯一真正值得宝贵的,是自然资源和人民大众。”用这句话来来理解当前的中国也是恰如其分的。在过去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如果说我们有什么真正没做好的,就是在自然资源、环境和劳动群众的权利和福利方面,索取的过多,给予的太少。

首先是环境污染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代价太大,资源过度消耗,为了谋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提高,不惜破坏人民的生存基础和生态环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发展是要有代价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它对世界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其代价就是中国资源与环境的严重损坏。

2007年中国环境绿皮书指出:中国的生态环境“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特别是大江南北,非旱即涝;长城内外,沙暴连连。现有森林系统之所以未能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和服务功能,正是因为质量最高的原始林被大量采伐并转化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而天然次生林又屡遭破坏,大面积人工化和单一化,加之森林总体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因此无法有效地遏制住全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的势头。

中国正在为环境污染付出沉重的代价。世界银行2001

年发展报告中列举的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

了16个。中国许多大城市肺癌标化死亡人数增加了8~10倍。据研究,空气污染使得慢性呼吸道疾病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其造成的污染和经济成本约占中国GDP的3%—8%,相当于广东和上海GDP的总和。另一个数据是,到2020年,中国仅为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就将付出3900亿美元。

中国还是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我们每增加1元的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倍,日本的6倍。我国生产一吨钢耗水是国际先进水平的10-40倍,开采一吨原油耗水是国际的6-26倍,生产一吨纸耗水是国际的3-10倍;企业的高消耗、落后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高污染。我国城市缺水的状况日趋严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有较大的下降,大面积的水污染已对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源构成严重的威胁。一份报告表明,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大江河流经的15个主要城市河段中,有13个河段水质严重污染。

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目前已有62.3%的城市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由于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续增加,我国酸雨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已覆盖了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范围。

其次是贫富差距问题。中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纯收入791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10:1,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保持“3”倍以上的差距。然而,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3.10:1已经是10年来的最低值。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赵人伟和李实领导的收入分

配课题组在18年时间里所做的三次大范围收入分配调查结果显示,从1988年到2002年,无论是农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数,差距都在拉大。有关统计也表明,近30年来,内、外资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超过10%,而除垄断国企外的劳动者年工资增长率仅为1%-3%。这些情况都说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没有随着GDP的增长而同比增长。如果把福利、补贴等因素考虑进去,一般估计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达到6倍左右。根据世界银行的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赤贫人口的收入不是提高了,反而是降低了,2003年的平均收入比2001年降低了2.5%。

2001年中国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就突破了0.4的国际警戒线,达到了0.459。按照以往每年递增0.1个百分点的速度测算,以及根据《中国经济周刊》、人民网的报道: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的危险值;中国的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收入最高的20%群体的收入与收入最低的20%群体的收入之比)竟高达33倍(《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6月26日),而发达国家仅8—9倍。

再次是社会道德问题。理直气壮地说我国社会道德的主流积极、进步、向善,这是基于事实作出的总体判断。但这

篇8: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多角度观察

1. 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结构的变化。

自1992年开始, 我国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指导下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下放高等教育管理和设置权力、划转中央各部委所属高校、合并组建综合性院校以及设置新的院校等重大举措, 基本改变了上世纪50、60年代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形成的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部门办学体制, 改变了“条块分割”的局面。从学校数量来看, 1998年部委属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35.8%, 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4.2%;2007年分别为6.0%和94.0%。从在校生来看, 1998年部委属高校在校生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数的33.8%, 地方高校在校生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数的66.2%;2007年分别为17.4%和82.6% (见表1) 。可见我国高校管理体制重心下移, 基本上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 并以省级政府统筹协调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地方政府管理权和办学权较以往增强, 这为区域高等教育适应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需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有利于形成分级分类管理、合理分工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和管理体制, 有利于推进高等学校实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3]。

资料来源:据1999、2001、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2. 区域高等学校数量结构的变化。

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极不均衡性, 我国各地区高校数设置呈现极不均衡的状态。自1999年以来, 我国高校数在各区域间的布局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从高校数和人口总量占全国比例和增长率来看, 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华东地区, 2007年普通高校数占全国比例比1998年增加了3.3个百分点, 人口总量所占全国比例增长了0.3个百分点, 该地区除安徽和江西以外, 其他省份均处于沿海发达地区。其次是华南地区, 2007年普通高校数占全国比例比1998年增加了2.0个百分点, 人口总量增长了1.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华中地区, 2007年普通高校数和人口总量占全国比例均出现了负增长, 增长百分点分别为-0.9和-1.1 (见表2和表3) 。总体而言, 各地区高校数的比例与人口总量的比例并不完全等同, 但从二者的增减趋势来看, 近十年来各区域高校数和人口总量占全国比例逐渐走向一致。

从单个省级单位来看, 2007年高校数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江苏 (118所) 、山东 (110所) 、广东 (109所) 、湖南 (99所) 、安徽 (89所) 、河北 (88所) 、湖北 (86所) 、河南 (82所) , 与此相对应的是以上各省级单位恰好也是人口数排在全国前面的地区。以上数据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后,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除受区域经济水平的制约外, 人口也逐渐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应与适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4]。高校空间布局结构的变化体现了高等教育大发展背景下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适应地方人口和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也符合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发展的思路。

资料来源:据1999年和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资料来源:据1999年和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3. 区域高等学校在校生及本专科结构的变化。

近十年来我国高校总体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7年全国高校在校生数比1998年增长了4倍多, 成为世界高等教育规模之最。从各区域高校在校生占全国比例变化来看有增有减, 其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华东地区仍是在校生人数最多和比例最高的地区, 2007年在校生占全国的比例比1998年增长了3.3个百分点。其次是华中地区增长了1.7个百分点, 华南地区增长了0.7个百分点。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2007年在校生占全国的比例与1998年相比均出现了负增长 (见表4) 。如果不考虑跨省上大学因素, 那么这种比例的增减状况是否合理?是否与各区域人口保持一致?

将1998年和2007年各地区高校在校生比例与当年各地人口比例分别做成堆积数据点折线图 (见图1和图2) , 非常直观地反映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由图可见, 全国各地区在校生和人口比例这两条曲线几乎形成非常标准的断点平行线, 说明我国高等教育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大, 高等教育机会增加, 区域高校在校生和区域人口比例分布趋势基本相同, 逐渐走向一致。也说明随着高等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 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区域高等教育管理权, 区域高校设置和招生逐渐适应区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就是说, 从各地区在校生的角度看, 近十年区域高等教育在校生和区域人口比例基本上是比较适应的。

资料来源:据1999年和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变化体现在区域高校本专科结构上又是怎样的?1998年我国高校在校生本专比为1.7∶1, 除华中地区外, 本科在校生在各区域占绝对优势, 专科规模远不及本科规模;而至2007年时, 这种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全国高校在校生本专比已降至1.2∶1, 尤其是华东地区专科比例超过了本科比例 (见图3和图4) 。华北和东北地区本科生规模还是占有较大的优势, 尤其是东北地区, 本专科在校生比例变化不是很大, 需要继续调整本专科在校生层次比例。虽然高职高专教育是大众化的主力军, 到目前为止, 高职高专教育基本上与本科教育二分天下, 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从高校数来看, 随着各地大量设置专科 (高职) 院校, 本科高校占绝对优势的状况已发生了逆转。2001年全国普通本科学校数为597所, 专科学校数为628所, 本专科高校数比为0.95∶1;2007年全国普通本科学校数为740所, 专科学校数为1168所, 本专科高校数比已降至为0.63∶1。2001年至2007年, 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增加143所, 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快速增加了540多所, 其中华东地区增量达183所, 专科高校数远远超过了本科高校数 (见图5和图6) 。高职高专院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都具有明显的属地化特性, 这对扩大区域入学机会和提高区域人口素质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 高职高专院校的区域发展化特性也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适应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创造了条件。

4. 全国高校城市布局结构的变化。

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逐渐适应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趋势同样反映在全国高校城市布局结构的变化上。全国省会及地级城市快速新设大批高校, 非直辖市城市高校分布比例有所提高。在高校的城市体系分布结构中, 直辖市所占比例大幅下降, 省会城市和地市级及以下城市所占比重均有所提高。2007年, 4个直辖市所有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1.22%, 比1999年3个直辖市时期所占比重下降了3个以上的百分点;27个省会城市高校数占全国比例为44.77%, 比1999年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388个地级市 (含计划单列市、地属县级市) 共设置普通高校973所, 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4.01%, 比1999年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高校城市布局结构得到优化, 地市级城市高校在校生分布比例大幅提高。目前, 我国基本上已形成所有地级市至少设置有一所高职院校的布局结构。这一变化使得高职院校成为与地方经济、人口、科教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

资料来源:上海市教科院智力开发研究所课题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与高校特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R) .2009:15.

二、高校布局结构与人口、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前, 由于毛入学率低, 人们往往忽略人口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进入大众化后, 随着入学人数的增加, 人口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逐渐显现, 尤其对高等教育在各区域的布局的影响更加明显。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这是由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所决定了的, 而区域经济更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后, 地方有了更大的教育自主权和责任,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更直接制约着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为进一步证明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逐渐优化趋势, 证实区域高校数和区域高校在校生与区域人口和经济的相互适应关系,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1999—2007年全国各地区人口数、招生数、GDP与高校数, 以及GDP与在校生进行简单皮尔逊相关分析 (结果见表6) 。分析结果表明, 历年各省级单位人口与高校数的相关性系数形成一条由低到高的曲线, 说明各地区高校数的设置逐渐适应各地区人口总量需求, 二者相关性渐强;历年各省级单位人口总量与在校生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同样形成一条由低到高的曲线, 二者相关性系数历年逐增, 说明我国各地区在校生的增加与各地区人口总量的关系也越来越强, 证明区域高校在校生和区域人口比例分布逐渐走向一致;区域高校设置和招生逐渐适应区域人口需求。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后, 高等教育在各区域的布局除受区域经济水平的制约外, 人口也逐渐成为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关键性因素。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而得。

历年各地区招生数与高校数的相关系数均在1%的显著水平上呈正相关, 历年二者相关系数均在0.9水平以上。说明各地区历年招生数受到各地区高校数的限制;也说明单所高校的规模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均成本不可能无限度地降低, 当在校生规模扩张到一定数量后, 生均成本递减不再显著甚至出现递增, 通常将此时的规模称为最佳规模或最小经济规模[5]。高校在各地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决定了各地的年招生量。

通过对历年各地区GDP与高校数的皮尔逊相关分析, 二者的相关性系数十年中虽有波动, 但基本上是沿着一条由低到高逐渐增大的曲线发展;对历年各地区GDP与高校在校生的皮尔逊相关分析来看, 二者相关性呈显著正相关, 均达到0.8以上水平。两种相关性分析说明各地区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和在校生规模受制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这正好与目前我国财政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相对应。随着高等教育管理权和举办权的下放, 地方政府拥有了更多的举办和管理高等教育的权限, 且举办高等教育渐趋理性化, 使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逐渐保持一致。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定量定性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布局结构与各省、市、自治区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趋强, 高校布局结构趋向合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 人口因素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6]。区域人口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已成为影响区域高等教育的关键性因素, 甚至是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各省级单位人口与高校数和在校生, 以及GDP与高校数的相关性系数均未达到0.9的水平, 各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性还不是很强, 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尚需继续。

有学者指出, 现今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部属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区域不公平上[7]。但是, 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极不均衡的现状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特点, 可以肯定地说, 重点院校短期内在各区域间是不可能均衡调整的。有的地区由于经济、历史、自然环境等原因, 国家很难对其进行重点院校的投资建设, 只能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发展地方院校。高等教育地域分工是规避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竞争而产生内耗的有效途径, 是提高区域高等教育效益的有效措施, 是消除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一条捷径, 是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8]。各个区域可以选择自己的优势方面或者其他区域的弱势方面进行重点发展, 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9]。区域高等教育布局与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很大程度上只能落在地方院校的肩上, 继续调整地方院校布局结构的思路是合理的。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 高等教育管理重心下移, 这为高等教育在各区域的布局适应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十年来, 区域高校数和在校生数占全国比例均与各区域人口比例趋向一致, 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在各区域的布局结构除受区域经济水平的制约外, 人口也逐渐成为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关键性因素。各区域人口与高校数、人口与在校生、GDP与高校数的相关性系数历年趋强, 证明我国高校布局结构与各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性趋强, 高校布局结构趋向合理。

关键词:高校布局结构,区域高等教育,人口,经济

参考文献

[1]薛颖慧, 薛斓.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特点[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04) .

[2]侯龙龙, 薛澜.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 (06) .

[3]戴井岗.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分析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05) .

[4]毛勇, 胡四能.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西教育科研, 2005 (07) .

[5]阮晓明.刍议区域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07) .

[6]米红, 文新兰, 等.人口因素与未来20年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 2003 (06) .

[7]蒋莉莉.部属普通高等学校区域分布的差异性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08) .

[8]赵庆年.多维视域中的区域高等教育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 2008 (06) .

上一篇:教研室工作职责下一篇:新二年级上册语文场景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