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小报

2024-07-19

手抄小报(精选8篇)

篇1:手抄小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3、《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篇2:手抄小报

有一次,弟弟生病了,奶奶很忙,所以就让我去煮鸡蛋给弟弟吃。我正好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很好看的书,于是我便一边看书一边煮鸡蛋。

首先我把开水放到煤气灶上,然后顺手将圆圆的东西放入锅内,接着我看起了书。

故事中精彩的内容吸引住了我,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奶奶来了,问:“小雅,你把鸡蛋煮好了没有?”这时我才想起锅里还煮着鸡蛋,心想:这下完了,鸡蛋肯定煮坏了,我铁定要挨骂了 !我站在墙角不敢出声。看着奶奶把锅盖打开,听见奶奶无奈的说:“小雅,你这是煮鸡蛋呢还是煮石头?”我往锅里一看,锅里煮这一块圆圆的石头。糟了!我光顾着看书了,把石头当成了鸡蛋。我 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赶紧重新烧水煮鸡蛋。

篇3:利用手抄小报评估课外阅读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评估遇到的难题

怎样提高语文能力呢?经过大量的教育实践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之后, 几乎所有的语文教育专家和普通语文教师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课外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 语文素养的提高几乎就是一句空话。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 (其中文学名著2—3部) 。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也规定:扩大阅读视野,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10部以上) 、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300万字。

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但在信息时代, 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施手段和评估方式却遇到了困难。

进入信息时代, 我们的青少年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获取知识, 他们几乎还来不及消化吸收, 来不及体验和感悟, 无穷无尽的新信息又纷至沓来, 他们要么没有选择地接受, 导致基本能力的虚浮,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什么都懂一点, 但什么都不精;要么就是“既然接受不了不如全不接受”, 拒知识于脑门之外。这样语文课外阅读的实施就遇到了困难, 学生或者无暇做好、做实, 或者就拒绝进行。

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发展, 有些知识的传播形式对学生更有诱惑力, 我们知道, 我们的学生, 对声、光、电的兴趣更浓厚一点, 对形象化的直观的事物更感兴趣, 他们在没有沉浸到文学作品之中, 领略感悟到课外阅读的奇妙的精神享受的时候, 对单一的, 仅仅靠文字表述的内容当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 本能的反感。

这就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实施和评估手段提出了挑战, 学生读了多少书, 了解程度怎么样?这是一个很难评估的事情。我想: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我们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实施手段和评估方式做一点改变。

二.利用手抄小报, 解决课外阅读评估的难题

课外阅读的实施及其评估确实是语文老师想说爱你不容易的难题, 课外阅读的实施需要满足真实, 定向, 深入, 习惯养成, 反馈方便, 评价及时的要求。“真实”就是要能保证学生确实阅读了相关的文学作品;“定向”是为了帮助学生从纷至沓来的信息中准确定位到文学相关作品的阅读中来;“深入”就是要保证语文教学大纲推荐阅读的文学作品能多读, 尽量细读;“习惯养成”是要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精彩语段多摘录, 优美文章常记诵;“反馈方便”和“评价及时”是讲究可操作性、方便性。

我采用的课外阅读反馈和评估的方法是让学生手抄文学小报。传统上的过度注重装潢的小报, 作为语文课外阅读信息的反馈显然不合适。怎样改进自办小报的设计, 让它符合语文课外阅读的信息反馈和评估的要求呢?为此我做了一些尝试, 效果比较明显, 下面做一点介绍:

(一) 规定文字流量, 确保是实实在在的阅读情况反馈, 以符合语文课外阅读“真实”要求。

我要求学生用8K的白纸自办小报, 不要求学生在任何地方做虚浮的装饰, 8K的白纸正反两面都必须写满, 因为小报大多是阅读摘录, 所以, 小块的地方可以摘录短小的内容, 大块的地方可以摘录稍长的内容, 这样当然能够实实在在地反馈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而且文字流量是不小的。有些学生总是喜欢把任务堆到周末完成, 这显然跟语文课外阅读的常态化要求不符, 文字流量大了, 堆到周末就很紧张, 动员学生平时有时间就读一点, 办一点小报, 有利于养成平时多读书、勤做摘录的习惯。

(二) 规定小报各版块的主题, 确保小报的文学色彩, 以符合课外阅读的“定向”要求。

我把小报分成八个版块, 分别是:1.生活素材积累。2.名著精彩片段。3.美文推荐共赏。4.百科知识选摘。5.精选诗词赏析。6.优秀作文选登。7.名人故事选粹。8.自主知识展示。下面逐块介绍板块设计的目的:

1.生活素材积累

语文素养来自于生活也将要回馈于生活, 语文课外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能生动、有文采地反映生活中的人、事、物、情, 没有生活素材积累, 这一切当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小报中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素材, 本身就是一个阅读感悟、生活体验的过程, 同时也为学生习作准备好了第一手的生活素材。

2.名著精彩片段

文学名著的阅读要落到实处, 避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现象发生, 避免把文学名著的阅读当成一个无聊的消遣的过程, 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的精彩片段摘录下来。选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 那种仅仅阅读故事梗概, 或满足于记住一些可能的考试内容的做法, 在这个版块就行不通了, 这样名著阅读就落到了实处。随着阅读量的增加, 语文素养当然也就同步增长了。

3.美文推荐共赏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文学作品也是五花八门的。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的大多是一些小说, 生活中我们还必然接触到小说之外的各类体裁。词汇的积累当然也不能仅仅局限在推荐的文学作品上, 报刊、杂志甚至我们平时练习的试卷上都有不少的文质精美的好文章, 读一读, 抄一抄, 其趣无穷, 其益也无穷。

4.百科知识选摘

语文的学习其实不能仅仅局限在文学上, 各科的知识, 特别是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一样是极其重要的。更不用说文学上的一些常识了。设计这一个版块,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知识面的展示平台, 这是必须的, 也是完全必要的。

5.精选诗词赏析

中华民族的文化,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奇葩, 如果学生仅仅满足于语文课本上的几首诗词的理解, 显然是对这一奇葩的浪费。读点古代诗词, 理解点古代诗词, 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6.优秀作文选登

这一版块不言自明, 为了孩子的发展, 学生家长可谓煞费苦心, 不少同学的家中语文类资料最多的莫过于作文选了, 学生平时只有在老师布置了习作的时候才想到它们, 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有利也有害。能不能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就对它们多一些关注, 多一些评价, 多一些借鉴呢?让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优秀作文搬到小报上, 不是其益无穷吗?

7.名人故事选粹

大师的心胸, 名人的风度, 伟人们的生活情趣常常对我们有启发、熏陶的作用, 他们的成长历程, 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也常常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增加这个版块给学生一个与名人交流的空间, 不仅有利于他们的世界观的形成, 也有利于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这是让他们选择自己心仪的名人给自己可能有的惰性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何乐而不为呢?

8.自主知识展示

语文学习是包罗万象的, 一份小报7个版块当然不可能涵盖学生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 或者他们还有自己值得自豪的知识、能力需要显露一下呢, 留下这个版块, 让他们自由翱翔吧。

(三) 规定评价的角度和方法, 确保及时反馈, 力求评价的公平。

学生每周的一份小报, 如果全部由教师来点评的话, 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四五十份小报仅仅浏览下来, 老师的精力恐怕也跟不上。当然也没必要, 因为学生摘录的过程才是最主要的。但如果没有反馈, 拖沓甚至停止的现象就有可能发生。我的做法是每周用一节课让学生分组对小报进行评议, 一般7个人一组, 每组评议7份小报, 每个学生都在7份小报上签字打分, 每组总分最高的三份小报为本周优秀小报, 张贴表扬, 得分最低的小报, 提出整改意见。这样至少有三个好处:一、除了自己办的一份小报之外, 各个同学又阅读了其他7个同学摘录的好文章或好的片段, 这本身与扩大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一致的。二、多表扬少批评有利于保护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三、锻炼了每个学生的阅读评价能力, 反过来可刺激他自己进一步办好小报。

(四) 利用信息技术, 加强小组合作, 定期展示阅读成果。

在信息技术课上, 学生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多媒体制作技术。我要求同学们按阅读兴趣自由组成不同的阅读小组, 同组的同学共读一本名著, 编写剧本, 再利用家庭DV, 制作成小电影;也可以合作制作成FLASH动画片。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学生兴致高涨, 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创造的才能。

篇4:“手抄《讲话》”疏解

也有另一种抄书。上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发现大量手抄经卷,以佛经为主,世称“敦煌写经”。其起源想是印刷术发达以前宗教传播引起的现象,后来却脱离了这个目的与功能,只作为敬意的表达。抄经者借此净化心灵、获取功德。和诵经一样,抄经也是修行或者灵魂救赎,屏息敛念,满怀虔敬,字字见佛。具体例子,我知道有名列“秦淮八艳”的卞玉京,她与吴梅村恋爱无望,“长斋绣佛,持戒律甚严,用三年力,刺舌血为保御书《法华经》”(余怀《板桥杂记》)。

现代,抄书之事很少听说,唯“文革”间曾有大规模“手抄本”现象。那时,一是很多书遭禁,二来有“地下文学”发生,青少年既精神饥渴,又闲而无事,手抄书遂一时流行。其后至今,则无所闻。尤其晚近以来,是读书益少的时代,读且不欲,而况抄乎?不意,2012年却忽有“手抄《讲话》”一事,一时不免新奇。

其缘来,是本年适当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从春季起,乃至上一年冬,相关领域、行业和单位即着手准备纪念活动,但形式多为常见的开纪念会或组织纪念文章等,唯独作家出版社别开生面,约百位文艺家,将《讲话》原文拆成若干段落,由他们恭录,从而汇成一本“手抄《讲话》”。

应该说,此事引起关注,恐怕跟形式或点子的“别致”有相当关系。与之同时围绕纪念《讲话》的动态很多,报刊上相关内容与信息比比皆是,然都未引来额外注意。“手抄”一出,舆论骚然。我们并不知这创意如何萌生,比如策划者是否借鉴了“敦煌写经”的理念,但从社会反应看,大家显然想起了“手抄经”那一类的历史和传统。不妨说,“手抄《讲话》”的创意,强烈突出了毛泽东《讲话》对于中国当代意识形态那种“经”的意味,把敬畏与虔服的心态表现得特别直接,从而引来格外反响。

其次,还与抄写者名单有关。这名单中出现的不少人名,公众似乎缺乏心理准备。参与抄写者,总数一百,这么整齐的数字,像是精心安排,事后得知却是巧合。舆论轰然以后,参与抄写者中个别的出来解释,大多数没有表示。对此,人们颇为失望,因为其中好些名字都以若干作品为大家耳熟能详,而那些作品似乎与这次抄写对不上号。然而,大家也有失察之处,亦即未能注意这份名单总体的“身份”状态:百名抄写者中,党员七十九人,作协系统八十七人。而作协抄写者的一多半,在其全国或地方、行业协会中,现在或过去有领导职务。用组织者的话说:“他们都是领头人物”。

实际上,这是很有意义的情况。它说明,名单是从特定范围拟设的,亦即,主要限于作家协会这特定文学组织的一些“领头人物”。进而言之,虽然他们都是一些知名作家,然仅见到这一层是不够的。实则在中国当代,至少以既往情形看,“作家”很少是单独的身份,而同时是有所组织的“文学工作者”。应邀抄写《讲话》的这部分人就更如此,他们不但有所组织,且在组织中委以一定职务。就此言,接受抄写《讲话》的任务,于他们要算分内之事。面对公众弹诘,他们多数选择不解释,道理也在此。他们要么不参加这文学组织并接受其职名,既已参加和接受,就理当支持其工作,这是很正常的情形。

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刨根究底,以当下的现实,其实是没完没了的。不单文学,很多行业的工作者免不了面临相类的处境。最后来看,事情不在个人应该或能够如何表示,而在于如何处理与工作、组织或格局之间的关系。我就此想到的是,“手抄《讲话》”一事可以关注的,与其说是它居然发生以及某某、某某卷入其间,不如说是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道路和历史。比如,中国作家协会是怎么来的,作家们何以要加入并依存其间,文学为什么以这种形态与方式存在等。围绕这些来考虑,“手抄《讲话》”的现象,或许可带给我们更多或更有价值的认识。

此一历史,简单地说,是文学组织化的历史。而文学组织化,目的是加强文学对思想观念的表达与负载,使之有利于政治。

不必说,文学用于表达思想观念,古已有之;文学用于政治,也是古已有之。不仅中国,世界上好些地方都不例外。不过,将文学的思想观念与政治的表达,作为政党意志和统一要求,加以领导和监督,却是现代的发明。人类自有文学,历来是个别、个人和个体的。虽然“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个人间出于思想或旨趣上的认同而结社成派,那是有的;但若說被统一领导,循严格一致性,执行共同的标准、规定,去写作与思考,却是古人无以想象的。

列宁有著名比喻:齿轮和螺丝钉,我们可借以想象其机器般的高速、高效、精密、严整与强劲。从古以来,人所知的文学,轻看无非“雕虫小技”,重视亦不过“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经列宁描述,文学却与“齿轮和螺丝钉”这样的字眼联系起来,它所开发的文学能量将何其惊人?且不说屈宋、李杜或荷马、莎翁,即起歌德于地下,他若见自己所惯熟的文学,居然变作一间巨大、复杂而运转井然的声势隆隆的工厂,也必叹为观止。

八九十年后谈论这一切,会有理解障碍,不易设想类似这样形态的文艺及其意识形态,为什么曾在世界范围风行一时。这是比较典型的“过来人”的困惑。作为过来人,我们对组织化文学样态已失震撼感,然而倒退八十多年,它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确实是革命性的事物。

所以,对组织化文学的崛起,最好回到很久远的过去,比方说用蒲松龄、曹雪芹的眼光看,那就能够体会它的横空出世,是如何震聋发聩而倾倒无数了。实际上,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组织化文学构想刚刚为人所知时,完全是个大时髦,就像最新潮、最前卫的事物,令人趋之若鹜。上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的上海,“左联”占有岂止半壁江山,“较大的刊物,几乎都是和左翼有联系,甚至有左联的人做后台。”(胡风《鲁迅先生》,《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1期)稍后,大批投奔延安的学生,也以“文艺青年”为主,他们很多人都是先喜爱上左翼文学,进而爱上革命。

我们继续下面话题之前,先谈这种文学的魅力,是要将之放到历史环境下,了解为什么今天它似乎让人敬而远之,当时却激动人心而蓬勃开展起来。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仅八载,中共就在上海筹建左翼作家联盟。“五四”以来文学社团风起云涌,然而“左联”却非它们中的一个。它是全新的文学组织。

它有自己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有执委会(相当于今中国作协全委会)和委员、候补委员;有行政干部(“行政书记”,类乎今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之外与其上,还有“党团”(相当于今中国作协党组)和书记;有“旗手”、领袖即鲁迅(相当于今中国作协主席)。党团书记为党内职务,起初冯乃超、冯雪峰、阳翰笙等曾分别短暂任之,“1932年底由周扬任‘左联’党团书记,直到1936年‘左联’解散为止。”(夏衍《懒寻旧梦录》);“行政书记”,任其职者可以是党员,如阳翰笙、钱杏邨、丁玲,也可以是非党员,如茅盾、胡风;“左联”的上级领导机关,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文委”);另外,它也是共产国际领导下的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中国支部。

“‘左联’说它是文学团体,不如说更像个政党。”这是茅盾的原话(《我走过的道路》)。准确地说,它是由政党组建的文学方面的组织。很明显,与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官方建制的中国作家协会一样,“左联”采取了权力或官僚的结构。这种结构表明,从一开始,它就要对文坛担负、发挥“领导”作用,绝非一般文学社团那样,仅供成员之间就文学开展自由、平等的交流和互动。

自中国文学有“史”以来,这是需要彪柄的时刻。某种意义上,过去两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被画了句号,一种亘古所无的文学形态则露其端倪。尤应看到,中共建党不过八年,即开辟了置于党绝对领导下的组织化文学,而当时柄国之国民党,终其38年也没有同等的建树,实在是因理念及意识阙如。

然而初期,“左联”这革命文学组织,其实得把“文学”二字拿掉,而只是一革命组织。茅盾回忆,时任党团书记的冯乃超曾在政治报告里号召:“革命的文学家在这个革命高潮到来的前夜,应该不迟疑地加入到这艰苦的行动中去,即使把文学家的工作地位抛去,也是毫不足惜的。”它甚至反对成员搞文学,“根本不提作家的创作活动,对作家的创作热情和愿望扣上‘作品主义’的帽子。”(《我走过的道路》)它所热衷的是街头政治,示威游行、飞行集会、写标语、撒传单、鼓動工潮之类。似乎在当时中共领导者看来,成立这个组织,主要是为革命的街头政治增添一些作家方面的人手。茅盾对此很抵触,说那些街头政治他不参加,又说鲁迅、郁达夫也不去,以证明他的态度并不孤立。与之不和的胡风,则暗示茅盾出于害怕:“茅盾坚决地辞去书记不干,虽然做书记不过每周出来开一次会,其余什么都不干,但和在做工作的人一起开会,总是有危险性的。”(胡风《鲁迅先生》)不管怎么说,“左联”搞政治不搞文学,一度是事实。

虽然仅为开端,“左联”却预显了日后中国文坛的样貌或格局。它的问题是,组织化思路已有,组织也建立起来,但这组织如何真正或很好地使文学本身得到组织,却有待下一步,有待延安。

关于延安,先附带说明三点。

一、 三个阶段。至1941年,招贤纳才,“大量吸收知识分子”;1942年,发动整风运动;之后,组织审查和思想改造双管齐下,形成秩序,收获成果。不少人脑中的延安是笼统的,不知道这三个阶段,或者说不知道延安前后的思想状况有很大差别。对此需要明确,否则很难深切体会延安发生的一切。

二、《讲话》不是孤立的文本。如今突出纪念《讲话》是一种简化,当时,与它具同等重要性的毛著,至少还有《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因此只读《讲话》是不够的,欲知深广,一定要将这些篇章与《讲话》并读。

三、文艺并非《讲话》的最终目标和主题,而只是一个由头、凭借或突破口。毛泽东意欲完成对整个文化的革命,去建立他想要和认为正确的新的文化秩序。选择文艺作为突破口,是因为文艺影响广泛、便于发动群众、行动立竿见影。这也是他的一贯思路。二十年后,又曾借“两个批示”,催动另一次“文化革命”。

郭沫若认为《讲话》“有经有权”,毛泽东“欣赏这个说法”。“‘有经有权’,即有经常之道理和权宜之计。”(《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对此,我这么理解:“权”则术也,“经”则理也。“权”的部分,就是所给出的若干直接、具体、明确、硬性的规定;“经”的部分,则反映价值取向、思考方向和尺度。落实到《讲话》的内容,它们分别对应文艺和文化;即,谈文艺问题侧重于“权”,谈文化问题侧重于“经”。

先看对文艺的论述:

从1920年代后期算起,马克思主义名义的文艺萌于中国,已有了十几年光景。然而直到1942年春季,即便是在延安,创作上究竟有怎样的落实,实际举不出确切的例子。尽管“党员作家”大有人在,或者说,从事创作的共产党员并不少,但这两种身份似乎是各自独立的。因为“党的文学”在中国还没有落实、转化为具体的文学要求,无论主题、方法、语言和形式技巧,延安文学还不能与“非延安”的文学区分开,也不能与“五四”文学区分开,读延安文学作品还是个性、自我等那套启蒙主义话语,包括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丁玲在内。

这样的问题,完全是由《讲话》解决的,而且是一劳永逸、全面彻底地解决。《讲话》之前,中共于其“党的文学”,除去马列抽象原理,在具体原则、立场、观点、方法上该当如何,可以说毫无概念,《讲话》之后,则不分巨细,全部明确、澄清,自兹至今七十年,党对文学的领导都只需酌准《讲话》即可,操作性极强。以下,就《讲话》里左右或影响中国文艺的提法、条文,给予简略一览:

一、为什么人的问题。

二、人民大众立场。

三、个人主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四、工农兵方向。

五、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六、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源泉。

七、文艺作品应比生活更高、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

八、做群众的学生。

九、文艺的阶级性。

十、文艺从属于、服从于政治。

十一、政治标准第一位、艺术标准第二位。

十二、批判人性论。

十三、不存在超阶级的爱。

十四、社会主义文学以写光明为主。

十五、不可以“暴露人民”。

十六、“废除讽刺的乱用。”

十七、对革命要“歌功颂德”。

十八、“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虚无主义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贵族式的、颓废的、悲观的以及其他种种非人民大众非无产阶级的创作情绪”,“应该彻底地破坏”。

以上罗列并不细致和周全,即此匆匆一览,凡对70年文艺情况有所了解者,脑中当不难浮现与之一一对应的现象,从而慨叹《讲话》的洇浸渗透,点点滴滴、无所不至。可以说,不读《讲话》,绝不能懂它以后的中国文艺缘何如此发展,有哪些种种的表现,以及怎样走过每一步。极而言之,70年间尤其1949年后,任何作品、事件、政策、观念、趣尚、情感、心理、语态、风格、技巧手法……都可在《讲话》中找到根源。不同时期,受影响程度或有深浅,但没有置之其外的,即便在今天,似乎是“体制外”成长的80、90后,只要与上列《讲话》要点进行自我对照,总会发现思想或趣味与它有这样那样的联系。

对中共真正实现领导文艺,《讲话》的重要之处,是提供了完整的一套可执行标准。打一个比方,如果马列主义文艺生产方式本身已是一架流水线,那么它在中国的开工,如何生产出与中共革命和治国相适应的产品,这件事情,完全是毛泽东办成的。他很好地订立了工艺规范与细节,使这机器得以启动、投产,源源不断制造合格对路的产品。

但这个文艺方面,在《讲话》而言,其实却较为次要。虽然它也解决了巨大难题,为中共所急需,垂70年而不替,但毕竟仅为具体之策,连毛泽东内心都认为很多东西是因地制宜,将来未必保持不变,可以随需要而调整。言及此,不妨将《讲话》与他本人的品调、趣好做对比,就发现并不一致。他的阅读,偏于“古典”和文言,也以“阳春白雪”占多数;白话的现代文学作品,很少可以入他的法眼,他特别喜欢的诗人李贺,即便受过很好教育的人理解起来也不轻松。总之,不能拿《讲话》的一些规定去衡量他自己的价值判断,那是他为加强党的文艺领导而设置的实用术策。

所以,《讲话》的灵魂在于它另一个层次,更深潜的层次,即胡乔木透露给我们的“经”层次。那既是他对于本党治政(将来则是治国)理路、枢机的思考,也真正反映了他的历史观、价值观与个人精神气质。

这就是《讲话》的文化层面。

语言不唯是社会文化载体,更是人之意识、思维方式的根本。对“五四新文化”,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它具体观念层面上的一些东西,例如“德先生”“赛先生”和“新女性”之类,这其实是较为次要的;“五四新文化” 关键在于语言革命,用白话取代文言,实现了向“现代汉语”的转变。只有进入“现代汉语”,我们思维通向世界和时代的大门才被打开,我们将在完全不同的语词体系、思想方式的基础上思考、体验、感受、认识和应对现实,现代学术、现代教育、现代知识、现代文化等,才得以建立和传播—从非常具体的角度说,满脑子“之乎者也”“子曰诗云”的中国人,才可能在自己思想里置换上另外一种话语和表达方式,被“忠孝节义”充塞的心灵,才会涌出“自由”“愛情”“浪漫”这些全新含义的情感。

尽管“五四”终结了文言文的权威,但我们今天的语言却并非它的延续。同样是现代汉语,如以“当代”文学作品同“现代”文学作品比,或拿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电影对白同三四十年代电影对白比,分别观察其书面体和口语,将发现二者存在极大差异。进而可以延安作品为例。在延安出版和发表的文学作品,早期和后期语言风格迥然;直到1941年,延安作家的遣词行文、句式句法还承续着“五四”以来的语言风范,但1942年后面目大变,先前风格荡然无存,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换了一个人。如今人们用“文人腔”来形容“五四”式语言风格,也的确是简明扼要,盖因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并不是从民间和一般社会层面内在和自发地产生,而是由“先觉”的知识分子群体带动,自“上”而“下”推行开来,所以反映在语言革命上,“现代白话”的实质也是知识分子强行发动和主导的语言现代化运动,它天然与中国日常和民间普通语言存在一种隔阂。

在毛泽东那里,语言问题不能不位居要津,从《反对党八股》到《讲话》,都突出谈论了语言。因为党要实现其政治抱负,就必须赢得最广泛的民众,而欲赢得最广泛民众,又势必首先解决与民众间的“通讯”问题,不然,两下里各操一套言语,彼此不能通融,民众不易甚或不能理解党的主张,致使思想和感情相互隔阂,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此其一。其二,进而言之,毛泽东继“五四”后发动第二次语言革命与一系列战略有关,如消解知识分子语言霸权、深化对中国旧文化体系的革命、推动文化重心下移以及解放社会等,故语言虽只一端,实则牵动文化全局。

数千年来的语言壁垒,在延安崩于一旦。经延安的语言革命—我称之为“从现代白话到革命白话”—既往的文化等级设在语言中的种种藩篱,统统拆尽了。《讲话》之前,现代文学也有乡土文学,但虽然写着乡土的故事,语言却与故事两层皮,自打破知识分子话语以来,在写农村、写农民这个方面,中国文学真可谓“洗心革面”。我们且举两例—贾平凹和刘震云,不知他们曾否考虑过自己与《讲话》关系如何,而我们有把握说,若非《讲话》绝没有贾、刘这样的作家抑或《秦腔》《一句顶一万句》这样的小说。而延安引起的语言质变,并不以文学或农村题材创作为限,比这更内在的,是语言雅俗分界打破,语言等级消失。不登大雅之堂的村言土语,毫无阻拦地进入“高贵”的文学圣殿。原先令文化人有心理障碍和视觉障碍的字句,从此也不被忌讳地使用。数十年来,单从语言上已不能分清职业或教育程度,过去被目为粗下的语言,以“人民群众”概念取得由政治保证的优势。久之,至少在语言上中国已无阶层可言,文人教授日常所操言语与市井闾巷难分轩轾,进而再经“文革”暴力+粗鄙的语言调教,如今汉语已是百无禁忌、恣肆狂欢(网上一看便知)。考察一下现今大陆和台港两种中文面貌,对这不同历史作用下的文化差异,会有相当直观的领略。

与语言革命同时,大力推行知识分子改造。此二者互为表里,都意在构建党的文化领导权,同为其利器。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权力握于帝室,文化权力则归知识分子;帝王可以生杀予夺,是非美恶却由士大夫说了算,后者以文化话语制约君王的例子,真正不知多少。眼下,无产阶级政党政治因欲行“党的一元化领导”,自不能听任政治与文化两大权力相分离。历来,知识分子通过控制语言来保持文化优越性,语言乃知识分子文化霸权之器物;“小子何莫夫学诗?”“不学诗,无以言。”现在,将语言秩序颠覆,相当于解除武装、打掉手里的“家伙事儿”。但仅此不够,废其器物,亦复改造其人;人、物并夺,方致大成。

《讲话》提出的知识分子改造,通过整风运动实践,形成了带着独特毛泽东风格的方法与模式:(一)集中和强化的政治学习;(二)在集体环境下诉诸思想斗争和个体灵魂剖白,即“批评与自我批评”;(三)政治身份的组织化甄别与确认;(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施洗”程序;(五)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固有的“民本主义”伦理,移情并过渡到“工农兵崇拜”,使他们生成“原罪”意识,否定和放弃知识分子价值观当中其他与无产阶级世界观不一致的部分;(六)思想改造和劳动锻炼相结合,使知识分子改变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改变他们对自己“身体属性”的观念与理解,从内到外真正失去旧知识分子历来所有的那种角色体验。

这一整套经验,先后于延安、新中国成立初、反右和“文革”四次大规模知识分子改造运动,全部或部分地使用。其深刻性,主要就是过去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还要在“思想上”入党。政治实体设施,诸如党的组织、国家体制、各种工作部门等,都是有形的组织方式,党通过它们使自己事业得以组织。但毛泽东认为,仅仅这样“组织起来”是不够的,还要从灵魂深处“组织起来”。“组织上入党”与“思想上入党”区别就在于此。许多知识分子已经加入党组织,具有党员身份,但他们灵魂未必真的同时能够为党所“组织”,因此要通过思想改造,使他们通体内外都与党成为有机状态。也就是说,组织化的认识,到毛泽东这儿又深化了一步。在这之前,苏联的做法主要是外在的、刚性的,简单粗暴,类似“批评与自我批评”“狠斗私字一闪念”“灵魂深处闹革命”等办法,他们从来不曾掌握。

甚至,从文艺入手、通过《讲话》发动知识分子改造,也充分反映毛泽东灵活的思维方式。首先,延安所罗致的大多为文艺知识分子,从文艺切入,对他们最有针对性;其次,文艺这一事物本身也是极好的载体,“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跨阶层、跨时空、妇孺皆知、老少咸宜,古人就说过“文以载道”,以文艺为载体,思想和精神最便于无远弗届铺展开来。果然,《讲话》依托文艺,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喜闻乐见,愚智俱晓;若非如此,坐而论道,抽象枯燥,作用及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以《讲话》为酵母,延安形成的精神思想成果,不论深度与广度,都十分惊人。身为当代中国人,不论是谁,不论他生于50年前还是50年后,没有一个可以逃此影响。只是所涉及方面太广,区区此文,实难为读者具言其详。在此权以提纲挈领方式,列出12个大的方面,俾以读者自行考核《讲话》与生活现实的关系:

一、建立了文化领导权。历史上,它由知识分子(在古代是儒家士子或其他读书人)掌握,现在则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这对于统一国家意识形态至关重要。

二、改造知识分子,使之抛弃固有的旧的伦理,纳入党的有机结构。

三、初步形成意识形态、文化、文艺的管理体制,奠定了新型的文化生产方式,使文化生产与党的事业并行不悖,且完全可控。

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展思想文化斗争(亦即“运动”)的经验与办法。

五、完成了对“五四”以来文化、文学的批判与总结,终结中国自现代转型以来价值分解局面,开通新的方向、航道。

六、使二十年代末以来的革命文艺真正开始自己的艺术建设,确认和统一了它的艺术形态和形式、语言规范。

七、毛泽东成为此后中国文艺最高权威,不仅他的思想,他的作品、风格、语言,毋庸置疑是时代的最高典范。

八、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主题、题材、表现方法,也改变了文学质地直至作者构成。

九、催生了以与政治关系最大化和高度组织化为特征,跨越一切、从形态到功能前所未有的“超级文学”。

十、发掘非正统的、民间的或一切位于知识分子雅文化以外的文化资源,深入开发本土的、民族的、地区性的、通俗性的艺术形式和元素,诸如民歌、民族及地方小调、民族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美术和手工艺……使之与革命意识形态结合,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客观上,这项工作带来除周代采诗外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国家层面的全面整理。

十一、将“现代白话”推进到“革命白话”,彻底颠覆语言秩序,结束少数人语言标准、风尚对于多数人的统治,真正实现了民族语言的现代改造。

十二、极大推动文化重心的下移,打破精英阶级对文化的垄断,消除文化等级观念,无形中为文化民主趋势铺平道路、扫清障碍。

我们借“手抄《讲话》”一事,概略回顾相关历史,以知其所以然。要之,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特别注重意识形态建设与统领,而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即是使之在中国很好地以至创造性地落实。前面提到文治与武功,毛泽东形象地称为“笔杆子”“枪杆子”,两者皆极重要,而俗论易以“枪杆子”重要性逾乎“笔杆子”之上,此实不知毛泽东或毛泽东思想真昧。毛泽东的最高成就,在于“笔杆子”,《讲话》即是以笔为武器所建盖世奇功,虽无千军万马、雷鸣电掣、地动山摇之势,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篇5:手抄小报活动记载

活动目的:以“我读书,我快乐”为目的,组织引导广大学生参与读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二、活动对象:三一班全体学生

三、活动过程:

1、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在浓郁的读书氛围中多读书、读好书,体会读书的乐趣。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有关读书的名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每一位学生出一份读书小报。

2、各组长在自己的小组中中挑选2张优秀小报交于班长。

3、学生小报展览:以版面形式展览,组织全班师生观摩、评比。

篇6:清明节手抄小报

以前,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回家,但今年与往年不一样的就是,今年我也有幸的加入了祭奠的行列中,因为爸爸说我长大了,也该去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先。

清明节那天早上,我便与爸爸早早地起来,驱车来到爷爷家接爷爷奶奶。从楼上取出准备好的供品、鲜花、纸元宝和冥币。于是,我们四个人便启程去北镇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气,虽没有诗中描写的纷纷细雨,但有凉凉的春风吹拂。我平时也没有起床这么早,穿的比较单薄,不时地打一个寒颤,我好久没出远门了,一路上我没一丝困意。奶奶又对我和爸爸讲述了已故太爷太奶的音容笑貌,陈年往事。我听得特起劲。过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艰辛,对于生于九零后的我可能没能全部理解,但通过奶奶将近一小时的讲述,我脑海里浮现了许多情景,使我就、觉得,太爷、太奶依旧活在我们身边。我暗想,太爷、太奶,您们在天堂那边还好吗?

一路上,爸爸将车开得平稳,也许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公墓的山脚下的空地中停满了大小的车,行人手持鲜花,络绎不绝。远远地就闻到烧冥币的味道。偶尔,惊闻刺耳的爆竹,嫩绿的小草从土里像卫士一样肃穆地站在那里。有些公墓上已摆好鲜花与供品。人们忙着祭祀先人,各个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红红的。

我们四人找到太爷的公墓,摆好供品,鲜花和香炉。爸爸教我点好三柱香并行了跪拜礼。我的思绪便随着爸爸点好的纸钱飘逸。由于纸钱多,爷爷又用木棍拨弄着纸堆,怕烧不尽,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烧着的纸钱,同时说:“我爷爷、奶奶腿脚不好,你们(注:你们指孤魂野鬼)别跟他们抢。”我的眼泪差一点流下来。火烧得很旺,山上的风不时的将纸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这暖和好比是来自太爷的拥抱。我心里默记着……我学着爸爸的样子也去将纸元宝点燃,我虽没能说上几句话,但我内心对太爷还是挺想念的,也许是血浓与水的缘故吧!我主动拿着扫把将公墓小院打扫一番。爷爷、奶奶看着我轻盈的动作,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与传统,李家后继有人来延续香火的缘故吧!

就这样,我们完成了清明节的祭奠,第一次的扫墓让我感触很深,爸爸还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太爷爷太奶奶的故事,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也长大了。

今年的清明节很热闹,因为爷爷早早的就吩咐了整个大家庭,在今天再远的地方也要赶回来一起去太爷爷的坟上扫墓。

所以,今天到老家的时候,我想都不敢想家里居然已经有三十来个人在准备扫墓的东西了,这是我见过最大的扫墓正式,大小老少全都去。

每当此时爷爷总会滔滔不绝说起他的父亲,他的哥哥,以及他爷爷们的一些事。爷爷的父亲在兄弟中最小,他善良,大度。五十年代,国家兴修水利,爷爷的父亲在修建水库中,整天拼命干活,由于缺粮,饭也吃不饱,最终死在施工现场,那时他还不到50岁呢。每当爷爷说起,声音总会哽咽,眼圈不由得就红了。接下来爷爷就会说起他的哥哥,爷爷说他的哥哥是个难得好人,为人和善厚道,个子不高,慈眉善目,整天笑眯眯的。一说到他的哥哥,大家就七嘴八舌,纷纷说个不停,只见妈妈说:“大伯伯真好,那时我在合肥上学,就住在他家,他不仅给我做好吃的,还时时牵挂我的安全,只要放学晚回家,他就在马路旁焦急地等待着------”妈妈说着眼圈就红了,看来这位爷爷真是德高望重,永远活在亲人们的`心里。

人到齐了,我们家族老老少少一行三十多人在爷爷的带领下来到坟场,坟场烟雾袅袅,有的坟上已披上了红红的“新衣”——那是一串串炮竹爆炸后所留下的碎纸片。”我们来到祖坟旁,大家就忙碌起来,小孩女士们折草纸,其他人往坟上推土,爷爷选一块坚硬的草地,用铁锹挖出一个圆圆的如同大碗状的土块,据说这叫坟帽。听说一个坟里葬了几个过世的人,就戴几顶这样的帽子。做完了这些,就开始烧纸放炮,顿时坟的上空纸灰飞舞,我出神地看着,我似乎看到了那位慈祥的爷爷正冲我笑呢,我虽然没有见过他,可对他一点儿也不陌生。我想做一个善良对人有帮助的人,活着时受人欢迎,令人尊敬,死后同样也让人怀念。因此我决心向这位爷爷学习!最后我们所有的人都得跪下磕头三次,我想我的祖辈们活在那个年代,吃不饱穿不暖,有的甚至被饿死。

经过这次的扫墓经历,我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辛苦,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关系血浓与水,所以我一定会好好珍惜时光,努力读书,孝顺父母。

今天是4月5号清明节,我们和老师一起前往翠屏小区烈士陵园扫墓。

走进烈士陵园,一座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那里闪闪发光,开阔的平地,苍翠挺拔的松柏,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

我们有序走进,两旁小树随风摇动,不时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又不时抬头仰望天空。仪式开始了,随后传来“默哀一分钟”的声音,奏起了哀乐。然后,我们又替新入队的少先队员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在烈士纪念馆内,那一个个不屈不挠的英雄,那一幕幕刀光剑影的场面,那一件件记载着烈士们光辉历程的物品,让我感慨万千:又一个清明节到临我们站在这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在这里,我们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以现代化飞速发展的现实来告慰英魂。

我们又参观了烈士的陵墓,刻在石头上的可随时间的流逝渐渐消失。但刻在人脑中的记忆却永远清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是他们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在穷途末路时,是他们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战场上啊!是你们前赴后继,同仇敌忾的身影。石碑上啊!是你们永垂不朽的名字。人民的心里啊!是你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我们心中,你们不是侵略者的的螃蟹过街——横行霸道,而是冰糖煮黄连——同甘共苦。

我多希望你们再回到我们身边,再次聆听你们的淳淳教诲,听你们讲那过去的故事。但这难以实现,想及此,我伤心不已。天空为你们垂泪,松涛为你们呜咽。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不忘英魂牺牲恩。天空松涛齐泪下,共为烈士唱凯歌。”

如果说中国是一篇文章,曾经是你们用汗水来书写,如今是我们用勤奋,继续谱写这锦绣文章。

如果说中国是一幅彩画,曾经是你们用笔墨勾勒,如今是我们用智慧继续完成。

如果说中国是一首歌,曾经是你们用才华歌唱,如今是我们用上进,谱写这首欢歌。

正因为我们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定为红领巾添光彩,为红旗争光。

清明节到了,今天,老天似乎也感觉到了人们的悲伤,也流泪了!看那蒙蒙细雨,好像也在诉说着什么……

仿佛记得,那是一个云朵飘飘、阳光明媚的星期五,因为没有下雨,所以起初,我的心中是有遗憾的,年年清明都逢雨啊,我们也习惯了在清明节伴随着雨去扫墓,今年破例遇上个睛天,心里不免有些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是有些残缺的。

我们一同来到了烈士墓前,垂下头,默哀着,这时候,我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长眠在这里的英雄先烈,有的曾经是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抛头颅洒热血,有的则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英勇作战,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那么,21世纪的我们应该如何做?默哀结束后,我举头,看那高高的烈士墓碑,心潮澎湃,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布满硝烟战场上。战争是多么激烈和无情啊。所幸,中国胜利了!!!全是因为中国有那么一大批的烈士啊!!!

手握着凄凉却纯洁蓬勃的小白花,庄重的将它放在墓碑旁边,默念着: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你们尽管永远的沉睡了,但是你们的精神是永远留存的,我们身为祖国明天的栋梁,不会忘却祖国的历史,更不会忘记你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面对你们,我们更加懂得了该怎么做,我们会继续努力加油的,以争取为祖国再创光辉!

怎么啦?为什么天下起了雨?天也是在流泪吗?是也在因为缅怀先烈而忧伤吗?哦,是的。

是的,是的!就是这样的!

扫墓结束,我们立着。我想尽管,逝者已去,追不回了,但是眼前人要珍惜时光,加倍努力。清明那墓碑前,我们将无限的感伤抒发,祭祀者的心串成那一段段潮湿悲凉的回忆,初夏的微风抹不净伤感人的眼睛。但是,人生漫长的旅途不会停歇,精神的延续是一串加重的省略号,我们是谁?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对清明的最佳诠释,就是让那烈士的精神永存不朽。

是,祖国的明天靠谁撑起?我们!

这个清明,老天也在流泪,但是,他是笑着流泪的。我觉得我满载而归了,满载着一种精神而归,满载着一种希望而归!

篇7:交通安全手抄小报

机动车在冰雪路上行驶,由于冰雪路附着力小,车轮容易产生打滑、侧滑、空转、方向失控、制动距离增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雪天行车,首要是慢,其次是和前车保持足够的距离,行驶中注意前方和三个后视镜,并注意左右两侧的车辆。再有要提前刹车,如果速度较高或需要尽快刹车,可以直接减档并刹车。冰雪天气行车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雪地行车中,积雪覆盖的道路,有时沟壑被积雪掩盖,道路轮廓难以辨别,行车时应根据道路两旁的树木、电杆等参照物判断行驶路线,低速行驶;有车辙的路段应循车辙行驶,不可急转转向盘,以防车辆侧滑偏出道路。

(2)平稳驾驶。为了防止驱动车轮滑转,机动车驾驶人可使用比平时高一级的.挡位起步。起步时,要尽量平稳地松抬离合器(手动变速),或缓踏加速踏板(无级变速),缓慢起步,防止起步过急时车轮滑转或侧滑。行驶过程中,机动车驾驶人要保持低速、匀速行驶,缓转转向盘,轻踏缓抬加速踏板,以免驱动轮产生侧滑。转弯前要适当减低车速,适当增大转弯半径(俗称“转大弯”),以防离心力增大引起侧滑。不得空挡滑行。

篇8:手抄小报

一、让“手抄小报”成为课本知识拓展的桥梁

语文, 实际上包括很多方面的知识, 仅仅学习语文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课本中的知识只是语文知识中的一小部分, 也只是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非常笼统的知识, 它还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因此, 学习语文应把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结合起来, 使其融会贯通, 连成一体。为此, “手抄小报”就成了课本知识拓展的桥梁。课前老师让学生自学课文, 并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各种信息, 然后制作成“信息卡片”或“手抄小报”, 有了这些信息, 老师教得省时省事, 学生学得轻松自如, 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一举两得, 何乐而不为。

二、让“手抄小报”成为提高学生阅读、写作、书画等综合能力的纽带

办好手抄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 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书画等能力, 因此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书画等能力, 我们的做法是:

1. 首先从低年级做起, 培养学生的办报兴趣

因为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是一切工作学习入门的先导, 也是人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课堂上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可以出示几张高年级制作的手抄小报作品给孩子们看, 让学生萌发办报的愿望, 然后通过老师的讲解告诉同学们办报的一些基本方法, 告诉学生手抄报的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可以摘抄或剪贴一些自己从报刊上看到的新闻、消息、趣闻、知识小品、美丽的图片等。告诉学生, 插图要因文而异, 恰当的插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题目或文与文之间的空隙可画花边, 给读者以清晰、明快、美的感觉。同时还要让学生努力做到版面朴素而活泼, 书写正确而工整, 插图不宜过多, 以免造成华而不实的感觉。

2. 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摘抄好词、好句、好段落, 办成“手抄小报”

为了扩大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量, 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我们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如:“四大名著”“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通过办手抄小报的形式大幅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 按期评选, 班里张贴, 养成习惯, 办出特色

为了让我校各班的手抄小报办得有声有色, 独具特色, 我们要求各班教师要每学期按期评选一次, 每班每次评选出10~15份优秀小报, 在班里张贴,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爱好, 不断改进, 不断创新, 让学生办出更具特色的小报。

4. 交流互动, 反思提高

为了让我校的“手抄小报”办得越来越好, 我们积极搭建了互动平台, 让班级与班级之间, 同学与同学之间, 老师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扬优点、弥补不足、积累经验、共同提高。

三、让“手抄小报”成为学生贴近生活、走向社会、学习各种语文知识的平台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学不应囿于学校教室、课堂的束缚,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贴近自然, 走向生活, 走向社会, 增强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直观能力。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观看电视新闻、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学生既掌握了各种知识, 又陶冶了情操, 同时又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1. 开展社会调查, 办“科普知识手抄小报”

在老师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下,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进行社会调查, 搜集信息资料办“科普知识手抄小报”。如:当“非典”“甲型流感”来临的时候, 我们让学生走进乡村卫生院进行调查, 及时了解预防知识并办成小报, 这样不仅使学生懂得了预防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成了预防知识的宣传员。

2. 观看电视新闻, 办“热爱祖国手抄小报”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观看电视新闻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及时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情操。如:以“神舟七号升天”“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六十大庆”“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召开”等为主题的手抄小报独具特色。

3. 开展好各种活动, 办“活动感受手抄小报”

如:赞美祖国的诗歌有很多, 课后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一些诗歌在班上进行交流, 开展以“我爱你, 祖国”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要求每一位学生把自己搜集的诗歌和活动后的感受写下来办成一张“活动感受手抄小报”。这样通过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生生互动、亲身经历和感受, 学生总能写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同时也给每一位同学构建了一个张扬个性的平台。

4. 利用重大节日, 办“感恩欢庆手抄小报”

如:当“母亲节”“教师节”到来之际, 让学生制作感恩贺卡, 编辑感恩小报来表达自己对父母、老师的感恩之情。当“五一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国庆节”来临之际, 让学生采用多种欢庆的形式办丰富多彩的手抄小报, 通过办这样的小报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活动接受了道德教育, 增强了学生对父母、老师和社会的感恩意识, 给节日带来了更多的喜庆气氛。

上一篇:双向培养方案doc下一篇:质量管理制约企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