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警示教育

2024-04-28

开展警示教育(通用8篇)

篇1:开展警示教育

深入开展校园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报

汉 封 中 学

2014年2月25日

深入开展校园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报

邪教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其本质是反社会、反政府、反科学、反人类,是一种具有危害性、对抗性的破坏力量,严重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为从根本上遏制邪教组织向校园的渗透破坏活动,我校在县教体局深入开展校园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中,一直把“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开展无邪教校园创建活动,努力推进反邪教警示教育进教材、进课堂,着力构建学校反邪教宣传教育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符合我校特点的反 邪教工作之路,现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反邪教的方针、政策及文件精神,本着覆盖全体师生、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弘扬科学精神,认清邪教本质,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抵制邪教为主题,以广大学生、教师为主体,以党团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全面持续地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反邪教斗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防范意识,提高抵制邪教与识别邪教的能力,切实维护学校的安 全稳定,为构建和谐校园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成立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为配合学校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我校成立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刘军担任组长,副校长杨红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政教主任卢乖虎、教务主任王兴国及各班班主任担任。与此同时,我校根据上级有关精神,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方案》。方案对指导思想和工作目的进行了明确,对时间安排和具体工作作出了部署,对培训工作和活动开展提出了要求。我们始终 坚持服从上级工作安排,做到时间同步,内容一致,要求相符。

三、周密部署、稳步推进

为保障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我校根据实际情况 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开展两次反邪教宣传动员大会

我校将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安排在学校教学计划当中,并迅速开展了有关工作,首先组织召开全体师生参加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动员大会,由校长作动员报告。报告分五个方面。①什么是邪教,邪教组织有哪些?②法轮功的活动特点,邪教组织的基本情况及其危害。③邪教是怎样骗人的。④参与邪教活动是违法的。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邪教。校长的报告使全校师生加深对邪教的进一步了解,而生活实际的事例使全体师生更加痛恨邪教,远离邪教,安排部署了反邪警示教育活动的工作。2.进行两次反邪教的国旗下讲话

反邪教警示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活动,也是学校一项重要德育工作。为此,我校安排了二次国旗下讲话,题目分别是《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反邪教、信科学》,由校长和教务主任分别作主讲,例举了邪教反动特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邪教的反 动面目。3.组织学生观看反邪教图片和反邪教专题片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让师生们真正看到邪教本质,我们每学期都举行了反邪教图片展览,组织全校师生轮流观看图片,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分年级组织学生观看反邪教专题片活动,师生亲眼目睹 了邪教组织怎样祸害百姓的,大大激起了师生愤怒的心情。4.召开反邪教主题班会

通过对反邪教资料片的观看,学生对反邪教的丑恶面目有了进一步认识,与此同时我们及时开展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主题班会。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很富有教育意义,各班 还组织学生写了反邪教警示教育心得体会。5.举行一次反邪教漫画、征文活动

结合学生年龄特色,我校及时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反邪教漫画、征文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把我校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推向高潮。大多数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谈了自己的认识,一致认为邪教祸害百 姓,我们要相信科学,远离邪教、反对邪教。6.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

学校,通过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邪教的知识向家长或者其他家庭成员宣传,这样既对学生起到了教育作用,也向家长作了一些宣传,明确反邪教、反迷信的要求,真正做到到“小手拉大手”。通过给家长的一封公开信,揭露邪教的罪恶行径,从而使家长清楚地认识到邪教的反动性,在家长会上,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家长开展不让邪教进我家活动,签订了反邪教家长承诺书。7.加强与社区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的合作

我校积极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加由社区组织的反邪教警示教育大会和图片展等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扩大了学生参与反邪教警示教 育活动的范围,全面提高了学生反邪教意识。8.把反邪教警示教育纳入学校各项活动中

把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纳入我校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五五”普法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中。在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中,根据学校实施方案,科学、合理、系统有机地将反邪教警示教育内容纳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之中,提高了师生员工的反邪教意识,形成 长效的工作机制和教育体系。

9.做好“五个结合”,提高警示教育的综合效果

学校将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与学校师德教育相结合,纳入教师师德培训计划,着力提高教师对邪教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结合,纳入学校德育工作和团队工作计划,着力培养学生对邪教的识别和抵制能力;与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相结合,列为文明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营造学校反邪教教育的浓厚氛围;与学校的学科教学活动相结合,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进社区进行反 邪教宣传,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社会的辐射功能。10.建立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真正落实

为使反邪教警示教育落到实处,达到师生接受教育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严格执行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相 结合的制度,对反邪教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11.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师生反邪教的认识度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反邪教的认识度,我校做了大力度的宣传,并且制作宣传展板以及橱窗,并对广大师生对于反邪教的问题进行调 查,获得较好的反馈。

我校警示教育活动虽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反邪教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我们将提高警惕,及时而有效地向学生宣传科学,用知识来武装头脑,信科学,讲科学,积极打好反邪教的战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发挥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努力营 造一个健康,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汉 封 中 学 2014年2月25日

篇2:开展警示教育

8月4日清水县人民医院举行全院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观看了近期曝光的医疗购销商业领域的腐败案件,广东高州人民医院的药品回扣案,福建漳州药品回扣案,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案,陕西富平贩婴案实况录像,以案说法,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党纪政纪法纪教育。

清水县人民医院结合开展的效能风暴行动、行风政风活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强化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医院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依法执业、依法行医、廉洁行医意识,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本着“教育为本,预防为先”的原则,在全院开展医院以“远离药品回扣,强化医德、医风、医纪”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党纪政纪、法纪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增强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不断加强法纪观念,自觉用国家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广大医务人员树立廉政行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坚决做到不拿“红包”、吃回扣,强化教育,全面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

一是要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收受回扣、红包等违纪违法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不断加强学习,自觉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保持清醒头脑,才能在关键时刻抵制住金钱和利

益诱惑,紧拉道德防线,不断敲响抵御商业贿赂的警钟,全心全意服务患者。

二是要以反面典型为戒,从中汲取教训,警钟长鸣,防微杜渐,自省、自警、自励,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履职能力,廉洁自律,拒绝回扣、红包等违纪违法事件在本单位发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观,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切实争强思想上的抵抗力,免疫力,经常给自己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切不能贪念身外之物,真正坦荡做人,干净做事,清白从医。

三是要严明纪律,规范服务行为,使大家时刻保持警惕,不做违法之事、不取不义之财、不交不良之友、不沾不正之风,自觉抵制诱惑,切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做廉洁自律的好医生,用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履职尽责、尽心尽力,努力构建和谐医院。

篇3:开展警示教育

营造氛围,认识“三爱”教育

爱学习———不学无以成才;爱劳动———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和美好未来;爱祖国———祖国是创造幸福生活和实现个人理想的依靠。这是三爱教育的基本内涵。

个人的学习成长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要认清“三爱”教育的重要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学校把“三爱”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三爱”教育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坚持鲜明的道德实践导向,持之以恒,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三爱”教育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该校一名班主任介绍到。

开学前,学校就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三爱”教育培训,并由政教主任负责,以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牵头,将“三爱”教育专题研究任务分配到人,结合小学生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三爱”教育的理论研究和资料搜集,加强形成一批有针对性,实效性,有影响力辐射力的研究成果,为“三爱”教育的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为此,该校还分别搜集古今中外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人物事迹;撰写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坚定爱国信念的论文;发动班主任设计关于 “三爱”教育的主题班队会活动,不断升华对“三爱”的理解和认识。

“我们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三爱”教育的良好氛围。精心改造布局校园文化环境,以“三爱”为主题,通过悬挂条幅横额,主题标语、宣传橱窗、黑板报、文化墙等形式,让“三爱”教育随处能见,随时可学”。该校负责人这样说道。

走进北街小学的校园,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这些标语不仅朗朗上口,易于理解记忆,还和本土文化接轨,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文化特产,丰富“三爱”的文化内容。“让每一面墙都说话,让每一寸土都育人”的理念,充分发挥了环境的隐形教育作用,丰富提升“三爱”文化的发展内涵。

制定措施,落实“三爱”教育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教育活动产生的时间、地点和对象。 民勤县北街小学把开学作为开展“三爱”教育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把“三爱”教育内容融入到开学典礼、第一次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开学第一课、第一次班队会等各项活动中, 大力宣传学习是学生成长进步,以及将来做好工作报效祖国的基础,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祖国是创造幸福生活和实现个人理想的依靠。政教处还组织专人对第一次班队会进行了量化检查评比,对开展活动扎实认真的班级及辅导员老师进行公开表扬。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该校准确把握“三爱”的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发挥了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三爱”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管是语数外还是音体美,都可以适时适度地进行“三爱”教育。尤其把“三爱”的内容融入渗透到德育课程教学环节之中。小学生有专门的《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这是专门进行“三爱”教育的最好资源,近年来,该校狠抓《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深入发掘教育资源,不断增强了学生践行“三爱”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习惯较之以前有了很好的改观。

据了解,每学期,该校的教学计划中都会安排形式多样的,基本与“三爱”相关的活动。比如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升国旗仪式、运动会、艺术节、写字比赛、古诗文朗诵、征文演讲、书画摄影展览等等。通过这些特色鲜明的活动,不但发掘了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也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理念深深植入孩子们纯洁的心灵,又形成了我校别具一格的办学特色。而所有的这些活动最终又汇总为“文明班级”这个最有影响力的评比活动,所以全校上下形成一股颇具正能量的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这就是文化育人的成果,也是“三爱”教育的成果。

总结经验,扩大“三爱”教育影响

“我们不仅注重落实“三爱”教育,还同步积累了大量的 “三爱”教育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形成总结,汇总到政教处。政教处定期在校园专栏和红领巾广播站上介绍各班的经验和做法,促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扩大教育效果和活动的影响力”。该校政教处主任介绍。

开展“三爱”教育活动以来,该校还高度重视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和选树工作。很多学生被评为“热爱学习小标兵”、“文明礼貌小标兵”、“讲究卫生小标兵”、“热爱劳动小标兵”……在这次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大量勤学上进,热爱劳动,道德高尚的小标兵,不仅自己进步获得成功与自信,还激励了更多小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情。同时,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义务宣传员,把我校的良好风气带入家庭和社会,也使学校在社会上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借“三爱”教育之际,我们把教师和行政人员在教学和管理中开展“三爱”教育的实效纳入工作考核中。评估一个教师,不再单纯以学生期终成绩和教研教改为主,把“三爱” 教育的过程性考评纳入其中,这样更显公平,也能调动各学科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学生的“三爱”表现情况也被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奖的一项重要依据,尽量减少高分低能的情况发生。这两项评价标准深获师生欢迎”。校长焦兴忠说。

篇4:开展教育评论 端正教育学风

一、由季羡林提出“三辞”想到的教育学风问题

著名学者季羡林在《病榻杂记》中以真挚语言,请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及“国宝”三顶桂冠。这是三顶光荣桂冠,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而季羡林先生对这些大大小小的桂冠的感觉,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他的辞谢,不是虚伪的作秀,而是求实作风的表现。他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令人错愕的是,老人每每思及桂冠,屡屡坚辞不受。对老人的“纯真”和“执拗”,感佩之余,让人读出这是委婉的反讽。季羡林先生以敬畏之心反讽了沽名钓誉之徒的浅薄与放肆。老人对“大师”这一称号满怀敬畏,因为大师是术业有专攻的饱学之士,是才高品亦高的耿介之人。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现实生活中,大师、巨匠、泰斗……成了一顶顶廉价的破毡帽,“给他点洪水,他就泛滥;给他个鸡窝,他就下蛋!”糊弄了几篇文字,就敢称作家;捣腾出了一点名气,就妄称大师。[1]早在1998年季羡林先生在《关于当前学风的一些看法》一文中就指出:在我们国内有一极小部分“学者”,头顶高级职称却述而不作,一篇像样的论文也不写。至于与他有关的专著和论文则视若路人,有关的中外学术杂志则更是陌生。看了这种现象,我有了“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感觉,难说我是杞人忧天吗?[2]96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在忧患之中慨然提出“三辞”,不仅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更是对当前的浮夸学风下了一帖清凉剂。看看我们当前的教育界,许多高校三天两头提出要“培养”出多少“大师”的指标,要把多少学科提升到国际领先的地位,孰不知“大师”不是“培养”出来的,用行政手段封赠的“大师”也未必是真“大师”,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则需要遵循自身的学术规律。与其整日呼唤“大师”的横空出世,不如先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形成学术民主、自由创造的空气。[3]教育学风不正,除了搞坏教育风气,阻碍教育水平的提高;搞垮教育学者队伍,培养庸人懒汉;拖垮中国教育,使其无法立足于世界外,更为严重的是影响我们的下一代。若任其发展下去,季先生“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感觉,就不再是感觉而是现实了。

二、新世纪端正教育学风教育评论不能缺席

我国的教育学风问题,令许多有识之士忧虑和反思。教育学风不正现象是社会大环境、教育界及其学者自身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说外部社会环境更具根本性,其中包括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功利要求,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以及市场经济对教育的负面冲击等因素。还有教育内部的因素:诸如有些学者或缺乏毅力或不甘寂寞,往往受功利的驱使,不认真做学问,急功近利;学术创新不是在求实的基础上进行,而是大做名词游戏,哗众取宠;更有薄行而无俊才者,剽窃他人之作据为己有;在评价研究成果时,只讲优点不讲不足,甚至无原则地抬高和吹捧;博士生硕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严格的学术标准,“严进宽出”不利于培养优良学风,相反助长了“混学位”的思想;对学术的“量化”管理和“时限”管理,既不利于学术积累,又助长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等等。表面上看是一种学术规范的缺失,但实质上反映的是学术研究中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学术发展内在机制的整体缺失。

教育评论应该是保证教育界弘扬优良学风的重要监督机制,然而,教育评论开展不足,且存在着随意、功利、庸俗、空泛诸多弊端。长期以来,教育评论总是开展得不好,现已受到不良学风的干扰。要把教育评论开展好,纠正不正之教育学风,有三种错误观念首先要纠正。第一种错误观念是批评某人的教育著述或行为,就是对某人不利或与其为难。形成这种看法与中华民族有一种“隐恶扬善”的伦理传统,不赞成公开说别人的缺点有关。实际上,认真的、严肃的教育评论是“与人为善”,对对方有利对教育发展有利,而不是什么和某人过不去。第二种错误观念是某人一旦受到批评,其教育著述或行为就一定有错误、有问题,至少是水平不高。事实上,任何教育著述或行为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的。所以,要把批评看成是教育发展的正常行为,提倡批评和反批评,不要大惊小怪。第三种错误观念是评论者一定比被评论者高明。如果怀着这种想法开展教育评论,其结果必然是意气之争,对教育的发展毫无益处。评论者与被评论者是合作的伙伴关系,目标是一致的。

纠正上述几种错误观念的同时,我们应当树立起一种正确对待教育评论的态度,把教育评论看做是纠正不正之教育学风、促进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教育评论应该是明辨是非正误,达到共同提高目的的园地,而不是较量高低直到把对方打下去的擂台。我们不仅欢迎批评也欢迎自我批评,教育评论应当追寻新的思想沟壑,要树正气。新世纪,要开展健康的教育评论活动,必须解决好如下十大问题:教育的政治性与学术性辩证统一问题;“双百方针”的贯彻问题;正确对待批评问题;教育评论家队伍建设问题;认真履行教育评论的社会职能问题;教育评论家加强学习的问题;倡导求真的学风问题;提倡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问题;讲究评论方法、注重评论实效问题;教育评论独立品格的形成问题。[4]教育评论是保证教育和教育界遵循学术规范的重要监督措施,其舆论导向对净化教育学术环境、匡正不良教育学风、推动教育发展能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因为教育评论直接对教育文化进行干预、阐释和判断,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影响教育的风气。

三、新世纪教育评论的现状与作用

新世纪是一个教育文化催生并造就教育评论的时代,这是一场教育评论不能缺席的教育文化盛宴。然而,当教育评论介入教育文化运作之后,我们似乎不应仅仅为拥有可圈可点的教育评论著述而鼓与呼。曾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说过,文化的可贵应该在于它拥有的一份时代觉醒和社会批判,唤醒社会成员的反省能力,把他们导向人的全面解放。循此正视我们的教育评论,作为教育评论学研究者,有骨在喉,不吐不快。

教育评论在我国教育界仍然是一个薄弱的领域。目前,我国虽然有大量的教育评论著述问世,但其中更多的是推介式评论,真正站在评论家的立场,面对社会、读者和作者,进行切实评论的著述只占一部分。对教育文化批评式评论也因评论者和编者怕得罪人,怕惹出笔墨官司而步履艰难。那么影响我国教育评论发展滞后的症结何在呢?一般认为:一是教育界对教育评论不够重视;二是教育评论家队伍缺乏;三是教育评论阵地稀少;四是平庸和人情评论的存在。应当承认,上述问题的确是当前教育评论存在的问题,但它们却并不是根本的症结。笔者认为,当前教育评论最关键的问题是,对教育评论作用的理解。教育评论是教育评论主体对教育文化的介绍、鉴别和评说,它的服务对象是读者。这一点在教育界似乎已达成共识。但我们的教育学术界在更多意义上或曰实际上,是将教育评论理解为一种纯粹的宣传手段,在教育图书评论上尤为突出。有些教育评论文章(尤其是教育图书评论),确有不顾作品的实际内容、相互抬高、吹得天花乱坠的倾向。更可悲的是有些教育著述尚待问世,叫好声却已连绵不断,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是假”。所谓“纯粹”,即为了教育文化主体个人的利益。比如教育图书评论可以带来图书的销售、评奖以及作者个人声誉诸多好处。这其中也有许多难言之隐,似乎是可以理解的。而教育评论的本质作用却正由于这些“可以理解”而蜕变为不可理解。

教育评论从本质上说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对教育文化进行鉴别、评说产生社会舆论作用,从而使教育在社会文明建设和人自身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育评论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它在教育发展中担负着特殊的社会作用。第一,评介作用。教育文化只有通过教育评论活动的推荐、传播、宣传、评介,才能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所知晓、所接受、所利用,使优良的教育文化充分发挥其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第二,升华作用。教育评论之所以能对教育工作者予以指导,就在于教育评论对纷繁的教育文化不仅有所鉴别推荐、有所赞赏、有所批评,做到“评理若衡,照辞如镜”,而且对其思想内涵还有所发挥、有所提高,做到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第三,推动作用。它一方面积极肯定和推荐好的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教育文化,另一方面又不留情面地揭露和批评不良的教育文化,推动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当然,强调教育评论的社会作用,并不是说教育评论是万能的。这就涉及到教育评论的另一个主要症结,便是我们的教育评论缺乏公正、客观,不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这一点与上一点直接关涉,正因为一部分是为了个人的目的,所以教育文化主体与评论者合作双簧的现象就客观存在着,平庸、人情评论不少。也正是因此,使大众不能放心地借助教育评论著述,对教育形成自己的判断。本文所强调的是教育评论的公正、客观,而不是在强调一定要以否定来评判教育文化,捧杀与棒杀都不应当是教育评论的正确功用。只有客观、公正的评论,才能保障教育评论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也才能帮助大众正确认识教育文化,并利用教育文化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要使教育评论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就需要教育评论者的素质不但有教育理论水准和正确的公允的判断力,更要有坚持这个水准和判断的勇气。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应气氛的营造,有了一定的氛围,才能有独立、权威的评论者群落产生的温床,也才能有保障这个群落得以生存的土壤。这一点需要教育界、学术界、舆论界等的支持,更需要有关部门的倡导和培育。

四、新世纪教育评论家的觉醒与发展

新世纪,是我国教育深刻变革的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今天,就得要有教育评论。因此,当务之急是呼吁开展教育评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提倡教育界开展学术争鸣,反对一言堂,改变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的状态,在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事教育评论活动的教育评论家要以追求真理为已任,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是:坚定不移地把教育实际与教育科学结合起来,依照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则,引导教育工作者探求教育真理和实现教育价值。然而,当前我国教育评论出现了一种只褒不贬,甚至褒之过分的现象。如果我们的教育无可贬之处,那当然可喜可贺。事实上,我国教育在兴旺发达的同时,出现了许多需要批评的地方。就教育评论本身这种碍于“面子”的人情评论,已到了非批评不可的地步。我们的教育评论家不应是教育的美容师只粉饰教育,而应是教育“这棵参天大树的啄木鸟”。教育评论家不加强自身的德、才、学、识修养,就无力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因此,教育评论家要站在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高度,对中国教育进行恰如其分的褒贬,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远离教育实际的引经据典、照搬外国,封闭于孤芳自赏的书斋,沉醉于玄而又玄的教育评论固然可悲;然而,趋时媚俗用经营手段操作教育评论的商业性行为,更是教育评论之大忌。越来越多的肯于用自己头脑思索的教育评论家,正在自觉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论学体系,客观、公正地评论中国教育。

教育评论的软弱,从客观上讲,一是由于我们的教育学术界人际关系始终错综复杂;二是由于我们的报刊等学术媒体为避免得罪人和笔墨官司,一般不太愿意刊发批评式教育评论;三是不少人对教育评论缺乏理解和尊重,怀疑教育评论的学术性。另外,教育评论的软弱还因为教育评论处在幼稚期,如同正在学步的幼儿,需要各方面的扶持和帮助。教育评论终归要走向成熟,走向成熟的教育评论是评判和鉴别教育文化优劣、辨析教育思潮、探索教育规律的教育科研活动,是联系教育内部及教育与社会各方面的桥梁,是保证教育文化健康发展和繁荣的正确途径。21世纪,在错综复杂五彩缤纷的教育现象面前,教育评论家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论个性,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努力做出尽可能符合实际的判断和评论。高水平的教育评论能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和认识教育文化的精髓,提高人们对教育文化的鉴别能力,也能影响大众的教育消费取向。教育评论要发展,必须争取评论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双百方针”在教育科学领域的贯彻不受干扰。教育评论需要有揽古今中外之珍奇于襟怀的博大胸怀,不蹈故常,不计个人恩怨之气概。教育评论重在建设,而对教育的公正批评正是建设性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物质上的建设就是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再改造一样,教育评论就是通过对教育事实的分析、评说,澄清教育是非来扬弃教育的旧观念,形成和发展新的教育观念,因而一定是建设性的。

五、新世纪教育评论应大力倡导优良教育学风

新世纪,我们如何开展健康的教育评论呢?第一,要选择有评论价值或适合于评论的教育文化。一般应从教育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考虑,而不是以评论者个人的主观意愿。第二,教育评论一定要抓住教育文化的特点,好则说好,坏则说坏,以评促建,重在建设,并且要讲明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让人读过心服口服。即使是好朋友,也不要做那些捧场文字,而应讲究科学,讲究公正,讲究学术良心。第三,要对所评教育文化内容适当阐述,给人以更多的关于教育评论对象的信息,做到“评”与“介”相结合。一些教育评论变成对所评教育文化的简介是不行的。相反,一些教育评论让人看不到所评教育文化的梗概也是不成功的。好的教育评论,应在评论过程中,有意识地、巧妙地把所评教育文化的内容渗透其中,做到“评”中有“介”,“介”中有“评”,使“评”与“介”有机融合为一体。第四,好的教育评论不应该仅局限于对所评教育文化的评说,还应该对与其相关的教育文化作比较分析。任何一种教育文化都是在借鉴前人创造的教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要阐明它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必须将它与其他教育文化进行比较,以说明它的创新之处,以及对教育和社会的贡献。无论是肯定的或否定的评论都应做到这一点。第五,好的教育评论不应该局限在评论某一教育文化上,应该就事论理,生发开去,以新的思想和观点给人以启发。但这要恰如其分,切不可舍本追末,画蛇添足。

新世纪,通过教育评论要倡导以下几种优良教育学风。第一,要提倡创新的学风。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育领域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实践,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总在原起点踏步停滞不前,教育的生命就终结了,人类也就无法进步了。教育如何创新?这是一个科学问题,回答它要有科学态度和方法。首先,要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开放心态,积极吸收古今中外已有的优秀教育文化。同理,也要积极吸收教育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内,能为教育所用的优秀成果。其次,要利用新材料、采用新方法。时代变迁,伴随着会有大量的新材料和新方法,我们要善于吸收新的材料和方法,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再次,要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第二,要提倡求真的学风。求真要求教育工作者以执着的敬业乐业精神,耐得住坐冷板凳的寂寞,刻苦钻研教育业务,花大气力,下苦功夫,研究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大量的复杂的感性材料的归纳、分析和判断,对教育文化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和合理的实践改革。第三,要提倡严谨的学风。凡是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必须养成严谨的学风。我国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养成严谨之学风,给学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其从小就受到熏陶成为学风严谨的人。第四,要提倡刻苦的学风。做学问的学者,求学的学子,要想有成就,都必须刻苦钻研,“浮躁”、“急功近利”是无法求取“真经”的。第五,要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创造教育健康发展的民主氛围。倡导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达到对有缺陷的教育文化能秉笔直书、真诚帮助,对错误的教育思潮和不良教育学风敢于批评、以理服人。

注释:

[1]秦宁.季羡林辞“大师”是委婉的反讽[N].南京晨报,2007-1-8.

[2]季羡林.关于当前学风的一些看法[J].新华文摘,1998,(3).

[3]吴中杰.由季羡林“三辞”想到的[N].人民日报,2007-1-8.

[4]刘尧.教育评论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22.

篇5: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

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

为进一步推进“无邪教校园”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提升广大师生反邪教工作水平,建设“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幸福校园”,我校3月4日下午通过班班通组织学生观看“反邪教”警示教育讲座。

警示教育讲座从如何认识全能神邪教,为什么反对全能神邪教,怎么样抵制全能神邪教三方面着手,简单明了地阐述了邪教与宗教的区别,揭露了“全能神”教反党、反社会、反家庭的本质,让学生全面了解了邪教的严重危害性。通过此次“反邪教”警示教育,不仅让学生对邪教组织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树立了他们“讲科学,反邪教”的思想,加强了对邪教的防范,提高了法制意识。

篇6: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体会

——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体会

通过参加县纪委组织的警示教育学习,我感到受益非浅,感慨良多。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有些党员干部在个人欲望和利益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忘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在权力、金钱面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原则的事情,迈出了罪恶的步子,把自己送入了监狱之门。通过一系列学习,体会较深,使我再一次受到了深刻教育,思想上产生了很大震动,并对自己的言行做了反思,现结合学习工作谈点体会:

一、从警示教育中得到“三点启示”

启示一,党员领导干部背离党的宗旨必将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放松党性修养和锻炼,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不能保持警惕、冷静、操守,更没有慎独慎微,忽视从根本上考虑人民的利益,不甘清贫,崇尚拜金,最终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启示二,党员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在危害党的事业的同时,自己也必将遭到“囚身”之苦。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正确的行使就能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反之就会成为以权谋私的魔杖。从领导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差、一步之遥,人生没有后悔药,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政治生命、1人生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试法换取身外之物。

启示三,法制观念淡薄,待人处事上没有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和纯洁性,必然导致行政行为的畸形,最终葬送身家性命。

二、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必须做到“三个自觉”

第一是要自觉改造自己,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摆正好三个位置,即社会公民、单位人员、家庭一员;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安全度过“功成”与“身退”两个危险期,正确处理好工作内8小时与工作外8小时的关系,不要自毁人生;价值观方面,要正确体现人的社会价值,牢记“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的道理。

第二是要自觉警醒自己,在权、钱、色方面不伸手,不纵欲,不侥幸,时刻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瞪瞪难逃脱”。勿忘司马迁的“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善于处理与家庭子女的关系,记住林则徐祠的对联“子孙若如有,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遇而多财则增其过”。

第三是要自觉充实自己,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在的寄托。善于学习,不让头脑空虚;善于“倒骑毛驴看人生”,想想人家骑马我骑驴,细细思量我不如,回头看见推车汉,比上不

足下有余。时刻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善于尽力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做到“敬能慑身,勤无废事,谦以养德,俭以济人”。

三、对照条件,找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一要加强政治学习。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靠两条,第一条靠学习,第二条靠实践。学习非常重要,学习搞好了,知识丰富了,境界高了,眼界开阔了,看问题也看得透了,不仅能够正确判断政治是非、理论是非,假丑恶、真善美,才能搞清楚一个人怎么活着才算有价值、有意义。我觉得自己政治理论水平不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时间少主动性不强,虽然每次组织上要求参加的政治理论学习活动都是参加的,但只是满足于组织什么,学习什么,自己很少有时间主动地深层次地学习、学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还需要加强。

二要加强业务学习。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而且要有胜任工作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也将近有半年时间了,虽然对面上的一些常规工作有所了解,但要做得好,还需更进一步学习,深入基层多了解情况,认真领会好上级精神、要求,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等工作。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探索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善

于总结和观察,提高开拓创新意识,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

三要提高反腐倡廉意识。近期开展的一系列警示教育及对陈良宇严违纪问题的立案查处,表明了党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决心和态度。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党员领导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些党员干部并非学识不高,能力不强,就是因为未能廉洁自律,最后走向犯罪。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因此,每位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引以为戒,提高反腐倡廉意识。努力“过好五关”即,思想关、权力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

四要自觉接受监督。要严于自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为党员干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千万不要干“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因此,要正确

对待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越是职位高权力大的干部,越要自觉监督,任何人都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权。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佳斌

篇7: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部。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副主任:

联系电话: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注重实效,增强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实现全面安全、本质安全、持久安全。

三、警示教育主题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四、警示教育目标

1、单位安全警示教育的覆盖率达100%,职工安全警示教育的覆盖率达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方案以上;

2、单位安全警示教育计划完成率达100%,职工安全警示教育计划完成率达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方案以上;

3、通过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转变。五、警示教育时间“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分为日常警示教育和集中警示教育。集中警示教育每季度开展一次,具体时间为每季度第二个月的1日至15日。

由于特殊情况,第一季度的时间为:20XX年3月16日—20XX年3月31日。

六、警示教育活动形式及内容

(一)、日常警示教育

1、各相关部门针对国内外及公司范围内发生的伤亡事故,要及时在调度会上进行传达,并根据事故原因制定出本矿的防范措施;

2、各相关部门要对前一天我矿发生的本专业事故,及时落实,查找原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在调度会上进行通报;

3、各单位实行周一学技能,周二、五学“规程案例”,周一至周日现场“手指口述”训练,每班必须充分利用岗前仪式10分钟时间进行日常安全警示教育,结合实际,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月一评、每季一考”活动,由安监部负责日常检查。

(二)、集中警示教育

1、安全形势教育。由安全文化体系牵头开展一系列活动:

(1)、党群办要进行安全专访和系列报道,采用悬挂标语条幅、发放安全警示宣传材料、广播电视专题讲座、播放安全警示教育影视片等形式,对国内外以及集团公司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2)、党群办要适时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征文、安全宣誓、演讲比赛等活动;

(3)、各单位会议室要张贴安全警示条幅,开办安全专栏。

2、事故案例教育。由安监部牵头开展:

(1)、利用井上广播或在井口牌板对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

(2)、对历年全国、集团公司及我矿发生的主要事故进行收集整理,并下发到各单位。各单位对典型事故案例进行深化学习,确保活动期间每个专业事故案例学习不少于2起,对事故进行剖析、讲解,特别是从中汲取事故教训,引以为戒。

3、法律、法规教育。安监部要开展针对国家重大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新颁发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

4、会议精神、文件制度教育。各单位要对公司、矿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生产一号文件、安全生产相关制度、规程规定、管理办法、技术措施等进行集中学习。

5、调度室、矿兼职救护队牵头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6、在每季度警示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各生产业务不是必须制定出本专业季度集中警示教育重点内容下发相关单位,并负责检查及考核。各单位要按照职工工种的不同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警示教育。

7、各单位要建立《安全警示教育人员登记及考核成绩表》(附件),并在活动结束后将此表格(连同电子版)上交安监部。安监部根据附件内容进行汇总,并进行通报。

八、警示教育要求。

1、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对安全警示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做到单位正职亲自抓,具体落实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期间自身的责任,强化各项措施,确保安全警示教育活动扎实有效。

2、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警示教育活动形式及内容及进行贯彻落实。每季度活动结束后,根据工作态度及情况按照奖惩规定标准对部门或单位负责人进行对等奖罚,考核结果与自主抓安全挂钩。

篇8:开展远程教育 实现教育公平

一、对教育公平的界定

其实, 教育公平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 它所定义的也是不同的。教育公平不仅仅代表着教育的公平, 它同时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制度是否完善, 反映了社会的公平度。而把“教育公平”这个定义界定到我国的教育大背景之中, 我们可以理解为分配合理的、公平的应用教育资源, 改善现存的、不完整的教育制度, 使得不论是在乡村, 还是城市的学生们, 都能得到相应适合于他们的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华松先生曾经指出, 教育的公平性包括四个层面的公平:

1. 观念层面

首先, 就是要普及一个观念, 每个人都要接受平等的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法》第四条也规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 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2. 目标层面

目标层面的教育公平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教育机会的公平。中国是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大国, 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要使学习者, 不论是儿童, 还是成年人, 不论是城市人, 还是乡下人, 都有公平地接受教育的机会。第二, 教育质量的公平。不但要求所有学习者都有公平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同时, 他们所接受到的教育的质量也是同等的。

3. 制度层面

制度层面是指不仅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方面要做到公平, 教育资源配置及师资力量也要分配的公平。

4. 微观的教育过程层面

微观的教育过程层面是指教育不应该完全规划在宏观的角度, 要从微观的层面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教育。要做到全面的教育, 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学习需求。

二、远程教育能否实现教育公平

1. 远程教育的教育起点

导致教育不公平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城乡差距大和地区差距大。但是, 远程教育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大解决了这一问题。

(1) 远程教育解决了学生数量过多的问题

现代教育中教育经费、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教学设施的增加, 传统教育难以满足在这些方面的需求, 同时紧张的师资也不能应对不同年龄阶段人们多样化的日趋复杂的教育需求。由于远程教育是一种师生分离的全新教育模式, 这样就不必担心所教的学生数量的问题。这样也同时解决了教育资源的短缺问题。

(2) 远程教育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

学习者也就是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也就意味着学习群体的多样性也在增加。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对“继续教育”提倡大力发展, 越来越多的已经从学校毕业、走出教室的成年人开始步入继续学习的阶段。因此, 现有的传统教育模式面对越来越多样的学习者的需求, 已经开始措手不及, 尤其是学习者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束缚, 导致了许多成年学习者无法进行传统教育的学习。例如, 已经工作的在职学习者, 需要克服学习时间与工作时间相冲突的困难、同时兼顾家庭和学业的困难等等。相反, 如果这些在职学习者通过远程教育来进行学习, 那么灵活性就大大提高了。

2. 远程教育的教育过程

远程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和教师是分离的, 这就使得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都对学习者的自觉性有较高的要求。这与传统教学的教育过程大不相同, 爱学、善学的受教育者应当并且实际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 同时也就解决了教育过程的不公平问题。

(1) 远程教育可以请到最好的教师

这里主要是指远程教育可以整合优秀的师资力量, 使不论哪个阶层或地理位置的学生在原则上都可以得到最优秀的专家、教师的指导和教学, 享受教育资源共享带来的机会平等。

(2) 远程教育过程可以有更好的适应性

远程教育所具有的双向交互的特征和优势, 使教与学更加开放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双向交互的电子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 使地处穷乡僻壤的学员可以与千里之外甚至是地球另一端的教育即时交流以及向最优秀的教育者请教, 从而达到教育公平。

3. 远程教育的教育结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在《终身教育》中提道:“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和青年期, 它应当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进行。教育应当有助于这种方式, 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永恒要求。”在我国, 教育部发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 将发展远程教育,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传统教育中, 学习者往往从学校毕业后就很少进行学习, 甚至终止学习。远程教育则为继续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它使得许多已经走出校门的学习者都可以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只有真正达到终身教育, 才能赋予教育事业真正的意义。

三、远程教育在教育公平仍存在的问题

1. 教育成本高昂

毋庸置疑的是, 远程教育对技术设备的要求很高, 这样高昂的费用把许多学习技术者尤其是贫困学习者挡在了远程教育的门外。要想实施远程教育, 那么网络设备、计算机必不可少。若要每个学习者都拥有一台计算机供给他们随时随地的学习, 这样高的成本, 会使得普通学员, 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难以承担, 从而违背了远程教育的原本使所有人都能方便地学习的目标。

2. 对学习者自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学习者完全是知识的接受者, 他们只需要在课堂中听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课后加以复习巩固就可以了。课堂中, 教师也可以随时督促和监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 并且可以及时的和学习者进行交流反馈, 增强教育效果。但是在远程教育中, 由于和教师是处于完全分离的状态, 所以需要学习者有高度的自觉性。并且, 学习者也需要有基本的网络技术知识, 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 如果缺乏这两种技术的其中一种, 就无法实现远程教育, 会阻碍学习者远程教育的学习。

3. 国家对远程教育的支持政策不全面

在远程教育进行产业化运作时, 国家必须在宏观上进行调控, 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 对在中西部地区及贫困落后地区、山区、牧区等地区开展远程教育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 鼓励企业和院校到这些地区办远程教育, 使其成为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新选择。否则, 这些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保障每一位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实现教育现代化乃至国家现代化, 就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杜华伟.伦理学视阈下的网络教育与教育公平[J].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 .

[2]张爱文, 冯琳.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 2003, (1) .

[3]徐静.美国中小学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0.

[4]张伟远.继续教育应是一种全民化教育——论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的关系[J].中国远程教育, 2007, (1) .

上一篇:公司前台接待工作总结下一篇:樊城区统计局政风行风建设情况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