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复习

2024-09-07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复习(精选6篇)

篇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复习

城市地理部分复习

高中地理第四册教案城市地理部分复习

城市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了解:1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一)对象――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结构、功能、分布、空间联系等规律的科学。1.结构组成结构 城市与城市间的关系空间结构 土地利用结构城市是一个面,内有许多构成要素,研究其结构,组合。 2.功能城市职能,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对影响区域的作用(带动作用)3.分布(1)作为点的城市分布:规则与不规则分布(2)集聚、反集聚与随机城市是人口、商业等集聚到一起的产物(3)作为面的城市分布:可以通过不同时期城市的伸长率,形状率等来研究城市空间扩展方向4.规模――量的大小5.联系――空间联系 垂直联系 大、中、小城市之间横向联系 各相同等级城市之间(二)内容(具体研究内容)1.城市形成与发展条件研究城市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布局的影响2.城市化研究概念、类型、动力、过程、问题、以及各国各地区城市化比较研究3.城市分类研究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功能分类,分类依据,指标,方法4.城市体系研究,规模体系,空间分布体系,空间相互作用5.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研究城市内部土地利用模式。 商业、工业、交通、住宅等功能特点、变化、相互关系。6、城市问题研究环境问题 交通问题 住宅问题 (三)任务 我国城市地理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2中国城市地理发展的过程和现状 (一)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关于城市记述的史料浩如烟海,但一直到建国时期,城市地理学属空白。1.20世纪50、60年代,翻译介绍内容分散,理论联系实际少,论文少2.20世纪70年代,停滞时期文革影响3.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时期城市规划工作地理学界参与(北大、南大、中山大学)开展了城市化、城市性质、城市体系等专题研究。4 .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一步发展(1)积极参与国际交流(2)城市地理学已成为一个活跃的地理学分支(3)大量论著出版(二)我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现状1.研究机构及人物高校(1)北大 周一星、董黎明(2)中山大学 许学强 阎小培(3)华东师大 宁越敏(4)南京大学 宋家泰 崔功豪 顾朝林(5)北师大 程连生2.科研机构(1)地理所北京地理所 胡序威南京湖泊与地理所 姚士媒(2)社科院、城市室 刘维新(3)城规院第二章名词解释:1.大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以县为基本单元。主要指就业(居住地、工作地)、休憩、购物、医疗等在一天周期里所及的范围。常用的统计概念;协调机构;不是一级政府,但在有的国家可能是一级政府。 2.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多核心的,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3.城镇――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人口集中点,一级政区单位,起着联系城乡经济纽带作用的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称城镇4.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有高度密集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物质系统第三、四、五章名词解释:1. 城市地理位置――是城市与它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之间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2. 规模经济――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致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得地步。3. 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得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4. 区际贸易――不同城市或地区之间得相互贸易活动5. 城市化――产业革命以来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稳步上升,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向城镇型转化和强化,这一个过程即城镇(城市)化。一般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简答题:一.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基础有哪些因素?经济: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开发潜力、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历史:发展有连续性、以以前发展为基础社会:人的创造力、精神文化素质(1)区域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更紧密,分布更规律性。城市分布与地形的关系(2)区域经济地理条件1)矿产、水热、土壤、动植物等资源的丰度及其组合2)区域基础设施、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历史传统、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城市与区域的密切关系反映在城市与区域的双向联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许多城市的区域性差异,除了历史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因外,只能从区域地理背景的差异中去寻找答案。 二.城市化的动力因素有哪些?(推进城市化)p52-53城市化的动力分为推力和拉力,在发达国家,拉力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推力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城市的拉力有:1。城市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2.其他非农业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3.城市生活方式和较高水平对农民的吸引力乡村的推力有:1。人口增值超过土地开发,人地矛盾增加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在特定条件下的农业破产,农民流入城市 4.农民寻找理想乐土的精神推力三.城市化的类型划分?按城市化性质分为:典型城市化(正规城市化)西欧、北美逆城市化:人口向中小城市或小城镇迁移假城市化(发展中国家):人口、产业集中了,但人的精神面貌没变郊区城市化(发达国家):城市中心处人口、产业向郊区、城乡结合部迁移乡村城市化(中国广东)1. 按城市化的地域特点划分:(1) 向心型(集中型)和离心型(分散型)的城市化这是从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的发展。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如商业、金融、保险、企业公司总部等向城市中心集中为向心型,人口居住地和占地面积大,具有环境污染的大型企业自城市中心向外缘扩散的称为离心型。(2) 外延型和飞地型的城市化这是从建成区的扩展方式来考察城市的发展。如果城市的离心扩散,一直保持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称外延型;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称飞地型(如卫星城镇),外延型比较常见,有时候两种类型同时出现在同一城市中(3) 景观型和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职能型城市化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4) 积极型和消极型城市化是由城市化的复杂性造成的。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称积极型,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称消极型2. 按城市的动力划分(1) 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的城市化产生这两种类型的城市化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自上而下型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自下而上型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四.中国和世界城市化的现状和特点?世界:现状:1。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2.大城市迅速增加 3.巨大城市带的形成 4.发达国家郊区城市化不断发展 特点:1。增长势头很猛 2.世界城市化的主流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城镇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更快 4.世界城市化水平和速度的地域差异很大中国:现状: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了新的进程 特点:1。城镇的数量和城镇人口的总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2。前30年的城市化水平很缓慢,80年代以来不算太慢,但总水平仍然很低 3.反复性和曲折性世界少有,大起大落是我们的主要教训 4.中国缓慢的城市化过程没有造成大城市人口的过分膨胀 5.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的破产和城乡关系的尖锐对立而展开 6.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明显论述题:城市化动力的综合分析?(p52-53)1.主要原因:经济学家:资本的急剧扩大(资本扩大再生产)社会学家:人类行为的变化(精神、个性、政治)地理学家:产业的地理集中(集中、分散) 2.城市化动力的主要因素:城市化的动力分为推力和拉力,在发达国家,拉力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推力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城市的拉力有:1。城市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2.其他非农业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3.城市生活方式和较高水平对农民的`吸引力乡村的推力有:1。人口增值超过土地开发,人地矛盾增加 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在特定条件下的农业破产,农民流入城市 4.农民寻找理想乐土的精神推力在初期阶段:乡村的推力不大,城市的吸力也不大,城市化进程不快在中期阶段:乡村的推力加大,城市的吸力也加大,城市化进程很快在后期阶段:乡村的推力又不大,城市的吸力也减小,城市化进程不快3. 城市化动力的分析:从人口迁移与劳动就业的角度,由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城市化水平 劳动生产率:每一年每人的人均产值 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劳动生产率/全部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若农业 <1, 工业>1, 第三产业>1,则表明农村的人口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迁移,城市化进程开始,数值不同表示程度不同4. 数学证明:假设某一地区的人口为p,城市人口为u,农村人口为R,城市化水平为y,则 y=u/p=u/R+u城市化人口变化量 du=urudt dR=RrRdt对同一地区来说k(t)一般是稳定不变的第六章名词解释:1.城市职能――城市在一个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大小,所承担的分工。2.城市功能――城市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的条件和机会包括:居住功能、工作功能、购物功能、游览功能等。3.城市性质――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代表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4.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和非基本部分――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来分,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5.基本/非基本比率――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和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简答题:1. 城市的性质是如何确定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p109-110)如何确定:(1)不要简单地把城市职能搬到城市性质中来,罗列一大堆职能,也不要完全脱离现状职能,理想化地确定城市性质。关键是要深入分析城市职能,继承和发展其中合理的部分,抛弃其中不合理的部分,预计未来的可能变化。(2)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观念。要用区域分析的方法、城市对比的方法。(3)城市性质对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上要适当,其繁简要看用于什么目的影响因素:工业,采掘业,地质勘探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机关团体,旅游业,其它第三产业,人口规模2. 城市基本与非基本部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p107-109)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于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由于城市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导致了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基本活动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每一次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了解:中国城市职能分类(1)区域性的城市职能分类l地理学家孙盘寿作过我国最早的区域性的城市职能分类:西南三省的城镇职能分类。对22个城市只取工业、运输、科教文卫和机关团体四个部门作为类别基础,对工业城市又取7个工业部门划分工业职能。(2)全国性城市职能分类l1985年中国的统计年鉴为进行全国城市的工业职能分类提供了可能。我国的城市工业职能的分类是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大类、亚类和职能组组成的三级体系1. 大类:城市工业职能的总体差异2. 亚类: 城市工业职能的基本类型3. 职能组:亚类组内城市更详细的分类l周一星的全国城市职能分类1)1988年发表中国城市(包括辖县)的工业职能分类,解决了理论方法论问题,1991年发表资料修正后的城市工业职能分类,发表综合性的城市职能分类2)理论基础,城市职能三要素: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3)方法论基础: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合,用多变量分析进行客观的分类,用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城市的职能特征,以便于命名。4)数据资料的处理:1990年全国465个城市市区分13个行业的社会劳动者人数资料,为了适应城市职能分类的需要,对资料进行了剔除、归并和新增三种方式的处理,得到465个城市10个变量的数据矩阵,作为多变量分类的基础。这10个变量的简称分别是:工业,采掘业,地质勘探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机关团体,旅游业,其它第三产业,人口规模。5)分类:以多变量聚类分析的沃德误差法得到职能分类的结果,稍加调整,然后结合纳尔逊统计分析法的原理对分析结果进行类别描述和命名。6)综合性职能分类和工业职能分类的结合第七章名词解释:1. 城市首位律――马克・杰斐逊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即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多,也在国家上发挥着异常突出的作用。2. 城市金字塔――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少。城市规模越小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形成了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3.首位度――首位城市人口/第二位城市人口 S=P1/P24.位序―规模法则――考察体系的所有城市,分析位序与规模间的关系。即一个城市的规模与这个城市体系中的序位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这个地区的首位城市人口简答题:1. 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1) 人口数量因素最重要(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3) 交通网密度(4) 城市化水平和时间(5) 国家面积和历史(6) 国家结构集中化程度(7) 民族精神的强弱论述题: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政策讨论(p141-147)1.中国城市发展方针:l1953-57“一五”的城市建设方针:“重点建设,稳步前进”l1965年毛泽东:“搞小城镇嘛,还是搞小城市的方针”l1978年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城市建设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l1980年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明确城市发展的总方针:“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并附有规模标准。l城市规划法草案:“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l1989年12月城市规划法:“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几乎原封不动地沿袭下来 。2. 80年代以来讨论的热点之一(一)理论分支(1、小城市重点论――缩小差别、符合国情;(2、中等城市重点论――大、小城市均有弊端;(3、大城市重点论――普通规律、集聚效益。 (4、均衡发展理论(大、中、小合理结构论)。(二)因地制宜,确定合理规模3.建议一(周一星): l加强城乡联系D新时期的城乡关系要根本区别于过去的城乡分割l注重城市效益D效益好坏是市场经济下城镇该不该发展的主要依据l完善基础结构D这几乎是所有城镇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约束因素l协调规划建设D坚持规划是龙头,以“协调”替代过去的“控制”建议二(建设部的建议):l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引导、集约发展,统一规划、有序推进建议三:l国家计委规划司建议的推进城市化的方针:l积极主动,加快推进;走多样化的道路;坚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改革推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再辅助答一些书上描述性的话)第八章名词解释:1. 空间相互作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2. 空间扩散――新事物由一个城市向它周围城市和地域扩散传播,即新事物、新组织、新观念、新技术、新风尚、新的生活方式等新生事物的扩散传播3. 对流――货物、人口在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移动,如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运输,邮件和包裹的输送及人口的移动等等(物质流)4. 传导――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是通过具体的物质流动来实现,而是通过会计(簿记)形式进行的交换与交易过程,主要是指资金上的往来(货币流)5. 辐射――信息的流动与创新(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信息流)6. 中心地――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7. K=3体系――按照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从而最有利于低一级的中心地与高一级的中心地展开竞争,由此形成K=3体系8. K=4体系――在交通原则支配下的六边形网络的方向被改变了,高级市场区的边界仍然通过6个次一级中心地,但次级中心地位于高级中心地市场区边界的中点,这样它的腹地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属两个较高级中心地的腹地内。而对较高级的中心地来说,除包含一个次级中心地的完整市场区外,还包括6个次级中心地的市场区的一半,即包括4个次级市场区,由此形成K=4的体系9. K=7体系――按行政原则,六边形的规模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这样,中心地体系的行政从属关系的界限和供应关系的界线相吻合,从而形成K=7的体系10.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为代表,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影响资本积累,为了打破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可以避免供给方面的困难,避免恶性循环的发生。同样,多部门平衡投资,可以使各部门互为顾客,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收入和购买力,使国内需求扩大,诱发投资,扩大生产。因而,平衡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的工具。11. 不均衡增长――以赫希曼为代表,认为对不发达国家来说,因为缺乏资金,最现实的办法是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不均衡就有压力,压力本身推动发展。在政府的干预下,集中有限的资金,投入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通过关联效应,扩大经济效果简答题:一.城市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是什么?A)两地之间特殊的互补性,互补性越大,两地间的流动量也越大;B)中介机会是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更是改变原有空间相互作用格局的因素,首先它可以节省运输费用,特别是影响人口移动的过滤器作用;C)可运输性可影响货物的运输(距离的摩擦效果导致空间组织的距离衰减规律),还对人的购物出行有影响;D)对货币流和信息流而言,产业组织的演变也对空间相互作用产生影响E)各种地理边界―河流、山脉、海洋等等,都会有效限制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流,甚至限制同一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流,F)政治边界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其中国家的政治边界往往是影响相互作用的最大障碍(1) 城市所提供的商品、服务以及各种机会的数量和种类(2) 城市的人口规模(3) 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4)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5) 交通与通讯网络二.简单评价克力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内容和优缺点(p161-168)内容:(1)主要内容:数量、规模、分布(2) 假设条件:在理想地表之上 (1、均质平原(2、人口密度相同,收入相同,消费倾向相同(3、同一的交通系统,运费与距离正相关(4、生产者与消费者均为经济人,生产者为谋取最大利润,寻求掌握尽可能大的市场区;消费者尽可能减少旅行费用,都自觉地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或服务。(5、运费由消费者提供(交通费用) (3)理论要点克氏认为,有三个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学则。1、市场原则l在农村市场中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聚落体系、l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各相同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竞争争取腹地。(两个原则①最大销售范围;②每个人、每个地区都应有服务,全覆盖。)l形成过程: 图:三.某一个中心地形成 Ⅱ.新的中心地形成 Ⅲ.中心地范围扩大Ⅳ.进一步扩大 Ⅴ.正六边形体系形成Ⅵ.等级出现(在条件好的地方出现高级中心地)(根据条件及居民爱好)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从而最有利于低一级的中心地与高一级的中心地展开竞争。2、交通原则交通最优、低级中心位于高一级中心的连线之中间,就近原则(交通便捷)3、行政原则l便于管理的原则,六边形的规模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地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这样,行政界线与供应界线相吻合。l三种类型分布体系出现在不同地区:① 开放、发达、便于通行的地区:市场原则② 山间盆地:行政原则③ 年轻国家,新开发地区:交通原则优缺点:1、优点:用城市区位理论丰富了城市地理学的内容,提供了城市空间分布的理论思维方式。a、使区位论由生产扩展到市场(杜能、韦柏)b、把中心地和周围空间(市场区)联系起来研究,打破了孤独地研究城市的习惯,可以揭示城市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c、把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城市联系起来(从系统论角度),更能揭示城市体系的实质。D、把职能体系、规模体系和市场体系(三维)结合起来研究,把城市地理学引向更深入的科学领域。E、中心地理论促进了计量革命和计量方法在地理学中的运用。2、缺点a、假设条件太脱离实际b、探讨了高、中、低级之间的联系,但对同级中心横向联系探讨不够。C、学说所概括的是均衡状态下的城市体系,而实际上区域城市体系并非是静止状态,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四.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特点和问题?(p183-196)特点:1。空间分布类型――集聚型 我国市镇主要集中在69东半部(京广铁路以东),主要集聚在几个平原和交通线上。初步形成辽中原、京津塘、长江、珠江四个规模特别大的城市集聚区。 2.城镇密度――省际差异大 城镇密度从东向西有规律地递减。是自然、政治、经济、人口、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密度与城镇密度的相关性最显著,人口密度大的省区,城镇密度也大。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与城镇密度关系也很大。问题:1。集聚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缓和2。城市体系过于庞大和复杂(没有具体答案,自己分析)第九章名词解释:1.城镇体系――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2.城市吸引范围(幅地)――吸引顾客前往某一城市购物的最大距离包围的地区,称为城市的吸引范围。假设d为 A城的吸引范围, C为A城幅地边缘上一点,Sa为C到A城的购物量,Sb为C到B城的购物量,D为A和B城之间的距离,则:d=D/1+Sa/Sb简答题:一.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p199-207)1994年建设部提出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10项内容 :1)条件评价;2)城镇化预测;3)发展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4)职能结构规划;5)规模结构规划;6)空间结构规划7)基础设施规划;8)环境建设规划;9)用地协调10)政策措施----建议1. 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2. 城镇体系的基础条件分析(1) 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背景(2) 城镇体系发展的区域基础(3) 城镇体系发展的经济基础3. 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分析(1) 城镇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2)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3) 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4) 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5) 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6) 重点城镇或分区专论第十章名词解释:1.城市土地――城市土地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土地,一般是指城市行政区范围内的建设用地,是土地利用中相对于乡村土地而言的一种类型 2.同心环模式――伯吉斯从人类生态学角度提出的一种城市分区模式。即城市的中心是商业汇聚之地,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的是过渡地带,也是新来移民的居住地区。再外围的第三带,是原来较大的工厂的工人住宅区。再向外第四带是较富有的中产阶级住宅区。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散布着高级住宅,需要驾车入市工作。3.均质性――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4.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5.结节性――指城市地域中某些地段对人口流动和物质能量交换所具有的聚焦作用6.结节地域――这些具聚焦性的地段称结节点,这些结节点按其有效半径服务于一个或大或小的地域,这些区域即吸引区。这些吸引区和结节点的合即构成结节地域简答题:一.什么是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1932年,伯吉斯基于人类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概念(同生、竞争),提出城市地域结构的同心环学说。他认为,在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化四种作用力的作用下,同心圆会出现分异。城市的中心是商业汇聚之地,环绕商业中心的外围的是过渡地带,也是新来移民的居住地区。再外围的第三带,是原来较大的工厂的工人住宅区。再向外第四带是较富有的中产阶级住宅区。最外围地带是富人居住区,散布着高级住宅,需要驾车入市工作。评价:①基于准质性的平面,假设太完美;②考虑芝加哥一市,划分过细和规则;③没考虑交通线对其形状的影响;④但它从宏观效果,动态上是较有代表性的,提供了一种有用思想,具较大贡献二.什么是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哈里斯、乌尔曼认为:各种城市存在以下四个相互作用过程(在地域分异中)1. 各种行业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区位过程,2. 产生聚集利益的过程,3. 相互因利益得失而产生的离异过程,4. 地价房租影响某些行业在理想位置上的区位过程基于以上原因,多核心模式假设城市内部结构除主要经济胞体,即中心商业区外,尚有次要经济胞体散布在整个体系内。这些胞体包括未形成城市前,中心地系统内各低级中心地和在形成城市过程中的其他成长点。这些中心地和成长点皆随着整个城市的运输网、工业区或各种专业服务业,如大学、研究中心等的发展而发展。其中交通位置最优越的最后成为中心商业区,其他中心则分别发展成次级或外围商业中心和重工业区。评价:多核心结构中承认一个CBD存在,其实只有其起主导核心作用,其它围绕它起职能分异的主导作用,与扇形学说、同心圆作用并不矛盾;共6片9区,更接近于现实。缺陷:对多核心之间的职能联系,等级差别在城市发展中不同地位没有涉及或深入讨论论述题:一.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书上完全没有具体答案,只有自己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1、商业用地(片状商业用地、带状商业用地 、点状商业用地)2、工业用地:3、仓库用地4、居住用地(人类空间占有欲)5、文教卫生用地6、行政用地(交通方便,邻近服务对象。不考虑租金(政府收购)7、交通用地8、休息及绿化用地不同的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同第十一章名词解释:1. 邻里――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2. 社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影响,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3. 社会区――是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4. 社会空间――依学科不同有不同的定义,城市地理学所研究的社会空间通常包括邻里、社区和社会区三个层次,而以社会区为主简答题:一.居民构想图(城市意象图)对城市规划的作用和意义?居民构想图可以使我们了解居民对城市特点的感应和认识,借以测度城市物质空间及其文化风貌对人刺激的能力,以便为设计一个美的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提供依据。作用:通过研究知道:1. 城市功能区和各种用地的布局应尽可能为居民构想图增加美丽的印象,深刻的因素,突出各具特色的功能区,从而增加居民对城市的好感2. 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要增加适当标志,枢纽和区的布局也要考虑其辨认性,以便扩大市民的感应空间3. 如果居民的感应空间扩大了,构想图的内容丰富了,就有助于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和规划,从而使城市管理和规划不仅仅只是规划师的事第十二章简答题:一.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对策?(p258-263)产生:城市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被破坏,主要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造成的。1. 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2. 发达国家的高生产、高消费政策,使城市生活过度奢侈,浪费了大量的物质和能量,使得排废过多,恶化了城市环境3. 资源的利用率低,增加了废弃物排放的可能性4. 不尊重生态规律,不以反映城市生态规律的理论为指导组织经济、社会生活,不能合理使用土地与空间,建筑布局、工业布局混乱,从而破坏城市的生态系统,减弱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对策:1。遵循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协调的原则2.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3. 综合利用资源,化害为利4. 加强新兴技术开发与应用5. 实行环境保护责任制度6. 组织上以地方为主7. 手法上以立法和规划为主8. 方法上以环境质量评价为主三.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产生和对策?产生原因:1。认识上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重生产建设,轻城市建设,故基础设施投资少。造成了我国城市交通设施的严重不足2.城市规划上的原因3.交通管理体制上的原因(1)决策系统缺乏权威性(2)没有完善的反馈系统 对策:1. 城市交通问题的综合治理(1) 合理布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物(2) 全面掌握城市客、货流的流源、流向和流量,调整城市交通运营(3) 合理组织城市交通的运营路线和时间1) 实行单向交通2) 汽车和自行车分道行驶3) 错开职工上、下班时间2. 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1) 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2) 建立完善的道路系统(3) 改善旧城区的道路系统(4) 形成地上、地下结合的交通枢纽(5) 开发各种新型的公共交通工具

篇2: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复习

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 产业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

2、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圆结构:

由里至外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

3、影响地价的主要因素:

①离市中心的距离远近、②交通的便捷程度

4、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地价 ②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产生的效益和地租支付能力

5、城市功能区:(综合应用“评价……的合理性”)

6、导致各个城市存在空间结构差异的原因:

城市规模(小、中、大、特大、超大)、 城市职能(综合性城市、专业性城市)、 自然地理环境(地形、河流、海陆位置)

7、形成城市群的条件: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 ②社会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密集 ③(水、陆、空)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

8、世界六大城市群: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中心城市纽约)、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中心城市芝 加 哥)、 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中心城市巴黎)、 英国城市群(伦中心城市敦)、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中心城市东京)、 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上 海)

9、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0、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③出现城市群;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1、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

1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和水平的差异

篇3:“城市与地理环境”专题复习指导

运用实例, 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 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运用有关资料, 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二、考情分析

1. 命题特点

从考查内容看, 侧重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城市化进程及特征、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发展规划等内容;从考查形式看, 试题多以图文形式呈现素材, 设问角度多, 立意巧妙, 贴近生活, 密切联系实际, 且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皆有;从考查能力看, 侧重考查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以及对相关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今后, 本专题的命题可能会联系我国城市发展方向、某城市 (地区) 建设实例, 侧重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化进程特点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

2. 考题回顾

三、知识精讲

1. 城市的空间结构

(1)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城市的空间结构是指城市的空间形态, 一般包括城市的地域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分区两个方面。

城市的地域形态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 常见的城市地域形态有团块状、条带状、分片组合状 (即组团状) 等, 具体如下表。

城市用地类型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往往是有一定规律的, 如大型商场、政府办公机构和公司办公大楼、大银行等多位于城市的中心, 构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在中心商务区的外围, 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休闲和绿化用地等的分布都相对集中, 并分别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和城市广场等。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 为各类城市所共有, 具体如下表。

不同的城市, 其内部空间结构是不同的。例如, 有的城市商业区集中在市中心, 有的却比较分散;有的城市工业区离市中心较近, 有的却很远;有的城市住宅区紧靠工业区, 有的却远离工业区。通过分析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的空间结构可以发现,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有三种模式, 即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具体如下表。

(2) 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因。在城市规模较小时, 各功能区往往混杂布局, 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区。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 城市功能分区逐渐明显。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受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具体如下图。

2. 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 既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 又是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 必然吸引着该区域内的居民到城市来购物、就医、上学, 或寻求其他服务, 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的服务范围。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本城市内部, 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 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服务范围比较小, 如我国的县城一般有百货公司、县医院、高级中学、汽车站等, 其服务范围一般只是本县;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 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其除了具有县城的一般职能之外, 还有大型专业商店、商品批发中心、专业医院和大专院校等, 服务半径相对较大。如省会城市的服务范围一般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在城市体系中, 城市的等级不同, 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也不同, 具体如下表。

3. 城市化

(1) 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2) 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1) 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如下图所示。

(2) 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如下表。

(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如下表。

(2) 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城市化引发各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 也是环境变化最大的地区。随着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日趋严重, 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4) 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1)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分散大城市职能, 建设新区和卫星城, 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 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2) 改善城市交通条件, 加强道路建设, 发展立体交通, 加强交通管理。

(3) 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加快住房建设, 合理调控房价。

(4)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开展环境污染防治, 减少污染物排放, 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5) 建设生态城市, 一方面建设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发展绿色交通, 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 实现良性循环。

(6) 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 加强对城市的管理, 妥善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关系。

四、试题精析

(2012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25~26题) 上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双项选择题)

(1) 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 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B.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2) 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A.城市等级越高, 城市数量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 城市密度越小

C.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

解析: (1) 从图中可以看出, 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建有铁路、公路, 交通便捷, 且位于天山北麓, 水源较丰富。交通是促进城市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区位因素, 且新疆水源比较紧张, 人口、城市密集地区往往水源较丰富, 故A、B正确;西气东输工程能促进沿线地区能源结构的调整和植被的保护, 对城市带形成影响不大, 故D错误。

(2) 根据“中心地理论”, 城市等级越高, 数量越少, 城市等级越低, 数量越多, 密度越大, 故A正确, B错误;乌鲁木齐是该区域等级最高的城市, 服务种类最多, 故C正确;石河子市和昌吉市都是县区级行政中心, 城市等级相同, 故昌吉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 故D错误。

答案: (1) AB (2) AC

五、强化训练

下表中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不同地区城镇人口及其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 有关江苏省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增长速度相同

B.10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少

C.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苏南和苏北

D.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较苏南和苏中大

2. 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热岛效应增强D.土壤肥力提高

下图是“长春市及其周围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 图示地区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B.3级C.4级D.5级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低, 其数量越少

B.长春市和松原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C.桦甸市和四平市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D.吉林市提供的服务种类较桦甸市多

下图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区、地价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若布局合理, 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

A.东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6. 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 最宜选择

A.甲B.乙C.丙D.丁

7. 下图是“1980年以来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老城区M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____。

(2) 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

(3) 为合理规划功能区分布, 该城市工业区宜选址在 (1) (2) (3) (4) 四地中的地_____, 其理由是______。

(4) 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该城市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向该产业园集聚有利于企业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苏北、苏中和苏南城镇人口年增长率分别是4.54%、3.73%、4.54%, 其增长速度不尽相同, 故A错误;10年间苏南城镇人口数量增加最多 (2288万-1467万=821万) , 故B错误;2010年苏中城镇人口比重 (56.0%) 高于苏北 (51.5%) , 但低于苏南 (70.3%) , 故C错误;表中“增长百分点”反映人口增长幅度, 苏北城镇人口增长幅度 (20.3%) 较苏南 (10.7%) 和苏中 (18.3%) 大, 故D正确。

2.C城市人口增加、经济发展, 导致用水量增加, 地下径流会减少, 故A错误;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会破坏地表植被, 影响生物生存, 生物多样性会减少, 故B错误;城市人口增加, 车辆和工厂产生的废热增多, 从而导致热岛效应增强, 故C正确。

3.B图示城市的等级有省会、地级市和县三级。

4.D城市等级越低, 其数量越多, 故A错误;长春市和松原市的服务范围可能部分重叠, 故B错误;桦甸市是县级市, 四平市是地级市, 其城市服务功能不同, 故C错误;吉林市的城市等级比桦甸市高, 其提供的服务种类也较桦甸市多。

5.B从功能分区图中可以看出, 工业区主要位于该地区的西南方向, 故不可能盛行西南风。

6.D根据三个图层分析, 丁地位于主干道附近, 交通便捷, 又靠近工业区, 且地价较低, 故适宜建物流中心。

7. (1) 靠近公路和河流, 交通便利;靠近河流, 取水方便

(2) 交通

(3) (3) 位于城区河流下游, 有利于保护城区水源;位于城区盛行风的下风向, 有利于保护城区大气环境;靠近铁路、公路、河流, 水陆交通便利;位于郊区, 地价便宜

(4) 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 取得规模效益

篇4: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应用策略

在定位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出现了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让人们更直观的看到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让用户可以得到直观。立体的感受。传统的二维地理信息系统以及2.5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市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中,存有许多缺陷,工作效果不佳。因此,加大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力度,可以让城市规划、市政管理等工作有质的飞跃。

一、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

1.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储存模式管理

由于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量庞大,因此,数据储存对于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只有将数据得到完好的储存,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开展。而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储存方式为文件储存与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储存。后者是经过不断完善和改革后所形成的一种新型储存模式,对城市单位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完善管理。

2.加强决策科学性管理

决策的科学性对于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对城市规划管理的问题上提供科学性的决策,才能保障规划的科学性,确保方案能够顺利实施。不仅如此,还能够减少返工次数,间接减少了成本的支出,节约了经济资源。增强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科学性,能够帮助城市规划委员会利用系统对实地情况进行了解,而不需要去实地进行勘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质量。

3.加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可参与性

增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可参与性,可以提升系统的管理水平。可以通过设计手段,将所进行的城市规划以直观的形象表现出来,能够让非专业人员也参与到规划工作中去,更好的汇集建议,让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更高。除此之外,还能扩大系统的使用范围,让更多的规划工作者的参与性更强。从而增强了人们对系统的管理力度,利于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二、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策略

1.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当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准备多种方案,从各个方面进行规划设计,然后再将准备完善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而采用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对所准备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清晰、直观的将所有规划方案展现在用户的面前。因此,用户在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可以通过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对方案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各个方案对环境以及社会的影响,考虑方案给城市所能到来的关于社会、经济、生态等各方面的综合性利益,对比各个方案的优劣,最终选择出最适合的方案。倘若不能选择出合适的城市规划方案,对于城市的发展有极大的不利影响。有可能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规划方案的选择对城市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对城市进行日照分析

日照不仅能够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于城市的整体规划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我国的基本情况来看,建筑高层化成为目前建筑发展的趋势。而逐渐增多的楼层,会对日照产生很大影响。为了能够让城市的公民都能享受到应有的日照采光权利,遏制部分建筑商非法进行建设的行为,在整体的城市规划中,应该对日照问题予以重视。而利用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系统中模拟建筑物在一天当中所能受到的日照时间,从而判断建筑物的光照数据是否达标。当日照时间不够时,可以尽早的进行沟通与协调,以此来保障公民的日照采光权。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公民的权利,还能够提升人们的身体健康指数。倘若人們一直生活在没有阳光的建筑中,只会让人们的身体变得虚弱。因此,充分利用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人们保证日照时间,是一种优质的方法。

3.利用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收集各个方面的规划数据,能够支持二维地理信息系统所不能涉及的范围,甚至可以帮助规划人员获得不能通过实地勘察得出的数据资料。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库十分庞大,能够涵盖模型、文理、航摄等多种方面的信息。这就使得规划工作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踏勘工作,减少了规划工作人员实地勘察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因此,充分利用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规划工作人员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全面的数据资源库,还是一个高度仿真的数字城市。它不仅能够使人们直观的看到规划方案,还能帮助规划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从数据资源库中获取大量的实时信息.甚至可以获得从现场勘察中无法获取的信息。大大减少了规划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还提高了人们的参与性与决策的科学性。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直观性特点让非专业人士都可以对规划方案更加了解,从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因此,在城市规划、市政管理等工作中使用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有效的提升方案的合理性,还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城市规划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与城市合理性规划建设有很大的意义,应当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

篇5: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复习

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段(A) 加速增长阶段(B) 增长减缓阶段(C) 低速增长阶段(D)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过渡模式 低低低模式

人口增长类型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点 出生率 高 较高 开始下降,较低 进一步下降,低

死亡率 高 迅速下降,较低 继续下降,低 低

自然增长率 低,波动大 提高,高 逐渐降低 低

人口增长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长 开始减缓 零增长或负增长

典型地区 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德国、英国、法国等国

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地区 问题 危害 解决措施

世界 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 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加大,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使穷国更贫困,也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发展中国家 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 人口增长惯性加大,不利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环境等问题的解决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各因素主要通过案例来分析理解

2.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影响:①获取足够的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③给城市环境造成影响。

对迁出地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人口流向城市的影响:(1)有利影响①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③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④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⑤促进城市周围地区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2)不利影响:①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②加剧城市的环境污染;③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④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四、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环境人口容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生活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之呈正相关的关系,而生活消费水平与之呈负相关的关系。

2.人口合理容量: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个理想值。

3.一般而言,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如:中国的环境承载力是16亿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8-9亿人。

五、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分布特点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且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商业区 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CBD经济活动繁忙,建筑物高大稠密,不仅是商业活动中心也是服务中心)

工业区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不断向城市外围移动;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合理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最主要是处理好住宅区与工业区的关系。①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②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③应布置卫生防护带。

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其它因素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知名度);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历史因素)

六、城市化的内涵及主要标志

1.概念: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主要衡量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七、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

1.时间差异

2.地区差异

八、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城市化的意义: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不利影响:

环境要素 来源 危害

气候 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改变着太阳辐射强度,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①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②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水文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 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生物 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改变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土壤 城市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废渣,特别是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 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秩序混乱等

九、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1.两大问题: ① 交通线路拥堵; ② 交通环境污染

2.措施: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篇6: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复习

城市对外交通 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城市交通 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

城市交通系统 是指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城市道路(概念与作用)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城市的各种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

五涂制 是“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周王城规划的道路系统功能

①“骨架”功能。道路网具有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功能

②道路分工。交通集散的方式有秩序的组织城市的交通,各类道路有不同的功能分工

③道路断面体现人车分流的思想。

王城道路的横断面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车走中央、人走两旁的具有人车分离功能的断面。

TOD模式

1990年美国设计师Peter calthorpe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的现象,提出“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倡导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

TO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共站点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比较适于中心城市外围郊区有明显轴线发展的地方,不适于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城市组团)所需的合理规模的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不相符的。

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简答)

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交通量的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出行距离的不断加大。由于现代生活的不断加快和加快生产周转的需要,对提高交通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道路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量的发展速度;现有的道路结构难以满足加快运行速度的要求,不改变传统的规划思想,不改变传统的城市道路交通结构,就不可能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交通问题。规划思想的更新

⒈城市用地规划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相结合的新思想方法。

(二者的脱节产生交通困境+静态功能关系与动态功能关系+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城市用地产生的不同性质的交通,按照其特点和功能要求把他们组织到不同的运输系统中去,并通过城市用地和道路系统的调整,合理的组织城市交通;目的:使城市用地的布局,交通的性质要求、道路的功能和能力相互协调,做到城市交通快捷、方便、安全、经济,取得整个城市布局和运转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⒉从规划布局着手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城市布局结构的合理性)

规划思想、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布局形态、交通形态和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关系。布局合理包括处理好城市用地布局与道路系统的合理关系,按照不同的交通需要和不同性质交通的功能要求,合理地布臵不同类型和功能的交通。⒊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通分流思想。

把不同功能要求的交通流组织到不同的运输系统中去。(不同类型的交通在交通网络和道路网上的分流)

交通分流的基本形态

① 交通性交通与生活性交通的分流 ② 快速交通与常速交通的分流 ③ 机动交通、非机动交通和步行交通的分流

“交通分流”的概念

主要是指不同类型交通在交通网络和道路网上的分流。

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的基本思路

① 分散交通(疏散城市中心区、城市功能分区、考虑机动车尺度)② 分离不同性质的交通(道路功能分工与结构变革、交通方式的选择、交通环境问题)③ 道路交通系统的系统协调及和谐发展

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分析

⒈人口密集与城市用地的矛盾

⒉城市用地布局带来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 ⒊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 ①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② 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⒋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 ⒌居民交通意识问题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对策

⒈研究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趋势、规律及对城市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交通政策。根据我国城市现状的交通政策主要包括:

①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设布局合理、结构合理、综合性、多层次,能适应各种交通要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②严格控制摩托车发展; ③ 合理使用自行车(近距离、休闲、健身); ④ 引导发展小汽车、出租汽车,实现小汽车与公共交通的差别化、互补性发展。

⒉立足于城市布局向合理化转化,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量,是交通分布趋于合理 ⒊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结构

① 要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交通要求; ② 要与用地布局相协调

⒋搞好交通规划与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的结合。⒌实施科学的现代化交通管理。

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基本思路

⒈从交通“源”入手,减少交通的出行量和出行距离(减量)

从城市具体的局部的交通问题要从交通需要和全局出发研究解决。⒉提高交通设施的系统效率(提高交通效率)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合理组织各类交通,分散过于集中的交通,提高交通设施的系统效率 ⒊制定合理的城市交通政策

实现交通管理科学化。

城市道路分类

(国标)①快速路②主干路③次干路④支路(道路功能)①交通性道路②生活性道路(交通目的)①疏散性道路②服务性道路

第二章

城市交通因素

① 用地②人③车(机动车、轨道机动车、自行车和其他非机动车)④路

人的交通活动特性的要素

① 出行目的②出行方式③平均出行距离④日平均出行次数

道路

道路是容纳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包括①路段②交叉口。

速度V 流量Q 密度D 停车视距

ST是司机发现前方障碍物进行制动时所需要的最小安全距离,相当于动力净空长度减去车的长度。速度㎞/h 40 30 20 ST m 45 30 20 服务水平(判断)

① A级,自由状态的车流。② B级,稳定状态的车流。③ C级,稳定状态的车流。④ D级,车流趋向于不稳定。⑤ E级,不稳定状态的车流。⑥ F级,阻滞状态的车流。

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是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道路设计的基础工作。通过对城市交通现状的调查,摸清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分布状况,以及城市交通的产生、分布、运行规律及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道路交通量调查包括机动车流量、非机动车流量和行人流量及其流向的调查,速度的调查,交通事故及设施状况的调查。

OD调查

OD调查就是出行的起终点调查,目的是为了得到现状出行生成状态、交通设备资料、土地使用动态及影响交通的社会、经济等各项因素。反映城市交通流动特征的OD调查主要包括居民出行抽样调查、货运抽样调查两类。

交通规划方法

⒈出行生成(以土地使用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主要因素)⒉出行分布(采用2种方法①增长系数法 a常系数法b平均系数法c弗拉塔法d弗内斯法 ②综合分布模型法a重力模型b介入机会模型c竞争机会模型)⒊出行方式划分

⒋交通分配(①零一分配法②转移曲线分配法③多路线按比例分配法)

第三章

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因素

1.城市在区域中的位臵(城市外部交通联系和自然地理条件)2.城市用地布局形态(城市骨架关系)3.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市内交通联系)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满足组织城市各部分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A.城市各级道路应成为划分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城市用地的分界线。B.城市各级道路应成为联系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城市用地的通道。C.城市道路的选线应有利于组织城市的景观,并与城市绿地系统和主题建筑相配合形成城市的景观骨架。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 A.道路的功能必须同毗邻道路的用地(道路两旁及两端的用地)的性质相协调。B.城市道路系统完整、交通均衡分布 C.道路系统要有利于实现交通分流

D.道路系统应与城市对外交通有方便的联系 3.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4.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臵的要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指标

目前我国城市采用人均道路用地面积和道路用地面积率两项规划指标评价城市道路设施水平。但是,这两个评价标准是不尽妥当的。

人均道路用地面积7-15㎡/人,道路用地面积率为8%-15%。

分散与集中

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通状况,经常采用交通的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法。一般来说,旧城的用地布局较为紧凑,道路网络比较密而狭窄。密度高,交通可以较为分散,狭窄则可组织单向交通,也适用于分散的交通模式。对于大城市外围较为分散的用地布局,为适应出行距离长、要求交通速度快的特点,就要组织效率高的集量性的交通流,配之以高效率的交通设施,就需要有结构层次分明的分流式道路网络。疏通性的道路网要稀一些,以满足快速、畅通的要求为主;服务性道路网要密一些,以满足方便性的要求为主。

城市干路网类型

1.方格网式道路系统

优:①施工方便②有利于形成整齐的街坊③交通流量均衡

缺:①道路功能不太明确②交叉口较多③对角线方向交通不太方便,容易形成不必要的穿越中心区的交通。适用于地形平坦城市(中小型);特大城市的局部地区。

2.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概念干路沿中心向外放射形成同心圆式的道路网结构)优:内部联系、内外交通联系紧密

缺:①容易引起外来交通在市中心集中②形成不规则街坊,交通不太灵活③引起城市扩张

适用于特大城市。3.自由式道路系统

(滨水城市或者山丘城市由于顺应地势形成依山或水的灵活的自由交通系统。)优:①能够良好结合地形②形成良好景观③建造比较经济 缺:非直线系数较大 4.混合式道路系统

不同形式的道路网系统所构成的道路网系统吸引以上各道路网系统的优点,克服了一些上述道路网系统的缺点。

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布臵

城市中的公共停车设施按车辆性质和类别可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三类。规范规定:城市公共停车场(包括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用地总面积可以按规划城市人口没人0.8~1.0㎡,机动车的停车场用地宜占80%—90%,自行车的停车场用地宜占10%—20%。市中心和组团中心的机动车停车位应占全部机动车停车位数的50%—70%,城市对外道路主要出入口的停车场的机动车停车位数占5%—10%。

道路网密度

城市干路网密度=城市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城市干路总长度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的总长度。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城市道路总长度包括所有城市道路的总长度。

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

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四部分。道路红线实际需要的宽度是变化的,红线不一定是直线。

道路横断面类型

1.一块板道路横断面

概念:不用分隔带划分车行道的道路横断面

优:占地小,投资省,通过交叉口时间短,交叉口通行效率高。缺:机动车的车速较低,事故多。

适用范围:机动车交通量较小,自行车交通量较大,或机动车交通量较大、自行车交通量较小,或两种车流交通量都不大的状况下。

2两块板道路横断面

概念:用分隔带划分车行道为两部分的道路横断面

优:解决对向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问题,有较高的景观、绿化要求,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段,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

缺:不适合城市中心或单边吸引人流较多的地区。3.三块板道路横断面

概念:用分隔带划分车行道为三部分的道路横断面,通常是利用两条分隔带将机动车流和自行车(非机动车)流分开,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优:①可以提高机动车和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保障交通安全②可在分隔带上布臵多层次的绿化,从景观上可以取得较好美化城市的效果

缺:①自行车车速受到限制②机动车与沿街用地之间受到自行车道的隔离,经常发现机动车正向或逆向驶入自行车道的现象,占用自行车道断面,影响自行车通行,易发生交通事故③自行车的行驶受到分隔带的限制,与街道另一侧联系不方便④占地大,投资高

适用范围: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十分大而又有一定的车速和车流畅通要求,自行车交通量有较大的生活性道路或交通性客运干路,不适用于机动车和自行车交通量都很大的交通性干路,和要求机动车车速快而畅通的城市快速路。

⒋四块板道路横断面

概念:在三块板道路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中央分隔带 优:①可以提高机动车和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保障交通安全②可在分隔带上布臵多层次的绿化,从景观上可以取得较好美化城市的效果③解决对向机动车相互干扰的问题 缺:①自身存在矛盾,机动车车速超过50㎞/小时,才有必要设臵中央分隔带,机动车车流应是速度较快的车辆,而四块板由于没有低速的自行车道,故存在低速自行车流不时穿越机动车道的状况,故影响机动车的车速、畅通和安全②占地大、投资高。

适用范围:对于城市交通性主干路,需要同时满足其快速交通的通行要求和慢速交通与两侧用地的联系的要求。

城市道路网系统性分析

城市道路网的系统性表现在:城市道路网同与之相关的子系统——对外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交通管理系统之间的功能衔接、转换、偶合关系,城市道路网同为之服务的子系统——城市用地之间的功能协调关系以及城市道路网系统内各组成要素协同配合关系等。

城市生活型主干路宜布臵为机非分行的三块板或分向通行的两块板横断面;次干路和支路宜布臵为一块板横断面。

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因素分析

1.城市区位的影响

2.城市发展阶段的影响 3.城市规模的影响

4.城市布局形态的影响

第四章

步行适宜的出行范围400~1000m,公共交通适宜的出行范围在20km以内。

城市公共交通包括道路上的公共交通(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轨道公共交通(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出租汽车交通。

树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思想

1.三大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2.国内和国际理论与实际的证明,例如马丘比丘宪章

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具体内容:合理的根据居民出行的需要来布臵城市公共交通线网,在主要的城市道路上设臵公交专用道,改善公共交通的运营和服务质量,改革公共交通的票务制度等。

4.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思想是要在城市客运系统中把公共交通作为主体,其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其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客流,使城市交通结构更为合理,运行更为通畅。

5.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能简化为公交优先。所谓“公交优先”也主要是在资金的投入、建设的力度和管理的科学化上,把公共交通放在重要的位臵,给予优先的考虑,不能简单的归结为“路权”一个问题。

6.因此,我们在强调“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也要保证和促进整个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特别是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协调和健康发展。

骨干线路要实现快速服务,就是快车线路;常规普通线路要实现方便服务,就是慢车线路。

城市轨道公共交通的分类

1地铁 2轻轨 3市郊铁路 4.其它轨道交通线路

城市公共交通符合的原则

1适应并能促进城市和城市用地布局的发展

2满足一定时期城市客运交通的需要,并留有余地。3与城市其它客运方式相协调 4与城市道路系统相协调

5运行快捷,使用方便、高效、节能、经济。

第五章

城市道路设计

内容一般包括①路线设计②交叉口设计③道路附属设施设计④路面设计

净空人和车辆在城市道路上通行要占有一定的通行断面。

限界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要求街道和道理构筑物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提供一定的限制性空间。

行车视距机动车辆行驶时,驾驶人员为保证交通安全必须保持的最短距离。行车视距一般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和超车视距等。

会车视距两辆机动车在一条车行道上对向行驶时,保证安全的最短视线距离(此时,驾驶人员视点高度离路面1.2米),一般会车视距常简化为按2倍的停车视距计算。

视距限界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要求道路与道路两旁提供一定的视距空间以保证行车安全。分为①平面弯道视距限界②纵向视距限界③交叉口视距限界。视距三角形

视距三角形:平面交叉口处由一条道路进入路口行驶方向的最外侧车道中线与相交道路最内侧的车道中线的交点为零点。停车视距为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图略,见课本p189)

城市道路横断面 由①车行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②人行道③绿带④分隔带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剖面。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包括横断面设计、平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三部分。

横断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的性质、功能要求和规划交通量,合理确定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臵、宽度和高差。

人行道上的绿带和树穴的最小尺寸为1.25m。

横坡道路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分隔带为自然排水均设臵横向坡度称之为横坡。

横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铺筑的材料、纵坡和铺筑宽度。纵坡越大、横坡可以减小;铺筑宽度越大、横坡越需加大。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

根据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详细规划(或城市用地的现状),确定道路中心线的具体位臵(确定道路的直线、曲线线形,又称为“定线”);按照标准横断面和道路两旁地形、用地、建筑、管线的要求,详细布臵道路红线范围内道路各组成部分,包括道路排水设施(如雨水进水口)、城市公共交通停靠站等其它设施和交通划线的布臵(又称平面布臵)在内;确定各路口、交叉口、桥涵的具体位臵和设计标准、选型、控制尺寸等(另进行交叉口设计和桥涵设计)。

横向力系数u值反映乘客的舒适程度,一般不超过0.1 城市道路纵断面沿道路中心线方向的道路剖面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是根据城市竖向规划的控制标高,按道路的等级,以及道路沿线地形、地物、工程地质、水文、管线等条件,确定道路中心线的竖向高程、坡度起伏关系和立体交叉、桥涵等构筑物控制标高。

道路纵坡道路中心线方向的纵向坡度,保证排水要求的条件下,设计中应尽可能的选用较平缓的纵坡,道路纵坡主要取决于自然地形、道路两旁的地物(建筑物出入口及散水高程)、道路构筑物的净空限界要求、车辆性能、车速、道路等级等。

竖曲线在纵断面设计线的变坡点处,为保证行车安全、缓和纵坡折折线而设的曲线。(图略,见课本p209)

凸形竖曲线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曲线半径R、曲线长L=w〃R;切线长T=R〃W/2=L/2;外距E=L〃L/8R.交叉口设计包括交叉口平面设计和交叉口竖向设计两部分。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

A、无交通管制,适用于交通量很小的小路交叉口;

B、渠化交通,即使用交通岛或交通划线来组织不同方向车流分道行驶,常用于交通较小的次要交叉口、异形交叉口和城市边远地区的道路交叉口。在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配合信号灯组织渠化交通,有利于交叉口的交通秩序,增大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C、交通指挥(信号灯控制或交通警察手势指挥),常用于一般十字平面交叉口; D、立体交叉,适用于快速、连续交通要求的大交通量交叉口。

人行横道的最小宽度为4米,当车行道宽在6—8米以内时,可缩至2米。当人行横道的长度大于15米或单向机动车道数超过3条时,需考虑在道路中央设臵安全岛,最小宽度为1.25米,最小面积为5㎡。停止线设在人行横道线外侧1—2m处。

渠化与导流岛设臵布臵

交通渠化:使用交通标志线或交通岛(又称导流岛)等设施引导各类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车流沿一定的“渠道”通过。常用于特殊形状的交叉口,或主次等级差别大的道路交叉口。

1、缩小交通流的交叉面积,使驾驶人员注意力集中于若干个交叉口交织点,提高安全性。(减小面积)

2、尽量使交通流接近于直角相交,转弯车辆避让直行车辆,便于驾驶员辨别车辆的相对位臵和速度、减少危险性。(增角度)

3、降低次要道路驶入主要道路的速度,避让主要道路上的车辆,保证速度相对快的主要道路上的车流畅通。(降速度)

4、限制驶入方向,常用于单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限行)

5、设臵左转避让车道,减少左转车辆与交叉车辆的冲突可能性。(设左转)图略。

平面交叉口的改善

1、错口交叉改善为十字交叉,变两个丁字形交叉口为一个十字形交叉,有利于交叉口交通组织,并消除了两个方向直行交通重叠交错的现象,可以提高通行能力;

2、斜角交叉改善为近似正交的交叉口,改善了车辆在交叉口的通行状况,有利于提高通过效率和行车安全;

3、多路交叉改善为十字交叉,组织部分路口采用单向交通的形式,有利于交通指挥,改善交叉口秩序;

4、使主要交通流更为通畅,合并次要道路,再与主要交通道路连接。图略

交织段长度进出环道的车辆在环道上有一次相互交织,环道的设计必须满足车辆在路口

间环道段交织一次的要求。交织一次的长度称为交织段长度。车辆沿最短距离方向行驶

交织时的夹角称为交织角。交织角一般限制在20°—30°为宜。

环形交叉口中心岛一般不应该布臵成游憩性的绿地,也不应该设臵人行道,以避免行人频繁穿越环道,影响交通畅通和安全。中心岛上的绿化应注意不要影响行驶车辆地视距。中心岛半径取决于环道上行车速度和交织段的长度。立体交叉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 道路排水设计

街沟的坡度一般与道路纵坡相同。当道路纵坡大于0.2%—0.3%时,雨水可以顺道路纵坡方向自流排除,当道路纵坡小于0.2%—0.3%时,需设臵锯齿形街沟,加大街沟的纵坡,以利于排水。

雨水进水口分为三种:平石式,侧石式,联合式。雨水进水口的位臵:街道的汇水处,凸形竖曲线的低洼处,弯道切点附近,人行横道线的上游等处。一般雨水进水口的间距约为30—60m左右,侧石式雨水近水口的间距要小一些,联合式雨水进水口的间距可以大一些。

道路的路面由面层、基层和垫层三个结构组成。

第六章

大型公共建筑选址的道路交通规划问题

⒈大型公共建筑所带来的交通量的增加能否与规划的道路系统交通分布相协调,即建筑所依邻的城市道路是否有足够的交通容量容纳建筑所产生的交通量。⒉大型公共建筑与城市道路的交通联系方式。大型公共建筑由于交通活动频繁,应靠近城市干路布臵,但必须避免造成对干路交通和交叉口交通的过大冲击,影响城市干路的畅通性、快速性和通行能力,以及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大型公共建筑的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在交叉口上或快速路上,如果必须在快速路上开口,则应严禁左转,并设臵减速道或辅助道与快速路连接。

大型公共建筑的出入口应尽可能布臵在汇集性道路或次干路上,如果必须在城市主干道上开口,则应使出入口与城市主干路交叉口保持相当距离,出入口距交叉口停止线不得小于50m(交叉口出口段位臵)至100m(交叉口进口段位臵)。如果进出建筑的车流量很大,则以不在主干路上直接开口为宜。大型公共建筑与同一条城市道路的连接应避免同时开设两处车辆出入口。

临近建筑交通的组织及其空间的规划要求

① 既要与建筑内部的布臵有好的功能关系,又要与城市道路呈有秩序的联系; ② 尽可能减少人流之间、人流与车流之间及不同性质车流之间的交叉和相互干扰,减缓对城市干路的冲击;

③ 有足够的人流、车流集散空间和停留空间; ④ 做到各种交通流线清晰醒目、方便短捷。

停车设施

停车设施指机动车和自行车的停放场地和停车库。停车场是指停放汽车的露天场地和构筑物。

城市公共停车设施

① 路边停车带②路外停车场 停车设施停车面积规划指标是按当量小汽车进行估算的。露天停车场为25-30㎡/停车位,路边停车带为16-20㎡/停车位,室内停车库为30-35㎡/停车位。

车辆停发方式

① 前进停车、后退发车。辆就位停车迅速,但发车较为费时,不易做到迅速疏散。常用于斜向停车方式的停车设施。

② 后退停车、前进发车。车辆就位较慢,但发车迅速,是最常见的停车方式,平均占地面积较小。

③ 前进停车、前进发车。车辆停、发均能方便迅速,但占地面积较大,一般很少采用,常用于倒车困难而又对停发迅速要求较高的停车设施,如公共汽车停车场和大型货车停车场等。

车辆停放方式

①平行停车方式。车辆停放时车身方向与通道平行,是路边停车带或狭长场地停放车辆的常用形式。平行停车方式的停车带和通道均较窄,车辆驶出方便、迅速,但单位车辆停车面积较大。

② 垂直停车方式。车辆停放时车身方向与道路垂直,是最常见的一种停车方式。垂直停车方式的停车带宽度以车身长度加上一定的安全距离确定,通道所需宽度最大,驶入驶出车位一般需倒车一次,尚属便利,用地比较紧凑。③ 斜向停车方式。车辆停放时车身方向与通道成30°、45°、60°或其他锐角斜向布臵,也是常用的一种停车方式。斜停方式的停车带宽度随停放角度和车身长而有所不同;车辆停放比较灵活,驶入驶出车位均较方便,但单位停车面积比垂直停车方式大。

第七章

城市交通管理三原则

1、符合交通规律

2、有利于提高路网、路段和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3、交通秩序良好

城市交通的控制可以分为区域控制、路线控制和时段控制三类,所有的控制都不包括对礼宾公务车、警车、清洁车等特殊车辆的控制。

交叉口交通信号设备有指挥信号灯、车道信号灯和人行横道信号灯。

信号灯灯制“红—黄—绿”灯制。红灯表示禁止通行;黄灯为腾清交叉口的变灯过渡信号,表示只许驶出交叉口,禁止驶入交叉口;绿灯为通行信号。

交通标志

道路交通标志是指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我国现行的交通标志分为①主标志②辅助标志。辅助标志是设于主标志下起辅助说明的标志,不能单独使用。

交通标线 城市交通标线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共70种。其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交通标线的分类(功能分类)

⑴指示标线⑵禁止标线⑶警告标线

交通标线的标划

白色虚线:划于路段中时,用于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或作为行车安全识别线;划于路口时,用以引导车辆行进。

白色实线:划于路段中时,用于分隔同向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或指示车行道的边缘;划于路口时,可用作导向车道线或停止线。

黄色虚线:划于路段中时,用于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划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长时在路边停放。

黄色实线:划于路段中时,用于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划于路侧或缘石上时,用以禁止车辆长时或临时在路边停放。

规范

当量小汽车 以

4-5座的小客车为标准车,作为各种型号车辆换算道路交通量的当量车种。其换算系数宜按本规范附录A.0.2取值。

道路红线

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

公共停车场为社会公众存放车辆而设臵的免费或收费的停车场地,也称社会停车场。规划城市人口超过200万人的城市,应控制预留设臵快速轨道交通的用地。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自行车最远的出行距离,在大、中城市应按6km计算,小城市应按10km计算。路段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1500辆/h计算;平面交叉口每条车道的规划通行能力应按1000辆/h计算;人行道宽度应按人行带的倍数计算,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5m。

在城市的主干路和次干路的路段上,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宜为250-300m。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城市主要出入口每个方向应有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七度地震设防的城市每个方向应有不少于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相交,最小夹角不得小于45度。

道路网节点上相交道路的条数宜为4条,并不得超过5条。道路宜垂直

上一篇:会籍顾问每日工作下一篇:二年级《认识角》教学设计